宋朝进行时:趣说宋朝300 年. 王朝开启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4:38:16

点击下载

作者:野狐狸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宋朝进行时:趣说宋朝300 年. 王朝开启卷

宋朝进行时:趣说宋朝300 年. 王朝开启卷试读:

引子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朝代。

它并不显赫,不像强汉盛唐,能给我们留下汉族、唐人的称呼。

它并不“强壮”,不但经常挨揍,甚至连比它个头小得多的邻居也敢打它几拳。

但我敢说,没有一个朝代,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

当你掏钱买东西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在经历这个朝代之前,咱们还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即便你是一个土豪,也很难享受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快感。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那你真要感谢这个朝代留下的宝贵遗产。在那个时代,煎、炸、烤、煮、蒸、爆、溜、炖、拌等中式烹饪方法被发扬光大,各种美食不断涌现,甚至连一日三餐也是从那时开始的,要知道,此前咱们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

最想穿越到这个朝代的人群肯定是广大文艺青年,诗词、散文、绘画、书法、音乐,你只要有一样精通,保证身后会跟上一群粉丝。那时候非常流行风花雪月,不管你是摇头晃脑的书生,还是五大三粗的猛男,都要学会文绉绉地来上几句,否则,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人们对文化的渴求催生了一项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明——活字印刷术。

就在敲下这堆文字的时候,我又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这些排在Word文档上的方块字,拥有一个专业名称——宋体字。

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关于宋朝的故事。

这个文化盛世的开创者,却是一名职业军人。第一章成长军营生活

在故事开始前,我要先传播点封建迷信。

后唐天成二年(927),我们的主人公赵匡胤出生在河南洛阳夹马营。史书这样记录了他的出生情况:整个房间闪烁着红光,奇异的香味飘了一晚上,他的身体散发着金光,整整持续了三天(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因出生时“香气绕室”,赵匡胤被称为“香孩儿”。

这些都是古人描写帝王将相出生时的基本套路,没办法,按照古人的思路,因为他出生得这么邪乎,所以后来他就有了非凡的成就。其实,这话反过来说,那还差不多。

香孩儿也罢,红孩儿也罢,到目前为止,赵匡胤还只是个新生儿。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赵的家庭,看一下他的户口档案。

高祖父:赵朓,曾做过县令。

曾祖父:赵珽,曾做过藩镇属官。

祖父:赵敬,曾做过州刺史。

看起来,赵匡胤出生于官宦之家,保证基本生活条件应该没问题。祖父以上的情况就不多扯了,咱重点介绍一下他的父母。

父亲赵弘殷,河北涿郡人,从小骁勇彪悍,擅长骑马射箭,二十岁左右便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后因在一次作战中获得后唐庄宗李存勗的赏识,留在禁军中担任飞捷指挥使一职。顺便说明一下,“飞捷指挥使”这个名号,尽管听起来相当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上只是个中下级军官岗位而已。

在赵匡胤出生之前,赵弘殷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了,小匡胤的到来让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很多父亲一样,赵弘殷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从赵匡胤的名字上看,“匡”是“纠正、振兴”的意思,“胤”是“延续、继承”的意思,看来老赵对自己的现状不是太满意,指望小赵能更有出息一点,兴旺发达、光宗耀祖。

令赵弘殷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不但实现了他的愿望,而且超额完成了任务。

赵匡胤的母亲姓杜,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史书没留下她的名字,我们只能称她为杜氏。

虽然贵为两个皇帝的母亲,可《宋史》中关于她的记载还不到一页。我们只知道,她出生在一个中产人家,受过一定教育,十五岁时就嫁到了赵家,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至为平凡。

值得庆幸的是,她亲眼见证了儿子走到人生辉煌的顶点。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十二岁那年,赵匡胤全家从洛阳夹马营迁到了河南开封护圣营。夹马营、护圣营都是父亲驻军所在的营地,他的童年是在军营中度过的。

在军营里,少年赵匡胤最常接触的东西就是飞驰的战马、雄壮的士兵方阵、如林的刀枪剑戟。尽管有些场景可能过于血腥,属于少儿不宜,但他还是从中找到了乐趣。

年长后,家里安排赵匡胤上了私塾,母亲对他的学业管得很紧。可当时的赵匡胤还是更热衷于舞枪弄棒、骑马射箭。在这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表现出了不错的天赋。

赵匡胤非常顽皮,属于那种上房揭瓦、下地打滚,吃饭时间常被母亲揪着耳朵领回家的熊孩子。

有一次,小匡胤尝试骑一匹性格暴烈的马,既不套马笼头,也不拴马缰绳,还不用马鞍,飞身上马就急驰而去。那烈马一路狂奔,跑上了城头的斜坡道,由于速度太快,赵匡胤额头一下撞上了城门门楣,整个人从马上摔了下来。

这种行为类似于无证无照高速危险驾驶,又不系安全带,还引发了恶性交通事故。按理说,摊上这种事情,即使不整出个半身不遂,至少也要摔出个二级脑震荡。旁观者正目瞪口呆,还没来得及采取急救措施,赵匡胤已经慢悠悠地爬了起来。只见他扯扯衣服,拍拍土,追上烈马,又一溜烟跑没影了。

事后检查,除了点皮外伤,居然啥事没有。

自学本领之余,赵匡胤还在军营中结识了不少朋友,这些朋友和他差不多,都是军营中的将校子弟。一群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学习探讨、切磋交流(玩打仗游戏)。在玩耍的时候,赵匡胤经常充当“孩子王”的角色,站在小山包上,拿根破树枝,煞有介事地指挥小伙伴“排兵布阵”。

很多年后,许多儿时的伙伴真的成了他的战友,陪他一起走上真正的战场。

就这样,当其他孩子还沉迷于放风筝、摘果子的时候,赵匡胤已经逐渐习惯了军队里的氛围。这里的一切都让他心驰神往,跃跃欲试。

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像父辈一样,骑马冲上战场,成为一个威武的军人。

很快,少年赵匡胤变成了青年赵匡胤。无忧无虑的日子终究要结束了。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二十一岁的赵匡胤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离家出走。他之所以做这个决定,并不是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主要还是因为生活压力。

此时的中国又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尽管上层变革并未给他的家庭带来太多影响,但还是刺激了年轻的赵匡胤,懵懂的他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

弟弟赵匡义、赵匡美及一个妹妹相继来到家中,父亲的官职却多年未发生变化,家里的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改善。赵匡胤是家中唯一成年的孩子,他希望能自食其力,帮父母减轻负担。

更重要的是,赵匡胤此时已经成家了。十八岁那年,赵匡胤在父母的安排下完成了婚事,妻子姓贺,是父亲同事的女儿。既然已经成婚,就算自立门户,赵匡胤更没有理由继续啃老,他希望为家人博取一个好前程。

就这样出发吧。

紧紧身上的包袱,摸摸腰间的佩剑,赵匡胤向身后的军营投去最后一瞥,毅然决然地跨出家门,从此步入莽莽红尘。

相信我,我会回来的。

我要一展抱负,衣锦还乡!乱世

走出家门,赵匡胤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他所身处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专称——“五代十国”。对于这段岁月,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乱世”。

从九世纪末开始,曾经无比辉煌的大唐王朝走向衰落,国内藩镇林立、政治黑暗。公元907年,大军阀朱温把唐朝最后一个皇帝赶下了台,摇身一变自己做了皇帝,中国从此彻底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此后53年间,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场场皇位争夺战。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产生了13位皇帝。为了和以前的朝代相区别,史家在这些朝代面前加了一个“后”字。赵匡胤才二十出头,却已经跨越三朝了,他此时所属的政权,称为“后汉”。

除了上面的“五代”,南方地区(个别在北方)先后出现了若干个大小不等、时间长短不一的割据政权,史家把十个主要的割据政权称为“十国”。

可见,称呼“五代十国”,也就是凑个整数。事实上,占山圈地、称王称霸的军阀远不止这个数,就好比把一个大盘子摔成碎片,能数清那些大片就不错了,要想把那些碎渣都搞清楚,非得把老花镜换成显微镜不可。

生逢乱世,最苦的自然还是老百姓。要打仗就少不了折腾,今天几担米被充了军粮,明天儿子被拉去当了壮丁,过几天路过一群逃兵,养的几只牲口也被掳走了。你想找个地方申诉,都搞不清自己的事情归哪个政府管。

军阀打来打去,军纪自然没法保障。一些好勇斗狠的人有了“用武之地”,打家劫舍、发战争财的不在少数,甚至每攻下一城后,都要大肆烧杀抢掠一番(学名“洗城”)。个别兵痞、兵油子还敢乘乱怂恿将领当皇帝(学名“拥立”),顺便自己升官发财。

简而言之,那是一个崇尚暴力法则的时代,什么忠孝节义、什么道德律法都被扔到了爪哇国。

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一片动荡萧条景象。

怎一个乱字了得。

除了内乱,还有外患。

自古以来,中原政权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春秋战国时有戎狄,秦汉时有匈奴,唐朝有突厥。此时,来自北方的威胁叫作契丹。

唐末混乱的时候,契丹族逐渐成为北方草原的新主人,他们还仿照汉人建立了政权,定国号为“辽”。关于这个政权,我们后面会详细讲述。

既然是游牧民族,难免会遇到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契丹人都喜欢从事一项高效便捷的工作——剽掠,俗称抢劫。

他们的抢劫对象,当然是老实巴交的中原百姓。

游牧民族都是天生的骑兵,用骑兵来干抢劫的行当,速度快、风险小、拉货多,如果对方有防备,顶多就是白跑一趟,就当是锻炼身体,如此特长如果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一下,似乎也说不过去。

因此,一有机会,契丹人就依仗骑兵优势在边境地区发动掠夺战。尤其是到了秋天,天高马肥,马的长途奔跑能力能达到最佳状态,契丹人最喜欢在这个时候集体出动,属于名副其实的“打秋风”。

中原政权每到秋天就格外警惕,边塞地区增加岗哨不说,还少不了贴几张“减少外出,注意安全”之类的告示,甚至还因此出现了一个专业称谓——“防秋”。

当然,抢劫最多还只是一个暴力犯罪问题,更麻烦的问题发生在后晋天福元年(936)。

1905年,孙中山先生起草《同盟会宣言》,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句话点了两个汉奸的名,姓吴的那位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今天我们来说说那个姓石的。

石敬瑭,沙陀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么看,说他是“汉”奸还有点冤),五代后晋高祖。

在竞争激烈的汉奸排名榜上,石敬瑭能够获此殊荣,也不容易,一切都因为他干了一件极其考验脸皮厚度的事情。

这位老兄很想当皇帝,但偏偏自己实力不够,就想着找契丹人帮忙。当然,忙不是白帮的,总得给人家点好处。为此,石兄向契丹人提供了一份条件优厚的合作协议,除了答应称臣、纳贡之外,还主动认契丹皇帝作父亲。

给自己找个干爹并不稀奇,关键是那一年石敬瑭已经45岁,而契丹皇帝才35岁。

当然,这事情虽然恶心,那也是石敬瑭的私事,和别人无关。而更无耻的是,他居然还在协议中允诺,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

这个决定的历史影响实在太大了。“幽云十六州”,是指幽州(今北京)、云州(今山西大同)、蓟州(今天津蓟州区)等十六个州,大致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这个地区是保护中原的重要屏障。失去这些地方,中原地区就完全暴露在了契丹铁蹄之下,人们从此只能以血肉之躯来阻挡金戈铁马。

如此行径,正如明知隔壁有个邻居喜欢顺手牵羊,还把大门钥匙送到了邻居手上,实在令人发指。而这一行为造成的恶果,足足延续了400余年,成为始终困扰赵匡胤及其后代的难题。

关于外面的世界,赵匡胤曾经在父母的言语中了解过,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未知的世界除了带给他好奇以外,还没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往前走吧!现在,外面的世界将改变你。今后,你将要改变这个世界。转机

赵匡胤的出走,说文雅点是寻求创业机会,说专业点是寻找出卖劳动力的机会,说粗点,就是找工作。但凡找工作这种事情,往往要经历满怀豪气——唉声叹气——垂头丧气三个阶段。

记得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和无数胸怀大志的同学们一样,熨平了西装、擦亮了皮鞋、刮光了胡须,气势豪迈地步入一个个招聘会场,信心满满地投出一份份简历,然后痛苦地思索着到底该去哪个单位比较好,然后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后焦急等待着面试的通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有这种经历的同学大可捡起简历,擦干眼泪。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赵匡胤的求职经历其实也差不多,至少刚开始是这样。

离家后,赵匡胤先在陕西、甘肃一带游荡。对于那段时期的经历,正史记载非常少,好在民间从来就不缺挖掘帝王隐私的传统,还是留下了些半真半假的传说。

根据坊间传闻,赵匡胤主要有如下经历:

曾经无处落脚,流落街头,饿得眼冒金星时只好向店家要饭吃。

曾经想靠赌博来赚点钱,刚开始确实赢了不少钱,结果把一群输钱的人惹毛了,被痛扁了一顿,不但赢的钱没拿到,还把自己的老本搭了进去。

曾经跑到寺庙菜园子里偷莴苣吃,没什么炊具,只能狼狈地剥皮生吃。

…………

以上事件,可不可信另当别论,但都说明了一点:他没有找到工作,而且混得挺悲催。

离家时,赵匡胤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片天地,但现实却给他兜头浇了一盆冷水。现在,他已经不敢再对前途做过多奢望,只想快点谋一份差事,好让自己安身立命。

逛了一圈后,赵匡胤来到了复州(今湖北天门)。

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是父亲的老朋友,赵匡胤本不想靠父亲的关系,但现在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都是熟人,拿出父亲的名字,总不能随便打发我吧?赵匡胤这么想着。

应该说,他的想法对了一半,他确实没有被随便打发,而是被比较“不随便”地打发了。“哦,匡胤啊,多年不见已是一表人才啊,令尊可好?已婚娶否?来此何事?”“什么?到本处谋差啊。嗯……这个……你看我这里暂时也不缺人手,要不你再到别处看看?”“哎,别走啊,你看我这里有些盘缠,不妨拿着路上用,些许薄礼,莫要推辞……慢走,路上小心。”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若是放在以前,赵匡胤早就一甩袖子,赌气走人了。但此时,现实早就磨砺了他的心气,也让他习惯了人情冷暖。

赵匡胤收起那略带屈辱的几十贯钱,礼貌性地向王彦超作揖拜别,头也不回地迈出门去。

若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这是他在复州的最大收获。

遭到王彦超的拒绝后,赵匡胤又来到了随州(今湖北随县),随州刺史董宗本也是父亲的老朋友,赵匡胤想再碰碰运气。董宗本倒还算念旧情,不但接纳了他,还让人安排了一份差事。

可很快,赵匡胤又不得不离开随州。

这回,给赵匡胤使绊子的是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董遵诲也喜欢舞枪弄棒,研究行军打仗,本来应该和赵匡胤比较有共同语言。可这位公子哥偏偏心眼有点小,很看不上赵匡胤这个外来户,平时态度不怎么友好,有事没事还总要找点不愉快。

有一次,赵匡胤和董遵诲一起讨论军事问题,两人观点上产生了一点分歧。赵匡胤说得兴起,驳了董公子的面子,结果惹得董遵诲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赵匡胤本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觉得关系僵成这样,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干脆打好包袱,背上行囊,重新走上浪迹天涯的道路。

赵匡胤走了,对王彦超和董遵诲来说,他们终于打发了一个并不欢迎的人。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料到,若干年以后,他们和赵匡胤会再次相见。只是,那时的赵匡胤已经成为九五至尊,而王彦超还是那个王彦超,董遵诲还是那个董遵诲。好在赵匡胤是个豁达的人,与其他皇帝不同,他选择了宽容,不但没有为难他们,还给予优待和重用。

所以说,有句话叫作“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你得真信。

经历长途跋涉,赵匡胤来到南方之旅的最后一站,汉水边上的襄阳(今湖北襄阳)。

望着滔滔江水,赵匡胤感到特别无助,能想到的办法都尝试过了,能投奔的地方都去过了,但好运还是不肯眷顾我,现在我该何去何从呢?

谁能告诉我,路在何方?

依照小说的思路,在英雄落魄之际,总会有一个神秘的贵人(一般是和尚、道士)出来为他指点迷津,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方向。

据说,赵匡胤也遇到了一个贵人。在一座寺庙里,他遇到了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看赵匡胤相貌不凡,认为他将来必大有作为,并出手指点他,应该赶紧往向北走。

于是乎,赵匡胤做出了折回北方的决定,从此走上发达之路。

这个桥段很眼熟,但不是真实的原因。

真实原因并不复杂,也不神秘。从当时情况看,襄阳已经靠近后汉南部边境,再走下去,赵匡胤就只能出国了。就算不用考虑饮食习惯、气候环境、护照签证之类的事情,总也要考虑下自身发展问题。毕竟父亲是后汉的职业军人,说不定哪天两个政权死磕起来,自己岂不成了父亲的敌人?

所以,晃了两年,还是要来次折返跑,没办法啊。

踏上故土,已是寒意袭人。

赵匡胤心里生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悲凉。

彷徨而不知所从,落魄而身无所系……赵匡胤第一次体会到要获取成功远比驾驭烈马难得多。

温柔的妻子,久别的家人,热腾腾的饭菜……我太想念温暖的家了。

饥饿、拒绝、失望、冷漠、寄人篱下、怀才不遇……这是我两年里的唯一收获吗?

不是的。

在风餐露宿的征途中,我领悟了什么叫艰难。

在饥寒交迫的夜晚里,我知道了什么叫畏惧。

在那些不屑的眼神里,我读懂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这就是我需要面对的一切。

我还要一个人走下去。

顶住压力,耐住寂寞,受住委屈,忍住痛苦。

唯其如此,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是的,走下去吧,幸运的大门正在为你打开,你将遇到两个改变你命运的人!第二章士兵岁月郭威

历经奔波,赵匡胤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北方,一支军队正在招兵买马,赵匡胤参加了这支队伍,成为一个普通士兵。

其实,这种工作准入门槛低(身体强壮就行)、劳动强度大(砍人)、风险系数高(被人砍),工资福利无保障,也算不上什么美差。幸运的是,赵匡胤加入的是一支特殊的军队。

这支军队的统帅叫郭威。

他是改变赵匡胤命运的第一个人。

郭威,邢州(今河北邢台)尧山人,人称“郭雀儿”。

能够得到这个外号,并不是因为他很喜欢养鸟,而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个“飞雀”的刺青。

刺青,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身,在那个时代,非常流行,一般是那些习惯打打杀杀的猛人较为喜欢,通常文在手臂或者脊背上,与人起冲突时可以脱光了亮一下,先吓唬吓唬再说。

郭威刺青的部位很特别,他把飞雀刺在脖子上,一旁还刺了几颗谷粟,估计头转快了,还能看到动画效果,相当有创意。

郭威其实是个苦孩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在战乱中去世,到了七八岁,母亲也去世了,郭威由亲戚抚养长大,从小没人管,也没机会受正规教育。长到十八岁,郭威应募从军,自己一刀一枪在乱世混饭吃。

郭威年轻时脾气火暴,喜欢打抱不平。有一次,他在街市上遇到了一个屠夫,屠夫长得很健壮,长期欺行霸市,大家都很怕他。郭威偏偏不信邪,故意喝得醉醺醺的,来到屠夫的店铺,让他割点猪肉,然后左挑毛病右找碴儿,就是不满意,还不时教训他几句。屠夫被惹毛了,把切刀往板上一扔,敞开衣服,露出肚子,对郭威吼道:“你耍我不成?敢往这里砍吗?”郭威二话不说,一刀捅了过去……

由于这段故事太有名,所以口口相传至今,很多人据此认为郭威其实是《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原型,拥有拳打镇关西的原创版权。

闹出人命官司后,郭威被扭送到了官府,幸亏有上司庇护,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郭威并没有一直冒失下去,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开始变得成熟稳重。他平时比较讲义气,结识了一帮铁杆朋友(与十人约为兄弟)。最不容易的是,郭威还在打仗之余自学兵书,使自己的见识超越了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普通将领。

三十余岁时,郭威跟从了陕州节度使刘知远,官越做越大。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刘知远创立后汉政权,郭威当上了枢密副使。又过了一年,刘知远去世了,年仅十八岁的小皇帝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郭威成为辅佐小皇帝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并升任枢密使。

苦孩子“郭雀儿”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展翅高飞的大鹏。

赵匡胤回到北方的时候,郭威正在招募士兵、组建军队,准备带兵去平定地方叛乱。

叛乱来自河中(今山西永济)、凤翔(今陕西凤翔)、永兴(今陕西西安)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的军阀觉得皇帝年龄较小,比较好欺负,不约而同地起了反心。叛军所占的地域面积并不大,军队人数也不多,但后汉朝廷派出去征讨的几路军队却出工不出力,磨磨蹭蹭打了几个月,始终没见成效。

实在没办法,朝廷决定派郭威亲自出马,并授权他调度各路平叛大军,也就是这一刻,赵匡胤来到了郭威军中。

对于士兵赵匡胤来说,枢密使郭威高高在上,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现在,他只能从一些老兵的言语中零星听到关于郭威的传说,或者躲在远处用崇拜的眼光注视着这位统帅,去感受那份力量和智慧。

乾祐元年(948)八月,郭威领军出征。根据枪打出头鸟、擒贼先擒王的工作原则,他决定先选择最强的一个藩镇下手。

出头鸟名叫“李守贞”。

李守贞,河阳(今河南孟州)人,时任护国节度使,驻军河中府。

之所以有决心、有信心干一番造反事业,李守贞也是进行过思考的。他曾长期担任禁军将领,在军中资历深厚,郭威到了他那里,也只能称小弟。

论资历,我是你的前辈;论关系,将士们和俺一起喝过酒、扛过刀。现在你一个新人就想带他们来灭我,你谁啊?他们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应该说,李守贞的想法还是有现实依据的。当时,改朝换代就像请客吃饭一样常见,当兵的也就是为了混碗饭吃,讲忠孝节义那是没戏的,讲人情倒有几分,大家都是熟人,犯不着玩命死磕。此前几支大军围着河中府热闹了一阵子,愣是没把他怎么样,也是有这种因素在里面。

可这回李守贞却失算了。

等郭威的大军赶到河中府时,李守贞还在城头晒太阳,他惊讶地发现,这次过来的大军与以往的完全不同,将士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个个精神抖擞、斗志高昂,一副恨不得马上爬城头、啃墙砖的表情。

消极怠工的兵油子怎么一下就变成了劳动模范呢?李守贞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郭威用一种相当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发钱。

郭威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知道,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兵的思想觉悟是不可能的,要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奖金。所以,他千方百计筹措钱粮,对将士进行犒赏,甚至把朝廷给予自己的赏赐拿出来犒赏全军。

而在这一点上,李守贞确实应该做一下自我批评。《新五代史·李守贞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贼平行赏,守贞悉以黦茶染木给之,军中大怒,以帛裹之为人首,枭于木间。”翻译过来就是:李守贞某次打完仗后,用烂茶叶、破木头等不值钱的东西当奖金,发放给将士们,搞得将士们很不开心。于是将士们就用布团当作他的人头,挂在树上练习斩首以泄愤,说:“这是李守贞的人头。”

我就纳闷了,都是节度使,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眼见朝廷军队士气正旺,李守贞决定尽量避免两军的正面接触,缩在城内,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企图消耗郭威的锐气。

令人吃惊的是,郭威似乎也不急着攻城,尽管将士们求战欲望强烈(打赢了还有额外奖金拿),他却下达了两道奇怪的命令:

一、原地待命,停止攻击。

二、全体将士放下屠刀,拿起板砖,齐心协力干一件事——筑墙!

原来,郭威是要在河中府的外围再筑一圈简易城墙,彻底切断河中府与外界的联系,活活困死李守贞。

从此,枢密使郭威改行成了建筑工头,城里发生什么不要紧,围墙先抓紧筑起来。

眼看着城外的施工队在自己地盘上未批先建,昼夜施工,李守贞坐不住了。

面对越来越多的违章建筑,李守贞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毅然干起了拆迁队的活。

于是两支对峙的大军出现了滑稽的一幕:一个是抓项目,赶进度,拼命搭建;一个是摸黑夜出,建到哪儿,拆到哪儿。拆迁队前脚刚走,建筑队后脚赶到,反正建筑材料是现成的,又不需要检验工程质量,照样再砌一遍就是了。

由于拆迁的效率远远跟不上建筑的效率,郁闷的李守贞每天天一亮,都能欣赏到新的建筑拔地而起。

正所谓,你拆或是不拆,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为了突破包围圈,李守贞想尽了办法,什么强行冲击、半夜偷袭,能用的招都用上了,但无奈郭威实在老到,每次都能轻松破解。

几次突围不成功后,李守贞开始想法子搬救兵,但其余几个造反的兄弟日子不比他好过,根本指望不上。所以,他只好把希望放在“国际友人”身上,分别向辽国及后蜀、南唐(均为南方割据政权,“十国”之一)派出求救密使。

应该说,李守贞的思路是具有空间想象力的,行动也是迅速果断的,但结果仍然相当悲剧。他整日在城上望眼欲穿,也没等来什么好消息,送信的基本都被郭威派出的巡逻军队抓获了,即使有些政权收到了消息,反应也不积极。唯一够意思的反而是距离最远的南唐,好歹派出了一支军队,但也只跑到沂州(今山东临沂,与河中府直线距离730公里)边境晃悠了几趟,就立刻回去了,说武装声援还凑合,指望他们来解围就有点扯了。

出又出不去,耗又耗不过,扛了一年左右,李守贞实在守不下去了。在他万般绝望之际,郭威一改此前不温不火的态度,果断命令军队全线强攻,帮助他早日摆脱痛苦。

乾祐二年(949)七月十三日,郭威率军攻破河中府外城。八天后,攻陷内城,李守贞自焚而死。

随着李守贞的败亡,其余两处叛乱藩镇也先后崩溃。到年底,郭威彻底平定三处叛乱,全胜班师。

郭威立下大功,照例朝廷给予丰厚赏赐,但他没有接受这些应得的封赏,只是要求朝廷分赏所有大臣和将士。这种谦和低调的做派使他深得将士们拥护,威望急剧上升。

然而,过高的人望也给他带来了一丝危险。飞来横祸

乾祐三年(950)五月,刚回京不久,郭威又接到了任务,这回目的地是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北方一个重要的边防据点。

原来,辽国的入侵形势日益严重,镇守边境的几个藩镇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期被动挨打。不得已,朝廷只好再次找到郭威,任命他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命他率军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将帅出征,照例皇帝要送行。一般来说,这种场合也就走个形式,一方勉励几句,一方做个表态发言,谈完走人,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而这次,郭威似乎心事重重,看着年幼的皇上,一向寡言少语的他多说了几句。

原话比较长,概括起来很简单,他委婉地告诉皇上:在家要听你妈的话(太后从先帝久……有事宜禀其教而行之),要听辅臣的话(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皆先帝旧臣……愿陛下推心任之)。

其中所说的太后,是小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所说的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等人,前面也点到过了,郭威是四大顾命大臣之一,他们就是另外三位。

走前说这么几句,绝不是郭威心血来潮。他知道,朝廷里的几股力量正在争权夺势,小皇帝显然还无法驾驭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对此,他总有一种深深的担忧。

幸运的是,仅仅几个月后,他就不用担忧了。

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就不用再担忧了。

皇帝刘承祐当时刚好二十岁,按心理学上的说法,正值青春叛逆期,独立意识比较强。自从坐上皇位后,刘承祐发现许多事情都轮不到他操心,全由下属包办,刚开始还觉得轻松,久了难免觉得有点郁闷。

几位辅臣显然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不把皇帝当干部,自从郭威走后,情况愈演愈烈。

杨邠处于宰相的位置,大小事务一把抓,许多事情皇帝说了不一定算,杨邠说了才算。

有次,杨邠和史弘肇在皇帝面前一起讨论事情,皇帝插了一句嘴,杨邠慢悠悠地来了一句:“陛下只要闭嘴好了,有我们在这里呢。”

这句话可真是扎心了。若论政务能力,小皇帝当然不可能和杨邠比,但提点幼稚的意见也应该给予理解嘛。人家踊跃发言,你不鼓励也就罢了,还摆出这种态度,也太打击年轻人的自尊心了,确实有点过分。

过分是过分,那也要看跟谁比,如果比较一下史弘肇的态度,杨邠已经很文明了。

史弘肇武将出身,功劳大、脾气大,做事粗枝大叶,不考虑后果。有次刘承祐在宫中欣赏完音乐表演,比较满意,就赏赐给演艺人员(伶人)一点财物。大家领完赏后到史弘肇处叩谢。没承想,史弘肇勃然大怒,张嘴就骂:“前方将士在边疆苦战,还没有半点赏赐,你们凭什么拿这些东西?”

骂完直接没收财物,送还国库。

劳动所得被没收不说,还被喷了一脸唾沫,这事换谁都高兴不起来。要知道人家地位虽低,但怎么说也是为皇帝服务的,做事如此不考虑皇帝的感受,难不成真把人家当成壁画?

唯一比较谦虚的辅臣,只有大学士苏逢吉。他之所以不专断、不揽权,是因为他实际上没啥权可揽。四位辅臣中,杨邠、史弘肇、郭威关系不错,苏逢吉和三位关系都不怎么样,尤其和烈性子史弘肇合不来。两人还曾在一次酒宴中有过口角,史弘肇说不过苏逢吉,就趁着酒性拔剑去砍,幸亏被人死活拉住,才没闹出人命。事情过后,苏逢吉对他又恨又怕。

苏逢吉曾经想法子排挤杨邠、史弘肇、郭威三人,企图劝皇帝把他们三个都赶出朝廷,结果事情没办成,自己反而越来越被孤立了。

这种状况,刘承祐很不满,苏逢吉也很不满。两人都对杨邠、史弘肇恨之入骨,敌视的情绪像炸药一样在心中积淀,只要再添加一根导火索,就可引爆冲天的愤怒。

导火索很快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业。

李业是李太后最小的弟弟,主要负责管理宫内财物之类的事情,正事不会干,捞钱花钱很精。他和刘承祐很玩得来,一直深受宠信,逐渐成为小圈子里的领头人物。

李业曾经想谋取宣徽使(掌管宫廷事务的高级官员)的职位,刘承祐也打了招呼,结果还是被杨邠、史弘肇等人否决了。

也难怪,人家连皇帝都当小朋友来看待,瞅李业这号人物,基本就相当于墙角的垃圾桶,根本不在视线范围之内。为此,李业非常忌恨杨邠、史弘肇。

苏逢吉是个比较狡猾的人,他虽然讨厌杨邠、史弘肇,却不想发生正面冲突,现在发现半路冒出一个李业这样的人物,便觉得可以借刀杀人,平时就不停地在李业耳边煽风点火。李业则接过扇子,继续使劲扇,不停地撺掇刘承祐。

到底是年轻人火气旺,刘承祐很快被说动了。

乾祐三年十一月,刘承祐、李业及一帮小圈子里的人简单商量后,决定马上动手,并把计划告诉了李太后。李太后虽然对杨邠、史弘肇的有些做法不太认可,但也不赞同刘承祐他们鲁莽地采取行动。

而刘承祐早就被李业煽动得热血沸腾,脑子里尽是杨邠、史弘肇那副目中无人的嘴脸,哪里听得进老妈唠叨,袖子一甩,扔下一句:“国家大事,女人懂什么!”

说完,扬长而去。

决心已定,刘承祐命令李业全权负责行动计划。

通常情况下,搞权力斗争,怎么也应该做个前期调研,盘算一下双方的力量对比,制定一个阴人方案,先阴谁,后阴谁,如何挖坑,如何设套,如何分化,如何出击,如何善后,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不弄点阴谋诡计怎么对得起观众。

然而,李业确实是个相当纯粹的蠢人,在他眼里,权力斗争和街头斗殴差不多,看谁不爽,就上去拍几块板砖,干完走人,端的简单。

要命的是,他还真是这么干的!

更要命的是,他居然还真干成了!

李业的计划其实并不周密,很多迹象本可以察觉,有人曾劝杨邠、史弘肇做点防备工作,无奈两人实在太自信,从来没上过心。就在事发前一天,甚至还有人连夜跑来禀报史弘肇,偏偏这个粗人摆起了谱,表示下班时间不办公,闭门拒不接待,错过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既然杨邠、史弘肇命里该绝,死神也不会客气。

十一月十三日早晨,当他们上殿参加朝会的时候,旁边突然冲出数名武士,上来就是一顿乱砍。两人顿时血洒朝堂,当场毙命。

砍完之后,地都没洗干净,刘承祐就接着开朝会,痛骂杨邠、史弘肇等人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稚子视朕),要求大家老实工作,引以为戒。

演讲完毕,直接散会。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事态尚可控制,可李业的愚蠢在此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般来说,除掉主要对手后,最重要的就是搞好其他人的安抚工作,别弄得人人自危,这样大家才会忘记过去,安安心心跟你干。

但李业早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唯恐事情闹得不够大,派人四处捕杀杨邠、史弘肇的同党、亲属,但凡和他们有点血缘关系的、平时有点联系的,再加上自己看不顺眼的,通通格杀勿论。

郭威和杨邠、史弘肇的关系比较好,也不幸上了黑名单,他在开封的亲属族人也全部遭到杀戮,包括他的一个妻子和两个儿子。

紧接着,李业派人去邺都传达了一项密令——就地诛杀郭威。

接受这项密令的人叫郭崇威。

嗯,没错,就是这个名字,大家确实需要注意区分一下。

郭崇威,时任邺都行营骑兵指挥使,他的名字怎么听起来都有郭威粉丝的感觉。事实上,他确实是郭威的嫡系铁杆(真不知道李业是怎么选人的)。

当然,话说回来,李业就算没找错人,也不能把郭威怎么样。

十一月十四日,没等“粉丝”向郭威泄密,一封来自澶州(今河南濮阳)的密报已经送到了郭威手中,详细报告了京城发生的事变。原来,澶州守将王殷因为和郭威关系很好,也被李业列入了诛杀名单,执行命令的人怕惹祸上身,反而将情况向王殷和盘托出。王殷连忙派人报告郭威,并劝他当机立断,尽快起兵!

四十年前,郭威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为孤儿。

四十年后,郭威再次品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他是有理由悲痛的。

一年前,郭威还是平定叛乱的功臣。

一年后,郭威即将成为平叛的对象。

他是有理由愤怒的。

悲痛也罢,愤怒也罢,此时都已无济于事。

郭威出征前的担忧终于成为现实,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迅猛。多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以求在乱世中生存,却还是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

郭威知道,自己已经身处险境,但他并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审慎地分析形势,做出部署。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在郭威的棋局里,他的对手绝不是只有刘承祐、李业而已,至少有三股势力将对他产生威胁。

第一个威胁来自朝廷。是非对错先不说,起兵造反总不是件光彩的事情,万一形势不利,很容易陷入众叛亲离的处境。

第二个威胁来自地方军阀。各处藩镇节度使都是老油条,战乱一发生,谁都不知道这些墙头草会倒向哪边。

第三个威胁其实应该包括在第二类之中。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永远不可能站在郭威一边。因为他们都姓刘。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皇族身份,担任着三个重要藩镇的节度使。论实力,他们才是最大的威胁。

凡是下棋,最考验下棋人的眼光,普通人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几步,要么落子犹豫不决,不得要领,要么落子如飞,却漏洞百出。而高手往往一子落盘,就可以计算到此后几步,甚至十几步,思维缜密,步步为营,决胜千里。

郭威就是这样的高手。

付诸行动前,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必须解决——如何做好军队的解释工作。

按照封建礼法,皇帝再不成器也是皇帝,哪怕他是个叼奶嘴、裹尿不湿的孩子也同样具有号召力。郭威知道,让大家提着脑袋从事这么一项危险任务,光表达一下自己的委屈显然不管用,何况不少将士的家属还在京城,自己搭进去不算,还会有绝后的风险,凭什么跟你干呢?

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决定起兵攻击隋王朝,便伪造诏书,声称朝廷要征兵讨伐高丽,引得厌战的百姓人心沸腾,纷纷加入李渊的反隋队伍。三百年后,郭威采纳谋士魏仁浦的建议,复制了这一招。

于是,当郭威将朝廷的诏书展示给将士时,诏书的内容由诛杀郭威变成了诛杀所有邺都行营将校。

这么一改,效果超好。大家都是粗人,还有什么可讲究的,抄起家伙,反了反了!真可谓是群情激奋,斗志爆棚,连战前动员都省了。

准确地说,李渊激起的是民愤,而郭威激起的兵愤,目标群体更加给力,算是“诏书激将法”的升级版。

十一月十四日,做完准备,郭威即刻率兵南下!

听到郭威南下的消息,刘承祐、李业赶紧召集各路节度使、防御使率兵开赴开封,组织抵抗。

郭威和刘承祐、李业都想在战场上抢占先机,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赛跑。

以下是双方在赛场上的实际表现,大家不妨对比参考:

十一月十五日。郭威直趋澶州。刘承祐等来了第一位“勤王”的节度使。

十一月十六日。郭威率军进驻澶州,与王殷合兵一处。朝廷军队刚从开封出发,刘承祐本想赴澶州督战,一看郭威占先,只好取消了行程安排。

十一月十七日。郭威兵发滑州(今河南滑县,当时在黄河以南)。刘承祐开始做防守开封的准备,顺便开个会,集体回忆检讨一下仓促发动事变的经验教训。

十一月十八日。郭威渡过黄河,占领滑州,在这里,他受到了义成节度使宋延渥的热情接待,利用滑州的库存钱财犒赏了军队,同时向将士宣布:攻破开封后允许剽掠十天。至于刘承祐、李业他们……哦,他们还在热烈讨论是否该打开府库赏赐军队,并细致研究了每人的发放数额。

好了,跑到这里,郭威已经领先大半圈了,让我们先歇口气,在此隆重推出义成节度使宋延渥。之所以在紧张的赛跑途中插播这么一段,并不是因为此人接下来有多大的戏份,而且和本人祖上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他的神奇来自和他最亲密的三个女人。

宋延渥的母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勗的女儿,妻子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家里两个女人都是皇帝的女儿,而且这两个皇帝都是开国之君,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时代如何折腾,他家一直显贵。

更厉害的是,后来他又把女儿嫁给了一个皇帝,又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而这位皇帝,就在我们的眼前。

那啥,郭威,别回头,没说你。

没错,这位皇帝就是我们久未露面的赵匡胤。二十四岁的赵匡胤正在这支疾驰南下的军队中。

对于赵匡胤来说,离家四年的他就要回家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十一月十九日,郭威主力抵达封丘(今河南封丘)。

十一月二十日,双方在开封外围形成对峙。

至此,长跑比赛圆满结束。郭威以实际行动为刘承祐、李业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教学课,授课主题是“兵贵神速”,学费将是刘承祐、李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生命。

郭威掌握了战场主动,军队士气高涨。

反观刘承祐一方,早就没有了昔日的神气,被他叫来帮忙的各路藩镇军队普遍缺乏工作热情,基本上都是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跑来围观看热闹。个别不地道的家伙,甚至已经开始和郭威眉来眼去。

当然,事情总有例外,就在大家赶场子看热闹的时候,有一个将军表现得异常积极——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吐谷浑(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人。据说他接到刘承祐的命令时正在吃饭,一听到命令,二话不说,扔下筷子就飞马跑到了京师(释匕箸入朝)。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如此热情的同志,刘承祐顿时被感动得少泪纵横,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真是国乱思忠臣啊,慕容将军,以后全指望你了!

刘承祐当即对慕容彦超表示,对他非常极其以及特别信任,坚决委以重任,由他全权负责开封防务。

看到领导如此信任,慕容将军也非常激动,拍着胸脯,向刘承祐放出豪言:“我看北方的军队就像小虫子一样,一定替皇上生擒他们的头目!”(臣视北军犹蠛蠓耳,当为陛下生致其魁!)“有我在,就算有一百个郭威,照样搞定!”(有臣在,虽郭威百人,可擒也!)“皇上如果有空,可以出城观看我与他们对决,我只要大喝一声,就可以把他们吓得四散逃跑!”(陛下来日宫中无事,幸再出观臣破贼。臣不必与之战,但叱散使归营耳!)

事实证明,慕容先生也就过个嘴瘾,认真就是你的错了。他的广告虽然做得很响,卖的却是彻头彻尾的假药,刘承祐拿他来救命,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

十一月二十一日,双方发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面接触,战况概述如下:慕容彦超率骑兵发动攻击,交战几回合,败下阵来,差点被活捉,扔下在外督战的刘承祐,当天就飞奔回了大本营兖州(今山东兖州)。

慕容彦超成了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当日,后汉军队崩溃,大批投降。赶来围观的各路军队眼见胜负已定,纷纷跑到郭威营中晋见,对他所遭受的委屈表示亲切慰问,对他所采取的行动表示坚定支持,对皇帝刘承祐的不懂事行为表示十分愤慨……

接下来,刘承祐和李业甚至没再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十一月二十二日,郭威率军进入开封。

十一月二十三日,郭威制止乱军剽掠,恢复社会秩序,掌控京城。

刘承祐确实是一个倒霉的孩子,从一根筋的李业开始,到二愣子慕容彦超出场,摊上这一文一武两位“人才”,不被玩残废才怪。就在郭威进入开封的当天,他被乱兵所杀。

其他几位人物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苏逢吉,自杀。

李业,兵败当天卷着钱财投奔亲戚,遭到拒绝,半路遇上强盗劫财,被杀。

慕容彦超,两年半后起兵反叛,失败,投井而死。

结束了,对有些人来说,闹剧终于结束了。

对郭威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黄袍

郭威成了开封的主人,以现在的形势,他完全可以创立一个新的朝代,自己过把皇帝瘾。

但他没有马上这么做,倒不是如何高风亮节,只是因为确实没人提这档子事。要知道,五代再乱,换皇帝和换水龙头还是不一样的,不能由你自己说出来,非得别人三番五次提议(学名“劝进”),然后你勉为其难答应才可以。

郭威起兵的名义是回京城向皇帝说明情况,顺道帮助皇帝铲除身边的奸人(学名“清君侧”),现在突然自己要做皇帝,如果没人劝进一下,会很尴尬。

但是,朝廷各色官员普遍反应迟钝,就是没人站出来推郭威当皇帝。之所以反应迟钝,是因为这批官僚都是乱世里混出来的人精,他们不会忘记,此时地方上还盘踞着三个姓刘的节度使,在形势明朗前,谁都不肯率先表态。

确实,三名节度使已经关注开封很久了,特别是雄踞西北的刘崇。

刘崇,第一位刘姓节度使。

他是刘知远的同母弟弟,时任河东节度使,驻军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关于这个藩镇的实力和重要性,你只要记住一点:想当年,李存勗、石敬瑭、刘知远在称帝前都曾担任这个职务。

刘崇和郭威关系本来就不好,一听说郭威进入开封,就摩拳擦掌,谋划讨伐,而一个消息传来后,却让他打消了念头,甚至转怒为喜。

郭威告诉他,我们决定推举你儿子刘赟当皇帝!

刘赟,第二位刘姓节度使。

他是刘崇的儿子,也是刘知远的养子,时任武宁节度使,驻军徐州(今江苏徐州),也很有实力。

进入开封后的第四天,郭威率领百官“请求”李太后批准立刘赟当皇帝。为了顺利迎来新皇帝,还特地选了黄道吉日,准备了车队仪仗,安排了高规格的迎接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迎接队伍除了一批高级官员外,还包括忠武节度使刘信(刘知远堂弟的儿子)。

刘信,第三位刘姓节度使。

天上突然掉下一个如此大的馅饼,刘崇、刘赟只要智商正常,就不该没有怀疑。

为了让刘赟放心,准时到开封上班(做皇帝),郭威费尽心思请出了一位老资格的重臣前去迎接。

要说老资格,怎么也应该是“两朝元勋”“三朝元老”之类的级别吧?

如果和此人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此人就是一生历经四朝十个皇帝,长期占据宰相职衔,人称政坛“不倒翁”,自称“长乐老”的冯道。关于冯道的功过是非,研究评价,都是可以直接写论文的素材,说来话长。这里我们只要记住,他是一个足以让刘赟产生信任感的人。

至于刘崇,郭威也想尽办法让他相信自己没野心。有一种说法是:郭威在接待刘崇的使者时,指着自己的脖子说:“从古到今,难道还有挂着刺青的皇帝吗(自古岂有雕青天子)?”

意思是说,我只是个文过身的小混混,从来没啥大理想,不会想着自己做皇帝。

一句话,就彻底消除了刘崇的顾虑。

这种说法,很可疑。

当时,刘崇已经五十五岁了,斗争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更何况早年为了当兵,他自己也在脸上刺过字!

文过身就不能当皇帝,难道当皇帝他爹就可以?这种借口如果忽悠一下刘承祐还差不多,要骗刘崇,可能很勉强。

为了让刘崇、刘赟彻底相信,郭威做了另一件事。

郭威突然宣布,他将立刻率军离开开封,理由是根据边境奏报,北方辽国又入侵了,必须北上抗敌。

抵御辽国,当然只是个说法。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京城,郭威是在用行动向刘崇表示诚意:我都主动离开给你们腾地方了,总该信了吧?

十二月一日,郭威亲自率军离开开封城。他的诚意终于化解了刘崇和刘赟的戒心。

十二月四日,刘赟离开驻地徐州,向开封进发。

十二月十九日,郭威率军抵达澶州。就在同一天,刘赟走出自己的防区,抵达宋州(今河南商丘)。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可以说,刘赟终于信了,刘崇终于也信了,换句话说,二位都被蒙了。

率军外出是真的,可人家也没说中途不回来啊!

郭威的军队在抵达澶州后停顿下来。

改变历史走向的一刻,就从这里开始。

在纷乱的五代,将帅一跃成为皇帝的事情并不少见,但皇位毕竟不是公交车上的空位,不能看见了就一屁股坐上去,程序还是要走一下的。一边要有人死命地劝你当皇帝,从天文、地理各方面论证你当皇帝的合理性,个别入戏点的还会呼天抢地、连哭带号,并配合演示头撞墙、剑抹脖等危险动作。一边你要拼命推脱,最好是一副极其痛苦、相当勉强,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埋了的表情,以热泪盈眶、含而不落为最佳效果。不管情节如何变化,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不是我自己要当皇帝的,是你们非要我当的。

郭威也不能免俗,但如果从剧情设计角度看,我认为,他这次还是比较具有观赏性的。

十二月二十日,晨光微露,马嘶人起,大军将开始一天新的征程。

郭威下榻的馆舍突然被数千戎装的将士包围,喧哗、鼓噪之声撕裂了静谧的早晨,沸腾在馆舍四周。郭威赶紧下令关闭馆门,但是,在排山倒海的呐喊声中,他还是能够依稀辨听到——“天子须侍中(郭威的另一个职衔)自为之!”

馆舍依然大门紧闭,矫健的士卒已经蠢蠢欲动,或翻墙而入,或从屋顶跳下,士卒群起涌入,瞬间将馆舍挤得水泄不通,嘈杂的人声变成了整齐的呼喊:“天子须侍中自为之!”

不等郭威做出反应,他已经被簇拥就座,一面撕裂的黄旗披到了他的身上。一时间,“万岁”之声,响彻天籁,声震于天。

暗中授意也罢,心照不宣也罢,就在那个早晨,四十七岁的郭威攀上了权力的巅峰。

那一袭黄袍是历史赐予郭威的荣耀,它披在郭威的身上,也记在一个年轻人的心里。

接下去的事情就比较俗套了,原地返回、进入开封、劝说当皇帝、推辞一下、继续劝、继续推……

几回合下来,程序走完。

后汉乾祐四年(951)正月初五,郭威在开封崇元殿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周,改年号为广顺,史称“后周”,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

就在郭威称帝的时候,刘信在许州被逼自杀,刘赟在宋州被诛杀。两位节度使被骗离驻地后,就成了郭威的笼中鸟,丧失了反抗能力。

刘崇听到消息,气得差点吐血。就在刘赟被杀的当天,他在太原自立称帝,誓与后周不共戴天。这就是历史上的“北汉”,“十国”中唯一一个地处北方的政权,也是最后一个出现的政权。

经过几年的纷乱,时代又翻开了新篇章,也为一个年轻人翻开了新的一页。

三年里,赵匡胤看到了隐忍、屈辱、爆发、辉煌,也看到了欲望、权谋、血腥、狡诈。虽然,在这段历史中,他扮演着毫不起眼的角色,但是他用心记下了这段岁月所教授他的宝贵知识。经过三年的历练,他已经从满腔热血的青年变成了心智成熟、武装到头脑的战士。

回来了,我终于回家了,现在的我,比以前更加强大!

郭威称帝之后,赵匡胤得到了一个禁军东西班行首(警卫连连长)的职位。此后,因为表现良好,他再次升职,被任命为滑州兴顺军副指挥使。尽管不是一个很高的职务,却给他带来莫大鼓舞,毕竟,这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成就。

回首流浪中所遭遇的艰辛、委屈,赵匡胤由衷地舒了一口气。

寒夜总算过去,远处,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喷薄而出,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作过的一首诗。咏日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是的,我就是那初升的太阳!

赵匡胤决定继续拼搏,去赢取一个更好的未来。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赴滑州上任时,一个人站出来制止了他:

留下来,跟着我做事吧。第三章发迹一战成名

公元955年,后周境内的所有寺院接到了一份诏书,大意是这样:凡是没有得到政府正式批准的寺院,一律停废;禁止寺院私下招收(剃度)和尚、尼姑;各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和尚、尼姑进行登记造册,遇到死亡、还俗的及时注销;凡是想出家的人,必须得到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亲属同意,并能够背诵或熟练朗读一定数量的经文;未经批准擅自剃头的,强制还俗。

根据内容翻译成现在的红头文件,文件名应该是《关于规范佛教场所建设及加强和尚尼姑等佛教从业人员监管的通知》。照这搞法,连个和尚都不好当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世宗灭佛”事件。

历史上的周世宗,名叫柴荣。

改变赵匡胤人生命运的第二个人。

柴荣,邢州龙岗人,本是郭威的妻侄,从小跟随郭威左右,后被收为养子。柴荣长相英俊,骑射功夫了得,性格沉稳老练,为郭威所器重。在郭威率兵进攻开封的时候,他负责留守邺都大本营。郭威称帝后,他升任澶州节度使。

广顺三年(953),柴荣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尹,这可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命。

由于郭威的儿子此前已经全部遇害,谁能够成为帝国将来的主人,一直广受朝野关注。按照当时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只有皇位继承人,才能出任开封尹。所以,郭威发布这项任命,等于宣布了柴荣的皇储身份。

柴荣在出任开封尹后,决定挑选一批人才辅佐自己,可能是曾经对赵匡胤有所了解,而且比较赏识,他把即将赴滑州上任的赵匡胤留了下来,任命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低级军官)。

显德元年(954)正月,一代枭雄郭威在开封病逝,柴荣成为后周的第二任皇帝。

柴荣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不久,就立下“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立志结束内乱,统一中国,重造太平盛世。他性格刚烈,做事雷厉风行,定下目标后就大干起来,革新吏治、发展经济、重整军备……在极短的时间内,推行了许多大胆的新举措。

灭佛,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件事。

在乱世,很多人无法安居乐业,寺院就成了理想的避难所。因为进了寺庙,至少还能有口饭吃,有个地方遮风避雨,总好过在路边饿死。所以,当时许多穷苦人都想进寺院做和尚、当尼姑。

由于需求太旺,寺院越建越多,随之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自愿剃度当了和尚(尼姑),干活的人就少了。大量金属被用于铸造佛像及佛教用品,制造货币的原材料就没有了。寺院拥有大量田产后,国家赋税也少了(寺院田产不纳税)。由于寺院没人管,一些流民、逃犯甚至把它当成了藏身之地。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国力恢复。

为了限制寺院无限制的扩张,柴荣颁布了上面那道诏令。

可当时佛教盛行,许多朝中官员自己也信佛,免不了有许多反对声。柴荣却不为所动,回答得非常干脆:“佛以善道感化人,如果有志向善,就是尊奉佛法。那些铜像难道就是所谓的佛吗(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

在那个时代,能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柴荣连神佛都不怕,对人就更不客气了。面对大小官吏,绝对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发现吃闲饭混日子的,果断要求卷铺盖走人,发现贪贿腐败的,果断要求留下脑袋后走人。

以前,朝廷上下普遍是能混一天是一天的状态,领教了柴荣的强势手段后,原来萎靡不振的风气顿时焕然一新。

虽然柴荣比较强势,在他手下干活比较累,但有了一个新皇帝,大小官员和将兵还是比较高兴的,毕竟,这年头能够实现皇权和平交接已经很不容易,总比杀来杀去要好得多。

除了广大后周军民很高兴外,还有一个人,听到柴荣登基的消息后也非常高兴。

刘崇已经等待很久了。

自从被郭威耍了以后,他一直在寻找报复的机会,苦等三年,现在终于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刘崇认为,周朝刚刚立了新君,国内肯定不稳定,柴荣顶多算个职场新人,根本不是他这个老司机的对手,现在出兵讨伐,胜利十拿九稳。

刘崇复仇的决心很大,他带上了北汉的全部家当(三万人),还申请到辽国的友情赞助(一万骑兵),亲自率兵出征。

柴荣,新仇旧恨,都由你来偿还吧!

一般来说,新上任的领导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被人轻视,柴荣是典型的火暴性格,听到刘崇联合辽国入侵的消息,瞬间被点燃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