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4:42:25

点击下载

作者:蔡炳勤 谭志健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

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蔡炳勤,谭志健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

ISBN 978-7-117-17880-8

Ⅰ.①外… Ⅱ.①蔡… ②谭… Ⅲ.①外科病证-中医学-临床医学 Ⅳ.①R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82630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

主  编:蔡炳勤 谭志健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880-8

策划编辑:曾纯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第3版)编委会

学术顾问:邓铁涛 颜德馨 路志正 张学文 吴咸中

陈可冀 王永炎

总策划:吕玉波 陈达灿

总主编:罗云坚 刘茂才 陈志强

副总主编:禤国维 黄春林 杨志敏 邹 旭 张忠德

卢传坚 刘 军 黄 燕 李 俊

常务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小云 邓兆智 冯维斌 刘伟胜 刘旭生

刘金文 刘森平 许尤佳 李 达 李云英

杨海韵 杨霓芝 吴万垠 邱 波 张梅芳

范冠杰 范瑞强 林 琳 林定坤 罗笑容

黄健玲 黄培新 黄穗平 葛志红 詹宇坚

蔡炳勤 谭志健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燕 王立新 王树声 邓 宏 龙顺钦

卢富华 代喜平 白建平 白遵光 包 崑

司徒红林 刘 敏 池晓玲 许银姬 孙 伟

杜宝新 李 工 李红毅 李柳宁 杨丽新

杨荣源 肖 静 吴占河 吴焕林 何军明

何羿婷 何德平 宋 苹 张北平 张海波

张敏州 陆 华 陈 延 陈 海 陈文勇

陈秋雄 林启展 罗湛宾 庞 龙 赵 玲

胡永珍 夏纪严 徐大基 徐荣谦 郭 军

唐咸玉 黄学阳 黄清明 黄清春 崔徐江

庾 慧 梁凤鸣 梁伟雄 梁雪芳 韩 云

程 兰 蔡业峰 雒晓东 廖月红 黎小斌

主编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编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岳阳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澳大利亚悉尼皇家亚历山大儿童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平安医院出版者的话第3版

为满足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需要,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我社于2000年组织编写了大型《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15个分册),各分册均多次重印,后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再版(16个分册)。本丛书自问世以来,因其体例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重点突出,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在中医界产生广泛影响,为推动中医专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本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新进展、新成果介绍给读者,以满足各层次的专科临床医师、进修医师、临床医学研究生、本科生的临床需要;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医院专科学术发展水平与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特将《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第2版进行修订。本次修订汲取丛书第2版的成功经验,进行适当补充、修改、完善和提高,力求使本书成为中医专科专病同类图书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享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身边必备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参考书。

本次修订的组织工作,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主编和编委进行部分调整。为保持本丛书的权威性和代表性,特邀请国医大师、院士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主审,邀请全国16家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单位200余位专家参加了编写修订工作。各位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中医专科专病的实践和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既能传承和发挥中医药治疗专科专病的特色和优势,又勇于创新,在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各位专家治学严谨,厚积薄发,在编写修订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翔实的医学文献,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心得,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求全面科学地体现当代专科专病临床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融汇中西,贯通古今,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新、精、效的专科专病学术专著。

本次修订,在第2版基础上,仍保持16个专科分册,即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与风湿病、血液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男科、外科、皮肤性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分册。在保持第2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对丛书栏目名称和设置进行部分调整,部分专科增加常见病种和中医优势病种;“评述”改为“评述与展望”,增加展望内容;“名医专家经验方”和“名医专家论坛”改为“名家名医经验方”和“名家名医论坛”,增选国医大师等名医名家医论和经验方,提高收选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删去“古籍精选”栏目,将古代医家经典论述融入正文之中;增设“循证参考”栏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性和较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对西医及中医现代研究等相关内容进行精简、提炼和更新,充实了临床治疗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在保持“难点与对策”栏目内容新颖、实用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并强化了“对策”方面的内容,给出解决难点的措施与建议。

本丛书从第1版到本次修订,经历十余年。在此期间,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发展势头良好,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的出版和修订,恰逢其时,满足了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展的需要。经过3次修订,全书框架体例更加科学合理,全书内容日臻成熟和实用。特别是一些新颖而富有创意的栏目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如“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循证参考”、“评述与展望”等栏目,体现了作者多年临床经验与独到的学术见解;“医案精选”、“名家名医经验方”、“名家名医论坛”,荟萃了名家名医临床实践的精华;“现代研究”等则反映了当代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诚然,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当前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勇于创新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秉承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的宗旨,热切期盼本丛书的修订再版,为把专科专病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医专科专病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保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7月王序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是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内容。中医药学作为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理论和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临床实践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临床疗效则是检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促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优势,提高中医药在维护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之一。多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在中医内涵建设和优势病种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组织全院专家学者编写了一套《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紧跟现代医学进展,受到了好评。这套丛书此次为第三次修订,在前二版基础上,更加突出了构建现代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信这套丛书的修订出版,能够为做强做大中医优势病种、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故乐为之序。2013年9月25日邓序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评过了头,中医一再受到波及,曾一度落入低谷。所幸民众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西医应当互补,互相不能取代,经历一二百年可能会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曾经提出一个口号“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双向接轨”,简称为“与世界双向接轨”,而不是我们单方面的接轨。中医界要有信心、有志气、有骨气、有智慧、有能力,去创造中医事业的美好未来。

然而就目前来看,中医界的现状还是不太乐观,中医临床、科研西化的倾向还很明显,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临床科研评价体系,很多情况下要照搬西医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离“自立自强”还是有差距的。其实,历史上中医也有过实验研究。晋唐时代,医生为了观察黄疸症状的变化,逐日用白布浸染病人小便后晾干,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每日黄疸病情的进退;8世纪陈藏器关于脚气病的病因,认为本病与食白米有关……应该说,中医有很多创造是走在世界前面的。

我认为,对科研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动物实验一途,不能说不搞实验的中医就不是科学研究,临床研究也一样是科研,而且是更重要的科研!回顾一下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凡是做出卓越成就的中医学家,都是通过大量的、细致的临床研究而获得成功、推动中医学术发展的。

众所周知的汉代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的主要著作《伤寒杂病论》,可以说就是他的科研成果。这一科研成果是从哪里来的?从临床中来!张仲景的科研方法,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上升为理论,确立“以脏腑论杂病”和“以六经论伤寒”两大临床辨证系统,这使中医临床医学有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到今天我们还要深入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理、法、方、药,可见其影响深远。张仲景的科研就是临床科研,这种方法过时了吗?落后了吗?我看一点也不落后,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至今仍未被超越。

清代的温病学家吴鞠通,他留给后人的研究成果是一本《温病条辨》。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他在《自序》中说:“……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可见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的汇总,但这种汇总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在他自己的“三焦辨证”理论框架中,经巧妙剪裁而成,这其中的取舍,又离不开他的临床心得。这种文献的汇辑、总结提高,也是中医的科研方法之一,至今仍然是先进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温故一样也能出新——创立新的学说。

上面只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历代在中医学术上做出巨大成就的医家,无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因此,大家不要忽视继承,不论是临床经验的继承、还是文献的继承,都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学术大厦将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当然,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成果,还要重视整理、继承当代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厚古薄今。

在这方面,广东省中医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所有着80年历史的中医院,有“南粤杏林第一家”之美誉。曾于2000年集全院专家之力,并与国内名校、名中医院之临床专家合作,编写了一套《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该书既继承几千年来之学术传统,又总结近、现代中医名家之先进经验与理论,辅以西医之诊断治法,务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一套能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内容丰富而又新颖的著作。丛书出版后,数次重印,好评如潮。这套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有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新进展、新成果介绍给读者,更是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医院专科学术发展水平,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广东省中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决定将这套丛书进行第3版修订。此次修订,吸取了前2版编写成功经验,在保持第2版特色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收集、总结、整理、研究中医专科专病治疗规律,遵循科学依据,准确地运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对专科专病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因此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实用、更加完善。在形式上增加了“循证参考”和“评述与展望”栏目,更突出了先进性和前瞻性,真正做到了“传承古今,融汇中西”!

这套丛书凝聚了广东省中医院和国内知名中医院各位专家学者的心血。丛书的一次次修订,体现了他们善于吸收古人和当代的先进成果、不断进取的精神,中医事业的发展正需要这种精神。相信第3版丛书将为中医医、教、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故乐为之序。2013年5月再版前言

本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中西医新进展介绍给读者,同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力求反映当代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水平。我们拟对本丛书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完善和提高,并予再版。

本版在保持原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修订。仍沿用第2版分为16个专科专病分册: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与风湿病、血液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男科、外科、皮肤性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部分专科增加常见病种和中医优势病种,如皮肤性病科增加“特应性皮炎”,泌尿科增加“尿酸性肾病”,妇科增加“异位妊娠”和“卵巢早衰”等。每个分册又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增加中西医之间的接触点、亲和力。每个疾病内容包括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医案精选、名家名医论坛、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后与转归、预防与调理、现代研究、评述与展望15大部分。其中“概述”、“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着重更新补充了本病目前最新的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核心的“治疗”部分,分辨证治疗、其他治疗、西医治疗、名家名医经验方等,外科补充了“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量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切实反映现代中医治疗的实际情况。同时部分病种在“治疗”部分增加了“循证参考”,以冀能对临床以及科研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编写体例上,在第2版基础上删去了“古籍精选”,丰富了“名家名医论坛”等内容,着重突出著名中医药专家尤其是国医大师们关于该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体现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供后学者学习和借鉴,提高临床实用性。“现代研究”包括了中西医最新观点、新理论和临床、实验室研究成果,反映了多学科的交叉、沟通、渗透,以期充实中医专科专病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本丛书颇具特色的内容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评述与展望”,这几部分着力对中医诊治过程中有关难点、重点问题做了讨论,分析评价了该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及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主要阐述一些目前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或尚不成熟但有发展趋向的观点,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入研究。

本丛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书中所引述的各类医学文献的一些内容,为了体例统一和方便阅读,对原文作了一些删改,敬请原著者谅解,并向原著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书较第1版、第2版的编写更贴近临床,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加大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和医学生深入阅读和临床参考,也可作为培养专科专病人员的辅导读物。期望本书的再版能为广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及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丛书涉及面广,疾病的诊疗又非常复杂,书中如存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套丛书第1版、第2版的作者为本版的编写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部分原作者由于工作变动,未能参加本版的编写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编委会2013年7月编写说明《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于2000年第一次出版,2005年再版,第2版至今已近8年。8年来,读者在对本书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有待商讨的问题。读者的热情鼓励,使我们感到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对本书进行重新修订,以补缺拾遗。近年来,外科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很多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疗法,而且,搞好专科专病对中医外科学科建设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书的重订工作自然地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次修订过程从大纲拟订到最后定稿历时一年多,修订工作仍由长期在中医外科临床一线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主任医师和中青年骨干承担。本次修订的宗旨是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修正本书第二版中存在的错漏,充实新的内容,尽可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力求达到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为外科临床工作者提供一本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参考书。修订版有如下特点:

1.本书共收录中医特色和疗效优势较突出的15种疾病,删去了第2版有关“烧伤”的部分,突出重点。

2.内容更加充实 ①对中医病因病机的阐述更加系统全面。②充实了“围术期处理”的内容,着重讨论了中医药疗法在围术期的应用,这是近年来外科领域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备受关注的热点,也是中医药疗法发挥优势的一个切入点,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评述与展望”等栏目是本书的亮点,编者们为此倾注不少的心血,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启发。

4.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实用性强。本次修订查阅了大量的古今文献,着重反映最新进展。同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入选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力求达到可重复、对临床实践有较高参考价值。

由于外科专病内容涉及面广,编者的知识面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的修订和出版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编 者2013年4月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常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最为多见。临床上以乳房结块、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容易发生传囊为特征。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少见。乳汁淤积,排乳不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产后体虚、免疫力低下、哺乳方法不当、母亲个人卫生较差,容易发生本病。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本病是产后乳房保健的重要内容。

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学“乳痈”范畴。因发病情况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在哺乳期发病的,名为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病的,名为内吹乳痈;不分性别年龄,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病的,名为不乳儿乳痈。临床上外吹乳痈最为多见,约占95%。本节介绍外吹乳痈。病因病机(一)中医

中医认为乳痈之成,外因产后哺乳,乳头破损,风毒之邪入络;内为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肝郁与胃热相互影响而成。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瘀滞,故见乳房局部肿胀结块;气血瘀滞,经络阻隔,不通则痛,故见乳房疼痛;郁久化热,故见肤色红、皮温高;化热酿毒,热胜肉腐,肉腐成脓。1.乳汁淤滞

新产妇由于乳头娇嫩,婴儿吮吸咬嚼致乳头破损,上结黄靥,乳窍受阻,汁不得出;或乳汁多而少饮,吮吸不尽,乳汁未及时排空;或产妇乳头先天凹陷,排乳不畅,影响哺乳;或断乳不当,宿乳淤滞等,均可导致乳汁不畅,乳络阻塞,宿乳壅积,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肉腐成脓而成乳痈。2.肝郁胃热

女子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主疏泄,调节乳汁分泌;乳房属阳明胃经,乳汁为气血所化,源出于胃。因乳母不知调养,精神紧张,忿怒郁闷,致肝气郁滞,厥阴之气不行,乳络不畅,乳汁壅积结块;产后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伤及脾胃,运化失司,胃热壅盛,湿热蕴结,致气血凝滞,阻塞乳络而成乳痈。3.感受外邪

妇女产后体虚,汗出当风,露胸授乳而感受风邪;或婴儿含乳而睡,口气焮热,热气鼻风吹入乳孔;或乳头破损,外邪入侵,皆可导致乳络闭塞,乳汁郁积,郁久化热,发为乳痈。(二)西医1.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是发生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促成乳汁淤积原因有3种:①乳头发育不良:婴儿吮乳困难,不能将乳腺内乳汁吸尽;②输乳管阻塞:由于外伤或先天乳管畸形,造成输乳管阻塞或乳汁排出不畅;③乳汁稠浓:初产妇不知调养,在腺管尚未通畅时过食滋腻饮食,乳汁稠浓,致使乳汁排泄不畅,乳络堵塞;④乳汁过多:婴儿吸饱后乳汁仍有盈余,或因初产妇不会哺乳,往往未让婴儿吸尽,致使乳汁在乳管中积滞。淤积和被分解的乳汁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也为发病提供了条件。尤其在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大量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容易引起输乳管阻塞,使乳房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2.病原菌侵入

西医认为,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少数由链球菌及大肠杆菌引起。产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给病原菌的侵入、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病原菌侵入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两种:①细菌经伤口侵入:初产妇在妊娠晚期未能经常用热毛巾擦拭乳头,乳头角化层不能增厚,致使娇嫩的乳头因婴儿吸吮损伤,病原菌由此侵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腺叶间或腺小叶间的脂肪、纤维等组织内引起急性炎症;②病原菌逆行感染:婴儿口含乳头而睡或婴儿患有口腔炎,也会使细菌经乳头的输乳管侵入,逆行至乳腺小叶内,或停留在乳汁中,继而扩散到乳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侵入较深,趋向于化脓,脓肿形成后可穿破纤维膈,形成多房性脓肿,而链球菌感染常引起弥漫性炎症,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急性乳腺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常见类型有急性单纯性乳腺炎和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两种。从单纯炎症开始,到最后形成脓肿,病理变化过程中常有大量的组织分解和变性坏死。脓肿病灶可单一,亦可多发,浅者可在皮下,深者可在乳房后壁胸大肌筋膜前面。有时两个脓肿之间仅有一小孔相通,形成哑铃样脓肿。如手术时仅切开了浅在的或较大的脓肿,忽视了深部的或较小的脓肿,则术后病情仍不能好转,必须再次手术,否则易致坏死组织和脓液引流不畅,病变有演变成慢性乳腺脓瘘的可能。此类乳痈,中医称之传囊乳痈。临床表现(一)症状和体征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病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郁滞期

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有时可有一两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伴压痛,皮色微红或不红,皮肤不热或微热。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全身感觉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心烦易怒,食纳不佳,大便干结。舌淡红或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或浮数。2.成脓期

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皮肤红肿焮热,局部疼痛明显加重,如鸡啄样或搏动性疼痛,患处拒按。常可在4~5日内形成脓肿。伴高热不退,头痛骨楚,口苦咽干,恶心厌食,溲赤便秘,同侧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红或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此时肿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应指感,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局部穿刺抽吸有脓。如为乳房深部脓肿,则患乳皮肤红肿及波动感可不明显,需经B超检查方可明确诊断。有时脓肿可有多个,可同时发生抑或先后不同时期形成。3.溃后期

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若溃后脓出通畅,局部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脓腔部位较深,或有多个脓腔,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而形成袋脓或传囊乳痈。若久治不愈,乳汁夹杂有清稀脓液自疮口溢出,则成乳漏,收口缓慢,至断奶后方能收口。

急性乳腺炎成脓期失于治疗,未能及时控制毒势,以致毒邪扩散,有形成脓毒败血症之风险。临床可见皮色黯红,肿胀迅速向周围蔓延,边界不清,并见寒战高热、头痛烦躁、肢软无力,甚则神昏谵语、发痉发厥,气喘胁痛。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洪数。但临床并发脓毒败血症者并不多见。若在成脓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过用寒凉中药,或素体亏虚,不能吸收消散,导致脓周机化,可形成慢性迁延期炎症。表现为局部肿块皮色不变,韧硬不消,边界不清,不热微痛,无进行性肿大,欲透不透,欲消不消,形成“僵块”。(二)并发症

急性乳腺炎并发症主要为:①同侧腋窝的急性淋巴结炎;②脓毒败血症。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初期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成脓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9高。若并发脓毒败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2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常达0.85以上。(二)局部诊断性穿刺

对于急性乳腺炎是否已形成脓肿,尤其是深部脓肿,可行粗针穿刺抽脓术,有助于确诊并判断脓肿位置。(三)B型超声检查

急性乳腺炎病程的不同阶段超声表现各异。1.初期

病变区乳腺组织增厚,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一般较正常组织低,分布不均匀。炎症区乳房组织增厚,内部回声较正常低,分布欠均匀。少部分病例呈轮廓不规则的较高回声区,内点状回声分布不均;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2.成脓及溃后阶段

脓肿期边界较清楚,壁厚不光滑,内部为液性暗区,其间有散在或密集点状回声,可见分隔条带状回声,液化不完全时,呈部分囊性、部分实性改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液化坏死区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患侧腋窝淋巴结具有良性肿大特征;淋巴结呈椭圆形,包膜完整,轮廓规则,淋巴门显示清晰。(四)乳腺钼靶X线摄片

乳腺组织由于炎性水肿,X线上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乳腺小梁结构模糊不清,皮肤增厚,皮下脂肪组织模糊,血管影增多增粗。(五)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有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可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初产妇的哺乳期,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全身无明显症状或伴有微热或寒。

2.乳房肿块增大,局部红、肿、热、痛,呈持续性、搏动性疼痛,患处拒按,常伴恶寒发热。一般发病至7~10天左右则可形成乳房脓肿,肿块中央变软有波动感,挤压乳头时可有黄稠脓液溢出。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3.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核分叶计数左移。

4.B超检查有液性暗区,穿刺抽出脓液。

5.排除慢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脂肪坏死、炎性乳腺癌等。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一)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后期表现。是一种以乳晕处集合管明显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多量炎性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化学性炎症。发病率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后方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肿块质地韧硬,边界不清,表面欠光滑,呈结节样,与胸壁无粘连,活动度较小,常伴轻压痛。乳房疼痛不明显,或与肿块同时出现,疼痛为轻、中度,间断或持续性。肿块或伴有潮红。乳头常有粉渣样物泌出,并有臭味,少数病人伴乳头溢液,为血性或水样。局部皮肤有橘皮样变,乳头回缩,可伴有乳晕及乳晕后方导管聚集性增粗,患侧腋下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后期肿块发生软化,形成脓肿,此时乳房局部可出现不太明显的皮肤发红发热,乳房胀痛。脓肿破溃后流出混有粉渣样脓液,并造成乳晕部瘘管,或暂时痊愈,或反复发作、渐成瘢痕。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二)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既往亦有称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肉芽肿性小叶炎、乳腺瘤样肉芽肿等,是一种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可伴有皮肤红斑,以下肢多见。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较少见,故临床和病理医生对其观察研究不多,易误诊。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可有同侧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数日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三)炎性乳腺癌

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多发于青年妇女,尤其是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由于癌细胞迅速浸润全乳,在乳腺皮肤淋巴网内扩散,故表现为炎症样改变。炎性乳腺癌局部征象明显,患乳迅速增大,常累及大部分乳房。病变局部皮肤呈一种特殊的黯红或紫红色,皮肤肿胀有一种韧性感,毛孔深陷呈橘皮样改变,局部无痛或轻压痛。但未扪及特殊肿瘤性肿块。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明显转移性肿大,质硬固定。无全身症状或全身症状较轻,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不高,抗感染治疗无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本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四)晚期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皮下淋巴管被癌组织破坏,淋巴回流障碍,造成皮肤水肿,癌组织坏死后将近破溃时,其表面皮肤也常有红肿现象,易误诊为乳腺炎。然而晚期乳腺癌一般并不发生在哺乳期,除了皮肤红肿和皮下硬结以外并无其他局部炎症表现,尤其没有急性乳腺炎的全身反应。相反,晚期乳腺癌的局部表现往往非常突出,如肿块质硬与皮肤粘连、乳头回缩或朝向改变等。活组织病理检查或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易鉴别。治疗

中医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卓著,优势突出,临床应予首选,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以通为顺,以堵为逆,以塞为因,治疗当以消为贵。郁滞期以通为治法,成脓期以彻底排脓为大法,溃破期以促进愈合为治则。对并发脓毒败血症者,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疗效满意。(一)内治法1.辨证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郁滞期以疏肝解郁、消肿通乳为治;成脓期以清热解毒、托里排脓为治;溃后期以益气健脾、和营托毒为治;并发脓毒败血症时,以清热降火、凉血解毒为治。(1)郁滞期

证候特点:

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色不红或微红,皮温不高或微高,或有形寒身热,口苦咽干,胸闷不舒,烦躁易怒,食纳不佳。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此期辨证属肝郁气滞。

治法:

疏肝解郁,消肿通乳。

推荐方剂:

瓜蒌牛蒡汤加减。

基本处方:

全瓜蒌30g,柴胡10g,牛蒡子15g,蒲公英15g,漏芦30g,青皮10g,丝瓜络15g,鹿角霜10g,赤芍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法:

发热、恶寒、头痛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5g以疏表邪通营卫;乳汁壅滞明显者,加王不留行子15g、路路通15g以通乳络散积乳;胃热便秘者,加大黄6~10g(后下)、玄明粉10g(冲服)以通腑泻热;产后不哺乳或断乳后乳汁壅胀者,加山楂30~60g、麦芽30~60g以消滞回乳;伴乳房结块韧硬者,加穿山甲10g(先煎)、当归10g以和营散结;气郁甚者,加川楝子15g、枳壳15g以理气解郁;热甚者,加黄芩15g、蒲公英加量至30g以清肝胃蕴热;口渴者,加麦冬15g、天花粉15g以养阴生津止渴;产后恶露未尽者,加岗稔根30g、益母草15g以和营祛瘀。(2)成脓期

证候特点:

患乳肿块增大,皮肤灼热,疼痛剧烈,拒按,肿块中央渐软,按之应指。兼见全身壮热憎寒,口干喜饮,烦躁不安,身痛骨楚,溲赤便秘。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糙,脉滑数或洪。肿块穿刺有脓。此期辨证属胃热壅盛。

治法:

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推荐方剂:

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

基本处方:

穿山甲10g(先煎),全瓜蒌30g,皂角刺30g,赤芍15g,当归10g,黄芪20g,牛蒡子15g,桔梗15g,蒲公英30g,丝瓜络15g,柴胡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法:

肿块较硬韧,加浙贝母15g、生牡蛎30g(先煎)以化痰软坚,散结消肿;疼痛剧烈,加乳香6g、没药6g以调理气血,通经止痛;脓液稀薄者,加党参20g、川芎10g以健脾益气,和营托毒;口渴者,加芦根30g、天花粉15g以养阴生津;身热、烦躁不安者,加紫雪丹4.5g冲服;大便秘结,加枳实15g、忍冬藤30g以清热泻下通腑。(3)溃后期

证候特点:

溃后或切开排脓后,一般寒热渐退,肿消痛减,疮口逐渐愈合。若溃后脓出不畅,肿块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则已出现袋脓现象;若脓液侵及其他腺叶,则成传囊乳痈;有时可见乳汁从疮口溢出或脓水清稀,形成乳漏,收口缓慢。此期辨证属气血两虚,余毒未清。

治法:

益气养血,和营托毒。

推荐方剂:

托里消毒散加减。

推荐处方: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30g,蒲公英15g,白芷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法:

溃后结块疼痛者,加王不留行12g、忍冬藤15g以通络清余热;头晕乏力者,加红枣15g、鸡血藤30g以健脾益气养血;不思饮食者,加炒神曲15g、厚朴12g以行气消滞开胃;便溏者,白术炒用,加怀山药15g、炒扁豆15g以健脾祛湿;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g、桑寄生15g以益肾壮腰。2.中成药(1)逍遥丸: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适用于郁滞期乳腺炎。每次6g,每日3次。(2)新癀片: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消炎止痛。适用于各期乳腺炎患者。每次4片,每日3次。(3)梅花点舌丸: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火毒内盛所致的疔疮痈肿初起。每次3丸,每日2次。(4)八珍冲剂:

功效补益气血。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溃后期脓腐已尽,气血虚弱,疮口未愈合者。每次1包,每日2次。(二)外治法

乳痈外治法随病程变化而异。郁滞期宜消法,成脓期宜溃法,溃后期宜敛法。1.郁滞期揉抓排乳手法

适用于急性乳腺炎郁滞期。患者取坐位,先在患乳部搽以少量润滑剂,以免揉抓时擦伤皮肤。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方向,首先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以扩张输乳管,疏通该部淤乳,继而采用五指指腹揉、推、挤、抓的手法,按摩患乳部硬结肿块,沿放射状从乳房向乳晕部揉抓。随后,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出、疼痛明显减轻为度。若按摩前先行热敷,效果更佳。对部分病情较重者,次日可重复一次治疗,并嘱患者继续充分哺乳,及时排空乳汁,可获显著疗效。此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疗程短,既能疏通乳络又可消肿散结,促气血运行以达通则不痛之效。疗效确切,一次治愈率可达90%以上,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应予首选。2.郁滞期外敷法(1)外敷金黄散、四黄膏或玉露膏,每日1换。(2)水仙花根(除去须根)加红糖捣烂外敷。(3)六神丸30粒研细末,加入适量凡士林调匀,外敷患处,每日1换。(4)鲜泽兰叶切细,混合芒硝捣细绒,鲜泽兰与芒硝用量之比为5∶1。将细绒摊于布或敷料上,清洁患乳后包敷,每日换药2~3次,一般2~3天可痊愈。(5)青宝丹:药用生大黄、川柏、姜黄、白芷、生甘草、天花粉、陈皮、青黛、僵蚕等组成。制成粉剂,以冷开水或蒸馏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范围超过红肿区2~3cm,厚度为0.5~0.8cm,每日2次外敷。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6)摘取新鲜木芙蓉叶2~3两,捣烂,茶油调和外敷病侧乳房上,每日2~3次,长时间保留,需授乳时,温开水洗净乳房,并及时排空乳汁。具有清热化湿、消肿排脓、散瘀止血的作用。(7)芒硝20g溶于100ml开水中,以厚纱布或药棉蘸药液热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8)先用葱白200g煎汤熏洗患乳20分钟,再用葱白250g捣泥敷患处,每日2次。(9)青黛适量加食醋少许混匀成膏状,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10)复方仙人掌糊:将仙人掌(去皮刺)150g捣烂如泥,另取青黛粉、朱砂各30g,冰片15g,红粉5g,共研细末,与仙人掌共调成糊,药糊直接涂于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11)将青瓜蒌3枚、鲜马齿苋30g洗净,与冰片8g共捣烂为泥,清洁患乳后将药泥摊敷,外盖塑料薄膜、毛巾,以热水袋热敷。每2次,每次敷1~2小时。3.成脓期引流排脓法

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于皮薄、波动感及压痛点最明显的低位处及时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排脓或切开排脓。若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脓,并外敷金黄膏。

火针排脓,一般用三棱针烧红或电动火针仪,在波动明显距乳晕较远低垂部位刺入脓腔,稍加转动,将针拔出,待脓出后,疮口内插入提毒祛腐药捻。切开法:切口应按乳络方向并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切口位置应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使引流通畅而不致袋脓,应避免损伤乳络形成乳漏。

切开引流术应注意:①切开创口呈放射状,引流必须通畅,由于脓腔多被库伯氏韧带所分隔,往往形成多个小脓腔,故术中宜用手指钝性分离间隔,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利引流;②若脓疡位于乳晕范围内,可沿乳晕与皮肤的交界线做弧形切口,避免伤及乳头下的大导管;③对乳腺深部脓肿,宜先做穿刺证实有脓液存在。若脓腔位于乳房下部深面接近胸壁时,宜于乳房下反折部作弧形切开后进入脓腔。此切口的优点有:避免过多切开乳腺组织,低位引流通畅,不影响美观;④切开引流后应暂停哺乳,否则乳汁自创口流出而影响愈合。4.溃后期祛腐生肌法

脓肿切开或刺烙排脓后,可用八二丹或五五丹药捻拔毒引流,或用土黄连纱条引流,外敷金黄膏或四黄水蜜。脓尽后改用生肌散收口。若发生袋脓或传囊乳痈,可做辅助切口;或以垫棉法加压,弹性绷带束紧,使脓液不致潴留,促进愈合。若疮口溢乳不止,也可在疮口一侧用垫棉法加压,促使收口。若形成乳房部窦道,可先用五五丹药捻插入窦道以提脓祛腐,至脓尽改用生肌散收口。5.针灸

一般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早期尚未化脓者,使经络得以畅通,气血得以调和,具有消炎、止痛、镇静的功效。已成脓时禁用。(1)针刺足三里、丰隆、行间、血海(均为双侧),乳根(患侧)。用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手法行针1分钟。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足三里调理脾胃、通降腑气,丰隆降浊消痰散结,乳根以调乳络气血;配合理气调经之血海,疏肝气、清肝火之行间,使热清、浊降、气行、络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针刺内关以理气通络、散结止痛,施强刺激手法,留针10~15分钟。(3)针刺患侧肩井、足三里穴以调气血通经络、清胃热消积滞。肩井穴针0.5~0.8寸,强刺激泻法,留捻3~5分钟;配足三里,若体虚者用弱刺激补法(此穴禁灸)。乳汁壅积者配膻中、少泽以调理气机;头痛发热者加合谷、风池,以祛邪解表、清气退热,施以捻转泻法。(4)用葱白或大蒜捣烂,铺患处,用艾条熏灸,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3天一疗程。主治乳腺炎初期。(5)可选用肩井、内关、足三里(双侧)、乳根(患侧)、膻中等穴位,施隔蒜灸法以疏畅气血,清热解郁,消肿散结。每日1次。6.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能收到针刺与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延长对穴位作用时间,配以针对性的药物,可使疗效显著提高。(1)复方丹参注射液2~3ml,患侧郄门穴位注射,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可达疏肝活血,理气通络之效。(2)0.2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与0.5%安乃近注射液1ml混合,患侧肩井穴位注射,有清热镇静,通络止痛之功。(3)10%葡萄糖8ml,患侧乳通(大陵与曲泽穴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穴位注射,每日1次,有疏肝活血、通经止痛之效。7.点穴指压(1)患者取仰卧位,令患者全身放松,术者丹田运气点按足三里、三阴交、肩井、内关、膻中、乳根、乳中、期门、少泽、梁丘、临泣穴。患者侧卧位,点按神封、步廊、鹰窗、天溪、食窦穴位,点按乳房上硬结。点穴均应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点穴可加快组织间淋巴及血液循环,充分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炎症的吸收。(2)选取基本穴太冲、肩井、合谷、至阳、内庭、大椎、曲池、膻中、灵台、乳根、乳中(乳头),以上穴位依据症状加减。热甚者加捏脊,按曲池、大椎;肿壅甚者按血海、内庭,叩击膻中;滞乳甚者加掐少泽、至阳;乳房有硬结者加灸乳根、灵台,捋乳头出乳汁。操作前洗净双手,将指甲剪平修圆,并涂以滑石粉或按摩膏润滑,将患者安置于合理体位,使肌肉放松,便于操作进行。操作者用拇指尖对选定穴位进行规则的点、按、揉、压、挤、捏,使其穴位产生酸、胀、热、痛、麻等效应,每穴作用5分钟,每次4~5穴,每日2次,连续3天。数穴合和,配合精巧灵活的手法或叩击或按压或掐捏或揉摩或挤捋,共奏疏肝理气、通经导滞、清热祛腐、消肿散结之功效。8.砭石疗法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上身。治疗前先热敷患乳,促使乳汁通畅。在患乳擦以少量的润滑剂,医生位于患者旁侧,手持鱼形小砭板与皮肤成45°角,采用经络全息刮痧疗法中疏经理气法、泻法,由乳房四周边缘向乳头以均匀力度刮拭,以患者能耐受、皮肤微发红发热为度,尤其对有乳腺肿块部位力度稍加大。随后,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使乳汁排出;再用鱼形小砭板鱼尾突起处点揉膺窗、乳根穴、屋翳穴、膻中穴、患侧期门穴,各均匀按压10次。刮、提、点的手法可以重复使用,直至结块基本消失。3天后如果不通,再次进行治疗。经络砭石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排乳散结之功。9.火针

先贤提出“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理论,火针疗法具有引气和发散之功,可使邪气随火气而散,拔引热毒,通畅内外。对急性乳腺炎未成脓者可促使其消散,已成脓者可促使排脓,适用于本病各个时期。(1)取穴膻中及患侧乳根、曲池,持火针用酒精灯烧红,迅速刺入穴位皮下。一穴一针即可,3天1次。(2)持烧红之火针,对准乳房红肿之中心点快速刺入,倘已成脓,则以脓肿波动处的低垂位刺入,并摇大针孔以利排脓,然后盖消毒敷料,胶布固定。一般1~2次治愈。10.塞鼻法(1)葱白1根,半夏1颗。将半夏放葱白中间烧熟后捣烂如泥,捏成鼻孔一样大小的栓子,用黑棉布包裹,塞入患乳对侧的鼻孔中开始发汗,经20分钟左右除去,1~2次/天,2天为1疗程。具有发汗解热、散结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未成脓期。(2)取鲜芫花,根皮捣烂,搓成细长条塞鼻,约10分钟鼻内有热辣感时取出,左右交替使用,每日2次。(3)公丁香研末,裹于干棉球内塞鼻,每日3次,每次6小时。(三)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原则是早期应用抗生素,脓成后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因本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采用抗生素时可首选青霉素类。根据病情轻重不同,一般选择下列1~2种抗生素治疗:

1.头孢羟氨苄缓释胶囊 每次0.5g,每天2次。

2.甲硝唑 每次0.4g,每天3次。

3.青霉素 静脉滴注,每次480万~720万U加入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

4.氨苄西林 静脉滴注,每次4~6g加入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

5.头孢曲松钠 静脉滴注,每次2g加入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

6.青霉素过敏者可以考虑使用克林霉素。

但近年来经过对许多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发现一些患者对青霉素并不敏感,可能与滥用抗生素有一定关系,因此有条件时应尽量做药敏试验,以选择有效抗生素。对于常规应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者,可改用利福平治疗,可收到一定效果。

急性乳腺炎外治方面,初级阶段可用25%硫酸镁冷敷以减轻水肿,有炎性肿块时改为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以促进炎症吸收。(四)名家名医经验方1.胡慧明——消痈汤治各期乳腺炎

组成:

皂角刺90g,蒲公英30g,柴胡6g,当归10g,赤白芍各10g,漏芦10g,王不留行10g,甘草6g。

主治:

急性乳腺炎,急性化脓性乳房炎初、中期及肿疡期。

加减:

热毒甚者加金银花30g或连翘30g;气分热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0g;血分有热盛者加生地黄20g、牡丹皮10g;见表证加菊花、防风各10g;若见少阳证柴胡加至18g,再加黄芩10g;肿块质硬者加生牡蛎20g;气滞明显者加青皮、陈皮各10g;属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30g;便秘甚加炒枳壳10g、大黄6g(后下);气虚加黄芪30g;阴虚火旺者加玄参、生地黄各20g。(卢祥之.中国名医名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651)2.文琢之——瓜蒲通络汤治急性乳腺炎

组成:

全瓜蒌30g,丝瓜络9g,鹿角霜24g,浙贝母12g,柴胡9g,青皮9g,夏枯草18g,乳香9g,没药9g,制香附9g,青木香9g,穿山甲6g,大木通9g,蒲公英30g。

主治:

急性乳腺炎。

加减:

若有表邪,加荆芥、防风;便秘者,加火麻仁、蜂蜜;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硬结甚者,加川楝子,并加重青皮、木香剂量;血结者,加当归、川芎;乳汁壅迫乳络者,加王不留行;脓成未溃,加皂角刺;气滞明显者,加防风、陈皮、白芷。(刘学勤.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592)3.郭长贵——瓜蒌通乳汤治外感风热之乳痈

组成:

羌活20g,独活10g,葛根10g,柴胡10g,姜炭6g,全瓜蒌60g,漏芦30g,鹿角霜30g,路路通10g,川芎10g,丝瓜络10g,桃仁10g,红花10g。

主治:

乳痈。

加减:

若产后瘀血不尽,选加赤芍、丹参、坤草;结块坚硬加三棱、莪术;痛甚者加制乳香、没药;气滞重者加青皮、郁金;大便不通加炙大黄、火麻仁。(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18)4.龚志贤——葛根加细辛汤治外感风寒之乳痈

组成:

葛根25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甘草6g,大枣10g,生姜10g。

主治:

外感风寒所致的乳痈。

加减:

若肝气郁结、胁肋疼痛者,加吴茱萸3g;体弱者麻黄减为6g。(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02)5.刘启庭——解毒化瘀汤治急性乳腺炎

组成:

瓜蒌30g,牛蒡子10g,柴胡15g,蒲公英30g,夏枯草15g,穿山甲10g,皂角刺20g,漏芦15g,路路通10g,甘草10g。

主治:

急性乳腺炎。

加减:

红肿胀痛甚者,在服上方的基础上,可加用玄明粉或石膏与仙人掌共捣泥外敷,也可用推拿手法,将淤积的乳汁推出,但手法宜轻;发热较甚,乳房肿胀、局部红肿范围较大者,上方加知母、石膏,并可配合抗生素治疗,尽快控制炎症发展;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玄明粉以通腑泻热;若热势已退,局部红肿不消,疼痛不减者,加大穿山甲、皂角刺用量,同时加鹿角片、乳香、没药以消淤散结;若热退,乳房仍呈弥漫性肿大、皮肤发红、微痛者,加黄芪、白术以托毒外出;若肿块局限、质较坚硬、皮色不变者,加黄芪、白术、全蝎以温托散结。(王继法,高阳,李琪.刘启庭医学经验荟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2-123)(五)单方验方

1.王不留行30g,蒲公英15g,每日1剂,酒煎服。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早期及成脓期。

2.决明子6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初期乳痈。

3.全瓜蒌45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适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

4.取川楝子适量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每次用9g,加红糖60g,用黄酒或开水100~200ml冲服,日1~2次,连服2~5次。适用于初起乳房红肿疼痛未化脓者。脾胃虚寒者禁服。

5.取远志10g,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加食用白酒10ml,浸泡20分钟后,将容器中的酒点燃,烧至火灭。取容器中液体一次服下。轻者一般4小时后症状减轻,体温下降,重者6小时症状减轻,一般可治愈。如不愈可加服1~2剂。

6.一醉忍冬汤 忍冬藤、蒲公英各60g,雄黄3g,兑黄酒煎服,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适用于急性乳腺炎。

7.白芷贝母汤 白芷24g,贝母24g,菊花24g,甘草24g等。以上中药加水1000ml煎至200ml,日煎3次,口服,服后覆被取微汗。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未成脓者。医案精选(一)陆德铭医案——气滞热壅

李某,女,37岁。2009年11月29日初诊。

产后1月余,左乳结块疼痛1天。乳汁排出欠畅,体温正常,大便调,恶露未尽。舌红,苔薄,脉濡。检查:左乳内外象限之间可及结块,质偏硬,排乳欠畅,双腋下淋巴结肿大。

[诊断] 中医:乳痈;西医:急性乳腺炎。

[辨证] 气滞热壅。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 柴胡9g,当归12g,赤芍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王不留行子15g,丹参30g,丝瓜络12g,路路通12g,延胡索30g,益母草30g;7帖。

二诊:2009年12月3日。乳痛已消,恶露已尽,乳汁较少。治拟前法出入。处方如下:柴胡9g,当归12g,赤芍15g,王不留行子15g,丹参30g,丝瓜络12g,路路通12g,元胡30g,黄芪15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地龙9g;7帖。

药后红肿消退,结块消散,疼痛缓解,排乳缓解。

按:本病多见于初产妇,乳头较易破碎,或乳头先天畸形凹陷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等导致乳汁郁结,乳络闭阻不畅,气滞血瘀化热为乳痈。妇人产后百脉空虚,风热之邪及时疫之邪易乘虚内侵影响机体脏腑气血。女子乳房属胃,乳头属肝,故乳痈发病与肝、胃两脏腑关系最为密切,产后因心理生理变化多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影响乳房气血运行,导致乳络阻塞,出现乳房结块。肝气犯胃,影响脾胃运化,日久胃热壅滞,同时乳络阻塞日久亦可化生内热,而致乳房皮肤红赤,高热不退。本例乳房肿块疼痛,但触之无波动感,当属乳痈初期,内治应与消法为主,疏肝清胃,通乳消肿,处方用柴胡疏肝理气,当归、赤芍活血通络,因恶露未尽,故用益母草,兼顾整体血虚而局部血瘀,以祛邪不伤正,丝瓜络和路路通疏通乳络,紫花地丁和蒲公英清热解毒,助君药之效。(陆德铭工作室.陆德铭学术经验撷英[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117-118)(二)林毅医案——急性乳腺炎多房脓肿并双乳头内陷案

李某某,女,29岁。2011年3月16日初诊。

主诉:左乳红肿热痛伴发热10余天。

病史:患者产后1月,双乳头先天性凹陷,乳汁欠通畅,需挤出乳汁再喂养;左乳头凹陷较严重,人工排乳仍难出,时有胀痛。3月初出现左乳全乳红肿热痛,伴发热,体温高达39.5℃,至外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予静滴抗生素1周,体温减退至38.5℃;同时服用溴隐亭(每日2次,每次2.5mg)至今。但左乳肿胀热痛渐加剧,昼夜难安。昨日再次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血常规:99WBC 9.76×10/L,NE 6.01×10/L。乳腺彩超:左乳腺内混合回声团块并液性暗区(8.0cm×3.9cm),乳腺炎并多房脓肿;左腋下淋巴结反应性增大(1.4cm×0.4cm,血供丰富)。遂予左乳晕内侧红肿应指处穿刺抽脓,抽出约30ml脓液,并用手术尖刀切开皮肤约0.3cm为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