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人生没有不可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2:43:43

点击下载

作者:林凯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挑战:人生没有不可能

挑战:人生没有不可能试读:

前言

勇于突破自我的束缚,就是要敢于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挑战!而这种挑战精神,就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240秒内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在1954年,罗杰·班尼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在此之前,罗杰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四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

谁也没想到班尼斯特的破纪录,却给其他的运动员带来无比的影响,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打破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纪录,可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37个人进榜,而继其后的一年里更高达三百人之多。

很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没有奇迹,甚至,习惯了自己的习惯。可是正如电影《飞越疯人院》中麦克默菲说的那样:“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在拿破仑征战各国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士兵掉进湖里,岸上的人都不会游泳,乱作一团。拿破仑过来后,命令士兵游回来,士兵挣扎着说不行。“你做好游回来的准备便能游回来!”

拿破仑从士兵手里接过枪,朝那个士兵前面的水面打了几枪,命令他赶快游回来,否则就枪毙他。

士兵见状吓得掉过头去,奇迹般地游上了岸。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观念,对于愿望能否实现心存疑虑,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而最终沦为平庸。实际上,你有多大的潜力,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当你面临一片悬崖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好样的。

所以,不要被“不可能”禁锢了你,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因为有时候奇迹会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人生活在一种被束缚、被阻碍、不良的环境之中;生活在一种足以泯灭热诚、丧失志气、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的氛围中。最终志向会因没有成绩,失望之故而归于死亡。《挑战:人生没有不可能》旨在告诉读者,只要你敢于拼搏、敢于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你都会让其成为可能。

第一辑 只要你敢闯敢拼,一切皆有可能

遇事敢于放手一搏,敢于做决定的人往往能紧握命运的缰绳,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事物,在人生的旅途中纵情高歌,一路驰骋。正如爱迪生所说:“不要试图用语言证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否有成就在于你是否有行动的习惯。一种是畏首畏尾,它决定了你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另一种是敢拼敢闯,它注定你脚下的路必然通向罗马。”

学会“一跃而下”,狭路相逢勇者胜

人们在冷天游泳时,大约有三种适应冷水的方法:有些人先蹲在池边,将水撩到身上,使自己能适应之后,再进入池子游;有些人则可能先站在浅水处,再试着向深水走,或逐渐蹲身进入水中;更有一种人,做完热身运动,便由池边一跃而下。

据说最安全的方法,是置身池外,先行试探;其次则是置身池内,渐次深入;至于第三种方法,则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发心脏病。但是相反的,最感觉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种,因为置身较暖的池边,每撩一次水,就造成一次沁骨的寒冷,倒是一跃入池的人,由于马上要应付眼前游水的问题,反倒能忘记了周身的寒冷。

与游泳一样,当人们要进入陌生而困苦的环境时,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测,以做万全的准备;但许多人就因为知道困难重重,而再三延迟行程,甚至取消原来的计划;又有些人,先一脚踏入那个环境,但仍留许多后路,看着情况不妙,就抽身而返;当然更有些人,心存破釜沉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于急着应付眼前重重的险阻,反倒能忘记许多痛苦。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是年轻力壮的人,不妨做“一跃而下”的人。虽然可能有些危险,但是你会发现,当别人还在池边犹豫,或半身站在池里喊冷时,那敢于一跃入池的人,早已自由自在地畅游了。

在陌生的环境,由于这种敢于一跃而下的人较别人果断,比别人迅速,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能让其把握更多的机会。

事实上,没有冒过险的生命决不会有精彩的篇章。现实世界的很多斗争都是勇气的较量,常常是勇者得胜。只有具备一颗勇敢的心,我们才能发挥出超过平时双倍的力量,勇敢地冲向前方,甚至一鼓作气地到达终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危急时刻才能爆发出巨大潜力的原因。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亚历山大对大流士的阿贝拉会战即是一次勇于冒险带来的经典战役。

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在伊沙斯战败后,又另行招募了一支军队,精心选择了广阔的高格米拉平原作战场,并将地面铲平移去了障碍物,以便大量使用骑兵。大流士三世把他的数十万步兵、4万骑兵和200辆装有镰刀的战车布成一个严格的方阵,按照军队的地区来源,排成了横3行、竖13列的无数小方阵。大流士三世本人随御林军骑兵、15头战象和50辆战车排在最前列的中央,左翼前列是西提亚人和巴克特里亚人的骑兵及100辆战车,右翼前列是亚美尼亚人和卡派多西亚人的骑兵及50辆战车。骑兵部署在第一线,二线则全是步兵。

比起大流士三世的军队来,亚历山大的人马要少得多,总共只有4万步兵和7千骑兵。以至于在决战前,亚历山大的部下都认为他们这是最后一次看到太阳升起。但是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的亚历山大始终认为,“最终决胜的将是领袖的勇气。”

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阿拉贝会战开始。当马其顿军逐渐接近波斯军时,亚历山大并不直接向对方进攻,而是搅乱对方的阵型布局。大流士三世害怕在他预设战场之外作战,会使他的战车失去作用。于是急令左翼的前排部队,赶紧绕过马其顿军的右翼,迫使它停下来。

为了对付这次攻击,亚历山大调动了几支骑兵,连续对波斯骑兵发动攻击。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马其顿军的纪律和勇气也开始表现出来,他们一个中队又一个中队连续地向敌人冲锋,终于将波斯骑兵击退。接着,亚历山大亲率马其顿骑兵,一齐冲向敌军。此时波斯军由于左翼骑兵已经前进,所以在正面正好漏出一个空档。亚历山大就率骑兵直向大流士三世的中央方阵冲去,这时决定这场力量悬殊比赛关键的一幕发生了。兵力十倍于亚历山大的大流士害怕了,临阵逃脱自顾自地跑了。

所以,如果没有真正的勇气,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后盾,有再多的人站在你一边,有再多的人在为你祈祷,而遇到与真正强者的决战,那也只能输得像2000多年前的大流士一样难看。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勇气面对困难,挑战困难,你只有品尝失败的痛苦,只有那些有勇气去冒险的人才能采撷胜利的果实。

生活的战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像攻占山头一样,如果不费吹灰之力便赢得它,就像打了一场没有光荣的仗。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功;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就。困难也许会盯住懦弱的人,但对有决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它是一种受欢迎的刺激。

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是不断地向生活挑战,向自己挑战,在挑战中进步。如果一件事,你还没做,就开始否定自己,这是否显得过于草率呢?你只有行动,向困难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成功夯实基础。

不可否认,精神与肉体都懒散的人就不喜欢改变现况,不过他们从来也没尝到过胜利的狂喜。生命是一连串的奇迹与不可能组合成的,未来会如何没有任何人有把握,勇于冒险才是生命的真谛。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没有一份野性,你只会循规蹈矩地生活

不可否认,不羁的个性,已成为现代社会一个强有力的生存和竞争手段。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成为办事的强者和胜利者,要被人尊敬,就要有一份敢闯敢拼的野性。据说,美国人是疯狂的、野性的,这体现在他们做任何事情上。

著名的CNN老板特德·特纳是一位帆船爱好者,曾驾驶他的“勇敢者”号帆船夺取过美洲杯赛的冠军,当时他为夺得冠军而不顾风急浪险,因此获得“疯狂船长”的称号,对此他引以为荣。特纳年轻时代便以不安分守己著称,但由于父亲的突然自杀,未完成大学学业,年仅24岁的特纳继承了父亲的一家小广告公司。继承公司伊始,他的本性就显露无遗:他横下心终止原有的生意,并拒绝交出已出售的广告牌租约,甚至威胁要销毁公司的资料,以迫使该公司的其他一些董事屈从他的愿望,把原先的特纳室外广告公司改名为特纳公司。

特纳自孩提时代就梦想涉足于广播事业。他不顾当时流行的高频系统,做了一次赌博,用他仅能付得起的价钱,买下了位于亚特兰大的一家当地最小的超高频电视台—17频道,并取名为特纳广播。随后,由于特纳成功地夺得了亚特兰大勇敢者队参加的棒球比赛实况转播权,而棒球当时是美国的第一大运动,因此特纳的17频道开始广受电视观众欢迎。

但他并不满足,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美国的电视大王。这时,美国无线电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卫星—通讯1号。特纳敏锐地跟上了现代科技的步伐,捕捉住了大发展的商机。他毫不犹豫地租借了通讯卫星1号上的一个传感器,使自己的有线电视网覆盖到了全美国。

1978年初夏,特纳身着牛仔装在他名为“希望”的种植园里,对他的下属们说:“先生们,我们已在一艘准备出航的海盗船上!我是你们的船老大,我们即将出发,袭击海上所有的船只。”特纳开始向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这三家广播电视巨头发起了挑战。

特纳强硬、坚定的立场使有线电视新闻网不断取得发展。但关键时刻特纳却失踪了。原来特纳驾驶他的“顽强者”号帆船,参加了每年一度的“天网”杯帆船比赛。比赛中突然遇到特大狂风,海浪高达44英尺,参赛的帆船有30条被巨浪打沉,18个人被海水吞没,而比赛组织者宣称与“顽强者”号失去联系,该船情况不明!这一消息宛如一颗炸弹在公司总部爆炸,有些人已在查询特纳的生平,以便着手起草讣告。

突然电话铃响了,令人难以置信地传来了特纳的声音,响亮、清楚,似乎还带着暴风雨的奇特感。特纳和他的“顽强者”号不仅安全驶抵终点,而且赢得了这场比赛,由于他不顾风浪全速驾驶,而船上的发报机被风浪打坏,所以人们以为他早已葬身海底了。

如果说,1977年特纳驾驶“勇敢者”号夺取了美洲杯帆船赛的桂冠使他获得了“疯狂船长”的称号并名声鹊起的话,那么,这次他率领“顽强者”号劈波斩浪,克服令人难以置信的险境而一举夺冠,使他的形象更为突出:这个特纳既勇敢又顽强,纵然困难重重,只要他想赢得胜利便能获胜。在“天网”杯赛前可能还有人怀疑特纳能否坚持到胜利,现在种种怀疑、担忧都烟消云散了。他的信条—绝不后退—再一次得到证实。

特纳的成功,在于他海盗般的疯狂,狂野不羁的性格,以及奋发向上、顽强不息的斗志。相反,做什么事都追求中规中矩,不敢出头,不敢冒险,是不可能做出出色成绩的。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第二任总裁小沃森,也是一个充满野性的人。大学时由于不喜欢那些枯燥、僵硬的课本知识,读书成绩太差,以至于父亲不得不多次为他转学。但他始终热衷于探险,喜欢自驾飞机和游艇周游世界。由于父亲年老体衰,他被迫继承了父亲的公司,但他并不按父亲的要求行事,只是机械地继承父亲的打孔机事业。他敏锐地感觉到电脑的前景,毅然将父亲奋斗一生的打孔机事业转向了电脑,从而造就了IBM这个蓝色巨人。他豪迈地宣称: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进步。在他50多岁,IBM正处于辉煌的顶峰时,他又提前退休,以圆他自驾游艇去北极探险的梦。

反之,其后继者由于循规蹈矩,不能跟上时代,错过了发展软件、个人电脑的大好时机,使得IBM几近破产,沉痛的教训后才改弦更张,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没有野性,你就只会循规蹈矩地生活,安于现状,没有奔放,没有丰富的遐想,没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于是你办什么事也就没有动力,没有想像力,没有创造力,从而你也就只能平庸地生活,完全被社会和环境主宰,甚至完全没有自己的个人意愿,随波逐流。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才华横溢,聪明绝伦,但由于缺乏应有的野性,缺乏内心的张扬,他们只是在等待,却不懂得主动出击。很多原本应该能办成的事情也就在等待中成了梦中黄粱。

突破现实,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次绝境就是一次挑战。如果你不是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也许敌人都能成为你成功的阶梯,也许你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佐尼尔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里是人,一只肥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佐尼尔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去,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来……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了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

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佐尼尔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

如果真是这样,佐尼尔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应去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佐尼尔做了无数次试验,却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很多人虽然颇有才学,具备种种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恨不能避到天涯海角。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成为平庸的人。

唯有铲除一切阻碍、束缚我们的东西,走进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环境中,这是事业成功的第一个准备。

吉利集团总裁李书福说话直率,做事“疯狂”,人称“汽车狂人”。仅以十亿元人民币,就敢进来玩汽车,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造摩托车、轿车,办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吉利大学。这种魄力、这份毅力是中国企业界人士很少有的。

然而在李书福开始投身汽车行业初期,业内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想法、不可能实现的行为。因为,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有许多人这样想:我们第一没有自主品牌,第二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没有核心技术,自主造汽车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此,李书福要承担的不仅仅是造车技术问题上的压力,还有的就是大众舆论以及当时政府部门的不理解诸多方面的压力。

李书福面对这一切的压力,曾经说过:“我拒绝承认现实存在着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我还没看到任何人敢绝对说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哪怕他对这世上的事悉数皆知。如果那些自称是权威的人说‘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那么肯定会有一批追随者不假思索地附和:‘是的,绝对不能做!’就我而言,一切皆可能。”

正如,李书福所说,在面对种种压力的时候,李书福没有败下阵来,相反,他却创造了汽车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李书福不但是第一个闯入汽车业的民营企业家,而且还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的跑车,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现在的吉利汽车拥有经济型轿车豪情、美日;中级轿车华普、自由舰;美人豹都市跑车系列等品牌。

2004年吉利卖了10.1万辆车,集团实现总销售额近100亿元。

2005年5月10日,吉利汽车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斥资1.53亿港元增持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吉利汽车的17亿股,此次用于收购的资金仅仅是卖方提供的贷款,李书福一分钱没掏就成为吉利汽车的控股股东,取代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成为中国汽车界的首富。李书福的身价达27.86亿元,足以跻身中国富豪前25位。

2005年5月3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正式与马来西亚ICC集团签订整车与CKD项目合作协议。吉利将在马来西亚生产、组装和出口汽车。按照李书福的目标,到2015年吉利的总产量将达200万辆,其中近2/3将出口。

2005年9月,李书福携吉利旗下五款新车型亮相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创造了一个全国第一。

国人自造汽车的确困难,然而李书福却看清了行事,以一种不服输的坚定信念,将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并且发挥得很好。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突破自我束缚,勇于创新的胜利。这也是吉利集团发展壮大的法宝。

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突破固有的规则,展现全新的自我。所以我们要记住,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永远是那些信任自己见解的人;是敢于想人所不敢想,为人所不敢为,不怕孤立的人;是那些勇于向规则挑战的人。

敢于直面风险,有风险才会有回报

冒险精神并非与生俱来,多半是由训练而来的,是经由冒险、失败、再冒险、再失败,一步步锻炼出来的。“保证什么都不会出差错”的人,一般都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世界上任何领域一流高手,都是靠着勇敢面对他人所畏惧的事物方才出人头地,而一些取得了成功的人,也都是以冒险的精神作为后盾的。

冒险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生存法则,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经过无数次的冒险:在幼儿时期,我们敢冒险地站起来学走路;年纪稍长时,冒险学骑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有人还冒险学开汽车,学游泳、学跳伞……冒险需要勇气,而有了勇气,才可能动手去做事,没有勇气什么事都做不成。有勇气的人也会害怕。无疑,他会克服自身的恐惧,向不确定的世界迈进,而那些缺乏勇气的人只能像蜗牛一样平庸地生活。

也许我们今天已变得稳健而保守,如果这样的话,就需要重新拾回失去的冒险本能,培养健康的冒险精神。

成功与财富,甚至你想拥有的每一样东西,每一项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得到这些,一定要经过冒险的阶段,并发挥“越失败,越勇敢”的精神,尝试,再尝试,才可能获得。

人类的进步与冒险精神是息息相关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人类的冒险精神才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学说,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等无数的事例证明了人类的一系列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冒险开始的。勇于冒险的人,并非不惧风险,只是因为他们能认清风险,进而克服对风险的恐惧。勇气源于控制恐惧,而培养冒险精神则始于对风险的了解,特别是对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的了解。

敢想敢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在使人冲动的同时却又给予人们以热情、活力与敢向一切挑战的勇气,但是在懦夫眼里,无论干什么都是很危险的。

有一个人从小没有看见过海,他很想看一下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幸亏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你怎么会爱海呢?”这个人奇怪地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大海是很美丽的,无论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就不会再害怕什么危险—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他死在海里。”“你的祖父呢?”“死在海里。”“既然如此,”这个人带着同情和惋惜的语气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那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啊,他是在床上断的气。”“你的祖父呢?”“也是死在床上。”“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了。”

一个人在冒险的过程中,就会让自己原本平淡无聊的生活变得激动人心起来,而且如果你能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像的做得更好。

吉姆·伯克晋升为约翰森公司新产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发研制一种儿童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产品的试制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完了,可能只好卷铺盖走人了。

伯克被召去见公司的总裁,不过,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试验失败者吗?”罗伯特·伍德·约翰森接着说:“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虽然你犯了错误,但说明你勇于冒险,而如果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数年之后,伯克成了约翰森公司的总经理,他牢记着前总裁的这句话。

勇气和财富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因为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不管做什么生意,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追求财富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尝试者勇敢地面对风险、征服风险的过程,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大。因此,勇气的有无和大小,往往是贫穷和富有之间的分界线。

大胜常在险中求,选择冒险才会有成功

越是敢于冒险的人,越是能紧紧把握住机会,也就越容易成功。真正的成功人生必定是由一个个的冒险堆垒成的一座高山。这座高山永无顶峰,只要你不停下来,永远都可以提升它的高度。

世上每一个有荣誉和利益的地方,都存在着风险。风险和利益并存。改变的结局只有两种:成功或者失败。倘若成功,我们得到的是梦寐以求的东西和欣慰;而失败则不过是孤注一掷后的无奈,外加上撞到南墙再回头的经验教训。但只要你为你的目标敢于放手一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有收获的。

1965年,美国波音公司准备斥巨资研制波音747宽体客机。在决策会上,一位董事说:“一旦发现情况不妙,我们还可以放弃这项计划。”董事长威廉·艾伦强硬地说:“放弃?如果波音公司说我们将制造这种飞机,那么我们就得制造这种飞机,哪怕把整个公司的资金都耗尽。”研制过程中,一位来访者问艾伦:“如果研制出来的第一架飞机刚起飞就坠毁了,你该怎么办呢?”艾伦沉思了一会,幽默地说:“我宁愿谈点儿令人高兴的事,比如发生一场核战争。”

艾伦的话意味深长:自己投入几乎全部财力研制的飞机刚起飞就坠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像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存在一样。难道因为有发生核战争的可能而终日生活在恐惧中吗?可见,不为可能的风险而恐惧,正是成功人士挑战风险的秘诀。

1998年,在温布尔登举行的网球锦标赛女子组半决赛中,16岁的前南斯拉夫女选手塞莱丝与美国女选手津娜·加里森对垒。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塞菜丝的最大对手并非加里森,而是她自己。赛后,塞莱丝垂头丧气地说道:“这场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太接近了,因此,我总是稳扎稳打,只敢打安全球,而不敢轻易向对方进攻,甚至在津娜第二次发球时,我还是不敢扣球求胜。”而加里森却恰恰相反,她并不只打安全球。“我暗下决心,鼓励自己要敢于险中求胜。”津娜·加里森赛后谈道,“即使失了球,我至少也知道自己是尽了力的。”结果,加里森在比赛中先是领先,继而胜了第一局,后来又胜了一盘,最终赢得了全场比赛。

闯在当下,畏首畏尾不能帮你解决任何问题,它只能白白地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让机会从你手中错失。而机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有价值的财富,况且,它们一旦白白地被消耗掉,便无法补救。因此,你若想成功,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敢拼敢闯,敢于放手一搏,这样才能让你稳稳地执掌你的人生之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顺利地驶过暗礁和险滩,抵达胜利的彼岸。

成功永远属于冒险者。尽管在某个单位时间内,冒险者可能会面临失败的次数多一些,但是在整个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则是胜利者。在社会上闯,假如你能在每一天都冒一点险,那么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在普通人眼里,冒险总是不如循规蹈矩来得稳妥。成功者却不这样认为,他们甚至渴望冒险。成功者冒险时有一种征服的快乐。他们作出了明确的决定,赢得最终的胜利。当你带着沉重的风险意识,敢于怀疑,敢于打破以往的秩序,通过冒险取得胜利后,你将享受到人生最大的喜悦。去冒险,不仅是完成一项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冒险意味着勇气的呈现,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永不重复别人的老路,意味回归人性更高、更快、更强的本质。

当退避无济于事时,就逆风而上

成功学家尼古拉斯·B·恩克尔曼曾为学员们上过一堂别开生面的成功课。在上课之前,他告诉学员这堂课的主讲人是一位“真正的成功者”。当尼古拉斯把那位先生介绍给学员时,学员们不禁有些失望,这位所谓的“成功者”不过是个退休的老水手。他头发花白,满脸刀刻般的皱纹,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如果以金钱和地位衡量,老水手确实不能算成功人士,不过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位成功的水手。他一生中不知经历过多少生死攸关的时刻,但全都凭着自己的勇气和经验化险为夷,这样的人无疑是值得尊敬的。不管他的航海经验对学员们的成功有没有帮助,至少他们不反对听他讲讲海上的惊险历程。

当老水手谈到海上的风暴时,尼古拉斯问学员们:“假设你们就是水手,当你们的船行驶在海上,突然遇到风暴,而你们一时又找不到停靠的港湾,你们会怎么办呢?”一位学员想了想,回答说:“我会立即返航,把船头掉转一百八十度,尽量远离风暴圈,我想这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了。”

老水手听了直摇头:“这样更危险,因为你的船不可能快过风暴。掉头返航,风暴还是会追上你的船,你这么做反而延长了你和风暴接触的时间。谁都知道,在风暴圈中待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

另一位学员说:“那么,我把船头向左或向右转九十度,能不能偏离风暴圈呢?”

老水手还是摇头:“还是不行,以船的侧面去面对风暴,增加了与风暴圈接触的面积,很容易翻船。”

学员们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了,于是问老水手:“既然这些办法都不行,那么你是怎么做的呢?”

老水手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稳住舵轮,让你的船头迎着风暴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与风暴接触的面积,同时由于你的船与风暴相对行驶,两者的速度相加,可以缩短与风暴圈接触的时间。你很快就会冲出风暴圈,重新看到一片阳光明媚的晴天。”“这就是成功学理论中最精彩的部分!”尼古拉斯对学员们说,“我们面对的各种压力就像海上的风暴,当退却和避让都无济于事时,克服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迎着它前进。”

常言道:长痛不如短痛。当我们遇到一件很棘手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最好的办法是尽量“缩短与风暴圈接触的时间”。与其长吁短叹、消极怠工,不如迎难而上,用最快的速度把问题解决。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般来说,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并不是由单一的问题产生的,但是主要的压力源往往只有一两个。因此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应该先抓住主要问题,逐一解决。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可能越抓越乱,最后反而徒增新的压力。

一位海军飞行员说,他以前很怕把飞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因为每样东西都在摇晃:甲板起伏不定,海面上浪花涌动,飞机也在摇摆。要让它们都固定下来简直不可能。后来一位老飞行员告诉他:“降落其实很简单。在甲板中央有个黄色的降落记号,你把那个记号当作惟一固定的东西,除了这个记号,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必管它,然后对准它一直飞过去就行了。”

这是一句值得借鉴的箴言。只有专心致志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自然也就消失了。另外,如果你心无旁骛地面对主要问题,其他问题就被你暂时淡忘了,无形中也起到了缓解其他压力的作用。

当你初步领会了提高个人情商的道理时,你便会有一种自信和主动改变自己的愿望。但这时候,你的潜意识并没有得到改变,那么你的选择和行为依然是消极的,或者是浅尝辄止,顾此失彼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以高度的自觉和顽强的意志,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才会突破难关,开创新局面,从而显示出积极的自我暗示所具有的重塑新我的魔力。

横下一条心,结果会大不相同

有一位作家说过:“世界上最可怜又最可恨的人,莫过于那些总是瞻前顾后、不知取舍的人,莫过于那些不敢承担风险、彷徨犹豫的人,莫过于那些无法忍受压力、优柔寡断的人,莫过于那些容易受他人影响、没有自己主见的人,莫过于那些拈轻怕重、不思进取的人,莫过于那些从未感受到自身伟大内在力量的人,他们总是背信弃义、左右摇摆,最终自己毁坏了自己的名声,一事无成。”

一天,有一个在恋爱中的年轻人很想到他的恋人家中去,找他的恋人出来,一块儿消磨一个下午。但是,他又犹豫不决,不知道他究竟应该不应该去,恐怕去了之后,或者显得太冒昧,或者他的恋人太忙,拒绝他的邀请。于是他左右为难了老半天,最后,他勉强下决心去了。

但是,当车一驶进他恋人住的巷子时,他就开始后悔不该来:既怕这次来了不受欢迎,又怕被恋人拒绝,他甚至希望司机现在就把他拉回去。

车子终于停在他恋人家的门前了,他虽然后悔来,但既然来了,只得伸手去按门铃。现在他好希望来开门的人告诉他说:“小姐不在家。”他按了第一下门铃,等了3分钟,没有人答应。他勉强自己再按第二下,又等了2分钟,仍然没有人答应。于是他如释重负地想:“全家都出去了。”

于是他带着一半轻松和一半失望回去了,心里想:这样也好。但事实上,他很难过,因为这一个下午没法安排了。

你能猜到他的恋人当时在哪里吗?他的恋人就在家里,她从早晨就盼望这位先生会突然来找他,带她出去消磨一个下午。她不知道他曾经来过,因为她家门上的电铃坏了。那位先生如果不是那么瞻前顾后,如果他像别人有事来访一样,按电铃没人应声,就用手拍门试试看的话,他们就会有一个快乐的下午了。但是他并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他只好徒劳往返,让他的恋人也暗中失望了。

瞻前顾后的行动习惯使人丧失许多机会。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能横下一条心去做,事情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有个人听说某公司招聘待遇优厚,远景也好,他很想去试试。但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够,又怕万一应聘不成丢脸。于是他犹豫着,没有下决心。直到最后,他发现另外一个比他条件差得远的人居然应聘成功了,他才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许多事是应该用勇气和决心去争取的。有一位先生,他是某公司经理,他有一种不允许别人有机会扰乱他意志的长处。往往在别人还在他旁边啰啰嗦嗦地叙述事情的困难的时候,他已经把他的办法拿出来了,干净利落,决不拖泥带水。

他那种明快果决的本领,十分令人折服。而我们一般人,却常常做不到这样。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时常并不是对这问题的本身不能理解,而是我们往往被枝节的问题所困扰,因为我们太容易被周围人们的闲言碎语所动摇,太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至于给外来的力量一种可以左右我们的机会。谁都可以在我们摇晃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一颗砝码,随时都有人可以使我们变卦,结果弄得别人都是对的,自己却没有主意。这真是我们成功途中的一个大障碍。

要想扫除这种障碍,自然第一要先训练自己对真理的判断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训练自己在判断之后,坚定、勇敢、自信地去把这个判断付诸行动。

对一个坚决朝向他的目标走着的人,别人一定会为他让路。而对一个踟蹰不前、走走停停的人,别人一定抢到他前面去,决不会让路给他。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阻碍我们成功的习惯呢?经验证明以下方法卓有成效,不妨去试:做事时,要有“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的“荒诞”意识。“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是美国畅销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警示人生的一句话。真的,无论是谁,无论是想干一件什么事,如果优柔寡断,就会一事无成。而这种意识,恰恰是一把利刃,可立即斩断你的忧思愁缕;也像一口警钟,督促你当机立断,刻不容缓。

第二辑 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就可以赢得整个世界

很多人之所以一生平凡,是因为他们只会去昂视他人而小看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心理学家耶尔说:内心是一种比原子弹更具威力的心理炸弹,能在每个人封闭的力量内部引起分裂,相应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我们每个都具有成为大人物的潜能,只要你懂得去激发自己,就可以赢得整个世界。

不要甘于落后,用不着跑在他人后面

在这个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世界上,想跑在人前面的人不少,但真正能跑在他人前面的人却不会很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跑在他人前面,就是因为他们把“跑在人前”仅仅当作一种人生幻想,而没有真正付诸具体行动。“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一旦你从内心决定要得第一,那么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你一定要学学理查·派迪和基安勒,相信自己是第一。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能指望别人相信吗?事实上,鼓舞你的人恰恰是你自己。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他母亲报告赛车的结果时,那情景对他的成功影响很大。“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第二。”“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但,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个第二是很好的事儿吗?特别是这么多辆车参加比赛。”“理查!”她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在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他从未忘记他母亲的教诲:“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在生活中你敢不敢说“我是第一”?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如果你是个渴望成功的人,并且意识到以个性为中心是成功的基础的人,请回答:“当然,我就是第一。”如果想保持一点谦虚的绅士风度,你也可以回答:“不是第一。”但要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是并列第一。”

为什么一定要是第一呢?因为你本来就是第一。至少,你要在意识中播种“争第一”的信心,这样,你的个性才会真正成熟起来。记住!生活需要个性。

无数人尊敬的成功者,都曾宣称自己是第一人物。是不是第一无须深究,关键是他们的确取得了个人成功。

其实,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比你想象的更多的主宰权。

塞蒙顿医生是一位专门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专科医生,他提起有一次治疗一位61岁喉癌病人的经过。当时,这名病人因为病情的影响,体重大幅下降,瘦到只有98磅(约合44公斤),癌细胞的扩散使得他无法进食。

塞蒙顿医生告诉这位患者,自己将会尽全力为他诊治,帮助他对抗恶疾。同时,每天将治疗进度详细地告诉他,并清楚地讲述医疗小组治疗的情形,及他体内对治疗的反应,这使病人对病情得以充分了解,并缓解不安的情绪努力与医护人员合作。

结果治疗情形好得出奇。塞蒙顿医生认为这名患者实在是个理想的病人,因为他对医生的嘱咐完全配合,使得治疗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塞蒙顿医生教这名病人运用想象力,想象她体内的白血球大军如何与顽固的癌细胞对抗,并最后战胜癌细胞的情景。结果两个星期之后,医疗小组果然抑制了癌细胞的破坏性,成功地战胜了癌症。对这个杰出的治疗成果,就连塞蒙顿医生也感到十分惊讶。

其实塞蒙顿医生是因为运用了心理疗法来治疗这名癌症病人,才获得了如此成功的疗效。他对患者说:“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比你想象的更多的主宰权,即使是像癌症这么难缠的恶疾,也能在你的掌握中。”他继续说:“事实上,你可以运用这种心灵的力量,来决定你的生或死。甚至,如果你选择活下去,你还可以决定要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我们一向主张,当你设定一个目标时,必须先在心里想象自己实现目标时的情境,描绘出一幅成功的景象,并随时将那幅景象摆在脑海中。如此,总有一天你的愿望就会变成现实。

一个蚕茧、一条毛毛虫和一只蝴蝶,如果让你选择,同样是一生,你愿意当哪一种?一条虫?一个茧?还是飞上枝头的蝴蝶?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到!

学会挑战自己,自信让你赢得一切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困难,实际上正是来源于你的信心不足,一旦你获得了信心,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心态,增强你进取的勇气。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物以稀为贵,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基恩博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他常常对人讲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公园里,几个白人小孩正玩得高兴。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小车进了公园。白人孩子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蹲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笑,他不敢和他们一起玩,因为其他人是白人,而他是黑人。他没有信心与白人小孩一起玩。当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

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

黑人小孩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

满脸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着小男孩,然后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黑色的气球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升起,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当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失去自信心,非常容易被颓废和绝望所困扰,甚至会因此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所说的那样:“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个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是她并不气馁。她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如果说你真正建立了自信,那么你就已经迈进了成功的大门。自信会使你创造奇迹,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是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拿破仑就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自信,激起了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使得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雄主。

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自信是一种感觉,拥有这种感觉,人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能孕育信心,你能通过充满信心的活动使别人对你和你的意见产生信心。

拿破仑曾被流放到一个小岛上,逃出来后,法国国王派大军去捉拿他,随从都劝他快跑,拿破仑却说:“跑什么,我是他们的元帅,他们是我的士兵,为什么要跑呢?”拿破仑迎着捉拿他的军队走过去,仍然以元帅的气度指挥他们,结果这批军队反而跟他回去捉拿国王了。

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各自的眼中,对象都是同样的渺小。因此,在生活中显赫也好,平淡也罢;尊贵也好,卑微也罢,一切都不重要。关键的是我们要有自信的态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真实地建立了自信,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自信是挖掘潜力的最佳法宝,如果你能顽强地相信自己,那么你才敢于奋力追求,实现自身价值,才敢于去干事,也才会激发自己的潜能。自信不是一句空话。自信不是自欺欺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

只要你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改变的,美好、快乐的事情会改变,痛苦、烦恼的事情也会改变。曾经以为不可改变的事,许多年后,人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而改变最多的,就是自己。不变的,只是小孩子美好天真的愿望罢了!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没有健康心态的成功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光明的。改变心态才能改变命运,有良好的心态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队员从废墟中找出了一对孪生兄弟—王东和王乐。他们是此次火灾中仅幸存的两人。

兄弟俩在这次火灾中被烧得面目全非。哥哥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变成了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去见人,还怎么养活自己?与其赖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弟弟努力劝哥哥说:“这次大火只有我们得救了,因此我们的生命显得尤为珍贵,我们要活得有意义。”

兄弟俩出院后,哥哥还是忍受不了别人的讥讽偷偷地服了安眠药离开了人世。而弟弟王乐却艰难地生存了下来,无论遇到冷嘲热讽,他都咬紧了牙关挺了过来,他每次都暗自提醒自己:“我的生命价值比谁都高贵。”

有一天,王乐在雨中看到不远的一座桥上站着一个人。那个人要自杀,被王乐救了起来……

谁知,王乐救下的人是一位亿万富翁,这个富翁很感激王乐的救命之恩,就资助他干了一份自己的事业……几年后王乐用自己挣来的钱做了整容。

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决定的。在人生的风雨之中,我们都难免遭到风吹雨打,但是,我们必须拥有抵抗风雨的勇气与能力。有时候,命运是故意要制造一些风风雨雨来考验我们。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有迎接命运考验的准备,并敢于向命运挑战。缺憾应当成为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一种宽恕和自甘沉沦的理由。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自信,要始终相信自己。自信是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在影响自己的诸要素中,自信是首要因素。有自信,才会有成功。

据有关专家统计,世上有92%的人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不能走出生存的困境。这种人就像一棵脆弱的小草一样,毫无信心去经历风雨。这就是说,缺乏自信,而在自卑的陷阱中爬来走去,是这些人最大的生存危机,自然就会导致挫败。如果不能从自卑中挣脱出来,那么就成不了一个能克服危机的人。

一次,松下电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计划招聘15人,报考的却有几百人。经过一周的考试和面试之后,通过计算机计分,选出了15位佼佼者。当松下幸之助将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未在15位之列。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当即叫人复查考试情况。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一,却因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导致神田三郎落选。松下立即吩咐手下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放了录用通知书。第二天,松下先生却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没有被录取而跳楼自杀了。录用通知书送到时,他已经死了。

松下知道之后自己沉默了好长时间,一位助手在旁边自言自语:“多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干的青年,我们没有录取他。”“不,”松下摇摇头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用他。如此自卑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求职未被录取而拿死亡来解脱自卑的情绪,简直太可惜了。“成功者”与“普通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总是充满自信,洋溢活力,而普通人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内心却往往灰暗而脆弱。

成就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具备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但是自信绝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崇高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心中有自信,成功有动力。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当你满怀激情踏上人生之路时,请带上自信出发,那么一切都将会改变。

人之所以得到结果,是因为坚信能得到结果

一个穷人向一位纳比(智者)请教如何获得成功。纳比指着一块丑石对他说:“你把它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谁买都不要卖。”穷人按照纳比的话去做,开始两天无人问津,第三天有人来询问,第四天,石头已经能卖一个好价钱了。纳比又对穷人说:“你把石头拿到石器交易市场上去卖,但还是要记住,无论谁买都不要卖。”前两天还是无人问津,第三天有人围过来问,后来,石头的价钱已经高出了石器的价格。纳比又对穷人说:“你再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结果是,石头的价格被抬得跟珠宝一样高了。

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一块丑石,那么你可能永远是一块丑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宝石,那么你可能就会成为一块宝石。同理,如果你相信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你极可能获得成功。相反,如果没有自信,你将很难取得成功。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深厚的能量,而他自己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量。如果相信自己的才能并不断努力,你潜在的能量就一定会被挖掘出来,你的人生一定会变得无限光明。

有一位特级教师,他带领的班级在学校所有的竞赛中总是名列前茅,有人向他请教秘诀,他走到黑板前写下两个大字:“不能”。然后问全班同学:“我们该怎么办?”

所有的学生马上大声回答:“把‘不’字擦掉。”

是的,这就是答案了,擦掉“不”字,“不能”就变成“能”了。

不仅仅是这些学生,我们的每人都需要这样的教导,我们必须随时提醒自己,把“不”字去掉,只要“能”,这就是我们取得结果的秘诀。如果“不能”这个字在心中扎根,最终你会发现,即使是你最擅长的事,也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斯科特是一个刚刚18岁的男孩,他在报上看到招聘启事上有一份适合他的工作,欣喜不已。第二天,斯科特准时前往应征地点时,却发现应征队伍中已排了十几个看起来跟他差不多同样优秀的男孩。

然而斯科特并没有像许多碰到类似情况的人那样转身离去,他相信自己需要这个工作,并且能够把它干好。于是,他在一张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到负责招聘的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尽快把这张便条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秘书不无欣赏地看着斯科特,因为他看起来精神愉悦,文质彬彬。也许别人她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这个男孩不一样,她不愿意拒绝他,所以她立刻将这张纸交给了老板。

纸条上面是这样写的:“先生,我是排在最后的男孩。在见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出最终决定。”

结果,这份工作毫无疑问属于无比自信的斯科特。他没有理由不成功,虽然他年纪很小,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

自信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实现结果。一名马拉松选手第一个冲过终点,记者围上去采访,问他获得冠军采用了什么战术。没想到这名选手说:“我并没有采用什么战术,我只是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冠军,所以我只管一路跑下去,就第一个冲过了终点。”正是因为自信自己是跑得最快的选手,才产生了神奇的巨大力量,最终使他从容地率先冲过终点。这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信心是心灵的第一号化学家,当信心融合在思想里,潜意识立即拾起这种振动,并把它变成等量的精神力量,再转送到无限智慧的领域里促进成功思想的物理化。”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被誉为“把美国带到轮子上的人”。一次,他想制造一种V8型的发动机。

当他把这个想法跟工程师交流时,工程师们都认为只能在图纸上设计,但绝对不可能在现实中制造出来。

尽管如此,福特仍然坚持说:“想办法制造出来。”工程师们很不情愿地开始了尝试。几个月后,他们给福特的回答是:“我们无能为力。”

然而,福特还是说:“继续努力!一定能制造出来的!”

一年多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所有的工程师都觉得无论如何都该放弃了。但福特仍然坚持“一定要做出来”。

不久,有一位工程师突发灵感,竟找到了解决办法。

福特终于制造出了“绝不可能”成功的V8型发动机。

为何工程师们认为“绝不可能”的问题,最后还是在福特的坚决要求下解决了呢?关键的一点,就是先把“不可能”的戒律放到一边,而只想我自己是否完全尽力去追求结果,是否想尽了一切办法、穷尽了一切可能。

正如卡耐基所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要把潜藏在身上的自信挖掘出来,时刻保持着强烈的自信心,才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只要内心积极,就没有做不到的

在我们做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同样一件事情,抱着不同的心态处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始终积极、乐观,事情做起来就会容易很多,问题也会变得容易解决,这样的人生经历才更有意义。反之,不管外界条件怎样,不管自身能力怎样,一味消极应对,多好的条件都会被浪费掉。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充满机会与挑战的社会。受大环境影响,每个人也总是处于困难和竞争之中。而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悲观消极,不能自拔,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前进的信心,并在挫折下轻易失去方向。因此,那些木讷、墨守成规、消极遁世的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是很难生存的,也是极不受人待见的。敢于挑战的人需要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富有活力的精神,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必备因素。因为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一个人一生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随着便于经济危机的漫延,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瑞士埃尔德集团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之中。对此,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更使公司面临全盘溃败的窘境。

总裁查菲尔先生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对这些神情消极、沮丧的业务代表们说:“我今天来,就是想请大家如实地为自己辩护,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有位销售代表说:“我的销售成绩下降,是因为我负责的那个区域正遭逢干旱。还有,今年是总统大选年,每个人都在担心选举结果,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有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

第二位业务代表的理由甚至比第一位更消极,言词中充满了茫然和颓废:“我感觉公司快要完蛋了,就像一座岌岌可危的大厦,我承认我正准备跳槽。”

没多久,业务代表中的一半人都坦陈自己确实在另谋出路。

查菲尔突然“腾”地跳到了椅子上,他激动地说:“现在休会15分钟,让我来擦擦鞋子,但请大家仍各就其位,后面将有精彩的内容。”

一分钟后,公司门口那个每天替员工们擦鞋的小鞋匠被人叫进来。查菲尔毫无顾忌地把鞋子伸了过去,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小鞋匠聊了起来。“你几岁了?在这儿擦鞋有多久了?”查菲尔问他。“我9岁,来了6个月了。”小男孩大声回答。“你擦一次赚多少钱?”“擦一次5分钱。”男孩快乐地回答,“有的时候,我还会得到一些小费!”“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他为什么离开?”“是一位叫比尔斯的男孩,他已经17岁了。我听说,他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了。”“那你怎么维持生活呢?”业务代表们都惊异地听着男孩下面的回答。“我每个星期五给我的妈妈10元钱,存5元到银行,再留下2元做零花钱。我想我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但妈妈并不知道这件事,我要给她一个惊喜。”小男孩一边卖力地擦,一边兴奋地说。

查菲尔再付5分钱后,又掏出1元小费递给了小鞋匠。男孩欢快地跳起来,面露迷人的微笑:“谢谢您,先生。”

查菲尔摸着男孩的头,说:“不,应该感谢的是你—你给我们做了一次很好的演讲。”接着,他转向业务代表们:“他的工作,过去是由一个比他大8岁的男孩负责的。他们的工作相同,索取的费用相同,服务的对象也相同。但是,两个人的结局不一样!这个小鞋匠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激情,当他工作时,他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期待成功,所以成功也就走向他。而原来那个男孩性情非常冷漠,悲观失望。而且,当顾客给他5分钱时,他也不会说声‘谢谢’,因此,他的顾客也不会再给他小费,自然也就不愿再看到他冷漠的脸……所以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当然无法赖以为生。”

这时,第一位业务代表醒悟了:“我明白了,我销售得不好,是因为我不会用激情感染对方。其实,不管对方有多少困难,当你把自己的激情、乐观和自信带给他时,他自然就会接受你。”

查菲尔郑重地说:“是的,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只在是否有激情。一个9岁的小孩子,都会漠视困难的环境,积极销售他的激情,那我们呢……先生们,把消极悲观的态度都扔掉,重拾一颗富有激情的心,回到你们的销售区去吧。”

结果,很快埃尔德集团依靠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终于走出了困境,在全球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使他们起死回生的力量—就是小鞋匠让他们抛弃了悲观消极的包袱,重新燃烧了久违的激情!

在心态积极的人眼里,世上没有什么让他遗憾的事,更没有所谓的绝境。因为他们知道,命运从来都是公平的,不会让一个人在绝境中死去,除非这个人自己绝望。因为上帝关上一扇窗,必为你打开一道门。失败的人只会为关上的那扇窗而悲伤,在悲伤中失败;成功的人会为打开的那道门而欢喜,并且在欢喜中成功。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眼里“有个门”还是“没了窗”。

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成功人士运用积极的心态支配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生活中,失败平庸者主要是心态观念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是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学会自我激励,人人都有巨大的能量

人生中常有这样的时刻,命运不公,生活不幸;人生中也常有这样的转折,得失成败,一念之间……在这样的关头,我们需要心灵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在人生风雨如晦之时,我们一定还能收获晴空万里的心情;在寒冷的季节,我们一定能守候到温暖的日子;在凋零寂寞之时,我们一定能重现盛开的灿烂,只要相信心灵的力量!世上每一颗普通的心灵里,都潜藏着无穷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将促使一个人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一个女儿,可不幸的是,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患上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孩子七岁时的一天,她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对孩子说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孩子被那只鸟的神奇迷住了,极想亲自看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急于见到天堂鸟的孩子,实在没有耐心等待保姆归来,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服务生并不知道孩子的腿不能走路,便带着她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渴望,竟忘我地拉着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孩子的病,竟然就此痊愈了!这个女孩,就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茜尔玛·拉格萝芙。

也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一无所有,既没有优越的家境,也没有聪慧的大脑;既没有高深的学识,也没有姣好的美貌;既没有良好的机遇,也没有贵人的援手……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拥有一颗心、一颗时刻有力地跳动的心。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心,只要我们相信这颗心能够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们迈向前方的脚步。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做过一项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一个人受到激励后所发挥出的能力,是没有受到激励时所发挥出的能力的四倍;当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时,充其量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可以发挥出80%~90%的能力。可见,激励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发挥是多么的重要。

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在工作上遭遇到的最大问题,通常是缺乏信心。缺乏自信,包括“告诉自己做不到”、“怀疑自己无法获得成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担心自己会失败”、“觉得自己没有目标和安全感”,这一切都会影响你的行动,让你缺乏应有的活力。

因此,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学会激励自己,这样才能鼓起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激励自己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有一位名叫凯勒的推销员,他很想当公司的明星推销员。因此,他不断从励志书籍和杂志中培养积极的心态。有一次,他陷入了困境,这对他平时进行的积极心态训练构成一次考验。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凯勒在纽约一个街区推销保险单,但却还没有一次成功。他自己觉得很不满意,但当时他这种不满是积极心态下的不满。他想起过去读过一些保持积极心境的法则。第二天,他在出发之前对同事讲述了自己昨天的失败,并且对他们说:“你们等着瞧吧,今天我会再次拜访那些顾客,我会售出比你们售出总和还多的保险单。”

第二天,凯勒回到那个街区,又访问了前一天同他谈过话的每个人,结果售出了30张新的事故保险单。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绩,而这个成绩是他当时所处的困境带来的,因为在这之前,他曾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挨家挨户走了十个多小时而一无所获。但凯勒能够把这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感到的沮丧,变成第二天激励自己的动力,结果如愿以偿。

可见,养成以积极的态度激励自己的习惯。你可以引导自己的思想,掌握自己的情绪,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你以积极的心态发挥你的思想,并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权利的话,你的信心就会使你成就所有你所定立的明确目标。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极心态,并且满脑子想的都是恐惧和挫折的话,那么你所得到的也都只是恐惧和失败而已。因此,你一定要激发自己心中的力量,给自己以希望。

自我激励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当我们的人生遇到失败与挫折时,不妨通过自我激励获得强烈的自信心。也许你会发现它仿佛是一支强心针,使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个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拒绝自卑,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

存在自卑心理的人,认为自己处处赶不上别人,通过内心的负面暗示,封闭自我,进而产生孤独感,对周围的事物过于敏感,并且十分在意事情的结果。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反而更容易遭受失败,在反复遭遇挫折后,自卑心理会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生活中,没有人能帮助你,你要自己站起来,主动采取积极的行为,尝试去做,就会发现事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简单得多。

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极其清晰的DNA即脱氧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他认为这是一项科学新发现,但是后来,却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

因为弗兰克林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自卑多疑,他总是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一次,他认为可能是自己头脑发热,怀疑论点的可靠性,结果竟然放弃了自己先前的假说,觉得其中存在很多的错误。

两年后,霍森和克里克也发现了DNA分子结构,还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假说,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一假说的提出,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开端,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而当弗兰克林发现自己与荣誉、发现擦肩而过,备感遗憾。

自卑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但我们不能让它掌控我们的人生和工作。如果弗兰克林能够坚持自己的假说,能够自信积极一些,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这一伟大的发现则有可能就记在他的名下。自卑这种情绪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经常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经历过多次挫折的影响,存在生理缺陷等等。

自卑的人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包括相貌、能力,自己看不起自己,常会在心中说“我不行”等,他们的自尊心也会是非常强的,容易受到伤害,受到的伤害越多,自卑程度就会越深,这种冲突极容易造成浮躁的心理。想要告别自卑,需要一定的时间。既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告诉自己你不比别人差,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将自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得到心理上的解脱。

陈瑞只有专科学历,不过他却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的技术开发部。和他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大部分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光硕士博士就占了一大半。刚开始的时候,陈瑞并不知道,他只是认真工作,和同事们相处得很愉快。

过了一段时间,陈瑞才了解到同事们的学历水平,从那一刻开始,他不再主动和同事们讨论问题、参加聚会,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在一个层次上,甚至有了辞职的想法。

技术总监发现了陈瑞的情绪变化,问他原因,陈瑞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总监听完大笑起来:“我还以为有什么事呢,你想多了。我们单位用人不是光看重学历,看重的是能力。当初面试的时候,我知道你是什么学历,如果你没有比别人强的动手能力,我肯定不会聘用你的。再说了,学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司从来都是鼓励员工进步的。回去好好工作,不要想这些没用的!”

总监的话使陈瑞很受鼓舞,也使他明白了自己的长处所在。在工作之余,他继续深造,几年后,以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升任副总监。

陈瑞能够从自卑中走出来,首先源于他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怀,也就是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因而得到了别人的指点;还有就是他能不断进步,把自卑变成了上进的动力。这两点,值得那些还陷在自卑泥潭中不能自拔的朋友们学习。不高估工作的难度,别低估自己的能力,只要认真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不平凡。

第三辑 锁定生命的坐标,心有多大成功就有多大

在一些人的眼里,自己出身低微,天生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这些人从不奢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多么辉煌,于是,这些人平庸一生。哲学家柏拉图说:“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由自己决定。”是的,天底下没有天生的庸人,只有不敢为自己人生规划设想的人。卓越人生是自己设计的结果,只要你敢于想象,懂得规划自己,你一定不是平庸一生。谨记:我们是自己生命的建筑师,预先设定的远景和想象自己是何等模样,这个形象将会成为梦想兑现的基石。

多问问自己:“我的人生目标呢?”

在社会上打拼,就好比是在大海中航行,放眼四望,都是茫茫海水,无边无际,这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用船桨来扑打海水,看似在努力划船,实际却连自己要到什么地方都不清楚,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罗盘,指明正确的方向,这样,努力划船才会越来越靠近目的地。所以,我们需要不时地问一下自己:“我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了远大的理想与规划,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就更有针对性,就好像在大海中航行有了罗盘一样,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不会做无用功,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1985年,在法国布鲁塞尔的一所学校里,一群年轻人刚刚毕业,因为当时国家的经济不景气,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并不容易,所以大家都把绝大多数精力用在找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上。

一家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公司看上了他们当中的丹妮·亚塞尔,因为她在学校里成绩优秀,擅长交际,而且人长得也很漂亮,他们希望丹妮能够到他们的市场部工作,并许诺了优厚的薪水,正当大家都想为丹妮庆祝的时候,丹妮却经过慎重考虑婉拒了这份工作。

她的好朋友问她:“你是不是疯了,大家做梦都在想要的好工作就在你的手里,你只要签个字就可以得到了,你为什么还要拒绝?”

丹妮回答说:“是的,他们给了我相当优厚的条件,可是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名管理者,他们提供的工作和我的人生目标并不相符啊。”

在大家的不解中,丹妮最终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化妆品公司做了一名小主管,其他的同学也陆续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五年以后,在一次同学会上,大家又谈起了各自的工作,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两年,并没有什么建树,而丹妮却已经成了一名出色的管理者,成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化妆品公司的最高决策者—该公司的CEO。

朋友们都佩服丹妮的眼光:“丹妮你真是有眼光,当时我们还都认为你一时头脑发热才选择那家小公司呢。”

丹妮说:“我哪有什么眼光,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其他的并没有多想。”

是的,正是靠着这种对自己理想的明确信念,才成就了丹妮最后的成功。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名战士,如果没有成为英雄、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的崇高理想,在战斗当中就不可能奋勇杀敌。而作为一名在社会中打拼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一样会一事无成。

巴西国家工业总公司主席里斯特劳有一条著名的“伐木法则”:一群伐木工人到丛林中去砍柴,大家都砍了一些小树就休息了,而一名伐木工却找到一颗参天大树砍了起来。大家都嘲笑他傻,可他还在拼命地砍树,最后他终于砍倒了这棵树,卖了个好价钱。

这个故事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很有道理,就是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更容易成功。里斯特劳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样工作起来就会更有效率。

他曾经做了两个著名的实验。一个是让两个妇女去购物,他让这两个妇女在不同时间去同一间商店里买同一条裙子,他要求第一个人必须把价格砍到50元,否则就不要买。而对另外一个人则没有具体要求,只是要她尽全力砍价。结果第一名妇女成功地以50元卖到了衣服,而第二个则花了70元,并且说她再也不可能砍下去一分钱了。

第二个实验中,他找来一名车床工人,他问:“你一上午最多能车多少这种零件?”工人回答:“大约70个吧。”然后里斯特劳继续问:“那么你有可能做出100个吗?”工人喊道:“那是不可能的,杀了我也干不了那么多。”

于是里斯特劳对工人说:“那么你现在开始干,今天争取做出75个。”经过半天时间,果然做出了75个。第二天里斯特劳说:“那么今天你继续加油,看看能不能做到80个。”工人又做到了,就这样,到了第六天,奇迹发生了,工人一上午时间做出了100个零件。

这就是目标明确的力量!在里斯特劳的公司里,这样具体用数字描述的目标随处可见,员工们已经把这种方法成功地运用到了工作的各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巴西国家工业总公司才成为全巴西工作效率最高的企业之一。

人为什么而活着?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种答案,可是所有的答案归结起来,可以总结出一句话,人是为了某种目标而活着。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些目标,这些目标才是人生发展的唯一动力!作为杰出的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目标。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这件事情我要获得哪些收获,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都会了然于胸的。正是这些明确的目标,让我们的工作更直接、更有效率。

我们在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在忙忙碌碌的时候,在为自己的将来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常常认真地问一下自己:“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当人生有了目标,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不管你的现状有多惨、多糟糕,当人生有了目标,你就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如果你没有目标,哪怕你有挑战一切的雄心壮志,你也会像无头的苍蝇,只能原地打转,境遇不会有所改观。所以说,当人生有了目标,让一切都有了可能,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有理想、有追求、有挑战心的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懂得,不管境遇是多么坏,但一定不要忘记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这些人的所有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所以他们的人生会越来越好。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36岁时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之一,电影史上十大卖座的影片中,他一个人就拿下了四部。

斯皮尔伯格在十二三岁时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成为电影导演。在他17岁那年的某天下午,当他参观环球制片厂后,他的人生改变了。那不是一次平常的参观活动,在他得窥全貌之后,当场他就决定要怎么做,他先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实际电影的拍摄,再与剪接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然后结束了参观。

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装,提起他父亲的公文包,里头塞了一块三明治,再次来到摄影现场,装出他是那里的工作人员,他特意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推车,用一块塑胶字母板,在车门上拼成“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等等。然后他主动去认识导演、编剧、剪接,终日流连于他梦寐以求的电影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并总结出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经验。

终于在20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他在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拍得不错的片子,因而签订了一张7年的合同。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能够成功呢?因为他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也知道做法,他用恰当的目标,不仅走出了那段平淡的人生,更为自己铺就了成功的道路。

每一天,我们都可能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不满意的人。你可知道,在这些对自己处境不满意的人中,有98%对心目中喜欢的世界没有一幅清晰的图画,他们没有改善生活的目标,没有一个人生目的去鞭策自己。目标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成功事件的大小。目标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犹如舵手航行的指针。有了这样的目标,你在挑战中就不会因迷失方向而无所适从。目标是做事的灯塔,一个人挑战困难所有的精力与力气都是为它储备的。

尼克·亚历山大最渴望达到的目标是上学。他从小在孤儿院长大,那是一种老式的孤儿院,孤儿院从早上工作到日落,伙食既差又不够吃。但是,他心中没有忘记想要上学的目标。

尼克14岁就从中学毕业,投入社会谋生。他在一家裁缝店里操作一架缝纫机。后来,那家裁缝店加入了工会,工资提高了,工作时间缩短了。

尼克幸运地娶了一个女孩,她愿意帮助她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但事情并不容易,到他们结婚之后没多久,也就是1931年,店里开始裁员,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去闯天下。他们把存款聚集在一起,开了一家“亚历山大房地产公司”。尼克的太太特丽莎甚至把订婚戒指也卖掉了,以便增加他们那笔小小的资本。

在两年之内,生意兴隆,于是特丽莎坚持要尼克去上大学。他在 26岁的时候,得到了学位—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尼克又回到房地产事业。他们又有了一个新目标—海边的一幢房子,终于他们也实现了那个梦想。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如果他们能把大楼租出去,收入的租金就能支付他们孩子的大学费用了。他们一心一意要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终于做到了。

实现了这些目标之后,他们为自己树立了新的目标,为退休保险金而努力。尼克单独主持事业,特丽莎则照顾自己的家,他们过着一种忙碌、成功、幸福的生活。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有品格的人即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由于他心目中有确定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以求达到他的目标”。目标代表着前进的方向,正是因为有了目标,才使得尼克的人生越活越幸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是不无道理的。人总得有一个目标去追寻,让希望带来光明。给自己树立目标,就是在自己的人生规划路上悬挂一盏明灯,不让自己迷失方向。这样,就能让自己获得想要的一切。

设定好目标,让你穿过人生的荒漠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当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才能摆脱人生的困境?告诉你,要想摆脱困境,就要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你的目标会成为一个固点,将你拖离人生的荒漠。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比塞尔走出沙漠需要3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且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肯·莱文用手语同当地人交谈,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3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感到非常纳闷,最后他决定雇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拿着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方向和目标。

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并告诉他:“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走到了大漠的边缘。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太可能的。

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支柱。美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马克斯韦尔·莫尔兹博士在《人生的支柱》中说:“任何人都是目标的追求者,一旦达到一个目标,第二天就必须为第二个目标动身起程了。

人生就是要我们起跑、飞奔、修正方向,如同开车奔驰在公路上,有时偶尔在岔道上稍事休整,便又是继续不断在大道上疾跑。”旅途上的种种经历之所以令人陶醉、亢奋激动、欣喜若狂,因为这是在你的控制之下,在你的领域之内大显身手,全力以赴。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公司找一份工作,她父亲替她约好去见他的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却对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许多人一辈子迷迷糊糊,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目标。他们只活在一个空间,过一天算一天。那些从人生中收获最多的人,都是有确定的目标的人,所以,他们警觉性高、积极等待着机会、机会一到就能看出来。一个人要是没有目标,他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人能够不瞄准便命中成功的靶心。人生最关键的就是要瞄准一个目标,即使我们会有一点偏失,但是这样射击的结果至少比我们闭上眼睛盲目射击更接近靶心。所以,人生遭遇障碍时,要善于把长远目标与阶段实施结合起来,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善于用“目标理想”代替“不可能的揣测”。

把目标作为精神支柱,你就有力量去挑战

人生的目标容易设立,而实现目标的路却很难走。只有那些认准目标义无反顾的人,那些意志坚定、决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因此,一旦目标明确,就要把奋斗目标作为精神支柱,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

在圣彼得堡的14年中,无论在失明之前还是失明之后,欧拉都把“为科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这个目标作为奋斗的精神支柱。通过不懈地探索钻研,欧拉解答了费尔马数、哥尼斯堡七桥、图多面体习性数和一些天文学上的计算难题,成为当时科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1735年,欧拉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他决心要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行星的轨道。计算了一整天,没有结果。于是,欧拉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不停地算。

一天过去了,欧拉想要得到的东西隐隐约约出现在眼前。拿笔的手早已酸痛,双眼也刺痛得直流泪,可是,欧拉放不下笔,脑海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数字、符号,它们使他无法停止下来。

直到第三天,欧拉才终于得出了精确的数字。眼前的数字,放射出金子一样的光芒,令欧拉感到有些眩晕。他沉浸在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之中。但仅仅一会儿,光芒开始慢慢变得模糊起来了,最后完全消失。

欧拉的右眼失明了,医生说,这是过度劳累和紧张的结果。欧拉并没有因为这巨大的不幸减弱他的工作热情,他依然忘我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一眼失明并没有把他推进失望和消沉的深渊,相反更让他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他更迫切地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

1741年,欧拉接受普普士王国的邀请,从圣彼得堡来到柏林科学院担任数学所所长。年富力强的欧拉,经验更加丰富,考虑问题更加成熟,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他在柏林度过了勤勉奋发、夙兴夜寐的25年。在这25年中,他研究解决了数论、几何、三角、代数、微积分、无穷极数、微分议程等几乎包括数学所有分支的问题,创立了变分法,出版了《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力学或运动学的分析》、《无穷小分析引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这些著作,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在欧洲数坛上大放异彩。另外,欧拉还在力学、物理学、天文学以及建筑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9岁那年,欧拉的左眼开始只能依稀看到前方不远的东西,他抓紧时间,在大黑板上奋笔疾书,他口述公式以及种种引证计算,让学生和助手们抄录下来,然后根据他的口授内容写成论文。就在这年,欧拉再次接受圣学院的诚聘,来到俄国。不久,欧拉的左眼也完全失明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将怎样在黑沉沉的世界里度过风烛残年呢?”人们不禁为欧拉感到担心。但欧拉有坚定的奋斗目标作为他的精神支柱,有事业、责任感、使命感给他提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无穷力量。他的世界不会是黑沉沉的,因为他的脑海依然清晰,数学、符号、公式、原理、图形组成一个光明的世界。他后面的岁月不会是风烛残年,因为他还要一如既往地勤奋钻研、刻苦工作,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他凭着良好的记忆,将一切储藏在脑海里,然后计算、思考、论证、研究,他摸索着书写,或是口述出来让他人记录,于是,一篇篇论文、一本本著作又诞生了。他的生命不止,他的奋斗不息。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磨练和困难,唯有把奋斗目标作为精神支柱,才能找到抵抗挫折的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拿破仑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年轻的时候,由于生活贫困,他灰心到了极点,几度使他差点放弃追求,成为一个“普通人”。

拿破仑的父亲是一个极高傲但是穷困的科西嘉贵族,父亲送拿破仑进了一个贵族学校,在这里与他往来的都是在他面前极力夸耀自己富有而讽刺他穷苦的同学。

后来他实在受不住了,写信给父亲,说道:“为了忍受他们的这些嘲笑,我实在疲于解释我的贫困了。他们唯一高于我的便是金钱,至于说到高尚的思想,他们是远在我之下的。难道我应当在这些富有而高傲的人之下谦卑下去吗?”“我们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在那里读书,而且一定要超过他们,因为这是你的目标。”父亲回答说。从此,每一种嘲笑,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增加了决心,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

在他16岁当少尉的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个打击,那就是他父亲的去世。在那以后,他不得不从很少的薪水中,省出一部分来帮助母亲。当他接受第一次军事征召时,必须步行到遥远的发隆斯去加入部队。

等他到了部队里时,看见他的同伴在用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女人的青睐;同时,他的贫困也使他不可能去参加赌博。于是他改变方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和呼吸一样是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来的。因此,他数学的才能获得了提高,这使他第一次有机会展示他的能力。

他的长官看到拿破仑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特殊的工作,这是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又获得了新的机会,拿破仑开始走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这时,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拥到他面前来,想分享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讥笑他的人,现在也都改为尊重他……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拿破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够面对贫困,促使他制定了伟大的目标,同时把这个奋斗目标化作了无穷的力量,对实现目标执著地追求。能够把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你便在无形中拥有了抵抗挫折和困难的力量,便能以最执著的追求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拥有梦想,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

世上有很多科学家、名人,他们之所以会成功,其中一部分是源于一场梦、一个梦想,他们由这个梦得到了启发,从而进行研究、推理、探索,终于有了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因此而功成名就。因为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梦想,才会不断地向自己的那个方向一步一步地迈进。梦想与现实是对立的,没有梦想何来的现实!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人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如果只把梦想当作一场梦,那么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没有什么亮点。

梦想使人伟大,人的伟大就是把梦想作为目标来执著地追求!梦想使生活中的一切皆有可能。

在外人看来,这个绰号叫斯帕奇的小男孩在学校里的日子应该是难以忍受的:他读小学的各门功课常常亮红灯,到了中学,他的物理成绩通常是零分,他成了所在学校有史以来物理成绩最糟糕的学生。

斯帕奇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体育也不见得好多少。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一次重要的比赛中,他输得干净利落。即使在随后为失败者做的安慰赛中,他的表现也一塌糊涂。

在自己的整个成长时期,斯帕奇笨嘴拙舌,社交场合从不见他的踪影。这并不是说,其他人都不喜欢他或讨厌他。事实是,在大家眼里,他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学在校外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惊并感叹不已。

斯帕奇在别人眼里真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每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这一点,他本人也清清楚楚。然而他对自己的表现似乎并不在乎。从小到大,他只在乎一件事情—画画。他深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画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但是,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那些涂鸦之作从来没有其他人看上眼。上中学时,他向毕业年刊的编辑提交了几幅漫画,但最终一幅也没有被采用。尽管有多次被退稿的痛苦经历,斯帕奇从未对自己的画画才能失去信心,并下定决心今后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

到了中学毕业那年,斯帕奇给当时的迪斯尼公司写了一封自荐信。该公司让他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寄来看看,同时规定了漫画的主题。于是,斯帕奇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奋斗。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非常多的时间,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完成了许多漫画。然而,漫画作品寄出后却石沉大海,最终迪斯尼公司没有采用他,他再次遭遇了失败。

生活对斯帕奇来说只有黑夜,走投无路之际,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述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经历。他以漫画语言描述了自己灰暗的童年,不争气的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不及格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他的画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画画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所塑造的漫画角色一炮走红,连环漫画《花生》很快就风靡全世界。在他笔下走出了一个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也是一个失败者:他的风筝从来都没有飞起来过,他也从来没有踢好过一场足球,他的朋友都叫他木头脑袋。

了解斯帕奇的人都知道,这正是漫画作者本人—日后成为大名鼎鼎漫画家的查尔斯·舒尔茨早年平庸的写照。查尔斯·舒尔茨成功了,在此之前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但是让失败有了价值的不是别的,就是坚持。

失败者之所以是失败者,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别的,很可能就是放弃。因为放弃,最终让这一切成为不见天日的失败。梦想有时就是这样,随时随地都要承受不为人知的痛苦,如果说成功就是黄金,那么,失败就是黄金的重量,一旦机遇来临,所有坚持都有了价值。成功没来临之前,你需要的就是坚持自己梦想的信念。

人们因为梦想而伟大,因为追求梦想生活而多彩多姿,因为实现梦想而成功。因为梦想,生命有了无限可能。

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从某种角度而言,人类历史就是产生梦想并实现梦想的历史。梦想不是在睡梦里才想,而是胸怀壮志,却用每一次的积极行动去积累,梦想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是否成功,而在于孜孜不倦的态度、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渐渐地遗忘了自己的梦想,很少有人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和奋斗,人没有了梦想,生活只能在平淡中度过。人们常这样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看来,只要放飞自己的梦想,并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梦想终究是会实现的!生活也必将因此而精彩。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童话:

燕雀看见高飞的鸿鹄,不解地问:“这里有吃有喝的,为什么你不停下来,还要辛苦地闯荡在狂风暴雨之中呢?”

鸿鹄坦然地一笑,回答说:“你们安乐于蓬草之间,而我的目标却是在远方更为广阔的天地。安于享乐,没有高远的志向,只会让自己放弃远大的前程,失去追求的目标,狭促在蓬草之间。难道你们就不知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道理吗?”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志有多高,路就有多远;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这就是一个成功者的至理明言。

微软的一位主管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主持面试的时候,同时有三个应征者脱颖而出。最后,主管问他们:“进入微软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第一个人说:“能进入这么伟大的企业工作是我的荣幸,我将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把分内的一切事情做到最好。”主管赞许地点了点头。

第二个人说:“不瞒您说,我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微软是一个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如果我能有幸进入的话,我希望适应的这一段时期内不要犯什么错就好。”

第三个人则说:“每个人都希望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微软正是一个发挥能力的好舞台,我希望能把任何一份工作都当成一个学习和积累的机会,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

比尔·盖茨笑着问:“那么,您所指的事业,是指什么呢?”

那位应试者说:“和您一样,先生。”前两位面试者当中有一位是第三位面试者的朋友,他拼命地给第三个面试者使眼色。

没想到,比尔·盖茨说:“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既然你有雄心,我愿意为你提供这个表现自己的大舞台。”

会后,面试官不解地问比尔·盖茨:“那个人要么是个空想家,要么是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即使他真的有才能,从他说的话来看,他将来即使是成功了,也不会再留在公司,为公司所用,为什么还要录取他呢?”

比尔·盖茨说:“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与他的志向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因为他的人生目标早已被他的鼠目寸光给羁绊住了。也许像你担心的那样,他将来有所成就的时候可能会离开微软,可是他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将会比任何普通员工都大。这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失去什么。”

果然不出比尔·盖茨所料,微软在录取了这三个人之后,前两个人工作都兢兢业业,成为合格的员工;而最后一个人则工作出色,很快就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为微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后来,他离开微软并成为一家著名企业的主管。

人生就好像爬山,最重要的是先给自己定一个高度,如果你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半山腰,那么你就绝对不可能爬上荣誉的顶峰。

美国国际贸易公司的经理詹姆斯,从业之初只是一个小职员,没有任何家庭或者社会背景。当他回忆的时候说:“当时我只是一个穷小子,根本就没想过会成为一家国际企业的管理者,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坐到今天这个位子。我只是在想着如何能解决自己的温饱,一次偶然的事件让我改变了想法。”

那时候,詹姆斯还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里当推销员,一次他为了推销一种杀虫剂,敲开了一个老人的家门。老人一个人孤独地住在一套房子里,出于同情,詹姆斯经常过来和老人聊天,很快,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原来,老人竟然是沉船打捞业内最著名的潜水员之一—杰斯·瑞尔,老人谈起了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其中有一段话让詹姆斯感受颇深。

老人说:“海底打捞是一个看起来很渺茫的工作,你根本不了解你要去的地方是哪里,在那里你又会碰到什么,你也不知道你今天到底要潜到什么深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詹姆斯问:“那么您又是怎么坚持了这么多年呢?”

老人说:“是志向,我的朋友。我的志向就是要把那些沉睡在海底的宝藏和无尽的秘密展示到众人的面前,一想到这些,我就会热血沸腾。广阔的海底世界,成了我一个人的舞台,其中的任何东西都成了我的道具,而我是真正的主演。正是这种颇有成就的自豪感,支撑着我一直从事这项事业,并取得了不少成功。”

老人拿出很多他以前打捞出来的沉船的照片给詹姆斯看,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幸福。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詹姆斯彻底抛弃了以前只为满足温饱问题的人生目的,把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者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他说,他也要拥有一个广阔的舞台—一个能展现自我的舞台!

成功以后的詹姆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当我认定了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以前一直困扰我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原来压抑沉闷的心情也一扫而空。就好像在很远的地方亮起了一盏灯,原来你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而现在,虽然你离那盏灯还很远,可是至少你不会迷失方向了!”停顿了一下,詹姆斯继续自豪地说:“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你原来站在漆黑的舞台上,根本就不敢动,然后所有的灯一下子全都打开了,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一切,你可以尽你的才华进行表演了。”

敢于挑战的人,都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向成功金字塔的顶端的,他们的成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秘诀,那就是,让自己拥有一颗高远的心,在广阔的舞台上点亮自己理想的明灯,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华,最终获得经久不息的喝彩与掌声。

拥有高远的目光,就会有辉煌的未来

每一位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具备高远的目光,他们往往站在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统览全局,因而也能做出一般人无法想象出的决策。

目光高远的人,就如志在高远的鸿鹄,有翱翔天宇、俯瞰大地、一览无余和搏击长空的能力。那气势恢宏,纵横万里的气魄实在令人敬畏!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应该只着眼于现在,要敢于挑战未来。要想怀有搏击长空之志,就应该使自己的目光看得更远。也就是说,只有具备高远目光的人,才有可能使自己有能力挑战任何事。

196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并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的杰克·韦尔奇,年仅25岁。

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他很快进入了赫赫有名的通用电气公司塑胶事业部工作。在不到五年的短短时间内,也就是从他刚走出校门的1960年到1965年,他便已经是该工艺开发项目的负责人了。

当时杰克·韦尔奇领导的5人研究小组研发的塑料制品项目,其实并不被通用电气的一些高层决策者看好,这些决策者认为其市场价值不大,而且还很难开发成功;与其耗时费力,不如把研发精力转向其他方面。

但韦尔奇用自己高远的目光,意识到这种塑料制品的潜力。因此他力排众议,坚信这种塑料制品不但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而且还会在汽车车身、计算机、电视机外壳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依着这种高瞻远瞩的远见,杰克·韦尔奇拥有了搏击长空的勇气和毅力,他认为不但应该坚持搞下去,而且还大胆地极力劝说通用电气公司高层接受他的建议—并促使他们斥资1000万美元,加紧生产这种当时叫“诺瑞尔”的塑料。

当通用电气公司高层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后,却没有人敢来当这个项目的总经理—一些在化工材料企业搞聚碳酸铵脂的科学家们,都退缩着,在目光短浅的偏见面前,他们不敢或不愿拿自己上好的职业做赌注,为了一种没有被证明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去冒险,以免自己降职减薪、身败名裂。

而此时,拥有高远目光的韦尔奇,早已信心百倍地做好了准备。他挺身而出,毛遂自荐,主动申请这个职位。他说:“我们干的是一种具有远大前景的新型事业,它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对此,我愿意像鸿鹄一样去搏击暴风骤雨的长空!”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光高远的杰克·韦尔奇大获全胜。通过战胜这次挑战,杰克·韦尔奇不但获得了“优秀市场分析家和决策人”的光荣称号,而且还为自己以后成为通用电气公司CEO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1998年,这位已经60多岁,全美最成功、最具实力的企业家依然这样告诫他的下属:“一位杰出的企业领导人,要想拥有搏击长空的能力,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就必须始终让自己拥有高远的目光,并时刻要敢于超越自我。而这样的一些具备宏伟志向、积极进取、敢于挑战的人,就是我们通用电气未来领导者的真正人选!”

杰克·韦尔奇的这番话绝对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对员工的诚挚教诲,而所这些有敢于面对挑战的人,无疑都是目光远大的雇员,也将成为像鸿鹄一样搏击长空的精英,这不正是杰出人士必须要具备的特质吗?

与此相反,那些目光短浅、不敢接受任何挑战的人,视任何困难都如同一座大山般,不可逾越地横亘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因为看不见山那边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而惊慌失措,他们不但没有搏击长空的胆量,更有甚者经常用消极的逃避或自满来麻醉自己,来掩盖自己因为目光短浅所造成的尴尬,所以,他们只能沦为平庸的人。

杰克与摩尔都是哈佛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高材生,他们既是同班同学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又一同进了费巴集团的国际贸易部。

杰克与摩尔对能进入费巴集团这样的大企业,都感到非常的幸运和满意,因为他们对国际贸易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工作起来也格外地努力。然而这样辛辛苦苦地半年下来,他们不但没有得到上司的提升,还经常听到上司对他们不满意的训斥声。

一日,杰克对摩尔忿忿地说:“我们可是哈佛毕业的精英,上司却一点也不把咱们放在眼里,明天我们就对他拍桌子,辞职不干了!”

摩尔反问道:“你对公司的操作流程都弄清楚了吗?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都明白了吗?”

杰克想了想说:“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觉得还是把他们的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了,甚至连怎么修理复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了,再辞职不干!”摩尔微微一笑,继续说,“用他们公司做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很多收获吗?”

杰克坚决地说道:“我再也忍受不了上司的那张臭脸了,要呆你呆着,我明天就拍桌子!”

就这样,杰克辞职了。而摩尔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开始默记偷学公司的一切运作流程,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研究如何书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杰克找到摩尔问道:“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吧,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没有?”

摩尔回答说:“我发现近半年来,上司已经对我刮目相看,并且总是委以重任,还提升我做了他的助理,薪水也加了不少。我看费巴集团会给我提供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能让我实现原先我们在学校所定下的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所以我不想辞职了!”

杰克一脸怒气地说道:“我刚在微软递了辞呈。这些公司怎么都请了些有眼无珠的主管,居然没有一个看出我是一个大器之材,真是让人生气!”

摩尔微笑着拍了拍杰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因为当时看到我们长远的未来,因为目前我们还根本不具备搏击长空的能力,所以才要求你和我一起努力学习公司运作流程。在你离开费巴半年以后,我就开始预料到你会有这么一天,但我一直都联系不上你,无法跟你探讨我对工作所取得的新认识。当初我们的上司不重视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实践能力不足,目光短浅。你走了以后,我痛下苦功,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目光看得更高远并逐步具备了更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上司对我也就刮目相看了!”

三年以后,摩尔由于具备比一般人更高的能力,成了一家大企业的负责人。而始终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目光短浅的杰克却依然为了能找到一个他所谓更适合的工作而奔波着。

像杰克这种一看见眼前的不顺,就打退堂鼓的雇员,不但不可能在职场有所成就,更不可能成为领导群雄的人。但是,像摩尔那样,具有高远目光的人就不同了,他们能让自己始终站在山顶,像搏击长空的鸿鹄一样鸟瞰前景!

那种把一切都尽收眼底的视野,能使他们拥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勇敢地去挑战未来的发展变化!这不也正是创造奇迹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吗?所以,只要你能让自己拥有高远的眼光,就会具备搏击长空的勇气,你也就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与使命感同行,你就能获得成功

一个人为自己制定了远大的理想,就好比是在生活的土壤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但是理想并不等同于成功,如果不经过长期的努力去拼搏,那么再美的理想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最后都将化成虚无的泡影。理想的种子要想绽放成功的花朵,还需要细心的呵护才行,这种呵护就是你的使命感。使命感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理想的忠诚、执著、热爱和传道般的狂热,和把理想的信条贯穿于自己生命全部的信念!使命感给你的理想装上了翅膀和轮子,给你生命的战车装上了盔甲和武器,它们让理想走得更快,让生命的战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一次,松下集团为了选拔一位南美区的总负责人,在全世界的各个部门内寻找最优秀的人选。经过激烈的竞争和层层选拔,最后剩下两位最优秀的中层主管被送往总部接受总裁的面试。

两位主管,一位是来自美国松下公司客服部的经理马克·戴维;另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松下公司产品开发部的负责人日籍马来西亚人阿巴蒂姆。两人都在松下公司任职多年,并且各自都有过辉煌的业绩。这次在众多的松下员工中,他们能脱颖而出,也充分显示了他们不俗的实力。

两人都满怀信心、兴高采烈地来到日本松下总部。进总部之前,他们都思索着总裁会出什么样的题目,自己该如何回答。但是,他们并不怎么担心,一路过关斩将地到了这里,对他们来说什么样的难题都已经经历过了。

他们接到通知:“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让你们去东京帝国酒店,在那里你们将会得到面试。”

东京帝国酒店?那可是全日本最好的酒店,他俩兴冲冲地赶到了帝国酒店。酒店经理听了他们的来意之后,笑容可掬地对他们说道:“松下先生让你们在我这儿做一个星期的服务生,这就是他给你们的面试题。”“服务生?”戴维和蒂姆一脸的惊愕,酒店经理看了看他俩僵硬的表情,依然笑容可掬地继续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经是我的员工了,根据酒店的安排你们可以去洗厕所了。”“洗厕所?”戴维和蒂姆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酒店经理拍了拍的他们的肩膀,喊道:“干吧!必须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记住是光洁如新!”

洗厕所,说实话没人爱干,何况他俩都是松下的精英,年薪过百万的高级职员。别说干了,就是想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洗厕所。那种视觉上、嗅觉上以及体力上的折磨都会令他们难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让他们忍受不了。

经理那句重点强调的“光洁如新”更是让他们犹如挨了一记闷棍,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做还是不做?已经没有让他们有多少考虑的时间了,既然来了他们谁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当马克·戴维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有如翻江倒海,恶心得想呕吐却又吐不出来。“太难受了!”他甩下抹布,冲出了卫生间对酒店经理说:“上帝,我干不了这个!”

酒店经理微笑着对戴维说:“你去看看阿巴蒂姆是怎么做的吧!”

马克·戴维来到阿巴蒂姆正擦洗的那个卫生间,只见阿巴蒂姆高高地挽起他那洁白的衬衣衣袖,拿着抹布一遍遍认真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

阿巴蒂姆拿着空杯子微笑着对皱着眉头的戴维说:“‘光洁如新’,要点就在于那个‘新’字上,‘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是脏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是可以办到的!”

戴维听了他的话,目瞪口呆,惊讶地问道:“你是如何让自己做到这一点的?”

阿巴蒂姆严肃地说:“使命感,当你在工作时带上使命感,对于任何的工作你都会觉得是必须认真去完成的,就好比是带着使命高飞的鸿鹄,它们是不会惧怕任何风雨的,甚至是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更何况是擦洗马桶这一点点小事!”

戴维不解地问道:“那么你的使命感从哪里来?”

阿巴蒂姆说:“使命感来自高远的志向。我不想安于目前的状况,虽然相比之下,我们的成就已经不小了,但我想成为像松下先生那样的人物。既然他让咱们到这里洗厕所,自然会有他的道理,因此我必须保有一颗虔诚的心来对待这份工作,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无比强烈的使命感,对洗马桶也就感觉不到恶心了!”

戴维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志如高远的鸿鹄,为了能成为像松下先生那样的企业管理者,你一直让你的使命感与你同行,难怪你会做得如此的出色。‘就算让我这辈子都洗厕所,我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厕所的人’,只有带着这样的使命感,你才会永远跑在别人的前面啊!”戴维说完,敬佩地握了握蒂姆的手,回到自己的那个卫生间,也将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

当然,最终阿巴蒂姆成了南美地区的总负责人。马克·戴维在离开东京前握住阿巴蒂姆的手说:“这次你赢了。不过,下一次胜出的将是我,因为我已经找到我这一生的使命是什么!”

在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陪伴下,戴维和阿巴蒂姆最终都成为了优秀的高级企业管理者,戴维还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并成为一直心怀使命感的经营者,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拥有使命感,你的内心就会主动地召唤你去做一些事,即使是再艰苦劳累的工作,对你来说,也是快乐的和必须的!当你拥有使命并想成为成功者,那么它的光环也就朝着你闪耀了。

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他会被一点点困境轻易地打败。即使是他心中有着长远的目标,他也无法去完成它,就像雄鹰失去了它远飞的使命感,它就只能望着高远的天空感叹,在蓬草之间与燕雀争夺狭窄的、可怜的一点点生存空间。所以,你要带上你的使命感与你一起同行,任何伟大的目标只要拥有它,就会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有希望和期盼,你的人生就会发生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当旧的希望变成现实、或者消失了,就会有新的希望继续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新陈代谢的希望存在,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失去任何意义了。”是的,只要心存希望,就会发生奇迹,就算希望茫茫无期,它也能让人的信念永存。

眼里充满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是成功的源头力量。假如一个人心死了,他也就失去了博取成功的动力。因为有了希望,凡事才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有了希望,你才会去拼搏。一旦有了希望,你的人生才会有目标,你才可能在它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直到获得自己的成功。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也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一点信心、一点战胜自我的勇气。

亚历山大在远征波斯之前,将所有的财产分给了部下,其中有个大臣惊讶地问道:“陛下,你不带点什么吗?”“我带了希望,我只带希望这个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是的,希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顺境中,它让你更有激情;在逆境中,它是你坚持下去的理由,人生因为有了希望而变得更有意义、更快乐。”

希望是成功的催化剂,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是人生的活力之源。没有希望,人生就会像没有盐的饭菜一样,索然无味。这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不是名利,也不是地位,而是那像火焰一般燃烧着的希望。”

有师徒两人都是盲人,以说书弹弦谋生。可是,年轻的徒弟整天唉声叹气,觉得自己是个盲人,一无是处,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以至于无法学好手艺。

后来,师傅生了一场重病。临终前,师傅对徒弟说:“有一张可以让盲眼复明的药方,我把它藏在你的琴槽中,只要你把第1000根琴弦弹断,你就能取出那个药方。但是千万要记住,你必须是尽心尽力地弹断每一根琴弦,否则,药方就会失去复明的效果。”说完,师傅就咽了气。

复明的药方!徒弟似乎看到了重见光明的那一天,他牢记师傅的遗言,一直带着复明的梦想,每天努力地弹奏琴弦。

就这样,30年过去了,徒弟在年近50岁之时,终于将第1000根琴弦弹断了。他哆哆嗦嗦地从琴槽中抠出药方,马上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满怀期望地等着取回复明的灵药时,掌柜告诉他,纸上什么也没有,那张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而已。

突然,徒弟明白了师傅的用心良苦,弹断1000根琴弦,他就学到了手艺,手艺就是药方,因为有了手艺他就有了生存的工具。

从此,徒弟更加努力地说书弹弦,成了知名艺人,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徒弟在开始的生活中,因为眼盲而对生活悲观失望,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是师傅给了他希望,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可以说,正是这个希望才让他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也正是这个希望支撑着他学成了弹琴的手艺,最后终于找到了“解救”自己的“秘方”。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纽约大沙头地区,是一个充斥着强奸、暴力、吸毒等声名狼藉的贫民窟。在这里生活的孩子,整日无所事事,无故旷课、打架斗殴是家常饭,甚至还肆无忌惮地砸烂教室里的黑板……

在这帮疯孩子中,尤以一个叫罗杰·罗尔斯的孩子最狂。他进教室不但从来不喊报告,还要像猴子一样怪叫着从窗子跳下。

所有这些都令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头疼不已。

这天,调皮的罗尔斯又从窗外“飞”了进来,他一边做鬼脸朝同学挤眉弄眼,一边朝讲台摸去。此时站在讲台上的正是新来的校长保罗先生。

保罗先生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怒喝他回到座位上去,而是目光慈祥地看着他,然后握着他的小黑手道:“看你这修长的手指我就知道,将来你就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尔斯大吃一惊,“上帝呀,纽约是多大的州啊,可从来没有人给我说过这样的话!顶多是奶奶见我身体壮实,说我将来能当一个小船长而已。”

但从此以后,罗尔斯竟真的以州长为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不但再也不污言秽语,而且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更令人惊奇的是,40年后,他真的当上了纽约州的州长,并且也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希望,就像不能没有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那么,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是生活中某个幽暗角落里的耀眼阳光,是一直守候在你身边的人生信念,有了它,就有了生活的方向和动力,每向前一步就意味着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第四辑 在逆境中成长,成功是熬出来的

“幸运固然令人羡慕,但战胜逆境则令人敬佩。”这是塞涅卡模仿斯多葛派哲学讲的一句名言。无数的事实证明,人之所以能成功,往往都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积累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在挫折面前,我们不要被吓倒,应该直面挫折,把它当作是成功对我们的考验。坚强地继续走下去,挫折就会成为一笔可贵的财富,成为你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不向苦难屈服,越是逆境越要挑战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遭遇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个时候怨天尤人、焦躁不安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地工作,接受命运的挑战。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对于他是很奢侈的事。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帮助别人打短工,后又背井离乡到齐国拜师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苏秦自恃学业有成后,便迫不及待地告别师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没办法再撑下去,于是他穿着破衣草鞋走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不堪,满脸尘土,与乞儿无异,落魄景象,令人同情。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讥笑他说,“按我们周人的传统,应该是努力从事工商,以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现在却好,放弃这种最根本的事业,去卖弄口舌,落得如此下场,真是活该!”

此情此景,令苏秦无地自容,惭愧而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每次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他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惨不忍睹。家人见状,心有不忍,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自虐啊!”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唯有如此,才能催我苦读!”

经过“血淋淋”的一年“痛”读,苏秦很有心得,写出了“揣”、“摩”二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于是苏秦开始用“锥刺股”所得的学识和“锥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说六国,终获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成功的人生局面。

没有人能给生命贴上永久顺利的标签,但面对逆境的选择却因人而异。懦弱者尽尝烦恼,度日如年,畏难者磨去锐气,把逆境作为安逸的摇篮;有志者自强不息,面对似乎是毫无希望的境遇,在逆境时间的荒野上开垦孕育价值的沃土。

传说中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天庭的禁令,受到天神的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天神对他的惩罚是:把一块巨石推上山。每天,西西弗斯都要费很大的力气把那块巨石推上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的时候,巨石又会自动从山顶滚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就这样周而复始,他面临着永无止境的失败。天神要以此来惩罚西西弗斯,折磨他的心灵。而且,当西西弗斯把巨石往上推的时候,天神都会打击他,告诉他:他永远不可能成功。开始西西弗斯认命了,他每天都承受着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痛苦至极。但一段时间后,西西弗斯决定振作起来。每当巨石从山顶滚下来后,他都会对着天庭呐喊:“这是吓不倒我的!我还有希望!明天我还能把石头再推上山去!”结果,天神无法再惩罚西西弗斯了,只好把他召回了天庭。

如果你有了面对逆境的信心和勇气,逆境便会转化成顺境。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的生活道路也并不总是洒满阳光、充满诗意,常常也会遇到沼泽、寒风或面临荆棘丛生的小道。一时陷入逆境,是人生的一个必修课。

逆境是一种人生的考验,有人能善待逆境,超越逆境,最终成为人们羡慕的成功者。逆境并非绝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放弃奔跑”这样的豪迈气派,为科学和文明做出贡献的前驱者可谓满目皆是,翻览即见。

司马迁“出于粪土之中而不辞”,发奋著述,终于写成《史记》。贝多芬的数部交响曲,都是用理智战胜情感,忍受着失恋的伤痛,靠着对事业的追求谱写而成。丹麦的安徒生一贫如洗,全家睡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