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20:57:11

点击下载

作者:阳知行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试读:

前言

当今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机遇与挑战随时摆在我们面前、竞争与压力让我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成功与失败随时随刻都在上演着欢笑与泪水。在这个关系着个人命运与前程的社会大舞台中,许多人都在忙于应付或疲于奔波,非但没有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反而把自己折腾得满身疲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不懂自己的心理、对方的心理、组织的心理和社会的心理。

人类每向前迈进一步,无论是个人心理还是社会心理等,都在潜移默化中随之变化。然而,作为个体而言,很多人却不知道心理对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当然,作为一门学问,心理学日益被重视起来,心理学家为我们总结出了许多心理定律、心理效应及心理法则。这些定律、效应、法则、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人的社会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正确掌握这些定律、效应、法则、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积攒更多的人脉,提高生活的品质。因此,要想让自己过得更好,让自己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中疯狂绽放,必须要用这些心理学定律、效应、法则、理论来指导我们。

谈及这些心理学定律、效应、法则、理论,用“神奇”进行赞誉,没有一点过分之处。例如“木桶理论”,很多人认为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认知没有错误并值得赞扬,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所长有所不长,也就是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长处必然有短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如果一味地加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却不顾及自己的劣势和缺点,这样的话,很难抵达成功的彼岸。“木桶理论”讲的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所以,“木桶理论”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及时克服掉,变劣势为优势,才能趋于完美。“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提醒我们:当爱情遇上阻力,就会产生“不和谐”、“不稳定”的状态。于是,情侣为了改变这种难受的状态,就会拼命反抗、克服困难来使爱情恢复到“和谐”和“稳定”的状态。奥卡姆剃刀定律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把握事情的主流、目标,解决根本问题,顺其自然,不把事情复杂化,这样就可以把事情处理好。“名片效应”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就像是给出一张名片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对方。凡此种种,无不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诸多的帮助和有益的指导。

本书分十个部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定律、效应、法则、理论的神奇之处。例如“强化内心:做坚不可摧的自己”一章中,就是讲如何利用定律、效应、法则、理论等来强化我们的内心,因为人生就是一场单程的旅行,当环境不能改变时,当命运不能逃避时,当生活需要勇气时,当我们为自己选择好方向时,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励志成功:让梦想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一章中,告诉我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何走得更稳,更容易取得成功。“职场启示:有些规则你必须明白”一章中,告诉我们身在职场,每一步都不好走,都需要智慧地付出。

有理由相信,读者阅读此书后,人生从此不再迷茫、意志变得更加坚定、梦想就在眼前绽放。因为他(读者)从书中获得力量,这种力量从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突破开始,继而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就提高了生存的品质和生命的质量。这样的人,不需要他人的鞭策与监督,成功便会主动找上门。第一章自我认识:剖析人性中的优点与缺点

我们经常会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自知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由于盲目和未知的存在,导致人们虽然每天都与自己相处,但是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这便需要我们审视自己、剖析自己、分析自己,继而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苏东坡效应:若想驾驭人生,先认清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出自北宋诗人苏东坡笔下的两句诗,既包含了对人生的探讨,也是对自我认识的一个美丽注释。古往今来,人们最难认清的是自己,就像身居山中,难以看到山的真实面目。这种难以认清自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苏东坡效应”。“自我认识”是指以自我作为认识对象,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它属于社会认识的一部分。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其认识的主要对象包括自己的个性心理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自我认识是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他人的认识而形成和发展的。对自我认识和对他人认识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对他人认识越深刻、全面,对自我认识就会越随之而发展。

自我认识对自身行为有重要调节作用。正确的自我认识会使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得体;相反,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在人际交往中遭到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有一位呆衙役,没有什么才干,加上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常常丢三落四,虽说办事还算认真,但仍然经常把上级吩咐的事情搞得一团糟。

一次,需要押送一个重罪和尚,将他刺配边疆,因为实在腾不出人手来,县衙老爷只得差这位呆衙役前去押送。临行时老爷对他吩咐道:“这和尚是犯了重罪的要犯,刺配边疆,永不返回原籍,只是你一定要押送到目的地,并且一路小心,不得让他在路上跑了。若是跑了和尚,你不但衙役做不成,说不定还得去蹲监牢哦。”“请大老爷放心!”呆衙役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我自有锦囊妙计看牢他!”

呆衙役的锦囊妙计是什么呢?原来他把一路随身带的东西和人都编成顺口溜,一上路后,他嘴里就嘟嘟囔囔念个不停,心里想这样一来所有的东西就都会记住,不会丢失了。

路上,和尚听他嘴里不停地念什么,开始以为呆衙役皈依佛门,口诵佛经,后来仔细一听,才知道呆衙役念的是:“雨伞、包裹、和尚、我”。和尚暗自好笑道:“真是个呆子!”心里面就盘算着逃跑计划。

走了一天路,天黑下来时,他们到路边的一家旅店求宿。和尚摸出了几两银子说:“我请客。”于是让店家去弄了些酒来。当几大碗酒肉上桌时,那呆衙役早已垂涎三尺了。他口里说道:“惭愧,惭愧!”但手里的筷子已把肉送到了嘴边。就这样大吃大喝直到夜阑人静的午夜。只见那倒霉的呆衙役已被和尚灌了个烂醉如泥,呼呼大睡。

那和尚见时机来了,从呆衙役身上偷来钥匙,解开枷锁,并取出快刀,把呆衙役的头发剃得精光,又将枷锁套在呆衙役脖子上,然后跳窗逃跑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呆衙役才清醒过来,迷迷糊糊中还记得自己身边的东西,于是两手不停摸索,左手抓着了雨伞,右手挽住了包裹,睁开眼四下张望,发现和尚不见了。“哎呀!这可如何是好?”想着想着,他额上冷汗也出来了,腿也软了,头也耷拉下来了。突然,他两眼盯住了自己脖子上套着的枷锁,“咦,这不是和尚的东西吗?”他心里一亮,伸手又摸了摸枷锁上自己那光溜溜的头,顿时喜上眉梢,“谢天谢地,和尚还在。”

他高兴地在屋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忽然又停了下来,好像又遇上了什么解不开的事,两眉紧蹙自言自语地说道:“奇怪,奇怪,和尚倒还在这里,可我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呆衙役愚蠢到连自己和别人都分不清了。当然,这是个夸张的寓言故事,生活中除了精神不正常的人,不太可能有糊涂到如此地步的衙役。但要提防自己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错误,以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清醒的头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人问自己了,谁都没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问。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心理学研究表明,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比自己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更为重要。自我认识正确,就能在心理上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恰到好处;否则,就像盲人骑瞎马,不清楚自己的思想、行为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必然处处碰钉子、犯错误。

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时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来观察自己。正因为是这样的原因,人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但是,基于外界的复杂多变,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和干扰,往往不能客观地、真实地认识自己。通常情况下,不是抬高了自己就是过低估计了自己。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不仅中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名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类似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识。1.学会面对自己,经常自我审视

要敢于面对自己,经常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总结,进步之处要继续保持,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了解自己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自我审视、自我提高的常用方式。2.善于收集信息,培养敏锐的判断力

从周围世界获取有关自我的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由主观意识所带来的偏差。例如,收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各方面相当的人与之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培养自我判断的能力,帮助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生活中,有些人会故意诱发和猎取自己期望的评价,而不在乎这些评价的真实性,这种做法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己,是非常不可取的。3.在成功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从成功和失败的事件中,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了解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越是在成功的高峰和失败的低谷,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因此,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地去了解和发现。4.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如今,许多相关的机构会提供性格、能力、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测试,他们会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个人正确地认识自我提供有效的帮助。暗示效应:当心被催眠成“不行”的人““暗示效应”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的方式,诱导他人的心理,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被诱导的人,按照一定的方法或行动,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有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暗示效应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他在课堂给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这位心理学家先让助手在每位学生面前摆一个空杯子,接着用水壶把白开水倒入每位学生面前的空杯子中。助手逐一完成后,心理学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面前杯子里装的是白开水,请你们喝下去。”

同学们喝下去后,心理学家又让助手拿出一个水壶,再把水壶中的水倒入同学们面前的空杯子中,说:“同学们,刚才倒入你们面前杯子中的水,是来自法国3000米高山上的矿泉水,请你们品尝一下,水是不是有一股甘甜味儿。”

同学们喝下这杯水,有的点头说是有股甘甜味。

最后,这位心理学家对学生说:“这两杯水都是白开水,并且是来自于同一个锅煮开的水。”这就是暗示效应带给人们的奇妙错觉。

暗示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有对事物的看法,当人们进行语言、行为上的暗示时,人们就会将潜意识的看法和他人的暗示联系起来,并形成反应。在上面那个实验里,水壶和矿泉水就是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的一种图像暗示。于是,当心理学家用语言进行暗示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错觉。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身边充满了苛刻、尖酸的人,他们习惯用负面的词语来评价你,每天都对你说“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办不好”,“你是笨蛋吗?怎么脑袋这么蠢”,“你怎么这么差劲呢”……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渐渐被他人催眠成一个“不行”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意志力越差,越不自信的人,越会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换句话说,当一个人非常自信,意志力非常坚定,那么即使别人对他进行消极的、负面的暗示,他仍会笑着开玩笑回击。

如果自己不幸被别人暗示成一个“不行”的人,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依靠暗示效应,你就可以把自己暗示成一个“行”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临时决定组织关押在监狱里的犯人到前线作战。为此,美国政府还派遣了心理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心理辅导,希望这些犯人能以最佳的状态奔赴前线。

心理专家对监狱里的犯人做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辅导。在训练期间,心理专家要求犯人每天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但是,这封信的内容是由心理专家统一拟定的。主要内容是犯人在监狱里的良好表现、改过自新的欲望、如何进步、有着怎样的奋战欲望,等等。心理专家要求每个犯人都要认真抄写,并亲自邮寄这封信。

三个月后,这批犯人被送到前线支援美军。这时,心理专家又要求他们每天晚上为最亲的人写信。信的内容也是由心理专家指定的,主要是讲述他们在战场上如何英姿飒爽,如何服从纪律,如何英勇杀敌……

结果,不久后,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正规军人。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都正如他们在信中写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奋战。

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就会向积极的方向走。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的那一刻,如果对自己暗示说“我很困,我还需要再睡一会儿”,那么就会感觉非常疲惫并且不想起床。相反,尽管非常困,却对自己暗示说“我还年轻,睡五小时就够了,我会精力充沛的”,那么往往可以打起精神起床,而这一天也会是精力充沛的。这就是因为自我暗示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效果。木桶理论:找出自己的短板,变劣势为优势“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这就是“木桶理论”,也叫“木桶定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短板,当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时,要及时克服掉,变劣势为优势,才能趋于完美。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曾从事过律师这一职业,但二人均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律师,于是便及时进入其他行业,后来莫里哀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伏尔泰成为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家。

作家斯贝克的人生刚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有天赋,为了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曾经改行好几次。斯贝克身高近两米,基于身高的条件,最初时打篮球,是当地篮球队的一名队员。由于球技一般,加之年龄渐渐增长,他发现自己不适合继续打篮球了,便改行当画家。他的绘画技巧并没有过人之处,在他给报刊绘一些插画的过程中,偶尔写一些短文,没想到这些短文受到编辑的赏识,自此他发现自己有写作方面的才能,继而走上了文学创作的这条道路。

达尔文不喜欢数学、医学,一旦触摸到植物,便能引发出他的极大兴趣,最终写出《物种起源》,成为进化论的奠基人。如果达尔文不从事植物研究,继续活在数学或医学领域里,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就。对于达尔文而言,数学、医学就是他的劣势,而植物学才是他的优势,能让他在植物王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出来。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不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以成为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科研工作放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学的是工程科学,在老师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感觉到自己干这一行最适合,后来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在尚未学会说话时就开始学习演奏乐器,十岁时就创作了六首乐曲。亨德尔的父亲是宫廷理发师,他希望儿子成为律师,看到儿子如此爱好音乐,十分担忧,并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禁止儿子演奏乐器,甚至因为小学有音乐课而不让儿子上小学。可亨德尔根本就不理会父亲的苦心,白天不行,他就在夜深人静时起来练琴,为了不被人发觉,只好不出声地练。终于,他成了与巴赫齐名的音乐巨匠。

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不足之处,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人总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劣势,为了能弥补自己的短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并不能让自己满意。更有甚者,在弥补自身缺点的过程中,自己本来已经有的那些优势也都变得荡然无存了。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是否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将自己的优势发挥至极点时,就会自动地忽略自己的劣势,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广受欢迎的记者,彼得·詹宁斯在一个个岗位锻炼,经历了一个拉长自己的短板、摆脱自己的短板的过程。

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成为美国ABC晚间新闻主播的时候,大学都没有毕业,但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把事业作为自己的教育课堂。当他做了三年主播,觉得自己因采访能力不足而不能做一名出色的记者时,他毅然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报道了许多不同方面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

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新回到ABC主播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广受欢迎的记者。

彼得·詹宁斯看到了自己的“短板”,就通过努力去弥补它,从而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才能高效落实责任,才不会被淘汰出局。然而,许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起点低,已经晚了,学了也跟不上;还有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一定学历和知识,不再需要学习……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想法。隧道视野效应:站得高看得远,瞄得准走得稳“何谓“隧道视野效应”?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身处隧道,那么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通道,唯有走出隧道,才能看到更宽阔的天地。

从隧道视野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瞄得准才能走得稳。为什么这样说呢?想想看,当你站在山顶时,是不是视野更为开阔,看到的风景也更多。相反,如果你站在山脚,你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你周围的事物而已。

同理,在走路时,如果你的眼睛看得很仔细,那么你走起路来也会更稳一些;如果你走路总是倾向于仰着头,那么总有一天,你会被脚底下的石头绊倒。

喜欢研究历史问题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为什么大多不能取得成功,总是轰轰烈烈一阵子就被镇压下去?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就拿李自成来说吧,他带领农民军浩浩荡荡杀进京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从而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了新的政权——大顺政权。可是不到一个月,这个政权就被清兵给推翻了。

这顷刻间倒塌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李自成的视野不够开阔,在他取得初步胜利后,便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动力,转而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以为自己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却忽略了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兵。事实上,这些清兵才是李自成最大的敌人。

还有我们周围的一些农民企业家。刚开始创业时,他们也曾生机勃勃,可有了点成就以后便停顿下来,再也找不到前进的路子;还有些人根本就不再找前进之路,以为大功告成了,便开始千方百计享受、挥霍,直至企业渐渐衰落,被淘汰出局。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目光短浅、视野不开阔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农思想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认为能够“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吃饱喝足就心满意足,就是人生中最高的享受了。

想想看,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是否经常“走在隧道里”或“坐在井里”,像隧道里的人和井里的青蛙一样,看到的只是自己头顶上的一片天空?是否因为视野不够开阔而看不到机遇呢?

其实,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只有我们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具体该怎么做,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点:1.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收获更大的利益

一位年轻人非常羡慕富翁所过的生活,就向他请教成功之道。富翁知道年轻人的来意后,没有在他面前高谈阔论,而是拿出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年轻人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都象征着等量的利益,你会选哪一块呢?”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当然要选择最大的那一块。”

富翁微微一笑,说:“好吧!”说完,拿起年轻人选的那一块,递了过去,让年轻人吃,而自己却吃最小的一块。

很快,富翁就把最小的一块吃完了,接着便拿起剩余的一块。年轻人看着手中没有吃完的西瓜,显得无计可施。

二人分别吃完西瓜后,富翁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要想取得成功,目光放远一些,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才能得到长远的利益,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也是我想告诉你的话。”

富翁的成功之道就这么简单,放弃眼前的利益,收获长远的利益。如果他也像年轻人一样,拿起大西瓜就啃,那他就不会站在年轻人的面前大谈成功之道了,说不定他也像年轻人一样一贫如洗呢。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哈里森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曾被大家认为是一个傻瓜,为什么呢?邻居们做过一个实验,拿一个五分的硬币和一个十分的硬币,让他从两者之间选一个。他每次都选那个五分的,大家以此为乐。

其实,哈里森一点都不傻,反而聪明得很。试想一下,如果他一开始就拿了十分的,还有人会再拿钱让他挑选吗?他是放弃了眼前的小利益来保留长远的利益。

暂时的放弃,是为了以后的获得。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仍然不明白。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些人,凡事都要斤斤计较一番。给人送礼物,有的人经常不平衡:为什么我送了你500元的东西,你却只还回来300元的;公司加班,这些人也要嘀咕:为什么就要我加班,而你不加?

这些人的目光实在是太短浅,对方还回来的礼物没有你送出去的多,或许是因为他现在手头紧,只能拿出这么一些。你对他的好,他是铭记于心的,等他日后生活宽裕了,定会找机会回报你,送你价值更为贵重的礼物。

还有加班也是如此,表面上看似你在吃亏,但实际上获利的依然是你。你主动留下来加班,你的老板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他当时不会说什么,但是他定会感动于你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哪一个老板不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如果有一天有什么好事,老板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你。2.把眼光放到十年以后

很多朋友常常对自己的现状自鸣得意,说:“目前所拥有的生活状态,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工作稳定顺利,父母身体健康,丈夫体贴,孩子孝顺。对于我来说,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你赞成这种人的生活态度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不妨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你父母现在的身体还算健康,但你能保证十年后他们还这样硬朗吗?

你的小孩才念幼儿园,所以没有积蓄也没问题,但要是哪一天金融危机来了,你该怎么办?

你觉得你现在的职位已经可以了,所以你不想再为自己充电,但十年后呢,不思进取的你有可能还在原地踏步,或者被有能力的人取代,甚至面临下岗的危险。

当然,这些问题也许有点夸张,但是世事难料,谁又能保证未来会怎么样。我们不是神仙,没有预测未来的通天本领,但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如果你把眼光放在十年后,你的未来肯定美好无比;如果你依然着眼于现在,那么你将一事无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成立了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组织——联合国。

既然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就必须有个固定的工作场所,也就是总部。当然了,既然是总部,所在地肯定要选在繁华的都市中。

这对于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困难,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各国首脑为了此事,不停地商量来商量去,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这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洛克菲勒家族宣布,愿意掏出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并且无条件地捐赠给联合国。

人们不禁惊讶了,花这么多的钱买土地免费赠送给联合国,这不是傻子才会做的事吗?洛克菲勒家族的人简直是头脑发晕了。

可是这些人并不知道,洛克菲勒家族在买下这块土地的同时,也买下了与这块土地毗连的全部土地。等到联合国总部大楼建起来后,四周的地价绝对会飙升。那么,洛克菲勒家族赚到的不知道是多少个870万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为什么能够赚得盆满钵溢?就在于他们有前瞻性的眼光,而不是局限在现在所取得的成就上。比别人多走几步,将问题看得更远,接近成功的概率不就更大了吗?

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谁也不愿意成为“刻舟求剑”中那个愚昧的楚江人。所以,把眼界放远些,不孤立静止地处理事物,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顺应未来,少走弯路。定型化效应:不做刻板、偏见的人“定型化效应也叫“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偏见看法。例如,我们认为老年人喜欢墨守成规,年轻人显得热情奔放,性格内心的人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等。在一项关于偏见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向美国白人学龄儿童展示愤怒和高兴的表情图片,并让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结果,大部分儿童将愤怒表情涂成黑色,高兴的表情涂成白色,这表明这些儿童潜意识里是有种族偏见的。

类似的偏见还有很多,例如犹太人和美国人的形象,在中东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电视节目中常常被丑化,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即使到今天也无法改变。虽然这些国家迄今为止已经不再发生冲突,但是人们无形之中形成的认知偏见却仍然影响着他们的判断。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所以有定型化效应,是因为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信念和看法。为了证实这一判断,他们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格林沃尔德教授完成的。

格林沃尔德教授发明了一个可以测量人们对某个群体潜在态度的电脑测验,在测验中,被试者需要快速将看到的单词或图片按要求分类。其中单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代表积极向上,一种代表消极悲观。而图片也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男人和女人的脸。测验以两种方式进行,先进行的是内隐测验。测验开始后,屏幕中心逐个出现不同类型的词语或图片,屏幕上方的左右两边会出现与之对应的类别标签。测试者需要分辨词语或图片类型,然后按键盘上的“E”或“I”键确认。例如屏幕上出现了男人脸孔的图片,标签为左边是女人,右边是男人,检测者就应该按“I”键,因为“I”代表了右边一类。

如果测试者按键正确,下一个图片或单词就会自动出现;如果按键错误,电脑就会出现一个“×”符号。内隐测试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发生些改变。特别是到了第三和第四阶段,屏幕中的单词和图片随机出现,左右上方分别有两个标签,例如左上方是男人、坏的,右上方是女人、好的。第六和第七阶段与第三和第四阶段内容一样,就是左右两边标签调了下位置,例如左上方是男人、好的,右上方是女人、坏的。

如果一个人对男人的印象有偏见,当“男人”和“坏的”两个标签同时出现时,这个人的反应会变快,直接就按下正确的按键。如果标签将“男人”和“好的”归类在一起,测试者会因为这个标签与个人内心看法不符,而导致反应速度变慢。在按键的过程中,大多数需做到迅速反应,这种反应属于无意识的,所以他们对某一类人的偏见是隐性的。

内隐测验结束后,测试者参加问卷调查。他们需要填写一些个人资料和问题。结果显示测试者填写的调查问卷都是积极向上的,与内隐测验结果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很多人表面上没有表现出对一类人的偏见,这是因为偏见不受他们意识的控制。但是这些偏见部分存在于他们的无意识中,对他们产生了一定影响。

个人通常对人造成偏见,却无法意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无意识的想法难控制,而无意识形成的态度更难控制。如果个人想控制自己无意识的偏见,就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认知偏见通常以个人思维和认识为导向,要想控制偏见,先要改变思维和认知。例如你对一类人的印象有偏见,可以跟他们相处一段时间,等你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处事与你印象中的不一样,你就会对他们有所改观。锚定效应:不让额外信息影响个人生活“一个人的大脑在进行信息补充的时候,会受一些信息、态度或是数据的影响,从而对个人的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就像我们购买商品,如果商品的评估价格与标签价格相符,我们对该商品的购买概率就会增加;如果相差太远,可能不会去购买,可见大脑补充的信息受某些因素的控制。

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与丹尼尔·卡尼曼做了一项脑补实验。实验人员示意被试者看一个幸运大转盘,转盘边缘依次刻有数字1到100。为了达到实验效果,实验人员对转盘进行了特殊处理,每次旋转之后,使指针都指向10或是65。不过被试者不知道转盘被动过手脚。

转盘停止后,实验人员问被试者一个问题:“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中占有的比例是多少?”实验人员示意被试者可与自己转到的数据做比较,并记录他们评估的数值。结果显示,转到10的被试者,评估的数值平均为25%,转到65的被试者评估数值平均为45%。

实验证明,人在进行信息补充时,内容会受听到或看到的一些事情的影响,从而影响评估结果。这是一种认知偏见,被称为锚定效应。锚定效应使人在对某件事情做出评估的时候,无法自控地就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到最初获得的信息上,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胡思乱想,我们就要找到适合的方式去控制思维。

小美是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优质女生,她有一个闺蜜团,均由青春靓丽的女孩组成,聚在一起时小美总会做一些让闺蜜大跌眼镜的事情。次数多了,闺蜜们见怪不怪,称她有“个性”。这话一点不假,她的确是一位有个性的女生,例如闺蜜们聚餐时,大家都喜欢点一些清淡的食物,她则不然,非额外点一盘爆辣的菜。其实,小美并非喜欢吃辣,所以点辣的,按她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挑战自己的胃口。等那盘爆辣的菜上来之后,闺蜜们避而远之。小美装出很豪爽的样子,夹起菜塞入口中,当筷子还没来得及放下时,小美便喷了一地,满口喷火般辣得毫不顾忌淑女风度,哇哇大叫起来,吓得闺蜜们不知所措。而小美本人则冲进洗手间,拼命用水漱口,当再次返回姐妹们中间时,隐约可见“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痕迹。尽管这是一场惨痛的教训,小美还是对那盘爆辣的菜情有独钟,虽然不敢大快朵颐,总是用筷子蘸里面的汤汁,让舌尖去享受被辣的感觉。

小美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人。有一天闺蜜团里的一位姐妹粉嫩的脸蛋有所变化,后来在其他姐妹们的轮番拷问下,她如实招供,做了微整形。小美听后,对她大加“斥责”,并反复强调原汁原味最本真。再过几天,姐妹中又有人的脸蛋发生变化,小美照例对其“嘲弄”一番。就这样,闺蜜团中的姐妹们陆陆续续都对面部进行微调,小美照旧对此表示不屑。

然而,半个月后,让姐妹们又大跌眼镜的是,小美竟然也微整形了。当姐妹们一致攻击她决不微整形时,她却大方地说:“既然姐妹们都对自己的‘面部’进行了改变,如果我再不行动,就无法与姐妹们融入一起啦!”

小美起初抵制微整形,后来闺蜜团的姐妹们都做了,她的底线被自己突破了,接受了微整形。小美的行为就是被外部信息控制了自己的思维,最后接受微整形,继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生活中,我们要想保持自我,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轻松控制补充信息对决策和判断的影响。1.认清大脑补充不完整信息的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有意识进行的,一种是无意识进行的。对于有意识的信息补充,只要不放松警惕,还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对于无意识脑补,因为在信息补充的时候,你没有意识,所以控制起来也不容易。2.避免产生认知偏见

避免认知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思维,不要让你的思维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例如你要买一处房产,思维千万不要被售楼人员的话语所迷惑。如果他们说房子如何结实,结构如何合理,环境如何优雅,你的思维立即被他人牵引,头脑一热就买了房子,那绝对不是明智之举。一定要根据多方面因素仔细判断,然后再做决定。

人的大脑为何会对不完整信息进行补充,主要因为个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所以还需通过其他信息做出判断或评估。如果你能尽可能多地将信息了解全面,将一切合理掌控,你的大脑就不需要额外补充信息,也就无从影响个人生活了。布里丹毛驴效应:不要让自己变成一头“蠢驴”“一个名叫布里丹的人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都要向农户买一堆草料喂它。有一天,农户额外赠送了一堆草料,布里丹将两堆草料都放在毛驴旁边。这下子可给小毛驴出了个大难题,两堆草料大小相等、质量一样、与它的距离也等同,究竟该吃哪堆呢?虽然毛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它始终在两堆草料中间徘徊,左看看,右瞧瞧,根本拿不定主意。事情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最终,可怜的小毛驴竟然眼巴巴地看着两堆草料饿死了。

根据这一现象,布里丹总结出有名的心理定律——“布里丹毛驴效应”,主要是指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理之下,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人们往往在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正因为左右都不肯放弃,所以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变成布里丹的小毛驴,每当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都会反复权衡,再三斟酌,在举棋不定的思考中让机会偷偷溜走。人生充满了选择,我们必须在选择中做出一个决定,机会稍纵即逝,想要拥有紫霞仙子的“月光宝盒”让时间从头来过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决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考验的交集。1.做出正确的选择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两个牧童在山林里发现一个狼窝,狼窝中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小狼崽。两个牧童一人抱起一只小狼崽爬上了高高的大树,他们打算利用小狼崽来捕获老狼。

一个牧童在树上掐住小狼的耳朵,小狼开始嚎叫,老狼随即奔来,在树下疯狂地乱抓。

另一个牧童在旁边的树上扯小狼的尾巴,这只小狼崽也连声嚎叫,老狼又来到这棵树下,企图救回孩子。

老狼在两棵树下不断地奔波,它不知道先救哪只小狼崽好。最终,老狼累得气绝身亡。

老狼之所以累死,是因为它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倘若它能守住一棵树,就可以救回其中一只小狼崽。也许我们会嘲笑老狼愚蠢,但是由于布里丹毛驴效应的作用,人往往比这只狼和小毛驴还要愚蠢。古人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正是这个意思。

生活这出戏剧永远没有结局,在矛盾迭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选择。这些选择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也不可能猜中结局。在悬而未果的答案中,我们的选择意味着放弃。很多时候,选择的关键在于当初的果断与最终的坚持,而不在于选择的过程。如果你不想成为布里丹的那头小毛驴,最好不要局限于选择的本身。2.一旦决定就动手去做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现实正是如此,现代社会并不一定是你做得最好就会成功,机遇稍纵即逝,速度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成败已经不能仅仅以“大鱼”、“小鱼”论,而要看“快”与“慢”了,因此也就形成了“快鱼吃慢鱼”的结果。

1983年的一天,王光英看报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条只有几十字的短讯,大意是说南美洲的智利有一批二手汽车要出售,关于汽车的型号、数量、价格、产地和使用程度,短讯中一概未提。

凭着商人的敏感,王光英预感到这个短讯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当务之急是如何弄清这一消息的全部情况。于是,王光英立即与这家报社取得了联系。得到证实后,王光英又马上找来几个公司精英,让他们对这一消息进行高度关注,并进行顺藤摸瓜式的挖掘整理,以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把握这条信息。

几天之后,王光英得到了这一消息的最新报告:南美洲的智利有一家铜矿,矿主数月前订购了一批包括美国道尔奇、德国奔驰等著名品牌在内的各类型大吨位载重车、翻斗车等工程车辆,共计1500辆,但是前不久铜矿倒闭,矿主不得不折价拍卖这些新车偿还债务。同时他还获悉,这一消息已经被中国香港、智利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得知。

1500辆折价新车,这可是一笔大买卖。王光英没有丝毫迟疑,他立即派出了一个由专家与工作人员组成的派遣组飞赴智利。临行前,王光英还赋予了他们绝对的临时处置权。

经过认真验货,派遣组认为这批车辆各项指标都很令人满意,于是立即进入了实际谈判阶段。一番紧张地斗智斗勇之后,派遣组最终与矿主达成了以原价三八折的价格成交。仅此一项,就为王光英带来了7000万美元的巨额利润。

能够从一条“二手信息”中挖掘到7000万美元的利润,这中间固然与王光英的商业头脑有关,但是面对信息时的快速决断和迅速反应,尤其是给相关人员拍板权的这一举动,才是成就这笔大生意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高度灵敏的商业嗅觉固然重要,但当机立断、果断行事的魄力却更加重要,不可或缺。

有的人经常埋怨环境不好没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坚持要等到条件完全成熟再动手,有的人想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确实要做好准备,确实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的决心和行动,而不是空想。积极行动会导致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心态,心态是紧跟行动的,你的内心怎样想,你就会采取怎样的行动,也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从众心理:随大流难以坚持己见“人们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行影响。听到他人的观点,看到他人的行动,人们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想法,跟随众人的行为。还有些人因为没有主意或想法,所以就按照别人的言行行事,这说明个人思想一旦受众人影响,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会下降。

心理学家针对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目的在于考察他们的言行是跟随众人行为,还是坚持己见。心理系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人,说他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今天来到这里是想向大家介绍一种他新发明的化学物质。这位化学专家拿出一个小瓶子,向大家介绍说,这是一种无色的化合物,打开盖后,会在整个教室散发出一种恶臭的味道。他请大家闻一闻,闻到的就请举手。这时他开始掐表计算时间。15秒钟的时候,前边几排大部分同学举手示意他们闻到了臭味;到了一分钟的时候,课堂上75%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化学家只是一位德语老师,而瓶子里的化学物质只是普通的蒸馏水,什么气味都没有。

学生们之所以都相信这个化学物质有恶臭的味道,只是因为受两方面影响:第一就是权威专家的诱惑。当他们知道站在台上的人是化学界权威人士,就相信他说的任何话都是真实可信的。第二点就是从众心理,一个人本来没有闻到任何气味,但是看到前边几排同学举手,可能会疑惑自己的鼻子是不是失灵,他们更愿意追随大多数人的意见,于是不管闻到还是没有闻到,都选择相信别人。

在生活中,这种从众心理屡见不鲜。例如日本发生地震,核电站泄漏的时候,人们听说核能污染了海水,以后晒出来的盐对人体有危害,所以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抢盐狂潮”。其他地方的人听说有些城市开始抢盐,也失去了理智,他们大街小巷到处找盐,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抢盐”的队伍。还有人想在外边吃饭,看到一条街上的一家饭店门前排了很多人,就想这家店的饭菜做得一定是最好的,于是不惜花费一两个小时排在后边等。再一会儿,还有人经过,本来他们定好到哪儿吃饭,一看这个饭店人最多,就放弃了当初的选择,也跟在后边排队,这个队伍越来越长,受诱惑的人也越来越多。等人们进去吃完,可能会发现,这个排队人数最多的饭店的食物味道只是一般而已,还不如自己当初选择的小店好吃。这都是从众心理为人带来的影响。

在众人的影响下,人性的弱点就会显现,随大流、没有主见、失去理智、做出错误判断。因为他们觉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要与大众保持一致,不能显得太另类。大多数人会接受别人的观点或行为,而不去思考自己行事的真实目的。他们在大众行为和想法的诱惑之下,很难控制住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了一系列有关从众心理的实验。实验室中有七个人一排的座位,真被试者坐在第六个座位处,周围六个被试者都是实验助手,也就是“托儿”。实验开始了,被试者要求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问题。实验人员先让被试者看两张纸,一张纸上是一条标准线段,另一张纸上有三条长短各异的线段。而被试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看三条线中的哪一条与第一张纸上的标准线段一样长。如果要是真被试者单独一人,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这种题目对于一个正常智商的人来说简直太简单。但是不幸的是,他被放在第六位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容易对他造成困扰。

如果前边五个人都选择正确答案,真被试者也会选择正确答案。如果第一个人选的是个错误答案,被试者会嘲笑他的愚蠢。第二个人也选择错误答案,被试者会认为这是巧合。如果第三个、第四个人也选择错误答案,被试者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轮到第五个人时,他也选择了错误答案,被试者的自控力底线彻底崩溃了。不管被试者最初的选择是什么,此时此刻,他显然已经无法相信自己,只好选择别人都选的错误答案。

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人单独回答问题时,正确率可达99%;当别人选择错误时,有75%的人都会选择错误答案。也就是说,群体人数越多,个人越难坚持己见。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当人们受到来自群体行为或意见的压力,就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去追随大多数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随大流”。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说,就像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样。

美国学者詹姆斯·瑟伯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件好笑的事情。一天,一人突然在大街上向东奔跑,接着一个卖报的孩子也跑起来。再接着又见一个绅士匆匆忙忙地跑,可能有要紧事要办。这三个人一跑,十几分钟之后,就在这条街上,几乎所有人都跑了起来,而且神色慌张,大喊大叫着救命。这时街上跑的人越来越多,就像逃避生命灾难一样。从人们的叫喊声中得知,他们以为河水决堤,觉得跑向东边是最安全的。其实,第一个人奔跑只是赶时间去办事,当奔跑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就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把一个简单的奔跑,变成一件大事,这确实很搞笑。

有时候,我们会嘲笑别人“随大流”,但事情真要落到自己头上,我们也不见得能克制住自己。从众心理很神奇,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遇到它也会不起作用。当你受到团体的诱惑,就失去了理智和方向,就会盲目跟风。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去分析当前的形势。当你感觉自己的意见和大家不一致时,先不要急着怀疑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一番。当你考虑清楚了,再决定做什么样的行动。道德许可效应:提高自控力,才不会纵容自己“人的思想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在好的行为准则之下,个人总会做出一些坏事,例如一个慈善家用募捐来的善款买豪华轿车;一个知法守法的警察残酷地对待罪犯;一个有家庭观念的已婚政治家与其他女性有染。这些人都觉得自己有高尚的品质,对某事有自己明确的道德标准,但是他们在做与这项道德标准相关的行为和判断时,更倾向于做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努瓦·莫林和戴尔·米勒在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中做了一个调查。他们让学生对两个命题进行判断,第一是大多数女人真的不聪明;第二是大多数女人相比出来工作来说,更适合在家看孩子。当女生看到这两个命题时会非常生气,她们明显感觉到性别歧视;而男生看过后,也会对这些有歧视色彩的命题进行反驳。接着调查人员换了另外两个命题,把之前的“大多数”改为“有些”,就变为:第一,有些女人真的不聪明;第二,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看孩子。这样一来,虽然还略带性别歧视,但因为只是说一些人是这样,所以学生们的态度中立一些。

做完判断,调查人员模拟一个职位招聘场景,让学生们从几个做高层的候选人中选出最合适的人。候选人有男性也有女性,对于接受调查的学生们来说,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他们应该不会歧视女人。但是据他们所知,这些工作一直由男性主导,所以在选择上也偏向于男性。结果表明,那些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学生更愿意选择男性来担任职位,这明显与他们的言论不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我们震惊,心理学家也很震惊。按理来说,一个人表达了一种态度,他的行动应该与这种态度相互一致,这就是表里如一。但是,调查结果却和他们当初表达的观点背道而驰。强烈反驳性别歧视的学生,感觉自己是高尚的,他们觉得自己获得了道德许可证书,因此对自己的行为丝毫不加限制,做出了有性别歧视的选择。

其实,这些学生真的没有歧视的想法,只是他们感觉自己之前的表现太好了,于是就受这种感觉操纵,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人的自控力低下,不是意志力缺乏或者血糖含量低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受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因为能够自控,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判断,之后放纵自己的一系列行为,他们也都认为那是自我控制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把自己当作高尚品质的人,觉得自己那么棒,应该得到补偿,于是就向诱惑屈服,以至于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我们想知道“道德许可”的逻辑是怎样的,但是它真的没有什么逻辑可言。通常人们做了对自己美德满意的事情,都会放纵自己做出冲动的事,就像一个人起早贪黑为工作奉献,他就觉得用公款消费是应该的。因为一直相信自己仁慈善良,所以做出些不好的事情也情有可原。这是人的本能,很难找出一个符合这种思维方式的逻辑。

将某种行为冠以道德的名义,只会让我们有矛盾心理。我们的前进的动力是获得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受道德的激励。如果为了必须完成某件事情,就该增强自控力,我们就会排斥这种强加的负担。就像一个人总告诫自己要健身减肥、戒烟戒酒,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高尚的。但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你从道德的角度强加给自己的,所以你很难控制自己去实现目标。

布琳达还有半年多时间就要和男友走入婚姻殿堂。她想让自己变得更苗条一些,所以为自己制订了减肥计划。她决定每周到健身房三次,她能把每种运动消耗的卡路里计算清楚,例如爬台阶,她知道每分钟消耗多少,跑步每分钟消耗多少。这样一来,到结婚的时候就能减到合理体重。但是因为她总是计算消耗掉的卡路里,所以不自觉地就会想到自己能吃多少卡路里的食物。坚持健身成为她的道德许可证,因此她更加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例如她在跑步机上多待了几分钟,就会在预先计划好卡路里的食物中再添加一些东西,例如巧克力或黄油曲奇。几个月下来,她的体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增加了不少。

布琳达走入了道德许可布下的陷阱。她的目标是减重,于是把健身当作完成目标的必要方式。她觉得只要锻炼了身体,就可以多吃东西,相当于把实现目标的行动和目标本身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当她做了和目标相符的行动,就觉得自己的积极行为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她没有把健康合理的饮食看作减重的另一个方式,于是放纵自己吃喝,反而忘了自己的真正目标。

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将道德问题和普通问题明确区分,这样才能避免走入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都认为道德问题是对个人自控能力的挑战,于是用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来验证自己是高尚还是卑劣,但是这些事情不能成为道德问题,所以也不能用高尚、卑劣来形容。只不过,只要我们一把自己的行为道德化,自控能力自然就下降了。破窗效应:千万不要捅破第一个窗户“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某栋建筑物的门窗被打破,主人因为忙碌等原因没有及时对门窗进行修复,那么最后这栋建筑物的门窗几乎都会被打破。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的形成是由于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当被打破的门窗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对路过人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例如,这是可以被打破的门窗;打破这个门窗的话不会被惩罚;这个建筑物没有人住,可以打破它的门窗。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就会使人不自觉地想要去打破其他完好的门窗。

同样的道理,某段公路的绿化带如果是完好无缺的,就会形成一个心理暗示:这里不能通过。当有一个好事者将绿化带的矮小灌木踩倒,形成一个可以过马路的捷径,那么之后就会有很多人从这条新路上经过。这恰好印证了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我们知道,当捅破了第一个窗户得不到修复,那么还会捅破很多个窗户。生活中,当开启了某件事情的“第一次”,就很难避免“第二次”、“第三次”的发生。举个例子,当我们每天都坚持准时上班,那么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觉得迟到是不好的。当有了第一次迟到的经历,那么下次快要迟到时就会觉得事情没那么严重,脚步也就不再急匆匆,结果就真的迟到了。在人的心理上其实很不喜欢去突破“第一次”,但是当突破了“第一次”,就会变得无所谓了。

当然,当你捅破了第一个窗户,犯下了第一次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改正,那么人们对你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差,犹如千疮百孔的门窗。此后,即使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好比在破了许多窗户的建筑物上刷油漆,依然改变不了人们对这个建筑物的印象。

在很多电视剧对白里,犯罪的人会继续走在犯罪的路上,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也是身不由己。”

很多时候,当人们的错误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当第一个窗户被捅破的时候,人们会想要将这扇窗户修好。可是当破了第二个、第三个窗户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无所谓了,反正再破一个也是这样。最后,当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了再去修复,人们就会觉得厌烦和艰难。所以,当人们的错误或者犯罪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身不由己”的感觉。这就好比一直对学习表现不出积极情绪的人,等到这样的惯性保持了好几年再想要打破,就会发现非常难以改变。

那么,当破窗效应到达了极致,人们要如何突破这个效应呢?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曾经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每一分半钟里就会有一个犯罪事件发生。不少来到这座城市的商人、游客都遭受了无妄之灾,从此纽约变得让人闻风丧胆。

当时,美国的心理专家认为纽约是陷入破窗效应的一个典型城市。人们在大街上公然抢劫,在地铁车厢里写淫秽的语句,在街道上到处乱丢垃圾。心理专家认为,当越来越多的人犯罪,越来越多的人在车厢里写淫秽的句子,在地上丢垃圾,人们就会认为多自己一个也不多,并在环境的暗示下走上犯罪或者是破坏的道路。所以慢慢地,纽约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脏、乱、差城市。

不久,美国政府意识到纽约的混乱是国家的隐患,如果不整治,就会影响到美国的整体形象。为此,美国政府多方求援,其中包括请心理专家,最后狠下心,大力整治当地的治安。

为了表明整顿决心,美国政府花钱清洁了全部地铁车厢,并派专人抓捕在车厢里涂鸦的人,然后将其铐在月台上以儆效尤。同样的整治力度也扩展到街道的抢劫事件、丢垃圾行为等各个方面。经过长达三年的整治,纽约脱胎换骨,以崭新的面貌再次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贸易中心。

这就是心理学家支的招——当人们无法阻止破窗效应的时候,干脆改变整个破窗效应的环境。美国政府通过整顿犯罪的环境,让“破窗效应”产生的环境消失,从而打破了恶性循环。去他的效应:面对诱惑,一定要守住底线“心理学家彼得·赫尔曼曾经带领自己的研究小组做了一个关于“去他的效应”的实验,目的在于了解人在屈服于诱惑的时候,能不能因为罪恶感而控制自我。

被试者到达实验室时,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进食,正如研究人员说的,他们已经到达“饥饿状态”。这些被试者被分成三组,分别对待。实验人员给一组被试者一小杯奶昔,让他们先缓解一下饥饿感;接着给另一组两大杯奶昔,让他们一次就吃到饱;而最后一组被试者则没有分到一点奶昔,他们仍然处于饥饿状态。

接下来,实验人员把这些被试者安排到一间装有各种零食的房间内,里边放着几碗烤薄饼和曲奇,外加一张评价表。实验人员想看看不同饥饿程度的人面对零食的各种反应。被试者想吃多少就可以从碗中取多少出来,吃光碗里的还可以再向实验人员索取。被试者以为自己吃得多,评分会更高,其实分数对于实验人员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被试者吃的食物的量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以及节食的人和不节食的人在美食面前有何差异。

在不节食的一组被试者中,刚刚喝了两大杯奶昔的人只是吃了一点点薄饼,然后就填了评价表;喝了一小杯奶昔的人,吃薄饼的数量稍微多些;一直处饥饿状态,一点奶昔没喝的人,一下子就吃掉了很多薄饼和曲奇。这一组人的做法,应该算是正常的反应。

对于节食组的被试者来说,情况就出现偏差。喝了两大杯奶昔的人本来应该是肚子最饱、最吃不下东西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令实验人员惊讶,他们吃的东西居然比好几个小时没有进餐的被试者吃的东西更多。实验人员不敢相信,为了进一步证实结论的正确性,他们反复用实验进行论证,结果与第一次实验是相同的。

节食者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好每日的进食量,当他们有一天一旦进食超过了这个限量,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而食用更多的东西。实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