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5:32:0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新龙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试读:

前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乱晋阳跃兵,西渡黄河,攻占长安,建立大唐帝国,并一一削平薛秦、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宫廷倾轧,明枪暗箭终酿成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继承皇位,任人为贤,大唐王朝先后征服东突厥、土谷浑、高昌、薛延陀;和亲吐蕃,以战求和,安定边塞,民族团结,国运兴隆,开创了贞观之治。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就算是像大唐这样的灿烂、华美的帝国背后,也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隐现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权力、金钱、荣誉、美色永远是罪魁祸首,也永远是战利品。如此说来,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啊。

李渊建唐

隋朝功臣的后裔,终因不满隋朝的统治,举起起义的大旗。镇压起义的功臣

李渊出生在隋王朝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和北周最高军官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唐国公,他的父亲也是北周时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的母亲与北周明帝皇后和隋文帝皇后是亲姐妹。李渊幼年丧父,7岁便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隋取代北周后,15岁的李渊被任命为隋文帝的贴身侍卫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军事重镇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尽管李渊镇压农民起义很卖力气,但是隋炀帝还是不信任他,派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雅做太原副留守来监视他。当时反隋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李渊和他的次子李世民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隋朝的统治不会长久,只有趁天下大乱的机会,夺取政权,才能保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并不急于称帝

同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杀掉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迈出了兴唐灭隋的第一步。随后,李渊做出了富有政治远见的重大决策:他派人出使突厥议和,表示愿意永远结为盟好,并请求出兵协助伐隋。这不仅消除了突厥挥师南下的后顾之忧,还得到外来的兵援,壮大了自己的声势。进而他又招募兵员,制造弓箭,蓄养马匹,积极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与此同时,李渊广泛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地位争取各界人士的支持,获得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援助。在短短的120多天内,李渊便占领了关中,攻下了长安。

李渊攻进长安以后,本可以立即称帝建国,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从有利于兴唐灭隋的战略角度,十分机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又一次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李渊立隋炀帝的孙子——13岁的代王杨侑做皇帝,就是隋恭帝,尊当时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自己做大丞相。这样,他既取消了隋炀帝的帝位,又可以利用杨侑这块招牌去招降隋朝的文武官员,把全部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公元618年隋炀帝死后,李渊废掉隋恭帝,改国号为唐,当上了皇帝,称为唐高祖,定都长安。经过一段时间的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天下。

征战七年定大唐

面对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李世民浴血奋战,用7年的时间统一全国。支离破碎的国家

李渊登基为唐高祖的时候,仅据关中一隅,面对的却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复杂形势。薛举父子占陇右、刘武周据代北、王世充洛阳称帝、窦建德河北建号大夏、杜伏威江淮为王、萧铣偏霸两湖,自武德元年七月攻薛举,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讨平山东徐圆朗,将近七年的征战,才换来一个统一、安定的局面,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七年征战中,除平江准、定两湖由李孝恭指挥外,李世民先后经历数战,夺陇右、克代北、攻洛阳、战武牢、决湍水、平山东,既表现了他颇知用兵之道的一面,又显示出他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一面。在历代帝王中也不多见。京师骚动

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武德元年封为秦王,九年即帝位,是为唐太宗。

公元617年,李渊父子攻占长安后不久,占据陇右之地的薛举父子便以10万兵力进逼渭水,构成对李渊势力的严重威胁。李渊称帝后,薛举联络突厥“谋取京师”。刚刚被封为秦王的李世民以西讨元帅的名义,将八总管之兵迎击,被薛举精锐包抄掩袭,士卒死者过半,大将军被俘数人,致使“京师骚动”。面对这一战局,秦王并未气馁,积极进行休整。一个月后,亲为元帅,领兵迎敌。由于“士卒新败,锐气犹少”,他便“闭壁”与敌相持两月,“待其气衰后奋击”,一战而“陇西平”,解除了唐政权西北方面的威胁。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

陇右刚定,刘武周依其大将宋金刚之谋,“人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引突厥之众,连败唐军。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九月,逼近太原,齐王李元吉连夜携带妻小逃往长安。高祖李渊发出“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旦弃之”的哀叹。十月,宋金刚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高祖无奈,亲写诏敕,欲“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秦王坚决反对,以太原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而一统大业未就,就要举而弃之,深以为恨,上表表示“愿假精兵三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于是,高祖尽发关中之兵。十一月,秦王统率大军,履冰渡河以迎敌。两军相遇后,又采取“坚壁挫锐”的策略,使宋金刚粮尽计穷,不战自退。

第二年四月,秦王对后撤的敌军开始尾追。在吕州击败退军后,继续紧追不舍。有时,一昼夜行军200里,战数十合。粮草给养供不及时,总管刘弘基“执辔”劝谏说:“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秦王坚意穷追,“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至雀鼠谷,一日八战。这时,秦王已是“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夜宿谷西原,军中只有一羊,烤熟后秦王与将士分而食之。天明后,继古代昆虫续追击。至介休,宋金刚以余众2万背城布阵,决一死战。秦王分兵挡其南、北阵,亲率精骑出其阵后,大败宋金刚,又追击数十里。刘武周知宋金刚全军覆灭,双双亡奔突厥,代北又回到唐政权的统治之下。腹背受敌

刘武周南下之时,王世充借机扩大势力,据有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收复代北两个月后,征战的重点便转向关东。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秦王第三次挂帅,大军长驱河南。在进攻洛阳的要道慈涧,为了解敌情,秦王亲率轻骑探敌营,与王世充大军遭遇。因寡不敌众,道路险厄,被围军中。“左右成惧,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太宗左右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获其大将燕顾”,逼退王世充。回到唐军营门,由于满脸尘垢,连守门的军士都认不出他是谁了。直到他解胄自言,方知是秦王。第二天,率步骑5万直逼敌营,王世充自知难敌,退守洛阳,唐军顺利地完成对洛阳的合围。半年的相持,突破洛阳外围防线,“秦王移军青城宫”。王世充以2万之众,欲与唐军决一死战。为察知敌军纵深情况,秦王又一次率精骑数十冲至敌阵背后。冲杀中,众骑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侍从。王世充骑兵紧逼,秦王坐骑中箭。丘行恭回马紧射,挡住追兵,将坐骑让给秦王,自己执长刀步战,突阵而出,与大军会合。摸清敌阵部署,秦王挥军而进。王世充率众殊死搏斗,四次被唐军冲散,又四次迅速聚合。从早战至午,王世充军渐渐不支。秦王纵兵追杀、直抵城下。一边昼夜攻城一边拼死守城,战局处于胶着状。这时,唐军将士感到“疲弊”,“思归”心切,总管刘弘基等也建议班师。高祖李渊亦以洛阳守备坚固,久攻不下,密令秦王退兵。在这关键时刻,秦王强调:“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并下令军中:“洛阳未破,势必不还广主帅。”极大地鼓舞了攻城将士。不到一月,洛阳城中粮尽,公卿连糠屑也不足供,“死者相枕倚于道”,指日即可破城,当此之际,窦建德10万之众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要秦王西退潼关。

面对腹背受敌的复杂形势,秦王审时度势,冷静地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亲率骁勇3500人马急奔武牢关。两军对垒后,秦王侦知窦建德布署后,沿途设伏,仅以四人“与之偕进”。秦王“执弓矢”在前,尉迟敬德“执槊相随”。当距敌营三里左右,大喊“我秦王也”,射杀一将,引窦营5000余骑来追,秦王、尉迟先后射杀数十敌,诱其入埋伏圈,首战告捷,唐军士气大振。窦建德数战皆不利,军心涣散,被秦王设牧马之计彻底击溃,窦被俘。武牢获胜,使王世充待援无望,只能开城投降。统一关东的进程,因这两支劲敌的溃败,大大地加快了。七年完成的伟业

班师不到一个月,窦建德旧部复起。不到半年,完全恢复了大夏政权的故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底,秦王第四次总戎出征。第二年三月,决沼水以淹敌众,一战获胜。七月,乘势攻徐圆朗,连下十余城,声振准泅。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五月,平定四方,完成统一大业。

唐朝的建立仅用了一年时间,而实现天下一统却花了将近七年的光景。秦王临敌气势夺人,遇挫斗志不减,战前亲察敌情,每战身先士卒,不避艰险,不畏劳苦,东征西讨,千里转战,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艰苦创业之主。

李渊的贤内助

李渊能统治天下,与他那位德才兼备、出类拔萃、全力辅佐丈夫的妻子窦氏分不开。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李渊的妻子是京兆平陵人窦氏,父亲窦毅在后周任上柱国,娶后周武帝的姐姐襄阳公主。入隋后,窦毅为定州总管、神武公。据说窦氏刚出生的时候头发长过脖颈,三岁时竟然和身高相等。窦氏渐渐长大,读书识字,爱读《女诫》、《烈女传》等,并且过目不忘。周武帝见她相貌奇异、天资聪颖,十分喜爱,便把她留在宫中养育,在所有外甥中最疼爱她。

窦氏十分机敏,常有过人的见地,还极重亲情。武帝的皇后是突厥可汗的女儿,因为不受宠一直没有孩子。一天,窦氏偷偷地对武帝说:“四周边境还不安宁,突厥的力量又很强大,希望皇上克一己之私情,以天下百姓为念,对皇后多加慰藉。只要有突厥的帮助,江南和关中地区就不足为患了。”这些话出自一个少女之口让周武帝非常惊讶,他采纳了窦氏的意见。

周武帝死后,杨坚通过禅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听到这个消息后,窦氏扑在床上,一边哭一边说:“真恨我不是个男儿,不能帮助舅舅家摆脱危难。”窦毅和长公主听到后吓得急忙捂住她的嘴说:“千万不要胡说,传出去是要灭门的。”仔细挑选如意郎君

杨坚既已即位,大局已定,群雄一一翦灭,四海臣服。在这种情形下,窦氏一个窈窕弱女又能如何呢?窦氏到了出阁的年龄,求婚者络绎不绝。窦毅对长公主说:“我们的女儿才貌出众,非常人可比,不能轻易许人,一定要为她找个贤德的夫君。”

于是,窦毅和长公主商定,在自家的大门上画一只孔雀,凡来求婚者必须射两箭。夫妇俩暗自约定,只有射中孔雀眼睛的人才配得上他们的女儿。一会儿功夫,竟有几十人前来射孔雀。但是,他们不是把箭射到孔雀尾巴上,就是把箭射到了其他的地方。许多天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射中孔雀眼睛。一天,窦家门前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他不慌不忙,慢慢拉开弓,只听嗖嗖两声,两只箭正中孔雀两眼。窦毅夫妇高兴极了,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个箭术高超的青年就是后来的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当时他是隋朝的唐国公、岐州刺史。

窦氏天资聪颖,很有才气,她还工于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善于书法,模仿李渊的字迹几可乱真,一般人很难分辨。后悔没早听夫人之言

窦氏的政治见识在嫁给李渊以后又一次得以验证和发挥。她尽心尽力辅佐丈夫,每遇丈夫有难解之事总能一语见地,提出意见。大业年间,李渊做了扶风太守,家中养有几匹骏马。一天,窦氏对李渊说:“当今皇上(指隋炀帝)又爱鹰又喜马,这您是知道的。这几匹宝马应当进献皇上,不要久留在您这里。否则,万一有人告诉皇上,您一定会受到牵累,请您仔细想一想。”李渊听后半晌无语,由于实在舍不得,还是没有采纳窦氏的意古代人物见。不久,李渊果然受到了隋炀帝的责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提拔。

窦氏替李渊生下四个儿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四子元霸。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夏天,窦氏病死在涿郡,时年45岁,李渊非常悲痛。一天夜里,天气酷热,李渊觉得很烦躁,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往日和窦氏一起生活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特别是当年窦氏劝他进献宝马的情景格外清晰。李渊反复追思窦氏的劝告,猛然醒悟。从这以后,为了保全自己,李渊多次购买名鹰好马进献隋炀帝,从而得到了隋炀帝的称赞,不久就被提拔为将军。李渊一边落泪一边对他的孩子们说:“如果早听从你们母亲的话,这个官我早当上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窦氏在生下的四个儿子中最宠爱的便是次子李世民,史书中常说:“后于诸子中爱世最笃”。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有一次路过庆善宫,睹物思人,想起了母亲窦氏,回忆起当年母亲对自己的恩德疼爱,不觉悲恸号哭,旁边的随从也跟着流泪。还有一次,李世民游幸九成宫,梦中看见母亲和活着时一样。梦醒以后,李世民不知不觉潸然泪下。第二天,李世民便下诏有司开仓赈济贫瘠地区的百姓,以报答母亲的恩情。

窦氏虽然没能亲眼见到李渊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李渊最终能成为皇帝实在是有赖于窦氏的启示啊。窦氏死后最初埋在寿安陵,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死后,和李渊一起埋在献陵。公元674年,唐高宗李治封窦氏尊号为太穆顺圣皇后。

血溅玄武门

一次并不光彩的宫廷政变,成就唐朝的开国盛世。李世民广罗人才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长子李建成经常在李渊身边协助处理军国大事,次子李世民经常率军出征,他们二人都立了大功。公元618年李渊于长安称帝后,除第四子元霸早死外,立长子建成为太子,次子世民为秦王,三子元吉为齐王。

秦王李世民在长期的征战中,收罗了大批军事人才,如尉迟敬德、屈突通、段志玄、秦叔宝、程知节等,班师长安后,又以开文学馆为名,收罗了杜如晦、房玄龄等18名文职官员。这样,秦王李世民便建立了一个文武兼备的秦王府集团。后来,李世民在朝中又得到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元老功臣的支持,势力日盛,这就对太子李建成的皇位继承权构成了巨大威胁,太子李建成便想伺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本来对高祖立建成为太子就心中不服,但鉴于当时的传统观念也无可奈何。太子的毒计

李建成心胸狭窄,虽被封为太子,但见秦王才能过己,人多势众,生怕夺去自己的太子位,便也加紧收罗人才,扩充实力。首先,他利用太子这个身份,把一些皇亲国戚、元老重臣拉在他的周围,如齐王李元吉、德妃的父亲尹阿鼠,还有文官魏征、王硅和武官冯立、薛万彻等。接着,他用计拉拢受高祖宠爱的嫔妃,如张婕妤,尹德妃等,经常在高祖面前对秦王造谣中伤,同时招募勇士二千余人,这样便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太子集团。

太子李建成怕夜长梦多,加快准备,欲伺机将秦王害死。公元625年7月的一天,高祖外出打猎,让他们就地骑马比箭,李建成设计将一匹未驯烈马让秦王骑。秦王三上三下,才将烈马驯服。秦王知道太子用计,不由气愤道:“有人想用此马害我,但生死有命,岂能任小人所为?”李建成听到后,让张、尹二妃去向高祖诬陷秦王道:“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于我,正要我去当天子,怎会就死?”高祖听后将秦王叫来怒责道:“谁是天,自由上天授命,我还没死,你谋求帝位之心为何这等急切?”正在这时,边报突厥进犯,高祖为让秦王率军抵御,便赦免了他。李建成见一计未成,又设一计。公元626年6月1日,太子李建成将秦王李世民邀来饮酒。秦王饮后心痛难忍,吐了几口血,幸被淮安王李神通救回西宫。后来,建成建议高祖让元吉代替秦王出征,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战将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归己指挥,并调秦王府部下精锐兵士充实自己的部队,高祖都一一同意。古代昆虫不得已的政变

秦王李世民闻悉觉得情况危急,急忙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叫来商议,一致决定,立即动手,先发制人。6月3日,秦王李世民上朝揭发太子李建成在后宫胡作非为以及与张、尹二妃的暖昧关系,高祖大吃一惊道:“竟有此事?”世民又道:“我丝毫没有对不起哥哥和弟弟的地方,可他们一次一次地设计要杀死我。”世民没有说完便已泣不成声。高祖对太子陷害秦王的行为已有所闻,现又听说调戏他的宠妃,更是心中不快,便对世民道:“你所说的问题,我明天就审,你最好早来参朝。”

6月4日一早,秦王便率长孙无忌等人埋伏于玄武门附近。张婕妤暗中得知秦王上表的大意,便提前通知了太子。太子和齐王自以为内有张、尹二妃,外有自己的心腹将阿常守卫,不以为然,仍决定上朝观察动静。当他们二人来到临湖殿时,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回头便跑,秦王搭箭射去,太子应弦倒地而亡。齐王见事不妙,乘骑入林。秦王催骑入林追去。不慎被树枝挂住,倒下马来,齐王一个箭步上去,掐住了秦王的脖子,眼看秦王将死,尉迟敬德急速赶来,一箭射死齐王,秦王得救。

高祖得知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已死,不胜悲痛。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便于6月7日将秦王李世民立为太子,并颁布诏书道:“从今天起,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交付太子处置决定,然后朕再听取奏报。”6月15日,高祖李渊自称太上皇尊号;8月8日,高祖李渊颁布诏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8月9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庆宫显庆殿即皇帝位,是为太宗,时年28岁。

论功行赏

李世民论功行赏,绝对公平,让人心服口服。让叔父当面出丑

公元626年8月9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称帝,9月24日,与群臣面对面地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问题,在宣布各种任命名单后,对众臣道:“朕授予你们的官职、爵位,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在此提出来研究。”众臣开始讨论,十分热烈。

太宗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不服气,对太宗道:“太原起兵的时候,我在关西首先率部响应,赴汤蹈火,置生死于度外,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官职比我高,我心中确实感到不平。”

太宗听了之后,首先肯定了太原起兵,接着就把李神通过去怎样被窦建德打败,全军覆没,后来又败给刘黑闼,仓惶逃跑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摆了出来,尔后说:“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的尊重无以复加,但不能徇私情,与有功之臣同行封赏。”

李神通听后,自觉惭愧,低头不语,众将领听后,无不叹服,互相议论道:“陛下如此公正,即使对皇叔淮安王也不徇私情,我等还有什么不感到满足的呢?”给自己的亲戚降一级

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故对远房兄弟及他们的儿子都封为王,即使童孺幼子也不例外,多达数十人。太宗即位后,征求众臣的意见道:“遍封宗室王,对天下有利还是有害?”

重臣封德彝道:“以前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才封为王,对于他人,如无特殊贡献,皆不封王。如今太上皇亲九族,大封宗室,这是自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这恐怕难以昭示天下的公道!”

太宗点头赞道:“卿言很有道理。朕这个天子,是天下人的天子,怎么可以只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室呢?”于是,便于公元626年11月5日下诏,将宗室郡王,除几个有功者之外,其余全部降格为县公。

事后太宗常对文武百官议论:“君主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信服。民众是朕和你们大家的衣食父母,故设置官职是为百姓服务的,理应选贤才,用能人,而不能以远、近、亲、疏为准,否则无法治理国家。”

一代贤相房玄龄

李世民的成功也离不开自己的“子房”——房玄龄。小时候便高瞻远瞩

房玄龄自幼就很聪明,他博览经史,工于草书隶书,善写文章,曾跟随父亲前往京城。当时天下安宁,大家都认为隋朝国运长久。房玄龄避开左右对父亲说:“隋朝皇帝本无功德,只会迷惑黎民,不作长远打算。他混淆嫡亲和庶出,让他们互相争夺,皇太子与诸王,又竞相奢侈,早晚会互相残杀。靠这些人国家将难以保全,现在天下虽然清平,但其灭亡却指日可待。”

房彦谦听后很吃惊,从此对他刮目相看。房玄龄18岁时,本周举荐他应进士考,及第后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颇有知人之明,见到房玄龄后深加赞叹,对裴矩说:“我阅人无数,还未见过这样的郎君。他日必成大器,但恨我看不到他功成名就,位高凌云了。”

后来,房玄龄的父亲久病百余日,他尽心侍奉药膳饮食,总是和衣而睡。父亲去世后,他曾五天不吃不喝。后来房玄龄被任命为隰城县县尉。房玄龄像帮助李世民夺取江山

李渊举义旗入关内后,秦王李世民率军向渭北拓地,房玄龄驱马前往军营。李世民一见房玄龄,如同旧友相逢,委任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既遇知己,就竭尽全力,知无不言。每当讨伐贼寇时,众人都竞相搜求珍玩,惟独房玄龄先去网罗人才,送到秦王幕府。遇有猛将谋臣,房玄龄就暗中与他们结交,使他们能尽死力。

不久,太子李建成见秦王伟德功业比他更盛,产生猜忌。秦王曾到太子住所吃饭,中毒而归。秦王幕府人人震惊,但又无计可施。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在怨仇已成,祸乱将发,天下人心无主,各怀异志,灾变一作,大乱必起。不但祸及幕府,还怕会倾覆国家,在此关头,怎能不再三深思呢!我有一计,不如准从周公诛杀兄弟的故事,就能对外抚宁天下,对内安定宗族社稷。古人曾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能顾及小节’,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这比家国沦亡、身败名裂不是要好的多吗?”长孙无忌回答:“我也早有这种打算,一直没敢披露出来。您现在所说的,与我的想法深深相和。”长孙无忌于是入见秦王献策。李世民召来房玄龄对他说:“危险的征兆已呈现迹象,应该怎么办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家遭逢患难,古今没什么不同,不是英明的圣人,不能平定它。大王功盖天地,符合君临臣民的预兆,自有神助,不靠人谋。”

房玄龄在秦王府十余年,每当撰写奏章时,他驻马路边,一蹴而就,行文简介,道理充分,不打任何草稿。高祖李渊曾对侍臣们说:“此人深知事理,完全可以委任。每当他代秦王向我陈述事情,我就像与我儿子对面谈话一样。”太子李建成看到房玄龄、杜如晦被秦王信任,十分厌恶,便在高祖面前进谗言,于是房玄龄与杜如晦一起被贬斥。

后来,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悄悄带他们入府议事,帮助自己成功策划玄武门之变,入主东宫成为皇太子。为了感谢房玄龄的协助,太宗提拔他为太子右庶子。对房玄龄的恩遇

贞观元年,房玄龄又升任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为第一。房玄龄晋爵邢国公。

贞观三年,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太子太师,房玄龄坚持不受,改任代理太子詹事、兼吏部尚书,后又代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左仆射,改封爵为魏国公,并兼修国史。房玄龄既已总管百官事务,就虔诚恭谨、日夜操劳,尽量做到事事处理恰当。听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有长处那样高兴。他精通吏事,审定法令意在宽平,用人不求全责备,从不以自己的长处来衡量别人,随才录用,不拘贵贱,被世人称为良相。有时因事被皇上指责,他就连日在朝堂上磕头请罪,惶恐不安,似无地自容一般。

贞观十三年,太宗加封房玄龄为太子太师。房玄龄表示,若要自己接受,先要解除尚书左仆射的职务,太宗下诏书说:“选用贤能的根本,在于无私;侍奉君上的道义,责在当仁不让。你若拘泥这点小事,难道就是平常所说的辅佐朕共定天下吗?”房玄龄不好再推迟,只得带官加任太子太师。

后来,房玄龄的女儿封为韩王妃子,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显贵一时。他自己又官居宰相达15年之久,于是多次请求辞官。太宗下诏宽慰,但并不批准。贞观十七年,房玄龄和司徒长孙无忌的画像被永久地刻在凌烟阁上,并赞词说:“才能兼有辞藻,思虑化入神机。为官励精守节,奉上尽忠忘身。”

唐太宗兼听纳谏

“贞观之治”的出现,和唐太宗肯于兼听纳谏有密切关系。不让宫里的阴气过剩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中书舍人李百药说:“以前虽然释放过宫女,但宫中无用的宫女仍然很多。宫里阴气太盛,也会招致天灾。”唐太宗接受了李百药的建议,下令释放宫女,前后放出三千多人。不征少年当兵

武德九年,太宗派使臣征兵,封德彝建议中:男虽未满18岁,身强力壮的也可当兵。唐太宗批准了他的建议,已经写好了诏令。但是魏征坚持认为不能这样做。唐太宗很生气,对他大加指责。魏征回答说:“竭泽而渔,暂时虽然有鱼吃,但是,一次把大小鱼都捞尽了,以后就无鱼可捕。同样道理,假若毁林打猎,虽然暂时可得来不少野兽,但是将来就永远打不到野兽了。如果叫全国的男子都去当兵,那么租调徭役由什么人负担呢?况且兵不在多,全在统帅得当,何必拿幼小的人凑数呢?”唐太宗一想,魏征说的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建议。自比商纣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打算到洛阳巡游,于是下令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他说:“因巡游东都,先修宫室,这不是当前的急务。当年平定王世充时,凡隋朝宏大奢侈的宫殿都拆毁了,取得了人民的拥护。现在还不到十年,又建豪华的宫殿,为什么以前的坏事,又去学呢?关中是全国的要地,应千方百计设法使其保持稳定。目前民生凋弊,陛下这样做,就是走隋炀帝的老路,那弊害恐怕比隋炀帝时还甚。”

唐太宗回答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比夏桀、商纣怎样呢?”张玄素说:“如果这项工程不停,将来的命运和商纣同样可悲。”

唐太宗接受了张玄素的建议,说:“这是我考虑的不周。既然如此,就停建吧。”放过县令

有一次,唐太宗到九成宫,随行的宫女住在围川县的官舍里,不久,宰相李靖和王珪也来了。当地的有关官吏把宫女迁到别处,把官舍让给李靖住。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很生气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人?难道让这些人在此作威作福吗?”准备下令惩罚这个县令。魏征说:“李靖、王珪都是朝廷大臣,而宫人不过是后宫服役的奴仆。朝廷大臣魏征到地方上巡视,县令要向他们请示公事;大臣回朝以后,陛下也要向大臣询问民间疾苦。官舍应作为接待朝廷官员之处,这是合情合理的事。至于宫人他们除了办理生活小事以外,根本不接待来访的客人。如果因此惩罚县令,将会引起天下人批评。”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就不再查办县令了。择善而从

唐太宗纳谏的事例很多。他不仅能纳谏,并且主动采取措施引导大臣评论朝政,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太宗登基不久,上朝时态度十分严肃,弄得大臣们战战兢兢,很长时间没有人敢发表意见。唐太宗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主动改变作风,自己有意识找大臣交谈,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以减少大臣的畏惧情绪。对敢于批评朝政的大臣,给予赏赐。有一次,唐太宗准备把元律师判处死刑,当时孙伏伽不以为然,批评太宗说:“元律师没犯重罪,陛下判刑过严,实际这是滥加酷刑。”

他接受了孙伏伽的批评,并且把价值一百万的兰陵公主园赏给他,有人议论说:“赏赐得过分优厚了。”唐太宗说:“我从登基以来,大臣没有敢批评朝政的,这次厚赏孙伏伽,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关心朝政多提意见。”

其次,唐太宗为了给大臣创造批评朝政的条件,建立了一种新制度,即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实行这种制度以后,谏官能及时了解朝政内幕,宰相不敢谎报政绩。军国大政如果有错误,谏官有权当面指责。同时,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以及时了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后根据第一手材料编写起居注,对于封建统治者是一种监督。

另一方面,唐太宗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叫臣下把意见反映出来。一是令文臣武将写书面材料;二是太宗自己先提出具体问题,主动听取大臣的意见;三是组织大臣进行辩论,择善而从。例如,贞观九年(公元631年),太宗令文武大臣写书面材料评论朝政。当时有个叫马周的人,在中郎将常何家作客。常何本人目不识丁,于是请马周代笔,写出二十条建议。唐太宗看了常何送来的意见,表示非常满意,并且嘉奖了他。常何面红耳赤地说:“臣下不会写字,这些意见是我的客人马周代笔的。”太宗立即召见马周,和他谈了一席话以后,提拔他任监察御史,后来马周还当了宰相。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兼听纳谏,不怕批评,择善而从的精神,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任用贤才

为政之要,惟有得人。看重实际的表现

唐太宗经常和大臣们讨论用人问题。他曾对魏征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魏征也说过“严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通鉴》卷194)这也就是唐太宗用人的标准。他从执政以来,就千方百计搜罗人才。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有才,便亲自召见,问以治国之道,张玄素对答如流,太宗点头称赞,就提拔他当了侍御史。

另一方面,太宗注意从官员的实际表现中考察发掘人才。例如,贞观八年,太宗修洛阳宫,当时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疏犯颜直谏,太宗认为此人忠直可嘉,立即提拔为监察御史(中央管监察各级官员的下级官职)。贞观十四年冬十月,唐太宗到东都附近狩猎,县丞刘仁轨不以为然,他说:“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古代昆虫事。”太宗听了很受感动,立即停止打猎,并提升刘仁轨为新安县令。贞观二十年,当时缺少一名刑部侍郎,太宗先叫宰相提出人选,有几个人被推荐上来,太宗审查后都不满意。后来他想到李道裕合适,因为这个人有见识,能坚持原则,并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过去处分张亮时,他曾坚决反对朝廷的判决,认为“(张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唐太宗因此提拔李道裕为刑部侍郎。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用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他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贤才,魏征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以后又充当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消灭秦王。玄武门政变以后,唐太宗却毅然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以后又提升为尚书右丞。李建成的其他部下如王硅、薛万彻以及一些农民起义领袖,如程咬金、秦琼等,也都被太宗任用,并取得高官显职。

对待少数民族里的人才,太宗也委以要职,如史大奈、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都当了将军。

唐太宗不仅重视京官,而且重视外职。他认为都督刺史是亲民之官,更须任用贤才,他把全国各州刺史的姓名都写在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善恶事迹,以备赏罚。贞观八年,还派遣李靖等13人为黜陟大使,到全国各地巡查,对有功的官员予以升迁,对贪污失职的官员加以惩罚。

诤臣魏征

魏征敢于纳谏,李世民择善而从,成为历史上的君臣佳话。提拔自己的对手

魏征,字立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少时孤贫落魄,出家为道士,曾为唐太子李建成心腹,劝其及早除去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太子被杀后,秦王传召魏征道:“你为什么从中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呢?”魏征道:“如果已故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被杀。”李世民久慕魏征之才,听后不仅不怒,反让其为詹事主薄、谏议大夫,专门负责规讽皇帝得失的重臣。不久,唐太宗即位,便提升他为尚书右丞。顶撞皇帝

唐朝规定男子18岁至21岁为征兵的年龄。公元626年12月底,分管兵部工作的尚书仆射封德彝见征兵人数不够,便入奏扩征18岁以下身体强壮的未成年男子入伍,太宗同意。诏令发出,封德彝让魏征签字(联合签署),魏征不但不签,反而生气地说道:“即使是皇上的意见我也反对。”

太宗知道后,大怒,令人将其叫来责道:“兵员在规定年龄之内招不够,稍扩大点范围有何不可,你为何如此固执死板?”

魏征道:“军在于以道义加以统率,而不在于以多为强。陛下过去常说:‘朕以诚信治理天下,是想使臣以皆无欺诈。’现在陛下即位不久,已经有些地方失信于民了,如今再不按皇帝规定的去办,擅自行事,臣下实在不敢贸然签发!”大宗惊问道:“朕什么时候干过失信于民的事?”魏征道:“陛下刚即位时,下诏道:‘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掉!’但实施时,则规定过去拖欠秦王府的财物照样归还,难道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官家吗?后来你又规定:‘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下诏说,纳税和服徭役,从下一年开始,这不是又说了不算么?我以为,陛下要取信于民,所定法令应即日开始,不应朝令夕改。”

太宗听了,当时的确觉得有点下不了台,但仍转羞为喜道:“朕以前总认为你比较固执,不通时务。今日见你议论国家大事确实件件切中时弊。如果朝廷对政令不行,百姓不知所从,又怎能治理好国家呢?仔细想来,朕的过失已经很深了。”于是,下诏废除点征中少男的诏书,并赐给魏征一只金瓶。不愿意做忠臣

公元627年12月,有人诬告魏征偏袒犯罪的亲属,太宗命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结果一无所获。温彦博对太宗道:“魏征做事开诚布公,直来直去,不避妨疑,才招致别人诽谤。故今后做事,虽无私心,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太宗听后,便让温彦博转告魏征:“今后遇事,应注意有所保留。”

魏征听说后,便去对太宗道:“我听说皇帝与臣下,应该同心,以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怕担风险,那么国家的兴衰隆替就难以预料,臣不敢奉诏。”

太宗惭愧道:“是朕说错了。”

魏征又道:“我很高兴为陛下做事,愿成为一个良臣,而不做忠臣。”

太宗惊讶道:“难道良臣和忠臣还有什么区别吗?”

魏征道:“是的,后稷、契、皋陶,他们辅佐君主,上下同心,共享荣耀,这是良臣;而像龙逢、比干那样,虽也面折廷争,但身亡国破,这便是忠臣。”

太宗十分高兴,接着问道:“当皇帝的何以为昏,何以为明?”

魏征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秦二世偏信赵高,天下发生叛乱自己也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直到侯景打到宫内,才大吃一惊,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他自己却还蒙在鼓里。如此看来,人君如能兼听,权臣便不能壅蔽,下情得以上达,自然便是明君了。”

太宗听后,高兴道:“你说得非常对。”失去镜子的悲痛

由于魏征常常犯颜直谏,有时甚至闹得皇帝很难下台,故太宗对他从心眼里有点发怵。公元628年10月的一天,魏征进宫,见到皇帝的车驾仪仗已经准备停当,但不一会又撤了。为此,魏征在见到太宗时问道:“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我进来时见到外面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不知陛下为何又撤除了。”太宗笑道:“起初确有此念,但见你来了又怕你嗔怪,故又撒了。”

又有一次,太宗得到一个好雀鹰,很是喜爱,外出时将它放在臂膀上。但不巧,偏偏遇见魏征远远向他走来,便赶紧将雀鹰藏在怀中。魏征来到太宗面前奏事,很久才去,当太宗把雀鹰从怀中拿出来的时候,雀鹰却早已被闷死了。

公元643年1月17日,魏征去世,太宗对魏征常常思念,并对身边大臣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如今魏征没了,使朕失去了一面镜子。”

一人贤后

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很好的女人。临终的嘱托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的一天,长安宫城立政殿内一片寂静,宫娥、太监们肃立殿外,个个神色黯然。原来,长孙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看来将不久于人世。唐太宗李世民正在爱妻身旁,心情异常沉重。弥留之际的长孙皇后微微睁开了双眼,似乎有话要说,李世民赶紧俯下身去安慰妻子,只听长孙皇后吃力地说道:“房玄龄追随陛下最久,处事小心谨慎,军国大事、奇谋密计从不对外宣泄,如果他没有什么大的失误,希望陛下不要轻易弃之不用。再有,妾身家族的人千万不要委以重任,他们能以外戚的身份立足于朝堂也就万幸了。我死之后不要厚葬,要效仿古代圣贤,崇尚节俭,劳民伤财、大起山陵,那是无道君主所为。我死了,可依山而葬,不用棺木、木器、瓦器陪葬,薄殓送终,陛下如能做到这些也就是没有忘记妾身。”说完,这位一代贤后驾崩立政殿,时年36岁。

唐太宗李世民悲恸万分:“皇后驾崩,我再也听不到她的规劝良言了。她贤明慈爱,每能规谏,补朕之阙,失去这样一位贤内助,怎么不叫人痛心呢?”不参与政事的女能人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是河南洛阳人,魏拓拔氏的后裔。长孙氏的先人曾任宗室长,因号长孙,此后便为姓。其高祖为大丞相、冯翊王,曾祖父为平原公,祖父为左将军,父亲长孙晟博览群书,精通兵法,担任隋右骁卫将军,可谓官宦世家。长孙皇后由于受到父亲长孙晟的影响,喜好读书,尤爱图传,精通文史,常常引用古往今来的善恶以自鉴,并十分熟悉礼法。长孙晟的哥哥长孙炽是周时的通道馆学士,听说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曾经劝后周武帝安抚其皇后突厥女心中感叹,常对长孙晟说:“这么明睿的人一定会生下不同于常人的儿子,我们一定要跟她结为亲家。”古代人物

于是,长孙晟在女儿13岁时将她嫁给了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她与李世民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夫妻之间情深意笃。李世民即位后,她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掌管后宫。为吸取前朝历代后妃、外戚干政,祸乱国家的教训,她对自己及其兄弟子侄要求甚严,充分显示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女政治家的风范。长孙皇后天性节俭,日用器服够用则止。她喜欢读书,不论寒暑都不中断。有时唐太宗遇到疑难未决的军国大事,总想征询长孙皇后的意见。因为他知道皇后饱读诗书,见识深刻,但长孙皇后总是以各种借口拒绝,她常说:“牝鸡司晨,意味着一个家将贫穷,我怎么能干预国事呢?”无论唐太宗怎样恳请,她就是闭口不答,决不参与政事。对皇帝的劝谏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自幼就交情深厚。太原起兵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唐朝开国元勋之一。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封他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左仆射,并可自由出入宫中,意即辅政。长孙皇后听说后,多次规劝太宗撤消这个决定,但太宗并未采纳。长孙皇后无奈之下只好让哥哥亲自去找唐太宗,苦苦哀求,请求逊职,唐太宗只好改授他一个一品文散官。

长孙皇后是一位很有见识的人,她并非对所有政事概不与闻,每逢唐太宗头脑不够冷静、出现偏差的时候,她总会主动出面诱导。

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后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嘴里不停地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赶忙过来好言相劝:“是什么人惹陛下发这么大的火?”“还不是那个魏征,每次在朝堂上他都敢当面顶撞我。”唐太宗怒气难消。长孙皇后心中暗暗吃惊,她知道魏征一向忠心耿耿,为了大唐江山敢于冒犯龙颜。

于是,长孙皇后第二天换上朝服,来到大殿朝拜太宗,令太宗大吃一惊。因为按照唐制,皇后只有在参加册封、助祭等盛大仪式时才穿朝服。只见长孙皇后下拜道:“恭喜陛下!我听说君主英名,臣子才正直,如今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可知是陛下英名之故,妾身怎敢不祝贺你呢?”一席话说得唐太宗怒气全消。对孩子的培养

长孙皇后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爱女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违反旧制,下令有司将嫁妆加倍。在魏征的竭力规劝下,唐太宗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后,长孙皇后特意赏赐给魏征钱四百缗、绢四百万匹,并对他说:“早就听说你忠诚正直,通过这件事情我真正看到了,故以此相赏,希望你一如既往,辅佐天子。”太子承乾入主东官后,长孙皇后多次告诫他要戒奢尚俭、修身养性。有一次,太子的乳母在长孙皇后面前抱怨东宫缺少器物用度,希望能增加一些,长孙皇后听了十分生气,斥责道:“作为太子,多担心的应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缺少东西呢?”人们永远的怀念

长孙皇后虽然对自己要求很严,作为后宫之主,她对妃嫔们却是极其宽厚仁慈,从不滥生冤狱,妃嫔宫娥生病了,她亲自探视,还用自己的药膳资助。因此,宫中上下对长孙皇后都爱戴有加。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长孙皇后与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不幸身染重病,药医无效,太子承乾想通过大赦天下、度人入道等办法来修福去灾。长孙皇后坚决不同意:“死生有命,非人力可为,如果积德修善可以延长寿命,那我一辈子没做什么恶事,如果行善无效,还有什么冥福可求呢?大赦天下是国家大事,怎能为了我而坏了国家法律呢?”于是太子不敢以此进奏,转而告知大臣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奏太宗,太宗听了不禁赞叹皇后的美德。

长孙皇后留给后世并为历代所称道的是她采古代妇人事迹著成的《女则》十篇,并旁征博引,很有借鉴意义。长孙皇后病逝后,太宗拿着这本书潸然泪下:“这本书将用来怀念皇后,我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良佐呀!”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以说长孙皇后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协助太宗治理国家,她以身作则,从不因一己之私而破坏国法,可谓一代贤后。

玄奘西天取经

《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立志成为名僧

唐僧俗姓陈,名讳,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生于洛州缑氏镇一个官宦之家。曾祖是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是北齐的国子监博士。父亲陈慧,当过江陵县令,隋炀帝大业末年辞官回家。陈慧生有四子,玄奘最小。因为生活拖累,玄奘的二哥陈素,即后来的长捷法师,小小年纪便被送进寺院,一边识字,一边习经,后来他又到了东都净土寺,成为知名僧人。这时,玄奘家中已经变得十分贫困,二哥便把这个小弟弟带在身边,教他读书认字,传授佛学义理,并有意识地让他学习辩论技巧。玄奘11岁即能诵读《维摩诘经》、《法华经》等,早早显露了佛慧之才。13岁时出家为僧,法号玄奘,少年时代的玄奘潜心于对佛经的研究,足迹遍布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等地的著名寺院,拜访求教了许多佛学大师,被人们誉为佛门“千里马”。由于他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获得了渊博的知识,并且精通佛家经典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因此彼人们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立志做个像哥哥那样的名僧,对于佛理的钻研几乎到了入迷的程度。然而适逢战乱迭起,饥荒不断,佛寺的粮食无以为继,常常饿着肚子学习。玄奘在钻研佛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经文晦涩难懂,词不达意;有些残缺不全,互为乖异;有些取舍不当,精芜杂存;有些前后相悖,存在矛盾。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奇怪,因为在隋唐以前,译经者良莠不齐,有的胡人不擅长汉语,汉人则不擅长梵文。而且师玄奘承派别各不相同,经典传本也有差别,加上众多佛卷多为手抄,因此难免出现混乱局面。玄奘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本溯源,求得真经。因此他下定决心,西行天竺,寻师访学,把佛经之真谛带回中华大地。偷偷出境《西游记》中有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府,如患大病,茫然不知所措。适逢玄奘在长安设法会讲经,李世民前去听讲,不禁大受感动。于是命人写了取经文牒,御赐宝马一匹,并与玄奘结为兄弟,率领文武百官把这位御弟送到长安城外,玄奘作为名正言顺的唐僧,从此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之路。

从小说的情节描写中,我们都会以为玄奘是作为唐朝的取经大使而前往西天的,事实上玄奘根本没有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玄奘二十多岁时曾经上旨,请求去天竺求法,但是被严词拒绝。因为唐初西域各国连年混战,边境不宁,从国家安全考虑,朝廷暂时禁止私人出入西域各国。玄奘只好留在京城,到天竺人居住的地方熟悉梵文梵语,为日后取经暗暗做着准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玄奘决定违禁出国。他晓行夜宿,到达了金城(今兰州市)。在这里设坛讲经,顺便筹集一些路费。当时的玄奘已经很有名气,许多西域商人都来聆听,当得知玄奘有去天竺取经的意图后,纷纷慷慨解囊,还有的帮忙讲明路线,介绍注意事项和联络方法等。不久,玄奘就来到了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他在寺院里看到了朝廷要捉拿他的公文,因此不敢白天上路,只好星夜兼程。过了玉门关,玄奘被戍边兵士发现,差点被士兵用箭射死。校尉王祥命人拦住玄奘,劝告他西天路途实在太遥远了,孤身行走十分危险,能够抵达天竺国的希望几乎没有,希望他回心转意立即东返。玄奘谢绝了王祥的好意,认为一个佛家弟子不能面对困难就畏惧退缩,表示性命不要,也要发誓前往西方。王祥见说不动玄奘,只好以逮捕治罪相威胁。谁知玄奘毫不畏惧,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决心。王祥见他连死也不害怕,不忍心再为难这位法师,便为他置备了路上用品,又派了几个心腹,向西送了一程。历经千辛万苦

玄奘来到敦煌,稍事停留,便大胆闯进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一次他失手打翻了水袋,将水全洒在地上。没有了水,在沙漠上是无法继续前进的。玄奘坚持前进,发誓不取回真经不罢休。终于在第五天夜里找到了水源,方才死里逃生。经过天山要塞,由于路险难行,耽误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来到高昌国。在这里,玄奘为国王讲经说法,使之深深服膺,二人还结拜为烂陀寺兄弟。高昌国王本来想要留玄奘住在本国,并答应让全国百姓都做其弟子,被玄奘婉言谢绝。国王看不可强留,于是敕令殿中郎携带绫帛500匹,书信24封,给随骑60,将玄奘安全护送到突厥叶护的牙所。当时大雪山以北六十多个国家都是突厥叶护的部属,高昌国王以玄奘兄长的身份,为玄奘西行打开了通路。《西游记》作者正是把高昌国王盛待玄奘的事情嫁接到唐太宗身上,其实大唐的皇帝并不支持玄奘西行取经。后世永远的称颂

后来,玄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38个国家,终于来到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最有名的那烂陀寺。在这里,玄奘经过17年的艰辛学习,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了长安,受到数十万人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当时在东都洛阳行宫,在官员的安排下,玄奘转赴洛阳,受到太宗的接见,随即安排在长安弘福寺里翻译带回的佛经。玄奘除去翻译了大量佛经外,还口述成了十二卷史地著作——《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玄奘法师在西行期间所经过的山川、城邑、特产、习俗等见闻趣事,不仅为以前所有著作所未载,也为朝野人士所未闻。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正月,玄奘大师感到心力不足,不得不停下手中的译笔,一个月后在玉华寺圆寂,终年63岁。他对于佛学的贡献,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远征西域

中原的封建秩序逐渐稳定,反击突厥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一日数惊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太宗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又以李勋、柴绍、薛万彻等为诸道总管,领兵十余万远征突厥。

李靖先领数千骑兵从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向北挺进,直奔恶阳岭(今山西定襄县南),使突厥“一日数惊”。颉利可汗被迫向碛石(今阴山以北)撤退。李靖乘机夺取了定襄(今山西定襄)。同时,并州大总管李勣又从云中杀了过来,颉利可汗急忙派兵防守白道,又被李勋所败。颉利可汗又从碛石窜入铁山。此时,颉利可汗很害怕,就派执失思力赴长安谢罪,准备举国投降。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和安修仁出使突厥,与之议和。兵不厌诈

李靖看清了颉利可汗的意图,对张公谨说:“颉利暂时虽败,但他部众仍然很多,假若放纵他们逃到漠北,有朝一日还可能东山再起。现在应当乘唐使到突厥协商停战之机,突然袭击。”

张公谨说:“目前皇帝陛下已经允许同突厥讲和,并且派鸿胪卿前去商谈,我们如果骤然发兵,岂不要伤害我们自己的使臣吗?”

李靖说:“兵不厌诈,韩信破齐就是用这个计策,牺牲一个唐俭有什么了不起?”这时正好李勋也率兵来会,李靖和李勋商议好了,立即选1万精骑,带20天口粮,尾随在出使突厥的唐俭以后。颉利可汗果然由于唐使前来放松戒备。闻报唐兵来袭,质问唐使。唐俭说:“我们二人是从长安来的,双方议和之事,朝廷尚未通知前线将士。只要我们前去向李尚书说明情况,他们会立即退兵。”

颉利可汗信以为真,就让唐俭同副使安修仁出帐而去,未加戒备。李靖乘虚进攻,杀突厥万余人,俘虏十余万人,颉利可汗逃走。换回十年的和平

这时,李勋的部队已切断了颉利可汗北逃的道路,迫使许多帐落投降,并俘获五万余人。灵州总管李道宗,从另一路追杀,俘虏了颉利,反击突厥的战争取得全胜。从此,从阴山到大漠,都被唐政府统一,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东突厥战败以后,他们有的投奔西突厥,也有的归附薛延陀,并有十余万归附唐。唐太宗把降服的突厥安置在北方边区,设六都督府管辖。另一方面,突厥上层人员迁到长安,其中封五品官者百余人,还有少数人当了将军。统一西域

唐太宗统一大漠南北以后,接着就扫除“丝绸之路”的障碍,完成统一西域的事业。

唐朝的西域,主要指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的新疆、青海广大区域。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这里设置西域都护府,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它的管辖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帕米尔地区。东汉继续设都护或校尉进行管理。中原和西域始终保持密切联系。隋朝平定吐谷浑以后,又重建尹吾城,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隋末农民起义以后,中原连年内战,西突厥乘机占领西域,在各地设立吐屯社,强迫征收赋税,破坏了“丝绸之路”的交通。

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彻底完成统一西域的事业,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十二月,唐太宗派富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和安西都护郭孝恪讨伐龟兹(今新疆库车)。第二年四月,由于西突厥内部分化,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部众投降唐朝,自愿担任向导,参加统一西域的战争。太宗任命他担任富丘道行军总管。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九月,阿史那社尔败西突厥处月、处密两部并迫其投降后,引兵从焉耆以西奔龟兹之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对龟兹发动攻势。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原来和龟兹联盟,闻唐军入境,弃城投降龟兹。唐军分路围剿,薛婆阿那支无路可走,被唐军俘获后斩首示众。龟兹大恐,各地酋长先后奔逃。唐大军到达碛口的时候距龟兹城只有300里。大总管阿史那社尔派伊州刺史韩威先行,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继进,各带兵数千,进抵多褐。龟兹王诃利布失毕和大将羯猎颠有众5万,前来迎战。唐将韩威手下只有千骑。韩威佯装败退。布失毕麾众急进,追赶唐军三四十里。这时,唐将曹继叔忽然从山后杀出,和韩威合兵,大败布失毕。古代人物

这年十二月,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再督众攻城。诃利布失毕带着那利和大将羯猎颠突出西门,走保都城拨换城。阿史那社尔留部将郭孝恪镇守龟兹,自率大军围攻拨换城。那利出城袭击唐军不利,弃城西逃。唐军乘胜攻进城里,俘掳了诃利布失毕和羯猎颠。唐军入城以后,召开庆功大会。忽得郭孝恪急报:那利引西突厥兵万人回攻龟兹,情况危急。韩威、曹继叔率兵赶往营救不及,城已陷落,郭孝恪阵亡,只有仓部郎中崔义起还在巷战。援军攻进城里,那利逃进深山。

过了十余日,那利又引北山龟兹一万余人,围攻都城。唐军反击,斩首八千余人,那利只身逃走,后被龟兹人捕获,送给唐军。

阿史那社尔率领的唐军,前后破龟兹5个大城。唐政府把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管辖焉耆、龟兹、碎叶、疏勒四镇,从此西域大部分统一于唐。唐高宗初年,打败了西突厥,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最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事业。让西域像中原一样

唐朝统一了西域以后,用中原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统治。在安西北庭都护府下,设立若干都督府和州县,有效的行使统治权力,推行中央政府的政令。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又在西州设立都督府。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文书中,发现功曹、仓曹、兵曹、法曹的官衔,说明唐朝在西域设立的西州,与内地州县的机构完全相同。

西域和内地一样,也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30年代在吐鲁番发现数百件土地文书,其中包括给田、欠田、退田文书,证明在西域地区,确实推行了均田制度。

西域也实施府兵制度,据《唐会要》记载,在安西都护府管区内,设置军府126个。阿斯塔那墓葬里又发现了开元年间“西州营名簿”,簿中列举队长、伙长,而队伙的编制和内地府兵编制完全相同。在西州地区,共发现4个折冲府,这就是高昌县的前庭府;交河县的岸头府;天山县的天山府;蒲昌县的蒲昌府。在西域设置折冲府,保证了唐政府在西域地区可以征集部分军队。

关于商业和交通,唐政府在全国各地交通要道,设有关、津、镇,行人往来都需携带“过所”(通行证)。在吐鲁番文书里,发现不少“过所”,反映唐朝交通法令在西域的实施。同时,唐政府管理商业的制度,也在西域推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