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画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2:24:42

点击下载

作者:丰子恺,弘一法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试读:

序言一

马一浮

华严家言心如工画师,能出一切象。此谓心犹画也。古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相。此谓生亦画也。是故心生法生,文采彰矣。各正性命,变化见矣。智者观世间,如观画然。心有通蔽,画有胜劣,忧喜仁暴,惟其所取。今天下交言艺术思进乎美善,而杀机方炽,人怀怨言,何其与美善远也。月臂大师与丰君子恺、李君圆净并深解艺术,知画是心,固有《护生画集》之制。子恺制画,圆净撰集,而月臂为之书。三人者盖夙同誓愿,假善巧以寄其恻怛,将凭兹慈力,消彼犷心,可谓缘起无碍,以画说法者矣。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情与无情,犹共一体。况同类之生乎?夫依正果报,悉由心作,其犹埏埴为器,和采在人。故品物流形,莫非生也。爱恶相攻,莫非惑也。蠕动飞沉,莫非己也。山川草木,莫非身也。以言艺术之原,孰大于此?故知生则知画矣,知画则知心矣,知护心则知护生矣!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水草之念空,斯人羊之报泯,然后鹊巢可俯而窥,沤鸟可狎而至,兵无所容其刃,无所投其角,何复有递相吞啖之患乎!月臂书来,属缀一言,遂不辞葛藤而为之识。戊辰秋七月 蠲叟书

序言二

夏丏

弘一和尚五十岁时,子恺绘护生画五十幅,和尚亲为题词流通,即所谓护生画集者是也。今岁和尚六十之年,斯世正杀机炽盛,弱肉强食,阎浮提大半沦入劫火。子恺于颠沛流离之中,依前例续绘护生画六十幅为寿,和尚仍为书写题词,使流通人间,名曰续护生画集。二集相距十年,子恺作风,渐近自然,和尚亦人书俱老。至其内容旨趣,前后更大有不同。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者。续集则一扫凄惨罪过之场面。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趣盎然,几使阅者不信此乃劝善之书。盖初集多着眼于斥妄即戒杀,续集多着眼于显正即护生。戒杀与护生,乃一善行之两面。戒杀是方便,护生始为究竟也。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均,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今续集选材,纯取慈祥境界,正合此意。题词或取前人成语,或为画者及其友朋所作。间有杀字,和尚书写至此,蹙额不忍之态,可以想象得之。和尚在俗时,体素弱,自信无寿征。日者谓丙辰有大厄,因刻一印章,曰丙辰息翁归寂之年。是岁为人作书常用之。余所藏有一纸,即盖此印章者。

戊午出家以后,行弥苦而体愈健,自言蒙佛加被。今已花甲一周,曰仁者寿,此其验欤!和尚近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七十岁绘七十幅,刊第三集。八十岁绘八十幅,刊第四集。乃至百岁绘百幅,刊第六集。护生之愿,宏远如斯。斯世众生,正在枪林弹雨之中,备受苦厄。续护生画集之出现,可谓契理契机,因缘殊胜。封面作莲池沸腾状,扉画于莲华间画兵仗。沸汤长莲华,兵仗化红莲。呜呼!此足以象征和尚之悲愿矣。一九四〇年十月十日

序言三

丰子恺

弘一法师五十岁时(一九二九年)与我同住上海居士林,合作护生画初集,共五十幅。我作画,法师写诗。法师六十岁时(一九三九年)住福建泉州,我避寇居广西宜山。我作护生画续集,共六十幅,由宜山寄到泉州去请法师书写。法师从泉州来信云:“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那时寇势凶恶,我流亡逃命,生死难卜,受法师这伟大的嘱咐,惶恐异常。心念即在承平之世,而法师住世百年,画第六集时我应当是八十二岁。我岂敢希望这样的长寿呢?我复信说:“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后来我又从宜山逃到贵州遵义,再逃到四川重庆。而法师于六十四岁在泉州示寂。后三年,日寇投降,我回杭州。又后三年,即今年春,我游闽南,赴泉州谒弘一法师示寂处,泉州诸大德热烈欢迎,要我坐在他生西的床上拍一张照相。有一位居士在他生西的床上拍一张照相。有一位居士拿出一封信来给我看,是当年我寄弘一法师,而法师送给这位居士的。“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赫然我亲笔也。今年正是法师七十岁之年。我离泉州到厦门,就在当地借一间屋,闭门三个月,画成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四月初,亲持画稿,到香港去请叶恭绰先生写诗。这是开明书店章锡琛先生的提议。他说弘一法师逝世后,写护生诗的惟叶老先生为最适宜。我去信请求,叶老先生复我一个快诺。我到香港住二星期,他已把七十页护生诗文完全写好。我挟了原稿飞回上海,正值上海解放之际。我就把这书画原稿交与大法轮书局苏慧纯居士去付印。——以上是护生画三集制成的因缘与经过。

以下,关于这集中的诗,我要说几句话:

这里的诗文,一部分选自古人作品,一部分是我作的。第一第二两集,诗文的作与写都由弘一法师负责,我只画图。(第二集中虽有许多是我作的,但都经法师修改过。)这第三集的诗文,我本欲请叶恭绰先生作且写。但叶老先生回我信说,年迈体弱(他今年六十九岁),用不得脑,但愿抄写,不能作诗。未便强请,只得由我来作。我不善作诗,又无人修改,定有许多不合之处。这点愚诚,要请读者原谅。

复次:这集子里的画,有人说是“自相矛盾”的。劝人勿杀食动物,劝人吃素菜。同时又劝人勿压死青草,勿剪冬青,勿折花枝,勿弯曲小松。这岂非“自相矛盾”,对植物也要护生,那么,菜也不可割,豆也不可采,米麦都不可吃,人只得吃泥土沙石了!泥土砂石中也许有小动植物,人只得饿死了!——曾经有人这样质问我。我的解答如下:

护生者,护心也。(初集马一浮先生序文中语,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曰“护生者,护心也。”详言之:护生是护自己的心,并不是护动植物。再详言之,残杀动植物这种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而把这残忍心移用于同类的人。故护生实在是为人生,不是为动植物,普劝世间读此书者,切勿拘泥字面。倘拘泥字面,而欲保护一切动植物,那么,你开水不得喝,饭也不得吃。因为用放大镜看,一滴水中有无数微生虫和细菌。你烧开水烧饭时都把它们煮杀了!开水和饭都是荤的!故我们对于动物的护生,即使吃长斋,也是不彻底,也只是“眼勿见为净”,或者“掩耳盗铃”而已。然而这种“掩耳盗铃”,并不是伤害我们的慈悲心,即并不违背“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正是正当的“护生”。至于对植物呢,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伤害。因为非不得已、非必要而无端伤害植物(例如散步园中,看见花草随手摘取以为好玩之类),亦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此心扩充起来,亦可以移用于动物,乃至同类的人。割稻,采豆,拔萝卜,掘菜,原来也是残忍的行为。天地创造这些生物的本意;决不是为了给人割食。人为了要生活而割食它们,是不得已的,是必要的,不是无端的。这就似乎不觉得残忍。只要不觉得残忍,不伤慈悲,我们护生的主要目的便已达到了,故我在这画集中劝人素食,同时又劝人勿伤害植物,并不冲突,并不矛盾。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是提倡素食的。有一位朋友质问他:“假如我不得已而必须吃动物,怎么办呢?”萧翁回答他说:“那么,你杀得快,不要使动物多受苦痛。”这话引起了英国素食主义者们的不满,大家攻击萧伯纳的失言。我倒觉得很可原谅。因为我看重人。我的提倡护生,不是为了看重动物的性命,而是为了着重人的性命。假如动物毫无苦痛而死,人吃它的三净肉,其实并不是残忍,并不妨害慈悲。不过“杀得快”三字,教人难于信受奉行耳。由此看来,萧伯纳的护生思想,比我的护生思想更不拘泥,更为广泛。萧伯纳对于人,比我更加看重。“众生平等,皆具佛性”,在严肃的佛法理论说来,我们这种偏重人的思想,是不精深的,是浅薄的,这点我明白知道。但我认为佛教的不发达,不振作,是为了教义太严肃,太精深,使末劫众生难于接受之故。应该多开方便之门,多多通融,由浅入深,则宏法的效果一定可以广大起来。

由我的护生观,讲到我的佛教观。是否正确,不敢自信。尚望海内外大德有以见教。

一九四九年六月于上海众生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生的扶持一蟹失足,二蟹持扶。物知慈悲,人何不如。今日与明朝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母之羽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感应类抄》云:“眉州鲜于氏因合药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时,有数小蝙蝠围聚其上,面目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今略拟其意作《母之羽》图。“吾儿?!”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慧道人诗 删润亲与子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循环作主人,同是亲与子。参用宋黄庭坚诗句。日本风俗有以鸡肉与卵置于饭上而食之者,名“亲子”。亲谓父母,子谓儿女,者,彼邦俗解谓是陶制大碗也。鸡为亲,卵为子,以此二物共置碗中,故曰“亲子”。芦菔生儿芥有孙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宋 苏轼诗!!!麟为仁兽,灵秀所钟。不践生草,不履生虫。繄吾人类,应知其义。举足下足,常须留意。既勿故杀,亦勿误伤。长我慈心,存我天良。儿时读毛诗麟趾章注云“麟为仁兽,不践生草,不履生虫。”余讽其文,深为感叹,四十年来,未尝忘怀。今撰护生诗歌,引述其义。后之览者,幸共知所警惕焉。儿戏 其一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唐 杜甫诗儿戏 其二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圣。沉溺莫谓虫命微,沉溺而不援。应知恻隐心,是为仁之端。暗杀 其一若谓青蝇污,挥扇可驱除。岂必矜残杀,伤生而自娱。暗杀 其二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 白居易诗诀别之音落花辞枝,夕阳欲沉。裂帛一声,凄入秋心。生离欤?死别欤?生离尝恻恻,临行复回首。此去不再还,念儿儿知否。倘使羊识字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乞命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普劝诸仁者,同发慈悲意。农夫与乳母忆昔襁褓时,尝啜老牛乳。年长食稻粱,赖尔耕作苦。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不啖老牛肉,淡泊乐蔬食。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世。“我的腿!”挟弩隐衣袂,入林群鸟号。狗屠一鸣鞭,众吠从之嚣。因果苟无征,视斯亦已昭。与其啖群生,宁我吞千刀。       ——明 陶周望诗示众景象太凄惨,伤心不忍睹。夫复有何言,掩卷泪如雨。修罗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顾云禅师“戒杀”诗喜庆的代价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唯欲家人欢,那管畜生哭。萧然的除夜邻鸡夜夜竞先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