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历史文化丛书·仁化古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1:35:49

点击下载

作者:龙兆康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仁化历史文化丛书·仁化古迹

仁化历史文化丛书·仁化古迹试读:

前言

文物古迹承载着人类的过去和希望,是不可复制的、厚德载物的宝贵财富,给予我们的是永恒的记忆和永远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一种自强不息的地域文化遗存。人类历史证明,单纯的高速经济增长、单纯的自然环境优势,都不足以成为一个地方社会文明的魅力和标志,而该地域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浓厚的人文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多契合,才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仁化古县地处五岭南麓,从原始社会晚期到东周、吴、越,从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诸多文物遗址、古迹遗存,成为仁化历史人文的实物见证。这一地域,在秦汉以前是百越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而在更远古的时代,就已有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其境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遗址五处,商代早期古人类遗址一处,百越族生息地及石岩棺葬遗址多处,历史源流之悠长久远,极具岭南独特风韵。

仁化县的史志、古族谱记载的文化古迹、历史遗存及文史专家的评定博大精深。从四千多年前的舜帝南巡,在仁化县周田镇韶石山留下的韶音台、韶音亭、闻韶阁,到两千多年前吴越争战,逐鹿岭南遗留的三官庙、吴王村和越王村;从秦末古秦城到岭南古塔之乡的两座古唐塔———云龙寺塔、澌溪寺塔;从唐代的张九龄故里到宋、明仕家恩村蒙姓的家庙宗祠;从仁化的丹霞山、各乡镇的山崖石壁留下的众多摩崖石刻,到岭南客家围屋、碉楼遗留的传统安保模式……仁化给后人留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古迹遗产。

仁阳故地源千古,史踪遗迹历多磨。经历了几千年的朝代更替及兵灾匪患,承受了自然灾害及风霜雨雪的侵溶剥蚀,许多古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刻在史册的记忆及遗留下来的古迹形貌,至今仍能展现仁化古县文明进化的时代沧桑与历史文化的风采。

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贮存久远的回望、远古的文明,是今天的人们应该负起的责任;体察与记录古迹文化、历史人文,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构思。这也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意义与目的。

本书部分图片由仁化县图书馆、陈志芳、陈桂汉提供,在此谨致谢意。龙兆康2015年10月16日古迹概述

仁化县地处韶关北部山区,与湘、赣接壤,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之一,经济、文化曾一度繁荣。境内土肥水美,气候温和。文物考古普查发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早在4 500年前便有先民在此居住,他们以渔猎为生。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早期的遗址有六处,古城遗址三处,冶炼遗址四处,还有古堡、古桥、古道、古窑、古寨、古墓等。境内拥有唐、宋、明、清时期的古塔十四座,是岭南唯一的古塔之乡。碉楼围屋、寺庵古迹、摩崖石刻也是声名远播。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四十多件,都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珍品。古秦城长江镇覆船岭遗址云龙寺塔澌溪寺塔周田张屋龙头庙锦石岩寺皇封庙别传禅寺 遗址与墓葬1.鲶鱼转遗址

该遗址位于仁化县周田镇风度村西南1公里处的山岗顶部与南坡上,东临浈江。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于1959年发现。1960年发掘面积为90多平方米,有先民居住的遗迹及木骨泥墙残块,出土陶器有罐、圜底釜、豆、器座、纺轮、圈足盘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曲折纹、方格纹、漩涡纹等,工艺美观。出土石器中的斧、锛、凿、戈、矛、镞、环、砺石有些是半成品,证明这里曾经是先民制作石器的工场。遗物特征表明,这里与广东韶关曲江县马坝镇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层基本相同,同属夏商至西周时期以菱纹陶为代表的青铜器时代文化层。196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鲶鱼转遗址全景鲶鱼转遗址山顶鲶鱼转遗址洞穴2.长江镇覆船岭遗址

该遗址位于仁化县东北部长江镇以南1公里处,遗址所在的山岗高于周围平谷60米。岗顶为一片狭长、平坦的台地,中部稍微隆起,形状像一艘覆置的船,故名覆船岭。长江镇的锦江河与里周河自山岗的西面和南面流过,此处山水相依,风光秀丽。遗址范围遍及岗顶台地和南坡,面积16 000平方米。

1986年冬,当地村民在此采集到石链、陶片,后经仁化县博物馆鉴定此处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址。1995年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实习队、韶关市博物馆、仁化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考古队发现在150平方米的地域中有两期文化内涵。第一期属石峡文化,清理出8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仅两座有随葬品,墓穴坑壁未见烧烤痕迹。出土陶器有三足盘、圈足盘、釜、鼎等,以素面为主。石器有锛、镞、刀刃石片。长江镇覆船岭遗址

第二期文化遗迹有灰坑、柱洞,清理出墓葬两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南北向,无随葬品。该期遗物中陶片丰富,可辨器形有釜、罐、纺轮;纹饰有绳纹、方格纹、三角格纹、菱格纹、云雷纹、曲折纹、附加堆纹等,烧造火候较高;石器有锛、凿、镞、刻刀、磨盘、磨棒、环、穿孔器、磨石等。从遗物特征来看,其与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基本相同。该遗址于1989年被仁化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陶片圭石祖3.窑前村晒谷岭遗址窑前村晒谷岭遗址

该遗址经广东省博物馆专家复查鉴定,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仁化县城东北约1公里处的窑前村村南晒谷岭的矮山岗上,也称“晒谷岭遗址”。北距原县砖瓦厂约50米,东临106国道。地域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00米,总面积为5 000平方米。遗址表层为黄泥砂土,表土原被开垦为旱作耕地,现已建多间农房。第二层为灰褐色土层,厚30厘米,离表土20至40厘米,依自然坡势形成文化层。从中发掘采集到石器26件,多为灰绿色、深灰色的泥质岩和板岩,夹杂有砂黑陶片54件和泥质陶片6件。另有镞4件,斧1件,长身铲形器1件,矛1件,锛4件。如此多样的镞、锛、石斧、陶件的出土发现,标志着此处人们曾经历过以原始锄耕为主的原始农业劳作,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特征,距今约4 500年。4.仁周道班遗址

该遗址位于仁化县城南2公里处,106国道东侧仁周道班驻地内的一个土墩上。东面紧连道班住房,南面30米是原周汝公路(现106国道),西面50米是原仁化县收容所,北面是原仁化县火葬场。

遗址表土是黄色砂泥黏土,从东向西倾斜,长40米,南北宽25米,总面积1 000平方米,高出河面约4米。采集到的磨光石器有:石祖(男性生殖器石雕)一件,是新石器时代全国最为形象的石祖,酷似阳元石,是先民借阳元石的直观形象雕塑而成的男根图腾。另有锛、镞、矛等石器10件,夹砂陶片1件。此遗址是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仁周道班遗址5.康溪走马坪遗址

走马坪遗址位于锦江中游南岸的矮山岗台地上(史称“走马坪”),西距县城3公里,东南临106国道和仁长公路,南面为康溪水,西北靠锦江河,正北为丘陵山岗。遗址高出水面约25米,从北向南倾斜,呈缓坡状,地势较平坦。南北长1 5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康溪走马坪遗址近景康溪走马坪遗址耕作地

台地表土为灰黄色,早年已被开垦为旱作耕地,遗物多散布在农耕表土。

遗址在1983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当时采集到的磨光石器有钁、斧、胚件等。1985年5月20日和21日,又连续采集到锛、矛及残器多件,灰黄色曲尺纹陶片一件。走马坪遗址陶片

文化堆积层已为早先农耕损坏,散存文化遗物有:石器10件,其中以灰绿色、深灰色硅质岩和灰黄色板岩为质材的有钁、斧、锛、矛及残石器、胚件等。典型器物钁,为灰绿色硅质岩,横剖面为13厘米长的不规则形,刃锋利,有使用过的痕迹,刃宽2.5厘米,顶残宽5厘米,厚4厘米,背面磨成弧形。另一典型器物斧,为灰色硅质岩磨制而成,横剖面为长方形,正面平整,背面微成弧形。发现的锛、矛等均为残片。陶片为泥质灰黄陶,质松软,火候低,曲尺形纹饰尚称美观,长2.7厘米,宽2厘米。

走马坪遗址台地东临高山,以为屏障,锦江北来,康溪水由东西汇锦江,形成一处背倚山峦、面向河川的三角台地。氏族先民可上山狩猎,下水捕鱼,此处的自然环境为其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条件。走马坪遗址与晒谷岭遗址同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东北向的山峦又恰似一顶官帽,因此唐朝在此建立县城,也是仁化早期建县立衙之地。官帽峰下走马坪遗址方位6.里周新店村遗址

新店村(也称“店前村”)遗址位于仁化县长江镇里周村村委会所属的新店村以北50米的山岗台地上。北面一脉矮山,东南西一片稻田,田原以南100米处,有两条溪流汇合,在两溪汇合的台地上,是一处存留时期较长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40米,表土为灰黄色,早年被垦为农耕旱地,现已荒芜。在台地东端,考古人员采集到灰色板岩磨制的梯形石锛一件,刃部长6.2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有使用过的痕迹,形制与晒谷岭遗址的同类器物相似。还采集到较多的纹饰陶片和瓦片,其中有蓝色纹的陶片和灰色的布纹瓦碎片。里周新店村遗址7.大石山白泥坌村洞岩墓葬

仁化县春秋时期隶属百越,至秦朝灭亡后,百越地方首领赵佗踞岭南三郡建立南越国。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一扫岭南,南越国才归附汉武。大部分百越族人纷迁海南、广州乃至越南、缅甸,只有丹霞山、大石山的百越族人,赖崖高险峻、顶平林茂、易隐易生的自然优势,没有迁移。直到宋、明时代逐渐与汉族同化。而百越族依古老习俗,人死后为防野兽、外人侵害,多选择人迹罕至的高崖绝壁凿洞藏尸,其葬俗称为“悬棺葬”或“岩棺葬”。这种葬俗一直延续到宋、明时代。现在大石山深山幽远的悬崖峭壁干燥背风处,仍有悬棺、岩棺的残留遗址。历史上《仁化县志》均有记载。

白泥坌村大石山深处的洞岩墓葬,是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的丹山红砂岩“洞穴葬”。坐西北向东南,洞深4米,外面建阔5.5米、高2.3米的红砂岩墓门楼以封住洞口。墓门楼面二层,呈椽牙翘角的牌坊门楼形格,下层有七个石砌墓门,两个墓碑分别刻着“彭廷高之墓”与“彭世鉴之墓”,落款为“皇明嘉靖己亥年立”。门楼上石雕图案精美,龙凤花草刻制秀丽,是难得一见的百越地域的岩洞墓葬精品。大石山白泥坌村洞岩墓葬 岭南古塔之乡

仁化境内历史文物古迹丰富多彩。这个粤北的山区小县,竟拥有唐、宋、明、清不同风格的古塔十四座:有广东省境内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乾宁、光化年间的云龙寺塔,有唐末四角七层青砖古塔澌溪寺塔,有北宋元丰年间的华林寺塔,还有十几座明清时代的宝塔。如此众多的古塔完好地留存于一个山区小县,不但在岭南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属罕见。所以,仁化是岭南名副其实的古塔之乡。

宝塔,也称浮屠、苏屠,原是佛家收藏经卷、保存高僧骨殖的建筑物,与佛寺相依相伴。岭南宝塔之由来,长江镇的《重建文明、华表二峰碑记》沿引唐宋古塔碑文之记载:“宝塔起始唐太宗造浮屠于长安,阿育王建无量(佛塔)于郑县。以后凡省郡州县、市镇乡村境内缺五行中木、火二星宿风水者,则建宝塔以补之。”可见唐代以后,随着历史的推移,宝塔逐渐成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演变为风水塔、镇邪塔,印证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这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象征和标志。1.云龙寺塔

仁化县最古老的宝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龙寺塔,该塔是广东省乃至岭南五省内保存较好的建筑形四方砖式唐塔。其坐落在董塘镇安岗村后的云龙寺中。唐朝咸通年初(860年),河北人惠懿禅师南来仁化驻锡,创建大云禅寺。11年后惠懿禅师在此圆寂坐化,弟子、信民为其在寺后山窝中修建“圣师塔”(明代嘉靖《仁化县志》),安其骨殖。到晚唐乾宁、光化年间(894—901年),在大云禅寺原址上兴建西山寺,后称“云龙寺”,圣师塔遂称“云龙寺塔”。

云龙寺塔为典型的四方形唐式古塔,高10米,等边长2米,每层四面用仿木式构筑法建成,以青砖砌出倚柱、斗拱、阑额、普柏枋、檐枋、栏杆、平座等建筑形式,每层4扇圭门,五层共20扇。整座古塔,造型独特精致,外形古朴端庄,后倚半圆山峦,前瞻平畴沃野,堪称风光宝地。古塔峥嵘,刻记着“佛刹晚唐越五岭,仁阳首立萃堵波”的史实,也奠定了仁化县作为“岭南古塔之乡”的声望与地位。云龙寺塔远景云龙寺塔细部构建2.澌溪寺塔

离云龙寺塔仅3公里的澌溪寺塔,原名秀宝塔,亦称“仰山禅师塔”,位于董塘镇澌溪山瑶族村澌溪河畔的一座土岗上。塔高21米,为四角七层青砖砌筑的楼阁式古塔,建于唐末天祐甲子年至后梁太祖开平丁卯年(904—907年)。宋初维修,至今仍具唐塔建筑形制的结构与风格。

该塔除塔刹受损修复外,其余部分基本保存完好。塔的第一层高3.2米,内有青砖步级,沿级可登至第二层,以上各层内有青砖穿心梯,可通至顶层。七层四面都有圭门,共28扇。从底层至顶层,每层依序收敛。各层的出檐装饰为仿木结构斗拱,棱形与横平砖交错,层层叠叠分级出檐。装饰古朴,外形清秀,是仁化县内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建塔时间仅比云龙寺塔稍晚四十多年,两者都是研究唐代古塔建筑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澌溪寺塔西南50米处为澌溪寺遗址,内有清溪、拱桥、石障、碑碣、瑶民村落等景观。山野、田园映衬,古塔、寺庵互依存,一派和谐恬静,是宜居宜游的风光宝地。澌溪寺塔澌溪寺塔远景澌溪庙全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