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指定篇目(75篇)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最新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4:18:52

点击下载

作者:杨春俏,徐德琳(选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指定篇目(75篇)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最新版)

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指定篇目(75篇)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最新版)试读:

出版说明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2011年又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新课标”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新课标”2011年版对实验稿中的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书目作了增删与改动,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新趋势和新的课程理念。为此,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最新版),丛书所选书目均为“新课标”所推荐。为帮助学生阅读,每部书前都有一篇“

导读

”文章和“

知识链接

”,深入浅出地介绍该书的有关内容重点,提示相关知识点。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准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是这套最新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的主要特点。其内容更广泛,知识更实用,针对性更强。它会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和广大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2012年5月导读

教育部于二〇一一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书就是根据《标准》小学部分的优秀古诗推荐背诵篇目编写的。书中所编选的七十五首古诗词,最早的距今已有大约两千年,最晚的也有一百六十多年了。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代作家们写出了难以计数的作品,本书所选的这七十五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们都是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容健康易懂、读来琅琅上口的艺术珍品,很适合少年儿童诵读、记忆。

我国古代诗歌是很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的,通过记诵这些诗词,读者可以受到多个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诗中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也展现了人类的心灵之美。许多诗词描写了祖国各地四季的优美风光,春天的美景尤其是诗人们喜爱的题材,《春晓》、《渔歌子》、《忆江南》、《江南春》、《春日》、《村居》等都是描写春天的。此外,像《敕勒歌》里草原辽阔苍茫的景象,《咏鹅》里“曲项向天歌”的白鹅形象,《望庐山瀑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色等,也都使人油然而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静夜思》等诗中表现出来的深挚的友情、亲情、思乡之情,《示儿》、《石灰吟》、《竹石》等诗中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牺牲精神和坚强意志,千百年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些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同样也会在今天的少年读者们心中激荡。而像《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颂扬顽强生命力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悯农》中提醒爱惜劳动成果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千古传诵的名句,则散发出哲理的光辉。从这些诗词中,小读者们可以受到思想、情操方面的启发和影响。

通过学习、记诵这些诗词,读者们还可以增加多方面的知识。首先是语言文字,尤其是古代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诗歌的形式特点,感受其精练、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色,在丰富词汇、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为以后接触更多的中国文化典籍打下基础。

其次是增加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的知识。比如通过学习《出塞》、《夏日绝句》,可以了解历史上的李广、项羽等英雄人物;通过《凉州词》、《早发白帝城》、《枫桥夜泊》、《望洞庭》等,则可以了解祖国南北许多地方的地理特色;《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告诉我们古时候春节、重阳节的风俗;《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则描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情景。由诗词中学到的这些知识,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

为了适应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本书对选收的诗词原文都全文加注拼音,每首诗词下面还附有作者简介、注释、评析、名句赏析和小贴士等辅导学习的文字。注释部分是对某些难懂字词的解释,释义力求准确简明。评析部分是为了帮助小读者和老师、家长们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每篇评析都力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加以分析,必要时也加入一些相关的背景介绍。

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成长和学习阶段,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记忆力也处在上升时期,适当地背诵一些优秀古诗文,对智力发育也是有益的。以后随着他们长大成人,还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更多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的一些会积淀下来并产生深远影响,构成他们个人生命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永远给他们以教益、激励和艺术美感。我们期望,本书选收的这七十五首诗词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中的基石。

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小学生及家长、老师们喜爱的诗文读本。我们希望它的出版,能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诵读古代优秀诗文提供切实的帮助,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教益,从而为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基础教育新课程做出一份贡献。

由于水平所限,本书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二〇一一年五月知识链接【文学常识】一、部分作家评价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史诗”。——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白居易是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也是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部分作品评价

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他那种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常常是借这类诗篇表现出来。——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除与当时政治、社会直接有关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写景咏物诗。自然界的花飞雨落,祖国的山山水水,无不渗透着诗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朱其铠:《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诗风平易浅近,明畅通俗,因而广为流传。——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三、关于诗体

汉魏六朝的诗,我们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当时的文人创作的诗歌。乐府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曾经大规模地扩建乐府,并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配乐演唱。人们把这些歌辞也称作“乐府”,后来,“乐府”就成为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了。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限制和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个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个字。

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要点提示】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他继承屈原的浪漫主义创作传统,增强了那种追求理想、反抗叛逆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诗重在抒发激昂情怀,个性化和主观色彩浓重,想象神奇,风格雄放飘逸,语言清新明快,具有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二、杜甫诗歌的“史诗”品格

杜甫诗歌为什么被称为“史诗”?这是因为他的诗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刻地描写了人民的疾苦,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奢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直面现实,讽喻时事,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三、平易通俗的白居易诗歌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这是白诗的一般风格。白诗能够广为流传与他的诗风有很大关系。相传他写好诗后,经常先念给不认字的老婆婆听,然后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学习思考】

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写的诗句,为什么它能成为千古名句?

二、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说“绿”字用得巧妙?

三、在本书中找出一首描写“母爱”的诗,并带着情感诵读。(张冬梅 编写)

江jiānɡ南nán

汉hàn乐yuè府fǔ

江jiānɡ南nán可kě采cǎi莲lián,[1]

莲lián叶yè何hé田tián田tián。[2]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间jiān。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东dōnɡ,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西xī,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南nán,

鱼yú戏xì莲lián叶yè北běi。〔作者简介〕“乐府”本是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西汉惠帝时设置乐府令的官职,负责掌管朝廷祭祀所用的“雅乐”。汉武帝设立乐府,广泛采集民间歌谣(也就是“俗乐”),为之配上音乐。经由乐府机关采制、保存下来的诗,汉人称为“歌诗”,魏晋时开始称为“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照这种形式创作的诗歌,也称作“乐府诗”。北宋人郭茂倩(1041—1099)所编《乐府诗集》,是收罗汉代至五代乐府最完备的一部诗集,其中保存了四十余首汉代乐府民歌,大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欢乐与悲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形式朴素自然,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语言清新活泼,长于叙事铺陈,具有独特的韵味,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评析〕

这首诗收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的“相和曲”中,题名为《江南》,也有题作《江南可采莲》或《江南曲》的。在汉代,这首诗可能原本流传在江南水乡,是采莲人劳动时随口所唱,后来被乐府机关采集,用笙、笛等丝竹乐器伴奏,演唱者执节(一种竹制的节拍乐器)而歌。

对于这首民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评价,从古到今说法不一。从表面上看,诗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莲子成熟时节,碧绿的莲叶层层叠叠摇曳在湖面上,水中的鱼儿在莲叶间穿梭游弋。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田田的莲叶、嬉戏的游鱼,都是通过采莲人的眼睛看到的。读者吟咏诗句,仿佛身临其境,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往来、歌声相和的场景,感受到那种清新的爽气、勃勃的生机和采莲人内心的快乐。

这首小诗在形式上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句式上的叠唱,以东、西、南、北的方位变化来写“鱼戏”,显得活泼自然,富有生气。有人认为这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独唱,后四句为众人和唱,表现了江南众人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当然,也有人说这种重复没什么意义,甚至是废话连篇。不过,伴随着单调的劳动节奏自然生发出的歌咏,其最初目的就是用声音为单调、重复的动作增添一些乐趣。“鱼戏莲叶东”等四句诗,在不变的基调中突出方位的变化,既描绘出鱼儿在采莲人四周游动的景象,又以一唱三叹的歌声配合采莲的动作,使得这一单调无聊的重复劳作变得从容舒缓,趣味盎然。〔名句赏析〕

莲叶何田田《江南》的诗句单纯质朴,平白如话,唯有“莲叶何田田”一句稍显晦涩,却又余韵无穷。形容莲叶形态的“田田”一词首次出现于此,关于这一叠音词,辞书中的注释并不一致,有形容莲叶浮于水面、交叠相连、繁茂密集等几种说法,却都没有确切依据,带有一定的猜测性。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学者胡适、钱玄同、黎锦熙在讨论《中国大辞典》的编纂问题时,偶然提到“莲叶何田田”这句诗的注释,怀疑“田田”可能是“圆圆”或“团团”,是古人在传抄过程中因为字形相近而抄写错了。不管怎样,南朝齐梁时期著名诗人谢朓已经认同这个“美丽的错误”,他的《江南曲》中“莲叶尚田田”一语,直接化用“莲叶何田田”。到了唐宋时期,“田田”已经成为莲叶的代名词,晚唐诗僧齐己《湖上逸人》中的“澹荡光中翡翠飞,田田初出柳丝丝”、南宋词人姜夔《念奴娇》中的“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都以“田田”指代莲叶。可以说,“莲叶何田田”堪称汉语诗歌中生动优美、摇曳多姿的一个意象。〔小贴士〕《江南》:采莲诗的鼻祖

莲花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莲的食用、药用功效也早就为人所知,至少在五千年前,先人们就已经开始采食莲子了,“采莲”也逐渐成为江南地区的生产民俗。夏秋之际,少女多乘小舟出没莲荡之中,轻歌互答,采摘莲子,这种景象也成为文人词客喜欢描写的对象。这首汉乐府《江南》被认为是采莲诗的鼻祖,描绘了江南人民趁着芳晨丽景采摘莲子、欢快愉悦的场景。南朝的梁元帝萧绎和简文帝萧纲都曾写过《采莲赋》,南朝乐府《西洲曲》中则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的《越女词》、王昌龄的《采莲曲》以及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词,都是描写吴越一带采莲女子的佳作。

[1] 何:多么。田田:形容莲叶层层叠叠、十分茂盛的样子。

[2] 戏:嬉戏。[1]长chánɡ歌ɡē行xínɡ汉hàn乐yuè府fǔ[2][3]

青qīnɡ青qīnɡ园yuán中zhōnɡ葵kuí,朝zhāo露lù待dài日rì晞xī。[4]

阳yánɡ春chūn布bù德dé泽zé,万wàn物wù生shēnɡ光ɡuānɡ辉huī。[5]

常chánɡ恐kǒnɡ秋qiū节jié至zhì,焜kūn黄huánɡ华huá叶yè衰[6]shuāi。[7]

百bǎi川chuān东dōnɡ到dào海hǎi,何hé时shí复fù西xī归ɡuī?[8]

少shào壮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老lǎo大dà徒tú伤shānɡ悲bēi。〔评析〕《长歌行》选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全诗由园圃中的葵菜写起。春日的清晨,葵菜青葱茂盛,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在朝阳下闪烁,慢慢蒸发到空中。诗人又由眼前的葵菜联想到世间万物,此刻都在温暖和煦的春天里蓬勃生长,闪耀着生命的光辉。然而时序流转,转眼间就会春去秋来,所有这些青葱的叶、娇美的花,都将枯黄衰败,失去活力。“春荣秋枯”这一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在诗人心中投下一道浓重的阴影,让他在沐浴春光、面对欣欣向荣的万物时,常常油然生发出深深的恐惧。大自然的生命节奏是如此,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不就像叶上的朝露,太阳一晒就蒸干了吗?不就像青青的葵叶,秋风一吹就枯萎了吗?这六句诗表面上是写对自然生命的叹惋、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实际是在借物比人,比喻青春短暂、生命易逝的不可避免。

草木一岁一枯荣,花落尚有重开日,人生却不能如此。诗人由自然界中的时序更替、生死轮回,想到一去不复返的人生,就像一去不复返的河水。如果青春年少时不努力成就自己,将来老大无成,岂不虚度一生?诗歌由对宇宙中无尽时间与无限空间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振聋发聩的结语,如洪钟长鸣,回响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中。〔名句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是古人观察自然、体味人生,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明白如话,所以流传千年,催人奋进。由这句诗,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的经典语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不论是慨叹年命短促的古代诗人,还是有着崇高信仰的钢铁战士,在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时,他们的感受是一致的。〔小贴士〕

比兴手法《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却从园圃中的葵菜起调,这种写法被称作“托物起兴(xìnɡ)”,就是在一首诗的开头,先说别的事物,以此引起所要咏叹的内容。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已广泛使用,可以起到提示、渲染气氛的作用,使诗歌更富于美感。比如《郑风·风雨》,写女主人公傍晚时分思念外出的丈夫,先说“风雨凄凄,鸡鸣喈喈”,以凄风冷雨和鸡鸣之声渲染忧伤的气氛,烘托女主人的相思之情。有些诗中的“兴”不仅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还与诗的主题存在一定联系,比如本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既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入人生思考,又以葵菜的青葱与枯萎,比喻青春与生命的流逝,所以作为“兴”的“园中葵”又具有了“比”的作用,使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生动形象,耐人回味。

[1]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是“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2]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葵: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按收获季节分春葵、秋葵和冬葵。

[3] 晞:干,干燥,晒干。

[4] 阳春:春天,温暖的春天。布:散布,洒满。德泽:恩德,恩惠。

[5] 恐:担心。秋节:秋天。节,时节,节令。

[6] 焜黄:枯黄,颜色衰败。华:同“花”。衰:枯萎,凋谢。为了押韵,可按古音读作cuī。

[7] 百川:江河湖泽的总称。川,河流。东:朝东,向东。

[8]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徒:徒然,白白地。[1]敕chì勒lè歌ɡē北běi朝cháo民mín歌ɡē[2][3]

敕chì勒lè川chuān,阴yīn山shān下xià。[4][5]

天tiān似sì穹qiónɡ庐lú,笼lǒnɡ盖ɡài四sì野yǎ。[6]

天tiān苍cānɡ苍cānɡ,野yě茫mánɡ茫mánɡ,[7]

风fēnɡ吹chuī草cǎo低dī见xiàn牛niú羊yánɡ。〔作者简介〕

公元四到六世纪,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先后建立了北魏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与南方先后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形成对峙局面。北朝人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有许多民歌流传下来。这些民歌很多原是鲜卑语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也有一些是直接用汉语创作的。北朝民歌粗犷豪放,描写北方景色与以鲜卑为主的各民族风习,广泛反映了北方民族直率朴素、勇武豪迈的精神。叙事长诗《木兰诗》代表着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七十首左右。〔评析〕《敕勒歌》是北齐武将斛(hú)律金(488—567)所唱的敕勒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全诗只有短短二十七字,描绘了苍茫浩瀚的草原风光:敕勒川铺展在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敕勒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苍青色的天宇如同毡帐,笼盖着茫茫草原。微风吹拂,青翠丰茂的长草低伏,一群群牛羊从草丛中显露出来,波澜壮阔的场面因此而充满蓬勃的生机。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恢宏,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让人读来心胸开阔,情绪酣畅,油然而生一股豪迈之气,可谓千古绝唱。〔名句赏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全诗共有七句,前六句写平川、山脉、苍天、原野,虽然不乏雄浑壮丽、辽阔苍茫的美感,却也显得有些单调和沉寂。幸亏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有自然界的风拂过草原,仿佛浩瀚的绿海上掀起波澜;有牛羊的身影从草丛中显现出来,为这片沉寂的绿野平添无限的生机。透过这些从容食草的牧群,我们可以感受到敕勒族人在这块得天独厚、水草丰美的平川上享受着悠游自足、无拘无束的生活。〔小贴士〕《敕勒歌》:战地歌声《敕勒川》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唱大草原的壮阔美景和敕勒族人悠游自在生活的民歌,居然诞生在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之中。

公元546年9月,正值秋高气爽,草肥马壮。东魏权臣高欢率领十万大军,包围了西魏的玉壁城(今山西稷山西南),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吞并西魏政权,统一北方。东魏大军远道而来,意在速战速决;西魏韦孝宽据城固守,挫败东魏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双方僵持五十余日,东魏军损兵折将,寸功未得,粮草供应困难,士气十分低落。高欢为了安定军心,鼓舞士气,在营帐中宴请全体将士,命鲜卑大将斛律金歌舞助兴。斛律金长剑出鞘,且醉且歌且舞,雄壮激昂的《敕勒川》歌声在大帐内盘旋。帐外秋风萧萧,四野茫茫,高欢不由得心酸泣下,旧病复发,只好撤军,不久郁郁而死。这一战令韦孝宽美名传扬,而斛律金仓卒之间以鲜卑语随口唱出的《敕勒川》,即使译成汉语,仍不失浑浩苍茫的气势,穿越千年,成为中国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1] 敕勒: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个少数部族,居住在朔州(今内蒙古中部土默特右旗)一带,以游牧为主。北魏时也称铁勒、高车部。

[2] 敕勒川:就是勅勒族居住的平原地区,在今天山西北部及甘肃、内蒙古南部一带。川,平阔的原野。

[3] 阴山:山脉名,主体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全长约一千二百公里。

[4]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形帷幕,多用毡布搭成。

[5] 四野:四面的原野。“野”在这里读作“yǎ”。

[6] 苍苍:青色。

[7] 见:同“现”,读作xiàn,显现,露出。[1]咏yǒnɡ鹅é〔唐tánɡ〕骆luò宾bīn王wánɡ[2]

鹅é,鹅é,鹅é,曲qū项xiànɡ向xiànɡ天tiān歌ɡē。[3]

白bái毛máo浮fú绿lǜ水shuǐ,红hónɡ掌zhǎnɡ拨bō清qīnɡ波bō。〔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684以后),婺(wù)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天资聪慧,幼而能诗,号称“神童”。他年轻时曾在王府中供职,并曾从军西域。高宗时做过侍御史,因为上书谈论政事而获罪入狱,后贬为临海县丞,弃官而去。武则天称帝后,徐敬业起兵反对。骆宾王投在徐敬业幕下,曾为他写下著名的《讨武檄文》。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一说投水而死,一说出家为僧。〔评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昂首高歌的样子与游水轻盈美丽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鹅的叫声:“鹅、鹅、鹅”三个字,既像是说孩子听到鹅接连叫了三声,又像是说孩子乍见鹅时脱口而出三声天真稚嫩的呼喊。鹅鸣叫时,总是高扬起长长的脖子,在孩子看来,鹅是在向着天空欢快地歌唱。后两句写鹅游水的形象:鹅通身羽毛雪白,悠然自在地浮于绿水之上,用鲜红的脚掌拨水前行,身后荡漾着一圈圈清澈的波纹。诗人准确抓住鹅在声音、形体方面的突出特征,用清新欢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场景。

虽然这首咏物诗并没有表达什么深刻的思想,只不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鹅的形象,却以其天真纯朴之趣、琅琅上口之语,成为流传千古、人尽皆知的名篇。今天,每个小孩子最先学会的唐诗里,几乎都有这首《咏鹅》。当他们用同样稚嫩的声音吟诵这首小诗时,千余年前一只(群)白鹅留给小诗人骆宾王的美好印象,就会一次次复现在这些孩子的心中,让他们体验到同样的审美乐趣。这应该就是诗歌不朽的活力与魅力吧。〔名句赏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往往是人们最先想到的。“白毛”、“绿水”、“红掌”这三个色彩鲜艳的词汇,呈现给人对比鲜明、映衬和谐的视觉形象;“浮”与“拨”这两个动词,展现了鹅游水嬉戏时轻盈优美的姿态。最朴素的十个汉字,组合出一幅纯洁美丽的图画,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在的情绪。〔小贴士〕

初唐四杰

唐诗是后世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但是唐初的近百年间,南朝浮艳雕琢的诗风依然存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才子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反对纤巧绮靡的诗风,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郁积着耻居人下的豪情。他们的诗中开始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气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张扬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使得唐诗逐渐摆脱宫廷诗风的影响,显现出自己独有的风貌。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2] 曲项:指鹅弯弯的脖子。项,脖颈的后部。

[3] 掌:指鹅的脚掌。拨:划。风fēnɡ〔唐tánɡ〕李lǐ峤qiáo[1]

解jiě落luò三sān秋qiū叶yè,能nénɡ开kāi二èr月yuè花huā。

过ɡuò江jiānɡ千qiān尺chǐ浪lànɡ,入rù竹zhú万wàn竿ɡān斜[2]xiá。〔作者简介〕

李峤(qiáo)(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少有才名,二十岁考中进士,受到朝廷重用。武则天执政与中宗在位时期,屡居相位,封赵国公。李峤是著名的宫廷诗人,写过一百二十首咏物诗,描写风云月露、飞禽走兽、草木花卉、服章器用之类,无不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思想内涵则较为浅近。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对唐代近体诗的定型有一定贡献。他与杜审言(杜甫祖父)、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有《李峤集》。〔评析〕

这首咏物诗的描写对象是“风”。咏物诗咏颂一个自然物象,通常从形、声、色、味、态等方面入手,“风”虽然时时处处总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影、无色、无味,所以文学作品中提到风,多用“萧萧”、“飒飒”、“瑟瑟”之类的象声词。以“风”作为咏颂对象,该从何处入手呢?李峤选择的角度很巧妙:通过侧面描写风对自然界各种物体的影响,暗示风的存在,展示风的力量,让无形的风转化为可以看得见的形象。

全诗四句,分别写风对一种物象的影响:它在秋天能吹落树叶,在春天能催开百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吹入竹林时能让万竿翠竹倒斜。诗中没有出现一个“风”字,却能让读者感受到“风”吹过一年四季,吹过辽阔河山,时时处处都有“风”的身影。

这首咏物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句中都有一个包含数目字的词汇,“三秋”与“二月”、“千尺”与“万竿”两两相对,这是诗人刻意安排的结果。李峤重视诗歌技巧,讲究修辞方法,尽量把诗写得工整合律、精美巧妙,对唐诗格律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名句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古人认为风是“气”在运行,不同季节的“气”性质不同,所以不同季节的风也会产生不同效果。秋气萧瑟肃杀,所以秋风摇撼草木,使之枯黄衰萎,纷纷凋落;春气温暖和煦,所以春风抚慰草木,使之恢复生机,发芽开花。李峤用“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描述风在不同季节的威力,一“落”一“开”,一杀一生,形象鲜明,对比强烈。〔小贴士〕

诗谜

这首诗其实是一个谜语,每一句都从不同角度提示谜底,谜底就是诗题“风”。有一首题目叫《画》的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与此情况类似。

[1] 解:能够,会。三秋:古人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此诗写秋风吹落树叶,“三秋”应指“秋季的第三个月”。

[2] 斜:倾斜。此处读xiá。咏yǒnɡ柳liǔ〔唐tánɡ〕贺hè知zhī章zhānɡ[1]

碧bì玉yù妆zhuānɡ成chénɡ一yí树shù高ɡāo,[2]

万wàn条tiáo垂chuí下xià绿lǜ丝sī绦tāo。

不bù知zhī细xì叶yè谁shuí裁cái出chū?[3]

二èr月yuè春chūn风fēnɡ似sì剪jiǎn刀dāo。〔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武则天当政时考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曾由张说举荐,入丽政殿修书。后历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为人旷达,善谈笑,喜欢饮酒,被杜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晚年尤其放诞,自号“四明狂客”。八十六岁告老还乡,隐居镜湖。他的作品大多散失,现仅存诗十九首。〔评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垂柳。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远观垂柳所得到的整体印象:高高的垂柳通体碧绿,仿佛用碧玉妆饰扮而成;“碧玉”在文学作品中又常常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所以“妆”字又让人联想到美女梳妆打扮,“高”字让人联想到美女苗条婀娜的身段。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镜头推进一步,写千条万缕、曼长披拂的柳枝,仿佛丝线编织而成的裙带,飘垂在美女的身上。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又将镜头推进一步,写精巧细致的柳叶缀满柳枝,让人赞叹,也让人惊诧:是谁有这般巧手,能够裁剪出这么美、这么多的细叶呢?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诗人找到的答案,春天的和风仿佛神奇巧手中那把剪刀,裁出无数细叶,缀满枝头。

这首小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首句写整体,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写柳枝,用飘垂的“丝绦”,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写柳叶,突出它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不同部位,形象鲜明可爱。第三句又带出一个“谁裁”的疑问,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由描绘柳树具体的形象,巧妙过渡到歌颂无形的春风。春风如剪,裁出眼前这些细巧的柳叶,也裁出万紫千红的春天。这首小诗通过赞美柳树,赞美了春天创造万物的无限活力。〔名句赏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为一首咏柳诗,用“碧玉”形容树形的颜色之美,用“丝绦”形容柳枝的轻柔之美,无疑表现出作者高明的文学技巧。但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才是真正让此诗成为经典之作的妙语。在贺知章之前,有人用亭亭柳树比喻“纤腰”,有人用“丝缕”形容飘垂的柳条,可是在贺知章之前,有谁设想过“春风似剪刀”?只有贺知章,能够把无形的“二月春风”化为有形的“剪刀”,悄无声息、轻快灵活地裁剪出精致可爱的细叶,裁剪出无边无际的春光。这绝妙的点睛之笔,不仅让我们看到诗人活泼、独特的想象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充满温柔情感的心灵。〔小贴士〕

杨柳风流似张绪

张绪是南朝宋、齐时人,官居高位,但是为人清简寡欲,口不言利,手中有钱,就分送他人。他精通《周易》,善于清谈,能用精确优美的言辞,讲述深刻通达的道理。听他讲话的人,都会忘了饥饿和疲倦;见到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无不被他的儒雅风流所折服。齐武帝对他非常器重,曾对大臣说:“张绪尊重我,是因为我地位高;我器重张绪,是因为他德行高。”张绪死后,齐武帝很怀念他。后来,齐武帝得到益州刺史献上的几株蜀地垂柳,枝条很长,形状如丝如缕。他让人把柳树种在灵和殿前,常在树下徘徊欣赏,舍不得离开,还对左右侍从说:“这些杨柳风流可爱,酷似张绪当年的样子。”史书称赞齐武帝开明节俭,他在赏玩杨柳时,追思张绪的风流神采,也真是一个惜才爱才、至情至性的人。贺知章在《咏柳》诗中把柳条比作“丝绦”,其灵感可能来自齐武帝这几株“条甚长,状若丝缕”的蜀柳,但是他在“丝绦”前增加一个“绿”字,垂柳又添几分“风流可爱”。

[1] 碧玉:玉石的一种,产于准噶尔,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这里比喻柳树的树干。妆:打扮,装饰。一树:满树。一,满,全。

[2] 丝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这里比喻柔软的柳条。

[3]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1]回huí乡xiānɡ偶ǒu书shū〔唐tánɡ〕贺hè知zhī章zhānɡ[2]

少shào小xiǎo离lí家jiā老lǎo大dà回huí,[3]

乡xiānɡ音yīn无wú改ɡǎi鬓bìn毛máo衰cuī。

儿ér童tónɡ相xiānɡ见jiàn不bù相xiānɡ识shí,[4]

笑xiào问wèn客kè从cónɡ何hé处chù来lái。〔评析〕

这是贺知章最为人传诵的一首诗,写自己久客异乡、重返故里时的感怀,抒发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回乡的诗人在看自己,也像是久别的故乡在看游子。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远赴长安应考求官,直到八十六岁方才告老还乡。他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形成时间与空间上的对照,简练概括了自己数十年客居他乡的经历;用“乡音未改”与“鬓毛衰”形成语音与容貌上的对照,形象刻画出自己暮年回乡的心情。他跨越千山万水回到记忆中的故乡,却无法跨越中间那几十年流逝的岁月。故乡山河依旧,昔日离它而去的黑发少年却已鬓发稀疏,垂垂老矣。在诗人执意“无改”的“乡音”映衬下,留不住的岁月,留不住的年华,让人倍感凄凉,而又无可奈何。“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在描写欢乐的相见场面,却透露出深沉的悲哀。面对一个陌生的老人,儿童彬彬有礼、笑容可掬:“请问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人啊?”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在有问无答中作结。被问的老诗人会如何回答呢?“孩子,我不是远方来的什么客人啊,这里本来就是我的家,我也是这里的主人啊!”昔日的主人成了宾客,稚嫩的儿童越发映照出诗人的老迈衰颓。天真的儿童,怎能理解他的“笑问”在老人心中引发的凄凉啊。

这首偶然写就的小诗内容平淡,语言质朴,却充溢着哀婉亲切的情思,道出了所有游子共同的感受,故而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名句赏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少小离家”,暮年回乡,一定看到许多人、发生许多事、听到许多话,他却一字未提,只将“儿童相见”的场面写入诗中。“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天真自然的一问;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自己也曾是在故乡快乐成长的儿童,如今却老迈衰颓;自己原来就是这里的主人,如今却被当作不知来自何处的客人。“笑问”的欢乐场景,映衬出越发浓重的哀情。〔小贴士〕《回乡偶书》(其二)

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因病辞官,返回越州老家。唐玄宗对他十分不舍,命大臣们为他饯行,并亲自作诗相送,还特意把镜湖一角赐给他养老。贺知章回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内心无限感慨,写了两首题为《回乡偶书》的绝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是第一首,着重描写刚到故乡时的感受。与亲朋经过一番交谈之后,他写了第二首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数十年漂泊期间,家乡发生巨大变化,亲朋故旧大多已经离开人世,种种情形,让人深深触动,惊呼嗟叹。诗人将目光移向门外,注目故居门前的镜湖。几十年过去了,湖水一如既往,在春风中荡漾起粼粼碧波。在湖波不改的映衬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加深沉。

[1] 偶书:偶然写下来。

[2] 少小:年少的时候。老大:年老的时候。

[3] 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脸两边靠近耳朵的头发。衰:指鬓发稀疏。

[4] 客:诗人从京城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乡,自比为“客”。[1]凉liánɡ州zhōu词cí〔唐tánɡ〕王wánɡ之zhī涣huàn

黄huánɡ河hé远yuǎn上shànɡ白bái云yún间jiān,[2]

一yí片piàn孤ɡū城chénɡ万wàn仞rèn山shān。[3]

羌qiānɡ笛dí何hé须xū怨yuàn杨yánɡ柳liǔ,[4]

春chūn风fēnɡ不bú度dù玉yù门mén关ɡuān。〔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放禽纵酒。曾任衡水主簿,因遭人诬陷而解职,十几年间遍游大河南北。后又出任文安县尉。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与著名诗人高适、王昌龄交往唱和,三人齐名。他的诗多写西北边地风光,境界壮阔雄浑,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存于《全唐诗》中的却只有六首了。但这六首诗皆为精品,足以使王之涣跻身唐代最伟大诗人的行列,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尤其著名。〔评析〕

这首诗题又作《边塞》,描写西北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而又寂寞荒凉的景象,表现征夫难以排遣的乡愁。

诗人极目远眺,黄河从眼前延伸向无尽的远方。他看不到河面上的滚滚波涛,感觉原本向他奔流而来的黄河化作一条平滑的丝带,飘飞而去,一直悬挂到遥远天际的白云端。他收回视线,观看眼前近景,只看到孤零零的一座凉州城,掩藏在高耸万丈、连绵不断的群山之间。他听到城中悠悠传来凄苦哀怨的笛声,吹奏的正是抒发离愁别绪的《折杨柳》曲调。“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柳”与“留”字谐音,折柳赠别的风习由来已久,在唐代尤为盛行。送行者将心中依依难舍的挽留之意,通过“折柳”的动作直观地表现出来,希望那绵柔纤细的柳枝,能够牵挽住行者匆匆离去的脚步;“蹀(dié)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以长笛伴奏的乐府民歌《折杨柳》,曾经逗引起多少漂泊异乡者心中的离愁!诗人却说:这座漠北孤城,远在春风能够吹绿杨柳的范围之外,连折柳送别的慰藉也无法企及啊!那又何必吹奏起这支凄凉哀怨的曲调呢?不如把离愁别怨埋在心底,用我们的孤独坚忍,守卫日思夜念的家园和亲人吧!

这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历来评价很高,甚至被认为是唐诗的压卷之作。诗的前两句写景,天水相连,山城相依,场面雄奇阔大;后两句以抒情为主,笛声中的“折柳赠别”与现实中的“无柳可折”、曲中的“怨”与心中的“何须怨”,虚实相生,相互映衬,将戍边者的乡愁写得委婉含蓄、悲壮苍凉。〔名句赏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诗流传千古,艺术手法非常高妙。单从字面上看,似乎可以理解为“何必用羌笛吹起哀怨的杨柳曲呢,因为玉门关一带原本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两句诗之间形成因果关系,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仔细体味,却并非如此简单。

先说“杨柳”。这两句诗由表现离愁别绪的笛曲《折杨柳》入手,既隐含地写到“折柳赠别”的习俗,又正面渲染了笛曲的哀怨,同时还联想到自然界中随春风转绿的真正的杨柳。诗人通过这种巧妙构思,使得“杨柳”这一核心意象得到多层次的展现,内涵丰富,诗意盎然。

再说“怨”。这个字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哀怨”,一方面用以形容笛曲《折杨柳》的曲调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暗示吹奏者内心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埋怨”,似乎是说羌笛呜呜咽咽,似乎在怨恨塞外的杨柳不肯舒青涨绿,来遮掩荒寒。诗人借助汉语语法灵活的特点,使得“怨”这一“诗眼”既说笛曲,又说吹笛人;既指吹笛人的客观情绪,又说吹笛人的主观心理。

最后说说“何须怨”。凉州戍卒离家万里之遥,长年累月驻守在这春风不到的荒寒之地,习俗中、笛声中的“折柳赠别”本已让人黯然神伤,他们却体味着比“折柳赠别”更让人绝望的乡愁与离情。在春光迟迟不到、故而无柳可折的玉门关外,平常人看来凄凉无限的折柳赠别,对于征夫来说,都变得那么温馨浪漫,令人神往。他们的处境孤危至极,所以他们无论是“哀怨”还是“埋怨”,都非常正常,诗人却硬是在寂寞凄凉中唱出慷慨悲壮:现实既已如此,那又“何须怨”呢?——不须用笛曲聊作安慰,不须让哀怨消磨豪情,也不须埋怨那迟迟不度玉门关的春风。〔小贴士〕

旗亭画壁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以诗齐名。据说他们曾到旗亭喝酒,恰好赶上一群艺人举行宴会,演唱助兴,唱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约定:等会儿这些艺人唱谁的诗最多,就说明谁的诗名最大。结果一个人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另一个人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第三人唱的还是王昌龄的诗。王之涣说:“乐工们唱的都是乡下人听的曲子,等着瞧吧。”果然,一个最美貌的歌妓起来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正是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那个歌妓又连唱两支歌,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大笑起来。歌妓们问明情况后,竞相拜见这三位驰名天下的诗人,还请他们一起宴饮歌唱。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

[1]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唐代乐府曲名。凉州,唐代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2] 孤城:孤零零的城。这里指玉门关。万仞:形容非常高。仞,古代七尺或八尺。

[3] 羌笛:据说笛子是从西羌传入的乐器,故有此称。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何须:不须,不用。怨:曲调哀怨。杨柳:指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抒发送别的哀愁,音调十分凄苦。此处也指自然界中的柳树,是一语双关。

[4] 不度:不到。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汉唐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1]登dēnɡ鹳ɡuàn雀què楼lóu〔唐tánɡ〕王wánɡ之zhī涣huàn[2]

白bái日rì依yī山shān尽jìn,黄huánɡ河hé入rù海hǎi流liú。[3]

欲yù穷qiónɡ千qiān里lǐ目mù,更ɡènɡ上shànɡ一yì层cénɡ楼[4]lóu。〔评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登高望远的见闻感受,反映了盛唐时人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名篇。

诗人登上山西省永济县的鹳雀楼,凭栏远眺,望着惨淡的日头依傍远山,徐徐沉没;黄河在脚下翻卷起滚滚波涛,向着大海奔流而去。他的视线向东西两向延伸,使视野无限广阔。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进一步拓宽视野,穷尽目力,看到更高远、更壮美的世界。

这首五言绝句仿佛脱口而出,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技巧可言。前两句写夕阳西下、黄河东流,这是眼前实景,也是自远古洪荒时代就周而复始、从未间断的自然过程。只有当一位诗人在此时此刻登上此楼,用他的眼睛去审视、用他的心灵去体验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用他的诗笔去记录这种壮美,已经存在了上亿年的自然现象,方才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并且凝聚为一种永远震撼人心的力量。后两句由实入虚,写诗人登楼过程中联想到的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两句中值得注意的是“欲穷”二字:诗人要以自己的目力拥抱无比辽阔的自然,将自己的感受能力发挥到穷尽的地步,因为他的心中怀着一种永无止境地探求的愿望。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八十几岁高龄时,还非常喜欢为人书写这首小诗,认为这首诗“妙在有向上不已之志”。的确,四句二十个字,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却能展现出如此磅礴的气势、如此高远的境界和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这简直是汉语诗歌中的一个奇迹。〔名句赏析〕

黄河入海流

盛唐诗人王之涣似乎对黄河特别钟情,在他流传下来的六首诗中,有两首以黄河为主要意象,其一是《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其二就是这首诗中的“黄河入海流”。前句写的是黄河上游,是远眺,是自下而上的仰望,本来波涛翻滚的黄河如丝带般平滑舒展,仿佛从眼前飘飞出去,一直飞上遥远的云端,展现的是一种源远流长、闲静安宁的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之美;后句写的是黄河中游,是俯视,是自上而下的目送,仅以平平无奇的“入海流”三字直接交待,不作任何细节的描绘,着意表现出黄河一泻千里、无可阻拦的气势,表现的是一种动态之美。〔小贴士〕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据说当时曾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得此名。它与武昌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齐名,被誉为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时期(557—581),共有三层,楼体壮观,结构奇巧。此楼建于一座土山之上,依凭地势,前面正对中条山,下可俯视黄河,风景壮丽,文人墨客登临此楼,留下不少诗篇,而以王之涣的这首诗为千古绝唱。鹳雀楼历经唐宋两朝,至金章宗明章年间(1190—1196)仍屹立如故,元代初年毁于战火,直到明初,故基犹存。后因黄河泛滥,淹没故址,以此数百年来无数游人只好望河兴叹,留下无尽的遗憾。

[1]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黄河中的一座土山上,楼高三层。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 白日:太阳。依:依傍。

[3] 穷:尽。千里目:能看到极远地方的视力。

[4] 更:再,继续。[1]春chūn晓xiǎo〔唐tánɡ〕孟mènɡ浩hào然rán[2]

春chūn眠mián不bù觉jué晓xiǎo,处chù处chù闻wén啼tí鸟[3]niǎo。[4]

夜yè来lái风fēnɡ雨yǔ声shēnɡ,花huā落luò知zhī多duō少shǎo。〔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生平事迹非常简单,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曾到长安,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和大诗人王维交情很深。他考过一次进士,却没有考中,之后到江浙一带游历几年,最终死在襄阳。盛唐的大诗人中,没有谁一生过得像孟浩然这样平淡的,但是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却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他擅长写作五言诗,以表现山水田园、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为主要题材,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评析〕

这首小诗写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怜惜春花的感情。

春天来了,夜越来越短,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光早已大亮,他竟一点儿都不知道。他好像也并不急着起床,而是继续躺在那里,听处处传来鸟儿婉转清脆的啼声,仿佛在争着告诉他窗外的春光是多么明媚,今天的天气是多么晴好!诗人满怀喜悦,用耳朵、用身体、用心灵静静体味无处不在的春天。正在陶醉中,他忽然想到:昨夜的睡梦中,我恍惚听到一阵风雨之声,不知有多少娇柔的花朵已经摇落凋谢了呢?“花落知多少”,心中悄然划过的这个问号,让他意识到春天的短暂、春光的流逝,不由生出淡淡的哀愁。

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诗境清新优美,情感细腻空灵,是孟浩然流传最广的诗篇。美好的东西,比如春天的花朵,比如亮丽的青春,比如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消逝而难以挽留。一想起这首诗,人们总会想起许许多多失落的惆怅。可以说,“夜来风雨声”触动了诗人孟浩然敏感纤细的心弦,他则以这首淡而有味的小诗,拨动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心弦,让人们领悟到美和美的容易消逝,从而更加主动地去珍惜。〔名句赏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伤春惜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主题,历代关于落花的诗更是数不胜数。《春晓》妙在并不正面描写春天与落花,而是侧面记述“春晓”醒来瞬间的听觉感受,描写想象中昨夜风雨中飘落的花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发生在过去(昨夜),发生在想象之中,这种“层层隔开”的写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落花场景的哀伤情绪,变成一种悄然浮现又悄然消散的惆怅,隽永含蓄,哀而不伤。〔小贴士〕

梦中花落知多少

此诗题为“春晓”,诗人刚刚睡醒,处处鸟啼让他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喜悦,风雨中摇落的春花则让他生发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鸟啼真真切切响在他的耳边,花落却恍恍惚惚发生在昨夜的睡梦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与《春晓》颇有相似之处:都选定清晨醒来的瞬间,都忆及夜间的风声雨声,都表现了对风雨摧落繁花的担忧之情。尤其巧合的是,据说“如梦令”的词牌,源自后唐庄宗的词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说的也是夜间春花凋落、恍然如梦的感觉。

[1]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 眠:睡觉。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 啼:鸣叫。

[4] 夜来:夜里。凉liánɡ州zhōu词cí〔唐tánɡ〕王wánɡ翰hàn[1]

葡pú萄táo美měi酒jiǔ夜yè光ɡuānɡ杯bēi,[2]

欲yù饮yǐn琵pí琶pá马mǎ上shànɡ催cuī。[3]

醉zuì卧wò沙shā场chǎnɡ君jūn莫mò笑xiào,

古ɡǔ来lái征zhēnɡ战zhàn几jǐ人rén回huí?〔作者简介〕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边塞诗人。他为人性格豪放,有才气,能文善诗。他的诗大多吟咏边塞生活、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他的诗集早已散佚,《全唐诗》收录了他的十三首诗,这首《凉州词》是他的代表作。〔评析〕

与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样,同时代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同样表现西北边塞的军旅生活,也是广为流传的名篇。

诗人以铿锵激越的音调、瑰丽耀眼的词汇,描绘了一场酒香四溢、奇情异彩的军中筵席场面。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斟进夜光杯中,还有随军乐队在马上弹奏胡人的琵琶助兴,即将开赴前线的将士怎么能不开怀痛饮?即便醉卧沙场之上,也请您不要见笑吧,因为这很可能就是我们最后一次欢宴!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也有几分无可奈何,但终归压不倒那种兴致飞扬、豪迈奔放的英雄气概,情绪依然是乐观的。

这是一支悲壮的歌,只有盛唐人能写得出来,也只有盛唐人能这么微笑着感受走向死亡的痛苦。它带给人的不是低沉和感伤,更不是哀叹与恐惧,而是一种令人荡气回肠、激动向往的感染力。〔名句赏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两句诗像是出征宴席上将士们相互间的劝酒词,又像一位战士在为自己的醉态作出的解释。关于这两句诗所传达的情绪,过去有人认为是以悲痛为基调,却故作旷达豪放之词。这种消极的理解,似乎与奢华筵席的热烈气氛不太一致,也不太符合盛唐人的胸怀,不如还是将其理解为一种诙谐幽默的说法:醉就醉吧,怕什么呢?就算醉卧沙场,也请诸位不要见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早已将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我们不是在借酒浇愁,而是在用美酒壮行!即将开赴前线的将士们沉浸在悲壮情绪之中,激昂的慨叹是他们感情世界的全部。〔小贴士〕

凉州和《凉州词》

凉州是今天甘肃省武威县的别名。西汉武帝时,霍去病击退祁连山一带的匈奴人,设置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以州来指称的话,分别叫作凉州、甘州、肃州和沙州。甘肃省的省名,即是甘州与肃州的合称。不过,人们也常把包括河西四郡在内的一带地区(中原与西域的通道)泛称为凉州。唐代的玄宗皇帝嗜好音乐,对西域乐曲也是兴味盎然。《凉州词》据说是开元年间(713─741)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远献给玄宗的乐曲,歌词采用七言绝句形式,当时有大量的填词版本,多反映西北边地生活,而以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最为著名。

[1] 夜光杯:关于夜光杯有多种说法,大致可以分为“玉制”和“玻璃制”两种观点,总之都是具有西域特色的酒杯(玉的主产地在西域,唐代玻璃多是从西方进口的)。这里泛指精美的酒杯。

[2] 琵琶:一种弹拨乐器。催:催促。

[3] 沙场:战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