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泽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0:44:20

点击下载

作者:华泽澎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泽文集

教泽文集试读:

前言

《教泽文集》辑录了我六十年来关于教育、能源、经济,以及人生、友谊、艺术等方面的文章、讲话和信函,主要是1979年以来我在领导岗位上写的文章和讲话稿,以及1995年退休后在不同场合的发言和写的有关文章,近百篇,其中少数几篇文章是合写的。按照文章的内容和意涵分为若干篇。在编辑中对有关文章做了一些删减,但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其内容前后难免有些重复。

古人云:教泽孔长,意即教育的恩泽甚为长远,我终生从事教育,深受教育的恩泽,也惠及广大学子。本集文稿多篇涉及教育方面的,即称“教泽文集”吧。

人生在世,不负此生,年届耄耋,身心尚健,生活和谐。愿晚境更美,献余辉更硕。就以此《教泽文集》献给人们,既老有所为,也老有所乐矣。序

精神富有者——为华老文集作序余世诚

阅读华老的文集,犹如走进了校史陈列馆,引发老石大人的回忆,激发今石大人的奋进,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本时间纵跨六十多年,内容横括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洋洋五十万言的文集,凝结着华老八十五史的心血,厚重、宽泛而不失精道,犹显珍贵。

文集的一条主线是我们的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的创立,华东石油学院的磨难和振兴,以及石油大学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作者作为这一历史起点的元老级的教工,经历了历史全过程,并在从华东石油学院到石油大学历史性转折中长期担任校领导职务,他是最有资格评说这一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他写下的文论,特别是他在校领导职务上的文论,应是校史的重要文献。

我们不会忘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们国家从极左的路上引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道。我们学校也从“文革”泥坑中爬起,开始了新生。全校教职工在杨光华老校长和先是副校长、后为党委书记华泽澎等校领导一班人率领下,揩净身上的泥污,为学校的恢复和发展又前进了。1985年,经过整党,系统清理了“文革”遗留问题,调动了广大教工积极性,学校在教学、科研和规模等方面基本恢复。1986年,华老作为党委书记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作《加强团结,开拓前进,为创办第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报告,总结和提出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以及“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从此开创了学校大发展新局面。今天,我们从文集中重温这一激奋人心的过程,仍然是心潮难平。

文集中有多篇涉及北京石油学院“文革迁校”的文章,作者是知情者、亲历者和见证者,这些文章有宝贵的史料价值。更可贵的是,作者不只是提供史料,他还把这一劫难上升到办学规律高度,反复论述和总结,大大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但是,如何纠正这一错误,阻力更大,困难更多,大有“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之势。以华老为党委书记的当时校领导们为此可谓费尽了心血。他们集中群众智慧,终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借着更名石油大学之机,实行两地办学,促成“石油大学(北京)”的建立,在实质上实现了对迁校的拨乱反正。从认识失误到纠正失误的这两次飞跃中,充分反映了包括华老在内的学校老领导们的机敏、睿智和担当精神。

从文集中我们还可深切地感到,华老的专业学术研究也是与石油大学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联的,他与石大是毕生的血肉之恋。作者1952年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毕业后,便分配到清华大学参加筹建北京石油学院工业经济专业的工作。他在人民大学进修了两年,1954年回北京石油学院任工业经济教研室代主任。从此,经济管理学科成为他毕生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业方向。四十多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一直坚持能源经济的科研工作。进入学校领导班子以后,以搞好学校领导工作为主,同时还承担着少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1991 年出版由他编著的《能源经济学》一书,引学界、政界广为关注。他1954年创建了工业经济教研室,1956年由一个教研室发展为工业经济系,并于同年招工业经济专业本科生。经过几落几起,终于在1995年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由一个专业增设到六个专业,成为石油大学重要组成部分。华老退休后,仍未离开教育工作,继续指导研究生,继续关注学院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文集中“能源篇”和“经济篇”收录的文论,必将大为丰富该学科的学术积累。

文集中最富人情味和反映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是收录在“人生历程”、“友谊”、“艺术”各篇中的文章。这些文章多作于作者退休之后,或回忆思考,或念旧寄情,或修身述志,或吟诗说艺,淋淋漓漓,真真切切,反映着一位老知识分子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高雅、高尚的精神世界。华老出生于书法艺术世家,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苦练书道,半个多世纪风雨无阻,退休后更为痴迷。由此锤炼和造就了他的书法作品老到、苍劲、中和的风格,耐看耐读,深受书法爱好者的欢迎。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部分退休老教工成立了“老年书画社”,十多年间,创作了千余幅书画作品,举办十多次书画展,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华老多次讲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不是物质富有者,而是精神富有者”。应该说,华老确实是一位“精神富有者”,文集以五十万言做出了说明,文集作者更用一生的实践做出了证明。2014年9月18日于北京七石斋总览加强团结,开拓前进,为创建第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华东石油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华东石油学院委员会向我院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一、 历史的经验

从1963年1月第五次党代会到现在,已经二十三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

院第五次党代会到“文革”前的三年半时间,我院在总结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试行高校工作六十条,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组织广大师生多次参加石油会战,经受了实践的锻炼,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应当指出,这一时期,我院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我院广大教师、干部和职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工作基本上还是围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中心,为我国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活跃在我国石油战线上的许多科技骨干和领导骨干其中有不少就是我院这一时期的毕业生。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文化大革命”使我院遭受了建校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受到极大破坏,在一段时间内,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党的队伍被分裂,广大干部和群众被摧残,我院从1966年到1970年,招生中断。损失更大的是学校的搬迁,使我院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1971年虽恢复招生,但因“左”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正规教学秩序,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教育质量明显下降,贻误了整整一代人。但是,我院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在极“左”路线的摧残下,并没有沮丧不前,而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他们在当时的巨大政治压力下,忍辱负重,继续实践着我院“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进行着坚韧的斗争,顽强的拼搏。硬是凭着这种革命精神,在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抵制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我院的破坏,为国家又培养了三千多名毕业生,为党、为人民保留下了这所全国重点石油院校。实践证明,我院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经住了考验,是党和人民所信赖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院的工作不断恢复,并有所发展。(一) 拨乱反正, 系统清“左”,解放思想,逐步端正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她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变。我院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分清是非,系统清“左”,从理论、思想和实践上逐步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端正路线,使我们的思想和工作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

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平反了冤假错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落实了政策,与此同时,全面清理了人事档案,剔除了应该剔除的材料,消除了影响。整党中,通过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对我院几个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解决得比较好。通过平反冤假错案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党内团结进一步增强。

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我们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肃清“左”的影响,1980年党委召开了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全党和全体教职工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纠正了我院历史上对知识分子“左”的做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494人,自1978年恢复技术职称后,我院通过晋升,现有教授34人,副教授144人,讲师348人。在新调整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98.4%。1985年以来,我们遵照党中央提出的在党的十三大以前基本完成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要求,在发动全党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的同时,集中力量,又解决了一批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近几年经过艰苦的工作,逐步为教职工创造了比较好的学习条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初步落实了体检、保健疗养等措施,举行了庆教龄、表彰先进等活动。做到了对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二) 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和研究生部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院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了教学科研上来,我们坚决肃清在教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几年来,认真抓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调整了专业设置。增设了急需的新专业和理科专业,增加了专科生和函授生等层次,扩大了招生规模。通过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外语水平有明显提高,近几年毕业生的质量是好的,绝大多数能服从国家的需要和组织分配,在工作岗位上表现是好的,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社会的承认。有的毕业生在短短几年内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近几年科研工作有较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一支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队伍,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其中54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部级、省级优秀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贯彻科研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扩大了与现场的合作,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已形成了一批与国民经济关系比较重大的科研方向和课题,其中有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师资队伍经过充实调整和国内外进修提高,教师数量有了增加,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有正副教授和讲师五百多人,他们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还有大批青年教师是这支队伍的生力军。

我院实验室建设有较大发展,实验条件有很大改善,实验设备不断充实更新,电子计算机、现代分析仪器和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校办工厂取得了明显成绩。我们加强了教材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院图书馆藏书由“文革”前的30万册增加到70多万册,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开展。

基建、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围绕教学科研,做出了较大贡献。从1979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到现在,已竣工面积25万平方米,较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后勤服务等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逐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群众生活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保证了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群众生活的需要。

研究生部成立五年来,边建设边招生,已有三届毕业生103人。目前已达年招生140人的规模,现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7个。充实了师资队伍,科研工作有新的进展,有的课题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基建工作克服了很多困难,昌平新校已动工兴建。研究生部建设走上了一个新阶段。

现在,我们可以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经过几年的团结奋斗和艰苦努力,我院基本上完成了恢复阶段的任务,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可靠的基础。(三) 狠抓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我们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深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和“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等错误观点,认识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而首先是一种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的的运动。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共产主义的因素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在无数英雄模范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出来,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认识,坚定了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我院工作中心的转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更为重要了。七年多来,我们不断清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左”的影响,利用各种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的教育,并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等项工作中去,收到了较好效果,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支思想觉悟比较高,工作作风比较好的政工队伍。

第三,深入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形式。几年来,我们运用这个好形式,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与学雷锋、学张海迪和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的“三优一学”相结合,涌现出不少先进单位和个人,共产主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增长,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风尚不断发扬,校风学风进一步好转。(四) 深入进行整党, 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

我们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和中指委、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自1984年12月至1985年7月进行了整党。在整党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整党文件,明确整党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基本方针和基本方法;始终坚持和发扬延安整风的优良传统,坚决纠正过去“左”的那套做法,严格按照中央的政策规定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以自我教育为主,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沟通思想,消除隔阂,促进团结。由于认真执行了整党文件、依靠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党员的革命自觉性,使全院整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有了明显好转,为办好我院奠定了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五) 按照干部“四化”要求,加强了领导班子的建设

1984年6月,院领导班子调整以后,我们按干部“四化”要求,认真调整了系处领导班子,把一大批思想觉悟高、党性强、有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中青年干部大胆地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中青年干部是好的,在我院各项工作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许多老同志以党的事业为重退居到二、三线,扶植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表现了很强的党性和很高的觉悟,并且他们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极为关心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学院建设,经常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代表党委向这些退居二、三线,而继续为我院各项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的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六) 学校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我们组织党员和群众认真学习中央决定,引导大家明确教育改革的意义和目的,以开拓精神,投入到改革中去。在此基础上,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改革方案。在教学改革方面,实行了学分制、大学生导师制、淘汰制、优秀学生选拔制,并开始了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在管理改革方面,逐步对后勤和校办工厂实行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经验。

同志们:在我们回顾二十三年来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工作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看到,我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仍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如何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改革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创我院工作新局面,还有很大距离;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还需大力加强;两地办学中有些工作还不够协调,等等。对此,要十分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但是,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在这二十三年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有哪些历史的经验需要汲取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办好学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并在这一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办好学校,必须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自觉围绕教学科研这个中心环节,以改革为动力,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好务。

第三,办好学校,必须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干部和职工队伍。

第四,办好学校,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建设好的党风、校风和学风。

这些历史的经验,是我们全院党员、干部和群众经过长期奋斗和付出巨大代价所取得的,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它将对我院今后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志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院在教学、科研、生产、基建、后勤、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广大党员和教职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努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我院的一些工作,如外语教学、电化教学、体育、图书馆、伙食等工作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实践证明,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为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做出优异的成绩,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目前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好时期之一,也是我们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一定要珍惜大好时机,进一步团结起来,振奋革命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前进,为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而努力奋斗。二、 明确办学方向,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我们国家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十二大把能源和教育提高到战略重点的地位,我国的石油工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大好形势。

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院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全院师生员工,坚持教育改革,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力争在本世纪末逐步把我院办成工科院校中第一流大学。这个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七五”期间,把学校办成理科、工科、管理学科相结合,以工为主的综合性的大学,重点学科专业在国内同类学科专业中居于前列,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步,本世纪末力争达到国内工科院校第一流大学的水平,并进一步提高,向国际的先进水平迈进。“七五”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完成校本部和研究生部的基建任务(包括装备配套),达到计划规模:本专科指令性在校生6000人,研究生500人,争取成立研究生院和函授学院,解决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提高素质和合理结构问题;加强学科建设,从四化建设和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建立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增设一些石油工业急需的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十个以上具有培养博士生能力的重点学科专业,争取建立开放研究实验室,并建立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有较大开展,加强与厂矿的合作,建立教学、生产、科研联合体,一些研究工作在国内居于前列;认真进行教育改革和管理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端正党风,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使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

根据我院的奋斗目标和“七五”期间主要任务的要求,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

1.明确培养目标,坚持把为四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四有”人才放在首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为九十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应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支持各项改革,具有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健康,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一些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这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克服在培养人才目标上的单纯业务观点,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观,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高质量的“四有”人才。

2.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把我院办成综合性的、开放型的、具有竞争力的工科大学

目前,我们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个挑战,并以此为推动力,大胆创新,奋力拼搏,站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前列,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这是有关学校发展前途的大问题。石油工业是一个科学技术密集的工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有计划地增设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以及一些急需的或短缺的专业,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坚持理、工、管相结合,以工为主,向综合性发展的办学方向。石油工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系,又是国际性较强的行业。我院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一特点,加强与国内外院校和有关单位的联系和交流,把我院办成开放型的大学,以利于赶上国内外的先进水平。

我院的服务方向是陆上及海上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工业,以及石油化学工业。我院地处胜利油田,要特别明确为胜利油田服务,为胜利油田建成第二个大庆做出贡献。

3.把我院办成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

我院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石油工业的高级科技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放在培养学生上。还应当指出,要加强本科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重点,是当前和今后人才的重要来源,也是高质量研究生的来源。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本科生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如果科学研究水平不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如撰写教材、专著或论文,进行技术攻关,教学法研究,研制新的实验装置,开发实验新技术,等等,大力加强和活跃学术风气。贯彻“科研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加强应用研究,积极推进软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我院学科比较多的特点,提倡横向联系,建设交叉学科,重视培养石油工业急需的复合性人才,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努力办出我院的特色,形成优势,使我院成为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

4.在两地办学的情况下,坚持立足办好校本部,积极发展研究生部,统一领导,统筹兼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方针

我院两地办学是个现实问题,北京研究生部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聚集人才的基地,是我院同国内外进行科学文化交流的窗口。在稳定队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校本部是办好我院的基础,是提供研究生的主要来源,是研究生部存在和发展的依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树立起两地办学的整体思想,认识到没有北京研究生部的发展,要把我院办成工科院校中第一流大学是很困难的。同样,没有院本部的发展和支持,研究生部也难以迅速发展。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考虑和处理两地办学问题。同时,要制定一整套两地办学的有效措施,理顺两地关系,正确处理两地矛盾,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同心同德,把我院办好。这是我院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院广大教职工的迫切愿望。三、 解放思想, 开拓前进, 搞好我院改革

我院各项工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创办工科院校的第一流大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四化建设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院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志。

根据我院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搞好教学方面的改革。要坚决贯彻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扩大专业设置,加快重点专业的建设。有计划地建设一些新的学科,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能源科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贯彻开放搞活的方针,不断加强学校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要增强学校本身和教师、干部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我院重点学科专业,可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国内外有关院校的同类学科专业,加强横向联系,采取有力措施,在培养师资和教学科研上提高水平,争赶先进。要通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学改革,既要大面积地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又要促进培养拔尖人才。

科研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建立起实力比较雄厚的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科研队伍,整顿和建设科学研究室,对重点科研课题和项目,组织力量,协同作战,集中攻关,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并对科研工作加强管理,制定政策,大力鼓励科研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使我院的科研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我们要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精简、效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学校管理工作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严密的科学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各项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办学效益。

为了搞好学校改革,首先,我们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其次,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因循保守观念,打破封闭办学的旧模式,实行开放办学。第三、通过我们的工作,创造出一种团结的、和谐的、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的气氛,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广大教职工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争取改革顺利进行,争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没有现成的经验。要创新路,必然要遇到固有模式、传统观念和旧的习惯势力的顽强抵抗,而且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也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每个共产党员,必须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搞好改革,热情支持改革。要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严格划清改革中由于经验不足而出现的问题同严重不正之风的界限。对违反政策,违反法纪,以权谋私,违背党性原则的各种不正之风要坚决抵制,坚决纠正。而对改革中出现的工作失误,要具体分析,慎重对待,着重于总结经验教训,促其健康发展。当然,创造宽松环境,不是说人们可以自由散漫、松松垮垮,不是说领导可以撒手不管,放松纪律,更不是放任自流。我们要造成的宽松环境是能够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民主地平等地讨论问题的社会环境,是能够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改革的社会环境。我们应当上下一致,共同创造改革的教学科研所需要的这种宽松的环境。

为了搞好学校的改革,我们还必须大力提高管理队伍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工的素质,否则,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改革,一方面需要具有改革的思想,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管理技能的人来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因此,大力提高管理队伍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这是搞好学校改革的关键。目前我院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职工素质不高,很不适应改革的要求,我们一定下大的决心,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培训和提高,以保证改革深入发展。四、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明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决定性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百年大计。我院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经过实践考验和锻炼的好队伍,他们在我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广大干部和职工一起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有这样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是办好我院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院教师队伍中,年龄结构上存在着一个近二十年的空当。而且我们的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七五”期间必须解决教师队伍中的新老接替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使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尽快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这是办好我院的一个关键问题,各级党政领导必须把这个问题切实解决好。

抓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抓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和学术梯队纵深配备。中年教师是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力和骨干,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我们教育事业的水平和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年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特别要选拔一批基础较好,在教学与科研中起骨干作用的中年教师,给以重点培养,使之尽快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并以此为骨干,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集体。要尽快为学术上造诣较深的老教师配备助手,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代表学校的未来,学院将来的水平,取决于今天的青年人。全党要从我院长远发展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战略意义,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使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并进一步冲淡旧的习惯势力,大胆地起用具有真才实学和工作实绩,具有献身精神和创见的青年教师到教学、科研的重要岗位,尽快成为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

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要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四有”人才的光荣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作为人民教师,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在业务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教师应以自己又红又专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为社会主义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教师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我们要反对在培养人才问题上的单纯业务观点,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使我们的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把教书与育人密切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正确处理工作与业务提高的关系。事业在前进,科学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要坚持以教学为主,以工作为主,以在职进修提高为主的方针,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的进修提高。那种把工作和业务提高对立起来,应付工作,只想提高的做法是不对的。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结合。要克服部分教师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注意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充分利用我院处在胜利油田的有利条件,密切与油田的合作,加强教师、学生与生产实践的联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充实和发展理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为了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各级党政组织要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注意发展党员,鼓励他们潜心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解除后顾之忧。要切实实行稳定队伍,聚集人才,荐贤举能的方针,增强广大教师办好第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并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认真做好职称评定的改革工作,增加学校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实行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五、 把我院办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我院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保证我院奋斗目标能够胜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各级党组织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放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上,放在持久地抓端正党风上,建立一个好的党风、校风和学风,使我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教育改革和教学、生产、后勤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建校三十多年来,形成了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我院的发展壮大,与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更为重要。政治、经济、教育各个领域的重大改革,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

做好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坚韧不拔、忘我奋斗的精神。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和工作的原因:一是“文革”的消极影响尚未根除,对社会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队伍侵蚀的严重性缺乏警惕;二是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现状缺乏一个实事求是的估计,往往看困难和问题多,看优势和有利因素少,因而信心不足;三是理想纪律教育不够,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对当前形势与任务对我们的要求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认识不足;四是领导班子软弱,对党员和群众缺乏严格要求。我们的部分党员,包括少数党员干部,看问题的方法不对,消极情绪比较严重,精神萎靡不振,对工作不敢负责;害怕困难,回避矛盾,消极应付;胸无大志,不求上进,甚至发牢骚、说怪话,散布消极情绪,涣散群众斗志。我们应严肃地指出,这种消极、悲观、自由主义的情绪不克服,就会严重地腐蚀人们的意志,削弱党的战斗力,影响教职工队伍的健康成长,我院的改革就很难进行,我院的工作就很难开展。我们要正确地估计我院的基本情况和现状,既要看到不利因素和存在的困难,更要看到有利因素和我们已有的基础;既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也不能妄自菲薄,畏缩不前。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振奋起全体党员和全院师生员工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发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战斗风格,使广大党员和群众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坚定创建第一流大学的信心,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努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推动我院各项工作的胜利前进。

第二、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搞好“文明单位”的建设。

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是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抓好“文明单位”的建设,要严格条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制和措施,真正使“文明单位”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以先进推动中间,带动后进。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要紧紧抓住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和抵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中,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根据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切实抓好。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对于广大群众,首先要做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并使“五爱”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先进分子都要同广大师生员工一起,把崇高的理想同我们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同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创建第一流大学而努力。在进行理想和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法制,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对于一切严重破坏学校教学、生产、生活秩序,危害人民利益的犯罪分子,必须绳之以法,在我院真正形成文明健康、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每一个同志每天都生活在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氛中。

第三、建设一个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建设优良的校风是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人才的全面发展。我院三十多年来,在全院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下,逐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我院的校风,概括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学风概括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我院的校风和学风是对我们长期办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记录着我院前进的步伐,凝结着我院老一辈教职工、历届毕业生和目前正在为我院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辛勤劳动和革命精神,是我院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

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端正思想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按教育规律办学,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解决我院的实际问题,决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从本本出发,脱离实际。

艰苦奋斗,就是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和拼搏精神,不怕困难,不回避矛盾,勇于攀登,开拓进取,为发展石油工业,为实现我院的奋斗目标而团结努力。“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的需要。“天才来自勤奋”,只有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科学是严密的体系,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就无法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没有“求实”的精神,就无法探索客观规律的秘密。物质世界在永恒的发展变化,唯有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进一步建设好我院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关键是要对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深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只有使广大教职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教,使广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的明确目的,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才能真正树立起来。因此,各级党组织一定要长期坚持对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提倡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努力建设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第四,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从我院学生情况看,绝大多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很敏感,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主流是好的。但是,少教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纪律松弛,学习不努力,个人主义严重;有的轻视实践,轻视工农群众,过高地估计自己;极少数人盲目崇拜外国,向往资产阶级自由化。产生这些现象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也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有关。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经常地、切实地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明确奋斗目标,增强前进信心,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其次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奋发进取上来。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教育和爱石油、爱学校、爱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四是进行品德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增强纪律性。要通过民主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对于维护安定团结,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弄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无政府主义的区别。五是要深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教育,从新生入学起就要把这一教育抓紧抓好,在思想中深深扎根,并发扬光大。六是通过军训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说服教育和疏导的方针;注意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加强学生管理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结合起来。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结合教书进行育人,易潜移默化,收效显著。因此,教师党支部要把组织和督促党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同时,还要帮助非党员教师,也要做好这项工作。全院干部和职工都是教育工作者,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优质服务,文明风尚都对学生发生积极的影响,“服务育人”,是每一个职工的崇高职责。因此,培养“四有”人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全体教师和职工的共同任务,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各级党组织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做好安排,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在学生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会是党委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和学生会的领导,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还需要强调指出,共青团组织应注意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的工作,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大力开展适合新时期青年特点的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突击作用。通过全党和全院的共同努力,在青年教职工和学生中进一步形成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石油事业,关心学院建设的浓厚风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设一支精干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由精干的专职人员与较多的兼职人员组成。我们要下决心把现有人员逐步培养和造就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同时,要抓紧培养新的人才。今后选拔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选拔那些政治品质好,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的人。我们要真正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作为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他们的水平、能力和实力聘任为相应的教师或研究人员职务。要在我院造成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风气。政工干部也要珍视自己的崇高职业,自尊、自爱、自强,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发扬献身精神,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六、 巩固整党成果, 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整党成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把端正党风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争取党风的进一步好转,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根据部党组的指示精神,我院的领导体制目前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委领导,要充分发挥和强化院行政的作用,防止党政不分。今后,党委除对院的长远规划、办学方向、重大改革、干部工作以及其他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定外,应着重抓好党的建设,端正党风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对广大党员深入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广大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努力工作、好学上进的模范,做不尚空谈、多干实事的模范,做坚持改革、勇于开拓的模范,做维护群众利益、带领群众前进的模范,做遵纪守法、同不正之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模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集中抓好以下几点:

首先,在改革的新形势下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围绕培养“四有”人才的根本目的,深入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目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教育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共产主义理想在师生员工中发扬光大。

其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决反对把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党的政治生活中来。目前,的确有少数党员当了“金钱拜物教”的俘虏,处事待人“一切向钱看”,拿党的原则做交易,忘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要教育广大党员明确: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一切共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中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要向陈庭根同志学习,向优秀党员学习,在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时,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在处理个人与党的关系时,要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要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人第一,先人后己。坚决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权谋私,以行业谋私,见利忘义的错误言行进行斗争。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并努力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第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国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生产不断发展,生活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在我们部分党员中也滋长了一种贪图享受,追求名利,工作挑挑拣拣,干劲不足,不愿再艰苦奋斗的享乐思想,削弱了党员的革命意志和战斗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对党员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使广大党员懂得:夺取全国政权,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四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把我院办好,实现奋斗目标,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共产党员要树立艰苦奋斗一辈子的思想,工作上要抢挑重担,吃苦在前;生活上要简朴,不讲排场、比阔气,追求高标准;作风上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葆旺盛的革命斗志,团结群众,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第四,要自觉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不可动摇的国策。在这个形势下,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也会乘机侵入,腐蚀人们的思想,使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党员滋长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因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同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和分辨能力,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永远做捍卫共产主义纯洁性的坚强卫士。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关键是加强党委和各级领导班子的自身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