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从草根到大汉皇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7:52:32

点击下载

作者:白小龙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邦:从草根到大汉皇帝

刘邦:从草根到大汉皇帝试读:

前言

“汉族”、“汉字”、“汉语”,都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汉朝。而创建了这个伟大王朝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

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毛泽东称他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西方学者赞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四百年统一盛世;他是煌煌“汉”文化的奠基者,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保护人。

他还是一位传奇的“创业者”。出身一介布衣,却能带领身边的贫贱弟兄,干出了一番扭转乾坤的“大事业”!他击破了“血统贵贱论”的宿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开国皇帝。

他更是一位被后世乐道的“话题人物”:他为人豪爽、豁达,有天子之风,深得人心;但他行为不端、贪酒好色,喜欢轻侮下属,“脏话”不断。有人夸他是“千古一帝”,有人骂他是“市井流氓”。他身后是两千年的争论,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他就是刘邦,一个草根皇帝,一代传奇帝王。

第一章 英雄不问出处

在泗水郡沛县中阳里,有这么一位混迹乡里、游手好闲的“刘三”——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刘邦。不事产业、好逸恶劳的他,虽然遭到家人亲戚的责备和轻蔑,却胸怀一颗志在天下的心。这听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刘邦就能将这一切实现在你眼前。让我们看一看“咸鱼大翻身”之前的故事——他是怎样当上了“派出所所长”?又是怎样讨到了老婆?他有着怎样的爱好?身边又有一群怎样的朋友和哥们?

沛县出了个“刘亭长”

云从龙,风从虎,了不得的人物登场总要有个不平凡的时代背景。我们截取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时间节点——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国的统治者秦始皇嬴政终于挥军扫平了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车辙宽度、统一文字),收缴天下兵器销铸为十二座铜人,并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崇尚的法家治国思想推广到全国,施行严厉的刑法管束天下的臣民。

为了严防那些对他的统治心中不服的“六国遗民”威胁自己,秦始皇用残酷的连坐制度将监控的触角深深扎进了每一座村落。所谓连坐制度,说白了就是一人犯法全家遭殃甚至全村也要受到牵连。按照秦律,百姓五户人家或十户人家被编成一个联保组织,彼此要相互监视,联保组织内若有一人犯罪,其他人必须及时告发,告发者有赏,不告者一律受重罚,这就叫做“什伍连坐”制度。

秦始皇用这种令人恐怖的极端政策和挑起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震慑天下。政策一出,“立竿见影”,被揭发和连坐的“犯人”数目激增,不绝于路,百姓人人自危,人们路上碰面都不敢彼此打招呼,生怕遭来横祸。天下为之噤声,黎民有苦不能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远在秦朝泗水郡(今江苏省徐州、淮安、邳州及安徽省凤阳、宿州、泗州一带)沛县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中阳里(今属江苏沛县),村中的长者们正在为向县里推荐一位新的亭长人选而发愁。

所谓亭长,其实相当于一个派出所所长,秦朝的时候规定十里为一“亭”,每个“亭”设一名“亭长”,主要负责缉捕盗贼、维护治安、传递朝廷文书这一类的工作,顺带也管一些小的行政事务,可以说是国家机构中最基层的职务。

亭长一职虽是芝麻绿豆一般大的小官儿,手下也没几个当差听使唤的,但它却手握着“什伍连坐”等苛政的裁判尺度,官不大还挺要命的。这也正是村里长者们为此发愁的原因——选个太怯懦的吧,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完成不了;选个太强势的吧,以后村里人难免犯了错就是自讨苦吃。所以,这个亭长必须找一个人缘好能服众的,这是第一要素,能力上说得过去就行。长老们找来找去,看中村里老刘家的三儿子刘邦不错,三十来岁的结实男人,人豪爽好说话,能力也可以。

我们的主人公刘邦,公元前256年生,成长在战国末年,当时的沛县属于楚国境内,刘邦也就算是楚国人士。秦灭楚在公元前223年,楚国算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强劲最难缠的对手,战斗打得很激烈,双方几十万大军反复拉锯厮杀,最终楚国还是败亡了。也不知小小的沛县中阳里有没有遭受当时的兵祸荼毒,成长于那个年代的刘邦倒是活得悠游快活。

刘家四个儿子,他排行老三,由于是父母老来得子,所以在家中也比较受疼爱,他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下地干活,父亲常常因此恼火,训斥他是“无赖”(这个“无赖”不是今天的含义,而是说刘邦对家中没有贡献的意思)。但性格豪爽的刘邦对此倒也不太挂怀,他喜欢的是美酒与美人,更喜欢结交四方朋友,十里八乡的壮士豪杰都跟他有不浅的交情,这之中既有读过书的乡绅,也有浑身腥污的市井贩子。当然,这时的刘邦和他的哥们儿谁也不知道未来彼此的荣华富贵和命运沉浮。由于刘邦对人宽厚,豪爽大方,又往往年长几岁,所以兄弟们都尊他为“大哥”。

对于被推荐去当一个亭长,刘邦心里自然是十分乐意的。表面看起来整日游手好闲的他,心中其实抱负很大,三十好几的人连房老婆都没讨到,整日守着屋子“啃老”也不叫个出息,更何况亭长大小也算是“国家公务员”,还时不时有机会到外面见见世面(亭长有负责押送犯人去外地的任务)。于是,主观上积极,又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刘邦被顺利地推荐为泗水亭长的“预备干部”,经过“县里领导”一段时间的考核,刘邦正式成为了“泗上”亭长,泗上在今江苏沛县东。从此,他的人生机遇之门也就此推开了。

中阳里出了个“刘亭长”,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接二连三到老刘家道喜,但谁也不会想到,二十年后,这个老刘家出来的“弼马温”一跃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代开国帝王——“汉高祖”。

“刘三”那些事儿

刘邦,字季,家中排行老三,在村里又被称做“刘三”。也有一种说法,说他本名就叫刘季,因为他的名字是按照民间传统的“伯、仲、叔、季”的次序排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按说他应该叫刘叔,估计是觉得这么叫有点奇怪,于是直接用了第四个字季,而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刘交。刘邦有一双年长的父母,父亲叫做刘太公,母亲称做刘媪(媪是古代老年妇女的通称),当然这也都是后世史书上的尊称。刘邦的父母应该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庄稼人,这从他们给儿子起名的方式上就能看出。刘邦出生在标准的“布衣寒门”,好在家中还算温饱,在没有灾荒的年代,家中一年到头总还能挤出些余钱,要不怎么能供得起刘邦“游手好闲”的花销呢?

刘邦把钱主要花在哪里了呢?喝酒,然后就是和死党们聚会。刘邦喜欢喝酒,常去村里酒馆里赊酒喝,而且常喝常醉,自然也就欠下一屁股酒债。不过说来也奇怪,每次刘邦去喝过酒之后,酒店的酒都会没来由的旺销好几天,这种神奇的现象让刘邦简直成了店家生意的“福星”和“吉祥物”了!所以每到年尾,酒馆老板总是把刘邦欠下的一把“白条”撕掉销毁,也不再去讨他的酒钱。

刘邦身上的“小神奇”还不止这些,村里人都相传刘邦的左大腿上长有七十二颗黑痣,这可是大富大贵的征相;还有人说看见过刘邦喝醉酒后,身上常有龙出现。还有更离谱的——传说刘邦不是其父刘太公所生,而是其母一次在堤塘边休息,梦见自己与神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刘太公出来寻人,正看见有一条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其母就怀孕了,生下了刘邦。也就是说刘邦是真龙之子!◆彩绘兽首凤形漆勺高13.3厘米,湖北云梦睡虎地九号秦墓出土。此器将实用的木胎漆勺与神奇的凤鸟造型合为一体,以勺体为凤体,以勺柄为凤鸟的长颈,柄首做成凤首。

这些流传在村里人之中的小传说不知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反正刘邦的家人似乎“不大当真”。刘邦的老父亲仍然不满三儿子的“不务正业”,常教训刘邦要向他二哥刘仲学习多置办些产业。而刘邦的大嫂更是不留一点情面,刘邦经常带“死党们”去兄嫂家聚会“蹭饭”,刘邦的大嫂看不惯小叔子这样的白吃白占游手好闲,于是在厨房故意把饭锅敲得叮当作响,表示锅盆已尽,不欢迎他的到来。这让好面子的刘邦在朋友面前丢尽了脸,自此心中也就和大嫂家结下了梁子。

不过,过往的不堪随着刘邦当上了泗上亭长而慢慢有了改观,家中的埋怨声少了,外界的交际面变得更宽了。虽然还是那样我行我素,并未因做了官而有所收敛,但爽利的性情和大气的风范也让他慢慢有了一批在官场上欣赏自己的朋友乃至上司。这之中,有沛县的“主吏掾”(人事局局长)萧何、“狱掾”(司法干部)曹参、“司御”(县府的司机)夏侯婴,等等。所谓“肉眼只识凡胎,良马有待伯乐”,这世上还真有几个读得懂刘邦这本“闲书”的伯乐。这不,就在他当上小小的一个亭长后不久,又一桩桃花美事降临在他头上。

“搅局”抱得美人归

说起刘邦的相貌,虽然不是英姿俊美,也还算仪表堂堂:宽额头,高鼻梁,还有一副漂亮的胡须,在十里八乡颇有名声。按说这种条件不该沦为“剩男”,也许就是因为他平素懒散的做派,让村里的姑娘们难以接受,三十好几的“刘亭长”还是光棍儿一条。虽然是单身,刘邦却有个姓曹的相好,两人互相爱慕却是露水姻缘,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没能修成正果。不过曹姓女子还是为刘邦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取名刘肥。一个未婚的大男人,身边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怎么说起来,这处境都有些尴尬。

然而,自打刘邦当上了亭长以后,整个人就似乎转运了,好事接二连三地落在他头上。正如民间一句土话说的“运气像条狗,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走”,现在中阳里的村民是越发相信这句话了——就在刘邦当上了亭长没多久,长期以来困扰他的婚姻大事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

当时,沛县县令的一位好友带着家人前来投靠县令。这位好友姓吕,人称吕公,是单父(今属山东菏泽)人士,为躲避仇人报复举家迁徙而来。沛县县令不仅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好友,还为吕公安排了体面的接风酒宴。县令的好友自然就是贵客,县里大大小小的官员自然懂得这里面的“为官之道”,都忙不迭地登门祝贺。既是祝贺,自然就不能空着手,谁敢把“这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驳县令大人的面子呢?可偏就有个泗上亭长刘邦,他敢!

酒宴当天,大小官僚怀揣礼金,齐聚县府道贺。来的人太多,堂上坐不下,于是就规定:礼金不满千金的,只能坐在堂下。刘邦当天也随着众人前来应景,他本来心里就厌恶这种场合,更是看不起这帮仰人鼻息的官吏,所以来的时候身上分文没带,压根就没打算玩“真格的”。听说座次还要按送礼多少来定,他登时气不打一处来,游侠的性情涌上心头,一股子“混”劲儿就显现出来了。一个大子儿没有的他在进见的名帖上赫然写上了“贺钱一万”四个大字,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上厅堂——这分明是想来搅局啊!“泗上亭长刘邦,贺钱一万!”县府童仆唱出名帖,顿时满座皆惊。“刘三这小子哪来这么多钱?这不是忽悠嘛!”全场同僚惊的不是刘邦的财力,而是刘邦的胆子!唯独“不明真相”的吕公连忙热情地上前迎接。“哪位朋友这般慷慨啊?”吕公见到刘邦,顿时眼前一亮!原来吕公略懂相面之术,眼前这位年轻人的相貌,让他觉得不同凡响,心生敬重。吕公连忙将刘邦领到堂上,还安排在自己身旁坐下。刘邦倒也不推辞,堂而皇之心安理得,与众宾客推杯换盏起来。负责主持酒宴仪式和秩序的“主吏掾”萧何怕刘邦把事情闹大搞砸,就凑到吕公耳边善意提醒道:“刘邦这人吧,一向喜欢满口大话,很少真正做成什么事”。吕公却好像没明白萧何的意思,反而是越看刘邦越喜欢。刘邦也是越喝越起劲,后来干脆逞性戏弄起其他宾客来,把一场酒席搞成了自己的“个人秀”。

酒席结束,心中早已拿定主意的吕公特意留下了刘邦。他把刘邦请到家中,对刘邦语重心长地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看过面相的人很多,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邦的面相,希望你要好自为之。”他顿了一顿,又用更郑重的口吻说,“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配给你做洒扫妻妾。”这可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儿饼!“搅局”搅成一桩人生喜事!有些始料未及的刘邦受宠若惊,还犹豫个啥?谢谢岳丈大人啦!◆云纹玉杯杯高14.5厘米,口径6.4厘米,陕西西安阿房宫遗址出土,是一件罕见的秦代玉器精品。

刘邦就这样阴错阳差地讨到了县令贵宾家的闺女,“抱得美人归”。消息一经传出,全县人都惊诧了!吕公图个什么啊?挺好的闺女就送给了刘邦这小子?吕公的妻子更是急得要上吊:“老头子你说,当初是你总想让咱们的女儿许配个贵人,自此出人头地。人家沛县县令跟你关系这么好,想娶咱们闺女你都不同意,可为啥你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把她许配给了刘邦那个穷酸小子呢?”吕公只是喝了一句:“你们女人家懂个什么!”然后就甩手走开了。吕公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赌一把:把宝压在刘邦那小子不凡的面相上,赌一把时运扭转,赌一把无上富贵!

然而,偷偷躲在帘后的吕家女儿已经听到了这一切。父母之命不可违,自己注定要嫁给一位年长自己十五岁的男子,虽然这位男子她素未谋面,口碑听说也不大好。可这就是自己的命数,想到这里,年轻的女孩不由得暗自感伤,心中升起悬若飘萍的不安与孤独。她名叫吕雉,若干年后,成为了在中国历史上可与武则天并称的政坛女强人——吕后。

婚事就这样被“上赶着”把女儿嫁给刘邦的吕公单方面促成了。刘家喜出望外,自然有一番体面的排场迎进三儿媳妇。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刘邦就这样迎娶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也是对他最为重要的一个女人。自此,刘邦的生活平添了一位得力的“贤内助”,事业也冥冥中又增添了助推器。

吕雉是个勤劳的女人,除了在家里前前后后收拾打点,还要替厌恶农活的丈夫下地耕作;她帮刘家传宗接代,还要养活那个“早她一步进家门”的私生子刘肥,辛苦可想而知。吕雉是个孝顺的儿媳,但也是个好胜且强势的女子,自打成家,刘邦便没在她身上讨到什么便宜,很多事情都要吕雉来做主张。吕雉先后为刘邦生下了一女一子,女孩就是为后世称贤的鲁元公主,男孩就是后来的汉朝第二任皇帝汉惠帝刘盈。当然,这都是后话。

沛县父老都为刘邦得了这么一位能干的媳妇羡慕不已,觉得他真是捡了个大便宜。可谁又知道,正是这位贤内助吕夫人,后来险些抢了刘家的江山,断了刘家的血脉。这对夫妻间的感情,以及这段婚姻中的因因果果,恐怕只有当刘邦大半生走过去,才能明白个中滋味。当然,这更是后话了。

“糗亭长”也有大志向

大行不顾细谨——这话形容刘邦可说是很合适的。与他最后开创一番大事的成就相比,他的个人行事做派实在是有些“难于言表”,这种事业高度和个人行为方式上的巨大反差在中国传统道德逻辑里很难被解释,以至于直到如今,刘邦都没能摆脱被人们冠以“流氓皇帝”这类讽刺的字眼。

若论他青壮年时期的所作所为,确实有太多为人诟病的地方。我们暂将刘邦当官以前“年少轻狂”的故事放下不表,单说他当上亭长以后的几件“糗事”也足够让人汗颜:

轻侮同僚——刘邦长期混迹乡里,身上有很重的“江湖气”,喜欢和人打趣逗闷子,说话有点“没大没小”。但为官之后总要有点分寸吧?刘邦却依然肆行如故,公务场合插科打诨,甚至以调侃贬损同事和上级为乐,这就让人觉得太没溜儿了。

知法犯法——身为亭长,担当着“派出所所长”的职责,本该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可刘邦偏就知法犯法。凡是他想干的事情,性子一上来哪还管它什么狗屁国法!反正也是自己监督自己!可是案子犯得多了,自然就有人把事情捅到县里面去。多亏在县府还有个“捞”他的兄弟萧何,几次三番罪状告到县里,都是萧何暗中把“举报信”压了下去。要不然,保不齐咱们的汉高祖恐怕早就成为阶下囚了。

缺少担当——刘邦和县府里驾车的“司机”夏侯婴是哥们。夏侯婴这人很实在,又讲兄弟义气,每次驾车送完客人返回的时候,路过泗上亭都要到刘邦的家里去找他聊聊天喝喝酒,两人相交甚密,无所不谈,一聊就是大半天。然而,即便是这么亲密的朋友,刘邦跟人家开起玩笑来下手也没个轻重,一次竟把夏侯婴打伤了。看在朋友的面上,夏侯婴没有追究,谁想刘邦伤人的事情传到了县令耳中,依据秦律,公职伤人要罪加一等,刘邦将被从严惩罚。按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伤了朋友更不该逃避责任,但刘邦为躲避惩罚,竟不敢承认是他伤的人,还谎称夏侯婴没有受伤。而夏侯婴也真是厚道,为保刘邦,出面作证为他担保,刘邦这才得以逃脱了处罚。不过后来这个案子又被翻了出来,夏侯婴还因为作伪证替刘邦挨了板子。跟朋友交往这么不靠谱,你说刘邦这口碑能好吗?

这就是刘邦。也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人也具有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条件?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这个可以有!”那是不是除了这些“糗事”,当年的刘邦也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正面故事和“闪光”形象?历史遗憾地告诉我们——“这个真没有!”正因如此,历朝历代为刘邦颂德立碑的史家们都很挠头,想编汉高祖早年的“好人好事”实在是没有素材啊!所以《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汉书》的作者班固也只能硬着头皮如实写下“好酒及色”来形容“上皇”,为难啊!为难!◆秦代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约20米处,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结构完整的铜质车、人、马。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大小约为实物的1/2。

不过,品行上有些污点,并不妨害刘邦拥有一个远大的志向。跟身边质朴的伙伴相比,他想要的远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么简单。一次,他押送服劳役的人出差到秦的首都咸阳,正好碰上秦始皇大队车马仪仗离京出巡。刘邦混在路旁远远围观的人群中,争着挤着向前探头。嗬!这威仪!这气派!看到了一国之君的奢华排场,这让刘邦有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无比羡慕的他不禁慨叹:“哎呀!大丈夫就当如此啊!”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其实犯了大忌,但身边的路人也没在意,谁会理睬一个穷老百姓的胡言乱语呢!不过这件事倒是后世史家经常拿来引用的一个经典范例——汉高祖一句“大丈夫当如此”说明了什么?说明人家心中有大山大川大丘壑!这就是帝王气概!

中国人习惯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圣人为王的逻辑。但刘邦就是这样一个颠覆者,一屋不扫的他竟然真的扫了天下!

第二章 乱世出豪杰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危难的时局给了英雄们登场的舞台,英雄们的亮相和表现又让时势掀起了更大的波澜。秦末乱世之中,刘邦义释徒役,亡命深山,却开启了乱世中自己传奇的旅程。从芒砀起兵,到攻下沛县,从起初的“创业”艰难,到之后汇入秦末农民起义的滔天洪流之中。一个不平凡的人,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完成了从一介草民到终结暴秦的大英雄的传奇巨变。

怒火,在心底燃烧

话又说回天下形势。自秦王朝统一了天下,志得意满、好大喜功的秦始皇表现得更加穷奢极欲。他大兴土木,广征徭役,征发四方的百姓去为他修筑阿房宫、骊山陵墓以及长城等浩大工程。沉重的徭役、赋税以及严酷的刑罚,让刚刚挥去了战争阴云的老百姓又陷入了更为深重的苦难,对新国家的些许期盼慢慢成为了对统治者的诅咒和仇恨。民不聊生就会民怨沸腾,只不过因害怕严酷的惩罚,所以没人敢第一个站出来呐喊,只能将怒火深深掩盖在麻木的外表之下。九州之大,就像是一捆水分挥发殆尽的柴草,只要有颗火苗,就会立刻熊熊燃烧到不可收拾。

作为王朝最基层官吏的“泗上亭长”刘邦自然也对这糟糕的国情深有体会。作为国家“干群关系”最直接的感受者,当亭长的这几年中,他看到了一年胜过一年的民怨,看到了百姓对统治阶层越来越难以压抑的怒火,官吏与百姓的关系紧张得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也是在这几年中,上级委派给他押送犯人和百姓去服役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人数也越来越多。刘邦心里是明白的:这种苦役几乎就是一条不归路,极高的劳动强度和极差的生存环境会夺走其中大部分人的生命,更不要说对这些服徭役者的严酷管制——延迟、耽搁、逃逸都会让这整队的人遭到杀戮。此外,有多少被押送的穷苦百姓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倒毙在路上,成为任由野兽吞噬的无名尸骸;又有多少人不愿去远方的“地狱”服役送死而千方百计逃脱押送官员的看管,却最终死在追捕官兵的刀剑利刃之下。“自己这份差事,说白了就是送人上黄泉路!”刘邦有时候真是不愿再干下去了,以他的性格,真有心把官印一摔甩手走人,可是活在这世道,没了这个差事自己不也会和这些人一样受罪吗?况且还要养活家里的媳妇和几个孩子。

刘邦心里是矛盾的,虽然他还会潇洒快活地去赊酒醉饮,但酒桌上他更愿意和朋友们聊聊国事。最近市井酒肆都流传着一些“天色要变”的传闻,“秦国要完!”刘邦信这话,只不过他觉得:现在缺少个机会,缺少个挑头的!

芒砀山下,斩蛇起兵

时势造英雄。秦朝无道,天下失衡,英雄为情势所迫,终究不得不现身出来。终于有一次,刘邦再次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押送一批服劳役的百姓到骊山去,充当修建秦始皇陵寝的苦力。

这一次,刘邦再次背负着极大抵触上路,和之前的几次押送工作一样,一路上,徒役们反抗、刻意消磨时间,一队人行进得非常缓慢。谁不知道,这一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或病死,有去难回。于是队伍中开始有人撺掇大伙:与其送死,不如现在逃跑,等到了骊山有重兵把守,再想逃脱就难于登天了。不如趁着押送的路上看守士兵少,赶紧逃命。就算抓回来也就是个死,万一抓不到还有侥幸活命的希望!于是一路上,不堪重负的徒役们纷纷想尽一切办法逃跑。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趁着夜色队伍休息的时候,割开绳索,逃命而去。就这样,走了没几日,队伍里已经逃了一大批人。

押送过程中有人逃跑是常有的事,刘邦一个人势单力薄,有时候也无可奈何没法去追,不过只要逃走的不是太多,上级也不会怪罪。这一次有些不同了,逃走的人数太多,留下的每个人脑子里也都只有一个字——“逃!”这样下去,到不了骊山人就会跑光,到时候不光差事完成不了,自己没准都要吃官司坐大牢!该怎么办?刘邦看得出这一次徒役们的“决心”非比往常,自己这趟差事肯定是要“办砸”了;他又想起对这种乱征徭役、欺压百姓做法的深恶痛绝,想起他心中压抑许久的愤慨和曾经的侠义情结……他的心中波涛翻滚,好像冥冥之中有种声音,召唤他下定决心……

刘邦带着队伍行进到了芒砀山附近,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最东部的永城市一带。在这里,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刘邦终于作出了决定。他让队伍白天停下休息,自己解开酒壶,坐在路边痛快地独饮一场。徒役们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等到夜幕降临,刘邦将所有被押解的人聚到一起,俯身为他们解开了绳索。就在所有人都惊愕不已的时候,刘邦对众人说:“你们都赶紧逃命去吧,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我也回不去了,从此也要远走高飞!”

所有徒役都愣在了那里,生的机会来得太过突然,眼前这位恩人的大恩大德何以为报?“刘大哥,我们跑了,你怎么办?”“跑到这片山里躲起来,藏几年再说吧!”其实刘邦也没想好,只是这几年各地都有活不下去的百姓落草为寇,他也只能选择这条路了。徒役们感念刘邦的活命之恩,大家一起跪下给恩公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四下散开逃命去了。队伍中有十几个壮士决定要报答刘邦的救命之恩,表示要誓死追随他。于是,刘邦和他的第一支“队伍”,趁着夜色逃向了大山的深处。◆位于河南永城的刘邦斩蛇雕像

释放了徒役,已经无路可退的刘邦心中反而感到如释重负。借着酒劲儿,他又找回了当年游侠乡里快活自在的感觉,看着身后愿意跟随自己的“兄弟们”,刘邦越发豪气冲天起来。他带着新收编的十几个壮士,一路夜行抄小道走到一片沼泽地前。刘邦命一人前去探路,那人回来报告说:“情况不妙!前面路中间有一条大蛇,我们走不过去了,还是绕路而行吧!”刘邦听后不以为然:“大丈夫行走江湖,怕什么!弟兄们让开,看我的!”刘邦借着酒劲儿,冲到最前面,挥起手中的剑,一下子就把大蛇斩成两段。追随刘邦的壮士们不由得心生赞叹,对刘邦的胆识更加心服口服。

道路打通了,刘邦的酒劲儿却越来越“上头”,又走了没多远,只得醉倒在路边休息片刻。这时,不知哪里来了一个老妇人,坐在刘邦刚刚斩蛇的地方,抱着死蛇伤心地哭泣。刘邦一行有从后面赶上来的几个人,看到老妇哭泣便询问缘由,老妇人说:“刚才有人杀害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在人间变化为蛇,躺在道路中间。如今,我的孩子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就是为这个哭啊!”几个人觉得这个老妇人简直胡说八道,正想教训一下这个说谎的老妇人,她却突然消失不见了。等到他们赶到刘邦休息的地方,刘邦的酒也醒了。几人把刚才的离奇故事跟大伙一说,经历斩蛇事件的人都吃了一惊!“杀死那条蛇的不就是刘邦吗?”大家越发觉得这个“带头大哥”有来头。至于刘邦自己,自然是对“赤帝之子”这个称号暗自高兴,这不就说明自己有上天的庇佑、以后定成大事吗?不管这个神奇的故事是真是假,反正放人活命的恩情加上神鬼故事的威慑,刘邦的队伍是越来越好带了!

就这样,刘邦带着手下弟兄们在山中落了脚,从一个“泗上亭长”变成了一个官府逃犯。刘邦私放罪犯、畏罪潜逃的消息传回家乡,刘老太公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吕雉倒是没有太惊讶,这个女人反而觉得丈夫终于干了件出息事!倒是整个沛县的老少爷们儿都暗中偷偷为刘邦竖大拇指,这小子够仗义!刘邦的人气也在县里百姓的心中陡然提升了,成了县里百姓心中的偶像,县里的小青年都巴不得追随刘邦而去呢!属下闯了这么大祸,沛县县令肯定是气得牙痒痒,他派人去惩办刘邦的家人,却总是被手下的萧何、曹参等人婉转地拦下。他哪知道,萧何、曹参也是有是非判断的人,心里不知有多佩服刘邦呢!也是多亏了萧、曹一干朋友的保护,刘邦的家人才不至于太过艰难。

藏身山中,刘邦日子过得也不孤单。官兵时常进山来搜捕,他们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茫茫大山中不断寻找新的落脚点。所幸芒砀山离沛县不远,吕雉常和刘邦的朋友们进山去找他。奇怪的是,官兵一直搜不到刘邦一群人,吕雉却每次都能轻易找到他。刘邦想不明白怎么回事,吕雉说:“说来也奇了,你藏身的地方,上空总有云雾缭绕,所以我每次都能找到。”刘邦听了心里更高兴了。刘邦也许不知道,这个“云雾缭绕”的说法连秦始皇都听说了。秦始皇非常担心“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多次东巡排查,想找出那个会威胁自己的“天子”。不过刘邦丝毫不用担心被查到,因为在县府里有他的“无间道”——萧何等人不时地通风报信一下,县里动向他全都掌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在刘邦躲在山里的这段时间,民间对秦朝的积愤已经越来越不可调和。公元前209年,就在秦朝第二任统治者秦二世胡亥刚刚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百姓们就为新皇帝送来了“大礼”——当年秋天,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陈胜、吴广的起义起因与刘邦的遭遇有相似处:大队的徒役被驱赶去渔阳县(今属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戍边,时值秋雨频降,大雨冲坏了前行的道路,导致队伍不能按期到达服役地点。按照律法,所有人都要被处死。这群人的领袖陈胜和吴广号召众人:同样是死,不如揭竿而起,反了朝廷。他们杀死了押送他们的恶吏,聚众攻下了附近的县城,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被拥戴为王。与刘邦不同的是:走投无路之际,陈胜反了,刘邦则是先“躲”了一步。

点燃干柴的那颗致命火星终于出现了,那就是陈胜领导的起义。天下苦秦之人期盼这一时刻已经很久了,所以还没等秦朝政府反应过来,四方百姓就已经纷纷行动,杀死官吏,响应起义。一时间,起义之势风起云涌,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而这一时刻也是蛰伏许久的刘邦所期盼的,正如他苦苦等待的那样:挑头的已经出现了,现在就少一个机会了。

机会马上接踵而至了。当时,各地反秦的形势一日千里,陈胜一夫振臂,天下响应只可以用“炽烈”来形容,短短的时间里,几乎无地不反,无处不反。秦朝太失民心了!当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样的局势,秦朝必亡了!未来的天下谁做主也再轮不到秦王朝做主了。那么,既然秦王朝铁定要倒台,地方小官僚们何必为它陪葬呢?于是,秦朝原先的各地郡县长官也坐不住了:与其坐等农民起义军来砍自己的脑袋,不如我也反了吧!各地官府也纷纷举起倒戈反秦的大旗,投入到这混乱的时局之中,企图分一杯羹。◆秦代驭手俑

县令的如意算盘

“潮流”如此,那位刘邦的老上级——沛县县令自然也动了活心思。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他也决定“反攻倒算”,披上“替天行道”的外衣干一票。但“造反”哪有说得这么容易?县上的武装力量本来就人数寡少,不足成事;县令为官这几年又没干什么造福百姓的事情,发动群众也没多少人会支持。眼看着外面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沛县县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只好找来素日比较信任的属下萧何和曹参,看看这二位“得力干将”有什么好主意。“把刘邦请回来协助您!”萧何和曹参几乎是异口同声。两个人都是聪明人,这可是把兄弟刘邦“捞出来”的绝好机会,正可以助他大干一场!其实,倒不是萧、曹二人一门心思借用这次机会“假公济私”,拉兄弟刘邦一把,事实也确实摆在那里——只有刘邦才有这样大的号召力!萧何对县令说得有理有据:“县令您作为秦的官吏,如今想要背弃前朝另行大事,号召沛县的子民们跟随您,恐怕没那么容易。如今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由您来召回那些逃亡在外的豪杰猛士,这样的话可以聚拢来数百人,依靠这些人来迫使百姓跟随您,百姓就不敢不从了。”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想快速发动群众,也只能找一个民望呼声高的人来加入自己的阵营,提升己方的人气和支持率。不过一想到要把刘邦那小子召回来,县令还是有些犹豫,可是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县令只得让县里跟刘邦关系不错的屠户樊哙进山去召刘邦回来,至于为什么樊哙他们能很轻松地找到自己抓了许久都抓不到的刘邦,县令心里也明白: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刘邦画像

刘邦接到县令的召命,立刻清点人马收拾动身。这时的他,陆陆续续接纳一些仰慕他“事迹”的追随者,队伍已经发展到了百十来号人。刘邦心里明白,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虽然回去是给县令站脚助阵。但事在人为,我还能久在那个怯懦无能的县太爷之下?踌躇满志的刘邦浑身好像充满了力量,他带着众人星夜兼程赶回沛县,生怕夜长梦多,天大的好事再发生什么变故。

但县令大人也不是傻子。没有了萧何、曹参两个人在左右耳边一个劲儿地说刘邦的好话,一个人冷静下来,县令也慢慢琢磨过弯来:“以刘邦在县里的影响力,请他回来不就等于引狼入室吗?到时候还哪有我说话的份儿!”想到这里他不禁紧张得跳了起来,“我险些钻进了萧何、曹参这俩小子的圈套!”沛县县令马上命人将县城城门关闭,不准放刘邦入城,并在城上布置防御,准备抵御刘邦“武力夺城”。同时,他命捕役在城中抓捕萧何、曹参等人,抓到之后立刻处死,以绝后患。

事情变化太过突然,也许萧何、曹参等人真没想过要“一步到位”夺了县令的权,只是想接回刘邦再图后策,所以对于县令针对他们的关门抓捕也始料未及,毫无准备。仓皇之中,萧何等人只得寻路朝城门跑去。萧何、曹参等人在县里素来名声极好,今日情形,人人都知二人有难,所以一路上百姓帮忙、官兵让路,捕役跑起来也慢平时半拍,大家都来了个“逢场作戏”。萧、曹一干人毫无“压力”地翻过城墙逃了出去,县令让抓的人愣是一个都没抓到!而逃出去的萧何、曹参立刻跑去和刘邦会合。“哼哼,这回可是你县令先撕破了脸,你就乖乖在城里等死去吧!”

就在萧何、曹参翻墙出去找刘邦的同时,刘邦也带着人马赶到了沛县县城。远远望见城墙之上戒备森严、城门紧闭,刘邦心想:不好,煮熟的鸭子怕是飞了。正在彷徨之时,萧何、曹参一干人满身尘土地跑了过来。老友相遇,又是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场合,大家都分外激动。刘邦向萧何等人询问了城里的情况,萧何将沛县县令出尔反尔的事情向大家一说,大家一致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正式扯旗造反,攻下沛县县城!

刘邦虽有百十号人,但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如果硬上,肯定讨不到便宜。于是刘邦听从萧何等人的意见,利用自己在家乡的声望和影响力,采取攻心战。他将一封封写有告示的帛书绑在箭上,从四面八方射向城中。县城中的百姓捡起箭支,打开帛书,只见上面写道:“秦王朝荒淫无道,天下百姓早就忍受不了朝廷的暴政。可是,父老乡亲们却还在为秦朝的沛县县令守城。现在秦王朝气数将尽,各地的起义军已经攻破了很多城池,很快就要打到沛县了。如果今日父老乡亲们与我刘邦一起诛杀县令,拿下沛县,响应各路诸侯,大家的家室就能平安无事。如果继续执迷不悟,我们的父母妻子就将白白地牺牲。希望父老乡亲们想清楚利害,不要无辜赔上自己和亲人的性命。”

沛县百姓本就因为刘邦释放徒役的事对他心存仰慕,如今看了告示上说的有情有理,谁还能无动于衷?相比于那个对百姓薄情寡恩的县令,大家更愿意为城外的刘邦卖命!于是,射向城内的告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沛县的百姓群起造反攻向县府。可怜沛县县令,本想“反水”保个富贵,结果却早早死在了县民暴动的刀棒之下。想起当初,不放刘邦进城是个死,放了刘邦进城恐怕也不会有好结果——这就是县令为官不得民心的下场。

沛公当年四十八

沛县的父老乡亲杀死了县令,众人一齐打开城门,出城迎接刘邦的归来。虽然县城并不是刘邦打下来的,但在百姓心中,刘邦就是能在乱世中带领大家保平安、图富贵的英雄!大家打算一致推选刘邦为头领,做新的沛县长官。这本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此时的刘邦却故意推辞了一下——必须展现一下自己谦让的姿态嘛!他对众人讲:“当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起义的各路诸侯首领都是有能耐、有声望的人,我们如果不能选出这样一位人物带头,那么不仅事情做不成,还会一败涂地。大家推举我做首领,不是我刘邦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是我能力德行确实不够,恐怕难以担当重托,不能保全各位父老乡亲的性命安危。这是件大事,我愿让贤,另择合适的人选。”

这是刘邦以退为进的一招,其实刘邦心里最清楚了,带头造反这种事,除了自己还真没人敢挑这个头:这群人中稍有些胆量的吧,比如樊哙和周勃,他们又在沛县没有什么号召力;有点号召力的吧,比如萧何、曹参这些人,又大都是文官胆子小,都还害怕万一事情不成会遭到朝廷的灭族呢!总归到头来转一圈还是会由自己来当。不过这也是必须要作的一番推让,因为毕竟大家都是一群布衣草莽,谁也没比谁高贵,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让众人心服口服,以后这队伍就带不下去。所以刘邦推辞,而众人也没人敢应,气氛一时僵在那里。◆秦始皇画像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沛县百姓不干了,其中几位老者走上前去向刘邦叩拜说:“刘邦大人,您就做我们的首领吧!我们早就听说围绕着您发生过很多神鬼奇异的事情,这就是大富大贵的征兆,我们还为此专门请人来占卜过,没有谁比您刘邦大人更吉利!”周围的百姓更是齐声呼喊刘邦的名字。刘邦见气氛已足,也就不再推辞。于是,众人一齐在县府设坛祭祀,祭祀了能平定天下的黄帝和善制兵器的蚩尤,把牲血涂在旗鼓上,旗帜都统一染成红色的。以红旗为标志是因为在刘邦斩蛇的故事中,他杀死的蛇是白帝之子,而他则是赤帝之子,因此崇尚赤色(也就是红色)。众人向天盟誓,共同推举刘邦为首领,尊刘邦为“沛公”。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刘邦,时年已经四十有八了!在古代四十八岁已经算是步入中老年了,在这样一个即将“知天命”(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刘邦却刚刚踌躇满志地踏上成就大业之路。联想到今天我们对成就人生的不安与浮躁,大器晚成的“沛公”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刘邦起事,“沛公”出山,自此秦末纷纭的大舞台上又多了一支新生的力量。刘邦那些曾经的兄弟、朋友和老上级,诸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都成为了他最初的左膀和右臂。日后,这些人也成了大汉建国的一批具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元勋。

草根创业团队

从刘邦起事开始,他的身边就团结了一批跟随他“创业奋斗”的贫贱兄弟。这些人与当年的刘邦一样出身布衣寒门,高不过县府小吏,低可有市井贩夫,可谓三教九流。正是这些同乡,从沛县起兵一路居功至伟,见证了刘邦从“泗上亭长”到大汉天子的转变,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由一介平民百姓成为名垂青史的王侯将相。这些人在刘邦的创业岁月以及安邦定国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传奇,在日后会有很多精彩的镜头,这里先放个群像,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发迹前的生平事迹、性情和为人。

要数刘邦的布衣弟兄,第一个非萧何莫属,这可是当年多次挽救过刘邦及其家人的“恩人”,而且还是刘邦的“老上级”。萧何,秦泗水郡沛县人,与刘邦是同郡同县老乡,比刘邦年长一岁。与游手好闲不爱读书的刘邦不同,萧何从小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尤其对法律有很深的研究。扎实的学识让萧何写得一手言之有物的好文章,在整个沛县乃至泗水郡都无人可出其右。因此,还在刘邦经常到酒肆中寻欢买醉的时候,萧何已经是沛县小有名气的才子了。也正因如此,萧何早早就被县令招致手下为官,并且仕途还算顺利,当上了县里的“主吏掾”,也就是县人事局局长的位置,主管人事的考评和升迁。萧何为人谨慎随和,不轻易交友,但善识人。早在刘邦混迹乡里的时候,萧何就很欣赏刘邦的个性和气度,因此每次刘邦“犯了事”,萧何总是利用职权保护刘邦。刘邦能当上“泗上亭长”,萧何也在暗中使了不少力。

虽然萧何的官职比刘邦大,文化水平比刘邦高,年龄也比刘邦长一岁,但是在萧何看来,刘邦身上具有一种自己所欠缺的独特魅力,令他折服,所以他似乎更心甘情愿地给刘邦当“绿叶”,认刘邦做“大哥”。而对于自己的发展,萧何有精明的判断:他由于出色的行政能力,在泗水郡每次的官员考核中都名列第一,朝廷多次征招他入京为官,面对这样一个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萧何再三推辞,就是不去!而当刘邦以区区百余人赶回沛县的时候,他却能冒着生命危险投奔刘邦麾下——可见这个萧何着实不简单!同乡里有这样一号人物,真是刘邦之大幸!

说完了萧何,就该说曹参了。曹参,沛县人,因身体强壮有些身手,被招到沛县做了一名监狱的看管小吏。当时,萧何是他的直接领导,而刘邦则是同县的同僚。与刘邦为官任上的散漫作风不同,曹参办事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没几年已经是沛县名气不小的官员了。曹参性格温和,有时缺少主见,这也正是他佩服刘邦的地方。刘邦为官以及出逃前后,曹参与萧何多次袒护刘邦及其家人,帮了刘家很大的忙。刘邦率众归来后,曹参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刘邦的阵营。

除了同县为官的朋友,刘邦身边还有一些曾经混迹“街面”上的弟兄。

樊哙,沛县人,出身贫寒,早年间在街面上以屠狗卖肉为业,生活窘迫。樊哙生得魁梧强壮,没读过书,很早就与在街面上悠游快活的刘邦相识,并成为了挚交。他为人脾气火暴,却有一副侠肝义胆,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刘邦放走徒役躲进深山后,樊哙敬佩刘邦的狭义,心甘情愿地跑到山中投靠刘邦,成为了刘邦身边最为得力的贴身护卫。而后他为刘邦带去了县令的征召消息,又参与了攻打沛县的战役。可以说,他是刘邦最忠实的“粉丝”。

周勃,沛县人,其祖上来自卷地一带(今属河南原阳县西南),后来迁徙到泗水郡。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周勃的家境比樊哙还要差,几乎就是家徒四壁。早年间的周勃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为了糊口还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可见生活的凄惨。后来他有机会参加了县里的武装,成为了一名拉强弓的勇士。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作为“泗上亭长”的刘邦。刘邦与人相交的那种宽厚、豪爽和热情弥平了周勃对身世的自卑,很快两人结为好友。刘邦率众返回沛县,周勃作为守城官兵在内呼应,为攻下沛县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怎么能少了那位曾被刘邦误伤了的夏侯婴呢?夏侯婴,沛县人,出身贫寒,一直在县府里当差,负责在县府马房养马、驾车,说白了就是县长的“司机”。同样也是一个芝麻小官的他与“刘亭长”相识并结成好友。夏侯婴很喜欢到刘邦家中做客,两人谈得投机,一聊就是大半天。然而刘邦却在一次玩笑中失手伤了他。为保护刘邦不受责罚,夏侯婴出面作伪证,证明自己无伤,保全了刘邦。然而在刘邦放走徒役亡命山中之后,夏侯婴也因曾袒护刘邦而连坐获罪,被关在监狱里一年多。面对刘邦这样一个给自己带来这么多麻烦的朋友,夏侯婴毫不嗔怪,反而一如既往地信赖刘邦,足见他有多么“够哥们”了!后来刘邦率众返回沛县,夏侯婴曾以县令属吏的身份去与刘邦联络,又与刘邦一道拿下了沛县县城。◆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图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一号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这是一群绝对意义上的“小人物”,簇拥着一个同样不起眼的“亭长”刘邦,组成了一支在中国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草根创业团队”。换句话说: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带着一个县里的人事干部、一个看监狱的小官、一个司机、一个杀狗的屠夫,还有一个办丧事的吹鼓手,而且几个人还都是年纪不小的中老年人——这个阵容,志向是“逐鹿天下”——说给你,你信吗?恐怕当年包括秦朝政府在内的天下人都把这事当成了一个笑话。但十年后,这个组合里的人物头衔变成了:大汉皇帝刘邦、侯萧何、平阳侯曹参、汝阴侯夏侯婴、舞阳侯樊哙和绛侯周勃的时候,当年那些轻看他们的人早已成为了他们的臣属子民或是垫在他们功成路下的无名枯骨了。

这就是历史。是沛县盛产英雄人物?不,是时势造就了一代传奇。而现在,“沛公”刘邦和他的布衣兄弟们才刚刚踏上这条传奇之路……

前方得胜,后院失火

沛县有了自己的“造反”首领——“沛公”刘邦。在乱世带给人民的一种躁动心理刺激下,沛县父老踊跃报名加入“沛公”的队伍,加之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在县里各处有效的“炒作”和鼓动,刘邦的队伍从百十号人一下增加到三千人!刘邦给身边的穷兄弟们一一分配了职务:萧何为“丞”,作为主要的助手督办公务;曹参和周勃为“中涓”,作为日常助手在刘邦身旁负责起居洒扫之事;樊哙为“舍人”,是刘邦身边的副官。对于自己心有亏欠的“真哥们儿”夏侯婴,刘邦特别封了他一个七大夫的爵位(秦朝二十等爵的第六级,属较低爵位),还让他做了团队的“太仆”,不过工作还是老本行——养马、驾车。到了用兵的时候,曹参、周勃、樊哙和夏侯婴也有带兵作战的职责。除了这几位“老朋友”,刘邦还从沛县子弟中挑了几个有点本事出息的做武官,雍齿、周等人就在其列。

一下就拥有了三千人,刘邦心里乐开了花。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三千人的规模,在群雄并起的秦末乱世根本啥也干不了!他兴致冲冲地带人去打邻近的胡陵、方与两县,结果都无功而返,只得再退回沛县。刚撤回来,秦朝就派泗水郡监率兵围剿他们,包围了沛县。秦朝显然没把太多精力放在沛县这一小撮“反动暴民”身上,派来的人马不多。面对这场硬仗,刘邦激励将士,亲自率军出战,击破了官兵,取得了首场胜利。受到鼓舞的刘邦决定乘胜再次出击,他让出身沛县豪族、自己比较信任的武官雍齿率兵驻扎在丰邑(沛县的一个乡)把守“老家”,自己带主力部队去攻打泗水郡的郡府所在地薛县。这一次部队士气旺盛,一举击败了驻守薛县的秦朝泗水郡郡守,拿下了薛县,刘邦手下一个叫曹无伤的小将还追上了逃跑的泗水郡郡守,一刀把他砍了,立了大功。起事不久就取得了如此的战绩,刘邦大喜过望,乐不自支。◆汉城展现古汉文化神韵和汉风习俗的文化旅游景区——汉城,位于汉高祖刘邦故里江苏沛县。

不过他没有想到:高兴没几天,后院就失火了!

当时的天下形势,群雄并起,反秦的不单是贫民阶层,还有曾经的六国遗族和倒戈的原秦朝地方官员,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势力充斥在起义洪流之中,局面相当混乱和复杂。各路起义军虽然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秦王朝,但彼此之间却鲜有什么配合和协作,互相之间钩心斗角,经常上演“鹬蚌相争”的倾轧好戏,都为了争夺那点实际到手的领地和利益,不惜撕下道义名节的面具。陈胜本是这次起义风暴的首倡者,作为各路起义军的精神领袖和象征,他也同样毫不吝惜地对友军部队“下黑手”:就在刘邦攻下薛县的时候,部队已经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规模的陈胜居然“以大欺小”,派大将周市抄袭刘邦老窝沛县而来——这哪有什么起义领袖的样子!

陈胜不打招呼的背后偷袭让刘邦气得破口大骂,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领兵回救,另一个更糟糕的消息传来:把守丰邑的守城官雍齿投降了敌军!

原来,与刘邦同乡的雍齿原本就很自负,出身县里豪族家庭的他对草民出身的刘邦不大服气,跟随刘邦起事时就颇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周市率军包围丰邑后,派人去劝降雍齿:“如今你我实力悬殊,你雍齿若是今日举城投降,我们就封你为侯,如果执意顽抗到底,我军就要屠平这里!”其实哪用得着屠城相威胁?一边是给自己瞧不上的“老板”打工,一边是更大“单位”的高官厚禄——雍齿巴不得赶紧“跳槽”呢!于是劝降书一到,雍齿马上应允,双方“皆大欢喜”,周市轻松拿下丰邑。不仅如此,为了向“新东家”显示诚意,雍齿还主动申请继续担任丰邑的守城任务,为新主子抵抗刘邦。

出征在外,后路被“端”,意义重大的后方如此轻易失手,曾经心腹的将领竟变节反目成仇,这对于刚刚“上路”的刘邦无疑是沉重的挫折。心急气躁的刘邦率军火速回夺,但可恶的雍齿早已严阵以待,刘邦攻城无果,自己反而急火攻心,病倒了。

这次的打击对刘邦来说的确不小,躺在病榻上的他脑海中充斥着对雍齿背信弃义、丰邑军民不明事理助纣为虐的愤恨,“雍齿”和“丰邑”两个关键词自此算是上了刘邦心里的“黑名单”;但更让刘邦认识到的,是时代的残酷,在这场人与人之间为名利相搏的角斗场上,情义和信诺远没有剑和血来的永恒,这就是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雍齿的叛变给刘邦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应该庆幸这一课上得如此的及时,让他在之后多年面对若干次“后院失火”的突发事件中,可以应付得从容不迫、处之泰然。

病情稍有好转,刘邦便强撑身体开始谋划部队下一步的发展。要知道,在风云气象瞬息万变的时代,谁给你病休的时间!四周那么多的势力虎视眈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宝座上端坐的王者和刑场滚落地上的人头可能只差一步之遥——情势就是如此的紧迫!但夺回丰邑仍是刘邦心中的头等大事,一来这口恶气让他实在难以咽下,二来不把根据地牢牢稳住,自己的部队就如同无根之木,很难再谈什么发展。可是自己实力的不足让这一切如同痴人说梦。

爆炸性新闻:陈胜败亡

正在刘邦一筹莫展之时,他听说陈胜的部将秦嘉拥立了落魄的楚国贵族景驹为王,部队驻扎在留城(沛县西南方)。景驹的势力要优于自己,何不借助他的力量拿下丰邑?更何况起兵以来的经验已经让刘邦很清楚了:以现在自己这丁点儿人马,如果不依存于大的势力,不仅不会有丝毫作为,而且被别人吃掉也是眨眼间的事。所以他决定走一步以退为进的棋,向景驹称臣,换取对方协助自己的兵力。

刘邦带人前往留城拜见景驹,刚刚自立为王阵脚还不稳的景驹自然十分欢喜,热情地接受了刘邦的投靠。然而还没等刘邦张嘴向景驹提借兵攻打丰邑的事,景驹却先塞给了他一个令人错愕万分的消息:全国起义军的领袖人物——陈胜,被秦军击败,现在生死不明!

这可是一条晴空霹雳一般的“爆炸性新闻”!虽然刘邦得知它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要知道,陈胜当年在刘邦以及许许多多起义军领袖和兵士心目中那是什么位置?那就是他们头上顶着的一片天啊!

话说陈胜,又叫陈涉,阳城(今属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出身社会最底层,从小给别人佣耕为生。虽然贫寒,但他心存远大志向,曾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言壮语。公元前209年,暴虐无道的秦二世大举征发百姓去渔阳(今属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戍守服劳役,陈胜和其他九百余名穷苦的农民在秦朝兵吏的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时值夏秋之交,天降暴雨,连日不止,道路被洪水冲断,队伍行进艰难,很难按时到达服役地点。依据残酷的秦朝律法:服役不按时到达者,一律处死!眼看着九百多人的性命危在旦夕,陈胜连同另一位挑头的兄弟吴广决定拼死一搏,揭竿而起,造反起义!他们杀死押送的秦朝兵吏,鼓动大家加入队伍,推翻无道的秦王朝。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点燃了全天下积蓄已久的民怨,陈胜领导的起义军成为了点燃秦末农民起义风潮的第一颗火星,他也就此成为了全天下起义将士心目中的领袖和“精神寄托”。陈胜起义后,自称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在他的号召下,各地百姓纷纷起义,大家都自称是“陈王”的队伍,天下民心一时聚拢。

陈胜指挥起义军主力起初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打得秦二世心惊肉跳,兵锋直指秦朝首都咸阳。陈胜还命分支部队到四处略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这也就引发了之前他的部将周市与刘邦在丰邑的摩擦。然而,就在反秦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眼看大势将去的秦朝起用了名将章邯,对起义军展开了致命的反扑。章邯调动在骊山陵墓服役的几十万徒役,将其编入军队,打了休整中的起义军一个措手不及。兼之起义军犯了骄纵轻敌的痼疾,结果被秦军打得大溃败,大好的形势转手送人。

随后,胜负的天平发生逆转,秦军士气越来越高,陈胜的起义军则是连战连败,起义军内部还发生了内讧,起义军的另一位重要领袖吴广被杀死,起义军人心分崩。陈胜带领起义军主力退守陈县(今属河南淮阳),被章邯率领的秦军团团包围,起义军虽奋力拼杀,然则终究全军覆没。兵败的陈胜也就此没有了消息,生死不明。

攻下砀县,力挽狂澜

陈胜兵败,生死不明,坊间传言他已经被人杀死。这个消息对于其他各路起义军来说就如同天塌了下来。对于刘邦来说,虽然因为丰邑之争,他心目中陈胜的“高大形象”早已颠覆无存,但他也明白:大家都是顶着陈胜的名声和威望发动民众,揭竿起事。现在陈胜“倒”了,就等于各路起义军的旗帜倒了,起义的名义也荡然无存了,人人心里都少了主心骨,就像前进没了领路人。下面该怎么走?还要不要走?彷徨、恐惧、退缩会笼上每个人的心头——天下起义的形势急转直下,恐怕对于所有人来说:最艰难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

果不其然,陈胜的失败让原本如火如荼的起义形势顿时肃杀下来,各路起义烽火渐渐偃旗息鼓,震撼九州的呐喊一时噤声。不少起义力量瓦解冰消,还有的面对秦军怯战请降。起义军的退缩正是助长了秦军反扑的气焰,秦军以极为残酷的刑罚报复曾经想颠覆秦帝国的人们:起义军将士被屠杀,而那些起义军的首领则被五马分尸。“下场”的血腥让剩下的几路起义势力不寒而栗,然而不等他们稳住慌乱心神,章邯已经带领秦朝大军朝他们逼近……

章邯攻克陈县后,派自己的副将司马夷率兵继续向东挺进,攻下了陈胜起义军余部占据的相县(今属安徽淮北市相山区),并作为报复,屠杀了相县全城的军民。随后,秦军驻扎在了砀县(今属河南省永城县),筹备消灭景驹一方。敌人近在眼前,慌得六神无主的景驹忙派属下率军阻击,但仓皇之师哪是秦军虎狼的对手,战况非常不利。

存亡之际,刘邦站了出来——他和兄弟们已是退无可退了,赢不下,就是全家被诛杀殆尽的结局,当初的起事也就成了血本无归的赌注。唯有拼命一搏了!这一役,刘邦和他的草根兄弟们带领士卒打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他们收拢兵力,利用刘邦以前藏匿芒砀山中之时对周围地形的熟悉(砀县就在芒砀山脚),集中兵力攻打砀县,与驻守的秦军展开血战。

这一仗打出了刘邦血性汉子的一面,身边的曹参、樊哙等众兄弟们也都在战斗中“披红挂彩”,经过三天的激战,刘邦他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拿下了砀县,击退了来犯的秦军。兵败溃逃的秦军将领司马夷恐怕怎么也想不明白,士气已经丧失殆尽的起义军怎么还有如此的战斗力?而那个击败自己的刘邦又是何许人也?

砀县之战的胜利,在起义烽火已如风中之烛的当口,无疑是给天下的起义军一个极大的鼓舞。而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刘邦的大名,也逐渐在友军之间慢慢传开。这一仗,打出了刘邦的威名和声望!不仅如此,攻下砀县的刘邦整编了秦军的降卒和招募的新兵,一下子扩充了六千多人,加上自己从前的三千人队伍,总兵力升至九千余人——他终于拥有了一支可以有些作为的兵力了。砀县之战,对于刘邦来说,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点!◆清代画家所绘的《阿房宫图》

而此时已在这险恶的角斗场上磨炼得越来越“成熟”的刘邦又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下一步棋的呢?呵呵,还是攻打丰邑。看来我们的“沛公”是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恶气,无论如何也要和这座弹丸小城较劲了!但是又一次,守城的叛将雍齿毫不给面子地将刘邦拒绝在了城外:任你九千人,还是攻不进来。就在刘邦为一个小小丰邑不断“拌蒜”的时候,又一个“不出意料”的“意外”发生了:说它“意外”,是指它发生得太过突然;说它“不出意料”,是因为这种事情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世道屡见不鲜——刘邦名义上的“上司”景驹被杀了,而杀死他的正是兴起于江东的另一路起义军首领——项梁和项羽。“二项”的大名刘邦早有耳闻,但如今这么近距离的产生“交集”,让刘邦不得不好好审视一下这两位“同一战壕里”的朋友……

刘项原来不读书

在秦末的各路起义队伍之中,项梁和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兵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啊!项梁,下相(今属江苏省宿迁市)人,是战国时期楚国贵族的后代。项梁出身名门,先辈世世代代都是楚国将领,分封在项城,因此姓项氏。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名将项燕,曾在秦楚交锋中大胜不可一世的秦国将领李信的部队,但可惜后来在秦灭楚战争中被秦将王翦所杀。父亲死于秦国之手,这让项梁身上涌动着复仇的血液。项梁生性豪爽,骁勇善战,很有其父遗风。

但比项梁更有“来头”的是他的侄子——项籍。项籍,单字一个“羽”,因此又称项羽,他从小由四叔父项梁抚育教养。受到家族优秀“遗传因子”的影响,项羽身高有八尺多,相当于一米八五以上的个头,在当时是相当魁梧了。他力大无比,才能也超过常人,加之脾气直爽火暴,乡里乡亲的都有些畏惧他。

项羽天生一股霸气,年少时,他遵照叔父项梁的吩咐,先是学文,准备将来做文官,结果学了没几天就荒废了;后来又改学剑术,准备做武官,无奈又没学成。项梁因此非常生气,认为这个侄子实在是不成器,便发怒责备他。项羽却回顶一句说:“学文不过是记人名而已,没有大用;学剑术,也就是能以一敌一,而我想要学的是能抵挡万人的学问!”一句话顶得“拳拳到肉”,真是让人又气又爱。项梁没想到侄子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志气和见识,自此开始教项羽兵法。对于这门应付千军万马的学问,项羽果然非常喜欢,学习劲头自然是前几次无法比拟的。但是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三分钟热度”:他只是大概知道兵法的大意,就不肯再往下钻研了。

年轻时期“不用功”的结果,从后来项羽调兵遣将的经历就能看出:他作战时兵法运用明显一知半解,很少见他用过多少精巧的布阵和打法,打仗更多是靠他个人无可匹敌的勇猛和气势取胜。后人也因此总结他的军事思想为“勇战”二字——勇战,实则无谋也!

当然,同样是有些“不学无术”,项羽和刘邦可大不相同。我们的主人公刘邦那是彻头彻尾的不学,把读书的时间用在四里八乡走街串巷上了;项羽至少还正经看过几页书,在他身上没有多少乡间草莽之气,更多的是一种不拘小节的慷慨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大抱负。

有一件事能生动地说明这一点。一次,秦始皇到江浙一带出游时,项梁带着项羽去围观秦始皇的巡游阵势。项梁本想带侄子出来见见大世面,谁想到项羽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仪仗排场后,就扭头对他叔父说了一句:“这个人!我以后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吓得大惊失色,他连忙捂住项羽的嘴,低声说:“小孩子胡说什么!这可是要灭族的啊!”项梁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暗自感叹,越发觉得这个侄子项羽实在是非常奇特。写到这里,大家不禁会联想到一个历史的巧合:同样是在围观秦始皇巡游仪仗,刘邦也发出过一句感慨——“大丈夫当如此!”同样都是脱口而出的想法,刘邦与项羽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刘邦想的是“当如此”,而项羽则是想“取而代之”。从字面上来看,显然项羽的“取而代之”更具霸气,刘邦的话倒显得泯然众人了;但换种角度来看,不也正体现出项羽注定是一个秩序的“颠覆者”,而刘邦才是秩序的“继承者”吗?

八千子弟起江东

话题扯远了,再说回项梁。也许是身背杀父之仇,也许是楚将后裔天生有反秦的基因,项梁在秦统一天下后就没安心做过一天“良民”,他三番两次做触犯秦律的事情,搞得自己无家可归,四处躲藏。后来,他不知因为什么又杀了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和被害人家属的寻仇,只好带着侄子项羽渡江迁居到了吴地(今江苏南部一带)。

项梁才智非凡,很快就赢得了当地人的敬重。吴地但凡有规模较大的征役或丧葬事宜,都请项梁来主办,项梁也从不拒绝。借着这些机会,项梁一方面利用吴地子弟的信任积攒自己的威望,另一方面在这些事务中暗中用兵法的计略来安排和调度宾客和子弟的工作,并观察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如何。久而久之,吴地父老对项梁心悦诚服,项梁也对吴地子弟每个人的能力状况了如指掌。项梁之所以这么“处心积虑”的谋划,目的只有一个:等待机会,揭竿反秦!

没过多久,陈胜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的烽火迅速蔓延,很快就“灼烧”到了江对岸的吴地。当时秦朝设置掌管吴地的长官是会稽郡(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一带)郡守殷通。和很多政治投机分子一样,殷通也看出秦朝时日无多,打算“反水”捞上一票。他知道项梁在本地名气很大,于是就找来项梁商量大事。

项梁岂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于是当机立断,令项羽砍下了郡守的项上人头。随后,项梁拎着砍下的人头,佩戴上郡守的官印,叔侄俩大步出门,面对围拢上来卫兵,大开杀戒。郡守的卫兵根本不是对手,对叔侄俩的围捕反变成了叔侄俩对卫兵的“屠杀”,光项羽一个人就“办掉”百十来号!卫兵被杀得抱头鼠窜,郡中大小官员吓得伏在地上不敢动弹。

项梁趁机招来会稽郡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向他们说明反秦起义、除暴安良的道理,官员们哪个敢不从!于是,凭借既有的威信和斩杀郡守的威慑,项梁被推举为起义后的会稽郡守,项羽担任副将。就此,项梁、项羽在吴地正式拉起大旗起兵反秦,他们招纳了吴地各县的子弟,约精兵八千人,投入到了纵横湍急的秦末激流之中。

当时的各路起义军之中,项梁和项羽的江东子弟兵算是训练较为有素、战斗力较强的一支了,加上项梁出众的战略“科班”功底,自然是其他起义军“草包”首领无法比拟的。所以项梁和项羽的起义军实力发展很快,迅速就崛起成为各路起义军中举足轻重的一路。

由于陈胜是起义的首倡者,所以当时各路起义军也都尊陈胜为共同的首领,名义上服从陈胜的调遣。公元前208年,陈胜与秦将章邯大战于陈县,他派属下大将召平攻打秦的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但迟迟未能攻下。不久陈胜兵败,秦军逼近广陵县,召平只得率军南渡长江躲避。他早听说江东项梁的部队“很能战斗”,于是他找到项梁,假传陈胜的命令说:“陈王拜你为上柱国(军队的高级统帅),如今江东已经平定,你们赶紧带兵向西攻打秦军。”于是,项梁和项羽带着自己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北渡长江,投入到中原的争夺之中。

渡江之后的项梁与另一支起义军首领陈婴联手合作,一起攻击秦军。陈婴原本是东阳县(今属安徽天长)的令史(县令属下的小官),平日为人谨慎,做事守信,被县里人尊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东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