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解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0:52:13

点击下载

作者:科普小组

出版社:吉林电子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物解谜

人物解谜试读:

前 言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学现象,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人类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为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未解之谜,普及科学知识,我们编辑了“走进科学阅读百科”丛书,包括《动物奇趣》、《恐龙公园》、《野人踪迹》、《怪兽形影》、《草木奇葩》、《生物百谜》、《恐龙科考》、《自然奥秘》、《地球揭秘》、《地理探奇》、《海洋谜底》、《海底探寻》、《宇宙环游》、《天文奇观》、《空中奇景》、《飞碟追踪》、《国宝档案》、《宝藏新探》、《考古发现》、《古墓古堡》、《侦破秘密》、《疑案真相》、《奇案推理》、《恐怖迷影》、《外星生命》、《惊险迷踪》、《失踪之谜》、《史海沉钩》、《科技前沿》、《科技新潮》、《科学回眸》、《名胜奇迹》、《兵器博览》、《舰船巡航》、《战机时代》、《军备竞赛》、《历史见证》、《艺术走廊》、《文化难题》、《人物解谜》、《人体破译》、《医学密码》、《心理怪象》、《超人特异》、《人类奇闻》、《趣事轶传》、《奇物怪事》、《奇风异俗》。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战争掠夺的意向。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诞生于何地却一直是个疑问。《辞海》中注: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对于墨子到底是哪国人,学者的笔墨官司打了千年有余,然而还是莫衷一是。主要看法有3种,一是认为墨子为鲁国人;二是认为墨子为宋国人;三是认为墨子为楚国人。

第一种看法是根据《吕氏春秋》高诱的诠释而得出的结论:“鲁惠公使宰让清郊庙之礼于天下,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由此断定墨子为鲁国人。

第二种看法则源于《史记·孟荀列传》、《汉书·艺文志》等资料。《史记·孟荀列传》中记载:墨子为宋国的大夫,善于守御,或生活在孔子时代,或生活在孔子之后。

第三种看法是根据清代毕沅的《墨子注序》而推断的。在《墨子注序》中,毕沅认为墨子与楚国鲁阳文君关系密切,因而断定墨子是楚国人。

以上3种看法各执一说,后代许多学者试图另辟蹊径,探寻墨子的出生地,然而都未能如愿。另外还有人提出墨子为印度人,但论据不是非常充分。至于墨子到底是哪国人,还是一个谜,谜底等待着后人去探究。

庄子的生卒年代之谜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的代表作品《庄子》一书,对后代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在古代典籍中,有关他生活活动的记载非常少。研究庄子的学者一般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和战国时期某些著作的零星记载,以及《庄子》中散见的片断,大致勾勒出庄子一生的基本轮廓。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写了庄子“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学者们大都认为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也有人认为是梁国蒙人、楚国蒙人。关于庄子的生卒年代,各家说法不一,且很难统一。马叙伦先生认为庄子生活的迄止年代应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享年83岁;吕振羽先生认为是公元前335年至公元前275年,享年60岁;范文澜先生认为是公元前308年至公元前286年,享年22岁;闻一多先生则认为应为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295年,享年80岁。在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则这样写道:庄子(前360?~280?),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按照这一说法,庄子的享年为80岁。冯钟芸先生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中认为庄子生活年代是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享年83岁,与孟轲同时而稍晚。上述六种说法前后相差20年,其年龄推断则相差60多岁。那么到底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哪段时间内呢?如何准确推断庄子的生卒年代呢?上述各家说法很难取舍,只能暂且存疑。

告子属于哪家学派

告子是战国时人,姓告,名不详。也有人说他名为“不害”。提出性无善恶论,主张人的本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犹如水没有东西之分一样,同孟子的天赋道德论相对立。由于告子没有著作传世,太史公也没有为他立传,后人对他的情况还不十分清楚,告子的思想在战国诸子百家中究竟属于哪一家至今还是个谜。

从《孟子》、《墨子》等诸子著作中可以看出,告子在当时是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因为,不但《墨子》曾经提到过他,而且《孟子》还为他立了上、下两个专篇呢(即《孟子·告子上》和《孟子·告子下》)。

在《墨子·公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墨子的一些学生对墨子说,告子这个人,口里讲仁义,而行为很坏,请您抛弃他。墨子回答说,不可以。称誉我的言论而反对我的行为,这总比没有任何毁誉要好一点。

有人据此认为,告子是墨子的弟子。如果不是这样,那些在墨子面前批评告子的人就不会建议自己的老师抛弃告子。

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告子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儒家的。依据是:他自称能“治国为政”(即治理国家施行仁政),别人也说他“言仁义”(即他所说的话没有超出仁义——人与人相互亲爱的范畴),虽然他曾被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视为异端,痛斥他“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即带领普天下的人为害儒家“仁义”之说),但这不足以证明告子不是儒家的。因为,孔子去世后,儒家学派分裂为八个支系,派系之间的互相攻击是经常发生的。例如,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但他对孟子的批判不亚于对其他学派的攻讦。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告子是“亦儒亦墨”,但又“非儒非墨”,其思想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孔子真是私生子吗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数千年之久。对那些受儒学教育影响颇深的人来讲,孔子已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圣人了。只要是孔子曰,那讲得便无疑是真理。

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凡人暂且不论,仅就孔子的出生,就是一个难解之谜。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其父叔梁纥,其母颜征似不成问题,但问题严重的在于“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不是说孔子非正常婚育而生吗?

唐朝人氏对此曾作过解释:“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所谓不合礼仪,充其量也不过就是老夫少妻而已。这在今天已不属罕见,据说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事出现在圣人的父母身上,就显得令人难以接受了。

另据蔡尚思等人撰写的《孔子思想体系》一书指出,颜征既然能对孔子长期隐瞒有关其父的真情,这其中必有难言之隐。根据史料分析,很有可能是孔子的母亲颜征,这位家境贫寒的农家少女,在荒郊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而生下孔子。这个分析是否符合事实,还有待于研究后确定。

另外一种有关孔子的身世之说颇具神话色彩。东汉人郑玄有一篇《礼记·檀弓正义》,该书称:“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说孔子是其父母祈祷尼丘山,感受黑龙的精灵而生,其意在强调孔子非凡人,并无贬低之意。但这荒谬的说法,让人仍然觉得孔子的出生似存在非正常因素。

古筝是蒙恬发明的吗

筝是弦拨乐器,音箱为木制长方形,音箱上有弦,每根弦用一个可左右移动的小柱支撑。弦数历经演变,有12、13、16、18、21、25等多种。古筝这朵中华民族乐坛的奇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极富表现力,早已穿越国界,不仅在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落地生根,近年又飘洋过海,传到了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诸国。关于古筝的来历,历代众说不一,语多异同。

东汉人应劭在《风俗通》中说:战国时代秦国名将蒙恬发明了古筝。

有人查阅史书后发现,《史记·蒙恬列传》中,没有蒙恬造筝的记载,进而对应劭的说法提出异议:治学严谨的司马迁生年距蒙恬卒年仅六七十年,如果蒙恬造筝是史实,太史公不太可能忽略不记。《旧唐书·音乐志》更是对蒙恬造筝说坚决予以否定:筝,本来是秦国的乐器,相传是蒙恬所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古筝究竟为谁所造,作者却未作交代。

有人认为,筝源于瑟,筝与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筝的弦数少于瑟。唐人赵璘在《因话录》中说:秦国有个人弹奏瑟,弟兄俩互相争抢,于是将瑟一劈两半,因此取名叫“筝”,含争斗的“争”之意。此说一出,便被许多人接受。宋、明、清及近代的不少书籍均沿袭此说,连日本的筝史著作都受其影响。《筝史知识》中说:秦始皇有两位爱姬,为一只25弦的瑟争得不可开交,始皇命人将瑟一分为二,劈做两只筝。后来,13弦的筝传入日本,12弦的筝流入朝鲜。

另外,郭沫若和一些日本学者则提出,筝很可能是在秦朝由西方传入的,但此说无确据。

古筝来源之谜还有待于科研的深入和考古的新发现。

扁鹊是哪个时代的人

据《史记》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勃海郡郑人也。”

另外,司马迁还在《史记》中写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由此,人们认同司马迁的观点,视扁鹊为中医脉诊的创始者。从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扁鹊为医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是前无古人的,因此,后代医家尊称扁鹊为“医学祖师”。

那么,这位颇具传奇的医学名家生活在哪个时代呢?《韩非子·喻老》篇记:扁鹊望蔡桓侯病,其时为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战国策·秦策》篇记:扁鹊诊秦武王病,其时是周郝王五年(公元前310年)。两书论述的时间,其间隔竟达四百年之久,显然不能相互印证。

清代梁玉绳在其《史记志疑》书中称:“余考扁鹊与赵简子同时……”,他因此认定扁鹊是战国初期人。由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扁鹊是战国初期人氏,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

现代学者卢南乔在《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一书中阐述:扁鹊以秦为姓,越人为名,扁鹊为字,应是战国末期人。确切地说,是公元前357~公元前307年左右。

上述这种说法,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论述,也存有数十年的差距。

而在东汉时期,《汉书·艺文志》收录有《秦始黄帝扁鹊俞拊方》,由此断定,扁鹊是“黄帝时医”,是属春秋中叶以前的人。

看来,扁鹊的生存年代,还存有各家之言,一时难以统一。

韩信因何被杀

韩信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韩信竭心尽力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其功勋卓著有口皆碑。

当大功告成之后不久,韩信却被刘邦处死。

韩信何故被杀,在我国史学界一直对此有所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杀韩信杀得有理。

韩信一向居功自傲、野心勃勃。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曾威逼刘邦封他王位,并时常有谋反之举。刘邦念其有功,对韩信也只是降职免于处死。而韩信不思悔改,总是耿耿于怀伺机谋反。

为汉初社会的稳定发展,避免再次出现楚汉相争。萧何与吕后依刘邦之意设计杀了韩信,清除了再度战乱的隐患。因此,有人认为杀掉韩信,是为西汉王朝除了一害,于历史发展有益。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韩信之死死得无辜。

据当时的情况分析,韩信在重兵在握之际,从无反叛之意,而当困居长安之时,怎会突生反叛之举呢?何况告发韩信有意谋反,是被韩信准备处死的一名罪犯的兄弟。这人的话可信吗?

再说如果韩信真是谋反逆臣,那么为何在抓获韩信后立即处死,并不将韩信罪过昭示众臣呢?

由此有人想到,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凡功高盖主的忠臣良将,大多都无好的下场。其原因很简单,善打天下的猛将,对封建帝王的独裁统治,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因此,韩信被杀的原因,似乎有很深刻的政治因素。

孔融因何被杀

孔子第20世代孙,“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被曹操杀掉,其中的原因始终在史学界争论不清。

在现代多数学者中,大多认为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政治见解不同,是社会矛盾所致。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孔融政治上是曹操的反对派,终于被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文学史》则认为,“建安七子”中,孔融的“政治态度与其他6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替曹操翻案》一文中阐述,孔融被杀是由于他与曹操的“法令相抵触”。

上述观点都是通过政治因素来剖析孔融被杀的原因的。

也有人认为,仅仅从政治上判定其原因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孔融都表现出与曹操积极合作的态度。比如他的3首《六言诗》,在政治上对曹操大加歌颂,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中把曹操赞誉成齐桓公。他还以《崇国防疏》指责刘表,助曹操一臂之力。

只是在后期,孔融在政治上确实对曹操有所不满。但这能否构成被杀的原因呢?

而在史书记载中,则表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陈寿的《魏志·崔琰传》载:“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

张璠的《汉纪》称:“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太祖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

这“天性气爽”的性情,与“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的心态,以及孔融的“恃旧不虔”与曹操的“性忌”,分明是两种性格上的矛盾冲突。

不知孔融是否死在他的“天性气爽”上。

张良是否归隐山林

汉初名相张良,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样一个大功臣,在汉建立后他的去向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他归隐山林学道成仙了;有的认为他善始善终地在汉朝作官直到终老天年。

前一种说法认为,张良在汉朝建立后,眼见刘邦大肆杀害有功之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悲惨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张良,他不愿看到昔日并肩作战的将士的死去,也怕连累到自己,于是来个激流勇退,推托身体多病,不能胜任繁重的朝廷事务,辞官归隐。刘邦真诚、恳切地多次挽留,张良还是毅然绝然而去。这种说法被演绎后,在故事、戏剧和小说中经常出现。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也进行了详细记载:刘邦想废黜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大臣们多次劝谏,都不能使刘邦改变主意。汉十二年,刘邦打败英布回朝,病得非常严重,更想加紧完成确立太子一事,张良以死上谏,刘邦不听,张良便说自己有病,不再管朝廷之事了。并对刘邦说愿意抛弃人间俗事,跟随赤松子四处云游。后人根据司马迁这段话,臆断张良的结局是归隐而不是为官。

后一种说法也很有道理,其论据也是与太子废立一事相关。刘邦打算废掉太子,吕后派人向张良讨计策。张良便让太子用谦词厚礼去招纳四位德高望重、已归隐山林的老者,太子依计而行。刘邦看到四位老者在太子身边,为太子效劳,感到很吃惊,认为太子仁孝,天下人都愿意为他尽心尽力,羽翼已经丰满,很难动摇了。于是放弃废太子的想法。后来,汉惠帝即位,用高官厚禄慰劳张良,张良在朝,安享晚年,死后被追封为文成侯。

飞将军李广何故未获封侯

在汉武帝大举开疆拓土,以赐爵封侯来重奖功勋的年代,有“飞将军”美誉的汉代名将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功卓著,声名显赫,但最终却未获汉武帝封侯,这其中之奥妙令人费解。

宋朝人氏何去非以为:李广未得封侯,是因其“治军不严”所致。何称,“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而广每至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

所谓“治军不严”,多指李广作战不讲“军阵”,指挥不行文书而言。

另有人称,李广不得封侯,与汉武帝对其持有偏见,和大将军对李广实施压制有关。

唐代王勃在其《腾王阁序》文中叙述历史上众多名将高才之坎坷境遇时,曾写下“李广难封”之句。王勃将李广的不封,归咎于汉武帝对李广数次征战失利,便对其持有偏见,认为李广命运不佳,总是出师不利。在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汉武帝竟指使大将军卫青不让李广争首功。其实,这正合卫青的心意。卫青让好友公孙敖出任前锋,替代了前将军李广。使李广无法指挥作战,将触犯军律的罪名嫁祸于李广的身上。最后,李广不得不引颈自刎而亡。

还有人把李广终未封侯的原因,说成是李广因得名“常败将军”,而与封侯赐爵无缘。

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偏激,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仗,曾使匈奴兵将闻之丧胆,并称其为“飞将军”,怎么会成为“常败将军”呢?

李广未能封侯晋爵,看来还是有较为复杂的背景。究竟谁能解开这个谜底尚需时日。

曹植在兄弟中排行老几

假如有人对你说:你算老几!这肯定是骂人话,因为这个“你”不被认可。既然不被认可,没了名分儿,也就有私生之嫌,那还不让人气愤。

我们这里所说的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这身份是没有什么说的,只是曹植在曹操众多儿子中排行老几?这给后人出了一个难题。

人们所熟知的是曹丕、曹植兄弟俩为争太子之位几欲手足相残,曹植以一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诗,揭露曹丕的卑劣与残暴。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曹操只这两个儿子。其实不然,曹丕与曹植同为卞皇后所生。这卞皇后本是曹操后纳的妾,而曹操的结发妻子刘夫人,此前已为曹操生下曹昂、曹铄两个儿子。

据曹丕《典论·自叙》载:“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这遇害的孝廉子修即指曹昂,曹丕称其为兄。那曹植至少应当排行老三(因曹铄是否比曹植大还不清楚)。

如果曹植、曹昂属同父异母兄弟不算在此列。那还有一个任城王曹彰,可是同曹植同父同母,并且比曹植年长。这曹彰因没有才气,总是不被人提起,也就不被后人所知。但在史书《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却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曹植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老二的。

如果将同父异母之兄弟都统统排在一起,那曹植恐怕就要排行老四,或者老五。因为曹铄很有可能比曹植年龄要大。

戚继光斩子之谜

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以治军严谨不徇私情著称,他视军令如山临阵斩子,被后人传为佳话。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戚继光《纪效新书》载:“第四篇中一条云:‘若犯军令,便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厥后竟以临阵回顾,斩其长子。可谓不愧所言矣。”

福建的《仙游县志》中记载:“戚公至蒲田,将出师,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前锋,勒马回,且求驻师,公怒其犯令,杀之。”

戚继光斩子之事已编成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时间家喻户晓。

但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认为,所谓戚继光斩子的传说纯系“后人所造的”。

从大多数的史料记载中,包括戚继光之子戚祚国等编纂的《戚少保年谱耆编》等书,都没有找到戚继光曾临阵斩子的蛛丝马迹。即使在《仙游县志》等少数书中记载戚继光斩子之事,但所述内容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小戚将军奉命迎敌,中途得知敌寇势盛,不战而归,以临阵脱逃罪斩首。”有的称,小戚将军得令诱敌诈败,非退至仙游县不得反攻。但小戚将军求功心切,未退至仙游擅自反攻,虽然大获全胜,却因违令被斩。

而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的因回顾而被斩的情节,被后人传说成:戚继光有令,战斗中不得回顾。不曾想,激战中戚继光因马中流弹落马,小戚将军见状回马探视使军中大乱,险遭失败。戚继光怒其违令,斩首不饶。

由此可见,戚继光临阵斩子之说大多属于民间传说,正史中少有记载。

若想确定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还需要深入研究最后获得证据。

东方朔原姓东方吗

东方朔是西汉文学家,善辞赋,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史载,东方朔于武帝时,以奇计俳辞得亲近,为武帝弄臣,官至太史大夫。所谓俳辞,是指内容以游戏取笑、隐喻、讥嘲为主的一类诗文。所谓弄臣,是指帝王所亲近狎玩之臣。东方朔以诙谐滑稽著名,后世关于他的奇闻逸事的传说很多,甚至被说成神仙,就连他的姓氏,也有不同说法。《史记》、《汉书》均记载:东方朔,姓东方,名朔,字曼倩,从小失去父母,由兄嫂养大。

而《太平御览》引《洞冥记》佚文则说:东方朔的母亲田氏寡居,梦见太白星降临,因此有了身孕。田氏叹息说:没有丈夫而怀孕,人们将会鄙弃我。于是就迁往代郡东方里居住。五月的一天早晨,生下了东方朔。因此,以她所居住的东方里作为孩子的姓氏,取名朔,因“朔”字含“初始”的意思。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道虚篇》中,在批驳把东方朔说成是得道的仙人这一无稽之谈时,也提到有关东方朔姓氏的传说:世人有的说东方朔也是得道的仙人,姓金,字曼倩。后改姓易名,在汉朝作官。表面上是作官的,实际是使人离俗生死的人,这又是虚妄的。

还有一种说法:东方朔小名曼倩,父亲姓张,名夷,字少平或云平。母亲姓田。东方朔出生三天母亲便亡故了。邻居把东方朔捡回家养育。那时,东方刚开始发亮,于是就让孩子以东方为姓(见《东方朔传》)。

上述诸说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看来,小说《洞冥记》、《东方朔别传》及民间传说中有关东方朔姓氏的说法,并非绝对虚妄。东方朔姓氏之谜,可能将伴随着他的名字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历史上有无巨毋霸其人

巨毋霸是我国戏剧传统剧目中一个十分独特的人物形象。他是王莽的一员大将,形如巨人,容貌奇丑,力大无比,能驱使虎、豹、犀、象等猛兽向敌人进攻。每当与敌方交战时,便冲杀向前,没有谁能够打败他。后来,在汉光武帝刘秀与篡夺汉朝政权、自立为君的王莽在昆阳交战时,被刘秀部将岑彭、姚期设计用火烧死。京剧《收邳彤》及其他一些戏曲都有类似的描写。

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无巨毋霸这个人物,至今尚无定论。《汉书·王莽传》记载:天凤六年,有个叫韩博的人对王莽说:有位才能出众的人,身长一丈,大十围(两臂合抱长度为一围),来到我办公的地方,说他打算斩杀敌人,自称巨毋霸,出生在蓬莱东南、五城西北,一匹马驾驶的车装不下他,三匹马拉的车载不动他。近日,我想用四匹马拉的大车,车上竖立着绘有老虎图案的旗帜,载着巨毋霸前往宫殿。巨毋霸睡觉的时候枕着大鼓,吃饭的时候用铁棍当筷子。这是上天辅助陛下,希望陛下命人制做巨大的铠甲、高大的车子、勇士的衣服,派一员大将和百名勇士在道旁迎接他。京城的城门及其他门户是容不下他的,应把它们拓宽,让各族人看看,以镇服天下。

有人据此认为,历史上确有巨毋霸其人。《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均持此说。

但是,有人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在《汉书·王莽传》中还有另外的记载:所谓巨毋霸,其实是韩博意在用来讽谏王莽。因王莽的字是“巨君”,委婉地劝谏王莽不要篡夺汉室的政权而称霸。王莽听了,对韩博十分憎恶。收韩博入狱,以诋毁圣上之罪斩杀了他。

看来,确定历史上到底有无巨毋霸这个人物,尚需进一步掌握史料,进行细致地辨析。

崔浩因何被杀

崔浩的家族是北魏时期中原汉族士族的第一盛门,他本人博学多才,在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均作过高官,宦海生涯五十余年,声名显赫。谁料,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崔浩以修国史暴露“国恶”的罪名被灭族。其宗族与亲戚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灭门之祸。“凡一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只因修国史暴露“国恶”便株连如此众多的无辜,这种说法很难令人信服,因而,对崔浩死因一直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根据《宋书·柳元景传》认为,崔浩之被杀,是由于他“密有异图”。

有的学者认为,“助佛抑道”是崔浩招致灭族之祸的根由。其依据是《魏书·释老志》中《高僧传》的记载。当时佛道相争,太子晃奉佛而崔浩事道,道教先得胜,太子晃所师事的玄高被杀。太子继位,崔浩必然受祸。

现在一般的研究者都倾向于崔浩之被杀,是由于北魏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矛盾斗争的结果。

崔浩对北方士族人物多所荐拔,有时竟与太子争执,坚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崔浩主张辨别姓族门第,甚至企图恢复五等勋爵制。崔浩企求的不仅要在汉族士庶之间加以区别,而且是要把鲜卑贵族摈斥于最高的社会阶级之外。这怎能为鲜卑贵族所容?这一点有史书为证。《魏书·卢玄传》载:“浩大欲整齐人伦,分别姓族。玄劝之曰:‘夫创制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浩当时虽无异言,竟不纳,浩败颇亦由此。”

刘勰是帝王之后吗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代居住东京口(今江苏镇江)。刘勰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之中,且在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母亲也在他二十几岁时弃世,因而终身未能婚娶。刘勰博通佛教经论,作过小官,晚年出家,更名慧地,不久就死了。《梁书·刘勰传》中记载:刘勰的祖父刘灵真是“宋司空秀之弟也”。而《宋书·刘秀之传》中又写道:刘秀之是“刘穆之从兄子也”,同样在《宋书·刘穆之传》中又说刘穆之是汉代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代。齐悼惠王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肥,照此推算下来,刘勰的家族不仅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而且是刘邦、刘肥等帝王的后代了。然而从刘勰的一生实际情况来看,这些记载似乎有些矛盾。八十年代以来,有人撰文对该问题提出了另一种观点。王元化在《文心雕龙创作论·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程天祜在《刘勰家世的一点质疑》中都对刘勰家世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们认为:比《梁书》后问世的《南史》中把“司空秀之弟”和“汉齐悼惠王肥后也”这两句都删去了,以此证明《宋书》和《梁书》中的记载不可信。牟世金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论据,他认为:《南史》的体例是家传式的,按世系编次列传,一姓一族的人物集中在一起叙述。在《南史》中却将刘穆之、刘秀之与刘勰分为两传,这其中必定有原因。说明《南史》的作者是经过认真核查史料之后而将刘肥之后、刘秀之弟等字样删去的。

刘勰是不是帝王之后,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有待于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和新的佐证材料的发现。

老莱子是历史人物吗

相传老莱子是春秋末年楚国隐士。为躲避战乱,他在蒙山下从事农耕孝养父母。七十岁的时候,还经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端着汤水,亲自送往父母的居室。有时,故意跌倒,就势躺在地上学小孩哭;有时,模仿天真烂漫的儿童模样,在父母身边玩弄小鸟,哄父母开心。楚王听说他才高德厚,便请他到朝廷作官,老莱子拒绝了,于是又偕同妻子迁居江南隐居。

上述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历史上是否确有老莱子其人,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

一种意见认为,老莱子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持此说者,有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尸佼,哲学家庄周,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等人。尸佼在其所著的《尸子》一书中,直接引用了老莱子所著的书籍《老莱子》的言论;庄周在《庄子·外物篇》中,叙述了一个老莱子训孔子的故事;刘向在《列女传》中则渲染了老莱子娱亲的故事。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老莱子是“合二而一”式的人物。持此观点的人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老莱子就是道家的老子。南宋罗泌成、清代孙星衍、近代人钱穆皆持此说。如,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老子杂辨》中果断地说:“孔子所见老莱子即老子。”

另一派认为,老莱子不是老子,而是老彭。谭戒甫在《二老研究》及《〈史记·老子传〉考证》两篇文章中断定,“老莱子即老彭,就是老佐之子或孙。”

第三种意见认为,老莱子其人子虚乌有。孙次舟《跋〈古史辨〉第四册并论老莱子之有无》认为:老莱子是“由《庄子》寓言附会而成事实者”。

上述几种说法,哪种更符合历史原貌,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伊尹其人

据《帝王世纪》记述,伊尹一生辅佐商朝五代帝王,年逾百余岁而寿终正寝。伊尹死时,太甲之子沃丁以天子之礼厚葬伊尹,表达商王室对伊尹尽忠尽效商朝的丰功伟绩,给予充分地肯定。

从《史记》、《尚书》等重要历史古籍中我们了解到,伊尹在夏朝末年,来到商汤处,替汤出谋划策,攻灭夏桀,奠定了商朝基业。后来汤去世,伊尹扶立汤的儿子仲王。仲王死后,伊尹又扶立汤的孙子太甲为王。但是,太甲即位后,一味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眼见汤氏江山笈笈可危。伊尹百般规劝太甲无效,便在于桐的王陵墓旁建一宫舍,强行将太甲输送于宫舍令其反省。伊尹自摄国政,治理大商王朝。三年过后,伊尹亲自将太甲迎回都城,归还国政于太甲,自己仍作臣相悉心辅佐。从此,太甲改过自新,勤政爱民,受到百姓拥戴。而伊尹也因此受到朝野内外一致褒奖,被后人推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不料,在伊尹去世已逾千年之后,在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在汲郡战国墓中发现了一部《竹书纪年》。该书记称:“仲王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伊尹即位,七年,太甲潜出于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而中分之。”

一部《竹书纪年》,使贤相伊尹成了逐君篡位的奸相逆臣。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有学者指出,《竹书纪年》中称,太甲杀伊尹而立其子伊陟、伊奋为相于情理不通。

但是,历史上的事情是不能靠情理来推断的,这就给后人留下个难题,原本圣贤的伊尹究竟是还政太甲而后善终,还是逐主篡位后惨遭杀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