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翔散文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6:26:50

点击下载

作者:潘永翔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潘永翔散文选

潘永翔散文选试读:

倾听自己

坐在2007年的阳光里,温暖覆盖全身。朝阳台外望去,一排杨树在夏日的风情里婆娑,站成城市永恒的风景,就像我们的心情,成为坚守的标志。季节仿佛迟到的客人,再一次悄悄地走到最后。而我的2006仿佛流水,无语东流,平淡而匆匆。现在回头才发现,这流水又好像被时间切割成模糊的几段:一段用来工作,一段用来写作,一段用来家庭琐事。

2006,文学期刊的窘境如故。那是我不饱不饿的饭碗,我要为生存奔波。跑经费,找领导,组稿,发行……事务就像波浪,一个个接踵而来,仿佛是为了让你明白人生不过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奔波。因为我知道这就是生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而一次次往返于家——单位——政府之间,感觉生命就在这样来来回回的征途上,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是匆匆,永远“在路上”。广告说,“不在乎沿途的风景,只在乎看风景的心情”,风景随处可见,而心情难得。当生存都成为奢侈的时候,即使在乎,恐怕我也只能狠狠心把看风景的心情深藏在萌芽中。因为我还要为工作,为生存,为那本让我爱恨叠加的文学杂志劳心费力。

2006,该发生的依然如期而至,不该发生的也照样天天发生。国际大事与电视之外的我似乎没什么多大关系,顶多诱惑我买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看一半,然后猜测另一半;超女,或者易中天,恶搞诗歌,裸体朗诵,用诗歌征婚、求婚……这林林总总乌七八糟的声音,也只是成为和朋友聊天的谈资,没有成为引起我注意和深思的文化现象。至于对这现象的研究那是理论家的事。这些恶搞的直接后遗症是我现在讨厌看报纸,尤其是文化娱乐的新闻,总让我脑海里原先美好的印象突然变成残酷的幻影。总让我在人群中抬不起头,感觉恶搞的人或者被恶搞的人是我或者有我参与的成分在里边。因此就产生了憎恨那些恶搞的人的想法,憎恨那些拿文学当笑话的人,憎恨那些拿文学当什么的人,憎恨那些折腾闹腾乱扑腾的文人或者伪文人。因为他们让外人误认为文学圈好人越来越少,“不好”的人越来越多;真情越来越少,炒作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恶搞”越来越多。没有人知道下一个受害的或出名的是谁,而我也整天为心中残存的一点点美好而惴惴不安。

所以,我仍然固执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给大家,无论悲伤还是欣喜,无论细微还是巨大;懂得敬畏和感恩,理解我们真实的生活,关怀我们残缺的人性。在我有限的作品里,我试图告诉读者,也同时警醒自己:“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我能给他们的或许只是一粒沙子或半片花瓣,很少,却似乎已是我的全部。2006,我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式的伏案写作,没能收到如期的效果。我知道我发表的有限的几篇被称作小说、诗歌、散文的文字,这些文字拼成的碎片,在遮天蔽日的文字海洋中激不起几朵浪花,甚至没人注意它的存在。但是,那些文字对我来说是我一年的汗水心血的总和与全部收成,在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因为那是我用心用真诚和热情写的,虽然对于读者来说也许是可有可无。对于一年来的写作生涯,回过头来用“问心无愧”这个词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安慰。好在我还有一腔热血,有一颗善良和知道感恩的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有爱憎分明的情感,有正常人的思维,所以我相信自己还是一个好人。

我自幼生长在农村。我对田野无比熟悉,那曾是我尽情嬉戏的广阔天地。在春暖花开的日子,田野总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各种良莠的生长,还有一群玩耍的孩子们的践踏,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曾经是农村跳动着的心脏的一个细胞,成为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棵庄稼或者一棵树,一个田埂或者一粒土。想到这些,我对农村,对土地就怀有深深的敬意。所以写起农村来我得心应手。而城市对我来说,我一直生活在他的陌生里。

我无法走进城市的本质,总是游离于城市生活之外,像一个旁观者又观不到应有的风景。而原本熟悉的农村生活根本“就不像水变成冰那样,在一点一点地凝结,而是像石块变成沙子那样,在慢慢地,一点一点散成了时光中的粉尘”。这就让自己变得很夹生,有些像进城务工无意中发达起来的的农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脚下却穿着一双农田鞋,头上带着一顶军帽,城不城乡不乡,土不土洋不洋。虽然我一直想试图了解城市,走进城市,但是,对于城市的印象和想象,还是停留在虚假的幻象上,停留在表面的喧嚣和浮躁上。表现在写作上,写农村生活的真实,生动,深刻;而写城市生活的,肤浅,无力,苍白。生活在城市里却不知道什么是城市生活。也许,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耕国家,“农业文化”的情结影响深远。而现在农村也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原来的那种农村生活也已面目全非。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心还留在农村,只是身体来到了城市。这种夹生的写作,就像我们走在秋天的霏霏细雨中,湿不透,却感觉分外的凉。对城市的陌生,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对城市生活的真实性的剖析,是我永远的困惑。如何解决“城市过客”这一难题,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最关心的新闻是房子的价格。在北京工作的儿子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这是我心里最大的痛。也算是“劳累一生”却没能力给孩子买一个房子,常常让我感到的不是困惑,而是人生的失败。这种失败的直接后果是我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因此,我常常行走在对自己能力的印证里,行走在对自己的寻找中。乡下的哥哥依然在起早贪黑地农耕,他的儿子已经在城市里打拼出一片天地,叫他来安度晚年。哥哥总是来住几天就走,无法拔出自己在农村的根。我能料想到哥哥会继续这样的与土地为伴的生活,心里踏实而又满足。却无法预料,是否有一天,我会重新走进土地以及村庄的视线,像一尾柔软的鱼,在村头的那片池塘里获得新生,或在寻找新生的途中悄然死去。现在,我依然行走在这寻找的途中,就像鱼离不开水,庄稼离不开太阳,哥哥离不开村庄一样。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它能帮助我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我的思考和心路历程,虽然它也让我止不住地疼痛,感伤,甚至悲观。我看见我的内心仿佛被时光的流水哗哗地冲洗过,寒冷,脆弱,而又渴望温暖的新生。在我看来,工作是为了生活,而写作是为了更美好地生活,当工作疲惫的时候,至少还有一块清静的可以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没有对或错,没有听众也没有喧闹,只有自己倾听自己。但是,不论如何,文学依旧是我最神圣的选择,对她我充满了敬畏。

离秋天愈来愈近了。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当许多生动的活物安静地沉睡于泥土之下的时候,我知道,一个酝酿已久的冬季又来到了你我的身旁,悄无声息。冬季过后又是一个春天的开始。“假如在漫长道路的终点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出发点,我们也许会难以断定究竟是否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也发生了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同样的疑问:我达到了预期目的了吗?这疑问将折磨我终生。

生活仿佛流水,而流水不腐,且总是向前流淌,顺了沟壑,避了丘陵,自然而然,一切无碍。生活过,爱过,写过,我的2006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况且逝去的终将逝去,未来的尚可把握,只要生活不干涸,身体内部的河流自然也不会枯竭,这样想来,我的流水生活还得让它继续下去。(在黑龙江省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写于2006年8月6日,发表于2007年2月14日《文艺报》)

平民花朵

年轻时,丁香对于我来说一直是很高贵很城市很淑女的名字。“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在我的梦中都不会出现。生活中见过的所有的和美丽有关的事物实在是少得可怜。即使像野菊花、野百合那样经常出现在身边的在今天看来非常纯粹、动人的花朵,也被生活的艰难遮蔽得暗淡无光,熟视无睹。所以直到20多岁也不知道什么是丁香,更不知道什么是“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只知道生活正在结着愁怨,像春天开江跑冰排一样,排山倒海地压了过来,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生活还是把一些本不应该我这个年龄的人承担的生活重担压在了我的肩上。

见到丁香的时候我已经是22周岁的成人了。1977年底,“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高考,为我们那一代人提供了一次集体腾飞的机会。在我上大学的那所不起眼的学校里,见到了丁香。

那时我们开学是在春天。三月份入学,对于城市、对于新生活、对于新同学和老师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对学校还没有多熟悉,春天就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城市对于一个农村青年来说还是一个没有解的未知数,一个有着无数诱惑力的神秘的地方。一天去食堂吃饭,宿舍窗前的一溜儿不起眼儿的树木发出了芽,墨绿色的叶片,厚厚的,很有弹性,手感极好。那时天真地以为手里拿着一片叶子,就握住了春天,抓住了一切。刚刚进城的那种得意和踌躇满志,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还没有摆脱生活的拮据和艰难,但是就好像是看到了前面的鲜花和掌声,看到了美好的明天,所以连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因为年轻,手脚不闲着,随手就掐了一片小树叶在手里把玩着。中午食堂吃的是馒头,可是那馒头就是苦得厉害,而别人的都说不苦。只好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了,树叶!我在路上只接触过这一种东西。同学说那是丁香,叶子是苦的。树叶怎么会是苦的呢!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又掐了一片叶子放到嘴里尝了尝,果然苦得厉害。才知道那就是丁香,叶子苦苦的丁香。又过了几天,别的花都懵懵懂懂地长着呢,丁香在不知不觉间就开花了。粉的、紫的、白的,深的、浅的,肆无忌惮地开着。那花香也随风肆意地播撒。在学校里,走到哪里都有花香。就连寝室里也从窗户飘进了淡淡的香味。虽然现在想起来那花有些艳俗,有些恣意,还有些招摇,但是它确实是平民的花,是有着独特潜质的花。

从那时起就默默地喜欢上丁香了。

后来毕业了,参加了工作,我所工作的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丁香花。也许我们这座城市十分适宜丁香的生长,所以绿化用的大多是丁香。马路两旁、房前屋后、居民区里都是丁香在生长。每到春天来时,城市上空飘着的是丁香花的味道。就像丁香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一样,它的花香和它的身影代表着这座城市。

我家刚刚搬到这个小区时,新区还没有完善就搬进来了,楼前楼后一片狼籍,垃圾尘土随处可见。怎么看也不像住在城市里,倒像是今天新建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但是,在不经意间,一个春天过后丁香长高了,虽然没开花,但是墨绿的身影在楼区里招摇着,为钢筋混凝土的楼群增加了生机和活力。整个楼区就像人穿了一件新衣服一样,立马就变了一个样。时间飞逝,丁香疯长,第二年,丁香就开出了茂密的花朵。花香弥漫,蜂飞蝶舞,生机盎然。

城市住久了,对于自然季节的转换已经麻木了。是是非非,人生无常,当初刚刚入学时的踌躇满志已经被生活的河流磨得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和习以为常。人被时间推着走,就像河流里的小草,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好随波逐流,只好得过且过。对自然的麻木,对生活的麻木,导致了进取心的丧失和生活热情的低落。春天和冬天对于人来说已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不过是季节的又一个翻版。所谓的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就像是一幕幕舞台剧在生活中不断地上演。而你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跑龙套的,有你没你这出戏照样上演。所以你对自己对生活对别人都没有了什么过多的期待和渴望,也没有了生活的激情。说得过分一点儿,活着——这是人生的第一理由了。

只有每年春天第一枝丁香开花时,那种熟悉的花香让你想起了什么,春天、青春、幻想、时代、爱情……那种淡淡的香味似乎给生活注入了兴奋剂一样,让你平淡无奇的生活有了一点心动和激动。不论生活怎样粗糙和无奈,我们心中永远都有一个最柔弱的地方,轻易不会让人触摸,不会向人展示。而这淡淡的花香却轻易地打开了我的心扉,让我有了柔情和怜悯,有了感动,似乎还有了信心和动力。

没有高大笔直的树干,也没有艳丽的花朵,丁香,平淡无奇的花朵,却有着神奇的魔力。一丛丛,一束束,不高大也不完美,松松垮垮的一堆,只要春天一到,就释放出无穷的魅力,极尽自己的能力,张扬着生命的色彩,渲染着春天的美丽。那茂密的叶子,细碎的花朵,淡淡的花香,微苦的滋味,尽情地向自然展示它的征服欲和膨胀感,它用自己的手段,在你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丁香,不论是高贵还是平庸,不论你长在深宅大院还是马路两旁,你都是平民的花朵。

这是我的花了,今生今世我都会这样认为。(写于2002年5月2日,发表于《地火》2002年4期)

那水那树那草原

对绿色的向往几乎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在绿色越来越少的今天,我们对绿色的渴望就愈加强烈。于是就有许多关于绿色的造假出来了:把山用绿油漆刷绿,用绿色塑料把裸地盖上,把操场种上小麦……不一而足,以应付检查。而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你不用愁见不到绿色,“走在哪里都是走在绿中”,这是一个被绿浸透了的地方。用“满目葱茏”来形容杜尔伯特一点也不为过。

说到绿就离不开水、草和树。没有水就没有草和树,没有草和树就没有绿。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用现成的数字来说杜尔伯特有多少水面、多少草原、多少林地,就显得干瘪,因为数字没有生命力,也没有说服力,你跟着我的笔来仔细地看,就会和我一样,被这绿油油的世界所感染。

水,草,树,是杜尔伯特美丽的的三姐妹。

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走下雄伟的伊勒呼里山,在黑龙江省中部造就了一片神奇的松嫩大平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坐落在这水肥草美的大平原的腹地。野草岁岁枯荣,民族生生不息。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956年这里建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后,开发与保护并重,使这里的原始地貌得以较好地保存。尤其是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的目标后,生态保护更加完善。如今,坦荡如砥的大草原、碧波万顷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湖泊群、千姿百态的天然次生林、古朴淳厚的蒙古族风情,构成了这里独特景观。

从县城出发,往西走20公里就是连环湖旅游景区。18个湖连在一起,水域面积580平方公里,堪称中国之最。站在岸边,湖水浩瀚,鱼虾遨游,芦花飘荡,鸥鸟翔集,水草丰盈。由于有湖水的滋养,树木葱郁,花草繁茂,把这里打扮得天堂般美丽。除此之外,还有龙虎泡、阿木塔湖等大小湖泊201个,水域面积达205万亩。有了这么丰富的水资源的滋润,这里能不富饶吗?

说完水我们再说草。

从县城往南10公里,就是寿山景区。因一代抗日、抗俄爱国名将袁寿山将军安葬于此而得名。这里最好看的是草和树。因为是沙地,所以草不高,但是茂密,从你的眼前铺展开来,伸向远方。用“绿草如茵”来形容这里的草地一点也不为过。迎着阳光,草地一片葱绿,这绿单纯、细腻、妩媚,看了让人心生爱怜。你不禁震撼,这大自然是怎样创造出来这般绿的草地呢?前几年我领着作家阿成和诗人范震飚来这里玩,他们都被这里的绿所感动。以后几年几乎他们每年都来一次。这里除了草绿之外,你不能不说说这里的树。这里的草原上生长着一些次生榆树,不高,一米多,但是千姿百态。百树百形,一棵一景,没有重样的,因此这里被称做“沙地植物园”、“神奇的盆景”,“天然的根雕园”。

风景如画的沙地植物园三面环水,峰峦起伏,绿荫叠翠,植物繁多,尤以古榆长势最为奇特。据专家及当地的老人讲,这里的榆树绝大多数都有百年的历史,这些榆树都生长在沙丘上,沙丘土地贫瘠,正常耕作层内几乎没有有机物,而气候又是影响榆树生长的另一因素。这里四季明显,春秋两季风大,风卷沙,沙助风,影响了榆树的生长,加之榆树易生虫,病虫害往往使茂盛的根部没有枝干,逼迫根部又生出新的枝干。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这些榆树在形态上始终没能长大,但它的根部却非常的大。除了古榆外,园内还栖息着很多野生动物,有野兔、狐狸、黄羊、山鸡等。据说这里有草原1万亩,天然次生林1万亩,水域18万亩。

绿茵茵的草地上,点缀着千姿百态的树,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在杜尔伯特,草原到处都是。但是说起草原,你就不能不去固山贝子草原。固山贝子草原坐落在白音诺勒乡,总面积一万多亩。我们还没有来的时候,曾经在杜尔伯特工作过的朋友就对我说过,固山贝子草原不同的时间有五种颜色的花开放,或红或黄或蓝或白,十分美丽,所以又被称作五色草原。我们是八月初去的,草原上正在开着一种白色的小花,花枝高过草梢一点点,白色的小花正好覆盖过草梢,使得草原一片洁白,微风吹过,一浪一浪的像是大海的浪花。仔细看,草原上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韭菜花和不知名的小黄花,但是,白色花覆盖了一切。远远看去,似乎草原被一层白雪覆盖着。游人们畅游在花的海洋里,或三五结伴合影留念,或俯下身子静闻花香,陶醉其中,勾勒出一幅人间美景。据悉,每年的五月份至八月份,辽阔的固山贝子草原鲜花盛开,鸟语花香。黄花、蓝花、白花相继绽放,花期平均为40天。

在杜尔伯特,装点大地的除了草原,还有大片大片的芦苇。仅在当奈湿地,芦苇面积就有57万亩。总有苇地87万亩,占全省苇地面积的27%,年产商品苇在15万吨左右。但是,杜尔伯特草原面积最大,境内有草原469万亩,占总幅员的50.7%,宜牧草场可饲养大牲畜30万头(匹)。

说完草我们再说树。

在杜尔伯特,树是我们的伴侣。不论走在哪里,都有树相伴。而树最多最好看的是松林公园。

这是产生童话的地方。

大片大片的松林,梦境一样覆盖着生活的喧嚣,林荫地上散发着在城市里无法想象的浓郁的自然气息。有野鸟飞过树梢,啼鸣声声入耳,松涛阵阵,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轻轻地抚摸着你身体的疲惫。懒散地、自如地、无目地散步在松林里,呼吸着清新的气息,你会感觉到生活原来这样美好。如果你在雨后来,说不定还可以采到散发着清香的松蘑、小雨伞般的油蘑。那可是纯绿色食品,是在市场上买不到的。

据说在20多年前,人们为了抵御风沙的侵袭栽种了这片松树。我不知道当时的决策者是谁,但是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在今天看来,这片松林对于生态、环保、旅游等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据当地人讲,因为这片松林的缘故,这里下雨也比别处多一些,这对于一直干旱的黑龙江西部来说,无疑等于增加了丰收的保险系数。春天刮风的季节里,这里的风沙也比别处小得多,气候也比较湿润。对于我们这个缺少自然风光的城市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旅游的天堂。

登上观松塔,占据视野中心的是一片绿油油的松林,松林之外是大片大片的杨树、柳树。松林的正北方是龙虎湖,碧绿的湖水,映衬着茫茫林涛,仙境般美丽。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在你苦苦寻觅的时候,你要找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说到旅游我们想到的是桂林山水,名山大川,但那是远处的,不易去的地方。而松林公园就在我们身边,从大庆乘车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听松涛,闻鸟鸣,观蓝天碧水,领略自然风光,只是举手之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就是你要去的地方,一个童话般的松林。

有水有草有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写于2011年2月21日,发表于《大庆学习报》2011年第1期)

漫过天堂的芦苇

那束芦苇已经在我的办公室内静静地陪伴我三年了,金黄色的光泽,白色的花穗,尖利的叶子,再配上水蓝色的四棱形的瓶子,安静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虽然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它还带有大地的颜色和气息。那是我的一位朋友送我的,他说:这是纯天然的,我们大庆的特产。放到屋子里随时可让你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也时刻提醒你热爱大自然,热爱大庆。芦花已经被他用摩丝固定住了,不会飘落,叶子和枝干也保持着原有的颜色和状态。我喜欢这朴素的带有灵性的装饰。我一直以为它是有生命的,虽然离开了土地,离开了生命栖息之地,它依旧带有生命不可侵犯的高贵气质。

这束芦苇就产自我生活的东风新村的东面,不远,开车10分钟就到。那里原来叫北20里泡,现在是龙凤湿地。每到五六月份,芦苇返青成长,成片的芦苇一望无际,汹涌澎湃,一浪一浪地向你涌来,似乎要包围你,淹没你。每到这时这里也成了鸟类的天堂。成群的鸟类翱翔于湿地上空,当你站在观鸟塔旁的湿地边上时,就有成群的鸟飞到你的面前,和你嬉戏。

据资料上说,龙风湿地总面积5050.39公顷。大量的适于开阔地生活的中小型兽类、各种湿地水禽及草地爬行动物等共同构成了龙凤湿地野生动物的基本种群。湿地中有野生动物207种。作为我省重要资源的动物类如黄鼬、鸟类中的雁鸭类几乎遍布全区。湿地中鸟类组成较为丰富,共有142种。由于龙凤湿地生存环境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所以鸟类中游禽和涉禽占绝大部分。鸟类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湿地中有代表性的鸟类有丹顶鹤、罗纹鸭、青头潜鸭等。有的鸟类中有一些广布种,如苍鹭、斑嘴鸭等。爬行类如黑龙江林蛙、黑斑蛙和中华蟾蜍以及爬行类中的丽斑麻蜥、花背蟾蜍、东北雨蛙及枕纹锦蛇等常见。而鱼类资源是湿地的重要资源之一,它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以鱼为食的众多鸟兽的分布和数量。龙凤湿地水源来源于安肇新河、引嫩水渠,属松花江水系。水质好,适宜鱼类生存。湿地中包含有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以及亚热带的鱼类共有43种。鲤鱼、鲫鱼、老头鱼、泥鳅等为多见。

在松嫩平原,因为地理的特殊原因,大片的湿地相连,湿地里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就连马路边、荒地里也长满了芦苇。一片片,一望无际。每到夏天,它们就按季节的提示,把自己的叶子伸到地面上。不论旱涝,准时到春天里报到。这是老天对我们大庆得天独厚的赠与。

芦苇的生命力极强。抗旱抗涝是芦苇的本性,如果庄稼都这样,我们就不会有挨饿的了。在我们这个地区每年都是春旱,如果旱情严重,庄稼生长就要受到影响,歉收甚至绝产。而芦苇却没事,无论怎样旱,只要有一点点雨,它就能生长。有的地方已旱得很严重,水干了,地里干得七裂八瓣的,但是芦苇却不死。虽然生长受到了影响,但是只要有一点点雨下来,不论是春天还是夏天,它都能快速地生长,绝不影响它的高度。即使涝的时候泡在水里,它也照样生长,不会因为水的多少而影响自己生长的情绪。许多芦苇都是长在水里的,常年地泡着也不影响它的美丽和风度。不论旱涝,它都向人展示它的婀娜的身姿。招摇、妩媚、柔中有刚是芦苇的特性。

芦苇极有韧性。成熟的芦苇很结实,你要想从地里把它连根拔出来很困难,想把它从中折断也不容易。芦苇可以做出很多东西。最简单的是做成芦席,盖房子、苫东西,过去还能做炕席。今天人们已经发现了芦苇的更多的用途。造纸,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据说用芦苇造出的纸比别的纸质量好,用途多。还可以用芦苇做出很多的工艺品,苇编、苇画据说还能出口呢!在大庆艺术群落就有专业制作的苇编画,精彩极了。

芦苇的环保作用不可小觑。芦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多生长在江、河、湖、海岸淤滩等地,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都说湿地是城市的肺,是地球的肾,我们大庆有这么多的湿地净化着我们的环境,难怪我们的的环境这么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人们认识到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湿地的主要植物是芦苇,芦苇根系发达,对固定土壤,保持水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了芦苇才有湿地,才有湿地上生存的各种鸟类和鱼类以及藻类植物。

每年夏天一到,成片的芦苇在风中摇曳,鸟儿们在芦苇上嬉戏,蓝天白云绿水,真的是“风景这边独好”。走在湿地边,耳旁不时地有芦苇的叶子划过,有微风窃窃私语,鸟儿在芦苇丛中时隐时现,鸟鸣清脆悦耳,蛙声此起彼伏,惬意极了。当你站在芦苇岸边向远处望去,成片的芦苇一浪一浪的向你涌来,几乎覆盖了你的全部生命,你的忧愁和孤独,你的一切如意和不如意都淹没在这绿色中了。

到了秋天芦花落了,结出了种子时,是芦苇的最辉煌时期。不知为什么,芦苇结出了种子之后,它的种子要比开花还好看。

它的穗子大大的,长长的,乳白色的松松散散的穗子在风中摇曳,毛茸茸的像是什么动物的大尾巴,十分的招摇。我们这里其实都管芦苇的种子脱落后残存的花冠和花絮叫花,而不管真正的芦苇花叫花。一片片的芦苇就是一片片的白色的花的世界。秋风吹过,芦花荡漾,偶尔有种子在空中飞翔,景致十分好看。芦花,比起那些真正的花朵来更像是花。它美丽自然、飘逸洒脱。而且它的“花期”更长,不掉色不走样,一个冬天都不落。我那个瓶子里的芦花都好几年了还和原来的一样,清新自然,和谐端庄,真正的花朵呢!当你疲劳时,当你遇到忧愁时,让那具有灵性的毛茸茸的花絮抚到脸上,痒痒的,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闭上眼睛,在这轻轻抚摸中让你想到了许多,关于童年,关于回忆……在城市生活的奔忙和劳顿中,体会一种悠闲和宽容。

芦苇是大庆的独特的风景,是平原的花朵,平原的灵魂,我一直认为芦苇是最纯净的天堂的花朵。每到夏秋两季,站在湿地边上,感受着芦苇一浪一浪地涌来,涌到天边,涌到世界的尽头,漫过我的视线,漫过我的思想,漫过城市的上空,直到漫过天堂。(写于2000年10月14日,发表于《今晚报》2010年11月21日)

轮上岁月

生活中我们谁都离不开交通工具,离不开各种车辆。上班、上学、走亲戚、购物、旅游……因此说我们生活在车轮之上一点也不过分。

70年代上中学时,家里离学校八华里,走路要一个多小时。同村的同学都买自行车了,因为家穷买不起,只有我自己走路。那时的自行车有永久、金鹿、凤凰几个品牌,一台都要一百多元,几乎等于一个家庭全年的收入,我家怎么买得起呢?后来父亲看我起早贪黑比别的孩子辛苦多了,就借了20元钱给我买了一台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记得买自行车那天我兴奋得不得了,把自行车拆了从里到外洗得干干净净,又把自行车的零部件全都上了一次油,重新装了一遍。骑的时候也十分的小心,有一点毛病就马上修理。就是这台自行车,成了我全家的交通工具,到镇上赶集,到县里办事都靠这台自行车。我家离县城30华里,火车票要三角钱。为了省下这三角钱,我家到县里赶集办事都骑这台自行车去,虽然很累,但是能省下三角钱还是值得的。因为我家在半山区,上岗下坡的骑自行车就很费劲,雨雪天不能骑自行车就得靠双腿走路,我们戏称说乘“11路”。“文革”后恢复高考我乘上了第一班车。1977年我考入省内的一所农业院校,毕业后就分配到了现在的城市工作。我在一家地方报纸做编辑记者,需要走路很多,那时公共交通也不发达,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出于对原来自行车的怀念我又买了一台新的永久牌自行车,这台自行车成了我那时工作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平时工作和上下班都靠这台自行车了。那时我住的地方离我的工作单位约9公里,我每天就骑这台自行车上下班。单程大约需要30分钟。也很辛苦。冬天太冷,就要乘公共汽车。我在自行车和公共汽车的交替中,完成了上班下班、工作采访等任务。那台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就像是日月,前后轮交替追逐着让我的生活不停地向前,也让岁月滚滚向前,让我的年轮和工作经验不断地增加。我在这台自行车的行驶中,不断地成长进步,不断的完善了人生。

那时看外国影片,看主人公都会开车,都有自己的汽车,我就幻想:啥时候我也能有自己的一辆汽车呢?

1985年,为了方便工作,单位买了几台松花江微型卡车。单排座,驾驶室里能坐两个人,后边还有一个槽子,还能拉一些货物,很实用。虽然不是什么好车,尤其是现在看来更算不得什么车了。但是在当时汽车很少,还是很惹眼很招风的。那时我们这座城市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市长两头平(指红旗车),处长帆布篷(212吉普车),牛皮科长小微型(松花江微型车)。单位经过考虑,根据工作性质,配给我一台。我能有一台这样的小微型车也就很满足了,我也是有车族了。要知道那时你能有一台车开,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不但方便了工作,也方便了我的生活,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它让我的生活速度提升了好多,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改善。因为这台微型车我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1989年,单位又给我买了一台双排座的微型车,驾驶室里能坐四个人,用起来更方便了。但是虽然换了新车,还是微型车,没啥大的变化。由于没有空调,再加上密封不好,冬天冷,夏天热,速度也不快。即使这样还是要比乘公共汽车和骑自行车好多了。

而且驾驶室能多坐人了,全家外出正好能坐下,三五个朋友聚会也很方便了。

1994年,国家实行进一步改革开放,允许职工干部经商办企业。我和我的同学成立了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企业,由我的侄子负责经营,我和我同学利用业余时间照顾。不但为社会做了贡献,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1996年,新闻单位搞活放开,单位效益见好,又给我换了一台轿货车——一种介于轿车和货车之间的、现在叫做皮卡的GMC,美国通用公司制造。红色,双排座,有空调,速度快,稳定性、安全性都很好,驾驶也舒适了,比微型车强多了。

2000年,单位不允许个人开公家车,不许公车私用,我就把单位的车交了,自己买了一台桑塔纳2000。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车。

我也有自己的车了!

这是出乎意料的事情,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说啥也想不到的。自己的车自己的油,自己维修保养,虽然花钱多了,但是用起来心里踏实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汽车业的发展,汽车已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城市人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生活的距离,加速了生活的速度,节省了时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了生活品质,提高了生活质量。可以随心所欲,想去哪就去哪,如果说电脑是人脑的延伸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车就是人腿的扩展了。

2006年10月,我又换了一台车,东风雪铁龙凯旋。可以说比桑塔纳又上了一个台阶。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五年出生的,今年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了。回首五十多年来的生活,真真切切地感到了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尤其是近三十年来,我是在车轮子上度过的。我的开车史或者说我的有车史,见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也见证了我们国家汽车的发展历史,更见证了我们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有了汽车,我们过着自己的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汽车也伴随我们走过了它们的四季寒暑。车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生活变迁的写照。我的生活,也是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有车生活。

我想,多年以后再回首从前,我会想起我所开过的每一辆车,想起生命路上的点点滴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段段跌宕的感情,所有这些都与我的车有关。正是这些组成了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让我用一生去品味。因为从始到终,我都在用心感悟生命,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包括我开车的那些日子。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后半生是生活在车轮子上的,不用挤公交,不怕风霜雨雪,想去哪里脚下一加油就到了。因此我常常想:

有车真好!活着真好!(写于2008年10月,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16日,《北方文学》2009年11期。分别获得《中国文化报》和黑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一等奖和二等奖。)

内心的伤痕

父亲是一个慈祥、善良、随和的人。在屯子里乡亲们都很尊重他,对孩子他也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严厉,很少看到父亲发脾气。尤其是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对我们更是体贴入微,既承担了父亲的责任,也尽了母亲的义务。用我们村子里乡亲们的话说:老潘头真不容易,既当爹又当妈。

记忆中父亲的身体不太好,患有东北老年病,咳嗽、哮喘、背有些微驼。但是父亲是一个好庄稼把式,扶犁点种赶车打场样样精通。父亲的大腿上有一处伤疤,从里边到外边是贯穿伤。呈紫红色,有铜钱大小。是父亲被日本抓劳工时留下的。每到阴天时就痒,所以一变天父亲就早知道。夏天闲暇时经常看到父亲卷起裤腿默默的抚摸伤疤。

父亲虽然这样随和,碰到一个词汇却暴跳如雷。这个词汇就是“日本”。有些事至今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日本人来华投资的消息时有报道,父亲每当听到这些消息,马上就关了电视或收音机。记得九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回老家,父亲特别的反常:不像每次我回来时忙前忙后兴高采烈地给我准备吃的,只是问了一声:回来啦?然后就一个人坐在炕上生闷气。我知道父亲生气肯定不是小事,因为父亲很少生气。我把给父亲买的好吃的、新衣服一样一样地拿出来,逗他开心。然而对这些东西父亲头都没抬。我小心翼翼地走到父亲跟前问:父亲,谁惹您生气啦?我父亲抬起头,非常气愤地质问我:你是读书人,你说,我们八年抗战,死了那么多的人,好不容易把日本鬼子给打跑了,干啥还要往回请啊?我们再穷再落后也要有志气啊!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怎么就这样没出息,还向小日本点头哈腰的呢?

原来,乡里要建一个糖厂,请来了一个日本人投资。父亲是对这事在生气。我和父亲解释了很多,改革开放啊,引进外资啊,发展经济啊……可是父亲就是听不进去,也想不通。他对我大声喊叫:不论咋地,也不能拿敌人当朋友!日本鬼子杀了我们多少人、抢了我们多少东西、让我们受了多少罪啊!我知道,我是无法扭转父亲的思想的,只好附和着父亲,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骂了几句“日本鬼子”,“八格牙路“才把父亲哄乐了。

八十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刚刚上市不久,还很不好买。我想父亲辛苦了一辈子,该让他享受享受了,就托人买了一个十四寸的日立牌电视机给父亲拿了回去。那时父亲和弟弟一起住。回到家里,安装、调试、架天线,节目出来了,彩色的图像,大家都很高兴。父亲也像小孩子一样,围着电视机摸摸这里,看看那里,乐得合不拢嘴。还叫左邻右舍的来看电视。要知道那可是我们村子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啊!村子里人听说我给父亲买了一台电视机,都来看热闹。这时,村子里一个半大孩子羡慕地指着电视机说:

日立牌的,还是日本原装的呢。父亲从炕上跳起来,问那个孩子,你说啥?孩子又重复了一遍。父亲下地就把电视机给关了,对我大声喊:你给我拿走,我不看这破玩意!然后一摔门走了。满屋子的人都愣住了,不知道是咋地了。我幡然醒悟,不该买日本产的。弟弟和弟媳不理解:老头这是咋地啦?我和弟弟把电视机又重新装好,把电视机拿到别人家里去了。后来,我和弟弟把电视机用油漆换了一个颜色,又把“日立”的商标给抠下去了,贴上了一个北京产的“金星”的商标。过了一段时间,弟弟才把电视机拿回去,对我父亲说:二哥把那台卖了,又买了一台国产的。父亲这才高兴起来。

1983年,中国向日本派遣农业技术研修生,到日本边工作边学习。我所在的城市分到了十个指标,我正好是学畜牧兽医的,其他条件也适合,就报名考试,初选合格了,然后就要参加日语培训。培训前我回家,就当做一件大好事和父亲汇报了。谁知道我还没说完,父亲就大发雷霆,又摔筷子又摔碗地朝我发火:我坚决不同意你去!你去就永远也别回来,我也没有你这个儿子!我对父亲解释:去了能开阔眼界,还能学到先进的农业知识,再说挣的钱也多,去一年能带回来全套家电。在当时,买到全套家电可不是容易的事,那时我的工资一个月才一百多元钱。父亲说,你就是能买来金山银山我也不让你去!赶快给我退掉。我说,父亲,别人想去还去不上呢,我是好不容易才考上的。父亲指着我的鼻子:我不管,你给我退掉!我只好向组织撒了谎,说我父亲病了,不能去了。

闲暇的时候,农村人喜欢聚在一起闲聊、打闹,而父亲总是一个人躲在一处清静的地方,静静地望着远方出神,那目光中包含着许多我所不知道的内容。他抽烟,一棵接一棵地抽,每次都有一地的烟头伴着父亲。那时我还小,不懂得询问和探讨,无法走进父亲的心中。而当我可以和父亲对话时,父亲却去世了。

父亲沉默寡言,吃苦耐劳,他所具有的坚韧和忍耐,让我吃惊。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自己咬着牙克服,从不向命运低头。即使在他重病缠身时,也没有悲观和失望,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大喊大叫。在疼痛难忍时,他也默默地忍受着。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我很少看到像父亲这样有思想、有眼光的人。我知道,如果没有父亲的主意,我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生活。我小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农村的孩子一到十四、五岁,就下地干活了,还读什么书?可是父亲就不一样,他坚决让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对我们说,只要你们愿意念书,能考到哪里我就供你们念到哪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把书读完。因此我们兄弟几个都上了学,我一直读到高中毕业。那时母亲已经去世,父亲领着我们兄弟三个生活,十分艰难。有人看到父亲那么吃力的供孩子读书,也劝父亲:别让孩子读书了,即使高中毕业又有什么用,也不能考大学。父亲坚决地说,多读书总没有坏处,总有一天会有用的。父亲的这句话真的应验了。1977年恢复高考,我终于圆了父亲的梦。那时父亲已是重病缠身,家里生活极度困难,对于参加高考我也很矛盾:不参加我会后悔一辈子,永远在农村待下去了;参加高考我走后家里将更困难,而且生活费、学费也是我的最大难关。这时父亲极力让我参加高考,虽然他没说什么大道理,但是他的态度十分明朗。他说,不论有什么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终于考上了大学,父亲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在我准备上学的那几天里,虽然经济上有许多困难,父亲还是整天乐呵呵的。在我上学时期,无疑给父亲增加了更重的负担。有时我想,假如我不考大学,不给父亲原本虚弱的身体增加负担,也许父亲还会多活几年。这是我一直内疚的一件事。

可是父亲这么豁达的一个人啊,怎么就是在“日本”这件事上过不去呢,直到死他也转不过这个弯来。

父亲去世后,我每年尽量回去一次为父亲上坟添土。每次回去我都到我的二大伯家看看,他是我们家族中最长辈的了。我试图从二伯父这里了解父亲更多的事情。二伯对我说了许多父亲的故事,这是父亲生前一直没有对我说的。其中说到了父亲在1942年被日本人抓壮丁到孙吴县胜山要塞出劳工的事。

据资料记载:从1934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历时10余年,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5000公里边境地带,共修筑17处要塞,要塞群相加约1700公里,共有8万个永备工事。此外,还包括数以千计的永久性地下仓库、电站、通信枢纽站、给水站等附属军事设施和大量二、三线一般阵地和野战阵地及军用机场、军用铁路和公路,工程巨大。侵华日军东北军事要塞被日军自喻为“东方马奇诺防线”,其军事功能、建筑规模甚至远远超过了马奇诺防线。侵华日军要塞不但是侵略的历史见证,也是罪恶的见证:为了修筑要塞,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320多万人,造成了100多万劳工的死亡。“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关东军即拟定了侵略矛头直指苏联的《对苏攻势作战计划》,日军东北边境要塞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日军要塞所有筑垒都构筑有钢筋混凝土工事、永备火力点,有钢帽堡、装甲观察哨及土木质火力点。有步兵掩体、机动战壕、反坦克壕、连环铁丝网和防步兵地雷区。有弹药库存、粮秣库存、发电站、给排水系统和浴室等,有以班、排为单位的兵室、会议室、医务所、厨房、电话机房和军官指挥所,有电动钢轨运输车和专用通道、竖井、通风口等。洞口顶部和四周还要浇筑混凝土,一般都是1到2米厚。

侵华日军17处要塞的设计、施工和经营,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其保密措施由始至终贯穿着秘密侦察、秘密设计、秘密施工。现已查阅到的有关日伪档案资料均标注着“绝密”、“机密”等字样,其原文中无一不多次反复强调“秘密保持”的重要性。

二伯说,父亲被抓劳工时刚刚20多岁。劳工过的是牛马不如的生活。而且都知道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日本人修完军事工事或者军火库怕秘密泄漏,凡是参与修建的人都要被杀掉。他们住的都是用苇席或茅草搭起来的棚子,每个棚子住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夏天潮湿炎热,大多数劳工身上长了疥疮,浑身流脓水。劳工们天一亮就被赶出去做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要是去得稍微晚一点,日本兵就用枪把子打,用脚踢,做工稍微慢一点或休息时间稍微长一点日本兵也过来打骂。劳工干重活却吃不饱饭,大家个个饿得骨瘦如柴。在残酷的奴役下,许多劳工身体无法支持,日本人不但不给劳工治病,反而残忍地将劳工处死,有的劳工被日本监工举起来摔死,然后拖到狼狗圈里喂狼狗;还有许多劳工因病重没法再为日本侵略者卖命而被活活扔进万人坑。

有劳工证实,一项工程结束后,日本人也要开个庆功会,会后要给劳工一顿平日吃不到的好饭:两合面馒头,一大碗带油星的菜汤和两块咸菜。日本人就在这些饭菜中下毒,全棚劳工常常一排排死去。要塞劳工在工程完工后,除了被采取各种手段秘密屠杀外,还有被遣送到内地“矫正辅导院”,作为辅导工人,继续强制进行各类苦役,而每逢工程结束后,他们还会被全部杀掉。

二伯父说,父亲到孙吴不久,和父亲一起被抓壮丁的西屯的王柱子因为吃不饱,再加上拉肚子,在一天劳动之后病倒在工地无法回到住处。日本监工山本要把王柱子给扔了。父亲上前阻止,抢着把王柱子给背到了宿舍。而父亲被愤怒的山本打了一枪,大腿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这个山本经常无缘无故打骂劳工,欺负劳工,经他手打死的劳工不计其数,大家都恨死他了。在一天收工时,别的日本人都先走了,只有山本走在后边。父亲和工友们一看机会来了,就一起上手把山本打死了,埋到了工事的地下。日本人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自从父亲走后,奶奶天天哭,几乎哭瞎了眼睛。值得庆幸的是,1945年8月12日,苏联红军出兵,首先进入中国的地方正是我父亲所在的孙吴县。苏联红军的飞机在天上扔炸弹,日本人在地面抵抗,大炮机枪扫射。父亲和劳工们趁乱逃跑了。一路上既要躲避日本撤退军队的杀戮,还要躲避天上飞机的轰炸。父亲和同伴们穿山越岭,忍饥挨饿,徒步行走了一千多里路,回到家里时已没有人样了,家里人几乎认不出他来了。但不管怎样,父亲总算回来了,和父亲同去的二十多人只回来六人。其他人有的是在劳工营饿死的,有的是病死的,有的是被日本人打死的,有的是在逃跑的路上被流弹炸死的,有的是被日本人的机枪扫射死的。总之,父亲是九死一生,活着回来了。

二伯父说,我父亲原来性格开朗活泼,自从孙吴逃回来之后,父亲的性格就变了,不爱说话,常常沉思。一个农民,有什么可思考的呢?而父亲似乎有想不完的心事。我常想,在父亲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遭遇到了这样的悲剧,对于一个青年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改变人生轨迹的打击。人们常说,时间会改变一切,时间会冲淡一切。然而,过了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父亲还是没有忘记给他带来苦难、改变他一生的劳工事件,可见这件事给他带来的伤害有多么的严重。父亲回来后一直到去世,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和我们提到抓劳工的事,也从没有说起劳工的生活。偶尔有人问起那些事,父亲不是大发雷霆就是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了。我知道父亲是不敢提起过去的那段生活,怕已经结痂的伤疤再流血。日军的残暴兽行和战争给他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太深了,战争的阴影在他的生活中一直挥之不去,并时时折磨着他。饥饿、寒冷、疾病、杀戮以及人性中的残暴让他过多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无情和人性的黑暗。至此我才理解父亲后来对于日本人和日产商品的憎恶和气愤,我才理解了父亲的感情。日本人对于中国和中国人伤害得太深了,尤其是像父亲那一代直接见证日本兽行的人,那种仇恨已经深深地刻进了他们的骨髓里了。

在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当年的日寇侵华、糟蹋中华江山、屠杀中国人民的罪恶,桩桩件件,历历在目,中华儿女奋起抗战,英勇杀敌,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民族气节和英雄行为永远是矗立于人民心中的丰碑。回顾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世界人民将永远记住侵略者的罪恶,侵略者的灵魂将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愿今天开满鲜花和遍洒阳光的生活能抚平父亲心里的创伤!(写于2008年10月,发表于《安徽文学》2009年第1期。2010年获黑龙江省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征文奖)

在路上

当填完父亲坟上的最后一锹土,我就把有关“家”的概念埋葬了。母亲早已去世了,没有父母也就没有了“家”。远方有一阵风吹过来,天空中有一只鹰在孤独地盘旋。初春的寒冷透彻骨髓,我跟在人群的后边,心里被掏空般地走在回村庄的路上。直到多年以后我那时走在路上的感觉一直历历在目。“在路上”就是那时形成的概念。

埋葬了父亲,离开了家乡,回到了我生活的那座城市。这不是我的城市,我只是一个寄居者。20多年,我一直为一家小报效力,虽然近来改为编杂志了,但是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所城市。我的惰性,我的迟钝,我的格格不入,使我一直生活在平静之中。这正是我所需要的生活,虽然有时候过于安静,过于朴素。没有过踌躇满志,也没有过失望叹息。我在生活为我画出的那个圈内规律地运转着。这看似平静的生活却埋藏着许多的无奈。我不知道我的灵魂家园在哪里,我的根扎在哪里?

其实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了解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生活上最好满足的人。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农村孩子,一个在命运中苦苦挣扎多年的穷小子,赶上了好政策,在多年都没有考大学这一说之后,突然地赶上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凭着自己的命运上了大学,而且还住上了楼房,有了电灯电话。外边的雨下得再大,也不用担心房子漏雨,不用担心柴禾垛被浇湿没有烧柴做饭;天再旱也不用担心粮食歉收挨饿。想吃的基本上可以吃到,想穿的也可以穿上,还有什么可乞求的呢?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看看街边“站大岗”的,看看依旧生活在农村的那些同学、亲戚、朋友们,我心里一直在暗暗地庆幸。

对上帝发誓,我应该满足了!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在梦中我都会被自己惊醒:我在哪里?我是谁?我的生活是真实的吗?我生活在哪里?所有这些疑问都让我警醒,时刻提醒我,我在路上。所以就不敢怠慢,只能前进。我知道我的一切来之不易,我的所有的道路需要我用毅力慢慢地丈量。我的所有的收获都需要在路上一点点地获得。

有一位女性朋友,散文写得极好,目前是我佩服的国内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几位中的一位。我经常看见她一个人走在路上。尤其是冬天,我好几次遇见她一个人顶着风雪艰难地走在路上。看着她趔趄前行的背影,我知道人是需要行走的,前途需要道路的支撑,道路需要脚步的安慰。

人有的时候是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的。比如职业等等,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当事情违背你的意愿的时候,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虽然我还在安逸地生活着,虽然外表平静的我依旧平静,我知道我的生活不是这个样子的。就连做梦我都在奔跑,都在陌生的环境里挣扎。行走,是我渴望的生活。我虽然知道我是社会巨大机器中的一颗被固定在某个部位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是我知道有一天这颗小螺丝会脱落的。然后进入到这个机器的其他部分,做其他的事情,起到另一种作用。我幻想有一天这颗螺丝脱落!就像瓜熟蒂落一样,没有惊喜,没有意外,一切都在正常的合理的想象之中。我不能总是在自己的心里行走,总有一天我要走出钢筋水泥的禁锢,走出城市的种种困扰,走在去往天堂的路上,走在通往快乐通往自然的路上,走在无拘无束里。

所以就有一些辞汇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比如:行走、骑马、挎枪、行囊、穿山、越岭……是不是这些词汇都应该成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呢?我向往的生活应该是哪些?即使今天我坐在办公室里,我的灵魂已经飞到了别处,我的脚步已经踩在了别处的土地上。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行走,即使我们没用双脚走路,我们的灵魂已经在跋涉了。

所以,我只要出了我所居住的城市,哪怕是附近的郊县我也会兴高采烈。因为我可以体会到“在路上”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在于你去了哪里,而是在于你走在路上的过程。因此走的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的过程了。“在路上”,这是我长期以来的感觉。我以为我一直在路上,跋涉,奔波,风雨兼程。

其实,“在路上”,是一种状态,一种感觉。(写于2001年7月,发表于2003年1月7日《今晚报》)

幸福是一种感觉

今天是周六,休息。早晨起来想彻底地洗一个澡。近几天每天都在家里冲一下,感觉身上长了一层茧子,要大扫除一次,所以就去了家里附近的浴池。我喜欢在浴池洗澡,一来我喜欢在桑拿浴里蒸一蒸,让每个毛孔都张开,清理一下皮肤;二来我觉得搓澡比较过瘾,也比较享受。所以在所有的休闲项目中搓澡是我最喜欢的。

去浴池的路上,路过一个新开发的楼盘,去年刚入住。一层是门市,二层以上是住宅。有一家花养得特别好,冬天的时候从他家门前路过,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里边的花春意盎然。春天过后,女主人就把花搬到外边,在窗前开得姹紫嫣红。倒是没有什么名贵的花,都是一些普通的夹竹桃、木菊、石榴花、米兰等等,但是在主人的精心照料下,长得枝荣叶茂。我猜想所有走过她家门前的人都会和我一样心情愉悦,内心禁不住夸奖主人的勤劳。但是女主人就是不开朗,每天她的脸上都很阴郁,很不开心。她家的房子楼上楼下有几百平方,门前经常停着一台奔驰车,还有一台面包车。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有钱人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女主人的脸上看不到笑容。今天我又看到了姹紫嫣红,正好女主人在给花浇水,我禁不住夸奖了一下:你家的花养得真好。女主人毫无表情地回答:好有啥用,也没人看。

洗完澡回家。楼下另一家三口正在擦车。这是一台刚刚买回来的新车,奇瑞QQ,一家三口刚刚试车回来,因为下了一场小雨,车体溅了一些泥点儿。女人拿着一条崭新的毛巾,仔细地擦着,像是对待自己的一件新衣服,又像是在照顾孩子,一丝不苟。

儿子在一旁指指点点,男人则站在一旁微笑。男人看看天说别擦了,说不定一会儿还有雨。女人说那怎么成,咱这是新车,不能有一点泥点儿。女人依旧认真地擦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那种欢乐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是溢于言表的,是心里装不住的。在这辆QQ的左边,是一台奔驰,右边是一台奥迪A6,再看看这个停车场,这辆QQ是一台最低档的车了。在这里显得有些寒酸和微不足道,但是它带给这个家庭的却是极大的欢乐和喜悦,是其他车主所没有的。

看着这个欢乐的一家三口,我几乎忘记了回家。关于快乐,关于幸福,我们谁又能说得清呢?

我家的楼下还有一个卖水果的家庭。他们是从附近农村来城里的,在这个挨着路边的楼区租了一户楼房,男人每天从水果批发市场上进水果卖。女人则摆了一个掌鞋的摊子。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在父亲和母亲之间两头忙,哪边忙不开了就帮助哪边。夏天的时候儿子就在路边支一个炉子,上边放着一个闷罐,煮玉米卖。他们一家所有的忙碌除了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之外,只是为了供他们的女儿上大学。我和他们家里的人都很熟,经常在他们那里买玉米、水果,有时也在那里钉鞋掌。谈到大学里的女儿,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女儿又拿了一等奖学金”,“女儿这学期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女儿过了英语四级,正在准备考六级呢!”似乎女儿的成绩就是他们的成绩。女儿在寒暑假里也和父母一起忙乎,卖水果,卖玉米。

也许他们这个家庭在这个城市里是收入最低的,生活水平是最低的,但是他们快乐地忙乎着,快乐地生活着,他们的从容、淡定、幸福时常感染着我。能让女儿在大学里安心上学,每个月能交上房租,能保证有吃的有穿的,他们就满足了,就很幸福了。而我们有些人,且是大多数人,比他们的收入多上好多倍,比他们的境况好上好多倍,但是就是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人人都很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有时候幸福很遥远,有时候却近在咫尺。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有人说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都会给予别人幸福。说得都对,但是我觉得幸福是心灵的感受,也是生命的体验,更是一个人的感觉。(写于2008年8月,发表于《渤海早报》2009年7月25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