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批评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8:48:24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秀教师的批评艺术

优秀教师的批评艺术试读:

引言

批评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作为一名教师,谁也回避不了非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因为每个学生不可能一开始都事事成功和优秀,难免有错误或走弯路,少不得老师的鞭策指正。

当前是独生子女的年代,许多教师都感觉教育学生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教师的批评或教育不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事例比比皆是。它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效果,而且恶化了师生关系、学校关系和社会关系。一方面,人们对传统的“严教”模式产生了质疑;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害怕教育批评学生,深感这个尺度难把握,甚至提出了“我们能不能批评学生?”“该怎样批评学生?”的疑问。

批评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批评是一件需要精心研究的工作,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批评的方式、态度等细节直接影响批评的效果。教师批评学生,是出于爱护,但常常因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一味地批评指责,结果常适得其反,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心理很强烈,不但不接受批评,而且还自暴自弃。

批评应当是对错误本身客观的剖析和中肯的评价,而不应是严厉的指责与训斥,也不是个人感情的发泄和简单的责任追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该‘充满情和爱’。”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真正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的心灵,而是为学生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使学生改变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中学生毕竟年龄尚小,处于人生“成长”的特定阶段,有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认识上存在一些错误、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学习上存在一些缺陷、守纪上存在一些偏差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批评自然就成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常用手段。教育是一种双边活动,批评也是如此。批评由批评者“教师”和被批评者“学生”共同完成。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应讲究“批评的艺术”,让批评闪耀着艺术的光芒,使批评真正成为“艺术的批评”,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从而达到预期的批评目的。

批评是一种艺术,如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批评学生时都能讲究策略与方法,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编此书的目的所在。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对“批评艺术”这一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但由于知识与水平有限,错误之处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第一章 批评要讲究原则

一天下午接近放学时,一位普通中学的教导主任在教学大楼内巡视,看到的是一幕幕这样的情景:初二年级的办公室里,一位班主任正在批评一个学生,家长也在旁边“伺候”,还不时插进几句以增强“火力”。这时教英语的教师捧着一叠作业进来,于是也加入了数落这个学生的行列。女孩子再也受不了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确实,批评学生是师生沟通中最常见、最难处理,甚至是最令教师头痛的问题。因此,掌握批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应该是师生沟通艺术中教师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 尊重和爱护学生

有个学生从小父母离异,由于母亲的过分管束,他很少与同龄的小朋友交往,久而久之,造成他性格孤僻,行为怪异,与别人交往经常发生摩擦、矛盾,有时候他的行为甚至令周围的人都感到讨厌、反感。当他一次又一次遭到同学投诉时,一位教师便压不住气在公开的场合上训斥他。甚至有一次,为了减少影响,把他叫出了教室。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他的行为,也没有改变他的处境。本来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他的成长,但如果批评得到反效果的话,那就要反思方式方法。于是,这位教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对待他,带着尊重和爱护的心,当有同学反映他违纪或搞破坏影响别人时,他总是当他不懂规矩,教导他该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别的同学交往,对他给予了更多的宽容。慢慢地,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也逐渐有了朋友,对这位教师也亲近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正处在逐步成熟的阶段,有待不断完善。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希望得到同伴和成年人的理解和尊重,而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甚至部分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因此,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接受批评、理解老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老师动辄公开批评或训斥学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但不理解,不接受批评,反而会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当学生有缺点或犯了错误时,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学生,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学生感受到这点,即使教师的批评严厉一些,他也能接受。反之,如果教师批评的目的只是为了警告他们、给他们施加压力,使他们以后不敢再犯错误,采取的批评方式是对他们的缺点、错误挖苦、讽刺,冷落他们、歧视他们,这样的批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很可能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悲观消极,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所以,一切应从关心和爱护他们出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关怀和尊重正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第二节 态度要诚恳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真诚与否往往能够影响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

批评也是对人所持态度的一种反映。其一要“诚”。只有以真诚态度进行批评,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挚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使其愉快地接受批评。相反,如果批评的态度虚伪,往往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疑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第一要素。只有教师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沟通,学生才能将掏心窝的话告诉你。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怎样才能实现真诚的交流呢?

第一,树立可以信赖的人格形象。教师的真诚不仅表现在与学生沟通教育时,更重要的是在平时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真诚的印象。这是一个教师人格的显现。摩根曾说过:“人格是得到信任的最佳手段。”

第二,对学生的评价要诚恳。巴金曾说过:“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说“真话”,敢于说“真话”。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教师是人,不是神;每位教师都有表达自己真实的好恶之情的权利,但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很多教师都以不伤学生自尊为借口充当“好好先生”,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第三,教师一定要守口如瓶。《论语》:“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教师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要随意向其他科任教师与家长透露学生与你的谈话内容。不要动不动就向家长打“小报告”,经常向家长告状的教师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向家长打“小报告”开始还的确起作用,但次数多了,教师也就会在同学间失去了威信,久而久之也就没有真诚可言了。

其二要“和”。批评学生最忌态度不好,如果教师态度生硬、粗暴,学生不仅听不进去,而且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批评学生只能和风细雨,不能暴风骤雨。教师要做到心气平和,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论学生思想问题如何可怨、可怒,教师都应注意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坚决杜绝那种“你笨得像头猪”、“脑子坏了吧”、“你算是没有救了”等讽刺挖苦的语言。

现在,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往往不够冷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常常是大发雷霆,斥责怒骂,有的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教育效果。

态度诚恳、感情真挚的批评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门窗,切忌故作姿态,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伤,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我们面对的还是孩子,是脆弱、敏感易被伤害的心灵,因此,我们的批评应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是激励、鞭策,而不是打击、贬损;是维护人格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批评是藏在严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如果说是恨,那也是“恨铁不成钢,恨木不成材”的恨,而不是憎恨。所以,选择恰当的情景、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恰当的教育表情,对达到预期目的十分有利。因为“人情才能人理,通情才能达理”。

第三节 坚持适度原则

有一次,一位家长中午到学校接孩子,当时还没有下课。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沮丧地站在教室的门口。一问,原来是因为他儿子上午第一节语文课时做小动作,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然后家长又问:“那么,后面几节课你为什么不上呢?”儿子嗫嚅了几下,无法回答。

后来,家长从其他教师那里才了解到:这所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学生的问题开始由哪个教师处理,也只能由这个教师撤销处理的决定,还美其名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可能是那位语文教师忘记了撤销“决定”,导致了这个学生在教室门口站了整整一个上午!家长知道原因后,愤怒之情可想而知!

一般来说,学生犯一些错误大都是无意的。教师在批评甚至处罚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改正余地,要给他们“找个台阶下”,以利于今后更快进步。教师批评学生时虽然“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也“该歇手时就歇手”,绝不应该采用过度的批评和处罚方式。而像前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一起集中火力“围剿”学生的做法,常常会使一些性格脆弱的学生难以承受,把他们往极端方上逼,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做事总得有“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往往就会带来相反的作用。教师在批评时,必须掌握一定的分寸,这样才能有所收效。

首先,防止批评“过火”。不少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会脱离客观的实际,把学生身上的缺点和所犯错误有意识地进行夸张、渲染,以此想给学生以更大的刺激,促进其改正,殊不知,过火的批评、脱离实际的批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带来消极的作用。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并督促其改正。

其次,控制批评的惯性。在对学生的批评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批评的惯性。一个差生由于其身上固有的一些缺点,给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样不免就常常要受到批评,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他的批评也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使得其时时总要受到批评,而表扬则与之无缘;有时他取得了进步,教师也会由于这种心理定势,而对此视而不见,不能给予肯定、赞扬;而有些确实与之无关的问题,却由于这种心理定势而去批评他。这样只能使其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因而教师对他的批评、教育也必然是无效的。

最后,避免重复批评。对学生过多地批评,特别是重复批评,会使学生厌烦,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尽力减少批评学生的次数,努力避免重复批评。他们往往是准确地把握学生所犯错误的关键,明确地提出批评,切中要害,事半功倍。

第四节 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切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反而让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

有一次中段考试后,一个学生向老师递来一张纸条,对老师说那是A同学与B同学考试时传纸条的证据,老师翻开,见上面果然写着一堆答案。老师立即找了A同学谈,他道出了真相,说是B同学递纸给他,他当时没有多想就把答案写了上去,然后把纸条扔到B的桌底下。A同学平时较乐于助人,但在这一点上老师告诉他,考试不同一般,传纸条不是真的帮助同学而是害了同学。A诚恳地表示以后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而B比较难教,是个爱耍小聪明的学生,找他来,旁敲侧击都没能让他承认,最后只好直接问他有没有,但他也毫不犹豫地说没有。他认为老师并不知情,只是随便找人来问问。如果之前这位老师没有弄清楚事实的真相,而他又一口咬定没有,那这位老师可就真的没办法了。但这位老师已经理解了事实,于是对他说:“老师不会无缘无故找一个学生来问;如果老师毫不知情,为什么偏偏叫他来问?”事实面前,他只好低头认错。

很多时候,一些学生会存在侥幸的心理,如果没有事实作为理据,那么批评就缺乏了说服力,也就让学生钻空子,教育也就无法开展了。所以不管事件再迫切,在处理问题前都要先弄清事实,只有掌握了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也会心服口服。

除了实事求是,也要讲道理,以理服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以理服人即平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和发展中的学生呢?我们教师必须牢记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是培养优良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是难以成人成才的。因此,对有错误的学生,只能耐心地和他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他们懂道理、讲道理的自觉性。要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关怀他们,感动他们,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用真善美去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让学生听后觉得你是真心为他好,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不是跟他过不去、要他难堪。冰冷的态度、过重过激的言辞,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说服的难度。只要用我们的真情去感动学生,使之感觉到批评他是为他好,那么我们离“使学生从弯道上归正并从而少走弯路”的目的便只有一步之遥了。

第五节 因人因时与因地制宜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育学生,都要考虑四个方面:人、时、地、利,即教育对象、教育时机、教育场合、教育目的。为了详细阐述,分为三个方面来谈——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因地而宜。

因人而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慎重选择批评方式。正确的批评方式,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节学生的逆反和报复心理,并能导致学生由消极变为积极,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性格、情感、意志与自我控制力的学生对于批评的适应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教师批评学生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对性格活泼,反应敏捷的学生给予直接式的批评;对性格内向,感情脆弱,多愁善感的学生进行对比式批评;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宜用缓冲式或书信批评;对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较强的学生应采取触动式批评;对脾气暴躁,行为易被语言所激的学生要用商讨式批评。有的学生玩世不恭,爱恶作剧,课堂上你可以尽量不与他正面交锋;有的学生麻木不仁,你不妨来点急风暴雨,恩威并用,刚柔相济;有的学生爱面子,你可以随时随地轻描淡写的予以点化。

对那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较差,而性格又比较犟的学生,应以诚恳、平和、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和引导他们,适时地并采用适当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心平气和地同他商讨不良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以及纠正的方法,使其感到老师的诚恳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正错误。如果教师以知识与年龄的悬殊为理由强迫学生接受意见,那么就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并使其产生怨恨和抵触情绪。

如果要使学生比较情愿地听取并接受意见,那么可以直言不讳,采用“忠言顺耳”的方法。这种方法一定要坦诚直率、恰到好处。古人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苦”和“逆”的东西,总是人们不情愿接受的。不过即使是忠言,也不妨讲得顺耳一些,从而帮助我们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当然,这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感情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信息,用委婉、温和的话语调动学生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使其处于接受信息的“最佳状态”。譬如我们可以引经据典,责己喻人,设问诱导来达到此目的。

一位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为学生的字写得不好,就在几个字写得最差的学生的本子上写下了“抄三千遍”的批语,想不到,一位女学生竟然因为受不了惩罚而服农药自杀了。在法庭上,律师为这位教师辩护道:“为什么其他几位学生看了批语就没有自杀呢?这说明并不是教师的责任,而是这个女同学本身的心理有问题。”

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这个教师的法律责任问题,但从心理学角度看,同一个刺激对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来说一定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批评不当,很容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伤害。心理学家指出:胆汁质类型的人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对抑郁质的人则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温暖。而这两类气质的人最容易有心理疾患。这个乡村教师很可能就是不了解学生的个性,严重地伤害了这个也许属于抑郁质学生的稚嫩心灵,铸成了大错。因此,批评的力度、方式等一定要谨慎,特别要注意因人而异。

因时而宜。“时机”,是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无论干什么事,总要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有成功的希望。种庄稼要抓“农时”,打仗要抓“战机”,同样,批评教育学生也要讲究“时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批评的时机,就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的批评。一般来说,批评与表扬一样,也以及时为好,这样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为错误还没有深入发展时,改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而不是“时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再提出批评。但是批评的时机也不是固定的,教育者要根据批评对象、性质等的不同来具体确定,有时就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操之过急,反而会事与愿违,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把握好时机,对于批评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学生的缺点错误,有时会让人十分气恼。教师如果在“气头”上批评学生,针尖对麦芒,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对教育对象是一种摧残,也极容易激化教育双方的矛盾。此时,最好缓一缓,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去教育学生。

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工作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状况与情绪表现。如学生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发火,此时不易谈话。如学习太忙,学生也会心不在焉。

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遭遇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这些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

因地而宜。在什么场合下,教师与学生对话才有效果?教育场合包括场地、爱围观者或旁听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谈话的效果。选择场合要注意场合能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构建和谐的氛围。充分利用场合中的有利因素,扬长避短。

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则学校报道:某学校的一名男生因违反了“不准留长头发”的学校规定,班主任就当着全班60多双眼睛为该学生修理头发,学生因“士可杀而不可辱”而导致一场惨剧的发生……分析这一事件,激化矛盾的关键在这位班主任。学生大多有着强烈的维护人格尊严的意识,但是,他们又常常用自己的双手打碎这残存的自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批评不应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或雪上加霜,而应是维护他们的自尊,是雪中送炭,这样才会促进学生自己去认识错误,继而改过自新。对学生来说,分清批评的场合,自尊心有着促人悔过、励人自新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评中不是去扑灭他们自尊的火花,而是去重新点燃他们自尊的烈焰,这往往就是批评有效的秘诀。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最大的愿望就是期望被赞美、尊重。”成年人有自尊心,学生也同样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求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便在全班公开点名批评。结果,被批评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教育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当众揭露学生的隐私。民间有“人后教子”的说法,讲的就是批评教育孩子要避开众人,切忌当众训斥。批评学生也是一样,课后私下交谈,开诚布公,求同存异,效果常常优于当众训斥。一般来说,青少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十分重视自身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把同龄伙伴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态度更为重要,而且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还有着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这就是他们喜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而不愿在他们面前受到批评。所以,一个教师如果在同龄伙伴面前,对某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给自己留面子,使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于是他们就会固执起来。有些批评本来他们完全可以接受,而一旦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在公开场合中,他们就会拒不接受,甚至与老师发生争执、顶撞。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特别是在批评一些年龄大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时,应注意避免在公开场合中,尽量多采用个别交谈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第六节 注意善后巩固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这剂苦药包容了教师多少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为学生体察到。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反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教师在批评过后,不能简单地就结束了自己的批评工作,还要注意自己的批评是否恰到好处,是否对学生产生了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批评的收尾工作。所以教师在批评过后,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

严厉批评后要安排其他同学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过激行为。二、关注学生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

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所以不要认为批评结束就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三、注意安抚技巧,消除感情隔膜

批评后,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对确属自己认定事实有误或批评过火,要坦诚地表示歉意。但是,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也不要一边解释一边否定先前的批评,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还会有损于教师自己威信的建立,危及今后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这,批评是种艺术,是一种要教师用心去解读的作品,用爱去体味的哲学。它的成功与否,只有一个前提——教师是否热爱学生。只有在爱的引导下,教师的批评才会取得成功,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辉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批评教育只有在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此,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讲求批评的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二章 巧用批评方法

批评是教师转化学生思想常用的武器,若运用恰当会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融洽师生关系;若运用得不恰当,不但不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教育作用,反而还会使师生的关系紧张。那么都有哪些批评方法可以供我们借鉴呢?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对于批评而言,那就是:一千个批评者有一千种批评方法,批评要因人因性因事而异。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批评方法。

第一节 六步进阶法

尽管许多教师都学过一些批评学生的原则、策略、方法等,但碰到实际情况时,教师们往往觉得无从着手,当然效果也无从说起。这里给教师们介绍一种批评学生的有效模式——六步进阶法。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综合运用了有关批评的各项有效原则,并从每一阶段的操作方式训练着手,易于教师学习掌握。

六步进阶法的实施具体如下:一、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

教师要批评学生时一般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哪怕两三分钟也好。重点是思考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了以下原则:(1)真诚。不封闭自我,不矫揉造作,不自以为是,不口是心非。不求对方一定接受自己的全部意见,但希望对方明白自己的全部心迹。(2)友善。批评的出发点不是去伤害学生,而是去帮助学生,即使这位学生曾经伤害过你或其他学生。(3)理解。设身处地地体验感受对方的心理活动,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4)尊重。这种尊重应包括: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对对方价值观、言行方式的尊重,给对方以充分时间考虑自己的意见,有申辩的权利及不予接受的自由等。

试对比以下内心对话:

正确的:“小明这次错误给老师造成了不少麻烦,但还不至于无法收拾,我要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改进,同时我必须保持冷静。”

错误的:“小明这次错误实在太令人气愤了!简直是不可饶恕!这次一定要叫他下不了台!”

正确的:“批评他时他可能一下子受不了,不过我想即使他一时失去理智,我也会一步步地开导他战胜错误。”

错误的:“我如果指出他的错误,他肯定会跟我大吵大闹,那就麻烦了!索性跟他翻脸吵到底!否则他要骑到我头上来了!”

正确的:“趁现在事态还不严重,赶紧向他指出,也许他认为不值一提,可我必须防微杜渐。”

错误的:“这一次就马马虎虎地跟他提一提,免得伤他的面子。如果下次再犯,我可就对他不客气了!”二、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

可能的话,批评前先要有一个打开话题的“热身”运动,以免给对方一种突如其来的不愉快感觉。但一旦切入话题,就不应拐弯抹角,而应直指问题核心。教师此时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批评的理由。(1)指出对方错误对你的影响。“今天你课堂上的表现给老师带了很大的麻烦。”(2)指出对方错误给对方造成的影响。“你今天的行为如果不改会影响你今后的成长。”(3)指出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今天有些同学向我反映,说你影响大家正常地听课。”

说明理由时切记要简单明了,忌啰唆或过分重视细节。三、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1)句子应以“我”字开头,以表示批评发自于你个人,而非某些不能公开的来源。例如,“我看到了你在课桌下做……这是违反校规的。”“我对你今天的做法很不满意,我觉得你太忽视……了。”“我感到很痛心,因为你……”(2)批评对方时语句越简短越好,而且要最先说出,说完后可谈谈此项错误的后果。如果后果在前一进阶中已有所涉及,则这里可以再说得详细些。(3)注意体态语。

注意体态语的配合眼神:

诚恳的目光——表现自己与人为善的诚意。

自然坦率的目光——表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询问的目光——反复与对方对视,表明希望得到对方回应。

教师的眼神切忌游离不定或与对方接触太少,否则学生会对你的批评感到不够真诚或受轻视;但眼神接触太厉害,像“瞪视”会使对方感到受到侵犯,产生对立情绪。

注意体态与空间语言:

表示自己的诚恳、关切时——身体微微前倾、靠近对方。

想使氛围略感轻松时——身体适当后倾10度左右。

根据对方的各种特点选择不同的空间距离交谈。四、请对方提出解释

这一步是用来说服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方法是积极的询问:“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能说明你于这事的原因吗?”

询问的目的是让对方有机会作解释和申辩,不要造成“一言堂”的局面。

询问的结果之一是对方接受了你的批评,但此时还可能说出一些让你出乎意料的事实来,使你的批评能修正到更准确的程度,也使对方更能接受。询问的另外一种结果是发现对方确实对你的期望或要求不甚明了,这时你必须向对方作补充说明,并确定一个对方能接受的标准。当然,还有一种结果就是对方解释后,你发现批评并不正确,那么,你就应修正或撤销批评,不可为了面子继续批评下去,造成侵犯学生的行为。五、请对方建议如何改进

到这一步时,教师主要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此时的口语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种。(1)鼓励型。“你有什么改进的构想?”“你给我写一个改进的计划。”此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力和自觉性较强的学生。(2)建议型。“你说说老师该怎样帮你?”“老师要求你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此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力和自觉性中等的学生。(3)帮扶型。“老师如果这样帮助你改进,对你是否有帮助?”“老师会这样来帮助你改正,你同意不同意?”此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力和自觉性较差、需教师具体帮助的学生。

必须指出,此时学生说不定真的会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期望教师也作适当改变。对此,教师必须有思想准备,但不应纠缠于此,重点还是要转向学生的行为。六、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

这是最后一步,也非常重要。因为一般的批评者针对“不该有”的行为往往说得很多,对“该怎样做”却表达得很模糊。此时的做法一般是:(1)重复检讨上一步进阶中对方提出的改进建议,确定它们的可行性。“那么,你答应以后一定会……”“所以你下次会……”“你确认,你的计划是……”“你的意思是……”(2)再次明确彼此应尽的义务。“你将会……做,而同时老师也会……地来帮你。”(3)向对方说明这次批评的严肃认真性。“老师希望你对你今天所说的话负责,我会经常检查督促你的。”“过一个星期,我就来看看你的计划执行得如何。”

这类话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以后教师将会继续观察他们的改进努力,以使他们更加慎重行事,不至于也不敢把今天的谈话当儿戏。

最后,与学生道别后,教师如果还有点时间,应该把这次批评性谈话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等作简单的笔录以备用。

六步进阶法在训练新教师时效果最为明显,很多老教师学后也感到受益匪浅。当然,在实际的师生沟通中必须视情况而变通运用。这种模式所体现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是每个教师都值得吸取的。

第二节 适度“冷”处理

荀况曾说:“有师有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对于“冷处理”,相信任何一位老师都不会感到陌生。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键入“冷处理”一词,相关搜索令人眼花缭乱,大到一个国家处理国事问题,小到一个人对待感情问题,都可见“冷处理”一说。

冷处理,单从字面上理解,是模具加工工艺的一道工序,就是把烧得通红的模具放入冷水中处理,目的是让模具变硬、耐用!

冷处理,现在则被人们引申为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的艺术。当老师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时,暂时的“冷却”比急切的“热攻”的效果有时要好得多。

一生钟情栽桃李的教师霍懋征,教学几十年,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大声呵斥过学生,遇到一些淘气的学生惹她生了气,她就采取冷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沟通方式的指引下,霍懋征实现了她的格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确实,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才会在与学生沟通时,倾向于采取“强攻”的方式,急于找出原因,“盖棺定论”。殊不知,有时候,教师适当留点空白进行冷处理的方法,要远胜过那些心急火燎的攻心法。来看一则案例:

在大连市教育系统,第46中学教师董大方算是个知名人物。大连市教育局曾在2000年把她树为教师楷模,2004年她被提名为“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候选人。董大方看上去总是清清爽爽,没有一丝倦态,灿烂的笑容总能感染周围的人。她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她有春风般的话语,她总能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在27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用尊重和信任,铺设着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有一年,她接手了一个新班,没多久正好赶上学校里的科技月活动。在科技月班会排练之初,董大方将班上所有的学生分为三个组,每一组指定了一位组长,并安排了任务。其他两组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只有第二组在董大方检查时没有完成任务,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根本没有做任何工作。董大方找到了这个组的组长任远同学了解情况。

那天下午4点半,放学后任远带着一脸的不情愿来到董大方的办公室。董大方见状便微笑着请他坐下来谈话。而任远的双眼却一直游离不定,始终不肯与老师的目光对视。董大方笑笑,开门见山地说:“任远啊,我刚刚检查过你们三个组的工作,你们小组的进度比较慢,能告诉老师原因吗?”“董老师,这可不能怪我,谁让他们什么事也不干呢?连我组织开会他们也经常迟到,我这工作简直没法进行!”任远理直气壮地说。“哦,是这样啊。那么你仔细说一下情况吧。”董大方不急不躁地说。“比如前两天我告诉陈阳下午立刻把有关月球的资料找出来并整理成知识卡片,可他居然说没空!这是什么态度,我是组长,我分配给他的任务他都不配合我好好做!还有……”不知道任远哪来这么多话,足足发了一个小时的牢骚才住口,无非是这个工作速度慢,那个工作能力太弱。董大方耐心地听他说完,渐渐了解了任远的工作细节,感觉任远的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于是,董大方便试图指出他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给他方法,便说:“任远啊,你是组长没错,但你分配任务时有没有考虑过大家的能力和时间问题呢?据我所知,陈阳的动手能力很强,你为什么不把制作模具的任务交给他……”董大方话还没说完,任远就抢了话头:“董老师,您这是什么意思?找资料的活很简单的,去学校图书馆用不了20分钟就能搞定,我怎么就没考虑过?”任远越说越激动,根本听不进董大方的任何意见,最后居然说:“董老师,既然您怀疑我的能力,那我辞职好了!”董大方一怔:“任远啊,老师可不是这个意思……”师生这次谈话持续到晚上6点半,最后任远摔门而出。

被他抛在身后的董大方却不急不恼,她仔细地回味着这次谈话,琢磨着问题出在何处。这时她想起在接班时前班主任张靖老师也特别向她提起过任远,反映这个学生学习好,个人能力强,但他不会和其他同学相处,组织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过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是老师的意见。鉴于以上的情况和任远的个性,董大方决定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董大方确定了方法以后,第二天她没有再找任远谈话,而是直接召开了第二组的全体会(任远虽然接到了通知但闹情绪没有参加),重新选了负责人(任远的组长一职没有宣布撤销),重新制定了工作计划。在以后的班会排练和正式举行的过程中,董大方都没有安排任远做任何事情,但要求他从头到尾都要参加。

在整个的过程中,任远的状态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最初他对其他同学的工作漠不关心甚至不屑一顾;渐渐地他开始关注排练的过程,有时还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又因不好意思说出口,便强忍着;到正式开班会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后,他终于忍不住找到董大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董大方并没有重提旧账而是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表扬了他。

最后在开班会的那一天,任远主动要求担任了黑板报的设计工作。在班上的总结会上,董大方建议给全班同学加分,任远当时提出自己不能加分。其他同学和董大方一致认为他为班会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所以也给他加20分作为奖励。

总结会后董大方找任远谈了一次话,这次效果比较好,通过反思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一场艰难的沟通,经过这样的冷处理,最终水到渠成地搞定了!气头上的任远,自负的任远,连老师的意见都不放在心上,唯有自己为上。

对此,董大方老师的“冷”则让他渐渐心急:好胜的他,怎么能容得下别人在他面前指手画脚;自高自大的他,又怎么能甘心被老师“罚”下场,饱尝坐“冷板凳”的滋味。

老师的“冷”与任远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师生过招,最终是这个出现“热”问题的学生被老师的“冷”所降服。正可谓对症下药,优秀的教师在与不同的学生沟通时一定要讲究不同的方法——当趁热打铁不奏效时,何不进行冷处理?

倘若董老师因为任远对自己的“不敬”行为而怒不可遏,一气之下撤销他的组长一职,并对他的行为严厉训斥,以任远的性格他会接受吗?董老师又能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吗?

教师遇到问题找学生谈话,一般是抱着及时解决,宜早不宜迟的态度,仿佛趁热打铁才好成功,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有些情形需要冷处理,要欲擒故纵,要留一段空白时间,以便学生有一个反思审视、自省自悟的余地。

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将事情搁置,给学生冷静的时间,将他置于事件以外,让他观察、思考、反思,最后主动得出结论。

教师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只要是把处理的时间向后挪而不造成不良后果,就应把时间尽量朝后挪,给学生一个渐悟的过程。这样,既能让学生内化,达到认识、自悟、忏悔、改过的目的,也能让老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了解,从而分析研究学生的过错心理,一边抓准事态的症结和选择恰当的处理办法。同时,更能让教师在心理上进行“冷处理”,避免感情冲动和妄下论断。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容易冲动、性格较自我的学生。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否则将激起更强的逆反心理而不能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第三节 以“退”为进

杜老师曾经接管了一个差班。当时,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躲在阴凉处谁也不肯干活,任凭杜老师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后来,杜老师想到一个办法,她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地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杜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十分高兴。杜老师为了使气氛更加融洽,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杜老师的说服,不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对于学生的“偷懒”现象,杜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批评、指责,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处理方法。这样做不仅巧妙地化解了师生之间的尴尬,还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师生关系出现了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可见,老师如果本着保护学生心灵的思想,真正做到“以退为进”,就一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沟通取得“退一进二”的神奇效果。

从古至今,“以退为进”都是一种大智慧,是让我们取得成功的有利战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一举灭吞吴国;陶源明退隐山林,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篇;鲁迅弃医从文,磨砺笔锋,发出惊世骇俗的呐喊。对于老师而言,如果巧妙地运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与学生沟通,更是能受益匪浅。

陶宏开是美籍华人,他在美国定居18年,有7年时间从事素质教育,深入研究中美文化、教育等课题,2002年退休后回国担任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他成功帮助众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找回自我,被称为“网瘾克星”,还被共青团中央聘为全国第一位“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教授认为,对于上网成瘾的学生来说,“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要看清学生的本质,“以退为进”地开展思想沟通工作,就完全可以引导他们戒除网瘾。

陶教授曾经接触到一个名叫陈海阳的“网瘾”学生,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是很会说话,还曾三天两夜呆在网吧不回家。从一开始,陶教授就感觉到陈海阳其实是个很单纯的学生,内心也很想上进,玩游戏对他而言,好比是戒不了的毒,他需要自己的帮助!于是,陶教授便经常给陈海阳打电话,旁敲侧击地问他晚上在家做些什么,晚上是否做作业,上网时爱玩什么,哪些游戏比较好玩,在网上聊天认识的人感觉怎样等等问题。每次回答,陈海阳几乎都是短短的几个词语,是或不是,很简单。但他的回答又很直接,不回避什么,想到就说,说完就没有了。

一个周六的下午,陶教授突然接到了陈海阳父亲的电话,对方十分生气地说:“儿子又去网吧了,中饭都没回家吃。”陶教授一边安慰陈海阳的父亲,一边叮嘱他:“孩子无论何时回到家都千万忍住不要发火,一切等我电话联系到他本人再说。”

事后,陶教授知道陈海阳当晚7点左右回到了家,父母忍住了怒火,只扔给他一句话,说陶教授已打电话找他了。陶教授意识到:前期的铺垫工作结束了,现在该是和陈海阳面对面开展工作的时候了,好比是在战场上应是正面交锋,短兵相接的关键时刻。

第二天一大早,陶教授就拨通了陈海阳家的电话,找到了他。当陶教授平淡地问陈海阳昨天出去干什么了时,陈海阳很老实,只是简单地说:“去网吧了。”似乎他已料定陶教授会问到这个问题。陶教授想,电话里虽然听不出陈海阳当时的表情,但他一定对自己有所戒备,筑好了心理防线,若此时对他严厉批评或谆谆教导,恐怕没有多少效果。于是陶教授接着问:“是不是学校里布置了什么作业,需要上网找资料?在网吧里呆这么长时间,是否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这下陈海阳像打开了话匣子,连忙说:“政治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我本来想去网吧找些资料。哪知道后来还是熬不住,玩起游戏就忘记了时间,感到肚子饿就回家了,但也已是晚上了。”听他说得挺坦白,陶教授心里不禁暗暗高兴:他愿意与我交流,我就有办法进一步对他进行教育。

陶教授又问陈海阳回家后父母的反应,他用满带迷惑的口气说:“以前我这样他们肯定骂了,可昨天他们什么也没说,就说你下午来过电话了。难道是他们懒得骂了?不会吧!”

陶教授一边听,一边想:他一定能从电脑游戏中走出来的。教育他,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怎样在第一时间抓住其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陶教授语气坚定地告诉陈海阳:“周六的事我暂且不评论对错,但以后遇到上网,必须做到:一是出门时告诉父母你去哪里了,最好告诉他们你去了哪个网吧;二是要按时回家吃饭。这些都是为了不让父母太担心。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由我出面做你父母的工作,让你每周六都能有半天时间去上网。”电话那头,停了近一分钟,陈海阳还是答应了。放下电话,陶教授觉得心里还不是十分有把握,他的父母会不会同意我的方案?会不会支持、配合我开展工作?他本人又能否遵守这个约定?能否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一片苦心呢?

周一上午,陶教授趁陈海阳在学校读书,赶紧打电话到他家,与他父母交换了自己的想法和策略,并再三恳请他父母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先退一步,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如果他真的忍不住,就先打电话给自己。

事后证明,陶教授这一步是“退”对了,陈海阳以后还和陶教授说起,他一直很迷惑当时父母怎么会有那样的表现,以往总是连教育带骂的。他本来打算那晚如果父母骂得太厉害,晚上就索性躲到某个网吧里去。结果搞得他自己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很快,又一个双休日来了,陶教授一直惦记着陈海阳,一大早就给他电话。当时,陈海阳正在吃早饭,陶教授问他几点去网吧,电话那头先是停了会儿,然后说:“你怎么知道我会去?万一我不去呢?”

陶教授说:“你还是去吧,只要遵守我们的约定,你父母那儿我来解决。要不然双休日两天你会感觉少了什么,浑身会不自在的。”

当晚,陈海阳的父亲就给陶教授打电话说:“儿子这次去了一个早上,12点不到回来吃中饭的,下午就很安心地呆在家里了。”自己的“督促”能起到这样的效果,陶教授非常意外,同时也更有信心了。

从那以后,陶教授每个双休日都用电话联系,只是提醒他去上网,其他什么都没有多说。陶教授想,陈海阳应该能体会到自己的用意,并且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

就这样坚持了2个多月,一天,在电话里陶教授又与陈海阳“开条件”了。他要求陈海阳以后尽可能做到周一到周五晚上不去网吧,如果去一定要告知父母,不能超过两次且每次不超过2小时。双休日如果有特殊原因冲掉了上网的时间一定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补回。记得临挂电话前陈海阳还问陶教授:“你怎么监督我?万一我做不到怎么办?”陶教授很平静地对他说:“不需要监督,一切靠你自己。如果你觉得需要帮助,我会随时提醒你的。”

从那以后,陶教授双休日的电话依旧,但渐渐地,督促他上网的少了,询问他学习生活的多了。

如今的陈海阳已经从虚幻的网络中回归现实,成了一名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陈海阳是一个“问题”学生,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指责对他来讲已是“家常便饭”。对此,陶宏开教授巧妙地运用了“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不图“说服”,不是“治病”,不贴“标签”,而是巧妙地给学生以回旋的余地。“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做不仅使陈海阳有了意外的惊喜,更使他感到陶教授对自己的信任与宽容,无形中产生了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这显然要比“堵”的方法更有力量。

社会心理学上,人们把行为举措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镖效应”。这好比用力把飞镖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面对像陈海阳这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有些老师往往站在其相反的方面,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歧视,与学生“两阵对圆”。其结果如何呢?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往往导致学生的行为更加恶化。而陶宏开教授却采取“以退为进”的处理方法,给学生以缓冲的时间,以利于双方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达成共识。

第四节 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语出老子的《道德经》:“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它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又是治国之道,更是一种高超的斗争谋略。由于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以柔克刚的表现方式也不同。但总的表现是:用柔的、软的、温和的、很合乎礼仪的方式、方法或手段来战胜顽敌——政治斗争中的对手,或是军事上的敌人。《明史》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100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与西北籍壮汉比武。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与江南拳师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消减,样子十分沮丧,蓄谋篡位的企图也打了折扣。

这里,乔宇所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策略。

不可否认,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一些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是“软硬不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口服心不服。

对此,老师如果只用简单的说教和无休止的训斥,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顶牛”,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而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运用“以柔克刚”的方法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化他内心的冰雪,给他一片温暖的阳光,那么就往往能达到好的沟通效果。

童话《红菱艳》里说有一种红舞鞋,只要穿上它,就能跳出世界上最优美的舞姿,可就是不能停下来,要一直跳下去;谁要是领略了这跳舞的快乐,谁就会一生一世都喜欢这红舞鞋。哈尔滨市道外区一三〇中学的何春艳就是一位“红舞鞋”的痴迷者,只不过她的舞台是三尺讲台。

1995年,何春艳毕业于黑龙江省农垦师专,在“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号召下,她志愿来了哈尔滨市最偏远、最贫穷、最落后的农村中学——道外区一三0中学。初到一三0中学,没有自来水,就喝矿物质严重超标、呈淡黄色的井水;没有暖气,就搭起令满屋子烟尘飞舞的土炉子;没有电灯,就点蜡烛;没有电话,便写家书;没有柴火,就去树林里搂树叶;夜里屋子冰冷,就坐在被窝里备课、批改作业……

凭着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年轻人的韧劲儿,何春艳老师取得了一系列硕果累累的好成绩,被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所关注,受到市、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

1999年3月18日,黑龙江电视台“走进千万家”栏目为何春艳录制了专题片“为了孩子”,宣传了她的教育教学事迹。同年12月,她又被市、区教育局共同推荐到六十九中学任教。对此,何春艳老师深有体会,她认为,老师本着一颗爱生的心,运用“以柔克刚”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往往能给学生带去丝丝温暖,使他们从懵懵懂懂的孩子,变成一个个有思想、有能力、有爱心、有素质的好学生。

何老师班上有一位名叫江辉的学生,人称“打架大王”,升入六十九中不到两周,就与班上的学生打了三次架。通过调查,何老师得知,江辉在小学时就打过老师,到校长室拍过桌子。对这样一个学生,何老师感到了压力。但她始终坚信:耐心与爱心会抚平他身上的狂野!

一天放学,江辉又与外班同学发生争斗,大打出手。正巧被校长现场抓获,用校长的话来形容,当时这个孩子简直就像一头猛狮。

晚上何老师辗转反侧,想着校长当时的那句气话:“管不了你,我六十九中宁可不办了!”她感到了学校规范管理的力度,感到了小小的班主任肩负的重大责任。“明天我将以怎样的面孔出现在他面前呢?”何老师设想了种种情形,也预想了种种结果。

彻夜难眠时,她告诉自己,思想转变需要过程,千万不能急躁。第二天,何老师非常平和地先让江辉写了三份心理活动说明书(班法中规定犯错误的学生要写500字以上的心理活动说明书),以便使他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一份交给校长,表示道歉的诚意;一份交给政教处,请求处理;第三份交给班主任,收入班级档案。然后何老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分析了一个学生这样做对个人、对班级、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虽然没有严厉的斥责,但江辉却红着脸,低下了头。这以后,何老师常常利用放学时间,找机会把江辉留下,与他促膝长谈。

渐渐地,何老师发现虽然江辉也有双拳紧握、怒目圆瞪时,但更多的学会了冷静与忍耐。然而好景不长,一次自习课上,江辉竟然趴在桌子上,当何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时,他只是不屑一顾地瞟了老师一下,又把头低下。何老师把江辉叫到教室外,当问他“是否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找你”时,江辉态度极其生硬地说:“知道,因为中午我在教室里大喊了一声!”

看到江辉恶狠报的目光,何老师真是又气又心寒,总觉得在他身上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却得到了这样的回报。但何老师深知,如果她是暴风骤雨,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出的幼苗就会被连根拔起。她告诉自己,必须以柔克刚,转移矛盾。于是,何老师说:“不对,你在教室喊时,老师看了你一眼,从你的眼神里,老师已经读懂你的悔意,所以已经没必要因为这事再找你。今天中午,老师批改到你的作文,真的很震惊。不仅卷面整洁,文章也很有思想,而且有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老师准备在全班读你的作文,表扬你。老师今天找你是发现你非常有潜力,希望你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这时,江辉用微笑代替了冷漠,何老师觉得时机已到,马上说:“自习课你在下面干什么?凭我对你的了解,你看课本时不会那么专心。你不会让老师失望吧?”他犹豫片刻,最后说:“我在看《龙珠》。”然后,何老师又用当积极分子、入团,说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如何尊重、佩服他来激励江辉。终于,江辉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恭恭敬敬地把课外书交给了何老师。看到他能诚心改正错误,何老师感到十分高兴,是啊,无须大动干戈,却又打了一场胜仗。如今,江辉已经在班委会竞选中当上了班委,而且是班级公物小组负责人,他工作积极、认真,总能得到后勤主任的表扬。

何春红老师看似“柔和”的举动,不仅避免了师生针锋相对的正面冲突,还有效地“征服”了学生,从而在三尺讲台上跳出了一曲曼妙之舞。可见,“柔”的力是内敛的,更是无穷的,它能攻克学生紧闭的心灵之门,填补师生之间的感情空白,使教育沟通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丰硕成果。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女孩潘多拉一个盒子,告诉她绝不能打开。但宙斯的“告诫”,反而使潘多拉更好奇,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结果所有的“罪恶”全跑到了人间。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逆反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

不可否认,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沟通,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面对“打架大王”江辉的抵触情绪,何春红老师以“柔”的耐心和点点滴滴的温情有力地削弱和淡化了学生的强硬与冷漠,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起到了“以柔克刚”的积极矫正作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师生沟通是一项“工夫活”,教师除了要有责任心、事业心外,还要讲究技巧。

对于个性倔强的学生,老师简单的说教、以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不仅不利于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甚至会把学生推到对立面,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

如果我们能像何春艳老师那样善于以柔韧之力,及时地应付尴尬的场面,攻克学生的心理防线,巧妙地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就能形成愉快和谐的沟通氛围,使问题的解决势如破竹。

第五节 借“题”发挥

经验丰富的辩论家总是不放过一切机会宣传自己的观点,这机会就包括对方提出的论题,如未阐发、证明或论证不合理。我们可接过这一论题趁机加以发挥,变被动为主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借题发挥法。

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当谈到中尼两国对珠穆朗玛峰的看法不一致时,美国一记者问:“关于珠峰问题,你在这次会会议中是否已作出决定?你刚才讲的话,含义是由中尼两国把它平分?”周总理回答说:“无所谓平分。我们还要继续进行友好的协商,这个山峰把我们两国联结在一起,不像你所想的会把我们两国分开。”寥寥数语,一“分”一“联”,周总理借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趁机加以发挥,重申了我国的友好睦邻政策。

教育蕴藏着机智,沟通也充满着智慧。“借题发挥”也是老师经常运用的沟通艺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老师如果能巧妙地借题发挥,就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有一位班主任,发现他们班的个别女学生有爱哭的小毛病,就决定在班会上就此谈点看法,他是这样引出问题的。

首先,在课堂上,他先问了个问题:“大家看过《红楼梦》吗?”

大家立刻回答:“看过!”

他看了看大家,挺神秘地说:“现在,我想悄悄地问一个男同学一个问题,也请他悄悄地回答我。”

说着,这位班主任走到一位勇敢的男生跟前,悄悄地问了两句话,那男生笑笑,也悄悄地回答了两句。

然后,班主任笑眯眯地走向讲台,对大家说:“现在,我可以公开答案了。我问他的问题是‘你喜欢林妹妹吗’,他的回答是‘不喜欢’;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回答是‘因为林妹妹爱哭’。”

听了班主任的介绍,全班同学都快活地笑了起来。而这位班主任也就立即借题发挥,恰到好处地讲起了哭意味着无奈、软弱和缺乏信心等道理。只有精妙的艺术,才能产生永恒的作品。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善于捕捉灵感,不断拓宽教育的领域,巧妙地借题、借助载体而发挥,让教育变得亲近而易于接受。

来看一则案例:

史玉海是宁波市的特级教师,曾先后获得“宁波市首届名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博学多才、平易近人,尤其擅长运用借题发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1992年,史玉海担任一个“乱班”的班主任。当他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上课的预备铃声已经响起,但他看到的是教室里的课桌椅被拼成了几个“摊子”,每个“摊子”的边上都围坐着好几位学生,正在挥舞着扑克,嘴里还不时地大声吆喝着,战斗得难分难解。看到新来的老师走进来,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停止游戏,大多数学生都若无其事地看着史老师不吱声。

这一幕使史老师原本愉悦的心情变得十分恼火,可是他并没有表露出内心的不满,而是微笑着望了望全班同学,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讲话:“同学们,作为新来的老师,让我发现的是你们对学习‘54号文件’的积极性都很高,你们知道吗?其实我在这方面也是很有研究的。”

他停顿了一下,面对学生略为放松又感到诧异的神情,史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副牌由54张组成?为什么一副扑克牌要分成4种花色,而每种花色只有13张?扑克牌中有K、Q、J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又分别代表谁呢?”

听到这样的问题,大家的脸上露出了热切、求知的表情。于是,史老师又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扑克牌的由来、4种花色的英文名称及其象征,以及K、Q、J等人物的有关知识,学生们一时都听得入了迷。

只见史老师话锋一转,不失时机地对大家说开了:“你们想想,小小的一副扑克牌中就蕴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可见,知识在任何地方都会有用武之地,你们说是吗?那么,大家是否愿意从今天起,跟着老师一起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呢?”史老师这番话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回应他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还有一次,当史玉海老师情绪饱满地步入教室上课时,却发现黑板未擦。他追问值日生陈明,陈明理直气壮地说:“黑板擦被人弄散了架,没法擦。”史老师看看桌上那四分五裂的黑板擦,没有简单地责怪陈明不尽职还强词夺理,也没有立即追查弄坏黑板擦的“凶手”。当时他灵机一动,掏出自己的手绢转身擦出正中央一小块黑板,用红粉笔端正地写上“特别追悼会”,便放低音调讲起话来:“同学们,我们最最要好的朋友,朝夕相处的一位好伙伴,今天不幸与世长辞了。现在,让我们借用一点时间,为他举行个简短的追悼会,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待学生们好奇地环顾教室,未发现座位空缺,大惑不解之际,史老师这才指了指讲桌,切入正题:“该伙伴的尸体已经停放在桌上,他的名字叫‘黑板擦’。下面请全体同学集体讨论,为黑板擦起草一篇悼词。”

经史老师与学生们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写成了这样一篇趣味盎然的短文:

黑板擦,性别不详,生于今年3月1日,同年6月30日不幸遇难,享年0.33岁。黑板擦生前一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上课时,他不动声色地待在讲桌上,当我们走出教室,他又跳上黑板,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是如此的默默无闻,我们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他待我们如朋友。而今我们失去了他,我们多么悲痛。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好好爱护接替他的工作的新黑板擦,做一个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孩子。尊敬的黑板擦,安息吧!

一篇声情并茂的悼文写成了。史老师趁热打铁,招呼全体肃立,读罢悼词,默哀3分钟。一次庄严、肃穆的特别追悼会结束了,一次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的活动也随之完成了。

就这样,史玉海老师成功地运用借题发挥的沟通方法为自己开了一个好头,班里的学习气氛都很积极,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对于学生制造的消极问题或麻烦,史老师善于上承下转,巧妙地借题发挥,从而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或严厉的指责,这样反而更能很好地触动学生,从而达到点石成金的教育沟通效果。这不仅让史老师赢得了学生们对他的信服和敬重,从中也体现了他的教育敏感、机智和艺术的光彩。

面对各种乱班现象,面对学生的大小错误,史玉海老师并没有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以解决,而是运用教育机制,借题发挥,使之从容、巧妙、新颖地加以化解,实在令人赞叹!不可否认,在师生交往中,往往会遇到令人讨厌又无可奈何的问题和尴尬的处境,教师既不能暴跳如雷、针锋相对,也不能视而不见、一味避让。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遇事不惊不乱,轻松地从难堪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呢?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当学生出现一些消极的倾向时,他们对周围信息的反应就会特别的敏感,此时的思想矛盾也会特别尖锐,如果教师善用批评技巧,此时也是他们最易接受教育的大好时机。因此,老师与学生通过沟通来消除紧张气氛或局面的最佳方法不是硬碰硬,而是应该进行“柔性对话”。

我们要像史玉海老师那样急中生智,巧妙地借题发挥,以缩短教育的时空距离,从而产生奇迹般的批评效果。当然,老师在运用借题发挥的方法时,也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如何“借题”,二是如何“发挥”。借题要精髓、富有内涵,而且阐发的观点要与所借之题目一脉相承,一线相通。一、自然地“借题”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当时的谈话内容、心理因素和交流气氛,自然而然地介入“话题”,使学生消除生疏感、惧怕感,这样才有利于沟通的进一步深入。反之,如果老师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主观武断、不容反驳、质疑的态度,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那么势必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在世界杯足球锦标赛期间,有一位老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谈论的几乎都是马拉多纳、贝利……

某天,这位老师也介入了学生们的热烈闲谈中,他问学生是从哪里了解最新战况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是看《足球》报,看电视新闻,实况转播,听广播电台。其中还有几位学生说是通过互联网了解的,还一口气说出了几个有关的中文网站。当老师向学生推荐一个有名的网站时,他们兴奋之余还流露出一脸的无奈:英语不好,无法畅游其间,要老师提供东方快车之类的翻译软件。于是,老师趁机把话题引向知识与能力、前途与未来等问题上,鼓励同学们认真学好英语等基础课程,培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这位老师通过自然地融入学生的谈话,从而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其效果不亚于一堂德育辅导课。二、恰当地“发挥”

老师借题发挥时,要适当地发掘话题,巧妙地把事情引申到所要阐明的道理中,并把道理讲深讲透。反之,如果扯些无关的事来申斥、抱怨,甚至唠叨不休,那么,学生就会弄不清你到底反对的是什么,以至把那些东拉西扯的东西当成了指责。

有位大个子男生欺负一位小个子同学,两位老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甲老师:如果你是他,他是你,你被他欺负后是什么感受?或者另外比你个儿大的男同学打了你,你会怎样想?

乙老师:现在你还是学生,就动手欺负比你小的同学,那你将来步入社会很有可能会杀人,那时你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甲老师恰当地发挥,“就事论理”,起了提醒、关爱、帮助和批评的作用,而乙老师却盲目发挥,“抓住一点,带出一串”,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样的效果显然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使学生的行为恶化,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掌握“借题发挥”的艺术

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说起来索然无味,有的人却能谈笑风生,让人听了既开心,又“顿开茅塞”。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老师可以巧妙地借用名人逸事、成语典故和笑话,自然过渡并触及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例如,有的学生不礼貌待人时,老师就借题发挥,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要去苏州的青年途中迷了路。走到一个三岔路口,他看到一位放牛的老人,便问道:“哎,老头儿,从这儿到苏州去走哪条路?还有多远?”老人回答说:“走中间那条路,到苏州还有六七千丈。”他奇怪地问:“老头儿,你们这地方怎么讲丈不讲里?”老人说:“从来了不讲礼(里)的人后,就不再讲里(礼)了。”

这一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为人要讲礼貌,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的道理。

总之,老师要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抓住沟通的契机,巧妙地借题发挥,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而不能坐失良机。要巧妙地借题发挥,使它化作一道彩虹,在师生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掌握好借题发挥的这一沟通技巧,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会“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第三章 讲究批评的语言艺术

德国诗人海涅这样形容语言艺术:“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中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人,把巨人彻底打垮。”在我国,中华民族一直重视并提倡语言美,荀子就有“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之说。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之类的名言,我们也耳熟能详。教师被人们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魅力不光表现在学识上,在语言上也应作出表率。

第一节 给学生一点心灵鸡汤

2004年11月16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公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170名少年儿童中,81.45%的受访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般人会认为,校园伤害似乎多为意外事故等情况,而对学生的“语言伤害”一向被忽略。其实这种伤害比身体上的伤害更隐蔽,也更具有破坏性。

面对学生,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学生的心!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也需要语言的关爱!来看一个案例:

程小君是一个不省事的家伙。他看似很聪明,学习成绩却一直上不去。在期末考试中,竟然有3门课没及格。家长会上,老师把所有学生的成绩作了通报,并特意“关照”小君的母亲:“你们家这孩子无药可救了,他哪儿是读书的料啊……”程母闻听此言,差点气晕过去,回家后严厉地责骂了小君一顿。可小君却不动声色,成绩照旧一团糟,有几次甚至逃课不想去上学,程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小君14岁时,一家人移民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州。父亲把他送到密尔沃基华盛顿中学去上学。

两个月后,小君的美国老师阿伦·比尼克突然拜访。原来,上周的数学小测验小君得了个D,而且只做对了一道题。见到小君时,阿伦·比尼克用和蔼的语言对小君说:“孩子,你非常聪明,我很欣赏你。”“他还聪明呢,我看他笨得像头猪。就知道吃完了玩儿,玩儿完了吃。”程母说。小君则用怒目仇视着母亲。阿伦对程母做了个暂停说话的暗示,拉起小君的手,来到院子里,悄悄对小君说:“我知道你一点都不笨,你有意气母亲,故意考低分是吗?”

小君诡秘地笑了:“老师,你怎么知道?”

阿伦微笑着说:“我知道你很棒,棒学生怎么会只做对一道题呢?”

小君突然把话锋一转:“我母亲是个疯子!”

阿伦老师严肃地说:“小君,不该这样说母亲!”

小君坚持:“我爸爸也这么说!”

阿伦蹲下身子:“好了,把那卷子重做一遍,让老师瞧一瞧,你到底会不会。”“行!”小君自信地应着。老师把事先带来的那张卷子拿出来,安排在他的房间里做。

阿伦老师回到客厅,小君妈妈不时用纸巾擦拭脸颊上的泪水:“这孩子快把我的肺气炸了,老师,他还有救吗?”

阿伦则回之以愤怒:“你连自己的小孩都管不好!你简直笨到家了!”

程母讶然。

阿伦老师立即把语气缓和下来:“太太,你不愿意听吧?连我们成年人都不能接受的语言,你天天都重复给孩子听,这类过分的言语刺伤了孩子的心。现在要拯救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哦,我——我只是——”程母张口结舌。“好了,请稍等片刻,我会让你看到我调教出来的孩子有多棒!”

半个小时后,小君一脸喜色地拿着卷子出来了,阿伦仔细批阅了卷子:“很好,孩子,你的成绩是A!我知道你是个好学生,你会做得更好的!”

一旁的程母见状惊讶万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曾经被中国老师斥责为“无药可救”的小君吗?他居然可以得A!

阿伦微笑着对程母说:“夫人,我说过我的学生很棒,现在你相信了吧?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说他笨,他一点都不笨,相反的,他非常聪明!”

程母坐在那儿半天也回不过神来,要知道,在中国当孩子成绩不好时,说他笨是很正常的啊,为什么在美国老师眼里说这样的话反而不对呢?

阿伦道:“对不起,夫人,我只想请你记住:孩子也需要心灵鸡汤!以后对他说话时,请客气一点!”

当中国老师习惯性地说学生笨时,可曾想过这样的话语会给学生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一个中国老师眼里的笨学生却成了美国老师眼里的棒学生,是学生真的变了还是另有原因?其实就在于老师的语言上。

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是最危险的武器,马剑刺的伤口要比语言刺的伤口容易治愈。”小君在国内时,或许只是年少贪玩而导致功课不佳。当然,他的中国老师的做法也值得商榷:仅仅因为几门课不及格,就说他无药可救,这样的话在小君听来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他能从话里听出老师的“良苦用心”吗?他能体谅妈妈的愤怒吗?事实上,小君表现的是加倍的叛逆:你说我笨,说我无药可救,那我就彻底做给你看,让你没话可骂。这样一来,老师的几句“恶语”,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把他推向了反面。倘若不是阿伦老师的鼓励,小君很可能就破罐子破摔了。

在美国,教师在取得执照前,必须学习许多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其中包括应如何对待学生。伤害学生,包括肢体和语言伤害,都是违法的,会受到惩处,甚至送上法院。比如美国老师对学生说“你真笨”、“你肯定学不好”、“你没法及格”等,会因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伤害而受处分。而在我国,我们对“语言危害”却很少注意。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恶言辱骂、诋毁,冷嘲热讽,打击学生的信心,伤害学生的感情,侮辱学生的人格,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两相对比,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难道我们就不能停止对学生的语言伤害,还学生一片洁净的语言天空?

现实情况中,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面对一点点的挫折和批评便灰心丧气、走极端,增大了教育难度。所以,教师有必要使他们面对挫折时更加坚强,防止语言伤害是重要的方面。

教师要有意识地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正确“消化”老师偶尔无心的过激言语,并引导他们由此及彼,正确对待别人的不良言语,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客观实际抱有“客观”心理,以高于正常情绪反应的理性,取其合理、善意之处,忽略粗暴、糟粕之处,“宽容”且“怜悯”地对待外界的语言伤害。

如果将学生比喻成小树,体罚伤害的是外部的枝叶,而语言伤害损伤的则是根脉。枝叶折损还可以恢复,而根脉挫伤将直接影响成长。总之,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在心理上还是相对不成熟的,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是很敏感和脆弱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们一个安全洁净、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让语言伤害远离我们纯洁的校园。

第二节 教师的口语特征

为了增强情感的效能,教师要使自己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力求亲切中肯、形象生动、活泼新颖、幽默诙谐,富有鼓动性和吸引力。教师还要注意交谈对象的情绪和情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口语,以增强语言的情感效果。

教育口语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基本手段。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主动、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育口语,使之独具风采和魅力。一、幽默

幽默是生活的调料,是人类智慧的火花,是属于艺术性的口语。它能用生动形象、鲜明活泼、委婉、含蓄、风趣、机敏、确切的口头语言,友善地提出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见解,使人们在愉快的情境中,欢乐的笑声中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既指出学生的缺点,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如果处理不恰当,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冲突,影响师生感情的沟通,造成教育的失败。在这方面,我们看看前辈是怎么做的。一位教师由于了解情况不够,错误地批评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当场辩解,教师也立即觉察到了自己的失误。面对教室里较为紧张的气氛,这位老师立即冷静下来,说:“经调查,我们认为对某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经本人慎重考虑后决定:接受该同学的上诉,撤销原判,为某同学彻底平反昭雪。”然后,这位教师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认真而诚恳地说:“今天我批评了某同学是因为自己了解情况不够,错怪了他。为此,我向某同学表示歉意。”这位教师通过使用法律公文式的夸张语言营造了幽默的氛围,避免了困窘场面的出现,从而又顺利地过渡到了和谐的师生沟通的情境。

幽默有时还可以用来给教师自我解嘲,以弥补自身一些本来无法改变的缺陷。

一位头发谢顶的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下面就产生了一阵骚动。几个学生夸张地用手遮住了眼睛,还有人轻轻地说:“真亮啊。”教师走上讲台,先朝着大家宽容地笑了一笑,然后以轻松的口吻说:“虽然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但我想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真的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老师!这一点大家以后一定会体会到。”聪明的学生马上理解了老师这番话的含义,大家用会心、和善的微笑接纳了这位新教师,并对这位教师产生了第一份好感。

再来看一个例子。一次,生物学家格瓦列夫在讲课时,突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学鸡叫,课堂里顿时一片哄笑。这时,格瓦列夫却镇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挂表,不紧不慢地说:“我这块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格瓦列夫没有生气愤怒,而是用幽默的批评对学生起了警告作用。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幽默在沟通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使沟通的效果更趋完美。教育家米·斯维特洛夫说:“我一直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不理解教师。”国外早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沟通语言与教育学生的效果是有很大关联的,特别是幽默的艺术语言,更能大大提高教育沟通效果。

心理学家追踪调查发现,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师语言生动形象、风趣、有幽默感;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有幽默感的老师是随和又理性的,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以损人自尊的伤人话语来逗趣取乐。有幽默感的老师会自我解嘲,会转移冲突,运用智慧巧妙化解问题。

那么,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如何有的放矢地运用“幽默”这一润滑剂呢?

1.趣从智生,怒息巧出

有一次,某教师走进教室,看见讲台上有一堆橘子,心中纳闷,橘子外观完好,但似乎不太寻常,就随口问道:“这些橘子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请老师的!”教师含笑称谢,拿起一个来,不料橘子早已被掏空,改塞卫生纸。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一时僵住,但马上反应过来,幽默地说:“哎呀!原来你们这么细心,替我准备好了橘子皮,这可是美容上品!值日生,替老师包好!是哪几位同学,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我要好好地谢谢你们!”学生们又是一阵大笑。课后,几个调皮鬼主动到老师办公室认了错。

2.移花接木,无心插柳

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刚走进教室,便发现有两个学生不知为什么正扭打在一起。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望着他,看他如何处理,而那俩调皮鬼却浑然不见此情景,魏老师便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继续欣赏这场十分精彩的男子双打比赛。”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两个人不好意思地停了下来,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补充了一句:“同学之间应互谅互让,不要因一点小事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

可见,“幽默”是一种能量,它能增进彼此的亲密度。“幽默”也是一个成熟者自信的表现,以幽默建立的师生沟通渠道,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二、委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在师生沟通中,教师的有些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碍于情感而觉得难以接受,因此,直言不讳的效果一般不太好。如果教师把话语磨去些“棱角”,变得软化一些,使学生在听到话语时仍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的,学生就能从理智上、从情感上接受你的意见,这就是委婉的妙用。

被誉为“当代牧马人”的曲啸老师一次到某市监狱为年轻犯人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认罪伏法,教育改造》。报告之前,曲啸了解到这些犯人大多有一种抵制心理:认为无论是谁的报告,无非是“大道理+小道理+训斥”。为了消除或减弱这种心理,曲啸老师绞尽脑汁地进行准备。报告一开始,曲啸老师称呼大家的是:“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这个称呼立即引起了全体罪犯的强烈共鸣,有的当时就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曲啸的这种语言可谓是“委婉称呼”的妙用:由于对这些年轻的犯人既不能称“同志”,又不便直接称“××罪犯”。因此,使用这种委婉的称呼既明确了对方的身份,又起到了缩短双方心理距离的作用。

在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的意见时,教师如果能使用委婉的技巧,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愉快地接受。以下列举几种具体做法。

1.使用一些语气词

例如,试比较:“你不要强调理由!”和“你不要强调理由嘛!”“快对老师说实话!”和“快对老师说实话吧!”

用“吗、吧、啊、嘛”等语气词,可以使人感到你的说话口气不那么生硬。

2.灵活使用否定词

例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把“我觉得这样不好”改为“我并不觉得这样好”。

这样说话能把同样的意思表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

3.以问代答

一位教师在听取班委有关春游活动的组织计划汇报时插话问:“为什么每个同学的经费预算这么高呢?能否再节约一点呢?”这种以询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显得比较温和而不强加于人。

使用委婉语的技巧一方面要选取对方最易接受的角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对方的特点,因为不同年龄、素质的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推断能力是不同的。三、含蓄

在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语中揣摸、体会出里面所蕴涵着的真正意思,这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手段就称为含蓄。

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经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学生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教师使用含蓄语的频率也会越高。含蓄在师生沟通中经常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暗表观点

一位大学生向心理学教师咨询,说他和一位女同学感情很好,可其他同学都说那位女生虽然品学兼优,但相貌平平,配不上他。为此,他心里非常矛盾。教师觉得这类事很难明确地表示意见,因此,只是问那位学生:“你知道这句名言‘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吗?”学生玩味着老师的这句话,心里似乎有了主意。

2.巧避锋芒

有时师生之间在某些非原则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或者为了避免公开发表教师目前并不想发表的意见,教师可以用外交辞令式的含蓄语加以暂时回避,让学生留有保持自己意见的余地,也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一位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而刚来报到的同学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某学生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的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学生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学生误解为包庇行为,甚至还包含着一些对犯错误学生的欢迎之意。

3.暗示批评

有时含蓄的话语是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使其注意,但不太伤害他们的面子。有几位学生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上捣蛋,课后,班主任找了他们来谈话。班主任只是说:“班级打算开一次‘尊师演讲会’,就请你们几位准备好上台演讲,作精彩的表演。”几位学生一听都脸红了,感到难为情,最后主动向教师认了错。四、反语

反语就是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进行批评。说得巧妙的反话,谑而不虐,含而不露,富有幽默感,可以推动联想,帮助领悟,在微妙的心理共鸣中达到批评目的。当然,正话反说不应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它与嘲讽,挖苦有本质的不同。且看下面的例子。

几个学生躲着抽烟,教师说:“今天我想说说抽烟的好处。吸烟至少有九大好处:第一,可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夜剧咳,小偷怎敢上门?第二,节省衣料,咳的时间一长,最终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第三,可演包公,从小就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不用化妆;第四,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

通篇讲话,听起来是讲吸烟的“好处”,其实是在列数吸烟的严重危害。老师看似是一本正经地说笑话,却设置了一种心理相容的语境,对吸烟的学生进行了耐人寻味的严肃批评。这种诙谐的反语暗示了吸烟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教师的用意。

当然,在表达技巧方面,正话反说时,重音和曲折调的应用是必要的。比如第一句“好处”、“至少”等词须加重读,“怎敢上门”须用曲折调,由此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在说服学生时,用反语来归谬,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来,也很有效果。五、模糊

请看电视剧《鲁智深》中的一段台词:

法师: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持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犹豫了)……

法师:……

智深:知道了。

鲁智深真可谓是善用模糊的高手。同样,在师生沟通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不便或不愿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模糊的口语技巧,把输出的信息“模糊化”,使沟通留有余地。

比如,有学生反映班上一对男女同学像是在“早恋”。老师在没有彻底弄清情况前,没有急于作出反应,只是对反映的同学说:“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反映,不知是否真是这样。请你们不要再谈论此事,不管怎样,我会按照我一贯的原则来处理好的。”老师表面上的轻描淡写和模糊说法,避免了学生把事态再扩大,有利于今后教师谨慎、正确地处理此事。当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事情的真相未了解清楚,特别对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尚不明朗时,运用模糊语能给教师留下主动性和灵活性。六、沉默

在与学生带有说服性质的谈话中,教师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因为沉默能迫使对方说话,而缺乏自信、心虚的人往往害怕沉默,要靠喋喋不休的讲话来掩饰内心的忐忑不安。在师生面对面的交谈中,如果学生心有旁骛,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沉默能起到一种提醒、集中学生注意力,迫使他们认真参与谈话的作用。

一个学生迷上了电脑游戏,有时还缺课,家长也拿他没办法。一次,教师总算在一家电脑游戏房里找到了他。看到他后,教师一言不发,只是用严肃的眼光默默地盯着他看,学生感到心里发虚,闷声不响地跟着教师回学校去了。路上,两人谁也没说一句话。以后的几天里,教师也没有找那位学生谈话,可是学生自己却一直心事重重。一个星期后,这个学生自己憋不住了,他主动找到了教师:“你什么时候批评处分我啊?”教师说:“现在你不到游戏机房去了,让我批评你什么啊?”这时,学生才如释重负地笑了。事后,这个学生对别人说:“如果当时老师骂我一顿,我可能很快就忘记了,可老师越是不吭声,我自己心里想得越多。也许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当时老师的那种眼神。”

沉默时表情要严肃、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教师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检查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然,运用这种方式要把握时间的长短,要适可而止。

教师跟一些经常沟通的学生,如班干部等,在沉默中传递眼神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