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加油充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9:32:44

点击下载

作者:张建成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自己加油充电

给自己加油充电试读: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思想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在深刻阐述中国梦时曾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是的,党和政府给我们描绘出了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追求。那么,无数个梦想与追求,就能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不仅能够指引我们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也可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并要沿着梦想去拼搏奋斗,那么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就要为梦想加油,学会自我励志。励志是一门成功学,它不仅可以激活我们的追求欲望,更能激活我们的生命能量,还能唤醒我们的创造热情。没有创造力,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哀,而励志就是让我们焕发神奇的力量。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唤醒潜在力量,并用心灵体验来感悟生命的精华,才是我们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才是自我成功的真正学问。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是追求成功,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志存高远。成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的过程。只有信念坚定、志在成功者,才能专注成功奋斗的步伐,而不是左顾右盼于奋斗的困难。因此,唯有真正心灵坚强者才经得起风雨洗礼,而坚强心灵来自于明确的梦想。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只有立下大志者才能为未来奋斗,才能直达成功的彼岸。

但是,在成功梦想的追求过程中,当我们遭遇困难挫折之时,就需要神奇的心灵力量,这种力量潜藏于心灵深处,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它才能激起我们情感的涟漪,使平凡的心灵获得升华,并释放出人生发展所需要的潜能。尽管这些感动或许来自一份小情感、或许来自一个小故事,但都是引爆我们心灵潜能的火花。

因此,本书根据成功励志学的特点,也根据广大读者的心灵需求,精选了古今中外最具有哲理性的励志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真可谓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使广大读者易于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特别是整个内容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心灵的暗示和潜力的开发。这样,我们读者就能获得心灵智慧的无穷魔力和潜在的神奇灵感。

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映射太阳的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成功的大道理,一句小哲理能够指引我们整个梦想,这就是心灵感动的力量,也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我们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撞出生命的火花,使我们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并不懈地跟随梦想,进行自我激励并奋勇拼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想贡献自己力量!

奉承也要讲究分寸

有“太阳王”美誉之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平日喜欢作诗自娱。有一次,他作了一首诗,左看右看总觉得不是很好。这时,刚好元帅格拉蒙来晋见,于是他就将这首诗交给元帅,并问:“格拉蒙,我觉得这首诗写得不好,你认为如何呢?”

格拉蒙很快地看了看这首诗说:“诚如陛下所说的,这首诗简直糟透了。”

路易十四笑了笑说:“作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个笨蛋。”“是啊!绝对是个笨蛋。”格拉蒙在一边附和。

路易十四正了脸色慢慢地说:“噢!这个笨蛋就是我。”

大元帅一听脸色大变,马上红着脸说:“陛下,让我再看一遍,我刚才只是随便瞧瞧,没有仔细看。”

夸奖别人,对于你来说也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对于别人来说,即使你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语言,也足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意义。它可以使人愉悦,令人振奋,并因此对你产生莫大好感。

夸奖的高级形式就是奉承。奉承并不是坏事,但是要奉承得让人舒服又不觉得肉麻,那就需要点学问了。巧妙之处在于恰到好处,不过头,让人觉得既舒畅又开心。如果奉承得不够或过了头,惹得对方认为你是在挖苦他,能不拍案而起吗?就如同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不挨踢才怪呢!

恰到好处的奉承需要掌握一点技巧:适时迎合对方的论点来表达善意的回应。旁敲侧击,找出对方和自己相同之处,借此拉近彼此距离。当看法一致时,马上表示支持,以降低不能达成共识的比例。

顺势而为,为对方的论点补充说明,借机表明和对方观点一致。特别强调谈话对方一向引以为荣的事情。以幽默、清淡的语气说出别人爱听的话,力求不让别人起鸡皮疙瘩。

营造开心、欢乐的气氛,惟有在轻松的场面下,才能把奉承的话说得圆融。

此外,奉承别人最忌讳的是用缺乏诚意的态度说出敷衍的话。比如,你看到一位你熟识的女士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只说一句“你的衣服很好看”那是远远不够的,你不妨加上一些即兴发挥的话:“这件衣服配你的肤色真是特别好看!”“你买这件衣服特别有眼光!”这样,她一定会被你的“真心话”所感动。

总之,在奉承别人时必须讲究艺术性,最好不要套用那些模式化的恭维话,那样会令人感到腻味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别出心裁、推陈出新。

实现不断地超越

在2008年8月6日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中,054号的火炬手格外引人瞩目。那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李瑞环一起活跃在北京建筑行业的青年突击队长、原北京市的老领导张百发同志。

20世纪50年代,北京建工流传着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多面手”的故事。在建筑工地上,钢筋工的活是两头闲中间忙,先突击后窝工是常有的事。

张百发和他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在建筑突击的时候没事,就是在一遇到窝工的时候受不了,急得个个团团转。一个个跑到工地办公室,见到工地领导就说:“快给点活吧!这样吃饱了呆着受不了。另外,不干活干拿钱,也对不起国家呀!”

刚开始,遇到窝工没有别的招儿,技术工人也主动帮助清理现场,跟大车、当门卫,只要是能干的,有什么干什么,只要干上活心里就踏实了。

这样干了一阵子以后,心里一合计,还是感到有点不对劲。感到这是“干壮工的活,拿技工的钱,国家还是吃亏”。想到这儿,张百发和他的青年突击队又有点坐立不安了。

有一天,张百发对他的队员们说:“我们要尽快学成多面手,给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在完成一个洗印厂工程全部钢筋任务中,因为工地上缺乏电焊工影响了工程进度。怎么办?张百发说:“我们干,不会就学。”

于是,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请来了技术指导,学起了电焊技术。等到技术学习合格了,他们就边练边干。就这样,他们不但学会了电焊,还给国家节约了38吨钢筋。

这年冬天,眼看又没有钢筋活了,他们就派了14个队员做水暖安装。经过一冬的“留学”,水暖队长竖起了大拇指说:“干得不错,够三级工的资格了。”其他队员也在烘炉上学习和实习了一冬天,用钢筋头打了两吨各种规格的小铁活,削成了10000多个阳台栏杆和门窗配件。

就这样,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在当时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从工作的需要出发,先后学会了气焊、架子、机工、白铁等19个工种的技术,每个队员都能干五、六种技术活。

后来,他们学习多种技术的经验在市里得到了普遍推广。《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文章,称他们是“多面手”的红旗。“学习型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从我国的情况看,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国一些企业就已经出现“学习型组织”了。

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学成“多面手”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员工成为学习型个人,才能实现企业的超越和个人的超越。

人生不会一成不变

在耶路撒冷住着一个叫考巴·撒伯的富人,他膝下有一个叫蕊彻的女儿。城里最富裕人家的儿子们都想娶她,但都被蕊彻拒绝了。

蕊彻看中了为她们家牧羊的阿开巴,她决定嫁给他。然而,其父考巴·撒伯极力反对,但她的主意已定,她和阿开巴逃走了。当考巴·撒伯知道这件事以后,他发了个毒誓:“我女儿得不到我任何财产。”

阿开巴和他的妻子在城外搭了个帐篷。因为他们身无分文,不得不遭受贫穷,仅靠干面包过活。但蕊彻显然是幸福的,这从她脸上泛现的红晕看得出来,阿开巴是她快乐幸福的源泉。

一天,蕊彻对他说:“你必须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这也许对你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我决不会拖你的后腿。我会耐心地等你回来。”

于是阿开巴振作起来,准备去耶路撒冷学习。他的妻子送了他很远,给了他美好的祝福,然后黯然地一个人回去了。阿开巴进了一个儿童学校。在那儿他学会了阅读和书写,然后他进了学院,成了那鸿·艾室·干祖拉比的学生。

随后又跟着艾雷泽·本·哈卡欧斯拉比和周数·本·汉南赫拉比学习。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阿开巴必须在学习之余去树林砍一些木头,然后把这些木头卖掉换取一些钱,一部分补充给养,一部分留用。

蕊彻听说他的生活很困难,就把自己的头发剪掉,卖了钱给他。阿开巴的勤奋,很快使他的学识和智慧远远超出了他的同学们,当他们遇到难题时都跑来问他。

时光如梭,阿开巴离开他的妻子已经12年了。一天他对自己说,“该是回到她身边,给她幸福的时候了。”

但当他到了家门口时,他听到蕊彻的声音。“假如我丈夫在的话,还会接受我的建议。他会继续再学12年。”

阿开巴听到她的话,强压抑住对她的思念,又离开了。阿开巴又潜心学习了12年,他的智慧更加高深,名气也更大,他的学生达到了24000人,这时,阿开巴决定回到耶路撒冷去,成千上万的学生陪着他到了那儿。

阿开巴回来的消息使整个耶路撒冷热闹起来,许许多多的人激动地涌向街头欢迎他,蕊彻的父亲考巴·撒伯也在欢迎的人群中,但他们已经互不认识,毕竟24年的光阴改变了他们。

蕊彻穿得很破烂,她的邻居对她说:“让我们借你些好衣服吧,你不能穿得像个乞丐一样去见阿开巴这样伟大的人。”“像阿开巴这样的人不会介意人们穿什么衣服的!”蕊彻回答道。

当阿开巴出现在人群前时,蕊彻推开拥挤的人群,热烈地亲吻阿开巴的袍子。阿开巴的学生想赶走这名入侵者。“别碰她,她是我的妻子。”阿开巴喊道,“要知道没有她,我就不会成为你们的老师。她已经等了我24年了!”说着他扶起她,亲吻她,和她一起回到那个贫穷的小木屋里。

当蕊彻和阿开巴夫妇去看望考巴·撒伯并告诉他一切后,考巴·撒伯震惊了,他看着自己的孩子们,然后他拥抱着他们说道:“亲爱的女儿,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主人,您就是我的女婿阿开巴吗?真是太好啦!我是以色列最著名圣者的父亲。”

团结就一定会胜利

洪水肆虐着,没有停止的意思,眼见就要淹到宝座了,上帝忙叫:“不要再胡闹了,洪水。”

可是洪水变得自负、自大起来:“我们是所有生物中最有力量的,地球都在我们脚下。”

听到这个,上帝被激怒了,他指责洪水说:“不要夸口你们的力量,这是无用的吹牛!我将会把你们送上沙滩,他们则会建一道屏障来阻隔你们!”

当洪水看到沙滩和那细小的沙粒后,又嘲笑说:“靠这些细小的沙粒就想挡住我们征服世界的脚步,真是痴心妄想。我们最小的波浪也能冲垮他们!”

小沙粒听到这些话,有些害怕,但他们的头领安慰道:“不要怕,同伴们!我们确实很小,单独每一个更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风能把我们都吹到一处,那时就能让洪水知道什么叫强大,什么叫力量,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沙子们听到这些安慰的话,就从地球的各个角落飞来,在海滨的沙滩上紧紧地一个接一个挨着,筑起了一道高逾万丈的大堤。洪水很快就看到沙粒团结起来的伟大力量,他们害怕了,退了回去。

所罗门说过:“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因为两个人的力量更大。一个人跌倒,另一个人可以扶他起来;如果孤独一个人,跌倒了没有人扶他起来,他就可能死去。两个人同睡,彼此都暖和,一个人独睡,怎得温暖呢?两个人合力,可以抵挡袭击,单独抵抗,就无能为力。三股合成的绳子是不容易拉断的。”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凡事都需集体的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实属不易之事。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于集体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民族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善于合作的民族,他们善于用团结合作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他们虽历经艰难却能永不消失!还是那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要给别人一次机会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头老狼,年轻时有不少牧羊人的羊都曾成为它腹中美食。多年以后,这只狼成为了一只老狼,连三餐都成了难题。

老狼想趁着自己还没死,去向曾饱受自己折磨的牧童和牧场主人还有那些羊们道个歉,求得他们的原谅。老狼来到第一家牧场。老狼厚着脸皮喊了牧场主人:“你好啊,牧场主人。”“哎哟,这不是老狼吗?”“你还恨我对不对?当然了,我吃了你不少羊啊。可现在我老了,我十分抱歉以前的所作所为,我祈求你的原谅,从今以后,我保证绝不会再袭击您的羊群了。现在我可是一只善良的老狼啊。”“给我滚,你这恶狼!你要不走,我可要点火烧你了!”牧场主人骂道。

老狼没有办法,只好翻过一道梁,去找第二家牧场。“先生您好。”“你来干什么,又要祸害我的羊吗?可惜,你老了。”牧场主人讥笑道。“先生,我来是希望你原谅我的,我保证不再会侵犯您的羊群。”“快滚吧,你这可恶的老狼!”

老狼无奈,又忍着气去了几家牧场,结果惊人的相似,牧场主人都圆瞪着双眼叫他快滚,都想叫他领教棍棒的滋味。

老狼悲伤极了,心想:“我诚心诚意想跟人和解,赔不是,道歉,低三下四,能做的我都做了,可他们不但不相信我还一个劲地奚落我,人类真是可恶,我要给他们一个教训,我要让他们知道,狼老了还是狼,与其悲凄凄地饿死,不如像狼一样战死!”

老狼霍地转过身,他的两眼喷出凶光。径直奔向第一家牧场。正在羊圈里睡觉的羊被惊醒了,东躲西藏,可躲不过老狼疯狂的噬咬,牧场顿时一片狼藉。

老狼又跑到第二家牧场,不久后那里上演了同样的惨剧。这一夜,老狼变成了可怕的猛兽,一连糟蹋了六家牧场。老狼自己也在恶斗中身负重伤死去了。

一家牧场的主人沉重地说:“其实我们都已经看出老狼是真心悔改,想重新做人,但遭到了我们无情地拒绝。说起来是我们把他变成猛兽的,我们逃不脱责任。”

成功从失败中得来

一位总经理对人事部经理说:“调一个优秀可靠的职员来,我有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

人事经理拿了一本卷宗对总经理说:“这是他的资料,他在本公司服役了10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总经理说:“我不要这个10年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我要一个人,犯过10次错误,但是每次都能立即改正,得到进步,他才是我需要的人才。”

谨慎自爱本是美德,但是倘若过分,就变成畏缩无能。在战壕里,战士倘若开枪射击,就容易使敌人瞄准他的位置,但是一枪不放的战士又如何立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话确实是经验之谈,但是发明这句话的人可曾想过:不做不错的“不错”,到底有什么价值?

美国最成功的会员制零售店董事长辛格尔培养员工时,就有"赌一把"的勇气。他说:“如果不偶尔犯些错误,你肯定没认真做自己的工作。”

学习走路的孩子没有不摔跤的,并且在千万孩子之中,可能有一个摔成脑震荡。有一位母亲因此坚决不让她的孩子走路,那孩子果然从来没有摔过跤,身上也没有疤痕,但是终于变成瘫子,一生要坐轮椅。

人生的有些苦是要受的,有些代价是要付的,有些过失是要犯的--只犯一次,不犯第二次。其实,从前的错误就是将来的智慧。只要你学会总结,接受批评,不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栽跟头,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事实上,员工们自省,会让管理者十分省事,这样管理者教育一次就可以了,他们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去教育别的员工,或者做些其他重要的事。失败是成功的母亲,成功是从总结失败中得来的。

智慧总与谦虚相连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从事神圣工作的拉比在熟睡。他旁边坐着信徒,他们正在讨论这位神圣的人无与伦比的美德。“他是多么虔诚!”一个信徒带着陶醉叫了起来,“在整个以色列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他的人!”“谁能和他比仁慈?”另一个狂热地呐喊,“他给人宽广无私的施舍。”“还有多么温和的脾气!”另一个信徒眼睛发光地低语。“啊,他是多么的博学!”一个信徒大声说,“他是第二个拉什!”

这时拉比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用一种受伤害的表情看着他们。“怎么没有人说说我的谦虚?”他责备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是说在一个园子里,蔷薇花和苹果树并排生长着。蔷薇花美丽多姿香气四溢,人们纷纷来到蔷薇前由衷地赞美着她的美丽。蔷薇花洋洋得意起来。“谁能和我比?谁能比我重要?”她问,“我的花能让人赏心悦目,在所有的花里,我最香。确实,苹果树比我大,但它能给人带来什么快乐呢?”

苹果树回答道:“美丽的蔷薇花啊,你虽然花香浓郁,但你却缺少像我一样慈悲的好心肠。”“说说看!”蔷薇花挑衅地说,“你有什么可夸耀的优点?”

苹果树说:“你不把花奉献给人们,还用你的刺扎他们。而我,即使人们朝我扔石头,我也把果实奉献给他们!”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一个人只有了解得越多,他才会认识到自己知道得越少。满罐水摇不响,半罐水响叮当。浅薄的人总以为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而富有智慧的哲人才深感学海无涯,唯有勤劳才是出路。

要学会鼓舞别人

那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部落,有一个传统:那里的青年人想结婚,先要学会捕捉牛的技术。捉了足够的牛,作为聘礼,送给女方,才可以成家立室。最少的聘礼是一头牛,最高是九头牛。

这个部落酋长有两个女儿。有一天,一个青年走到酋长的面前,说爱上他的大女儿,愿意以九头牛作为聘礼迎娶她。酋长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忙说:“九头牛的价值太高了,大女儿不值,不如改娶小女儿吧,小女儿值九头牛。”

可是这位青年坚持要娶酋长的大女儿,酋长终于答应了他,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落。一年后的一天,酋长经过这位青年的家,看见他家正举行晚会,一大群人围成圆圈,正欣赏一位美丽的女郎载歌载舞。

酋长十分奇怪,去问那位青年这个女郎是什么人?怎么酋长会不认识呢?年轻人回答:“她就是酋长您的大女儿啊!”

年轻人以“九头牛”的价值对待他迎娶回来的妻子,同时酋长的大女儿也确信自己的价值是最高的“九头牛”的时候,她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的领导风格以骂人出名,但是也以最会栽培人才而出名。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对他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说:“我每天要做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者是我觉得过得去的。”

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你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你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你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到你所预期的轨迹。但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松下幸之助说道。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必须懂得加强人的信心,切不可动不动就打击你部属的积极性。应极力避免用“你不行、你不会、你不知道、也许”这些字眼,而要经常对你的下属说“你行、你一定会、你一定要、你会和你知道”。

信心对人的成功极为重要,懂得加强部属信心的领导,既是在给你的部属打气,更是在帮助你自己获取成功。管理不是独裁,平时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要懂得尊重人权,重视个体,友善的询问和关切的聆听相当重要。

如果很好地做到这些,你就会发现,与员工沟通起来其实很容易,有时候他们甚至跑过来与你主动沟通。

学会总结犯的错误

刘先生告诫自己的小孩说,他们只有两次让爸爸给他送东西的机会。因为,一次是忘记,两次是没记住,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三次就是故意了。

有一次,刘先生正在家里的时候,他的儿子打来电话说,自己的作业本忘在家里了,求爸爸给他送来。刘先生告诉他说:“这是第三次了,你没有机会了,不能送。”“爸爸,这次的作业很重要,要是交不上来老师会打我的!”儿子请求着说。“放心,打不死的,没有关系。”

做父亲的说起来好像很无所谓似的,但刘先生其实心中很难受,儿子被打,自己肯定也不好受。但为了贯彻自己的原则,他必须这么做。

刘先生说,自己的儿子当天回来以后告诉他,老师确实是打了,左手右手各五板,但是还不会死。不过,从那天起,儿子摆放东西的习惯就不一样了:晚上睡觉前,先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桌上,然后书包上放一张小纸条,写上第二天务必要带上的东西,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按照纸条上的顺序一一收好。

刘先生说,这是儿子小学二年级的事了,但从那以后,到现在儿子已经读到了研究生,他再也没有为他送过任何东西。对于女儿不吃饭的问题,刘先生也有办法。他选了个周末,和太太约好,开始修理她。

到了吃饭的时间,刘太太去叫女儿,但小女儿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看她的动画片,看得蛮开心。后来刘先生和刘太太就按计划把桌上所有的东西全都吃光。

后来女儿饿了,跑到厨房打算吃饭,结果居然看到妈妈在洗碗,令她大吃一惊:“怎么洗碗了?”“吃过了。”刘太太平静地说。“吃过了,开什么玩笑!我还没有吃啊!”“抱歉,我们以为你不饿呢。”刘太太轻松地说。“那怎么办?”女儿放低声音,拉着妈妈的围裙说,“还有没有其他能吃的东西了?”“没有了。”刘太太说。

女儿不信,跑去开冰箱,可她哪知道父母是计划好的,冰箱里也空空如也了。“那怎么办啊!”女儿都快哭了。“忍耐一下吧,只好等明天再吃了。”

女儿很委屈地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幽幽地哭了起来。做妈妈的当然十分心疼,有些动摇了,就对刘先生说:“你看怎么办?”

刘先生狠了狠心,笑着对太太说了一句话:“面对敌人绝对不能手软,否则功亏一篑!”

后来,刘先生和太太回到了卧室。半夜的时候,果然不出刘先生所料,女儿跑到父母的卧室来,推了推妈妈的胳膊,凄凉地说:“妈,我快饿死了。”

太太一听,条件反射似的几乎要立刻坐起来,刘先生闭着眼睛,看上去在睡觉,但他在被子里却一把抓住了太太的手,紧紧地按住。太太明白刘先生的意思,只好忍住,告诉女儿:“回去睡吧,天就快亮了,再忍耐一下。”

女儿只好回到房间,又一个人哭起来。刘太太忍不住了,很是心疼,可刘先生很坚决:“天快亮了,没事,饿不坏的。”

妈妈就是妈妈。天还只是蒙蒙亮的时候,刘太太就跳了起来,跑到厨房给女儿做早餐。结果黑乎乎的餐厅,已经有个人坐在那里了。这个朦胧的身影把刘太太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撞鬼了呢!仔细一看,才看清那是自己的女儿,已经把餐具握在手里,看那神情,是死也不会错过这一餐!

从那以后,只要一叫女儿吃饭,这家伙就“咚咚咚”地跑过来,说一遍就行,特别有效。

还有一次,公司一个分厂的厂长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对那位厂长说:“王厂长,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以前说过。”“我不知道。”王厂长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不知道?王厂长,你这是第三次犯错:第一次,是1996年3月12日,因为那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二次是1998年1月3日,我也记得,因为那天是年假的最后一天;今天是第三次,”

刘先生突然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叫道:“你是不是故意啊!”

包括王厂长在内的40多个人都非常吃惊,王厂长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错误总经理都记得。后来员工们知道,对这位刘总经理来说,只有两次犯错的机会。

但这并不代表不犯错误的人就是了不起的,这种人害怕犯错误,在工作中极不自信,他不犯错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什么事都不敢去做。对他来说,错误也许不是他努力避免的,而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去犯错。

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不可能彻底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所以,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的灾难和损失。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而且错误并不总是坏事,犯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垫脚石。

因此,要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关键在于要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让自己的爱均衡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曾与我的两个儿子共同度过了一个良宵。那是一次有组织的父子户外活动,所安排的娱乐项目丰富多彩,有体操、拳击比赛,还提供热狗、桔子水,还可以看电影,可谓慈善之举。

电影演到一半时,4岁的肖恩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6岁的哥哥斯蒂芬还挺精神,我们一起看完了电影。电影结束后,我抱起肖恩,将他送到车里,放在后座上。

那天晚上很冷,所以我就把外衣脱掉,轻轻盖在了他身上。到家后,我马上把肖恩抱进屋,安顿在床上。待斯蒂芬穿上睡衣,刷完牙后,我躺在他身边,与他开始聊起共同度过的这个晚上。“斯蒂芬,你感觉今晚过得怎么样?”“还可以。”他回答说。“你觉得开心吗?”“还可以。”“你最喜欢什么?”“不知道,我想是蹦床吧。”“蹦床真有趣儿,是吧?可以在空中来回翻筋斗,做各种动作。”

斯蒂芬对我的话爱答不理,我发现我是在自言自语。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多说话。以前一有令人兴奋的事情,他总是喜欢谈论,我感到有点失望,觉得这里有些问题:他在回家的路上一直默默无语,一到家就准备睡觉。

突然,斯蒂芬转过身去,脸冲墙。我不知这是为什么,于是微微抬起身子,使自己正好看到他的脸,就发现他眼里含着泪水。“宝贝儿,怎么了?到底怎么了?”

他转过身来,我可以感到。他由于泪珠盈眶,嘴唇和下巴都在颤抖,神色有些窘迫。“爸爸,如果我感到冷,你也会用你的衣服裹着我吗?”

我们在外共同度过的那个非同寻常的晚上所经历的一切事情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小小的关怀举动,我在瞬息间,下意识地流露出对他小弟弟的爱。

这件事情当时对我的教育太大了,甚至至今仍然如此。人的内心是极为脆弱、极为敏感的。我并不认为,这会因年龄或经历的不同而有区别。每个人的内心都包含着脆弱的情感,即使那些表面最强悍、最冷漠的人也不例外。

孩子成长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不容忽视,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家长看来也许并不重要,但却是孩子心中的一份重要情感,要一直让他们感受到那份关怀与爱的存在。同时,家长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体味到爱的均衡,这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重大的。

目光一定要长远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20世纪70年代为中东和平奔走来到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时,想造访知名度很大的西餐酒吧“芬克斯”。为此,他亲自给“芬克斯”的老板打电话。

基辛格在进行自我介绍以后说:“我有几个随从人员,他们也将随我一同前往贵店就餐,到时希望谢绝其他客人。”

作为当时大名鼎鼎的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满以为这个要求会被对方绝对接受,可不料的是,老板非常客气地对他说:“您能光顾本店,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但是,因此而谢绝其他客人,是我所不能做的。因为他们都是我的老主顾。”

第二天傍晚,基辛格又一次打电话给“芬克斯”的老板,说只有三个随从陪我去,也只订一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不料,让基辛格没有想到的还是碰了壁。

基辛格被告知:“因为明天是星期六,是本店的例休日。”意思是员工休息日,不能侵占。

这则“名人轶事”,后来被美国记者写成《基辛格和芬克斯》的新闻,刊登在当时美国很多新闻媒体上,无意中使“芬克斯”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使这个在世界上极为普通的而且不足30平方米、仅有一个柜台和五张桌子的一个小酒吧连续三年被美国《每周新闻》杂志选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之列。“以人为本”,首先是应该以“顾客为本”。这个为本的标准,不是顾客“谁官职越大越为本”,而应该是对顾客“一视同仁”;其次,是以员工为本。“芬克斯”酒吧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如此彻底令人起敬。这种“宁可得罪基辛格,也不得罪顾客和本店员工”的精神,很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一定是“芬克斯”酒吧老板的“精神境界”有多高,而是“芬克斯”酒吧老板的眼光所致。

因为老顾客和员工带来的利益是长久的,而基辛格“官”再大带来的利益也是临时的、一次性的。这件事情要是发生在我国就另当别论了。要是在我国,企业为了出名,什么员工的休息日、老顾客,都不会考虑了。

可事情就是这样,不想扬名的却出了名,想出名的不一定出得了名。所以,企业经营的实质是战略经营,是文化经营。这是基辛格对“芬克斯”酒吧要求遭拒的故事给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启示。

要有社会责任意识

东达蒙古王集团于1996年4月创建,现拥有四大产业:以羊绒加工为龙头的绒毛产业;以房地产开发和路桥建设经营为龙头的基础产业;以沙柳造纸和养殖为龙头的生态沙草产业和以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为主的第三产业。“东达移民扶贫新城”,也叫东达蒙古王集团生态移民扶贫新村,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可容纳2500户、5万人的居住、生存和发展,计划总投资十亿元。

截至2007年10月,“东达移民扶贫新城”已经投资二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5000亩,水、电、路、信等通村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沼气入户率将达到100%。现已经投入使用的近300户。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盐店有一片无人居住的平地,东达蒙古王集团赵永亮家就住在离这里10多公里的召沟村。召沟村共有28户人家,都散落在高低不平的荒原上。房屋大多是土坯建筑,历经风吹雨打,破破歪歪,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1988年,赵永亮的奶奶去世,当时正赶上过春节,因为过春节找不到鼓乐班子搞丧葬仪式,赵永亮就搞了一套音响,想给奶奶放放哀乐送送行,表达哀思。

可是村里没有电,最后没别的办法,赵永亮只好用汽车蓄电池带动音响给奶奶放了一夜哀乐。家乡的贫困落后状况,深深触动了赵永亮的心灵,当晚赵永亮在奶奶的灵堂前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要给全村通上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永亮毅然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的位置上辞职下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召沟村没有水。每天,人们都是赶着小毛驴到4里地以外的川河里拉水。有时候连牲口喝的都不够,家里人要想洗把脸都没有水,至于洗澡连想都不敢想。在这里,水比吃的东西更宝贵。

赵永亮很早就萌发了在这里建立一个“东达扶贫新村”的想法,他希望将那些贫困地区的村民迁到这里,用农村产业化的方式将这些贫苦人民组织起来,从而彻底改变家乡的人们“春天种了一坡,秋天割了一车,最后打下一箩筐,煮了一锅,吃了一顿,剩得不多”的状况。

现在,召沟村的28户人家,除了一对80多岁的老人没有迁出住进新城外,其他27户人家已经都迁出来了,住进了一排排的红房顶的新瓦房,用上了沼气,搞上了养殖等,让移民在一条可循环的产业链上过上富裕的新生活。

50多岁的老韩家住在离包头市几十公里的市郊。2006年8月,他从报纸上得知有这么一个地方,免费给移民提供价值几十万元的资产,包括住房、兔舍、蔬菜大棚、沼气池等,当时就想:“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当他到这里一看,整整齐齐、错落有序的一排排的红砖房,房子70平方米,有客厅,有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搬着铺盖进来就能够住时,心里乐开了花。于是,从得到消息到领着妻子过黄河来到这里入住,只用了七天时间。

按照合同规定,新村的住宅、兔舍免费使用3年,住户养的濑兔由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统一收购。第一年,老韩投入两万元向公司购买了100只种兔以及兔笼,由公司提供养殖技术和防疫保证。濑兔很快由100只变成3000多只。

濑兔被公司收购,老韩一下子拿到了近十万元钱,住新村一年暴富。由老韩做担保,老韩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拉来了不少。按照他的说法,这么好的事情,对外人还舍不得说。

一人富不算英雄,带领大家富,才算英雄。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在自己致富之后,不忘生于斯、长于斯、散落在高低不平的荒原上的贫困牧民。

一切像赵永亮那样出生贫困的企业家,都应该像赵永亮那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自己富了的同时,不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战胜困难的源泉

1993年,正当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蔓延的时候,哈里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伤地回到家里,等待着宣布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

在漫长而无望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会的一封信,信上说,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在当时全国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能够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员工们都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给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以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费没有着落发愁时,他们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长亚伦·傅斯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一个月薪酬。

3000名员工接到第二封信以后,不再是惊喜和意外,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广大工人人人生计均无着落的时候,能得到如此照顾,谁又能不心存感激呢?

接到信的第二天,大家纷纷涌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大火以后的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地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货源。三个月以后,哈里逊纺织公司重新得以运转起来。

美国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这一奇迹的:员工们使出浑身解数,日夜不懈地卖力地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时!曾劝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一走了之、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

现在,哈里逊纺织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公司,分公司遍布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道理都是一样的,即领导或老板关心员工一分,员工就会百倍地热爱这个企业。

所以,聪明的企业领导人或老板,总是把员工视为企业战胜困难和企业生产力的源泉。

只要有舍才会有得

1958年,英国著名政治学家、作家诺斯科特·帕金森写了一本《帕金森定律及有关行为》的讽刺文集,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效应:行政机构如金字塔一样不断增高,各种人员总是越来越多,结果组织效能越来越低。

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70年代出现了大量问题。艾科卡来到这家闻名于世的大公司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公司人浮于事,管理混乱,秩序散漫。员工似乎都是恐慌不安,士气不振,人们忙碌无章。

整个公司中,没有形成一支阵容整齐的梯队,似乎没人知道排头是谁,像一群乌合之众,滥竽充数者大量存在。公司机密被大量泄露,经营每况愈下,克莱斯勒一蹶不振。而在公司的高层,每个副总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存在真正的管理机构,人人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对话。

艾科卡清醒地知道,这就是“帕金森”效应,要对付它,只有精简机构,开除无能之人。上任伊始,艾科卡就对克莱斯勒大动手术。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解聘了33位副总裁,而整个公司只有35位副总裁。可见,艾科卡的这个手术做得有多大。

下一步就是大裁员。1984年4月,艾科卡一次清退了7000名白领。此前几个月中,还辞退了8600名员工。被解雇的员工既包括高层经理,也包括印第安蓝领。这两项大裁员,使克莱斯勒每年节约数亿美元的开支。

大裁员以后,克莱斯勒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大为减少,管理层次也得以精简。在完成“打扫卫生”和“清扫屋子”之后,艾科卡起用精干的人才,大力提拔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他们虽然身处公司下层,却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极富个性,敢于挑战和创新。这样的人在企业中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能团结周围人共同奔向成功。

艾科卡正是依靠这些人帮助公司摆脱了困境。艾科卡的确能力非凡。经他整顿后的克莱斯勒公司旧貌换新颜。1983年盈利九亿二千五百万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艾科卡也使一个危机四伏的公司重获生机,员工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帕金森效应指出,一切都起始于企业用了一些无用之人。这些庸人会滋生很多给企业带来麻烦的事。为了避免出现问题,企业要设置新的机制来化解,因而机构会不断膨胀。

同时这些人不仅浪费了企业的一笔用于支付他们的工资的资金,而且大量的浪费了企业的资源,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效应对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庸人的消极态度会影响到别人,使其他员工也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下降。

庸人阻碍有才能的人发展,使后者积极性大大衰减,并且对管理者丧失信心和尊重;部分庸人往往还搞内乱,破坏企业内部人际环境等等。这一切都会带来员工忠诚的降低,员工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效率也会由此下降。很多企业都有这种"帕金森"效应,让企业家大伤脑筋。

对待这种情况,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招聘机制对庸才予以控制,聘用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不要容忍,要及时更换不合适的员工,要及时撤换那些不考虑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却只关心自己职位的公司管理者,特别是要清退自以为是、阻碍年轻有为者升迁、阻碍变革和创新的资深主管,大胆使用有才干但没有机会发挥的年轻人,选用富有创造力而努力工作的人才做主管。

这样,不仅会对员工产生感染力,提高创新意识,对公司充满信心,而且会产生示范效应,对员工形成激励,激发工作积极性。另外,坚决剔除“恶性痴呆肿瘤”,对那些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而又难以改变的员工,坚决铲除,决不姑息迁就。

消除“帕金森”效应的重要途径就是剔除庸才,任用贤能,邪去则正安。

善于听从别人的建议

1978年,世界发生石油风暴,日本航空咬着牙不涨价,为了在这种环境下得以生存并仍然能获得利润,日本航空号召世界各地的日航办事处想办法缩减成本。

结果竟然想出了四百多种方法,有的看上去已经十分离谱了:全世界的日航办事处的抽水马桶的水箱里都放上一块砖头,冲的时候就省下一个砖头的体积的水量,如此一来,日航每年就可节省60吨水。

后来居然有人建议两个人一起上厕所,然后再冲,这样肯定更节水.。后来他们还发明了“智慧办公室”,只要办公室里没有人,灯光就会自动暗下来,变得像蜡烛的光亮,等到一有人进来,又马上恢复正常。

在多数企业,改善工作流程的方案都是由企业管理者来倡议并讨论,进而实施。有的管理者甚至很看不起员工的新创意。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看过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总是在强调一种成熟,中国自古就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样的训诫。

其实有时候社会新鲜人独特的视角正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们所不及的地方,但是,正因为单纯所以直接,有时候他们所提的方案可能就最有效。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是不会正面否定年轻下属的新创意新想法的,这一次也许不能用,但是下一次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呢?自以为是的主管常轻视成员的创意,从而关闭成功的大门。

元朝大画家何澄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故事绘制了一副《陶母剪发图》。画的意思是说,晋国有一个叫陶侃的贫困青年,有一天,他的朋友陆逵来拜访他,因为没有钱买酒招待他,陶侃的母亲在仓促之间,便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这幅画被年仅8岁的岳柱看到了,便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画中矫情悖理之处: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却要剪下头发去换取酒食,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金首饰很值钱,完全可以用它去换酒,何必匆匆忙忙把头发剪了去换酒招待客人呢?

作为一个孩子,他根本不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人事有限的直观认识,去理解画面的意思,所以他的诘问一针见血,切中问题的要害。

所以,应该鼓励员工或者要求员工对工作方法提出意见。一位老总有自己的方法:他要求员工和管理者,每三个月对公司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等内容提出改善意见。

他说:“如果这些改善的方案是我想出来的,那你们就要觉得羞愧了。”

因为,管理者再怎么去注意,他的心得也不会比那些正在生产线上的人多。这种硬性的规定确实能得到很多好的意见--这说明确实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比如有个员工曾提出去掉工艺流程上的两个单元,结果这一项提议令公司的生产工艺一个月节省四个钟头。

事实上,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所以企业中,越是高层的领导者,专业知识越是欠缺。那些火线上的员工,他们更懂得如何操作才得心应手,使生产率提高;也可能更敏锐地感觉到竞争对手的新一轮市场进攻。

如果你的上司同时拥有很多职位,同时管理几个行业,他就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逐一改善工作流程了。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会使工作得到更多的改善和改进,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1936年,戴夫·帕卡德和比尔·休利特两人创立了休利特——帕卡德公司,即现在有名的惠普公司。他们当年工作的车库已经被确立为硅谷发祥地的标志。风靡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就是由美国惠普公司引起的。

1959年,正当惠普公司在戴夫·帕卡德的领导下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发现公司的员工工作热情并不高。惠普公司的股票自1957年上市以来节节攀升,成为当时华尔街的宠儿,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什么还不高呢,难道他们还不知道满足吗?员工心里还有什么想法和怨言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帕卡德进行了调查。当他婉转地问道公司的一名检测员时,这名检测员告诉他:“是的,我为在这样一个大公司工作感到自豪。但是,作为一名员工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工薪是在上升,但老板是老板,伙计还是伙计。”

听了员工的话,帕卡德陷入了深思。这使他悟到:只有让大家都成为公司的主人,大家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齐心协力地把工作做好。

认识这个道理以后,第二天,帕卡德就在主持公司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惠普公司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公司发展的巨大利益也分配到辛勤工作的员工那里,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他把公司股票分阶段按工作时间分给职工。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以后,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企业立即面貌一新。从此以后,职工持股计划的做法很快风靡美国。

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重要一点是使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有些企业也曾采取了这一做法。

有些企业感到这样做还可以,但也有职工有大呼上当的感觉。因此,职工持股计划的实行,一定要保证在职工入股的钱不付诸东流的基础上。

做人一定要有志气

倪润峰,曾任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长虹由一个生产军品的企业起步,是他使长虹成为民族品牌代表,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一杆大旗。

倪润峰,从1985年长虹开始生产彩电起就担任带头人。长虹在偏远的四川绵阳。它在1980年率先转型,与日本松下合作,成为国内首批引进生产线批量投产彩电的企业。

就在彩电炙手可热的1988年,厂长倪润峰带领大家研制出了第一台立式遥控机型,他还组织了200多名销售员“上山下乡找市场”,一番拳打脚踢之后,长虹成为全国首批45家国家一级企业之一,而且是西部唯一的一家。

近20年来,长虹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军工企业——长虹机器厂,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彩电研发和制造商、全球最大投影电视研发和制造商、亚洲最大电子部器件研发和制造基地、中国最大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和技术供应商、中国最大电源系统研发和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环保电池生产基地之一、西南最大数字变频空调基地和中国数字视听产品主要制造商。“没有倪润峰,就没有今天的长虹。”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长虹员工如是说。对于倪润峰这样对于民族工业做出贡献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2006年7月8日,随着地方政府一纸任免状,一个“教父”级企业家离开了他战斗20年的舞台。倪润峰离开了,但长虹还要前进。“中国造,应该成为高质量、高技术、高价格的代表,中国的民族企业家应该有这个志气。”倪润峰说。

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倪润峰是我国首批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人有很大关系。因为“首批引进”得有“首批引进”的眼光、决心和魄力。从这点看,“没有倪润峰,就没有今天的长虹”。这可能就是倪润峰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榜上有名的重要原因。对伟人不能求全责备,对企业家也应该这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