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1:17:56

点击下载

作者:卫茂平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德语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

德语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试读: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Das Hildebrandslied, um 820)

德国现存唯一一部用古高地德语创作的英雄史诗,被看作德国文学史的开端。史诗并不完整,只保存下来68行,有头无尾,大约写成于810年到820年间。史诗的背景为公元4至5世纪由于匈奴人的入侵而带来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主人公名叫希尔德布兰特,他的首领是罗马帝国日耳曼雇佣兵的领袖之一推奥特里希。推奥特里希不堪另一个日耳曼雇佣兵领袖奥多阿卡的排挤而远走他乡,希尔德布兰特随其转战南北,最后逃往匈奴。多年后,白发苍苍的希尔德布兰特跟随推奥特里希又打回家乡。在家乡的边界上,一个青年战士视他为匈奴人而不让他入境,两人于是展开决斗。决斗之前,两人互报姓名,希尔德布兰特这才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哈杜布兰特。他当年离家之时,儿子尚且年幼,现在已成为一名威武的战士,而希尔德布兰特自己却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大喜之下,希尔德布兰特竭力避免这场决斗,并将日耳曼人最珍爱的装饰品赠送给儿子。但哈杜布兰特拒绝希尔德布兰特的赠物,认为这是老者的一个诡计。希尔德布兰特不愿做杀死儿子的凶手,也不愿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因此矛盾万分。但这时儿子因他不愿应战而骂他是胆小鬼,老人深感自己身为战士的荣誉和尊严受到损伤,心中激起了父子之爱与战士荣誉之间的激烈斗争。最终,战士的荣誉感迫使他向自己的儿子应战。他们大战了几个回合,史诗写到这里就中断了。据别的传说记载,父亲最后杀死了儿子。而13世纪的《新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则以父子相认、同返家乡的大团圆结局,体现了仁慈、容忍的基督教精神向日耳曼文化传统的渗透。《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古日耳曼人部落在欧洲民族大迁徙时代确实产生了不少英雄传说,成为后世诗人取材的源泉。由于此类英雄传说歌颂荣誉、忠诚、职责,不着力于宣扬基督教精神,因而长期为基督教所排斥。史诗反映了日耳曼人封建化和基督教化之前氏族社会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古代日耳曼人的精神面貌,例如,战士的荣誉与尊严高于一切。希尔德布兰特为之甚至可以牺牲父亲之爱。因此,在史诗中,荣誉感最终还是战胜了血缘关系。

《尼伯龙人之歌》(Das Nibelungenlied, um 1200)

德意志民族最杰出的史诗,被称为“德意志的伊利亚特”。史诗内容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就已流传,12世纪前后定型。共9516行,分为《西格弗里德之死》和《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两部。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德曾杀死巨龙,拥有尼伯龙人的宝物,他以龙血沐浴,全身除背部一块地方外刀枪不入。他倾心于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巩特尔则爱慕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冰岛女王武艺超人,求婚者须和她比赛,输于她者要将首级留下。巩特尔向西格弗里德求助,西格弗里德以和克里姆希尔特结婚为条件,答应了他的求助。西格弗里德随后扮成家臣,随巩特尔前往冰岛,助其成功地带回冰岛女王,两对新人同时举行婚礼。之后,西格弗里德又隐身协助巩特尔制服布伦希尔特。不久,西格弗里德携克里姆希尔特回到尼德兰。10年后,西格弗里德夫妇应邀到勃艮第作客。期间,克里姆希尔特和布伦希尔特因小事起争执,布伦希尔特从克里姆希尔特口中得知当初的真相,羞怒之下决意报复。巩特尔的朝臣哈根答应替她报仇,他设计骗得西格弗里德背部的秘密,在行猎时将西格弗里德刺死,夺得宝藏的钥匙,并将宝物沉入莱茵河中。克里姆希尔特为报杀夫之仇,嫁给了匈奴王艾采尔。13年后,她邀请兄长巩特尔和哈根等到匈奴作客。在宴会上,克里姆希尔特将竞技比武弄假成真,巩特尔和哈根被捉。克里姆希尔特因追问尼伯龙人宝藏的下落不得,先后杀死巩特尔和哈根。勇士希尔德布兰特不能容忍克里姆希尔特的滥杀,愤怒之下又杀死了她,史诗在一片血泊中收场。史诗由北欧神话、历史根据以及英雄传说混合而成,虽取材于神话并以民族大迁徙为时代背景,反映的却是12世纪日耳曼人逐渐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封建社会现实,如妇忠于夫、臣忠于君的封建道德及森严的等级观念,歌颂了封建骑士的勇敢精神。史诗还反映了封建社会兴盛时期人们对财富的贪欲,认为占有财产比忠诚更重要。另外,史诗中没有为祖国和集体而战的爱国内容,这与西班牙、法国及英国同期的民间史诗大为不同,基督教精神在史诗中也几无痕迹。史诗对后世影响颇大,不少德国作家如萨克斯、富凯、黑贝尔、瓦格纳等皆曾由此取材创作。

《阿米斯牧师笑话集》(Die Schwänke des Pfaffen Amis, 1230)

德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民间故事书。笑话集的大致内容是,一位叫阿米斯的牧师不断地捉弄别人,甚至采取一些粗野的行为来达到捉弄别人的目的。整部笑话集共包括12个故事,此外还有前言和后记。大约250年后,这类故事又出现在德国民间故事书《梯尔·欧伦斯皮格尔》(Tiel Eulenspiegel, 1515)中。在其他不少民族的民间故事书、笑话集中也有这类故事出现,这一传统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作者是斯特里克(Stricker),他可能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位市民作家,至少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创作最多的作家之一。还在他生活的时代,他创作中的反传统性就已经引起了争议。斯特里克的个人资料已无从寻找,人们只知道他大致出身于社会下层,以流浪创作为生。而且,对斯特里克是他真正的名字还是常见的艺名也有争议,因为德文单词Stricker本身还有“编故事者”的含义。从他作品中的方言色彩看,他应该是南莱茵—法兰克人或东法兰克人,其创作和生活的时代大致在13世纪上半期。在德国文学史上,斯特里克是第一个写作笑话故事的作家,早于汉斯·萨克斯和塞巴斯蒂安·布兰特。今天,《阿米斯牧师笑话集》被看作是斯特里克最重要、最著名的作品,他在德国文学史上的功绩主要缘于这部笑话集,其他的叙事作品还有《来自百花谷的丹尼埃尔》、《卡尔》、《妇女的荣誉》及一些寓言故事。在这部笑话集中,斯特里克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故事编织成一部“笑话小说”,并确立了一个主要人物形象——阿米斯牧师,全部笑话故事都围绕他展开。因此,阿米斯牧师可以说是后来的民间故事书《梯尔·欧伦斯皮格尔》中的流浪汉梯尔·欧伦斯皮格尔的前辈。不过,今天的读者读这部笑话集已经感觉不到有什么幽默之处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这部笑话集的价值只在于帮助我们对当时社会的宗教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谷德伦之歌》(Das Kudrungenlied, um 1240)

德国著名的民间史诗。全诗6860行,分为哈根、希尔德和谷德伦三个部分。爱尔兰王子哈根被怪鸟捉到一个荒岛上,结识了同被怪鸟掠来的三位公主。后来,一艘船驶过这里,救出了他们。回到故乡后,哈根与其中的希尔德公主结婚,他们的女儿也被哈根取名为希尔德(第二代)。哈根成为爱尔兰国王后,声言要处死所有向他女儿求婚的人,但北尼德兰的黑格林根国王赫特尔仍派人前来求婚。赫特尔的侍从用歌声把希尔德从宫中诱走,哈根随后追赶,但希尔德最后还是成了赫特尔的妻子。赫特尔和希尔德生下两个孩子,男孩叫奥特文,女孩叫谷德伦(第三代)。谷德伦貌美如花,西兰岛的青年国王赫尔维希和诺曼底国的王子哈特穆特都来求婚,谷德伦和父母倾向于勇敢的赫尔维希。根据风俗,谷德伦订婚后须在父母家逗留一年方能过门。求婚失败的哈特穆特乘赫特尔出征在外,掳走了谷德伦及其忠实的侍女希尔特堡。赫特尔随后追赶,与诺曼底人在海上展开激战,赫特尔战死,谷德伦被哈特穆特掳到诺曼底。但谷德伦拒绝与哈特穆特成婚,被其母强迫去海边洗衣干粗活,受了13年折磨,但她坚信未婚夫和同胞会来救她。若干年后,赫尔维希和奥特文率兵攻打诺曼底,杀死了诺曼底国王,掳获了哈特穆特。善良的谷德伦求未婚夫赦免了哈特穆特,但哈特穆特的母亲仍被武士处死。最后,赫尔维希和谷德伦、谷德伦的哥哥奥特文和哈特穆特的妹妹奥特伦、哈特穆特和谷德伦的侍女希尔特堡同时举行婚礼。史诗中的谷德伦(第三代)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苦难面前的不屈、在爱情上的坚贞、在纷争面前的宽容,都是此前文学作品中没有过的。谷德伦对诺曼底国王和王后并无复仇之意,通过她高贵的心地,仇恨和纷争终于变成了和平。史诗甚至以尼德兰人和诺曼底人的联姻结尾,颇不同于《尼伯龙人之歌》中一心复仇的克里姆希尔特,或许史诗作者受了基督教精神的影响。此外,谷德伦爱上赫尔维希虽得到父亲的同意,但却是她自己选中的,颇有自由恋爱色彩。但史诗有明显的结构缺陷,三个部分缺乏内在统一性。史诗只有一个手稿流传后世,也说明它在当时并不十分受人欢迎。

《梯尔·欧伦斯皮格尔》(Tiel Eulenspiegel, 1515)

德国民间故事书。这本书实际上是一部笑话和滑稽故事的汇编,全书共有59个故事,记叙农民出身的流浪汉欧伦斯皮格尔如何到城里谋生,以及他如何设计捉弄、欺骗那些自以为是的封建领主、教会教士等。因为城里人经常瞧不起“乡下人”,欧伦斯皮格尔就作为一个乡下人对城里人进行报复,证明“乡下人”一点儿也不比他们笨,而且这些自以为聪明的所谓“城里人”还经常上他的当。16世纪的德国文学在民间故事书和民歌方面成绩颇大,《梯尔·欧伦斯皮格尔》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民间故事书是在13至15世纪德国民间笑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并非真正的“民间”创作,而是由一些并不出名的作家撰写,供普通市民消遣娱乐。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传说、中世纪的骑士史诗、意大利小说、法国爱情小说等,但德国民间故事书中真正有价值并且最著名的都是取材于本国历史文化的民间故事书。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些民间故事书都是散文体形式的小说或短篇小说集,属于市民文学,是后世德国小说的先驱,与我国明清话本在形式上也有相似之处。《梯尔·欧伦斯皮格尔》在编排方法上明显模仿了德国第一部笑话集《阿米斯牧师笑话集》(Die Schwänke des Pfaffen Amis, 1230),作者巧妙地将欧伦斯皮格尔写成一个流浪汉,把各种故事都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让他到处浪游,为人做工,从而接触到各个地区属于社会各阶层的人,讽刺的面也随之扩大到了整个社会。但是,故事集中也有一些糟粕的成分,诸如欧伦斯皮格尔如何以捉弄他人为趣事的庸俗内容,不仅报复自以为是的统治阶级还嘲弄医生、面包师、裁缝等劳动者阶层。《梯尔·欧伦斯皮格尔》出版后不久就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后来,比利时作家考斯特还曾经利用过欧伦斯皮格尔的故事,只不过把他塑造成了一位尼德兰反抗西班牙异国压迫的勇士,进而把欧伦斯皮格尔写成了人民英雄,这大概也是故事书《梯尔·欧伦斯皮格尔》魅力的一个佐证。

《希尔德市民故事集》(Die Schildbürger, 1597)

德国16世纪民间故事书,与另一本民间故事书《梯尔·欧伦斯皮格尔》(Tiel Eulenspiegel, 1515)齐名。这部故事书产生于阿尔萨斯地区,1597年首次出版,书名全称为《拉莱故事书——拉莱堡居民罕见的、荒诞的、闻所未闻而且至今未被描述过的故事和行为》。1598年在法兰克福刊行第二版,改名为《希尔德市民故事集》。关于书中故事的来源,文学界曾经有过不少的猜测和研究。根据1597年版故事书的前言,大致可以推断出这本故事书来源于口头流传的笑话和当时流行的一些故事,而且大多来自德国南部地区,如约尔格·维克拉姆的《车中小书》、雅格布·弗莱的《花园协会》、米夏伊尔·林德纳的《卡齐波里》等,甚至也取材于汉斯·萨克斯所写的笑话以及故事书《梯尔·欧伦斯皮格尔》。这部故事书虚构了一个叫希尔德的小镇,并围绕镇上的市民展开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笑话故事。书中介绍说,希尔德的市民是希腊七贤之一的后代,本来非常聪明,因而被世界各地的国王及贵族们争相聘走做顾问,但他们的家乡却因此逐渐变得荒芜起来。为了恢复故乡的繁荣,他们不想再离开家乡,就采用装傻的办法。他们开始对任何话只作字面的理解,即使比喻也不例外,并且做了很多蠢事。他们装傻装得非常成功,并且不知不觉地一直维持下去,逐渐形成了习惯,最后全村人都变成了傻子。书中有一些非常有名的笑话故事,如“希尔德市民建市政厅”讲述他们建了一座市政厅,却没预先留窗户,只好在中午用口袋装日光倒进厅里;“小镇的盐碱地”讲述他们在地里播种食盐。其他比较著名的故事还有“皇帝陛下来访”、“老墙上的母牛”、“沉钟”、“要么不学,要么一天学完”、“希尔德市民举行狂欢节游行”等。《希尔德市民故事集》内容生动,语言幽默,人物既可笑又可爱,他们的种种恶作剧表现了市民阶级无力反抗各种压迫的自我嘲讽,同时也表明封建领主统治束缚了人民的智慧。如今,关于希尔德市民的传说已经成为德国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也曾编辑过这类笑话集。

阿尔尼姆,路德维希·阿希姆·封(Ludwig Achim von Arnim, 1781—1831)

德国19世纪初的著名作家,海德堡浪漫派的主要领袖和代表作家。1781年出生于柏林的一个贵族世家。父亲是普鲁士王宫的主管,曾经担任普鲁士派驻哥本哈根和德累斯顿的公使,做过柏林剧院经理。他从小接受普鲁士容克贵族的传统教育。1798年到1801年,先后在哈勒和哥廷根的大学攻读法学和数学。这期间,他撰写了大量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1805年起,他与好友克莱门斯·布伦塔诺一起住在当时德国浪漫派文学中心的海德堡。1808年,在海德堡创立了浪漫派的重要报纸《隐士报》(Zeitung für Einsiedler)。1806年到1808年,他与布伦塔诺合作,编辑了一套三卷本的民歌集《儿童的神奇号角》(Des Knaben Wunderhorn),这是他在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功绩。从1809年起,阿尔尼姆住在柏林。在那里,他与浪漫派作家富凯、克莱斯特等交往,曾经参与克莱斯特主办的《柏林晚报》的出版工作。1811年,他成立了一个“餐桌协会”,即后来的政治团体“基督教德意志餐桌协会”。同年,他与布伦塔诺的妹妹贝蒂娜·布伦塔诺结婚,共育有六个孩子。他坚决支持人民1813年反抗拿破仑的战争。从1814年直至去世,他主要住在自己的庄园里,并通过为一些报纸、杂志和年鉴撰稿或亲自从事出版工作参与柏林文学界的活动。阿尔尼姆一生创作丰富,留下了大量的剧本、小说和评论。此外,中篇小说《埃及的依莎贝拉》(Isabella von Ägypten, 1812)也是他的代表作,反映吉卜赛人的命运,语言优美,叙述生动,海涅曾大为赞赏。阿尔尼姆被认为是德国浪漫派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95年,国际阿尔尼姆协会在德国埃尔兰根市成立。

《儿童的神奇号角》(Des Knaben Wunderhorn, 1806—1808)

路德维希·阿希姆·封·阿尔尼姆和克莱门斯·布伦塔诺合作编写的德国民歌集,包括德国的情歌、军歌、流浪歌曲、儿歌等,时间跨度从中世纪到18世纪。早在1805年夏天,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就已经有了编撰民歌集的想法。1806年,两人开始编撰《儿童的神奇号角》的第一部,歌德曾对他们的开创性工作表示赞赏和鼓励。第一部出版后反响很好,极大地促进了第二部和第三部民歌集的迅速出版。但当时有学者表示异议。格林兄弟就认为他们的编写不够科学,认为他们伪造了一些民歌,或者按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天然质朴的民歌残篇进行了加工,但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认为,新旧民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海德堡浪漫派和同样住在海德堡的学者约翰·亨利希·福斯之间也有过长时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忠实地复原民间创作究竟是否可能。另外,两位编撰者之间也发生过争论:布伦塔诺曾批评阿尔尼姆对一些德国民歌的加工超出了修补的界限,使得它们读起来过于诗意。格林兄弟也加入了这场关于“自然诗”和“艺术诗”的辩论,雅各布·格林赞同天然质朴的民歌,威廉·格林则强调民歌的可译性和可编性。但在总体上,人们对《儿童的神奇号角》的赞美远大于批评。歌德既称赞它保持了民歌质朴天然的本色,也称赞集子面向知识分子所做的加工整理。歌德还推荐说,每个家庭的厨房里和每位学者的钢琴前都应摆放这本民歌集。海涅和梅林也都很欣赏这部民歌集。公允地说,尽管人们对阿尔尼姆再加工民歌的批评有时显得过分,但并非毫无道理,编撰者对艺术的不同定义确实也应与对作品本身的要求区分清楚。除了修改原文以适合自己的艺术趣味外,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搜集民歌的目的在于复兴中古民族文化和古德国的民族精神,恢复宗法制度的传统感情,编选时也是有政治倾向的。不过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部出色的民歌集。此外,这部民歌集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编辑出版的歌谣、诗歌和祈祷歌的集子。一些浪漫派作曲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还为集子里的一些民歌重新谱曲。

阿皮茨,布鲁诺(Bruno Apitz, 1900—1979)

德国小说家、剧作家,民主德国享有盛名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莱比锡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小与母亲关系密切,早年对艺术的兴趣以及他的政治活动都得到了母亲的支持。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皮茨就成为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狂热支持者,并加入社会主义工人青年团。1917年,他向罢工的兵工厂工人发表反战演说,被判19个月监禁。提前出狱后,他又在莱比锡参加1918年的11月革命,并开始在那里做书店店员,不久因参加罢工遭到解雇。卡普暴动时,阿皮茨又参加抗击斗争,在此期间,他开始在讽刺性刊物和德国共产党的报纸上发表诗歌和小说。1927年,他加入德国共产党,同时继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被捕入狱三个月。1937年,他再次被捕,以阴谋叛国罪被判两年零10个月监禁,后来又被关进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直至1945年才被释放出来,从而成为这一惨绝人寰的集中营罪恶的见证人。8年的集中营生活不仅深深地影响了阿皮茨的个人生活,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他的代表作

《赤手斗群狼》(Nackt unter Wölfen, 1958)

,以自己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揭露法西斯的残酷暴行,歌颂集中营地下抵抗组织英勇顽强的斗争,并深切悼念无数死去的难友。这部小说先后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量达数百万册,阿皮茨的名声也因之超越了德国国界。由于这部小说,阿皮茨获得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文学艺术奖和艾里希·魏纳特奖。阿皮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入了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为莱比锡人民日报工作,还负责莱比锡剧院的领导工作,随后担任民主德国作家协会党委领导小组成员。在繁忙的行政和党务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广播剧、喜剧、小说、电影剧本等。鉴于他的杰出成就,他曾多次受到民主德国最高级别的表彰。《赤手斗群狼》(Nackt unter Wölfen, 1958)

布鲁诺·阿皮茨的代表作,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纳粹集中营内地下反法西斯战士与纳粹分子的英勇斗争。1945年春,一名波兰囚徒被运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囚徒首领赫费尔和皮皮西在他的手提箱中发现了一个犹太男孩,并得知其父母已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遇害。赫费尔和皮皮西是集中营地下抵抗组织成员,为了按原计划暴动,组织负责人博霍夫想让波兰囚徒带小男孩转移。但此时集中营党卫队头目茨魏林发现了小男孩。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暗中安排让小男孩留在集中营,这样他可以在美军到达后以此邀功免罚。但茨魏林的妻子认为这样太危险,茨魏林遂改变想法,让另外两个党卫队头目赖内博特和克卢蒂希得知此事。党卫队进行搜查,却没找到小男孩,便把囚徒首领赫费尔和柯罗平斯基关起来审讯,并想从赫费尔口中获得集中营地下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共产党员克雷默利用茨魏林打算为自己留后路的心理,试图通过他营救两位战友。但赖内博特看穿了茨魏林的意图,反过来要他彻底查清地下抵抗组织。赖内博特还让人把皮皮西和另一名囚犯关了起来,并严刑拷打皮皮西。皮皮西被拷打致死,但纳粹还是没抓到小男孩。此后,茨魏林炮制了一份地下抵抗组织成员名单,纳粹头目施瓦尔命令将这些人全部枪决,但这些人当晚就全部消失了。不久,美军占领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茨魏林和赖内博特马上狡猾地躲了起来。最后,赫费尔和柯罗平斯基被释放,犹太小男孩也活了下来。小说取材于真实史料,是阿皮茨八年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生活的写照。在小说中,阿皮茨对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囚徒的生活和斗争作了生动的描写,强烈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讴歌了集中营内反法西斯战士和进步人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结构方面,小说以营救小男孩为线索逐步展开集中营地下抵抗组织的斗争全貌,把掩护孩子免遭法西斯匪徒的迫害与集中营解放前夕的地下斗争结合在一起,并塑造了克雷默、博霍夫、赫费尔、皮皮西等感人的正面人物形象。为了表示对受难同志的敬意和哀悼,阿皮茨在书中特意用了他们的真名实姓。这部小说曾经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发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埃布纳–埃申巴赫,玛丽·封(Marie von Ebner-Eschenbach, 1830—1916)

奥地利女作家。出生于奥地利一伯爵家庭,其父弗兰茨·杜布斯基伯爵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战功显赫,成为维也纳宫廷的侍从官。尽管她接受的是传统的贵族教育,即家庭女教师的教育,但从小便具有反抗精神。1848年,她嫁给比自己大15岁的工程师埃布纳埃申巴赫男爵。丈夫大力支持她的求学和文学创作。1856年她移居维也纳,与德国和奥地利的许多作家有交往,匿名发表了书信体讽刺作品《来自弗兰岑巴特的信》(Aus Franzenbad, 1856)。之后,她又陆续写了一些剧本,但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她在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影响下转向小说创作,凭借中篇小说《博彻娜》(Bozena, 1876)一举成功。1898年,她获得奥地利艺术和科学荣誉勋章。1900年,维也纳大学授予她荣誉博士,她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1906年她出版了回忆录《我的童年》(Meine Kindejahre)。她的作品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同情普通劳动人民,风格独特,语言颇有感染力。自从她发表短篇小说《女钟表匠洛蒂》(Lotti. Die Uhrmacherin, 1880)之后,各家出版社向她敞开了大门。此后,她成为最著名的德语女作家之一。1881年到1890年她出版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根培莱的男爵一家》(Die Freiherren von Gemperlein, 1881)是奥地利文学中批判讽刺作品的杰作;短篇小说集《乡村和城堡的故事》(Dorf-und Schlossgeschichten, 1883)和《乡村和城堡的新故事》(Neue Dorf-und Schlossgeschichten, 1886)批判社会现实,对下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中篇小说《他让吻手》(Er lasst die Hand küssen, 1886)揭露并抨击了残酷的农奴制。1890年以后,她的戏剧创作也获得世人认可,如喜剧《没有爱》(Ohne Liebe, 1888)和《终结》(Am Ende, 1895)曾在柏林剧场获得极大成功。长篇小说《死刑犯之子》(Das Gemeindekind, 1887)是其代表作。

《死刑犯之子》(Das Gemeindekindl, 1887)

《死刑犯之子》玛丽·封·埃布纳埃申巴赫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又译作《乡村里收容的孩子》。该小说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故事发生在1860年摩拉维亚的一个乡村。主人公帕维尔·霍卢普家境贫寒,父亲不仅酗酒,而且喜好家庭暴力。一天,父亲因抢劫杀人罪被判处绞刑。在法庭上,他不断将罪行推给妻子,而妻子因为畏惧不敢反驳,结果被判同谋罪,服刑10年,留下帕维尔和米娜达兄妹两人。兄妹俩仍然留在村子里,命运却截然不同:村里的男爵夫人很喜爱漂亮的妹妹米娜达,收养了她,并送她去城里的修道院接受教育;而哥哥帕维尔由村里抚养,寄居在劣迹昭著的牧人夫妇家。由于父母的罪行和坏名声,帕维尔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和虐待,他也逐渐染上恶习,经常逃课、打架甚至偷盗,并以此为荣。最终,他成为坏孩子的典型。尽管帕维尔对村里人的憎恨与日俱增,他却对牧人漂亮的女儿文斯卡十分顺从,尽管他也隐约感觉到文斯卡只是在利用他,因为她一心想嫁给村长的儿子彼得。一次,他给村长送药,结果村长吃完药便死了。村里的人都怀疑是他干的。尽管最后证明事情与他无关,但仍然有人骂他“投毒者”。多年之后,帕维尔费尽周折,终于见到了米娜达。妹妹对哥哥的堕落感到很吃惊,劝他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于是,帕维尔决心改邪归正。在妹妹和学校老师的影响下,帕维尔逐渐有了转变。他没有屈服于周围恶劣的环境,努力改变自己。他勤奋学习,辛勤劳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即便有人嘲讽他,他也避免和别人打斗,并尽量控制自己的仇恨。帕维尔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正直的农民,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母亲出狱后,他不顾他人的恶意诽谤,把她接回家中赡养。小说通过帕维尔转变的事实驳斥了自然主义的环境论和遗传论,指出人的品质和性格并非完全来自遗传,即使出身不好而又沾染坏习气的人,只要他能醒悟,坚信自我教育的力量,就可以走上正道。

埃申巴赫,沃尔夫拉姆·封(Wolfram von Eschenbach, um 1170—1220)

德国重要的骑士史诗作者,中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据传出生于法国安斯巴赫附近的埃申巴赫,下层贵族出身,法兰克骑士,未受过系统教育,多年作为行吟诗人流浪各地,深入民间。他曾先后在韦特海姆伯爵宫廷和贵族迪尔处供职。在奥登瓦尔德的城堡维尔德贝格,埃申巴赫曾经写作了

《帕尔齐伐尔》(Parzival, um 1200)

的一部分。这部作品还未完成,他已在图林根公爵赫尔曼宫廷服务。宫廷封建主死后,他回到家乡,与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1204年他结识诗人福格威德(Vogelweide),晚年生活在施泰尔马克。埃申巴赫是宫廷史诗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骑士史诗《帕尔齐伐尔》是其代表作,取材于法国克雷蒂安·德·特洛阿的同名骑士史诗,但在语言和思想上都超过了特洛阿的作品。这部长达两万多行的史诗讲述的是流传于欧洲的有关圣杯的传说,叙述帕尔齐伐尔怎样从无知稚童成长为圣杯堡骑士。这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发展小说”。埃申巴赫的著作还有《维勒哈尔姆》(Willehalm,um 1215—1218)和《蒂图雷尔》(Titurel, 1215年后)。这两部作品都未完成。埃申巴赫早期的八首骑士爱情诗歌中有三首是以叙事体起始的“破晓歌”,描写清晨骑士与情人告别的情景,语言生动,含义深刻。埃申巴赫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在他的《帕尔齐伐尔》中,他宣称自己根本不识字,可是根据他的作品,又很难令人相信他是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他拥有广博的拉丁语知识,作品取材广泛,涉及自然、地理、医学、天文学、神学等领域,同时也显示了他的法国语言和文学知识。埃申巴赫的作品富于形象性,长于讽喻,高潮迭起,出人意料,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叙事风格。《帕尔齐伐尔》(Parzival, um 1200)

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最重要的作品,被视为德国文学中的第一部“发展小说”。整部史诗共有两万多诗行,约存在70个手抄本,是德国骑士史诗的代表作。这部史诗叙述了流传于欧洲的有关圣杯的传说。这个圣杯据说是耶稣及其门徒在最后的晚餐时所用的杯子。这一圣杯藏于圣杯堡,由圣杯堡骑士和圣杯堡国王看护,只有心地纯净的人才能接近它。《帕尔齐伐尔》讲述的就是帕尔齐伐尔怎样从一个单纯无知的幼童,经过骑士阶段的发展和内心锤炼,最后心灵成熟,成为圣杯堡的骑士。在帕尔齐伐尔的童年时代,作为骑士的父亲便战死沙场,母亲为了避免儿子日后遭到同样命运,便与儿子在森林里隐居。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得帕尔齐伐尔不谙世事、单纯幼稚。后来,他在森林中偶遇一群骑士,十分羡慕他们的生活,不顾母亲的阻拦,决定去争取骑士荣誉。经历了许多冒险,帕尔齐伐尔终于到达亚瑟王的宫廷,成为圆桌骑士。可是他不愿安于现状,继续远行去建功立业。途中得到年老骑士的教诲,并解救了被困在城堡中的女贵族,之后与她结婚。思母心切的帕尔齐伐尔前往森林探望母亲。途中经过一座城堡,即传说中的圣杯堡。尽管他早已被选中为圣杯堡国王继承人,但是由于他拘泥于一般的骑士习俗,没有对受伤的国王表示出同情,因而没有通过最初的考验。经过五年的追寻和不断的自我否定,他终于再次找到圣杯堡,用自己的关心使圣杯堡国王恢复健康。在此帕尔齐伐尔也得以与妻儿团聚,并最终成为圣杯堡国王。史诗指出,人应该通过对自己过失的认识、内心的完善及怜悯的力量,而不仅仅是骑士冒险精神,去追求目标。同时史诗大力宣扬只有在对上帝的忠实信仰中才能达到人的内心平和以及心灵创伤的康复。由于受中世纪世界观的局限,作者把“成为圣杯堡国王”作为最高理想,圣杯堡成了骑士的人道主义乌托邦。

艾希,君特(Günter Eich, 1907—1972)

德国诗人、广播剧作家。出生于莱布斯的一个农场主家庭,1925年中学毕业后进入柏林大学学习汉学,后又去莱比锡和巴黎求学,攻读法律和汉学。1930年,他出版了《诗集》(Gedichte, 1930),这是他的第一部诗集;1932年,他中断学业,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主要写广播剧。到30年代末期,共创作了25部广播剧。1939年,艾希应征入伍。1942年,早年发表的哀婉动人的爱情小说《卡特琳娜》(Katharina, 1935)在前线广为阅读,使艾希在将士中声名大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他被美军俘虏,被俘期间并没有停止创作。其中的诗歌《盘点》(Inventur, 1945)和《茅坑》(Latrine, 1946)被认为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他于1946年获释,在巴伐利亚定居。1947年,他参与创建文学社团“四七社”,并在三年后成为第一位“四七社”文学奖获得者。在20世纪50年代,艾希创作了大量的广播剧。他精湛的语言艺术使得广播剧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1953年,他凭借广播剧《别人和我》(Die anderen und ich, 1952)荣获“战争瞎子广播剧”奖;1959年,获德国最重要的毕希纳文学奖。除了广播剧外,艾希还出版了诗集《雨的信息》(Botschaft des Regens, 1955)、《档案》(Zu den Akten, 1964)、《机缘和石头花园》(Anlässe und Steingärtenl, 1966)以及散文集《鼹鼠》(Maulwürfe, 1968)、《我办公室里的西藏人》(Ein Tibeter in meinem Büro, 1970)等。艾希的早期诗歌受自然抒情诗影响,以歌颂自然为主。他本人不属于任何党派,对整个现实持怀疑态度,战后的作品多以当代生活为主题,反映下层人民的遭遇。他在广播剧这一艺术形式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被认为是诗意广播剧的创始人。早在战前他就发表了《歌唱家卡鲁索的生与死》(Das Leben und Sterben der Sängers Caruso, 1932)等20余部广播剧,继广播剧

《梦》(Träume, 1953)

之后,又出版了广播剧集《声音》(Stimmen, 1958)和他最后一部广播剧《时间和土豆》(Zeit und Kartoffeln, 1972)。《梦》(Träume, 1953)

君特·艾希的广播剧。该剧具有前实验主义特征。艾希虽然没有使用典型的先锋派语言,但他放弃了传统的线型故事发展结构,而是将五个不同的梦通过作者的叙述松散地连接起来,每个梦均有开头和结尾部分,并在结尾部分进行评述。这五个梦分别是位于五大洲的五个不同的人做的。第一个梦中充斥着铁路发出的单调的声音。一家三代挤在一个狭小、黑暗的车厢里。他们也是唯一看见过那个拥有青山绿水、长着花草树木的世界的人。突然,行驶的噪音变大了,显然火车遇到了事故。第二个梦是一个天津米商50岁的女儿做的。她梦见一对中国夫妇,根据一则广告,把自己的小孩卖给一个喝人血的有钱人。第三个梦是一个澳大利亚的汽车机械师做的。他梦见一个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一步步地逼近他和他的家人,并把他们赶出了家门。根据逃亡中一条不成文的法则,任何人不许带走任何东西。由于他的小女儿带上了心爱的布娃娃,其他居民害怕敌人报复,遂将他们一家赶出城去。在第四个梦里,一位莫斯科的地图测绘员参加了对非洲原始森林的科学考察。到处都是传递消息的鼓声,没完没了,最后他丧失了记忆。第五个梦是一个纽约人做的。在梦里,他听到持续不断的蚂蚁啃东西的声音。后来,他的父母亲也成了蚂蚁的食物。他们的房子、居住的城市还有整个地球究竟什么时候会崩溃,取决于下一次风暴什么时候到来。《梦》被认为是第一部详细描述了当时社会主要特征的广播剧。该剧以寓意的手法描写了发生在五大洲的五个不同人的梦,揭示了危及人类和社会的种种威胁。

艾兴多夫,约瑟夫·封(Joseph von Eichendorff, 1788—1857)

德国浪漫派诗人、小说家。出生于上西里西亚拉蒂博尔附近的卢博维茨宫,为虔诚的天主教贵族世家,在相当自由的氛围中度过了幸福的童年。1805年到1808年间,他先后在哈勒大学和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其间结识了海德堡浪漫派代表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并开始创作诗歌。1810年,他到维也纳继续学习,并于1812年完成学业。1813年到1815年间,艾兴多夫参加了反对拿破仑的战争。自1816年起,他在普鲁士政府部门供职,但对文学创作的偏爱始终是他不可动摇的首要选择。1844年,他辞去公职,成为职业作家,专门从事文学创作。艾兴多夫是晚期浪漫派的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多描写自然、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对和谐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摆脱市民生活的愿望。由于他的抒情诗文字浅近,具有民歌风格,罗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理查德·斯特劳斯等著名作曲家曾为他的多首作品谱曲,其中《破碎了的小戒指》(Das zerbrochende Ringlein, 1813)、《假如我是一只小鸟》(Wenn ich ein Vöglein wär)家喻户晓。艾兴多夫在小说创作上也有所建树。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 1826)叙述了一个磨坊主之子的漫游经历,把现实夸张地描写成一个宁静的田园世界。参照歌德的《威廉·迈斯特》,艾兴多夫在长篇小说《预感与现实》(Ahnung und Gegenwart, 1815)中讲述了一个名为弗里德里希的贵族青年周游世界所经历的种种故事,描写了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此外,他还著有中篇小说《大理石雕像》(Das Marmorbild, 1819)、三幕喜剧《求婚者》(Die Freier, 1833)、长篇小说《诗人和他们的伙伴们》(Dichter und ihre Gesellen, 1834)、中篇小说《迪兰德宫》(Das Schloss Dürande, 1837)等。艾兴多夫在其后期作品以及有关文学史的研究中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天主教的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l, 1826)

约瑟夫·封·艾兴多夫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被认为是后期浪漫派最经典的对生活感悟的记录。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形式。主人公和叙述者是乡村磨坊主的儿子。他向往远方,有音乐天赋,喜爱唱歌和拉小提琴。因为不愿帮父亲干活,被视为“无用人”。之后,他带着那把小提琴离开家,漫无目的地四处流浪,寻找幸福,体验着各种偶然和惊险。他先在维也纳附近的一个伯爵宫里当园丁,不久当了税务员。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迷人的姑娘奥莱丽,误以为她是高不可攀的伯爵夫人,只能用美妙的琴声和动听的歌曲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不论贵族生活还是税务员的差事都不是他理想中的追求,于是他怀着对那份不可企及的爱的憧憬,又踏上了漫游的道路。途中幸遇两位画家,同他们一起前往意大利。这期间,他经历了一系列近乎荒唐的冒险经历。他在山上的古堡里被当作出走的贵族小姐,到了罗马又把一位意大利伯爵夫人错认为自己的意中人,闹了许多笑话。他因此一再遭遇种种诱惑,但他总是能够不为所动,始终和大自然一样纯洁、天真和可爱。由于在罗马没有找到幸福,加之对故乡和奥莱丽的思念,他决心离开罗马,重返维也纳。当他回到当过园丁的伯爵那里时,得知他的意中人原来只是伯爵门房的侄女,并且她也深爱着他。于是,他和奥莱丽结了婚,计划去意大利过幸福的生活。“无用人”其实是个有才能的音乐家。他对周围环境不满,与现实格格不入;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田园世界的幸福,却又无力改变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这是一部诗意浓郁的抒情小说,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融贯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也渗透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鄙夷。小说集中体现了艾兴多夫的艺术追求:明快的坦诚、对大自然深切的依恋和质朴的人道主义信仰。当然,艾兴多夫对返归自然的渴望、对田园生活的神往,也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作者对现实一种洁身自好的摆脱。艾兴格,伊尔莎(Ilse Aichinger, 1921— )

奥地利女作家,出生于维也纳艾兴格,在林茨长大,母亲是一位犹太医生。父亲离家后,她随母亲迁回维也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祖母和姨妈被德国纳粹投入集中营,艾兴格本人也因有一半犹太血统,学医被拒,战争结束后,才得遂夙愿。但她中断学业,成为费舍尔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并参与乌尔姆造型艺术学院的建设。1952年,她参加“四七社”聚会,结识同为“四七社”成员的诗人和广播剧作家君特·艾希,两年后与之成婚。艾兴格1948年出版了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更大的希望》(Die größere Hoffnung, 1948),是她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其他重要作品包括广播剧《纽扣》(Knöpfel, 1953)等,小说集《被戴上镣铐的人》(Der Gefesseltel, 1953)、《伊丽莎,伊丽莎》(Eliza Eliza, 1965)、《我与我的语言》(Meine Sprache und ich, 1978),小说、诗歌合集《我居住的地方》( Wo ich wohne, 1963),小说、短文和广播剧合集《坏话》(Schlechte Wörter, 1976),自传体作品《影片与灾难:投向人生的闪光灯》(Film und Verhängnis. Blitzlichter auf ein Leben, 2001)等。艾兴格获奖颇多,包括因《镜中的故事》(Die Spiegelgeschichte, 1952)所获的“四七社”文学奖(1952)和大奥地利国家文学奖(1995)等。

她在创作上受卡夫卡的影响,以寓意方式表现现实,但放弃了采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手段”,只冷静地揭示人的存在之中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点上受到萨特的影响)。其作品常以消失、逃逸和记忆为题。对语言的怀疑、对普遍性现实经验和个体生活体验所持的保留态度,也在作品中留下鲜明的印记。《镜中的故事》(Die Spiegelgeschichte, 1952)

伊尔莎·艾兴格最知名的短篇小说。1948年即已着手写作这一小说,1949年首次分三次连载于《维也纳日报》(Wiener Tageszeitung),后收入小说集《被戴上镣铐的人》,1979年又收入同名小说集《镜中的故事》(Spiegelgeschichte)。小说以罕见的第二人称形式,逆时序地讲述了一名死于堕胎的年轻女子的人生。故事开始于那名女子的死。死亡在此是小说叙事的出发点。女子不长的生命历程,由独白性质的倾吐暗示出事件构成。这些事件依自然时间排列:女子的出生和童年、母亲的早逝、同弟弟们一道成长、学校生活、与一青年男子的结识、爱情和怀孕、不成功的堕胎手术、痛苦不堪的病榻生活、女子死于医院和葬礼。逆时序叙事,并非只体现为独特的叙述技巧。它扭转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和逻辑关系,体现了作家对事件之间关系“令人惊异的见解”和与此相联系的人生态度。这种反向发展不断地被叙述者评述,被作为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来加以佐证和辩护。在葬礼上,代理牧师不是向那悲伤的男友表示哀悼而是道贺;那死去的女子不是被下葬,而是被送回了家;那老妇人让死者复活,回到了死亡之前;女子的疼痛,既然难以忍受,那就毋须忍受,停止下来或者说返回到没有疼痛的状态;代母行使抚育弟弟的职责,这担子太沉重,那也就只好不承担。因此,必须走一条退行的道路,这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向死而生的日常现实,被转换成背弃死亡而走向生存的生命态度。这里面所包含的不仅只是对自然法则的破坏。小说的时间背景是模糊的,只可让人推测是在20世纪;其人物都是一些角色类型,没有姓名和鲜明的个性,甚至主人公也未给出姓名;其叙述者具有多重作用,是那位女子的保护人、安慰者,是把女子从医院中人们的议论那里引开的人,也是指引她走上正确生活道路的引领者。艾兴格一反读者阅读和日常经验的常规,赋予题材以新的张力,把日常生活场景处理得这样陌生和令人惊异,在打破因果链的同时也打破了死亡题材内涵的感伤性。安德雷斯,斯特凡(Stefan Andres, 1906—1970)

德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出生于摩泽尔河畔特里尔的一个磨坊主家庭。早年就读于修道院学校,曾任修道院实习护理员。后在科降、耶拿、柏林等地的大学学习神学、艺术史、哲学和日耳曼学。因为妻子有“非雅利安”血统,1937年携妻流亡意大利。至1949年住在那不勒斯附近的波西塔诺。1950年至1961年返回德国,居住地是莱茵河畔的温克尔。1961年起迁居罗马。逝世于罗马,葬在梵蒂冈的德国人墓地。安德雷斯的早期作品,如长篇小说《兄弟卢齐弗尔》(Bruder Lucifer, 1932)、《无形之墙》(Die unsichtbare Mauer, 1934)等,大多以乡村环境为背景,描写摩泽尔河畔的风土人情,有地区化和方言运用的特征。希特勒上台后,尤其是流亡以后的创作,主题有所改变。小说《我们都是乌托邦者》(Wir sind Utopia, 1943)的故事发生地点是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主角是一个当了雇佣兵的修士,但最终还是下不了杀人的决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长篇小说《大洪水》(Die Sinflut)三部曲,包括《深处的动物》(Das Tier aus der Tiefe, 1949)、《方舟》(Die Arche, 1951)、《灰色的虹》(Der graue Regenbogen, 1959),试图剖析法西斯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经济发展。50年代末和60年代的作品,如悲剧《封锁区》(Sperrzonenl, 1958)、长篇小说《鱼中人》(Der Mann im Fischl, 1963)、《鸽子塔》(Der Taubenturml, 1966)等,在不同程度上含有反法西斯专制的内容。《井中男孩》(Der Knabe im Brunnen, 1953)再现了作者对家乡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他是一个充满幻想的现实主义作家,成果丰硕。其作品构思缜密,色彩斑斓,语言生动并充满活力;内容经常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性同自然性之间的冲突、人生的快乐与死亡的威胁、生命的罪责和赎罪的可能性等。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天主教世界秩序的实现,始终是其作品追求的目标。《井中男孩》(Der Knabe im Brunnen, 1953)

斯特凡·安德雷斯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用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一个德国男孩的童年时光,再现了德国西南部摩泽尔河地区迷人的田园风光。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斯蒂夫的小男孩,是磨坊主斯特凡·埃纳特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小斯蒂夫的生活充满了幻想,总是以好奇的眼睛打量周围的一切。在他的眼里,故乡的每个角落都隐藏着奇迹,水井、河流、村野、磨坊、邻居、商店、城市全都是谜,猜来猜去总也无法猜透。大人们不让小斯蒂夫到水井边去,说里面有水鬼和被拖下去为水鬼牧鹅的小男孩,但他仍然偷偷跑到井边,还把自己在井中的倒影当成牧鹅少年。就这样,小斯蒂夫怀着朦胧的求知欲和急切的好奇心接触周围的世界。读者则通过他的眼睛和他的想象力来领略德国南部摩泽尔河沿岸农村地区的生活:冬季破冰磨面的艰辛、暴风雨来临前抢收小麦的紧张、收获季节脱粒扬场的快乐、体罚对学生身心的摧残、普通居民对天主教的虔诚、农业小镇上各行各业居民的生活面貌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时,狭隘的民族主义也开始冲击这个小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通过与在前线当兵的哥哥的沟通以及与村内一位俄国战俘的交往,小斯蒂夫逐渐明白了战争是坏事情。小说结尾时,和平的日子尚未到来,小斯蒂夫遵照父亲的遗愿去荷兰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井中男孩》是一本描写纯朴、简单的乡村生活的小说,被认为是德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回忆儿童时代生活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的实际上是作者本人对自己人生最初阶段的回忆,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安德雷斯以幽默的笔调和丰富的想象讲述了他在特里尔市附近的故乡度过的童年时光,描述了位于摩泽尔河畔的故乡小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大战期间的日常生活。整部小说没有多少起伏跌宕的情节,也没有多少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的完全是乡村生活的细枝末节,记录的是乡村生活中一些平常而又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些琐碎的故事都是通过小斯蒂夫的视角叙述的,构思精巧,别具匠心。小说大量采用了摩泽尔河流域居民的方言,语言生动幽默,笔触细腻,极富生活气息。安德施,阿尔弗雷德(Alfred Andersch, 1914—1980)

德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慕尼黑一个军官家庭,青年时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法西斯执政后,他因政治立场不同两度被捕,被关入达豪集中营六个月。获释后他在一些企业中当职员,并转向艺术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创作终止,并于1940年、1943年应征入伍,1944年在意大利前线脱逃。在美军战俘营,他曾参与战俘营报纸《呼声》(Der Ruf)的编辑工作。二战结束后,他从美军战俘营回到慕尼黑。1946年至1947年,他与作家里希特共同主办文学及政论刊物《呼声》。因冷战渐临,思想明显左倾的《呼声》没有倒向美国占领当局一侧,被禁止出版。随后,他和里希特拟创立纯文学刊物《蝎子》(Der Skorpion),并于1947年发起一次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的聚会。刊物未获准出版,但聚会却促成了文学团体“四七社”的成立。1948年,他发表评论文章《面临抉择的德国文学》(Deutsche Literatur in der Entscheidung),指出文学在德国道德重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他曾担任文学刊物《文章与符号》(Texte und Zeichen)的主编,并主持过广播文艺节目。1952年出版了讲述逃兵故事的自传体小说《自由的樱桃》(Die Kirschen der Freiheit),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战后文学中别开生面之作。1957年又出版了同类主题的小说《桑给巴尔,又名最后的原因》(Sansibar oder der letzte Grund),描写1937年在波罗的海德国某个港口五个人逃出法西斯牢笼的不同过程,这是安德施最重要的小说。1974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温特施佩尔特》(Winterspelt),讲述1944年德国西部战场上一德军少校策动一个营投奔美军而未成功的故事,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赤色女子》(Die Rote, 1960)、《艾弗莱姆》(Efraim, 1967)。此外,安德施还创作有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广播剧等,曾获多项文学奖。1958年定居瑞士,直至1980年去世。他是德国战后一位具有时代批判色彩的著名作家,作品多以我行我素的怪人为中心,善于处理政治及道德题材,中心主题是推崇个人意志自由。奥埃,哈特曼·封(Hartmann von Aue, um 1165—1215)

德国骑士文学作家,与埃申巴赫和斯特拉斯堡齐名,同为德语文学在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上半叶第一个繁荣时期中的代表作家。目前,以奥埃为作者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叙事诗《埃雷克》(Erec, 1180)、《格列高利乌斯》(Gregorius, um 1190)、《可怜的亨利希》(Der arme Heinrich, um 1195)、《伊万因》(Iwein, 1205)、一本哀诉书和一些宫廷抒情诗及十字军歌曲。根据推算,奥埃大约在1180年前后开始创作,至迟在1205年,他所有的叙事作品在当时即已知名。他的十字军歌曲主要针对1189年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