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交叉配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5:41:16

点击下载

作者:车嘉琳,何子毅,田兆嵩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交叉配血

电子交叉配血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电子交叉配血/车嘉琳,何子毅,田兆嵩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236-3

Ⅰ.①电… Ⅱ.①车…②何…③田… Ⅲ.①输血 Ⅳ.①R45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51333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电子交叉配血

主  编:车嘉琳 何子毅 田兆嵩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236-3

策划编辑:尚军

责任编辑:尚军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电子交叉配血”专著。全书共分8章,系统讲述了电子交叉配血的由来、国内外应用概况、优越性和局限性,并结合东莞市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实践,介绍了电子交叉配血的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信息传递、过程确认、质量保证和岗位培训等内容。其特点一是资料收集齐全,内容丰富,对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客观评价了电子交叉配血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三是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详细介绍了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本书适合医院管理者、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临床医师和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供开发互联网+医疗的软件工程师参考。前 言

电子交叉配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发达国家已应用多年,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立医院也已普及。东莞市是信息惠民工程国家试点城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科学管理和便民为民的先导力量。为此,我们借鉴香港实施电子交叉配血的成熟经验,探索开展“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学”和“电子交叉配血可行性”研究,并开发了“电子交叉配血应用软件”和“虚拟血库应用软件”。2012年起对临床输血的供、受双方全面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选择在市内6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电子交叉配血试运行,共完成31 941例次,没有因配血不相合而发生溶血等不良反应;并在实践中证明了电子交叉配血不仅安全可靠,还具有发血时间缩短、血液过期报废率降低、工作人员压力减轻等优势。

为了将有限的经验与国内同道分享,我们组织编写了《电子交叉配血》一书。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电子交叉配血的由来、国内外应用概况、优越性和局限性、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信息传递、实施过程的确认,开展此项工作时的质量保证和岗位培训等。其特点一是国内外资料收集齐全,内容丰富,对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东莞市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实践,客观评价了电子交叉配血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三是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详细介绍了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书适合医院管理者、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临床医师和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供开发互联网+医疗的软件工程师参考。

参与本书编著的作者均是来自第一线的输血工作者,具有输血专业高级职称,各章均数易其稿。在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研究和本书编著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医院的紧密配合;初稿完成后,部分内容邀请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血液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付涌水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笫一医院输血科主任周振海教授、广东省输血协会理事刘赴平主任医师等专家审阅;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主任委员汪传喜教授对书稿逐章进行了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田兆嵩教授对书稿的提纲拟定、文献查询认真把关,并对全书逐章审核修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本书的尽早面世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加之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不丰富,编写这样的专著仅是初步尝试,旨在抛砖引玉。书中缺点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东莞市中心血站 车嘉琳2016年12月23日

第一章 电子交叉配血的由来

输血的历史漫长而曲折,大致可分为古代盲目输血、中世纪探索性输血和现代科学输血三个阶段。目前,输血作为一种常用治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挽救了无数病患者的生命。其中,红细胞ABO血型的发现是探索性输血与科学性输血的分界点,是现代科学输血的奠基石和里程碑。紧随其后的ABO同型输血、配合性输血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应用为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障,输血治疗因此得以迅猛发展。随着血液免疫学的发展,新的血型不断被发现,加上分子生物学的渗入,使人们对大部分血型抗原的化学结构以至DNA序列均有了本质上的了解,从而使血型鉴定由血清学水平跨跃至分子水平。

交叉配血试验也因诸多敏感而特异检测方法的相继建立,大大减少或避免了致命性的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模式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交叉配血也被冠上 “电子”二字,这并非追赶新潮,而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实例。倘若在医院原有《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增加电子交叉配血功能模块,并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则将极大地缩短配血时间、减少血液过期报废、减轻员工工作强度和压力、节约成本,使输血科(血库)的发血速度更快,输血安全也有了进一步保障。本章首先介绍血型的发现、交叉配血的诞生和交叉配血在输血安全中的地位,继之介绍交叉配血发展简史,其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电子交叉配血的来龙去脉。一、血型的发现

输血医学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但真正用于临床仅有百余年历史。其间从神秘到科学一步步走向历史舞台,充满着跌宕起伏,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而又交织着诸多传奇故事的漫长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最为壮丽的就是一件件输血史上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血型的发现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1817~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和妇产科医师Blundel在狗身上作实验时,发现因出血频死的狗,若输入另一狗的血液即可救活。后来他见到失血死亡的产妇而想到用他人的血液来挽救。为此他还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1把椅子、1个漏斗、注射器和管子,将健康人的血液输给严重大出血的产妇,共有10例,除2例因生命垂危血未输完即死去外,8例中5例输血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而救治成功,另3例死于“黑尿热”,即输血后不仅畏寒发热,而且排出的尿是黑色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同样是人的血液,有的输入后毫无不良反应;而有的输入后会死于“黑尿热”呢?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助教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了红细胞血型,这才解开人们的困惑。开始时,他只发现人类红细胞A、B、C三型。1902年他的学生又发现了A、B、C之外的笫4型。后来国际联盟卫生保健委员会将这4型正式命名为A、B、O、AB型。此为人们所熟知的ABO血型系统。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使人们终于明白了由于血型不同,特别是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同,不同型输血或不配合性输血会因为受血者的血型抗体针对输入的红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而发生致死性的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而血型相同或配合就有可能使患者起死回生。从现代输血的观点来看,当年Blundel救活的5例患者带有侥幸成分且十分冒险。

血型秘密的发现为以后的安全输血奠定了基础。为此,Landsteiner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随着输血治疗的发展,1940年发现了Rh血型。随后又有一些新的血型被陆续发现。截至2016年,国际输血协会已经确认了346个特异性血型抗原,其中308个主要抗原分属于已明确的36个血型系统。迄今临床上最重要的仍是ABO和Rh血型系统。

此外,1958年法国人Dausset首先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到2010年已公布HLA表型特异性超过150多种,HLA等位基因已达到4633个。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是1959年后陆续被发现的,至今被国际输血协会组织确认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已有36个,其中12个抗原被列入6个遗传系统,正式命名为HPA-1~HPA-5和HPA-15。其他抗原尚未达到系统标准。换言之,人类不仅红细胞有不同的血型,而且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有不同的血型。由此可见,人类的血型是多么复杂。二、交叉配血的诞生

1907年Hektoen建议通过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交叉配血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1908年,Ottenberg报道了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重要性,确立了血型配合性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1915年美国病理学家Well首先发现枸橼酸盐抗凝血置于冷藏箱内保存几天后再输仍很安全,血库因此得以创立,他并提出了一项用枸橼酸盐血标本作交叉配血试验的创意,目前公认Well是血库工作的先驱者而被载入史册。

为何输血前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呢?众所周知,人类血型的多态性十分复杂。有专家曾经从理论上推算,人类各种血型的表现型可达到1710,这是个天文数字!因此,在全球60多亿人口中,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几乎找不到2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所谓“同型”输血至多ABO和Rh血型相同,其他血型根本不相同。何况日常输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不配型,你能说输的是同型血吗?因此,即使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ABO和Rh血型相同,其他血型仍然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因此血液也要经过交叉配血试验相合才能输注。实际上,当今输血均是配合性输血,即相容性输血。交叉配血不相合意味着有免疫性溶血的风险,输血科(血库)将拒绝发血。

在进行交叉配血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输血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区分ABO血型的依据是红细胞膜上所含特异性抗原的种类。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的称为A型;含有B抗原的称为B型;同时含有A、B两种抗原的称为AB型;既无A抗原又无B抗原的称为O型。通常A型血的人血清中含有抗-B;B型血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O型血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而AB型血的人既无抗-A也无抗-B。当抗原和其对应的抗体相遇时将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所谓凝集反应是指某一血型的红细胞与其对应的抗体相遇,如A抗原和抗-A相遇时,红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簇不规则红细胞团的现象。一旦发生凝集反应,在补体的参与下可出现红细胞的溶解现象(溶血)。

交叉配血是指将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分别交叉混合后观察反应的一种试验,可分为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主侧配血是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的反应,以发现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献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次侧配血是受血者红细胞与献血者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的反应,以发现献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不相配合的抗体。交叉配血试验相合(不产生溶血或凝集的结果),说明受血者和献血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这样的血液输注在免疫学上一般是安全的。

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献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相应抗体所致敏,即献血者的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不与受血者血浆的相应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原则上要求ABO同型输注,即只有献血者、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同且交叉配血相合时才能输血。但在无法得到同型血液的时候,可以考虑将O型红细胞作为“万能血”输给其他血型的人,而AB型的人可接受其他血型的红细胞。这是因为O型红细胞膜上不含A和B抗原,不会被任何血型的血浆中含有的相应抗体所结合而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O型血的人的血浆中的抗-A、抗-B的效价通常较低,如果只输红细胞而不输全血(悬浮红细胞含血浆量很少,而洗涤红细胞几乎不含血浆),进入受血者血液中的抗体,可以被受血者的血浆稀释、冲散或中和,不足以引起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但是,如果大量、快速地将O型全血或血浆输给其他不同血型的受血者,因为输入血浆中的抗体不能很快被稀释、冲散或中和,或者因献血者的血浆中抗体效价很高,就有可能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红细胞免疫性破坏,即溶血反应的发生。同样的道理,由于AB型的人血浆中不含抗-A、抗-B,所以可以接受A型、B型和O型的红细胞输注。三、交叉配血在输血安全中的地位

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安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可以进一步证实血型测定是否有误,以及受血者和献血者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这一试验对于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患者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在输血科(血库)工作中始终强调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而且务必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因为此试验是输血前检验程序中防止发生差错及献血者、受血者潜在免疫不配合性的最后一道屏障。所谓“严格交叉配血”是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检出ABO不配合及ABO系统之外的不配合血型抗体。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已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和RhD血型相同,配合性试验也必不可少。原因是除ABO和Rh血型系统以外,还存在其他血型系统。尽管受血者的ABO、RhD血型与献血者一致,仍可能含有其他抗体。正因如此,只要献血者血中存在受血者血液中所没有的其中一种抗原,理论上,二者的血液就会不相合。

欧美等发达国家认为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是检测红细胞抗体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不做红细胞抗体筛选,只做交叉配血试验并不能确保输血安全。因为用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进行严格的交叉配血试验并不能安全有效地检测出不相合的血液,所以国外诸多学者强调不规则抗体筛选比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更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动摇,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原因之一。所谓电子交叉配血是指在红细胞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基础上,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直接由计算机系统为受血者选择ABO和RhD血型配合的血液进行输注,而不再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标本做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这是输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四、交叉配血发展简史

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良,基本方法包括:盐水介质法、酶蛋白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等。目前,以ABO和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为基础,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电子交叉配血也逐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

1908年,Ottenberg报道了输血前血型定型和交叉配血的重要性,确立了血型配合性是确保输血安全的最重要条件之一。1911年,盐水直接凝集试验开始作为最早的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方法被应用于临床。直到上世纪90年代,很多报道发现即刻离心法不能全部检测出ABO血型的不配合性,提出电子交叉配血比即刻离心法更安全。后来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医院,就不再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了,但是对没有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医院,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是防止ABO血型不配合及冷反应性抗体干扰的重要手段。1.原理

红细胞膜上有A、B、H抗原,与含有相应天然抗体的血清或血浆混合(如A型红细胞遇到含有抗-A的血清)离心后,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或溶血,即判为交叉配血不配合,若未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必要时显微镜下观察,如未见红细胞凝集,即判为交叉配血相合。由于即刻离心就可判读结果,因此国外又称即刻离心法(immediate spin)。2.方法

将受血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5%悬液;取献血者与血液保存袋相连的管子(俗称血辫子)中血标本,用生理盐水将献血者红细胞配制成2%~5%悬液。取洁净小试管2支,在标记“主侧”试管内加入受血者血清2滴,再加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在标记“次侧”试管内加献血者血清2滴,再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3400r/min(1000g)离心15秒,轻轻转动试管观察结果。

当试验在室温中进行时,如有凝集产生,可在37℃的条件下放置2分钟后观察凝块是否散开,以排除由于冷凝集造成的影响。3.优点

其优点是:①防止ABO血型不配合血液的发放;②发现不规则抗-A,预防如将A型血液输注给A型引起的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③12早期发现IgM型冷反应性抗体,采取预防措施;④操作简便、耗时短及成本低。4.缺点

其缺点是:①在盐水介质里红细胞间的距离约25nm,IgM抗体分子上多数相邻两个Fab端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35nm,而IgG抗体分子两个Fab端的距离一般都小于25nm,所以IgG抗体不能在盐水介质里与相应抗体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而IgM抗体则能发生凝集。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IgG型抗体的检测,对有输血史(特别是有过输血反应的患者)、妊娠免疫病史和器官移植史者不宜使用本方法;②该方法一般要求用洗涤的红细胞进行试验,如果直接用未经洗涤的红细胞进行试验,由于血清中补体的作用,不配合的血液容易出现溶血,而溶血又容易被血标本中的黄疸或自身红细胞溶血所掩盖,会导致结果误判;③该方法的试验结果不稳定,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与专业判断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二)酶介质交叉配血法

酶介质交叉配血所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proteolytic enzymes),常用的有菠萝酶、木瓜酶、胰蛋白酶、无花果酶等,我国多用菠萝酶和木瓜酶。20世纪50年代,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了酶介质法。1985年,英国80%的实验室不再进行酶法配血试验。到1998年,93%的实验室停止酶介质法配血试验。酶配制有效期仅1星期,因此要不断地配制。目前酶法已经基本上被淘汰。1.原理

红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唾液酸,在中性环境里红细胞带负电荷,红细胞之间互相排斥。酶能消化并破坏红细胞表面唾液酸,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减少,Zeta电势减少,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IgG抗体能将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交联起来,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2.方法

分一步酶法和二步酶法。(1)一步酶法:

在盐水介质的试管内加入1滴酶溶液,放置37℃温育15分钟,1000r/min离心1分钟,观察结果。通常要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自身对照。(2)二步酶法:

二步法也称间接酶法,木瓜酶和无花果酶都适用于二步法,二步法分两步。第一步先用酶溶液处理红细胞:在1份洗涤压积的献血者和受血者红细胞中加2份酶溶液,37℃温育10分钟,用大量Ph7.4的硼酸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洗涤3次,用生理盐水配成2%~5%的悬液备用;第二步:用盐水介质法加好反应试管后,放置37℃温育15~30分钟观察结果,二步法也要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自身对照。3.优点

相对于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酶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较高,能够显著增强Rh和Kidd血型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同时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急诊抢救的受血者的配血。4.缺点

其缺点是:①该方法中使用的酶对组织有损伤作用,特别是无花果酶,因此对菠萝酶、木瓜酶和无花果酶过敏者在配制或使用酶溶液ab时要加强防护;②由于蛋白酶能破坏M、N、S、s、Fy和Fy抗原,对这类血型抗原不能用酶处理的方法;③由于酶粉易潮解,配制后有效期仅1周,需要反复配制,且保存不易,要密封并在4℃保存,因此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三)间接抗球蛋白交叉配血法

1945年,Coombs,Mourant和Race等人研究出能检出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但又不引起凝集反应的抗体的试验方法,即抗球蛋白试验,又称为Coombs试验。1950年至1980年,间接抗球蛋白法试验作为标准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方法被广泛应用。Coombs试验成为血液免疫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目前是国际公认的交叉配血试验“金标准”。20世纪70年代,为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对抗球蛋白试验又进行了很多改进,如把介质更换为低离子强度溶液、聚乙烯乙二醇等,这些改进后的试验在试管或微板中都很敏感。从英国国家客观质量评估计划(national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ervice,NEQAS)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在英国和苏格兰差不多所有的实验室都采用增强的抗球蛋白法,通常是使用低离子强度介质和两步酶法。1977年,当美国学者提出将红细胞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应用于交叉配血技术以来,发现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逐渐失去了意义,认为临床输血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就可以发血了。后来很多医院都停止了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1.原理

当红细胞与IgG抗体或补体分子C3、C4片段结合后,不能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抗球蛋白可以将包被了红细胞上的抗体分子或补体分子之间产生“搭桥作用”,使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间接抗球蛋白交叉配血试验常用来检测IgG型抗体引起的不配合性。2.方法

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管放置37℃水浴孵育30分钟,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在吸水纸上扣干残余液体;加抗球蛋白试剂1滴,混匀,3400r/min离心15秒后观察结果。试验同时要做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盐水对照,方法是:①阳性对照:2%~5%IgG抗体致敏红细胞悬液1滴,加抗球蛋白试剂1滴;②阴性对照:2%~5%O型红细胞悬液1滴,加抗球蛋白试剂1滴;③盐水对照:1管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加生理盐水1滴;另1管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加生理盐水1滴。3.优点

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检测不完全抗体及IgG类抗体最可靠的方法。4.缺点

其缺点是:①试验结果判读困难;②试验的结果不能保存;③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与判断能力要求比较高;④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耗时长。(四)改良凝聚胺交叉配血法

20世纪80年代Lalezari和Jiang首先将凝聚胺法(Polybrene)应用于交叉配血,发现其检测出异体抗体的能力远远高于其他方法。1983年,Fisher对盐水介质法、木瓜酶法、低离子盐水法和凝聚胺法等4种方法抗体筛选的能力进行比较发现,凝聚胺法灵敏度高出其他方法2倍~250倍,尤其是对Rh血型系统的抗体,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灵敏度高、结果明显易判读等优点。但后来发现凝聚胺法会漏检抗-K,K抗原在白种人的概率大约为9%,我国汉族人群K抗原非常少见,几乎都含k抗原,上海地区的报道显示K抗原阳性率仅0.07%,所以在欧美国家逐渐淘汰了该方法,而在亚洲国家,尤其是我国大陆仍被广泛应用。1997年再版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将其列入其中,开始在国内推广使用。后来在使用中为缩短反应时间,多用低离子盐溶液作为介质。1.原理

凝聚胺是一种高价阳离子的多聚季铵盐,溶解后可以产生较多的正电荷,可以大量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弱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使红细胞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凝聚胺使红细胞相互靠近,使得已经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抗体分子之间产生“搭桥作用”,然后加入重悬液,恢复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凝聚胺的作用消除,凝聚的红细胞会渐渐散开,但已经被IgG抗体分子搭桥连接起来的红细胞不会散开。改良凝聚胺试验,一般使用低离子介质(low ionic medium,LIM)加速IgG抗体与红细胞之间的反应速度。2.方法

在完成盐水介质交叉配血的试管中加0.6ml LIM试剂,室温放置1分钟,再加入2滴凝聚胺试剂,3400r/min离心1分钟,弃去上清,轻摇试管,肉眼判断红细胞凝集情况(如果有凝集出现则继续操作,如果没有凝集出现则试验无效,需要重做)。在出现凝集的试管中加入2滴重悬液,轻摇试管,肉眼观察结果。如果在1分钟内试管内的凝集现象消失则判为凝聚胺试验阴性,如果在1分钟内凝集反应不消失则判为凝聚胺试验阳性。3.优点

改良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试验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试验成本也比较低廉。4.缺点

其缺点是:①对试验操作要求高,加样比例、反应时间、离心速度,试验温度、细菌污染等都会导致出现假阳性结果;②结果观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别从凝集到不凝集过程的把握不易掌握;③易受抗凝剂、药物、血浆蛋白等影响,如肝素会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不能用肝素抗凝血标本;止血敏等药物可以减弱凝聚胺作用强度,反应结果减弱甚至出现假阴性;高浓度的血浆蛋白会导致试验灵敏度的降低和抗体介导的凝集不稳定;④不能排除弱抗原或弱不完全抗体的影响,当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强度弱,加入重悬液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之间排斥力超过抗原抗体亲和力时,抗体依赖的红细胞凝集就被分开,出现假阴性结果;⑤不能检出所有的不完全抗体,如不适合K系a统的抗-K,也有报道会漏检抗-E、抗-Jk。(五)微柱凝胶交叉配血法

1986年法国的Yves Lapierre博士发明了此方法。目前,在发达国家,该技术已经常规应用于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血型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等方面。微柱凝胶试验方法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项免疫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是把凝胶柱与抗球蛋白法等结合在一起,是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产物。1.原理

微柱凝胶技术(micro-column gel technique,MGT)是通过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凝胶间隙的大小,使其间隙只能允许游离的红细胞通过,从而使游离的红细胞与聚集的红细胞分离,达到鉴别反应结果的目的。通过离心,红细胞沉淀在试管底部,则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集,是阴性反应;若红细胞聚集在凝胶带上部,则表明红细胞发生凝集,呈阳性反应。2.方法

首先取微柱凝胶卡,将0.8%~1%献/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μl轻轻滴入微柱凝胶卡孔中,再加25μl受/献血者血清;放入37℃孵育15分钟,用专用离心机1000r/min离心10分钟,观察结果。根据红细胞在凝胶柱中的分布情况判读结果,“4+”强阳性结果:凝胶柱的下部没有游离红细胞,底部无红细胞;“3+”阳性结果:凝胶柱底部可有极少量红细胞;“2+和1+”阳性结果:凝胶柱底部明显有红细胞,“1+”整个凝胶柱的下部较为浑浊;“-”阴性结果:凝胶柱底部红细胞集中,上部没有游离红细胞。3.优点

其优点是:①灵敏度高,能检测到非常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其灵敏度较凝聚胺法高1~5个效价;②特异性强;③操作易于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④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肉眼观察,也可由检测系统自动判读;⑤血标本用量少;⑥检测结果可以在-4℃冰箱长期保存,也可以照相永久保存;⑦有37℃孵育步骤,减少了冷凝集的影响。4.缺点:

其缺点是:①易出现假阳性结果;②花费时间较长,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配血;③需要专用孵育器和离心机,试验成本较高。五、电子交叉配血

是正由于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存在很多缺点,如:实验项目多,重复操作多,实验时间长,书面记录多,交接环节多,劳动强度大,易受假性结果影响,易发生人为差错,常延误输血治疗而产生医疗纠纷等,正因有这些缺点,人们试图摆脱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的束缚,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交叉配血也就应运而生。

1983年,瑞典一家医院最早使用电子交叉配血,由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完成献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红细胞血型和相关血型抗体的信息核对和血液发放。美国密歇根大学医疗中心于1992年开始使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1994年该医疗中心首次在文献中报道,并认为电子交叉配血可以取代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方法,“电子交叉配血”一词由此诞生,并开始被世人所知。那么什么是电子交叉配血呢?(一)概念

在文献中常见的计算机交叉配血、电子发血、电子配血等实际上都指电子交叉配血,英文文献对电子交叉配血的定义描述为:电子交叉配血是一套经过确认的软件系统,用来确定献血者血液和受血者之间是否配合,这种配合性是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逻辑程序来决定[Electronic or computer crossmatch(sometimes refers to as EXM,e-crossmatch or termed electronic issue)is an electronic method used to confirm that a blood unit is suitable for transfusion to the intended recipient by using validated software logic to determine compatibility]。很显然计算机逻辑是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信息的比对,这些信息包含正确的识别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液血型信息等。由此可见,电子交叉配血是输血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而共同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并省略掉常规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技术操作,由计算机来完成受血者信息的确认及需输注血液的选择这一过程,这与既往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方法的区别是输血流程发生了改变,其结果影响到了整个输血的流程。通俗地讲,电子交叉配血是指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基础上,直接由计算机系统为患者选择ABO和RhD血型配合的血液,而不再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血标本做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二)特征

电子交叉配血不同于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其特征表现为:首先是对受血者和献血者ABO和RhD血型鉴定的要求明显提高,要求受血者血型在发血之前必须得到绝对正确的确认,对献血者的血型结果也是要求绝对正确,这种正确不仅是停留在检测技术的层面上,而是在形成“信息化”的基础上,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血型是否配合完全是由“系统设定逻辑”来决定,因此任何检测技术上、结果录入上、系统程序上的差错都将导致严重后果。其次,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阴性的要求是电子交叉配血是否可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AABB),还是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的指南中都明确规定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必须阴性,虽然没有规定献血者是否同样要求抗体筛选阴性,但是在众多欧美国家的“输血指南”中都指出要求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如果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测结果阳性,没有一家血液中心愿意将这样的血液提供给临床。第三,必须具备电子交叉配血软件系统运作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电子交叉配血软件类型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限于血库的“电子发血”系统;另一类是远程发血系统,又称虚拟血库;这两类软件系统可以是一个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系统,但是它们是联网的。这类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完全符合临床输血的流程,还需要保证输血的安全性,目前并没有完全相同的软件系统应用到各个国家或地区。目前世界各地开发的软件系统都是根据各地临床输血的特点和流程来设置的。所有的软件系统在使用之前都要进行软件的确认,这种确认要求完成安装确认、原位确认和在线确认,还要完成试运行后,再进行评估,当完全达到安全要求后才能在临床付诸实施。(三)临床应用

AABB第14版的指南中规定,采用抗球蛋白法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如为阴性,常规的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就没有必要再做。1989年BCSH也将电子交叉配血写入指南。这两个指南对开展电子交叉配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依据,从而使电子交叉配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美国佛罗里达州血库报道他们应用电子交叉配血每年完成10万例次,美国罗伯特约翰逊大学医院输血服务科电子交叉配血替代了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1997~1998年,瑞典、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泛应用电子交叉配血,瑞典现在有52家医院在用电子交叉配血。有些发达国家开始区域性施行电子交叉配血,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

2007年,英国血液中心的Edmond等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有自身抗体的患者或者有类似高效价、低亲和力、无临床特异性抗体的患者,选择RhD,E,C,e,c、K(英国对献血者全部检测这些抗原)相同的血液,采用即刻离心法配血相合后可以输注,无需再用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进行此项研究说明对有自身抗体的患者也可以采用电子交叉配血,而且证明了它是安全和有效的。同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病理实验室输血医学部的Richa的研究论文中显示:如果将血清中的温自身抗体吸收后未检测到红细胞同种抗体的存在,采用电子交叉配血是安全的。这些报道对AABB及BCSH有关电子交叉配血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新的思考。六、虚拟血库“虚拟血库”一词最早出现在1997年《Transfusion》杂志的1篇编辑评论中,后来在国外被部分文献引用,而我国香港引用最早。当我们首次接触这个名词时,总感到困惑,血库怎么会是“虚拟”的呢?从字面意思来看,虚拟是本来没有的事物,是人们刻意杜撰的,用一个“杜撰的血库”去应对十分严肃的输血技术操作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一)概念

虚拟血库又称“虚拟输血服务实验室”、“手术室血液处理系统”,“自助服务血库系统”、“远程发血系统”、“护士自助发血系统”等,外文文献对虚拟血库的定义为:通过远程、电子化控制的网络信息自助血液发放系统,实现择期手术患者网上订血和术中快速发放经电子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且能够避免急诊输血时发放不相配合的红细胞,无须实验室技术人员现场支持(Virtual bank is the remote,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nd self-service blood release system.It is efficient,effective,and error-free for providing electronically crossmatch compattible blood for scheduled operation and unmatched blood for emergency intraoperative transfusion)。这可以理解为将储血冰箱直接放置于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护车等医疗场所,紧急需要输血时,医师、护士、麻醉医师都可以直接通过“管理系统终端”从现场的储存冰箱中取血并发血,实现及时输血抢救;被选中的血液出库后,系统会自动发送电子信息到主机系统,主机系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就可以保障血库的储血计划,并使远端储血和发血在主机系统的监控之下完成。(二)特征“虚拟血库”实际上并“不虚”,首先是将储血冰箱前移至手术室、ICU、急诊室等地方;其次是采用虚拟血库软件或远程发血系统来控制的一种血液管理模式,这是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输血流程;第三,虚拟血库软件的操作简单到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知识就可以发血;第四,虚拟血库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减少血液发放路径和时间,为紧急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并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实际上虚拟血库是电子交叉配血的一种形式,也是电子交叉配血从血库延伸到临床科室或中心供血点的一种革新,是输血管理模式的创新。(三)临床应用

1997年6月,香港伊利沙伯医院研发了针对择期手术的手术室血液处理系统,是世界上建立虚拟血库较早的医院之一 。该院规定必须在30分钟内归还已经出库但临床未使用的血液,此措施使得血液的报废率仅为0.5%~0.6%。澳大利亚于1997年采用网络电子远程发血系统,可以在血库,也可以远端发放血液;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玛丽亚医院采用自行开发的“自助服务电子血库软件”,进行电子发血没有1例发生输错血。1995年以来,香港的几家医院已经完成了新系统的更新,“虚拟输血服务实验室”即“虚拟血库”,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电子交叉配血和血库服务的一个延伸。以上报道证实了虚拟血库的可行性,认为应用虚拟血库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提高了血液管理的技术水平。2004年,土耳其安哥拉大学医学院血库自行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该中心于2005年全部采用电子发血系统,最终实现在手术室内发血。

从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发展到电子交叉配血,再发展到虚拟血库,我们不难发现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产生的虚拟血库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重要的一环,但肯定不是最后一环。我们深信新的技术会不断地出现并继续改变和影响交叉配血技术,输血的流程也会不断地被更新,这种改变只能使临床输血更加的安全、方便、快捷。七、后记

输血发展史历经数百年变迁,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神秘到科学,从积累经验到发展成为现代输血医学,其中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交叉配血技术的发展是伴随临床输血史一起发展的,也经历了无数次改革和飞跃,尤其是自从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以来,交叉配血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从最初的盐水凝集法到抗球蛋白法是一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的电子交叉配血使交叉配血技术正在经历着又一次飞跃。当今电子交叉配血并不局限于红细胞成分,器官移植术前的组织配型试验也已经从实验室配型发展到电子配型(或虚拟配型),在临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血小板输注从以前的盲目输注,发展到输血前血小板交叉配型以提高输血有效性,最近也有采取软件系统实施电子血小板配型(或虚拟配型)并在临床应用的报道;建立献血者血小板血型库,通过软件系统为受血者选择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相同的献血者,实际上也是电子配血。

回顾交叉配血技术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新旧技术的更替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技术潮流发展的必然,也是技术进步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面对技术发展和变革,医务工作者必须顺应发展的必然趋势,勇于摒弃习惯了的“经典”,敢于接受新的挑战,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成为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领头人。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技术来完成的。日常谈及电子商务、电子工程、电子签名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提及交叉配血几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当加上“电子”二字时,马上感到新奇,其实电子交叉配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血型学技术的结合,是电子信息技术进入临床诊断检测技术的一种形式。正是这种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我们传统上的输血流程,改变了我们对输血技术的传统认识。面对种种输血不良事件,人们心中对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当我们认真复习文献,并勇于实践,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项更安全、更可靠的输血技术,不久的将来必将在国内广泛开展。(车嘉琳 田兆嵩)第二章 电子交叉配血在国内外应用概况

国外实践证明只要ABO和RhD血型准确,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就失去了意义。国内临床实践经验也说明,如果没有红细胞疑难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的干扰,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就很简单,大约超过98%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都是相配合的,因此,大多数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只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劳动,也是对试剂、耗材和时间的浪费。如果没有自动化设备,需要手工完成试验,也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发生人为错误的机会。交叉配血作为输血前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其主要目的是防止ABO和RhD血型不配合及不规则抗体阳性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在保证ABO和RhD血型鉴定准确的前题下,严格对献血者、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后,是否可以省略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随处可见,电子交叉配血也就应运而生,进而延伸发展成为虚拟血库,虚拟血库是电子交叉配血临床应用的最佳模式。电子交叉配血的发展是输血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必然的趋势。本章介绍了电子交叉配血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重点介绍了东莞市开展电子交叉配血技术的研究、软件设计思路和临床推广应用等内容。一、国外应用概况(一)瑞典和丹麦

1983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首先使用电子发血,总结了12年的应用经验,Sfwenberg等于1997年报道该院发放了257 400单位红细胞的调查结果,他们采用电子交叉配血和电子发血控制程序,90%通过Antibody screen,Blood group check,and Computerized Delivery control程序(简称ABCD程序,A:不规则抗体筛选,B:血型审核,CD:计算机信息传输控制发血)后是配合的,10%进行了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未发现因红细胞同种不规则抗体漏检而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65%,几乎无血液过期报废,并消除了人为差错。从1983年起,他们逐步完善了电子交叉配血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并应用在电子交叉配血的整个流程,使血标本要求、数据准确录入、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受血者识别、人员培训、血液成分确认、计算机系统确认和风险分析等更加合理。他们使用电子交叉配血后发放血液超过257 400单位,没有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证实电子交叉配血比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更为安全。血液信息核对和血液发放均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上完成,可全天候服务,节约成本。该技术很快被推广到了整个瑞典,现在该国所有52家医院都在应用电子交叉配血。1997年~1998年,瑞典的Safwenberg和丹麦的Georgsen,Kristensen又共同报道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应用电子交叉配血的情况:采用ABCD程序,要求应用不同的ABO血型鉴定试剂进行2次正定型,1次反定型;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使用有4种筛选红细胞的试剂,方法学选择微柱凝胶卡技术。超过100 000袋红细胞经过ABCD程序后电子发血到临床,没有报道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并显著减少了交叉配血试验的步骤和血液过期报废。

1997年,Georgsen等报道丹麦欧登塞大学医院于1995年开始应用电子交叉配血的情况,开展电子交叉配血最初的目的是想优化工作流程和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结果血液过期报废率从35%减少到2%,工作流程更加合理。(二)美国

1977年,Boral和Henry介绍了ABO和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被应用到输血技术,输血有效性达到99.9%。如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当前及既往输血史无阳性记录),进行简单的即刻离心法就可以发血了。此后,ABO和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库的日常工作中。1981年后,有研究发现在100万次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中,仅有58例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被漏检。1984年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AABB)第14版指南明确规定,如果ABO和RhD血型鉴定结果得到确认和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仅采用即刻离心法,即间接法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可以省略。此后,AABB认同电子化ABO和RhD血型配合性确认程序。199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疗中心开始应用电子交叉配血,他们在1994年的《Transfusion》杂志上采用“电子交叉配血”这一术语进行报道,成为全球首次应用,以至于后来很多人误以为该中心是全世界最早应用电子交叉配血的医疗机构(事实上瑞典12年前已经在临床应用了,只是直到1997年瑞典学者才报道其应用电子交叉配血的情况)。密歇根大学医疗中心的应用研究显示应用电子交叉配血每年可以减少100 000份血标本检测的工作量,减少了受血者血标本的需求,更少地接触生物危害物质,消除了常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影响,认为电子交叉配血是安全有效的,不需要进行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1995年,该中心又详细报道了电子交叉配血的应用结果:138 000次电子交叉配血没有发现ABO不配合的输注,未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该研究认为成熟的软件和完善的SOP能够安全有效地防止ABO血型不配合的输注,不需要执行常规的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199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血库开始应用电子交叉配血,每年完成10万例次交叉配血,其中98%是由电子交叉配血完成的,输血后没有1例受血者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其余2%需要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原因是这些受血者有输血史或血浆中存在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该研究认为采用电子交叉配血能够减少试剂费用,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实验项目,及时发布报告,减少工作记录,预防血液错误发放,同时对技术资格的要求也较低。1998年,Judd等报道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医院实施电子交叉配血的情况,并提出了开展电子交叉配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受血者至少有2次ABO和RhD血型鉴定结果相同,其中1次必须来自受血者当前的血标本(能够代表受血者当前的血液免疫学状态);②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必须为阴性,且无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的历史记录;③电子交叉配血软件能够防止不配合性血液的发放;④经过严格确认,电子交叉配血软件及其他关键设备必须安全可靠;⑤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收集和传输。2014年,Bloch等设计调查问卷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40家医院临床应用血液成分和输血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有17%的医疗机构在应用电子交叉配血。同年,Frank等报道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采用最大血液预定系统和远程电子发血系统分析对输血管理的影响,研究分析了34个月共63 916位受血者术前血液预订的数据,结果围手术期血液预定量下降了38%,交叉配血/输血率(C/T率)下降了27%,紧急血液发放从每千人2.2人次上升到3.1人次,引入该系统后减少了非必须的术前血液预订和医疗费用。201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曼宁博士纪念医院的Mazepa等报道该院应用电子交叉配血的情况,认为对于不存在有临床意义不规则抗体的受血者,有两种选择:即采用即刻离心法和电子交叉配血后发血,即刻离心法容易受到血型血清学因素的干扰而发生错误,而电子交叉配血的准确性取决于血标本识别的准确性,准确的数据输入和信息管理,可避免错误。该研究认为如果受血者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电子交叉配血可以取代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

200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病理实验室输血医学部Richa的研究发现:如果将血液中的温自身抗体吸收后未检测到红细胞同种抗体,采用电子交叉配血是安全的,而且用电子交叉配血避免了在血液发放过程中许多标识问题。最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大学输血医学研究所的Yazer等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报道,目前电子交叉配血在北美应用非常普遍。(三)英国

1989年,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修改了“输血前相容性试验标准”,将电子交叉配血纳入其中。2008年,Julie等报道了英国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院应用电子发血和远程发血系统(虚拟血库)的情况,血液发放的时间平均从24分钟减少到59秒,发放后临床未使用的血液从42%减少到20%,临床对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了52%,血液发放后的输注率从40%上升到62%,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明显的缓解。2006年,Kulkarni等报道英国梅瑟蒂德菲尔查尔斯王子医院对166名结肠癌手术受血者应用电子交叉配血后,其中有62单位的血液用于27名受血者,均可以在15分钟内输血,结果表明电子交叉配血应用于大型外科手术时是安全的,不需要术前进行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007年,英国伦敦血液中心的Lee等对22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时发现:对于有自身抗体的患者或者有类似高效价、低亲和力、无临床特异性抗体的患者,选择RhD、E、C、e、c及K(英国对献血者全部检测)血型抗原相同的红细胞成分,采用即刻离心法交叉配血试验相合后可以输注,无需用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此项研究说明对有自身抗体的患者可以采用电子交叉配血,而且也证明同样安全。该研究对电子交叉配血的应用范围有了扩展。(四)澳大利亚

1997年,Cox等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Hunter病理医学服务中心为4家大型医院和11家乡村医院提供电子交叉配血及远程发血服务,其设计的远程发血系统(虚拟血库)通过了澳大利亚软件标准的确认和测试,应用结果证实:电子交叉配血可以减少25%的血液需求,血液过期报废减少了30%,发血前不需要进行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发血时间明显缩短,血液储存管理更加合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大约每月节省100小时),且能够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血液供应,保护了受血者的生命安全。1997年,澳大利亚有一家医院采用电子远程发血系统(electronic remote blood bank release system,EBRS),可以在血库,也可以手术室、急诊室发放血液。只要确认了受血者的基本信息,当术中需要用血时,软件就会自动搜索有效的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如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那么一张相配合的红细胞成分的条形码表单就会显示在报告单中,操作者只需要核对ABO和RhD血型和血液发放操作,软件就会自动打印出配合性标签,粘贴到选中的血袋上,操作者还需要再次核对选择红细胞成分的血液信息。以上文献报道均证实了虚拟血库的可行性,同时认为应用虚拟血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血液流程管理。(五)其他国家

2004年,Hemosoft等报道土耳其安哥拉大学医学院血库自行设计的“Hemosoft Blood Bank an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软件系统,该系统的确认程序包括:软件评估、计算机性能评估、软件数据的输入、人员能力评估等。2005年,该中心停止了即刻离心法交叉配血试验,全部采用电子交叉配血,最终实现了在手术室内设立虚拟血库。2005年,Arslan等报道了土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