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之中华文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9:36:52

点击下载

作者:何秀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字经之中华文明

三字经之中华文明试读:

三字经之中华文明

CIP号:第005408号

ISBN:978-7-121-22346-4

中图分类:H194.1,K203

关键词:古汉语-启蒙读物-中华文化-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北京,2014/03,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1

印次:1

价格:26.00

印张:13

字数:332.8

开本:787×1092 1/16

语种:中文摘要《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启蒙篇章,包含天文、地理、教育、道德、文化、历史、典籍及故事等诸多方面,蕴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和先进思想,是学习中华经典文化必读的教材。原文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为了便于现代人正确理解原文意思,深刻把握经典内容,我们结合经典,结合实际,对《三字经》进行解读,帮助人们认识到《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以史为鉴,让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中国人能够在读史中体会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文化。

本书编写基于史实、事实、常识,本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三字经》作正确解读。内容通俗易懂,解读深刻。本书适应面广,既可作为晨读教材,也可作为培训教材。何秀丽 主编王玲 副主编张维军 参编宋晓敏 参编李晓勇 参编杨海燕 参编赵艳华 参编孙洋 参编马玮 参编刘帅男 参编刘宝华 参编陈丽君 参编金庆 参编唐宇 参编郝黎明 责任编辑施玉新 其他贡献者出版说明

1.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及培养目标

营造优良的文化育人环境,培养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心灵找到宁静的土壤,是学校开展文化经典教育的目标。为此,我们以“经典伴我成长,文化浸润心灵”为主题开发了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教材。核心理念就是以国学经典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为依托,以经典培训讲座和国学课堂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保障,推广和传承中华文化,全面开展文化建设,推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教学应达到的总体教学要求

学校推广中华文化,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文化经典、文化常识,树立基本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培养礼仪美德和行为规范。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教材本着“立德为本,育人为先”的原则,先从《弟子规》入手,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礼仪和规范。再以《三字经》深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懂得民族文化的渊源和精髓。继续以《论语》深化,深入细致地剖析儒家思想,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方面影响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接着以《大学》解读人生,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把握方向,继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对生命价值进行思考。并辅之以《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孝经》、《道德经》、《中庸》、《古文观止》等文化经典,让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教材诵读环境熏染,通过主题活动浸润,通过期刊和广播影响,通过课堂和培训解读,为学校全面开展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完善健全的人格。

3.课程教学要求

本教材作为学校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晨读课程,每天一节,细品慢读,辅之活动开展,交流反思,一年时间,一定会对学生修养身心、提升思想境界有所帮助。本教材也可作为职业基础课或职业拓展课教程,酌情定出每周上课节数,配以教师讲解,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当然本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校国学课及晨读辅修课或选修课,还可作为企业培养员工团队意识或职业道德的教材。本书内容全面,各类学校在推广时可根据本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在使用中,最好是每天诵读一二次经典原文,之后再配以顺序讲解,适时增加拓展内容。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教材,是作者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八年来奉献读者、回报社会的倾心之作,希望有缘读到此书的人能够接受传统、继承传统,因为那是深植于我们心灵深处的厚重的文化血脉,一个有思想渊源、有根的民族才会在未来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也希望有缘读到此书的人能在接受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继续发展,因为与时俱进、与时偕行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色,唯有这样,华夏民族才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炎黄子孙都应以传统文化思想为根基,学好专业技能,建构德行和技能双修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序言——致亲爱的读者

据史料记载,《三字经》最初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撰写,后又经章太炎等历代学者几番修改,增添了后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变革,最终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蒙学读物。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广泛生动,言简意赅。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

本书从教育的次第角度,将《三字经》的内容分为五章,每章有一个主题。第1章“育德”,第2章“重教”,第3章“学典”,第4章“读史”,第5章“明志”。更符合孩子童蒙养性的顺序。第1章“育德”讲述了教育和学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材,同时强调孩子从小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第2章“重教”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简单明了,让人明了学习要从日常生活中学起,脱离生活的学习是不切实际的;第3章“学典”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学生读书的顺序,这里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告诉后辈学人学习中华文化要有选择性和顺序性,选对经典,学习才会事半功倍;第4章“读史”讲述的是从史料可考的三皇开始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历史变革,一部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尽情展现在这里,让读者以史为鉴,成就自己的人生;第5章“明志”强调学习要立志,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希望通过分段,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三字经大概的脉络,理解“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的纲要,把握中华先贤教育子弟的人生次第,了解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掌握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从而端正思想、明确目标,乐于学习,提升修养。

虽然说《三字经》是比《弟子规》年代更加久远的一本小册子,但是千百年来却备受众人推崇。正是源于它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怀和学习态度,全面而深刻的知识和典籍,一辈又一辈的学者才为之感动,从而自发地对其尊重、续补和传承。《三字经》经过历史的沧桑,经过历代学者的补注和增删,在现代仍然散发着非常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教育意义,是启蒙儿童养正开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思想行为规范的优秀教材。

不读《弟子规》,无以立人,不读《三字经》,无以知史。

所以,《弟子规》和《三字经》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读的经典。

由于经典对于现代人来说,年代久远,为让读者能准确掌握读音,我们在版本上使用汉语拼音为经典注音,并按《三字经》体现的事例分节,从原文、译文、注释、拓展故事、评析、思考和名言欣赏等几个方面划分每节层次,便于读者理解经典,给读者搭建一座全面了解《三字经》的桥梁。【原文】尊崇原文。【译文】按照原意解读原文。【注释】对于原文中的字、词及引申的含义予以解释。【拓展故事】结合原文,讲述经典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义。【评析】对经典原文和故事内涵予以剖析,传递《三字经》潜藏哲理及其现实意义,帮助读者理解经典。【思考】结合经典及生活,抛出问题引发读者理性思考,让读者更深刻理解经典。【名言欣赏】拓展读者视野,有助理解经典。

本书面向学生及国学教育的教师,也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家长和企业员工,可以运用于亲子教育、企业早训等方面。

本书由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老师编写,具体分工如下:

第1章由何秀丽负责编写,何秀丽还负责全书策划、大纲编制。第2章由杨海燕、赵艳华负责编写。第3章由马玮、孙洋负责编写。第4章由李晓勇、宋晓敏负责编写。第5章由张维军、王玲负责编写。全书漫画插图由杨海燕绘制,国画插图选用的是沈阳市实验学校10岁小朋友刘帅男绘制的国画。全书由何秀丽和王玲统稿和校对。另外,陈丽君、刘宝华、唐宇、王旸兴、金庆等同志参与了本书的策划、整理。

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感谢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的领导和老师,还要感谢为本书的编著和出版提供了支持的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施玉新编辑、刘佳编辑。

在编写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毕恭毕敬,静心琢磨,细细体会先贤儒者对后世学人的殷切期待。我们时而穿越千年,亲近大德学者,聆听那发自心灵的召唤;时而回到当代,穿梭在流光百转的现实,体会世态人情。我们真切看到经历千年的《三字经》如天空中璀璨的恒星,虽经历千年,仍绽放着它最耀眼的光芒。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这颗恒星再添华丽色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仓促,书中如有疏漏之处,引用不当之处,敬请交流告之,以期修正,以飨读者。

何秀丽

2013年11月注音版《三字经》原文第1章 育德

本章共十节,讲述了教育和学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同时强调孩子从小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教育次第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学习才会更加顺畅。在本章中,还阐述了为人子女要有高尚的道德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一生才会有所作为。

知识要点

1.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2.理解教育的几个重要因素。

3.掌握教育的次第。能力要点

学习古人对于童蒙养正教育的重视,对于人生次第的精准把握,理解教育的重要因素和教育的内容。本章内容值得炎黄子孙细细推敲。

课堂训练

学前小测试

1.教给古代孩子启蒙养正,树立规矩,并兼容中华文明史的书是()。

A.《三字经》B.《弟子规》C.《诗经》D.《论语》

2.《三字经》最早成于哪个朝代()。

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

3.关于学习,您认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人是()。

A.老师 B.同学 C.家长 D.领导

4.关于学习,您认为以下比较重要的因素是()。

A.读书 B.实践 C.思考 D.做人

5.“至善莫若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对于这句话,您如何理解?

通过学前小测试可以看出,古人非常注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修养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儒家大哲,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可以完善人性本身具有的善良品德,并提升境界,而且只有通过这种人格的不断完善,才能够扬名天下,获得社会大众的尊重和认可。反之,如果不学习,不能主动提升自己,就会变得粗陋浅薄,甚至会被鄙视。1.1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译文】

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的天性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本性受到环境的影响熏染,会渐渐发生变化,随着影响和熏染的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离自己的本性也会越来越远。【注释】

性: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或性能特点等。这里指人与生俱来的禀性。

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近:接近。与“远”相对。

习:“习”,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由“羽”和“日”组成,表示鸟儿在阳光下练习飞翔,引申为学习、复习、练习等,又引申为一种结果,即长期反复地做而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风气,即习惯。这里表示经常做后的结果。

拓展故事曹操的儿子

史书上记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后来成为魏文帝的曹丕、七步成诗的曹植、六岁称象的[1]曹冲、膂力过人的曹彰、救父献身的曹昂。

长子曹昂,字子修。在一次战役中,曹操的马被射伤,为了救父亲,曹昂将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自己则被乱箭射死。死得极其悲壮。

曹植,字子建。为人敦厚,品性温良,才华横溢,东晋时有一个人叫谢灵运,曾说天下之才如果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自己占一斗,剩下的一斗天下人分。这也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曹子建自恃文采颇高,并认为自己是否能继承王位是天注定,所以不太专心于权势和利益的争夺。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是曹操的二儿子。文采很好,有他流传下来的诗为证,特别是他写的《燕歌行》开创了文人写七言诗之首。但他的文采和他弟弟曹植相比要逊色得多。曹丕也擅长舞枪弄棒,特别是箭术非常出众,据史书记载,可以左右并射。他善于玩弄权术,在与弟弟争夺继承人的斗争中成为胜者,逼弟弟曹植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将治罪于曹植。曹植七步之内吟诵了一首诗。曹丕又要求曹植出口成章,曹植见哥哥如此相逼,立即脱口而出,吟诵一首五言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传诵[2]千古的《七步诗》。尽管历史上很多人对曹丕颇有微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魏文帝在位的七年,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例如,继续发展屯田制,减轻税赋和徭役,开立太学,大兴儒学,提倡节俭,减轻刑罚等,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的局面。当然,魏文帝对藩王削夺政权和兵权,也为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埋下隐患。曹丕在位七年兢兢业业,死前诏令后宫淑媛、昭仪以下的妃嫔都各自回家,死后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碑坟,为后人树立了节俭丧葬的榜样。

曹冲,字仓舒。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理解力很强,六岁才智就能达到成人的水平,深受曹操的宠爱,他仁心敦厚,经常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劝解父亲,并为下人解决疾苦,深得父亲信任和下人们的爱戴。但英年早逝,年仅十三岁就染重病不治而亡。

曹彰,非常勇猛彪悍,武艺精湛,力大无比,是难得的虎将。他射箭也非常准,能百步穿杨。

笔者按:以上五位,虽然都是曹操的儿子,从小所处的生长环境相同,但品性却大不相同。这也说明了人性的复杂,它不仅受外界环境的熏染,还受自身所带的遗传因素影响,另外,后天所处经历也会深深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周处改过的故事

西晋时,义兴阳羡(今宜兴)有一个叫周处的人,年少时,身材高大魁梧,膂力过人,武艺高强,喜欢驰骋田猎,不拘小节,纵情肆欲,横行乡里。周处所到之处,乡里人都避之不及,把他和山中猛虎、水中蛟龙并称“三横”,也叫“三害”。周处小时也是很有羞耻和孝敬之心的,自觉乡人都避让他不太好,就励志改过,便问乡里长者,丰收之年,也不见大家高兴,为什么大家不寻乐而自求苦呢?老人告诉他:“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周处似有所悟,于是他进山射杀了猛虎,又下到河里,跟踪蛟龙三天三夜,终于杀死蛟龙,为百姓除了两害。等到周处上岸后,发现老百姓在争相庆贺,终于除了三害。周处这才明白,原来自己这一害更让百姓心惊肉跳,身受其苦。于是周处到吴越之地跟从文学大家陆机、陆云学习,并改邪归正,认真学文练武,立下大志,言必忠信克己,终于成为很有成就的人。后来,周处当了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评析】

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这个话题,就像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一样,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搅入这场争论之中的不乏先贤大哲。

本书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秉承孟子的“人性向善”的观点。大思想家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要有同心情,即恻隐之心;要有知道反省的羞耻心,即羞恶之心;也要有彼此谦让的辞让之心;更要有坚定的价值取向,即是非之心。人应该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品德,也就是人应该有向善的意识理念和行为。在《三字经》中,将这种向善之心之行演化为人本有的性格,显然又对人提出了高一层次的要求,《三字经》认为,人本身的个性就是善良的,没有经过教育本身就善良,都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当代社会也不乏这种观点,例如,小孩子是不懂得去坑害别人的,也不知道防御和进攻,亦或是竞争,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同情弱者,等等。顺着这一观点,人们发现提升人的自觉意识比建立完善的制度更为重要。所以有了小孩子天性纯良的观点,要因势利导,正确培养,人人皆可为圣贤。

当然,也有很多人持相反的意见,比如儒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的观点和西方文化中的某些观点相似,比如,西方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只有上帝是无罪的。我们来到世上就是要救赎自己,求得上帝的宽恕。顺着这一观点,人们发现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四大宗教的基本方向都是道德教育,都是唤起人们向善之心,启发人们向善之行。

从这里,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就是,人性是复杂的。圣人的观点,殊途同归,至少让后世的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和人性的丑恶,我们朝着这样的一个理论走下去,就印证了下一句“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由于所处的外界环境的熏染,行为习惯上有各种差异,才最后长成了不同思想、不同个性、不同行为、不同喜好的人。【思考】

各位读者,您觉得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人的一生又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成长为人格健全、身心强大的有德之人呢?

名 言 欣 赏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

2.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论衡·本性》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2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译文】

如果不及时好好教育,原本善良的品性就会发生改变。教育的道理,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要教之以专心之道。【注释】

苟:如果。

教:读jiào。指导,教诲。“养子使做善,是谓教。”

迁:改变。

道:法则,规律;方向,途径。也可指道理。

贵:特别重要的,值得看重的。

专:集中在一件事上,单纯,独一。指专心致志。

拓展故事[3]仲永作诗

北宋时期,在江西金溪,有一户姓方的人家,世代以耕种为业。家有一子,名叫方仲永。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哭着要书写的工具。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他当即提笔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父亲将这首诗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大家都觉得方仲永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诗,很奇怪,也很赞赏,都说方仲永是个“神童”。

仲永的“神童”之名传遍乡里,有人指定事物叫方仲永写诗,他立刻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父亲去做客,并让仲永写诗。仲永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再有人叫他写诗,诗的水平已经大不如前了。再过了七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已经做回了农民,跟普通人一样了。

笔者按:方仲永天资聪慧,文思敏捷,最后却成为普通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有着比常人高的先天禀赋,如果后天不加以培养和历练,不接受传统正规的教育,也会慢慢丧失聪慧,与常人无异。纪昌学箭

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的技术。飞卫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箭师。

飞卫是一位负责的老师,他收下纪昌做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要求很严!

飞卫要求纪昌先学会不眨眼,他说只有练到不眨眼才可以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决心练好老师的这个要求。

纪昌回家就想,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不眨眼呢?

他抬头看到妻子正在织布,织布的梭子不停地在织布机上上下穿梭忙碌,他突然有所醒悟。于是,他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直盯着织布机下面穿过来的梭子。就这样,纪昌天天如此,躺在织布机下看穿过来的梭子,坚持练了三年,从未间断过。后来即使锥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边,他也能做到双眼一眨不眨了。于是纪昌去到飞卫那里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成绩。

可是,这位严格的老师听了纪昌的汇报后,并没有马上表扬纪昌,而是说:“你还没有学到家。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一样,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明显的东西一样。你还要继续练,练到了那个时候,再来告诉我吧。”

这一次,纪昌用一根牦牛毛,一端系上一个虱子,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南窗口上,两眼注视着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虱子。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看。10天的时间,那虱子似乎是渐渐变大了。纪昌仍然坚持练习。三年过去了,眼中的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虱子仿佛变得更大了,大得像车轮一样。纪昌再转看其他的东西时发现,原来什么东西在他眼前都变大了,大得像巨大的山丘。于是,纪昌找来用燕国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瞄准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没有被射断。

纪昌深深体会到要学真本领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这一成绩告诉了飞卫。

飞卫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纪昌的胸脯说:“你成功了。对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

笔者按: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持之以恒反复不断地练习,才能练好基本功,学到真本领。【评析】

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方仲永流于市井平民的例子正好充分说明了“教”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分“教育”和“受教”两个方面。

前者指父母师长对晚辈学生的指点引领,包括道德意识和文化技能。这个自然就和我们现在讲的“教育”相近。当然古代文化中的“教”更重视道德教育,如《弟子规》中就讲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把道德教育中诸如孝顺父母,爱护兄弟,谨慎做事,诚信做人,有博爱之心,亲近仁德放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前面,认为人应该是具备良好的品德之后,才能去学一些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德行做前提,任何文化知识的培养都是对社会的负担,还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现代社会往往更重视的是文化知识的培养。比如从小就让孩子学习画画、唱歌、跳舞、弹钢琴、打球等。等到学校教育阶段,主科是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这些科目中,学校教育大多注重的是分数的提升,忽略了人格的培养和道德意识的建立。家长在分数指挥棒之下,也唯分是图,让学生进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补课班,学生本来不多的时间让补课占据,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也少了,正在成长的道德意识不能够确实完善。造成了诸如忧郁、压力大、嫉妒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打架、犯罪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能不说和现在教育体制下忽视道德教育、重视文化知识教育有关。

后者指晚辈学生对父母师长教育的接受问题。《论语》中有一句话,“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说的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预先想求知的希望,老师才能适时点拔引领,让他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教妇初来,教人婴孩。”想要培养媳妇能够识大体,孝顺公婆,尊敬丈夫,谨慎持家,就要从她刚入门的时候开始教她;想要让自家的孩子能够知书达礼,懂得孝悌和敬让,懂得是非和得失就要从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开始教育。中国人讲慎始,从一开始养成一个什么状态,今后就是什么状态,如果从一开始没有养成想要的状态,以后再想改就难了。“教之道,贵以专”,这里的“专”含义非常深刻,中国古人讲“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说的就是“教育”要“专”的问题,“专”,就是专一,专心致志,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要把一门学问或技能弄通弄懂,学到通达明了的程度,不能一会儿学这样,一会儿又学那样,不能半途而废,要熟练掌握才行。

所以,教育是一个大问题,要适时、及时、注重内容、要讲究方法。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人的本性就是再优秀,也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思考】

各位读者,您有什么梦想?您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奋斗吗?接下来您又有什么计划呢?

名 言 欣 赏

1.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左传》

2.持之以恒才能成大事。

——哈佛格言

3.习,数飞也。

——《说文》1.3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的成长能有个好的外界环境,曾多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上快要织好的布来教育儿子学习要持之以恒。【注释】

昔:以前,从前。

择:挑选。

机杼:读jī zhù。指织布机。杼:指织布的梭子。

拓展故事[4]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5]

孟轲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仉氏勤劳贤明,非常注重对儿子的培养。

传说孟母曾经为儿子多次搬家。

史书上记载:孟轲的家居住的地方临近坟墓,孟轲经常看到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并进行祭祀。孟轲看得多了,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送葬人的样子,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下去,然后号啕大哭,以示纪念。有一天,孟轲的行为终于被孟母发现了,孟母觉得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于是就搬家了。

孟母将家安在了集市边,这一次,孟轲又和小伙伴玩起了做生意的游戏,迎来送往,讨价还价,学得像极了。孟母看到后,觉得这里也不适合儿子的发展,又搬家了。

这次孟母将家安在了肉铺旁,孟轲又学着卖肉人的样子,屠杀卖肉,孟母又不得不第三次搬家。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老师带领学生每天读书,学礼。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书,学习礼节。孟母看到儿子喜欢念书,自然是很高兴,于是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孩子的天性都是贪玩的,孟子小的时候也一样。有一次,孟轲逃学,孟母知道后很伤心。等孟轲玩够了回到家,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抄起剪刀,将织布机上快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并且对儿子说:“读书和织布是一个道理,织布机上的布如果剪断了,就等于半途而废了,什么也不能做;你不好好读书,也和这剪断了的布一样,将一事无成,成就不了事业。”

孟轲天资聪慧,看到母亲的举动,内心受到巨大的震动,他认真思考,终于明白了持之以恒才能成就学业的道理。从此孟轲专心读书,由于他勤学好思,又和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正统儒家思想,终于成了继孔夫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评析】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孟母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她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可谓费尽心思。这一节前两句强调了外界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因为外界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不可替代,耳濡目染的影响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环境影响。

孟子的母亲和中国成千上万的家庭主妇一样,不仅要承担照顾孩子生活饮食的任务,还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品性的确立、习惯的养成往往受母亲的影响很深。尽管母亲所接触的多是一些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但这些朴素的生活小事,悟到了,也能与读书明理这样的人生大事相辉映。所以尽管很多名人的母亲都很平凡,但丝毫不会影响文坛巨子、思想伟人的诞生。孟母教育孟子的事例就告诉我们,用生活中的小事,往往更能让孩子幡然醒悟。孟子就是从织布这件事中明白了读书必须坚持的道理,谁又能说“坚持”不是人生中一种优秀的品质呢?【思考】

各位读者,你能从生活中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呢?

名 言 欣 赏

1.贤母使子贤也。

——《韩诗外传·卷九》

2.故母仪先于父训,慈教严于义方。

——《女范捷录》

3.天下的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的盛衰看母亲。

——孙中山1.4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译文】

燕山有一个叫窦禹钧的人,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科举考试都榜上有名。【注释】[6]

燕山:五代时的蓟州渔阳,也就是现在天津市的蓟县。在古代,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义方:公正合宜的道理和举动。

拓展故事[7]窦燕山的故事

窦燕山,是五代后期宋朝初期人,本名叫窦禹钧,因家住蓟州渔阳,地处燕山,所以尊称他为窦燕山。

窦禹钧年轻的时候不学好,做生意大斗进小斗出,缺斤少两,昧着良心做了很多坏事,也赚了一些钱。但他有一个心病就是直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子嗣。有一天夜里,他梦见死去的父亲劝他,必须赶快改掉缺点,要广行方便,要多做好事,要多做济人济世之事。

窦禹钧醒后,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古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子孙兴旺,身体健康是德行感化所至。于是痛下决心改邪归正。从前所做的恶事不仅不再犯,并且还广行善事。

历史上记载,窦家一仆人偷了主人的钱财,担心被发现受到责罚,就写了一张将女儿卖给窦家做仆人还债的契约绑在两三岁的女儿身上,远逃他乡。窦燕山知道后,很可怜这个孩子,就收养了她,并告诉妻子要尽心抚育,等这个女孩长大后,窦燕山为女孩准备了嫁妆,并为她选了一位非常贤德的夫君。

那位仆人听到这件事后,非常感动,就到窦燕山家里,哭着认错。窦燕山不仅没追究往事,还劝他改过向善,重新做人。仆人把窦燕山的画像挂在堂前,早晚供奉,以表达对窦燕山的谢意。

窦燕山一生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比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材,他会出钱为人家买棺葬殓;有因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会出资助其婚嫁。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会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当地穷人中,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

他对穷人很仗义疏财,对自己的生活却很节俭朴素。他每年都要衡量一下一年的收入和家庭支出状况,将必要用度外的收入,都作为救苦济急来使用。他兴建义学,自筹资金,建立书院,购置图书,礼聘德行厚重的老师,教授知识。对于那些没有钱却想求学的贫苦子弟,只要来到书院,他都代缴学费和生活费。由于办学得法,窦燕山建的书院先后造就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后来窦燕山家里陆续添丁进口,先后生了五个儿子:仪、俨、侃、尔、僖。窦燕山教育儿子非常严格,重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他的五个儿子相继考取了功名,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

窦燕山不仅以身作则,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家规。窦氏家规上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望。侍郎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编者按:这个例子说明了,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父母教育子女要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父母要能以身作则,善培品德修养之根。第二,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要让孩子树立理想,规划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评析】

上一节讲述的是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一节讲述的是父亲对孩子培育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师长。特别是父亲,因为接触外界的机会相对母亲要多,作为一家之主,决定了孩子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所以父亲要有正确的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将儿女培养成才。窦家“五子登科”,说明了窦燕山教育孩子方法独到,值得大家学习。

但是,我们从史书中找到的更多的并不是窦燕山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窦燕山自己如何改变错误行为和举止,仗义疏财,资助他人,辛勤抚育教育儿子,最后获得了儿子们的功成名就。从窦燕山的故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人对德行教育的重视,古人认为品德缺失的人是不应该有后代的传承的,更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人一生都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改过迁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是[8]可以转变命运的。这一点通过明朝人袁黄的《了凡四训》,也可以得到证明。

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品德和修养是人生终生要学习和提升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先祖对后代子孙的最大希望。【思考】

各位读者朋友,您在成长过程中,受父亲的影响深吗?有什么好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名 言 欣 赏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经》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度。

——陈继儒1.5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译文】

养育孩子,而不知道教育,只是供给儿女吃穿,这是做父亲的过失;教育孩子,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这是做教师的懒惰。【注释】

养:生育,抚育。

过:错误。

严:认真,不放松。

惰:懈怠,松散;疏忽,过错。

拓展故事里根和他的父亲

1920年,里根11岁。有一天,他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很生气,非要他赔偿12.5美元。当时的美国,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里根吓得赶紧回家,恳求父亲帮帮他。父亲却说:“我不会替你还钱的!你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到邻居家赔礼道歉,而后自己还钱。”里根一脸的不解:“我赔?我哪有那么多钱啊?”父亲说:“你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可以借钱给你!但一年后你必须还给我。”按照父亲的要求,里根到邻居家还了钱,尔后,便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虽说他才11岁,父亲却对他充满了希望,相信他一定能成功!半年后,里根终于挣够12.5美元,对一个11岁的男孩儿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里根却靠自己的双手,弥补了自己的过错。后来,里根成了美国的总统。可只要里根回忆起此事,他就会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一位名人说过,作为父母,应该把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渗透到养育的每个细节。孩子有了错误,要正确对待,要知道孩子犯错误是培养孩子有责任心的最佳良机。要让孩子从错误中懂得: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学会承受生命中的一些分量,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严师出高徒

1950年春天,数学家华罗庚放弃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席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带领全家毅然回到了北京。

回国后,华罗庚把全部精力投身于祖国的数学事业之中。他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首先抓的是培养青年数学家的工作。他在教学中注意发现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数学人才,他不惜精力向他们传授数学知识和治学方法,他也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爱岗之志,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正是他的严格,才有了在代数上大有成就的万哲先,大智若愚的陈景润,大器晚成的丁夏畦,顽强进取的陆启铿,等等。

为了让学生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华罗庚和年轻人一道学习广义函数论,这在当时是一个新鲜的抽象理论,但他用一个非常初等的方法——富里哀级数,具体地揭示出这个理论的核心。他现身说法,教给学生如何抓住问题的要害,抓住问题的实质看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为了养成研究数学的风气,不管是所内的还是所外去进修的教师,他都不放松对他们的要求。学生无论在走廊上或路上遇到华老,总要回答他提出的一个数学题(高等的或初等的),这种方法使得年轻人不敢轻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从而把基础打牢。

华罗庚为了培养年轻人的学术研究兴趣,还组织学术讨论班,开展集体攻关。他本人也经常参加讨论班,给同学们提出问题和疑点,把大家的思想推向一个更为积极、活跃的境界。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了两个“数论”讨论班。一个是基础班,由他每周讲一次课,讲义交给学生分别负责仔细阅读、反复讨论后再定稿。经典著作《数论导引》由此产生。另一个是专题性的也是攻关型的班,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他们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而掌握“解析数论”的重要方法。一个“解析数论”的“中国学派”在这里产生,同时也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这样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华罗庚培养的研究生冯克勤、钟家庆,在“代数数论”和“复几何”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他们都获得了“陈省身”数学奖。

正是有了华罗庚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和严格要求,他所带的学生才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获得各种成就。这个时候,学生才更深刻理解昔日老师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是真正的关怀,这真是严师出高徒啊。【评析】“养不教,父之过”,是讲养育孩子,而不去教育他,那是做父亲的过错。养,是养育,做父亲的舐犊情深,难免会怜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深情往往释放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婴儿时含裹宠弄,幼儿时咿呀教学,少年时蹒跚牵领,青年时暖情牵挂,无不透出深重的父母之爱。无论是威猛勇武的英雄豪杰,还是钢筋铁骨的志士仁人,都有其在儿女面前的侠骨柔情,就连曾经“横眉冷对千夫指”、嘻笑怒骂皆文章的鲁迅在家庭中,也有其宽厚、慈爱的一面。他曾写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的诗,以表达英雄豪杰也应懂得怜家爱子,从而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热爱孩子的深厚感情。

但是,当父亲的如果只知怜爱而不知对孩子正确的疏导和教育,不仅不会帮到孩子,可能会害了孩子。我们当今社会有多少富二代、官二代倚仗前辈的功德和富有,在外面嚣张跋扈、以强凌弱、仗势欺人。对此古人是怎么看待和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呢?

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就曾写下这样的名句:“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明确表态,子孙不可倚仗先辈,子孙要自己努力奋斗,并表示自己不会留钱财给儿孙。没有留钱给子孙的林则徐却给子孙留下慷慨正气、清廉俭朴、精诚报国、勇于奋斗的品格,这种品格的传承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应该有的教育!“教不严,师之惰”,是讲教育学生,要从严要求,如果不能认真对待,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这是做老师的疏忽。在中国,传统理念认为“天地君亲师”,说的是人的一生中,上应尊天、下应敬地,中间应忠君主(皇帝),接着就是孝父母至亲,再有就是拜老师。当然我们现代人可以把君理解为上级,或有德行的君子。另外,人把人类自己和天地放在一起,并称“三才”,关于“天地人”的概念,我们在第2章中将介绍。这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老师”的地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和天、地、君、父母放在一起的。

所以,老师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这种责任让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陪伴学生成长,还要开解学生心中困惑,启迪学生人生智慧。韩愈有一句传承千载的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父母给了孩子生命,老师要引领孩子开启智慧生命。所以,老师是不可以懈怠的。

现代社会,老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自己也要学习,不断提升,因为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得太快,知识的储量太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既有知识储量的广度,又要拥有知识理解的深度。教给学生知识本身不如教给学生求知的方向和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态度上讲,老师要有正确的意识、乐观的态度、积极的行事方式,因为只有正意识、正言语、正行为才能把“正能量”传递给求知的学生。老师是影响学生生命的职业,所以有人把老师这个职业既比作辛勤的园丁,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不仅培养了学生外在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内在的素养。往往后者的修为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影响他在重大事情上的抉择,所以当老师的,怎么可以懈怠呢?【思考】

在你成长的人生经历中,哪些老师对你影响深刻?说说他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 言 欣 赏

1.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淮南子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4.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

——塞万提斯1.6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译文】

一个人倘若从小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那是不合宜的,也是不应该的。一个人小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学习,到老了,既不懂道理,又没有知识,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注释】

学:效法,获得知识。古人认为,学是解惑的过程,解除头脑中的困惑,开发本身所具有的智慧,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德行,再掌握一些文化知识。

宜:适当,适合;应该,应当。

幼:年纪小的时候,小孩子。

何:语气代词,怎么,哪样。

拓展故事欧阳修幼年苦读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9]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跟随叔父在现在的湖北随州长大,幼年时家境窘迫而贫困,为了让欧阳修能学一些东西,母亲郑氏用荻草在地上写字,教儿子学习识字、写字。欧阳修自幼喜欢读书,他常常向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还没抄完,就已能读诵了;少年欧阳修博览群书,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他叔叔对侄儿的成就很自豪,由此也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他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家里不富裕,嫂嫂也不要担心孩子的前程,我们这个孩子是天下奇才!现在他的水平就已经初见锋芒了,等到有一天,他学成之时,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有所作为,让天下人所仰慕!欧阳家一定会在他这一代振兴的!”

欧阳修自幼受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影响,非常喜欢韩愈的文章和文风,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彻夜苦读,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后来欧阳修应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又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欧阳修名列第一。同年,当时皇帝宋仁宗赵祯主持了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欧阳修位列二甲。欧阳修从此走上仕途,在他当官的几十年里,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在政治上有清醒的头脑,在文学上有高深的造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人胸怀坦荡,对有真才实学的后辈学人极尽赞赏,竭力推荐,使许多原本布衣之身的学子都被他推荐提携而名扬天下,他的学生不但包括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他荐拔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等政治奇才,他是真正的千古伯乐。勤奋开启成功之门

约翰·希顿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幼年时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经常衣食无着,四处游荡。为了讨口饭吃,他干过饭馆小工、酿酒工、代理人等工作。在他年轻的二十几年中,饱尝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然而,只要一有空,他就会逛书店,他买不起书,只能站在那里学习,一段一段地做记录。长年累月,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知识,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28岁时,约翰·希顿成功发表了《熙泽奇遇》,一举成名!从那时起一直到去世,他共发表了87部作品,最重要的著作《英格兰大教堂古迹》共计 14 卷,是一部光彩夺目的辉煌之作,也是约翰·希顿一生勤劳而辛酸的纪念碑!

正因为约翰·希顿的勤奋、坚持,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功,也正因为他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让他成为受世人尊重的文学大家。【评析】“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一段经文就像一个师长在谆谆教诲面前听讲的孩子。意思是说,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学习,是不合适的,是不应该的,年轻的时候不学习,到老了还能干什么呢?正像许多经典诗文中劝勉的一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10][11]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经典的诗文都是劝勉后辈学人要珍惜少壮年华,要勤奋学习,努力奋斗,要有所作为,否则,到老将一事无成,后悔已晚。这些发人深省的励志格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了理想而奋斗。所以说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是催人奋进的。这些经典的章句穿越历史的沧桑,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也会有常读常新的味道,听起来是那样脉脉深情,又不失劝勉。【思考】

各位亲爱的读者,你儿时的理想是什么?你为此拿出全部的精力努力奋斗了吗?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为一件事而奋斗的故事吧。

名 言 欣 赏

1.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

——雨果

2.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警世贤文》

3.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警世贤文》1.7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译文】

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道理、掌握知识,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注释】

玉:一种细腻而坚硬的石头。表面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琢:读zhuó,指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

器:用具的总称。

拓展故事贵在磨炼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当他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周末或是学校放假,都要赶到他父亲的工厂去上班,他和其他的工人一样排队打卡,在车间工作,车间主任会按照和其他工人一样的评定标准给他打分,月底会按照他的出勤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数量及质量给他结算工资。他就凭着这些工资来偿还父母为他支付的学费和伙食费。有一次,他迟到了,当月的奖金被扣掉了一半。

他一直认为,这是父亲在故意磨炼自己。心想,毕业的时候,父亲就会让自己接管自家的工厂。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毕业的时候,父亲非但没有让他接管工厂,还向他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他想不明白,身为工厂负责人的父亲,家里并不缺钱,还常常捐钱给福利院,可就是舍不得多给他一分钱,就连基本的生活费,他也得定期向父亲索要。

他终于被父亲逼出了家门。他要从银行贷款做点生意,可是父亲坚决地拒绝了给他当担保人的请求,没有担保人银行一分钱也没有贷给他。他想自己一定不是父亲亲生的孩子,要不哪有这样对待自己孩子的父亲呢?

他只得给别人打工,他用自己打工的收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开了家小店,后来发展到一家大公司。令人痛心的是,他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他慨叹命运之神的玩弄,他在痛苦后又作出艰难的抉择,决心重新振作起来,再干一番事业。

就在这时,他的父亲找到他,并且让他接管自己的工厂。这一次可是大大出乎年轻人的意料。他不解,问父亲为什么?

父亲说:“孩子,你虽然仍然一无所有,但是你在这几年中有了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这段经历是难得的磨炼,相信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你一定更能体会‘珍惜’的含义,你会把工厂管理好的。”

果然,这位年轻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工厂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跨国公司。而这位年轻人就是伯克希尔公司总裁——沃伦·巴菲特。

正是有了那位令人尊敬的父亲的磨砺,才有了巴菲特后来的成功。【评析】“玉不琢,不成器”,出自《礼记·学记》,说的是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就不能成为一件玉器。中国人对于美玉的喜爱,自古有之。所以在很多文章中都有将美玉比成君子的说法。如《礼记聘义》中就记载有孔子的一段话:“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中还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诗经》中也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记载。古人要让自己的修养像雕琢好的美玉一样,就要不断地学习,时时历练,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的“切磋琢磨”,其实都是玉石变成美玉的加工过程中的词。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四个加工程序,全部都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从外表看可能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工匠要把它切开来,看里面是否真的有玉,这叫“切”。“磋”是要把玉和外面裹着的石头分开,磋掉石头,把玉磋出来。磋出来的玉还很粗糙,要让它成为君子喜爱的饰物,要对它进行雕琢,让它形成一个的东西的大致形状,这就是“琢”。“磨”,顾名思义,就是打磨,把这个有基本形状的玉器抛光打磨,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光亮照人的作品,这样才完成玉器最后的制作。用美玉制作过程比喻人培养的过程再贴切不过了。玉如人,人如玉,玉经过切磋琢磨,最后成为光彩照人的器具,人经历不断修剪磨砺提携引领和学习,就会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贡献的可用之才。《诗经·卫风》中写道:“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学》中说:“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些话都是要告诉我们,人要经过一番磨砺的功夫、一定的规范过程,才会铸就美好的品格,成就一番事业。

作为父母和师长,也要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指明人生的方向,也可设置不同程度的障碍,让孩子在琢磨和历练中成长。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爱之能勿劳乎?”说的是你爱他,难道就不让他吃一点苦吗?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的,人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地成长。“人不学,不知义”,是说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在《礼记》中也有一句和此话很相近,“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里的“道”,指的是自然规律,万法定理,人生大道。显然,“道”比“义”要深刻得多。但本句意思无非告诉我们,人要努力学习,要懂得礼仪、规矩、道理。从做人的角度,如果我们能够懂得更多人生道理,生活知识,实践技能,就会艺高人胆大,技高不压人。书到用时方知好,读书明理,我们的人生将更加顺畅。所以,少年学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思考】

各位亲爱的读者,你有什么学习的经验?你觉得在年少时,应该尽量掌握哪些知识?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名 言 欣 赏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2.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警世贤文》

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1.8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译文】

做儿女的,在年少的时候,要亲近那些有仁义之心的师长和朋友,从他们那里学到为人处世的各种礼仪和规范。【注释】

方:正在,正当。

少:读shào,指年轻人或年轻的时候。

亲:这里是动词,表亲近。

习:学过之后再反复地学,使之熟练。本义是指小鸟在太阳底下练习飞翔,表示反复不断地重复同一个技能,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或行为。

仪:礼所表现的外在形式,如容貌或行动。

拓展故事[12]刘盈当太子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封发妻吕雉为皇后,立吕雉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想让自己所生赵王刘如意当太子,便日夜在刘邦跟前哭泣,要立如意为太子。刘邦也感到刘盈天资平庸,生性软弱,便有废立之念。

汉高祖十年,刘邦不顾群臣反对,突然宣布要废掉太子刘盈,立赵王刘如意为新太子。当时很多大臣都出来劝阻,但未能说服刘邦。御史大夫周昌原本口吃,幸好盛怒之下说话更是结结巴巴,弄得刘邦哭笑不得,只好暂且作罢。

吕后深知刘邦更换太子心意已决,就求助留侯张良,张良让太子[13]请“商山四皓”出山,或许能有机会扭转局面。刘邦久闻“四皓”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却遭拒绝。吕后即命人捧着太子的亲笔书信,以恳切的言辞、丰厚的礼物,请来了“商山四皓”。

四位大学士请来后,太子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能力。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后自感病情加重,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于是,便急于撤换太子。留侯张良竭力进行劝阻,但刘邦根本不听。太子太傅叔孙通引经据典,以死来为太子力争。刘邦假装同意,心中还是决意换掉刘盈,并准备在即将举行的宴会上当场宣布。

宴会开始后,太子刘盈在旁边侍奉。刘邦蓦然发觉刘盈身后跟着四个年龄都在80岁以上的须眉皓发老人,他们衣冠楚楚,相貌伟岸。这让刘邦感到很奇怪,便问道:“你们都是谁啊?在这里干什么呢?”四位老人就向刘邦报出各自的名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大惊失色地说:“原来是‘商山四皓’啊,我曾派人寻找你们多年,你们都躲避不愿出山,今天为何会跟在我儿子后面转悠呢?”“商山四皓”回答道:“陛下瞧不起我们士人,又喜欢说粗话骂人,我们义不受辱,所以恐惧躲避。私下里听说太子为人仁厚慈孝,处事恭敬,爱惜士人,天下没有人不向往着能为太子而死。所以我们就出山了。”“四皓”的这一番话,让刘邦顿时傻了眼,转瞬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