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的美学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3:08:33

点击下载

作者:王向峰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手稿》的美学解读

《手稿》的美学解读试读:

对《〈手稿〉的美学解读》之评语

本书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进行相当全面、系统的阐发,对几十年来关于《手稿》的多种观点作了厘清,明确反对源自西方且甚为流行的对《手稿》思想的歪曲,结合作者本人几十年从事文艺美学研究的心得,分十七章对《手稿》的理论内容展开较深入的讨论,既广泛吸收了中外学界的重要成果,也包含著者的独立见解。本书对《手稿》的进一步研究,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书末若附有参考文献目录和重要术语索引,作为学术著作体例上会更为完备。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委员会

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手稿〉的美学解读》

王充闾一、美与人性的全面复归《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26岁时写的一部力作,也是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的一部奠基之作。它包含了作者在尔后的著述中的许多重要思想或思想萌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美学的阐述。

顾名思义,《手稿》中主要是论述经济学与哲学的,直接谈论审美的篇幅并不很多。但从阐述学意义上说,它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却是十分丰富而且比较系统的。它涉及到生产劳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美感和美的关系,审美感受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审美感受的主客体关系,审美感受在美感中的作用,美的规律与艺术规律,“人化的自然界”与艺术创造,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的高度发达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有关人的审美创造和美感的论述,分量相对集中,地位也更突出一些。

说到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本书名为《经济学哲学手稿》,那么,作者何以如此重视并郑重提出审美创造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也就是“提出美感问题的出发点”。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经济学也好,哲学也好,都和审美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分析“劳动的异化”和私有制,研究“类生活”和“类存在物”,还是论证共产主义以及解答“历史之谜”,探讨的核心都没有离开人,甚至可以说,始终都是探讨人的问题,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此,向峰先生做了如下的概括:“马克思是从社会更广阔的领域也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之下人的存在、人的境遇、人的出路,他是从这样一个非常宽阔的社会领域提出人的问题。”既然人的问题是阐述的核心,那么,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一的审美感受的形成与发展,自然就成为《手稿》的“题中应有之义”了。将审美创造同经济活动加以内在的联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关注人的目的的感性特征和重视对人的自身发展的研究、探索。在《手稿》中,马克思也正是从人性如何被劳动异化的现实出发,强调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性的真正复归,实现人的全面的完整的发展和艺术化的生存。

经济活动与审美感受的紧相联结,既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美学的本质性特征。从《手稿》的论述中可以得知,在马克思看来,美感的实质在于人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快乐感觉。“美学”这个词在其创立者鲍姆嘉通那里,原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作为感性学,与作为理性学的经济学,具有天然的联结关系和鲜明的互补性。这一特点,如果说在马克思撰写《手稿》的当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的话,那么,在160年后的今天,可说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试看,作为经济本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旅游、休闲、娱乐、游戏以及影视、竞技等等,又有哪一样不和感性学发生着联系!面对铺天盖地的社会大众文化的滚滚洪潮,我们再也不可能拘囿于牛顿时代的机械理性,而置感性学于不顾了。二、在语境的多种联结中阐发

向峰先生是一位十分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兼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视野非常开阔的知名学者。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就从美学研究的角度,关注马克思的这部早期著作。这是颇有创见,独具只眼的。

我们知道,《手稿》于1932年面世之后,就受到了前苏联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关注,而在我国,除了少数的专家、学者,就多数理论工作者而言,《手稿》比较普遍地引起注意大约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一些学者希望借助马克思《手稿》中的相关内容,来呼唤人性的复归,伸张人道主义,进而重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是否可以这样说:在有些学者那里,当时,还没有自觉地站在学术的高度,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手稿》本身的研究、探索上。至于普通读者就更难说了。在那个时段,不要说刻意钻研,甚至想找一本全文的《手稿》也十分不易。而向峰先生则不然,他早就开始踏实、坚定地从事《手稿》的钻研了,并且长期坚持在高等院校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手稿》美学研究”的专题课。

向峰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问功底,渊博的知识储备。在《〈手稿〉的美学解读》这部专著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他以惊人的毅力精心研读原文,并从《手稿》据以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系统中挖掘其理论的内涵;在切实把握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和全书主旨的基础上,理出自己清晰的思路,这集中体现为《〈手稿〉的美学解读》第二章提出的六个要点,可谓提纲挈领;然后,从第三章到第十七章,以二十万字的篇幅,围绕着上述纲要,对于“在认识上的引发之论”,用苏东坡所说的“八面受敌法”,纵横交错、洋洋洒洒地展开具体的论述。从而收到“一干树立,枝叶扶疏”(毛泽东语)的效果,不仅做到了《文心雕龙》所说的“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而且给广大学人和读者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津梁。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的获得,有力地验证了这部理论著作的完成确是近年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评委评语);而2006年获得首届“中华优秀图书奖”,则更进一步认定了上述论断。

在解读中,作者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观照100多年来西方与中国关于马克思研究(主要是早期马克思研究)的整体形势,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鲜明地发挥个人的创见,对《手稿》中有关美学的诸多论述,逐一翔实而系统地阐释。就中为处理好《手稿》与整个马克思著作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关系,横向方面统筹观照经济学、哲学、美学、文艺学、思维学的联结,纵向方面打通美学史、艺术史以及中西学人关于美学研究重点论述的路径,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解读中引用的经史典籍、诗词文赋、文艺理论、小说、戏剧、音乐、歌谣、神话传说、电影、绘画、雕塑,以至报章杂志等方面的资料,不下数百种,真是丰赡、渊博得很。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读本身,也是一种审美主体受审美对象的激发而产生的精神活动。它能让人们喜爱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它提供给人们由赏读而获得的自我享受的丰富程度。当前,有些学术著作,或自矜以立异,或食洋而不化,文字艰涩难懂,佶曲聱牙。而这部《〈手稿〉的美学解读》由于是在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所以思路清晰、畅达,语言活泼生动,很少学究气和蹩脚的表述,多数章节明白如话。这样,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就展开了一个可供人鉴赏的空间,人们通过文本阅读,既对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内涵有所领悟,接受了教化,提高了认识,同时又获得了一种审美的享受。三、历史与现实的实践结合

向峰先生十分推重马克思在研究问题时所显示的实践性的原则,现实的态度,时代性精神,认为这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更具有突出的意义。我们注意到,他在《手稿》的解读中,同样坚守了这一原则。因此,这部理论著述的完成,不仅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狭义地说为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教育与艺术实践,推进社会主义审美文化建设,广义地说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又可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就读者自身来说,则如向峰先生所言,“可以开发人的多方面的智慧,尤其是在哲学、美学、思维学方面的意义更大”,它会引导我们思考许许多多重大的问题。篇幅所限,这里我只想就本文开始时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审美感受的关系略加展开地谈一些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生活中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经济活动与审美需求交互作用、相互促进。其结果是机遇伴随着挑战,效益与风险并存,具有两重性、多面性。一方面是大量的人文因素正在向经济活动中渗透,人们的生产、交换活动和物质产品中增添了更多的审美文化信息(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赋值”)。由于审美需求在消费活动中的日益凸显,必将有力地推进物质产品特别是商品的个性化、多样化,扩展其更大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文化消费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制与教育手段,商品化的资本逻辑将会日益显著地弥漫于影像、广告、报刊以至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艺术将失去其固有的高雅品格,而沦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铺天盖地,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可以恣意获取资源的同时,也会使人们面临着主体性的被控与丧失,网络关系取代人际关系,产生情感冷淡、个性孤僻、心理紧张等生存方式及文化心理方面的危机。

这种局面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崭新的尖锐的课题。诸如,我们如何应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世界多种文化融合、社会大众文化勃兴、感性娱乐泛滥、艺术商品化、网络异化的趋势?如何以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准确地分析、判断这种局面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重蹈西方发达国家那种经济富裕、精神空虚的覆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建设,从而进入既经济富裕又社会和谐的艺术化生存的新境界?重温马克思《手稿》中的精辟论述,认真领会《〈手稿〉的美学解读》中所阐发的妙绪哲思,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和科学的答案。

贴近前沿求真求新——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

获奖作品读后(节录)《文艺报》总编辑范咏戈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完成巨大的历史转型,处于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文学理论评论,尽管不免时常被诟病为目标模糊、心态浮躁,但无论从构建学科建设还是参与当前批评,仍有越来越多的坚实分子,步履坚实地留下了一连串清晰的脚印。从参评鲁迅文学奖的理论专著和评论文章来看,在选题的贴近前沿,学风的求真求新等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批评同小圈子批评、广告批评、文化酷评、媒体批评等等相抗衡,显示了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品格。老中青三代批评家都没有“失语”,他们学养的深厚和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精神,尤为令人钦佩。

文艺理论家王向峰在古稀之年推出的专著《〈手稿〉的美学解读》是本届参评的一部力作。王向峰在对中国文艺理论文论解析、美学的文艺批评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932年公开问世后,便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曲解。《手稿》一书被一些西方学者改塑后,马克思的宏伟理论著作似乎只剩了《手稿》,而《手稿》中又只剩下了“人道主义中心”。有人说《手稿》以后的全部著作,包括《资本论》在内也只是“人的本质的概念的继续”。这些人还用他们所理解的《手稿》核心主题,批判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问题。尽管引起了前苏联和东欧的强烈反对,但他们有一些理论家也不是从统一的马克思理论发展的角度阐发《手稿》的真正价值和批驳西方一些人对《手稿》的歪曲,而是贬低《手稿》的价值,说《手稿》不成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甚至于说《手稿》是当时各种各样思想的混合物。这些解读殊途同归,实际上是在制造“两个马克思”。《〈手稿〉的美学解读》首先认真研究了《手稿》的文本,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几十年来关于《手稿》的观点,明确表示反对西方学者对《手稿》思想的歪曲。作为一名美学研究工作者,王向峰着重从人性复归与美感的充分实现对《手稿》进行新的解读,以令人信服的逻辑证明了《手稿》是马克思对19世纪工业、历史进行细致观照的一个成果,认为马克思这一美学理论研究方法,代表了美学前端思想。从马克思研究19世纪工业,特别是从人的本质力量积淀着人的审美心理这个意义上研究美学,可以看到马克思《手稿》的美学已经达到了19世纪最尖端的地步,并且开启了20世纪以及今天现代美学。作者的结论是,这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开端,是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现代正在兴起的科学美学、技术美学以及各个生产领域的部门美学都昭示于此。王向峰对马克思这部重要著作的独到见解,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的积极贡献,体现了理论批评界在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新成就。(《文艺报》2005年3月3日)

关于《〈手稿〉的美学解读》

王向峰一、《〈手稿〉的美学解读》作为专题研究的成书过程

1960年开始阅读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摘录出来的有关艺术与美学理论的段落,1979年看到了《手稿》的单行本以及全集第42卷的新译本全文,还有老一代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选译和解释,更使我认识到这本书的丰富内容与巨大张力,因而不仅在教学中引以为许多理论问题的基本依据,也萌发了从人学和美学上加以系统深入解读的愿望。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社会现实,结合文学艺术的实践创造,从《手稿》的有关命题入手,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先作为论文发表,积累了后来成书中的各个专章,写作过程大体上持续了25年。这与我其他的美学专著比起来,《手稿》解读这本书是用时最长的,并且是在给硕士生和博士生用为教材,讲了几轮课之后,才整理成书,由辽大出版社出版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解读《手稿》时,首先遇到了对于《手稿》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典籍中性质与地位的认定。如果因袭成见,按西方研究者认为的“青年马克思”和他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论,是“概括了马克思全部精神范围的惟一文献”,是预先就否定了后期著作所确认的“通过剥夺剥夺者而实现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废除剥削”的革命思想。他们并据此把马克思分为“两个马克思”:成熟的“青年马克思”和“创作能力的某种衰退和削弱”的马克思。就这样,他们无视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并用共产主义制度保障的人的自由权利和全面发展的《手稿》主题,认为“青年马克思”否定了后来发展了《手稿》思想体系并写出《资本论》的马克思。这种观点根本不能发现和阐发《手稿》的新的革命的人本主义,和由此衍化出来的新的美学思想。也由于西马的一些人用《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批评和攻击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一些政治弊端,苏东的一些主流理论代表人物,无视自己社会中的问题,而是以否定西马所依据的《手稿》的革命思想价值的方法,来为社会弊端进行辩护,认为《手稿》中反对异化只是“道德上的愤慨情绪”,并且是当时存在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的“混合”物。我们今天科学地解读《手稿》,如果不排除上述或视之为马克思的“新的福音书”,或视之为当时资产阶级各种思想的“混合”体的认识,而不认定它是马克思主义全面革命思想的新起点,不给予《手稿》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性,就不能找到解读《手稿》的理论起点。我经过长期认真研读,并与马克思的全部著作相比较,认定了《手稿》的思想性质和理论价值,才随之作出了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美学理论的解读。

我写作《手稿》的解读,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过程,这期间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艺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新的矛盾出现了,市场商品化,物质主义的泛滥,人的异化形势非常严峻。《手稿》好似历史的镜子,能清楚地照出现实中的不少问题,要实现今日中国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仍能以新的期待视野,从《手稿》文本的思想体系中看到革命理论的巨大张力,找到现实的思想支持力。二、《〈手稿〉的美学解读》的理论体系构成

我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专题研究,基本点定在:此书虽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但他已基本摆脱了费尔巴哈的旧人本主义,其理论高度已跃长至新人本主义——以反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达到在新质意义上的人性复归,并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来保证人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而在《手稿》中的美学,也就是主张这种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的现实性的实现,表现为主体的身心存在、实践创造过程、对象化成果和践行美的创造规律。

根据《手稿》的这种美学思想认定,对《手稿》中的直接提出的美学范畴及元美学理论,抽取10个问题,分别以章加以论析。第一章则是马克思为解答“历史之谜”写作《手稿》的综合背景,说明《手稿》的思想体系在性质上已属于马克思主义,并据此反驳西马和苏联、东欧理论家对《手稿》性质的歪曲,阐发马克思这本书的全面意义和美学贡献。而第二章则是《手稿》美学的引论,第十八章则是摘录《手稿》的有关美学段落,并标示出美学关键词和有关命题。《〈手稿〉的美学解读》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第九和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至第十七各章中,归纳梳理了《手稿》在美学方面提出的艺术生产、美的规律、人化的自然界、审美对象化、劳动创造美、艺术创作和艺术享受、审美感受的主客观关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美与劳动、劳动异化及艺术生产问题“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命题。《解读》说,马克思是说劳动能创造美,但却被剥夺。劳动创造成果,但并未使生产者享有其成果。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工人越贫穷。《解读》指出:“劳动创造了美”首先不是指一个具体的美的对象而言的,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从总体上,提出了劳动与美的关系。……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所有这些,凡是呈现为美,构成美的对象的,都是和人的劳动有直接联系,以致是人劳动创造的结果。

对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解读》指出,马克思论述的异化劳动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即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论述的中心问题是劳动异化及消除异化的途径。

对劳动异化与美的创造的关系,《解读》指出,在异化劳动中,作为人的高级感官的耳、眼也仅仅成为肉体生存的感觉,不能以耳、眼实现人的充分的审美要求,而且造成了人的审美要求的丧失……这对美的创造来说,是受到损害,更不用说具有创造美的才能的天才发挥。劳动者作出合乎规律合乎目的创造,因而也就是美的创造。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艺术等等特殊的生产方式,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解读》说:文学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条件对艺术生产的形态起到制约作用,社会分工对艺术有推动作用,生产关系对艺术生产态势有着影响作用。

对于艺术产品与劳动生产,《解读》认为,这是从劳动生产角度提出的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关系问题,所论的要义在于认定劳动产品仍是劳动的物化,也是劳动的对象化。这在美学思想上就确立了一个基点:人的一切创造都按照美的规律的建造,首先都是以劳动产品和艺术品的融合为一来实现的。

马克思是将艺术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加以肯定,并认为它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对艺术创造者作为劳动者加以认定,美的创造既体现在物质产品创造中,也体现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生产的主体与艺术生产的对象都有着特殊性,艺术生产也有着特殊的方式。书中从实际的艺术创作经验,从对象特殊、主休特殊、表现方式特殊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论证,使《手稿》中理论范畴变成了可以具体掌握的经验。

2.关于人化的自然界与自然美、艺术创造问题

马克思的《手稿》从人的劳动实践和劳动异化的诸多关系中,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的理论。《解读》认为,人和社会都是“人化的自然界”,人是依靠对于自然的人化才得以造成属于人的一切。人的人化自然界,是人从动物界走出来,变成人,组成了人类社会,并将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变成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对自然美与自然界的人化,《解读》说,自然美是具有美的底蕴条件的自然对象与人的实践化的统一,当自然美的底蕴成为人的对象,对人来说才产生美与不美的问题。自然进入人类生活,人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后的自然与原本自然是不同的;在艺术中对于原本的自然经实际加工改造,已经是发生性质变化的自然。在艺术创造中,自然成为艺术的审美表现材料,经与人的审美情感结合,而创造出审美作品,也是自然人化。

对人化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创造,《解读》提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要通过人的活动影响自然,也影响人自身自然的变化,即人体本身的人化。人的全部的生理运动,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内在的人化,这也包含着心灵美。人在异化劳动下使人的自然机体已经达到的异化程度又向生物人的方向异化,变人为动物,即异化劳动造成人的非人化。

对人化自然界与艺术创造,《解读》说,人以艺术表现的自然界,就成了作为社会的人的“人化自然界”。这种自然界引起的感觉,是人的美感,是人对自然界的审美对象化,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界”。美是人发现和创造的一种感性对象,自然美也同样如此。艺术表现了的自然和人自身的人化,也都属于“人化自然”。

3.关于美的规律及艺术规律问题

马克思《手稿》中直接提出“美的规律”。这个美学范畴,也是一个美学理论问题。《解读》说,马克思提出这个范畴,但在《手稿》中并没有直接阐述,《手稿》中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解读》说,对动物来说只有一个尺度即物种需要的尺度;人有一种内在的尺度,是人的尺度;人还能把握任何物种的尺度。所以《解读》具有创见地予以阐释:美的规律取自于人自身。马克思没有直接解释美的规律是什么,但他讲了“三个复现”,即美的规律是在“理智地、能动地、现实地复现”中、“直观自身”中得以体现。从人的活动角度来看人的劳动创造、艺术创造以及生活创造,这是美的规律的重要的表现方面,也是实现美的规律的重要方面。因而马克思提出美不仅仅体现在创造结果上,更体现在创造活动过程当中。

对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解读》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当中得以体现,这个对象就是美的存在了。通过劳动将人的自由自觉物化了。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审美创造中,人把自身内在的尺度推延到一切实践创造活动之中,构筑为对象化的世界。艺术创造就是这样遵循着美的规律,也体现出艺术的规律。

对于自然之美与美的规律,《解读》说,自然美并不就是自然物本身的存在,而是自然与人发生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的本质力量在自然客体对象中的展开和实现。自然美区别于艺术美和社会美,就是因为它离不开自然,它是自然与人的实践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美。

关于艺术创作与美的规律关系,《解读》认为,这是人的“内在尺度”的体现。“内在尺度”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存在,直接体现在人创造的对象身上,同时还能掌握各个物种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尺度。“内在尺度”是合乎美的规律尺度。艺术家的对象化的形象塑造离不开“内在尺度”,但艺术家进行创造,往往兴趣成了艺术家审美创造的心理动力,这些都直接关系着艺术家的“内在尺度”的深长度。

4.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享受问题

马克思《手稿》对自然界作为对象提出:“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解读》中,对此进行了充分地阐发,提出:自然对象成为艺术对象,必须在对象上融入主体,使之成为属人的存在,达到主客体的一体化,并赋予审美形式。

对艺术创作的审美对象化,《解读》阐述说,这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肯定,此中是物象美感化,美感对象化。物象与美感,通过形象而达成了形象对象化。审美主体对于生活材料的存在,以特有的媒介造成形象,肯定自身从现实美中得到的审美意识。艺术创作的审美要发现生活中的美或以审美意识去再现生活。把握生活现实的矛盾构成,使之得以成为形象化的审美对象。

对于形式美的构成,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到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解读》说,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形式美,是人的丰富感觉的对象,也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的存在形式。这种美的形态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可以看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不同构成。形式美就是内、外形式所显示的审美特征的总和。外部直接表现形式也叫外形式,内部结构形式就是形式过程因素中的内形式。它是美的对象的内部联系和构成方式,形式美具有抽象存在的特点。

对于艺术享受与艺术修养,《解读》以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原话立题:“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解读》明确认为:人们通过艺术的鉴赏达到审美享受,这个鉴赏主体必须具有与艺术对象相适应的艺术修养。“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解读》认为,艺术欣赏是人对艺术的享受过程,而艺术享受则是人对艺术审美的全然实现的境界,艺术享受经艺术欣赏而实现。艺术欣赏的主体自身的本质与审美对象达到了对象与感受的统一,才能实现艺术欣赏的审美。要想得到艺术的享受,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5.关于美感及其美感的生成与实现问题

这是《解读》中阐发最多的问题之一。因为马克思的新人本主义的旨归在于使异化了的人性,以及包括人的感觉的全面复归。论述中特别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没有用“美感”的字样,但是所论的人在劳动生活中苦乐感受的问题却都是属于美感问题。《解读》说,马克思明确揭示出在私有制、异化劳动的条件之下,劳动者发生了异化。人的存在、人的境遇、人的感觉等,都是异化的存在,在这个境遇当中劳动者没有快乐感受,只有人的类本性丧失之后的痛苦。《解读》认为,生存快乐是实践行为关系中的美感,快乐感受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著名的《美学史》作者吉尔伯特和库恩在解释亚里斯多德《诗学》时说到“有理性的快感”,认为这是“我们毕生从事的一切劳动,最终都是为了享受纯洁、持久而不紊乱的快感。”该书认为快感有三种“生理快感、审美快感、理性快感,人在劳动实践中的快感,当属此中的“第三种快感”。这是应予认可的。

对于美感的实现与人性的复归,《解读》中特别强调:把作为生理器官的感觉上升为人的社会器官的感觉,人才能成为具有丰富感觉的人,才有创造出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审美感觉。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解读》说:眼、鼻、耳、舌、身,这五种官能有对外在世界实践经验的历史积淀。人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如果一个人仅仅有生理的本能,还没有上升到自由自觉的高度,那还没有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占有人的本质要求人将自身的自然本质的官能上升到人的感觉,把生物的自然官能变成人的社会官能。

对于怎样实现感觉的丰富性与美感的深化,《解读》提出:人在审美创造、审美欣赏当中,就主体来说是一个调动起美感心理的实践主体。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解读》发挥说,美感的发生只有当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候,或者说只有当一个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时候,这时人的美感才能够充分实现。创造与对象世界丰富性相应的感觉,是人在精神上的自由自觉性的全面实现,是美感心理的充分实现。

劳动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进而导致了感觉的异化。马克思研究异化的目的在于人性的复归,人的意义的复归。《解读》说,异化劳动剥夺了人作为人的类本质存在,也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丧失,把人退化为动物的存在;人性的复归必须把退化了的人,从动物的存在重新复归为人的存在,这样通过人的感觉非人化的扬弃去造就审美主体,而实现在更高意义上的人性复归,其中包括美感的复归,这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终极关怀所在。三、《〈手稿〉的美学解读》的学术价值《手稿》是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综合性著作,带有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性质,其中虽直接涉及美学之处不多,但却十分重要,而且解释起来难度极大。本书能从中提出基本范畴和问题,并予以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实现与中外美学的比较,与中外文学艺术的结合,使很多深奥的理论变得明晰易晓,可以为文学艺术作者接受。这样的专业解读、这样的独立专著,在全国是首创,在外国也未见书目。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手稿》的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及其中美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认定与论证。《解读》的第一章,对马克思为解决“历史之谜”——即以消除劳动异化、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以保证人的彻底解放,进行了论证,批判了西方和苏东派的理论家对《手稿》的歪曲,给《手稿》以应有的马克思主义地位。

二是理论范畴的提取。这不仅表现在第十八章从选录《手稿》的直关美学理论部分的范畴标示中,并能以《手稿》中的主要美学范畴立章,书中有十章都是以《手稿》原范畴为题目立章的,如“美的规律”、“人化的自然界”、艺术的“生产特殊方式”等。

三是对《手稿》美学理论的系统归纳性。《手稿》从1932年被发现认定后,从美学上加以分析的不乏其人,但多是零打碎敲,主要方式是引用观点说自己要说的事,很少见有专著能系统地列出《手稿》中美学的原创观点,而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能构成什么体系,则是无从谈起了。《解读》以十八章的规模,全面深入《手稿》美学思想存在,归纳、阐发,构成理论系统,创造了《手稿》美学研究上的空前突破。

四是理论上的阐发的深入具体性。《解读》以《手稿》的原范畴立章,对这些基本范畴都有深入阐发。在阐发中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其他人的美学文艺思想结合起来,论《手稿》中的观点与之一致性与独有性,并进行了与西方美学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比较研究,论述其特有意义,这是为全国美学界的同行专家所特别赞赏的。

五是与文艺创作、审美欣赏活动的密切结合,在审美实践意义上实现的学术价值。《解读》一书把《手稿》置于审美实践领域加以展开,簇拥以古今中外的大量的艺术审美现象材料,以其生发《手稿》美学的理论内涵,使抽象难懂的美学变得容易接受,富于审美开启性。尤其是《解读》中行文的对话性,使美学话语变得深入浅出,使人易懂,令人喜读。正是以上的种种原因,使此书在辽宁省和国家评奖中都获得了重奖,并引来了好评多多。四、《〈手稿〉的美学解读》的社会影响

本书是作者历20余年过程,不断研究和积累的成果,其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反对人的异化、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以及认识艺术生产的特殊性,遵循美的规律等,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和创造新的文艺都有直接的启示作用。

本书出版之前专题各章都以单篇论文发表过,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之后在学术界和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广泛而巨大的反响。华文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转载了书中五章文字。《文艺报》、《文学报》、《中国图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辽宁日报》、《沈阳日报》、《深圳商报》、《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沈阳工程学院学报》都分别发表了书评与专访,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范咏戈、王充闾、王建疆、彭定安、聂振斌、高海涛以及青年学者王纯菲、许宁、吴玉杰、徐迎新等,都在评论中予以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内予以介绍。辽宁省作家协会与辽宁省文联、辽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辽宁大学出版社联合召开了关于《解读》的学术研讨会,并先后被评为第三届辽宁省“文学评论奖”、辽宁省政府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文学大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2006年又获“首届中华优秀图书奖”。

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评奖委员的授奖评语,足可代表对《解读》的社会评价和专家评价。现谨录如下:“本书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进行相当全面、系统的阐发,对几十年来关于《手稿》的多种观点作了厘清,明确反对源自西方且甚为流行的对《手稿》思想的歪曲,结合作者本人几十年从事文艺美学研究的心得,分十七章对《手稿》的理论内容展开较深入的讨论,既广泛吸收了中外学界的重要成果,也包含著者的独立见解。本书对《手稿》的进一步研究,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章《手稿》写作与“历史之谜”的解答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1932年正式问世以来,它在学术界被关注程度,已超过马克思所有其他著作,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手稿》中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学理的张力极大;二是作为文本它的注入空间非常广阔;三是显示了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也就是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上探寻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其直接标志就是消除劳动者的劳动异化,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并解决由劳动异化带来的一切矛盾,这就是“历史之谜”的解答。一、《手稿》的发现与出版

马克思在1844年4月至8月间寓居于法国巴黎,写了一部研究经济学和哲学的手稿。在马克思写作当时没有给这部手稿标名,在他生前也未曾发表过。1927年,苏联的梁赞诺夫在马克思《巴黎手稿》照相版文本中发现了有几个相独立的文本,作为俄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的附录,部分地发表出来,当时误认为是“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予以命题。1932年,阿多拉茨基主编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在第3卷中第一次全文收入了被发现的手稿,并由编者命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附关于黑格尔哲学的一章》。同年,德文本的《手稿》也由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在莱比锡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论集》形式收录出版。由于这本手稿写于巴黎,后来人们又简称其为《巴黎手稿》。1954年,苏联在准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2版时,莫斯科马克思列宁研究院收集编印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本,编印前对以前所印之《手稿》的文字进行重新辨认核对,从文字到小标题都重加核定,然后将其收入1956年出版的全集之中。《手稿》的中文译本,最早是1956年由何思敬译自德文、宗白华审校的版本。同年有贺麟译自德文的《手稿》最后一章,以《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批判》为题出了单行本。1979年有两个从1956年俄文新版本译成中文的《手稿》,一是刘丕坤译的《手稿》,在人民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另一个是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出并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的本子。研究《手稿》一般多以全集本为据。朱光潜先生在参与全集中的《手稿》翻译咨询工作以后,为了对《手稿》中的美学问题求得切实解释,他又从德文版的《手稿》中选译了关系到美学内容的大部分文字,并有解读与注释,很有参考价值。二、《手稿》的文本构成

据研究,《手稿》在苏联第一次全部被编入德文版的全集时,即MEGA1(历史考证版1),《手稿》被分为四个部分;1982年,全集的新的历史考证版,即MEGA2,对手稿以两种方式编排:第一种是以写作时间、阶段顺序编排,这是原始文本版。第二种是按手稿所论问题内容和逻辑结构编排,有编者加的标题,这是逻辑改编版。中文版全集第42卷是按逻辑改编版译出的。出现在书中也是分为四部分,序言后有从第一至第三顺序三个手稿,最后是独立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未标数字序列,但可谓“第四手稿”主要构成部分。

第一手稿,在原始文本中共27页,所论内容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原始文本丢失了前面的37页,只剩下最后的4页,所论述的内容是私有财产的关系。这一部分应是手稿的中心部分,当是回答第一手稿提出的问题。

第三手稿,系统阐发了马克思世界观的中心内容——共产主义,这一部分是我们研究手稿尚存内容的重点所在。

第四手稿,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它不应作为第三手段的附带部分。王东和刘军同志在《哲学创新与哲学观创新》一文中提出:“根据MEGA版的英文版译者T.B.Bottmore的研究,在原始文本版中,《手稿》由四个笔记本组成。第一笔记本有18个页张,共36页,马克思用罗马数字Ⅰ-ⅩⅩⅩⅥ标注。第二笔记本只有4页,即ⅩL-ⅩLⅢ。第三笔记本有34个页张,共68页,即Ⅰ-LⅩⅤⅢ。第四笔记本也只有两个页张,题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绝对知识’章的摘要》,这部分的页码编排用的是与前三个笔记本的罗马数字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因此是相对独立的部分。然而,第四笔记本并没被任何一个中文版的译本收入。根据对MEGA1和MEGA2中的原始文本版的考察,我们认为,在新的逻辑改编版中,应将手稿中涉及黑格尔哲学批判的三部分内容(第11-13页、第17-18页、第23-24页)独立出来,和最后两个关于黑格尔绝对知识的单独插页合并在一起,构成《手稿》的‘第四笔记’或‘第四手稿’。这种改编方法更能反映出《手稿》的主题思想和马克思当时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虽然在《手稿》的最后部分,但根据‘研究的顺序和叙述的顺序相反’的原则,可以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及由此确立的以实践观为核心的哲学观点是他批判国民经济学(第一、第二笔记)和阐述共产主义思想(第三笔记)的理论前提。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是《手稿》的主题思想。”

我认为上述看法是切近于《手稿》原始文本的思维逻辑的,应该承认“第四手稿”的存在。三、“历史之谜”的破解

马克思在巴黎写《手稿》的1844年当时,在欧洲以及德国,摆着几种非常明显的历史情况,这就是英国经历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还有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革命,这些在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进行的革命虽然具体目的不同,但所要实现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于上述情况,杨述同志在其《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可为我们认识有关历史情况的重要引导。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实现了以大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确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手稿》中称之为“国民经济学”)也完成了理论编制。但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经济危机(1825年)和工人运动(30至40年代的宪章运动)都已发生,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开始了实际试验活动。工人阶级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与统治,反对劳动异化,求得自身的解放。

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阶级的统治,并不断打击封建阶级的复辟势力。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封建王朝,最后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作为第三等级的民众,尤其是其中的工人阶级,并没有真正的改变自身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渐加深,争取解放的斗争不断发展和深化,1831-1834年的里昂工人起义,表明工人阶级的政治成长,走在了欧洲的前列。马克思在1844年的巴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研究劳动异化,研究共产主义,就是因为看中了巴黎“这个古老的哲学大学和新世界的新首府。”在19世纪初法国就出了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了代表工人阶级直接利益的巴贝夫和卡贝的早期共产主义思想。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工人阶级从事的仍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异化劳动。这个阶级的斗争最早证明,他们是与资产阶级一起出现的并同行的资产阶级掘墓人。

德国的哲学革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之下发生的。德国由于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失败,造成了长期的封建诸侯割据,国家分裂,市民资产者十分软弱,与封建阶级妥协,把德国的统一寄托在封建贵族领导的国民革命上。所以不论封建势力还是软弱的资产阶级,都不想在德国出现法国式的大革命,而资产阶级只能对法国大革命的理性精神心向往之。如杨述所说:“他们就以自己的知识界为代表,在文化理论上,在纯思维的王国里去表达他们的革命理想和愿望。从康德到黑格尔,德国的哲学都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这种理想同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他们发现了在理性基础上关于人类思维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自由的意义,发展了理性、思维对于存在具有高度能动作用和批判作用的丰富深刻的观点。”“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能动性,理性的威力,等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又只能是极其抽象的、唯心主义的;它始终只是在概念、思维本身的范围之内的活动,一旦涉及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就立即同现存制度相妥协,这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怯懦,不敢、也无力进行实际的革命活动的特征。”

应该承认,在欧洲发生的这三次革命,对社会历史进步都有推动作用,但哪次革命也没有解决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从压迫剥削制度之下解放的问题,劳动者的劳动依然是异化劳动。所以马克思对此感到苦恼、激动,他深深地思索着社会矛盾和它在理论上的表现,他认为这就是“历史之谜”——也就是从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上的社会客观矛盾的发展中得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结论。马克思在《手稿》的写作中破解了这个“历史之谜”:“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的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且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四、马克思的理论探求之路

法国的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对早期马克思,也包括《手稿》在内的思想体系认为是属于人道主义的,而人道主义是离马克思主义最远的反科学的“意识形态”,只有后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对《手稿》的全面否定。他的观点曾引起一片反对之声,但他论证马克思早期的著作《手稿》的写作语境时,却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形象,他认为写《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被“真正历史和真实对象的那块沉重的襁褓”。所包围。不能说这种比喻一点边也不沾。阿尔都塞说对了一半,因为马克思确实在早期的理论表述中用了古典哲学的一些概念,如“异化”、“人道主义”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在于这些概念被赋予什么样的意义,表现了怎样的总体思想。对此,我们看到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的早期著作中,正明显地表现了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不同哲学倾向,《手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马克思的《手稿》从总体上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创立出自身的语境体系。

马克思1836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当时黑格尔虽已去世五年,但黑格尔的影响却依然存在。当时黑格尔学派解体,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有施特劳斯、希·鲍威尔、埃·鲍威尔、甘斯、赫斯、卢格等,费尔巴哈也属于此派。他们探求德国向何处去,主张在德国实行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宗教统治,重视的是黑格尔学说的革命和辩证法的东西。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曾随这一派活动,属于“黑格尔左派”。

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遭到普鲁士反动政府镇压之后,很快发生了分化,多数人始终没有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多数人依然相信绝对精神,相信个人的自我意识,认为以其批判世界就能改革世界。

马克思虽然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活动,但当他参加《莱茵报》编辑工作之后,由于能关注社会政治问题,还有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问题,以及经济利益不同而导致的政治冲突,等等,使他不能不对自己以前接受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把国家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要重新加以考虑,于是对自己身上的黑格尔影响,连同黑格尔一起加以批判。同时也在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对于顽固坚持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青年黑格尔派,如鲍威尔、施蒂纳等人一起加以批判。这既体现在《手稿》中,也体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这些著作综合地表明,马克思不仅重视宗教批判,还重视政治斗争,不仅注重人的自然本质,也重视人的社会本质,并由此进而注重人的经济生活,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地位与命运,以及作为解决这一切问题的综合途径的共产主义的实现。

在说到马克思的理论探讨之路的时候,还不能不说到他对费尔巴哈的研究与批判。1843年3月以后,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时候,费尔巴哈发表了两部重要著作(《关于哲学改造的纲要》1842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马克思读后感到兴奋,很赞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受到很大影响。当然马克思当时对费尔巴哈也有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他过多地注重自然界,而过少地注重政治。然而,惟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现今的哲学才能成为真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这一基本认识,导致他1845年写出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后来的许多有关论析,进一步地批判费尔巴哈脱离社会政治的单纯的宗教批判和只从理论上提出要抓住现实感性的人而实际上却仍是抽象的人的认识。

从上述简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在1844年写作《手稿》时,他已经不是单纯地以思辨哲人的头脑在作理论活动,他是在总结当时哲学辨析所遇矛盾以及自身反思自己的认识过程的迷惘之后,要在社会历史矛盾之中,在工人阶级的实际生活境遇之中,从政治到经济,从认识到实践,从个人到阶级,在全面考察中得出社会解放的新理论、新方向。所以《手稿》中的马克思,已正式开始了后来的马克思,他的思想已经是马克思主义的构成内容了。五、《手稿》面世所遇之评价《手稿》于1932年公开问世。此书一问世首先是在西方遇到的歪曲态度。在德国由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出版的德文版《手稿》,他们在导言中评《手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新的福音书”,是“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范围的惟一文献”。他们把书中的“人道主义”孤立地标示出来,认为这是马克思预先就否定了后期著作所确认的“通过剥夺剥夺者而实现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废除剥削”的革命思想。同时,比利时的社会民主党人德曼,他说得更过分,他认为《手稿》“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学说”“具有决定的意义”,“它比马克思的其他任何著作都更加鲜明地展示出隐藏在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后面的人道主义主题。”他以人道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认为“马克思的成熟的顶点是在1843年至1848年之间。而对于马克思此间以后的大量辉煌著作,却认为“切不可高估”,并以“创作能力的某种衰退和削弱”(《新发现的马克思》),来否定后期的马克思。此后有一些人用这种“两个马克思”的分割法,把统一的马克思加以分裂,甚至提出“回到青年马克思”的荒谬主张,妄图使马克思的《手稿》成为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统一性,并把马克思的一本为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的著作,变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工具。这除了表明这些人完全是按他们的社会民主党的立场来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恶劣动机之外,也表明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手稿》价值所在。

进入到20世纪50年代的《手稿》,所遇的情况与30年代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一时期在西方有不少理论家他们不再是以青年马克思反对后来的马克思,以“人道主义”对立马克思主义,而是用人道主义统一全部的马克思,认为“青年马克思”和“成熟的马克思”,都是以人道主义为中心统一在一起的。这样,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从早期到最后一贯坚持的革命原则和斗争精神,就完全被抹煞了,变成了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所歪曲的,马克思是“穿着哲学家和道德家外衣走出来,宣告关于超阶级、政党或派别的狭隘界限的人类自由的消息”的马克思。这样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真比手拿福音书的耶稣还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在50年代西方对马克思早期著的研究论著特别多,共同点都是在以《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而这时在他们那里的马克思主义就等于他们所理解的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这其中美籍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他认为马克思的后期著作所运用的概念都是《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概念的继续,他甚至认为如果有一个人道主义的青年马克思与另一个抛弃这种理论的老年马克思,他宁愿要前一个马克思。与弗洛姆同时有不少西方理论家,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不少人,都做起了以“人道主义”包装马克思的文章。这方面的问题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编译说明中,有较详细的评述,并选择了原文文本,本文此节引录的许多材料,都是从出于复旦大学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所编译的这本著作。

从上述的摘要性地引述中已经可以见出,《手稿》一书被一些西方学者改塑后,竟使马克思的宏伟理论著作中只剩了《手稿》,而《手稿》中又只剩了一个“人道主义”中心,或者《手稿》以后的全部著作,包括《资本论》在内,也只是“人的本质的概念的继续”。这些人还用他们所理解的《手稿》核心主题批判苏联和东欧的社会问题。对于这种思想与理论的攻势,在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引起了较大的反对波澜。但这时有一些理论家不是从统一的马克思的不断发展前进的角度来阐发《手稿》的真正价值,并以之批驳西方一些人对《手稿》的歪曲,而是采用了贬低《手稿》、说《手稿》不成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甚至说《手稿》是当时“各种各样的思想”的“混合”物的态度,他们想以此表明抬高《手稿》的人是不识货,但实际搞的仍是另一种“两个马克思”的政治把戏,阉割了《手稿》的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内容。对此,杨述在他的《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中对这些人有很恰当的评析,现将其摘要引录于下:“他们的主要论点是:只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著作才代表真正的马克思的观点,至于《手稿》,则以不成熟性为理由,竭力抹煞它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东德的M·布尔为例。作为一名追随者,他的基本观点虽不是新的,却讲得更加直率和明白。他在一篇专论中说,‘《手稿》本身绝不是一部完整的东西’,而只是‘不成系统的残篇断简’,‘仅仅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思想’,‘因此,也就不能说《手稿》中包含了一种发展了的、统一的学说。’据他说,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是以西斯蒙第的观点为依据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和使用的异化概念,不过是对资本主义‘表示道德上的愤慨情绪’,而‘不是为了分析真正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的关系’。他概括说,‘《手稿》混合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从传统的当时的政治经济学中,从法国的唯物主义和乌托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从青年黑格尔分子,从莫泽斯·赫斯和恩格斯那里接受下来的并写进《手稿》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说,《手稿》不过是一种道德的而非科学的作品,而且是从五花八门的思想理论中拼凑而成的、没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没有马克思本人的明确观点的一盘大杂烩。”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清楚,《手稿》问世以后为什么在西方、在苏联、在东欧,以至在中国,会引起那么多的关注,原来是《手稿》的文本本身和它与社会文化文本的文本间性,那里有丰富的内容包涵,有巨大的社会张力、文化张力、理论张力、美学张力,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它都能把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引入《手稿》,把他们各自的期待视野纳入《手稿》,并不断地读出一个当代的《手稿》文本,使《手稿》成为永远的《手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