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语文老师教给青少年的《论语》课(你不是不爱读经典,你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4:29:27

点击下载

作者:赵震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语”:语文老师教给青少年的《论语》课(你不是不爱读经典,你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

解“语”:语文老师教给青少年的《论语》课(你不是不爱读经典,你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试读:

前言

今天,我们还需要阅读《论语》吗?

网上时常可见“人生必读的100本书”“35岁之前不能错过的30本书”等诸如此类的推荐,但不久前,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该榜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其结果如下:

第1名:《红楼梦》

第2名:《百年孤独》

第3名:《三国演义》

第4名:《追忆似水年华》

第5名:《瓦尔登湖》

第6名:《水浒传》

第7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8名:《西游记》

第9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10名:《尤利西斯》

对于《红楼梦》高居榜首我倒不怎么意外。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在初中、大学、工作后三个阶段,分别以购买、借阅、没收的方式阅读了三次《红楼梦》,但都没能读完。如果不是电视剧,我可能仍然不知道宝玉和黛玉最后是否像王子和公主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百年孤独》居然是亚军,对此我很愤然。当我“亲切友好”地从学生手中收过这本书后,便度过了一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午后。那个下午的阳光拥有生命;校园中每一棵树的颜色都呈现出明暗不同的调子,我想那是它们的语言;巧克力奶入口柔滑细腻,宛若拉丁情人的吻。我不想停止阅读,生怕这奇妙的感觉会消失。这一刻,我很自由。

好吧,扯远了,但你们要习惯,因为这是本书的写作风格。

其实我有些纳闷,《论语》居然没上榜?想了想,这大约说明一提起名著、经典,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小说,压根儿没诸子百家什么事儿。也难怪,我买菜时固然不需要列方程组计算差价,可是也用不着先问句:“有青笋于斯,沽诸?”然后老板大呼:“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我考试垫底,一句“于我如浮云”可安慰不了;我消沉、低落时,偶像的一首歌、心上人的一个微笑,也许比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更能振奋精神。都说《论语》有文字之美,可我觉得方文山的一段中国风歌词也不差啊。《论语》和我的生活无关,并不能带给我更多的什么,也许,我不需要阅读它。

但,真的如此吗?先别急着下结论,听一件事:

我认识一个很漂亮的女生。你瞧,我修饰“漂亮”时使用的是一个程度副词,“很”。她不爱化妆,而许多女生如果不化妆便不肯出门。还在大学校园时,这位女生经同学介绍,兼职做淘宝的平面模特,还去过漫展当showgirl。我曾很不好意思地请她无偿帮忙拍一组照片来做我一本书的封面,那是本以魑魅魍魉为主角的神话短篇小说集,她看后觉得很好玩,就爽快地答应了。可惜,她的照片最后还是没能成为封面,因为出版公司说封面宜抽象不宜具体。我很遗憾和抱歉,她倒不以为意。

毕业后,她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认真地生活着。而爱情上,追求她的人可想而知,有霸道总裁,也有位高多金的翩翩公子。但她至今单身,没有婚姻,也少有感情生活。原因,她说在她自己,因为她感到自己很难主动去跟什么人交往,也无力经营一段成熟的感情,因为她是那样敏感、脆弱、多疑。

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只是因为她出身贫寒。

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遇到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了吗?性格有没有改变?但每次想到她,我都会想起《论语》中孔子对仲弓说的话:“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出身又有什么关系?你以为出身会影响许多,可山川之神却未必这样想。当初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示爱时,不仅是他的学生,年龄上也小他十多岁,先生顾虑很多,不敢答应,并问:“为什么还要爱呢?”许广平答:“神未必这样想!”

千年前,最重视门第出身的时候,夫子就不这样看,并且说就算你自己也那样认为,神都未必和你一样想。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的你,反而要那样在乎呢?如果那个漂亮的女生知道孔子这样说,如果她理解这句话,会不会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这件事让我想到很多。如今丰富的物质享受、令人惊异的现代科技,让许多从前想也不敢想的问题变得轻而易举。但我们依然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答案不在方程的解中,无法求导,也无法积分。但在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中,埋下了线索。所以,我们需要阅读它。

但我们怎样读呢?关于《论语》著名的梗,莫过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了,既然半部就能治天下,那么整部呢?请自行推理。《论语》文辞隽永、内涵丰富,历史、政治、教育、文学、社会生活,以及立身处世等诸多方面,都有涉及,想要穷尽,不知需要怎样的才情和毅力。作为一个无法带出好成绩的语文教师,听说,选读的方式和我更配。

既然是选读,就一定要有选取标准,我们的标准是什么?

先宕开一笔,说说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请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态度与看法。

这个题目考查的其实是我们对情与理的深入思考,而说到情与理,又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论语》中“证父攘羊”的故事。叶公认为“其父攘羊,其子证之”,父亲如果偷了一只羊,违犯了法律,儿子就应该去告发并做证,这才是“直”;而孔子则认为“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儿子为父亲隐瞒,不要去告发他,这样做才是“直”。前者强调的是礼法,后者强调的是人性。题目中小陈选择了举报,从伦理角度来说,算是不孝行为,因为不符合“亲亲相隐”的文化传统;从法律角度来说,又是正确之举,对父亲实施的是终级关爱。这个题目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出得很好。

那么孔子的提法到底对不对?尤其是在法治观念盛行的今天,这种观点是否合适?这个我们先不去讨论,我们要看到的是:孔子的话虽然很简单,但是里面包含了他对某种价值观的评估与最终判断。他不是在回答一个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他是要回答所有人能不能这样做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是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的社会,而不是靠冷冰冰的规则来运行的社会,所以他有那样的判断。

这便是我们选择的标准:首先,选取那些在立身做人方面,具有价值观判断意义的条目,因为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知道了这点,我们才能明白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其次,选取流传度广、字词文句几无争议的条目。《论语》中的一些字句该如何解释,至今仍无定论,若非孔子复生,只怕还要继续争论下去。既然无法确定,那便存而不论吧。再次,那些能体现孔子性格、情感的,也为我们所选。

以上三点,便是选读标准。此外,还有两点重要声明:

一、本书所载的《论语》原文及译文,均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北京第一版,2013年10月北京第16次印刷)为参考。杨先生的《论语译注》向来以准确、简练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界和读者中深有影响。

二、本书中的观点,有一些个人创见,但并非全部,大部分观点仍是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我所做的工作,其实是一个语文老师所擅长的,将这些过于学术性的专业观点,以一种新鲜活泼的方式、更接地气的方式讲给学生听,激起他们对《论语》的兴趣和热爱。

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了,你这样做,有意义吗?

有一段时间,我对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深感兴趣,吃货的本性按捺不住。但欲研究必先读书,于是找到一本《烹调原理》来读。书名不奇怪,但特别的是作者,张起钧,是一位哲学家。这本书开哲学家研究食道之先河,但我觉得吴森为其写的序言更重要。他说哲学教授们的一般著作,讨论的多半是“道”“仁义”“心性”“良知”“存在”“辩证”“分析”“综合”等抽象的概念,喜欢把这些题材翻来覆去地一谈再谈。这些名词的分析和观念的游戏,对人类文化经验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

问得多好。如果学术的、专业的东西,不能和人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而只是局限在少数专家学者的手中,被拿来去做好像永远都做不完的分析论证,那学术的意义究竟何在?市面上目前似乎还找不到一本真正写给非专业读者看的《论语》解读著作,我这样做的意义,就是架起一座桥,连接起学术研究与阅读兴趣。把所有事情都当成学问,那生活会变得味如嚼蜡,失去乐趣;但反过来,把所有的事情都不当成学问,则会过得浮浅无聊。愿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学而篇第一

入道之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时常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这几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了。哦,等一下,“脍炙人口”这个成语使用在这里是否合适?“脍”的意思是切细切薄的 ,而“炙”的字形就已经说明一切了,它是个会意字,火上烤肉。该成语的意思就是烤肉人人都爱吃,其实古人还不都是吃货?

问君何所有,烤肉和啤酒。

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大家所喜爱,所以我的使用是正确的。你看,刚读第一段就学到了关于成语的新知识,你怎么能不继续读下去呢?

孔子这句话想必大家初中就已经学习过——学习要经常地复习,这难道不是很愉快的一件事吗?可如果这样,孔子就被称为圣人了,那我是很不佩服的。《学而篇第一》,那就是全书的总纲啊,应该很重要不是?我对着《论语》这经典的名字膜拜了半天,结果一打开书,孔子您老人家就给我看这个?这也太草率了吧?而且回想一下,教过你们的每位老师应该都说过类似的话吧,又何止孔子一人?再者,学而时习之,真的很快乐吗?你们头上有教室中不灭的日光灯,脚下有学哥学姐们的足迹,说句良心话,真觉得学习快乐吗?复习高兴吗?课程繁重,作业如山,老师家长苦苦相催,你们才勉强为继。课上一句无聊的笑话可以回味一节课,偶尔放点和教学相关的视频就如同过年一样兴奋,足见多可怜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如果孔子这样说,我才佩服,因为他通达人情世故,不故作高深。

下面让我们回到文本。“时”,相当于一个副词,可以译为按时、时时,在适当的时候。而“习”,解释为复习,私以为是以今臆古,不准确的。甲骨文的“习”字是这样的:,由一个(羽,翅膀)加上一个(像鸟窝),取义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有的甲骨文则写成。《说文解字》中说:“习,数飞也。”这里面已经含有练习的意思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含义。孔子所传授的功课,一般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不实际去体会的话,很难谈得上学习,所以我认为此处的“习”,并非复习,而是实习、实践之意。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切切实实地去体会,体会什么呢?就是学的内容,关键便在这里。儒家讲的学问,是怎样的学问?注意,可并不是仅指诗词文章,读书好就是学问好吗?博闻强识就是君子吗?未必。哪怕你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只要你做人好、做事对,就是大学问。《论语》之中,有许多处印证了这一点。如何成人成德,就是学问,儒家的学问。

这样的学问从哪里来?要从生活中体会来,最后体现在自己的做人做事上。比如说,在去食堂吃饭的路上,一个女生摔倒了,样子还比较滑稽,大部分同学的反应是怎样的?我想多半会觉得好玩,会笑,虽然你没有恶意,可是你会让她很尴尬,很不好意思。如果这时你能反省,你应该知道这样是不好的。那么你该怎样做?要么去扶起她,要么选择无视,这样子她就不会觉得尴尬。“时习之”,就是随时随地能反省,开始反省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然会有会心的微笑。比如说你又一次看到有人摔了一跤,这次你不笑话她了,而是伸手帮她捡起饭盒,问一句同学没事吧?当你看到她感谢的表情浮现在梨花带雨的脸颊上时,你的心中也会跟着有微微的喜悦,这就是“悦”。“悦”不是大笑、狂笑,你哈哈哈哈一顿笑,那是发疯。“悦”是有得于心,会心的笑。如果是在大学,说不定一段美丽故事的开端就已经写好了,未成年人嘛,就算了。

我们再看第二句,有朋友来,我就快乐,这个其实也不一定。比如有时候我想独处,想静静,又或者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那朋友来了,出于礼貌我不得不接待,想必我也快乐不起来。

什么是朋友?大略而言: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一起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就是朋;有共同的志向,就为友。朋友就是一起学习、有相同志向的人。

以曹魏名臣华歆为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块金片,管宁仍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为何?因为你我志向不同了。

当你下决心学习儒家真正的学问时,一定会有人不理解,会觉得你傻,你奇怪,你不合群,你在故作清高、标新立异,甚至会有嘲讽、耻笑和打击。想想孔子生前的寂寞,不正说明这一点吗?那么这个时候,有个了解你、和你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看你,你一定会发自内心地高兴。因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才有“士为知己者死”啊。远,不一定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距离,孔子的学说到了汉武帝时代才被尊崇,大约寂寞了五百年。

那么最后,“人不知”一句,说的是如果没人了解自己,那么也不怨天尤人,只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是君子。这可太难了,谁不曾责人太严、责己太宽?谁不曾怨天尤人?不这样的君子,实在难得。

小结一下,《学而》是总纲,告诉我们三件事:

一、儒家的学问,是学习如何成人成德的。

二、学问的方法,就是随时随地从生活中去体会。

三、对待学问的态度,就是不怨天、不尤人,反省自身。

因此,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孝悌而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起来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学问的第一步,也是基础。

上一则说到儒家的学问是立人的学问,孔子告诉我们,只要你立志完成自己,那么你不会寂寞,总会有理解你的人;如果自己立不起来,那也不要怨天尤人,反省自己就好。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人生经验,也是他自己的体验。那么当我决定了去实践之后,第一步要怎样做呢?我将从哪里开始?别急,有子的话来了。有子是孔子的学生,而且是学得很好的学生,用他的话来补充说明,很是恰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都要从基础做起。关于做人的基础,有子给了我们两个字,一个是孝,一个是悌。关于孝,请注意,儒家讲孝,是“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我们后来说孝,有这样的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不对的,天下怎么会有没有过错的父母?天下间就的确有许多“不是的父母”。在新闻中,时常会见到有关弃婴的报道,就在不久前,成都和绵阳都有关于弃婴的报道。一个新生的婴儿,一个很乖的女孩儿,就那样被放在婴儿车里,丢弃在人群熙攘的车站,而她还什么都不知道,美丽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面对这样的父母,你如何要求孩子孝顺?

各位读者,以后回到家中,如果父母无故打骂你,你就可以对他们说,我们中国文化,讲究父慈子孝,你们对我不慈爱,小心以后我不孝敬你们。不过反过来,如果父母尽心对你,而你在他们老了之后,却不好好照顾他们,那就是不孝,就没了做人的根本。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拥有多高的地位与权力、多少的财富,在儒家标准面前,你可能连人都算不上。

顺道说下,儒家也并不反对造反哦。武王伐纣,有人说是弑君犯上,孟子却说这是“诛独夫”,诛杀一个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诛”字表示这是正义的杀。孟子还有一段著名的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据说朱元璋看过后评论说,这可不是臣子应该说的话啊,然后弄了个《孟子节文》出来,把不利于统治的话统统删去。

孔子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弟子,叫宰予。他曾经问孔子,老师,父母去世之后要为之守丧三年,如果一个君子三年不出来做事,那对国家也是很大的损失啊,为什么不能少一些呢?孔子说那你觉得多长时间好?宰予回答说一年。孔子接着又问,那么你安心吗?宰予说我安心。孔子说,你安心那你就可以只守一年。待他离开后,孔子说宰予不孝啊,人还是婴儿时,大约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离不开父母的照料,不然就活不下去,那么父母去世了,你为父母守孝三年,又有什么过分的呢?

乌鸦会反哺,羊羔会跪乳,禽兽尚如此。当然,你也可以引用莎士比亚的著名台词来反驳我:“禽兽尚且有怜悯之情,而我没有,所以我不是禽兽。”的确,禽兽能做到的事情你却做不到,你就禽兽不如。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津津乐道于乔布斯用科技改变世界,比尔·盖茨用金钱做慈善,但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父母,我们却很少知道,因为我们根本不关注。还有一点要提醒各位,说到孝,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非常有名,并且都被说成是儒家思想,这是有问题的。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许多是非常不合情理的,属于盲目的孝顺,鲁迅先生早已批判过。“孝”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悌”字。“悌”就是兄弟姊妹间的友爱,但并不局限于兄弟姊妹间。古人有五伦的说法,这五伦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朋友在其中也占有一个位置,因为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感受,不方便对亲人讲,对父母说也可能得不到理解,对妻儿说也不适合,就只有找朋友倾诉。朋友也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而这个“悌”字,就包含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延伸到社会的友情。

汉代有一个叫许武的人,父亲去世后,他就担负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白天耕作,晚上便教弟弟读书。时间久了,弟弟厌烦,与他顶撞起来,扔掉书本,不肯读书。许武没有责骂他们,更没有打他们,而是一个人来到家庙长跪不起,自责不能教导好弟弟们,辜负了父母,直到两个弟弟哭着求他起来。此后,弟弟们刻苦攻读,都有所成。

这就是兄友弟恭,这样的人,当然会被历史记住。

你看做人多简单,只要做到孝悌就可以了;你看做人又多么难,又有谁真正做到了孝悌呢?

好,诸位读者朋友,这里我们讲了做学问的基础和方向,如果你有心,不妨给父母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爱他们。虽然你任性,你叛逆,你玩世不恭,你觉得他们根本不理解你,可是,你爱他们。如果他们觉得奇怪,问你为什么要突然这么做,你就说你刚刚看了这本书。舌灿莲花又如何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先解释一下“令”字:“令”的甲骨文=(朝下的“口”)+(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变成,隶书又进一步简化,和如今的楷书很接近。

本则中的“令”为形容词,意思是崇高的,值得尊敬的。比如敬辞中有令爱、令妹、令兄、令郎、令尊等。

这个判断是孔子的人生经验,直接把它告诉我们,可以让我们在看人时少走些弯路。就如同现在老师告诉你什么不对、不要去做一样,都是希望你们可以避开我们曾经的错误,走得更好。

那么这个结论对不对呢?应该说是很准确的。

我们知道孔子曾周游列国,阅历很广,阅人也非常多,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得到这样一条看人的标准的。“巧言”不是机灵巧妙的言语,而是花言巧语,奉承迎合的言语。“令色”就是态度上看起来很仁义,但是内里怎么样,你并不知道。回头看看历史中的人和事,就知道孔子的这个结论是很深刻的。

无论怎么看,在各种流氓皇帝排行榜上都一定出不了前五的隋炀帝(后面我们会为他做一点洗白的工作),曾想要一件鹤氅衣,就是用仙鹤羽毛编织成的大氅。大氅是很风雅的,在《黄冈竹楼记》中有这样的句子:“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真是洒脱。皇帝既然有了这样的心愿,怎能不努力帮他实现呢?于是各地就开始捕捉仙鹤取羽毛。据说在四川有一个县,山上有一棵几十丈高的大树,上面有鹤巢。人们想爬上去,却因为树太高、太大而无法攀爬,只好试图砍倒这棵树。白鹤是有灵性的,大约是想到如果树倒了会伤到小鹤,于是就自己用嘴拔了身上的毛丢下去。隋炀帝听说了这件事,也很奇怪,问身边的臣子这是怎么回事,那些臣子中就有人正色说,陛下,这是福瑞啊,说明您的恩泽已经遍及一草一木,飞禽走兽也知感激报答陛下啊。

这话很漂亮,但是巧言;态度一定非常正经严肃,也就是令色。

有句话叫作伴君如伴虎,为了自己的安全,很多时候,臣子是必须要巧言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臣子就一定不仁。

十六国时期,皇帝石勒问臣子徐光,你觉得我可比哪一个皇帝?徐光就说,陛下您英明神武,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我看都比不了您,只有轩辕黄帝可以和您比一下了。

你看,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奉承啊。

十六国是乱世,的确出了不少厉害的人物,可你知道阮籍怎么说吗?他对着楚汉相争的旧战场说了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个时代没有刘邦、项羽、张良、韩信那样的英雄了,只是些竖子而已。由此可见徐光的奉承程度有多高了。不过还好这个石勒很有自知之明,他说爱卿你说得太过了,朕自己觉得吧,我也就是韩信一类的人物,如果汉高祖在,我将在他手下和韩信等人争先,我和光武帝刘秀应该难分轩轾。

我个人认为,能与韩信比的人,那时候应该还没有。

但是你要注意,石勒可一点儿也没生气,对于巧言,还是很受用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说起来简单,要做到确实不易。学习生活中,老师的批评,可以说都是忠言,但总有些学生,被老师说了几句便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做出一些激烈甚至极端的行为。那种时候为什么不想一想“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呢?

如果这样,那我们老师以后就只好——“老师您觉得我怎么样?”“啊,我觉得论聪明程度,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张仪也比不上你;论道德修养,孔子的弟子颜回也不行。大约只有佛祖的弟子,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能和你相提并论吧。”

问题是,你信吗?治国方略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诚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臣属,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前几则里孔子一直在谈论学问的内涵就是做人做事,强调个人修养。但只强调个人修养行不行?当然不行,后世有一个形容儒生的词叫“腐儒”,迂腐的腐。刘邦就很讨厌没有实际才能的儒生,我这都兵临城下了,你还跟我谈三皇五帝,我能不急吗?郦食其还是靠自称高阳酒徒才得以见到未来的汉高祖的。

到了宋代,学儒学的人更加注重个人修养,不屑其他。清初反宋儒最激烈的颜习斋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这是讽刺南宋以后信奉朱熹的腐儒们平时不干实事,只能在大难临头用以死报国的方式解脱。气节固然可敬,但于事无补啊。

所以接下来孔子就谈到学问的用处了,那就是经世致用。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是讲究经世致用的学问,在大家熟悉的国产动画名作《秦时明月》中,多次化解危机的张良就被设定为儒家子弟。“道”,动词,意为治理。“千乘”是什么?春秋时代,打仗用战车,国家的军事实力全靠战车衡量。有一种解释说,一乘是由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算是中等诸侯国。

治理这样的一个国家十分复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从哪里入手呢?孔子说先从端正个人态度做起,即敬事。对一件事情认真为敬,一项职务,要么不接受,一旦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而不要管自己喜不喜欢。你不能接受之后,做了一半,又开始抱怨这也麻烦,那也麻烦,都是我不喜欢做的。

比如你是一个学生,你既然接受了这个身份,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那就要敬事,要潜心向学。如果成天抽烟、喝酒、睡觉、打闹,那你为什么要接受学生这个身份?你该直接步入社会嘛。我们做老师的也一样,要么就不接受这个职业,接受了,就不该每天抱怨这不好那不好,这也累那也累,否则就是不敬事。

这里我们以三国时代的一个人物为例,和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这些光辉四射的名字相比,他太过平常了,早已被历史所淹没,他叫阎温,是一个城的郡守。城被马超所围,他在夜间从水路潜出去请援军,结果被捉住。马超为他松绑,说您应该看清楚目前的形势,城被攻破是早晚的事,但我不希望看到太多伤亡,您明天对城内守军喊个话,劝降一下,我一定保您平安。阎温说好。第二日,他被带到阵前后,对着城内大声呼喊:“援军不过三日至,勉之!”马超怒问他为何欺骗自己,他说我不能因为怕死而不履行郡守的职责,于是被杀了。这就是敬事,我是郡守,我就死守,尽到最后的责任。再比如新闻中报道过的最美司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刹车等一系列动作,保护了一车的人,然后趴在方向盘上死去。这样的人,值得所有人敬重,怎样宣扬也不过分。

敬事做到了还不够,接下来的“而”字,是一个连词,表示并列,意思是并且还要诚实无欺。说出的话一定兑现,接手的事一定完成,大家就会信赖你。取得了大家的信赖之后,你的权力就有了使用的心理基础,你就可以发号施令了,大家都会听你的话,这样才可以进行之后的治理工作,制定政策也好,发布命令也好,都不会遇到很大的阻碍。

那么治理国家应该注意什么方向呢?两个大方面: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即使在当今,国家的财经政策也一定会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开源节流。大到国家决策,小到个人家庭预算,这四个字都适用。所以孔子说要节用,不要奢靡,不要浪费。“爱人”是告诉你要体恤下属。“使民以时”,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人们做适当的事。比如部下生病了,你却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正是农民耕作的时节,你却发布移民命令,征徭役,都别种地了,给朕的美少女们修几座宫殿,这就影响了农事,耽误了收成,就是“非时”。“非时”会引起人们的怨愤,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百姓的信任,你的权力就没有了基础。

孔子对治国发表的看法非常简单,却极有层次,从自身的敬事、守信开始,取得人们的信任,使权力有了群众基础,然后才是行使权力。治理国家从两个大方面着手就好了,财政和人民。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眼光很有战略高度。不过呢,到了今天,一个国家的概念早已远远超出春秋时代,治国若还是只专注于这两方面,就不妥了。雄哉北地王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先看最后一句,是不是刚好印证了我们第一则的内容?人只要做到了前边那几点,那么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是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必”字下得极为肯定。

这句话中,关于“贤贤易色”的解释很有意思,如果按照有些注释的说法,“色”就是女色,“易色”就是要替换掉女色,不要了。那么这下好了,有女朋友的,赶快分手,我要追求贤者之道了;已经结婚的,立刻离婚,不要阻挡我的求贤之路。如果孔子这样教导我们,我们还崇拜他,那不是他有问题,就是我们有问题。

那么有没有人真的会为了诗文学问而抛弃妻子呢?还别说,真有这样的。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先生。先生的崇拜者极多,而其中一个叫章元弼的就是苏东坡的“骨灰级粉丝”。他娶了个美貌的妻子,但新婚妻子发现丈夫经常彻夜诵读苏东坡的诗,对自己不甚理睬,于是大为恼火。后来终于不能忍受被冷落,对丈夫章元弼说:“看来你爱苏东坡胜过了我呀!好啊,那就把我休了吧。”

结果这个愣头青丈夫便当真把妻子休了――难说是谁休了谁,因为这章元弼后来终于回过味儿来,向朋友承认说是妻子遗弃了作为丈夫的自己,这全是为了苏东坡,不过,被抛弃的丈夫不后悔!

圣人是最通达人情世故的人,不会教人做违背天理人性的事情。

在古人的语言习惯中,如果两个同样的名词放到一起,那么很可能有一个名词要活用成其他词。比如刘向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句:“使使以闻大王。”这里也是这样,第一个“贤”字活用为动词,可以理解为尊重、重视,也就是尚贤。第二个就是名词,贤德、品德。连起来,就是重视品德。“易”字,解释为轻视、不重视。“色”字,如果让你们联想一个词,你们第一个想到的多半是“好色”,不过这也没什么丢人的,楚国人宋玉就专门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来讨论这个问题。“色”有许多个义项,其中之一呢,就是容貌,所谓“艳色天下重”。

重视品德,不重视容貌。这说的是什么关系呢?提供给大家一种解释。你看下文中分别是父母、君臣、朋友,都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那么此处指的应该就是夫妻关系。补全就是,对于妻子,要重视品德,而不看重容貌。

这个是典型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都说红颜是祸水,但事实上谁都愿意引祸上身。真正达到子夏所说的标准的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举案齐眉的男主角。此男名梁鸿,不慕权贵,不娶美女,却给一个又胖又黑又丑的姑娘下了聘礼。不仅如此,媳妇儿打扮好看点他还不理人家,非得老婆换上布衣草鞋,又亲自劳作,他才把人当老婆。好在夫妻俩也算志同道合,最后他还给媳妇儿取名孟光,取字德曜。

下一句,我们注意子夏用的这一个“竭”字,他要你能竭尽全力,而没有要求你一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说儒学是很体谅人心的学问。

有这样一副对联: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如果我们给孝顺父母定一个标准,必须要住上高大宽敞的房子,吃上珍馐美味,穿上绫罗绸缎,这样才是孝,那么这样的孝子你只好到富贵人家去找了。比如我在北京工作,随随便便一套房子上百万,无论我如何勤恳上班,这几条也达不到。可是我每月工资有一千,寄给父母八百;而另一个同事每月一万,但只给父母一千,那我们谁更孝顺?显然是我,因为我竭尽我所能了。不止亲情,爱情也是如此,不要看对方拥有多少,而要看他/她为你付出多少。

下一句,“事君,能致其身”。

这里我们举一位古人为例——刘谌,三国时期蜀汉宗室,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后主刘禅第五子,封北地王。

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城下时,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禅没听刘谌的话,还是派人向邓艾送交了玉玺。当天刘谌来到宗庙中痛哭,接着杀死了妻子儿女,然后自杀。

后人有诗叹云:“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这个例子似乎不是很恰当,因为准确地说,他不是为国君而死,而是为蜀国而死。但不知为什么,每次读到“事君,能致其身”这句话时,我都会想到他。他没有生在三国风云激荡的那个时期,但却用一种最激烈的方式回应了那个时期,成为三国最后一缕回响。

为昏庸的君主献出生命,我们可以批判为愚忠,但我们不可以批判这种高贵刚烈的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你可以把君字换掉啊,如果你侍奉的是国家呢?那就是忠义,就是爱国。如果有一天世界大同,没有了国家这个概念,那么这个国字还可以换成你的信仰,你的坚持。

所以经典永不过时。

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这个成语便出自这里。假设一下,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说今晚请你吃饭,可结果当天太忙,我忘记了,你会不会因此而和我绝交?我想多半不会,因为这是人之常情。那孔子为何如此强调信?《论语》中“信”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孔子教育学生的四大内容——文、行、忠、信,“信”占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原因我们在前言中说过,孔子不是在回答一个人的问题,他要回答的是社会中所有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这便是定义社会规范、价值标准,所以《论语》才被称为经典。不然的话,你哭,你笑,你的喜怒哀乐,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读?

社会正常、健康运转的条件之一就是诚信。彼此揣摩、互相试探、言不由衷是经济学中最可怕的一种情况,因为这样做的社会交易成本非常高,将严重阻碍经济活动的展开。孔子一定是不懂现代经济学的,但我想,他一定是凭借着对社会的敏锐洞察感知到这一点的。

孔子在定义社会的价值观。请牢记这一点,它是阅读《论语》的原则之一。

最后一句下结论,我们在第一自然段已经说过,就不重复了。温、良、恭、俭、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不相同吧?”

周游列国的孔子,每到一处便能知晓这里的政事,他是怎样做到的?如果我们的老师总是这样汲汲于政事,是否不妥呢?这大约是子禽的潜台词,但没好意思明说。子贡回答说,这是因为孔子具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五种道德品格,所以人家主动告诉他的。这是由他门下最著名的弟子子贡概括出来的,非是夫子自夸,所以更为客观可信。子贡是孔子弟子中很出色的一个。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为救自己的祖国,子贡曾出去游说了一番,其结果便是整个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实在是太牛了。关于这个故事,我们会在后文中详述。

下面简单说说这五种品德:

温,君子温润如玉。

古人用玉来形容这种温和,十分恰当。不刺目,不张扬,就那样站在那里,你就觉得温暖。杜甫写的诗中有一句“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就是女子美丽的容貌。若说“面如春花”的话很好理解,形容女子长得如花一般艳丽,春游踏青时多半还会被“蜜蜂”青睐,这种感觉看得见。但春风看不见啊,怎么理解呢?春风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受,吹拂到脸上,温暖舒服,微醉微醺。因此,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一定是一个治愈系美人。这就是“温”。

良,善也。“温”是外在的气质,“良”就是内心的原则。“恭”,是恭敬,也可理解为恭谨。无论对人对事,该恭谨的时候绝不玩笑,这点很重要。生活中,总有些事是该严肃面对的。我还记得有一年的“九一八”纪念日,课前,我说今天是一个纪念日,我们没有什么能为那些牺牲的烈士做的,就默哀一分钟吧。于是全班同学都低下了头,但仍有一两个平素就很调皮的男生,故意发出抽泣的声音,以博一笑。然而,没有人笑,这不是可以拿来嬉笑的事。

俭,古语云:“俭以养德。”衣、食、住、用、行都节俭,不浪费,久而久之,欲望也就得到了节制,少些欲望,人就容易快乐,所以说,可以养德。由俭入奢易,但是由奢回俭难,你觉得贾宝玉和林妹妹出了大观园,还能好好过日子吗?

让,有一个词叫“功成名遂”,功业有了,声名也有了,人生圆满了,剩下的岁月该做些什么呢?有人喜欢写字,有人喜欢画画,还有人爱好四处演讲。我曾经有幸聆听过一位领导谈学习的重要性,听完一次之后以为可以毕业了,但我错了,我低估了领导诲人不倦的热情。之后他又来了一次,演讲的内容竟然完全一样。不过,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要你用心,无论什么样的会议和讲座,其实总能学到些东西,比如你看现在,我就学会了折漂亮的千纸鹤。

好吧,扯远了,我们回来。《道德经》里有一句:“功遂身退,天之道。”我们都学习过《鸿门宴》,如果再去翻翻《史记》,就会发现汉初三杰的结局都不一样:韩信功成不退,结果被杀;萧何功成也不退,虽然得以终老,但后期却多次被刘邦怀疑,险些被杀;只有张良,选择了隐退,善始善终。

上面这五个字,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以及他的修养。这就是君子的表率,有没有一种听其描述,想见其人的感觉?何谓好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过分饱,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不拖沓,说话却小心谨慎,多接近品德高尚的人以匡正自己身上的缺点,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食无求饱”是让人吃不饱饭吗?“居无求安”是让人专挑陋室寒窑居住吗?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叫“死于句下”了。

不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不该有过分的要求。不求安,住的地方,适当便好,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现代科学也早就指出,饭吃到七八分饱就是最好的状态,太柔软舒适的床对脊柱不利。即使是从养生上看,这两句话也是正确的。它们的中心意思是告诉我们不必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应该重视精神的升华。如果不去节制自己对物质的欲望,等到物质欲望都满足了再去追求精神,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有那样一天。不要忘了一个词——欲壑难填。

然后,勤快做事,少说废话。这句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我们的确都喜欢默默实干的人,而讨厌夸夸其谈的人。“道”可以记载于书本中,也可以体现在有德的君子身上,孔子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书本也好,身边的人也好,只要是有“道”的,就要去靠近,匡正自己,不要拘泥于形式。你觉得自己是读书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高人一等,不屑和俗人交流。可美丽的莲花就生于污泥之中,底层平凡人的身上也许就藏着人性的坚忍与美丽。沉溺于书中,寻找真理,却不与周围环境交流,独自宅出一个世界,也不对。

学问的道理,不是死磕书本。读死书,死读书,乃至读书死(汉语真奇妙),都是不对的。你要关注现实人生,在生活中体味做人的悲欢与生命的喜乐。

做到这些,即为好学,你就是个好学生了。什么?你说你每次考试都是优?对不起,孔子讲究素质教育,不会认可分数至上的观点。反求诸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是本篇的结论。读到此处,再想一想开篇的第一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不是刚好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前后照应?《论语》的编排是讲究文学技巧的。《学而篇》至此,就结束了。

请谨记,儒家的学问,目标是成人成德,学习如何做人做事。这道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勉之!

为政篇第二

北辰高远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在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史实对比是:凶悍的秦国使用严刑峻法,本想千秋万世,却只传了两世便亡国;刘邦入主咸阳仅约法三章(文言中数词一般是约指,但此处却是确指,就只是三条而已):杀人者死,伤人及偷盗者抵罪。结果很快得到了民心。这不得不感谢秦国峻法的对比。“共”即“拱”,拱卫、环绕的意思。夫子比喻说以道德治理国家的君主就如同天空中的北极星,其他星斗都环绕着它运动。从文学角度说,孔子所选用的喻体非常合适,帝王都是坐北朝南的,为什么坐在北方?就是因为那是北辰所在的方位。所以文言中的“南面天下”(“南面”是个倒装,即面向南方),就是称帝的意思;而“北面事之”,就是称臣的意思。看,你们又学到一个文言知识。如北辰一样让众星围绕,而自己岿然不动,这岂非很美妙的一件事?重要的是,想要做到也不难,仅凭一个“德”字就够了。

但,我们要质疑的是:真的这样简单吗?

要知道,战国之时,各国都在发展军事,以力争雄。想攻打哪个国家也不需要什么道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管你仁德不仁德。那么当人家出兵伐我的时候,难道我去和他说,我鲁国以科学立国,道德为本……(以下省略一千字)然后他就退兵了?并且对我鲁国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永世不再冒犯?

请各位注意,嘴炮这种技能只有在动漫中是无敌的,现实中请谨慎使用。

儒学的二号人物孟子就曾被人如此问过。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夫子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周太王曾居住在豳地(“豳”音宾,是个古地名),本来生活得很快乐,可那些野蛮的狄人不断进犯。周太王本着消财免灾的美好期望,把兽皮、丝绸送给狄人,不行,照打不误;把宝马、名犬送给他们,还打;把珠玉财宝也送了,依旧打。于是太王愤怒了,召集族中的老人,告诉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无非是我的疆土,土地本来是供养人的东西,如今却要害了你们,君子是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你们不用担心没有君主,以后就跟着狄人混吧,我要离开这里!

说走就走,不再犹豫,他离开豳地,翻越梁山,在岐山脚下筑城定居下来。

豳地老百姓感动莫名,天啊,这是位仁德的人啊!不能失去这样的领袖,我们也走。跟随他的人如赶集一样多。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世代相传的土地,我们宁愿战死也不离开。

故事说完后,孟子建议说,请您在这二者中选择其一。

什么?你没看懂这个故事的内涵?要简单点的?好,没问题,简单地说,面对滕文公所说的这种情况时,从德的角度出发,办法有两个:要么逃跑,要么等死。

那么孔子是不是被打脸了呢?这个嘛,且听我道来。

注意文本本身,孔子说的是“为政”,而不是存政、保政。“为政”的意思是治理国事、处理政务。也就是说,前提应该是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局势下。如果是在动荡不安的环境里,首要任务应是存政、保政,那自然是权谋、军事先行,道德起不了多大作用。夫子熟知经史,周游列国,怎么会连这点道理也不明白?

再说,什么是政治?用西蒙·佩雷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一书中的表述回答就是:政治是调节的艺术。

在一个和平的执政时期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事务,若不以德为原则,难道还有什么其他更恰当的方式吗?当初汉高祖打下江山之后,很不尊重儒生,自称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却被人一句“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噎得没了下文。不过刘邦很好的一点是从善如流,听了这话立刻重视起文化礼教来。大汉王朝传国几百年,文化道德功不可没。

打天下,靠武力;安天下,靠仁德。看看开头提到的史实对比就能理解,夫子在此提出的为政大原则,是没有问题的。成之以法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法来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民众只求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使用礼制来整顿他们,民众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已经无须人来管理,而是由一个名为西比拉的系统依据数据分析决定一切。是的,一切,有系统在,没有任何事是需要你担心和考虑的。至于犯罪,是没有的,因为系统会检测每个人的犯罪指数,只要出现数值升高的情况,就会被处理,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听起来很理想。如此理想的国度,我们有一个词来形容,叫乌托邦,或者理想国。要不然中国风一点,叫桃源也未尝不可。

可是,真的消灭罪恶了吗?

一种可以避开系统监控的头盔被发明出来,并被随机提供给任何人。于是出现如下场景:一名戴着头盔的中年男子,毫无征兆地锤杀了一名红衣女子,就在人流如织的闹市街头。他没有任何负罪感,一下接一下,动作坚定自然,仿佛在做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旁观的人也十分漠然,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是否叫犯罪,即使是犯罪,也有系统负责处理。随后,得到头盔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开始释放心中的暴虐,整个城市陷入暴力混乱之中。

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心理测量者》。它的脚本作者,是爱好二次元的同学绝不会陌生的,大名鼎鼎的虚渊玄。他的风格就是笔下人物基本没有一个能善终的,专走悲剧路线,虐你没商量。但偏偏江湖人送绰号——“爱的战士”,足见粉丝们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刚刚我们描述的情形,可以作为夫子本段话很好的注解。一个社会如果单纯地用法律与惩罚来管理,因为人人都害怕惩罚,也就不敢去违法乱纪,那的确会获得一种安全和平的局面。但你不能只看到这一表象,你还要知道人心,他不是觉得不能犯法,而是不敢,实际上种种恶念并未消失,只是在心中压抑着。这种心理就是一股暗流,一旦某一天他觉得不在乎了,豁出去了,就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

看这部动画的时候我并未觉得发冷,因为毕竟是虚构的作品。可当我联想起身边的新闻,想到发生在国外的多起枪击案,想到那些射杀无辜者泄愤最后又自杀的人,却感到阵阵寒意。而夫子早已看到,只有使人从心里发生改变,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故而他主张“礼”。以礼教化,用礼义的精神让人明白是非曲直,这样人们做错了事,自会产生惭愧的心情,这种心情谴责着自己,根本不用等到法律制裁,就已经很难过了,这就是有耻。

不过如果我们思考得深入一点,就会发现还有问题。

一件事要做成,需要的是四个字:因缘和合。注意,是因缘不是姻缘。“因”指的是内因,“缘”指的是助缘,也就是外在的条件。比如一粒种子要发芽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肯定需要阳光、雨露、土壤等外在条件。但光有这些也不行啊,种子本身如果没有长成树的动力,你浇多少水,晒多少日光浴,肯定也发不了芽。

只靠外在的道德引导、礼仪约束,真的就能让人产生羞耻心吗?

现在轮到亚圣出场了,孟子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通过考察补充说,其实人生下来就具有四种心,其中一种就是羞恶之心,天生的,只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所需要的,只是保护、培养这种心,而礼仪的教育与熏陶就是最好的培养。

所以说,孔孟合璧,仁者无敌。

但是(通常这个词后边的话才是作者真正想说的),千万不可偏废,道德的力量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全能的。孔子虽然讲仁义,却也有立杀少正卯的决绝。这件事是怎样的呢?少正卯的名字虽然很酷,但在典籍里面露脸的时候可不多,就这么几句:“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难得出现一次,还刚露个脸就被灭了。夫子为什么杀他?有一种说法是这个人很会讲学,所以吸引了许多孔子门下的弟子过去,据说使得孔子门下三盈三虚。这帮弟子也没什么节操,这边讲得好去这边,那边讲得好就再回来,独颜回对孔子不离不弃。要知道,优等生是升学率的决定性力量,大家谁不想要?而像子贡、子路、颜回这样的特优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少正卯居然敢和孔子他老人家抢生源,那当然是非死不可了。也就是说,少正卯光荣地牺牲于和夫子的生源大战之中,为后世警醒,有主的干粮不能碰啊。

这样的猜想很无聊。

夫子杀他,是因为该人有五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这样有能力的恶人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一大危害,必须诛杀。这就是运用刑法的力量。道德解决不了的,只能如此。

所以,本之以仁,成之以法,大概可以无偏矣。冰鉴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隐藏得了什么呢?”

在古代,始终流行着一种说法:人的仪态与品行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比如司马懿,他有着令人胆寒的“狼顾相”——传说当曹操从身后呼喊他时,司马懿整个脸都转向了后面,而身体却能继续保持前行,宛如正在觅食的狼。这是证明一个人狡诈阴险的凭据。当然,这些描述是很夸张的,或者说,干脆就是臆造,但它迎合了普通人对权臣的想象。

连司马迁也不能免俗,他说我听说古代的圣人舜是重瞳子(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和贵相,代表着吉利与富贵,而且往往是帝王的象征。在我们的民间文化中,看相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通过看手相、看面相,可以“预测”人的命运与祸福吉凶。天桥闹市摆摊的常常号称什么“半仙”,一开口就是:“先生,我看你印堂发暗,最近必有霉运啊。”接下来自然就是如何破的问题了,最后肯定离不开钱。半仙果然只是半个仙,另一半还是俗。

以上实属骗人,算不得数,也谈不上什么传统文化。我们中国文化中的看相,还有一种,叫看神相,这个,才堪称神奇。

提到清代名臣曾国藩,有人说他有十三套学问,传下来的只有一套,就是现在在各大书店还时常能见到的《曾国藩家书》。但其实还有一本也传了下来——《冰鉴》,就是他看人看相的学问。后世人从中总结出各种类似秘籍一样的东西,什么八诀九法十六字,是否可靠不太好说,但你看他说的这些,却非常有道理。“事业看精神。”这个是当然的啊,一个人精神不好,没做多少事就累了,整天都是亚健康状态,还能有什么事业呢?事业好的人多半身体也好,精力一定过人。所以现在提倡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据说已经有大学开始规定,体育不及格者不予毕业。“若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这个只要试着写篇议论文就知道了,表述清楚、议论透彻的,一定是思维清晰、条理分明的人。

著名大臣李鸿章曾带了三个人去见曾国藩,这其实是一种举荐。但不巧曾国藩外出不在,便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不久曾国藩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其考察三人。曾国藩却回答说不必了,面向门厅、左手边的那个人比较忠厚谨慎,可以负责后勤供应之类的工作;中间的那个人圆滑摇摆,不可信任,宜委以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右边那位可独当一面,当托以大任。李鸿章自然惊奇不已,忙问原因。曾国藩笑道,刚才回来,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人立刻低头不敢仰视,可见其拘谨小心;中间那人表面恭谨,待我过去后便左顾右盼,可见表里不一;右边那位始终挺拔直立,目视前方,微微示意,不卑不亢,当可为栋梁。这个栋梁之材就是后来的台湾巡抚,战功卓著的刘铭传。

这样看人,是科学,不是迷信。他的这种做法,放在现代叫微表情心理学。而孔子看人,却又更加高明。

一看动机,而不是结果。这和大多数人论事只论结果好坏相比,高下立判。说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被控用刀杀人,这是大罪,要偿命的。他去求讼师,也就是今天的律师,问能否活命。讼师要一千两银子,包他 活命。为了保命,一千两就一千两吧。银子到手,讼师将送出去的公文抽回来,在“用刀杀人”的“用”字上轻轻加了一笔,变成“甩”字,“甩”刀杀人就属于过失杀人,不必被判死刑了。若从经济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很好啊。可是你能说该事件中的讼师是个好人吗?当然不能,因为他的动机不是救人,而是牟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