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水经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7:24:45

点击下载

作者:导读及译注:张伟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信国学大典·水经注

中信国学大典·水经注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水经注》导读

中华大地的血脉张伟国《水经注》是中古时代一部史学奇书。它所记述的是当时已知世界的河流沿岸景物、城邑、人物和历史。它的作者郦道元(?至五二七),字善长,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平事迹记于正史《魏书·酷吏传》中。郦氏世代仕宦北朝:道元的曾祖父郦绍,为北魏兖州监军;祖父郦嵩,官至天水太守;父亲郦范,服官五十年左右,获范阳公封爵。道元自幼随父亲任官而奔走四方,孝文帝时开始步上仕途,以尚书郎的官职随孝文帝北巡,其后在北魏京城洛阳任官,又曾多次出守地方州县,因此有机会在中原北方游历。宣武帝永平年间(五〇八至五一二),道元出任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创立学校,广行教化。据史书称,郦道元为官“执法情刻”、“素有严猛之称”,得罪不少权贵。北魏皇族汝南王元悦好男色,其男宠丘念恃势弄权犯法,被郦道元逮捕,元悦向掌握朝政的灵太后恳求特赦,道元却赶在圣旨到达之前处死丘念。元悦因此与道元结下深仇。郦道元在东荆州(今河南省泌阳县境内)刺史任上,威猛为治,被百姓上告,因而免官,在京赋闲期间,专心撰写《水经注》,历时七八年。

孝昌三年(五二七),北魏境内民变蜂起,雍州刺史齐王萧宝夤奉命领兵到关中平乱,却意图乘机割据反叛。元悦等权贵推荐郦道元担任关右大使,赴关中监察萧宝夤。萧宝夤疑忌道元不利于己,命其部属郭子帙发兵围攻道元所留宿的阴盘驿亭(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在秦始皇陵附近),道元与随行的弟弟道峻及两子一同遇害。由于郦道元为官铁面无私,得罪不少权贵,他死后二十七年,曾经与他同时为官的史臣魏收编撰《魏书》,将郦道元列入酷吏传。《水经注》是郦道元唯一的传世著作,顾名思义,郦道元撰书的原意是为《水经》作注。《水经》是一部列举全国水系的古书,记述了一百三十七条主要河流,全书一万余字,每条河流只作纲领式记录,内容非常简略。《水经》的作者说法不一,其中一说是西汉人桑钦,另一说法是西晋人郭璞。先师严耕望教授认为:桑钦是西汉人,而《水经》中有魏晋时才出现的地名,不可能出自桑钦手笔;有些地名在东晋、十六国之后才使用,也不会是西晋人郭璞所撰。也有学者认为前人撰述的《水经》可能不止一种,而是经过多次传抄、增补而形成,郦道元只是以当时通行的《水经》为纲,增补更详细的资料作注,而“道元好学,历览奇书”,他不但学识丰富,而且见闻广博,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补充了大量内容,在《水经》原有一百三十七条河流之外,增加了超过一千条支流,所记述的大小河流多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是《水经》的十倍以上。此外,还有五百多处湖泊和沼泽、二百多处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六十多处瀑布、四十六处岩溶洞穴、三十一处温泉、九十余处津渡、九十多座桥梁;此外,注文提及的古城邑遗址数以百计、宫殿百余处、陵墓二百六十余处、寺院二十六座等等;还有历史人物的活动、郡县的置废沿革、战场的描述、道路关隘、风景奇观、民间传说、碑刻题铭、诗歌民谣等。这使原本枯燥的水名、地名,附加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现存《水经注》版本中,郦道元旁征博引,可计算出参考和引述前人著作多达四百三十七种,辑录汉魏金石碑刻三百五十种,其中绝大部分早已散佚,全靠《水经注》的征引而得以保全片言只语,可谓弥足珍贵。《水经注》的材料来源,严耕望教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郦道元曾亲自游历过不少地方,他所到之处,亲自采访、询问当地人士,加上他对地理情况的详细观察,把获取的资料记述在《水经注》相关的条目中。道元虽然自称“不爱涉水,不喜攀登”,但他事实上到过许多地方,北起今内蒙古,东至山东,西到陕西,他都曾因公务而涉足。他在《水经注》的自序中说的:凡所到之处,都“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辑而缀之”。例如他描述洛阳附近黄河孟津的冰层:“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提到“河水”即黄河浑浊时,引用民间观察:“河水浊,澄清一石水,六斗泥。”又如他出任颍川郡(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太守时,在郡治长社县修筑客馆,掘得一巨大树根,他在《水经注》中记载了这一异象,并作了一番考究,他说:“余以景明中出宰兹郡,于南城西侧,修立客馆,版筑既兴,于土下得一树根,甚壮大,疑是故社怪长暴茂者也。稽之故说,县无龙渊水名,盖出近世矣。”其二,道元好涉猎群书,对于水名、地名以至郡县沿革、封邑兴废,他都不厌其烦地旁征博引,务求得出最可信的判断,他所引述的经、史典籍及前人注疏,列明出处者超过四百种。严耕望教授指出:古人抄录前人著作而不一定列明出处,因此道元所征引书籍,必定远超这数目。由于道元生长及仕宦于北魏,北魏政权范围以外的南方长江流域、岭南、云南,他都从未涉足,只能引自南方人士所撰书籍、文献。

道元很重视实地考察,以检核史书的记述是否准确,并据此纠正了史书上的不少错误。例如史书上记载,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伯说过:汾水可以淹魏氏的都城安邑,绛水可以淹韩氏的都城平阳,道元沿着这两条水考察,发现汾水河床较高,安邑处于其东岸低处,汾水泛滥,安邑可能被淹没;但平阳地势高于绛水河床,绛水淹平阳则绝无可能。他又根据多种文献记载,在“谷水”的注里,辨析前人把涧水错成了渊水。道元虽然是为《水经》作注,但当《水经》有误,道元也直接指出错误,例如《水经》称“汶水又西流入济”,他引《淮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合济。高诱云:弗其,山名,在朱虚县东。道元作出判断:“余按诱说是,乃东汶,非《经》所谓入济者也,盖其误证耳。”

道元对当时人的传闻,亦不厌其烦地作出考证,例如在《易水注》中,在“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之下,先引述阚骃的说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与宾客知谋者,祖道(饯别)于易水上。《燕丹子》称,荆轲入秦,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略)疑于此也。”于是后世谈史者认定燕太子丹饯别荆轲的地点在易县的燕下都,但道元作出辨正,他说:“余按遗传旧迹,多在武阳,似不饯此也。”

道元对地理情况观察入微,并把观察所得记录在《注》中。例如他详细地记录了不少河谷的宽度、河床的深度、含沙量、冰期,以及不同季节的水量和水位变化等,有些地方更提出数据,例如华池“池方三百六十步”之类,提供了可资后世参考的科学信息。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增补资料、考核地理是撰述的重点,但他行文时,经常采用文学笔触,其部分章节,被视为中古文学作品的代表,有学者评为:“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郦道元《水经注》的词藻丰富,仅就描写的瀑布,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词,可谓变化无穷,其文学价值也足以垂范千载。《水经注》的内容极其丰富,但阅读并不容易。首先,《水经注》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书中所记述的河流、地理情况、行政区划以至地名,难免与今日有所差异。千百年来的沧海变迁,古代的一些重要水道,经历过无数次改道,早已湮没消失,《水经》所载水道,到郦道元时代其中一些已有改变,而《水经注》成书时的一些河流、水道、湖沼,也很有可能在今日已非当年状貌。数千年间,城市的兴衰,地方行政区的置废迁徙,地名的变更,正如郦道元所说:“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疆里流移,宁可一也?”更为现代人阅读《水经注》时增添困难。

其次,《水经注》中记述了大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的史事和人物,距今千年甚至数千年以上。这些史事和人物,对于郦道元时代以至其后熟习传统经史的读书人来说,不少是耳熟能详的典故。但近代教育,已逐渐偏离古典,对这些千年以前的事和人,读者可能所知甚少,甚至闻所未闻,初接触《水经注》有时会茫无头绪。然而对于有兴趣追寻古史细节的读者,《水经注》是探求这些遥远史事的事发地点、追访这些古代人物活动空间的宝库。

其三,《水经注》全书的结构是经文的注疏形式,因此只能就《水经》的纲领增补细节和考据,行文显得细碎支离,叙事、写景都是点到即止,而且加插了大量典籍文献的引文和考证,不可能一气呵成。《水经注》叙述每条河流,必定从源头开始,向某方向流,流经(径)某地,该地古代有什么历史大事,有什么前人活动,留下什么史迹、掌故;然后河流再向前流,经某地,再细述当地情况;当遇上另一河流汇入,则从这河流的源头说起,直至与主流会合,再重回叙述主流。假如汇入的河流众多,往往不断追溯支流,而主流的叙述却断断续续,阅读时不易前后呼应。假如阅读时能随手查对地图,则较容易掌握水道的脉络。

其四,《水经注》成书的年代,尚未有印刷术,自成书至北宋中期约五百七十年,只有抄本流传,传抄过程中错漏难免,错简、脱漏在不同版本中,常有差异,为后世阅读者增添了困难。《水经注》传抄至北宋初已缺五卷,后人将其所余三十五卷重新编定为四十卷。可知的最早《水经注》木刻印刷版本是宋哲宗元祐二年(一〇八七)的“成都府学宫刊本”,宋以后的版本,以明初《永乐大典本》较完整,但由于《永乐大典》的散佚,抄录在《大典》中的水经注也有部分缺失。明、清两朝不少学者,曾经依据古代抄本、宋刻残本,《永乐大典》抄本等版本,对《水经注》作细心而且精密的整理、校订,取得重要的成果,并刊行多重校证版本。其中最早刊行的是明朱谋玮《水经注笺》(刊于一六一五年),以校订为主;晚明钟惺、谭元春的《评点本》,则着重点评词章笔法。到了清朝,考据学大盛,《水经注》的整理和考订达到了高峰,重要的成果有全祖望《七校水经注》、赵一清《水经注释》、戴震校勘《水经注》等。而戴震校勘《水经注》成就极大,受到清乾隆帝重视,但戴震校勘的《水经注》也引起后世学术界“剽窃”的争论。

戴震校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始于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至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止,先后三次校订,历时十年完成,用功极勤。戴震分出《水经注》中的“经”和“注”,并且辑补缺漏字两千一百二十八个,删妄增字一千四百四十八个,更正错字三千七百一十五个,使得《水经注》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貌,深得乾隆帝赞赏,收录于内府刊刻的《武英殿聚珍本》丛书中。及至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质疑戴氏,撰写《书戴校水经注后》一文,指斥戴震抄袭赵一清。但胡适为戴震辩护,认为戴震在《水经注》研究方面没有抄袭的嫌疑。然而另一位以研究《水经注》著名的学者杨守敬认同戴氏剽窃的说法,杨氏在《水经注疏》每每举出实例,点出“此戴袭赵之确证”,例如卷五写道:“赵氏不捡……而……以订郦氏,大谬。戴氏亦不加详考,竟依改,可哂也。”也就是说,赵氏弄错了,戴氏也跟着错。学术界为戴氏是否剽窃争论不休,但是,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当代研究《水经注》的专家陈桥驿教授认为,戴震校勘《水经注》,删去妄增之字一千多个,改正错讹三千多处,补葺阙佚两千多处,足见功夫之深,正如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所说:戴震的成就超卓,“凡故训、音声、算数、天文、地理、制度、名物、人事之善恶是非,以及阴阳、气化、道德、性命,莫不究乎其实”,使千年古籍《水经注》在后世读者面前,展现出其超越时代的价值。

晚清学者王先谦的《合校水经注》及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可以说是清代《水经注》考证、校勘的殿军。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并且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二〇一四年凤凰出版社出版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台北定稿本),为今后研究利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民国时,胡适曾经用二十多年的光阴研究《水经注》,写有七十余篇手稿,收于《胡适手稿》一至六集。

一九四九年以后,新的《水经注》校勘、注释版本不断涌现,学界对《水经注》的研究蓬勃发展。当代最重要的“郦学”专家是浙江大学已故陈桥驿教授。陈氏穷毕生之精力,研究、考证《水经注》,即便在“文革”的艰难时期,仍然考订、抄写不辍,终成大家,成果丰硕,可以说是当代郦学泰斗、郦学元勋。近十多年来,内地、港、台以及外国学者,对《水经注》的研究和译注,与日俱增,各有长处,不能尽录,现摘要列举《水经注》古今版本和近年部分著述如下(本书用的是陈桥驿教授中华书局校注本,并参以杨守敬、王国维等版本):

北宋初以前仅有抄本流传“宋成都府学宫刊本”,元祐二年(一〇八七)刊本,残缺《永乐大典·水经注》,民国续古逸丛书影印本

田奕等整理:《永乐大典本水经注》,沈阳:万卷出版社,二〇〇九

朱谋玮:《水经注笺》(一六一五年刊本)

钟惺、谭元春:《评点本水经注》

全祖望:《七校本水经注》

赵一清:《水经注释》

戴震校勘:《武英殿聚珍本水经注》

张匡学:《水经注释地》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影印手稿本),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一九五五至一九五七

杨守敬、熊会贞:《杨熊合撰水经注疏》四十卷,影印前中央图书馆所藏手稿本,台北:中华书局(台湾),一九七一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图》,朱墨套印木刻本

王先谦:《水经注校》,清木刻本

王国维:《水经注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点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二〇〇七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一、二、三、四集)

陈桥驿:《郦学札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二〇〇〇

郑德坤:《水经注引得》,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一九三四

段仲熙:点校《水经注疏》附《〈水经注〉六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

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水经注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九

李岫岩编译:《图解水经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一〇

陈桥驿、叶光庭注译:《新译水经注》,台北:三民书局,二〇一一

黄忏华:《水经注捃华》,扬州:广陵书社,二〇一三

王守春:《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深圳:海天出版社,二〇一三

笔者选注选译《水经注》的部分章节,目的是向社会大众推广阅读中国古代典籍,只求清楚明晰,能引起读者对典籍的兴趣,和对典籍内容的初步认识,不敢奢望有任何突破前贤的成果。然而,笔者在注译时考虑到《水经注》的特殊体裁,及郦道元在为《水经》加注时,很多史事、地名、人名、官名、器物,都是点到即止,没有进一步解释,古人对历史典故名物可能知悉较深,阅读《水经注》时不必详细解释,但对于现代较少接触史籍的人来说,这些魏晋、秦汉、春秋战国,甚至三代远古的史事、名物,有些同名异事,有些随时代而意义改变,假如交代解释不清楚,便如瞎子摸象,更难以明白书中内容,例如“太尉”、“督邮”是什么官职?不同时代权力有什么差异?秦郡、汉郡有何不同?地名多次改变,人名称谓也变化万千,郦道元行文时,随手书写:汉光武帝有时称为世祖;曹操有时称曹公,有时称武帝。现代读者难免感到困惑,因此笔者在注释之中,尽量增补史事,交代典章制度,务求使读者增加对史事及人物细节的理解,提高阅读《水经注》的兴趣。

现存《水经注》全本四十卷数十万字,笔者选择部分章节作注译。前人一些选译本,多选对山川风景描述较佳的章节,介绍郦道元的文学水平,然而却使读者忽略了《水经注》在历史地理方面的建树。为使读者了解《水经注》的体裁和史学的特色,笔者选译了“河水”、“济水”、“洛水”、“渠水”、“江水”及“泿水”等河流,先注译《水经》经文,然后每条河流选取若干章节作注译,每节加上小标题,以便读者检索。希望读者读完这选注之后,提起兴趣细读《水经注》全书,增长历史和地理知识,贯注对中华大地的血脉深情。

郦道元《水经注》原序

本篇导读《水经注》全书流传千余年,虽然有部分章节散佚失传,但至今仍有四十卷数十万字,分量颇大,而且每卷长短不一,部分重要河流如河、渭、汾、洛等记述特别详细,而另一些位置偏远的河流则记述比较简略,本书受篇幅所限,不可能全书注译,只能选取若干篇章,作摘要导读、注释及译为现代汉语,每段增加标题,以醒眉目。借此抛砖引玉,希望读者能细读全书,领略郦氏史地学之精髓,并欣赏其描写景物的文笔。1《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玄中记》2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3及其气流届石,精薄肤寸,不崇朝而泽合灵宇者,神莫与并矣。是456以达者不能测其渊冲,而尽其鸿深也。』昔《大禹记》著山海,周7而不备;《地理志》其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与《职891011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121314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宣导者矣。今寻图访赜者,15161718极聆州域之说,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纵仿佛前闻,19不能不犹深屏营也。202122

余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识绝深经,道沦要博,2324进无访一知二之机,退无观隅三反之慧。独学无闻,古人伤其孤2526陋;蠲丧辞书,达士嗟其面墙。默室求深,闭舟问远,故亦难矣。272829然毫管窥天,历筒时昭,饮河酌海,从性斯毕。窃以多暇,空303132倾岁月,辄述《水经》,布广前文。《大传》曰:『大川相间,33小川相属,东归于海。』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辑而缀之。《经》有谬误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载,非经水常源343536者,不在记注之限。但绵古茫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

3738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川渠隐显,书图自负,或乱流而摄39404142诡号,或直绝而生通称,枉渚交奇,洄湍决澓,躔络枝烦,4344条贯系夥。《十二经》通,尚或难言,轻流细漾,固难辩究。正4546可自献径见之心,备陈舆徒之说,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所以撰证本《经》,附其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求其寻省之易。

1 物之先:意思是万物的起源。

2 《玄中记》:西晋学者郭璞撰,搜集古今神怪异闻,全书现已失传。

3 不崇朝:同“不终朝”,顷刻之间。泽合灵宇:天地之间受到滋润。

4 渊冲:奥妙。

5 鸿深:伟大、浩瀚。

6 《大禹记》:先秦地理书,托称夏禹所撰,现已失传。

7 周:指描述的范围广泛。备:指详细、完备。

8 以上诸书都是记述古代地理的文献,郦道元认为,各有缺点和不足。

9 都赋:汉晋之间一些文人所撰,描述京城辉煌繁华的赋,例如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等。史载左思“貌寝(丑)口讷(口吃)”,但辞章壮丽,《三都赋》发表之后,洛阳人争相买纸抄录,一时间“洛阳纸贵”。

10 裁不宣意:受体裁所限,不能宣达确切地理信息。

11 《水经》:相传即西汉桑钦所撰,郦道元据此作注。粗:简略;津绪:水道的起源和流向。

12 阙:缺乏。旁通:相关的联系。

13 备:完备、完整。宣导:整理。

14 赜(zé):“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易·系辞》)意思是幽深难见。此处指鲜为人知的史迹。

15 极:指尽量搜罗。聆:听取。州域:指各地。说:指民间流传的谈说。

16 涉土游方:指到各地游历。

17 寡:甚少。津照:指与水道印证。

18 纵:纵使、尽管。仿佛(fǎnɡfú):依稀的意思。前闻:之前曾听闻。

19 屏营:指无所适从。

20 违:指没有。问津:典故出自“孔子使子路问津”(《论语·微子》),即问路,其后引伸为探求真相的意思。

21 识:指学识。绝:指完全没有,是郦道元自谦之语。深经:指秘笈经典。

22 道:指品德修养。沦:指失,没有的意思,也是郦道元自谦之语。要博:指博大精深。

23 进:指进取之心。访一知二:即闻一知二,出自《论语·公冶长》“回(颜回)也,闻一以知十;赐(子夏)也,闻一以知二”,意思是听到一点就能理解更多,善于类推。

24 观隅三反:即举一反三,典故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据称东汉名士蔡邕好读《左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

25 蠲(juān):通“捐”,失去。

26 “余少”至“难矣”段:以上数句郦道元自谦孤陋寡闻。

27 “然毫”两句:毫管,指细管;昭,清楚。意思是尽管自己的水平能力极为有限,但细心努力,也能获得成果。

28 饮河酌海:指从大河大海中饮几口,意思是只有微小收获。

29 从性斯毕:指符合天性便能满足。

30 空倾岁月:指白白浪费时间。

31 辄(zhé):原义是古代马车两侧能向外翻的配件,借用为副词,意思是时常、随意。

32 《大传》:即《尚书大传》。

33 躔(chán):原义是野兽的足迹,泛指行迹。

34 绵古:指远古。茫昧:指事情模糊不清。

35 华戎代袭:郦道元身处胡人入主中原的北魏,有华戎代袭的感怀。

36 郭:指城郭。

37 戕(qiānɡ):杀害、摧毁的意思。

38 书图自负:意思是图籍、文献的记述有差异、矛盾。

39 “或乱”句:乱流,指水道改变;诡号,指名称不同。即水流扰乱而名称改变。

40 “或直”句:直绝,指水道合流;通称,即名称通用。两条水道会合后,名称混而为一。

41 渚:水中的小洲。交奇:此起彼没,互相交错。

42 洄(huí):河水回旋逆流。湍(tuān):水势急猛,激流。决: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澓(fú):回旋的流水。

43 夥(huǒ):多的意思。

44 漾(yànɡ):水面的波纹。

45 舆徒:研习舆地的人。

46 “其所”句:典故出自《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译文《易经》认为,上天以其唯一的大道化生成水,水避匿而凝聚于北方,成为万物的先驱。《玄中记》说:“天下间最丰沛的物体就是水,水在天上飘浮、在地上承载,高山深渊,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世上万物,没有不受其滋润的。当流动的水气接触到山石,便会紧密地凝聚,片刻之间雨露下降,即便神灵也不能与之相比。因此,就算见识广博的人也不能完全探测它的奥妙、彻底了解它的浩瀚。”从前的《大禹记》所著录的山和海,范围广大但不够完备;《地理志》的记载,过于简单而不够周全;《尚书》、《本纪》及《职方》等文献,都流于疏略;都赋的描述,限于体裁而不能准确达意;《水经》虽然粗略地列出了水道的源流,但又没有说清各水道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谓各有各的说法,却很少有著述对各水道进行完备的疏理。现在依据图籍寻访史迹的人,只着意于地方州域的谈说,而亲自到各地游历的人,又很少对照著述比照水道,即使与曾经听闻的依稀相似,却不能不深感无所适从。

我自小没有寻访名山的兴趣,成年以后也缺乏寻根究底的喜好。论学识,我从来没有读过经典秘笈;论修养,我没有博大精深的修行;论进取,我没有说一知二的机敏;论退思,我没有见一隅而推知三隅的智慧。我的知识单薄,而且见闻孤陋,这正与古人因自感孤陋而伤怀、捐弃丧失了辞书,与有识之士曾因为浅薄无知而嗟叹的情况相似。独自静坐于狭小房间之中,希望求得高深学识;在靠岸小舟之中,希望寻访远地,实在太难办到了。不过用细管窥天,有时也能从管中看得清楚;饮几口河水几酌海水,也可以满足简单的天性。我自念空闲日子甚多,与其浪费岁月,倒不如阐述《水经》,为前人的著述增添内容。《大传》说:“大川各自分开,小川互相连接,最终向东归于大海。”于是我探寻水脉及支流之起源和流向,探究沿途流经的路线,访查小渎支渠的资料,加以辑录编排。《水经》有错误的地方,加以考究订正,经文没有提及的河流,但有常流不断的水道,则不在此限。然而远古史事渺茫,华人胡人王朝更替,城邑荒废,川流改动,地名更改,世事变迁。川渠有时隐没,有时出现,地理书籍和舆图的记述经常不一致,有的因水流扰乱而名称改变,有些水道因合流而产生通称,洲渚沼泽水流交错,湍急的河流水道迂回,河网错综复杂,头绪纷繁。纵使读通《十二经》,也许仍有河流不能说得清楚,至于小流细漾,原本就难以辨究。我正可以借此著述,献出直抒己见的心意,详细讲述地理学家们的论说。至于不知道的地方,也就由它留空吧。我之所以撰文论证《水经》,附加枝节和要点者,是为了自己参考,以免日后遗忘或错漏,方便私人查阅而已。

河水(卷一至卷五)

本卷导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先秦及汉初的文献没有“黄河”一词,古籍称黄河为“河”,或称为“大河”。成书于汉武帝时的《史记·河渠书》,详细讲述了治理黄河的历史,却也只称它为“河”。其他河流也各有专名,例如“江”、“淮”、“汾”、“渭”、“汶”、“泗”、“伊”、“洛”、“汝”、“颍”等。“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以“黄”字形容河水的浑浊。黄色就是大河的最明显特征,因此“黄河”之名逐渐通行。《水经注》以《河水》为开端,全书四十卷,《河水》独占五卷,详细记述了黄河主流经过的地方景物和历史掌故,而黄河的重要支流,如渭水、汾水、伊水、洛水等,也独立成卷,可见黄河流域地位的重要。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从上古石器时代以来,她孕育了不知多少代的炎黄子孙。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们所公认的两位祖先,传说他们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平原、河谷,辛勤耕作,把河滩、荒野开垦成农田,发展农耕,孕育出华夏文明,并以此为核心,向四周扩展,经历数千年的互动、同化,把古代中原的华夏先民与四方的戎狄夷蛮融合为汉民族,因此,炎帝、黄帝被后世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华文化肇始于黄河,然而,黄河之水从何而来呢?古人无法得知黄河的真正源头,只能靠传说和推想。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然是文学的想象,但也反映了古人对黄河之水发源于天的崇敬。当然,据现代的科技和深入的实地考察,我们已得知黄河的源头不在天上,而在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冰川,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全长约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最后在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但数千年来的黄河,几经沧海变迁,古代黄河下游流经的地方,与今日并不相同。

黄河自荥阳(今郑州附近)到开封一带,历史上曾多次改道,《水经注》对多条黄河故道,例如“禹河”、“大河故渎”、“王莽河”等都有记述。读者可以追溯古代不同时期黄河流经的地方,以对应史事。《水经注》成书之后,黄河也有过多次重大的改道,北宋末年,黄河从开封附近折向东南流,曾经夺淮河流入黄海,扰乱了淮河下游水系,后来因沉积日渐严重,尾闾淤塞,改道经徐州直出黄海。至清咸丰五年(一八五五),黄河在开封铜瓦厢决堤改道,折向东北流,夺济河出渤海,也就是现代黄河的下游河道。因此,《水经注》所记述的黄河下游,并非现代的黄河下游;而《水经注》的济水下游,却相当于现代的黄河下游。[1]12

经 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345河水出其东北陬,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又出海外,南至积石

67山下,有石门。又南入葱岭山,又从葱岭出而东北流。其一源出于8910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所出河合,又东注蒲昌海;又东入塞,过1112敦煌、酒泉、张掖郡南;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

1314注之;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又东过榆中县北。又东过天水北界1516;又东北过武威媪围县南;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又东北过安1718定县北界麦田山。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19屈从县北东流,至河目县西,屈南过五原西安阳县南,屈东过九原20县南;又东过临沃县南;又东过云中桢陵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21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西;又南过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过县西;22又南过西河圁阳县东;又南过离石县西;又南过中阳县西;又南过2324土军县西;又南过上郡高奴县东。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又南过2526皮氏县西;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又南过汾阴县西;2728又南过蒲坂县西;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又东过河29北县南;又东过陕县北;又东过大阳县南;又东过砥柱间;又东过30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东注之;又东至邓。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3132北来注之;又东过巩县北,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又东过成皋县3334北,济水从北来注之;又东过荥阳县北,蒗渠出焉;又东北过35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北过黎阳县南;又东北过卫县36南;又东北过濮阳县北,瓠子河出焉;又东北过东阿县北;又东北37过茌平县西;又东北过高唐县东;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又东北过漯阳县北;又东北过利县北;又东北过甲下邑,济水从西来

3839注之;又东北入于海。

[1] 本书每篇开章录《水经》某水系全文,属内各小节选读某条《经》文、部分《注》文。

1 昆仑墟:战国至秦、汉时传说中的世界巅峰,在中原以西,没有确定位置,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把西域南侧的山脉称为昆仑山。“墟”是故址的意思。

2 嵩高:又名崇山,即嵩山,在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古人认为河南是天下之中,因此崇高山被称为五岳之中的中岳。

3 陬:即角落。

4 入渤海:在中原东方,被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形成海湾,今天津市在渤海西岸。古代黄河及济河、漳河、滦河、辽河等分别流入渤海,北宋末至清咸丰初,黄河改道向东南方流入黄海,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再改道夺取济河,济河下游成为黄河河道,注入渤海。

5 海外:指中原之外。

6 积石山:在今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

7 葱岭山:即今帕米尔高原。

8 南山:即今新疆与西藏交界的昆仑山脉。于阗,今写成“于田”。

9 蒲昌海:即今新疆东部的罗布泊。

10 塞:指边塞。

11 “过敦煌”句:以上诸郡始设立于汉武帝击走匈奴之后,与武威合称“河西四郡”,位于今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上交通要道及战略要塞。

12 陇西河关县:陇西,即陇山以西,是高原山地,古代民族杂居,战国时秦取得其地,设置陇西郡。河关县,是汉朝时黄河进入中原第一县,在今甘肃兰州市以西。

13 洮水:黄河上游支流。

14 金城:汉昭帝时设置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

15 天水:西晋时分陇西郡设置天水郡。

16 武威:河西四郡之中最东一郡,设置于汉武帝时,为河西枢纽,东汉凉州首府,治所在姑臧县,五胡十六国时,曾是前凉、后凉等割据政权首都。

17 北地:战国时秦国设置北地郡,管辖西北方泾水流域至今宁夏一大片的边疆。

18 朔方:汉郡,在黄河、阴山之间,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角力之战略要塞。

19 五原:汉北方边郡,位于今内蒙古包头市一带。

20 云中:在阴山与黄河之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战国时赵国开辟北方边疆,设郡。

21 定襄:西汉分云中郡东南部设置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22 西河:战国时魏国在西部边疆设西河郡,因黄河自北往南流过得名,其后被秦国攻占,西汉设置西河郡,管辖吕梁山区黄河两岸。

23 上郡:战国时秦国在北方设置上郡,管辖首都咸阳以北山区,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

24 河东:位于黄河由北往南折向由西往东流的东侧,春秋战国时期为晋国及魏国核心地区,其后被秦国攻占,由于从秦国视野看在黄河以东,所以设置河东郡,即今山西省南部临汾、运城等地。

25 龙门口:黄河其中一段激流,在今陕西省韩城市以东。由于河流侵蚀,激流向上游推移,后退至今壶口瀑布。

26 汾水:黄河中游重要支流,纵贯今山西省中部及南部。

27 潼关:黄河转弯处的重要关隘,北临黄河,南阻秦岭,东连函谷,西通关中,历来是战略要地。

28 渭水:黄河中游重要支流,自东至西横过关中平原,经天水、宝鸡、西安、渭南、华山,至潼关汇入黄河。

29 砥柱:黄河中游穿越中条山及崤山,河道中山石冒起,形成河中岛屿,称为砥柱,水流湍急,自古有人门、鬼门、神门之称,所以又称“三门峡”。南岸设置湖县及函谷关,以拱卫长安。函谷古代又称为“陕”,因此函谷以西称为“陕西”。北魏在汉湖县设置陕州,近代陕州改名三门峡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三门峡东部建筑大坝,蓄河水成水库,三门险要已淹没在水库之下。

30 清水:清水河,古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宁夏境内最大、最长的黄河支流。

31 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周朝为巩伯食邑,秦开始设县,在洛河汇入黄河处。唐朝诗圣杜甫是巩县人。

32 洛水:黄河中游重要支流,流经古都洛阳。

33 济水:黄河中游重要支流,古人认为济水越过黄河,再向东流出,然后经泰山以北,注入渤海。

34 蒗渠:古代从黄河分出的一条人工水道,现已湮没。

35 沁水:黄河中游重要支流,从太行山流出,往东南流汇入黄河。

36 瓠子河:西汉中期黄河改道后出现的分支,长期成为黄河下游水患的源头。

37 商河:黄河下游其中一条分支。

38 济水:济水其中一条分支,又与黄河下游合流。

39 海:指渤海。译文

昆仑墟在西北方,距离嵩高山五万里,在大地的中央。河水从它的东北角流出,曲折地在它的东南面流过,注入渤海。又有说河水发源于海外,往南流至积石山下,有一处石门。又往南流进入葱岭山,又从葱岭流出而向东北方流去。其中一处源头发源于于阗国的南山,往北流,与发源于葱岭的河道会合,又往东注入蒲昌海;又往东流进入内地,经过敦煌、酒泉、张掖郡的南面;又往东经过陇西郡河关县的北面,洮水从东南面而来注入河水;又往东经过金城郡允吾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榆中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天水郡的北界;又往东北经过武威郡媪围县的南面;又往东北经过天水郡勇士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安定县的北界麦田山;又往北经过北地郡富平县的西面;又往北经过朔方郡临戎县的西面,曲折地从县的北面向东流过,到河目县的西面,曲折地向南流过五原郡西安阳县的南面,曲折地往东流过九原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临沃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云中郡桢陵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沙南县的北面,在县城转向东流,往南经过沙陵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赤城的东面;又往南经过定襄郡桐过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西河郡圁阳县的东面;又往南经过离石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中阳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土军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上郡高奴县的东面。又往南经过河东郡北屈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皮氏县的西面;又往南流出龙门口,汾水从东面而来注入;又往南经过汾阴县的西面;又往南经过蒲坂县的西面;又往南到了华阴县的潼关,渭水从西面而来注入;又往东经过河北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陕县的北面;又往东经过大阳县的南面;又往东经过砥柱之间;又往东经过平阴县的北面,清水从西北面向东流,注入河水;又往东到了邓乡(在洛阳西北四十二里)。又往东经过平县的北面,湛水从北面而来注入;又往东经过巩县的北面,洛水从县的西北面流过注入河水;又往东经过成皋县的北面,济水从北面而来注入;又往东经过荥阳县的北面,蒗渠分流出来;又往东北经过武德县的东面,沁水从西北面而来注入;又往东北经过黎阳县的南面;又往东北经过卫县的南面;又往东北经过濮阳县的北面,瓠子河分流出来;又往东北经过东阿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茌平县的西面;又往东北经过高唐县的东面;又往东北经过杨虚县的东面,商河分流出来;又往东北经过漯阳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利县的北面;又往东北经过甲下邑,济水从西面而来注入;又往东北注入大海。

河源、昆仑之墟

[1]

经 昆仑墟在西北。[2]

注 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1帝之居。』

经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2

注 《禹本纪》与此同。高诱称:『河出昆山,伏流地中万三千3里,禹导而通之,出积石山。』按《山海经》:『自昆仑至积石千七百四十里。』自积石出陇西郡至洛,准地志可五千余里。又按《穆天45子传》,天子自昆山入于宗周,乃里西土之数: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河首四千里,6合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云:『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得昆仑之墟,诸仙居之。』数说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绵褫,水陆路殊,径复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不能不聊述闻见,以志差违也。

经 其高万一千里,

注 《山海经》称方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以为自上二千五百

78余里。《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

[1] 《水经》原文,以经作标志。

[2] 《水经注》原文,以注作标志。

1 “《昆仑说》曰”段:古代神话传说中其中一种天地结构的说法,可能源于印度,经佛教僧侣传入中原。

2 高诱:东汉学者,以注释《战国策》著名。

3 《山海经》:先秦地理书,多神话传说。

4 《穆天子传》:西晋时在一个战国魏王墓中发现的竹简典籍之一,记述了西周穆王往西方巡游的过程。

5 宗周:西周天子的都城,即镐京,今西安市以西沣河岸边有丰镐遗址。

6 《外国图》:已失传的古地图。

7 郭景纯:西晋学者郭璞,字景纯。

8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编撰的典籍,保留了大量民间传说。译文

昆仑墟在西北方。

昆仑山丘重叠为三层,《昆仑说》说:“昆仑之山有三层:下面一层称为樊桐,又名板桐;第二层称为玄圃,又名阆风;上面一层称为层城,又名天庭;这是天帝的居处。”

距离嵩高山五万里,在大地的中央。《禹本纪》的说法也相同。高诱说:“河水发源于昆山,在地底潜流一万三千里,大禹疏导使它畅通,然后从积石山流出。”查阅《山海经》:“从昆仑至积石山有一千七百四十里。”从积石山出陇西郡到洛水,按各种地理书的推算,有五千多里。又查阅《穆天子传》所载,天子(周穆王)从昆山到达周朝的都城,以向西行的里程计算:从周都城瀍水以西,到河宗之邦、阳纡之山,计三千四百里;从阳纡以西到河首四千里,共计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说:“从大晋国往正西方行七万里,就到达昆仑之墟,众神仙居住在那里。”以上几种说法各不相同,但由于路程遥远,而且险阻难行,经籍记载又年代久远,脱略模糊,水路陆路行程有差异,往返路线不同,加上我的见闻浅陋,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我只能随手摘录前人的见闻,记录各不一致的说法而已。

它的高度是一万一千里。《山海经》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认为,昆仑山高二千五百多里。《淮南子》说:“昆仑山高一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赏析与点评

大河的源头在何处?《水经注》的开端就是尝试找寻大河的源头。《水经》经文第一句是:“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河水出其东北陬,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意思是大河发源于昆仑墟的东北角,最终流入渤海。“昆仑墟”在哪里?古人不太清楚,大抵从辗转的传闻得知,遥远的西北方有高山名为昆仑,是众仙所居的地方,应该是大河的源头所在。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原人对西域的情况认识加深,于是把西域南方的大山称为昆仑山,从昆仑山流出的众多河流,汇集成为大河(现代的塔里木河),而这条西域大河,沿天山南麓向东流,注入一个大湖,名为蒲昌海(今罗布泊)。西域与中原关山远隔数千里,这条西域大河与中原的大河并不连接,于是有人提出西域大河与中原大河是同一条河,只是注入蒲昌海之后,“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经由大禹疏导,再从积石山流出。这似乎解决了“河出昆仑”的说法与西域大河注入蒲昌海存在矛盾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及实地考察难以进行,郦道元只能遵从俗说,他在《水经注》卷一中说:“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但随着唐初征服居住于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吐谷浑,中原人对黄河源头的了解加深,逐渐知道河水“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中唐时,杜佑主编的史书《通典》批评这说法是“灼然荒唐”。

东汉、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原已广泛传播,按照佛教源于印度神话的说法,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梵文:Sumeru,又译为苏迷嚧、苏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意译是妙高山,或称妙光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

人们居住在四大部洲之中的南赡部洲(又称阎浮提),中原位于南赡部洲其中一角,而各大部洲的水道,都从须弥山流出。《水经注》成书的南北朝后期,不少帝王将相崇信佛教,佛教的世界观深受信众尊奉,因此郦道元以大量篇幅引述佛教经典,把天竺(印度)的恒河等河流,与西域大河及中原大河连成一体。现传日本奈良法隆寺的《五天竺图》,据说是唐代绘制的世界地图,就是据佛教的想象加上实际的地理知识绘制而成。不过大河发源于须弥山只是传说而已,唐朝以后已不受有识之士所重视。《水经注》保留了当时社会流传的观点。

河者,水之气,四渎之精也

经 河水1

注 《春秋说题辞》曰:『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2也。』《释名》曰:『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考异邮》3曰:『河者,水之气,四渎之精也,所以流化。』《元命苞》曰:『五4行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故曰水具财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经水;引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于地沟,流于大水,及于海者,又命曰川水也。』《庄子》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经流之大。』《孝经援神契》56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新论》曰:『四渎之源,河最高7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徐干《齐都赋》曰:『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昆仑,九流分逝,北朝沧渊,惊波沛厉,浮沫扬8奔。』《风俗通》曰:『江、河、淮、济为四渎。渎,通也,所以通910中国垢浊。』《白虎通》曰:『其德著大,故称渎。』《释名》曰:『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

1 《春秋说题辞》:东汉时流行的谶纬书,现已失传。

2 《释名》:东汉末年刘熙撰,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字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 《考异邮》及《元命苞》都是东汉时流行的谶纬书,现已失传。

4 《管子》:战国时诸子学说之一,托名春秋时齐大夫管仲所撰。

5 《孝经援神契》:东汉时流行的谶纬书,现已失传。

6 《新论》:东汉学者桓谭撰,现存。

7 徐干: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齐都赋》是其代表作之一。

8 《风俗通》:又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现存。

9 中国:指中原之地。

10 《白虎通》:又名《白虎通义》,东汉章帝召集群儒、诸生于白虎观讨论经学今古文经义,其后由班固记录成书。现存一部分。译文

河水《春秋说题辞》说:“河的意思是载荷(承载)。承载着天地的精气,分布各处;怀藏着属阴的水,流通引度。”《释名》说:“河,就是下的意思,循着地势的低处而通流。”《考异邮》说:“河是水的精气,四渎的精华,随着它的流布而化育万物。”《元命苞》说:“五行始于水,万物由此而萌生,它是元气所凝成的血脉。”《管子》说:“水是大地的血气,一如血液在筋脉中流通,因此可以说,水是财富资源。五种灾害之中,也以水为最大。水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水从山中流出注入于海,称为经水(干流);引导其他的水道流入大水和大海的,称为枝水(支流);从地沟渗出,流入大水和大海的,又称为川水。”《庄子》说:“秋水随着季节而来,千百条川流灌注入大河,经水的流量非常大。”《孝经援神契》说:“河在诸水之中,列于首位,上与天上的银河相应。”《新论》说:“四渎的水源,以河水为最高最长,(它)从高处流注而下,水势凶猛,因而水流湍急。”徐干《齐都赋》说:“川渎之中,有浩荡奔流的大河,发源于昆仑山,九条支流分道流逝,往北汇聚于茫茫大海,惊涛骇浪凌厉凶猛,浪花飞涌。”《风俗通》说:“江、河、淮、济合称为四渎。渎是通的意思,它把中原的污垢秽浊荡涤而去。”《白虎通》说:“它的特性宏大而昭著,所以称为渎。”《释名》说:“渎,是单独的意思。各自从所在之处单独流出,而入于大海。”赏析与点评

这节引述古代典籍对“河”字的解释,引出大河是大地血脉的观点。

河色黄

经 出其东北陬。

注 《山海经》曰:『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物理论》曰1:『河色黄者,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禁2民勿复引河。』是黄河兼浊河之名矣。《述征记》曰:『盟津、河津恒3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余按《风俗通》云:『里语称狐欲渡河,无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说,亦未必一如缘生之言也。

1 《物理论》:现已散佚。

2 “河水浊”至“复引河”段:记述不同季节河水的动态。

3 方:比较。译文

发源于它的东北角。《山海经》说:“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发源于它的东北角。”《尔雅》说:“河水发源于昆仑虚,水色清澈;会合了一千七百零一条川流之后,水色又黄又浊。”《物理论》说:“河水之所以颜色转黄,是因为众多的川流,把水弄浊。”河道百里一处小弯,千里一道曲流、一道直流。汉朝大司马张仲评论说:“河水浑浊,盛一石河水加以沉淀澄清,含泥就有六斗。但是老百姓争相引导河水灌溉农田,以致河水太少不能通航。到了三月,桃花水一到,河水就会决堤。这是因为水道阻塞,水流不能畅通,需要禁止老百姓继续引河水灌溉。”于是黄河又兼有浊河之名。《述征记》说:“盟津、河津的水经常是浑浊的,这里比起江水要狭窄,比起淮水、济水要宽阔。寒冬时节,河水结冰达到数丈厚,河面刚开始冰封时,车马还不敢过河,必须要等到有狐狸在冰上行走之后才敢过河。据说这动物听觉非常灵敏,听不到冰下流水声,然后才放胆走过。人们看见狐狸在冰上走动,才踏冰过河。”我查阅《风俗通》称:“俗语说,狐狸想过河,但尾巴无可奈何。”况且狐狸生性多疑,所以俗语有“狐疑”一词,但也未必都如郭缘生所说。赏析与点评

本节讨论河水浑浊色黄的原因,是由于“众川”的汇入,带来的泥沙使河水浑浊,民间有“一石水,六斗泥”的俗语。又记述人们在寒冬过河的情况。

阳纡陵门之山、河伯冯夷、河图

经 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

注 《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1惟冯夷都焉。』《括地图》曰:『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河水又出2于阳纡陵门之山,而注于冯逸之山。』《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圭璧礼3焉。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观天子之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物,皆《河图》所载,河伯以礼,穆王视图,方乃导以西45迈矣。』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故《命历序》曰:『《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后尧坛于河,受《龙图》,作《握河记》。逮虞舜、夏、商,咸亦受焉。』李尤《盟6津铭》:『洋洋河水,朝宗于海,径自中州,《龙图》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祷阳纡。盖于此也。』高诱以为阳纡秦薮,非也。

1 冯夷: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相传成为河伯,即黄河之神。

2 冯逸:冯逸与冯夷音近,应是同一人。

3 圭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以示对上天及祖先的崇敬。圭为长方型尖顶玉版,璧为圆型中央有孔玉环。

4 粤:发语词,无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