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2:11:32

点击下载

作者:段治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者:段治文排版:昷一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ISBN:9787308078634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绪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论

一、社会主义浪潮对当今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如果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开始算起,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如果从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算起,至今也已经有16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500年历史中,人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件,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举世哀叹、万民饮恨的重大灾变。历史留下了一系列永不磨灭的印记,使这一时期在史册上居于极其重要而又极为独特的位置。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影响最深远,也是最为重大的历史现象,无疑是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而又曲折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曾以其磅礴气势席卷全球,又出现了低迷曲折的艰难坎坷。然而不管是它大潮奔涌的辉煌岁月,还是处于低潮的困难时期,其不断发展的运行轨迹,给人类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和久远的影响,并给后人以启迪。今天,当我们站在2010年代的新起点回顾历史时,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不能回避社会主义运动这一重大历史现象。它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与影响无疑将继续延伸到未来的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之中。

综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自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的160年历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其成就是巨大的,它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地域上来看,经过19世纪下半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开始从一种欧洲现象变成世界现象,社会主义运动也从欧美运动发展成为世界的运动。自从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社会主义便不断向前发展。1864年建立的第一国际在欧美17个国家建立了支部;1889年建立的第二国际先后在22个国家建立了28个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由西欧、北美逐步扩张到东欧、南美和亚澳地区。而真正将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发展成为具有全世界规模的运动则是在20世纪。1919年建立的第三国际下属的76个国家的共产党支部,代表着400万党员,使社会主义实践从欧洲、北美扩张到亚、非、拉美等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1960年,全世界共有87个共产党,代表着3600万党员;1983年,全世界共有97个共产党,代表着8000万党员,其中15个是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以巨大冲击,但近些年来,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共产主义组织又重新建立起来,有的地方还有新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并未因苏东剧变而夭折,它今天仍然是一个具有世界规模的运动,特别是这种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所有政治制度下都赢得了或大或小的生存空间。目前社会主义力量的地域分布,大致可分为四种国家类型: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在每一种类型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力量各有其表现形式。

第二,从历史实践的成果来看,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完成了从理论层面向现实制度的重大转变。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在世界上建立起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苏联这块土地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第一次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欧亚美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高潮,它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胜利发展成为多国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3、土地的1/4、工农业总产值的1/3这一可喜局面。此后虽然社会主义各国走上了曲折发展的道路,苏东剧变、欧亚10个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遭受空前挫折,但是,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住了运动低潮的考验,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中国共产党、越南共产党、朝鲜劳动党、古巴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是仍处于执政地位的五个共产主义政党。这几个政党在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居于绝对领导地位,构成了世界共产党力量的主体。它们所领导的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败,极大地影响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规模与走势。

第三,从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发展情况看,社会主义虽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它只是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和学说,即思维形态存在的,只是在最近100多年来才主要表现为组织、运动乃至政权的实体形态。而正是在这种实践发展中,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从经典理论形态向当代理论形态的历史性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也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当代模式的历史性转换。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中,以列宁主义的诞生为界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经典理论阶段和当代理论阶段。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并被他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阶段;当代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由列宁开创、毛泽东予以继续、邓小平予以初步完成的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第一个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表现。在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形态向当代理论形态历史性发展的同时,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开始变革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其变革的关键,就是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存在形式,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由此引起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诸领域的全面变革,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全面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综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在16-19世纪漫长的岁月中,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和思想形态不断发展;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半个世纪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向横广方面扩张,其结果是:它从欧洲的运动发展成为世界的运动,并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及其后的3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致力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表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趋向,其结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经典理论形态向当代理论形态的历史性发展,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变革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总之,无论是19世纪之前理论形态的发展还是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巨大成就,都为未来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继续对中国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飞跃和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它的起点是1516年英国大法官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欧洲传播了三个多世纪。在19世纪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而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究竟经历了三次还是四次历史性飞跃,这是理论界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四面旗帜,也是一脉相承、不断创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四面旗帜,也即四大理论成果,代表了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四座理论丰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产生了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向多国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而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发展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用四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来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自从17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来,西欧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掀起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但是,从17世纪初至19世纪40年代的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这两种社会现象并列平行发展,彼此没有或者很少联系。只有到了19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开始了结合,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才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这其中,早在184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个转变”,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开始孕育和准备,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更是科学社会主义正式产生的标志。正是在这第一个历史性飞跃也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1847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到19世纪末,欧美各国已拥有23个工人政党;在1864-1876年间还拥有国际工人协会(后被称为第一国际),作为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进行活动。1889年又组成了第二国际,这是各国工人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组织;1871巴黎工人进行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尽管它只存在了72天就被扑灭,但毕竟开创了工人阶级的新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通过不断同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到19世纪70年代,它已经从原来的一个流派发展成为欧美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也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作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也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此时的俄国,除了出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之外,还存在着沙皇专制主义统治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统治与各民族被压迫人民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德、英、法、美帝国主义的矛盾等。俄国成为多种矛盾的集中点。1914年参加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后屡打败仗,俄国又成为世界资本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而俄国工人运动到19世纪末获得了较大发展后,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积极站在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运动的前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早在20世纪初到1917年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这一阶段,就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俄国,建立政党并广泛开展革命斗争,1917年2月取得第二次民主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随后又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而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2年后苏联建立),紧接着又打败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入侵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转入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的轨道。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它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而在这社会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党的领袖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理论成果——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继承又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又解决了20世纪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是当欧美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起不来时,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计到的。在这个时期,列宁在建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上,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划时代的不朽贡献。

列宁主义时期的最大突破,就是在列宁的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指引下,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探索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重大进展。1919年建立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由俄共带头在五大洲组成了70多个共产党,从1918年至1937年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了广泛的苏维埃运动,出现了一批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国家。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领导人民于1936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1941年至1945年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战后又推进了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取得了重大的功绩。但是斯大林犯了严重错误,主要是受教条主义影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急于求成。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到了50年代,社会主义又向拉美扩张。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世界上三大洲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可与资本主义世界抗衡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从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完成了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第三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大成就,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积极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探索,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鉴于旧中国是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在经济上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工业到1949年才约占国民经济的17%,毛泽东思想把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都分为两步走,即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依靠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取得了全国范围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随后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又创造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农民的互助合作等新经验,1956-1957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也有很多新设想。只可惜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转向“左”的方面,急于求成,试图借助“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阶级斗争来搞建设,尤其是“文革”十年内乱给国家、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为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潮流,从而导致社会主义从上一时期的外延横广推进转向内涵式的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不同结果的改革。一种是苏东一些国家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逐步“改向”,最终导致解体或剧变;另一种是中国的改革,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改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再造辉煌、重振雄风的新路。实践证明: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坚持改革,社会主义本身具有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发挥出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不改革或在改革中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选择正确的路子,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改革问题,社会主义可能成于斯,也可能败于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完成了从传统模式(体制)向现代模式(体制)转变的第四次历史性飞跃。在这次新的历史性飞跃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产生了,它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创新理论成果,特别是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及其战略实施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整合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并最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四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信息化和资本主义更新阶段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中国历史与国情土壤中的、着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条件下,摆脱了马克思以来的世界革命论和革命中心论,主张各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由各国党和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的真正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末以及跨入21世纪的过程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最大成就。它不仅将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全面成功,而且将对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三、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为加深对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需要认真回顾社会主义特别是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在20世纪以来的发展,展望未来前景。

社会主义运动自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现实以来的100多年间里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曲折发展。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中,列宁通过深入分析帝国主义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条件,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不可能同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可能在帝国主义阵线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在实践中则不失时机地抓住和成功地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战争给俄国造成的革命形势,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从此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芬兰、德国、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无产阶级曾掀起夺取政权的革命风暴;朝鲜、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的共产党组织也相继成立。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初短短的几年间,世界上先后建立起70多个共产党组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了第二国际破产后的低迷状态,并把活动舞台从欧洲扩张到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又出现了第二次高潮。当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了苏联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地域毗连并拥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和四分之一土地包括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使得这个东方大国以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范围,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和支持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持续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在反帝反殖民的革命浪潮冲击下,土崩瓦解。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挣脱殖民枷锁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中,许多还纷纷选择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发展道路。战后在近90个新独立的国家中,就有半数以上宣称在本国实行社会主义。与此同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如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等,力量和影响普遍扩大,工人运动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思潮及运动不仅在欧洲和亚洲,而且在全世界广泛兴起和发展,成为战后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然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在20世纪的下半叶却经历了两次大的曲折。

第一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意识形态大论战中出现大动荡、大分裂的局面,一些共产党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随之解体;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在主观指导方面出现了很多失误,如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国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等,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受到了极大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制约;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尚未在战后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情况下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其力量和影响减弱。

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出现了第二次更为严重的曲折。首先是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急剧变化,然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苏东剧变,震撼了世界,并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强烈冲击: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从十几个减少为几个,共产党组织由180多个减少为130个,人数减少了3000多万;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或解散或投靠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左派力量受到打击,右翼势力乘机抬头;在发展中国家,一些原来声称搞社会主义的民族独立国家也改旗易帜,公开宣布放弃社会主义而搞私有化、多党制和议会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严重低潮,跌入低谷。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把历史看成是直线运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经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历程表明:社会主义运动不是“平坦的涅瓦大街”,而是在曲折的斗争中发展的。虽然社会主义运动目前仍然处于低谷,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从来都没有失去信心。1989-1991年间的苏东剧变,被西方资产阶级视为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的标志,而社会民主党人则认为它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但是,苏东剧变后,这些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人民失望,西方支持在东欧掌权的右翼政党在选举中纷纷落马,资本主义在东欧站立不稳;社会民主党在东欧的衰败,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潮流的兴起和取得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化和共产党之间关系的改善,社会主义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在东方地平线上的崛起和腾飞,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出现的这个严重曲折,并没有改变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反倒使人们经受了锻炼,吸取了教训,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在第二次低潮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减少到5个,陆地面积由占全球的24%缩小为7%,人口由占世界总数32%的16亿减少为23%的13.6亿,各国共产党的数量由180多个缩小到130多个,党员人数由9300万减少到6500万,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衰退到十月革命前的状况。今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积蓄力量,以图重新崛起,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已经展示出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到2009年底,仅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达到7799.5万名。可以说,社会主义每经历一次挫折,就受到一次锻炼和考验。而每一次挫折后的社会主义运动的重新高涨,都使社会主义运动的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四、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普遍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实践,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实验,它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它所展示出来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以及主动型“内生式”现代化特点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以及落后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正处在低潮中的社会主义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第一,具有中国特点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开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在晚年曾通过对俄国社会的考察,认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他强调:“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马克思的思路和设想是,要跳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俄国公社必须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以此来建设一个“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换言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跨越”设想的核心部分,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制度方面是可以跨越的,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阶段,而通过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二是发达的生产力以及资本主义的某些先进的文化比如民主等是不能跨越的,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一旦完成制度跨越之后,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包括生产力方面的成果和民主的成果。

历史进入20世纪,在马克思提出东方社会理论设想之后,列宁抓住机遇,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通过十月革命实现了制度上的跨越,而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一开始还是按照马恩设想的“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去理解和建设,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是,现实推动了列宁的思考,终于回到现实,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从直接过渡转向迂回过渡。但由于列宁过早地于1924年去世,没有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作出系统的阐述。此后的斯大林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建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混为一谈,搞起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终使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走入死胡同。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但是,毛泽东犯了和斯大林同样的错误,就是把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起来的有待“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性成果”的“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理解为已经建立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性成就”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因而导致了缺乏物质基础和民主基础的“穷过渡”,使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挫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入死胡同,中国“文化大革命”也愈演愈烈,社会主义的出路在哪里?要使社会主义有新的前景,必须回到历史源头,去弥补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同时,被一并跨越了的生产力基础和民主的基础,也即必须从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建立起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的对接,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新的振兴。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旨就是按照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理论,使得对资本主义肯定性成果的吸收有了具体实在的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回答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问题,从而决定了这些国家在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还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去实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工业化、市场化和民主化等;“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为冲破意识形态对立和冷战思维,正确处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进而顺利地吸收资本主义肯定性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政策解决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建立,为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建立起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它的成功实践承担起了社会主义在当代振兴的历史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具有主动型“内生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有重要启迪,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也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西方学者按照各国现代化启动与推进的时序差异,将现代化分为早发式和后发式两大类,认为早发式现代化是在国际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凭借自身力量主动进行而发展起来的。西方发展理论认为,早发式现代化模式是其他地区仿效甚至全盘接受的样板,他们根据西方中心主义立场,认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跟着西方发达国家模式亦步亦趋。这种现代化就是用西方化的观点抹杀各国间国情的重大区别,背离了各国必须根据本国实际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社会制度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有一个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带有本质性的特点,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用社会主义方式来实现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既避免了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片面性,又可集中发挥优势,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合理地实现现代化。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是反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就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就既突出了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同时又体现出世纪之交的时代特征。后来在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我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入、外贸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很快等状况,所以,邓小平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离开了中国国情,现代化在中国就扎不了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早发式现代化模式,它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特征,而且具有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整体和谐特征以及以人为本的特征。

西方发展理论认为,早发式现代化是时势使然自发进行的,而后发式现代化则是由于外部生存环境逼迫所作出的迫不得已的“反应”,因而只能是被动的、“外生式”的。这一观点同样无法用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是一个后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却不是被动的、“外生式”的,而是表现出了强烈的主动型和内生式的特征。它是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主动迎接现实世界挑战,为振兴中华民族、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发展所进行的伟大事业。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际竞争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经济和科技领域,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中国把这种国际性的挑战变成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正如邓小平说,“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些正是有利于我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后发优势。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充分发挥了内部巨大的潜力,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化。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变革、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加强、政府及行政的职能逐渐改变、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等等,都体现了中国主动型和“内生式”现代化的特点。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南,以世界现代化运动为借鉴,走出的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被动式的,也不是“外生式”的,中国的现代化更不是照搬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强调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获得成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和广泛参与的现代化,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特色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实现内生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历史新局面,给了世界以启迪。

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不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化的经验:第一,为追赶早发式现代化的国家,后发展国家特别需要政治领导权威,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而社会主义制度正好能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并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邓小平说:“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第二,后发展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在这一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发展中,总是特别强调政治秩序和稳定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不抛弃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政治保证。为了统一思想,稳定社会,推进改革,中国现代化还在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下,走了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发展道路。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特殊国情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还有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就是成功地实现了由僵化、封闭的建设模式向改革开放建设模式的转变,为中国现代化找到了动力源泉,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第四,在当代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全球化时代,后发展中国家既要完成西方国家早已实现的现代化任务,又面临后现代化的挑战,也即面临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使命。对此,中国走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赶超战略,不再重复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为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采取了跨越式发展,走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核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第五,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在内的整体现代化,奋斗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又有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文化层面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整体性选择和现代化的理性发展。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无疑会给不发达国家提供重要的参考。2004年5月7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乔舒亚·库珀·拉莫(Joshua Cooper Ramo)的文章《北京共识》,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后指出:中国的经济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国,也是适用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对象。中国模式之所以能为发展中国家效仿就在于中国不把这种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也在于中国模式本身就是一条强调与本国国情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著名学者郑永年也撰文指出:中国的发展经验早已被第三世界国家认可和借鉴。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必将极大地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问题,多年来,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和表述。当然,这些表述都是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学科概念出发的。有人采用恩格斯于1885年在《关于共产主义者联盟的历史》一文中的一句话,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也有人采用恩格斯于1847年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句话,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还有人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有的在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性质和一般目的之后,还加上“过程”。以上这些表述,大多局限在无产阶级范畴内,有些过于狭窄,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不断地发展,仅仅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规律,已经无法适应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又有人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开始接近问题本质。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表述未能将共产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包括在内,于是,又有人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也有人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是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正是在以上这些关于研究对象的探索基础上,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过去人们主要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解为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学。这种学科性质的确定致使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对话”渠道过于狭窄。于是近来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不是只涉及政治规律,因此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而不是单一性的政治科学。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背景和理论资料。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讨论都是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出发的,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科学社会主义”两个概念恐怕还有些许不同。因为它不仅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有理论的研究;而且还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历程,这又有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顾名思义,它是研究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但同时,它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历程,作为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又必须具有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主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在学科性质上,我们比较赞同近年来又有人提出的,它实际上属于社会发展学。而与一般社会发展学的区别,在于它侧重研究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首先要从总体上研究以社会主义为条件和目标情况下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些问题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实际的,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内。但是,作为一门社会发展科学,它在理论体系上绝不是不同学科有关内容的简单相加、机械组合,而应着重体现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诸因素之间有机联系与紧密结合这样一种特点。

只有这样一种对学科性质的认识,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与时代相适应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主题。在19世纪初,随着1825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英法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集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尖锐对立;在英法德三大起义中,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社会舞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为了与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机会主义划清界限,同时也预期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无产阶级力量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中心论题,是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论证,并以指导英法等国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获得解放为己任。后来,在十月革命时期,当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面对着国内阶级敌人的疯狂进攻和国际上反动势力的合力围剿时,列宁、斯大林突出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在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下,毛泽东则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定义为“阶级斗争学说”。而从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新技术革命、全球政治格局的改组以及由此促成的时代主题的改变,正在将世界社会主义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因此,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更加切近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成为能够指导人们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的科学理论,又必须实现其研究对象和理论主题的当代转换:着重研究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只有这样一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科性质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研究对象确定,我们才能理解这些年来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势。以往理论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和教学侧重于“阶级论”、“革命论”、“国家论”、“政党论”、“战争和策略论”,这无疑是当时历史状况下的产物;现在则侧重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如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特色论”、“改革论”、“开放论”、“党建论”,等等,甚至还有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风行海内外学术界、政治界的“中国模式论”等。理论重点的这种改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且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新的思想观点、新的原理和结论,发展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新时期,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和发展的最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

基于以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科性质以及研究对象的理解,我们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上,必须适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要确保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而言,在研究视角上,要把社会主义实践置于世界历史的长跨度和大背景中去,通过社会变迁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联系,正视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结合社会主义的已有成就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正确结论。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摒弃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教条主义学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在研究态度上,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从历史环境入手,不以一时需求而臆断,反对单一的历史回溯论观点,克服超越时空而苛求前人的虚无主义倾向;要立足实践检验真理,不凭经典权威的个别提法剪裁现实,对教训不扩大也不掩饰,保证理性思维的彻底和真实。在研究内容上,全方位、立体化地触及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使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能够及时上升为理论,以指导实际。

思考题

1.结合两次高潮两次低潮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的认识。

2.结合四次飞跃和四大理论成果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开放性的认识。

3.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一、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早在剥削制度产生之初就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萌发了。那时候,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对于社会财产的私人占有、社会的贫富对立、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渴望有一天世界上能够出现一个与剥削制度相对立的、实行财产公有、人人富裕、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并把实现这种制度作为自己的追求。但是,总体说来,在那个时代,有关实现社会财产公有、社会平等的种种向往,以及与此相关的学说都还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都是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的愿望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学说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是16世纪初期产生的。不过,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30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学说一直是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这期间,空想社会主义自身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大体说来,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均的共产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几种理论形态。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产生之初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它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要求建立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新的社会制度。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已经不能适应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渐趋没落。尽管如此,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其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历史的和科学的价值在于,它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特别是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直接的思想来源。正如马克思所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16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托马斯·莫尔。1516年,他写了一本闻名世界的著作《乌托邦》。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

托马斯·莫尔1478年2月7日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早年曾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和新法学院读书。150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在尔后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担任过许多要职,位及大法官,成为英王麾下的第一要人。1532年,因在宗教问题上同亨利八世发生分歧而被迫辞职。1535年7月6日被亨利八世以“叛国罪”的罪名处死。

莫尔生活的时代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代。当时,英国的毛纺织业比较发达。与此相联系,工场对于羊毛的需求增大,一些贵族和地主为了追逐利润,采用暴力掠夺的方式圈占农民的土地用作牧场,于是出现了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莫尔亲眼目睹了这一现象,敏锐地觉察到了即将诞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设想用一种新的制度去代替它。《乌托邦》一书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写出来的。《乌托邦》一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这是一本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小说,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了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了解英国历史的人一看便知,这是暗指当时的英国社会。第二部分是描述了一个实行财产公有的理想国。

在《乌托邦》一书的第一部分中,莫尔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和私有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莫尔是“圈地运动”的见证人,他痛斥贵族和地主使所有的地无法耕种,把每寸土地都圈起来做牧场,房屋和城镇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栏。在他看来,那些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的羊,现在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针对都铎王朝通过立法,迫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从事雇佣劳动的做法,莫尔指出,法律绝不代表全社会各阶级的利益,而只代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私利。

莫尔不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批判,并且试图去寻找造成贫富对立的原因,而他在《乌托邦》一书中对此所作的回答又是那样地富有见地。在莫尔看来,造成贫富对立的根源是私有制,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废除私有制度。他说:“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这样,莫尔在理论上最先提出了废除私有制的论点,从而也使他的学说成为社会主义的学说。

在《乌托邦》一书的第二部分中,莫尔着力描绘了一个名叫乌托邦的岛国,那是一个呈新月状、四面有陆地环绕、不受风雨侵袭的岛屿。据说这个岛原来是和陆地连接的,后来征服者下令将本岛连接大陆的一面掘开了十五英里,于是海水就围住了岛屿。乌托邦岛有五十四座城市,每座城市无不巨大美丽,有共同的语言、传统、风俗和法律。各城市的布局大致相仿,城市之间的距离相隔不到二十四英里,最远的也不超过一天的脚程。亚马乌罗提城是这个岛国的首都。

莫尔还详细地描绘了首都亚马乌罗提城的地理地貌。在莫尔看来,只要熟悉其中一个城市,也就熟悉全部城市了,因为在地形许可的范围内,这些城市几乎一模一样。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人实行民主制度,官员由选举产生。每三十户选出一名叫摄护格朗特的官员,每十名摄护格朗特隶属于一个叫特朗尼菩尔的高级官员。全体摄护格朗特经过秘密投票公推一个总督。总督为终身制,除非因有阴谋施行暴政嫌疑而遭废黜。特朗尼菩尔每年选举,但一般没有充分理由无须更换。其他官员都是一年一选。凡属重要的事都要提交摄护格朗特会议,由摄护格朗特通知各人所管理的住户,开会讨论,将决定报告议事会。

在经济方面,乌托邦人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仅是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亦是如此。乌托邦不分男女,凡年龄、体力适合于劳动的都要参加劳动,都以务农为业,他们无不从小学农,部分是在学校接受理论,除了务农外,乌托邦人还得自己各学一项专门手艺,如毛织、麻纺、冶炼、木作等。在手艺上一般都是子承父业,大家都辛勤地干他们的本行。

在分配方面,乌托邦人实行的是按需分配。每座城市分成四个大小一样的部分,每一区的中心是百货汇聚的市场。任何一户的制品都运到市场的指定的建筑物中,各种货物在仓库中按类存放,每一户的户主来到仓库觅取他自己以及他的家人所需要的物资,不付现金。莫尔说,无须担心有人所求超出自己所需,没有理由担心一个人会要求过多的货品,特别是当他确信货品绝不会不够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由于实行的是按需分配,乌托邦人是鄙视金钱的,他们把拥有金银看成是可耻的标记。在乌托邦金银通常有两种用处,或是制作粪桶溺盆,或是用作镣铐。金钱既然取消,欺骗、盗窃、抢劫等虽然每天受到惩罚却只能施以打击而不能制止的罪行,就不发生了。恐惧、焦虑、烦恼、辛苦的操作、不眠的通宵,也会随金钱的消失而消失,而且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于消失了。

在社会生活方面,乌托邦人穿同一式样的衣服,只是男女有别,已婚未婚有别,衣服都是每户自己做的。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他们只安排六小时劳动,睡眠八小时,余下的时间由每个人自己掌握使用,或是用于学术探讨,或是听公共演讲,或是搞其他活动。用餐是在公共餐厅里,乌托邦岛并不禁止私人开伙,但餐馆里的饭菜精美丰盛,因而没有人自我麻烦去从事质量差的烹饪。吃饭前,有人要先读一段书,劝人为善。吃饭时通常都要播放音乐。乌托邦人生了病都在公医院治疗。在每一个城市的范围内,邻近城郊,有四所公医院,每个医院设备都非常完善,病人在医院里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乌托邦的公民如果想到另一个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准许,他们还可以凭总督签发的文件领得一挂车,一名赶车驾牛的公共奴隶,并且他们不需带很多的东西,所到之处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可以得到殷勤的款待。乌托邦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度,男子二十二岁,女子十八岁都要结婚。如果婚后夫妇双方感情不和,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经议事会批准可以离婚。破坏夫妇关系的人罚充最苦的奴隶。

在宗教生活方面,乌托邦全岛实行信仰自由,有人崇拜日神,有人崇拜月神,又有人崇拜其他某一种星辰。可是绝大多数人,也是较有见识的人,从不信这些,而只信某个单一的神,这个神是不为人知的,永恒的,巨大无边的,奥妙无穷的,远远超出人类悟解的,就其威力说而不是就其形体说是充塞宇宙的。他们称他为父,把万物的起源、生长、发育、演化、老死都归之于他。只有对他,乌托邦人才加以神的尊称,在这一点上,乌托邦人是一致的。莫尔在这里所讲的神,即太阳神。

总之,在莫尔看来,乌托邦新岛实行的制度,是最好的国家制度。在那里,一切归全民所有,物资十分充裕,没有穷人和乞丐,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富裕,人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而安静的生活。全世界都应该采用这样的国家制度。

在《乌托邦》问世后约一个世纪,又一本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