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4:39:40

点击下载

作者:毕尚, 风华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试读:

前言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我们所编著的这套《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丛书,是一套简要介绍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思想智慧与成功人生经验的系列传记故事文丛,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杰出政治家的王者风范,杰出军事家的雄韬伟略,杰出外交家的高超艺术,杰出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杰出经济学家的深沉凝眸,杰出科学家的智慧灵感,杰出发明家的传大贡献,杰出文学家的沧桑人生,杰出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等等。丛书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数百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成果、重大贡献及其奇闻趣事,进行了客观,公正、准确、生动的描写与刻画以及后人的评述,以便让读者了解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探出其奇特的人生经历与奥秘。《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丛书共22分册,内容健康、有益,史料丰富、新鲜,形式活泼、独特,把人类数千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在各式各样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具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介绍给广大的读者,集经典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力图对每个历史人物以客观的介绍与透彻的分析,以完整地展示每个历史人物的风貌。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应当指出,由于时间所限,许多资料可能有所遗误,不妥之处盼读者予以商榷更正。亚历山大·大仲马:被称为“巴黎之狮”的文豪

亚历山大·大仲马(1802~1870年),法国作家。小时候跟随寡母在乡村度过,21岁到巴黎。1829年,所作剧本《亨利三世和他的朝臣》得到公众认可。此后,其本色和文学才华逐渐得到显示,成为“巴黎之狮”,被认为是法国文学界的半人半神,作品影响遍及文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本人也被称为“和蔼可亲的大力士”。一生写了200多部小说和一些剧本,比较著名的有《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二十年后》、《布拉日罗纳子爵》、《王后的项链》等。尤以前两部小说最为著名。《基度山伯爵》讲的是1812年初,“埃及号”的代理船长爱德蒙·邓蒂斯受病死途中的老船长之托去见囚禁在一座岛上的拿破仑,拿破仑托他带一封信给其在巴黎的亲信。在和女友的婚礼上,邓蒂斯被逮捕了。原来货轮上的邓格拉斯为了取代邓蒂斯船长的位置和邓蒂斯的情敌弗南勾结,弗南把邓格拉斯写的告密条交给了当局。代理检察官维尔福发现密信的收信人是自己的父亲,为着自己的前途着想,把邓蒂斯送进了孤岛的死牢中。邓蒂斯在监狱里度过了14年的光阴,他跟着一位神甫学会了好几种语言,并从神甫那里获知了一个秘密:一座叫做基度山的小岛上埋藏着一笔巨大的财富。邓蒂斯设法逃出监狱后,找到宝藏成为亿万富翁。后来,邓蒂斯设法打探出自已被陷害的真相。他首先报答了有恩于他的船主,而此时的未婚妻已成了弗南太太,老父也郁郁病死。怒火中烧的邓蒂斯经过八年的精心准备,决定赴巴黎复仇。

此时的维尔福已是巴黎法院检察官,邓格拉斯成了银行家,弗南成了伯爵。邓蒂斯化名基度山伯爵,借他人之手揭露了弗南20年代在希腊出卖和杀害阿里总督的丑闻,弗南找基度山伯爵决斗却遭到一番嘲讽。得知基度山伯爵的真实身份,加之妻儿离家出走,在害怕和绝望之余,弗南自杀了。于是,基度山伯爵又接着在投机事业中连续打击他的第二个仇人邓格拉斯,使他趋于破产。接下来,基度山伯爵又采用一系列手段,使邓格拉斯一家容颜扫地,完全破产。最后,基度山伯爵用更加残忍的手段对大仇人维尔福进行报复。他设计揭穿了维尔福和邓格拉斯夫人曾经偷情的丑闻,然后又设计使维尔福的后妻犯下几条命案而自杀。当维尔福在审理安德列亚的案件时,却发现儿子竟是罪犯。在过度的刺激和打击之下,维尔福发疯了。于是,大仇已报的基度山伯爵安排好后事,永远离开了巴黎。《基度山伯爵》写的是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以波旁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为背景,在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方面不是太高。小说的主人公只是一个仅仅局限于个人恩怨的纯粹的报恩和复仇者,他除了复仇还是复仇,对社会完全“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而对社会历史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喜恶显得漠不关心,在完成自己的复仇“事业”之后就匆匆消失了。因而,作者所宣扬和崇尚的价值观和英雄观并不值得称颂。

这部作品的突出之处在于它的情节非常曲折有趣,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独具匠心,把整个复仇过程写得波澜起伏、高潮迭现,70多个人物的纷繁活动被安排得井然有序而又环环相扣,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在整个大迷宫里推向前进,而且场景富于变化,绝少雷同。总之,整部小说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精巧周密的构思、富有个性的对话语言、奇异丰富的想象和生动曲折的情节,使得它拥有广大的读者,也为作者赢得丁更高的声誉,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广为流传的名著。纳撒尼尔·霍桑:“心理罗曼史”的缔造者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年),美国小说家。出身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没落的世家。1821年进入博多因学院学习,与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朗费罗、当选总统的皮尔斯成为同学。1825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从事写作。他以长篇小说《范肖》和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在文坛上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1836年和1846年曾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结识了作家爱默生、梭罗等人。1848年辞去海关职务,专心创作活动。1850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红字》讲的是海斯特出身于英国的没落世家,年轻时嫁给了学者罗杰·奇林沃斯。结婚两年后,罗杰把海斯特送到开往马萨诸塞殖民地的船上,并准备一等手头事务安排停当就随后赶来,但一两年过去了,罗杰一直杳无音讯。海斯特孤身一人,误入歧途,与教长狄姆斯台尔通奸事情败露,因此胸前佩戴羞辱人的红色“A”字站在了示众台上。

海斯特回狱后,母子二人都一病不起。狱方为海斯特请了一位医生诊治,而这位医生正是海斯特的前夫罗杰·奇林沃斯,原来他并没有葬身大海,而是被印第安人俘虏,一年之后来到这里。罗杰要求海斯特说出那个男人的名字,但她不肯。罗杰发誓将不惜一切代价找出并报复那个伤害了他的男人。他要求海斯特为他们的关系保密,海斯特答应了。海斯特出狱后并没有离开这座城市,她带着女儿珀尔在城外的小房子里安下了家,靠做针线活维持生计。胸前那个红字让她时时刻刻受到众人的排挤。

几年之后,海斯特的女儿珀尔已长成了一位任性的小姑娘。由于母亲的悉心照顾与打扮,她像一位天使。但由于教会的非难,州长正在考虑是否取消海斯特对女儿的抚养权。有一次,海斯特去给州长送缝好的针线活,同时交涉女儿抚养权的问题。在州长家里,海斯特正巧看见州长、教长和罗杰在一起。看到珀尔不会背诵教义条文,州长马上要做出隔离母女的决定,由于教长的劝说,才使州长改变了主意。教长非常喜爱珀尔。

从海斯特示众的那天起,教长就生了病,罗杰既是他的医生,又是他的教民,两人关系密切。后来,在罗杰的安排下,教长与他住在了一起,由此,罗杰对教长思想深处的活动了如指掌。深受道德谴责的教长夜不能眠,独自来到示众台上。这时,海斯特正好从前面经过。牧师招呼她们母女二人一起站在示众台上,向母女二人表达了心中的不安。而这一切,恰恰被躲在暗处的罗杰看在眼里。

教长极度的虚弱使海斯特大为吃惊,她请罗杰高抬贵手,但对方丝毫不为所动。海斯特告诉教长真相,让他提防罗杰。得知这一切后,教长和海斯特决定待选举日布道之后,悄悄乘船逃往欧洲。

那天,人们对教长的布道交口称赞。教长却变得精神恍惚,他步履蹒跚地走下讲坛,上前拉住海斯特和珀尔母女,三个人一起走上示众台。教长用尽全力,颤抖而庄重地讲出了七年前的事实真相。他突然扯开了胸前的牧师饰带,永远地倒在了示众台上。有人说,他们看见在教长的胸前烫着一个鲜红的“A”字。

罗杰失去了报复对象,不到一年也去世了。珀尔继承了大笔遗产,却不知去向。海斯特一度离开殖民地,但若干年后,人们又在波士顿的小屋前看到了她,胸前佩着红字。海斯特死后,依照她的遗嘱,墓碑上只刻了一个红字“A”。《红字》是作家霍桑在不惑之年的一部力作,出版后一直是文学评论的热门话题,被列入美国最佳小说前十名的排行榜。这部小说可以看做霍桑最典型的作品,鲜明有力地表达了他一直抒写的主题,同时,它也显示了霍桑的文学功力。

霍桑关注人性和命运,热衷于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红字》正是这样一本书。它着力表现了“罪孽”这一概念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海斯特是作家着力塑造的人物,这一形象刻画的成功,使她胸襟上那个大红“A”字的原意(Adulteress:女通奸犯),似乎被人们遗忘了,人们转而把字当作灿Able(有能力的)的象征。这也正是本书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小说《七角阁老宅》的知名度往往被作者前一部作品《红字》所淹没,然而它却是霍桑一部极有分量的作品。在这部哥特体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群心理极为复杂的人物。就连霍桑本人也认为,《七角阁老宅》与先前作品相比,“更能代表我的思想,写起来更觉游刃有余”。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之母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年),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1847年以柯勒·贝尔为笔名发表《简·爱》而享誉文坛。她出身于英国北部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为了谋生,当过家庭教师。后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当地的文化,在那里邂逅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并对埃热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感情。这一些,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除了《简·爱》,作品还有《谢利》,以及没有完成的《爱玛》等。《简·爱》讲的是从小就被舅舅抚养的孤女简·爱,在舅舅去世后,一直受着舅母她们的虐待。惟有使女贝茜对她予以关爱。在好心的药剂师劳埃德的帮助下,早就想赶她出门的舅母把她送到了洛乌德慈善学校。

在这所条件艰苦的学校里,简·爱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充满爱心、仁慈大度的海伦·朋斯和坦普尔小姐。但不幸的是,海伦因为肺病离开了人世。坚强的简·爱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这所学校的教师。不久,她就不堪忍受乏味的生活,前往桑菲尔德庄园,做贵族罗切斯特养女的家庭教师。

她的质朴和智慧打动了罗切斯特的心,灵魂上的默契使他们相爱了。这时,垂危的舅母良心发现,叫简回去,告诉了她的身世秘密:简有一个叔叔还在世上。简原谅了她。回到桑菲尔德,她接受了罗切斯特的求爱。

正当婚礼举行之际,陌生人梅森告诉她,罗切斯特早就有了妻子!悲愤的罗切斯特告诉了简他过去的一切,尤其是他那精神病的妻子。但是,道德和自尊使简不得不痛苦地离开。

痛苦的她昏倒在荒野的山冈上,教士圣约翰一家救助了她,她开始在这里过着平静的教书生活。很意外地,简得到了叔叔的遗产。这时。圣约翰向她求婚,但简发现自己仍深爱着罗切斯特。

当她再次到达桑菲尔德,发现的是一片荒凉。庄园被烧掉了,烧掉庄园的疯女死了,罗切斯特的眼睛瞎了。简勇敢地和他在一起,开始新的生活。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罗切斯特的眼睛好了。《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饱含深情的笔调、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使得我们跟随着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波折而一起喜一起悲,甚至潸然泪下。这正是夏洛蒂·勃朗特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之所在。她以第一人称来行文,把作者强烈的感情有机地融入作品当中,从而使得整个小说带有一种使人几乎无法摆脱的感情的漩涡。

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敢于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简·爱的丰满形象。我们在这部作品之中能寻找到那个勇敢追求幸福,反对世俗和贫穷的“夏洛蒂”身影。但是,作者在对简·爱进行讴歌时,是基于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爱情的深切理解和体会,以及对世俗偏见的反抗上的。在此,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和美好心灵的向往和热爱。

简·爱这一个美好人物形象的诞生,得归功于夏洛蒂·勃朗特的杰出贡献。艾米莉·勃朗特:“荒原骄子”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年),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歌,在诗歌方面颇有成就,《呼啸山庄》是她惟一一部小说,但就是这部小说,把她送入了一流大师的行列。《呼啸山庄》曾一度不被当时的人所理解,但是,时间证实了它的伟大。她和《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阿格尼斯·各雷》的作者安·勃朗特号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英格兰北部有一座“呼啸山庄”,他的主人收养了一个弃儿并取名为希斯克利夫。老主人让希斯克利夫和他的儿子辛德雷和女儿凯瑟琳一起生活。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日久生情,却遭到辛德雷的嫉妒。老主人死后,辛德雷千方百计阻挠他们的爱情,于是,加深了他和希斯克利夫的仇恨。

一天,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来到画眉山庄,并结识了它的主人埃德加·林悖。徒有其表的林悖向美貌的凯瑟琳求婚。天真的她为了帮助希斯克利夫摆脱哥哥的阻挠。答应了他的求婚。于是,希斯克利夫在悲苦中出走。

多年后,发了大财的希斯克利夫返回山庄,向辛德雷报复并夺回心上人。这时,不肖子辛德雷已经花尽了父亲的积蓄,一贫如洗。看到归来的希斯克利夫,如见到救命稻草,把山庄的家产抵押给他,并成为了他的奴仆。

希斯克利夫常去画眉山庄,伊莎贝拉爱上了有着传奇经历的他,并和他私奔。希斯克利夫却把伊莎贝拉囚禁在呼啸山庄,以报复她哥哥。

不久,内心一直很痛苦的凯瑟琳留下七个月大的女儿凯蒂而辞世。伊莎贝拉趁机出逃,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死后不久,辛德雷也因醉酒而死,留下幼子哈里顿。希斯克利夫在孩子身上继续实施报复,让他过着野人般的生活。12年后,伊莎贝拉去世,希斯克利夫接回儿子。

转眼间,凯蒂16岁了。希斯克利夫知道他是仇人的女儿后,再次开始报复,他强迫她嫁给他自己的儿子。婚后不久,希斯克利夫的儿子死去。

痛苦的凯蒂爱上了酷似希斯克利夫、朴实优雅的哈里顿。希斯克利夫开始百般阻挠,但是当看到他们像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时,他放弃了报复,开始去寻找心上人凯瑟琳,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呼唤着凯瑟琳的名字死去。

有人称《呼啸山庄》是一场人间“游戏”,人们无法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为这本书找到合适的位置。时至今日,小说中的人物和思想仍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却又引人入胜。小说的力量源泉在于情节与人物结构与主题的高度紧张。《呼啸山庄》采用倒叙手法,设置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开篇。小说的整个组织过程,如同一团炽热燃烧的火球——洛克乌德的梦,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吓退画眉山庄的狗。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临终前的会面,或无数涉及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残忍与狂喜的时刻。同时,小说也没有当时流行的感伤,而是用执著的爱、刻骨的恨以及冷酷无情的报复展开情节。

作品围绕着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情感交织来谋篇布局。但是始终萦绕着奇特的想象和炽烈的感情。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著不懈,对世俗的不屈反抗。尽管他们的爱情是在死后才开始的,但这正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呼啸山庄》深层次的主题,是对人性的探索,希利克利夫在最后悟到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其人性得以复苏,作者在叙述恶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善的可能。伊凡·屠格列夫: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全名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出身贵族,一生锦衣玉食;写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为贵族,并且在他的作品中最早出现了俄国文学中著名的“多余人”形象,如《罗亭》中的贵族罗亭、《贵族之家》中的贵族拉夫列茨基等。屠格涅夫写作不为名,不为利,因为他什么也不缺,他纯粹是出于爱好,贵族式的爱好。这使得天赋很高的屠格涅夫能以敏锐观察、冷静的笔触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屠格涅夫一生与贵族分不开,称之为“贵族作家”是恰如其分的。

屠格涅夫于1818年10月28日出生在俄国奥勒市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退役军人,很早就去世了。这使得其母的性格变得乖戾,常常无故责打下人。屠格涅夫因此觉得母亲是个可怕的人,母子不太亲近。在屠格涅夫9岁时,全家迁到莫斯科。聪明勤奋的屠格涅夫中学毕业后,于183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因为不喜欢那里的环境,1834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大学中的屠格涅夫爱好广泛,曾参加进步的学生组织,思想倾向于民主,这时的屠格涅夫表现出对文学的偏爱,曾写过诗。大学毕业后,屠格涅夫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乘机到附近各国去旅行,了解了不少风俗民情。

1842年,屠格涅夫结识了对他文坛一生至关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的影响与鼓励下,屠格涅夫开始写作。从1847年开始,屠格涅夫经常在《祖国纪事》与《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说《猎人笔记》以连载的形式发表,获得文坛上的广泛关注。屠格涅夫以其独特的风格一举成名了。《猎人笔记》以一个贵族猎人在俄国中部山村打猎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俄国农奴制统治下的真实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奴制的不满。这部作品的发表触怒了沙皇政府,但苦于没有理由不便发作,终于在1852年果戈理逝世后,反动当局明文禁止发表悼念文章。一向自由惯了的贵族屠格涅夫丝毫不把禁令放在眼里,依然发表文章表达对果戈理的深切哀悼。这件事被反动当局抓住把柄,屠格涅夫被逮捕并遭到流放。但是,屠格涅夫毫不屈服,依然创作反对农奴制度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说《木木》就是他在彼得堡拘留所里写成的。

从50年代开始,屠格涅夫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856年,屠格涅夫塑造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罗亭。“多余人”是俄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产物,是指那些出身贵族、对现实极度不满,而又不去实际做点什么的脱离人民的所谓“贵族革命家”,他们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1859年,屠格涅夫完成他的“多余人”系列的顶峰之作《贵族之家》。

小说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是个总想干一番事业的正直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出生在古老的贵族之家,父母早逝。在拉夫列茨基上大学时,在剧院中遇到一位美貌姑娘,堕入情网。这位姑娘是科罗宾将军的女儿瓦尔瓦拉。婚后,拉夫列茨基沉醉在个人幸福之中,往日的抱负与决心全都烟消云散了。谁知科罗宾将军把女儿嫁给他,完全是看上了他家里的财产,想依靠女儿攫取在自己手里。父女俩成功了。婚后不久,瓦尔瓦拉的本性逐渐暴露出来,她的放纵奢华让拉夫列茨基感到厌倦,他又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总想回俄国去干一番事业。但是,这种想法总因某个无关的小事而停顿,不能付诸行动。偶然的一天,拉夫列茨基发现妻子对自己不忠,他一下子像掉入了冰窖。他禁不住这样的打击,通知管家从科罗宾那里收回产业管理权,自己却独身隐居在意大利一个小镇上。

4年之后,他一事无成地回到故乡,住在姑姑给他留下的小庄园里,结识了表姐卡里金娜的女儿丽莎。拉夫列茨基与丽莎在一起很自由,两人相爱了,当时还有一个浮华的年轻军官也在追求丽莎。一次他们在谈话时为俄国的未来争论起来。年轻的军官鼓吹全盘西化,认为俄国一无是处,而丽莎与拉夫列茨基的观点一致,认为俄国的未来在人民手中,从此两个人的心更加贴近。但是,传闻已经死掉的瓦尔瓦拉突然归来,让宗教观念很强的丽莎感到沉重的负罪感。她心灰意冷,皈依上帝,进了修道院,而拉夫列茨基却毫无办法。瓦尔瓦拉得到一大笔钱后,又去巴黎寻欢作乐去了。拉夫列茨基后来在他的庄园里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后来,他重回表姐家里,老一辈都已逝去,只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拉夫列茨基坐在与丽莎曾经同坐过的那张椅子上,回忆着自己无功的一生。他想着青年一代应该比他有作为的。同时,也对自己说道:“毁掉吧,无用的生命!”颓然离去。《贵族之家》以悲凉的笔触描写了贵族在历史舞台上的悄然退场。

1860年,屠格涅夫发表了长篇小说《前夜》,描写了俄国贵族小姐叶琳娜爱上保加利亚爱国英雄英沙罗夫,二人一同去参加保加利亚的解放斗争。英沙罗夫在路上病死,坚强的叶琳娜仍然去了保加利亚,并在起义军中当了护士。但是由于当时的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以《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为题对《前夜》作了自己的解释。向来自由的屠格涅夫不喜欢别人任意拆解自己的作品,二人发生争论。屠格涅夫愤然退出《现代人》刊物,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决裂。

1862年,屠格涅夫又完成了他的另一部长篇巨著《父与子》。小说主人公巴札罗夫出身平民,他推崇实用科学,重视实践,信奉唯物主义,他以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贵族自由主义思想。巴札罗夫在医科大学毕业后到贵族出身的同学阿尔卡狄家中小住。一次偶然的机会,巴札罗夫与持贵族自由主义观点的阿尔卡狄的伯父巴威尔争论起来,结果巴札罗夫大获全胜。不久,巴札罗夫同阿尔卡狄到省城去玩,碰到贵族遗孀奥津左娃。巴札罗夫对成熟漂亮的奥津左娃一见倾心,但遭到拒绝,而阿尔卡狄则热恋上奥津左娃的妹妹。两人回家之后,阿尔卡狄抛弃了曾经有过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安然享用祖上的产业,巴札罗夫则专心干自己的事业。由于上次辩论的失败,巴威尔耿耿于怀,找个机会与巴札罗夫挑起一场决斗。巴威尔负了轻伤,而巴札罗夫随即回到父亲家里。后来,在一次解剖伤寒病人尸体时不小心割破手指,受到感染而死去。

屠格涅夫以清醒的眼睛看到了贵族与平民思想上的隔阂与距离,看到了民主主义必将战胜贵族主义,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人”巴札罗夫。

后来,屠格涅夫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烟》最能反映他的贵族主义慵懒、倦怠的思想,而《处女地》则又体现出贵族革命家对政治的看法。1882年,屠格涅夫出版了他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诗》,表达了自己思想上的苦闷之情。

1883年9月3日,屠格涅夫因病在巴黎去世。依照他的遗言,遗体运回他的祖国,在彼得堡安葬。从此,俄国消失了一位普通的贵族,而俄国文坛却损失了一位独具风格的贵族作家。华尔特·惠特曼:美国诗坛巨子

华尔特·惠特曼,美国著名诗人。他用日常生活的语言,从新的角度描写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把诗歌从当时的习俗中解放了出来。

惠特曼于1819年出生于美国东部长岛西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5岁时全家迁到布洛克林,父亲做了木匠。惠特曼的母亲是个宁静而高尚的女性,她潜移默化地给了惠特曼内在品质方面的影响。惠特曼的祖父和著名的民主主义者汤姆·潘恩是朋友,惠特曼的父母又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这些给少年惠特曼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民主思想的种子。

由于家境困难,惠特曼只念了五年小学,从11岁起,他就被迫走上了自立谋生的道路。他做过勤杂工、排字工、编辑、教师、职员……繁重的劳动,夺去了惠特曼的童年。不消说书声朗朗的课堂与他无缘,就连自学的时间也几乎没有。虽然处境艰难,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望却与日俱增。在工作的余暇,惠特曼勤奋自学。他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民歌、希腊史诗、莎士比亚戏剧、司各特小说,以及拜伦、白朗宁、乔治·桑、狄更斯等西欧各国进步诗人和作家的作品。随着成年累月地大量阅读,惠特曼早已具有的民主进步思想迸发出来,他支持解放黑奴的斗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

1841年,惠特曼成了纽约《新世界》报社印刷所的排字工人。由于他工作勤勉,擅长文字,不久被提升为该报记者。于是,他便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在1841至1842年间,他先后写了七篇短篇小说和一些诗歌,发表在文艺刊物上。惠特曼早期诗文多是摹仿性的趋时之作,以多愁善感的情调,宣扬某种教条式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还不是很成熟。虽然如此,这些作品还是给他带来了初入文坛的声誉。

在他担任《曙光报》和《布洛克林每日鹰报》编辑期间,曾先后两次被解雇,原因就是大胆而彻底地谴责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得罪了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后来经朋友引荐,惠特曼受聘到南方大城市新奥尔良任《新月报》编辑。惠特曼被当地依然存在的残酷的奴隶制度所震惊,只工作了两个月,他便无法遏制心中的愤懑,不顾友人的一再挽留,离开了新奥尔良。

惠特曼辞职后,沿密西西比河乘船上行,在国内进行了长途漫游。他访问了芝加哥城,游览了五大湖区,观赏了雄伟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惠特曼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中下层的劳动人民,从渔夫、水手、码头工人到车夫、开荒人以及黑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苦难生活与斗争经历。惠特曼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力上游,不断地探索着人生、社会、民主。

经历了这次国内漫游,惠特曼扩大了眼界,思想更加成熟。当他回到纽约后,换上工人服,继承起父亲的旧业,成了一名木匠。白天,惠特曼紧张地劳动,以维持自己和一家人的生活;晚上,他不顾一天的劳累,在灯下潜心创作。经过大胆的探索,惠特曼写出了具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自由体诗,在诗歌创作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855年,惠特曼自己动手排印了《草叶集》第一版,只有94页,10首诗。它一问世,就受到了猛烈的攻击,从它的内容到它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惠特曼没有退却。第二年,他又印了第二版,增加了12首诗。《草叶集》展现了丰富的内容,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劳动者的歌颂,也有对虚假民主的揭露,对革命斗争的热情讴歌。在艺术上,摆脱了传统格律诗的束缚,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在一片叫骂声中,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爱默生却给予惠特曼热烈的喝彩与崇高的评价。

以后多年,惠特曼不断地修改、增订《草叶集》。到1892年诗人逝世前,已累积了296首诗,15000多诗行,成为一部洋洋巨著。随着岁月的推移,惠特曼也从最初不被人承认直至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声望已超越了美国文艺界,他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草叶集》也被认为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草叶集》共收录383首诗,中心主题是围绕“民主”两个字展开的。

讴歌民主和自由是《草叶集》的主题。在《自由之歌》中,诗人庄严地宣布:“我说出最原始的一句口令,我发出民主的信号。”在《敲呀!敲呀!敲呀!》这首诗里,诗人充分表现了联邦军民为粉碎蓄奴制、争取民主的战斗精神:“不要谈判——不要因别人劝告而终止,不理那怯懦者,不理那哭泣着或祈求的人;啊,军号就这样高声地吹。”在《为你,啊,民主哟》中,诗人这样写道:“来啊,我要创造出太阳照耀的民族,”“为你,啊,民主哟,我颤声地唱这些歌。”诗人把美国视为“民主的大地”。

人类平等也是《草叶集》关心的内容。在《从巴门诺克开始》中,诗人热情地写道:“啊,这样的主题——平等!这神圣的平凡名词!”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国不论大小,人不分种族,都应该是平等的。“我是许多民族组成的一个民族中的一员,这里面最大的和最小的全没有区别。”“一切出生的男人皆是我的兄弟,一切女人都是我的姐妹,我的爱人。”《草叶集》还赞美人生,歌颂普通劳动者。在《近代的岁月》中有这么两句诗:“宇宙间没什么比人更神明。多么威严,多么美丽。”在《自我之歌》中诗人概括地表现了普通美国人的形象,在诗的开篇,诗人这么写道:“我赞美我自己,我所承担的你也应该承担,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同样也属于你。”诗人把自己当作人民中普通的一员,热情地讴歌了这些普通人。

赞美大自然是《草叶集》中的又一特色。在《滚滚的人海中》诗人不由地喊出:“看哪,伟大的宇宙,万物的联系,何等的完美!”从《巴门诺克开始》中,诗人写道:“宇宙的万物都是完美的奇迹,每一件都和另一件一样深。”

惠特曼生活的时代是美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奴隶制度成为美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以雇佣劳动为生产基础的北方与以奴隶劳动为主的南方就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草叶集》就是诗人参加废奴运动生活的思想记录,诗人用诗文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草叶集》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写诗,1855年《草叶集》首版问世时仅有95页,收有12首诗歌。尽管是薄薄的一本诗集,却是诗人生活的结晶。以后《草叶集》每出新版,都增有新的诗篇。到1892年推出第九版即临终版时,《草叶集》已是有近400首诗歌的巨著了。富有生命力的草叶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蒸蒸日上的美国的象征,它寄托着诗人对于民主和自由的一种理想。

诗人的民主精神表现在对劳动人民的态度上,也表现在诗歌的艺术风格上,以其广阔的现实主义画面,浓重的浪漫主义笔触,用一种健康的、时代迫切需要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诗豪放不羁,完全不受传统诗法的限制,接近口语和散文诗,没有韵,也没有规则的重音、节奏。他把美国语言当作完全未加工的原料铸入新的诗歌形式。在形式上,《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开了一代诗风。它打破了长期统治美国诗坛的因袭律式,破天荒第一次以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这种被誉为“波涛滚滚”的自由诗体,大量采用重叠诗句,扩大了韵律范围,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是诗歌形式上的重大革新,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甚大。美国现代诗歌中旨在描写人类从未接触过的崭新世界,并激发人们去创造的一派,就继承了惠特曼摒弃传统、勇于开拓的精神。居斯塔夫·福楼拜:继往开来的大师

在世界文学史上,19世纪的文坛可谓辉煌灿烂,蔚然壮观,享誉四海的作家、作品灿若星辰,不可尽数。然而,无论以怎样的尺度来严格地衡量,法国大师福楼拜和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总不会被人们遗忘和冷落。

福楼拜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师。他的《包法利夫人》对于传统文学既是一种很好的继承,又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和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重大而深远。

这部作品给予社会无情的揭露,从而引起轩然大波,直至诉诸法庭。当局要求法庭对“主犯福楼拜,必须从严惩办!”结果靠着律师塞纳的声望和辩护,福楼拜才免迸处分。然而,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在她的《包法利夫人》英译本导言中却说这部“完善无缺的小说”出版后,“在文坛上产生了类似革命的效果。”

那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到底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呢?

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在13岁时就被送到修道院,接受上流社会所认同的贵族式生活教育,终日憧憬着玫瑰色的浪漫爱情,然而命运却把她推给一位平庸的乡镇医生。她憎恨不幸的婚配,厌恶平庸无奇的生活,逐步走上了移情别恋的道路。她原本把自己对爱情、对生活的美妙理想寄托在情人身上,但她所遇到的全是虚伪卑鄙的小人,没有期待中的幸福,只有一次次被无情地抛弃,并逐渐沦为投机商人争相啃啮的猎物。她的结局是,希望破灭,服毒自尽。

她就是爱玛·包法利夫人。

毫无疑问,爱玛是个堕落的女人。她的纵欲放荡,挥霍淫逸都为人所不齿。然而,读了她的悲惨的故事后,善良公正的读者似乎不忍过多地责备她。相反,人们更多是要为她而哀叹惋惜,洒一掬同情之泪。爱玛原本是天真纯洁的农家少女,并不是天生的罪恶之花,她的沦落要归罪于她生存的那个令人窒息的空间。

爱玛在修道院生活在肃穆的雕绘、典雅的圣乐、超妙的氛围之中,她驰骋着无尽的幻想,加上那些浪漫文学的熏陶,爱玛的心中播下了不切实际、追求享乐和虚荣的种子。爱玛期待的爱情更是带有病态色彩。她期待着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中俊杰:“既壮实又漂亮,生性勇敢,又细腻多情,有诗人的情怀,又有天使的外貌……”不能说这没有合理性,爱玛的追求是积极向上的,对美和崇高的人性的向往应该得到肯定。但这样的爱情观在世俗的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虚幻缥缈和荒唐可笑啊。

她的丈夫夏尔之所以娶到爱玛,是因为在乡下人眼里,一个医生就是出众的。爱玛以为他就是那个能给自己带来美妙难言的爱情的意中人,但事实上的夏尔平庸、呆板、愚笨迂腐、麻木不仁。这使爱玛深深地失望,在痛苦中煎熬着。正当此时,鲁道尔夫出现了,这个风月老手对待爱玛的态度完全是色情的,而爱玛,单纯地以为自己回到了年少时期的梦想中,轻而易举地被鲁道尔夫掌握在手中,卑鄙的鲁道尔夫从一开始就盘算着如何抛弃爱玛。在被他厌弃了之后,爱玛陷入了伦理道德和被抛弃的痛苦之中,大病了一场。

爱玛又与莱昂有过一段无聊的偷情生活,她的婚后生活一直是痛苦和扭曲的。她在疲惫中对爱情绝望了。此时,落井下石的人出现了,一个精明阴险的投机商设下圈套鲸吞掉包法利家的全部产业,在他的威逼之下,爱玛绝望地服毒自杀了。

爱玛的一生就是这样,她是一个堕落的女人,然而她比周围的“正人君子”们更富于追求美好、向往崇高的品性。《包法利夫人》无疑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它取材于现实,反映着社会,透视着生活,思考着人生。

福楼拜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曾这样意味深长地说:“就在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同时在法兰西二十个村落里受苦、哭泣。”

在《包法利夫人》这部成功的艺术作品中,福楼拜展现了其精湛的文学造诣,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对语言的精雕细刻,字斟句酌,给后世文学起到了典范的作用。人们视他为“法国散文中的贝多芬”,左拉也曾在这部作品出版之后,激动地宣称“新的艺术法典写出来了”。费奥多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现代主义文学鼻祖

1849年12月22日,阴云笼罩着彼得堡,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卷过灰色的原野,撼动着这个腐朽的城市。刑场上,一排整齐的士兵正端起步枪,瞄准着不远处一排衣衫褴褛的死刑犯们。监刑的军官漠然地望着那群囚犯,今天天气真冷,他竖起了大衣领子,随手下达了行刑命令。一个班长站在士兵旁边,高声喊道:“准备,一!——二!——……”,这一套他早已练得熟之又熟了。那群囚犯面色苍白,绝望地闭上了眼睛。那个班长也闭着眼睛高喊:“——三!”话音还未出口,一个骑兵身跨烈马,气喘吁吁地奔驰而来,手挥令旗,远远地高声喊道:“大赦了!大赦了!停止行刑,大赦了!”所有的人为之一愣,班长愤怒地瞪了一眼满脸汗水的传令兵,看见他掏出一张纸递给监刑的军官。他挥挥手,士兵们失望地退出了枪弹。

那群死里逃生的囚犯们,茫然地睁开眼,等明白事情的经过之后,惊喜之余便瘫倒在地上。只有一个身体粗壮、面色忧郁的年轻人木然地立在那儿。他叫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在集会上宣读别林斯基致果戈理的信,企图反对宗教与政府而被逮捕,并作为主要分子判了死刑。

现在,死刑已免掉了。不久之后,这一群幸运的死囚犯被押往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亚流放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服4年苦役。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平民医生的家庭。

他的父亲虽然有贵族称号,但并不是富翁。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呆在父亲工作的玛丽娅贫民医院中,跟父亲住在一起。下层劳动人民贫苦的生活从小便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13岁时,小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在一所寄宿学校读书,他非常喜爱文学,自己找来无数的俄国与西欧的著名作品来读。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彼得堡,不久,他进入了公费的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这里,他更如鱼得水,痴迷于文学的海洋之中,竟然忘了自己的正式功课。结果,除了文学课一直优秀之外,其他的都是不及格。老师们都特别奇怪,只有他自己毫不在意。最后,他总算毕了业,只不过是已降了两次级。

184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学校毕业,被安排到彼得堡工程兵团工程局绘图处工作了一年,被称为最白痴的绘图员。本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便无心于绘图工作,一气之下,便辞了职,这下更有充裕的时间专心搞文学创作了。《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也是其中篇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以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了俄国现实主义生活的阴暗面。陀思妥耶夫斯基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尽情地让主人公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主人公杰符什金出身于平民,文化水平不高,好容易找到一个小公务员的职位。他虽然薪俸微薄,生活清贫,但他依然有自己人格上的强烈自尊。在他的隔壁住着一位善良的姑娘,由于生活贫困,她不得不靠卖淫维生,善良的杰符什金对这位贫苦的姑娘瓦尔瓦拉充满同情,于是他便有意地关心瓦尔瓦拉,因为他自己生活贫困,所以这种关心只能是情感上的,但这足以打动这位身处困境中的姑娘。在杰符什金面前,她才觉出自己是个人,还有人的尊严。于是,她便渐渐对杰符什金产生了感情。这使得杰符什金觉得自己总算还有些用处,在瓦尔瓦拉面前,他寻回了自信,于是两个贫苦的人相爱了。但是,他们却不能结婚,因为,杰符什金自己赚钱勉强度日,根本养不了家。后来,瓦尔瓦拉无以为生,只好嫁给了主贝科夫。两个有情人最终痛苦地分离,默默忍受着命运的捉弄。

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写了《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涅朵奇卡·涅兹万诺娃》等小说,继续发挥他的心理描写的特长。只是由于他过分渲染人物的病态心理,引起评论界的非议,导致同别林斯基等人的分裂。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仍然是追求革命的。他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彼特拉舍夫斯基的活动小组,积极倡导农奴制废除运动,要求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了他1849年4月23日的被捕,经历了死刑赦免之后被流放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了4年苦役,1854年刑满后又罚为边防士兵。经历了近10年的非人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59年才获准回俄国中部的特维尔居住。但是,他的性情已大变,冷漠、孤僻、脾气暴躁易怒,且时常发作癫痫病。

回来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努力写作,因为他已耽误了10年。开始时,他的作品丝毫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已退出文坛10年,人们早已淡忘了他,而且他10年未摸笔,这支武器也有些生疏了。直到他发表了《舅舅的梦》、《斯捷潘契科沃及其居民们》、《死屋手记》等,才重新登上文坛,重新寻回了观众们热烈的目光。这一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他的绝世名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19世纪60年代后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已经成熟,从而完成了他几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如《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其中最完整,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巨大声誉的是《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一件触目惊心的凶杀案为背景,成功地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

50多岁的小官吏马美拉多夫因政府裁员而失业,从此一家六口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妻子每天卧病在床,早已病入膏肓,一直无钱医治,亲生女儿索菲娅刚满18岁,其他三个寄养的儿女尚且年幼。全家人拥挤在狭窄的过道中,别人家的垃圾污秽都堆积在他们门前。然而,这样恶劣的居所也住不下去了,女房东声称如再不交房租,就把他们赶出去。他们全家人衣衫褴褛,女人们外出只有一条公用披巾,他们没有一种可供换洗的衣服,只好在脱衣入睡之后,病弱中的妻子把脱下的衣服洗干净,夜里晾干,以备明天穿用,食物更是可怜,常常一连几天都在挨饿。马美拉多夫每天更是借酒消愁,使得本来就已疲惫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际,索菲娅只好出去卖淫以挣些钱敷衍家用,但终究不能挽救这个败落的家庭。马美拉多夫醉酒被马车撞死,埋葬他之后,一家人流浪街头,妻子又心力交瘁,吐血而亡。一个善良的家庭就这样毁灭了。而这一切都被另一个穷困的年轻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又加上自身对贫困的真切体验,联系到社会上的富人们的丑恶行径,于是在义愤之下,他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要用这个蛀虫的钱为穷苦人办上几千件好事。但是,他终究是一个杀人犯。从此,他心里忍受着良心的煎熬经常做恶梦。这件事压在他心里,几乎把他弄疯了。最后,在索菲娅圣洁的灵魂的关爱下,他去警察局自首,并且被判为苦役犯。索菲娅陪伴着他,踏上了苦役之路,两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出色的心理描写,他被称为“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他开创的“意识流”手法,被后辈作家纷纷效仿。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巨著便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他以一家三代极端的人性显现,揭露批判了人性中的弱点,如淫欲、暴虐、贪婪等。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广阔的社会历史场景演绎了人性之间的大碰撞。这部书没有最终完成,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终生遗憾,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因而少了一部辉煌的杰作。

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病逝世。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他那惊心动魄的心理描写,屹立于文学的峰巅之上。他以其小说中丰富的内容、题材的多样、深刻的分析而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曾经几次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热”。有的人尊他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有的人尊他为现代主义的鼻祖,荣誉真是光彩夺目。但这些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夏尔·波德莱尔:象征派诗歌的先驱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年),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在诗歌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他的诗独具一格,被称为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先驱。由于家庭关系的影响,波德莱尔鄙视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否定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他力图挣脱自己所属的阶级,并与之抗争。由于不满当时的政界,他便广与文人艺术家交往,以排遣心中的矛盾和苦闷。他曾先后写过很多作品,《恶之花》是其中的最有名的一部诗集。除此还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和《人为的天堂》(1860)。他还写过一些文学评论集,如《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等。《恶之花》是波德莱尔1857年出版的一部诗集,共有100多首诗。《恶之花》充分表现了波德莱尔的风格,他的风格曾被戈蒂耶归结为“睿智、复杂、博学、充满阴影和探究,总是推开语言的界限,借用一切专门词汇,从所有调色板中调用任何色彩。”

在第一首诗《致读者》中,波德莱尔描绘被“恶”浸泡、熏染但却一无所知的人类。是诗人对世纪病的揭示,因为“无聊”淹没它比任何具体的丑陋和邪恶都更加速了人类的堕落。

在《腐尸》中,诗人歌咏仲夏清晨的一具腐烂的女尸。诗人觉得任何理想都逃脱不了这具腐尸的命运。生命的美丽只是倏忽一瞬,而腐烂与黑暗却永恒存在。他力图创作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恶之花》也不乏细腻的爱的温情。《阳台》是歌唱女性最美丽的诗篇,其中所表现的善良温婉一样让人惊心动魄,“那些无穷的亲吻,那些盟誓、芬芳,/可会从那不可测的深渊里复生,/就像从海底深处出浴的太阳,/恢复他的青春,又向空中上升?”

但弥漫于《恶之花》之中,更多的是深刻的绝望和看不到结果的反抗。诗人甚至在绝望中赞美撒旦:既然现实颠倒,撒旦的居所就成了波德莱尔的精神憩园。他把浪漫主义为感官放纵而放纵这一点加以发挥,使其快乐变成了厌恶。此外诗集中还有辱骂(如《撒旦的连祷》)和对浪漫主义的细致描写,甚至有许多机智的炫耀。

1848年武装起义失败之后,诗人圣西门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破灭了,心情十分复杂,在美国诗人的影响下,创作了这一组诗。《恶之花》的问世犹如在人类思想的池中投入一块卵石,激起一串串涟漪,把整个法国文坛搅了个底朝天,深深地震撼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精神世界,也揭露和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第二帝国法庭甚至因此审判了诗人,并以“有伤风化”和“亵渎宗教”的罪名对他处以罚金。诗人在书中表达了对浪漫主义思想的眷恋,并深刻地认识到,法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已发展到巅峰而开始“衰落”或正在“走下坡路”。因此,他把创作热情转向“现实主义”,最早以精湛的诗艺,集中、完善地表达了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并以曲尽其妙的诗句描绘了复杂的现实,故后人称之为现代派诗人的伟大先驱。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的思想、态度和观点,奇异隐涩,带有“恶魔的气味”,以致后世称之为“恶魔派”首领。将这种对丑恶的迷恋、欣赏和崇拜在创作中体现出来,也是诗人一种奇特的艺术手法,使我们从描写恐怖、丑恶的诗句中领悟到艺术的美。

同时诗人在创作中对“理性”和“思维”的重视,对“秩序”和“形式”的关心,带有古典主义的意味,但不像古典主义那样墨守成规,总是以其“现代人”的灵魂,创作出新的形式。诗人在创作中“总是抱着自我惩罚的态度,不惜以激情的大棒、嗜欲的藤棍或欲望未能满足的皮鞭来拷打出自己的一些臻于完美的情歌”。

作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波德莱尔的诗作发表后,受到一大批作家的崇拜,人们承袭其思想,模仿其风格,“使之一度是精深奥秘,甚至或有渎神明的思想变为芸芸众生日常的口头禅”。同时由于诗人的放荡生活和创作中对淫荡和肉欲的描绘,也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歪曲。卫道者视他为洪水猛兽,而知音则认为他是法国的指引。如果我们从时代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在邪恶中的诗人,在今天艺术的天平上可做出公正的评价。列夫·托尔斯泰:世界文学巨擘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被人们称为“一代宗师”。

托尔斯泰出生于莫斯科以南约160公里的雅斯纳亚·波利亚纳,是一个世袭贵族的家庭。可是托尔斯泰的童年是不幸的,他2岁丧母,9岁时父亲又离开了人世,是由姑妈抚养成人的,托尔斯泰从小就富于同情心,对农民的生活给予关注,同时他也具有文学上的天赋。由于家境富裕,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44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在校期间,他醉心于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来他深感旧的教育制度与自己的思想格格不入,便中途辍学了。

作为一个具有民主和人道思想的庄园主,托尔斯泰曾试图在自己的庄园中进行改善农民处境的改革,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还受到其他地主的反对,改革最终失败了。此后托尔斯泰便潜心学习,通过刻苦学习,获得了多方面知识,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851年,托尔斯泰以志愿兵的身份赴高加索,参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中,他亲眼目睹平民出身的官兵英勇顽强的优秀品质,由此加深了他与普通人民的感情。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军营生活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初,他相继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后来他将自己军营生活的经历写成短篇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受到人们的赞赏,屠格涅夫甚至写信欢他弃军从文。

这期间,托尔斯泰结识了俄国文坛许多著名作家,大家对这位后起之秀的才华交口称赞,认为他是果戈理文学事业的伟大继承者。但是托尔斯泰对他们印象却不是很好,这是因为托尔斯泰本能地反对一切一般认可的理论。1856年未,托尔斯泰决定退役。

退役后的托尔斯泰到西欧考察,以寻找解决俄国社会问题的答案。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和丑恶,决心从事教育工作。他开办招收农民子弟的学校,并创办了一份教育刊物。

1863年起,托尔斯泰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创作,他完成了中篇小说《哥萨克》,这部作品反映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中批判的和民主主义因素的增长。60-70年代,托尔斯泰相继完成两部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确立了他作为世界一流作家的地位。

80-90年代,俄国民主主义运动的高涨影响了托尔斯泰,他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到宗法农民的立场,这一切促使他写出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托尔斯泰晚年仍坚持批判现实主义,在最后16年他写了剧本《活尸》、短篇小说《舞会之后》和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剧本《黑暗的力量》,他还署名批判当时文坛上的颓废派和自然主义等资产阶级艺术思潮。

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使他赢得了全世界进步人类的景仰,但他却为俄国统治集团所不容。早在1860年农奴制改革期间,托尔斯泰就因同情支持农民而招致地主的仇恨和沙皇政府的怀疑。此后托尔斯泰一贯坚决反对沙皇专制制度。沙皇企图逮捕他,可是宪兵却不敢动手,说他的“声望太大,俄罗斯的监狱容纳不了他”。1901年,俄国东正教宣布革除他的教籍,企图在精神上摧垮他,但托尔斯泰坚定如一。

托尔斯泰晚年致力于“平民化”,并最终决定放弃财产,抛弃贵族生活。他于1910年10月28日秘密离家出走,不幸在途中染上疾病,病情不断恶化,于11月20日逝世。临终前,政府和教会包围着他,要他改变立场,政府还派出军队包围出殡的行列,不让人民知道。

弥留之际,托尔斯泰哭着说:“千千万万的人,正在承受着苦难,你们干吗都聚集在这里照顾托尔斯泰?”文豪的精神和他的作品同样永垂不朽!亚历山大·小仲马:谜一样的作家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年),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是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直到7岁时才得到父亲的承认。1848年发表小说《茶花女》,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一举成名。之后,又写了20多部作品,比较有影响的有《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阿尔丰斯先生》、《福朗西雍》等剧作。《茶花女》讲的是1847年3月12日,巴黎一条大街上张贴了一张拍卖广告,拍品为家具和古董。豪华住宅的主人玛格丽特在三周前去世,除了遗物,她还留下了一笔巨额债务。

玛格丽特本来是一个贫穷善良的乡村姑娘,来到巴黎后不幸沦落风尘。因为长相漂亮,成为巴黎红极一时的交际花;又由于她喜欢在头上插戴茶花,因此人们习惯称她“茶花女”。在她的墓碑前,青年阿尔芒为她摆满了茶花。阿尔芒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也是玛格丽特惟一真正爱过的人。因为在她得了肺病时,只有阿尔芒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照顾她,她把阿尔芒当成了理想的情人。此后,玛格丽特就想法摆脱把她当成“爱女”的老公爵和纠缠不休的N伯爵;但是,开销过大的她又不能完全断绝和这些人来往。而阿尔芒为了应付和情人在一起的开支,不得不去赌博和借债。他们的行为激怒了老公爵,停止了供给玛格丽特的一切费用;而此时债主们纷纷上门逼债。为了还债,玛格丽特卖掉了自己的马车、首饰等物品,并不找阿尔芒要一分钱。

然而两人的新生活好景不长,阿尔芒的父亲责备儿子败坏了家庭的名声,要他抛弃玛格丽特,但阿尔芒拒绝了。可是玛格丽特却又莫名其妙地离开了他,与伯爵重归于好。伤心的阿尔芒于是在舞会上当面羞辱玛格丽特,又写信去辱骂她;但玛格丽特并不嫉恨阿尔芒,反而与他重修旧好。然而第二天阿尔芒却送来500法郎的钞票作为“度夜价钱”;备受打击的玛格丽特终于在爱情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死。阿尔芒从玛格丽特的遗言中终于明白了玛格丽特不辞而别的真相和内情,原来他的父亲为了女儿的婚约,恳求“茶花女”与阿尔芒断绝交往。追悔莫及的阿尔芒痛哭流涕,但一切为时已晚。《茶花女》是小仲马的成名作,也是他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1852年作者把它改编为戏剧上演时在巴黎引起巨大的轰动,演出场场爆满。小说通过一个沦落风尘而又不能自拔的女子的爱情悲剧,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宣扬的伦理道德观念虚伪腐朽的本质。作为只能被人玩弄的风尘妓女,“茶花女”对真挚幸福爱情的追求违背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她是不可能像其他幸福健康的女子一样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她的这种追求也必然遭到资产阶级势力的联合绞杀;而作为一个“清白”家庭的后代,阿尔芒爱上风尘女子也同样不为所谓的“清白”人所接受,违背了这些人士普遍遵守的“道德规则”,同样必然会遭到被扼杀的命运。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叛逆性格和悲剧结局。恰恰又更深刻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的虚伪和扼杀人性。在谴责社会给他们造成悲剧的同时,两人身上的缺点也是造成他们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茶花女对物质生活的沉溺和难以自拔,阿尔芒的自私狭隘。作者笔触细腻,深刻而生动地刻画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其心理活动,把人物复杂的性格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人物的行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情节曲折、结构紧凑,读来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山陀尔·裴多菲:匈牙利民族文学奠基人

山陀尔·裴多菲(1823~1849年),匈牙利诗人,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1839年入伍,1841年因病退役,成为流浪演员。1842年发表第一首诗《酒徒》。1844年出版《诗集》。1847年与林德莱·尤丽亚结婚,同年写成著名的《自由与爱情》。1847年领导“青年匈牙利”,并领导了1848年在佩斯与布达的起义,在这个时期写下了要求充分实现人民权利的《民族之歌》、《把国王吊上绞架》、《致民族》等诗篇。其中《民族之歌》(1848)曾印成传单广为散发,对起义起了巨大的鼓动作用。1849年7月,在与沙俄哥萨克骑兵部队战斗中壮烈牺牲。《使徒》是诗人的长篇诗作,由20章组成,共2921行。

第一章到第四章,叙述了长诗主人公锡尔维斯特一家四口的苦难生活。长诗的故事是从首都的外城之夜开始的,锡尔维斯特一家生活在一所顶楼里,充满了黯淡、冷清、贫困的气氛。而家的主人——锡尔维斯特沉思地注视着未来的世界,他的目光像山鹰般在空中飞翔。长诗从第五章开始。叙述锡尔维斯特的身世。他原来是一个被悄悄投进车厢的私生子。车夫把他带走,并把他放在城郊一所简陋酒店的门槛上。一个酗酒的老头子走出酒店后发现了他,把他带回交给女邻居喂养。小锡尔维斯特养大后,老头子把他培养成了一个小偷。后来老头子因教唆罪被判处死刑。

第七章至第十四章,长诗叙述锡尔维斯特流落街头的悲惨情景。一天夜里,一个老巫婆把锡尔维斯特领回家,让他和狗住在一起。老巫婆让他去讨饭,教他如何取得贵族老爷们的同情。他聪明伶俐,很快学会了各种讨饭的动作,引起老巫婆的喜欢。锡尔维斯特长到6岁时,越来越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幸的孤儿。讨饭两年多的一个夜晚,他又被一个贵族老爷领到他的庄园里,做了仆人,负责伺候少爷。在庄园里,锡尔维斯特遇到一个教师,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关于人类解放的道理。知识赋予了锡尔维斯特无穷的力量,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逃出了庄园,来到农村组织革命力量和宣传革命道理。他在农村遇到了和自己一样有进步思想的少女,并与她结了婚。

长诗第十五章又回到第二章的情形,描写锡尔维斯特一家四口的苦难生活。由于生活困苦,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他妻子在尸体边唱着哀歌,希望他幼小的灵魂复活。

长诗从第十六章起,叙述了锡尔维斯特由于出版进步书籍而被捕入狱的悲惨遭遇。在街头,他被士兵抓去,推上囚车,押送到监狱里。他虽然试图逃跑,但无济于事。十年的囚禁生活使他苍老也使他更加成熟。

从第十八章开始,锡尔维斯特听到监狱的墙头上有一只鸟儿在歌唱。它给他带来了希望,把他从沉默中唤醒。出狱后,他的家庭全部毁灭,他走投无路,只好用枪射杀国王。失败后被捕并被押上了断头台,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使徒》是裴多菲后期的代表作品,当时正是佩斯起义之后,匈牙利爱国战争进入最激烈的时期,也是奥地利侵略者向刚刚取得胜利的匈牙利做全面进攻的时期。

从长诗的艺术手法上看,《使徒》写得很庄重,抒情与叙事达到了巧妙的结合。长诗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就像主人公辗转凄惨的成长经历一样,告诉人们,只有自己才能够解放自己,而不能依靠他人的同情与怜悯。

在《使徒》中,诗人塑造了锡尔维斯特这个“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虽然他依然是个唯心主义者,并总是站在人民之上,以“教导者”的身份自居,但他衷心希望祖国获得自由,悲壮地结束了自己战斗的一生。像锡尔维斯特这样的人物,正是当时匈牙利人民、特别是激进主义者们为追求“全世界自由”而斗争的光辉榜样。《使徒》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民歌风格,这也是裴多菲最显著的特色。他努力学习民歌,结合自己的经历与革命实践,赋予民歌以崭新的内容,用自己的诗歌为广大人民服务。他的诗歌题材就来自于匈牙利民间传说或人民的生活与斗争。比如本诗的主人公就是千千万万个革命斗士的一个代表。

辛辣的讽刺,也是裴多菲诗歌的特色,他的诗爱憎分明,对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尖刻的讽刺,三言两语就使那些人原形毕露。比如诗中对酗酒老人贪婪性格酌描述,还有对老巫婆奴颜婢膝生活态度的刻画,表现了他们丑恶酌行径。

裴多菲不仅是匈牙利人民的骄傲,匈牙利文学的始祖。也是世界优秀诗人之一。他的那些充满战斗精神酌诗歌,在长篇叙事诗上所取得的成就,影响了全世界进步作家的创作。鲁迅受他的影响很大,并写过他的评传,翻译过他的诗。亨利生·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

亨利生·易卜生于1828年3月20日出生在挪威一个小城希恩。他父亲是一个富裕的木材商,父母特别喜爱这个宝贝儿子。在幸福的童年,易卜生有许多梦想,他喜欢美术,幼时学习绘画,立志要做一名艺术家。不幸的是,在他童年的梦还没有醒时,父亲突然破产了。生活一下子从小康水平跌落到温饱线上。易卜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开始独立谋生。16岁时,他在一个药店当学徒工。工资勉强度日,但易卜生终于有了一处落脚的地方。他童年的梦想又在召唤着他。他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勤奋学习,并学习写一些诗歌。

1848年欧洲革命的浪潮波及挪威。少年的易卜生非常兴奋,他创作诗篇歌颂起来反抗压迫、要求独立的民族。在创作热情的鼓舞下,完成了他第一个剧本《卡提利那》。1850年,易卜生来到挪威首都奥斯陆参加了工人学生的革命运动,易卜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工人运动领袖做宣传工作,并担任学生刊物的编辑工作。不久,运动失败,易卜生离开了政治斗争,专门从事创作活动。以文学为阵地,与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作斗争。开始,易卜生从历史传说中取材,创作了一系列富于浪漫色彩的历史剧,有《厄斯特罗的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爱的喜剧》等,主要是以古代英雄的英勇行为激发人民的爱国激情。易卜生的戏剧一经上演就深受人们欢迎。早期创作就为易卜生赢得了很大声誉。先后被卑尔根剧院与挪威剧院聘为经理与艺术指导。1864年,普奥联军侵略丹麦。易卜生对挪威的中立态度十分失望。他一怒之下离开祖国,侨居国外达27年之久。在国外,易卜生清醒地看到了各国官僚政客在民主、自由、解放的幌子下的勾心斗角。易卜生把视线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妇女与教育问题上,他要揭穿资产阶级虚伪的面纱,把他们那种种丑恶的灵魂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使人们警醒,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素质水平。

1866年至1867年,易卜生创作了两个哲理诗剧《布朗德》与《彼尔·金特》。后者描写了一个普通无赖汉的冒险故事。彼尔·金特是个整日无所事事的无赖汉。他东游西逛,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在一次乡村婚礼上,彼尔·金特诱拐了朋友的新娘。后来,他又厌倦了这个漂亮的女人,抛弃了她。他无意间闯入山妖的王国,经历了一次次险境、奇遇,得到了很多财宝。后来,他因想念自己的母亲,于是衣锦还乡。但母亲已经逝去,他痛哭流涕,倒在母亲的灵前。不久,由于他的财产没有登记全部被充公,他又身无分文地离家而去。他在各地流浪,经历了不少事情,当过富翁,也冒充过先知,他随波逐流,只知酒色享乐。到了晚年,他落魄回乡,最终回到一直深爱他等他归来的索尔薇身边。在索尔薇的爱情的感染下,彼尔·金特终于悔悟,重新做人。易卜生以彼尔·金特作为代表,揭露出人性的弱点。

1868年,易卜生迁往德国。在德国,他写出了一系列以社会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有《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罗斯默庄》、《海上夫人》、《海达·加布勒》等9部,其中《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称为四大问题剧。这些剧本为易卜生带来世界声誉。《社会支柱》以一个“城市第一公民”卡斯腾·博尼克为主角,博尼克是个造船场的老板,他用自己的钱财干了许多光明正大的善事,被人们尊为慈善家。他自己也吹嘘为当地的繁荣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命为“社会支柱”。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丑恶面目被一层一层揭露出来,他自己所谓的模范家庭只不过是他出卖爱情的结果,他为了得到一笔遗产,抛弃了深爱他的未婚妻,而去追逐她的姐姐,最后使尽手段终于跟她姐姐结了婚,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遗产。幸福的家庭生活只不过是他的伪装的幌子,在他看来,有了钱就是幸福的事。后来他诱奸了一位妇女,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他迫使妻子的弟弟去为自己顶罪,后来暗暗地送妻子的弟弟去外地避难,把他送上一艘破船,希望妻弟遇上风暴永葬海底,以免毁坏自己的名声。而市民却仍旧被博尼克的虚伪形象所迷惑,在博尼克门前高呼:“博尼克万岁!社会支柱万岁!”易卜生尖刻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伪善。《人民公敌》以斯多克芒为主人公,他是一个普通医生,在治疗病人的时候,他了解到本城浴场中含有一种致命的传染病菌,他告知了他的哥哥——本城市长、浴场委员会主席,要求封闭浴场,进行消毒改建,但这样一来必然影响浴场的收入,遭到了他哥哥的反对。斯多克芒气愤之极,他要举办一次集会,向市民揭露事情的真相,这同样能达到关闭浴场、维护公众利益的目的。但市长、报界、房产主几乎所有有关的人都得知消息,策划了一场阴谋,在斯多克芒的领导下,集会居然顺利地召开了。但当他正要宣布真相,斯多克芒的哥哥——市长大人到了。他们利用自己素有的威望,操纵会场,煽动听众,最后以所谓“民主表决”的方式,宣布斯多克芒为“人民公敌”,斯多克芒再辩解也没有作用,只有带着妻子、儿女孤单地离开了家乡。易卜生以鲜明的对比,揭露了资产阶级在“一切为人民”的幌子下,愚弄、欺骗群众,为自己谋私利。《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杰作,也是易卜生剧作中最优秀、影响最大的一部。

主人公娜拉是个活泼热情、天真可爱的少妇。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三个天真纯洁的孩子。丈夫原来是个律师,现在升为银行经理。他对娜拉十分喜爱、体贴,常常向娜拉说:“常常盼望着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娜拉感到非常幸福,想想自己曾经的壮举,真是值得,她对丈夫温柔、顺从。

圣诞节这天,娜拉的老朋友林丹太太来访。两人分别讲述了离别后的际遇,娜拉自豪地讲出她曾救过丈夫的性命,现在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原来,海尔茂曾得过一场重病,但没有钱治疗。娜拉背着丈夫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娜拉不想打扰病中的父亲,也不想让丈夫海尔茂着急,于是她伪造了父亲的名字作担保人,丈夫的重病治好了。

娜拉一直俭省家用,克扣自己,甚至熬夜替人抄写东西挣钱还债。如今只剩下最后一点没有还清了。

林丹太太非常羡慕娜拉一家,请娜拉帮忙在海尔茂的银行里为她找个职位。娜拉答应了。海尔茂也爽快地让林丹太太去顶替柯洛克斯泰的职位。柯洛克斯泰找到娜拉求情,又以娜拉制造假签字的事为要挟,只求保住职位不失业。娜拉怕事情传出去既有损家庭荣誉道德,又触犯法律,转而替柯洛克斯泰求情。

海尔茂编了一大通损害柯洛克斯泰名声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娜拉再三地求情下,海尔茂终于说出了辞退柯洛克斯泰的真正理由;因为柯洛克斯泰不尊重上司,曾经当众与海尔茂开玩笑。海尔茂为报私愤终究把辞退柯洛克斯泰的信发出去了。柯洛克斯泰失望之极,向海尔茂揭发了娜拉伪造父亲签名,做假担保的事,海尔茂知道后,勃然大怒,指责娜拉是个下贱女人,他不考虑娜拉的名誉,以及事情该怎么处理。他首先想到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责骂娜拉这个下贱女人为自己惹了大祸,他撕下温柔的面纱,说什么以后夫妻表面上照样过日子,但别谈什么幸福不幸福的事,并且孩子也不让娜拉教养了。娜拉想不到自己一片好心,竟换来这样的结局。她终于认清了海尔茂虚伪、自私的面目。

后来,柯洛克斯泰在林丹太太的劝说下,为了娜拉的名誉,把当初签字的借据还给了娜拉。海尔茂一下子转怒为喜,高呼:“我没事了,我没事了!”转身又来哄娜拉,说什么“别害怕,一切事情都有我,我的翅膀宽,可以保护你”等等诸如此类的甜言蜜语。但娜拉早已认清了他本来面目,要求回家去。海尔茂一下子又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什么母亲、妻子的神圣责任。又以法律相威胁,最后才低三下四地以情感来打动娜拉,但娜拉心已死,她拉开门,义无反顾地冲出了家门。

易卜生以生活上的细节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虚伪面目,提出了一个妇女解放的问题。剧本一上演,遭到资产阶级评论界的非难,易卜生又写了《群鬼》,依然以妇女问题为主题。对那些反对者给予驳斥,指出妇女如果不求解放,终将成为悲剧。

1891年,易卜生载誉而归,定居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这时,他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了,社会名流纷纷前来拜访。

此后,他又写了《建筑师》、《小艾友夫》、《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4个剧本。其中《建筑师》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

1900年,易卜生中风瘫痪,1906年5月23日病逝。托马斯·哈代:20世纪英国文学的开创者

托马斯·哈代(1840~1928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生于英国南部多塞特郡。曾做过建筑师助手。家乡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了他作品的主要背景。主要作品有:《还乡》、《卡斯特乔市长》、《林中居民》、《德伯家的苔丝》(亦译《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德伯家的苔丝》讲的是苔丝一家住在伦敦附近一个名叫马勒存的小村庄。父亲约翰·德比是个小贩,母亲是个普通农妇。尽管父母辛勤操劳,但还是不能给七个孩子以足够的食品;年幼时,苔丝就得干家里繁重的农活。

17岁那年,一个老教师把他的考古结果告诉她父亲:他们的家族是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父母兴奋不已,夜里苔丝只得替醉酒的父亲去送蜂蜜,却与邮车相撞,撞死家里那匹惟一的老马。这样,她不得不去纯瑞脊一个“本家”的农场干活。

哪知,苔丝不久就被主人的儿子亚雷诱奸,并怀有身孕。倔强的她不愿做玩物,于是只身离开。途中生下孩子,却夭折了。满怀创伤的苔丝再次远走,去一个农场干活。

苔丝忘我地工作,想忘掉过去,并和善良的工人愉快相处。这时,苔丝认识了特殊的工人安玑·克莱。克莱是一个声名良好的牧师的儿子,他不愿继承父亲的财产,而宁愿自力更生。看不起地位财富的克莱激起苔丝那埋藏了很久的感情,克莱也深深被她的美丽和质朴所吸引。他们坠入了爱河。矛盾的苔丝终于答应了她的求婚。新婚之夜,他们互相交待各自的过去。善良的苔丝原谅了克莱的过去,但是克莱却不能原谅她,并抛弃她去了国外。

可怜的苔丝返回家乡,不得不四处打工度日。一年后,苔丝发现那个侮辱她的亚雷居然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牧师!亚雷认出苔丝后。再次纠缠她,并趁苔丝父亲去世、一家人孤苦无助时迫使她与他同居。

苔丝给克莱写信求助,他没有收到。但是在巴西的种种经历和苦楚使他深深地怀念苔丝的爱。他返回英国,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苔丝。但事实却使他不得不离开。克莱的出现在苔丝的心湖投下巨石,激起了滔天大浪。熊熊燃烧的爱火和对亚雷刻骨的仇恨。使她拿起了剪刀,杀死了亚雷。

她和克莱在逃亡中有过几天幸福的日子,但不久被捕后被处死。《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在这里塑造文学宝库中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苔丝。她善良美丽、坚强勇敢,对爱情忠贞,对世俗敢于反抗。更主要的是,这个丰满而具体的人物悲惨的一生激起了无数人的愤慨和同情。

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女人的真实写照”本身就是对当时僵死的道德观念的嘲弄。苔丝受亚雷的诱惑,成为一个私生子的母亲、已婚之夫的情妇,一个最后被判以绞刑的杀人犯。然而,在哈代笔下,苔丝是大自然、机遇、压抑人类情感的社会和宗教制度无辜的牺牲品。她不仅在伦理道德上是纯洁的(哈代认为她是无罪的),她的灵魂也是纯洁的。苔丝对所有的人都很友善。即使在她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她也能以宽厚的胸怀来回报别人。只是在小说结尾,她再次失去自己的爱人时,她才最终失去自我克制的能力,杀死了亚雷。

这是一部迫人心扉的悲剧作品。尽管作者从自己的悲观主义思想出发,常常将人物的不幸归咎于“命运”,但是这篇作品却表明苔丝的不幸是她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错。这里没有作者在别的作品中常常故意设置的命运的巧合和征兆。只是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感人的形象的有机融合。

在小说创作上,哈代吸取了勃朗特姐妹、狄更斯等人的长处和经验,同时也开辟、探索了新天地。他对性和信仰问题所进行的现实主义的处理,常常成为批评家和审查人员的众矢之的。哈代将原始的激情和自然的法则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摒弃客套的礼仪,漠视小说的传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学财富。埃米尔·左拉:法国自然主义大师

埃米尔·左拉(1840~1902年),法国著名小说家。上中学时就开始写小说、诗歌和戏剧。最初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后者已经初现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端倪。基于自然主义理论,他创作了《黛莱丝·拉甘》和《玛德兰·费拉》。但是最能代表左拉艺术成就的是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史诗《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尤以《萌芽》和《娜娜》最为著名。之后左拉又写了三部曲《三城市》和《四福音书》,但成就都不如前期的作品。《葫芽》内容梗概《萌芽》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13部小说,描写了第帝国时期煤矿工人反抗资本家剥削而奋起斗争的社会现实。由于严重的经济危机,蒙苏煤矿公司服娄矿场的老板决定把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转嫁到工人身上,因而决定压低每一车煤的工价和增加罚金。早已贫困不堪的工人被迫决定罢工,罢工工人还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政治和经济支援。但是资本家不肯满足工人的要求,派遣军警进行残酷的镇压;同时又使用计谋去分化瓦解工人内部的团结,加之无政府主义者苏瓦林的破坏,使矿井倒塌,许多矿工被埋葬于矿井之中,罢工最后失败了。但小说最后显示了光辉的前途,书名暗示着工人阶级的觉悟和斗争就像萌芽的种子一样,将在土地上成长和结果。《卢贡—马卡尔家族》是系列小说,这部“人间喜剧”式的庞大作品几乎包括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了各阶层的人物1000余个,被称为第二帝国时期的百科全书。

左拉认为过去的文艺观都已经陈旧过时,主张作家应该像实验室的化学家那样进行实验,作家应该研究和阐述人是怎样受生物学和生理学规律的影响而产生某种行动和后果。这种自然主义的理论完全忽视了人受社会制约的基本事实,把人物的心理从属于生理学,把性格的分析从属于气质的分析。《萌芽》是左拉成就最高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左拉作品关注社会问题的主题思想。小说所描写的轰轰烈烈的罢工运动,是工人自觉的集体行动,展现了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工人阶级的崛起,也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乐观态度。在整个情节中,“萌芽”这个孕育着希望与前途的象征时隐时现。贯穿始终。小说还塑造了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阶级觉悟的工人形象——艾蒂安纳。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对浩大场面的描绘上,显示了大手笔的高超技巧。《娜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九卷。主人公娜娜是一个私生女,长大后不幸沦为暗娼,依靠裸体演出在演艺圈大获成功,终于成为了巴黎艺坛的名角,成了巴黎交际界里有名的交际花。这种成功终于实现了她在低微贫贱时的生活梦想,人们见到她时都表现出让人心满意足的尊敬和让人飘飘然的阿谀奉承——她再也不是那个曾经遭人白眼、受人欺凌的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了!但是同时她又逐渐地染上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恶习,并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在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她也受尽了资本家和权贵们的玩弄与凌辱;最后在岁月的流逝中,曾经让人疯狂着迷的美丽的娜娜终于人老珠黄,风光不再了,昔日车水马龙的门庭如今也变得异常的冷落。不久,娜娜的痼疾复发,终于带着绝望和孤独在穷愁潦倒中死去,而以前的那些狎客们也遭到了应有的报应。《娜娜》这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中资本家和权贵们虚伪、狡诈、贪婪而又荒淫的本质,因而小说一出版就遭到了大肆攻击,认为左拉“诲淫”和不道德,该书既不真实,也无任何新颖之处,把一个真实的女人写成了语言生活和自然毫无关联的荒诞、轻佻的女人。尽管这部小说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它所描写的许多东西,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品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但也夹杂着自然主义的成分;语言通俗活泼,夹有大量的民间俗语;这也是该书在世界上拥有众多的读者的原因之一。居伊·莫泊桑: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居伊·莫泊桑,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出生于塞纳河下游托尔维伊尔市。他的祖上是很有名望的贵族,到他祖父时,家道渐渐中落。莫泊桑的父母因性情、爱好和学识等方面差距太大,感情不睦,特别是因为莫泊桑父亲一再移情别恋,因而在莫泊桑11岁时,终于友好地分手了。之后,莫泊桑随母亲悄悄退居到埃特尔塔。

莫泊桑和母亲居住在外祖父留下的房产里。母亲一心希望莫泊桑成为一个文学家,便时常给他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给莫泊桑很大的影响,使他觉得文学是如此美妙的事物。读书之余,莫泊桑常到海边和渔人的孩子一起玩耍。美丽的景色启迪了他的才思,他常常写些小诗,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华。

莫泊桑13岁时,进入伊夫托神学院当寄宿生。在呆板的学校里莫泊桑感到受到很大的拘束,他对神学院规章繁琐的生活感到厌烦,于是开始写诗。后来他因为偷取神学院食物贮藏室的东西,想和朋友开宴会而被学校开除,莫泊桑反而十分高兴。

莫泊桑在家呆了四年才转入卢昂中学读书。上课的时候,他偷偷地阅读小说,这期间他最喜欢18世纪法国作家的作品。母亲托付莫泊桑舅舅的朋友、卢昂市图书馆的馆长路易·布耶照顾莫泊桑。路易·布耶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朋友,这样,莫泊桑同福楼拜也能时常见面。

1869年,莫泊桑从卢昂中学毕业赴巴黎攻读法律。但是,第二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打破了莫泊桑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年仅20岁的他应征入伍,开赴前线。莫泊桑亲身感受了战争的风云变幻,这些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普法战争结束后,莫泊桑经父亲推荐在海军部谋到一个职务。莫泊桑和周围的人不同,他不甘心终日过着谨小慎微、庸俗烦琐的公务员生活,他常常写作,并因此遭到同事们的嘲笑。

每到星期天,莫泊桑总是到塞纳河泛舟游玩,把工作忘得一干二净。到了上班的时候就写写诗。非常关心和喜爱莫泊桑的福楼拜看到他如此虚掷时光,感到非常痛心,于是写信批评他。873年,莫泊桑正式拜师福楼拜门下,学习小说创作。莫泊桑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从不懈怠。福楼拜家的沙龙里聚集了当时一流的作家,在这里,莫泊桑认识了左拉、都德、屠格涅夫、龚与尔等人。莫泊桑从这些名作家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进步很快。

莫泊桑起初以莫弗利纽斯的笔名投稿,但是才华不被赏识。1878年,莫泊桑转入教育部当秘书,这里工作轻闲了许多,莫泊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1880年,莫泊桑写出《羊脂球》,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莫泊桑也因此一举成名。从此莫泊桑辞去公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也就在这一年,福楼拜逝世。莫泊桑失去恩师,悲痛欲绝。

此后十年,是莫泊桑创作力旺盛的辉煌时期。他连连发表新作,终于成为名闻遐迩的大作家。其中计有6部长篇小说,300篇短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一部戏剧集。在小说中,他描写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热情,揭露资产阶级的怯懦无耻,对劳动人民的遭遇寄以同情。取得了文学上巨大的成就,但这十年也是他身体和心理不断恶化的十年。1880年,莫泊桑得了一种伴随眼疾和头痛的神经症,被诊断为遗传性精神病。此后他深受病痛折磨,精神恍惚。1889年,莫泊桑惟一的弟弟死于精神病,莫泊桑在难过的同时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产生了厌世的情绪。1892年,莫泊桑以裁纸刀自戳咽喉,被送入巴黎近郊一家精神病院,翌年7月6日离开人世,终年43岁。他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文坛,虽短暂却放出耀眼的光芒。二叶亭四迷:日本近代文学的开山鼻祖

日本近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二叶亭四迷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但由于他英年早逝,最初的这一时代巨人只能湮灭于世界文化名人的瀚海之中。但是,从他仅留的作品中,我们仍能感觉到一个天才巨人的风范,他的早逝对于日本文学是一个惨痛的损失,对于世界文学也是一个永久的缺憾,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既然二叶亭四迷是一位如此受人尊敬的巨人,为什么又骂他“该死”呢?这里有一个令人崇敬的故事。

1886年1月19日,二叶亭四迷因为厌恶庸俗的商业学校的风气,毅然退学,凭自己对文艺理论的深刻造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二叶亭四迷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浮云》的第一篇,他送给自己的好友、当时日本文坛的领袖人物坪内逍遥审读。坪内逍遥读后异常兴奋,连自己也写不出这样出色的小说,于是两人开始忙着出版发表。但是,当时的日本国内,论资排辈等许多丑恶的现象充斥于各行各业,文坛之中风气更盛。一个人如果没有靠山,没有名气,即使才华出众,也会因为年轻、没有资历而被人看不起。所以,虽然二叶亭四迷写了一部后来一致公认为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山之作的《浮云》,同样不被人理睬,他们忙了几个月,大小书店、出版社就是不给出版。

后来,两人想了一个“借鸡生卵”的计策,在《浮云》的封面、扉面和封底上统统署上大名鼎鼎的坪内逍遥的大名“坪内雄藏”。而在卷首的《浮云序》中,点明本书作者是“二叶亭四迷”,然后又由坪内逍遥写了《浮云第一篇序》。这样一来,各出名的书店、出版社一见到“坪内雄藏”的大名,争夺着要出版这本书,当时财大气粗的金港堂最终抢到了第一出版权。《浮云》很快出版了,而且其中还有当时大画家大苏芳年所作的插图。虽然读者最终知道了这篇大作的作者不是文坛著名人物坪内逍遥,而是一个很有才气的新人,但是,二叶亭四迷却被这种虚伪的风气激怒了,他在即将付印的《浮云集》中,大骂“该死”。在日语中“该死”与“二叶亭四迷”谐音,于是他在《浮云序》中所写的“该死”便成了他的笔名,我们尊敬他称她为“二叶亭四迷”。但在日语中,直呼“二叶亭四迷”就是“该死”。对此,二叶亭四迷丝毫不以为意,他看透了这个虚伪的社会,他的笔名“二叶亭四迷”便是对当时那些的所谓采菊山人、前田香雪、山田美妙等一派文雅之庸俗虚伪风气痛骂“该死”。由此可见这位青年后生的气魄。

二叶亭四迷原名长谷川辰之助。他生于日本东京尾张藩邸的一所武士住宅中,在今东京名古屋一带。有人说他生于1864年2月3日,也有人说他生于1864年2月28日,此事已不可考。其父长谷川吉数原为卑寒之士,后来凭其才华与容貌得到尾张藩主的宠爱,成为藩王德川庆胜的近身家臣,那时他才20岁,后一直留居江户(今东京)。由于父母的才华,小长谷川辰之助受到很好的教育,他对文学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小长谷川辰之助同母亲搬到外祖母家里,开始读书识字。

虽然当时日本开始教育改革,重点是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知识。但由于长谷川辰之助家是士族,保持传统,依然以汉学为主。1869年,小长谷川辰之助被送入汉学私塾,开始正式学习。由于他聪明伶俐,学习又刻苦,成绩非常好。后来,由于父亲不断改任,小长谷川辰之助经常换学校,这让他从小接触了众多的知识,见识过很多的地方,长谷川辰之助长期接受汉学的熏陶,很注重个人的修养。他把“俯仰天地,问心无愧”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先生讲课时,小长谷川辰之助总是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听讲。从来不像别的学生一样,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小长谷川辰之助再累也是直直地坐着,连用两肘支在课桌上稍微休息一下也不。他从小就注重在学习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品德。他认为上课不好好听讲是对先生与知识的侮辱。因此,在如此的毅力信念支持下,小长谷川辰之助到哪里都学习很好。此外,读书之余,他还研究“武道”,弹琴唱歌,学习剑术。青年时代的长谷川辰之助接受了西方近代的平等、民主思想。此后,他目睹耳闻世界列强对于日本的欺凌,这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开始的时候,长谷川辰之助想当一名军人。他从1878年至1880年先后三次投考陆军士官学校。成绩优秀,但终因眼睛近视而未被录取,于是他又打算从政,做外交工作。1881年,长谷川辰之助考入东京外国语学校俄语系。

由于有伟大的抱负,长谷川辰之助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各门功课均为满分。但长谷川辰之助不死读课本,他涉猎非常广泛,尤其对政治、历史、经济、文学研究最为深刻,成为学校中引人注目的高材生。本来,他可以成为一名很好的外交官,但上天偏偏要让他作文学家。

1885年5月,父亲被罢官回家,家庭生活条件急剧变化。接着,1885年9月,东京外国语学校突然宣布解散,俄语系并入东京商业学校。这让长谷川辰之助非常恼火,他愤然退学。当时,校长亲自挽留这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他去意已定,无可挽回了。

长谷川辰之助想从事文学,用一只笔来挑起养家的重担。

当时,日本文坛仍然是一个被人轻视的群体。写小说更被人不齿,但是长谷川辰之助却不管这些,他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完全不认为小说是逍遣、宣传的玩艺。他认为小说是负载使命的神圣的东西,是用来表达严肃社会思想的东西。他自己研读小说时也是抱着探索社会问题的目标。因此,年轻的长谷川辰之助一开始就是以现实主义的立场宋走进文学的。

当时,坪内逍遥已成为文坛著名的领袖,被称为“新进的文学指导者”。刚刚退学的长谷川辰之助抱着坪内逍遥的文学理论著作《小说神髓》走进了坪内逍遥的家,他以批判与怀疑的言辞开始了对这位名人的拜访,坪内逍遥非常欣赏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两人亲切地交谈,激烈地争论,最终,两人成为亲密的朋友。回到家之后,长谷川辰之助很快完成了一篇文艺评论《小说总论》,提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真谛,指明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方向。这篇《小说总论》,长谷川辰之助以“冷冷亭主人杏雨”为笔名,经过坪内逍遥的帮助,在《中央学术杂志》上发表,文学界为之震动,不仅仅是由于这篇文章是批判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这样一篇与著名的人物坪内逍遥对着干的文章竟是经坪内逍遥自己的手发表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所显示出的文学造诣竟比领袖人物坪内逍遥还高,而且出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生之手,确实令人惊讶。

在坪内逍遥的鼓励与帮助下,长谷川辰之助开始踏进了文学殿堂。他翻译了俄国各著名文学家的小说与文艺理论著作,并开始写作长篇小说《浮云》。经过艰苦的努力,《浮云》于1887年6月出版。从此,日本文坛上出现了一位新人“二叶亭四迷”(“该死”)。文质儒雅的长谷川辰之助这么叫骂着开始了文学之路。《浮云》主人公是叫做内海文三的一个破落士族子弟,父亲早逝,母亲节衣缩食供内海文三进城求学,寄住在婶婶家里。由于刻苦的学习,内海文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成为某机关的科员,阿政一家见内海文三年轻、漂亮,为人诚实、正直,便想招他为女婿。小姐阿势也对他情意有加,正当一切都应圆满结束时,由于内海文三不屑于逢迎拍马,触怒了上司,被开除公职。本来就是贪图内海文三职位的阿势与其母亲一下子就对他变为冷言冷语。这时,内海文三的同事本田升乘机向阿势大献殷勤,使内海文三更受冷落,阿势一下子就把秋波转送到本田升身上,而且伙同本田升一起凌辱内海文三。于是内海文三只能在苦闷、怅惘以及无奈的愤恨中消磨时日,成了一个社会的“多余人”。

二叶亭四迷着力塑造了这种在明治专制政权下被压制、打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不满现实,宁折不弯,但又没有力量,找不到反抗的方向,结果郁闷彷徨,无事一生。内海文三就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

1888年与1889年,《浮云》第二篇、第三篇陆续出版,仍然是借坪内逍遥的旗号,直到第三篇在《都之花》小说半月刊上连载时,才单独署了“二叶亭四迷著”。小说到此就没有写下去,读者一般都以为小说结束了。但后来在二叶亭四迷的杂记《炻叶集》中,人们发现原来小说并没有结束,二叶亭四迷在第19回之后又设计了三四回以结束全书,并拟了主要情节:

第20回阿政的丈夫归来,阿政欺骗他。

第21回阿势的父亲劝说内海文三并与他商谈,内海文三尾随阿势,发现阿势走进本田升的住所。本田升与阿势的“幽会”使内海文三十分绝望,他回到家,婶母阿政又催要食宿费,大吵大闹。

第22回母亲死讯传来。

第23回内海文三成了醉汉与疯子,此处插入阿势被遗弃的内容,阿势之死。

但是,这最后几篇最终没有完成。因为,二叶亭四迷又升起了当政治家的伟大抱负。1889年,二叶亭四迷为生计所迫,又看不惯当时日本文坛无能为力的风气,最终决定退出文坛。因为他批判现实、追求真理的抱负在当时享乐主义盛行的文坛根本没有地位,他还受到那些所谓大家的压制、打击,无奈之际,他转而跨入政界。

1889年8月19日,在《浮云》等3篇的最后一部分付印之后,二叶亭四迷在外国语学校老师古川常一郎的帮助下,走进了内阁官报局的大门。开始了他长达8年之久的“官报局时代”。

日本的官报局是当时日本各政府部门中最为清廉的一个。二叶亭四迷选择这个部门,既发挥了他外语的特长,同时也是他得以修身养性,不与污浊的官僚之气相往来的地方。二叶亭四迷开始先担任英文译员。后来又兼任俄文译员,每天的工作是从世界各重要报纸中摘录文章,翻译过来载入每期官报的专栏中。他还负责编辑属于新书评论一类的杂志《出版月译》,并在上面撰文。这里的工作很适合二叶亭四迷。每天大家品诗、评画、讲政治、说道德,大到世界格局,小到风流韵事,无所不谈。二叶亭四迷在这里也自得其乐。

但是这种生活只持续了8年。1897年,天皇政府任命了新的局长,将官报局完全纳入天皇专制体系。这种世外桃源似的生活便结束了。1897年12月27日,二叶亭四迷忍受不了这种官僚风气,又辞职不干了。其后几年间,二叶亭四迷漂泊不定,陆续任过陆军大学特约教授、海军省编修书记、海军大学特约教授等职,直到1902年5月2日,新婚的二叶亭四迷才受聘为德永茂太郎商会顾问,动身来到中国哈尔滨。但是当时,日俄正在争夺中国东北,商业活动无法进行,于是他不久辞职,并受聘为京师警务学堂提调。过了一年多,他辞职归国。他辗转不定,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施展抱负的地方。在心无所依的时候,二叶亭四迷翻译了几位大作家的著名作品。如屠格涅夫的《幽会》、《奇遇》、《罗亭》;果戈理的《肖像》、《旧式地主》、《狂人日记》;安德烈夫的《红笑》;冈奈洛夫的《断崖》;托尔斯泰的《伐林》;高尔基的著作《犹太人尘世》、《郁闷》、《灰色人》、《二狂人》、《乞食》等等许多作品。二叶亭四迷以忠于原作的现实主义态度,为日本文学引了一股清流,二叶亭四迷的翻译工作,在日本文学史上同他的小说创作一样,具有开创性的、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二叶亭四迷精通汉语、俄语,通晓法语、英语。他还学习研究了波兰犹太人柴门霍夫所创的世界语。1906年,二叶亭四迷公开出版了自己编的《世界语》、《世界语读本》两种入门书,一经出版,被抢购一空,紧接着连续出版了6次,二叶亭四迷不仅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与卓越的文学翻译家,而且是日本世界语的先驱。

20世纪初,日本文坛出现了繁盛局面。这时,二叶亭四迷担任大阪朝日新闻社东京驻在员,但由于日本政府对新闻工作强加干涉,二叶亭四迷不能把战争的真相传达给人民群众,他非常气愤,不久辞职。这时,二叶亭四迷的朋友东京朝日新闻中心主笔池边三山吉太郎非常敬佩二叶亭四迷的才能,挽留他为东京朝日新闻撰写小说或翻译文学作品,二叶亭四迷盛情难却,又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这一次被迫性的工作竟成为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页。

1906年10月10日,二叶亭四迷发表了长篇小说《面影》。主人公小野哲也,是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大学。但由于家境不好,无力缴纳学费。后来小野一家为了有一个大学生的女婿增加荣耀,于是收小野哲也作入赘女婿,由小野家出钱供他上学。但小野哲也毕业后在一所私立大学当讲师,收入微薄,丝毫不能满足岳母与妻子挥霍的生活。于是岳母、妻子开始瞧不起他,责骂他,侮辱他……小野哲也的情绪日益低落,本来就没有爱情的婚姻出现裂痕,而且日益增大。在这个没有感情、没有温暖的家里,只有小野哲也妻子的异母妹妹小夜子同情他、安慰他,两人同病相连,最终小野哲也与贤淑的小夜子产生爱情。但是,小野哲也始终没有勇气提出与妻子离婚,然后娶小夜子为妻。经受这种长久的矛盾折磨后,小野哲也终于不能再忍受,于是离开日本,独自去了中国教书,最终在平凡的人群中消逝。二叶亭四迷在这里为旧作《浮云》中那没有完成的结局作了交待,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不反抗、奋斗,再有才华也只能是沉寂一生,屈辱一世。

事隔仅一年多,紧接着《面影》之后,二叶亭四迷又创作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平凡》。小说于1907年10月30日发表,小说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我”自述为主要手法,揭露了这个罪恶的世界没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