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懂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7:14:38

点击下载

作者:刘启辉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其实你不懂孩子

其实你不懂孩子试读:

自序

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已十多年了,我一直想将自己这些年来的所思、所想以及所遇到的人和事写下来,却因为自己的懒惰,一拖再拖。最终能拿起笔写下来,还得归功于那些听众和家长,是他们的鼓励促成了这本书成稿。

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大体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帮助来访者而有些愧疚,尤其是在从事这份工作的最初阶段,这种体会会更深。其实,即便随着以后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更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局限,这种情结依然存在。它一方面促使我不断学习,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另一方面,我也在想,与其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不如将工作做在前面,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让每一个孩子在更早的人生阶段就能接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而不至于将问题积聚到大学引爆。

曾经有一个阶段,我迫切地希望能找到一些机会来直接面对家长,和家长们分享我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个案,帮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中的误区。2008年青岛市妇联启动了“迎奥运·百场公益讲座进社区”的活动,我有幸参与其中,走入青岛各区市基层社区,与家长们面对面地交流。关于家庭教育,家长们的期待和迫切想学习的劲头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深的其实还是我自己。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路,以一种直接的经验去体味人生;读书,用间接的经验去丰富自己。而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应该感谢来访者:是他们,愿意让我们去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从而使我们比常人多了一条道路去丰富自己。

我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心理统计与测量,而今从事的工作是心理咨询,两者相去甚远。每次想到这里就会觉得无颜面对自己的导师。所幸这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的学习心理辅导结合了原来所学的考试研究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聊以自慰。

2003年的夏天,一名因为有点焦虑和强迫倾向而打算放弃学业的高一女生来咨询。我使尽浑身解数开导、陪伴了孩子两年,可喜的是她坚持了下来,而且还考出了县里高考文科第二的好成绩。自此,我就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我还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点点促进作用的话,它应该归功于这些孩子身后的父母。孩子的问题十之八九与家庭有关、与父母有关,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直面它。这些父母敢于面对问题以及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勇气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本书根据我在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稿整理而成。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话语叙事能力强于文字表达能力。如果不是因为嗓子出了一点小问题,估计这本书依然会束之高阁。最终能将我这些年的所思、所想以及所遇到的人和事诉诸文字,在于身边的听众、家长以及亲人的不断勉励。请允许我在这里对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刘启辉2014年12月于青岛第一篇0-1岁孩子的成长与抚育

欠孩子的是迟早要还的,而且还起来是那么的艰难!不要以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不懂,殊不知父母的一些无心行为,却给孩子未来医生的心理状态埋下伏笔。我不能理解一些妈妈为了身材而不愿意给孩子哺乳;我也不能理解一些妈妈为了摆脱养孩子的辛苦,有意无意地将孩子甩给老人。我更为那些为了生计无奈将孩子留在家乡的打工夫妻感到惋惜,为他们身后的留守儿童流泪。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每个新生儿妈妈不用操心生计,能够心无旁骛地陪伴孩子度过生命中的头一年。亲源性心理障碍与师源性心理障碍0~18岁,正是从家庭步入学校、尚未走向社会的阶段,主要的影响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

生命成长的奥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每一个人都特别想探寻。一个生命个体,从刚出生到18岁,他的心理成长是怎样一个过程;在生命早期婴幼儿阶段的发展状态又是怎样的?我想就此来说一说。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应该这么说,一个人的成长如果顺利,那么他未来的身心发展就会少一些潜在的隐患,被负面事件诱发出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小。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是很顺利,遭遇了一些阴影和创伤,那对他未来的身心发展就有很大影响。0~18岁,正是从家庭步入学校、尚未走向社会的阶段,主要的影响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谈亲源性心理障碍和师源性心理障碍。那我们来看看,亲源性心理障碍和师源性心理障碍大体是一对怎样的关系?应该说亲源性心理障碍是由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导致的心理问题。这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成长为这样?如果他有一些心理障碍的话,是由他所在家庭中的一些不同于别人的、负面的养育方式带来的。师源性心理障碍是由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导致的心理问题。两者的差异就在于诱发源不一样,一个是由家庭引发的,另一个是由教师引发的。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12年10月媒体所称的“虐童事件”,这就是一个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典型案例。一个幼儿园教师把自己虐待学生的照片发到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像这样一种教师的过激行为肯定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创伤。现在有些幼儿园老师喜欢“关禁闭”,即把幼儿关到小卫生间或小黑屋里。有没有?应该有!至少我在咨询中,听过不少这样的个案,一些有过被“关禁闭”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比较容易得“幽闭恐惧症”。也就是说,当他一个人待在比较狭小的空间里的时候,会感到特别没有安全感。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当他再次去一个小黑屋或者类似情境(比如一个人在电梯里)中时,就会无端地产生恐慌。所以我们要知道,类似“关禁闭”这种率性的处理方式是容易给人造成一定伤害的。

亲源性和师源性,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就我个人的观点,亲源性的问题应该说烂掉的是根,是原发性的。就像一株植物一样,如果根不行,上面的枝叶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再来一个打击的话,就会承受不住。至于师源性的问题,大部分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继发性的。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老师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就比如上面提到的“虐童事件”。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社会大众对老师有着比较高的职业道德期许,一旦发生问题,大众一般不会做这样一种推断——老师是有错,但是否这一个体也有问题呢?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被老师责备或者批评的学生跳楼了,社会舆论和所有的矛头会指向谁?肯定是指向老师!大众一般不会指责家长。而老师内心就会很委屈:你说我批评过那么多孩子,怎么就他跳楼啊,是不是有他自己的一部分原因呢?这个推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说明在普遍性当中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从何而来?应该是由他早年特殊的养育方式和成长经历造成的。

大众这种惯性的推断思维,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若想少背负一些无谓的责任,就要有一种职业良知:要爱孩子,尽量让孩子少受伤害;不可轻率地、不择言行地对待孩子。安全感很重要从小到大,从幼儿到小学生甚至到青年,早年没有建立的安全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浮现出来,影响未来的身心发展。

0~18岁,年龄跨度非常大,你可能会想:小时候的事情能和现在的身心状态扯上关系吗?我仅就我的教育对象(15~18岁)展开这个问题。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会发现,不同的事件其实存在着具有普遍性的部分。每一人的现在,都是他过去的缩影。

故事一 去年的这个时候有一个家长来找我。事实上,她知道我这个人并能找到我,是因为我给她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家长上过一节“父母课堂”。不过她当时没有在课堂上咨询,而是几个月之后才通过幼儿园老师联系到我。之所以费那么大劲找到我,是因为最近孩子发生的事,让她实在受不了了。她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样大,所以她的经历我感同身受。她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样,都是从小小班开始送入幼儿园里的。不同的是,她的孩子已经入园两年多了,仍然天天哭。有过这一经历的父母估计对这情形不陌生,用她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园的老师、家长都知道我家孩子不好送!”孩子被送入园,如果不哭当然是最好的,说明适应特别好。哭一周也算不错,是吧?哭一个月呢?也还行。哭两年呢?估计没有哪位家长受得了吧。其实这还不算长的,在我的咨询个案中,最极端的是上小学还会哭的。现在你去问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还真有不少这种情况呢。我们小时候似乎不会这样,是不是?不巧的是,那天我正好请客吃饭,便想推辞。可她执意要来找我,我只好无奈地说:“要来就等我吃完饭吧。”结果她还真等到了八九点钟。

见面之后她对我讲,上幼儿园的头天晚上孩子就问她:“妈妈,明天要上幼儿园吗?”

她说:“要啊!”

孩子说:“可不可以不去?”

她说:“不能!我们应该去。”

孩子马上说:“那妈妈我给你跪下来,我们不去幼儿园了,行不行啊?”

我听着挺难受,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孩子到了这个地步,确实是存在问题的。那么,孩子在入园适应当中出现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背后存在的核心问题又是什么?

有人说是家庭教育问题,也有人说是幼儿园老师的问题。我提炼一下——分离焦虑!对吧?分离焦虑背后又反映出什么?安全感和依恋关系,这些都是关键词。孩子分离得那么困难,一定是跟他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薄弱有关系,跟他妈妈处理分离的方式有关系。至此,我们就把入园适应不好这一状况背后的原因提炼出来——缺乏安全感!

故事二 一位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求助于我,她显得特别焦虑(这是我在青岛慈善总会做义工,接听心理热线时的个案)。电话里,她说孩子注意力特别差,上课从不用心听讲。开学才几周,她就被老师叫去好几回。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家长谈到了孩子注意力特别差,那么,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有些因素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身体里铅含量高导致多动、注意缺陷。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孩子仍然出现注意缺陷,你就要想到,有一些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没有安全感就可能导致他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

我们如果有过带孩子的经验的话,就应该能够体察到安全感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比如说,在孩子会爬但还不会走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这一现象:当孩子学会爬以后,他发现自己有能耐离开母亲了,就会尝试爬着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有意思的是,孩子探索了一会儿以后,会跟父母亲有个互动——他爬回来朝父母亲一笑,假如说获得了父母亲的关注,他会很开心,又爬出去玩。孩子的这个行为就是在寻找安全感。如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父母亲不在身边,他就失去了安全感,无法再继续探索了,而代之以哇哇大哭!我们常在育儿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主动探索外在世界的基地。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现象。打个比方,如果你们坐着的凳子随时会给你电击,但你不知道它会发生在什么时候,那么你还能专心听课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安全感是很重要的。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在地震灾区缺乏安全感时的一种心态。我读初二那年,当地发生了一次地震,余震不断。即便如此,因为马上要升初三,那个暑假我们还是在补课,可是越到后面注意力越是无法集中。要知道,同学们都很恐慌,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有一次楼上班级的一位同学起立时不小心把凳子弄倒了,结果,一瞬间楼下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就跑得一干二净。后来,学校不得不停止补课。

所以说,安全感是让孩子保持专注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学习心理学有个好处,经常可以从抚育孩子的实践中去验证自己曾经学习到的理论。自打有了孩子以后,我就有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验证曾经学过的心理学理论。有一次,孩子在客厅里玩积木,而我在书房里上网。他在专注地玩,我在默不作声地上网查资料。当时我产生一个想法:孩子待会儿可能会来找我。果不其然,过不了一会儿,客厅那头就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爸爸!”这是孩子寻求安全感的体现。因为不是小婴孩,所以他不需要爬过来通过亲眼看到来验证我的存在。他只需用声音发出信息,如果我能回应,他就会安心地继续玩而不是过来找我。猜到孩子可能的心理状态,我便回应说:“宝宝,不用担心,我在这边呢,你玩就行了!”有意思的是,客厅那头的他果真接着又玩起来了。

安全感会让孩子更专注!所以在家庭氛围紧张、夫妻关系差的环境下,成绩好的孩子真不多。这又说明了安全感的重要性。缺乏安全感,孩子入园适应困难;缺乏安全感,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世间万物普遍是联系的,有因便有果,有果亦有因。很多现象不是无端出现的,孩子的现在一定会受到他过去经历的影响!

所以你在看自己的孩子、教育对象甚至你自己的时候,请仔细想一想:你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你,一定和你的过去有关联。

故事三 我常去外地讲课,有一年暑假是去山东一滨海城市讲课,听课的学员都是教师。讲完课后我回到青岛,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就起来上网。QQ刚上线,嘀嘀声就响了。这是某个学员在给我发消息,我就跟她聊了起来。

她问我:“刘老师,你怎么那么晚还没睡啊?”

我说:“我已经睡了一觉,醒来后再也睡不着,就起来了。你怎么还没睡呢?”

她说:“我失恋了!”

……

就这样聊了起来。或许是因为这批学员是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的,所以沟通起来会比较坦诚直接一些。她说之前谈了一个对象,是别人介绍的,双方感觉挺谈得来就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她总觉得不踏实,尤其是确定恋爱关系之后。

我问:“为什么呢?确定了恋爱关系不是更牢靠了吗?”

她接着说:“刚开始谈的时候,双方都感觉蛮好的,然后就甜甜蜜蜜、恩恩爱爱,是非常黏糊的那种。一旦确定关系,我即使知道他忙,但是我就觉得他跟我的那种互动减少会让我特别不踏实。经常追着他问:你在干吗呢?整天就知道忙,你是不是有别的想法?结果追问得太多了,男的就说:是不是我们不合适?多次争吵之后,我们俩就分手了。我觉得是我毁了这段感情。他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我就是不能接受他忙得顾不上我,这让我特别没有安全感。”

然后,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刘老师,其实我想想,我大学谈的一段恋爱跟这次有点像。都是我追着、黏着他,他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希望有些自己的空间,也是被我烦得最后分手了。”

她的话,让我看到了一种关系模式的重复出现——一种与亲密的人在一起的关系模式。

我问:“那你想想,早年你跟妈妈的关系怎样?”

毕竟学过心理学课程,有悟性。“刘老师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有点像。”她说,“小时候我被送到乡下奶奶那边。我妈妈在城里工作,每到周末就过来看我。每个周末到村口迎接妈妈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但是,同样让我最痛苦的是周末结束妈妈要回城里上班时。我每次都哭得稀里哗啦,非要送到村口去,直到奶奶使劲地哄我,好久才能平息下来。”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关系模式:男友跟她开始很亲密,关系确定后,男友忙得顾不上她的时候,她内心就非常不踏实,追着黏住他,生怕失去他;她妈妈回到村里,她就无比开心,妈妈要回城,就死活不依、哭闹不已,就怕妈妈走了不要她。两者是不是挺相似的?所以说早年的关系模式是特别能够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重复出现的。妈妈的离开或者男朋友联系的稀少,使她内心浮现不安、害怕的背后是什么?还是缺乏安全感吧。

好了,安全感将这几个故事都串起来了。从小到大,从幼儿到小学生甚至到青年,因为早年没有建立安全感,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浮现出来,影响未来的身心发展。即使进了婚姻阶段,缺乏安全感同样会浮现出来,甚者会因此影响婚姻的和谐度。在婚姻中缺乏安全感的女性会因为先生有饭局,不断地打电话、发短信确认先生在哪儿,什么时候回来……婚姻中男性同样有缺失安全感的,极端表现者会选择极度的控制。冯远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不许和陌生人说话》,里头就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先生是怎样变态控制配偶的人身自由的。这也就是我选择“家庭教育要从0岁讲起”的原因。早年创伤与影响早年的创伤并不会消失,它会被个体压抑在潜意识里。这些潜抑的创伤一旦被诱发,就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困扰!

让我们从生命的早期经验谈起,尝试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和感受。一个是从你的教育对象(为16~18岁的孩子)谈起,想想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是怎样的过去影响了他们的现在?你也可以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来看,你在孩子早年的教育中是否留下一些遗憾,该怎样修复?当然,你也可以回头看看自己,“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我”的性格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的过去影响的?

在人的早期经验当中,越早造成的创伤对个体形成的影响会越大,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成人处理问题的方式跟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成人一旦有一些心理上的不舒服,如果他是人格特征偏积极的人,他会怎么做呢?他会想办法把这种不舒服疏导出去。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很多女性有些话不能跟老公说,就跟闺蜜说,有些烦恼可以找人倒倒苦水。再者,随着这个社会的认知程度越高,如果思想观念比较超前,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倾诉。但是,孩子可以找谁倾诉?尤其是婴孩,他连说话都不会。当一个孩子不会说也不大会表达的时候,他最容易出现的是什么?通过肢体流露情绪。也就是说,孩子如果早年有压抑、焦虑等情绪的时候,他不会采用成人的表达方式,他会通过肢体去流露、表达。不信你就去看看,是不是周围有些孩子老是咬手指?几个月大的孩子咬手指可以理解,这很多时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到了七八岁还老是咬手指,家长就得注意了,或许这是压力大、焦虑重的体现。现在咬手指的孩子还真不少。我曾遇到一位班主任,她说她们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咬手指。类似的肢体表达还有什么呢?眨眼睛、揪手刺、咧咧嘴、控制不住地抽动……我可以告诉你,很多人以为咬手指好像是缺某些微量元素,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带孩子去查有没有缺微量元素。但咬手指真的是缺微量元素吗?以我们现在社会的物质丰富程度来说,孩子缺微量元素的情况不多见了。咬手指,多数情况下不是生理因素导致的,而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所以说,人早年的创伤对他的心理印刻是最深的,因为他没有很好的方式去处理遭遇到的一些伤害,所以他就会特别容易将负面的体验压抑在内心深处。

依弗洛伊德的观点,被压抑下去的体验容易在他未来生活当中流露、浮现出来,所以人的不少行为是受内在的动力驱使,而不是理性上感觉得出来的。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摧毁了人类的自恋,与哥白尼、达尔文的观点并列为摧毁人类自恋的三大观点。哥白尼是第一个站出来摧毁人类自恋的人。自古以来,人类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说:NO!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好家伙!一下子把人类伤得一塌糊涂。达尔文呢?他说,不要以为你是上帝的子民,你是猿变来的!人类又难受了一把!弗洛伊德在人类的伤口上再次撒上一把盐。他老人家说,不要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其实你一点都不知道,你的好多行为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你的潜意识在驱使你去做很多事情。

在人的经验记忆中,越痛苦的经验印刻越深。但是因为痛苦,人倾向于做选择性的遗忘,也就是将它压抑下去。这是很自然的。大家想想,你觉得是笑过的事情记得更深还是哭过的事情记得更深?一定是哭过的事。不过,因为哭过的事让人难受,面对它非常痛苦,人下意识就会选择遗忘、压抑过去发生的事。但是压抑并不代表它不存在,这有点儿像掩耳盗铃。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它就会从压抑深处浮现出来。这有点儿像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在后面的人生经历当中,如果遇到与创伤事件类似的事情时,被压抑的痛苦经验就会再次出现。

我来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天晚上我给幼儿园孩子的父母上课(我在青岛这边有“父母沙龙”)。上完课,有一个妈妈找我说她妹妹的事。她妹妹现在已经成年,大学毕业都好几年了,却一直无法工作,影响到了生活。她说,她姐妹仨,她自己是老二,她和姐姐小时候都曾经被送出去让别人带大。从我们一般的咨询经验来说,送出去养的孩子容易形成心理阴影,在她们家却恰恰相反,老三一直待在父母身边,反而是创伤更深的。原来她妈妈脾气特别差,情绪无常,经常否定孩子,对孩子要求很高。她妹妹在上高中的时候,有时候觉得非常困,想睡觉,可是一想到妈妈的要求,就觉得睡觉是浪费时间,不敢睡。结果在课堂上练就了一种本领——人坐在那儿,睁着眼睛,看似醒着,实际上却睡着了。这种现象持续到现在,她随时随地都可以睡着。这就有点儿像是前面提到的掩耳盗铃。你不觉得这特别像一只鸵鸟吗?鸵鸟遇到无法应对的敌人时,就把头埋进沙堆里面,屁股却撅得高高的。这一个案中的女孩,不敢违抗妈妈,结果练就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来应对来自妈妈的压力。只有这样,她才不需要承受压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防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好受一点。“我”如果不选择这种方式,“我”如果在清醒状态,“我”就要承担很多责任。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这就像一个生理系统,生理系统出问题了,最脆弱的地方一般最容易出问题。比如说,有些人身体不好总是表现在口腔,动不动一上火就溃疡;有些人则表现在老喜欢长脚气。所以有些有经验的老人说别治脚气,脚气治好了,肯定别的地方又会表现出来问题。在家庭系统里,孩子是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那一个。家庭系统出问题,容易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孩子的问题让家庭保持暂时的平衡,如果没有他的问题家庭就会有其他问题了。我举个例子,夫妻俩吵架、“打仗”,打到后面孩子病了。一看到孩子病了,夫妻就“停仗”不打了。你说孩子厉不厉害?孩子是一个调节者,他会觉得要继续生病,不生病他们又会打起来。所以家庭教育中有句话非常经典:关系胜于教育!意思就是说,家庭和睦了,对孩子不用刻意去施加教育,孩子自然就会好好的。反之,如果家庭关系不好,你就是累死,也不一定能把孩子教好。

絮叨了老半天,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孩子的现在和过去有关系,孩子的现在也与未来有关系。早年遭遇的创伤会比长大后遭遇的创伤更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要了解这点,不要忽视孩子早年经历,不要忽视和孩子的互动。人生最重要的是0~6岁,0~6岁打下了人生最重要的基础——人格基础。6岁以后,孩子开始了知识和能力的迅速积累,直到走向社会。6岁以后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原始积累。如果把我们的人生追求归结为成功和幸福两个命题的话,0~6岁的成长更多地左右了我们是否幸福,6岁以后的人生更多地决定着我们是否成功。所以你想让你的孩子幸福的话,就应该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多花一点时间,这有助于为他一生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让他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去面对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痛苦与挣扎。

武志红在他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曾经提到:0~9个月的时候,如果你给孩子带来严重创伤的话,今后被诱发出来,极有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9个月至2岁,你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创伤,今后被诱发出来,那极有可能会造成人格失调;2岁之后,如果父母的照看缺失,容易导致神经官能症。

有些人看到这些不免产生疑问:有那么严重吗?是不是有点儿危言耸听?其实,就像前文所说,早年的创伤并不会消失,它会被个体压抑在他的潜意识里。创伤的诱发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从年龄阶段来看,一般来说,小学阶段是一个潜伏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为心理能量都是指向外面的世界,很少会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所以,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满世界地疯,没心没肺地玩。而青春期却是一个相对危险的时期,那是由青春期的特点决定的。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能量开始指向自己,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吗?同学们喜欢我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是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思考的。正因为如此,0~6岁时候埋下的心理隐患,家长一般都察觉不出来,它会经历一个潜伏阶段——小学阶段。0~6岁时孩子所表现出的很多问题都会被年龄掩盖,他们心理与行为的一些异常表现,常会被解释成孩子小不要紧,大了就好了。这些问题什么时候容易冒出来?在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就容易冒出来,这个阶段叫青春期。家有青春期少年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了,你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处在最危险年龄段的孩子。还有就是初中孩子也挺难教育的,有作家管这年龄段叫“刺青时代”。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打架斗殴,反正是不能消停的。

问题的出现除了有年龄特征外,还有条件特征。也就是说,早年创伤被潜抑,今后被诱发出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条件呢?那就是他在未来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件事跟他早年的创伤事件特别像的时候。这种情况特别类似一个物理概念——共振。我们自己想想,被触动的时候往往是什么时候?一般都是一件事和你以前经历的那件事很像,于是曾经的那种情绪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来。我们举个例子,最近一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非常受欢迎,里面曾经有个嘉宾叫乐嘉。乐嘉一直给人以语言犀利、性格硬朗的印象。但这么一个硬朗的男人也不止一次地被感动过、哭过。他哭在什么时候?哭在男嘉宾的经历跟他有点类似的时候!

类似的一个故事是:十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是《我的父亲母亲》,导演是张艺谋。电影讲述一个乡村教师的爱情故事。看完电影的第二天(印象中应该是周五),我把电影情节讲给心理咨询室的一位同事听。紧接着周末两天,因为下雨我没有去办公室。到了周一,那位听我讲述电影情节的同事对我说:“刘老师你知道吗?周末你们没有来,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哭了一整天。”我赶紧问:“怎么了?”她说:“还不是因为你讲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看到了吗?人内心深处被潜抑的一些情结,容易被后来类似的生活事件诱发出来。

正因为早年创伤被诱发需要条件,所以并不是每一个有创伤的人今后的生活都会受到重大影响。有些人在创伤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修复了他的部分创伤,从而使其没有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扮演生命中重要他人的角色一般是父母、配偶,或者是至亲。比如前文所提到的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性,走入婚姻生活后,先生晚上有应酬,没有安全感的太太往往会不断地发短信、打电话确认先生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如果她幸运地嫁给了一个特别好的先生,先生出去应酬的时候,太太的短信和电话并没有引发先生的烦恼,反而为了缓解太太的不安,他还会非常有耐心地随时汇报自己的情况和行踪。在这样一个互动中,因为先生给了太太一种稳定感、一致感,太太的不安全感就能得到缓解。剖宫产还是自然生产?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阶段,你应该尽量选择自然生产,除非医生说不具备自然生产的条件。

其实在生命形成的最初阶段——孕期就已经开始进行亲子互动了,准妈妈的行为、情绪等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而且有些影响非常大。比如说,准妈妈若处于疾病状态,对胎儿有负面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她提供给胎儿的生存空间并非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对胎儿的巨大负面作用也是确定无疑的;再就是高龄产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晚育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高龄孕妇在孕期和生产过程中比适龄孕妇风险系数就会高很多。

剖宫产其实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剖宫产是在自然生产的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但是中国现在剖宫产的比例特别高,高到吓人。你知道中国的剖宫产技术在世界上的排名吗?那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我一个朋友的闺蜜嫁给了老外,入了瑞典国籍。临生产了,因为胎位不正,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剖宫产。孕妇说既然条件不允许,那就选择剖宫产呗。瑞典的大夫却建议她回到中国生产,理由就是中国剖宫产技术熟练度比瑞典高。要在其他方面我们比外国强,算得上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就剖宫产技术熟练度来说,我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剖宫产容易造成以下三方面的伤害:

第一个伤害是触觉敏感,剖宫产的孩子比自然生产的孩子触觉敏感。如果不信,请剖宫产的妈妈好好想想,你家孩子是不是触觉特别敏感,稍微感觉有点儿不舒适的衣服他就不穿。剖宫产的孩子适合穿棉质的、柔软的、舒适的衣服。原因在哪儿呢?就是因为在生产过程当中,如果是自然生产的话,胎儿有一个在子宫或产道被挤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胎儿会受到子宫壁和产道的挤压。这种挤压让胎儿得到一种很强烈的触碰,这会增强胎儿触觉的耐受度。但是剖宫产的孩子缺乏挤压过程,一下子就从剖开的子宫里被拿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得到锻炼,所以出生后对其他物体,包括别人的触碰就会特别的敏感,对衣服的那种不舒适感也会特别明显。就这个不足来看,好多家长没有重视,这毕竟对孩子的未来影响不大。下面我们接着看,剖宫产还有哪些影响。

第二个伤害是剖宫产的孩子得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比自然生产的孩子高,剖宫产的孩子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在自然生产状态下,胎儿在挤压和运动的过程中,他的呼吸系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剖宫产的胎儿瞬间就被抱了出来,呼吸系统没有得到锻炼。

第三个伤害是什么呢?是剖宫产的孩子容易感觉统合(以下简称“感统”)失调,尤其是合并后天缺少爬行锻炼的孩子。原因还是如同上面提到的那样,剖宫产的孩子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得到挤压,而自然生产的孩子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调整体位,努力挣扎,感统能力得到了锻炼。那么,感统是什么?感统失调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外界信息输入,进入大脑,我们的大脑再调控我们的肢体等去应对外在世界的刺激。感统失调就是信息进来了,大脑想支配肢体去应对,却总是做不到位,颇有一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个影响家长就不得不重视了,感统失调的孩子一般动作协调能力较差,无论是大动作还是精细动作。有不少感统失调的孩子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一说到注意力不集中,不少家长就着急了,那可是极大影响孩子学习的一个因素。中国父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父母都在乎孩子的学习,所以说,在孩子生命的最初,你应该尽量选择自然生产,除非医生说不具备自然生产的条件。

有些准妈妈惧怕自然生产的痛苦,就选择剖宫产;更有些准妈妈生怕自然生产影响自己的体形,就选择剖宫产。我觉得这样的理由匪夷所思。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是建议准妈妈选择自然生产,即便自然生产的条件不是太好,在尝试了自然生产一段时间后最终选择剖宫产,在那段时间内,胎儿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

对感统失调,很多人要么是一无所知,要么就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我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你到小学去看,会发现现在有许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中有不少是因为剖宫产合并后天爬行锻炼少。感统失调并不是不可修复的,但是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训练康复最佳的时间是小学低年级以前,早期干预的话,预后效果不错。发现晚了,干预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但是,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家长往往发现孩子有感统失调问题都偏晚,错过了修复的最佳时间。很多时候,感统失调只有在上小学之后才容易被父母发现。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些现象就是,写字的时候总是颠三倒四,容易混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别人写3这样写——“3”,他写3这样写——“”。关于感统失调,我知晓得比较晚,我的孩子也是剖宫产的,而且在爬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几乎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就直接会走了,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差。万幸的是,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这方面知识,于是,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带他做了一年的感统训练,孩子的动作协调性就提高了不少。今年我还送孩子去学习武术,在他的同学中,我孩子是学得比较好的。其中有一个孩子,他的动作协调性非常差,教练的耐心都快被磨光了。有一次我见到孩子的母亲,就问:“你孩子是剖宫产的吗?”“是的。”“是不是没怎么爬,就会走路了?”“你怎么知道?”那位妈妈满脸讶异地看着我。

我说:“你最好让孩子去做感统训练,或许练武术不是最重要的。”

感统失调的孩子的痛苦不止于此。更可怕的是,好多家长和老师不懂这方面知识,主观上认为是孩子不好好写,愤怒之下进行责骂或拳脚相加。老师觉得孩子没有认真写,其实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妈妈也会觉得,孩子怎么这样。其实他真是想做到,只是做不到,埋怨是没用的,这不是孩子故意跟你作对。所以说,教育者不懂教育多么可怕!大家看看,有时候感统失调的孩子心灵上受到的创伤远比他生理上的不足要厉害!所以我们只要能选择,就应该选择自然生产。分离之情绪体验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心理,而且享受被需要的感受;一旦不被需要,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在0~6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日夜与亲人相守,如果产生心理创伤,那都是亲源性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一般是父母心理处在非常态而导致的,或者是父母忽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秉持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不经意间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大家都知道,在生命最初就会有一次分离。那么,人生第一次分离,是在什么时候?对,就是与母体分离时,即分娩。分离,是人这一辈子都绕不开的事情。我们来看一下人类所有的关系,很有意思!绝大部分都是越走越近,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越走越远的,这种远不是亲情上的远,而是物理空间、孩子的独立性方面体现出来的远。所以你会发现处理与孩子的分离就很有意思,小的时候是孩子离不开你,大的时候是你离不开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因为你的离开会哭得声嘶力竭;大的时候,孩子离开家高高兴兴的,留下一个对孩子日思夜想的你。所以啊,有些母亲本能地、下意识地就不想让孩子成长。因为人都希望自己是被需要的,一旦孩子不需要你了,你就会有浓浓的失落感。所以,在诸多的剩男剩女中,为什么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找不到他们的幸福?主要原因就是他(她)背后有一个极度离不开他(她)的妈妈。每次把对象带回家给妈妈看,没有一个是他(她)妈妈能看上眼的。每次交流意见,他(她)妈妈就说对象这不好、那不好。后来孩子急了:“那我怎么办?难道一辈子不成家?”“怕什么,我养得起你!”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啊!为人父母者需要学会放手,放手有时候就是爱。

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心理,而且享受被需要的感受;一旦不被需要,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有一篇博文,文中的妈妈这样写道:“孩子断奶了,心里想,孩子离开我也活得好好的,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

这就是分离。各人对此感受不一样,肯定会存在差异,但是分离带来的情绪、情感是肯定存在的。其实,我也观察过我自己内心的这种感受。送孩子上幼儿园,刚开始孩子总是磨叽,不愿意去,那时候我嫌烦。可是,等到有一天他不磨叽了,一路小跑到幼儿园门口,头也不回地撂下一句:“爸爸再见!”在那一刹那,我看着他那小小的背影,还真有那么一些失落。

究其实,分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而且将贯穿你一辈子。不信,你自己体会一下。孩子离开家去上大学了,最难过、最舍不得的是妈妈,孩子自己倒是兴奋得不行,对未来充满着美好想象,而身后的妈妈却默默地忍受分离之痛。安全又舒适的子宫环境子宫环境是世界上最安全最舒适的环境。对孩子来说,分娩使他(她)从子宫环境来到现实世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我们先谈人生的第一次分离——分娩。对孩子来说,分娩使他(她)从子宫环境来到现实世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诸位想一想,这两个世界落差大不大,环境差异大不大?答案是肯定的。环境差异大就必然带来一个适应的问题。环境间落差越大,适应越困难,这就意味着当妈妈的要思考:怎样才能减小子宫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落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妈妈要提供给孩子足够好的照料。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两种环境间的落差吧。子宫环境是世界上最安全、最舒适的环境。或许你会对我这一观点不以为然。不信我来问你,如果一个孕妇摔倒或者遭遇车祸,她的本能会是什么?她会保护肚子里的孩子吧。这个世界上谁会这样对你——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你?

我来说一件有趣的事吧,我前阵子给一所小学设计校本心理课程。其中有一堂课是感恩教育,那堂课真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要求同学们先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再写下自己认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五个人或事。大家写好之后,老师就找了个孩子提问:“请你说说,你都写了哪五项人或事?”那孩子站起来说:“我、妈妈、奶奶、爸爸……”,第五个我们都没听清楚,再问他是什么?“政府!”我们都笑了。后续的游戏就有些残酷了。游戏的指导语说:“生命是不可逆的,然而人生总是有很多意外,比如我们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假如说今天发生了意外,我们必须舍弃刚才大家所列出五项人或事中的某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请大家一定慎重选择,选择好了之后,就请你在纸上划去。划去的同时,请你认真体会一下,这一划去就意味着他(她)再也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有些孩子的情感教育做得好,从游戏开始就哭起来,一直哭到最后。一个一个划去,最后往往都是剩下父母一方和自己。这是一个最让孩子难过和纠结的环节。即便这样,游戏还得继续。有的孩子选择划掉父母一方,留下自己;有的孩子选择划掉自己,留下父母一方。游戏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更多的是让孩子体验这个过程,通过游戏学会感恩,是一次增加情感教育的机会。有个孩子曾被问到:“你为什么选择划去父母一方,而留下自己?”孩子边哭边说:“我知道我对我的父母多么重要。如果我没有了,我父母肯定也不会幸福的。而且这是自然规律,我相信,我父母会理解我这样做的。”我们也听过这样的回答:“反正我不能死!”

有项调研发现,若是成人参加这个游戏,不少成人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包含孩子、配偶和自己的父母。进入游戏环节的时候,据统计,在上述自己、配偶、自己的父母中,参与游戏的人中80%会选择先划去“配偶”。身为他(她)配偶的那一方要是知道这个结果肯定会比较难受,但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我举这一个例子,想要说明的是,即便是平日非常恩爱的夫妻,在面临困难选择的时候,往往都会划去对方。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怀孕的母亲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总是去选择保护胎儿。从这个角度看,难道你不觉得子宫环境对孩子而言是最安全的吗?你看这世界上有多少人会在危急关头舍身为人?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子宫环境是安全的,那就是去看妊娠反应。有的妊娠反应特别厉害的孕妇能呕吐到生产那一天。一直吐到生产那一天,那这个孕妇胖起来肯定是不现实的。别的孕妇体重噌噌往上涨,而她说不定还瘦了几斤。但是瘦了的她亏欠了孩子吗?没有!好多孩子生下来体重依然达标。孕妇这种舍身精神了不起啊!好多男青年在表达自己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恋人时,往往会说:“放心好了,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一定有你一口饭吃。”可对孕妇而言,那是:“即便我一口不吃,我也要保证你的健康成长!”可见母亲对孩子提供的这种保护性的环境够安全。

子宫环境又是最舒适的。青岛的气候条件在国内算是最好的。可是你看,4月份的青岛还是有些寒意,暖气一停便不适应。子宫环境会断电、停暖吗?不会!它永远是恒温的,这抵得上世界上所有最好的空调、供暖。而且在子宫里,吃喝拉撒睡一站式解决!这世界上还有哪个环境能有这么舒适?不同的照看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妈妈是帮助新生儿适应新世界最好的角色,没有哪个人会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妈妈照看的好坏决定着新生儿对这个新环境的认知和适应。

之所以强调子宫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是因为要强调当孩子从子宫内分娩来到这世界上,两者的落差是非常大的。落差越大,适应就会越困难,尤其是对一个柔弱的生命而言。人类的小生命不像别的生物,一生下来就具备与成熟生命体相当的生存能力。人类的小生命生下来,不会走不会跳,甚至连翻身都不会。视力也没有发育好,目力所及仅仅是很短的距离,甚至在营养缺乏的地区,很多新生儿都不能睁开眼睛。就这样,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是多么无助!谁能帮助新生儿去适应一个全新的世界呢?只有妈妈!

妈妈是帮助新生儿适应新世界最好的角色,没有哪个人会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妈妈照看的好坏就决定着新生儿对这个新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这个阶段最好的照看方式是什么呢?应该是妈妈本着原初的母爱,具备良好的敏感和反应性,对孩子的需求尽可能地给予及时、准确的回应。这句话里,“原初的母爱”、“敏感”、“反应性”都是关键词。

所谓敏感,就是妈妈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各种需求。你想想看,是不是绝大部分妈妈都具有这种敏感性?反应性就是作为妈妈能及时准确地对孩子的需求给予回应。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刚出生时,照看者第一天一般都手忙脚乱。过了几天之后,绝大部分妈妈凭着本能就能做到不慌不乱,而且照看孩子的水平越来越高:一听孩子哭大体就知道他是饿了还是拉了,并能够帮助孩子回到舒适状态。这种不需要学习的、母亲天然就具备的对孩子的爱与照看的天性,就是“原初的母爱”。所以,一般在新生儿阶段,妈妈凭着本能就能做到“够好的母亲”(著名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妮科特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坐月子的习俗。在坐月子的那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里,产妇和婴儿待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光线不强,产妇基本上不走出这个房间(在现代社会是基本不出门),吃喝拉撒睡尽可能在这个空间里解决。大家想想,这像不像是一个虚拟的子宫环境?出月子之后,孩子才能被抱出房间。这相当于在子宫和外在世界间人为地创设了一个过渡空间,让孩子更能适应新环境、新世界。这种过渡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就像在地震废墟下抢救出一条生命一样,救人者细心地给受难者的眼睛上蒙上一块布,希望地面上的强光不要伤害到他的眼睛。

在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里,依然保留着给新生儿摆满月酒的习俗。满月那天,先由新生儿的舅舅背着他转一圈,然后才能开席。这是用颇为隆重的一个仪式来欢迎新生儿来到这世界。

给予新生儿无微不至的照看,看似很容易做到,其实并非没有意外。那些有问题的照看,就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和创伤。

先说个段子吧。据说美国有本著名杂志在2000年前后的世纪之交,做过一次调研。调研的题目是,在过去的这个世纪,最该死的10个人是谁?在这里,我也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最该死的人是谁?OK,希特勒!我在不同场合询问这一问题,大家几乎都会提到希特勒。不错,希特勒确实该死!不过,在那次调研中,希特勒仅排名第二。那会是谁排名第一呢?据说是一个医学博士,因为他的一个研究结论是:新生儿每隔两个小时喂奶一次,对其健康发育最好。

之所以说是一个段子,因为它有戏说的成分。它想诠释的道理是,如果一个母亲过于信奉这一教条,刻板地遵循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即使孩子明显是饿哭了,做父母的也是不管不顾,非得等到设定的时间点给孩子喂奶,这样的养育方式是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的!

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我们设想一下,在十点前后你给孩子喂过一回奶。现在到了十一点了,孩子哭了,做母亲的凭着经验和敏感性,可以肯定孩子是因为饿而哭,但是你绝对信奉那个医学博士的观点,于是乎,你对孩子的哭泣不管不顾,不等到十二点绝对不喂食,任凭这个小生命使劲地哭。

这样的喂养方式,究竟会给新生儿带来怎样的感受呢?其实,孩子刚开始的哭指向性非常明确,那就是因为饿。如果这个时候,主要抚养者(以妈妈为主)给予即刻满足,孩子就会有满足感、舒适感(新生儿虽然有很多能力还没有发展出来,但是这些基本感受能力还是有的)。然而,如果妈妈不能给予即刻满足,甚至对孩子的哭不管不顾,孩子就会在感受上体验不到舒服,体会不到满足感,进而可能会建立一种认识:我为什么会处在这种状态?这世界怎么没人理我?他们怎么能这样对我?你要知道,这就是一种伤害!在原来的子宫环境里,孩子的需要能得到即刻的满足、随时的满足,吃、喝、拉、撒、睡,所有的需要一站式解决。而在新环境中,新生儿有了需求,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自然就会给他带来一种伤害,他会觉得:还是子宫环境好!这世界太可怕了!我没法信任这个世界。

正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说的那样,这个时期发展的是孩子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或者基本不信任。如果妈妈给予新生儿很好的照看的话,他就会对世界建立一个基本的信任感。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照看得很差,总是对新生儿的需求不予回应,那他就会对世界建立一个基本的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值得信任的。新生儿一旦对世界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就容易在信任感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品质,一种叫希望的品质。具备希望品质的人会活得非常积极,充满希望地活着;而不具备希望品质的人则会活得非常消极,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压力,就无法承受,就想放弃活的希望。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希望品质的重要性。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了解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感和无助感,在人类历史上遭遇过的数次特大地震中,我们都看到过一些生命的奇迹,他们能在地震废墟下顽强地存活72小时以上,并最终被救出。这些存活者,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请问你为什么能存活下来?是什么支撑着你活下来?”很有意思的是,不同地域、文化、民族、语言背景等的存活者,几乎都有一个类似的回答:“我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我的!”这句话就体现出信任,一种坚信!因为相信,所以有了希望。这就是说,由基本的信任而衍生出来了希望品质。所以说,在人生最初的那个阶段,因为妈妈无微不至的照看,孩子内心就建立了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内心就孕育着希望的品质。他会因此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这个阶段,因为妈妈具有足够好的反应性,对孩子的需求察觉敏锐,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看,还容易给孩子建立一种自我全能感。新生儿在他人生最初的几个月,尚处在与妈妈的共生阶段。由于其认知能力有限,甚至都区分不了自己和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很多婴儿都有抱着自己的小脚丫啃的超萌现象,通过这种行为,发觉自己有痛的感觉,从而认识到小脚丫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细心的抚养者也会发现新生儿有时候会把自己的脸抓破,这个动作及动作的结果,也让新生儿认识到是自己手的动作使得自己的脸受伤了。正因为新生儿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己和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也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己和妈妈,于是,孩子的需求妈妈要给予及时的响应.新生儿混淆了妈妈与自己,以为自己达成了需求的满足,自己可以操控这个世界,从而容易形成自我全能感。自我全能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这种感觉的获得,会让新生儿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容易获得积极的自我感。

这种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奠定人生最初基础。后续的养育方式可能会延续这种自我价值感,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那样就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裨益。后续的养育方式也可能彻底摧毁孩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使得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差,最终成为一个自卑、羞怯、被动的个体。

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经常强调孩子们要自尊、自爱、自强。其实,这“三自”与自我价值感的含义近似。一个没有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人,一定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个没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人,做事情总是觉得差不多就好,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曾经给孩子们上过一堂关于自我概念的心理课。在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不假思索地写下20句描述自己的不同的句子:“我是……的人。”通过这样的课程来让孩子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进而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在孩子们完成后交上来的作业里,其中一个孩子的20条句子中有一条是:“我很贱!”看到这样一句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几个老师吓了一跳。一个已经上到五年级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评价自己?课后,我们悄悄地把孩子叫到一边,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写。那孩子回答:“老师,不是吗?我妈妈天天这样说我啊!”看来“打多了骂多了的孩子没皮没脸”这句话还真不假。

新生儿阶段的照看不周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在后续的养育过程中,父母以羞辱、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同样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在文学作品中同样有鲜活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金庸的《侠客行》?《侠客行》里面有个主人公叫石破天。石破天初出江湖的时候,别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石破天回答:“我叫狗杂种!”他为什么会这样称谓自己?那是因为他刚出生就被自己亲生母亲的情敌掳走。养母在养育他的日日夜夜,倾泻自己对情敌的所有恨在石破天身上,天天管石破天叫狗杂种。因为一直与世隔绝地和养母生活在一起,不受世俗的干扰,所以石破天初出江湖,只要有人问他姓名,就说自己叫狗杂种,遭到很多人的耻笑。对比前后这两个故事,我真不明白,有些父母为何要像石破天的养母那样羞辱孩子?

一个没有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人容易作践自己。他们不追求上进就显而易见的了。一个没有积极自我价值感的人是不会积极主动去追求的,因为他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那些东西。说到自我价值,我很容易联想到抑郁症患者的三个特点: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选择自杀?因为他觉得活得没有价值感,没有意义。有一年某高校有个女研究生跳楼自杀。原因是,跳楼那天晚上她接到男朋友的一个电话,要和她分手。一个女孩,因为男朋友要分手就跳楼了,可见其内心是多么脆弱。她觉得男朋友不爱她了,进而觉得这个世界不需要她了,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根植其内心的自杀因素一定是缺乏积极的自我感。若是换成一个具有积极的自我感的女孩,一定会想:瞎了你的狗眼,连我这么好的女孩你都不要,有多少人后面排着队等着呢!

所以说人生的最初阶段,妈妈照看的质量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基础。在这个阶段,妈妈应该本着原初的母爱,具备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给予孩子准确及时的回应。绝大部分妈妈应该说都能做到,并成为一个“够好的母亲”。绝对完美的妈妈是不存在的,再好的妈妈也有偶尔不能准确回应孩子的时候。不过,即便这样,在这个阶段,还是能看到一些缺憾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说妈妈患有精神分裂或者是产后抑郁,两者因为妈妈自己精神或情绪的困扰,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照看,而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大家还记得浙江一所幼儿园发生的“虐童事件”吗?那个老师以虐待孩子为乐,还把虐童的照片发到网上,有把孩子塞进垃圾桶的照片,也有双手揪着孩子的耳朵提起至双脚离地的照片。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看见》中有一期叫《我不知道的自己》,就是有关当事老师的报道。我注意到,那个老师的妈妈,在生她之前连生了两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就有点儿精神失常,并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下生下这个老师。这个当事老师把母亲早年照看她的模式照搬到自己班上的孩子身上。从整个事件来看,这个老师的人格是否正常值得推敲。在这一个小时的节目里,她始终没说一句“对不起”,只说了一句话:“希望社会原谅我!”主持人柴静问她为什么做这件事时,她的回答就是“好玩”。这种冷漠很容易让人想到她妈妈生下她时,由于情绪状态不好,无心照看孩子的那种冷漠。

另一种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的情况是,妈妈产后抑郁。如果妈妈产后抑郁又没有亲人替代性帮忙照看孩子,那么,作为妈妈带着这种情绪去照看孩子就容易出问题。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产妇在坐月子时发现老公有第三者,情绪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一落千丈,根本无心照看孩子。我在给她做心理辅导的同时,就禁不住想:那可怜的孩子谁来帮助他啊!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也有一些父母秉持特殊的养育观念,这也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最近我接触的一个案例挺特殊,咨询者是一个7岁孩子的妈妈。孩子大体的症状表现是:第一,7岁的男孩,天天喜欢穿妈妈的裤袜、丝袜、靴子。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儿像恋物癖,具备性变态方面的一些特征。第二,7岁的孩子还整天喜欢在地上爬,甚至还经常玩小鸡鸡。我就奇怪,7岁的孩子还有这样的行为吗?第三,孩子上学了,注意力特别差。带着一丝困惑,我仔细听妈妈的描述,了解孩子早年的养育过程。听完之后,我的感想是:怎么能这样做妈妈呢?

孩子快出生时,妈妈开始创业。创业之初,公司就在自己家隔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从生下孩子开始,几乎就没有坐过一天月子。我曾问她:“如果说白天8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在陪孩子?”她回答:最多一个小时。而且为了业务方便,她在床头边装了一部电话,电话一响,孩子总是被吓得惊起来,然后她也不管,直接过去忙活。此外,在坐月子时,她和老人一起带孩子,但几乎不抱孩子。我问她为什么不抱,她答:“我怕抱多了的孩子将来放不下。”如果只因为这个就不抱孩子,那真是太可怕了!

担心“抱多了的孩子放不下”的父母只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考虑怎么养育孩子,希望孩子好带,不要累着自己。孩子需不需要抱?要!而且要非常多次!我们不仅要满足孩子吃喝拉撒睡方面的生理需要,更要给予孩子爱的抚慰,多给孩子拥抱,建立健康、安全的亲子依附关系。从这个孩子的行为表现来看,他有明显的退行行为。7岁的孩子没有7岁孩子应有的行为表现,不仅退行到婴儿阶段(喜欢爬),而且一直寻找与母亲相关衣物依恋(亲近妈妈的衣物),替代满足妈妈拥抱、抚慰等行为的不足。也因为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的注意力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