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幸福哲学:人生有方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9:06:11

点击下载

作者:孟阳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点幸福哲学:人生有方向

读点幸福哲学:人生有方向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读点幸福哲学:人生有方向作者:孟阳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08080611本书由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幸福是一种感觉 也是一门哲学

如今,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深陷焦虑,我们还有多少闲暇时光去品味生活,还有多少时间安静地面对自己和自然对人生进行必要的反省?

我们匆忙地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保持着社会生活的巨大车轮的运转,每一步都不敢松懈,却总是忘记这一切本来都是想让我们快乐才“被发明出来”的。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就盲目地经营所谓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否值得一过,还真的需要好好掂量一番。“在这样一个年代里,时代的艰辛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中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他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黑格尔曾经这样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依旧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们将何去何从呢?我们需要一个始终不渝的朋友给我们指导和教诲、慰藉和同情,那就是哲学。

哲学可以为我们蒙尘已久的心灵找到合适的出路。哲学的思考或者冥想是一种高超但平易近人的智慧,每个经过智慧洗礼的生命的内心都会存有一种专属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一种内心的自足,能使人即使有什么缺憾也活得理直气壮。

可以直视一切真相是哲学带来的气质,而我们需要了解的正是生命的真相。

千万不要被哲学看上去严肃古板且缺乏情趣的外表所迷惑,这只是大众对哲学的误解。也就是说,你未必看到了最贴近真相的那一面,你更加不知道的是:一切哲学都是对我们人自身的思考。一切哲学都来自生活,最终都要对人生产生指导,拿出真相给你看,指出明路给你走,这是哲学的最终追求。在那些经典的哲学典故中学习哲学是最简便也最实用的路径了。我们不需要学院式的严密推论求证,那是哲学家们不管,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通过各种途径明白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管哲学本身那么复杂,哲学的目的还是为了使人明白,同时,在明白中过一种幸福的、充实的现实生活。前者解释了人生,后者安慰了人生。

那些不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经历的,脱离人生的哲学是空洞的,没有哲学的人生是盲目的。在这里,我们将一个个哲学的思考渗透到哲学故事、寓言与哲理美文之中,让你在轻松愉悦中,去领悟严肃哲学的趣味,品味生活的甜美,体悟人生的真谛。从现在开始,去发现有价值的人生智慧,顺便给生活加一点更值得回味的佐料吧。CHAPTER 01幸福的入口就在每个人心里我们的生活质量,主要取决于思考的质量。思考的内容,意味着我们会怎么去进行一切该做的事情。你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思考质量,因为你会推论或判断工作上所面临的问题。你的人际关系质量,也取决于你在这些关系中所作的思考……幸福有标准吗

古代希腊人对人生的理解,主要采取幸福论的看法。事实上,追求幸福在任何时代都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但是当我们在讨论“什么是幸福”的时候,必须考虑两种现象。首先,不同的人会追求不同的幸福,有些人追求金钱、权力、地位,但也有些人追求荣誉、友谊、爱情。其次,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或情况下也会对幸福的看法产生差异。譬如,你今天生病了,就会认为拥有健康是最幸福的事,但病好了之后,恐怕会忘了健康是最幸福的,反而认为其他东西最重要。由此看来,当我们讨论人生目的的时候,不能只模糊回答说“追求幸福”,还要进一步去讨论“什么是幸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幸福定出了两项标准:积极的活动与免于灾祸。所谓积极的活动,是指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积极地努力实践自身的本质,将潜能充分发挥,达到最高的实现。所谓免于灾祸,就是要躲避灾祸同时不要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影响心情,带来痛苦。

人要如何积极地活动呢?亚里士多德先将人与动物的活动加以区别,在人的活动中,凡是与动物相同的活动,都与人的幸福无关,因此,凡属于生长、繁殖或感觉的活动,都与人的幸福无关。都不是会带来幸福的活动,只有人所特有的活动才有带来幸福的可能。幸福必须要免于灾祸,只要带来任何痛苦,都不配称为幸福。

这点在亚里士多德的前辈、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哲/理/故/事

赫拉克利特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皇帝,并且自己也不喜欢做皇帝的感觉,于是便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研究他心爱的自然和哲学。

据说,当时显赫于世的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赫拉克利特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被他傲慢地拒绝了。他说:“世人都活着,但是对真理与正义却是陌生的。由于可恶的愚昧,他们保持着无节制的和虚妄的意见。而我,由于已遗忘了一切罪恶,遗弃了跟随我的无度的嫉妒和身居高位的傲慢,我将不去波斯。我将满足我的卑微并保持我一贯的意志。”

他整天和小孩玩骰子。他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这般无赖,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难道这不比你们参加的政治活动更好吗?”

同时,赫拉克利特是一个有严重精神洁癖的人。他虽然鄙弃了贵族的地位和生活,骨子里却是一个贵族主义者。不过,他心目中的贵族完全是精神意义上的。在他看来,区分人的高贵和卑贱的唯一界限是精神,是精神上的优秀或平庸。他明确宣布,一个优秀的人抵得上一万人。他还明确宣布,多数人是坏的,只有极少数人是好的。他所说的优劣好坏仅指灵魂,与身份无关。‘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陋的。’我从这句话中听出的意思是:那些没有灵魂的家伙,不管在社会上多么风光,仍是一副丑相。赫拉克利特希望从精神的崇高中获得幸福。思/悟/人/生

这样看来,赫拉克利特是符合亚里士多德幸福标准的人,他放弃了自己不喜欢的王位,避免了不必要的灾祸;同时又专注于精神的研究,积极地活动,希望从中获得幸福。

在上述两项标准之下,到底什么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借着其积极性,可以使人免于灾祸、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那就是理性活动。所谓理性或明智,就是亚里士多德智慧之学的工具,借由理性,不但可看出人类所应实现的自我本质,更可察觉祸福之所系。智慧小语

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除非他相信自己是幸福的。——【罗马】普布利留斯幸福转身即是

什么是幸福?法国小说家方登纳在《幸福论》中所阐述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哟,留着吧,你,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

在生活中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许多时候,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

然而,尽管他们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有时候真实的幸福恰恰不是先求而后得,而是在困境之中与之邂逅的。

一个人一直抱怨没有鞋穿,见到没有脚的人之后,因自己的健全而体味到了幸福。一个失恋者被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他恨命运不济、造物不仁,让自己变为既孤独而又畸形的人,但当他见到一个失去双臂的人用脚写字、缝衣服的时候,突然觉悟到丢失一位心上人比起丢失双臂来实在微不足道。

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付出的是什么,从而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快乐地享受自己的幸福。哲/理/故/事

从前,有一个公主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向别人请教如何能够让自己变得幸福。别人告诉她找到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公主听后派自己的手下四处寻找自认幸福的人。手下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不幸福,我没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的山冈上,传来了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人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你感到幸福吗?”公主的手下问。“是的,我感到很幸福。”那个人回答说。“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那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公主会重赏你的。”“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思/悟/人/生

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自我感受,就像上面故事中那个躺在山坡上的人,他连衬衫都没见过,可以说在物质上很贫困,可是他依然感到很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有钱人物质生活优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钱人不一定有幸福,更重要的是,就算有幸福存在他也可能感受不到。放弃自己的追求,跟随别人的足迹,就会偏离自己人生的轨道。我们可以追求金钱,但是幸福生活的标准本身并不是由那些富人们定出的。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态度。也许我们终生都不能够大富大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位哲人曾说:“当鞋合脚时,脚便被忘却了。”人之所以痛苦的根源在于,人在心灵上难以满足,对生命有太多的不满和抱怨,唯独少了一分感激,快乐也因此与他们无缘。如果我们还活着,如果我们还不是特别的穷困潦倒,如果我们还有健全的四肢,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生命充满感激呢?智慧小语

以爱情开始而以理想结束的一生是幸福的。——【法】帕斯卡尔幸福三要素

哲人说,幸福和快乐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1.有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就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也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2.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3.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一旦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成百上千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有了希望,人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有事做,人生就避免了空虚与无聊,而变得充实起来;能爱人,人生就有了情趣,不枯燥。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曾塑造过一个形象——他“胸怀大志”,也颇有才气,常常“突然产生一个思想,像大海里的波涛似的在他头脑中起伏奔腾。随后发展成为一种企图,使他的血液沸腾,筋肉蠕动,血脉贲张。于是,企图又变成志向。他受到精神力量的冲击,一分钟内迅速地改变了两三次姿势……”可是,从早上到黄昏,他只是躺在床上,整整一天什么事情也没做。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多余的人”的形象。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只要想做,就立刻去做”,是成功者共同的行为准则。哲/理/故/事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大慧禅师,门下有位弟子道谦,参禅多年,却始终无法开悟。

一天晚上,道谦诚恳地向师兄宗元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并且请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能帮你的,当然乐意之至,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必须自己去做!”

道谦连忙问:“是哪三件?”

宗元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饱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也帮不上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道谦大悟,因为他感到了自我的力量,也决定善用自己的力量。思/悟/人/生

生活中,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己想追求、自己想得到,根本不能激发任何动力,以意兴阑珊的态度去面对,别想幸福会从天上掉下来。

别只是羡慕别人外在的光鲜亮丽,却忽略了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想要获得成功,就得动手去学,动手去做。有开始,才有后来,这是不变的道理。智慧小语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幸福。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法】罗曼·罗兰幸福是对本我的追随

很多人对人生都抱有一种力求完美的心态,凡事都要全力以赴,事事都不能落后于人,可是人生根本没有什么所谓“十全十美”的事情,你又何必把自己折腾得这么累?凡事尽力而为即可,无法改变的事情就不要过度在意,要懂得从内心善待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哲/理/故/事

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块儿。可是由于它不完整,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它与虫儿聊天,它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非常适合的小块,它高兴极了,将那小块装上,然后又滚了起来,它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它能够滚得很快,以致无暇注意花儿或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飞快地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时,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又放回到路边,缓慢地向前滚去。思/悟/人/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完整的圆,生命中有些东西原本是可以舍弃的,太追于完美,反而会失去很多曾经拥有的快乐。

哲学家伏尔泰曾言:“幸福,是上帝赐予那些心灵自由之人的人生大礼。”这句话足以点醒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要做幸福的人,你首先要当自己思想、行为的主人。换言之,你只有做自己,做个完完全全的自己,你的幸福才会降临!这就是幸福的秘密。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难道有缺点和不足就注定要悲哀,注定要默默无闻,注定无法成就大事吗?其实缺憾也是一种美,如同断臂的维纳斯。只要你把“缺陷、不足”这块堵在心口上的石头放下来,别过分地去关注它,它也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智慧小语

一双感觉合脚的鞋却会夹痛另一个人的脚,适用于一切病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瑞士】荣格自卑是幸福最大的敌人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不良情绪,对人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它表现为对自我的能力评价偏低,因而使人忧郁、悲观、孤僻,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他们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面,害怕当众出丑。这往往导致一个人精神颓废,缺乏幸福感,终日消沉。然而,自卑就不能摆脱吗?哲/理/故/事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严重的口吃,而且呼吸困难,声音微弱。古希腊非常崇尚雄辩术,他立志要当一名雄辩家,并相信自己能成功,于是他刻苦训练,把石头含在嘴里练,把自己关在地下室练,虚心向名人学习。他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为了“雄辩之父”。

与赛因斯类似的是德国天才哲学家尼采。尼采出生于勒肯的一个牧师之家,他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又矮又瘦,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他曾追求过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太笨拙,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自卑。然而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超越了自卑,战胜了自卑。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动力使他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最终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悟/人/生

人之所以自卑,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缺憾,也可能是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曾经被自卑的阴影所笼罩。有自卑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成一种自卑的情结,从而使自己永远生活在自卑之中。自卑,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弥补自己的缺点。

蝼蚁卑微,但它从来就不嫌弃“自我”。它从不因自己的外形和表现,以及在这个星球上所存在的价值比重的多少而感到自卑。或许一个伤害就会使它失去一条腿甚至生命,但面对如此脆弱的“自我”,它是从来不会自怜自叹的,它只知道做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或许某种时候,当我们感觉在生活中一切似乎退无可退或看不到方向的时候,我们不妨把自我的认识回归到一个生命本身。

是的,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罗素说过,对自我的过分关注是不幸福的来源之一。自卑作为每个人身体都存在的因子,是被它控制,还是控制它,超越它,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具体应该如何选择,也是每个人自己心里最清楚的。智慧小语

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德】黑格尔幸福因分享而温暖迷人

马塞尔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人活在世界上都只是旅客,而不是归人。既然只是旅客,又何必在意自己“有”什么呢?我们应该在意的是,自己“是”什么,如何“做自己”。人生的一切,最后都不能带走,我们要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分享不单指金钱上的分享,也包括关怀、知识、信念以及尊重。

有一句名言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哲/理/故/事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转眼三年后的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中。

来禅院的信徒都不住地赞叹:“好美的花儿啊!”有一天,有人开口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来送到别人家里。消息很快传开,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这样一来,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了!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的菊花。”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啊!”“满村菊香!”弟子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如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因为这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思/悟/人/生

幸福犹如香水,你不可能泼向别人而自己却不沾几滴。的确,在生活中,超越狭隘、帮助他人、撒播美丽、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快乐、幸福和丰收会时时与我们相伴。对此,罗曼·罗兰说得很精彩:“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在人生的旅途中,把每个相遇、相处的人都当作同行的朋友,共同分享途中的美景、关怀与感悟,生命会因分享而温暖美丽。

人生因付出而快乐,幸福因分享而增值。幸福需要与人分享,否则内心就会像死海那样,水流只进不出,最终一片死寂。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报。幸福是一件神奇的宝贝,它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凡事不要太计较,心胸不要太狭隘,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人幸福自己幸福。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感受,而且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每个人的幸福都与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中国这个“差序格局”的社会,人们会关注熟人的生活状况,为亲友的幸福而高兴,为他们的痛苦而难过。也就是说,幸福是可以分享的,痛苦也是可以分担的。要懂得幸福体验的传递,学会与他人分享幸福。

朋友,你幸福吗?当你幸福时,你周围的一切也一定需要幸福,那么请你时刻别忘了要与他们共同分享。智慧小语

快乐和幸福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法】罗曼·罗兰幸福与功利背道而驰

要拥有什么你才会幸福?有人说为了钱,因为钱能使我们过得更好;有人说是为了权,因为权能使我们过得更体面;有人说是为了情,因为情能使我们过得更惬意;有人说是因为利,因为利益才是生活的本质。

每个人都是赤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然而他必须占有才能生存。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提出过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最大利益。在功利主义者边沁看来,“善”就是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总量,并且引起了最少的痛楚;“恶”则反之。而这种快乐和痛楚,边沁将他们同时定义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边沁认为,自然将人置于乐和苦两大主宰之下,由此决定我们应当做什么,将会做什么。

功利主义主张了人的个人利益,认为只有人的个人利益才是最实在的。边沁的这一思想是值得肯定的,总比那些教导我们为了虚幻的信仰或者大而无当的理想而去压抑个人欲求、牺牲个人利益的学说要进步得多。最起码,这种学说和观点很真诚。但是,这种说法也有其不足,比如,人的本性在于追求个人利益,难道人只是在追求个人利益吗?

利益与生存有关,但生存并不等于生活。人活在世上,生存是第一位的,是前提,但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在于感受和领悟生命的极乐,生命的狂喜。因此,在人类世界中,生存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哲/理/故/事

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钢琴家的手在一次车祸中受伤了,她再也不能演奏了。功利主义会说,这是不好的,因为这导致她痛苦,并且消除了她快乐的源泉。但是,假设她发现了能够给她同样多快乐的其他东西——比如,她从通过电视观看曲棍球比赛得到的快乐,与她曾经从演奏中得到的快乐一样多——为什么她的事故仍然是一个悲剧?功利主义者只能说,只要她想到自己曾经是什么样,就会感到挫折和沮丧,而这就是她的不幸,但这种解释不幸的方式似乎误入歧途了。思/悟/人/生

功利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一种可以简单计算的最大“幸福”,在这个原则下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便以简单的“是否对我有用以及有多少用”来衡量。可以说,一个人如果越是追求实利,他就越得不到满足,因为总有比他现在得到的更大的利益。功利主义者追求最简单化的幸福,但实际上他们连一丝幸福都感受不到。智慧小语

利益支配着我们在道德上和认识上的一切判断。——【法】爱尔维修从缺憾中提炼幸福

每一个人在心中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冲动,当一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残酷体会得越深时,他对完美的追求就会越强烈。这种强烈的追求会使人充满理想,但这种追求一旦破灭,也会使人充满绝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的总有瑕疵,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使它更完美一些。智者告诉我们,凡事切勿苛求,如果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你会活得更快乐!

人生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只有放弃一部分,我们才会得到另外一部分;只有放弃某种我们凭惯性而固守着的东西,才会得到另一些真正有益于人生的东西。

要适应一种生活,就必然要放弃某些观念和欲望。放弃得当,我们才会解脱种种有形或无形的羁绊,打破种种思想上和行动中的禁锢,甩掉“包袱”,轻装前行,更快更好地进入最佳的状态。哲/理/故/事

某个城市里,有一天来了一个老人。这老人一看便知是位来自远方的旅人,他背着一个破旧不堪的包袱,脸上布满了风霜,他的鞋子因为长期行走,已经破了好几个洞。

老人的外表虽然狼狈,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不论是行走或躺卧,他总是仔细而专注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

老人的外貌与双眼组织成了一个极不统一的画面,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人们窃窃私语:这不是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寻找者。但是,老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一些好奇的年轻人忍不住问他:“您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老人说:“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女人。”“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道。“找了60多年了。”老人说。“难道60多年来您都没有找到过符合条件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那您不是找到死也找不到吗?”“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30年前曾经找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在30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着非凡的光彩,如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而善解人意,细腻而体贴,善良而纯净,天真而庄严,她……”老人边说边陷进深深的回忆里。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为什么?”“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思/悟/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完美是最美好的,那些知道自己有缺点的人往往会更加努力,希望能够使自己成为完美的人。也有人认为做事精益求精就是讲究完美的心态,其实大错特错。精益求精是一种对自己、他人、工作负责的态度,要求较高,状态是自我满意;而完美有时表现得是不近乎常理,不切实际,容易产生压力感——因为任何人都懂得所谓的完美其实并不存在。

过分苛求完美只能带给自己遗憾,因为缺憾美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在这个世界上,完美有时也是可怕的,如果你每做一件事都要求务必完美无缺,便会因心理负担的增加而不快乐。事实上,人生的很多不幸皆由追求完美而导致。当一个人要求别人善待他时,缺点便显现无遗。完美是一座心中的宝塔,你可以在心中向往它、塑造它、赞美它,但切不可把它当作一种现实存在,否则你将陷入无法自拔的矛盾之中。可以说,事事追求完美其实是一种愚拙。智慧小语

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的机会,该有多好。——【俄】契诃夫选择过有智慧的人生

在很多人眼中,哲学从来都是一副繁琐、纠结的面目。那些似乎离我们很远的智慧既高深又令人难以接近。而只要想到哲学家,人们多半想到的也是一个个凝视星空、沉默幽闭的老人形象,他们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对世人没有太多的感情。然而,大家知道哲学真正的含义吗?实际上哲学从它的命名开始就没有下过远离世人的定义,它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爱智慧”。智慧没有等级,爱智慧就是要人懂得以智慧之光照亮人生。

中文“哲学”的英文词根是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转变而来的,philo意思是“热爱”,sophia意思是“智慧”,哲学因此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这里我们需要界定区分一下两个比较容易被混淆的概念,“爱智慧”和“有智慧”。“爱智慧”与“有智慧”不是同一个概念。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举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和“智者”的故事来说明两者的区别:哲/理/故/事

在古希腊前期的城邦中出现了这样一批“智者”,他们自称是有智慧的人,通过传授给别人辩论和修辞技巧来获得报酬。“智者”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却不是以智慧为追求目标的“爱智慧的人”,与其说他们传授的是“学”而不如说是“术”,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使用目的、获得报酬收益的手段。柏拉图站在哲学家的立场,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计较功利目标的,真正的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典型的代表便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父亲是塑料作坊主,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传说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这与“智者”温文尔雅的形象相去甚远。他平时像一个“智者”一样生活,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但他与“智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从不收取学生的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个人私事,而是他对当时自己所生活的城邦和时代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苏格拉底的言论使有些人感到了恐惧,为此他遭到了所谓“有智慧”的“智者”的反击和污蔑,同时很多雅典人也不理解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他既然没有智慧又为何来教导雅典民众呢?苏格拉底最终被诬陷“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而入狱,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雅典民众以公投的方式处死。思/悟/人/生“爱智慧的人”与“有智慧的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相差千里。前者是指那些从内心深处不可遏制地想要追求真理光辉的人,后者的追求却局限在以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谋取一己之私,或者仅仅是炫技而已,满足知识渊博带来的虚荣心。毫无疑问,苏格拉底自然是有智慧的人,因为他一方面不断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前进,另一方面不夸夸其谈卖弄炫耀。“哲学”的本意是教我们要“爱智慧”,虚心求教,崇尚智慧给人生带来的恩惠,而不是将智慧仅仅看作是满足虚荣心的冰冷工具。智慧小语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古希腊】苏格拉底世界只在乎你的存在

西方哲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及以后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哲学发源时期,讨论的问题集中在本体论、伦理学、政治学阶段,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中世纪时期是哲学的灰暗时期,哲学完全被神学压制,个人的存在完全被上帝的存在所掩盖;文艺复兴使人们重新发现了人,重新定位了人的存在和价值。正是在文艺复兴中,人的意义被高度地凸显出来。

文艺复兴所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并借以对抗压迫人性的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泰勒斯的例子在此时也被重新提及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你是人,世间独一无二的人,你比动物和天使都高贵。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意味着上天最大的恩赐但也意味着一种选择:虽然我们不能选择生死,但我们可以选择怎样活着,选择怎样去面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与现实。对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来讲,“世界,只对你的存在才有意义”。哲/理/故/事

让我们来听一个有关存在意义的故事: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雄壮威武的体格,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这一定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你有什么困扰吗?”

狮子轻轻地低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的确是有事相求呢。因为即使我的能力再强,每天鸡鸣的时候,我也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狮子兴冲冲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吗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世界上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有他的意义,鸡的意义在打鸣,蚊子的意义在叮血,我的意义在统领丛林。即使是大象那么庞大有力的存在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呀。”思/悟/人/生

动物存在的意义也许比较好寻求,人的存在在当代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一书的开篇就印证了柏拉图的话:“当你们使用‘存在者’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现在我们却茫然失措了。”

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看作是人的真正本质,没有了人的存在,其他一切的存在会变得毫无意义。他说,人的存在高于万物的存在,因为后者的存在依靠人的存在才能得以证明。只有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每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对于个人来说,他本人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意义,世界只对自己的存在有意义。智慧小语

为什么人会假装疼痛,而狗却不会?——【奥地利】维特根斯坦CHAPTER 02人生幸福来源于自我和谐哲学家伏尔泰曾言:“幸福,是上帝赐予那些心灵自由之人的人生大礼。”这句话足以点醒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要做幸福的人,你首先要当自己思想、行为的主人。换言之,你只有做自己,当个完完全全的自己,你的幸福才会降临!这就是幸福的秘密。认识你自己

哲学是一种对世界本质的思考,自然也体现了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熟悉同时也是最陌生的就是人本身了,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就是人本身,说陌生是因为我们至今对于人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哲学家虽然被认为是最睿智的人,但是对于人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也是争论不休。也许,人是什么,注定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哲/理/故/事

在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名叫斯芬克斯。它性格非常怪异,它有一谜语,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据说,这便是当时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如果你回答不出,就会被它吃掉。它吃掉了很多人,直到英雄的少年俄狄浦斯给出谜底。

俄狄浦斯的谜底是“人”。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那样老迈无力,以至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为第三只脚。”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就是人的谜,人的生命之谜。思/悟/人/生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婴儿、青年和老年时期,但无论是四只脚、两只脚还是三只脚,都无法概括人的本质,俄狄浦斯还是没有回答人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斯芬克斯的谜底也可以是一只猴子:早晨四脚着地出门,中午两脚着地摘果实,下午一只手抱着果实回家。我们最终得到的只是人可能的形态,而不是人的全部。

可以说,人到底是什么,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人是生活在必然性当中,像拉美特利所说的那样像机器一样活着,还是能够独立承担自己的命运,亦或是像尼采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尚未定型的动物”?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如果是善的,为什么为非作歹之事频频发生;如果是恶的,历史上为什么还会出现“杀身成仁”的壮举?也许这些问题不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永远也不会解决。

因此,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也许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它的回答只能在历史当中,只能在“人是什么”的不断追问当中。也正因为此,斯芬克斯之谜才会成为千古之谜。智慧小语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苏格拉底人是机器吗

既然斯芬克斯之谜没有真正被解开,那么关于“人是什么”的话题仍然会继续争论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思想,“人是机器”便是其中之一。《人是机器》是拉美特利的代表作,“人是机器”也是在此著作里提出的著名观点。哲/理/故/事

拉美特利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1709出生于法国圣马洛的一个富商家庭,起初学习神学,成为耶稣会牧师和圣奥古斯丁宿命论教义的信徒。后来,由于一方面讨厌神学,另一方面认为做医生能够更好地谋生,因而转向医学,173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后,他前往莱顿师从名医波尔哈维,深受机械主义医学思想的影响。从这时期起,人是机械的观点开始深入拉美特利的心灵。

拉美特利曾做过军医,而他自己却不幸患病。他根据对自己病情的观察,获得这样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于人的机体组织,思想只不过是大脑中机械活动的结果,当体力上变得更虚弱时,精神功能也会衰退。1747年,拉美特利在荷兰匿名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著作《人是机器》。

拉美特利从物质具有运动力和创造力的基本观点出发,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进一步得出“人是机器”的结论。笛卡尔认为动物是机器,而人体功能以机械方式发生作用。拉美特利肯定笛卡尔只以物质的原因说明动物的观点,但不同意笛卡尔把动物看成是没有感觉能力的简单的自动机。他主张用有感觉、有精神的、活的机器这一新概念来说明人,认为人的身体状况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组织则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

拉美特利运用当时医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大量科学材料,论证人的心灵对人的机体组织特别是对人脑的依赖关系。比笛卡尔更进一步的地方在于,他把大脑看作是精神或心灵的所在地。在他看来,外界对象刺激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由神经腔中一种精细的物质“无精”将运动传入大脑,达到感觉中枢,感觉心灵在这里接受各种感觉。感觉能力是记忆、反省、想象、情感、判断、意志等心灵的其他各种活动的基础,脑部一旦出现了毛病,脑子和感官之间的通道被堵塞,心灵的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思/悟/人/生

拉美特利生活的时代是近代机械大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目睹了现代几何学、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的诞生与初步发展,拉美特利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解剖并重构了人。

实际上,这种将人视为机器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早就有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就秉承一种机械论的哲学观。他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世界是由因果链条组成的大机器,世界只有物体存在,物体由因果联结为整体。物体分两部分:自然物体和人工物体。人属于自然物体,人是世界这个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和钟表一样,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些零件一个推动一个,造成人的生命运动。

拉美特利和霍布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说明人和机器确实有相似之处。但细细想来,两者的观点似乎又有不妥之处,人作为有理性有思想的存在是与无理性无思想存在的机器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机器意味着秩序,也意味着没有选择,这显然不是人应该有的状态。智慧小语

自然和人都是机器。——【英】霍布斯对自我的最初寻找

哲学家泰勒斯告诉我们哲学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高层次的指导作用。那哲学的目的是什么,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的神谕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认识你自己!

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

泰勒斯说:“认识你自己。”

那人又问:“什么是最容易的事?”

泰勒斯说:“给别人提建议。”

或许你会纳闷,我们来到世上生活了这么久难道连自己是谁都认识不清楚吗?但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感觉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是最难认识的。当你真正安静地面对自己并询问关于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内心得到的答案也许就是一阵慌乱和不知所措。“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比最艰深的数学原理都难以解释。和“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一样,追问人生的意义同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理性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规律、有逻辑、有意义的客观存在,人是宇宙的精华,可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战胜自然,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莫不如是。

然而,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以及人类认识的进步,对理性主义的打击也纷至沓来。首先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现主宰世界的人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一颗小行星上的尘埃;接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宣布人并非是由上帝造的,而是由猴子演变进化而来;继之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声明人连自己都认识不了,更主宰不了自己。在三次沉重的打击之下,营造了千年的理性主义大厦轰然倒塌,令人目瞪口呆。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人进一步提出了荒谬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并没有合理性,而意义只是选择的结果。人的存在是偶然的,人有思想是偶然,那么我们是谁,我们的意义何在?经过数千年的争论,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哲/理/故/事

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在一次名流云集的沙龙里,大家深深地为一位高贵、博学的绅士的风采所迷住。这位绅士高谈阔论、语惊四座,时而评述古希腊精深的哲学思想,时而对当今政府的经济政策加以透彻的赞叹。

一位贵妇人忍不住问道:“请恕我冒昧,先生,您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可是您能告诉我您是谁吗?”“是的,我是谁?”这位绅士停了一下说,“如果有谁能告诉我这一点就好了。”

当然,他并不是失忆症患者,而是对现代哲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叔本华。思/悟/人/生

从哲学上来讲,这个“是”字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是什么”这个关系。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切都只是大概的、模糊的。你说的你与我认为的你不一样,我认为的我与真实的我也不一样。

我们并不会强制灌输人生偶然和无意义的思想给读者,但是哲学的思考确实会对我们认识自己有所裨益。在生活中,不论你拥有怎样的工作,怎样的地位和家庭,也许会有一天,一阵莫名的空虚突然侵袭了你,你突然感觉自己无所依傍,从前所追求的一切突然都失去了意义。你会忍不住问:“我到底怎么了?”也许你一直平平淡淡,毫不引人注目,平庸麻木的生活早已消磨掉你的锐气和志向。然而,当你看到忙忙碌碌的众人时,面对着永远逝去的时光时,你会忍不住问:“我到底怎么了?我该怎么办?”这就是你对自我的最初寻找,寻找那个可以使自己安稳度日的理由,寻找那个令自己安然渡向人生彼岸且并不难过而是满足的理由。这样的寻找才能使你拨云见日,看到真正的自我,让生活充满意义。当这种动力足够大时,甚至会改变你的一生。智慧小语

人性是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德】马克思认识自己才能开始真正的人生

世界上最难认识的人就是自己。好多人都善于观察别人,善于分析别人的喜怒哀乐,剖析别人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分点时间给自己,好好了解一下自己呢?知人易,知己难,如果对自己能多一分了解,也会对生命多一分正确的认识。哲/理/故/事

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

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发现自己有一双大蹩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蹩脚!”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思/悟/人/生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持本色,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时候人生才可能精彩,那精彩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认识自己并不只是认识自己的缺点,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而不能自拔,就会变得自卑,人生没有动力。与此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时常被人无情地忽略掉。所谓的优点是任何你能运用的才干、能力、技艺与人格特质。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发现那些优良的特质,利用这些优良的特质成就人生。智慧小语

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德】尼采只有发现自己,才能求得新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完全是因为一种偶然的力量,没有人问过我们是否愿意来到这里,即使问了,我们也没办法回答。所以来到就是来到了,只有认真面对、思索,才不算枉费此生。因为没有人给我们讲清楚为什么,我们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所以只能靠自己有限的人生来探索了。在这人生之旅中,我们不断遭遇着亲情、学业、爱情、工作的痛苦,从少年走到青年,从青年走到壮年,从壮年走到……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是结束。当你正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可以歇息的时候,却突然困惑起来:自己真的是属于自己吗?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是该后悔还是该满足?哲/理/故/事

一天,一个农民的驴子掉进了枯井里。那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钟头,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出来。最后,农民说服了自己: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太大的精力去救驴子。

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忙填井。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子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哀鸣。不一会儿,令大家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静了下来。几锹土过后,农民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做了出人意料的处理:迅速地把土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纵身跳了上来,快步跑开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思/悟/人/生

这是一个现实寓言,我们也像这头驴子一样,在某一个时刻被困在一口充满苦难的井里面。我们苦苦挣扎,需要别人的解救,但是就是有一种力量试图埋葬我们。实际上,不必等待也不必抱怨,把压向你的一铲铲土踩在脚底,照样可以求得新生,走向人生巅峰。不要一味待在那里等待救赎,那样等来的只能是死亡。

许多从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出来的人,他们并不比我们拥有更多的天赋,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是因为他们勇敢地去寻找自己的力量,挖掘自己的价值。即使我们最终没能到达彼岸,但只要用自己的力量征服痛苦,也能体会到一种快乐。智慧小语

人一半是自己造成的,一半是外力造成的。——朱光潜幸福是一连串正确的选择

现在我们面对的所有情况都是过去选择的结果。人从一开始就不是绝对自由的,其一切行动都先天地带有局限。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所以说,整个人生其实就是不停判断并做出选择的过程,而幸福的人生是一连串正确选择的累积相加。哲/理/故/事

在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人们叫他寿陵少年。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才,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玉米,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去学走路。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要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要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要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身上的钱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思/悟/人/生

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很多人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把自己想象成模仿中的人物,过着模仿的生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那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历和遭遇,请珍惜。你所拥有的并不比别人差,差别仅仅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懂得爱护的心。

如果你的生活出现了什么偏差或者过错,请及时调整纠正,生活给了我们足够的包容去检讨并修正自己的言行。不过,千万不要在简单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这样的话只会沿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智慧小语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目标有价值,人生才有价值

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真心的追求才有价值。只有了解了自己为何有此一生,确立了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标,人生才会更有意义。而目标必须是经过一番考虑,下定决心要为之奋斗的、有价值的东西。哲/理/故/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最能体现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性:

有一次,在高尔夫球场,罗曼·V·皮尔在草地边缘把球打进了杂草区。有一个青年刚好在那里清扫落叶,就和他一块儿找球。

那青年很犹豫地说:“皮尔先生,我想找个时间向你请教。”“什么时候呢?”皮尔问道。“哦,什么时候都可以。”青年似乎颇为意外。“像你这样说,你是永远没有机会的。这样吧,30分钟后在第18洞见面!”皮尔说道。

30分钟后他们在树荫下坐下,皮尔先问他的名字,然后说:“现在告诉我,你有什么事要同我商量?”“我也说不上来,只是想做一些事情。”“能够具体地说出你想做的事情吗?”皮尔问。“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很想做和现在不同的事,但是不知道做什么才好。”青年显得很困惑。“那么,你准备什么时候实现那个还不能确定的目标呢?”皮尔又问。

青年对这个问题似乎既困惑又激动,他说:“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有一天……有一天想做某件事情。”

于是,皮尔问他喜欢什么事。他想了一会儿,说想不出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原来如此,你想做某些事,但不知道做什么好,也不确定要在什么时候去做,更不知道自己最擅长或喜欢的事是什么。”

听皮尔这样说,青年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说:“我真是个没有用的人。”“哪里。你只不过是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缺乏整体构想而已。你人很聪明,性格又好,又有上进心,有上进心才会促使你想做些什么。我很喜欢你,也信任你。”

皮尔建议他花两星期的时间考虑自己的将来,并明确决定自己的目标,不妨用最简单的文字将它写下来。然后,估计何时能顺利实现,得出结论后就写在卡片上,再来找自己。

两个星期以后,那个青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至少精神上看上去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出现在皮尔面前。这次他带来明确而完整的构想,而且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他现在工作的高尔夫球球场经理。现任经理5年后退休,所以他把达到目标的日期定在5年后。

果然青年在这5年的时间里确实掌握了担任经理必备的学识和领导能力。经理的职务一旦空缺,没有一个人是他的竞争对手。

又过了几年,他的地位更加重要,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物。现在他过得十分幸福,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满意。思/悟/人/生

其实这个青年的际遇绝不是个例,他可能就是你,就是我,是许多想要努力却没有方向的人。因此,我们也应像他那样,先静下来想想自己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树立了目标才能全力以赴。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没有方向的航船,只能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关于人生和价值,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目标有价值,人生才有价值。”为了把握自己的人生,过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先要明确你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再采取行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成长,才能获得满意的人生。智慧小语

如果一个人活着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古罗马】塞涅卡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人类曾庆幸自己是茫茫宇宙中唯一在思索着的生命,的确,大概没有哪一种生物比人类更清楚地意识到命运的无常和个体的渺小。然而,这究竟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舒伯特正在作曲,他的友人问:“为什么你总是谱写这样哀伤的音乐?”舒伯特抬起头:“你可知哪一首是欢乐的音乐?”

万丈红尘,生命的欢歌究竟何在?帝王威赫一生,到头来却哀叹“可怜生在帝王家”,百姓孱弱无依,生命更如浪卷飘萍,生命的音符尽管丰富,却总是残忍地谱写着绵延的哀歌。命运的祭台上草草堆放着的,不正是那一段段曾让我们沉沦,最终却被它弃之如敝屣的生命岁月吗?哲/理/故/事

第一天,神创造了一头牛。

神对牛说:“你要整天在田里替农夫耕田,供应牛奶给人类饮用。你要工作直至日落,而你只能吃草。我给你50年的寿命。”

牛不满:“我这么辛苦,还只能吃草,我只要20年寿命,余下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