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汉竹·健康爱家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2:18:51

点击下载

作者:钱婷婷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灵枢(汉竹·健康爱家系列)

黄帝内经.灵枢(汉竹·健康爱家系列)试读:

序言

十二经脉、十二时辰、十二地支,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有何联系?

营气、卫气、清气、浊气等人体之气,它们在人体之中是如何运行和循环的呢?

五行、五味、五音、五色和五脏之间有着怎样的相生相克关系呢?这与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镵针、员针、针、锋针、铍针、毫针、大针、长针和员利针,这九针的大小、长短、形状、功用各有什么不同呢?

……

本书将会一一为您做出回答。

本书完整收录了《黄帝内经·灵枢》的所有原文,译文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意思,让人可以阅读到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型的书,有的要么只对原文做一些简单的注释,有的要么只有译文使人摸不清古人真意。本书将原文、译文和注释同时给出,对于通过译文和注释依然难解的原文内容,别出心裁地增加了“浅释”栏目,并且穿插各种图表、图像、图解辅助说明,即使没有任何养生知识基础的人也可以轻松看懂。

推荐序一

《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国医学的经典巨著,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书又可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和原理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两者的共同点是有关疾病的理论阐释详细。《黄帝内经》是历代医学家探讨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之源。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必须首先攻读《黄帝内经》,只有掌握好《黄帝内经》的要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进行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拟方、用药等。

重温《黄帝内经》,研而习之,静而思之,施而行之,常以用之,在忙碌中关注自己的健康,在应用中收获硕果,那么健康会永远受惠,人生财富坚实其本。可是现今社会,物质诱惑无所不在,竞争激烈到处显现,或因于工作,或适于社会,或耽于生计,人们匆匆忙忙,奔波劳累,耗气伤体,有违养生之道,其代价是机体功能不足,阴阳失衡,肝气郁结,脏腑亏虚。因此而得来的所谓“幸福”,代价昂贵,也难以长久。《灵枢·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要摄生防病和既病防变。摄生防病是指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了,现代人往往是等到病痛缠身才开始四处求医问药,既耗费了金钱也损害了健康。通过阅读此书可以让大家轻松理解深奥的养生理论,学会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既病可治疗,未病可养生。古人之智之思之谋之略之术之法,将是我们享用不竭的宝藏。

此书蒙赐,先睹为快,获益有加,乐之为序。——吴中朝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推荐序二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以探究生命规律和医疗理法为中心,全面阐述了天人、藏象(包括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养生等诸多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传承、发展的至尊之作。后世历代名医大家和医学流派,无不取道《黄帝内经》而成。《黄帝内经》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科成就,可谓是一部全面反映当时科学成就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灵枢》重点阐述了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是研究我国秦汉以前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医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但由于成书较早,文辞艰涩,医理精深,中医初学者难以掌握。对此,本书将《灵枢》文白对照,逐字逐句翻译;原文中生僻字词的音义都加了标注,古今名家的经典解读也广布其中,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另外,本书对于通过译文和注释依然难解的原文内容,通过“浅释”栏目进行详细讲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结合的方式让读者更好、更快地接受中医传世经典。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将古人的思想准确灵活地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来,这才是《灵枢》理论的最终归宿。诚如《灵枢》谓“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这座看不见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人体大宝库,是中医初学者或中医爱好者步入中医殿堂的桥梁。要了解中医,运用中医养生,都必须了解经络,学习《灵枢》。《黄帝内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读懂,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不断受到教益,日积跬步,取己所需,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古为今用。——王明强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

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迺其(2)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3)谧次而为《针灸甲乙经》,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4)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5)

仆本庸昧,自髫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6)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7)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8)(9)送秘书省国子监。今崧专访请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10)(11)(12)时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译文】

从前黄帝撰写了《内经》十八卷,包括《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就是它的总数。然而世人所奉行的只有《素问》。秦越人选取了其中的部分内容编成《难经》,皇甫谧重新编次而著成《针灸甲乙经》,各家学说都由此开始。其中的观点有对有错,不可以成为后世的法则。比如《南阳活人书》说:咳逆,就是哕。我谨慎地考察了《灵枢》经,书中说:新的五谷之气进入胃中,和旧有的寒气相争,所以称为哕。将这两种说法列举排列,那道理就可以判断了。又比如,《难经》第六十五篇,这是秦越人揭示《灵枢·本输》的内容概要,世上有人认为讲的是“流注”。我谨慎地考察了《灵枢》经,书中说:“所说的节,是神气出入运行的场所,不是指皮肉筋骨。”又说:“神气,指正气。神气的出入运行,是流注。井、荥、输、经、合,是经脉输注的关键部位。”将这两种说法列举排列,就会知道相差得何止是天壤之别。只是遗憾《灵枢》失传已久,世人不能穷究。

行医的人,关键在于多读医书。读了医书却不能成为医生,这是有的,但没有不读医书而能成为医生的。不研读医书,又不是医生世家,那他伤人比兵器伤人还要厉害。所以古人有言道:身为人子,却不读医书,就如同不孝。

我本来平庸愚昧,但从年幼到壮年,都潜心研究医道,了解其中很多的道理。于是不估量自己的愚庸,参考和核对各类书籍,再校正家藏的旧本《灵枢》九卷,一共八十一篇,增补修正了读音和注释,附于卷末,刻成二十四卷。希望使爱护生命的人,打开书卷,容易明白,不致有差错。除了已经陈述情况向所属部门申明之外,还恳请府里的指挥根据条例申请转运司指定官员作详细审定,备办文书送秘书省和国子监。现在我专门拜访和聘请名医,进一步请他们参酌详审,以免贻误今后的读者。这样利益是无穷的,而且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时值宋绍兴二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锦官史崧题【注释】

(1) 迺(nǎi):同“乃”。

(2) 越人:战国名医,姓秦,名越人。由于医术高超,又被人们用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相传《难经》为其所作。传统观念认为《难经》是解释《内经》中八十一个疑难问题的,丁元力先生的研究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难经》并不是解释《内经》中疑难问题的著作,它与《内经》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早期医学著作之一。

(3) 皇甫谧(mì):西晋医家,姓皇甫,名谧,字士安。著有《针灸甲乙经》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4) 梃(tǐng)刃:棍棒和刀。泛指兵器。

(5) 髫(tiáo):古时候小孩前额下垂的头发。引申指童年。

(6) 勒:雕刻。

(7) 转运司:中国古代官职,始置于唐朝,主管运输事业。

(8) 秘书省:古代管理皇家图书馆的官署。

(9) 国子监: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

(10) 绍兴乙亥:即公元1155年。绍兴,宋高宗年号。乙亥,即绍兴二十五年。

(11) 仲夏:夏历五月。

(12) 望日:即十五日。

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 法天(1)(2)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

(3)(4)(5)(6)(7)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8)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

(9)(10)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11)(12)(13)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14)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15)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16)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17)(18)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19)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20)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以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21)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22)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23)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24)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25)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26)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长,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27)(28)(29)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甚。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30)(31)

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32)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33)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34)(35)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36)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37)(38)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39)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40)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41)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42)(43)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44)(45)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爱万民,养百官,并向他们征收租税。我哀怜他们不能尽享天年,还接连不断地生病。我想让他们不服用药物,不使用砭石,而用微针来疏通经脉,调理气血,调整经脉的逆顺出入,使气血正常地运行和交会。要想使这种疗法在后世相传,必须明确制定出针刺大法,使它永不失传,便于运用而又不会遗忘,就必须建立条理清晰的微针体系。还要区分章节,辨别表里,并要制定出针的长短之数,使它们各有形态,首先编成《针经》一部。希望听您说说详细内容。

岐伯回答说:请让我按次序,并有条理地从小针开始,直到九针,说说其中的道理。小针的要领,容易陈述,但要达到精妙的地步却很困难。拙劣的医生拘于形体,高明的医生却能根据病情的变化来施针。神奇啊,神奇!人体气血的运行有一定的门户,病邪也可从这些门户侵入体内。没有认清疾病,怎么能了解产生的原因呢?针刺的奥妙,在于针刺的快慢。拙劣的医生拘于四肢关节附近的穴位,高明的医生却能观察经气的动静和气机变化。经气的循行,离不开孔穴。孔穴中的经气变化,是清静而微妙的。当邪气充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当邪气衰减时,不可追而泻之。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不会有毫发的差失;不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如同箭扣弦上,不能发射一样。所以必须掌握经气的往来顺逆之机,才能把握针刺的正确时间。拙劣的医生愚昧无知,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体察它的奥妙。正气去,叫做逆;正气来复,叫做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大胆直刺而不必四处询问了。正气已虚,反用泻法,怎么会不更虚呢?邪气正盛,反用补法,怎么会不更实呢?迎其邪而泻,随其去而补,用心体察其中的方法,针刺的道理也就尽在其中了。

凡用针刺时,正气虚弱用补法,邪气盛实用泻法,有瘀血的要除去(即放血),邪气胜的用攻邪法。《大要》说:进针慢而出针快,急按针孔的为补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不按针孔的为泻法。这里所说的补和泻,似有感觉又好像没有感觉。考察气的先至与后至,而决定留针或去针。无论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虚实补泻的要点,以九针最为奇妙。补泻都可用针刺手法来实现。所谓泻法,是指持针刺入,得气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可以使邪气随针排出。如果出针时按闭针孔,就会使邪气蕴藏于内,血气不得疏散,邪气也不能外泄。所谓补法,是指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进针,好像若无其事。行针导气,按穴下针时,感觉就像蚊虻叮在皮肤上,似去似留。得气之后,快速出针,如箭离弦那样,右手出针,左手急按闭针孔,经气因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就会充实,一定不要让瘀血停留,应及时除去。持针的方法,以坚牢有力最为贵。对准腧穴,端正直刺,针体不可偏左偏右。持针者要将精神集中到针端,并注意观察病人。仔细观察血脉所在,进针时避开它,就不会发生危险了。将要针刺的时候,一定要察看病人的鼻和眉目之间,针者也要聚精会神,从而测知病气的存亡。如血脉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很清楚,用手指摸按也会感到坚实。

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不相同:第一种叫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员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针,长三寸五分;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员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镵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宜用于浅刺,以泻皮肤之热;员针,针形如卵,宜按摩分肉之间,不会损伤肌肉,却可疏泄肌肉之间的邪气;针,针头如黍粟粒一样微圆,宜用于按压经脉,以引正气,从而使邪气排出;锋针,三面有刃,宜用来治疗顽固的旧疾;铍针,针尖像剑锋一样锐利,宜用来刺痈排脓;员利针,针尖像马尾,圆而锐利,针身稍粗,宜用于治疗急症;毫针,针尖像蚊虻的嘴,轻缓地刺入皮内,留针养神,宜用于治疗痛痹;长针,针锋锐利,针身薄而稍长,宜用于治疗日久不愈的痹证;大针,针尖如折断的竹子,针锋微圆,宜用于泻去关节积水。九针的情况就是这样。【九针 浅释】《黄帝内经》虽有九针之名,但未绘九针之形,至元·杜思敬《济生拔萃·针经摘英集》始绘九针图。九针形状不同,长度有特定的要求。

邪气在人体经脉的情况是,阳邪常在上部,饮食积滞之气常在中部,寒湿之气常在下部,所以针刺头部骨陷孔穴,邪气就会排出;针刺阳明之脉,浊气就会排出;病邪浅表,而针刺过深,就会引邪入里,使病情加重。所以说:皮肉筋脉,有各自的部位,疾病有各自的适用孔穴;九针形状各不相同,要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不要实证用补法,不要虚证用泻法,损其不足,益其有余,这就可以说是加重病情。病情更加严重,又误刺了五脏腧穴,就会致死;若误刺了三阳经的腧穴,就会致人怯弱。耗伤五脏之气会致死,耗伤阳经之气会发狂。针刺不当的害处大致如此。针刺时,若气未到来,就不用拘于手法的次数;针刺后气到来,就去针,不要再刺。九针有各自的适宜病证,形状不同,要根据病情分别选用。针刺的要领,是要得气,气来就有疗效,疗效的可靠性,就像风吹云散,很明朗地见到苍穹那样。针刺的道理就是这些了。【得气 浅释】

得气,古称“气至”,现代也称“针感”,是指针刺腧穴时,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得到经气的感应。得气的标志有二:从医者来说,针刺得气时,手下有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从患者来说,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痒、蚁行等感觉,有时还会向经络循行的方向传导和扩散。若针后未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松如无物,患者也无特殊感觉或反应。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

黄帝道:希望听听五脏六腑脉气所出的地方。

岐伯说:五脏经脉各有五个腧穴,共五五二十五个腧穴;六腑经脉各有六个腧穴,共六六三十六个腧穴。经脉有十二条,络脉有十五条,共二十七条,这二十七条经脉之气循行周身,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脉气所出的地方,叫做“井”;脉气流过的地方,叫做“荥”;脉气灌注输运的地方,叫做“输”;脉气大行的地方,叫做“经”;脉气汇聚的地方,叫做“合”。这二十七条脉气的流注循行,都在五腧之中。人体关节等相交的部位,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知道这些要领的,可以用一句话来讲完;不知道这些要领的,就会茫然无头绪。所谓的节,指的是血气运行出入的场所,而不是指皮肉筋骨。【五输穴 浅释】

五输穴是指人体的五类特定的穴位,都在四肢膝肘关节以下的地方,分别称为井、荥、输、经、合。经脉五输穴表

在针刺时,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眼神,从而测知血气的耗散和还复情况;分辨患者形体的肥瘦强弱,听他的声音动静,从而测知邪正的虚实。右手推而进针,左手护持针身,等到针下得气,便可起针。凡用针刺,必定要先诊察脉象,观察脉气的和与不和,然后才可以治疗。五脏之气已经绝于内,属阴虚,却用针刺补在外的阳经,使阳越盛而阴越虚,这叫做“重竭”。重竭必死,死的时候是安静的。这是因为医生在治疗时,每违反其经气,误取腋和胸的腧穴所致。五脏之气已经绝于外,属阳虚,却用针刺补在内的阴经,使阴越盛而阳越虚,引起四肢厥冷,这叫做“逆厥”。逆厥必死,死的时候是烦躁的。这是因为医生在治疗时,误取四肢末端穴位所致。针刺的要害是,已刺中病而不出针,会导致精气耗伤;不中病而出针,就会使邪气留滞不散。精气耗伤就会加重病情而使人怯弱,气滞就会容易发生痈疡。【先察目观色,耳辨其声再行针 浅释】

凡行针,必先察目观色,耳辨其声,方可判断邪正盛衰虚实,分析邪正斗争趋势,测知疾病预后。目睛有神,表明五脏精气不衰,即使生病,预后亦佳;目睛无神,表明脏腑精气衰败,预后较差。面部五色,内应五脏,不仅能反映五脏的气色,还能反映机体阴阳气血失衡后产生的病理变化,在临证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五色主病为黄赤主热,白主寒,青黑主痛、主寒、主痹。声音清浊以及高亢低微,可以反映疾病的某些性质。

五脏与六腑相通,六腑有十二原穴,十二原穴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病变。所以五脏有病,应当选取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五脏聚集三百六十五节经气的地方。五脏有疾病,就会反应到十二原穴上,而十二原穴又有各自所属的内脏,明白它的原穴,目睹它的反应,就可以知道五脏的受病情况。阳中之少阴,是肺,它的原穴是太渊,左右各一,共二穴;阳中之太阳,是心,它的原穴是大陵,左右各一,共二穴;阴中之少阳,是肝,它的原穴是太冲,左右各一,共二穴;阴中之至阴,是脾,它的原穴是太白,左右各一,共二穴;阴中之太阴,是肾,它的原穴是太溪,左右各一,共二穴。膏的原穴是鸠尾,属任脉,为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属任脉,为一穴。这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之病。【原穴 浅释】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各有一个原穴,称“十二原”,都位于腕、踝关节附近。脏腑发生相应病变时,相应的原穴会有所反应。一般来说,五脏六腑之病在该经原穴处会出现压痛点,如肝经在太冲,心经在神门,脾经在太白,肺经在太渊,肾经在太溪,心包经在大陵,大肠经在合谷,小肠经在腕骨,胆经在丘墟,胃经在冲阳,膀胱经在京骨,三焦经在阳池。心脏的原穴为何是大陵?这是因为《内经》认为病邪侵犯心脏,心包会替其受邪,凡治病,只取心包之输。

腹胀,选取足三阳经治疗;飧泄,选取足三阴经治疗。

五脏有病,就好比人被刺扎,好比物体沾上污渍,好比绳索打上结,好比河水淤塞。刺虽然扎了多日,但仍可拔去;污渍虽然久了,但仍可洗净;绳结虽然扣了很久,但仍可解开;河水虽然淤塞很久,但仍可疏导。有人说久病不可以用针刺治愈,这种说法不对。擅长用针的医生治疗疾病,就像拔刺、涤污、解扣、疏淤一样,疾病虽然长久,还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的。那些说不可以治疗的,是因为没有掌握针刺的技术啊。

针刺热病,就像用手试探沸水,一触即起;针刺寒病,宜留针,就像人不愿离开那样。阴分出现阳病,选取足三里,准确进针,不能懈怠,邪气消退便停止,若不消退再行针刺。病变部位在上,本属于脏,可选取阴陵泉;病变部位在上,本属于腑,可选取阳陵泉。【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浅释】“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是针灸治疗的两个重要原则。《内经》所论的胀病范围甚广,既包括气或水停留在脏腑之外、胸膜之内引起的胸腹胀大一类的病症,还包括皮肤浮肿一类的病症。胀病初期多属表证、实证、急证。“胀取三阳”,就是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而确立的取穴方法,马莳谓“当取足三阳经,即胃、胆、膀胱也”。足太阳经解表祛邪,足阳明经振奋脾胃,足少阳经疏利三焦,针刺足三阳经穴可使营卫和调、水谷运化有常而诸胀可除。

飧泄,多是肝郁脾虚所致,表现为大便泄泻清稀,并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属里证、虚证、寒证,是慢性病。“飧泄取三阴”,就是根据“缓则治本”的原则而确立的取穴方法,马莳谓“当取足三阴经,即脾、肝、肾也”。足太阴经振奋脾土,足厥阴经条达肝气,足少阴经助肾火,针刺足三阴经可补脾、调肝、益肾,为治本之法。【注释】

(1) 子:爱。

(2) 百姓:指百官。

(3) 给:覆刻缺卷《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作“终”。

(4) 属(zhǔ):连续。

(5) 毒药:古人将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物通称为毒药。

(6) 砭(biān)石:古代用以治痈疽、除脓血的石针。

(7) 微针:细小的针。王冰注:“微,细小也。细小之针,调脉衰盛也。”

(8) 经纪:此指微针之进退深浅度数。

(9) 表里:杨上善:“府输为表,脏输为里。”

(10) 终始:杨上善:“微针之数,始之于一,终之九也。”

(11) 小针:也叫“微针”。

(12) 粗守形:是说粗率的医生只能拘守形体,在病位上针刺。

(13) 上守神:是说高明的医生可以根据气血变化和精神来施针。

(14) 空:通“孔”。此指腧穴。

(15)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是说会使用弩机的猎手,不假思索就能够及时地扣动弩机,从而能够准确地将箭簇向目标发射出去。

(16) 宛陈则除之:王冰:“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

(17) 泻曰:《素问·离合真邪论》王注引《针经》《针灸甲乙经》卷五第四“泻曰”下均有“迎之迎之意”五字。“迎之迎之意”与下文“随之随之意”相对。

(18) 排阳得针:《针灸甲乙经》卷五第四“阳”作“扬”,“得”作“出”。孙鼎宜:“排阳犹推扬。谓转针也。转针得法,邪自随出。”

(19) 温:同“蕴”。

(20) 外门:即针刺的针孔。杨上善:“痏孔为外门也。”

(21) 必在悬阳,及与两卫:卫,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作“衡”。杨上善:“悬阳,鼻也。鼻为明堂,五脏六腑气色皆见明堂及与眉上两衡之中,故将针者,先观气色,知死生之候,然后刺之。”

(22) 属:聚。

(23) 镵(chán)针:镵,尖锐。因其针尖锐,故名。

(24)(dī)针:,同“镝”,箭头。因其针形似箭,故名。

(25) 铍(pī)针:铍,两刃小刀。因其针锋如剑,故名。

(26) 分间:分肉之间,即肌肉与肌肉之间。又指近骨之肉与骨相分之处。

(27) 邪气在上:风寒暑雨之邪。由风府风门而入。张介宾:“邪气在上者,贼风邪气也。”

(28) 浊气在中: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病行肠胃。

(29) 清气在下:寒湿之邪,由足部起。

(30) 五腧:指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

(31) 六腧:指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穴。

(32) 络脉十五:十二正经各有一络脉,加上任督二脉之络以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络。

(33) 一其形:一,分。是说分别形体的肥瘦强羸。

(34) 右主推之:右手主推而进针。

(35) 左持而御之:左手佐助而护针身。

(36) 害: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作“不”。

(37) 五脏有六腑:脏腑之气,表里相通。

(38) 四关:即两肘两膝,是全身关节之大关。

(39) 禀:同“廪”,聚之意。

(40) 气味:孙鼎宜:“‘气’当作‘之’,草书形误。‘味’当作‘会’,声误。”

(41) 膏:指心尖脂肪。

(42) 肓(huāng):指心脏和膈膜之间。

(43) 脖胦(bōyāng):即任脉的气海。

(44) 三阳:指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45) 三阴:指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本输第二 法地(1)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2)(3)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4)(5)(6)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7)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8)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9)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营,(10)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输;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11)(12)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13)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输;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14)(15)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

(16)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经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17)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输;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18)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输;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输;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输;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19)(20)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21)陷者中也,为输;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22)(23)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输;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24)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25)(26)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27)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小肠者,上合于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输;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28)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肘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输;过于合谷,合(29)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30)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31)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32)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33)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34)(35)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36)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37)(38),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39)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40)际。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41)(42)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43)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44)(45)(46)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47)之。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输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48)(49)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大凡针刺之法,必须通晓十二经络循行的起点和终点。关于络脉从经脉别出的地方,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留止的部位,五脏六腑表里相合的关系,四时气候对经气出入变化的影响,五脏之气灌注的部位,经络的宽窄度数、部位深浅,经脉上下循行所到的部位,希望听到对它们的解释。

岐伯说:请让我按次序来说。

肺经的脉气,从少商发出,少商在手大指端的内侧,为井穴,属木;流于鱼际,鱼际在手鱼的边缘,为荥穴;灌注于太渊,太渊在手鱼后一寸的凹陷中,为输穴;经行于经渠,经渠在寸口凹陷中,脉动不止之处,为经穴;归于尺泽,尺泽在肘中动脉搏动处,为合穴。这是手太阴经的五输穴。【肺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少商,可清肺利咽,苏厥开窍;荥穴鱼际,可清肺热,利咽喉,调脾胃;输穴太渊,可通调血脉,止咳化痰;经穴经渠,可宣肺平喘;合穴尺泽,可清泻肺热,通络止痛。肺经主治咳、喘、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心经的脉气,从中冲发出,中冲在手中指端,为井穴,属木;流于劳宫,劳宫在手掌中央中指本节(即第三掌骨)内侧,为荥穴;灌注于大陵,大陵在掌后两骨之间的凹陷中,为输穴;经行于间使,间使在掌后三寸两筋之间。当本经有病时,这一部位就会有所反应,无病时就没有反应,为经穴;归于曲泽,曲泽在肘内侧凹陷中,屈肘可以取穴,为合穴。这是手少阴经的五输穴。【心包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中冲,可苏厥开窍,清心泻热;荥穴劳宫,可清心泻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输穴大陵,可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经穴间使,可宽胸和胃,清心安神,理气镇痛;合穴曲泽,可清心镇痛,和胃降逆。针刺心包经的五输穴,可以治疗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证。

肝经的脉气,从大敦发出,大敦在足大趾末端及三毛之中,为井穴,属木;流于行间,行间在足大趾与次趾之间,为荥穴;灌注于太冲,太冲在行间穴上二寸的凹陷中,为输穴;经行于中封,中封在内踝前一寸半的凹陷中,针刺时,逆其气就会脉气郁滞,和其气就会脉气流通,摇足可取得其穴,为经穴;归于曲泉,曲泉在膝内辅骨之下,大筋之上,屈膝即可取得,为合穴。这是足厥阴经的五输穴。【肝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大敦,可回阳救逆,调经通淋;荥穴行间,可清肝泻热,凉血安神,息风活络;输穴太冲,可平肝泻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经穴中封,可清泻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合穴曲泉,可清利湿热,通调下焦。肝经主治少腹疼痛、疝气、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等。

脾经的脉气,从隐白发出,隐白在足大趾端内侧,为井穴,属木;流于大都,大都在足大趾本节之后的凹陷中,为荥穴;灌注于太白,太白在本节后核骨之下,为输穴;经行于商丘,商丘在内踝之下的凹陷中,为经穴;归于阴陵泉,阴陵泉在膝内侧辅骨下的凹陷中,伸足即可取得,为合穴。这是足太阴经的五输穴。【脾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隐白,可调经统血,健脾宁神;荥穴大都,可健脾利湿、和胃镇惊;输穴太白,可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经穴商丘,可健脾化湿,通调肠胃;合穴阴陵泉,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脾经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肾经的脉气,从涌泉发出,涌泉在足底心,为井穴,属木;流于然谷,然谷在足内踝前大骨下凹陷中,为荥穴;灌注于太溪,太溪在内踝之后、跟骨之上的凹陷中,为输穴;经行于复溜,复溜在内踝上二寸,脉动不止,为经穴;归于阴谷,阴谷在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脉动应手,屈膝即可取得,为合穴。这是足少阴经的五输穴。【肾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涌泉,可苏厥开窍,滋阴益肾,平肝息风;荥穴然谷,可清热利湿,益气固肾;输穴太溪,可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经穴复溜,可补肾益阴,清热利水;合穴阴谷,可益肾调经,理气止痛。肾经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的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膀胱经的脉气,从至阴发出,至阴在足小趾端外侧,为井穴,属金;流于足通谷,足通谷在小趾本节的前外侧,为荥穴;灌注于束骨,束骨在本节之后的凹陷中,为输穴;过于京骨,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穴;经行于昆仑,昆仑在足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穴;归于委中,委中在腘窝(即膝弯)中央,为合穴,可以屈膝取之。这是足太阳经的五输穴和原穴。【膀胱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至阴,可理气活血,清头明目,纠正胎位不正;荥穴足通谷,可清热安神,清头明目;输穴束骨,可通经活络,清头明目;经穴昆仑,可安神清热,舒筋活络;合穴委中,可舒筋活络,泻热清暑,凉血解毒。膀胱经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部病症。

胆经的脉气,从足窍阴发出,足窍阴在足小趾侧的次趾末端,为井穴,属金;流于侠溪,侠溪在足小趾与次趾之间,为荥穴;流注于足临泣,足临泣在侠溪上行一寸半处的凹陷中,为输穴;过于丘墟,丘墟在外踝前方之下的凹陷中,为原穴;经行于阳辅,阳辅在外踝之上四寸,辅骨的前方,绝骨的上端,为经穴;归于阳陵泉,阳陵泉在膝外侧的凹陷中,为合穴,伸足取之而得。这是足少阳经的五输穴和原穴。【胆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足窍阴,可疏肝解郁,通经活络;荥穴侠溪,可平肝息风,消肿止痛;输穴足临泣,可舒肝息风,化痰消肿;经穴阳辅,可清热散风,疏通经络;合穴阳陵泉,可利胆疏肝,强健腰膝。胆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胃经的脉气,从厉兑发出,厉兑在足大趾侧的次趾之端,为井穴,属金;流于内庭,内庭在次趾外侧,为荥穴;灌注于陷谷,陷谷在内庭沿中趾内侧上行二寸的凹陷中,为输穴;过于冲阳,冲阳在足背上五寸的凹陷中,为原穴,摇足取得;经行于解溪,解溪在冲阳之上一寸半的凹陷中,为经穴;归于下陵,下陵是在膝下三寸,胻骨外缘的足三里,为合穴;再从足三里下三寸,是上巨虚,自上巨虚再下三寸,为下巨虚。大肠属于上巨虚,小肠属于下巨虚,都是和足阳明胃脉相关的。大肠小肠,在体内连于胃腑之下,因而在经脉上也有与足阳明胃脉相连之处。这是足阳明经的五输穴和原穴。【胃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厉兑,可清热和胃,苏厥醒神,通经活络;荥穴内庭,可清胃泻火,理气止痛;输穴陷谷,可清热解表,和胃止痛;经穴解溪,可清胃化痰,镇惊安神,舒筋活络;合穴足三里,可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胃经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三焦的脉气循行,上合于手少阳经,其脉气从关冲发出,关冲在手小指侧的次指(即无名指)末端,为井穴,属金;流于液门,液门在小指与次指之间,为荥穴;灌注于中渚,中渚在无名指本节后的凹陷中,为输穴;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凹陷中,为原穴;经行于支沟,支沟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的凹陷中,为经穴;归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上的凹陷中,为合穴,屈肘取之即得;三焦经的脉气输于下部,在足太阳经之前,足少阳经之后,出于腘窝外缘,名叫委阳,是足太阳经的大络。这是手少阳经的五输穴和原穴。三焦经有足少阳、足太阴二经为之输送气血,又是足太阳经的别络,在外踝之上五寸处,别出通过小腿肚,出于委阳,与足太阳经的正脉相并,入腹内联络膀胱,约束着下焦,经气实就会小便不通,经气虚就会遗尿。遗尿当用补法,癃闭当用泻法。【三焦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关冲,可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荥穴液门,可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输穴中渚,可清热通络,开窍益聪;经穴支沟,可清利三焦,通腑降逆;合穴天井,可行气散结,安神通络。三焦经主治腹部胀满、小便不通、尿频尿急、水肿、遗尿等。

小肠的脉气循行,上合于手太阳经,其脉气从少泽发出,少泽在手小指的外侧端,为井穴,属金;流于前谷,前谷在手外侧本节前的凹陷中,为荥穴;灌注于后溪,后溪在手外侧本节的后方,为输穴;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穴;经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前下方的凹陷中,为经穴;归于小海,小海在肘内侧大骨之外,距肘尖半寸处的凹陷中,伸臂即可取得,为合穴。这是手太阳经的五腧穴和原穴。【小肠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少泽,可清热利咽,通乳开窍;荥穴前谷,可清利头目,安神定志,通经活络;输穴后溪,可清心安神,通血活络;经穴阳谷,可明目安神,通经活络;合穴小海,可安神定志,清热通络。小肠经主治小腹胀痛、咽痛、耳聋、目黄、颌颊部肿痛、便闭不通等。

大肠的脉气循行,上合于手阳明经,其脉气从商阳发出,商阳在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内侧端,为井穴,属金;流于二间,二间在食指本节之前,为荥穴;灌注于三间,三间在本节之后,为输穴;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与次指的歧骨之间,为原穴;经行于阳溪,阳溪在手腕上两筋之间的凹陷中,为经穴;归于曲池,曲池在肘外侧辅骨的凹陷中,屈臂即可取得,为合穴。这是手阳明经的五输穴和原穴。

以上就是五脏六腑的腧穴,五脏共五五二十五个腧穴,六腑共六六三十六个腧穴。六腑的脉气,都出于足三阳经,同时又向上与手三阳经相合。【大肠经的五输穴 浅释】

井穴商阳,可清热解表,苏厥开窍;荥穴二间,可清热泻火,解表,利咽;输穴三间,可泻热止痛,利咽;经穴阳溪,可清热散风,通利关节;合穴曲池,可清热和营,祛风通络。大肠经可以除去人体多余的火气。

左右缺盆的中央,是任脉之穴,名叫天突。任脉外侧第一行的动脉,是足阳明经之穴,名叫人迎;第二行的动脉是手阳明经之穴,名叫扶突;第三行的动脉是手太阳经之穴,名叫天窗;第四行的动脉是足少阳经之穴,名叫天容;第五行的动脉是手少阳经之穴,名叫天牖;第六行的动脉是足太阳经脉之穴,名叫天柱;第七行的动脉在项中央,是督脉之穴,名叫风府。在腋下的动脉,是手太阴经脉之穴,名叫天府;腋下三寸,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穴,名叫天池。

针刺上关,应张口而不能闭口;针刺下关,要闭口而不能张口。针刺犊鼻,要屈膝而不能伸足;针刺内关与外关,要伸手而不能屈手。

足阳明胃经挟喉两旁的动脉,其腧穴分布于胸膺部。手阳明经的腧穴,在它的外侧,距离曲颊一寸。手太阳经的腧穴,在曲颊处。足少阳经的腧穴,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经的腧穴,在耳后完骨之上。足太阳经的腧穴,挟项后大筋两旁发际下的凹陷中。阴尺动脉处,是五里,如果误刺,会使五腧穴内通之脏气竭尽,所以禁刺。【手五里 浅释】

手五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穴,约相当于上臂上2/3与下1/3的交点,屈肘时当曲池上3寸处。本穴主治肘臂挛急疼痛、咳嗽、吐血、瘰疬、嗜睡等病症。临床上较少应用,这样一个现在看来很不重要的穴位,古人为何还强调禁刺呢?《针灸甲乙经》中明确记载:“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禁不可刺,灸三壮。”据相关考证,此处的“大脉”指的不是动脉,而是神经,即桡神经本干。虽然此处还有3个穴位(臂臑、肘髎、曲池),但手五里的位置具有独特性,此穴下的桡神经干活动性小且易受损伤,若误刺,则会损伤桡神经,产生相应的病变。手五里禁刺,以按摩和艾灸为主。

肺与大肠相配合,大肠是输送小肠已化之物的器官。心与小肠相配合,小肠是受盛由胃腐熟之水谷的器官。肝与胆相配合,胆是清净不受秽浊的器官。脾与胃相配合,胃是消化水谷的器官。肾与膀胱相配合,膀胱是聚积水液的器官。少阴属于肾,肾向上与肺相连,所以肾的经气行于膀胱和肺两脏。三焦是像中渎一样行水的器官,水道由此而出,下和膀胱联系,但没有脏与之相配,所以说是孤独的器官。这就是六腑与五脏相配合的情况。【脏与腑的关系 浅释】

脏与腑是阴阳表里配合的关系: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组成心与小肠相合、肺与大肠相合、脾与胃相合、肝与胆相合、肾与膀胱相合的脏腑表里关系(心包与三焦从略)。

脏腑表里配合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经脉络属。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二是生理配合。五脏藏精气,六腑传化物。六腑的功能受五脏之气的支持和调节,如胃的纳谷腐熟功能需要借助脾气的运化推动;而脾运化水谷,又需要胃气腐熟功能的支持。三是病理相关。如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会导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大便秘结,反之亦然。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

春天治病,应取络脉、各经荥穴以及大筋和肌肉的间隙,病重的可深刺,病轻的可浅刺。夏天治病,应取各经输穴、孙络以及肌肉皮肤上的浅表部位。秋天治病,应取各经合穴,其余参照春季的刺法。冬天治病,应取各经井穴或输穴,要深刺,并留针。这些都是四时气候演变的顺序、经脉之气所聚的场所、病邪逗留的部位以及针刺最为适宜的地方。治疗转筋病,要让患者直立而取穴施刺,可以很快消除病苦。治疗痿厥病,让患者安卧而取穴施刺,可以使他立刻感到轻快。【四季针刺原则 浅释】

人与自然相应,人体的气血阴阳随着四季的阴阳盛衰变化而变化,在针刺治疗时必须遵循这个变化规律。《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言:“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春天人体经气初发于外,病邪侵及人体之表,宜取络穴、荥穴及大经分肉之间;夏天阳发于外,宜取输穴、孙络及肌肉皮肤的浅表部位;秋天经脉气血趋向于内,宜取合穴;冬天阳气入里,宜取井穴、输穴。【注释】

(1) 十二经络之所终始:杨上善:“手之三阴,始之于胸,终于手指;手之三阳,始于手指,终之于头;足之三阳,始起于头,终之于足;足之三阴,始起于足,终之于腹。”

(2) 六腑:《太素》卷十一《本输》“六府”上有“五脏”二字。

(3) 四时之所出入:杨上善:“秋冬,阳气从皮外入至骨髓,阴气出至皮外;春夏,阴气从皮外入至骨髓,阳气出至皮外。”

(4) 阔数:宽窄。经脉宽大,孙脉窄小。

(5) 浅深:络脉为浅,经脉为深。

(6) 高下:经脉循行,通及头足。

(7) 井木: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阴经按五行配属为木、火、土、金、水。根据《难经》,则阴经以井属木,荥属火,输属土,经属金,合属水。

(8) 手鱼:即拇指掌指关节后的肌肉隆起处,状如鱼腹,故名。

(9) 心:《针灸甲乙经》卷三第二十五作“心主”,《素问·气穴论》王冰注作“心包”。张介宾:“此下五腧,皆属于厥阴之穴,而本经直指为心腧者,正以心与心包,本同一脏,其气相通,皆心所主,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10) 本节:即指掌关节或趾跖关节的圆形突起部。

(11) 有过则至,无过则止:张介宾:“有过,有病也。此脉有病则至,无病则止也。”

(12) 廉:侧边。

(13) 三毛:即“丛毛”,指足大趾爪甲后方有汗毛处。

(14) 使逆则宛:王冰注:“气行曰使。宛,不伸也,塞也。”

(15) 摇:《针灸甲乙经》卷三第三十一、《千金翼方》卷二十六《针灸上》皆作“伸”。

(16) 辅骨:指膝两侧突出的高骨。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在内侧者名内辅骨,在外侧者名外辅骨。此指内辅骨。

(17) 腕骨:《太素》卷十一、《本输》《针灸甲乙经》卷三第三十、《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皆作“核骨”。杨上善:“核骨在大指(趾)本节之后,然谷之前,高骨是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