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总有一天出发的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02:41:06

点击下载

作者:刘春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致总有一天出发的你

致总有一天出发的你试读:

自序

2012年夏天,因为一次意外的机缘,我开始写这本书。书的内容是关于旅行,以及旅行中所有曾铭记于心的感受。

旅行究竟是什么?

寻觅?感悟?印证?或者只是为了出发和到达?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我一直相信,在旅行中,只要用眼睛去捕捉有光阴烙印的风景、用身体去察觉风景背后的文化脉络,就能把所有的感官冲击都留存于心,然后与思想、信仰和灵魂产生作用,继而会发现,无论是追求快意人生,还是渴望平淡生活,旅行都能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们所到之处,其历史往往既跌宕起伏又细水长流,这种丰富的历史恰成为旅行中一种无尽的财富。

这本书写到了我国的二十六个地方。在整理曾经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时,那些过往的旅程,仍如初新一般历历在目。回忆唤醒了当时的色彩、气味、温度、情绪,甚至大自然中的细微声响。它们对于我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景致本身留下的印象。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常常尝试与风景对话,与建筑对话,与那里曾发生过的人和事对话,从而收获了很多回应。那些回应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帮助我一次又一次夯实洗礼般的人生感悟,我的内心也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因旅行引起感悟,因感悟产生文字,因文字再得感悟。新的感悟将曾经旅行过的地方连接到一起,心中便又收获了很多新的感悟。如此,同样的地方,就好似又去过很多次。

我会继续旅行,因为这是一种生活。刘春晖

依山傍海的喧嚣与宁静

旅行是一种交互。景色张开了怀抱,你就应该接受她的拥抱;你只有打开内心,才能听到美景背后的声音。

好的风景,是有能触动内心的山、水和人文;好的旅行,则是用心灵去感受这些风景。东南西北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去处,在我的旅行经历中,特别符合好的旅行标记的一个地方是厦门。

有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地方,是源于时空变换所带来的那种耳目一新之感,我和厦门的缘分正是如此。时值初春,北京的空气还有些干涩,天空时常灰蒙,能够此刻来到厦门温暖的海边实在是不错的体验。高崎机场是厦门给我的第一印象,它恰如传说的那么漂亮,通透的大厅,白色的基调,壁雕、绿树、钢琴,干净得让整颗心都松弛下来。

出了机场,驱车行驶在环岛路上,大海的味道扑面而来,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但湿润空气把身体包裹起来的感受令在北方生活很久的我十分幸福。一排排的棕榈树在风中向你招手,疾驰在空旷的马路上,实在是一种愉悦的快感。

我想,每一个喜爱旅行的人,都会拥有一个类似的梦想,那就是拥抱碧海蓝天。

鼓浪屿,这是一个从名称就尽显情调的地方,游人从市区坐轮渡片刻即可抵达。据说鼓浪屿的轮渡码头,外形就像一台打开琴盖的钢琴,远远看过去,有着独特的情韵。下了轮渡即进入广场,广场左侧有一株大榕树,若是白天上岛,那树下的绿荫是一个有特别吸引力的庇护之所;若是晚上上岛,那树上挂满的灯光则显得异常温暖。总之,这个岛从你登上它的那一瞬间,就会令你无比欢喜。

在鼓浪屿上,你可以有无数的玩法。沿着标志浏览或者漫无目的地闲逛,直奔着著名的景点或是随意穿街走巷,任意一种方式都可以体会到这座岛屿上的清新味道。岛上虽有街区闹市,却无车马喧嚣。有时不知从何处会传来阵阵钢琴声,伴着错落点缀的各式建筑和茂密的热带植物,让人感觉无比的舒缓和惬意。在这里,你会明白我们为什么旅行。其实,旅行就是找寻一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所无法得到的安心与宁静。

鼓浪屿上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日光岩很有气势,菽庄花园端庄雅致,钢琴博物馆精致典雅……除了这些景点本身的美之外,鼓浪屿的旅游设施不仅齐备而且人性化十足,相信每一个用心依循的游客都会得到很到位的指引。当然,如果要真正玩得尽兴,来鼓浪屿一定要在岛上至少住一晚,这里有很多家庭旅馆或者特色小酒店可以选择,并且一定要在小巷里品尝一些小吃,比如沙茶面、鱼丸汤、海蛎煎……最重要的是,夜晚一定要在鼓浪屿的海滩上走一走,在海边安静地听潮汐的声音,看自己的身影,那美好的夜晚,是会让人牢记一生的。

很早就有福建的朋友告诉我,厦门的南普陀寺香火很旺。我慕名前往,发现确实如此。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故而此地成为了闽南信众崇奉佛法的圣地。即使不是特殊的日子,虔诚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南普陀寺天王殿前有一巨大的放生池,池中种植了很多莲花,放养了很多乌龟和鲤鱼,这使古刹更显得充满佛缘和灵气。

南普陀寺背后是五老峰。山不高,但攀登起来却需要些力气。依着山路登高,会不断看到两旁嶙峋的奇石以及镌刻在石头上的碑文,时不时还有松鼠在山间的树木和清泉之间跳跃着出现。登得越高,视野越宽,在山上眺望,近可以俯瞰南普陀寺,远可以极目海天一线。山海之间是厦门这个美丽的城市—林立的楼宇,掩映的绿树,穿行的高架,绵长的海滩……坐在山顶的台阶上,眼前是山海合一的画面,耳旁是南普陀寺悠远的钟声,城市的喧嚣和宁静在这一刻那么和谐地交融,或许这就是旅行的一种意义。

风景是在漫长的演变中形成的,同样人文环境的成型亦需要长时间的营造和积淀。厦门的一南一北有两个地方尽显这个城市的文化精神,成为这个城市人文环境的代表。

南是厦门大学。这座依山傍海的校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而她的内在之美是这所近百年高等学府始终遵循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教育精神。厦门大学秉承这种精神,始终位于中国高等学府的前列。

北是比厦门大学历史更久的集美学村,这一片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立的校舍堂馆,到处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的建筑。这些被誉为“嘉庚式风格”的建筑不仅充分体现了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而且其保留完好的布局和陈列的一系列当年文物全面反映了那段经商南洋、倾资兴学、百年树人、桃李纷飞的文化历史。那段曾经跌宕而又不屈的光辉岁月,如今通过丰富的视觉体验来传承,成为厦门这个城市的窗口。

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塑造什么样的民众性格。居安思危、百折不挠,历史上的厦门如此,如今的厦门也如是。厦金唇齿相恋,闽台隔海相望,居安思危和爱拼才会赢的韧劲融入到这个城市人民的血液之中。我熟识的不少厦门朋友,大抵都是十几岁还在念书时,就开始敏锐地捕捉一切有商业价值的信息,而后他们无论是身在某一社会平台或是独自创业闯荡,无论是做大项目还是小买卖,总是能很快地融入到各个行业的复杂环境之中,懂得规避风险并取得自己的成绩。

一个经济发达城市的背后是她居安思危、百折不挠的性格;一个文化旅游胜地的背后是她依山傍海、天人合一的和谐。旅行,则是感知这些的最好机会,好的旅行是你能从中汲取到营养,并且让它在自己的内心萌生成为一种力量。我想,捕捉一个城市的美,欣赏它外在的资源固然关键,但是怀着领悟的心去感受它的内在,或许更为重要。

爽快与羞涩的交融

2012年底到2013年初,有两部电影火遍了中国:一部是《泰囧》,一部是《西游》,它们一个创造了华语电影总票房的纪录,一个创造了华语电影单日票房的纪录。在这两部戏中,有一个共同的男主角——黄渤。在《泰囧》中,黄渤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反面角色,与徐峥和王宝强共同演绎了一段充满巧合、寓意深刻的喜剧;在《西游》中,黄渤则把孙悟空的癫狂疯顽、桀骜不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才华被周星驰全面激发出来,萦绕观众心头十几年的《大话西游》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在经过多部小制作电影的积累和磨砺之后,黄渤悄然从荧屏上的小人物变成了大人物。

黄渤是有才华的,他生于青岛。

过去的几年,有一系列家庭情感电视剧登上了电视荧幕,如《金婚》、《王贵与安娜》、《新女婿时代》、《天真遇上现实》等,在这些戏中,有一个共同的男主演——林永健。这些电视剧着眼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背景的中国家庭,而林永健也在其中把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男人饰演个遍。有时诙谐,有时木讷,有时细心,有时担当,透过他的面孔,一个个中国男人的形象跃然在荧屏之上。

林永健是有才华的,他生于青岛。

黄渤、林永健是当下中国颇受人们关注的演员(明星),然而在最近的二三十年,出自青岛的文化名人、文艺名人更是不胜枚举,那些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和明星就无需我做过多地介绍了。提起他们,是因为我始终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多有才华的人出自青岛,与青岛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性格是分不开的。假如把青岛比做一个人的话,那么她也是有才华的,这种才华需要用旅行的脚步去发现。

一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影响到人们对它评价的最关键因素。在旅途中,机场、火车站、迎宾路一般是最先呈现到游人面前的,机场、迎宾路大都修建时间不长,纵使有些地方的机场、迎宾路缺乏设计感、不甚美观,但也不至于难看、混乱到让人厌恶。但是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铁路负担了太多职能,致使在人们眼中火车站往往是很多城市中最为混乱的地方。乘火车能够到的地方数不胜数,但是让人觉得印象美好的火车站可就屈指可数了。

然而,青岛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那是一次差旅,我与同伴从济南坐动车去青岛,山东人的豪爽让我们拖着酒意正浓的身躯到了青岛。走出站台,感觉火车站虽然不大,但是很干净,很多细节充满设计感,而当走出车站时,又会惊讶于发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一座造型上颇具中世纪风格的城堡,被施予了中国的色彩,胭脂般红色的顶,藤黄般黄色的墙,门拱、吊顶、钟楼……所有建筑学中美好的元素都汇集到铁轨与城市连接的地方,成为我见过的最精致、最清新的一个火车站。顷刻间,身体中的醉意和困倦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承认在那一刻,我产生了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下了火车却不愿离开火车站的念头。

沿海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资,因为海岸线是地理环境中最美丽的一种呈现。青岛主城区的海岸线整体方向是坐北朝南的,但由于陆地上伸出了一个个小岛和半岛,海岸线就形成了一个个小海湾,这让青岛的海滨之美更加曼妙,也增添了很多玩味。

离青岛火车站不远,在海岸线的西边,有一座标志性的景点——栈桥。栈桥初建于清光绪十八年,最早是青岛的码头,它从陆地延伸到海里,长近五百米,宽十余米,经过近百年来的多次整修,桥面铺筑了坚硬的石块,两侧装有铁栏,桥头处修建有弧形的防波堤,并有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名曰“回澜阁”。如今,潮水依然日复一日地拍打着栈桥,溅起朵朵水花,而它曾经的功能早已不再体现,但也正因为此,栈桥显得更加美丽和纯粹。在栈桥附近,有很多的游人和市民,他们或尽兴于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体育活动,嬉笑愉悦;或漫步于栈桥两旁的海滩与礁石间,寻觅几粒美丽的贝壳;或沿着栈桥所指的方向,远眺青岛湾海陆相连的盛景以及对面小岛上小青岛公园的婆娑树影,海天之间的美好,在这片不大的区域,书画般地完美呈现着。

从栈桥往东,越过青岛湾,就是汇泉湾。汇泉湾面朝西南方向,那里有青岛第一海水浴场。记得有一次在青岛处理公务,所住的酒店刚好面朝汇泉湾,从酒店出来步行几分钟,就到了海边。那时还是初春,天气微冷,没有什么游人,早晨的海滨愈发显得单纯。纯粹的海滩,纯粹的海水,听着海浪的声音,脚下是零散的脚印,眼前是一片薄雾笼罩下的苍茫,整个世界变得很安静,心也容易在这样的时候去规划和勾勒一些事情。我不紧不慢地沿着海岸线走,恰逢一队穿着印有公益活动字样T恤的人们从海边跑过,他们跃动的身体,就如同一群灵动的海鸥,使人在朦胧的清晨感受到了青岛的活力。

汇泉湾与八大关景区相连,那一片城区是青岛市区中最美的一部分。八大关是因该地区有八条关隘命名的路而得名的,它们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虽然后来又增加了武胜关路、山海关路,关隘增加到了十个,但是八大关之名不变。

在八大关随处可见的欧式建筑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是一条条干净而又迂回的路,漫无目的地走,是游览这里最好的方式。八大关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同的路有不同的行道树:韶关路旁是桃树,春季粉红绚丽;正阳关路长满紫薇,夏季紫色盛放;宁武关路遍种海棠,秋天花果绚烂;居庸关路银杏挺拔,初冬金黄如画……不知道这样的景致是前人有意为之,还是逐渐自然成型,但总之给我们留下了“看花辨时,闻香识路”的清新。无论什么样的季节,带着一颗感知光阴美好的内心,走在八大关,都一定会与风景产生美丽的共鸣。

八大关还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名,那是因为八大关的建筑有多种风格,体现出西方各个国家的建筑文化特色。行走间的无意一瞥,映入眼的便会是某一处精巧构思的露台或者摩登曼妙的拱廊。建筑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那一刻,你仿佛感到它在同你对话。青岛一位朋友的公司就在八大关中的一处楼阁中,每每听其讲到工作环境,内心都是无比的羡慕。

从八大关的正阳关路一直向东延伸,就来到了青岛最核心、最繁华的香港西路、香港中路。别说这名称还真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香港路两旁的繁华,让人几乎察觉不出那里与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区别。而从西到东,青岛的海滨之景也同样实现了从细腻到大气的转变。

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纪念那段光辉跌宕的历史,青岛在香港路和东海路往南面向浮山湾的地方修建了五四广场。广场很壮观,在它的南岸海滨,有一尊名为“五月的风”的雕塑,雕塑是一团火红色螺旋向上的风,高30米,直径27米,充满着力量。因为颜色,这雕塑看起来又像一团火,朝气蓬勃。红色的雕塑与广场上的绿色草坪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多游人在这里放风筝,天地之间一片祥和。想想近一百年前,仁人志士甘冒血雨腥风矢志付出所期待的,不就是当下的这种生活吗?

所以,曾在20世纪对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的青岛,在21世纪同样拥有特别的意义。五四广场与青岛奥帆中心相连,那里是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地方。如今,这个海湾里依然游弋着各色帆船、停泊着各式游艇,伸向海中的栈桥上依然林立着两排旗杆,上面依然悬挂着许多国旗,旗杆夹道的临海处,依然矗立着高耸神圣的祥云火炬。这阵势让青岛奥帆中心在奥运会过去后的很久,依然有着万国来朝的豪迈和霸气。

这种豪迈和霸气随着海岸线的继续往东,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青岛市内最大的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就在市区的最东边。之所以叫石老人是因为在临海百米处有一座十几米高的石柱,其形状就好像一个老人坐在海中一样。这“石老人”原是崂山基岩的一部分,千百万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崂山基岩不断崩塌后退,沉积到海底,唯独“石老人”这块石柱留存下来,成为今日之奇观。原本这里的海滩就比较宽广,海面浩瀚,在“石老人”的映衬下,海天之景显得更加壮观。

从栈桥到汇泉湾,到八大关,到五四广场,到奥帆中心,再到石老人海水浴场,青岛海岸线的风光就像是一曲交响乐,在经历了低回、幽婉后,才渐入高潮。临海的城市太多太多,但是如同青岛这般,短短几十公里的海岸线,竟拥有多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这样的海滨城市现在已不多见。这是青岛的禀赋,也是青岛赐予游人的福音。在旅行之中,无论你想要感受什么样的大海风格,在青岛都可以欣喜地寻觅到。

当这种欣喜从视觉转变到触觉时,就化成了一种洒脱。青岛人的幸福三宝是“喝啤酒,吃蛤蜊,洗海澡”,凡是来过青岛的人,大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这几种体验。在海边体验这三宝不是难事,但青岛的触觉体验可不仅仅只限于海边了。

中山路附近的劈柴院老街和台东路附近的啤酒街,是尽情品味青岛美食美酒的好去处。我一直认为,在一个地方人情味最浓的区域,一定是品尝当地美食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人情味经历了城市多年变迁的洗礼,这里的美食有一种积淀下来的醇香。

你看青岛城那此起彼伏的外国风格建筑群与一个个中国的老街区相映成趣,就像在一栋老别墅的厅堂里,一边摆放了流线型的优美钢琴,而在拐角的储物柜上则摆满了中式瓷器和漆器,东西方的美就这样有人情味地在青岛高低起伏的街区中错落出现。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多少会发生些变化,但老街老房老墙的斑驳却将当年的气息保留了下来,而那些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代代传承了下来。在这样的地方,找个店家热情的小店,或是装饰精良的会馆,点几盘海鲜,饮几杯啤酒,这种体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体验。

青岛这座城市,不曾因有大海的爽快宽广而掩盖了其羞涩内秀的一面;这座城市的性格,也不曾因有中国传统的深厚而影响了中西合璧的和谐;这座城市的风采,更不因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而失去了小酒小菜的市井情调。

城市如此,所以她所养育的那些名人,也是如此。他们演得了小角色,上得了大荧屏,他们既可以成为万众瞩目行业的翘楚,也可以充当百姓茶余饭后的愉悦谈资。

而青岛之于中国,也如同那一位位光鲜的明星,你记得她扮演过的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你更知道,她还会演绎出一段又一段新的传奇。

属于彼此的交互沉醉

上大学时,有一次放暑假回家,看到父亲在家中挂了一幅画,那是一幅工笔山水画。画中描绘的是桂林山水,画面景色很秀美,而且题了一句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唐代诗人韩愈对桂林山水的描述。

桂林,从旅游的角度上说,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为每一个中国人,从他(她)开始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就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假如把桂林比作一家名声响亮的餐厅,那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她标志性的招牌语,用来告诉人们那里美冠天下。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是一份经典的宣传推广页,用来告诉人们那里的美味究竟是什么风格、什么菜式。我为什么做这样的比喻?那是因为去桂林旅行,真的堪称是一次旅行的饕餮盛宴。

很多地方的山水美景,大都是在离城市较远的偏僻之处,但是桂林,却是少有的能让城市与山水完美结合的地方。桂林山水中极具代表的象鼻山,就在桂林市内漓江和桃花江交汇的岸边。在桂林市内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象鼻山。象鼻山酷似一头大象,伸着鼻子到江中吸水,而在山的象鼻与象身之间,有一个大洞,名叫水月洞,江水穿洞而过,甚是奇美。到了夜晚,若有明月倒映在水月洞旁边的江面,景色则更是有如仙境。上天把如此特殊地貌构造出的唯妙唯肖的山景,毫不吝啬地放在了这里,并且指引后人在这山景的周围建立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市。行走在桂林的市井间,总会在不经意的一个转弯后,看见象鼻山,那种体验会让人深深地感觉到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

水是一个城市灵性的表现,桂林的水极其丰富,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构成的水系是桂林市内最美丽的风景线,它们也被称为“两江四湖”。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乘坐游船游览“两江四湖”绝对是最曼妙的体验方式。白天乘船,小船荡漾在碧绿的江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漓江边的伏波山和象鼻山、木龙湖边的叠彩山、桂湖边的老人山等桂林山水中经典的山,还可以看到江畔的蜿蜒曲径、精致亭台,那些如园林一般的美景与城市中的熙攘人群融合到一起,甚是美好;而夜晚乘船,水中波光粼粼,岸上灯火斑斓,它们交相辉映,令整个世界都变得晶莹剔透。那些白天清晰的美景也变得朦胧。朦胧中游船上播放的弦乐,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宁静之感,让人如痴如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恐怕没有比这能更好地形容船游桂林的诗句了。睁开眼睛,感觉自己就是画卷上的精灵,闭上眼睛,感觉游船已经把自己载向梦境。

在好的旅行中,人们不光是能完整地看到一个美景,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如果可以,还应看它在不同季节、不同光亮下的样子,那样才能对美景有更深的体会。就像白天的“两江四湖”和夜晚的“两江四湖”,倘若都能欣赏过,那么你对桂林的美也就有更深的体会了。“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应该每个人都会唱,它是电影《刘三姐》中的歌,也是诞生在漓江边上的歌。我想,你再喜欢一首歌,假如一天从早到晚地听,也会腻;就像再美的景,连续看很长时间,也会无感。但是,以上的常理在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漓江。

如果说“两江四湖”的日游和夜游是桂林旅游饕餮盛宴中的两道创意菜的话,那么乘船游漓江就是这盛宴中的主菜了。从桂林到阳朔的一段大约80多公里水系称为漓江,也被称为“百里画廊”。我是某一年八月份去的,正是丰水期,漓江的江面很开阔,两岸的景致很是壮观。船行的过程,就是一帧帧美丽画面呈现的过程,美丽的画面让人目不暇接,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桂林的朋友不断地指着旁边的某座山,告诉我:“嗨!你看!这是××山!你看它像不像××××!”我的眼神不断地跟着他手指的指向,去看,去分辨。有些山真的像极了某种情境,一眼就发现它的神奇;有些山则是需要加上一点点的联想,然后才能体会到恍然大悟的那种感觉。在连绵不断的景色之中,人的愉悦情绪会被调拨到极致,身体会情不自禁地从游船甲板的左边走到右边,从右边再走到左边,让自己不错过每一个神奇的美景。

在那些美景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九马画山”。那是一群连绵的山,山的一面峭壁矗立在江边,峭壁是裸露的,灰、白、黄的颜色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写意的山水画,画中有九匹马。传说中,这斑驳奇特的“九马画山”还跟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系,据说它们本是天宫神马,趁齐天大圣孙悟空任“弼马温”时看管不严,便偷下凡间,后来留恋漓江奇山美水,不愿回到天庭,为了躲避天将的缉拿,跃入石壁而永留人间。据说,很少有人能完全看出九匹马,印象中我只看出来五六匹,有些马或低头站立,或扬蹄飞奔,形神兼备。当时,我真的想让船停下来,好好分辨那九匹马,可是美景总是要给人留下些遗憾,否则也不会记得那么清楚了。

因为漓江两岸的美景太多太多,且都十分形神奇幻,所以要摄影的朋友一定要记住你所拍照的地方名字,否则将来真的很难把拍照地全部记忆清楚。我很庆幸当时在朋友的建议下,请船上的专业摄影师拍了一组照片册,如今翻开相册,曾经映入过眼帘的每一个风景再一次冲撞到心里:兴坪佳境、黄布风光、漓江翠竹、九马画山、羊角山、桃源秀色、莲花群、冠帽山、蟠桃迎宾……那些千姿百态的画面,那些碧水萦回的感觉,在我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在又走过很多别的旅程之后,依然没有模糊,依然没有褪色,这就是“甲天下”风景的魅力。我也很怀念当时那游船上始终循环播放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船行了多久,歌曲就放了多久;景色出现多少个,歌曲就放了多少遍。歌声和漓江的景致是那么水乳交融,你看多久听多久都不会厌倦。

在南方,榕树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在长江以北的地方,则几乎看不到榕树了。小时候,课本中学过对大榕树描述的文字,那时候我就一直幻想,什么时候可以看到那么神奇的,枝叶繁茂,枝干还能往下生根的大树。后来,刚上大学时,也是网络刚刚普及的时候,“榕树下”网站成为很多同学的精神家园。儿时对于文字的幻想,长大了对于文字的感悟,使得榕树在自己的内心中有着一种很神奇的魔力,所以,当在阳朔看到千年大榕树时,内心的那种欢愉就像是追星少年见到了偶像一样,那种激动甚至连这树围七米多、树高十七米多、树冠投影一万多平方米的大榕树都包纳不住了!

欢喜和愉悦之后,更多的则是感叹。一棵树,能生长一千五百多年,能生长得叶茂蔽天、独木成林,这是树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树下土地富庶肥沃的体现。大自然在造物的时候给这里留下了绝美的山石土地,播下了生命的种子,而这片山石土地便呵护和哺育着那些种子长成为绝美的风景。这是一种投桃报李,也是对天地赠予的回馈。来到这里的人们,从这美景中能感悟到些什么?假如我们是那种子,上天给了一片土地,我们能生长成什么模样?

记得“榕树下”网站也经历了高峰和低谷。网站的创办人朱威廉曾经说过:“也许有一天世界能留给我们的只有骚动和纷繁,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也甘愿随之沉沦,一起消失在这诸多诱惑与灯红酒绿之中。可是,只要有一篇投稿,榕树下便有生存下去的意义,只要还剩下一颗勇于面对生活,敏于感受的心灵,我们便能找到我们的价值。”要勇于面对生活,敏于感受心灵,无论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上,都拥有一颗独木成林的心,我想,这和大榕树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

大榕树是一种自然生命力的印证,而这树荫庇佑下的人们也有着他们所能创造的生命印证。在阳朔的一片漓江水域上,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概念的演出——“印象刘三姐”。这些年,张艺谋、樊跃、王潮歌的团队创作了很多部印象系列,而漓江上的这一场则是开山之作。夜幕降临后,以十二峰为背景的漓江水面上雾气升腾,经典的山歌开始响起,幻影般的灯光投射在这山水舞台的每一个布景上,身着闪亮民族服装的小伙子和姑娘们跳起欢快的舞蹈,一场大戏徐徐上演。人的灵气被美丽的山水激发出来,使得这演出充满视觉效果和艺术震撼。其中最如诗如梦的一幕,是一个少女伴着水面上的弯弯月亮翩翩起舞,那景象是将所有的柔性元素组合到了一起,有一种让人窒息的美。时隔近八年,那光影仍旧是我记忆中抹不去的印象,后来看过一句话——“不在乎呼吸了多少次,而在乎有多少无法呼吸的瞬间”,用这句话来形容“印象刘三姐”的震撼则是恰如其分。

没有预定的行程,没有计划的时间,随心随性地去走一走,这是最适合游览阳朔西街的旅游方式。西街是阳朔历史最古老的一条街,青石板的老街旁,不少房屋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当从醉人的山水世界中移步到这里,就像是在品尝饕餮盛宴的所有精美菜式之后,喝上一壶淡淡的香茗。山水之美是一种纯自然的享受,而体验老街的岁月斑驳则是一种对生活气息的触碰和抵达。看一看那些店面里古色古香的物件,听一听那里的居民和游客间的谈笑,在西街“偷得浮生几日闲”,会令人觉得大都市的喧嚣劳累都已烟消云散,内心得到极大的舒缓。

西街的特色不仅在于她的老,更在于她的中西合璧。西街上有很多欧式风格的酒吧、咖啡厅、书画店、精品店,西街上有络绎不绝的国外游客,甚至在西街常年居住着很多外国人。很多中国游客将西街称为“洋人街”,而在西方的旅游世界中,“到阳朔西街去!”则是传递了很多年的一个口号。西街究竟是怎样由一条中国老街演变成一条中西合璧的文化艺术街呢?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开放外国人入境旅游起,很长的一段时间,入境旅游最核心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几个目的地是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外国游客在北京、上海、西安更多感受到的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而来到桂林之后,则开启了一幅美丽画卷的旅行,他们沿着漓江游览到了阳朔,阳朔是一个宁静惬意的地方,旅行的人们会在这里停留下来,歇歇脚。那些当年的老外游客们在西街短则住上三五天,长则住上几个星期,甚至更久。他们喜爱阳朔的文化,他们也把西方的很多文化带到了这里。历经很长时间的口碑相传,来到西街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西街百姓对于国外游客的喜好、习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不少富有国际情调的店面诞生了,不少国外的游客常住下来,甚至还有不少阳朔的青年男女和留下来的国外游客结下了异国情缘,如同现在看到的西街上洋式建筑和中式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样,西街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令这些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共同的生活态度,那就是放松、悠闲、清净,慢下来,让生命慢下来,让心灵慢下来。

中国有很多的古城、古镇、老街,人们对于它们的评价莫衷一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哪里还比较原生态,哪里已经过度商业化。我倒不认为简单地归纳哪里原生态、哪里商业化就是合理的。一条古城的老街,从旅游的角度,也许是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展示,第二个阶段是体验,第三个阶段是共生。展示是通过建筑或遗迹向游客展示出老街的历史文化特色;体验是能创造出游客在老街亲身体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活动和机会;共生是老街作为一个综合的旅游目的地,能够让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多年积累的旅游文化融合到一起,实现一种和谐的共生。第一个阶段实现起来很容易,第二个阶段也不难,第三个阶段则很难实现。那些让游客感觉到过度商业化的老街,大都是在第三个阶段出现了问题,传统文化没有和旅游文化实现和谐交融,而是被旅游文化所遮掩甚至代替,而喧宾夺主的旅游文化也演变成一种不甚纯粹的商业文化。

但是我觉得阳朔的西街完美地实现了这三个阶段的转变,它最初就是展示,吸引来很多人体验,继而是当地文化与外地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互相影响互相映衬,最终实现了共生。如果说漓江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美丽景区的话,那么阳朔西街就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综合旅游目的地了,景区在于人能游览、观赏,而旅游目的地,则是能让游览和观赏的人们能够住下来。我想,这与这片土地和土地上人民的友好、坦诚、包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就像人们熟知的“刘三姐”,假如她是一个羞于表达、碍于颜面或者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的姑娘,也许,就不会存在那样有精彩对歌、火热谈情的精彩故事了。“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电影《一代宗师》里的台词,像极了描述我内心对桂林、阳朔的感觉,正是那种“初次见到,但似曾相识,原来你在这里啊”的感觉。其实这是因为,每个游人的内心都有着一种与风景交互沉醉的梦想,而这些恰好能够在桂林和阳朔实现。

旅行就是一种交互。景色张开了怀抱,你就应该接受她的拥抱;你只有打开内心,才能听到美景背后的声音。从桂林到阳朔,这一路的醉人美景、一路的清新体验,你就像是和这风景谈了一场美好的恋爱。所有能够将人从喧嚣浮躁中还原到纯净安详状态的地方,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世外桃源气息。

秀冠群山的你,是否总犹抱琵琶半遮面

北纬30度被人们称为一条神秘的线,这条线将世界上的奇观都连在了一起。这条线在我国,从海平面横穿到世界屋脊,从舟山群岛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四川盆地,再到青藏高原,如同这中国版图腰间的一条玉带,将普陀山、黄山、庐山、峨眉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贡嘎雪山……这些盛景神奇地连在了一起。

在一个人的旅行世界中,如果可以走过这条线上的大部分风景,我想,他心中对世界的感悟一定会很丰满、很深厚。这条线上的风景,我第一个去的地方是黄山,现在回忆起来,她对于我的旅行世界,的确有着特殊的意义。

那,如同一种开启。

黄山在安徽的南部,离我的老家河南南部不远,那一年夏天,我和母亲一起去黄山旅游。那时网络还不发达,也还未开始流行旅游攻略,所以,尽管“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名早就深入我心,但其实心中对于黄山的印象还是模糊的。最深刻的,莫过于记忆中儿时从祖辈家中的挂历、年画中看到的“黄山迎客松”的图画。

当年的道路还没有修得像现在这么好,几百公里路,汽车大概要开一整天时间。隐约记得,一早就出发,到黄山脚下时已是夜晚,行程的劳顿让身体和内心都需要休息和补充养分。可是,夜里的黄山,看不见什么风景,内心中所有对美景的期待,必须先放在心中。“延迟满足”——心理学上的这个观点,用在旅行中,有时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调节。

小时候的我有点恐高,在去黄山之前只坐过一次索道,当时人几乎是僵直在椅子上,任缆车滑过一路,周遭美丽的风景几乎无一印象。黄山那种厢体式、透明玻璃、彻底悬空的索道,让人还未登上,就已经有些腿软。但是,当我伴随着索道的运行跨越万丈山谷时,所有预料之中的恐惧都未发生。因为,整个人的身体,从内到外都被从未见过的美景所带来的欢喜、兴奋彻底填满了。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广阔。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绿色。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裸石。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山谷。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一切。

通透的蓝天白云下是绵延的群山,山上裸露的花岗岩和翠绿的树林形成了格外美丽的景色,蓝、白、灰、绿这四种色彩被造物主泼墨成了最美的国画。我记得,所有的人都在啧啧赞叹并环顾四周,取景拍摄。我还记得,我是多么兴奋地去拍摄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的旅行世界中,真正对于美的概念,开始萌发了。

黄山有三大主峰,分别是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我们第一个到达的是莲花峰。山中的天气时常变换,这时还是晴空,一会儿就会阴雨。我们在莲花峰下的莲花岭时,云雨飘起,方才还广阔的山间,顷刻间云雾缭绕。仰望莲花峰,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了它的风姿。

在细雨中,我们开始登山。

莲花峰海拔1864.8米,算是平原地区海拔很高的山了,但由于起步时就已在半山,似乎并未觉出有太多挑战。沿着蜿蜒但并不陡峭的山石小道上行,登临的途中可以看到很多松树。那些松树的形状奇特,造型各异,它们生长在同一座山上,却每一株都有着不同的独特生长环境。

有些平地而起,但因山石阻挡,枝干扭转成各式各样的虬状,显出格外刚强的生命力;有些则是从山石中间的缝隙中生长出来,它们没有自下而上的常规成长空间,只好横着枝干,但也正是如此,在登山的途中,那些横到山路边的松枝,会从脸颊边掠过,成为你与这绝色美景的亲密接触。

细微的阴雨使登山的过程多了许多清凉之感,也让脚步不那么劳累。就在这不紧不慢之间,走过奇松,穿过洞穴,迈过层层台阶,莲花峰顶的云海映入眼底了。如果说在索道上看到的美不胜收的连绵美景是一幅清晰的国画,那么,莲花峰顶放眼望去的景致就是一幅无比写意画。因为有阴雨,天空中的主角变成了层层的云,地面上的山由翠绿变成深绿,这强烈的对比让人的眼眸停留在如此充满意境的山景之中。凭着透过阴云的几缕微光,能数出那层峦叠嶂的层次,从近到远,第一层深绿、第二层浅黑、第三层隐约、第四层模糊。

在莲花峰顶四周的铁索上,挂满了铜锁,那是很多游人留下来的。那一把把牢固相扣的铜锁,包含了父母为孩子祈求长命的哺育之情,包含了情侣或夫妇祈求同心的爱恋之情,也有为家人或亲友祈求幸福的血脉之情。

登顶莲花峰后的这些年,在很多地方的标志景点中,都曾看到游人扣上的各种各样的锁,但至今印象最深的,依旧还是第一次在莲花峰顶上看到的那一片。中国人认为血浓于水,也最讲求永结同心,锁住就意味着坚固、坚牢,这种骨子里的向往、期待,与大自然的美景共同呈现出来,令人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的突兀,相反会觉得这是“天人合一”最合适的展现。

黄山的天气,果真是半日阴雨半日晴。走下莲花峰时,已是雨过天晴。回首仰望,莲花峰峻峭高耸,主峰的周围是一个个矗立的、向上簇拥的小峰。那仿佛是阳光下的莲花,是阳光下仰天开放的莲花。那一刻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景,什么是真正的大好河山。

在莲花峰之南,是黄山的另一主峰——天都峰。与莲花峰的美形成对比的,是天都峰的“险”。出于对黄山景区生态的保护,莲花峰和天都峰是轮流开放的,我们去的时候,天都峰正值封山时期,因此无法攀登,颇有遗憾。但这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远眺它的峻峭险奇。

视线中的天都峰,裸露的山石较多,完全是一堆千仞之高的巨石紧簇而成。七月的热烈阳光暴晒在天都峰的岩石上,山峰更显得威耸、峻峭。那放眼望去全是巨石的山峰,让人无法想像会有什么样的道路可以攀登。据说,天都峰在古时确实无路可登,唐代的岛云和尚曾历经千难万险,攀崖至峰顶,成为可以考证的历史中第一个登上天都峰的人,在他之后的很多年,能够登临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近两三百年,逐渐有人凿石开路,装置石柱、铁链、扶栏,人们这才有了登山之路。

然而,有路并不代表着可以轻松攀登,天都峰上有一段极其险峻的山路,名曰“鲫鱼背”。那是一段长10余米,宽仅1米的岩石,颇似鱼背。那段路的两侧即是悬崖,登临至此,纵使勇士也会心生畏惧。后来,我听朋友谈起过在天都峰开放之时攀登“鲫鱼背”的情境,他说,从黄山回来,几个月内,脑子里反复出现的不是秀美山景,而是在鲫鱼背上战战兢兢的样子。“鲫鱼背”只是天都峰险峻的一个代表,那山路上还有不少近乎直角的险路,它们共同成就了天都峰的险绝气势。

很多年后,我读到徐霞客游记里描写攀登天都峰的一段文字:“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徐霞客描绘的登天都峰的艰险、下天都峰的艰难,以及在天都峰顶看到的美景,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念想。

也许旅行中留下些遗憾,才会更令人难忘。看似缺失了一些景致未能体验到,但全体验到了,往往意味着记忆的封存。而因不圆满而生的念想则反而会让记忆中某处的美丽更加丰满。

待到2015年,轮休后的天都峰就又要开放了。我期待着能去挑战它。

从天都峰的脚下走到光明顶,又是一番新的体验。光明顶海拔1860米,仅次于莲花峰,但是它与天都峰、莲花峰都不同,光明顶是平坦的、开阔的,一如它的名字。

光明顶论美不及莲花峰,论险不及天都峰,但它的地形使得它成为了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要说黄山的云雾真的是来去无定,我们到光明顶时,又是一片云雾升腾了。云雾时常将太阳遮掩起来,让人如同进入了山顶的仙境;时常又露出缝隙,让阳光穿过云雾,透过树枝洒落下来。

安心地在光明顶休息片刻,体验一种特别的感受。这光明顶,你看它时,并不震撼,但你在此处,能感受到日出日落、云起云散的壮美。

黄山的三大峰只是黄山绵延数百里美丽风景的代表,但它们确实凝聚了黄山美、险、绝等最美的特征。

十几年过去了,黄山的美依然在我心中,没有丝毫的褪色,也许是因为那一次旅行,开启了我对美好大自然的感悟。在黄山之后,我又去过了很多座山,单论山的奇美,的确无出其右者,如同徐霞客游记中所言:“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在黄山,当“山登极顶我为峰”时,能感受到一望无边的波澜壮阔,而当它“东边日出西边雨”时,又能体验一种风光旖旎、妙趣横生的意境。黄山的美,不仅在于人们能看到的每一处,更在于她的变幻不定之处。秀冠群山的她,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你看得到,但又看不全,但这正成就了她带给旅行者的欣喜之感。

然而,这些对我而言,并不是黄山带给我的最重要收获。

那时还是用胶卷拍摄风景的年代,只能有限地拍摄一些着实不愿放弃的景色,而且心中的未知要等到照片冲洗出来的那一刻才能解开。那是一种已经找不回的感觉了。如今,摄像技术发达,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拍摄各种场景和模式的照片,即刻查阅、即刻修改、即刻分享,这种便捷让旅行更加丰富,但也少了很多等待。社会越发达,风景越易得,那种期待感很难再复制了。就如同很久以前爱上了一个姑娘,纵有千言万语,却都无法实时告诉她内心所想,只有让邮差跨越千山万水,传去心中的只字片语。但那种感觉,一定更刻骨铭心。

那一次是唯一一次和母亲一起登山,当时未曾觉得有什么特殊,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后,才回顾出它的意义。因为后来,母亲的腿关节犯了病,多走台阶就会吃力,所以无法再攀登高山,和母亲一起爬山则成了一种奢望。尽管我们一起又去过了很多地方,但回忆起当年在黄山,母子两人鼓励着、比拼着攀登到莲花峰顶的那个经历,竟已经很难再现了。我想,倘若可以,你一定要趁自己还年轻、趁父母未老,创造并珍惜和父母一同看风景的机会。

因为,有些情愫,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只会出现在某个阶段,在那个阶段,你遇上了什么,它可能就是这一生仅有的一次经历。

我很感激,是美丽的黄山带给了我有关旅行的那些体悟。

唱出你的优雅

几千年来,中国文学多样的表现形式始终与各个城市紧密相关,但仅因一首诗就使得那座城格外有名,只要提到那座城就定会联想到一首诗的,恐怕也只有苏州。

也许唐朝的张继自己并不曾预想,他妙手偶得的一首《枫桥夜泊》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在那个诗篇盛行的年代,他本不是最突出的作者,但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几句,就使其名留千古,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传奇。苏州城和城外的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历朝历代的游览胜地。

理所当然地,寒山寺成为苏州最吸引人的地方。寒山寺白墙青瓦,碧水拱桥,河边停泊着一艘木船,岸上的石碑刻着张继的诗词,这一幕风景把江南建筑的细腻、江南文化的精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后人重修过的景致多少有些刻意修饰的味道,但一切无妨,任何一个真正耐得住揣摩的意境都值得去反复营造。

寒山寺中除了佛,还供奉有唐代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画像,相传在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弘扬佛法,寒山寺也是因此得名。关于两位高僧的故事,有很多流传的版本,或真或假,但有一段是无论真假都值得我们记住的——“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带着这样的内心,再看寒山寺的佛塔、殿宇,更加觉其宁静、安适。我不曾在年终岁末来过寒山寺,但听说寒山寺闻名天下的钟声,在每年的除夕和元旦都会敲响一百零八下。按佛教教义,人生有一百零八个烦恼,每听一声代表消除一个烦恼,听完钟声,层层解脱,来年烦恼便随风而去。有时我们行走在路上,不是为了风景,而是为了找寻一片能让自己内心安宁的地方,而这寒山寺所蕴含的静与动,也就是佛门传导给众生的心念吧。

寒山寺的风格折射出了苏州城的品格,那就是以静制动。历史上苏州城大部分时候并没有处于权力的巅峰,也并非位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前沿,但她的影响力,却丝毫并不逊于任何一个古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外在之美只是表象,她几乎能在历朝历代、各种文明中始终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因为她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一直延续至今。“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晋朝《闲居赋》中的一段话是拙政园名字的由来。我不知到过拙政园的人们都有何感悟,对于我而言,那是真正每一砖一瓦、一亭一筑、一草一木、一水一廊都尽显清新雅致的地方。古时的人们期望归隐、恬静的生活,现世的人们同样期待逃离喧嚣,享受悠然的生活。苏州园林并非是在构造园林,而是在构造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份期许。

园林最好的点缀是植物,拙政园中的植物更是清新雅致的代表。园中的紫藤相传为明代文征明亲手所植,如今依旧生机盎然。荷塘碧绿透亮,那一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景让人难以移步离开。曲径通幽的胜景之后更有胜景。其间你会发现一株很高大的树,远远地就能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走近了端详,发现那是一株香樟树。据说香樟树是有福之树,所以有不少人在树下祈福。

苏州城及其周边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其间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无愧于“人间天堂”的美誉。姑苏的风景,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时刻,都有着不同的味道。若来,则要细品。若品,则需静心。

然而,一个城市的美不仅需要看,还需要听。吴侬软语真的很难让人听懂,但的确很有味道,在此方言基础下诞生的苏州评弹,更是韵味十足。苏州城有不少地方还能听到苏州评弹,比如评弹博物馆和一些书场。和在北京小剧场听相声的欢闹释放不同,在苏州听评弹需要的则是静。一杯茶,些许点心,听那些用琵琶、三弦伴着的男女声,实在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今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苏州评弹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作为游客,到达姑苏城以后去听听评弹,去感受最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亦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支持。

雕琢园林很难,将其完美地保存下来更难,而让她在无论怎样变迁的时代中始终让代代人欣赏,则是难上加难。美,且坚持,也许就是苏州的品格。在战乱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此建造了吴国都城,两千多年过去了,吴国早已不再,遗迹也已难寻,但苏州园林所呈现的美和坚持,恰如那座都城曾经拥有过的西施、伍子胥那样,美,且坚持。怀念他们,亦是怀念他们的典雅高贵和刚直不阿。

拙政园的设计者、明代画家文征明曾经续写过枫桥一诗:“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枫桥夜泊的景色虽难再寻觅,但苏州传承下来的美景和能够让人感知的诗意永远都在。

在苏州,你可以观,可以听,亦可以唱。一座城,并非一定要立都成府才算大,有其独一无二的美和秉性即可传承久远。就如同一个人,也并非一定要有非凡的、极致的成就才算成功,有自己的一份专长或者喜好,专注并且做得有声有色,也是一种优雅的成功。

来过,便不曾离开

黄磊曾唱过一首名叫《年华似水》的歌。他的歌不算多,这一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轻描淡写的曲调之间,似水的情愫流淌出来,成为了时光匆匆流逝之后的记忆。

把“年华似水”四个字调换一下,就成了另外一首歌——刘若英的《似水年华》。“奶茶”刘若英的歌曲很多很多,这一首一如她一贯的风格,曲调宁静,歌词温润,把心中对感情的渴望和依恋表现得毫无保留。

这两首歌所表现的那种意境,很好地诠释了十年前由黄磊和刘若英共同出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也很好地诠释了《似水年华》的拍摄地——乌镇。

当黄磊的才华、刘若英的气质与江南古老、清静的乌镇交融在一起,《似水年华》就成了一部剧情如水、台词如诗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中,乌镇呈现出来的是它的东栅景区,一片由书馆、双桥等充满文艺气息的景致和江南特色的民居古宅构筑出的水乡。东栅是沿着河流的一条老街,景区不大,但是凝聚了江南水乡的一切元素,老街都是原生态的,如今依然住着很多当地的居民。

乌镇多雨,若是来东栅时恰逢下雨,便是最幸运的。雨中,走在东栅的老街上,身旁的民居的墙壁、门窗都浸染在一抹水洇之色中,使古建筑更散发出经年的味道。老街的石板路距离水岸仅一步之遥,当木舟泛过,船桨掀起的水花与空中飘荡的雨丝汇在一起,溅到身上,扑到脸上,那一刻,人与水乡彻底地触碰到一起。

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桥,而柔美的水,必定有柔美的桥来配。逢源双桥是东栅最有故事的地方了。桥上有一廊棚,中有格挡,将桥分为左右两边,按当地说法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上下走两遍桥,才能将桥的两半走完。这边的左,便是那边的右,上下之间,左右逢源,这就是这座桥叫做逢源双桥的原因。“似水年华”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因桥而生的感情故事,为这座桥增添了更多的寓意。

倘若依循这样的习俗,男走左,女走右,恋人执手过桥则也需要各走一边,分别在不同的空间内感受桥上桥下的景致,这或许多少有些遗憾,但使人懂得了牵手的可贵。若是独自过桥,则会让人心生期待,当走上这座桥时,没准在对面,会有一位有缘人正款款走来。

其实,走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无论周遭的景致多么真实,内心都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你会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的,现实中似乎产生不了这么细腻到令人如痴如醉的环境。东栅的一切,就像是造梦师造出的空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水一桥都如同梦境般唯美。这正是旅行中最求之不得的一种感觉,因为,人能主宰现实,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以选择,可以放弃,但是,人主宰不了梦境,无法控制梦境中出现的人与事物。而乌镇的东栅,却实现了现实和梦境的连接。每个游人来此之前,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编织出一种梦境,而当抵达时,会发现原来梦境是一种现实。

古镇的魅力在于它的绵延的生命力和带给人们的不同体验,东栅只是乌镇的一部分,是乌镇最早对外开放的景区,后来开放的乌镇西栅景区则面积更大,内涵更多,感受也更为丰富。

西栅景区面积有近3.5平方公里,由12座小岛、72座桥构成,贯穿西栅的东西老街长1.8公里。从规模上来说,乌镇的西栅在中国的古镇中独树一帜,如此全方位地展现出古镇之美,则是有赖于它的规划。西栅的规划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核心:一是修旧如旧,在原有明清古建筑的基础上,将居民迁出,最大限度地恢复当年古镇的风貌,用于古镇建设的一砖一瓦、一石一碑、一梁一柱都是花费很大努力,从各地收集来的原始材料;二是整体构造,景区内的景点、酒店、民宿、餐厅、商铺都由景区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合理的搭配与布局使老街在全面展示了历史、民俗、文化,让游客可以住下来、待下去,很好地规避了千篇一律或凌乱无章的商业化。与东栅不同,在西栅可以停留下来,住在沿河的民宿,或是住在极具江南特色的酒店会所,用足够的时间去感受西栅的美。

假如把乌镇看作江南女子,东栅就是小家碧玉,拥有江南一贯的细腻、温婉。人们所熟知的江南性格,在东栅能一眼便寻得到,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特点,在众多的古镇中都会有类似的特点。西栅则是大家闺秀,既清新雅致又内涵丰富,这般的内外兼修则是不容易见到的。

行走在西栅,就如同在感受这位江南大家闺秀的容颜和内涵。从景区中心进入西栅,需要坐船过湖才能到。走过很多地方,我不得不承认,凡是坐船才能抵达的景区,往往更多一份柔美。西栅同样不例外,船行片刻,下了安渡坊码头,没走出几步,就是一片染坊,十余米高的木架上,挂满了蓝花布。那花花布如水般地自然垂下,开启了西栅柔美的序幕。

在古代,水路交通的发达程度往往决定了一座城市地位的高低,古镇也是如此。昔日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也因此乌镇成了商业兴旺繁盛的地方。进入西栅景区,往南不远有一个水上市场,那就是当年四里八乡村民汇集的市场,村民们会在清晨摇着船出来赶早市,把蔬菜和家畜带到集市上来买卖,如今这个水上市场保留了当年的地理格局,也有一些村民在这里贩卖一些蔬菜水果,倘若有兴致,你可以在水市场买一些菜,到民宿的房东那里,请房东做成当地的家常小菜,感受水上生活的美滋美味。

西栅的水系密集,桥梁自然是景致中最常出现的。在诸多的桥中,有一座桥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雨读桥。因为乌镇的很多桥梁都是石桥,而雨读桥则是石和木结合修建而成的桥,桥墩、桥面是由石头砌成,桥上则建有木质亭阁,上面悬有雨读桥的石刻。这构造使这座桥不仅成为交通道路,更成为一个上好的休憩之处。坐在桥上,凭栏倚靠,无论是看几页书,还是观几眼景,都是无比静谧惬意的享受。在这样的光景下,可以想象出当年的乌镇文化底蕴丰厚,有浓郁的办学读书风气,那些农家子弟,在耕作间歇,会时常在雨读桥上遮阳避雨,用心读书。尽管时光流逝,但桥仍然安在,桥下的流水依旧潺潺,在流水之间,当年的气息被完整地留存了下来。

雨读桥是乌镇众多桥梁的代表,这些精致、小巧的桥梁点缀在河水、民居之间,使这里成为“小桥流水人家”最完美的写照。当沿着这柔美的风景从东到西,到了西栅西北部的景区边缘时,视线就会从细水流淌之间转移到一片烟波浩渺的开阔之景上,这景致就是京杭大运河。隋朝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古运河,全长2700余公里,它北连海河,南接钱塘江,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一体,乌镇就位于运河的南起点一百多公里处。绕过乌镇最西边的白莲塔,大运河由西向北拐了一个大弯,似张开怀抱拥抱着富庶的乌镇。我来到此地时,刚好是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大运河上,水面波光粼粼,那种景致是意料之外的,因为从未想过在细腻的乌镇,也能见到如此的壮景,不同时空在此衔接,虽风格迥异,但组成了浑然天成的交集。

在西栅景区的核心位置,有一个昭明书院,昭明书院得名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众所周知《文选》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散文选集,而此书就是由萧统编辑整理的。昭明书院内现藏数万本有关文化、历史、艺术、社科等内容的书籍,并有像拂风阁这样读书、品茶的场所。游人在这里可以安静地阅览群书,拂风阁的设计不仅增添了乌镇的文化气息,更填补了国内诸多旅游目的地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从南朝到现代,从北岸到南岸,乌镇的文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西栅河南岸的灵水居,是小镇里一处仙境一般的园林,在这一块充满灵气的地方,长眠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茅盾先生。乌镇是茅盾的故乡,他1896年出生于此地,他的父母都是有着开明思想的人物,因此,茅盾幼年时就读了私塾,8岁时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之后还进入到值材高级小学,直到13岁时离开乌镇去往湖州。在后来的几十年中,茅盾始终处于中国文学界的前沿,他创作出了《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一大批文学巨著,而以他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学奖”则成为中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如今的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

应该说,茅盾的文学成就与他身上所流淌的乌镇血液和孩童时期所受到的乌镇文化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作用是相互施予的。如今乌镇,也将先生的文学气质继承了下来,发扬了出去。“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是另外一位生于乌镇、归于乌镇的文学大师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漫步在乌镇的青石板路上,对这首诗的感触将更为深刻,那些所有能够将人们从喧嚣浮躁中还原到纯净安详状态中的地方,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世外桃源气息。

乌镇,就是如此。

其实文化氛围突出的乌镇,它的历史由来却是与武有关。乌镇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流传最广的,是为了纪念唐代的乌赞将军而得名。那是在唐宪宗时,各地官吏纷纷割地称王,浙江地界也有官吏起兵反叛。当时的乌镇出了个英勇的将军,名叫乌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忠君爱国,骁勇善战,受到皇帝敕令后率兵讨逆,英勇捐躯。后来,为了纪念乌将军,当地百姓集资建造了乌将军庙,乌将军成了乌镇的地方保护神。如今的将军庙就在西栅西南的一处静谧之地,威严肃穆。

这文武交织的乌镇,与我对乌镇“大家闺秀”的印象是一致的。大家闺秀就在于她不仅拥有琴棋书画的雅致修养,也具有重情重义的大气情义。在乌镇的民俗体验中,也有着很多快意的元素。乌镇有两种酒很有特色—三白酒和雄黄酒。三白酒味道香冽,雄黄酒后劲十足。乌镇当地的特色菜很多,让我觉得很有特色的菜品也有两种,一道是红烧羊肉,一道是老豆腐。除此之外,乌镇还有一种特产,就是西栅“叙昌酱园”产出的豆瓣酱。“来过,便不曾离开”。这是乌镇的宣传语,也是乌镇留给我最大的感受。

我去过乌镇两次,不少亦不多,但乌镇留在我心中的烙印却如同相逢过多次一般的深刻。这些年来,乌镇成为我向亲朋好友推荐最多的目的地。而我自己,除了对乌镇的景致印象深刻之外,也留存着一些有关乌镇的美好记忆。

在我家中墙上的展示架上,摆了一幅镶嵌在画框里的丝绸旗袍,那是当年我从乌镇带回来的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

江南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乌镇素有“丝绸之府”之称,水一样的土地适合种桑养蚕,水路的发达更成就了乌镇丝绸集散中心的地位,在清代中晚期,乌镇的丝绸业达到鼎盛,一时间诞生了数家声名卓著的丝绸老店,在西栅景区的西南角,就保留着诞生于光绪年间的益大丝号。如今的益大丝号由商品区和作坊区构成,在商品区,出售有各种精美的丝绸制品,更有国宝级的乌锦珍品;而到了作坊区,则能全面地看到从种桑、养蚕、收茧、缫丝到最后织锦的各道工序,让每一个游人都能够真切了解到这项传统工艺的全过程,更能透过工序复杂的织锦机,看到一天只能织几厘米、“寸锦寸金”的乌锦的雍容华贵。

喜欢一样东西,往往便想知道它是如何诞生的,当了解了诞生的过程,则会更加喜欢。至今我依然记得,当时走出益大丝号后好久,依然惊叹于它所展示的丝绸工艺。而蓦然回首,恰好看见河畔墙上的古街标志,那木牌上印着的俊秀的几个字——女红街,至今令人难忘。

在我家中的茶桌上,一年四季都会放置一盒乌镇的胎菊。每当打开那蓝印花的茶盒,倒出几粒沁香扑鼻的胎菊冲茶品味之时,心便飞到了千里之外的乌镇。

产自乌镇的杭白菊是菊花中的上品,而胎菊更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种。胎菊是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并且是头两次采摘的质量最好。经过精心的加工后胎菊具有独特的味道。正因为此,胎菊比普通的菊花,在解燥清火、解渴生津、养肝明目、健脾和胃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每年的春季,我都会托乌镇的朋友,寄来几盒初产的胎菊,分与亲友。我也特别将胎菊推荐给能看到这文字的朋友,愿你们能如我一样,品味到乌镇独有的芳香。

写了这么多,其实关于乌镇,无需做太多攻略式的介绍,无需告诉你该怎么走,那里有什么,那里的故事是什么。因为在乌镇,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种完全任由自己内心去体验和感知的路途。

乌镇景区的推广者陈向宏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人说,晴乌镇不如雨乌镇;雨乌镇不如夜乌镇;夜乌镇不如雪乌镇。我却认为,如同断桥,乌镇之极美,也非之雨、之光、之雪,而在于这每砖每瓦,是写满着历史的轮回和复兴。”

确如是。

我们在不断发现、开辟新的目的地的同时,需要有一个能够安处我们内心的港湾。那个港湾能让人满足,并给人平和,离开那里再出发时,内心也会有新的积淀。

乌镇,便是这种最好的港湾。倘若变化不可避免,那就任其自然地美丽下去。

山登极顶我为峰

人的一生,应该有几次在壮美景色下看日出的经历。那等待日出的过程,是一种守望、一种期待;那看到日出的过程,是一种朝圣、一种洗礼。我有过一次无比深刻看日出的记忆,那是在泰山顶上。那年,我十八岁。

那是一个“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们五个年轻的大学生,从北京前往泰山自助旅行。当时没有什么太多的目的,最大的期望就是在泰山顶上看到日出。那天午后,我们从泰安市内出发,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一路走向泰山景区,而后开始登山,暮色降临时登上南天门,到天街时已是夜色漆黑。十月的泰山山顶已是相当寒冷,我们必须租上厚厚的军大衣。旅馆大都已满,辗转很久,才找到一个每人五十元一晚,提供上下铺床位的小旅馆。虽然那一天走了那么多路,爬了那么多台阶,但夜晚竟然不困,寒冷和期待令我们在半梦半醒之间挨到凌晨。

渐渐地,窗外脚步声、话语声越来越大。我们也迅速出发,从天街去往玉皇顶,大约四点。此时路上的人已是密密麻麻,我们脚步飞快地奔到了观日峰。那是从未见过的一种壮景,四周万山隐隐约约,雾气缭绕在万山之间,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中。东边的天幕渐渐发白、透亮,红色逐渐映染了出来,无数人都在期待旭日从黑暗中跃出的那一刻。天是寒冷的,每一个人都裹着厚厚的军大衣,不分年龄、性别,不分职业、籍贯,所有人从喧嚣地陆续到来,到宁静地共同期待,大自然的力量让不同的人聚到一起开启同样的渴望。

忽然间,耀眼的光芒照射了出来,红色的太阳从天边升起,美得让人窒息。人群中开始有人欢呼,那一刻,每个人都像是太阳的孩子,就如同每一个自我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在那之前走过很多路,爬过台阶,挨过冷,但是当你看着太阳从黑暗中渐渐红亮,渐渐跃升,继而你的目光被霞光点亮,你的身体被阳光温暖,心中也就拥有了无比的力量。

八年后,我第二次来到泰山。尽管我还处在人生的美好年华中,但已经不再是青春年少的模样。我带领着我部门的员工团队,参加公司的团队建设活动。一行近百人,我们的目的就是登山。那一次,我们从中天门开始出发,终点是南天门。起初,同事们还是同步前进,不多久队伍就慢慢地拉开。我还有着八年前的冲劲,努力让自己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中。八年是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山路上景色的记忆已是很模糊,但是一路就好像遇到了一位久违了的朋友,他在对你说:“你好!你又来了!加油!”

泰山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登山竞技的地方,这北国的山,硬朗、刚强,似乎不会让人产生懈怠,而是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努力向上的信心,让人体验超越自我,登上山顶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滋味。但自我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超越的,泰山的“十八盘”是登临过程中最严峻的考验。大部队中的不少人爬到这里,在仰望高耸着一千多个台阶的路途时,发出了近乎绝望的感叹。是的,这挑战真的让大多数人难以承受,那近乎直角的陡峭,那层层数不清的台阶……可是那上方依稀可见的南天门此时却变成了最大的动力。扶着台阶旁的锁链,听着时而传来的相互鼓励,拖着越来越重的身体,希望也离每一个人越来越近。

我很荣幸地成了爬上山顶的第一梯队的一分子,登山过程有多么的艰苦,登顶之后就有多么的愉悦;步步走来是多么的沉重,成功之心就有多么的轻松。“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南天门上的这个楹联,是古人对每一个登到此处游客心境的完美预测。

两年之后,我第三次去泰山。这一次则是带着工作任务去,不再是纯粹的旅行,也不再是纯粹的登山。时间紧迫,我们坐索道上南天门,那曾经一步步艰难攀爬的台阶,从高高的索道上看,遥远而又细微,但如若不是曾经有过的极度考验、极度深刻的记忆,也许看过也就看过了。然而,这时的下望,就是一种回望,也是一种缅怀,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时过境迁,有时,我们再做曾经做过的事情,会有更轻松更省力的方式了,但有过这种不同方式的对比,对做同一件事情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初春三月,泰山上除了松柏还未见绿。绵延的、苍茫的、昏黄的感觉将北国风光展现得更加深沉、厚重。山间的不少隐秘处还有未融化的积雪,那是登山上行所看不到的。玉皇顶上那面刻着众多铭记的石壁,在阳光下异常耀眼,红色的“壁立万仞”、“天地同攸”、“星辰可摘”等字句清晰有力,鎏金的“天下大观、泰山铭记”更是光芒夺目,这些文字是历代人对泰山的景仰和赞美,人们把一种至高无上的情怀寄托在这里,让这亿万年形成的土石草木有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最原始的一切也就有了信仰的律动。

倘若感受仅至于此,那心中对于泰山的领悟依旧是“五岳独尊”的尊严、雄伟,然而,不走寻常路,就一定有新的发现。这一次,我们从后山下行,发现了一处特殊的景致——彩石溪,这里尽有隽秀、清澈之美。在半山之间,有一处蜿蜒的溪流,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溪水依然碧绿清澈,溪流边的苍松翠柏也格外翠绿,而这里得名的由来则是那溪流间数不清的带状彩石。那些带状彩石,或大或小,上面有自然形成的浅黄或白色的纹理,就像是一种写意的山水画,真是亿万年光阴造就的神奇。走在溪边的廊桥,看着这翠绿的山、清澈的水、彩色的石,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浑然天成,而这又让泰山在威严之外,多了一种特殊的灵秀。

十年间,三次登泰山。在不同的年岁里,有着不同的经历,怀着不同的心态,也得到了不同的感悟。正因为如此,对泰山的理解也更多一些。风景会作用到文化,文化会作用到思想,思想会作用到人的行为,千百年来,人们因泰山所产生的行为,就是泰山最根本的文化。

泰山是神圣的。在道教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泰山逐渐形成了它的重要地位,它也成了历代道教妙真道的重要道场。人们在泰山尊奉了东岳大帝,他是泰山神,泰山神统管天下九州人类之生死,官员职位之升降,四海伟业之安康;人们在泰山尊奉碧霞元君,她是闻名天下的“泰山老奶奶”,她能为众生赐福,消病去灾,这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也让泰山拥有了极旺的香火。

泰山是威严的。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巡行东方,在泰山首举封禅大典。后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也纷纷效仿,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是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是为禅,这种无比隆重的仪式是历代王朝传导“君权神授”思想的最佳表现。如今的泰山脚下,打造了《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实景演出,精彩再现了帝王封禅场景,把泰山所拥有的这份独特价值内涵做出了完美展现。

泰山是亲民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流传甚广。相传这位当年泰山上能降妖除魔的勇士,如今化作了一块块刻着石敢当名字的泰山石,伴随着这神话故事护佑着泰山脚下的家家户户。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泰山皮影”戏中则有不少是演绎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的,我有幸在泰山脚下看到了“泰山皮影”第6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表演的“十不闲”绝技。那“十不闲”就是在皮影戏表演时,“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把全身都调动起来,一个人身兼数职独自完成一整台戏的演出。人们在观看这表演功底深厚的“泰山皮影”时,自身也与泰山那些历史悠久的神话结合到一起了。

泰山是豪爽的。泰山的煎饼,是山东著名的特产小吃,初次吃,或许口中会觉得干涩,但是,尝试几次之后,会发现那种五谷杂粮研磨而成的特殊香味。泰山的豆腐,也堪称一绝,话说泰山水水质极好,烧水不结水垢,泡茶清香甘甜,用泰山水磨出的豆腐味道格外绵厚。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泰山的酒,泰山啤酒是这个地方酒文化的最亮丽标签,而五岳独尊的白酒,酒瓶即是山石的形状,酒的味道凛冽、刺激,再加上山东人与生俱来的豪爽,那饭桌上推杯换盏中的性情释放是在中国其他地方所体验不到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中国人历代敬仰的一座大山。登上泰山,会让每一个人感受到豪迈、胜利、骄傲的滋味。

与朋友一起登山,那是一种青春豪迈的体验;

与团队一起登山,那是一种超越挑战的洗礼;

与当地人一起登山,那是一种文化交融的感染。

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有机会得到不同的旅行体验,我很感谢泰山留给我的这些记忆。

很多人问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想说,一步一步亲身爬到泰山的最高顶,俯瞰被踩在脚下的群山时,你就知道那诗是什么意思了。

无为极致就是有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德经》中的这句话是道教的创世理论,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所相信的一种世间万物诞生和演变之道。何谓“道”?何谓“一”?何谓“二”?何谓“三”?何谓“万物”?这里的“道”是一个只可意会而很难言传的字,也许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一种规律,世界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这个“道”是独一无二的,是谓“一”;“道”中包含阴阳二气,是对立的两方面,是谓“二”;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即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产生了一种新的和谐体,是谓“三”;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演变,产生世间诸物,是谓“万物”。自老子提出该理论两千多年后,人类通过科学手段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证实了我们的宇宙就是这样由一生二、二生三演变而来的,而我们的老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这世间的根本了。

这世间的根本规律每时每刻都在引领着一切事物的运行和发展,从公转自转、日升日落,到莺飞草长、花谢花开,再到我们每一个得以来到这个世上的人,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着不同的演变,都有着同样的变化规律。倘若人活一生,要对这规律追根溯源,势必应该去探寻一些地方,探寻那传承和演绎“道”的地方,这其中,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去处——道教名山武当山。

武当山的地理位置很特殊,从中国版图上看,地处湖北省十堰市。从旅行的角度来讲,似乎武当山从来都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在道家无为思想的衬托下,它更显得清静和神秘。

我曾与父亲一道登武当山,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们一行很多人登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1600多米,山路陡峭又逢阴雨,很多人半路都选择了放弃,即便是年少的我,在登山途中,也会感到身体越来越难以坚持,心里不断地打退堂鼓。可父亲一直鼓励我,告诉我登到山顶才是胜利,否则这一次旅行就没什么意义。于是,我就那样咬牙坚持着,一步步和父亲一起登上了山顶。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登上武当山金顶看到那鎏金放光的金殿时的震撼,记得站在“武当之巅”的石碑前照相的自豪,记得第一次找到了书中常看到的“山登极顶我为峰”那种愉悦。其实那一次,天气阴雨,在山顶也未能看到极目远眺的美景,而当时我对道教也知之甚少,对金顶金殿只有视觉的享受而未能有深入的了解,但那一次的登临却成为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激励案例。

就如同一个人去尝试悟道,年轻的时候知识、阅历都很少,很多事情做了都未必懂,但他早晚会有懂得的一天,当他懂得的时候,就会发现曾经做过的事情的意义。多年过去,现在的我能够去深入地了解武当山的历史和它那些建筑与风景背后的故事,并就此回忆多年前的旅程,从而成为了一件十分让内心满足的事情。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武当山,它的古建筑是最有价值和值得观览的。当年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对武当山古建筑艺术成就的最专业、最确切的凝练概括。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便要用普通人的视角去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武当山山顶的金殿,是武当山的象征,它建造于明代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那金殿相较其他很多殿宇其实不大,但由于它毕竟在山顶,有限的空间使它几乎占据了山顶的大部分面积,更尤为突出的是,这山顶的建筑竟全是用铜铸鎏金仿木制的方式建造的。当年,明成祖朱棣将武当山命名为“大岳太和山”,将武当山金殿命名为“大岳太和宫”。金殿参照故宫的太和殿修建,采用了当时皇家建筑中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全殿铜铸而成,外表鎏金。为何朱棣要在这远离京城的武当山顶之上,建造如此规格和寓意的殿堂?这其中还有一段被传为佳话的特殊故事。

相传在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兴兵起义阶段,有一次和元军交锋,大败后他逃到武当山下的一座小茅庵,向里面的道士求救,道士说:“救了你,元兵来烧了我的茅庵,我容身何处?”朱元璋说:“你救了我,以后我将为你建造一座金殿。”于是那道士便将朱元璋隐藏了起来。元军追来,遍寻不到朱元璋,便放火烧了茅庵。等元军走后,朱元璋出来,却也寻不见那救命的道士了。几年后,朱元璋得了天下,他命他的四儿子朱棣在武当山天柱峰上修建一座金殿,并给予其崇高的地位。当然,朱元璋授意朱棣之事无从考证,但武当山金殿为朱棣所修却是历史确凿,朱棣修了金殿,取名“太和”,意为天下太平、江山稳固,这与道教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是相吻合的。同时,朱棣在他的统治期间也大力推广道教,武当道教也在皇室的扶持下走向鼎盛。

金殿内部供奉的神像和供器,也均为铜铸鎏金之品,其中主神为真武大帝。传说在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中,它多次显灵,因而被朱棣下诏特封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在武当山供为主神。在金殿上,还悬有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亲笔御书的“金光妙相”四个字。

这武当山金殿历经六百年,依然金光闪闪,它是一种智慧、力量的象征。当你在攀登了漫长、狭窄的山路台阶后,看到这宏伟的建筑时,内心会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冲击。据武当山景区的宣传介绍,“每年夏季雷雨季节,武当山就会出现雷击金殿的奇观,适时,一声声天崩地裂的巨响震耳欲聋,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金光万道,直射云霄,其景惊心动魄,神奇壮观。而金殿历经600年雷电炼击,至今仍金光灿灿。”

说起武当山,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是道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个绝世高人,那就是张三丰。历史上的张三丰是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等道教武术的创始人,也是道教中三丰派的创始人,他道法精深,修为卓著,才华横溢,武功高强,人生更是经历了南宋、元、明三个朝代。在明朝时期,张三丰受到了历代皇帝的推崇,明太祖朱元璋曾两度诏请张三丰入京,他皆避而不见,明成祖朱棣也曾数次派人诏访张三丰,其后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先后赐予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的封号。

在武当山,有一处遇真宫,那里是当年张三丰修道的地方,遇真宫背靠凤凰山,左是青龙山,右是白虎山,前方为九龙山,整个地区依山傍水,可以远眺武当山金顶,一直被誉为“九龙朝凤”之宝地。如今,为了配合南水北调工程,遇真宫的山门及两翼琉璃墙体、东西宫门将原地顶升15米,这是我国第一次对世界文化遗产实施解体性保护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其顶升高度为世界纪录的5倍,技术复杂程度世界少有。如今,这殿宇也将继续创造建筑史上的新的奇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吧。

关于张三丰的故事太多太多,给我感触最大的是他创立的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以道教的太极、阴阳、内丹元气为理论基础,主张性命双修、练养结合、动静相间、形神兼备。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清静自然、飘逸洒脱,但内部则实是亦柔亦刚、功力浑厚。太极拳看似柔弱不争、修身养性,但实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登峰造极之功。

这就如同武当山,它群山叠翠,处处是清净、悠然的风景,烟雾缭绕时,很多景致半隐半现,人会倍感轻松飘然,然而行走其间,登几层台阶,拐几个转弯,会忽而发现某一处山门或是道观,或是殿堂,威严耸立、器宇不凡。

这也如同一个人,如想有成就、有德行,则需要有底蕴,有智慧,不宜咄咄逼人、过分张扬,凡事厚积薄发,则易有所成。

武当山除了有彰显道法精髓的建筑、历史和文化,它还有着极其特殊的风景。武当山有东南西北四条神道,它们不在核心的景区,但如有时间,有机会,有充足的保障准备,一定要去走走其中一些神道的路段。武当北神道位于天柱峰东北的武当山镇,武当南神道位于武当山西南麓的官山镇,武当山西神道位于丹江口的六里坪,武当山东神道位于从丹江口的盐池河镇。这些神道穿越的是武当山麓最原始、最神秘的区域,其周围几乎都是原始森林,有不少参天古木、小溪瀑布,风景十分幽静。这些神道也会经过很多道观庙庵,那些庙庵都不大,但能够感受到当时不少信众步步沿神道朝山的感觉。这些神道还会穿越不少村镇,那里的居民不少是当年河南、陕西信众们在此汇集居留后的后人,那些售卖工艺品、当地特产的气息也是这里一种原生态的印记。而除了这些有多年历史的景致,在武当山北麓脚下,未来还将建成一处太极湖景区,将山水、天人的理念做出一个新的结合,那时的武当山,将会有更多值得探寻的奇境。“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道德经》中的思想,在武当山显现得淋漓尽致,与众多的大山大水比,它不光鲜,不前沿,不喧嚣,不出众,然而品读武当山,能感受到一种万物之本——“道”的力量。

这种“道”实际是一种“无为”,假如说儒家思想是在告诉一个人该“为”什么,道家思想则是在告诉一个人该“不为”什么,你看武当山始终不主动去追求引领帝王思想、政治朝纲、百姓思维,无论外围的世界格局怎样变迁,外围的人们信仰怎么改变,此山始终坚持着它自身的“道”。可正是如此,无论明清还是现代,无论治世还是乱世,武当山都能得到人们的尊崇,它的建筑外在代代传承,它的精神内在也从未被颠覆推翻。“无为”,并非是教人凡事不求进取、无所作为,而是教人要用无为的心来做有为的事,这“无为”的极致其实就是“有为”啊。

变迁抹不去我的风景

“小马哥:你还挺怀旧的。

韩三明:自己的事哪儿能忘啊。”

这是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段对话。2006年,这部电影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段对话里的韩三明就是电影里的男主人公,他是山西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十六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儿,媳妇儿刚生下孩子,就被公安局解救,带着女儿回了老家。十六年后,韩三明凭借着当年媳妇儿留下的唯一一条线索——写在烟盒背面的地址去千里寻妻、寻女,可是,这么多年过去,曾经的地址“四川省奉节县”已经变成了“重庆市奉节县”,而“青石街5号”也早已淹没在水底。

在电影《三峡好人》中,有很多镜头给到了三峡水利工程中剧变的奉节县城,那些正在拆除的民房、爆破的高楼、乘船移民的老百姓,一幕一幕都无比真实。电影中的人是众多社会普通人的代表之一,他们在寻找曾经的人和事情。电影中的奉节是整个三峡水利工程中发生巨大变化的很多地方的代表之一,它们也给人们留下了怀旧的空间。这种细腻的人文情怀和朴实的艺术展现令电影打动了很多人,当我们依循电影的情怀再去看三峡的风景,会有很多的感悟。

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年间,哪个地方的自然风景变化最大,那么这个地方应该就是长江三峡了。“高峡出平湖”的实现让母亲河最美丽的一段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坝截流,上游蓄水,原先一些县城和景点搬迁,水位和江流的变化让不少风景的感官跟原先大相径庭。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到三峡曾经的样子,但是探寻现在的三峡,能找寻到一些曾经的印记,而且这种有着现实和回想对比的旅程也更加具有张力。

乘坐游轮是游览长江三峡最好的方式,游轮的路线大体有两种,可以走宜昌到重庆的上行路线,也可以走从重庆到宜昌的下行路线,这路线囊括了三峡地区几乎全部的风景。游轮旅行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无需车马劳顿,无需在景点之间急匆匆赶路,可以悠闲地、慢节奏地欣赏两岸的风景,内心亦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

从宜昌港登上游轮,一路上行,不久就到了西陵峡。西陵峡历史上被称为“川鄂咽喉”,以其滩多水急、航道曲折而著名,从宜昌的南津关到秭归的香溪口,全程长约一百公里。三峡大坝的修建把原先的西陵峡分成了两个部分。如今位于大坝下游的西陵峡已经让游人感受不到之前的险,江面变得十分开阔,水势平缓了很多,在大型游轮上几乎感觉不到水流的冲击,两岸的山风光迤逦,淡淡的阳光照在两岸悬崖和绿树上,让人顿觉温暖。

游轮继续上行,就到了三峡大坝。在三峡大坝的坛子岭观景点,可以看到三峡工程的全貌,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大工程。100多米高的大坝雄伟壮丽,让人不得不对这工程的浩大和建造者的力量发出惊叹。当游船经过双向五级船闸,穿过这人类最大的水利工程时,内心也更有感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千百年来,长江在养育华夏儿女的同时,也曾带来过不少无情灾难,人们修建水利工程是为了取之自然、治之自然,但任何的工程都非一劳永逸,在施展人类智慧和力量,向自然获取资源之外,更需遵循自然的规律,更应关注这工程对自然带来的变化,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就如同旅行一样,在从风景中获取到愉悦的同时,要珍视和呵护好每一份美丽。

大坝过后是西陵峡的上游部分,那里位于湖北秭归,秭归是屈原的故里,江畔还有屈原镇。两千多年前这位伟人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的《离骚》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是的,花草生于泥沼仍然不改变它的芳香,而经历了波折的诗人依旧带着高高的花冠、长长的草束、华美的衣裳,携着修法的内心和愈挫愈强的意志去游弋四方。这诗词的含义也恰恰对应了西陵峡这些年的变化,但是它的核心景致依然保留了下来。

在旅行的过程中,“怎样醒来”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多数的旅行中,是在酒店中醒来,然后收拾行装,出发去往某个目的地,或者本就住在一处景致之中,醒来之后,自然而然地感受那些美景。但还有一种方式,是与以上两种都不同的,躺下时在一处,醒来后在另一处,你知道会在梦乡中游移到另一个地方,但你却想不到那里的样子。揭开这样的谜是种很有感觉的体验。

乘坐游轮的体验就是如此。夜晚安然入睡,清晨自然醒来,走上甲板,已是一片云雾缭绕、山水朦胧。此时,广播响起:巫峡到了。“巫山云雨”恐怕是三峡流传于世间最著名的风景,而当你真的看到它时,会有一时词穷的感觉。因为清晨的云雾很多,两岸的山不甚清晰,然而似乎来到这里,为的就是体验这种朦胧感。巫山十二峰,有些看见了,有些看不见,看见的可以欣赏它的美,看不见的可以顺着方向去想象它的样子。幽深秀丽、迂回曲折的巫峡有着太多的动人故事,也有着太多的美丽诗篇。

这其中最动人的故事是神女峰的传说。巫山十二峰中最著名的是神女峰,因为它形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传说在久远的古代,巫山附近年年洪水肆虐,西王母的幼女瑶姬路过此地后疏导治水,之后她为了保佑人民平安,立在山头守望,久而久之,便化为了神女峰。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我听过最美丽也是最脍炙人口的诗篇了。的确,巫山的云太朦胧、太氤氲,再加上两岸层峦叠嶂、群山绵延,这种美是有足够遐想空间的,你一眼看不透她,而她也在持续地展现各种新的韵味。元稹的这首诗还有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对前两句诗的延续——经历过沧海的波澜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震撼,陶醉过巫山的云就不会再因别处的云而触动,虽常在花丛里穿行,却无心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唯有你。

很多人进行了对比,没有哪个地方的云雨可以美过巫山。就如同很多人怀念曾经的三峡,觉得那些当年的美景是无法超越的。还如同《三峡好人》里的故事,多年过去,人们还是会去怀念并追寻曾经的过往。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有的时候,遗忘比什么都来得容易,但是总有一些最纯美、最珍贵的东西是不应该忘却的,它们也许是本性,也许是初心,也许是感情,纵使回不去,偶尔也需要让它淡淡地释放。尽管,有的时候怀念会很苦涩,甚或是有“曾经沧海”的压抑,但生命不就是有各种悲欢喜乐的吗?在巫山的云雨中,你是否会想起某时某刻,某景某人?

人们都知道三峡,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小三峡。过了巫峡,可以换小船游览小三峡。小三峡是长江支流大宁河下游流经巫山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三段峡谷的总称,风景秀美,奇幻无穷。游这里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长江的峡相比,小三峡两岸的山峰更显得奇,树木也更显得绿,山上的悬崖时而还会出现一些古栈道,让整个风景更显得千姿百态、神秘莫测,人也会希望自己成为永远的三峡画中人。

小三峡过后,游轮就要行至三峡的最后一个峡——瞿塘峡。到了瞿塘峡,雄伟壮观的感受更加明显,两岸的山甚是陡峭,大都是垂直的,壁立千仞是这里最好的写照。瞿塘峡的峭壁上有很多题字,其中有一个“夔门天下雄,船只轻轻过”道出了这峡谷历来的雄伟,不过这几个大字如今距离水面和游轮都很近,在截流蓄水之前,它离水面百米之高,想来是更加震撼。瞿塘峡的西端是夔门,是第五套人民币十元的背景图,电影《三峡好人》里主人公曾拿着钱币对比现实中的夔门。夔门的美景在于长江北岸的赤甲山和南岸的白盐山夹江对峙,两岸崖石如刀削一般高耸入云,而赤甲山因岩石含氧化铁呈现铁红色,白盐山因岩石含钙呈灰白色。游轮进入瞿塘峡之后,江面渐窄,江水渐清,逆流而上的感觉是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势豪迈所不同的,但这却也随着风景的日渐险奇而让旅程渐入佳境,船行向前,美景帧帧展现,那种感觉很美妙。

如果说大小三峡是以风景著称的话,那么三峡之后的景致则更多是以人文气息为主了。三国时“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当年刘备讨伐东吴,夷陵之战遭遇陆逊火烧连营,兵败后退居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如今的白帝城,由于三峡水位的上升,已经从一座城,变成了一座岛,但白帝庙等建筑依旧保存,白帝托孤的场景亦有重现。之前人们需要从山下登上长长的台阶到白帝城,如今船停在半山中,攀登倒是无需那么费力了。在白帝城游人还可以感受到浓重的蜀汉文化,当年刘备的托孤既有一代英雄的遗憾与悲凉,又包含了耐人寻味的智慧和艺术,《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历朝历代,能臣与幼主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猜疑、隔阂甚至更严重的变乱,然而刘备与诸葛亮这番心照不宣的默契,既是信任与忠诚,也是一种欲擒故纵和鞠躬尽瘁,最终尽管蜀汉二世而亡,但却因其忠义而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和白帝城相比,张飞庙则经历了重大的考验。原址在重庆云阳老城的张飞庙,因为三峡工程建设,整体搬迁,这是当时三峡工程中唯一一个整体搬迁的文物建筑。搬迁后的张飞庙在原址的上游三十里,一群古建筑掩映在半山的翠绿之中,清幽而又不失威严,从江面就能看见的庙前石壁的“江上风清”四个大字,雄劲有力,如同当年当阳桥上一声吼的燕人张翼德。然而,在张飞庙中,除了有纪念这蜀汉忠烈猛将之外的主殿之外,还有纪念“诗圣”杜甫的殿堂。当年“安史之乱”后,杜甫在西南漂泊数年,其中在夔州(即今奉节)客居两年,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而其中《登高》一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张飞、杜甫,一武一文,两个年代不同、生平迥异的人在这里被后代的人们合庙供奉,而这文物古迹中的一个独特代表,更反映了人们对于勇武和文化的同等敬仰。

游完整个三峡,你会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如此的美景诞生在长江之上。山水之间的秀美幕幕如画,也会让游人感叹于人类发展对自然的改变。有些原有的风景被淹没,有些未被淹没的风景变了角度,因此,很多人会怀旧,怀念被淹没或者无法重现的一切。

电影《三峡好人》里的奉节县城,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城淹没,百姓移居,电影中斑驳的墙壁、飞扬的尘土、念旧的眼神、黝黑的肩膀记录下了那真实的瞬间,但是电影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他们无法作用将要发生的变迁,但是他们可以主宰自己,面对未知的新生活依然保留着坦然、平静的心,一步步走下去。一如那十元纸币背后的夔门,它始终那样美丽,如纸币一般轻盈。我想,三峡也是如此,变迁让三峡的风貌从过去的淳朴走向了成熟,也让三峡更加具有生命的张力。

倘若变化不可避免,那就任其自然地美丽下去。

三峡很美,经历过变迁的三峡更美。

只有经历了大风大浪的磨砺,才懂得稍稍退后一步对于生命的重要。

橘子洲头的伟人性格

不知道提起长沙,大家会有什么感受。对于我而言,那种感受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冲击感,这冲击感来源于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历史和伟人性格。如果说去很多别的城市,可能是因为某些风景,那么去长沙,则纯粹是因为一些伟人。

这其中最具冲击力的,毋庸置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沁园春长沙》,我每每读起,都会深感句势豪迈,底气十足,而这其中浓重着笔的橘子洲,自然成为了长沙之于我的最大念想。

从长沙市内至江边轮渡,可坐快艇到橘子洲公园。江心之中的绿洲,风景的确很好。去的时节正是仲夏,树木茂盛,橘树林生机正浓,树上已经挂满果实,虽未成熟,但依旧令人欢喜。这般光景让我想起秋季北京的一些地方,比如挂满银杏的钓鱼台,结满柿子的植物园。每每我走在城市中挂满果实的树林中,总会在赏景之外,有额外的充实感。

其实站在橘子洲头,那种极目楚天的视觉在百年间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看到的除了湘江、绿洲,还有长沙的现代模样,但也许是因为头脑里先入为主的思想,总依稀想在这现代城市的视野中找到一些历史的气息。尽管橘子洲头竖立起了青年毛泽东的塑像,用一种极其直白的方式加以怀念并告知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的冲天豪气,但我更加觉得,这片秋水长天之间留下的豪气其实无需任何具象的渲染。

1925年,正是中国社会凋敝、前途迷茫的时期,军阀割据混乱,新旧思想碰撞,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正在摸索未来到底走什么样的救亡图存道路,那时的毛泽东即能写下这样一首词,词中尽显志在必得,似乎对未来已胸有成竹。我想,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众人迷时他独醒,在时局混乱、前途未知的境况下,内心能够充满坚信和刚毅,并指引自己奋斗前行。而写下这首词的两年后,毛泽东就建立了起了中国工农的第一支武装和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启了一番伟业。

再往前追溯一个世纪,另一位湘人也曾左右过中国的时局,他就是毛泽东钦服的一代大家曾国藩。在长沙城西南,有一处静谧之处,那便是曾国藩的墓冢。墓冢虽历经多次破坏,但经过多次修复,如今仍安处在岳麓区桐溪寺后的伏龙山上。这些年,有关曾国藩的书籍不胜枚举,很多人研习曾国藩的为人、为官、治家、治国之道,因而前往曾国藩墓凭吊的游人亦是络绎不绝。所以来到长沙,自然需要回顾曾国藩与长沙的关系。

长沙可以说是曾国藩真正的发迹之地。假如没有太平天国,也许曾国藩会如同很多历史上的官员一样,虽可名列正史,但恐难流传民间,因为当时已经做到几部侍郎的他,作为汉人已近满清官位之极。但正当他在湖南替母守丧之时,恰逢太平天国席卷南方近半个中国,长沙城朝不保夕。曾国藩临危得到几位显达的举荐,随后受命在长沙开办团练,他广募能人,令行禁止,从严治军,迅速锻炼起了一支骁勇之师——湘军,而后一步步击败太平军,曾国藩也一步步成为晚清第一重臣。

在我看到的书中,关于曾国藩在长沙练兵起兵这一段的记载,大都浓墨重彩地书写他的强势手腕——他在与绿营豪绅的博弈之中始终刚正不阿,塑造了湘军的影响力;他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始终悍猛不软,打造了湘军的战斗力。历朝历代,湖南将帅辈出,这与湘人刚烈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恰如同湖南菜的辣一样,那种辣是味觉中极致的体验。

但是,在曾国藩身上,不仅仅具备这种“辣”和性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倾其一生所倡导的修身养性之道,以及中庸的为官艺术,这不得不引人深度揣摩。曾国藩的成功就在于他不仅有超强的治军、治国、治家的能力,而且可以恰到好处地使用和驾驭这些能力。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放,更要知道什么时候收;不仅知道什么时候冲,更要知道什么时候守。这些做人做事的艺术,也恰如同湖南菜的味觉体验一样,辣的地方辣到极致,而香的地方又极尽可品。

对于一座城,它吸引游人的魅力,除了武功之外,亦需文化。在长沙,有一个最汇集文化思想的地方,你若不知如何前往,路上任意一个妇孺老幼皆可为你指途,那就是岳麓书院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大门两旁悬挂的对联,开门见山地突显了此地的文化传统。“唯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短短八个字,道出了楚地出人才、岳麓汇英杰的历史。

岳麓书院成名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极为发达的北宋时期,现今悬挂在门额上“岳麓书院”牌匾亦为宋真宗赵恒亲笔所题。在岳麓书院比较著名的历史当中,就有一段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此讲学,从学者达千人之众,这也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的先河。

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麓书院的格局也遵循了理学的精髓,那就是清晰、分明。岳麓书院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分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规划格局思路清晰、脉络完整,各部分自成体系又互相连接,合为整体。这种感觉尤其是当游览完了岳麓书院,回顾整个格局时,会对这种建筑的气势恢宏,以及它背后包含的清晰纹理留下强烈的感受。

仲夏时节的湖南天气炎热,但岳麓山上凉爽甚多。青山绿水,白墙褐瓦,空气中充盈着安详和静谧的味道。精湛碑文,绝妙楹联,文字间散播着思想和文化的灵气。岳麓书院中最具文化氛围的当属它的祭祀建筑群,它们仿佛一片闪烁在人间的璀璨星光——文庙祀孔,四箴亭祀程颢,濂溪祠祀周敦颐,崇道祠祀朱熹、张栻,船山祠祀王夫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此刻我只恨自己书读得太少,对于很多历史不甚了解,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入体会这样的人间宝藏。

潇湘之地,盛产大家。行走在这里,很多缘由不在于观景,而在于念人。念人的目的就在于追寻先人思潮、找寻文化信仰。长沙的圣人、伟人、哲人太多太多,他们的人生轨迹不同,造诣有别,但他们在此明晰了天人之理,在此看清了谁主沉浮,他们出自于此,大成于此,势必有这片土地的原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耳熟能详的诗,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无论面临的是乱局还是安稳,无论自身要做的是承上启下还是重建日月,唯有确保自己不断吐旧纳新,始终清晰理性,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作为。毕竟,我们主宰不了光阴和外部环境,我们能主宰的只有自己的思维和性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