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园杯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09:00:50

点击下载

作者:大赛组委会

出版社: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园杯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

明园杯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试读:

大赛序

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凌菲菲

本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明园华文杯上海市民文学创作大赛》让我看见了不一样的上海,不一样的上海生活,不一样的上海市民。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依然有这么多人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对上海这个被称之为魔都的城市的热爱。

华文创意写作中心给了所有写作爱好者一个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表达对上海生活的热爱,表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在这次大赛中,我看到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品,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它需要每个有梦想的人去追梦、筑梦,也需要每一个你我去创造新的天地。

在这样繁忙的生活中,依然有这么多年轻的、年长的文学爱好者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保持着对文字的探索和热情,这是非常难得的,阅读是心灵的盛宴,写作是灵魂的探险,本次大赛文集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探险者、爱好者、创造者。

文集中的每个故事都精妙独特,每一个人物都跃然纸上,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文学爱好者和无数个鲜活的面孔,造就了今日的上海,给魔都带来了活力。华文中心能为广大市民打开这样一个创作平台,这是新文学思路的良好开端,也是新文学平台的良好推广,是所有文学爱好者的福音。

希望我们的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热爱,能有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进来,共同分享上海的美好。同时也共同见证华文的成长和壮大。

明园集团二十载风雨,二十载进取,在房地产、工业投资等领域,用心经营,有所建树,这些跟社会的支持分不开,跟上海市民的信任分不开,发展不忘回报,在此次明园杯2015上海市市民文学创作大赛中,我们也做出了一份贡献。明园集团一直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因为用心耕耘,才有今天的一分收获,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同样跟大家尽兴心与心的交流,共创价值。

感谢上海市文化局,感谢大赛的各合作单位、协作单位!感谢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参与!

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2015年5月10日

精彩的世俗

赵卉如

多种多样的生活在上海这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中不停歇地演绎着。让我印象深刻的很多瞬间,不是在流光异彩的外滩感受到的。外滩、南京路,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与奢华咫尺相隔,但可望不可即。但在古色的弄堂,在小小的咖啡店,在一个赶地铁的早上,我们却可以发现更加亲切,传递着意义的生命力量。与陌生人的邂逅,让我受益良多。他们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讲述着平淡中的精彩。(一)精致的咖啡店服务员

14年,我在博览中心做翻译兼职时,与一位咖啡馆的站台有过10天的接触。在她的身上,我知道了普通的生活中如何做到优雅有度。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的声音。很清晰,没有杂质,有底气,但又不浑厚,听起来很悦耳。10天,我们穿着统一的宽松的工作服,可还是遮不住她略显苗条的身材。在打量她的时候我发现她对细节很留意。微卷的黑色浓密短发,但没有一丝毛躁。脸上虽有少许的斑,但皮肤很白净细腻。聊天的时候,她说自己已经40岁出头了。耳饰、项链、手链是成套的,是比较传统的样式。白银色的载体上分别镶着几颗钻石般的装饰。感觉她戴了一些时候,我想这应该是结婚时的礼物。但依旧很有光泽,亮钻也是闪闪发光。我们规定要穿白色的鞋,她穿的是一双橡胶底的平跟软面鞋。鞋头有着一点纹路装饰。我知道那是特别舒适的鞋型。

每天早上她都会带便当来吃,隔两天就会换一种式样,花卷、寿司、海带、炒饭等。一次无聊的时候问她,做这些,早上要多早起来呀。她很平静地说到,我老公每天早上给我做早餐。

每天站台,从早到晚,几乎不休息,她说,在咖啡馆里站惯了。看着我,说道,女孩子要学会吃苦。我做事总是有些着急,她每次看到,都会过来,边告诉我不要着急,边和我一起做。

这只是一个朴素的咖啡店营业员的生活剪影,能感觉到她的知足和幸福。她对细节的注意,正是生活热情的释放方式。这样的精致,感染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二)夕阳下的母女

12年刚进大学,还在参加军训。军训快接近尾声的一个傍晚,夕阳还留存着小半边面容,把仅剩的金光专情地洒在草地上。我好不容易在这时感受到闷热中夹杂的一丝清风。这时,夕阳里出现了一大一小的两个背影——母女俩。两人穿着母女裙装,妈妈很开心地看着女儿,女儿好奇地指着前方,突然跑了出去,妈妈看着女儿向着阳光颠颠地跑去。

这只是一个场面,并没有很多故事情节。只是母亲和孩子晚饭后的散步。可那时,我在想,自己怎么不是画家,画家怎么没有捕捉到这一细节,在纸上勾勒出眼前的画面——夕阳下的母女。(三)拉小提琴的男子

我想起自己之前在微博里看到的一条国外地铁讯息,一位乘客为哭个不停的宝宝拉提琴,宝宝转哭为乐。没想到自己在14年“五一”的晚上,与同学兴尽而归,在地铁上看到了类似的场面。在我昏昏欲睡的时候,听了一段琴声。开始以为是乞讨的人随身带的音响。声音越来越近,和往常听到的还很不同,悦耳轻快的世界名曲。抬头一看,是一个小伙子在非常投入地拉奏,时不时特意在某位无精打采的乘客面前停留一下,意图帮他战胜困倦。

这个别样的举动自然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很多人投去欣赏的目光。他的背上贴了一张纸,是他的微博号。为着小伙子把自己推向这么“广大”的舞台的勇气和出色的技艺,不少人好奇地掏出手机拍了下来。

更让我惊讶的是,第二天晚上,差不多那个时候,我坐着另外一条地铁线。在某站停靠开门时,站台上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他这样的坚持,和敢于挑战自己的行动,一定会为他的梦想助力不少。(四)“自食其力”的乞丐

14年10月,还是在地铁上看到的,一位乞讨者。职业乞讨者总是让人嗤之以鼻。但他却“很受欢迎”。他双腿截肢到膝盖以上。扶着柱子穿梭在大家站立的缝隙,腰上挎着一圈很有名的一个牌子的餐巾纸,喊着“一块钱一包”。不时有人递去零钱,他接连说着“谢谢”。这也是这么几年来,我第一次有愿意“捐”钱的冲动。(五)旁听《诗经》课的八旬奶奶

14年的秋天,我在听一位在《诗经》研究领域非常出名的教授的课程。第二次课,我发现第一排的边上多了一位年迈的奶奶。开始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但并未多留意。可接下来的几堂课她都在那个固定的位子上,偶尔还和教授交流一下。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第五次课,我特意提前一些时间到教室,坐在第一排的中间靠边的位子。她还没来。过了一会儿,听到旁边有人问了一句,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抬头一看,还是那位奶奶。我很高兴地点点头。我还没开口,她开始问我桌上摆的一本书的内容,话题就这样铺开来了。我的疑惑也有了答案。她介绍自己以前也是大学老师,不过是教工科的。惋惜地告诉我,他们上学的时候,对专业有一种误解,觉得只有学理和医学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下品”。后来,发现文学艺术有很大的魅力。但上班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很难得去听这方面的讲座和课程。她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正如同她紧接着讲的话,现在退休了。我就每天到大学“蹭课”。然后,开始得意地给我推荐她听过的很多含金量很高的课,文学院的、美术学院的,等等。此时,我心里也不禁感叹,怪不得年近八旬的老人,气色这么好,有着文化的浸润。总是有着舒朗的笑容,脸上虽有岁月刻下的斑迹,但沧桑之外更多的是活力和阳光。

接下来的5次课,我们都坐在那两个固定的位子,奶奶做笔记的认真促使我更加专注。那门课,对我而言,因为老奶奶,变得更加特别。最后一节课,我意识到奶奶要继续“奔赴”其他课程了,有些不舍。而奶奶,赠予我的两字,为我前行的路上增添一份动力。

善良的奶奶,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在上海的“快节奏”中,在地铁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其实有更多机会去发现丰富多彩的性情。生活是“快节奏”的,但我们自己可以在“快”中“慢”下来,捕捉很多打动感染自己的瞬间,让琐碎的世俗生活变得精彩,充满希望活力。

一段故事情

苏流

今日的上海又是一个雾霾天,明明是正午12点,却有镶着黄褐色日晕的太阳慵懒地挂着,周遭混沌一片。

夜幕未落,我还在泳池里,一个青青的苹果下肚,游了两个时辰的结果便是抽搐恶心,孤立无助时想起的竟然是给远在天津的你挂电话,但终究号码没有拨出,毕竟人不属于自己的。撇开这一切,今天还算是个好日子。

入夜的衡山路喧闹起来,街边精致的咖啡馆坐满了衣着随意却又暗自透出奢华的青年人,嵌丝雕花的陶杯盛着丝滑剔透的咖啡,糯糯的奶油悬在上面,银质的小勺一搅,晕开了,又有白白的奶昔倒入,在其中勾出奇幻的图案,融有浓浓奶香的咖啡,于纯涩的清咖,又多一份清纯温婉。唇边的印记染上杯沿,揉花了白瓷,若是有心,伸出舌尖一舔,便又白净如出。修长的指圈住杯,微微额首,灯光打下好看的阴影。品味咖啡是一道精巧奢华的过程,正如每个人应需细细琢磨的人生。

各色的小酒吧充斥着五光十色的年轻人,夜是他们的天下。性感的豹纹装、纯情的小百合,一袭黑色劲装的男士总是受欢迎的,角落坐着的冷色男人大概也吸引着少女们蠢蠢欲动的芳心。

这是我泡吧的第一夜,偶遇一个年纪大不了我几岁的年轻女人,借着酒劲熟络起来,分享彼此的故事。

女人说,这是一段深埋的记忆,虽然我现在很幸福,可每当夜深人静一人独处静室时,总会克制不住地想起这个男人,这个自己唯一动过心却始终不得的男人。

经年后,再见他,不禁想起那句话——“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那个男人,一身素白的唐装,个头不怎么高,比起十年前稍稍留长了的黑发,明明身旁挽着一个与他如此格格不入的女人,却不可否认的和谐。

我的心狠狠疼了一下,这个男人,依旧自我,一切都恰到好处,却难以接近。

我知晓他的名字是在十年前,十几岁、最美好的时光。这是一个我早已耳熟能详,却从未见过真人的名字。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会萦绕在身边一辈子,难以割舍,却不曾拥有。

那是一个深秋的拂晓,早露深重,布满灰霾的天空使原就苦难的高中更加压抑,绛红色别墅成群成群的排列,我一个人走在通往操场的青石路上,身旁的竹林偶尔发出野兽般的吼叫,不时前后张望,生怕竹林中会猛然蹦出鬼怪。“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自己现在的行为呢?”明知人家对自己不感兴趣,却硬是为了能跟他多相处一会,牺牲睡眠时间,爬起来装浪漫,观天象……

见了他,相比自己的臃肿,他穿得单薄,一件校服西装。

他举着望远镜的执著深深牵住了我的目光。我立在他身后,偷偷摸摸的把手机调成静音,拍下了这样背影,一副丝毫不伟岸的身板,可就是让人移不开眼,以至于在很多年后,这部拍下背影的手机,早已不在我手中,却依然保留着这张照片。

我曾想,忘记他吧,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可每当天空湛蓝、深秋露重的时候,这个身影总会浮现在脑海中,尤其是在我到伦敦念书后,遥望矗立在雾霭中的伦敦塔尖,这个身影就会无比清晰。

我记得有一次模考成绩很烂,回到寝室后,夜已深,照例开小灯学习,却忍不住掏出电话打给他,也终于忍不住哭起来。淡淡的哀伤,这是我头一次当着他的面哭。没有原因,因为我从没拿他当外人。可惜仅此一次。

哪怕是入冬后的上海,太阳也还炽人,斜斜透过浓密娇翠的梧桐叶到柔软的草坪上,打出美好的细碎,站在远处伸手,有胶溶体般的光影,却是支离破碎。

亦如我的过去,心底里深深牵挂着一个人,是爱是恨却说不清道不明,总之那很久之后经过图书馆或是抬头望望天空时总能想起他。不帅不高,有点神经质,但夏日炎炎时穿着白衬衣的他总能让我的心泛起涟漪。

男生有着细碎的黑发,不染不烫,纯粹澄澈。白衬衣、卡其裤,完全不是其他打球男生的模样,但在他身上却那样和谐。一个漂亮干脆的上篮,他有一双修长的手。

那是一段记起便会牵扯全身疼痛的回忆,那一段可以被称之为青春的回忆,经过了惨痛的高考,绝望的恋爱,亲人逝去。我甚至都不知晓是如何从中恢复,继而坚定的走下去,一点一点在绝望中成长,过着让人心羡的生活。

一段故事在她嗓音沙哑的余韵中结束了,时钟敲碎了凌晨两点的寂静。

你知道“布鲁姆斯伯里情事”吗,女人这样问我。“听过一点点,Vanessa、Clive、Virginia……充满了性与才华,相当混乱的世界”“呵呵,我年轻时也这样觉得,但是反复咀嚼这些故事,还挺美好的,活生生也血淋淋,你不会再遇见相似的人了。”

Blues渐渐弱下,又一个夜结束了,每每曲终人散时最为伤感,酒吧也不例外,天亮了大家又是另外一个人。只有每夜在此的酒保,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听过一个又一个故事。

这是上海的夜,每晚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一拨又一拨黑衣隐藏下的绮丽不曾重复。

记忆中的映像

苏流

一座不起眼的小楼,立在平川路107号,太阳将将醒来,照亮了古旧建筑的一隅。门口的猫咪慵懒地伸了个腰,这是一只活了二十几年的老猫。它奶奶的奶奶就生活在这座房子里,一代又一代,直到周遭的石库门逐一拆除。

门框还是那一圈石头,门扇还是那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门楣是弧形的山花楣饰,外墙是青红砖,细部有雕花刻图。

左厢房被稍加改造,做生意用,这是一处上海颇有名气的盲人按摩店。

客人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弄堂里回响。

傍晚斜阳渐冷,空气中仍触得到微微暖意,甬道灯影昏黄,高墙的边角依稀辨得时间的痕迹,诉说着建筑厚重的历史感。这时,店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他一身织锦唐装,领口与门襟止口处有镶色料滚边,前门襟处一排七粒葡萄扣,腰间别有一串玉珩,坠下一穗盘长结。

只见他推门进入,来到左厢房打量一番后,说道:“这屋子的光景,是大不如从前了!”“这……怎么说?”我的爷爷问道。“这屋子,是从我祖父的祖父那里传下来的。当初,这一隅,有一张八仙桌。”

仿佛,透过梨木雕花门,可以看见朦胧烟雾中那位年岁已高的老人,立在一张八仙桌旁,花白的发梳得一丝不苟,身形佝偻却有双目传神。“我可否四处看看?”来人客气地问道。“自然,自然。”爷爷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他穿过天井,来到长窗落地的客厅,时而点头,像在称赞厅内布局,又时而露出惋惜的表情,仿佛在苛责我们破坏了这栋房子的历史。“这通往二层的木扶梯,我祖母常常打了团锦结、酢浆草结、如意结来装饰的,如今空荡荡的,看起来颇为不习惯”,说这话时他脸上挂着一丝苦笑。

来到后天井,他回忆起,“这处,是我幼时最喜欢呆的地方。我常常躺在祖母的安乐椅上,捧一盅群体种,渴望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却……”他没有继续说下去,我却是知道的——对那种孩子心境,不复存在的念想。

平顶附屋上到“亭子间”。“这是祖父练字的地方,他写的是柳体,惯用羊毫,砚台内是百分之七十的原装‘一得阁’配百分之三十的水,浓度适中。”“对了,晒台。祖父喜欢米兰,我妈妈则独爱夕雾,晚风飘香的那种意境,不复当初了。你们这些玻璃海棠,倒是也不错。”说罢他便站立一旁久久无法回神,表情有一丝迷惘,似怀想着什么,又像在挣扎。“来做一次按摩吧!”而后他招呼爷爷,“早就听说老师傅手艺好,我也享受一回!”

伴着莲花香炉内的香气,客人跟爷爷缓缓地讲起了这座房子曾经的故事,低沉的语调弥漫在房间里,透过袅袅烟雾回到过去。

然而,

一觉醒来。

亦梦亦幻。

与上海的重逢

肖琦慧

上海,西藏中路和福州路的转角,是来福士广场,这里永远有在等待和被等待的人,也有来去匆匆的人。某天夜晚,穿梭于广场外的人群中,从身旁流过去的一张张不同的脸,夹杂着高低起伏的说笑声,灯红酒绿下,犹如一道光景。喧嚣之外,一种独处感油然而生,使我渐渐抽离这股人流,带着隐约的隔离。

悉尼,乔治街和皮特街的转角,是某个公交车站,这里永远有在等待和被等待的人,也有来去匆匆的人。某天傍晚,等车时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从他们的肤色、言谈和妆扮上,看到来自不同文化的烙印,心中暗暗猜想着他们来自哪里,又去往何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纷杂之外,又一种独处感油然而生,作为这座城市的过客,带着隐约的隔离。

两座城市的交叠。不同的时空,相似的心境。从一种独处感到另一种独处感,隔了一年的光景。在上海生活了25年的我,似乎有了倦怠。对西方世界充满极大的好奇,憧憬在另一个国度独自闯荡的各种精彩。为了逃离眼下没有盼头的生活,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几经折腾,只身去了悉尼,寻找另一种活法。

在悉尼的一年,憧憬变成了现实的印迹,在26岁的青春里写下情感和记忆。有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收获,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败。此时,回到上海,回归一贯的生活轨迹,悉尼成了渐行渐远的梦境,飘渺而模糊,对于阔别一年的上海,我却看到许多未曾感受的美好。

去年四月,正值秋天,信步走在悉尼大学对面的Glebe小街上,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惊喜:花香四溢、琳琅满目的杂货店,老板娘和意大利老太太亲切地交谈着;飘来阵阵书香的二手书店,人们在优美的乐声中静静地淘书;路边香气逼人的咖啡馆,坐在小木椅上一边啜饮一边读小说的法国女郎;两耳塞着激情的音乐、大汗淋漓地沿街跑步的英国小伙儿……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欧洲风情,仿佛闲荡在某个欧洲小镇上,是在外国电影中看到的桥段。

沉浸于此的时候,想起了同样充满异域情调和小资情怀的上海。田子坊的曲径小道和别致的小店,新天地的活力、奢华与怀旧,思南公馆及法租界一带的幽静与典雅。对于这些地方,记忆中,只有带着远方的亲朋好友做游客状地参观,却很少带着一颗探索的心去发现它们的美丽。

于是,外滩对我而言不再只是游客的聚集地了,带着欣赏悉尼歌剧院般的心情在外滩的步行大道上欣赏浦江两岸靓丽的风景线;位于法租界的复兴公园也不再只是路过的一片绿地,在温暖的下午也可以闲情逸致得坐在草地上,正如悉尼的海德公园,仅一条马路之隔,那边是奢华的购物,这边是绿茸茸的草坪,慵懒闲散的人们或坐或躺,怡然自得。经过人民广场的沐恩堂时,也会驻足进去看看,正如每次路过悉尼市中心的圣安德鲁大教堂,会放慢脚步,随着悠扬的唱诗班乐声和人们虔诚的祷告声,感受心灵的沉静。周末,新天地的创意集市、思南公馆的文学之家读书会、上海外滩美术馆的艺术之夜,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上海多姿多彩的文化与生活脉络。

当我们欣赏名画时,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看,才能全面地感受它的美妙。悉尼的生活拉开了我与上海的距离,让我再见上海的时候多了一份新的感知。对于这个世界的观感,在越来越多的经历后,慢慢拼凑出轮廓。不同的经历拉开了过往狭窄的视角,于是看得更远、更广,内心也随之丰腴。汲取身边的事物,情感和记忆,用心感受,无论身处哪座城市,都有一番美妙。

此时,手中捧着简·莫里斯的《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字里行间的温存,又唤醒了我对于那座城市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如书中所言,悉尼是看不透的,同样,如今的上海,也是看不透的。

上海,我爱你

云上霞

上海,这个城市的名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靠着海边,去到海上,漂洋过海,抵达彼岸……上海,是我成长的地方,从童稚到大学,我都一直在这里,我的摇篮,我的课堂,我做过青涩的梦的地方。

后来,我长大了,国门也打开了,我飞越了国界,去了遥远的欧洲。那个成为第二故乡的城市,恰好又让我想起上海,也是个很大的港口城市,依河傍海,船来舟往,也许是命运的巧合,让我不要离(上)海太远……

那些异国的人们,常常好奇地问我“你从哪里来?”,我便带着些自豪地回答:“上海!”他们马上点头明白了。慢慢地我了解到,那里的人大多只知道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还有就是长城。如果我告诉他们我护照上标注的出生地——江苏,一定是没几个人知道这在哪儿。

一眨眼,时间过去了二十年,在他乡漂泊的日子过得真快。对故乡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淡,反而越来越浓烈,这出乎我原先的预料。或许,这与我的工作有关,我经常担任翻译;或许,因为老是有人问我关于中国的问题,老子的“道德经”等中国经典,我是听外国人提起后才找来读的,我的学校教育中根本缺少了这一块。我开始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同时对故乡的发展特别关注,越发觉得我的文化之根深深扎在中国,不可改变;我的血脉之情与故国息息相关,不能割舍。

有十年我年年回到上海,每次都看到她展现出新的面貌,让我欢喜和兴奋,然而,当我开始熟悉她时,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又一晃而过,我又要离她远去了。终于有一天,我做了个重要的决定,提起行李箱,告别客居地,又回到了上海,就像重新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现在的上海已经不是我小时候的模样,原来住过的里弄,早已矗立起高楼大厦,位于铜仁路的小学,也不复存在,眼前呈现的是一大片繁华热闹的商务中心,静安寺也变得金碧辉煌起来……

行走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有时我会穿进尚且存在的弄堂小区去,看看那些石库门,看看那些横七竖八的晾衣杆,看看依在墙上的自行车,还有坐在小凳上择菜的阿婆,好似又穿越回了童年的时光,看到了打弹子的男童鞋和跳橡皮筋的女同伴。

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的两条生命河,外滩和对面陆家嘴的滨江大道更是上海的第一张名片。

记得有一次我和外国朋友在江边徜徉,落日余晖穿过云层洒向浦江两岸,这时一艘银灰色的飞艇出现在黄红蓝相间的天空屏幕上,尾巴上还拖着一幅长长的广告带,好像电影中的画面,不禁给人一种绝美的不真实感。待到太阳落山,华灯齐放,勾勒出万国建筑群的轮廓,黄浦江上,大大小小的观光游艇张灯结彩地从面前驶过,外国朋友不由地赞叹道:“这是在做梦吧!”我明白,这不是做梦,上海的这幅美景,比起香港维多利亚湾更胜,因为江面比海面窄,所以浦江两岸的景色具有更大的视觉冲击力。与世界上其它城市水域相比,也都胜出一筹,因为那里有美丽自然景色的却没有成片的漂亮建筑群,有巍峨建筑群的却缺乏优美似绸带的水流将之挽起。“上善若水”,水能带来活力和气场。因为喜欢水,所以就喜欢住在离水不远的地方,现在我站在落地窗边,眼前就是苏州河。原先的棚户区已大部分拆迁,剩下的老厂房改造成了创意园区。记忆中夏天发臭的混浊河水,早已变为清流,不时还有人在这里捕鱼捞蟹,一年一度的国际龙舟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苏州河沿岸已经成为上海的高档住宅区域,绿化景观也不断得到延展和提升,这条蜿蜒流经上海主城区的河流成了沪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苏河上一定也会有游船开通,让市民享受河上清风,尽赏两岸景色。

新与旧,洋和中,交替更迭,交互融合。这里,依然到处在拆旧建新,移花换木,城市在不断地扩大版图,记忆中的痕迹逐渐消失,虽然内心有点惆怅,但是仍然为家乡的快速发展感到高兴和自豪。

从茫茫大海到浅浅滩涂,从小小渔村到雄踞一方的大都市,这个城市不就是建立在不断的改变和创新上的吗?

上海,一个东西交融,华洋共处的地方,兼具北人的豪爽和南人的细腻,这种开放的心态,认真的精神,包容的胸怀,不温不火的个性,成就了今天的上海特质,将她塑造成一颗东方的明珠,新老上海人都乐意生活和工作的一方乐土。

我想由衷地对你说:上海,我爱你,祝愿你的明天更加美好!(完)

幸运买房皆因错

钱红春

搬进小区已十多年了,每每有人造访,都会对我的房子赞叹一番,尤其是听说如今的房价已是当初的近十倍,惊讶之余,也都会夸我“运气好”、“有眼光”、甚至说我有“先见之明”。其实我自己知道,当初买房,是因为一连串的误判或出错所致。一、会错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单位给我分了一间别人套出的旧房,比我原来的房子大了二十来平方,地段,朝向,楼层等都还不错。虽说按照单位当时的分房标准远未达标,但如果继续等待,面积可能会再增加点,其它条件就很难说了。况且当时儿子刚刚出国留学,家里就我与妻子两人,这一增一减,住房困难一下子缓解了不少,就硬着头皮先要下再说,免得夜长梦多,寻思虽然住房还没达标,但以后还有再分的机会。

可儿子每年回来都是睡地板,虽无半点抱怨,但我与妻子很内疚,妻子总是催我跟领导说说再增配一间,至少应该将面积补足。但按单位分房规定,分到房子五年后才能重新分房,急也没用。这时,渐渐听到要取消单位福利分房的传言,虽有点担心,但自以为不会这么快,何况单位还“欠”我面积呢,相信领导不会不认账。当我五年后递上分房申请时,领导说太晚了,排在我前面的住房困难户还有许多。我一下子糊涂了,单位年年分房,困难户怎么越分越多?原来是有些人分到房子后,未满五年就又以其他理由再次提出分房申请。我说:“不是说好分房五年后才能重新分房吗?”“是啊,但没说一定要五年后才能申请,申请是不受时间限制的。”领导振振有词,我却无言以对,是我会错意,将申请与分房当成是一码事了,后来连分房“末班车”也没赶上,真是亏大了。

怎么办?只好对妻子“忆苦思甜”,比起结婚之初住在七平方米的亭子间,现在已好了不知多少,这么一想,才稍稍心平气顺。但看到儿子回来总是睡地板,心里实在不是个味,于是咬咬牙,决定自己掏钱买房。二、走错路

过去的日子不算富裕,但再怎么苦,从来不敢举债,家里要添置些什么,也是等有了钱再办,图的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无债一身轻”。所以当时我与妻子化了半年多的时间,先后看了十多处楼盘,都因囊中羞涩无功而返。这时,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两个外国老太太碰到一起,一个说:“我终于还清了买房的贷款。”——她已经享受新居多年;另一个说:“我终于筹齐了买房的钱。”——她刚刚开始购买新居。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两位老太太先后买房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两种消费理念造成的生活差异,使我对贷款买房有了点新的认识。

有一次我与妻子闲来无事,在一条车尾广告的指引下,一早乘车来到某轻纺市场想淘点便宜货,可从另一出口离开市场时,竟然找不着回家的车站了。那天天气很热,路上连找个人问路都很难。这时已近中午,我与妻子又累又渴,正想歇脚时,只见不远的一条横马路上,有辆装满西瓜的小板车靠在路边,我与妻子快步走上去,不问价钱就挑了一只。吃完西瓜,觉得舒服多了,就顺着这条马路继续走。走着走着,走过一座横跨马路的牌楼,一幢幢新建的住宅楼矗立在眼前。那里紧挨着有三个住宅小区,其中有个正在建设中,嘈杂的工地热火朝天。这时,我听到有列车在道轨上行驶的声音,一打听,原来这里离地铁车站很近,步行只需十分钟,于是,我和妻子踩着满地泥灰找到“售楼处”。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男青年,领我们看过楼盘模型后,就喋喋不休地介绍起来,从房型说到价格,又从环境说到交通,告辞时,他还追着我们嚷嚷:“真的想买,价格还能商量。”这话让我们动心了。回家后,我立即告诉在国外读书的儿子,儿子听了我们的描述也很支持。当我与妻子第二次去时,就签约付了定金,买下楼盘中最小120平方的房子。

等了那么长的时间,跑了那么多的地方,看了那么多的楼盘,竟在一次走错路的闲逛中,作出了买房的决定。三、算错帐

说实话,我对当时的买房政策及相关手续了解不多,拿贷款来说,只是从报刊广告中知道还贷时间最长可达三十年,就想当然地以为具体的还贷期限是可以根据自己经济能力选择的。我们七拼八凑缴了首付款后,还须向银行贷款三十多万元,我以最长三十年还清贷款的测算,每月还贷大约在一千多元,这点钱还不至于影响家庭的日常开支,即使我们还不完,将来也可以由儿子接着还。

谁知为我们代办房贷的发展商说,按银行规定,还贷期限最长只能到贷款人年龄的65岁,我只有九年多的还贷时间,这么一来,我每月平均要还四千多元。这远远超出了当时家里每月的全部收入。发展商不会不清楚银行的规定,所以要等我们签约后告知,多半是怕我们后悔,做不成这桩买卖。我与妻子一下子傻了眼,买房的喜悦顿时被沉沉的还贷压力掩埋得无影无踪。当我们拿到新居的钥匙时,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我们一时没了主意。儿子虽在国外,但他一直在读书,昂贵的学费不可能再有多余的钱支援我们,而且我们也不想为此事打扰他。向亲友借?拿什么还?这也不是办法。违约退房?这个损失可不是一点点,哪能承受得起?看来已没有任何退路了,我与妻子反复商量,决定先简单装潢,将省下的装潢款分成两份,采取“两线作战”,一份先应付每月的还贷,另一部分由退休的妻子开店做服装生意。

虽然住进了新房,却是满腹无奈。当时生意并不好做,尤以服装为甚,服装店铺天盖地,连摆地摊的都在卖服装。屋漏偏逢连夜雨,连月的亏损让我与妻子整天忧心忡忡。为了节约开支,每次到批发市场进货,都是肩扛手提挤公交车,连最起码的黄鱼车都不敢叫。虽说遇到不少挫折,但在妻子没日没夜的苦心经营下,逐渐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有了起色,渐渐扭亏转盈。数年后,我们不仅提前还清了银行贷款,还将房子重新装修一新。

现在回忆起来,如果当时不是算错帐,还真没胆量买下每月要还贷四千多元的房子。

还清了贷款,我也“告老还乡”了,妻子也见好就收,这才真正开始享受买房的喜悦。这是在买房过程中经历了一错再错,错而复对的喜悦,是远远超过房子本身价值的喜悦,是值得自豪和回忆的喜悦。如果当初在单位里没有会错意而分到了房子;如果我熟悉大大小小的街道而没有走错路;如果我了解贷款规定没有算错帐,打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自己花钱买房子。当然,我最要感激的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我不可能想到自己掏钱买房;不可能有向银行贷款买房的机会;不可能自己创业还清这么多的贷款;也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这么宽敞的房子。

在青浦文学营

朱超群

3月12日至13日二天,上海作协部分会员,在青浦文学营举办的创作研讨座谈会上进行交流,到会作家热烈发言,在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中如何写好作品,谈了各自的体会和感想,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感慨。有趣的是:会员们在会议上涌跃发言,但畅谈总觉不够;晚上休息时,还不断串门交流,都有相识恨晚之感。大家都喜欢文学,都有文学梦想。在采风陈云故居和金泽古镇时,还在三三二二一个小组,边走边谈论座谈会之事,讨论各自的写作情况和创作计划,希望作协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上海作协提供了会员这样好的一个场所,会员需要有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新作家想见到很久以来一直心目中令人崇拜、令人敬佩的老作家,老作家也想看一看后生之畏的新锐概貌;这是一个新老会员的聚会,这是一个新老作家的盛会;作协领导想到了,为会员们提供场所,因而深受会员们的称赞。总之,作协所提供的场所或平台,让会员们收获很大。

这次作协参与会员有18人,其中有加入上海作协几十年的老作家,有加入上海作协不久的新作家;有颇负盛名的著名作家,有初生牛犊的新锐作家;有80多岁的老作家,有年仅30多岁的新作家;有写纯文学作品的作家,有写畅销书的作家。在这些会员中,范围之广,涉及社会的很多部门。有做过新闻或出版工作的作家,有在电视台做过编导或在刊物上做过编辑的作家,有工厂或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作家,还有在公安战线上做公安干警的作家。有教授,有编导,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他们都是各地、各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宣传和写作的骨干力量。有曾经做过单位领导的人,有一般的普通公民,他或她,来自上海的四面八方,在上海作协的集体里,他们龙腾虎跃,走到一起来了。他们怀着一颗喜爱文学的心,怀着一颗追求文学的心,对文学的敬畏,对文学的崇拜,对文学的奉献,已经或正在执著地创作出许多令人喜欢的作品,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他们到文学营活动和聚会,研讨文学创作的经验、方法,写好作品的感悟,探索文学作品的诸多成功原因。

作协要把握时代的脉博。在今日,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伟大中国梦潮流中,要做好正面宣传。作为作协集体中的每个会员,我们要与时俱进,应该多思考如何发挥作家的责任,写出正能量的作品。最后,我们对政治上敏感的文学思潮和理论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一

在活动当天下午的文学创作研讨会上,我们首先请严志明老师谈诗歌创作的特点。严老师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浦东文学》杂志副主编、《长三角文学》杂志执行主编。上世纪五十年出生于上海浦东。七十年代开始写作,发表过儿童小说、寓言、诗歌等。八十年代主要创作和发表诗歌、歌词、散文和报告文学等作品。已经出版诗歌、散文集7部。

严老师说,诗人要过平民化的生活,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作者要多看、多学、多写,不断感受、发现和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严老师用浦东乡言讲了有半个多小时辰光,在他身上仿佛浑身散发着农民城市化人的生活气息。中等身材,皮肤稍黑,但精神良好。他写了许多现代诗,在全国各地的刊物和征文上获得多次奖项。他很认真地介绍了他的创作经验,讲到激动时,红光满面,朗诵了几首自己的获奖诗作和新创作的诗歌,以表达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执著、深情和投入。

接着,我们请忻才良老师谈散文创作的经验。忻老师是位加入上海市作家协会30多年的老会员、老作家。他不仅做过10多年的老师,口才好,还是一位老报人,从记者做起,写出许多优秀新闻、杂文和散文作品等;他更是长期在多家上海报刊上担任总编、法人代表等工作的领导。他会写又会说,为我们讲了他自己在写散文时,特别是在写游记散文等方面作品创作的成功经验。他介绍写游记要掌握旅、游、思、专四要素。旅是过程,游是过程,作者要记录感想、记录实情。思,就是思考、收获、感觉,把思考深刻的东西写出来。还特别强调专,写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写自己体会很深的东西,这就是专了。忻老师例举了自己在全国各家大报上发表的一些游记作品,是怎么写的,怎么成功发表和获得人们充分肯定的。忻老师的肺腑之言,令人敬佩。

我们看忻老师的简历: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经在中学任语文教师12年。他于1979年夏进《青年报》,历任青年修养编辑组长,采访部主任、编委、总编办公室主任。1984年春起任《劳动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市总工会七届常委。1988年秋任《上海经济时报》总编辑。1990年夏,任《新闻报》副总编辑、法人代表。1994年7月,《新闻报》由《解放日报》主办,任副总编辑。八十年代初,创办上海市企业报新闻记者协会,任首任会长、顾问。市委宣传新闻阅评督查组成员。著有诗歌、散文、游记、随笔杂文等体裁的作品集10多部著作。

作协古典组的夏咸淳老师,原来是上海社科院的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化。他说中国的散文,特别是游记散文,过去写得好的,有柳宗元、徐霞客等不少多名人,写出来的作品,至今没有人超越。希望我们如何学习古人,写出一部部超越古人的伟大作品来。

陶继明老师是嘉定地方志的专家,人品好,文笔好,几十年来为嘉定地区的历史名人撰注和校对了许多作品,自己也写了很多作品,深受嘉定地区的文人敬重。他说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勇于沉默,敢于沉默,不断练笔,不断写作,时间长了,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杨光裕老师是这次参与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过去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现在还在写作,经常投稿。不过,他埋怨现在的报刊编辑,对投稿者常常至之不理。写的稿子投稿后,大多得不到回音,仿佛石沉大海一样。他怀念从前的报人编辑,包括自己,退稿还会亲笔写出意见。

赵雁女士是我们这次参会的最年轻者,但她已是畅销书作家,与文化公司签约,出版一部又一部新书。以前写古典历史故事方面的题材,现在写年轻人喜欢的时尚作品。她的笔名:轩雨幽冉,是申城80后自由撰稿人,原创音乐词作人。已出版畅销书《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郁香魅影》、《别让幸福成为一指流沙》等,曾获首届微书评大赛优秀奖。

朱惜珍女士,已经写了多部畅销书。一般作家现在写出的作品,只能说有文学价值,但没有出版公司肯定,因此说是缺少商业价值。而她写作品,则很有底气,拿版税,出版商和她商量时,5%版税不写,最起码要在7%以上,令在座的纯文学作家们括目相看。

朱惜珍出书时常用名:惜珍,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大,文学学士。长期担任记者、编辑。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散文及报告文学近百万字。近年来注重于纪实文学的创作。朱惜珍已经出版的书籍有《上海老板》、《上海的马路》、《永不飘散的风情——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花园洋房的下午茶——上海的保护建筑》、《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等书。二

下午安排两课,中间我们休息了一会,乘空儿大家建议拍集体照留念。大门前的青浦文学营照牌下,是拍集体照的最有意义的地方。认识的,组合后留念。新认识的,也各自组合拍照。大家在门前忙碌了好一阵子,一面合影,一面谈笑。肖日文老师热情为大家服务,为我们拍摄了珍贵而又值得留念的集体照片。

我顺便欣赏了大门马路对面,只见空地上种着一大片油菜,金黄的菜花正盛开着;菜地的前面,是淀山湖的分流,一片辽阔的湖泊,水面清澈,碧波荡漾。

拍了照,我们朝会议室走去。这个青浦文学营,是一幢比较方正的大院,前面是一个空旷的水泥场地,中间伴有一颗高大的柏树,像一张美丽的大伞,遮盖了地上一片场地,形成一个环岛的路面。树周围的水泥场地很宽,可以停好几辆大客车或小轿车。路的两旁,是绿色的花园。花园前左右二排、都是平房。平房的后面,还是被花园所复盖。花园的后面,又是二排平房。大门朝前走,左面前后二排都是住宿,二人一间。中间是路。右面的前排,则是会议室和活动室,后排是食堂和图书阅览室。靠近阅览室前有一块露天休闲处,几张桌子,可以围着看书,冬天时,可以洒个太阳,夏天时,那里放着一张没有打开的太阳伞,只要动手撑开,就可以遮住强烈的阳光。在后面平房的背后,则是一个池塘,里面可以养鱼;池塘的外面,又是一条很宽阔的河流……这儿被风景优美的水乡泽国所包围了。

这是一个远离市区,与江苏交界的地方,处在青浦西岑的位置。周围宁静而空气新鲜,市作协文学营就设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将度过两天美好的时间,会留下永远难忘的回忆。走进会议室继续开会,我在研讨会上谈了自己去年底成功组织一届主要在网络上征文的首届“中国龙文学奖”的经历。这本书今年初结集出版了。我将新书发给大家,请会员们欣赏和批评指教。我设想今年六、七、八用三个月时间征文,九月份评奖,希望与会作家中的愿意者做评委,能够和与会作家们一起评奖。如果有可能,再来文学营聚会。我们可以在晚上休息时间评奖,更重要的是继续研讨文学创作的经验,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政府宣传服务,为加入作协做一个会员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座会员们一面翻阅《文笔精华-首届“中国龙文学奖”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选集》,表示征文活动组织得很好,很成功,有的愿意参加下届的评委,有的愿意到那里时参与投稿。

发言的人很多,研讨会在继续。陆新老师说,他以前在甘肃的天水做过知识青年,后来当工人,一直到天水电视台工作,他是写作改变命运的。他写农村,写车间职工的生产、生活,当初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他的作品曾参加过北京的评奖,觉得很有成就感。他的不少作品被拍摄成电视剧在电视频道中播放,有的还获得奖。有的大型话剧剧本,还在舞台上公演过。他认真谈了一部话剧的艰难曲折的演出过程。

陆新担任过甘肃省作家协会的理事、天水市作家协会的主席、天水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电视剧部主任。有人说他是老板,他更正说,自己做过高级白领。在深圳时,他做个一个厂的厂长,工作很忙、很辛苦,积累了许多文字资料,现在回上海了。总的说来,他写过许多小说、剧本、散文和小说等,在省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过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现在,他正在写二个中篇小说,差不多了,看字数能否出一本书。如果不够,再写一个中篇,他的脑子里已经构思好了。三

晚上休息的时候,作家们停不下来。有熟人的,到熟人那儿聊天。新作家,跑老作家那儿拜访。许多作家带来了自己写的一些作品,就送给想见面的作家请指教。房间里灯亮着,有的放着电视,但并没有人认真看,而是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

我先来到陶继明与夏咸淳老师住的房间,与他们聊天。陶老师问我正在申请的上海震川书院的情况,我说有困难了。据翥云博物馆的馆长周嘉说“震川书院”四个字,现在不能申请,因为地方上有遗址、政府有自己想建的愿望,也不想让民非组织插手,只能另起别的名称。谈到今年地方政府要组织“震川论坛”的事。夏老师问怎样了?我说我要组建“震川书院”或文学院的事,主要为第二届“中国龙文学奖”有一个主办单位服务,目的是为了筹集部分资金,可以将文学奖搞得像模像样一些。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奖,我想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把这个奖搞得好一点。至于“震川论坛”的事,可能参与,可能不参与。我向陶老师和夏老师解释道。我们在这次活动前,碰巧在嘉定区的档案馆陶老师办公室,遇到夏老师时谈起过今年来参与“震川论坛”的事,并请研究古典文学的夏老师写一篇研究价值高的震川先生学术论文。“为什么?”陶老师问。“如果地方上能支持我的文学奖,我就参与。不支持,我就没有空,也不一定参与论坛的事了。”我回答。

陶老师问我赞助需要多少?我说了个底数,他说应该没有问题。我说“震川论坛”的事,主要请专家来开会,请他们来发表论文,主要请陶老师也可以解决了。

我又说:“如果让我负责论坛编书的话,我自己一定写一篇2、3万字的论文,写成一篇非虚构小说类的作品。我写的作品,肯定与你们这两位学术专家的写法不同。专业的,靠你们啦。”

我表示,我立了一个提纲,写我创建震川书院或文学院的过程,其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什么要用“震川”或“震川书院”这几个字?继承文化遗产嘛!我要写一篇与众不同的震川论文来。通过发扬和继承,再把研究震川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写出来。至于写正中的论文,则要陶老师和夏老师你们这样的研究员来写了。

夏老师说,写震川先生,主要写震川先生在安亭的十年。他是研究者,就对我说:“如果你写一篇2、3万字的非虚构小说,则我写一篇2、3万字的研究论文了。”“好啊!如果可能,我一定写。我们一言为定。”我表示。

就这样,我们三个人聊震川论坛的事,倒聊得像是地方政府安排我们做这事,并在做出一定的安排来了。

从陶老师他们的房间出来,回到房间,看到金瑜老师坐在门旁的内侧椅子上看书。他见我来了,叫我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聊天。我说金瑜老师在8、90年代出过一本长篇小说,我在新华书店里买过。我问金瑜老师是《沉浮》还是《浮沉》,回答是《沉浮》。对。我表示,并说写的是一部工业题材的长篇,写得非常好,是那个时期我非常喜欢的长篇小说。也可以说,金瑜老师是我年轻时写工业题材长篇小说中非常崇拜的上海作家了。现在,我们能够住在一起,说明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像金瑜老师一样搞创作的作家。我一直在这样做,一直长期地坚持着,现在写了几本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诗歌集等,终于有一定起色了,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我们聊了许多,金瑜老师无意中谈到8、90年代在上海机械报工作,我说那时我投过稿,新闻和微型小说,发表过许多篇。金瑜说他怎么不知道。我笑笑并不回答,心想那时还没有缘分吧!

房间的门开着,沈裕慎先生走进来,我们是忘年交。我了解的沈先生,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已经发表了一百多万字,并多次获奖。著有《信仰的追求》、《紫气东来》、《一页知春》、《风荷记忆》、《风荷随笔》、《行旅印痕》、《游历影像》、《我的花溪情缘》、《心在山水间》等散文随笔集。我向金瑜老师作了介绍。沈先生送一本他写的游记散文《心在山水间》给金瑜老师。我向金老师推荐老作家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好的书,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教课书式的游记散文。

接着,肖日文老师看到我们在聊天,也走了进来,大家看到作协办公室的人来了,都说感谢肖老师的热情服务。作协组织的这次活动非常好,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希望再参与。

读书韵味长

沈裕慎

我喜欢读书,喜欢那读书的感觉,特别是在退休之后。我刚退休时,有种惶惶然不知所惜之感,于是,怎样调剂,如何养老?成了我考虑的第一要务。最后,我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喜欢的、但以前不可能有充分时间钻研的读书和写作上。诗书养心,文化养老。

每天早上,简单的生活料理后,我就开始读书,这是“长日”必做的功课。那淡淡的书香,暖暖的阳光,配上柔和的音乐,一切是那么恬淡,又是那么充实。每每阅读一本好书,仿佛结交了一位良师益友,多了一次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当我在书中寻找我的“黄金屋”时,特别的投入和陶醉。

看不同类型的书,感受是各不相同的。看经典豪迈之名著,之中的惊天事件、爱恨怅叹,则如惊涛拍岸,难抑激动之感慨。每当看荡气回肠、曲折动人的小说,我会随着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为他们不平遭遇而泪流满面;看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侦探故事,我的心情是跌宕起伏,既紧张又害怕,却又舍不得放下,屏着呼吸坚持读下去;而读了那些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能使我顿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迸发出更多灵犀相通的共鸣和共识。我最爱读散文、随笔,就像品一杯茶,入口既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而余味,又令人留恋,百尝不厌。一篇清新飘逸的美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悟起来意境深远,评起来击掌叫绝,忆起来回味无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若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的这些话,不愧是至理名言,读书确实是一件乐事,是一种精神享受。一本好书,就如一杯佳茗、一餐美食、其味无穷,其乐无穷。

蜂以采花,故能酿蜜;蚕以食桑,故能成丝;人以读书,故能养气。一日,读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读到“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长日难消书局”时,不由嬉笑:我不风流,余生也晚,长日惟消书局而已。我也知道,读书,不仅是提高自己的必经之路,优秀篇章的精气神更能滋养个人气质,催促思想成长……无数人在读书中汲取力量,推动了自己。在生活繁重压力的今天,读书应该是一味轻松的调节剂,一种相伴终生的“高级娱乐”吧!有如此心情,不知老之已知。

书是一位忠实的朋友,他也非常地慷慨,只要你愿意和他在一起。有一段时间,由于忙,无暇顾及,冷落了我的这位“挚友”,没过多久,渐渐地发现自己变得心情浮躁、有些不安起来了。也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上网游戏、聊天,对书不屑一顾,随着时间悄悄地流逝,发现自己老在原地踏步,没有长进。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坚持与书为友,“书山有路勤为径”,才能使自己不偏离人生的轨迹。所以,这次在布置新家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个大书柜,为喜爱的书布置了一个新家。我不仅要自己坚持读书,还要教孩子们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有人说读书是孤独的,但我以为,在孤独时翻书,体味其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此时书已不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善解人意的知己。说是读书,其实是在面对面的谈话。假如你能选择一本适合你的好书,那么,你与作者,与书中的主人公的谈话,便是情投意合的谈话,你时常就会有一种既是在种庄稼又是在收获庄稼的感觉。在这样的读书里,有时你种下一缕思绪就能收获一个灵感,种下一个“眼神”就能收获一个灵感,种下一个“眼神”就能收获一串笑声,种下一个疑问就能收获一句至理名言。是啊,读书养人,养人的气韵、养人的信念,也养人的心智、养人的意境。我在叹服文化伟大的同时,更感到自己文化养老之正确。“蹉跎莫道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曰乐如何,绿蒲窗前草不除。”古人在这首诗里,道出了读书之乐趣。闲暇之时,对我来说,其乐趣就是读书了,亦有无可替代的快乐。晚上,我喜欢捧着心爱的书看上一会儿,一方面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在书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书,在我不悦的时候,给我快乐;在我受伤的时候,给我抚慰;在我无措的时候,给我指点……读书,使我的精神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我还细细品读过“建安七子”徐干的“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之语,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既以志士自许,当以“蚕死炬灰”而自勉。

人,最后活些什么?权吗?钱吗?利吗?都不是!活个开心,活个快乐,怎么来还是怎么去,人生的规律谁也抗拒不了。老了,有个“长日惟消书局”,拥有踏实,舍弃浮躁,拥有充实,舍弃空虚,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当是一大快乐的幸事。

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象征,“腹有诗书气自华”、“坐拥书城铸内秀”,读书,为我们建立了一座完整的、崇高的思想殿堂。自己的社会角色虽尽,但“客子光阴书卷里”,终身学习的使命未尽。叹老嗟衰,些微病疴,又怎能意志消磨?心病为心药所解后,如从炼狱中挣出,我更奋然而前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