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02:44:26

点击下载

作者:夏昆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作者:夏昆排版:李洪达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9-01ISBN:9787545550573本书由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感谢电影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坛经》

20多年前一个跟今天差不多的周日的下午,我一定是在立体电影院的画室里度过的。

那时候几乎每家电影院都有这样的一个画室,一般是很狭窄简陋的一间小屋子,里面有一张很大的案子,上面胡乱摆放着画布、画笔和完成或者没完成的画,案子一定是被各色颜料染得早已看不出本来面目了。里面一定还有一位画师,在电脑喷绘出现以前,他们的任务就是为电影院画电影海报。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庐山恋》《戴手铐的旅客》《佐罗》在画师的笔下徐徐展开,或者一根抽象的线条逐渐勾勒出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拉兹住的监狱的铁栏杆。画师在画海报的时候,我就这样在旁边看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天,等着我的会员来。

那时上大学,我担任中文系影视评论协会的主席,这大概也是我这辈子当的最大的一个“官”了。协会有好几百名会员,主要活动就是到对口电影院看电影,然后回来写影评,优秀的作品会被发表在省影评协会的一个内部刊物上,而我们对口的电影院就是东大街上的立体电影院。

我不知道这家电影院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那里根本不放立体电影,多年后我又经过那里的时候,电影院已经不见踪影,大概早被拆了。虽然如此,那段生活在记忆中依旧“立体”。记得那时候因为会员人多,一部电影往往要分几批看。作为主席,我得负责每次活动的具体事宜,所以经常会把同一部电影翻来覆去看好几遍,记得张艺谋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我居然就看了五遍。

那时候我就发觉,好的电影和好书是一样的——“旧书不厌百回读”。好的电影多看几遍,也会有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悟。也是在那时候,我开始试着写影评,又因为是主席,看了很多会员的影评,其中不乏让我汗颜的精品。记得那时候一个高我一级的会员谢云写的影评总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20年后,我甚至还记得他的一些文章的段落。现在他已经是绵阳乃至全国一个颇有名气的教育专家了。有次见面我谈起这事,他说他早已忘记,但我没有忘记,因为那是我走近电影的开始。

话说出口之后我觉得自己有些武断了,因为我与电影结缘的时间也许应该在更早的时候,那时候我正读高三。

和大多数中学生一样,我的高中生活也是紧张艰苦的,特别是在高三,为了考大学,我基本拒绝了一切娱乐活动,每天从早到晚都埋头于书山题海中。可是有一天晚上,我突然主动跟父母要钱,说晚上要独自出去看电影,因为我们小镇上唯一的一家电影院那晚将放映《最后一班地铁》。我从班级订阅的《中国青年报》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即使赔上一晚上看书的时间我也得去看。父母也爽快地同意了。也就是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大鼻子杰拉尔·德帕迪约,从此几乎是疯狂地迷恋上他演的影片,从《大鼻子情圣》到《请你闭嘴》看了个遍,一直看到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打酱油。

也就是那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自己看电影的感受写下来,由于当时学习实在太忙,一直没有下笔。也许就是在那时候,我意识到电影其实也是一种艺术,跟文学、音乐、绘画并无两样,好的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好电影也可以照亮头上的天空以及前面的路。

不过,也许电影的路应该还是在更早的时候在我面前展开的吧。

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极其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父母带着我和妹妹住在成昆铁路的一个小站上,对于那里所有的人来说,看电影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在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时代,很难想象那些关于电影的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反正只要方圆几十公里之内的地方放电影,消息很快就会被所有的人知道。于是在晚饭后,人们用各种方式奔赴放映场地,远的就搭卡车,甚至搭火车,近的就步行。电影总是在露天放映的,往往在放映机还没架设好的时候,场地已经被各种椅子、凳子占满了,各家的孩子总是承担起了占位子的任务。有些家里没来得及摆放椅子,孩子就用砖头、石块圈出一块地盘,然后在里面保持高度警惕守卫着,如非洲雄狮守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大人们总是吃了晚饭后慢悠悠地踱来,一边批评孩子占的位子不够好,一边和乡亲朋友打招呼。有些没有占到位子的人,只好蹲在地上或者干脆爬到树上、围墙上,而更惨一些的根本找不到银幕正面的空地,只好到银幕背面去看。得到这种待遇的大多是我们这样的孩子,银幕后面的空间很窄,因此头要仰得很高才能看到银幕,如果头再仰高一点,看见的就是漫天的繁星。

70年代的电影并不多,少到大部分电影观众都能完整背出它们的台词,每当电影里的人物说一句话的时候,就会有观众接下一句话。而那时候我们的游戏,经常也是扮演电影里的人物,哪怕一个小屁孩也会惟妙惟肖地背出《南征北战》里的台词:“张军长,看在党国的分儿上,拉兄弟一把!”但是即便如此,人们每次还是津津有味地看完每一部电影,哪怕这部片子已经看过几遍甚至几十遍了。他们知道,能看上电影就已经是很美好的事情了。很多时候,大人们带着孩子伙同邻居浩浩荡荡长途跋涉,只因为听说某个地方今晚放电影,可是到了之后看见的却是“冷锅冷灶”,于是又只好浩浩荡荡地回来。路上有人问:“今天放什么电影?”回答都是:“今天放‘英雄白跑路’!”

那时候除了中国那几部“百看不厌”的电影之外,偶尔也会放一些外国的电影,当然都是当时的几个“同志加兄弟”国家的,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自己的特点。大人们总结说:“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再加上个“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我关于电影流派的最初认知大概就来源于此。不过就在这千篇一律中,居然也有些例外。

记得那时候我们那里驻扎了一支部队,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放电影,当然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周都会过一次节。最让人惊奇的不是他们放电影的频率,而是他们的电影菜单:他们每次都会放两部电影,第一部是那时候流行的一些电影,第二部竟然全是卓别林的作品!也就是在那时候,我们第一次看到了那个戴着礼帽、拄着拐杖、穿着肥大的裤子和大皮鞋的夏尔洛先生,从《摩登时代》到《大独裁者》,从《寻子遇仙记》到《凡尔杜先生》,从《发工资的日子》到《一个国王在纽约》。小孩和大人们一样,在星空下的银幕前放肆地大笑,经常笑得跌下板凳,惹来周围的人更开心的大笑。很多年后,当眼前浮现那些镜头时,心中还荡漾着满满的温暖。后来,我重看儿时看过的卓别林的电影,发觉曾让儿时的我捧腹大笑的《城市之光》《淘金记》等影片,却让已过中年的我潸然泪下。

也就在这时,我看到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电影的诞生是个奇迹,奇在现实竟能如此奇妙地瞬间再现。电影的全部就是在努力使这种神奇感永存和再生。”于新都家中第一部分 电影课是一种可能性

电影有门徒追随(如同宗教),

电影是一场圣战,

电影是一种世界观。——苏珊·桑塔格《百年电影回眸》一、国子监四门博士

虽然当了20多年高中语文教师,我却经常自嘲是国子监四门博士,因为我给每一届学生都上四门课:语文、诗歌鉴赏、音乐鉴赏和电影鉴赏。这要从20多年前说起。

1997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而且是中途接班。我遇到了执教5年以来最头疼的一个班,那两年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我教师生涯的噩梦。面对一群无心向学的学生,老师的任何教育和苦心都是无力的。我看到了一群被家长和老师放弃然后放弃自己的学生会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

当我终于把这个班送出高中大门,我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把这些原本天真可爱、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和憧憬的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们的教育问题出在哪里?而这个问题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我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是:除了课堂知识,我们还能、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什么?

第二个学年开始了,我接到了一届新的高一,带着对上一届的伤痛和疑惑,我决定对这一届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我制定了一张特殊的课表,课表上的课程不是学校规定的,而是我自己添加的,课表一共有三门课。

第一门课是学生主讲的诗歌鉴赏课。内容:每节早读、正课、晚自习之前,拿出几分钟时间,学生按照座位顺序给其他同学上诗歌鉴赏课,内容自己定,资料自己找,时间是从高一到高二。

做诗歌鉴赏课的原因很功利:希望学生们能够自己下去查找一些诗词,多积累一些,以此作为我课堂教学的补充。但是,读课文都经常出错的学生能够自信地上台讲解吗?对此我也没有信心。于是每个班第一轮,我允许他们照着书念;到了第二轮,就要求他们至少把资料抄在纸上念了;到第三轮时,则要求他们能够脱稿。一个班一般50多个学生,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能上讲台三次,而每次我都能看到他们的进步。伴随着他们进步的,则是给老师不断提出的“挑战”。

1998届一个平时成绩很差的学生,那天上台之后在黑板上写了一首现代诗,很有水平。讲解完了之后他才说:“今天这首诗我没有写作者,因为作者就是我自己。”那一瞬间,我和孩子们都惊呆了,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象不出,这个几乎每科都挂红灯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灵气,有这样的才华。

2006届的几个学生一天上课前找到我,说他们要求几个人合作讲一首诗。我不明白他们的意图,但还是答应了。等他们登台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要讲的是泰戈尔的一首诗,他们把这首诗改编成了一个诗歌剧,没有舞台,没有专门的服装、化妆、道具,但是他们的表演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细致而认真。表演结束了,雷鸣般的掌声中我在思考: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个舞台,他们将会创造出多少奇迹?!

而孩子们的创造力似乎是没有止境的。每届都有那么几个学生,第一轮还没讲完就问我:“老师,是不是只能讲古诗词?能不能讲现代诗?”

之后又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是不是只能讲诗歌?我能不能讲散文?”

然后又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我很喜欢这篇古文,但它是课外的,我希望能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介绍。”

之后又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我觉得歌词其实也是诗,我觉得有一首歌的歌词太棒了,我想给大家介绍……”

后来,甚至还有学生提出:“老师,有一部动漫真的很经典,我太喜欢了,我想给大家推荐。”

对几乎所有的请求,我的回答都是一句话:当然可以。于是就有学生把几首诗放在一起做比较阅读;有学生花很多时间准备,给大家开设了“泰戈尔诗歌讲座”“日本俳句讲座”“客家话讲座”“自由与民主讲座”;有学生自己花钱打印了讲座资料,开讲的时候让老师充当课代表,发给每个同学;有的做了PPT,讲座的时候给大家现场演示;有的甚至还刻了光碟,全方位进行介绍;还有的学生干脆带来了U盘、手机、MP3、MP4,给大家介绍歌词、动漫……

于是,我们的诗歌鉴赏课演变成了百家讲坛式的分享课。

这时候我开始思索开设诗歌鉴赏课的缘起:学生鉴赏诗歌,固然能为高考的诗歌鉴赏以及作文做准备,但是,鉴赏的意义难道仅止于此吗?人生如果有美的东西相伴,不管这美的是音乐还是诗歌,是绘画还是舞蹈,那么,人生都会因此而更精彩。当毕业以后的学生回忆高中的时候,能够想起那么多美好温馨的瞬间,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第二门课是音乐鉴赏课。内容:利用晚自习时间和自习课时间,由我给学生上音乐鉴赏课,主要进行中国和外国的古典音乐介绍、欣赏,时间是整个高一。

开设音乐鉴赏课,原因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有这个爱好,而且从中获益良多,于是忍不住就想把好东西拿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高中三年都是有晚自习的,而我的晚自习是从来不讲课的,如果不是留给学生做作业,那肯定就是用来做音乐欣赏。20多年来,音乐欣赏的器材变化了不少,从最初的录音机,到后来的VCD,再到DVD,再到MP3,再到网络播放,工具在不断变化、不断进步,但是曲目变化却不是太大。音乐鉴赏课目录

a 序言(音乐是什么?主要的音乐类型?音乐组成的要素?鉴赏音乐的技巧?)

b 飓风下平静的海面——摇滚(梦回唐朝,看看黑豹,听听崔健,轻摇滚与重金属,六根弦——吉他上的魔术)

c 永恒不朽的爱情悲歌——《梁山伯与祝英台》

d 欸乃一声山水绿——《春江花月夜》

e 大师也恶搞——圣-桑《动物狂欢节》

f 凝固美的瞬间——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芭蕾舞剧

g 童趣的美丽——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芭蕾舞剧

h 如果青春能等待——柴可夫斯基《睡美人》芭蕾舞剧

i 为了自由——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

j 那场浓浓的思乡——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k 为了祖国——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l 牺牲:英雄永远的宿命——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m 音乐中的历险——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组曲)

n 魔力弦音——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 神圣天籁——巴赫《托卡塔与赋格》

p 面对命运的挑战——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q 吾土吾民——爱尔兰传统音乐《大河之舞》

r 何处无艺术?——STOMP乐队《破铜烂铁》

s 永恒的乐章: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

这显然不是一个全面的音乐鉴赏菜单,只是一个在学生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的空隙中见缝插针的一个启蒙。我不奢望学生经过这些之后就爱上音乐,但是我希望他们至少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些大师,还有这些经典,经过无数岁月的淘洗,穿越尘封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来到我们面前。

可是我仍旧很“贪心”,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这高中三年中能获得更多的东西,于是,我在想为他们开设第三门课。到高二的时候,音乐欣赏就改为电影欣赏了,不过,我固执地称我们的电影欣赏是电影课,是我们的电影课。二、我们的电影课

在很多人眼里,电影似乎只是消遣的工具,一些老师给学生放电影,也只是出于放松学生心情、调剂生活的目的。甚至一些老师也认为,相比于读书,看电影只不过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当然,捧着爆米花、端着可乐去电影院看电影可能是出于娱乐和消遣的目的,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电影是现代社会综合性最高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整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采用了声、光、电、电脑等各种现代化手段,每部电影都是一个各种艺术和技术综合的整体,这也就意味着电影的发掘价值其实是十分巨大的。事实上,早在1911年,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就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将电影列为音乐、文学、雕塑、绘画、建筑、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100多年来,这个观点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而在中学阶段,教育有责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艺术熏陶,如果完全没有电影的参与,则是不可想象的。

从我多年的教育经验看,目前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是堪忧的。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艺术熏陶,有些学生看电影只是为了寻求刺激。我的一位同事有一次打算给学生放电影,他问学生喜欢看什么,大部分学生众口一词:喜欢看恐怖片,而且越恐怖越好,让这位老师无言以对。

可是我却固执地认为: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好的电影能够改变人的一生,在这个层面上,一部好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而要鉴赏一部好电影,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审美水准和相关的知识。选片

开设电影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选片。选片标准

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优秀影片的电影,特别是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

适合学生年龄层次、认知水平的影片,有些电影虽然经典但太过晦涩,因此不适合给中学生播放;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能带给学生正能量的影片;

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放飞想象力的影片;

能够带领学生对人生、社会、教育进行反思的影片;

在艺术技巧上有独到创新之处的影片。选片注意事项

由于目前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不完善,教师在选片时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选择宣扬封建迷信等思想的影片;

不选择思想艺术价值不高的纯娱乐片;

不选择过多反映犯罪、暴力、吸毒等消极生活的电影;

不选择有过多暴露镜头或者性爱场面的影片。

根据以上原则,我建立了一个备选电影库。20多年来,每届学生到高二的时候,我都会为他们开设电影鉴赏课,一个学年我会从电影库中选择10部以上的电影供学生鉴赏。

好的电影很多,时间又很有限,我精选了10多部电影,将其分为几个板块,从内容到形式,为学生介绍这些人类文明史中的精华。电影鉴赏课目录

a 爱、沟通与救赎

设置目的:用电影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发现生命中的善、美与爱。懂得了解他人,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珍惜。

鉴赏影片:《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为黛西小姐开车》《剪刀手爱德华》。(类似备选影片:《绿皮书》《雨人》《金色池塘》《大鱼》《美女与野兽》)

b 艺术惊鸿

设置目的:通过光影走近艺术,走近艺术家,放飞想象,感受自由。

鉴赏影片:《海上钢琴师》《毕加索的奇异旅程》。(类似备选影片:《莫扎特》《贝多芬》《天堂电影院》《交响人生》《大话西游》)

c 艰难时世

设置目的:关注下层,关注苦难,关注伤痛,不论自己处在社会的哪个阶层,都保有美好的人性和良知。

鉴赏影片:《三峡好人》。(类似备选影片:《小鞋子》《偷自行车的人》《茶馆》)

d 另眼看教育

设置目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需要什么?教育要警惕什么?让我们从电影中寻找答案。

鉴赏影片:《三个傻瓜》《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浪潮》。(类似备选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音乐之声》《心灵捕手》)

e 自由与尊严

设置目的:自由不是大路货,而是奢侈品。个体的自由、民族的自由、人类的自由,都与我息息相关。

鉴赏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与狼共舞》。(类似备选影片:《飞越疯人院》《爱国者》《战火浮生》)

f 别具一格的结构

设置目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是哪一种?

鉴赏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罗拉快跑》《暴雨将至》。(类似备选影片:《通天塔》《源代码》《雷霆万钧》《地下》)

g 成长就是一个梦

设置目的:思索成长的意义,与成长中的烦恼和解。

鉴赏影片:《被禁止的游戏》《大鱼》《梦》。(类似备选影片:《小王子》)

其他可供中学生观看的电影及一句话点评:《威尼斯商人》(阿尔·帕西诺主演)

点评:现代人文视角下重新演绎的莎士比亚。《七武士》(黑泽明导演)

点评:武士的形象倒在其次,真正让人震撼的是电影对农民的描述。《影子武士》(黑泽明导演)

点评: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入戏容易出戏难。《宾虚》

点评:真正的史诗,真正的伟大。《辛德勒的名单》

点评:在最黑暗的所在,也能有伟大人性幽微的烛光。《乱世佳人》

点评:除了费雯丽太漂亮,其他的都好。《E.T.外星人》

点评:史上最萌的外星人想家了。《生于七月四日》

点评:笔挺帅气的军服下掩藏的是战争的血腥与罪恶。《蝴蝶》

点评:最调皮的小女孩与最顽固的老头子的碰撞。《这个杀手不太冷》

点评:这个杀手真的不太冷。《楚门的世界》

点评:最真实的人活在一个最虚假的世界。《机器人瓦力》

点评:相爱的机器人拯救他们爱的人类。《V字仇杀队》

点评:冷漠的面具下掩藏着改变世界的雄心。《潘神的迷宫》

点评:儿童的幻想世界与大人的现实世界哪一个更残酷?《当幸福来敲门》

点评:不断地奔跑,是为了敲响幸福的门。《八月八日》

点评:在母爱面前,什么都是浮云。《无法触碰》

点评:无法触碰的是身体,但是心灵早已相交。《赛德克·巴莱》

点评:披着文明外衣的侵略是真正的野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点评:在奇幻绚丽的面纱下,你想听哪一个故事?

必须说明,以上不是一个权威的优秀电影单,而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学生鉴赏电影目录,因为所有影片全部选自多年来我自己看过的影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要与学生分享的电影首先必须是我认真看过并有所思考的,因此,挂一漏万是肯定的,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并未被列入,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遗憾。《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晋朝的阮孚喜欢收藏木屐。有一次客人来访,看见他一边给木屐打蜡一边幽幽地说:“这辈子,能穿几双木屐呢?”看电影也是如此,这辈子,谁又能看尽世上所有的好片呢?观影过程

电影鉴赏是一门课,当然也需要备课。在每次鉴赏之前,我会提前一周通知学生下周鉴赏的电影,以及提供本片的简单资料。在学校普及电脑之后,我就要求课代表去下载搜集影片的有关资料,包括把影片情节简介、剧照、原声音乐等拷贝在教室电脑里,同学们下课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看看、听听,这样在观影之前同学们对这部电影就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多年来,观影时间我都是根据学校安排来确定的。在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经常利用班会课和自习课时间来观影;没当班主任的时候,则是利用晚自习时间观影。除此之外,也可以开设电影鉴赏选修课,利用课堂时间观影。

在影片播放之前,我通常会做一些简单讲解,介绍这部电影的大致情节和有关资料,更重要的是我安排这部电影的原因,同时也可以预先提醒学生需要注意观看的影片细节。但是为了避免教师的观感过多影响学生的独立鉴赏,一般不主张过分剧透,点到为止即可。影片研讨

影片播放完之后,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观影如读书,鉴赏如上课,只有通过观影后的研讨,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更细致地分析,真正达到电影鉴赏的目的。考虑到中学生时间比较紧张,我大多选择让学生写影评作为周记的方式来组织研讨。本书每部电影后附的“学生笔下的××片”,全部是节选自学生的影评。三、窗户前的守望者

我一直以为我们在麦地中,后来才知道我们在黑屋子里。

不少老师问我: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给学生做这些?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花的都是本应该属于学生的时间。

诗词鉴赏是每节课前几分钟做的,当然到后来有些孩子准备太多,干脆把我一节课都占用完了,不过这种情况当然是少数;音乐鉴赏和电影鉴赏用的是晚自习的时间,既然是晚自习,我就弄不懂为什么那么多老师还要在日光灯下孜孜不倦地讲课或者考试。而我的晚自习一般是拿来给学生做作业的,甚至每次鉴赏课之前我都要询问学生:今天作业多不多?如果太多,我宁愿不上鉴赏课。

可是,在越来越沉重的应试压力面前,老师、家长、学生都被笼罩上了一层焦虑。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只有把所有的时间全部放在学习上,才能够取得考试的成功。于是,压榨学生成为常态,挤占学生的一切时间成为法宝,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更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而这种低下的效率似乎又给了老师们口实,成为进一步挤压学生的借口……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教室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而要免除教学的焦虑和恐惧则需要勇气,这需要教师眼界的开阔,知识结构尽可能完整合理,教育眼光的远大,而在现今的教育现实下,还得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牺牲精神。

这20多年来,由于我开设这些“选修课”,也遭到过别人的质疑,认为是不认真工作,但是我还是这样一意孤行下去。因为在我的词典里,“工作”的含义与有些人是不一样的,我坚信,成绩很重要,但是人不是为了成绩册上那几个阿拉伯数字而活着的。即使我做的事情会被别人误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我还是要把学生当人看,我相信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这教室的四面墙,穿越高中的三年时光,而陪伴学生一生的。有些东西无法让人一下子理解和接受,不管是学生,还是领导,或者家长,但是我坚信,有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之所以忽视,是因为在这个“鄙俗的物质主义”(罗曼·罗兰语)的社会里,我们对心灵已经关注得太少,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而事实恰恰是,经过我20多年来的努力和探索,我的选修课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稳步提高了。

新课标的颁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一条便是要求老师能开设一至两门选修课。同事们知道我这些年来的摸索,这时候才羡慕地说:“你当然是没问题的,你的选修课都开了20多年了。”

大学时看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段话: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曾经也想过,当一个这样的守望者,守在悬崖边,把那些跑过来的孩子抓住。可是我当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我们的教育不是什么麦田,而是一间黑屋子,里面关着学生,也关着老师和家长,大家在这黑屋子里苟延残喘、痛苦挣扎。其实,这间屋子本来是有窗子的,只是不知道被谁挡住了。这时候我就想,我应该成为那个窗户边的守望者,把那些想来挡住这窗户的人一脚踢开。我还要告诉黑屋子里面的每一个人,窗外有很多很美好的景色,绝对不像屋子里这么黑暗。我要告诉他们,该狂奔的时候,你们就尽情地狂奔吧,别管往哪个方向跑,没有人能把你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窗户边的守望者。

高二,9月的校园,有的学生心中也许弥漫的是重回学校的欣喜,有的学生也许散发的是再入“牢笼”的沮丧。不过我的学生心中却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期待,因为他们知道,这个9月,将是我们的电影之旅的开始。第二部分 我们的电影课

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准确地知道过去是什么,同时承受这种知道,并因而期待和守望着,所有从这知道和承受中到来的事物。——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导演:劳埃德·克莱默(Lloyd Kramer),主演:强·沃特(Jon Voight)上映时间:2004年第一板块 爱、沟通与救赎一、爱与生命:《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有一种超乎一切之上的动力,就是爱。——丹纳《艺术哲学》佳片有约

遇见这部电影纯属偶然。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周都会和妻子一起去数码广场淘碟。出于个人爱好,电影类的碟其实淘得不算太多,更多的是音乐类的。记得那时候我就淘到了好多个版本的《天鹅湖》和《大河之舞》,当然,偶尔也淘点儿电影,比如那次。

我想首先是片名把我吸引住了,拿起碟,看了看情节介绍:“这是关于一个叫艾迪的维修工的故事,他生命的结束就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买了下来。晚上回家,在电脑上看,没几分钟,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后,毫无睡意,同时也做了个决定,以后学生的电影课,第一个板块的第一部电影就播放这部——《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在这之前,我播放的第一部电影通常都是《为黛西小姐开车》。而这第一个板块,我想就命名为“爱、沟通与救赎”。

多年来,一直教着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我看过了很多他们在这成长岁月中的欢乐、迷茫、痛苦和哀伤。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意识到独立和自主,不过在这精神“断奶”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与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有人把这些现象简单地归咎于逆反心理,不过我却不以为然。一个新的人的权利的获得,必然是以其他某些人的权利的失去为条件的。我倒是一直觉得,相比于这些孩子们,我们成年人的“逆反”也许更为严重,因为我们习惯了对他们的掌控和约束,舍不得放弃哪怕是一点的权利。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纵容青春期的孩子们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青春期实际上是他们逐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这既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很大程度上,青春期的孩子的痛苦除了感觉自己受到太多不合理的约束之外,就是他们也有太多不合理的要求,于是与周围的世界发生冲突。

这也是我一直将电影鉴赏课的第一个板块设置为“爱、沟通与救赎”的原因。我希望通过经典的影片告诉孩子们如何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相处,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创造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环境。“在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社会,谈信仰多少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情。”

9月的一个晚自习,我们的第一节电影鉴赏课开始的时候,这是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话。“可是我们又会发现,如果生活中没有让我们可以相信的东西,那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生命与心灵无处安放,我们像是一枝蓬草在天地间飘荡,无所归依。”

有学生在点头。“很多年前,当我和你们一样也坐在高二的教室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压抑的。学校的规章、老师的逼迫、家长的期待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很多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希望长大,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年人。”

有孩子笑了,看来他们也有同感。“有时候我会觉得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作对,父母不关心我,老师不理解我,同学不认可我,似乎我从小到大就从没这样孤独过。其实有人说,青春的别名就是孤独。所以有时候我看你们的QQ空间,一个比一个孤独,一个比一个寂寞,一个比一个颓废。”

孩子们哄堂大笑,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空间里写了些什么。“我们都在长大,都在学会融入这个世界。有些东西,我们是无法在课堂上通过‘之乎者也’或者‘XYZ’学到的,而必须通过我们的遇合、我们的相处、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泪水或者欢笑去学会,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爱与沟通。“其实这就是我们电影鉴赏课第一个板块的内容:‘爱、沟通与救赎’。我从不认为我们在青春期的诸多困扰可以简单地用‘逆反期’这个词来概括,我倒是觉得咱们所处的这个阶段对我们大家——包括老师和父母——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妥协与忍让,学会爱与被爱。这其实是一堂比‘之乎者也’和‘XYZ’更重要的课,它不会给我们勾或者叉,分数或者排名,却会给我们信任与爱,这其实是生命的真谛。“回到最初的话题,在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社会谈信仰是很奢侈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真的没有信仰。我们可以不信仰佛陀或者耶稣,但是我们还是有我们生命中可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比如:爱。“今天我们将开始我们为期一个学年的电影之旅,在之前我已经给大家做了预告,我们的第一个板块叫‘爱、沟通与救赎’,而这个板块的第一部电影是我极力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这是一部构思奇妙的电影,它讲的是一个叫艾迪的游乐场维修工,在一次事故中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而丧生。他死后来到了天堂,上帝给他安排了五个人,这些人带领他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其实也是带领我们去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什么是爱,如何与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沟通,如何让周围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感觉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让这部电影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等待着我们,也许,这就是人们说的佳片有约吧。”

灯光熄灭,影片开始。影片情节

瘸了一条腿的艾迪在露比码头游乐场当了一辈子的维修工,他熟悉游乐场的每一处设施,也爱这里的孩子们。他的衬衣口袋里总装着绒毛线,这是准备为孩子们编织小动物的。在一次可怕的事故中,艾迪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而丧生。

死去的艾迪来到了天堂,他遇到了一个曾经在儿时见过的皮肤全是蓝色的人。这个人带着艾迪回到了过去,艾迪看儿时的自己在马路上乱跑,而使蓝皮人被迫开车撞向路边引起心脏病发而死。当艾迪向他表示自己的歉意和忏悔时,蓝皮人却说掌握我们生死的并不是公平,否则就没有那么多人英年早逝了。而所谓的陌生人,只不过是你还不认识的家人罢了。蓝皮人还告诉艾迪,上帝安排了五个人在天堂里向艾迪开示生命的意义,而他只是第一个人。

艾迪遇到的第二个人是他的上尉,他们曾经一起在太平洋作战,后来一起被日本人俘虏。在日本即将战败,日军企图将战俘们全部杀害的最后关头,他们一起逃了出来。在逃跑的过程中,艾迪发现自己烧毁的一座房子中似乎有人的影子,他不顾一切想冲进去救人,上尉为了救艾迪的命开枪打中了他的一条腿。最后上尉为了给战友们探路而踩响了敌人埋设的地雷。上尉告诉艾迪,他在这里等他,是为了告诉他生命中的另一个真谛:牺牲。

离开了上尉,艾迪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女子,她其实是艾迪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露比码头游乐场的女主人露比。她把自己与丈夫的故事告诉了艾迪,并带着艾迪走近他的父亲。在艾迪的眼里,父亲一直是个严厉不近人情的男人,与自己的关系也一直很紧张。而在露比女士的带领下,他看到了父亲对家人的爱,更知道了父亲真正的死因。在露比的咖啡馆里,他握着坐在对面的父亲的手,说出了真诚的忏悔。

从咖啡馆出来,艾迪走进了一个正举行着无数婚礼的天堂,新人们拥吻,宾客欢笑,音乐响起,舞姿翩翩。这里是他去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天堂。他与妻子年轻时相识相爱,之后结婚。可是妻子却因病过早离开了他。妻子离去后,艾迪再也没有结婚。此时,妻子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在天堂里等着他。当他痛苦地倾诉自己失去了妻子时,玛格丽特告诉他:你所说的失去并不是失去,只不过是改变了拥有的方式而已。虽然在通常意义上他失去了妻子,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永远不会磨灭。

艾迪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是一个叫塔拉的亚洲小女孩。这时候艾迪才知道,在逃出战俘营时,他看到燃烧的房屋里有人并不是幻觉,这个小女孩正是当时他无意中烧死的。艾迪跪在小女孩面前失声痛哭、真诚忏悔,小女孩告诉艾迪,他一生在游乐场中修理机器,保护着孩子们的安全,也保护了她的安全。艾迪询问最后他救的小女孩是否已经安全,她告诉艾迪,小女孩得救了,在他救小女孩的一瞬间,也握住了塔拉的手,是塔拉带着他来到了天堂。

在塔拉的带领下,艾迪又回到了露比码头游乐场,所有的人都在那里等待着他,而坐在椅子上对着他微笑的,就是他深爱的妻子玛格丽特。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来不及认识的家人

本片改编自美国畅销书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同名小说,小说的构思颇为奇特,它告诉我们: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个。

艾迪在天堂里第一个遇到的蓝皮人,其实就是在给艾迪——或者说观众传达这个观念。当艾迪得知是自己造成了蓝皮人的死亡时,误以为对方是来讨债的,可是蓝皮人却原谅了他。蓝皮人告诉他:死亡把一个人带走的同时,也留下了另一个人,在被带走和被留下的短短距离中,生命改变了。

没有一个生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当我们觉得孤独的时候,我们才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在这种视角下,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根巨大的链条,而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链条的一环,我们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与别人相连,我们生命之翼的每次扇动,都可能在别人那里引起巨大的风暴。“所谓陌生人,不过是你还来不及认识的‘家人’罢了。”蓝皮人这样告诉艾迪。这让人想起泰戈尔的一首诗:有一天,我梦见我们都是不相识的。醒来时,才发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

这是一种宏大而开阔的爱的观念,它超越了家人、熟人乃至于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将整个人类置于爱的抚摸下,用对家人、朋友的爱来对待每一个渴望爱的生命。这样的观念帮我们洞悉史怀哲、特蕾莎修女伟业后面巨大的精神支撑,也使我们明白,爱是可以没有国界、不分种族的。宽容

爱之路,其实也就是宽容之路。

纵观全片,宽容是一以贯之的。艾迪遇到的第一个人,实际上也是被他害死的蓝皮人,他教给艾迪的就是宽容。而得到宽容恩惠的艾迪也宽容了打伤自己的腿,让他后半生饱受残疾折磨的上尉。在露比的咖啡馆里,经过露比女士的点化,艾迪也宽容了跟自己一直关系紧张的父亲,直到他的第四课——遇见自己深爱的妻子,其实也是学会对苦难和失去的宽容。最重要的宽容无疑是最后一次,艾迪遇见了被自己无意中烧死的塔拉,折磨了他大半生的梦魇终于找到了答案,他是用自己后半生为孩子们默默做出的贡献而得到了塔拉的宽容。下面这段在我看来也是全片最精彩的对白:

塔拉:你每天保护孩子们,保护他们的安全,你就是在对我好。

艾迪:我救的那个女孩,我摸到了她的手,我把她拉出来了吗?

塔拉摇头,艾迪极其失望。

塔拉:不是拉,是推,你把她推出来了,你救了她。

艾迪:不可能,我明明是拉着她的手的!

塔拉:不,那不是她的手,是我的手,你拉住了我的手,是我带着你到这里来的。

在这一段中不仅有塔拉对艾迪的宽容,值得玩味的还有塔拉引领艾迪对自己的宽容。艾迪一生都在露比码头游乐场当修理工,他也曾有过浪迹天涯的梦想,但是腿的残疾使他始终没有走出游乐场的大门。当他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再也无法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时,他的内心是沮丧而失望的。所以他对塔拉说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正是塔拉的这段话,使他明白自己一辈子干的这些琐碎而无聊的事情其实是那么重要,他保护了无数的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安全。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的艾迪就在这最后一课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也完成了对自己的宽容。父爱

我曾经在学生的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后做了这样的批语:“懂得了父爱,才叫真正懂得爱。”

相比于母爱,父爱的地位是微妙而尴尬的。在通常的观念里,父亲总是沉默、严肃而严格的。父爱的表达也是含蓄甚至含混的,相较于明显而深厚的母爱,父爱似乎总是隐藏在背后,以至于经常连其存在都被人们否认。

在电影中,艾迪年轻的那个时代,社会对父亲的定位似乎就应该是严格不苟言笑的。这种严格有时候会演变为严苛,甚至不近人情。影片中即便艾迪受伤躺在医院,父亲带着家人来探望,可是父亲也舍不得给儿子一句赞美或者鼓励;而在艾迪小时候跟小伙伴打棒球得胜时,父亲却会毫不掩饰地露出微笑,这大概是这种含蓄深沉的父爱的最佳诠释了。

影片中艾迪跟街上小混混打架,帮哥哥抢回衣服的情节,在小说中是艾迪主动出手的,而在电影中将其改编为父亲命令艾迪去帮哥哥抢衣服,这个改编大概也是出于导演想强调这种乍一看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父爱的原因。而传统意义上的父亲角色往往要求父亲对孩子——特别是儿子——格外地严格要求,而这种严格的要求很容易演化成对孩子的过分打压,严重者甚至会挫伤孩子的自信。艾迪直到死后都觉得自己一生一事无成,这跟父亲的打压是有直接关系的。

而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也是很容易紧张的。在任何文化中,儿子的成长背后往往伴随着宿命的弑父情结,或者说,一个男人的崛起往往是以另一个男人的衰落为代价,更糟糕的可能是在这种抗争中谁都不是胜利者,结果只是两败俱伤。艾迪和父亲的结果可以说就是这样的。而避免这种两败俱伤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沟通和理解。艾迪在父亲和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未能达成这种沟通与理解,在他到天堂后,还是由露比女士帮助他完成了这项工作。终于,在咖啡馆里,面相老迈的艾迪握着看上去比自己年轻的父亲的手,表达了对父亲的原谅与理解。我想,这也是导演在提醒我们:趁着家人还陪伴在身边的时候,应该主动去沟通交流。如果爱,那么就大胆地说出来;如果痛,也要能宽宏地原谅。救赎

人生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条救赎之路。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生来就是有原罪的,要得救必须赎清罪孽。人生存在世界上难免犯错误:有些是无意中犯下的,如艾迪小时候在马路上乱跑而导致蓝皮人的死亡,烧毁日军监狱时却烧死了躲避在里面的小女孩;也有些是有意犯下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的错误没有自省,更没有悔意,这样的人犯错后必一错再错,直到万劫不复。

艾迪的一生其实都处在这个救赎的历程中。从战场回来后,困扰他整个后半生的噩梦象征着他的良知对自己的拷问,这场拷问直到他在天堂遇到第五个人——被自己无意中烧死的小女孩塔拉,并得到塔拉的宽恕之后才得以结束。而更重要的救赎其实是他数十年在露比码头游乐场默默地为孩子们做的一切,如塔拉所说:“你每天保护孩子们,保护他们的安全,你就是在对我好。”这种救赎是重要而珍贵的,甚至连艾迪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看来,自己一辈子就在游乐场里做一个不起眼的修理工,一辈子都是失败的。而正是这个默默无闻的修理工,最后为救一个小女孩而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推开小女孩的一瞬间,他摸到了一双手,那是塔拉的手,其实也是上帝的手,救赎的手,正是这双手引导他离开了悲喜交集的尘世,来到了天堂。他的救赎之旅,终于走到了终点。剪辑

影片同时存在着三条线索:艾迪在天堂遇见五个人的故事,艾迪死前在游乐场的工作以及他死后工友对他的怀念,艾迪的成长历程。三条线索互相交织、互相缠绕,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容易给观众带来混乱之感。而影片却将这三条线索梳理得井井有条,其中最大的一个秘诀就是高超的剪辑手法。

影片开始处,年迈的艾迪帮一个小男孩取回了飞走的气球,拿到气球的小男孩被爸爸牵着手离去,接下来仍然是一双被大手牵着的小手,只不过这里变成了艾迪的父亲牵着他的手。在马戏团里,年幼的艾迪学着父亲的样子拿着锤子修东西,锤声不停,镜头换成了青年的艾迪拿着锤子在修东西,修好后请父亲来验收。而此刻哥哥被抢了衣服,父亲要艾迪摆平此事。跟小混混打架回家的艾迪在水池边洗伤口,镜头又转到年迈的艾迪在工作间的水池前洗工具。几个场景,其时间和空间跨度异常之大,但是利用这种不露痕迹的剪辑技巧却能做到场景转换自然,让人不得不佩服剪辑师高超的功力。

而更奇妙的剪辑是在艾迪死后,两位工友到他的寓所里整理他的遗物。当一个工友推开他家里的一扇门的时候,门后竟然是医院病房的场景,受伤的年轻艾迪躺在病床上等着家人来看望自己。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时空跳跃,而这个跳跃却用一种非现实的手法以剪辑的方式实现,无形中又给这部有点超现实色彩的电影涂上了一层奇幻的色彩。影片链接《大鱼》

不管在亚洲文化中还是在欧洲文化中,父子关系似乎都是亲情关系中的一个难题。小时候,父亲在孩子的眼中是全能而无敌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曾经无所不能的父亲头上的光环逐渐褪色,到后来渐现老态的父亲往往也成了孩子眼中失败者的代名词。而相对于母爱,含蓄内敛的父爱似乎难以让人理解,更别说得到孩子的回报了。

影片《大鱼》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父亲和父爱的故事。在成年以后的威尔的眼中,父亲就是一个喜欢吹牛皮,更喜欢把那些虚假的故事讲述一遍又一遍的乏味的老人。他总是说着自己年轻时如何钓上一条大鱼,如何和小朋友们去找女巫,如何遇到骚扰镇子的巨人,如何在迷路后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似的小镇,以及如何在战争中英勇战斗并解救了一对连体美女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在威尔看来毫无例外全是瞎编的。也因为如此,他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直到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他父亲病重将不久于人世。

在陪伴临终的父亲的时候,威尔再次走进父亲的那些传奇故事,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其实这些故事并不全是瞎编的,正是这些魔幻的故事串起了父亲那富有传奇童话色彩的人生。

父亲离开了,在父亲的葬礼上,威尔惊讶地发现,父亲讲过的女巫、巨人、连体美女其实都是父亲生命中遇到过的人,而这时,他们都出现在了父亲的葬礼上。学生笔下的《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艾迪在天堂路途中遇见那些人的时候,他开始发现,很多真实的东西与自己以往所见的不同。是上帝决定模糊他过往的记忆,在他回忆起过去的点滴时,让艾迪的五位引路人告诉他现实的真相,他才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眼见为实的。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看见的只是事情的小小一方面,我们被所谓现实的假象蒙蔽了,当我们了解真相时,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宽容、原谅。

艾迪最后握住了上帝的宽容之手,我们每个人都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但是上帝总是会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我们救赎的机会,上帝始终是一个慈爱的长辈。(刘丽玥)

生命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在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里,那些已经离我而去的家人是否会变回我还没认识的家人呢?他们的出现,影响甚至改变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他们在我生命里徘徊时所留下的痕迹吧。人的一生真的很奇妙,仿佛冥冥之中就要与注定的人相遇、相识、相知,最后再离别。而每一个相遇的人都会影响你人生的微小部分,这是那些人改变你的过程,也是你成长的过程。

所以,他们从来不曾离开我。(蓝云舒)《为黛西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导演:布鲁斯·贝尔斯福德(Bruce Beresford)主演: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杰西卡·坦迪(Jessica Tandy)上映时间:1989年二、爱与扶持——美好生命之源:《为黛西小姐开车》

爱是浪漫型艺术的重要母题。爱是一种单纯的精神的美,这种美表现出一种单纯的亲切情感,一种心心相印。——黑格尔《美学》为霍克先生微笑“我一直有句话很想跟你们说而一直没说,有时候我实在受不了你们了。”

华灯初上的夜晚,晚自习铃声已经响起,孩子们正在逐渐安静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的我突然冒出这句莫名其妙的话。很多孩子不明就里,不知道平时对他们一向宽和的老师怎么今天对他们如此不满意,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这是9月初的一个黄昏,高二的我们刚刚开学。整个高一,我们的语文晚自习上的都是音乐鉴赏课,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数十首中外名曲,从贝多芬到莫扎特到巴赫到柴可夫斯基,整整一年教室里回荡的都是那些永恒而经典的旋律。按照我的安排,高二一年的晚自习是用来上电影鉴赏课的,这在高一的时候我已经跟孩子们通报了,他们都很期待,可是没有想到今天的课我说的第一句话却似乎在表达对他们的严重“不满”。“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孩子们都摇着头,有的似乎还有些焦虑。“每个周一,你们的周记交上来的时候,你们知道写什么的最多吗?”

孩子们更糊涂了,作为单个的学生,当然不清楚整个班级周记主题的情况。“写友谊的最多。从高一就是这样,高二有增无减。”

孩子们松了口气,笑了起来。“不过很多同学写的其实是友谊中的困惑与悲伤。比如不止一个同学抱怨:‘明明说好是我们俩好的,为什么她又跟其他的女孩玩了呢?’或者是:‘为什么我们是好朋友,可是昨天中午她怎么跟另外那个同学去食堂打饭?’还有的说:‘上星期六他在校门口买了两个冰激凌竟然没有分给我一个,上上周我的薯条可是给他吃了一半的!’”

大家哄堂大笑,包括说这些“名句”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其实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等他们笑声渐定之后,我微笑着继续说,“我们都正在长大,也都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特点之一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与他人沟通交流欲望的增强,而这种交流沟通最大的体现就是友谊,当然也有爱情,别跟我说你们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们又一次大笑,有些则不怀好意地看着某几位同学。“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如果不与人交流,不能拥有友谊,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就连鲁滨孙在荒岛上独自生存,笛福也给他安排了‘星期五’作为他的朋友,大概笛福也感觉鲁滨孙太可怜了,实在不忍心吧。而我们这个年龄,正是对友谊充满渴望的时候,当然,也充满了困惑与无奈。我想,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获得真正的朋友与美好的友谊,这是我们每个同学都正面临的问题。”

有孩子在轻轻地点头。“在上周我们观赏了《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这部电影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思考生命,思考爱与救赎。眼界开阔,气势恢宏。而今天我们要观赏的则是一部讲述‘鸡毛蒜皮’小事的电影。”

按照我的要求,上周课代表就从网上下载了电影的有关资料,包括影片简介、情节介绍、影片花絮、海报等,并存在班上的电脑里了。我打开文件,屏幕上显示的是这部电影的那张经典海报:后视镜里的两张脸,开车的霍克,眉眼中始终带着憨厚温和的微笑;坐车的黛西小姐,苍颜白发、表情严肃的老太太,但是眼神中隐隐露出一丝温情。“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一个跨越了25年的友谊的故事。”

外面的天色正在逐渐暗淡,我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们大致介绍了一下影片情节。“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在老人院里,共同经历过25年风雨的黛西与霍克坐在一起。黛西已经是风烛残年,霍克用勺子小心地舀起感恩节蛋糕,细心地喂进黛西小姐的嘴里。他们经历了25年的岁月,由最初的敌视、抵制到后来的接受、宽容,我想,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怎么样去对待别人,哪怕是暂时敌视自己的人,付出自己的真诚与友爱,收获对方的真诚与友爱。在我们这个渴望友谊的年龄,我想,这部电影能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

有孩子在点头。“顺便说一句,影片中扮演霍克的演员是我个人十分喜欢的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他主演过很多影片,包括以后我们要鉴赏的《肖申克的救赎》,还有金·凯利的电影《冒牌天神》,在那部影片里他扮演上帝,上帝是黑人,这怎么说也是个创举呵!还有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叫《通缉令》,他在里面扮演刺客联盟的首领。”“对对对!那里面子弹是会拐弯的!”有看过的孩子马上插嘴。“是的,”我笑着说,“在这部电影里,摩根·弗里曼的演技出神入化,而与他搭档扮演黛西小姐的杰西卡·坦迪也因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她获得这个奖项的时候,已经80岁293天了,这也使她成为年龄最大的奥斯卡获奖者。”

孩子们听到这个,不禁惊讶地“哦”起来,对影片更加期待了。“好了,我只介绍到这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为黛西小姐开车》!”

教室的灯全部关上了。黑暗中,孩子们静静地看着倔强的黛西小姐脾气如何古怪,而宽厚的霍克如何总是报以真诚,两个小时的时间概括了25年的风风雨雨,当剧终字幕打出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走上讲台,进行简短的总结:“电影放完了,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观感,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就是霍克脸上始终带着那种憨厚而温和的笑。我想,也就是这笑容融化了吹毛求疵的黛西小姐心里的坚冰,也赢得了她的好感和信任。我希望同学们也能拥有这样真诚的微笑,我相信,这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宽容,得到更多更好的友谊。”

很多孩子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那么,就让我们为霍克先生微笑,为我们微笑,为生命中更美好的友谊、更美好的人而微笑。”影片情节

黛西小姐是个犹太寡妇,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姐姐的资助下接受了教育,成了一名教师。后来,她丈夫的纺织厂生意越来越好,于是家境也越来越富裕。黛西小姐年老之后独自居住,只有一个老黑人女仆阿黛拉跟她在一起并照顾她。儿子布利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继任纺织厂厂主。由于工作繁忙,加之黛西小姐对儿媳妇似乎始终不满意,布利来看望母亲的次数并不多。

一天,黛西小姐准备开车出门,由于年纪太大操作失误,将前进挡误认为倒挡,把一辆崭新的凯迪拉克撞成废铁。担心母亲安全的布利坚持要为母亲请一位司机,却遭到了性格执拗倔强的黛西小姐的坚决反对。布利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聘请了老黑人霍克担任母亲的司机,并且提前给霍克打预防针:“我母亲脾气很坏,你要有心理准备。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工资是我付的,不管怎么样,她也没有资格开除你。”霍克憨厚地笑着:“没关系,小时候在农村,常跟母猪打架,什么样的母猪我都能收拾。”布利听了,被噎得说不出话。

布利带着霍克来到母亲家里,迎接他们的是黛西小姐的强烈拒绝,就连阿黛拉私底下都劝告霍克:“我要是你,就算是耶稣基督亲自下凡来请我,我也不会干。”

看来黛西小姐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忠实拥护者,霍克到家里好几天了,黛西却根本不让他开车,宁愿自己乘电车出门。霍克开车跟着黛西,一边走一边晓之以理:“您儿子雇了我,我不能拿了钱什么也不干。”听到这话,生性节俭的黛西觉得这样是很不合算,于是钻进了汽车,霍克为黛西小姐开车的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但是,这只是霍克与黛西的艰难战役的开始。

没过几天,黛西小姐便怀疑霍克偷吃了她的马哈鱼罐头,她竟然把儿子叫来准备向霍克问罪,结果的确是霍克吃了一罐,不过在上班路上他自己买了一罐准备给黛西小姐补上;另一次,霍克送黛西小姐去礼拜堂,礼拜结束的时候黛西小姐发现霍克将车停在门口便大发雷霆,因为她不想朋友们看见自己有私人司机,怕被别人说自己在炫富。

日子一天天过去,霍克凭着自己的耐心与温厚逐渐赢得了黛西小姐的好感。一次偶然的机会,黛西小姐发现霍克竟然是文盲,曾经当过老师的黛西顿时被激发起职业责任感。圣诞节,她送给霍克一本识字手册,但是倔强的她却拒绝承认这是圣诞礼物,只说是偶然发现的。在黛西的鼓励支持下,年迈的霍克如小学生一般开始学习,居然进步不小。

黛西在远方的哥哥要过90岁生日了,霍克开车送黛西去祝寿。路上,黛西小姐拿着地图却指错了路,这位永远正确的老太太根本不承认是自己的失误造成他们很晚才赶到目的地。

这一年,跟了黛西小姐多年的女仆阿黛拉去世了,黛西小姐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这所大房子里。晚上风雪大作,电线被刮断,老人秉烛游走于房间,形影相吊。这时候霍克来了,他为黛西小姐买来了咖啡。黛西让霍克这几天没事就过来陪陪她,还说想吃东西就到冰箱里随便拿。而这时,布利打电话说因为积雪堵住了道路无法来看她。而黛西却告诉儿子,霍克把一切都想得很周到,布利十分惊讶,因为这是多年来他第一次听到母亲说霍克可爱。

一天,布利告诉年迈的母亲自己收到了午餐会的请柬,著名律师马丁·路德·金将在那里演讲,黛西小姐很感兴趣,坚持要霍克开车送自己去。儿子不禁奇怪,母亲什么时候关心起黑人问题,而此前她对此毫不关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黛西小姐已经老迈,而且出现了智力衰退的迹象。无奈之下,布利只好将母亲送进了老人疗养院。一天,同样老去、无法开车的霍克坐着孙女开的车来到了黛西原来的房子,见到了布利,布利约霍克一起去看母亲,陪她过感恩节。

在老人院里,风烛残年的黛西小姐行动迟缓,表情木讷,似乎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