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20:51:50

点击下载

作者:郭淑云,李郑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振华

李振华试读:

再版前言

新世纪之初,我们策划、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旨在总结上世纪百余位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的优秀经验代代相传。转眼之间,丛书已经十岁了,令人欣慰的是,靠着各位专家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辛勤耕耘,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目前已出版120多种,而且,影响也日益扩大,其宏大的构架、朴实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在同类书中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绝大多数出版后都很快售罄,多次重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我社长销的品牌图书之一,基本实现了我们的出版初衷。

著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总结、传播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我们中医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工作。去年,刚刚评出的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就已经有5位大师相继去世,让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感到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为此,我们决定修订再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对已经出版的,做全面修订,纠正书中的个别错漏,重新排版装帧,并采纳读者的建议,按这些临床家的专长、特色进行归类,分为《内科专家卷》、《外科专家卷》、《妇科专家卷》、《儿科专家卷》、《针灸推拿专家卷》等;鉴于国医大师是当今中医药学术与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遂独成一卷,即《国医大师卷》。此次修订,从内容到形式都精雕细刻,力求和谐统一,尽善尽美,使之真正成为提炼名老中医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传世精品,以不辱中医药出版人的使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12月

出版者的话

中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中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中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时任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28日李振华先生80岁华诞纪念照(2003年摄)李振华先生(2007年摄)李振华先生(1992年摄)李振华先生接见外国访问学者(2003年摄)医家小传

李振华,男,汉族,于1924年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9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洛宁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河南省高等院校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河南省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中医》杂志主编。60余年来,李老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湛,擅长治疗急性热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现将李老的治学经验及医、教、研工作情况概述如下:

李老出身于中医世家。洛宁县依山傍水,北有凤翼山,南有洛水河,可谓人杰地灵。李老的父亲李景唐是位名医,医术精湛,名闻豫西(见《洛宁县志》)。李景唐为医:医德高尚,仁善为本,济贫救厄,不惜个人,治病活人,一丝不苟,胆大心细;为学: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拜师访友,博采众方,善于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这些为医为学品德和医术经验李老尽得其传。尤其是为人方面,其父以自己的“真善为本,济世成德”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来教导年少的李振华。常言道:“行医首先要立品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这些都深深影响了李老的一生。稍至年长,1940年豫西大旱,民不聊生,瘟疫流行,死亡甚多,李老看到当时国民党政府腐败,家乡缺医少药,便立志不求仕而誓为良医。1941年,从17岁起,遂辍学济汴中学高中,专跟父亲学医认药,在其父指导下研读医学书籍,并随父侍诊,1947年开始独立诊治病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全省中医师考试,李老名列洛宁县榜首,被当地誉为“名门高徒”、“父子良医”。省政府给他颁发了中医师开业执照,遂继父业,悬壶乡里,其医术医德深受广大患者称颂。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老成为县医院唯一的中医师。此后由乡到县,由县到地市,调入洛阳中医师进修班和洛阳地市西学中班任教,后上调省城,在河南中医学院担任医疗教学,从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医教部主任、副院长,学院中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至学院院长,步入医林,走上了他漫漫至今从医六十余载的岐黄医学道路。

李老学医,除来自名医家传外,其医学成就大多还是出于他半个多世纪的自学。李老学医专心致志、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勤学务实、务求理解,能者为师、虚心求教、容纳众长、善于总结,数十年如一日,至老不衰。“学在于勤,知在于行”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并总结出了“勤、恒、精、博、悟”五字治学经历。

1986年6月《光明中医》杂志发表了李老的题为“学在于勤,知在于行——我的自学体会”的文章,介绍了时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的李老学习中医的体会,在文章中归纳为“法于经旨,精求医理;教学相长,重视实践;临床严谨,总结规律;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几个方面。的确,“学在于勤,知在于行”是他一生治学的座右铭。他勤于学习,熟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汤头歌诀》等;继而在临床又读金元四大家的著作,尤其是对李东垣的《脾胃论》等著作的学习更是深入;对于明清温病诸名医著作体会尤深;还特别喜爱学习中国古今有关的哲学著作,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学习中医,李老常讲这是学中医的钥匙,能打开中医知识宝库。

李老学习中医经典著作,能及时用于医、教、研实践,运用中医经典著作奠定其临床辨证基础。在实践中,他勤求博采,涉猎广泛。既师古,又灵活善变;既善于继承,又敢于创新,在此基础上治愈不少疑难病。他深感四大经典譬如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但神明变化灵活机动,知常以应变,通变以知常,从心而欲,则在于对经典等医籍之所悟。

李老勤奋好学,以能者为师,虚心求教。如李老在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任教师时,向一同任教的针灸教师闫丽生学习针灸,闫丽生是著名针灸学家、原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承淡安的学生,针灸医术精深。李老中青年时期就用学习到的针灸技术,针药并进,治愈大量常见病和疑难杂病。又如学习了施今墨老大夫用六两米醋作药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经验。施老曾为河南省军区某领导的爱人诊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六剂而愈。当患者拿出处方时,李老如获至宝,看其处方,是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化裁,并加阿胶、黑地榆等止血药,与其所治疗此类病用方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施老方中除白芍、柴胡、升麻均用醋炒外,每剂药并用了六两(十六两一斤)米醋作药引。李老后遇此症,采用施老用大量酸涩收敛的米醋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经验,每获奇效,且多是用六剂药收功。这是学习施老精深医术经验之结果。

1964年秋,卫生部中医顾问、名老中医秦伯未应邀前来河南讲学,秦老每天上午为省领导看病,下午为河南省中医学院讲学,李老在陪秦老看病讲学中,受益匪浅,特别是对用桂枝这味药,收益极大。秦老用仲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脏早搏,药到病除,李老查看处方,与自己治疗此病用炙甘草汤药物相差无几,只是秦老用桂枝仅用2~3g,不解其故,遂恭请秦老赐教。秦伯未讲,心动悸,脉结代,是心阴不足,阴损阳弱,虚阳浮动,心阴虚则心脏早搏出现心动悸,心阳虚则血不充脉而结代。治疗当在补心阴的基础上资助心阳,用桂枝之意是在配人参以助心阳,故不可量大,2~3g即可。根据心阳虚的程度,一般脉搏出现偶发性结脉,可用2g;频发性早搏(即二联脉率、三联脉率)可用3~4g,并加宁心安神之品则收效更好。秦老对医理的分析、经方的运用出神入化,李老十分叹服,遂学习了这一经验。在此之后40余年来,李老治疗多例心脏早搏患者(尤其诊为室性期前收缩),运用向秦老学习的加减炙甘草汤及桂枝应用经验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勤奋好学是李老成长的一个诀窍。他善于以能者为师,不仅向医籍书刊求教,而且同道之所长、民间经验方、患者以前用过的功效显著的处方等,都是随时学习的对象。他的这种虚心、灵活、巧妙的学习方法确实令人称赞。正如古人所说:“泰山不让土壤而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而就其深。”虚心求学的知行观,成就了李振华教授的高超医术。我们在随师实践中深有体会。

李老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从医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谓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我们随师诊病每见其临证,四诊详细,谨守病机,辨证确切,用药灵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疑难重病,常效如桴鼓。上至高级领导,下至工农百姓,诊治细心,一视同仁。

李老在中青年时期,长于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善治急性热性传染病。如1956年冬末和次年春,洛阳地区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重点疫区伊川县,月余死亡70余人,多为孩童,也有少数成人,一时人心惶惶。李振华老师随地区卫生局领导和西医医生深入疫区医院,发现死亡者多系误用中药辛温解表和西药解热止痛发汗药物。服药后,患者大汗淋漓,继而抽搐加重,神志昏迷而死亡。医院有一王姓患者,32岁,流脑已夺去她丈夫及儿子的性命。她也深度昏迷、高烧、抽搐、项背强直,危在旦夕。李老诊断后认为流脑属于中医温病的春温病,是瘟疫,有传染性。病系感受疫毒之邪,内热过盛,忌用辛温解表发汗药。当时由于西药缺乏有效药物,李老以清热解毒、熄风透窍法,药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配服安宫牛黄丸,鼻饲喂药,并亲自守护两日,病人痊愈出院。李老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农村病家,抢救治愈了14个垂危患儿,并将此法传授给当地中医师继续治疗。同时李老又到宜阳县、三门峡市、郾师县等地治疗了近百例患者,只要能喂进中药者,皆可治愈。他写的“中医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一文,先后在广州的《新中医》杂志、北京的《中医杂志》发表。河南省卫生厅和省防疫站当年在洛阳召开现场会,让李老传播了这一治疗经验。1958年李老在此论文基础上补充内容,撰为专著出版。1970年7月禹县大肆流行乙型脑炎,县人民医院专门以一个大院作为传染病房,8天收治83位病人,虽经治疗,但死亡了32个,且多是小儿。已死和未死的患者家人,哭声满院,惨不忍睹。李老不顾个人安危,舍身忘己,日夜守候在病房,长达3个月。李老认为乙脑病属中医温病的暑温病,传染性强,患病初期经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通窍熄风药,并重用生石膏配服安宫牛黄丸,使病人转危为安。到8月份禹县地区天气连雨,收治的病儿多嗜睡,舌苔白腻微黄,甚者转入昏迷抽搐。李老用生石膏减量,加藿香、佩兰、白蔻仁、郁金、节菖蒲等芳香透窍药而治愈大量患儿。7~9月李老用中药治疗132个患者,治愈率高达92.7%,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病后有25个患儿出现有瘫痪、耳聋、头疼、弄舌等后遗症状,则以养阴清余热、通经活络法,配合针灸治愈。

对于疑难杂症,李老能灵活运用中医理论,辨证用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1974年3月,有姑嫂二人在春节家宴上误将25%烧碱当作甜酒喝下,以至食道大面积溃破而大吐血,经医院多方抢救,血虽止,但引起食道狭窄,吞咽困难,仅能进食流质,经省级医院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食道狭窄,必须手术治疗,患者畏惧手术找李老求治。李老从未治过此类疾病,但同情病人之苦,运用中医理论,缜密辨证,认为强碱为大热之性,误服烧碱腐蚀食道烧伤脉络,以致食道失于润养,气血郁滞,食道狭窄,吞咽不利,治当滋阴清热,活血通络法,药用辽沙参、麦冬、石斛、生白芍、丹参、牡丹皮、生地、当归、枳壳、花粉、甘草。上方连服13剂,患者可吃馒头、面条等食品,后加桃仁、牛蒡子、知母继服10剂,巩固疗效,二年后随访,饮食完全正常。后又随访七年,姑嫂二人至今健康。李老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救活了无数病危患者,受到了患者的称颂和爱戴。

李老晚年,专心于脾胃病的治疗和专题研究。多年来,完成了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及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并指导了十届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他对脾胃病较系统的学术思想,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李老常讲:元气乃人体生命健康之本,而元气之充足,须赖脾胃之气所滋养,故脾胃伤,则元气易衰,此即李东垣说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同时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机之升降,又关乎各个脏腑,故脾胃又是各个脏腑气机升降之轴心,各脏腑皆赖脾胃以为其所用。故内伤脾胃,必波及各脏,即所谓“脾通四脏”。由于“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其运化功能,全赖脾气(阳)之健,即脾为太阴之土,得阳始运。李老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同时脾之虚证,则为气虚,甚则阳虚,无阴虚证;胃则有胃阴虚证,即胃为阳明阳土,得阴始安。李老又认为,脾虚波及它脏,首先是肝。饮食不当、饥饱劳倦或思虑过度伤脾,均可导致土壅木郁;情志不舒,形成木郁乘土。其因不同,但其果则同,皆可造成脾虚肝郁,或肝脾失调证。同时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可形成胃实证。因而脾虚证,必首先波及肝、胃,并彼此功能失调。故李老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九字治法要诀,但临床要视彼此有所偏盛偏虚,随证治之。

在病理演变中,李老认为,脾失健运,可致水湿停滞,水湿为有形之物,可阻滞气机,气有余则生热,以致形成湿热蕴结之证。本证形似实证,但非脾实证,乃是脾虚为本,虚中之实,实由虚致之证。同时湿为阴寒之邪,热为阳邪,这种阴阳、寒热、虚实交错互结之证,亦为难治之证。在治疗上,李老认为,首先辨清热盛或湿盛,甚则为寒湿之不同病理。清热当用苦寒之品,以达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祛湿当用甘温、苦温甚至辛温之品。故清热用苦寒之药不能多用,过则伤脾而助湿,以致形成寒湿之证。热祛则宜及时健脾祛湿以治本。同时清热宜佐疏肝行气之品,因气行则湿行,湿祛则热无所存。临床见李老用此法治黄疸等湿热蕴结证常效如桴鼓。

由于脾胃相连而为表里,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胃失和降,亦必波及脾之健运,故治胃须兼健脾,健脾祛湿,亦必兼以和胃,这是李老治脾胃病又一学术思想。同时脾胃病多为脾虚胃实,虚实夹杂之证,临证消补适当,随证化裁,防止各种胃炎单一治胃,或所谓肠炎单一健脾收敛之误,这是我们临证所见李老在辨证用药上的技巧之处。

对于饥不欲食,少食则饱,口干,胃满,舌质红无苔,脉弦细或沉细无力之胃阴虚证,多为胃病日久,或素体阴虚,或过用理气香燥之品误治而致。胃阴虚亦为难治之证,李老认为在治疗用药上,宜用甘凉、濡润、轻灵药为主,不宜用苦寒、甘温、芳香燥湿、理气香燥和滋腻助湿之药物。李老每以沙参养胃汤为主,加理气而不香燥之郁金、萝卜种、乌药,和胃消食之焦三仙、鸡内金等,多服而收效。

通过长期对脾胃病的临床研究和调查统计,各种慢性脾胃病、脾胃气虚甚至阳虚者占95%以上,胃阴虚者不到5%。对脾胃气虚证的治疗,李老总以甘、平、温、轻灵之药性为主。李老将药大体分为淡渗利湿、芳香行气化湿、苦寒燥湿、辛温祛湿、益气温中等。常以甘温淡渗之方药作基础,随证加减,同时用药宜轻灵不宜用量过大。本《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旨,除脾胃虚寒太甚或湿热过盛之病证外,对大辛大热之姜、附,苦寒泻下之硝、黄以及滋阴腻补之品宜慎用和勿过用,以免损伤气、阴。在益气健脾时,亦要注意通补、行补的原则,不可大剂峻补、纯补,以免壅滞气机,塞阻脾之运化和胃之和降。故补中寓行,轻剂收功,使中气渐强,运化得力,正气渐复,这是李老治脾胃病用药之特色。

由于李老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学术思想明确,辨证准切,治法方药适当,故疗效卓著。如李老承担“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用以上对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治法,自拟了“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分别治疗该病的脾胃气虚证和胃阴虚证。自1986年开始,通过5年对300例患者住院治疗总结,于1991年经卫生部验收和国家级鉴定,其有效率为98.7%,治愈率为32%,鉴定为“疗效为国内外先进水平”。后又经近10余年进一步调整药物,并对治疗千例患者观察,治愈率可达70%左右。凡服以上中药治疗者,未发现一例转为胃癌。突破了河南省医药情报局在国外收集该病502份资料无一例治愈的记载。亦突破了国外医学者认为该病胃黏膜不可能逆转修复的论点。李老撰写的论文“谈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1996年在《河南中医》杂志发表后,国内29家有关杂志转载了这篇文章,在中医界影响颇大。李老每周除二、六门诊外,省内外各地胃病患者,到家求诊的络绎不绝,他不顾年老和疲劳,都予以及时细心的诊治,不愧为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

李老除对脾胃病在理论上建立了正确而系统的学术思想,在治疗上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外,对其他疾病在理论和治疗上也有其独到的观点。如通过讲课、研究及临床应用,发现《伤寒论》380个条文中,具有辛温解表、和解助阳以达祛寒的就有165条,其中共112个处方,属扶阳、益气、祛寒的即有81个处方。全书共83味药,亦多为辛温助阳和急救回阳之品。《伤寒论》虽有125条论伤寒内热证,用辛凉苦寒药物,但其病理则与患者素体阳盛,寒郁化热,或表邪误下,邪热内陷有关。因而李老提出了“损阳伤正,是伤寒的病理基础”论点。并以此为标题,写出论文,发表于《河南中医》杂志。该论文于2004年由《中华古代名医名著研究集成》编委会选入《张仲景研究集成》一书。在温病方面,通过卫、气、营、血或三焦的病理演化及其系统方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李老提出了“损阴伤正”是温病的病理基础,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凉血透窍是治温病的大法,保存津液、重视湿邪是治温病的指导思想。李老运用这一治法,治疗了近百例流脑患者,全都治愈,并两次发表了治流脑的学术论文,还出版了专著一部。治疗的132例乙脑患者,治愈率达92.7%,通过申报科研项目,获得了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李老根据《内经》“胸为阳,心为阳中之阳”及“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论述,经临床观察,心脏病多死于心肌衰竭,且时间多为冬季黎明阴极之时,李老针对治疗冠心病等心脏病,提出了重视心阳学说。重视心阳,扶阳顾阴,这一观点,在临床上很快提高了治心脏病的疗效。李老仁善为本,济世成德,从医六十载,妙手著春,声重医林,患者赞其济世活人,德医双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大河报》、河南电视台、《河南科技报》的记者,多次采访,报道了他治疗疑难重病的精湛技术和医德医风。

李老还是一位出色的中医教育家。他从教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一批投入中医教育事业的骨干教师之一。早在1954年就担任了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教师,主讲《内经知要》、《金匮要略》及洛阳地市西学中班的《伤寒论》。1960年调入河南中医学院,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一直主讲《中医内科学》,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学科带头人,中医内科学学科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为了弘扬中医事业,他还经常应邀到省内各地市进行学术讲座或到省外各地讲学;由于他在中医界享有盛名,多次到北京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作学术讲座,受到学生的好评,临走时全体学生不上课专为其送行,学生们纷纷买纸买本请先生为其留字留言,据说这是研究院过去未曾有过的事情。

李老在教学上严肃认真,教学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课堂讲授的每一病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对具体病证治疗,重视理论,重视治法,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举一反三。他讲课语言生动,用启发式教学,板书清晰。他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阐述中医理论,常用哲学的整体观念和恒动观点来阐明病证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对疾病病机变化的理解,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每听一次课或学术讲座,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领悟了老师严谨的教风,宽阔的思路和丰富的学识,感到是一次精神享受,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李老临床带教,重视病例书写,严于辨证,要求理、法、方、药有机统一,文字正规,对新入院患者的病例,常修改书写数次,学生们既敬畏他,又钦佩他。李老不愧为杰出的中医教育家。

李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还提出了中医教育的一个观点,他常对学生讲:“要学习中医,必须做到三通,即:文理通、医理通、哲理通。只有具有较深的文理和哲理,才能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指导实践,成为名医。”他的这一中医教育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生,得到了中医界的赞同和广大师生的好评,为中医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李老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期间,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突出中医特色,教好、学好四大经典。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他要求教师教学内容要补充更新,不断增添现代教学设备。新教师必须试讲,经专业教师评教通过,方可任教。每学期要举行各专业观摩教学,开展师生评教评学。强调学生多临床、早临床,请全国各地名医、专家学者来院作学术讲座,传授中医学术和临床医疗经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材建设上,他也付出了大量心血,1986年担任了中南五省协编的八门中医教材副主编,为中医教材质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李老热衷于中医教育事业,他爱才育才,指导培养了十届硕士研究生,从1979年起,河南中医学院开始招收中医硕士研究生,也始于这年,李老做了十届以中医脾胃专业为主中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多年来为学院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大量的中医人才,他们大都成为医、教、研工作的骨干和领导,在李老的学生中,有优秀的中医领导干部,有事业有成的中医医教研工作者,有卓有才识的中医学者。门生弟子不仅遍布国内各省市,而且有的已走向世界各地,真可谓桃李芬芳,遍及四海。

李老身为河南中医学院院长,又是一位优秀的中医教育行政管理者。他精通业务,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为了中医事业,为了学校发展,他敢于负责。李教授为中医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自1980年担任河南中医学院副院长、院长以来,近8年时间,他为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费尽心机,日夜操劳。在他任院长期间,扩大教学基地,扩大学生实习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河南省委关怀下,在郑州金水大道东段,李振华院长负责筹建学院新址,经过艰苦努力,占地将近200亩的河南中医学院建成。还将学院一附院住院部300个床位,扩大到500个床位,但仍不能满足学生实习。于是李振华院长与学院领导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省卫生厅几经交涉,同意从学院药圃厂拨出150亩地,又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亦称河南省中医院)。在李振华教授就任院长期间,学院在中医、中药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针灸推拿、骨伤两个专业,在中医教育教学上作出了贡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著名中医家董建华教授评价说:“李振华教授不仅是河南一代名医,而且在国内外亦享有声望。在他就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期间,为中医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老除专心致志于中医医、教、研工作外,还时刻关心国家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我们经常见到,李老每谈及国民党要消灭中医和长期轻视、歧视、排斥中医之事,总是义愤填膺,慷慨痛斥。新中国成立后,他衷心拥护党的中医政策和方针措施。为了继承发扬中医学,贯彻落实中医方针政策,敢于坚持在医、教、研工作中要突出中医特色。在每次有关会议上,他总是呼吁要振兴中医事业甚至书面向上级汇报。如河南省中医人数据报道为4万名左右,1976年据统计减少到9千余人,河南中医严重出现了后继乏人、乏术的局面。1980年李老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科技代表大会讲了这一情况,引起了代表们和领导重视,他还向中共河南省委写了内参报告。结果省委批准在河南中医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子女,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可吸收为中医学徒,学制5年,经每次考试合格,毕业分配工作,享受本科生待遇。后又在全省“赤脚医生”中,通过考试选拔了400名中医,弥补了中医人员的不足。又如1991年,李老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在北京饭店召开了中医界人大代表座谈会,李老发现当时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中讲的“中西医工作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发展”,不符合国家宪法“发展现代医学和我国传统医学”及党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的精神。中西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和摆在同等重要地位意义完全不同,如西医发展占90%,中医占10%也是比例。于是建议提案要予以修改。李老发言后,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同意和赞扬,立即写出提案报大会秘书处。国务院接受了这一提案,将政府工作报告这一部分修改为“中西医工作要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了振兴中医事业,李老多次发表文章,提出中医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如“河南省中药材的生产现状和发展意见”、“中医的科学模式和发展模式”、“从中医学发展历程展望中医的未来”、“保持和发展中医特色,切实办好中医高等教育”等。李老为振兴中医事业,赤胆忠心,无私无畏,鞠躬尽瘁。

李老在开展医、教工作的同时,很重视中医的科研和著书立说。如其负责治疗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研究”、“肿瘤耳部信息早期诊断”、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分别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负责主持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获河南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专著有《中医对流行性脑脊膜炎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主编出版了《中国传统脾胃病学》,参编出版了《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用第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教参、《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等多部书籍;撰写了有价值的中医学术论文50余篇,均在省级报纸杂志发表。

李老热衷于中医事业,对中医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他行医六十年,活人千千万;从教五十载,桃李遍天下。由于在工作上作出了显著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多次嘉奖和表扬。如1957年,李老在洛阳地市任西学中教师,被卫生部授予河南省唯一的模范教师奖;1979年,卫生部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的全国中医代表会,李老和其他10名代表受到了当时国家主席华国锋和其他领导人的特殊接见;1989年和1991年分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医优秀科技工作者;1987年和1995年分别被河南省科委收入《河南科技名人录》,被国家科委收入中国科技名人;1980年和1993年河南电视台分别播出了李老自学中医“成才之路”和“看河南人物”的报道。1987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将李老收入了《世界科技名人录》;1998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给李老颁发了“中医突出贡献奖”。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给李老颁发了“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给李老以特殊津贴。2009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如今,李老已86岁,虽年事已高,还是终日诊病、授徒、手不释卷。作为知名专家,2004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为其分配了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中医师,收为徒弟,以培养名中医。同年12月,又被广东省中医院邀请参加了该院拜师会,收了两名有高职称的中医徒弟。2005年李老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百名需要传承中医学术经验的名老中医之一,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的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该项目于2007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处于耄耋之年的李老,仍时刻关心着国家中医药事业及中医在国内外发展动态。近年来他对国内外一些业外的自然科学家和学者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撰写的文章、论述中医药的科学理论和发展前景更为关注和支持,他亲自写文章“应当大力推介《哲眼看中医》”(这本汇集了自然科学家的文章和言论书,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他撰写的“论中医药的发展形势和科学内涵”一文,在2005年11月全国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他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以期更快更好地弘扬中医学。李老现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仍孜孜不倦地献身中医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专病论治感 冒

感冒为临床常见外感疾病,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以头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全身疼痛酸困不适等肺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阳虚等证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当以解表达邪为治疗总则,风寒者宜予辛温解表,风热者当用辛凉解表,暑湿者当清暑祛湿解表,而对于虚证感冒,李老也有其用药特色。一、体虚外感,不可过于辛散,强发其汗;当扶正达邪,益气解表病例1

谭某,男,48岁。于1992年3月10日来诊。

主诉:头痛,咳嗽反复发作月余。

病史:春节以前,家务较忙,感觉劳累,一日晚饭后出现恶寒发热,其热不扬,但觉时时形寒,自汗出,头痛鼻塞,咳吐白痰,周身倦怠无力,动则气短,不欲多言。曾经卫生所用药,病证时轻时重,一直未能彻底治愈,常于劳累后发作。昨日参加单位义务劳动,晚上又觉身上发冷,体温38.2℃,汗多,头痛,鼻塞,咳嗽,声重,吐白色稀痰,体倦乏力,动则气短,食欲欠佳,二便正常。舌体偏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中医诊断:①感冒(气虚感冒);②咳嗽(气虚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处方: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旱半夏10g,苏叶10g,葛根10g,前胡10g,桔梗10g,杏仁10g,焦三仙各12g,甘草3g,生姜3片为引。3剂,水煎服。

医嘱:①药后口服热粥;②注意汗出切勿太过,以防复感。

二诊:1992年3月15日。头痛止,咳嗽轻,饮食增加,身体较前有力,时时仍有汗出。舌体稍大,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可见风寒之邪渐去,但因患者体质素虚,故加黄芪、防风、陈皮以益气发表,增强扶正祛邪之力。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旱半夏10g,防风6g,香附10g,砂仁8g,杏仁10g,桔梗10g,甘草3g。3剂,水煎服。

三诊:1992年3月20日。自汗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精神和体质较前好转,余症同前,效不更方,再进3剂,巩固疗效。

四诊:1992年4月21日。感冒症状全部消失,且未再感冒,体质和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而停药。近因出差,饮食偏凉,出现胃痛纳差,脘腹满闷不舒,不知饥,不欲食。舌淡,苔白稍腻,脉沉紧。此虽感冒初愈,又因饮食所伤而成胃痛之证,治用自拟香砂温中汤以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处方(李老经验方):香砂温中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旱半夏10g,广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干姜10g,丁香5g,川芎10g,甘草3g。5剂,水煎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适当体育锻炼。【按语】本案患者素体气虚,气虚则表卫不固,腠理疏松,复受风寒,而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吐白痰。体倦乏力,动则气短,语音低微,均为气虚之象。依据脉症,属于气虚感冒,治当益气解表,调和营卫。正如《证治汇补·伤风》曰:“如虚人伤风,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李老治以六君子汤加味,药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橘红、旱半夏燥湿化痰;苏叶、葛根疏风解表;桔梗、杏仁、前胡宣降肺气;焦三仙健运脾胃。患者体质素虚,故二诊、三诊加黄芪、防风、陈皮以益气发表;香附、砂仁理气和胃。四诊感冒初愈,又因凉食所伤而成胃痛之证,治用自拟香砂温中汤以健脾益气,温中和胃。二、外感风寒,卫阳郁滞,肺气不宣;当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病例2

张某,女,28岁。于1992年3月4日来诊。

主诉:感冒,咳嗽5天。

病史:5天前,劳动后身上发热出汗,顺手脱衣,当时无不适,休息后自觉身上稍感发冷,夜间开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周身酸困乏力,不欲动,口不渴,不思饮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色稀痰,不知饥,不欲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诊断:①感冒(风寒感冒);②咳嗽(风寒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前胡10g,柴胡10g,杏仁10g,川芎10g,陈皮10g,白术10g,甘草6g,生姜10g。5剂,水煎服。

医嘱:①药后服热粥;②注意汗出切勿太过,以防复感。

二诊:1992年3月10日。感冒症状全消,食欲渐复。近日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痛,上腹饱胀不适,不知饥,不欲食,自觉胃气上冲,嗳气、矢气后较舒,时有恶心,呕吐,泛酸。舌边红,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肝胃气滞,治当疏肝和胃。

处方:柴胡疏肝汤加减:香附10g,砂仁8g,陈皮10g,旱半夏10g,西茴10g,枳壳10g,柴胡6g,青皮10g,甘草3g,吴茱萸5g,黄连6g,煅瓦楞子15g。5剂,水煎服。

医嘱:注意防寒保暖及饮食调养。【按语】本案由于感受风寒,寒邪束表,肺气不宣,以致恶寒发热,咳嗽吐痰,鼻塞声重,身困乏力等症。治当祛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药以荆芥、防风、生姜辛温解表,祛风散寒;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以增祛风散寒之力;前胡、杏仁、陈皮配生姜,宣肺止嗽祛痰;柴胡配川芎、陈皮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白术健脾益气以扶助正气达邪外出,正如《寓意草》所言:“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故在诸发表药中兼施补药,可使真元不至于耗散;补中兼发,可使邪气不至于留连。二诊外感稍愈,又内伤饮食,而成肝胃气滞之证,方选自拟加减柴胡疏肝汤以疏肝和胃。李老尊《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胃气为本”之旨,在疾病诊治及防护过程中,无论外感内伤,均十分强调调补脾胃的重要作用。咳 嗽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可见于西医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对其辨证要点是:一要辨其外感内伤,二要辨其证候虚实。对其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要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李老治疗详辨其虚实及寒热,疗效尤佳。一、以清肺泄热,祛痰止咳法治疗咳嗽(支气管扩张)病例1

杨某,女,50岁。于1993年3月4日来诊。

主诉:咳嗽,吐痰,痰中带血半年余。

病史:患者10年前曾经罹患肺痨,经用链霉素和雷米封等药治疗,已痊愈。半年前因感冒发烧引起咳嗽,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感冒逐渐消失,唯咳嗽吐痰长期不愈。X线透视显示:肺部纹理增粗。现咳嗽、吐浓痰,尤以早晚为重,痰呈黄绿色,有时痰中带血,其味腥臭,咽干口渴,有时发冷发热,头痛身困,小便色黄,食欲减退,不知饥,不欲食。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体不大,苔黄腻,质红有瘀斑,脉滑数。

中医诊断:①咳嗽(肺热壅盛);②咯血(肺热伤络)。

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

治法:清肺泄热,祛痰止咳。

处方:苇茎汤加味:苇茎30g,生薏苡仁30g,桃仁9g,冬瓜仁18g,桔梗9g,鱼腥草30g,黄芩9g,连翘12g,金银花15g,川贝母9g,白及9g,甘草3g,白茅根30g,黑地榆12g。10剂,水煎服。

医嘱: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二诊:1993年3月14日。咳嗽吐痰明显减轻,痰中已不带血,但咯痰不利,口咽仍干,食欲稍增,有时低烧。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而稍数。证属肺燥阴虚,治当养阴润肺。

处方(李老经验方):清肺理痨汤加减:北沙参24g,麦冬15g,五味子9g,生百合15g,生山药30g,白及9g,百部9g,川贝母9g,杏仁9g,白芍15g,地骨皮9g,甘草3g,牡丹皮15g。10剂,水煎服。

三诊:1993年3月25日。咳嗽已止,低烧已退,口干咽干消失,唯胸闷胃满,食少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无力。证属脾肺气虚,运化无力,法当补益脾肺。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白术9g,茯苓15g,橘红9g,旱半夏10g,砂仁8g,厚朴9g,杏仁9g,焦三仙各12g,桔梗9g,甘草3g,生姜3片为引。10剂,水煎服。

四诊:1993年4月20日。上药连用9剂,诸症消失,已停药上班数日,近因饮食不当,脘腹满闷,不欲食。予香砂养胃丸,每次1包,每日3次,以健脾和胃,巩固疗效。【按语】患者曾患肺痨,肺有蕴热,复因外感,以致痰热蕴肺,热灼肺络,出现咳吐浓痰,痰中带血,咽干口渴等症,属肺热壅盛之证。治当以清肺泄热,祛痰止咳;方用苇茎汤加味。药以苇茎、薏苡仁、桃仁、冬瓜仁、鱼腥草、黄芩、桔梗清泻肺热,逐瘀排痰;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川贝母清热化痰;黑地榆、白茅根、白及凉血止血;甘草解毒调和诸药。痰热久郁,耗伤肺阴而成阴虚肺燥之证,故二诊方用自拟清肺理痨汤加减以滋阴清热、润肺化痰。肺虚不复,子盗母气,而成肺脾气虚之证;故三诊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补益脾肺。四诊肺疾向愈,胃满食少,故嘱服香砂养胃丸以健运脾胃。二、以养阴润肺,宁嗽止咳法治疗咳嗽(慢性气管炎)病例2

陈某,男,23岁。于1993年2月20日来诊。

主诉:咳嗽1年余。

病史:1年前因感冒咳嗽,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感冒已愈,咳嗽却一直延续至今,时咳时止,咳声连连,声音嘶哑,语音低沉,咽干无痰,白天重,夜间轻,口干舌燥,手足心时有发热。形体消瘦,面黄无华,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诊断:咳嗽(阴虚咳嗽)。

西医诊断:慢性气管炎。

治法:养阴润肺,宁嗽止咳。

处方:知母15g,浙贝母15g,天冬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杏仁10g,生地10g,百部10g,紫菀10g,款冬花10g,桔梗10g,甘草3g。5剂,水煎服。

二诊:1993年2月26日。咳嗽有所减轻,咽部仍干,口淡无味。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细数。上方加藿香10g。5剂,水煎服。

三诊:1993年3月5日。咳嗽明显减轻,已无口干咽干。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黄芩10g,五味子10g,知母15g,桔梗10g,百部10g,紫菀10g,款冬花10g,浙贝母10g,百合10g,甘草3g。5剂,水煎服。

四诊:1993年3月11日。各种症状消失,病人不再咳嗽,口干咽干已止,食欲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旱半夏10g,陈皮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焦三仙各12g,甘草3g。5剂,水煎服。【按语】本案由咳嗽日久,伤阴耗气所致,属阴虚肺燥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故见干咳无痰,咽干舌燥;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上承,故见声音嘶哑;阴虚生内热,故见手足心发热。当治以养阴润肺,宁嗽止咳。药用知母、浙贝母养阴清热化痰;生地、天冬、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养阴敛肺止咳,正如《医门法律·咳嗽门》曰:“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劫涩药。咳久势衰,其势不锐,方可涩之。”杏仁、桔梗、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化痰宣肺。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润燥、宣肺止咳之功。药后又恐大量养阴之品滋腻脾胃,故二诊加藿香芳香醒脾。三诊肺燥症状大减,适当调整药物继续服用。四诊咳嗽等症消失,唯食欲差,故改用六君子汤加减补益脾肺之气,以培土生金调补善后。三、以养阴润肺,降气止咳法治疗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病例3

邓某,女,6岁。于2005年5月21日来诊。

主诉:咳嗽时轻时重3年。

病史:3年前因感冒发热致咳嗽,吐痰少。曾多次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但咳嗽时轻时重不能消失,而前来诊治,现症见:时有干咳,咽痒,无痰,纳食可,大便稍干,1~2日一行。望之咽腔不红肿。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细。

X线胸片示:双侧肺纹理增多。

中医诊断:咳嗽(肺阴亏虚)。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养阴润肺,降气止咳。

处方:辽沙参8g,前胡5g,黄芩5g,杏仁5g,知母6g,川贝母6g,枳壳5g,桔梗5g,苏子5g,生桑白皮8g,地骨皮10g,橘红6g,火麻仁15g,草决明10g,甘草2g,瓜蒌仁6g。10剂,水煎服。

医嘱:清淡饮食,少吃辛辣食品,多饮水。

二诊:2005年5月31日。服药后咳嗽消失,但近两天嗓子疼痛。舌质稍红,苔稍薄黄,脉细数。

处方:辽沙参6g,石斛7g,蒸首乌8g,白芍6g,牛蒡子5g,山豆根5g,知母5g,枳壳5g,杏仁5g,川贝母5g,旱半夏5g,甘草2g。14剂,水煎服。

三诊:2005年6月15日。服药6剂症状即明显减轻,咳嗽轻微,咽不痛。5天前又患肺炎,发烧、咳嗽加重,又到医院静脉滴注抗生素,现已不发烧,仍咳嗽吐黄痰,大便干。舌尖边嫩红,舌苔薄白,脉细数。

处方:辽沙参10g,前胡6g,黄芩5g,杏仁6g,瓜蒌仁6g,知母6g,川贝母6g,枳壳6g,苏子6g,桔梗6g,橘红6g,鱼腥草8g,火麻仁10g,草决明10g,地骨皮8g,生桑白皮6g,甘草2g。10剂,水煎服。

医嘱: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止感冒。

四诊:2005年6月25日。症状明显减轻,现晨起轻微咳嗽,痰不黄但咳痰不爽,大便稍干。舌嫩红,舌苔薄白,脉浮细。

处方:辽沙参10g,前胡6g,黄芩5g,杏仁6g,瓜蒌仁6g,知母6g,川贝母6g,枳壳6g,苏子6g,桔梗6g,橘红6g,火麻仁10g,甘草2g,草决明10g,荆芥6g,炙桑白皮6g。10剂,水煎服。

五诊:2005年7月6日。咳嗽消失,因受凉稍咳,不吐痰,大便正常,饮食睡眠均好。舌淡红,舌苔薄白,脉细。

处方:生黄芪12g,辽沙参10g,前胡6g,黄芩5g,杏仁6g,瓜蒌仁6g,知母6g,川贝母6g,枳壳6g,苏子6g,桔梗6g,橘红6g,炙桑白皮6g,草决明10g,荆芥6g,甘草2g。5剂,水煎服。【按语】李老临证诊治咳嗽,必究其原因,据病程长短、咳声轻重、伴随症状及舌脉之象来判断其虚实;以痰的色、量、质、味来辨其寒热阴阳。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受邪侵,初因感受外邪,邪气入里,伤阴耗气,肺脏虚弱,正虚邪恋,肺失宣降,致咳嗽迁延,咽痒便难;舌质稍红,苔薄黄,脉象细则示阴已虚,痰量少属阴虚或肺燥。本证病程长、四诊合参,当属肺阴亏虚证,治疗当据其病理,邪实者去邪,正虚者补虚,分清虚实主次,标本兼治。法当养阴润肺,降气止咳,药用辽沙参、知母、生桑白皮、地骨皮养阴清肺;杏仁、川贝母、橘红、苏子降气润肺,化痰止咳;前胡、黄芩清肺化痰散郁热;火麻仁、草决明、瓜蒌仁润肠通便以利肺气肃降。药后症减,但患儿娇脏阴亏气弱,易罹外邪,故病情缠绵反复,或咽痛、或便干,李老据症详辨,随症施方,予养阴润肺,清肺化痰之法,终使肺阴得补,宣降复常,痰化咳止,肠润便通,气机调顺,痼疾痊愈。四、以健脾化湿,理肺祛痰法治疗咳嗽(慢性气管炎)病例4

张某,男,19岁。于1991年6月27日来诊。

主诉:咳嗽吐痰,胸脘痞闷2个月。

病史:4月中旬感冒以后,咳嗽一直未愈。曾服中成药半夏露、复方枇杷露和桑菊感冒片、止嗽散等,效果一直不理想。现今咳嗽频繁,痰多不利,色白而黏,胸脘痞闷,食后腹胀恶心,食欲减退,大便不实,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缓滑。

中医诊断:咳嗽(湿痰犯肺)。

西医诊断:慢性气管炎。

治法:健脾化湿,理肺祛痰。

处方:二陈汤加味: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旱半夏10g,苍术10g,厚朴10g,旋覆花10g,桔梗10g,枳壳10g,炙甘草6g,紫菀10g,炙款冬花10g。生姜3片、大枣5枚为引。5剂,水煎服。

医嘱:注意饮食,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二诊:1991年7月3日。胸脘痞闷,食后腹胀已减,咳嗽痰稀,咯痰已利,食欲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此乃湿痰渐化之象。但脾气仍虚,当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益气和胃,燥湿化痰。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5g,白术10g,陈皮10g,茯苓15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枳壳10g,旋覆花10g,旱半夏10g,桔梗10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为引。5剂,水煎服。

三诊:1991年7月10日。咳嗽止,大便实。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湿痰已化,脾胃未健,以香砂六君子丸补脾胃后天之气,以巩固疗效。

处方:香砂六君子丸,每服6g,每日3次。

3个月后追访,症状消失,未再复发。【按语】中医认为: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分。他脏有病,日久不愈,累及肺脏所致的咳嗽,属于内伤咳嗽,常见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聚湿生痰,痰随气升,上逆于肺,壅塞气道所致。此即古人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内伤咳嗽虽主要责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但尤与脾虚关系密切。患者脾虚生湿,湿聚成痰,湿痰上犯于肺,肺失肃降之职,故见咳嗽痰多,痰白而黏;湿痰内阻,气机不畅,则胸闷;胃气不和则脘痞;脾胃虚弱,纳运失健,故见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苔白腻,脉象缓滑,均为痰湿内阻之征。证属脾胃虚弱,痰湿犯肺,治宜健脾理肺,燥湿化痰。故一诊用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旱半夏、炙甘草健脾燥湿化痰;厚朴、旋覆花、桔梗、枳壳升降气机,宣肃肺气;紫菀、炙款冬花祛痰止咳;生姜、大枣温养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理肺祛痰之功。二诊湿痰渐化,脾气仍虚,当以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和胃,燥湿化痰。三诊湿痰已化,咳嗽已止,恐久咳伤气,致使脾气益虚,则以香砂六君子丸补脾胃后天之气,以期善后。喘 证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在以喘证为主要症状出现时属本病范畴,本病病因复杂,但大致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临证时当分虚喘与实喘,并分型论治。李老治疗本病善于从虚实错杂的病机中,分清其彼轻彼重而灵活用药以取良效。一、补肺健脾益气,止咳平喘化痰为治则;以四君子汤合三拗汤平其咳喘病例1

冯某,男,23岁。于1993年11月8日来诊。

主诉:咳嗽喘息伴心慌3年,加重1周。

病史:患者自述于1990年冬季感冒,缠绵月余始愈,随即出现咳嗽、喘息、心慌等症状。每年夏季轻,冬季重。经当地市级医院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中医治以中药汤剂(处方不详)、蛤蚧定喘丸,西医给予氨茶碱、心律宁、舒喘灵气雾剂等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今年入冬以来,因天气寒冷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一周来经服用以上药物疗效不佳。现咳嗽喘息,心悸气短,劳则加重,痰涎壅盛,恶风易出汗,神疲乏力,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

1993年8月14日在当地市级医院拍摄的X线胸透片,提示为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心悸(肺脾气虚,痰浊壅阻)。

西医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止咳平喘化痰。

处方:四君子汤合三拗汤加味:党参15g,白术9g,茯苓15g,桂枝6g,旱半夏9g,炒远志9g,炒枣仁15g,节菖蒲9g,苏子9g,桔梗9g,杏仁9g,白果9g,炙麻黄5g,炙甘草5g。20剂,水煎服。

医嘱:调情志,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二诊:1993年12月9日。喘气、咳嗽、心慌减轻,痰涎已少,仍恶风出汗。舌淡苔白,脉细弱。

处方: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党参15g,白术9g,茯苓15g,桂枝6g,旱半夏9g,炒远志9g,炒枣仁15g,节菖蒲9g,苏子9g,桔梗9g,杏仁9g,白果9g,炙麻黄5g,黄芪30g,防风6g,炙甘草5g。20剂,水煎服。

三诊:1993年12月30日。气喘、咳嗽、心慌基本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心电图提示无异常改变,心律正常。上方继服30剂。【按语】患者感冒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肺虚失其肃降,则咳嗽喘息;肺气虚则输精于皮毛的功能受损而致表卫不固,易受风寒外邪侵袭,故病情每于冬季加重,恶风易汗,神疲乏力;由于肺气与心血相互依存,血的运行有赖气的推动,故肺气虚弱,宗气不足,不能贯心脉以行气血,久之必累及心而致心悸气短,劳则加重;肺虚则通调水道功能失司,水湿内停,久必湿盛伤脾,脾虚更生痰湿,则见痰涎壅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皆为肺脾气虚,痰浊壅盛之征。治以益气健脾养心、平喘化痰立法,方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培补中土;炒枣仁、炒远志养心安神;苏子、旱半夏、杏仁、桔梗、节菖蒲理气止咳、燥湿化痰;炙麻黄、白果,一散一敛,共俱平喘之功;桂枝温通心阳,全方以补益为主,宣化为辅,药为证设,意在扶正祛邪,以臻全功。二诊:喘、咳、心慌已轻,痰涎减少,脾虚已见改善,运化水湿之力渐强,所聚痰湿渐化,心虚得其所补,肺气渐有开宣。惟恶风汗出依然,为气虚卫阳不固,营阴不守所致,加黄芪、防风,与初诊方中之白术相合,为玉屏风散全方,以益气散邪,固表止汗而取效。二、补肺健脾,祛痰平喘为治则;取益气平喘汤以治其喘病例2

李某,女,55岁。于2005年9月13日来诊。

主诉:胸闷、哮喘12年,加重2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