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1:12:16

点击下载

作者:白长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

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试读:

总序

陈洪 徐兴无

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两个字是挂在嘴边上的词语,可是真要让我们说清楚文化是什么,可能就会含糊其词、吞吞吐吐了。这不怪我们,据说学术界也有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定义多,不意味着人们的思想混乱,而是文化的内涵太丰富,一言难尽。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其实,所谓“文化”,是相对于所谓“自然”而言的,在中国古代的观念里,自然属于“天”,文化属于“人”,只要是人类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可以归结为文化。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这种自然欲望的驱动下,人类的活动与创造不外乎两类:生产与生殖;目标只有两个:生存与发展。但是人的生殖与生产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物种延续与食物摄取,人类生产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再靠天吃饭,人不仅传递、交换基因和大自然赋予的本能,还传承、交流文化知识、智慧、情感与信仰,于是人种的繁殖与延续也成了文化的延续。

所以,文化根源于人类的创造能力,文化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让自己如鱼得水一样地生活于其中,每一个生长在人群中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并且凭借我们的文化与自然界进行交换,利用自然、改变自然。

由于文化存在于永不停息的人类活动之中,所以人类的文化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形式。因为有这些差异,有的文化衰落了甚至消失了,有的文化自我更新了,人们甚至认为:“文化”这个术语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说是动词。本世纪初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文化报告》中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是个静止不变的、封闭的、固定的集装箱。文化实际上变成了通过媒体和国际因特网在全球进行交流的跨越分界的创造。我们现在必须把文化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

知道文化是什么之后,还要了解一下文化观,也就是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与态度。文化观首先要回答下面的问题: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的看法异彩纷呈,但自古以来,人类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文化不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创造的。

有的认为是神赐予的,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后裔普罗米修斯不仅造了人,而且教会人类认识天文地理、制造舟车、掌握文字,还给人类盗来了文明的火种。代表希伯来文化的《旧约》中,上帝用了一个星期创造世界,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并教会人们获得食物的方法,赋予人类管理世界的文化使命。

有的认为是圣人创造的,这方面,中国古代文化堪称代表:火是燧人氏发现的,八卦是伏羲画的,舟车是黄帝造的,文字是仓颉造的……不过圣人创造文化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受到天地万物和自我身体的启示,中国古老的《易经》里说古代圣人造物的方法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经》最早给出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定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指文采、纹理,引申为文饰与秩序。因为有刚、柔两种力量的交会作用,宇宙摆脱了混沌无序,于是有了天文。天文焕发出的光明被人类效法取用,于是摆脱了野蛮,有了人文。圣人通过观察天文,预知自然的变化;通过观察人文,教化人类社会。《易经》还告诉我们:“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宇宙自然中存在、运行着“道”,其中包含着阴阳两种动力,它们就像男人和女人生育子女一样不断化生着万事万物,赋予事物种种本性,只有圣人、君子们才能受到“道”的启发,从中见仁见智,这种觉悟和意识相当于我们现代文化学理论中所谓的“文化自觉”。

为什么圣人能够这样呢?因为我们这些平凡的百姓不具备“文化自觉”的意识,身在道中却不知道。所以《易经》感慨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什么是“君子之道鲜”?“鲜”就是少,指的是文化不昌明,因此必须等待圣人来启蒙教化百姓。中国文化中的文化使命是由圣贤来承担的,所以孟子说,上天生育人民,让其中的“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无论文化是神灵赐予的还是圣人创造的,都是崇高神圣的,因此每个文化共同体的人们都会认同、赞美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看待自然、社会和自我,调节个人心灵与环境的关系,养成和谐的行为方式。

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喜欢谈论文化的时代。平民百姓关注茶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养生文化,说明我们希望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寻找一些价值与意义。社会、国家关注政治文化、道德文化、风俗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倡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说明我们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寻求精神力量与发展方向。神和圣人统治、教化天下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只有我们这些平凡的百姓都有了“文化自觉”,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整个社会和国家才能拥有“文化自信”。

不过,我们越是在摆脱“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蒙昧”时代,就越是要反思我们的“文化自觉”,因为“文化自觉”是很难达到的境界。喜欢谈论文化,懂点文化,或者有了“文化意识”就能有“文化自觉”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我们常常表现出“文化自大”或者“文化自卑”两种文化意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单一不变的文化之中,从古到今,中国文化不断地与其他文化邂逅、对话、冲突、融合;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文化不仅不再是古代的文化,而且不停地在变革着。此时我们或者会受到自身文化的局限,或者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左右,产生错误的文化意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如此,文化也如此。对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和脉络,我们不仅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的亲切体会和细微察觉,还要像孔子那样站在岸上观察,用人类历史长河的时间坐标和全球多元文化的空间坐标定位中国文化,才能获得超越的眼光和客观真实的知识,增强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能力,增强变革、创新自己的文化的能力,这也叫做“文化自主”的能力。中国当代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许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希望中国文化在对全球化潮流的回应中能够继往开来,大有作为。

因为要具备“文化自觉”的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的心态、增强“文化自主”的能力,所以,我们这些平凡的百姓需要不断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进而了解他人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它博大精深,但也不是不得其门而入。为此,我们这些学人们集合到一起,共同编写了这套有关中国文化的通识丛书,向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特征、物质成就、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主要知识,在介绍的同时,帮助读者选读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经典资料。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饶宗颐和叶嘉莹两位大师前辈的指导与支持,他们还担任了本丛书的顾问。

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中国人写书也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理想,甚至将书中的内容按照宇宙的秩序罗列,比如中国古代的《周礼》设计国家制度,按照时空秩序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大官僚系统;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按照一年十二月为序,编为《十二纪》;唐代司空图写作《诗品》品评中国的诗歌风格,又称《二十四诗品》,因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我们这套丛书,虽不能穷尽中国文化的内容,但希望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趣味,于是借用了“二十四品”的雅号,奉献一组中国文化的小品,相信读者一定能够以小知大,由浅入深,如古人所说:“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2015年7月

绪言

上古时,炎帝以火德王,统辖的土地叫赤县;黄帝以土德王,统辖的土地叫神州。黄帝打败了炎帝后,两族融合,称作“华夏族”,统一起来的地区就称“赤县神州”,这两个称号都沿用了下来,中国人自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称中国的版图为“赤县神州”。后来,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名叫“禹”的男孩出生了,他是黄帝的玄孙,是上古神话的重要人物,人人皆知的治水英雄。他奉命治理水患,使用疏理河道、引河入海的方法,并且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传为佳话,得到人们的爱戴。后人称其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大禹治水不仅战胜了水灾,还包含了一系列整理疆土的伟业。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他以自然地理的实体为依据,即按山川河流的脉络,将“赤县神州”规划为九个州,记录其疆域、山脉、河流、土壤、贡赋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著成《禹贡》(对《禹贡》的作者说法不一)。《禹贡》的“九州”说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赤县神州”人文地理格局的出发点。“赤县神州”内分“九州”,这是古人对人文地理学的推进,因为“九州”说提出了一套明确的地理分区体系,一个大范围的地理格局。这也成为本书分章置节的特色,即按大禹所著《禹贡》,将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版图结合,抛弃现代的行政区域概念,重新划分九州,讲述各个州内的人文地理风采。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赤县神州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数千年沉淀的灿烂文化,更令世人倾倒,这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历代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又为我们提供了进行人文地理研究的基本条件。本书涉及的内容,有大自然的馈赠,如奇秀桃源般的庐山、水墨画卷般的黄山等;有宗教艺术的瑰宝,如亘古圣境武当山、佛光普照的龙门石窟等;也有古代帝王的陵墓,如“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安阳殷墟、地下皇陵秦始皇陵、“帝王之乡”钟祥明显陵等,其中涉及甲骨文、河洛文化、秦兵马俑、儒释道三教、科举、古乐、学校书院、古代建筑、唐诗宋词,以及生态理念、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即便如此,相较于包罗万象的华夏人文地理内涵,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浅尝辄止。

中国人习惯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关于人文地理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九州之内,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信仰,使得思想观念、文化性格迥异,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万种的各民族文化,共同书写了五彩斑斓的人文历史。本书将以史话为引、山水为记,邀各位读者一起走进“赤县神州”。

冀州

《禹贡》在言及冀州时,并没有像对其他几个州那样,先言其四至,而是仅写出了禹在冀州范围内治水所经过的几个地名,其文曰:“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尽管《禹贡》并未明确冀州的边界,但是自古至今,学者们通过对冀州境内的几个地名进行考证,最后还是确定了冀州的方位。如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曰:“两河间曰冀州。”《孔疏》曰:“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至北是冀州之境也。”此释与上述冀州诸地名相符。而且,根据《禹贡》中的其他相关知识,“禹贡大河”从今河南省北部沿着太行山东麓转到河北省的东北部入海,这一段下游河道与流经陕、晋之间的中游河道之间,恰好形成一个周匝三面的袋形地带,由此得出冀州的范围,大致有今山西全省,河北的西、北境及河南的北部,还有辽宁的西部。《禹贡》本身虽未言明冀州是夏的都城,但列冀州为九州之首,其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顾炎武《日知录》考证说:“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冀州,特别是它的中心区域是夏人最早活动和居住的地区,亦即夏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所以后世又称其为夏虚。据考证,冀州的中心在今天山西之南,与古文献所言之夏虚相符。

本章通过不同角度,有选择性地展示冀州绚烂的文化风采。首先,按其所代表文化的古老程度,选取安阳、平遥、承德三处,自古至今进行排序,着重描述其人文景观。而故宫作为冀州特色鲜明的建筑群,单立一节进行详述。最后选取能够代表冀州大地自然风貌的五台山,突出其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展示冀州大地的自然风貌。

一片甲骨惊天下安阳殷墟

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由于商朝长期的内部斗争、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以及生产力的制约,商民们一直处于游牧性质的生活状态,多次迁徙,阻碍了商朝的发展。公元前14年,商朝第十代国君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此地当时称作“北蒙”,又称“殷”,商朝因此也称作“殷商”。殷商文明从此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出现了史称“武丁中兴”的繁荣局面。公元前11世纪,帝乙之子辛继位,即纣王。纣王宠爱妲己,残酷暴虐,致武王伐纣,纣亡国。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历经646年。殷都历经8代12帝,共254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宏大的城市规模、宏伟壮观的宫殿造型,以及数量庞大且精美的出土文物来看,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片甲骨惊天下

在19世纪末,小屯村的剃头匠人李成的腿上患了脓疮,疼得很,又没有钱买药治疗,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他突发奇想,想用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到处都有的“龙骨”治疗一下脓疮。于是他找来几片放到蒜臼里捣碎,然后将这些“龙骨”碎面儿敷到疮上,以观疗效,没想到敷上以后疮居然被治好了。后来,有药铺老板在《本草纲目》中查到了“龙骨”是爬行动物的化石,有防腐生肌的奇特疗效。慢慢地,“龙骨”作为一种名贵药材传遍了大江南北。

后来,在1899年的夏季,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的王懿荣,身患了疟疾。一位老中医为他开的处方中有一味“龙骨”。他惊奇地发现,那味所谓的“龙骨”上竟然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些符号,他长期从事金石学的研究,断定这其中必有文章。于是,他派人到京城各大药店出高价收购“龙骨”,一段时间后,他竟收集了1500多片。这些符号最后被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而王懿荣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郭沫若先生撰诗称: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殷墟甲骨文《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神,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这就是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商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堪称商代王室的“档案库”。

在殷墟出土的十万余块甲骨上,有四千五百多个单字,是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而这文字体系至今仍为世界上1/4的人口使用。从这些甲骨文看,其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三千多年以来,甲骨文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其文字特征和基本语法传承至今,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国甲骨文、古埃及纸草文字、巴比伦泥版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传承至今,书写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出土于1939年的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即殷墟的王陵区。它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足高0.46米,壁厚0.06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出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后母戊鼎的名字来源于鼎腹内壁上的三字铭文——“后母戊”。一般认为此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铸造后母戊鼎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由铸痕观察,鼎身共使用八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三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四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应超过1000千克。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定量分析,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

后母戊鼎的铸造,说明了商代后期的青铜器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分工细致严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杰出成就,彰显了高度先进的商代青铜文化。后母戊鼎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冈,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是殷墟遗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鼎出土地,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的“第二个古埃及”。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80亩。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墓(包括一座未建成大墓),两千多座陪葬墓、祭祀坑和车马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安阳殷墟王陵遗址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对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繁华悠梦平遥古城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余秋雨《抱愧山西》

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就审时度势,以一个群体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经济历史的舞台,并世代薪火相传。其经营活动的足迹不仅遍及长江南北,而且扩展到我国新疆地区以及日本、蒙古、俄罗斯乃至其他东南亚、西欧和阿拉伯国家,活跃了500年之久,在世界商业史上被称作“东方威尼斯商人”。明清时期晋商资本之丰、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地域之广、兴盛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罕见的。

今天,晋中的晋商大院依旧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清朝中晚期晋商控制着全国金融的发展命脉,是中国金融活动的聚集地;1997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称“旧陶”,据明成化年间的《山西通志·建置沿革》记载:“平遥县、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明洪武三年(1370)扩建,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仍然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1368-1911)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这使得沉默百年的古城再度名满天下。平遥古城可游览景点极多,可以说处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如气势恢宏的古城墙,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象征着孔子七十二贤人、三千门人。寓文于武,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今,明清商业街依然在倾诉着昔日繁华。传统艺术荟萃的道观、寺庙以及外雄内秀的民居建筑群、建造完整的旧县衙等,虽历经风雨沧桑,却雄风犹存,使得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日昇昌票号

日昇昌票号创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是中国第一家专营银钱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之先河,这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业务开始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日昇昌票号成立三年后,分支机构已经发展到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地。随着晋商的发展,山西票号日趋兴隆,发展到43家,在国内85个城市和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以及新加坡、俄罗斯和印度等地共有分号五百多处。当时,中国的金融业务基本上被山西票号垄断,而平遥县城内的票号最盛时期竟达到22家,设有分号404处,日昇昌票号信用卓著,远近闻名,有“汇通天下”之美称。

甲午战争后,山西票号积极与外商竞争,促进国内外贸易,资助民族资本。祁县的合盛元票号,看到日商在东北肆意扩张,遂将在东北的分号增加3倍,并在当时朝鲜的新义州、南奎山、仁川,日本的下关、神户、东京、大阪、横滨设庄,合盛元以其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时票号中的佼佼者。1901年成立的永泰裕票号,看出中印贸易即将大发展的趋势,率先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设庄。1906年成立的平遥宝丰隆票号也在加尔各答和拉萨等地设庄,促进了我国西藏与印度的贸易。票号汇通天下,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金融汇兑网。但盛极必衰,辛亥革命后,票号发展进入尾声。民国初期,票号陆续倒闭,1921年仅存5家,平遥日昇昌1923年歇业,祁县大盛川1929年歇业,三晋源1934年歇业,大德通、大德恒1932年后改银号。

日昇昌旧址今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旧址各处保存完好。建筑整体坐南朝北,并列两院,南北进深65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整个院落布局紧凑,设计精巧。1995年平遥县开始大规模开发整修,现已将其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不仅展现了日昇昌完整的经营业务,丰富珍贵的资料及实物典型,还搜集、整理、收藏了中国百余家票号的大量历史资料,对中国票号兴衰史作了简明形象的揭示和反映。明清商业街及市楼

平遥古城由四大街、八小街、72条小巷构成其街巷格局。“干”字街是由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组成的,其中南大街又称明清商业街,全长五百余米,街道两侧的店铺都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市楼重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三重檐歇山顶木构架楼阁,通高18.5米,底层面阔深各三间,平面呈方形,筑砖石台基,四角立通天柱,外包砖墙,东西各有券门一道,四周围廊,柱上施半拱。二层平座回廊,前后隔扇门装修,内施楼板,设神龛,南供关圣大帝,北祀观音大士,另奉魁星,屋顶装天花板,楼顶施彩色琉璃瓦,嵌镶成南喜北寿的精美图案,是城内独一无二的楼阁式高层建筑,是平遥古城的象征。

这一打量不要紧,才两三家,我们就已被一种从未领略过的气势所压倒。这实在是一条神奇的街,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高墙紧密呼应,经过一二百年的风风雨雨,处处已显出苍老,但苍老而风骨犹在,竟然没有太多的破败感和潦倒感。许多与之年岁仿佛的文化宅第早已倾坍,而这些商用建筑却依然虎虎有生气……——余秋雨《抱愧山西》

余秋雨先生一到平遥,就被这条并不宽阔的大街上的景象震惊了。看着花岗岩门坎上的车辙印痕,想象着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州的风谷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明清街两旁的古建筑包罗万象,有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烟店、杂货铺、绸缎庄等等,几乎包容了当时商业的所有行当。这条小小的古街,造就了一大批商业英才。当年,晋商风流人物在“朝晨午夕街三市”的繁华中,弄潮商海,纵横驰骋,造就了中国金融的黄金时代。平遥古城墙

据传,西周宣王姬静(约前827——前782)派大将尹吉甫北伐俨狁时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初称古陶,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424)改名平遥。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由“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约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按照“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的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为头尾,东西各二为四足。均为重门瓮城,外建吊桥。明清两代先后进行了25次维修,墙高十米,垛堞高两米,四周间筑马面,上建敌楼,城顶砖墁,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清时重建城楼、角楼,并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四周垛堞现为3000个,敌楼筑为72座。此外,还在东城墙点将台上建了高真人庙,东南角城顶上筑了奎星楼和文昌阁。整个平遥内城外郭,规模宏大,设计严谨,固若金汤,是研究中国古代城池建制的珍贵实物遗存。平遥传说——大禹造龟城

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因水害而被迫迁往各地的人们也纷纷返回故土。在这众多的返乡人流中,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也在丈夫虞舜及大臣禹、伯益等人的陪同下一起回到故土陶地,她们为了抚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决定在父亲当初的“封地”、她们的诞生地——陶,修筑一座城,这样既可以保障漂泊异地归来的父老乡亲们的居住和安全,又可向世人昭示:这里就是帝尧的发祥地。

然而当她们沿着汾河溯流回到故土时,看到的却是河泥满目、赤地千里,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难倒了大家。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只见一只金灿灿的大乌龟从波涛滚滚的汾河中爬上岸来,人们见了无不惊异。这时,温和慈祥的帝舜用一种凝重而又和蔼的口气对他的两位爱妻说:“灵龟出现,真是大吉大兆。这可能是父皇显灵于此地,让它自由地爬行吧!它停在哪里,咱们就在哪里筑城,重建家园。”大家都认为帝舜说得有理,于是就一起跟着踽踽南行的灵龟行进。当灵龟来到平遥城地面时,它就匍匐不动了。于是帝舜指着灵龟对大家说:“就在这里筑城吧。”帝舜将筑城池的任务交给大禹,大禹调集百姓,根据灵龟爬过的路线修建城池。过了一年半载,一座平遥龟城在大禹的亲自指挥下拔地而起,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城池的第一人。帝舜还根据尧生前传播陶器制品的功绩而将此城定名为“古陶”,并在北门外设计修筑了流传至今的“尧庙”,供世世代代的古陶人奉祀纪念。

古陶就是如今的平遥,大禹等人希望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历经千年风雨,安然无恙,永世长存。

平遥古城是中国最早建造的城市之一,建造历史之长,鲜有匹敌者,其孕育的晋商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余秋雨先生称日昇昌票号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可见他对平遥晋商的尊崇之情。然而,平遥昔日的繁华如一场悠梦,只留下这满城的萧条景象和马路上的车辙印痕,让后人感慨嗟叹。

皇家宫苑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季行宫。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历时88年。它地处燕山山脉,风景秀美,山川雄奇,气候凉爽。附近河流纵横,林密草长,兽群出没,是理想的牧区和猎场。清朝建立避暑山庄,经康熙、乾隆两朝的营构扩充、踵事增华,楼台翼然,花木繁茂,寺庙宏大,成为塞北草原上的璀璨明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环绕避暑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从而围成了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组成,其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珍贵的历史遗迹。

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七十二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

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一百二十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三十六景,乾隆以三字组成三十六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七十二景。

康熙朝定名的三十六景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三十六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宫殿区

宫殿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占地10.2万平方米,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加以改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并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正宫是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松鹤斋寓意“松鹤延年”,供太后居住,建于乾隆年间。万壑松风是清帝批阅奏章和读书的地方,是宫殿区与湖区的过渡建筑,造型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东宫在宫殿区的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宴请大典的场所,后毁于战火,其中有烟波致爽殿、四知书屋等。苑景区

苑景区又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

湖泊区位于宫殿区以北,多仿照江南园林景观而建。山庄湖泊总称“塞湖”,湖水来自山间溪水、热河泉水以及武烈河水。湖洲区有九湖十岛,洲岛间桥堤相连,分隔不同的湖面。康熙帝、乾隆帝钦定的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在湖区有31处。

平原区位于湖泊区以东,占地60.7万平方米。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其中又分为西部草原和东部林地。草原以试马埭为主体,是皇帝举行赛马活动的场地。林地称万树园,是避暑山庄内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当年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七丈二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万树园西侧为中国四大皇家藏书名阁之一的文津阁。

湖泊区、平原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区,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4/5.自北而南有松云峡、梨树峪、榛子峪、西峪等幽深纵横的沟谷。登峰远眺,可以饱览千山万壑,无限风光,它赋予了山庄恢弘的气势。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避暑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康熙与避暑山庄

清圣祖康熙(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雄才大略,北拒沙俄,南弭三藩,收复台湾,纵横南北,终使大清国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他又采取多重措施,促进生产迅速发展,开创了清朝前期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康熙在位期间,择热河开辟避暑胜地,固然是因为这里“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但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目的。热河毗邻蒙古各部,康熙在这里接见、封赠、宴请蒙古各部王公,并一同狩猎,这就进一步团结了蒙古各部,从而巩固了北部疆土,使蒙古成为抵御俄国侵略势力南下的坚固屏障,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措施。康熙帝出巡图

康熙皇帝一生勤勉好学,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他从避暑山庄中选出三十六景,以景为题,每景作诗一首,纂为《御制避暑山庄诗》一书,并流传至今。康熙还命揆叙等儒臣为其诗逐句注释,注释之引文出处用红线标出,朱色句读,清晰醒目。此外,每诗附一图,为戴天瑞彩色指画,其设色厚重,线条刚劲,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全书成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分上、下两卷。

康熙的这些诗,不仅是吟诵风月、游山乐水的轻快之作,在描写秀丽风景的同时,也尽情地抒发他远大的抱负,既有诗情画意,又有豪情壮志。如描写避暑山庄风景秀丽的诗《烟波致爽》: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

如《锤峰落照》:从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间报深秋。巉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

由此可见,此处风景优美,引人入胜。有的诗篇反映出老年的康熙仍然晚志不衰、雄心不已,处处显示出他豪放的胸怀。他在《无暑清凉》中写道: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

康熙一生勤奋不倦,总是自问有无治世良策。他在《芝径云堤》一诗中说:连岩绝涧四时景,怜我晚年宵旰忧。若使扶养留精力,同心治理再精求。

他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景物因怜其晚年“宵旰”辛劳而心事重重,自言如果能够恢复年轻时的精力,一定要继续努力治理国家,使其更加强盛精进。这充分表达了一个有作为的封建君王孜孜不倦、终生奋发不息的意志和精神。

避暑山庄不仅本身有优美的山水环境,庄外还有可资因借的山峦奇景,气候“风清夏爽,宜人调养”,得到康熙和乾隆以及后世历代皇帝的青睐。也许最初只是为了消夏避暑,或是游山玩水、打猎射箭,或要联合少数民族抵抗沙俄入侵,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避暑山庄的政治功能、使用功能、观赏功能都得到了全面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使其成为中国皇家园林建造史上的璀璨明珠。康乾盛世使避暑山庄得到发展和扩张,山庄的内涵十分丰富,堪称记录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建筑、园林的大型清史博物馆。

殿宇之海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24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造,历时14年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东邻王府井大街,西接中南海,北靠景山公园,是一座城中之城,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的古建筑群,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雄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贯穿着整个故宫,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宏伟华丽的殿宇,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由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建成于1925年10月10日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就位于故宫内,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中设有历史艺术馆、绘画馆、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故宫角楼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明朝的燕王朱棣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宫。朱棣告诉这个大臣: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可工头和木匠们却没有一点头绪,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工匠想不出办法就去大街上散心,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当时精神一振,很受启发,买了蝈蝈笼子就往回走。

回到了工地就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蹦起来一拍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工匠们受蝈蝈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故宫角搂。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也叫“金銮殿”,是皇帝坐朝的殿堂。明初新建成时取名“奉天殿”,依据的是儒家的天命论,即认为皇帝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因而天子的印信——国玺上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明代中叶嘉靖朝重建时改名为“皇极殿”,表达了皇建无极永远统治的愿望。17世纪清代改名为“太和殿”,其意为万年和顺,国泰民安。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平方米,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最富丽堂皇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的。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称庑殿式。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此这个殿堂主要是用来举行大朝会的,例如新皇帝登基,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生日和新年时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每年的冬至节也在此坐朝。

中和殿得名于清代,在明初建成时名“华盖殿”,中叶一度改名为“中极殿”,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五百八十多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为四角攒尖式。它的主要用途是供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通常,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

保和殿是故宫第三大殿,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两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学上叫歇山式。明代册封皇后、太子,皇帝一般先在保和殿穿戴完毕后去太和殿受贺。而清代皇帝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宴请王公大臣,以及公主婚嫁时宴请驸马,都是在保和殿进行,因此,保和殿在故宫中的地位非常高。此外,保和殿还也是清代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清代科举大金榜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清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重大吉庆,加开恩科。清代的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殿试是科考的最高规格,它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对通过了童试、乡试、会试的贡士们进行考试。殿试的成绩榜就是“金榜”。“金榜”是黄纸墨字,书满汉两种文字,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金榜”又有文科、武科之分。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左门,武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右门,三天后收回内阁保存。

清代科举大金榜于2005年入选《世界记忆遗产》,清朝金榜现存有200多份,涵盖了从康熙六年到光绪二十九年230多年间科举考试的殿试成绩榜。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万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在结构功能上,这种装饰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上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正中有重楼,是九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作为正殿的辅翼。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城上的这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神武门即为故宫北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皇帝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城门楼形式,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神武门现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一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为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三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

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五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故宫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称乾清门,其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生活的地方。故宫的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庄严、壮丽、雄伟,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御花园在故宫最后面。乾清宫,位于乾清门内,“乾”象征着“天”,“清”意味着“透彻”,寓意着国家安定,皇帝廉洁。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乾清宫就是皇帝起居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是皇帝和后妃们生活的地方。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雍正之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坤宁宫的北面是御花园。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是现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

从北京故宫建成至1911年中国封建王朝终结,近五百年里,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其余四宫为: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是中国五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皇家园林景观的富贵大气而闻名于世,其近万个宫室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容纳了大量精湛的古典工艺品,从而成为明清时代中华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宗教瑰宝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以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保存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享有“佛国”的盛誉。五台山由五座台顶组成,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千六百余年来始终是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

五台山虽名为山,实为“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61米。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五座山峰在冀州这片区域上拔地而起,巍峨耸立,山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酷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世人皆知,而它还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遗迹等,完整地记录了古代地质演化历史。这对研究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和古生物化石遗迹有世界性的地层划界意义和对比价值,是开展全球性地壳演化、古环境、生物演化对比研究的典型例证。因此,五台山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山西省最高峰,有“山西屋脊”之称。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挺拔壮丽,拥有大自然造就的许多独特的景观。奇峰灵崖

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苍松翠柏隐于山涧,鸟鸣蝉叫此起彼伏,奇花异草竞相展露,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色。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为五台中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杨五郎出家

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率领杨家将等大批兵马亲征辽国晋阳,乘胜追击一直到五台山南台附近的一座山岭上。宋太宗早就听说五台山白鹿庵住持睿谏法师是一位道法高深的高僧,便亲自拜见睿谏法师。拜见完毕,宋太宗由杨业陪着回到行宫,杨五郎却有意留在后面,等人离开寺院,他马上返回身来,却见睿谏法师双手合十,站着笑望自己。

五郎与睿谏法师谈经论道、十分投机,此后数日,五郎天天去拜见睿谏,二人相谈甚欢。后来宋太宗急着下山,杨五郎也与睿谏告别辞行,睿谏便给他一个黄绸包袱,并再三叮咛:“遇到大难时,方可打开,它可以帮你摆脱困境。”并向他赠送四句偈语:“须防我中仇,谨记道中道,决心应坚固,临危莫焦躁。”

不料后来辽国萧太后发兵南犯,宋辽交战金沙滩,由于潘仁美设计陷害,致使杨家将大败,七郎八虎死了四个,被俘两个,杨五郎奋力拼杀,突围到一片树林中,但也四面楚歌,十分危险。此时,他猛然想起五台山的睿谏法师送给他的那个黄绸包袱,打开一看,便见里面放着一把剃刀、一张度牒、一顶僧帽、一套袈裟。又猛然想起睿谏师傅的偈语来,原来“我中仇”是指潘仁美。杨五郎回想起奸臣当道,潘仁美屡次陷害杨家将,心灭意冷,遂卸下战袍、头盔,自剃须发,穿上僧装,骗过层层敌兵,离应州,过代州,一路来到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拜睿谏法师为师,在五台山当了和尚。

后来,五郎念父亲惨死陈家谷口,将杨业令公的遗骨偷取回五台山,葬于九龙岗,建了一座六角墓塔,以便自己节日祭祀。人们把这座墓塔称为“令公塔”,作为人们凭吊杨家将的地方。寺院古刹

五台山上的古刹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建筑之一。自东汉永平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可谓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且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三百多座,经历了几次变迁,寺庙建筑遭到破坏。现在,五台山有寺庙47座,其中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该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其中大雄宝殿是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量殿为砖砌结构,里面供奉有铜铸毗卢佛,该殿没有房梁,形制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铜殿是一座青铜建筑物,殿内有上万尊小佛像,是罕见的铜制文物。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长鸣钟,钟的表面刻有一部万余字的楷书佛经。

罗睺寺位于五台山显通寺与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唐代时,罗睺寺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明弘治五年(1492)重建。明万历年间,李彦妃为祈祷其子登基许愿,拨款重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再经修葺。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据传罗睺寺过去香火鼎盛,尤其是黄教的信徒,经年络绎不绝,是五台山黄庙中很有影响的一座。

塔院寺被誉为“清凉第一圣境”,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塔高56.4米,通体洁白,塔顶悬有两百余个铜铃,风吹时声音清脆。大白塔的东边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因此又称文殊发塔。藏经阁在大白塔北侧,为木结构建筑,内有用汉、蒙、藏等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四百三十余间,均为清代重建。重建时,参照皇宫模式,上铸三彩琉璃瓦,下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顶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均为康熙帝亲笔题写。康熙火烧殊像寺

殊像寺在五台山怀镇西南0.5千米处,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传说康熙有烧殊像寺之举,原因和金庸所作《鹿鼎记》中的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