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8:37:42

点击下载

作者:张洪春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作者:张洪春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ISBN:9787513226707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中医药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作为中医药学的发源地,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原创性的知识产权优势,这是我国主导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有利前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需要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研究基础及具有国际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思维。中医药标准化是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简称《指南》)是中医标准化诊疗工作高级别的科学成就。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领导与大力推进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全国中医临床专家参与编制,于2008年、2012年集中出版,并已在全国许多中医医疗机构开始使用。为使《指南》在各学科相关疾病诊疗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风险的作用,2012年度和2013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42家中医标准研究推广建设的基地医院,开展了中医各科近30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适用性和应用评价工作。

为了更好地指导《指南》的应用,总结《指南》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已发布《指南》的适用性,重点突出《指南》的应用要点、使用注意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原《指南》编审及基地医院的相关专家,总结近年来实施《指南》诊疗路径的实践经验,结合循证医学研究建立的医学共识,借鉴参考西医临床诊疗指南及国外先进经验,对《指南》进行解惑答疑和补充说明,以完善《指南》的应用模式,编写出版此《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本丛书共15个分册,涵盖233个中医常见病种,目的是及时向广大中医界医护人员和医疗卫生管理人员推广相关经验和疾病诊疗管理模式,帮助其在医疗实践中更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指南》。实施《指南》既是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也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各分册由国内知名中医药专家编写、审定,作为临床指导类图书,内容紧密结合《指南》,对临床诊断、辨证论治予以详细说明、解析。相信《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的出版,将更好地指导《指南》的应用,帮助中医临床医护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指南》内容,规范常见病的临床诊疗,提高医疗质量,使《指南》真正成为中医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有效手段,并对《指南》的修订再版提供良好借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2015年4月28日前 言“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是中医标准化诊疗工作规范化技术文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领导与快速推进下,已经在全国许多中医医疗机构开始使用。为使“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各学科相关疾病诊疗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风险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全国各科专家编写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丛书,帮助读者在医疗实践中更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使其真正成为中医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有效手段。《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聘请国医大师晁恩祥作指导,原《指南》主要起草人为主要撰写者,并由开展中医呼吸科常见病种诊疗指南评价工作的一线医生对编写内容进行审核,力求概念准确、科学。《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包括中医病证的咳嗽、哮病、喘病、肺胀、肺痨、肺痈、肺痿、外感发热、感冒,西医疾病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慢性呼吸衰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共17个病种,按中医病证和西医疾病分别释义,在原《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评价,重点指出其辨证应用要点、病证与疾病的鉴别、应用注意事项等,在原有中药汤剂的基础上推荐临床疗效确切且应用广泛的中成药,同时完善调摄与预防部分,以适用于中医内科呼吸病的中医诊疗。《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吸病分册》的起草单位有中日友好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北京协和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浙江省中医院等。其中咳嗽由林琳、陈远彬编写,哮病由张洪春、封继宏编写,喘病由王琦、张永生编写,肺胀由李泽庚、王传博编写,肺痨由张惠勇、鹿振辉编写,肺痈由苗青、樊茂蓉编写,肺痿由张纾难、刘剑编写,外感发热由王成祥、程淼编写,感冒由史利卿、马建岭编写,流行性感冒由周兆山、陆学超编写,普通感冒由张晓阳编写,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由李素云、王至婉编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李建生、余学庆编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王真、杨珺超编写,支气管扩张由张燕萍、王冰编写,慢性呼吸衰竭由张忠德、李际强编写,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由孙增涛、宋雅琳编写。药物信息表由翟胜利、王彦青、任军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临床呼吸病专家王成祥、王琦、孙增涛、张惠勇、李建生、李泽庚、李素云、周兆山、林琳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体现了临床呼吸病专家和临床一线医师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张洪春2015年4月26日上篇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2008咳 嗽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它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常见于西医的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及鼻后滴流综合征等疾病。

释义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容易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西医根据咳嗽时间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的时间<3周,常见于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亚急性咳嗽为3~8周,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其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慢性咳嗽>8周,包括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咳而有声,或伴咳痰。

1.1.2 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释义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两途。应通过询察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咳嗽。

●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外感咳嗽多因感受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郁闭肺气,肺失宣肃,而致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分为肺脏自病和他脏及肺。肺脏自病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耗伤正气,肺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所致;他脏及肺为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多因饮食不调、情志不遂等因素致脏腑失调,病及肺脏发为咳嗽。

●急性咳嗽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需注意与流感、肺炎、肺结核等疾病鉴别。亚急性咳嗽多为继发性的呼吸道感染所致,可以先进行经验性治疗。治疗无效时,再考虑其他病因并参考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诊治。慢性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诊断应遵循:①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病史;②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如影像学、肺功能、诱导痰、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由简单到复杂;③先检查常见病,后检查少见病;④诊断和治疗应同步或顺序进行。

1.2 鉴别诊断

1.2.1 肺痨

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咳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其发病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

1.2.2 肺痈

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多伴有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根据病变病理演变过程,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释义

●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同时也可以是不同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肺痨、肺痈均可兼见咳嗽。但肺痨为痨虫犯肺所致,除咳嗽外,更见咯血、胸痛、潮热、盗汗等症状,必要时可结合胸部影像学以助诊断;肺痈的里热征象明显,主要表现为咳吐大量脓血腥臭浊痰、发热等症状。二者不难鉴别。

2 辨证论治

咳有六淫为患,也有内伤之异,可以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可分为风寒、风热、燥邪、风盛挛急等证候,内伤咳嗽又可分为痰湿、痰热、肝火伤肺及肺阴亏虚等证候。治随证出,除止咳之外,则有散寒、清热、润燥、疏风、缓急、泻肝、化痰、宣肺、养阴等法。

释义

●咳嗽的辨证论治,不仅要辨别外感、内伤咳嗽,还要辨明属虚属实。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常在不慎受凉后突然发生,伴随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属于实证,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治应祛邪利肺为主,邪去则正安。内伤咳嗽多是宿疾,起病较为缓慢,咳嗽病史较长,伴有其他脏腑病证,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以痰、火为主,治应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有肺虚、脾虚等区分,治应扶正补虚。咳嗽的治疗需根据虚实夹杂和病情的缓急,从整体出发,权衡主次,或标本兼顾,或先后分治。

●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互为因果,可相互为病。外感咳嗽迁延不愈,伤及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咳嗽频作,肺脏日益耗伤,可成内伤咳嗽,若夹湿夹燥,病势更为缠绵,难以痊愈。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更易感受外邪,侵袭肺脏而致咳嗽加重。外感咳嗽,大多预后良好,但若反复罹患或调治失当,则可能会转变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若治疗不彻底或迁延难愈,日久则导致肺、脾、肾等脏腑亏虚,甚至会演变成肺胀等病,预后相对较差。

●需注意辨别咳嗽的声音及发作时间:咳声高亢激扬者多属实证,咳声低弱无力者多属虚证。病势急骤且病程短暂者为实证,病势缓慢且病程较长者为虚证。咳嗽时作,白昼明显,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咳嗽连声重浊,晨起时阵发性加剧,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咳嗽或痰热咳嗽。

●需注意辨别痰的颜色和性质: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痰白质稀薄者多属风寒;痰白且浓稠量多者常属痰湿;痰黄质黏稠者多属痰热;痰中带血者多属阴虚肺燥或热伤肺络。

2.1 外感咳嗽

2.1.1 风寒袭肺证

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内袭于肺,肺卫失宣,肺气闭郁,不得宣通。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炙麻黄9g,杏仁9g,甘草6g,荆芥9g,桔梗9g,紫菀9g,百部9g,白前9g,陈皮6g。

加减:若夹痰湿,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法半夏9g,厚朴9g,茯苓12g以燥湿化痰;若风寒外束,肺热内郁,俗称“寒包火”,可用麻杏石甘汤;若素有寒饮伏肺,而兼见咳嗽上气、痰液清稀、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白而滑、脉浮紧或弦滑者,治以疏风散寒,温化寒饮,可用小青龙汤加减。

释义

●风寒袭肺证以咳嗽声重、咽痒、咳白稀痰、恶寒、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1)三拗汤辛温解表,用于风寒闭肺,重在宣肺散寒;止嗽散温润平和,用于咳而咽痒,迁延不愈,重在疏风止咳;两者合用,共奏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功。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祛痰止咳;鼻塞声重者,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2)麻黄有生麻黄、炙麻黄之别,生麻黄辛散之性较强,长于发汗解表,宜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炙麻黄采用蜂蜜拌炒炮制,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宣肺平喘,宜用于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喘证。(3)临床上需注意对其兼夹证的随证施治。外寒内热证,俗称“寒包火”咳,为外感风寒,表寒未尽;里有郁热,热为寒遏所致。其症多咳嗽气急,恶寒身痛,口干欲饮,宜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里。应用时需注意麻黄与石膏的配比。肺热较盛者,宜重用石膏;表寒偏重者,宜麻黄加量,石膏减量。风寒夹饮证的症状与风寒袭肺证相似,但其咳逆上气,胸闷气急为风寒外束、痰饮内犯、肺失宣肃所致,宜用小青龙汤。

●中成药(1)通宣理肺丸(胶囊、口服液):①丸剂:口服,水蜜丸每次7g,大蜜丸每次2丸,1日2~3次。②胶囊剂:口服,1次2粒,1日2~3次。③口服液:口服,1次20mL,1日2~3次。(2)三拗片:口服,1次2片,1日3次。(3)葛根汤颗粒:开水冲服,1次6g,1日3次。

2.1.2 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或稠黄,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病机:风热犯表,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肺热伤津。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9g,菊花9g,杏仁12g,连翘12g,薄荷(后下)6g,桔梗9g,芦根15g,甘草6g。

加减:若咳甚,加金银花12g,浙贝母9g,枇杷叶9g以清热止咳;肺热甚者,加黄芩9g,鱼腥草12g以清泄肺热;咽痛,加青果9g,射干9g以清热利咽;若内夹湿邪,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苔黄而腻、脉濡数者,加砂仁6g,佩兰9g以理气化湿;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舌质红,酌加南沙参12g,天花粉15g以清热生津;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30g,藕节9g以凉血;若夏令兼夹暑湿,症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尿赤、舌质红、苔薄、脉濡数,加六一散(包煎)以疏风解暑。

释义

●风热犯肺证以咳嗽气粗,咳黄黏痰,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桑菊饮加减。桑菊饮为辛凉解表之轻剂,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长于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药物多属轻清宣透之品,不宜久煎,且该方药轻力薄,若外邪较甚,需在原方进行加减。

●中成药(1)桑菊感冒合剂:口服,1次15~20mL,1日3次。(2)急支糖浆:口服,1次20~30mL,1日3~4次。(3)复方双花片:口服,成人1次4片,1日4次。

2.1.3 燥邪伤肺证

证候: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咳甚胸痛,或痰黏不易咳出,初起可有恶寒,身热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小而数。

病机:燥邪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

桑叶9g,杏仁9g,北沙参9g,浙贝母9g,淡豆豉9g,栀子6g,梨皮9g,桔梗6g,连翘6g。

加减:若痰质清稀、恶寒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弦,为凉燥之邪犯肺、卫气郁遏的表现,宜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用杏苏散加减;若痰中带血,配生地黄15g,白茅根30g以清热止血;痰黏难出者,加紫菀9g,瓜蒌9g以润肺化痰;咽痛明显者,加玄参9g,马勃6g以清润咽喉。

释义

●燥邪伤肺证,秋令之季多见。本证多因感受秋燥之邪,耗伤肺津,肺卫失和,或因风温之邪化燥,肺津受伤,清肃失职所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干鼻燥,舌红少津,脉小而数为其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桑杏汤加减。(1)桑杏汤多用于燥邪犯肺、外感温燥之证,长于清肺润燥止咳。该方主治温燥伤肺轻证,若属重证,应选用清燥救肺汤。(2)秋令感受燥邪有温燥与凉燥之区别,其发生与秋令气候之偏寒偏热有关。凉燥,又名寒燥,为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所致,以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舌苔薄白而干为主要临床表现,宜用杏苏散温散风寒,宣肺化痰。

●中成药(1)强力枇杷露(膏):①露:口服,1次15mL,1日3次。②膏:口服,每次20g,1日3次。(2)养阴清肺丸(颗粒、糖浆、膏、口服液):①丸剂:口服,1次6g,1日2次。②颗粒剂:口服,1次5g,1日2次。③糖浆:口服,1次20mL,1日2次。④膏剂:口服,1次10~20mL,1日2~3次。⑤口服液:口服,1次10mL,1日3次。(3)川贝枇杷露:口服,1次10~20mL,1日2次。

2.1.4 风盛挛急证

证候: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咽痒,痒即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呈反复性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病机:风邪犯肺,邪客肺络,气道挛急,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宣肺,解痉止咳。

方药:苏黄止咳汤加减。

炙麻黄6g,蝉蜕6g,紫苏叶9g,紫苏子9g,前胡9g,五味子9g,牛蒡子9g,枇杷叶9g,地龙9g。

加减:偏于风寒者,宜加荆芥9g,防风9g,生姜6g以散风寒;偏于风热者,宜加薄荷(后下)6g,桑叶9g以散风寒;偏于痰热者加黄芩9g,鱼腥草15g,金荞麦15g以清热化痰;偏于阴虚者加麦冬9g,乌梅9g以养阴生津;久病者,宜加川芎9g,红花6g以化瘀通络。

释义

●风盛挛急证以咽痒、气急、干咳无痰或少痰、夜卧晨起加剧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苏黄止咳汤加减。(1)苏黄止咳汤根据风咳理论组方而成,以疏风散风为主。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其治疗咳嗽风盛挛急证临床疗效确切。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降低咳嗽敏感性、抑制气道炎症和平喘祛痰的作用。目前该方多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等气道高反应性引发的咳嗽。(2)外感六淫,风淫为首,亦为始,风邪上受,首先犯肺。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邪气,易夹寒邪、湿邪、燥邪、热邪等而致病,临证中需注意随证施治,加减化裁。(3)原文加减用药中“偏于风热者,宜加薄荷(后下)6g,桑叶9g以散风寒”,但薄荷与桑叶均为疏散风热的解表药,存在笔误,应改为“以散风热”。

●中成药

苏黄止咳胶囊:口服,1次3粒,1日3次。

2.2 内伤咳嗽

2.2.1 痰湿蕴肺证

证候: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清晨咳痰尤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胸闷,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滑。

病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痰湿蕴肺,肺失宣降。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法半夏9g,茯苓9g,陈皮15g,炙甘草6g,苍术9g,厚朴9g,白芥子6g,莱菔子9g,紫苏子9g。

加减: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沫、怕冷者,加干姜9g,细辛3g以温肺化痰;久病脾虚,酌加党参12g,白术9g以益气健脾。

释义

●痰湿蕴肺证以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滑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陈汤与三子养亲汤均能治疗痰湿证,但前者为燥湿健脾化痰的基础方,重点在于治脾,适用于痰多脘腹痞闷者;后者降气化痰,重点在于治肺,适用于痰壅气急者。

●中成药(1)祛痰止咳冲剂:口服,1次12g,1日3次。(2)桂龙咳喘宁胶囊:口服,1次5粒,1日3次。

2.2.2 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痰质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病机:痰热郁肺,肺失清肃,热邪久郁,热伤肺络。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桑白皮9g,黄芩9g,栀子9g,知母9g,浙贝母9g,瓜蒌仁9g,桔梗6g,橘红9g。

加减:痰热甚者,可加竹沥10mL,天竺黄9g,竹茹9g以清热化痰;痰黄如脓或腥臭,酌加薏苡仁12g,冬瓜仁12g以清热化痰解毒。

释义

●痰热郁肺证,以咳嗽气粗、痰多黄稠、身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清金化痰汤加减。肺热甚者,可选择石膏配伍知母以清肺热;痰热壅盛、相互胶结者,加海蛤壳或黛蛤散以清热化痰散结。肺热下移大肠、腑气不通者,加葶苈子、大黄,或选用宣白承气汤以清肺定喘,泻热通便。

●中成药(1)蛇胆川贝液(胶囊):①口服液:口服,1次10mL,1日2~3次。②胶囊:口服,1次1~2粒,1日2~3次。(2)清肺消炎丸:口服,成人1次60丸,1日3次。(3)鲜竹沥:口服,1次15~30mL,1日2次。(4)羚羊清肺丸:口服,1次1丸,1日3次。(5)十味龙胆花颗粒:开水冲服,1次3g,1日3次。(6)清咳平喘颗粒:开水冲服,1次10g,1日3次。

2.2.3 肝火犯肺证

证候: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病机:肝失条达,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方药: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桑白皮12g,地骨皮12g,黄芩9g,青黛6g,海蛤壳(先煎)15g。

加减:火热较盛、咳嗽频作、痰黄者,可加栀子9g,牡丹皮9g,浙贝母9g,枇杷叶6g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胸闷气逆,加枳壳9g,旋覆花(包煎)9g以利肺降逆;胸痛配郁金9g,丝瓜络9g以理气和络;痰黏难咳,酌加海浮石(先煎)9g,浙贝母9g,竹茹9g,瓜蒌9g以清热化痰降气;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9g,麦冬9g,天花粉15g,诃子9g以养阴生津敛肺。

释义

●肝火犯肺证,以咳嗽阵作、咳时引胸胁作痛、情志不遂、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黄芩泻白散清泻肺热,黛蛤散清肝豁痰,两者合用,共奏清肝泻肺、化痰止咳之效。治疗此类肝火犯肺之咳嗽,亦可选用《医醇义》中的丹青饮(由代赭石、麦冬、青黛、杭菊、石斛、蒺藜、沙参、桑叶、橘红、贝母、杏仁、旋覆花组成),有平肝降逆、化痰止咳之效。

2.2.4 肺阴亏虚证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见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滋润,肃降无权。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北沙参9g,麦冬9g,天花粉9g,玉竹9g,桑叶9g,知母9g,川贝粉(冲服)2g。

加减:咳而气促,加五味子6g,诃子9g以敛肺气;痰中带血,加牡丹皮9g,白茅根15g,仙鹤草15g,藕节9g以清热止血;潮热,酌加功劳叶9g,银柴胡9g,青蒿(后下)9g,鳖甲(先煎)9g,胡黄连9g以清虚热;盗汗,加乌梅9g,牡蛎(先煎)15g,浮小麦15g以收敛止涩;咳吐黄痰,加海蛤粉(冲服)12g,黄芩9g以清热化痰;手足心热,梦遗,加黄柏9g,女贞子9g,旱莲草9g,五味子6g以滋肾敛肺;兼气虚者,可用生脉饮加减。

释义

●肺阴亏虚证以干咳少痰、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成药(1)百合固金丸(口服液):①丸剂:口服,1次1丸,1日2次。②口服液:口服,1次1支,1日3次。(2)润肺膏:口服或开水冲服,1次15g,1日2次;或遵医嘱。

3 其他治法

3.1 针刺

主穴:肺俞、中府、列缺、太渊。风寒袭肺证,加肺门、合谷;风热犯肺证,加大椎、曲池、尺泽;燥邪伤肺证,加太溪、照海;痰湿蕴肺证,加足三里、丰隆;痰热郁肺证,加尺泽、天突;肝火犯肺证,加行间、鱼际;肺阴亏虚证,加膏肓、太溪。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平补平泻法。

释义

●在实施针刺疗法的过程中,项部、胸背部等部位的穴位需注意谨慎操作,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如天突穴位置血管、神经较为丰富,附近又有气管、肺等重要器官,应避免引起气胸或血管、神经损伤。

3.2 灸法

选穴大椎、肺俞(或风门)、膏肓。采用麦粒灸,3~5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或予艾条灸,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与针刺配合应用。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释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灸法有抗过敏、调节免疫、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变应性咳嗽等疾病,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①麦粒灸是用小如麦粒的艾炷在穴位上施灸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书籍,麦粒灸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慢性腹泻等疾病,在治疗咳嗽性疾病方面应用较少。近年来,天灸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咳嗽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的辨证进行选择,应注意适应证和操作方法。

②使用灸法需注意以下几点:颜面五官、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孕妇、皮肤过敏等患者,以及实热证、阴虚发热证等患者慎用或禁用。

3.3 穴位贴敷

肺气虚寒、寒饮犯肺证可用温阳散寒药敷贴背部腧穴。

释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穴位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穴位与药物特异性的外治方法,属灸法的延伸,具有刺激穴位、通过皮肤组织吸收药物有效成分的双重治疗作用。

4 调摄与预防

4.1 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尤其在气候反常之时更要注意调摄。

4.2 咳嗽痰多,饮食不宜肥甘厚味,以免蕴湿生痰。风热、风燥、肺阴虚咳嗽,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以免伤阴化燥助热。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4.3 痰多者应尽量鼓励病人将痰排出。咳而无力者,可翻身拍背以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但操作时要避免刺激或损伤咽部。

4.4 增强体质,对慢性久咳的肾虚患者,应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肺的通气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4.5 药物预防:可根据患者体质,辨证用药。对于平素自汗,易于感冒属肺卫不固者,可服玉屏风散;对于气阴两虚者,可服生脉饮;对于肺阴不足者,可服参麦固本片。

释义

●调摄与预防的重点在于增强机体的卫外功能,增强皮肤腠理御寒抗病的能力,需注意尽量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侵袭,注意四时调摄,积极锻炼,饮食调理,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必要时辅以药物预防。

①生活调护方面要注意保持居室环境干净,空气流通,戒烟戒酒,减少或避免烟尘、油烟等不良因素对气道的刺激。顺应自然,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作息规律,劳逸适度,积极预防感冒。

②饮食调护方面要注意尽量避免食用生冷、肥腻或辛辣燥热之品,以清淡为主,也不宜过酸过咸。进食要有规律,忌暴饮暴食,可以配合中医的食疗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③药物预防方面,对于平素体虚易于感冒患者,除了辨证使用药物扶正固本外,可以配合使用足三里艾灸、面部迎香穴保健按摩等方法预防感冒。ZYYXH/T5-2008哮 病

哮病,又称哮喘病、哮证,系宿痰伏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它是一种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

释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

●中医学认为,哮喘属于“哮病”“哮证”范畴,临床多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诉,常伴有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由于本病属于发作性疾病,缓解期病人没有明显症状,遇诱因而发作加重,或临床仅以咳嗽或胸闷为主要症状。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呈反复发作。

1.1.2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1.1.3 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1.1.4 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1.1.5 理化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1.2 鉴别诊断

1.2.1 喘病

哮病与喘病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但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1.2.2 支饮

支饮虽然也有痰鸣气喘的症状,但多系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其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界限不清,咳和喘重于哮鸣,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发病、迅速缓解、哮吼声重而咳轻,或不咳等有显著的不同。

释义

●详细采集病史,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诊断不难,但临床上存在漏诊、误诊,需结合支气管舒张试验、气道激发试验或PEF变异率进行确诊。

①典型的哮喘可根据病史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源,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②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③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a.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日内变异率≥20%)。

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增加≥1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1

c.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 辨证论治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是本病治疗的首要原则。发作时攻邪,治标需分寒热。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风邪当疏风宣肺,降气平喘;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平时治本当分阴阳,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以滋养,分别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至于正虚邪实、寒热虚实者,又当兼以治之。

释义

●在疾病分期上,中医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原有症状突然加重,甚则口唇指甲紫绀,多发病急骤。缓解期主要表现为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西医多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其中慢性持续期有喘息、气急等症状出现时可归入中医发作期的范畴,反之可归属中医缓解期。

●哮病总属邪实正虚之证,辨证原则需辨清虚实,临证应注意邪正缓急、虚实主次,并区别寒热的相兼、转化等情况而加以处理。发作期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引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风盛挛急而致喘息哮鸣突然发作,以邪实为主。其邪有寒、热、风、痰,当仔细区分其寒热属性及邪气兼夹,注意是否兼有表证,邪实为主亦可有正虚表现;缓解期则以正虚为主,其虚在脏腑,表现为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然其“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之病机依然存在,故痰瘀久留、正气受伤、气机不畅而致肺气宣降不得复常,表现为喘息哮鸣轻重间作,正虚邪实兼有,正虚以气虚为主,邪实则以痰浊为代表。因此,哮病中医缓解期不仅表现为肺、脾、肾三脏的亏虚,同时还有痰饮内伏的病机特点,治疗时当权衡正邪轻重,详辨肺、脾、肾之脏腑定位,阴阳之偏虚偏实。若久病正虚、虚实错杂者,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其主次。

●治疗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区分寒热虚实,分别论治。然发作时,虽以邪实为主,亦有正虚;缓解期常以正虚为主,但其痰饮留伏的病理因素依然存在。故对哮证的治疗又当标本兼顾,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时,更应重视回阳救脱,急固其本。若拘泥于“发时治标”之说,则坐失救治良机。平时当重视治本,区别肺、脾、肾的主次,在补益的同时,适当兼顾舒畅气机。

2.1 发作期

2.1.1 冷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痰色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

病机:寒痰留伏于肺,为诱因所触发,痰升气阻,痰气搏击于气道而致肺气闭郁,不得宣畅;或阴盛于内,阳气不得宣达。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利气。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射干9g,炙麻黄9g,干姜9g,细辛3g,法半夏9g,陈皮9g,紫菀9g,款冬花9g,紫苏子9g。

加减:痰壅喘逆不得卧者,合三子养亲汤或葶苈子(包煎)9g以降气涤痰;表寒里饮、寒象明显者,用小青龙汤,酌配杏仁9g,紫苏子9g,白芥子9g,橘红9g以温肺化饮,降气祛痰。

释义

●冷哮又称寒哮,以痰稀色白、畏寒肢冷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射干麻黄汤加减。

①射干麻黄汤主治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是治疗冷哮的主要方剂。然本方为温燥之品,过服本方容易伤阴,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此外,本方也可治疗外感风寒证,因此,外感风寒引触哮病发作者也可适用此方治疗。

②麻黄、细辛、干姜等辛散之药,在严寒、潮湿地区用量可稍重。细辛对肾脏有一定毒性,一般不宜超过3g,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③临床需注意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三方之不同:射干麻黄汤兼用射干下逆气,生姜散寒,大枣和中,紫菀、款冬花温肺止咳,适用于内外皆寒、呛咳不已者;小青龙汤兼用干姜、桂枝等温化水饮,适用于外寒内饮证;三子养亲汤化痰之力强,适用于痰壅喘逆不得卧者。

●中成药

小青龙胶囊(合剂、颗粒、糖浆):①胶囊:口服,1次2~4粒,1日3次。②合剂:口服,1次10~20mL,1日3次;用时摇匀。③颗粒剂:开水冲服,1次6g(无糖型)或1次13g(含糖型),1日3次。④糖浆剂:口服,1次15~20mL,1日3次。

2.1.2 热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黏稠,面红,伴有发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肺内素有邪热痰伏,外邪侵犯,肺气上逆而致痰气搏击,痰热交结。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9g,杏仁9g,黄芩9g,石膏(先煎)30g,桑白皮12g,款冬花9g,法半夏9g,白果9g,甘草6g。

加减:表热甚者,加连翘9g,薄荷(后下)6g以清热解表;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卧者,加葶苈子(包煎)9g,瓜蒌皮9g,地龙9g以泻肺降气,化痰平喘;便秘者,加酒大黄9g,枳实9g以通腑利肺;痰稠黄难咳者,加用黛蛤散(包煎)6g,知母12g,鱼腥草15g以清热化痰;痰多色黄、胸痛者,加桃仁9g,薏苡仁9g,冬瓜仁9g,芦根12g以化痰通络。

释义

●热哮以痰黄而黏、口渴欲饮、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数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麻杏石甘汤加减,可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引触哮病发作者。

①麻杏石甘汤主治肺热喘咳,是治疗热哮证的基础方,多个方剂均由其化裁而来,如大青龙汤、定喘汤、越婢加术汤等。若单用麻杏石甘汤,须中病即止,因其中生石膏、桑白皮、黄芩等配伍使其方性寒凉,故应避免损伤胃气;若无汗少津、内热而烦躁者,可调方为大青龙汤,以发中寓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若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上逆者,可调方为定喘汤,以降气平喘,清热化痰;若咳唾痰涎,壅盛化热,可调方为越婢加半夏汤以发越水气,降逆化饮,宣肺泄热。

②目前临床黛蛤散使用较少,故痰稠黄难咳者可加用金荞麦以清热化痰;日久热盛伤阴,气急难续,痰少质黏,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南沙参、知母、天花粉以滋阴清热化痰。

●中成药(1)咳喘宁口服液:口服,1次10mL,1日2次。(2)清肺消炎丸:口服,成人1次60丸,1日3次。

2.1.3 风哮证

证候: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舌淡苔白,脉浮紧。

病机:风邪夹寒、热、暑湿或秽浊之气侵犯肺卫,肺气上逆。

治法:疏风宣肺,缓急解痉,降气平喘。

方药:黄龙舒喘汤加减。

炙麻黄6g,地龙9g,蝉蜕6g,紫苏子9g,石菖蒲9g,白芍9g,五味子9g,白果9g,甘草6g,防风9g。

加减:风夹寒邪犯肺者,可加桂枝9g,法半夏9g,细辛3g以散寒化痰;风夹热邪犯肺者,可加石膏(先煎)30g,黄芩9g,连翘9g以清肺热。

释义

●风哮在哮病中较为常见,以时发时止、先兆症状明显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黄龙舒喘汤加减。

①黄龙舒喘汤为临床经验方,以疏风解痉、宣肺平喘为主要功效,方中石菖蒲、白果有小毒,临床用量不可过大。如患者喉中哮鸣如哨笛,咳稀白泡沫痰,可合华盖散以疏风定喘。

②若鼻塞、喷嚏、流涕重,加辛夷、苍耳子和白芷以疏风通窍。需注意苍耳子有一定毒性,不宜超过9g。若情志不遂,因肝郁化风而诱发者,合过敏煎(银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甘草),加郁金、钩藤以平肝息风。

2.1.4 虚哮证

证候:反复发作,甚则持续喘哮,咳痰无力,声低气短,动则尤甚,口唇爪甲紫绀,舌质紫暗,脉弱。

病机:哮病日久,阴盛阳虚,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温阳补虚,降气化痰。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紫苏子12g,法半夏9g,厚朴9g,当归9g,陈皮9g,肉桂5g,乌药9g,沉香(后下)3g。

加减:痰浊壅盛突出者,应加炙麻黄9g,杏仁9g,细辛3g以加强宣肺化痰之力;下虚明显者,应加党参12g,紫石英(先煎)15g,补骨脂12g以益气温肾;喘逆多汗,四肢不温者,加附子(先煎)9g,干姜9g,五味子6g以温肾纳气。

释义

●虚哮以声低息短、动则喘甚、乏力脉虚为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苏子降气汤加减。此方偏于温阳补虚,临床亦可使用平喘固本汤加减(黄芪、胡桃肉、五味子、紫苏子、法半夏、款冬花、陈皮、地龙)。

①若偏于肾阳虚加淫羊藿、鹿角片、补骨脂、钟乳石以温补肾阳;肺肾阴虚者,加南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以滋补肾阴;痰气瘀阻、口唇青紫者,加桃仁、苏木以活血化瘀;气逆于上、动则气喘,加紫石英、磁石以镇纳肾气。

②若患者喘脱剧甚,汗出淋漓、四肢厥冷、心慌动悸、唇舌青紫,合参附汤或生脉饮加减,以救逆防脱。

●中成药(1)苏子降气丸:口服,1次6g,1日1~2次。(2)蛤蚧定喘胶囊:口服,1次3粒,1日2次。(3)喘可治注射液:肌内注射,成人1次4mL,1日2次。

2.2 缓解期

2.2.1 肺脾两虚证

证候: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或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发病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濡。

病机:肺气虚弱,腠理不固。

治法:益气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黄芪30g,防风9g,白术9g,党参15g,炙甘草6g,茯苓12g,陈皮9g,法半夏9g,生姜9g,大枣9g。

加减:怕冷畏风明显,加桂枝9g,白芍9g以调和营卫;若气阴两虚、呛咳、痰少质黏、口咽干燥、舌质红者,可用生脉散加北沙参15g,玉竹9g以益气养阴。

2.2.2 肺肾气虚证

证候: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下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

病机: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

治法:调补肺肾。

方药:调补肺肾方加减。

冬虫夏草(单煎)1.5g,五味子9g,丹参9g,茯苓12g,山茱萸9g,淫羊藿9g,枸杞子12g。

加减:动则喘甚者,可加蛤蚧粉(冲服)3g补肺纳气;常感脐腹不适者,加服参蛤散(冲服)2g补益肺肾。

释义

●哮病缓解期在无症可辨的情况下,可结合患者体质进行辨识。常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要病机,治疗大多选用益肺、健脾、补肾方法,尤以补肾为要,临床常用补肾药物如山萸肉、黄精、地黄、枸杞子、杜仲等。临床上需辨别阴阳虚损状况进行治疗,中医辨证阴阳盛衰不明显者,可以采用阴阳平补之法。

①谨遵治则,灵活运用。方药及剂量仅供参考,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气候、地域等特点灵活使用。

②辨清虚实,随症加减。病情反复发作,缓解期亦可见虚实夹杂,补虚的同时应需兼顾祛邪。

●中成药(1)香砂六君丸:口服,1次6~9g,1日2~3次。(2)百令胶囊(片):①胶囊:口服,1次3粒,1日3次。②片剂:口服,1次5~15片,1日3次。

3 其他治法

3.1 单方验方

3.1.1 地龙焙干,研粉,装胶囊,每服3g,1日2次,用于热哮。

3.1.2 皂角15g,煎水,浸白芥子30g,12小时后焙干,研粉,1次1~1.5g,1日3次,用于痰壅气逆证。

3.2 针刺

3.2.1 体针

发作期,主穴定喘、天突、内关。咳痰多者,加孔最、丰隆。每次选1~2穴,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针1次,每日或间日1次;缓解期,主穴大椎、肺俞、足三里。肾虚者,加肾俞、脾俞、中脘。每次选2~3穴,用较轻刺激,间日治疗1次。

3.2.2 耳针

发作期取穴定喘、内分泌、皮质下,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2次;缓解期取穴脾、肾、内分泌、肝、皮质下、交感,王不留行贴压。

3.3 穴位贴敷

白芥子膏贴敷,可减少发作次数及减轻症状。炒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各10g,研为末,加冰片适量和匀。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心俞、膈俞、大椎等穴,1~2小时后去之,每10日敷1次。也可不拘于三伏,随时贴用。

3.4 埋线

取穴定喘、膻中、中府透云门、肺俞透厥阴俞、孔最、足三里、八华穴,每次选1~2穴。选定穴位后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埋线钩针或三角缝针穿入羊肠线,快速刺入皮肤,埋于所需深度(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线头不可暴露于皮肤外,针孔涂以碘酒,上覆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也可在上述部位埋入少量兔脑垂体代替羊肠线。一般3~4次开始见效,每两次间隔20~30日。用于反复发作之久哮者。治疗中需注意过敏反应。

释义

●外治法是中医特色治疗方式,根据病情选择针刺、热敏灸、穴位贴敷疗法、拔罐等外治法。

①采用传统针、灸、拔罐方法需辨证取穴和(或)循经取穴,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发作期常见症状,如痰多、气喘等加减穴位。推荐的针刺疗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症状选择,应注意适应证和操作方法。

②可以根据患者体质辨证使用膏方。膏方对于预防哮喘发作具有一定作用。

③埋线方法需根据患者体质选择,注意避免过敏和感染,并由专业人员实施。

4 调摄与预防

4.1 生活调摄

查找发病诱因,尽力祛除。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花粉等。饮食宜清淡而富营养,忌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发物、辛辣等食物,戒除烟酒。

4.2 加强锻炼

选择太极拳、内养功、八段锦、慢跑等方法长期锻炼。

4.3 药物预防

肺脾气虚者,宜常服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脾肾阳虚者,可服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右归饮、保元汤等;肝肾阴虚者,可常服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左归丸等方药。

释义

●注意气候的影响,防寒保暖,忌吸烟,避免接触刺激气味、灰尘,饮食忌生冷、肥腻、辛辣、腥,防止过劳及情志刺激等,这些对于预防哮喘的复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哮喘患者健康指导非常关键:

①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②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③帮助病人理解哮喘发病机制及其本质、发作先兆、症状等,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症状,预防发作。通过定期肺功能监测,客观评价哮喘病情严重程度。

④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订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⑤鼓励病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ZYYXH/T6-2008喘 病

喘病是以呼吸困难、动则加重,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的—种肺系病证。严重者可发生喘脱。系由内伤、外感等多种原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所致。常见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急、慢性心肺功能不全。

释义

●喘病的病因很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成为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喘病。喘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肺壅邪气而宣降不利;虚喘当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喘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本病临床可见于感染性疾病(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部严重感染等),气流阻塞性疾病(哮喘持续状态、肺不张等),肺循环疾病(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等),弥漫性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血管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呼吸系统危重症(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以喘促不宁,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或口唇青紫为主要临床表现。

1.1.2 多有慢性咳嗽、胸痹等心、肺疾病史。

1.1.3 发病多有外感六淫、情志刺激等诱因。

释义

●临床上凡是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症状,及长期慢性心肺疾患在此基础上出现胸闷胸痛、肢体水肿、小便不利、脉微肢冷等兼症的患者亦可参考本病论治。本病中医治疗具有优势,临床主要以虚喘与实喘为纲辨证,分别论治。

1.2 鉴别诊断

1.2.1 哮病

哮与喘都表现为呼吸困难,但哮指声响言,呼吸困难而兼喉中哮鸣;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而无喉中哮鸣,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2.2 肺痿

肺痿系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不用,以咳嗽、气短、咳吐浊唾涎沫为特征,晚期可表现为喘促、呼吸困难。喘病日久也可致肺叶痿弱不用而成肺痿。

释义

●气短:喘病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喘病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至不能平卧为特征;气短亦即少气,呼吸微弱而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撷肚,不像喘病呼吸困难之甚。如《证治汇补·喘病》说:“若夫少气不足以息,呼吸不相接续,出多入少,名曰气短。气短者,气微力弱,非若喘症之气粗迫也。”但气短进一步加重,可呈虚喘表现。

●哮病、喘病均以咳而上气、喘满为主症。但哮病是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以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特征。同时哮病专主于痰,多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喘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以呼吸困难、急促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严重时不能平卧,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主要特征。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日久迁延而成,除咳喘外,尚有心悸、唇甲紫绀、胸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全身症状。

2 辨证论治

喘病当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为主要表现。辨证时当注意虚、实及外感、内伤之别。感邪而发多属实证,可见风寒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肝气犯肺、水凌心肺;虚喘则常有肺、肾虚证。实证治疗可用散寒、清热、宣肺、止咳、祛痰、平喘、健脾、化浊、温阳、泻肺、利水等法,虚证治疗又可用养阴益气、调补肺肾等法。

释义

●《景岳全书·喘促》云:“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了喘病的辨证纲领。清《临证指南医案·喘》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类证治裁·喘症》明确指出了“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这些观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1 实喘

2.1.1 风寒闭肺证

证候: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伴见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病机:外感风寒,内舍于肺,寒邪闭肺,肺气上逆。

治法: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方药:麻黄汤加味。

炙麻黄6g,桂枝6g,杏仁9g,紫苏子9g,前胡9g,炙甘草6g。

加减:若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可用小青龙汤解表蠲饮,止咳平喘;表寒里热证明显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释义

●喘病风寒闭肺证,以喘息气促、咳嗽痰多稀薄色白、恶寒或伴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为主要辨证要点。推荐方药为麻黄汤加味。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所指出的:“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招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喘重者还可加半夏、牡荆子、苏子、橘皮等化痰利气平喘。若寒痰阻肺,见痰色白、质清稀、泡沫多者,加细辛、生姜解表温肺化痰;若得汗而仍喘者,可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以调和营卫,疏利肺气。

●若寒邪束表,肺中郁热,或表寒尚未解,内已化热,而见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咳痰黏稠,伴形寒身热,烦闷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者,用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另可加黄芩、桑白皮、瓜蒌、葶苈子、射干等以加强清热化痰平喘之功。

●表寒之邪易入里化热,临证中需注意咳痰颜色,有无咽痛、口渴喜饮等化热之象。若有需酌情加用清热药,并避免过于辛温散寒,助生内热。

●风寒闭肺证病多在表,治疗以解表为主,避免使用收敛补益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2.1.2 痰热壅肺证

证候:喘咳气涌,胸闷烦热,痰多黏稠色黄,或痰中带血,面红咽干,渴喜冷饮,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或痰热内盛,热伤肺络。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平喘。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瓜蒌30g,杏仁9g,茯苓9g,枳实9g,黄芩9g,胆南星6g,清半夏9g,陈皮9g,川贝粉(冲服)2g。

加减:身热甚者,加石膏(先煎)30g,知母12g以清肺热;痰多黏稠者,加海蛤粉(冲服)9g,枇杷叶9g以清化痰热;痰涌便秘、喘不能卧者,加葶苈子(包煎)9g,大黄(后下)6g,芒硝(冲服)6g以涤痰通腑。

释义

●清气化痰丸出自《医方考》。庞安常曰:“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之而顺矣。”《成方便读》:“治热痰,汪讱庵曰热痰者,痰因火而成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不可纪极。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此方所由设也。”本方即二陈汤去甘草、乌梅,加瓜蒌、杏仁、黄芩、枳实、胆南星而成。

●若痰多黏稠,加海蛤粉。瓜蒌配海蛤粉共奏清化痰热之功。

●若痰有腥臭味,配鱼腥草、金荞麦根、蒲公英等以清热化痰,解毒祛浊。

●若身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等以加强清热之力。其中石膏、知母取白虎汤之义,清气分实热效佳。若年老体弱者,避免过用寒凉药损伤脾胃阳气,用药时需注意顾护脾胃。

●若咳痰色黄量多,伴咽喉肿痛者,可用《伤寒论》之桔梗甘草汤以宣肺利咽,清热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桔梗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之功效,其含有的大量三萜皂苷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其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抗肿瘤、抗氧化及增强免疫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中成药(1)清咳平喘颗粒:开水冲服,1次10g,1日3次。(2)清肺消炎丸:口服,成人1次60丸,1日3次。

2.1.3 痰浊阻肺证

证候:喘息胸闷,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病机:脾失健运,积湿成痰,痰浊干肺。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麻杏二三汤加减。

炙麻黄6g,杏仁9g,法半夏9g,陈皮9g,茯苓9g,炙甘草6g,紫苏子9g,白芥子6g,莱菔子6g。

加减:若痰浊夹瘀,喘促气逆,喉间痰鸣,面唇暗紫,舌质紫暗,苔浊腻者,可用涤痰汤加桃仁9g,红花6g,赤芍9g,或配用桂枝茯苓丸涤痰祛瘀;若痰色转黄、舌苔亦黄者,加石膏(先煎)30g,黄芩9g,枇杷叶9g以清热化痰。

释义

●麻杏二三汤以麻杏石甘汤、二陈汤与三子养亲汤合方加减组成,临证中应用广泛。有研究证实,此方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的应用,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发挥中医治喘病的特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若痰瘀互阻,见喘促气逆,喉间可闻及痰鸣音,面部、口唇色深暗,舌质紫暗,苔厚腻,此为痰浊日久阻塞脉络,气滞不通,行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