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5:32:46

点击下载

作者:王贵林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正在逐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然而,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缺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具体实施,也影响了学校管理者对活动课的效果评估,同时直接影响着职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践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通过理性思考之后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10年以来,韩山师范学院通过与潮州市韩山实验中学共建教师发展学校的模式,以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校外心理辅导员的方式,为韩山实验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在服务期间,心理学专业学生除了开设大量的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之外,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校外心理辅导员制度,实现了中学与高校学生共同进步的双赢效果。正是这种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有益尝试,最终成就了本书。本书是韩山师范学院与潮州市韩山实验中学的合作成果之一,既可作为韩山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又可作为韩山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校外心理辅导员的指导用书。希望本书能够对其他相关学校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

理论篇

、实践篇和素材篇三部分内容,分别从理论、实践和活动三个方面,对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活动策略、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理论篇主要阐述了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概述、理论基础、课程设计、实施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内容。实践篇中的所有课例都是在王贵林和孙悦亮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改形成的。素材篇包括自我意识、环境适应、沟通交往、竞争合作等主题,为活动课的设计提供鲜活的素材。

本书的架构设计、统稿定稿由王贵林和孙悦亮负责完成。除理论篇第五章由孙悦亮和王贵林共同编写外,其他各章节是在王贵林、孙悦亮和潮州市韩山实验中学徐章华校长的指导下,由韩山师范学院2007级和20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编写。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理论篇和实践篇分别由王玉如、王玉芬、王斯婷、陈晓洁、邱湘锰、张鹭鹭、林琳、黄慧婷、彭文和蔡燕丹编写;素材篇分别由王斯婷、苏珊和梁桂蓝收集整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一些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限于编者的能力与水平,本书肯定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3年4月理论篇第一章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概述第一节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概念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之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沿袭一般学科的教学模式。由于知识讲授型的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比较被动,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相比之下,活动型的模式活泼多样,师生互动良好。随着团体动力学理论思想的渗透,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已日益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载体也日渐增多,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除了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还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和校园网络辅导,以及开设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等。经过实践证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是众多形式中操作性最强、成效性最大的。

在理解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概念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有关班级团体辅导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什么是班级?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它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而成为一个正式的学生群体存在。班级对个体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同时,班级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级团体作为一个正式群体,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都是通过班级教育的形式传播下去的。

第二,什么是心理辅导?

近年来,对“心理辅导”的定义有很多,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但本质内容都大同小异。本书采用了钟志农老师对“心理辅导”的定义。他认为,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利用团体动力营造和推动信任、接纳、理解、支持的团体气氛,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共有的心理不适应问题的一种辅导形式。钟志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中指出,“心理辅导”包括发展性(重在认识自我与开发潜能)、适应性(重在调试自我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矫治性(重在帮助当事人克服心理障碍)三大功能;并将“心理辅导”分为“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两大类。

第三,什么是团体辅导?

所谓团体辅导,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设计团体活动、课程、内容,用以预防和处理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团体辅导强调辅导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团体辅导注重激发团体的力量,通过指导教师和成员间的互动以及成员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团体成员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团体辅导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班级为团体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因此我们将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定义为:以班级团体为单位,通过开展主题性活动,着重于学生的体验和领悟的发展性团体辅导课程。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建立在团体动力学、积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一系列理论基础上的心理辅导课。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心理健康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区别。

第一,师生关系的不同。在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主要任务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显得更为明显。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课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营造一个开放的氛围,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活动中体验和领悟。

第二,内容上的不同。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知识性的,侧重指导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相应技能的习得。比如物理课,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中的各种概念、定理及对某些物理现象的科学解释。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个灵动的课堂,内容没有专门的限制,却更具针对性,重点放在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保健上。比如开学时,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开设的第一堂课往往是以“适应环境”为主题,并根据学生的现状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如果其他学科课程只是教授学生学习知识,那么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任务之一则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形式上的不同。虽然近几年随着课程的改革,其他学科课程的课堂形式逐渐多样起来,相比过去已经生动了许多,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的约束,其教学形式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总体来说,其他学科课程的形式依然是以“说—教”为主。而心理健康活动课由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切身体会活动情境中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在活动中发现矛盾、自主解决问题。

另外,我们特别需要知晓“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的不同之处。

首先,两者在知识传播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从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重在学生的亲身体验、分享感受,是在实践中出真知。而思想品德课重在思想的灌输,它主要由授课教师言传身教,将通过总结过去经验而得到的思想精华以教授的方式传输给学生。

其次,两者的主体是不同的,教师的角色也不一样。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引导性课程,它的主体是学生,而思想品德课是指导性课程,其主体是教师。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师扮演的是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实现自我成长,课程的互动交流性显著。而思想品德课侧重指导学生习得社会规范和条例,教师是主体。教师以一个“长者”或“管理者”的身份,教授给学生学习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所必须具有的道德素质。它有明文规定,因此有一定的框架限制,其功能是教会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课堂上多以单向传授为主。

另外,两者的教学内容有着天壤之别。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关注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及遇到的心理困惑等内容,旨在人格的构建和完善。而思想品德课则是要求学生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法律常识,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第二节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与价值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是课程的预期效果,是活动的导向,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目标的确立是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其核心问题。我们了解了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价值是其开展的意义所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价值,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活动课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活动课的开展,而且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因此,本节我们将探讨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和价值,从而加深对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认识,以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了解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而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高度,来理解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现并规定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是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和准则,对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二、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及设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一)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

在《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如下:(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2)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4)帮助学生培养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对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二)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具体目标设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而确立的上述目标,为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具体目标设定提供了依据。同时,我们在实际课程具体目标的设定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受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影响,我们认为,目标应该包括三个维度,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是指促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实现对自己心理的认知;情感目标是指增强学生对自身的积极接纳,对活动的积极参与和体验;能力目标是指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试水平。(2)目标应该具有细致、清晰、可操作性的特点。目标不能“假大空”,而是要明确、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的心理行为特征。这样才可以避免泛泛而谈。短短的45分钟内没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时间上也要求我们的目标要细致、清晰。目标越具体,实施中就越好操作,越易于实现。(3)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只有充分考虑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目标,才能使课程得以有效的开展。(4)目标的制定要有超前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教育目标没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根据现时社会甚至过去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人格特征作为培养目标。(5)目标的制定要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统一。目标的整体性是指目标要反映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具体某方面心理品质的培养时,既要考虑到整个心理背景,也要顾及个别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在各方面协同发展中进行培养教育,以避免造成顾此失彼、畸形发展的现象。目标的系统性则是要求在强调目标整体性的前提下,要考虑到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的现实,将总目标相应地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类目标;同时,根据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将总目标相应地分解为一定序列的类目标。

目标为活动课方案的设计和课后的评价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确定恰当的目标,对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非常重要。三、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价值(一)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满足了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冲突。在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及环境的原因,个体都会面临发展性危机。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完善以及社会经验的欠缺,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路上会遇到许多社会适应性问题,出现各种发展性危机。比如,刚入学时面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节问题,学习困难的排解问题,自我认识的困惑问题,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等。这些问题均具有明显的年龄特性和阶段性、规律性。每个成长的个体或迟或早,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些问题,是可以预见的。这些成长中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

但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其自身尚未具有独立面对和处理成长危机的能力,因此需要师长提供帮助。而引领青少年预防和化解这些适应性问题与发展性危机的最好途径,就是开设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探究和体验,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适应性问题和发展性危机,从而使学生顺利渡过这些危机,实现自身的成长。(二)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了一个团体互动的融洽氛围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的行为都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亲属关系、同伴关系、生产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人际互动的过程。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互动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团体氛围,对人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是一个团体互动的过程,在这其中包含了师生、同伴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即团体动力。在这样一种团体动力的磁场作用下,学生得到的体会和受到的震撼是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个别辅导等其他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虽然同是团体活动,但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有别于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讲座,“不是严肃呆板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的训导,而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是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感染和熏陶”。在这样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下,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成长。

因此,吴武典等认为,“以团体的方式进行辅导可以说是目前学校辅导工作的主要趋势之一”, “我们应该努力使 ‘班级辅导活动’成为少年朋友成长路上永远难忘的 ‘心灵飨宴’”。(三)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多种途径和方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看,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如开设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效果来得显著。比如,心理健康讲座的受众面广,但是不够深入,往往无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收效甚微;个别辅导具有针对性,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无法起到全员普及的作用。而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则可以很好地弥补某些不足,统合各方面内容。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对象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年纪相仿的同学面临着基本相同的发展性问题,因此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采用面向全体、集体教学的方式,针对这些基本的发展性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提供心理辅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自主探究、体验和感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心素质,在互助和他助的过程中实现心理自助。同时,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独特的实施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平台,更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实践也证明,凡是比较成功地开设了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地区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四)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改变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些要求恰好在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课程,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程方案设计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引导而非说教,重视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在体验和感悟中推动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螺旋式上升和全面发展。此外,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策略也是形式多样的,有游戏辅导、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方式,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重视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第三节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点与原则

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它以平等、尊重的关系为前提,以讨论、沟通为基本手段;它不是一个灌输和说教的过程,而是一个讨论分享、心灵沟通的过程。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探索及自助发展,因此,具有以下特点和原则。一、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点(一)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设计基点,以学生的成长问题为教学基础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个体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所以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体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出现心理矛盾并带来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在中学阶段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所遇到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并将此作为活动课设计的基点,以学生成长的共同问题作为教学基础,帮助他们化解可能出现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如学业成就、学习适应、社会交往、青春期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适、升学择业等,推动他们新的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二)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而非灌输或说教

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教师作为激励者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课的动机,鼓励学生自我暴露,营造平等、尊重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在朋辈群体的互动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嘴倾诉、用心感受,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不是一个灌输和说教的过程,而是一个讨论分享、心灵沟通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经验需要主动建构,只有通过探索才能认识自我。(三)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

在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要注重“三重”、“三轻”。何谓“三重”、“三轻”? “三重”是指重学生的内心体验、重学生的整体参与、重学生的实际运用;“三轻”则是指轻理论传授、轻即时评价、轻求全责备。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种创设,即创设一种平等、尊重的氛围,让学生都有话说,都想说话;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种激活,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种促进,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内心的探索,从而有所感悟,完善自我人格。(四)帮助学生学会“自助”和“互助”

在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每个学生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转移和投射、新行为的建立和强化,都依赖于朋辈间的交流和互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发朋辈群体资源,既要学会助人,也要学会自助。二、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原则

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要具备以上特点,就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以整体性原则为基础,实现教育性原则

班级团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既是活动课存在的背景也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其使用的设施、制订的计划、组织的活动,都要着眼于整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此基础上,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要坚持教育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意见,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将主体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团体活动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团体活动的主动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游戏是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要形式,它为活动课创设了一种情境,并将情境组合成有意义的“产品”,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没有特别明确的需达到的学习目标,因此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可降低学生的防御心理,从而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启发与教育,在模拟的情境中提高“自我效能感”。(三)既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也要遵循差异性原则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除了生理在突飞猛进地发生变化外,其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设计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促进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身心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教师需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尊重与理解原则

青春期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第二章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课程论基础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什么?翻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课程的解释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课程这个词语使用的历史很悠久,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有关课程的含义没有现在指示的范围那么广。而在国外,课程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它的意义可能与现代课程的意义比较接近。现代所说的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各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学习的某一门学科,即课程与学科同义。

课程的内容,即课程的内涵。历来对课程的概念有争议的课程,其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课程的内容即教科书上的知识

这个理解被很多人所接受,学生每天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课本上的东西,学习的主要内容即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测试的范围也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给了我们一个笼统的概念,即课程的内容是教科书上的知识。

2.课程的内容即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在不断前进着,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都有了很多的改变,其中很关键的改变就是,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说、学生听。例如,现在的小学英语课本上,出现了很多让学生开口说的内容。课堂上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的沟通和交流。这个就是进步。特别是在近些年,学校越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上课时,不是只采用单一的讲授形式,更多的是采用活动课的形式。在课程发展的整个阶段,活动课的引用可以说是重要的创新。课程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课本知识,还有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活动内容。

3.课程的内容即学习经验

在泰勒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样的说法好像比较抽象。这种理解为学习经验的课程其实更多的是指学生在整个大环境中学习到的东西,它不仅仅是指课堂,还有生活。这个范围就更大了。二、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对课程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课程抉择的依据。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指出,“心理的考虑也许会遭到忽视或推在一边,但它们不可能被排除出去。把它们从门里赶出去,它们又从窗子里爬进来”,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以下,我们将从三种对课程影响较大的心理学理论入手,解读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从行为上去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主义者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他们主要强调行为目标、教学单元,提倡教学设计。通过学习使得学生接触更多的刺激,并且形成相应的反应,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不过行为主义也有不足之处,它过度强调了环境的影响效果。(二)认知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布鲁纳认为,“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另外,奥苏贝尔则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因此他强调课程内容应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

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是指关注的重点是人而不是课程。他们认为课程的法定核心是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且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自己去学习的情绪。这种人本主义是近年来十分风靡的认识,人们认为其实学习就得以人为本,学什么、怎么学都是要人主动掌控的。三、课程论

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所谓课程问题,是指反映到研究者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课程论的类型分三种:(一)学科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是主张以学科来划分课程,主张分学科,以各个学科的特点来选取知识编写教材。(二)综合课程论

综合课程论,顾名思义是指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这样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对知识作一个整合了解,而且从心理层面来说,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三)活动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即课程主张从活动中获取知识经验。这个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他强调在课程中应贯彻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思考,悟出知识的关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在现在教育发展阶段,学校中的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大多是采用活动的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时候都是要靠学生自己心领神会才能融会贯通。单纯地灌输心理健康知识是没有作用的,要学生学会关注和评估。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能够给予这样的练习。教师可以从一个小方面入手,让学生感悟出课程的真谛,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和学习中。

关于课程要如何设计、实施和评价,本书后面章节将会进行重点探讨,这里便不作过多解释。第二节 团体动力学基础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以班级为单位,借助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班级团体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它既是活动课存在的背景也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并且会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学生心理行为变化的因素来源于“团体动力”。团体动力学理论是设计与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方案的重要依据。一、团体和团体特征

团体是指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彼此互动,并使每一位成员能够影响他人或者受他人影响的集合体。Shaw(1981)要求团体内部的成员能持续地产生交互作用并因此发生各种团体效应,即团体动力。K.勒温强调“团体须植根于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团体也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致目标、有一定规范的成员之间互动的组织。

学者综合多方的意见,从团体动力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团体须具有如下几个特征:①成员人数必须在两个以上;②必须有共同的目标;③必须有一定的结构与规范;④必须有成员之间的互动。二、团体动力

团体动力一词系由K.勒温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意在说明团体成员在团体内的一切互动历程与行为现象,包括了团体的形成、结构、关系、成员互动、运作、沟通、目标达成、领导、决策、合作和冲突、绩效、权力等。K.勒温认为团体动力是所有作用于团体之力,这些作用力包括内、外对团体产生影响之力量,也是团体的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团体动力是由团体内部要素之间互动而产生的影响团体运作的社会力。这种社会力有如下几个特点:动态的,会随时空有所变化的;有强度的,在不同团体中能呈现出来差异的;有方向性的;可以感知的,让身处其中的人能知觉到的;能影响个人行为及团体效能的。

团体动力标志着团体运作的情况,与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息息相关。在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团体动力主要表现在团体凝聚力、团体氛围、团体规范、团体活动的参与度及成员之间的互动水平等几个方面。三、团体动力学

在团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研究团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团体动力学。这种理论是试图通过对团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以团体的性质、团体发展的规律、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团体和团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

团体动力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美国。最早在文献中使用团体动力学这一术语的,是其创始人K.勒温。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K.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则将团体工作者的叙事性记录及团体成员的个案史等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团体对成员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团体经验与个体成长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动研究,即领导者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迁移,促发成员转移团体咨询情景的积极经验,以协助成员产生建设性行为,增进社会适应。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团体历程中有关的情感因素,包括领导者与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他人,强调透过对成员过去经验的了解及个案记录的分析解释,促发动力性的团体经验,协助成员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与人格发展。

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对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方案设计有积极作用,了解团体动力学理论,借鉴并使用该理论能使教学者有效地管理班级团体。四、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班级管理和之前的相比显得更有挑战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程度已经今非昔比,对教育者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而班级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础的单位,更要运用合理的管理模式来加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能够使管理更具成效。所以中学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也值得教育者注意。

1.“非主流”文化团体取向的小团体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级是青少年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群比较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影响,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中学生中形成了许多以“非主流”文化取向为主的小团体。例如,女生喜欢看韩国电视剧,会模仿电视剧中的女明星打扮自己;而男生则会喜欢玩网络游戏或者模仿韩国男明星的衣着、发型、举止等。

2.以个性和兴趣爱好结合教师评价取向的小团体

中学生小团体中很多也是以个性和兴趣爱好相同进行组合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类组合往往更加稳定,能够刺激学生往他们的兴趣方面进行发展。而受教师的评价取向进行组合的团体会形成所谓的好学生、坏学生之分的团体,这样的团体划分对班级的管理是有利有弊的。教育者要把握好分寸,消除个人喜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能够朝着健康心理的方向发展。

3.以性别取向的小团体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对两性之间的界限十分敏感,这个因素在班级管理当中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对于男生、女生的话题,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可能会出现对异性的一些好奇和对爱情的憧憬,这些方面都是教育者平时应该注意和积极关注的。

4.以座位取向的小团体

学生经常会因为座位的分配而影响彼此的交友取向。大多数初入学者的交友圈子都是从周围同学开始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可能会受到上述其他因素的影响,交友圈子会发生改变。这个时候会出现学生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坐在一起,这种愿望的满足与否是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好坏的。但是作为教育者不能单纯满足这种愿望,而是要观察和分析利弊,作出最合适的决定。五、团体动力学对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启示

1.对活动目标的设计

制定一个活动的目标首先要分析这个团体的动力形态,确定需要作出改变或者完善的方向,然后定下活动目标。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整个班级的活动,所以解决的问题要符合团体成员的需求,而当目标符合团体所有人的需要时,才能真正激发团体的能量去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2.对活动环节的设计

活动环节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对整个团体的把握和理解到位。因为要考虑怎样的一个团体形态能有效地激发团体成员的积极发展,因此活动环节的设计要能切合这个要求,而这对活动过程中选用哪个游戏或者材料是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第三节 教育社会心理学基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通过对传统教育心理学中的某些知识进行继承与创新,从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看待学习,从而挖掘、整理影响学生发展的多重因素,这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最大特色,也是它对教育研究的独特贡献。一、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学生的成长,不仅是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学校的一系列学习及行为表现、问题及其发展变化,都是他们通过活动与所在群体、他人及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并接受其影响的结果。由于教育心理学长期以个体学习为主,因此未能深入地探索社会性现象,使得教师在面对学校中许多社会性问题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和难以将学生的社会化引至定向发展,因此这个问题就成了目前急需开展的研究性课题。教育社会心理学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作为一门应运而生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等一系列问题,强调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选取研究主题。它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归因,社会化和学校规范,学生态度、行为和个性培养,学校组织,群体研究(包括学校群体及其特征和效能),学校的教育气氛等方面。

盖泽尔斯(1969)认为应当在两个水平上分析教育,因为学校存在机构和人两个维度。学校机构具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具有一定的期望,而学校中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和气质。在机构这个维度上可以研究学生的角色,而不需要涉及某一特定的学生,这是社会学的分析水平;在人这个维度上可以研究某个特定学生的人格,而不必涉及学生的角色,这是心理学的分析水平。要理解教育情境中人的行为,就要将这两种分析水平结合起来,既要了解学校中的角色期望,又要剖析个人的人格和气质。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校中的角色模式,社会心理学只研究不同的个人模式,而教育社会心理学则不同于二者,它研究以社会系统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为背景的学校或课堂中的角色与人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教育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个体总是依存于某个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工作、学习、交往和娱乐,一旦离开了群体,个体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难以生存。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在班级中开展的,一方面会对学生个体的成长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生活的环境氛围以及周围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因此,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和研究学生团体,对于提高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质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师生关系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师生关系及其互动风格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关联:如果教师的行为倾向于指令、说教、提示、训诫等“控制型”时,学生对于团体活动的参与就会表现出被动、冷漠、对抗或消极顺从等态度;而当教师的行为倾向于对学生的接纳、认同、赞赏、协助等“民主型”时,学生对于团体活动的参与就会表现出积极、自发、主动、合作等态度,而且也乐意为团体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体验到民主、尊重、理解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约弗夫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地球学专业的学生和43名教师作了调查。他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需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影响是,师生关系决定了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是默然;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则温馨和谐,将使学生如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情感会泛化到学业上,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与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如助人为乐、追求成就、贡献社会、有远大理想等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时也向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在充满爱的师生关系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在自己身上扩展出来,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好的心理品质。可见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与父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真诚相处并进行智慧和感情的交流,他们就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并对人生充满希望。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对教育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这种人类社会特有的人际关系做好教学工作,并把自己无私的爱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师生关系中。(二)朋辈团体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孩子进入学校是从家庭进入外部世界的第一站。从这个时候起,孩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的许多纽带开始松弛了,不仅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非亲非故的成年人的督导下度过的,而且孩子也成为朋辈团体的一部分,这个团体满足了孩子成长的需要。孩子与同伴在一起,体验并发展了适度的和被人接纳的新感觉。因此,同伴关系特别是朋辈团体对青少年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朋辈团体培养了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朋辈团体中的关系基本都是平等关系,是在自愿基础上结合而成的。每个人都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获得其相应的地位,它使得学生形成服从共同利益的能力以及维护自己的权利、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朋辈群体的交往,个体便不能培养起成人所必需的交际品质。通过同伴间的交往,群体成员逐步学会了沟通与合作,学会了宽容与谅解,学会了同情与帮助,学会了接受他人的指导与建议。这对他们以后在工作中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2.朋辈团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社会信息和看法的机会

与师生间的交往相比,朋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经常、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那里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得的渠道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更直接、随意,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皮亚杰指出,只有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个体才得以检验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以及协商不同的社会观点。大家通过商讨各自对社会的看法,交流一些为成年人不允许讨论的话题,扩大了个体的社会经验和思考能力,更在同伴间的讨论与争论中发展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3.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朋辈群体间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可满足青少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从而避免了因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消极不良的情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朋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接触形式。意识到自己是哪一个团体的成员,体验到团队精神和同伴间的相互帮助,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脱离成年人而自立,满足其社会需求,获得社会支持,增强安全感和亲密感,而且会使他产生极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青少年能否得到同伴、同学的尊重和喜爱,对其自尊心的培养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是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需要。

4.同伴关系还具有文化传递和行为发展的功能

年龄相当的同学、伙伴通常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念、相似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关注问题相同等特点,这使他们形成一种特有的“同伴文化”,而这种独特的同伴文化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习惯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同伴导向”的作用。由于青少年群体性质的不同,传递的文化特质也不同。积极型群体往往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而中间型群体所承载的主要是同辈群体亚文化,并非社会期望的主流文化,它趋向于提供反权威的支持,引导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反社会行为,如结伴酗酒、抽烟、打架等,使群体的性质向消极型转化,从而使其传递的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背道而驰,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亚文化朝积极方向发展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三)班级氛围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为什么在大森林中,每棵树都能长得又高又直?那是它们相互争夺阳光的结果。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森林效应”。这种效应应用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的氛围。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班级氛围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是指班级环境能够给人某种强烈的精神感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场所,不良的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一个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从班级氛围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三类:积极型、消极型、对抗型。这三种类型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个人爱好、修养、个性及领导作风等决定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班主任的领导作风。早在1937年,K.勒温就在团体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了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领导方式,这些方式被称为领导作风或者风格,这种理论也叫权力定位理论。

K.勒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将领导作风分为三类:(1)权力定位于领导者手中,则为专制型领导作风;(2)权力定位于群体,则为民主型领导作风;(3)权力定位于群体成员手中,则为放任型领导作风。

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专制型的教师虽有可能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但成员态度消极,人际关系冷淡,对抗情绪严重,教师在场与否不一样,显然容易形成对抗型班级氛围;民主型的教师工作效率最高,人际关系融洽,成员积极主动,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创造性,这就形成了积极型班级氛围;而放任型的教师工作效率最低,工作质量最差,形成的是一种消极型班级氛围。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班级氛围至关重要,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1.在活跃融洽中产生催人向上的动力

在积极型的班级氛围中,学生消除了心理上的压抑感、思想上的恐惧感,变得有话敢说、有言敢发、有问题敢提,心中充满了表现欲。课堂上的发言、在活动前制订方案时,大家能各抒己见,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同时,民主型的班级氛围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要善于倾听、善于比较、善于欣赏,从中领悟到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在上进昂扬的班级精神风貌下,即使再懒惰怠思的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不敢在安逸中放任自流。

2.在自由自信中产生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在积极型的班级氛围里,学生在展示才华的舞台上能够尽情尽兴地表现,他们是自由的;能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他们又是自信的。在自由自信的心态下,学生最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创新的火花往往在不经意间迸发。如让一个班的学生自己布置教室,他们就设计了很多精彩纷呈、个性鲜明的版块:“吹响号角”,展示每位同学的新学期新打算;“为自己喝彩”,用来记录每个同学的成功足迹;“我们的手抄小报”,呈现一张张创意独特的自办小报;“科技之花”,留下一件件同学研究设计的科技作品;“活动乐园”,承载大家在班级活动中的身影和事迹……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有着良好氛围的班集体的品位和层次,更体现出他们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要了解一个人,最好从他所属的团体去了解;要改变一个人,最好用团体的历程去改变;个人要充分发展,也必须到团体中去实现。如果我们期望学生能充分地发展其能力,就应该从其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去了解他们,进而塑造他们。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基础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风华正茂,是个体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处于此发展阶段的个体情绪状态不稳定,是教育最困难的时期,如若在此阶段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引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本节将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依据来探索中学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发展心理学基础。一、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概况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也叫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此过程包括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即心理社会危机。当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后,个体将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将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导致人格的发展不健全。这八个阶段如下:

1.婴儿期(0~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初步培养信任感。信任感这种个性品质是个体以后各个时期人格发展的基础,具有信任感的孩子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安全感。反之则不敢希望,面对新环境时常常感到焦虑不安。

2.儿童早期(2~4岁):自主感对羞怯怀疑

该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自主性。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的责任感。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主动对内疚

该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性。本阶段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如果他们的主动探索行为得到鼓励,则会使其形成主动性;反之,则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4.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便会获得勤奋感;否则,会产生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处于此阶段的个体如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便可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

在这一时期,个体面临着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如果此阶段的任务得以顺利发展,则个体将表现为热爱家庭、关心社会,具有责任心和义务感;否则,表现为不关心他人与社会,生活颓废、消极。

8.老年期(50岁以后):自我完整对失望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的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活动仍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为学校教育中班级团体活动发挥其重要作用提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