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握手: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9:05:20

点击下载

作者:李静轩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巨人握手: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

巨人握手: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首次访苏的准备

●毛泽东说:“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

●毛泽东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周恩来慎重地说:“为了保证这次出访的安全,中央军委已经命令在主席出访期间,全军进入一级战备。”

周恩来复电苏联同意建交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站在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随着话筒里阅兵指挥部的命令,作战科长许欣之挥动红旗向礼炮兵下达“放!”的命令,顿时,礼炮齐鸣。28响与升国旗奏国歌同时开始、同时结束,震撼了古老的中华大地,也震撼了世界各国。

毛泽东在庆典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并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特此公告。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30万军民进行盛大的阅兵式和庆祝游行,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终于得以实现,从此,中国进入崭新的历史新纪元。

就在新中国成立的当天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以公函向各国政府发出毛泽东主席的公告。

苏联政府收到公告后,便于2日21时45分以葛罗米柯署名的照会电达周恩来,表示苏联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葛罗米柯的照会如下: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先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业已收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政府在研究了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之后,由于力求与中国人民建立真正友好关系的始终不渝的意愿,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者,故特通知阁下,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受苏联政府之委托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

安德列·葛罗米柯

1949年10月2日21时45分

当毛泽东从机要秘书手里接过苏联照会看过以后,激动地站起来,情不自禁地同机要秘书握了握手。

这位秘书给毛泽东送过无数次文件,这样的握手还是第一次。

苏联是当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苏联对新中国的支持,使新中国从此登上了国际舞台,彻底打破了西方敌对势力和蒋介石试图依靠美国来孤立中国的阴谋。

10月3日,接到苏方的电报后,周恩来立即复电葛罗米柯:

莫斯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交部副部长安德列·葛罗米柯先生:

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很荣幸地收到阁下本年10月2日来电。关于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深信苏联政府具有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今天又成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友邦,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感到无限的欢欣。我现在通知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1949年10月3日于北京

中苏建交,带动了一批新民主主义国家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它们是保加利亚、朝鲜、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人民民主国家。

从此,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新中国人民政权迅速地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中央领导人看到“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都感到非常欣慰。

那还是1949年7月,刘少奇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就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就立即予以承认。”如今,斯大林口头的承诺终于成为了现实。

毛泽东十分高兴,他在1949年11月8日致斯大林的电报里表达了这样的心情:

政府成立第二天即获得苏联的无条件承认,并很快即获得各新民主国家的同样的承认,这件事给了我们以有利的地位,使许多经常摇摆的人们稳定下来,觉得人民政府势力大了,不怕帝国主义了,又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抛入被动地位。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确定访苏计划

1949年11月的一天晚上,毛泽东认为亲自到苏联出访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打电话把周恩来请到自己的住处,商谈年底出访苏联的各项事宜。

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

周恩来微笑着说:“今年是斯大林同志70寿辰的生日,他60寿辰时主席在延安不是还写了祝贺他生日的文章吗?”

说完,两人释怀一笑。

1949年10月20日,毛泽东写信给斯大林,介绍王稼祥出任驻苏大使,与此同时,中央决定毛泽东出访苏联,其主要任务是参加斯大林70寿辰庆祝活动。就两党两国之间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商谈和签订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

毛泽东此次出访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处理1945年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问题,敦促其宣布无效作废,从而签订新的有关条约。

11月9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致电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

我们已请柯瓦略夫通知斯大林同志请他决定毛主席去莫斯科的时间。我们认为毛主席可于十二月初动身去莫斯科。至于恩来同志是否应随毛主席一道去莫斯科,或于毛主席到莫后再定恩来是否去及何时去,此点亦请斯大林酌定。

周恩来于11月10日接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将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愿望通知了苏联大使,请他转告苏联政府以及斯大林。

11月12日,在接到斯大林的正式邀请后,毛泽东致电斯大林:

菲里波夫同志:

感谢你欢迎我到莫斯科去。我准备于十二月初旬动身。同时请你允许柯瓦略夫同志与我一道同去。

就这样,毛泽东首次访苏的计划,就确定下来了。

出访苏联,是毛泽东的一个夙愿,也是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外交第一步。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有访苏的愿望。但由于当时国内军事、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访问苏联的时间一再推迟,行程几经改变,一直难以成行。

那是1948年9月28日,毛泽东致电莫斯科:

务必就一系列问题当面向苏联共产党(布)和大老板亲自汇报。(为得到)指示,我打算据上一封电报所示的时间到莫斯科。现在暂时先把上述内容做一笼统汇报,请您向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和大老板转达。真心希望他们给予我从头指示。

按照约定,毛泽东应于11月下旬动身前往莫斯科。但是,10月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顺利解放。紧接着,淮海战役全面展开,平津战役又在部署中,这就使毛泽东无法按时动身。

所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请求把访问的时间推迟到12月底。

但没想到斯大林婉言拒绝。斯大林说,在目前局势下,我们认为您应当把您的访问再延一段时间,因为您现在到莫斯科来,会被敌人利用来指责中国共产党是莫斯科的代理人,这无论对中共还是对苏联,都没有好处。

1949年1月14日,斯大林再次来电提出:

我们还是主张您暂推迟对莫斯科的访问,因为目前很需要您在中国。如果您愿意,我们可以立即派一位负责的政治局委员到您那里去,到哈尔滨或另一个地方就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举行会议。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毛泽东再也没有提起访苏的事情。

1949年7月,刘少奇率领代表团秘密访问莫斯科。当时,斯大林高度评价了中国革命和中共中央领导人。他说:

中国共产党已度过了它的幼年与青年时期,现在已经是政治上成熟的党、成年的党了。它在斗争中成长、成熟起来了!中国党是一个在烈火中锻炼成熟的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方面便同意毛泽东以新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前往苏联访问。

毛泽东为斯大林准备贺礼

1949年11月25日,在中南海的会议厅里,不时传出毛泽东宏亮的声音。此时,正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议由毛泽东主持。

在这次会上,党中央作出决定:

毛泽东同志定于十二月初赴苏,在毛泽东同志出国期间,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职务由刘少奇同志代理,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由朱德同志代理,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由周恩来同志代理。

这是新中国首次派出正式代表团出访外国,意义极为重大,因此,代表团必须做好出访的各项准备工作。

除了准备好生活的必需物品,毛泽东出访时的衣着也是需要首先考虑的。

周恩来和罗瑞卿都建议毛泽东要顺应国际的礼节,请他穿着黑色服装,黑色的礼服,黑色的皮鞋,甚至袜子也要是黑色的。

毛泽东就问:“怎么这么复杂,我就不穿黑的。”

周恩来说:“咱们国家第一次以主席这样的身份访问苏联,我们一定要和外交礼节相适应。”

毛泽东听周恩来这么解释,就说:“那好,就一套黑色的,一套做灰的。”因为灰色是毛泽东喜欢的颜色。

这次出访苏联,正好赶上斯大林70大寿,毛泽东准备给斯大林祝寿。

12月1日,毛泽东了解到苏联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特地提前打电报给山东,请山东准备最好的大黄牙白菜、大萝卜、大葱、大鸭梨每样5000斤,由中央派飞机直接到山东运回北京。

毛泽东在电报中说:

山东分局:

斯大林同志今年12月21日七十大寿,中央决定送山东出产的大黄芽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作寿礼,请你们接电后于三日内(即12月4日以前)购买每样5千斤共2万斤,由中央派飞机到济南接运。飞机于12月4日到济南,请注意时间。你们采购上列各项物品时请注意选择最好的。

中央12月1日17时

为了这次出访,中央还准备了江西景德镇青花瓷1套,湖南湘绣被面30条,枕套60个,还有浙江的龙井茶,贵州的茅台酒和上海的名烟等。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机要秘书叶子龙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份关于礼品的报告:

主席:

兹将已准备好之礼物,开列如下:

1.湘绣斯大林大元帅全身像一幅

2.杭州丝织斯大林像二幅

3.江西瓷烧斯大林相片二块

4.江西瓷烧带斯大林像的盘子十个

5.24人用的江西西餐用具全套(共100余件)

6.北平铜底烧瓷寿盘一对

7.景泰蓝茶具(大小共五件)两套

8.康熙青花大瓷花瓶一对

9.象牙雕刻的宝塔一尊

10.象牙雕刻的女英雄像一对

11.象牙雕刻圆球三个

12.象牙雕刻八仙一套共八个

13.象牙雕刻的龙船一具

毛泽东还亲自选定了两样礼品:大葱和蜜橘。送蜜橘很好理解,但用大葱作礼品却让人费解。

后来,中共中央办公厅有位翻译听别人讲了一个笑话,说山东人打架的时候,给他吃大葱,就马上不打了。

这位翻译说:“共产国际时代苏联做了很多工作帮助中共建党,但在斯大林时代也做了很多对中国革命不利的事情,如把王明路线强加于我们等等。双方之间,用毛主席的话来讲,就是总是有一肚子气。那么,主席是想用大葱这个方式来消气了。”

蜜橘与大葱,多么朴实无华!正是这种朴实,彰显出一个东方大国的气量和毛泽东的真诚。

毛泽东送去的不仅是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产品,更送去了中国人民最诚挚的友谊与崇尚和平的精神。

全力做好保卫工作

1949年11月下旬,毛泽东就要进行意义重大的访苏之旅了。在这天晚上,周恩来找来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副部长杨奇清。

他们这几天为了安排毛泽东出访,忙着部署和安排主席专列的保卫方案,已经几天没有睡过好觉了。

对于毛泽东访苏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他们都制定了完善的预案,但仍然不敢大意。

周恩来首先对罗瑞卿和杨奇清说:“主席马上就要动身了,公安部队要全力以赴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

在这之前,为了毛泽东出访的安全,公安部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公安部队对沿途匪患进行了清剿,特别对东三省境内的清剿工作进行了多次。

周恩来接着说:“对毛主席的安全保卫我们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大意。我们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敌人,各种困难都要估计到,帝国主义曾以暗杀共产党领袖来破坏世界革命运动,意大利共产党书记陶里亚蒂、日本共产党书记德田球一曾先后遇刺。”

谈了一会儿,周恩来慎重地说:“敌特已经将主席访问苏联的情况报告了台湾保密局,中央担心敌对势力利用我们的出访搞突然袭击。因此,为了保证这次出访的安全,中央军委已经命令在主席出访期间,全军进入一级战备。”

罗瑞卿问周恩来:“主席出访的日子定了没有?”

周恩来说:“现在还没有最后定,一旦定下来,我会立刻通知你们。不过,这次重大行动属最高机密,无关人员一个也不要告诉,一定要严格保密。”

周恩来沉思了片刻,接着说:“没有特殊情况,你们两位要将主席送到满洲里,密切注意沿途情况,及时向我报告。正常情况,每4个小时报告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罗瑞卿说:“我们已经对沿线铁路警卫的部队进行了严格审查、调整和清理,参加警卫的公安部队都是政治上绝对可靠的。同时要求各级党团,不允许留一个可疑分子。沿线各值班干部都经过党委的逐个审查,政治上绝对可靠。同时要求各级党委的负责干部深入基层,坚守岗位,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周恩来听后说:“这一点很重要,要发动群众,不要搞孤立主义。”

罗瑞卿说:“专列我们已经全面进行了检修,并派部队工兵用雷达探测有无易燃易爆物品。然后实行封闭,派部队24小时警卫,凡上车人员必须持有特别通行证。”

周恩来提高声调说:“一点儿都马虎不得,就这样办。”

最后周恩来对他们指示道:

第一,要严格保密。铁道部和公安部都要为专列设代号,公安部的代号为李德胜,铁道部为专列规定为9002。

第二,为做到高度保密,各地党政负责干部,一般不进站迎送,除非主席特别召见。从北京出发,中央领导同志也不进站送行。保卫工作由你们公安部统一指挥,铁路内部一律由铁道部公安局全权负责并随时向公安部请示报告。各项准备工作要赶快就绪,专列尽快进入待命状态,保证命令一下,10分钟内即可开进车站。

按计划,毛泽东一行出访所经过的地区,很多是新解放区,镇反工作尚未进行,铁路虽然已经全权接收过来了,但内部人员有待清理,铁路保卫工作尚在建设中,我党对专列保卫也缺乏经验。而且,沿途有众多的国民党武装特务出没活动,加上可能出现的里应外合,危险性绝不可低估。

决定出访后,毛泽东向警卫处长汪东兴交代说:“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情况很复杂。这次出访苏联一定要保密,不要做宣传。沿途的警卫工作你去找聂荣臻、滕代远、李克农、罗瑞卿等同志商量着办。”

出访前,斯大林又电告毛泽东:

保卫工作要做好,千万不要大意。

保卫毛泽东顺利访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动,保卫毛泽东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稳定。

毛泽东沿途经过的地方全部实行戒严,全线铁路职工进行“大审查,大调整,大清理”。

在出访前,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前来向周恩来汇报铁道安保工作,铁道部研究制定了一套缜密的方案。

滕代远说:

首先,要纯洁内部,对沿线铁路职工进行大审查、大调整、大清理。参加专列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是政治上绝对可靠的党团员。这次行动,由铁道部直接向北京、东北两个铁路管理局具体部署,各地党委、省市委一把手统一执行、统一行动,向部里直接报告。

其次是整顿设备,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对全路一切设备进行大检查、大维修、大保养,指定专人负责,严格交接班制度。

第三,专列由我们负责检修,请部队派工兵用雷达扫描探测易燃易爆物品,然后实行封闭式警卫,印制《特许通行证》。

第四,铁路沿线及桥梁、隧道内外由总参派部队负责警卫。

第五,专列由三列火车组成,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发车顺序和时间,各列车之间装有军用无线电话,与专列指挥台保持联络。

第六,为预防事故发生,做到专列未通过前,停开一切客、货列车,专列过后,重新编组开行。

第七,严格保守秘密。铁道部规定专列代号为9002,公安部罗部长他们规定专列为李得胜专用列车。沿途各站不准旅客进入站台。

第八,保卫工作由公安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周恩来对滕代远的汇报感到满意,他强调说:

代远同志,铁道部由你亲自挂帅,直接向北京、天津、东北铁路管理局具体部署任务。各地向你报告落实情况,由你向我汇报。

1949年11月下旬,滕代远召集铁道部公安局副局长冯纪和政治保卫处处长任远两人开会,传达毛泽东访苏专列安全保卫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周恩来的指示,要求在一周内完成全部准备工作。

在滕代远的监督下,为了防寒保暖,铁路技术人员加强和改造了专列的保温设备,配备了专用取暖锅炉,检修了各类暖气和管道,车厢内温度还可以自由调节。

地上铺了加厚纯毛红色地毯。根据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取消了原来的软床,换上了一张既有弹性又平直的单人藤床。会客室放有一张既可办公又可当餐桌用的四方桌子和一套沙发。

11月26日,特派工兵用雷达探测器对车厢进行了逐个检查,然后贴上封条,派警卫部队武装看守。

车辆检查完成后,又对选好的乘务人员逐个审查,审查完由北京铁路管理局公安处和北京铁路管理局党委负责人签字,报铁道部备案等待最后批准。

专列上的主要工作人员均由政治保卫处处长任远进行谈话,告知注意事项与行车纪律,强调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高度保密的必要性。经过谈话和开会讨论,大家斗志昂扬,一致表示决心,坚决完成任务!

11月底,滕代远亲自向周恩来作汇报。周恩来在滕代远的陪同下,来到车库视察。他认真地检查车上的各项设施,甚至为毛泽东登车准备的一块木板都站上去试了一下。

经过视察后,周恩来感到很满意。

二、专列驶向莫斯科

●“我们莫斯科见!”毛泽东以这句话结束了谈话,与周恩来紧紧地握手。

●毛泽东释怀地说:“我们就要出关了,到此岂有不下车之理。”

●毛泽东说:“中苏两国人民是有深厚友谊的。”

毛泽东登上9002专列

1949年12月6日下午,周恩来向滕代远发出命令:

专列于当晚21时由北京出发。

这几天,北京已经连续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空气中弥漫着冬天的寒意。

在丰泽园内,古柏参天,青翠欲滴。

几辆小轿车从丰泽园门口缓缓驶出新华门,然后向西直门飞驰而去。

在西直门火车站的站台上,分别静静地停放着3列火车。

第一列是前驱列车,由5节车厢组成,车上有50名警卫部队的干部、战士和一部分铁路工作人员。

第二列是公务列车,由10节车厢组成,上面有1个连的警卫部队。

第三列是后卫列车,也是由5节车厢组成,除有50名警卫部队战士外,在两节行李车上装有各种礼品、蔬菜和水果等。

各列车均装有大功率军用无线电台,可以随时保持联络。

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晚7时先到车站,随即上车进行检查,检查后,他认为很好。

20时,周恩来在罗瑞卿陪同下上车又仔细地视察了一遍,周恩来表示十分满意。

20时30分,从丰泽园驶来的3辆轿车稳稳地停在西直门车站。

毛泽东身穿一身银灰色中山装,头戴呢帽,外罩一件大衣,神采奕奕地走出车门。

这时,毛泽东发现空旷的月台上站立着几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一怔。

毛泽东走过去对他们说:“不是讲好不送了吗?”随即他紧紧握住朱德的手。“主席第一次出国,哪有不送的道理呀!”朱德憨厚地笑道。

原来,在当天下午召开的政治局碰头会议上,毛泽东讲过晚上大家不要送,以后外出大家都不要送。当时大家已经同意了。

没想到,真走的时候,全部都来了。

到车站送行的中央领导同志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及北京市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他们送行后,随即乘车迅速离去。

和送行人员道别后,毛泽东健步走向专列,微笑着向守卫在车厢门口的同志们频频致意,然后由周恩来、滕代远引导登上列车。

车门两侧分别由罗瑞卿、杨奇清、铁道部公安局副局长冯纪和政治保卫处的任远守卫,使别人从侧面无法看清毛泽东登上了哪节车厢。

整个车站站台异常肃静,没有一个闲人走动。

陪同毛泽东访苏的人员还有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苏联交通部部长、苏方总顾问、铁路专家柯瓦廖夫。

护送毛泽东到边境线的中方同志还有李富春、李克农、毛岸英等。

毛泽东上车坐稳后,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说:“代远、瑞卿和奇清、克农同志随你到满洲里。还有铁道部公安局副局长冯纪和政治保卫处的任远,也要一路送您到满洲里,要不要认识一下?”

毛泽东笑着说:“是不是刚才在车门口见到的两位,我们已经认识了嘛!”

周恩来请示毛泽东还有什么指示,毛泽东高兴地说:“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喽!”

接着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后,对周恩来说:“家里事你多辛苦了!”“主席,请放心。家里的事我们会及时发电报向您请示,请您一路保重。”“我们莫斯科见!”毛泽东以这句话结束了谈话,接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随后,周恩来走下专列,又把滕代远、罗瑞卿等人叫到一起语气严肃地说:“主席可就交给你们了。一路上要小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啊!”

滕代远和罗瑞卿坚决地表示:“一定完成使命!”

周恩来回身走向汽车。

坐上汽车后,周恩来又摇下车窗对他们说:“我在北京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21时,毛泽东乘坐的代号为9002的专列从西直门火车站第一站台正点徐徐开出,逐渐消失在夜色中。

罗瑞卿及时排查可疑物

毛泽东乘坐的列车由10节车厢组成,叶子龙、汪东兴、李加吉3人同毛泽东乘坐一节公务车。为了安全起见,毛泽东乘坐的车厢特别加挂在倒数第三节。

这节车共有4个房间,毛泽东用中间的一间,前面一间稍微宽敞的是会客室,叶子龙、汪东兴、李加吉3人用后面的两间。

陈先生和师哲共用一节公务车;滕代远和罗瑞卿共用一节公务车;其他人员都分别乘坐头等卧铺车,主列还包括有餐车和行李车等。

随着机车的轰鸣声越变越大,专列火车开始加速行驶,风驰电掣般地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行进着。

公安部队沿铁路早已开始警卫执勤,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巡视着四面八方,不放过任何可疑情况。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正常工作,罗瑞卿下令火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

司机是一位经过战争考验、经验很丰富的老英雄,车开得又快又稳。

肩负着保卫毛泽东出访安全重任的罗瑞卿、杨奇清和铁道部部长滕代远、铁道部公安局长冯纪等人,每到一站都要下车检查一次,及时与前方交流情况。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专运任务。因为新中国刚刚建立,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的还是人海战术。许多地方都是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出马,站岗放哨,护路护桥。

毛泽东的专列所有经过的沿途线路,警卫部队都是提前6小时到现场布控,车过去1小时后才撤岗。

铁路沿线保卫工作做得很严密,沿线的车站、桥梁、涵洞、制高点、居民点以及所有易于隐蔽的树林、土包、暗道,都布置了岗哨。

铁路沿线两侧的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有一名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背朝路基,警惕地守卫在专列经过的每一个地方。

在列车行进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所幸有惊无险。

列车从北京开出不久,前方即将到达天津车站时。停车后警卫上车向罗瑞卿报告:“在专列要经过的铁轨中间发现一颗手榴弹!”

罗瑞卿听后大怒:“简直乱弹琴!你们保卫工作是怎么搞的?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代?”

这时,站在一边的李克农叫人把那枚手榴弹拿来看看,原来是颗长满铁锈的旧弹,不可能再爆炸了。真是虚惊一场。

罗瑞卿当即和杨奇清商量一下,决定临时在天津站下车,对此事进行认真地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情况。后来查明这是一个白俄籍职工所为。

此外,在铁路内部严格的检查中,天津铁路管理局杨村大桥的桥墩上还发现了一个炸药包。罗瑞卿及时指定人员将炸药包排除了。

17时,专列缓缓地停靠在山海关附近车站的站台上。雪已经停了,罗瑞卿和滕代远等人陪同毛泽东走下火车。

毛泽东抬头望着那气势磅礴的“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释怀地说:“你们看,天下第一关何等雄伟,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我们就要出关了,到此岂有不下车之理。”

然后,毛泽东走到警卫列车的公安战士身边,关切地说:“你们辛苦了。”

警卫们听了主席的话,都很感动。

在这之后,毛泽东又沿着铁道两边走了一会儿,雪后乍晴,厚厚的积雪上留下了毛泽东宽大的脚印。毛泽东抬头望着茫茫一片的山峦,出神地凝思起来。

滕代远紧随着毛泽东左右护卫。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毛泽东中途休息都有严格地规定,每一次停车时间都很短。

毛泽东见滕代远不停地看表,收回思绪对他说:“是不是时间到了?”

滕代远回答说:“我们已经下车20分钟了,是不是该走了?”“你是保护大臣,这一次一切都听你的。”毛泽东深吸了一口烟,扔掉烟蒂风趣地回答。说完,便径直来到车上。

毛泽东上车坐好后,罗瑞卿就下达专列继续行驶的指令。

火车启动,继续向莫斯科方向行进。

毛泽东听取出境安排汇报

1949年12月9日9时,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停靠在“国门”满洲里车站站台南侧线路上。

毛泽东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下列车。他下车的地方,警卫两步一岗,任何人没有特别通行证都无法通过公安部队组成的“铁墙”。

在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余光生、满洲里车站站长徐良晨引导下,毛泽东一行进入车站贵宾室,听取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余光生关于换坐列车出境的安排汇报。

贵宾室是一座平房,离毛泽东的专列并不远。室内摆放着一张精致的条桌,桌子上铺着绿色呢料台布,条桌两侧摆放着十几把皮椅,桌子上放有烟茶水果。

毛泽东坐下后,余光生开始作关于换坐列车出境的安排汇报。余光生大约汇报了10分钟。

毛泽东听完后微微点了点头说:“你们安排得很周密,按你们的计划进行,坐火车就要听从你们指挥。”

余光生把满洲里车站站长徐良晨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问:“全站有多少人?任务有多大?”

余光生先就总的情况作了汇报后,徐良晨用具体数字作了补充说:“每天平均有9到10对列车的工作量。”

毛主席关切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徐良晨说:“主要问题是宽轨来车少,大批积压了中国货。”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满洲里车站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大门,是重要口岸,一定要管理好。天气这么冷,设备条件差,任务又繁重,大家辛苦了,代我向职工们问好。”

大约15分钟后,罗瑞卿走进火车站贵宾室,他告诉毛泽东发车的时间到了。

毛泽东只吸了一支烟,便站起来。在徐良晨站长和苏方站长等人引导下走出贵宾室,来到候车室北面宽轨一侧。

苏联铁轨比中方的铁轨要宽9厘米,进出的列车都要在这里换轨。公安部队两步一岗五步一哨,站成两排背对着毛泽东。

许多人都梦想亲眼目睹一下伟人的风采,现在只要转一下身就可以见到毛主席,但为了毛主席的安全,没有一个人这样做。

苏联国境线的车站上,早已停着一列迎接毛泽东一行的专列。这是一辆富丽堂皇的高级专车,车上设有会议室、卧室、休息室和浴室。

苏方赤塔州的党政军领导人和苏联外交部一位副部长来到边境线上迎接毛泽东的到来。

毛泽东脸上堆满了慈祥可亲的笑容,和他们一一握手,相互问候之后,又登上苏方的专列。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拉夫伦捷夫等陪同毛泽东登车,并为毛泽东安排好座位。

然后,拉夫伦捷夫等又下车对送行的人们说:“请中国同志放心,我们保证一路照顾好毛主席。”

专列徐徐开动,离开满洲里向苏联境内驶去。

列车在苏联宽广的草原上疾驰着,毛泽东望着这片陌生的草原,脸上露出了微笑。

毛泽东顺利抵达莫斯科

1949年12月9日上午,毛泽东一行登上苏联专列后,神态格外平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埋头读书或查阅资料。有时,连工作人员请他吃饭也没有听见。

不知不觉中,专列到达进入苏联境内后的第一站奥特波尔。

毛泽东问:“这是到哪儿了?”

工作人员告诉他地名后,请他下车,因为这里有礼仪队欢迎。

毛泽东走出车厢时,奥特波尔车站前肃立的仪仗队“唰”地一下整齐地向来自中国的领袖敬礼。

毛泽东冒着寒风,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地大步检阅仪仗队,并热情地向他们挥手致意。

毛泽东在车站举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即登车继续向西进发。

专列驶过第一站奥特堡尔后,已到了吃饭的时间。毛泽东说:“好啊,我们要吃洋饭了。”

一会儿,苏联厨师就把饭菜准备好了。

这次为毛泽东服务的,是来自斯大林身边、也是颇受斯大林喜欢的一位老服务员。

毛泽东微笑着,握住老服务员的手:“谢谢你啊,老同志。”

老服务员看着平易近人的中国领袖,感动得连连说道:“谢谢毛泽东同志,谢谢毛泽东同志。”

落座后,毛泽东一手拿着西餐刀,一手拿着筷子,谈笑风生:“你们说这两样东西哪种好啊?”

翻译师哲回答说:“用习惯了,两种都好。”

毛泽东侧脸又问以教授身份随访苏联的陈先生:“你说哪种好啊,陈教授?”

陈先生正把一大块肉送到嘴里,他本来难懂的福建口音更加含混不清:“筷、筷子好。”

毛泽东接过陈先生的话,对筷子发表了一番宏论:

我认为也是筷子好。第一经济,不用多少钱就可以买到,而且还反映了中华民族节俭的精神。第二大众化,中国老百姓都用它,富人不用,他们用的是象牙筷子,和我们说的有区别。第三轻便好带,不怕丢失,不用防盗。

毛泽东这番宏论引得大家一阵开怀大笑。

随后,毛泽东用筷子指着餐桌中央的整烤小乳猪,对着大家说:“你们说猪肉是切成块好吃还是这样整个的好吃?”

汪东兴说:“还是切成块好吃。”

毛泽东兴奋地说道:“对,还是切成块好吃,不但味美,还体现中国人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精神。”

毛泽东再次把大家逗笑了,那位苏联老服务员也笑了起来。

毛泽东心里清楚地知道,此次苏联之行任重而道远,在中苏两党两国的友好关系上还有一些隔膜和障碍。这首先来自苏联领导人过去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

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给予过热心指导和支持,但也作了一些错事。望着车窗外雄壮的林海雪原,毛泽东陷入沉思当中……

列车继续向前奔驰着,西伯利亚的寒风无情地向中国的客人展示着自己的威力,车窗上开始挂上了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霜花,展现着这片北国土地的寒冷与美丽。

列车到达新西比尔斯克时,莫斯科把电话挂到车站上,询问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什么帮助。

毛泽东听后挥挥手对工作人员说:“告诉苏联同志,我们一切都很好。”

当列车到达思维德洛夫斯克站时,由于疲劳和气候关系,毛泽东的身体感到不适。

列车停稳后,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到月台散步。没过几分钟,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随行人员急忙扶住他,把他搀回到火车上。

几个小时后,毛泽东才恢复,随行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列车到达雅罗夫斯基车站后,专程从莫斯科赶来迎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登车陪同前行。

两人相互寒暄之后,手拉着手兴致勃勃地在车窗前聊了起来。

王稼祥一登上列车就兴奋地握住毛泽东的双手说:“主席啊!可把你盼来了!”

毛泽东高兴地说:“稼祥同志,你辛苦了!这一次到莫斯科可少不得你这个苏联问题专家哟!”

毛泽东接着对王稼祥说:“记得斯大林60岁生日时,我们党还不怎么强大,人家也看不起我们。当时我在延安发表了《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文,没想到他70岁生日时,我们已夺取了政权,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

王稼祥颇有感慨地说:“我记得主席在那篇文章中这样说过:我们中国人民,是处在历史灾难最深重的时候,是需要人们援助最迫切的时候,《诗经》上说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正处在这种时候……”“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毛泽东念诵着这句话。

此时,窗外茫茫雪原在霞光的照射下发出炫目的光彩。列车风驰电掣般地奔向苏联的心脏莫斯科。

1949年12月16日,莫斯科大街小巷银装素裹。快到中午的时候,莫斯科人开始走上街头,他们纷纷议论着今天的热门话题: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将来到莫斯科啦!

当莫斯科车站大钟敲响12时的时候,毛泽东乘坐的专车正好驶进莫斯科车站。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联元帅布尔加宁在车站迎接毛泽东。

列车停稳后,毛泽东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车门口,他微笑着向欢呼的人群挥手。

莫洛托夫等人热情地迎上前去与毛泽东亲切握手、拥抱,毛泽东同他们一一握手问候。

因为正值寒冬,天气寒冷,苏方考虑到毛泽东的身体健康,一切从简。

他们知道毛泽东在路上感冒了,身体不适,临时取消了在车站隆重的欢迎仪式,只有一个仪仗队举行迎接礼,只要绕行一圈就可以了。如愿意发表谈话,可以把发言稿子给报社发表。

毛泽东同意苏方的安排,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表示对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兄弟般的友谊是不会忘记的”。

毛泽东指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