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启蒙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4:35:56

点击下载

作者:元芸

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宝宝启蒙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好宝宝启蒙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好宝宝启蒙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作者:元芸排版:昷一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出版时间:2017-01-01本书由成都华阅经典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儿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不仅是每个家长,而且是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讲,儿童都是一个成长发育中的个体,儿童阶段就是一个由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过程,他那贯彻终生的一整套社会行为模式,就是在这一阶段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地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而这一过程,是离不开模仿的。儿童模仿的对象是成人——家长以及他所接触的每一个成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不仅有其直接意义,还有其间接意义,那就是给儿童作出一个榜样。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影响可延续到人生终点,其广泛可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意志、情感、道德品质、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诸方面,所以榜样的力量在一个人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对儿童来说,榜样的影响力就更明显有效。第一节 不要老是端着架子

如果父母能放下架子,与孩子和平地交流,不但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能增进家庭里的和谐气氛。小孩子通常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必然结果。有时候有些问题必须和小孩子讨论或提出积极的建议才有解决之道。

我们必须不时提醒自己:“我没有权力处罚和我平等的人,但是我有义务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力强迫别人接受我的意见,但我有义务拒绝他的无理要求。

和平地交流,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无限制的放纵会使他们感到不安,而尽情放任所带来的后果便是瓦解了整个家庭的和协与快乐。注意你说话的语气

如果你能够了解自己错误的语调,并改变自己像对朋友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说话,我们便能轻易打开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

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格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了。到了那个时候,我就不怕有谁不肯接近我,也不怕觉察不到我所需要觉察的东西。——马卡连柯

当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语调给孩子的感受往往你内容更直接。所以你必须多注意自己的语调。你在上街上,或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合时,注意听一听大人对小孩子说话的语调,他们很少使用正常说话的语调来对孩子说话,你回家后再注意自己的语调,并注意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而你的孩子所听到的又是什么?有什么反应?我们说话的语调经常是引起孩子行为偏差的因素之一。

皮耳大声的说他要去花园浇水。妈妈断然的说:“不,你不行,小鬼。你要留在屋子里。”皮耳盯着妈妈好一会后,就溜出去了。不久后,妈妈听到水声才知道皮耳已经偷跑出去浇水了。

妈妈这种独断的语调几乎导致和皮耳的争执。我们问一个当时也在皮耳家里一个十六岁的大孩子。她对皮耳妈妈当时说话语调的感想:“皮耳当时有点害怕。我觉得她那种语调只是虚张声势。”

爸爸正在辅导十岁的儿子杰夫作功课。杰夫对爸爸的讲解似乎不太了解。爸爸终于不耐烦的责备:“你应该够了解了吧!”杰夫把书本拿得更近了,可是似乎更复杂了。

爸爸的语调中明显的表示出,自己对杰夫的学习已失去信心,因此更增加杰夫的挫折感。

妈妈在百货公司遇到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从小离出生以后,他们就没见过面了。“宝宝多大了?”“十一个月大。”“哦,小可爱,咕噜,咕噜,咕噜。”妈妈的朋友抚看小离的下巴逗她玩。

这就是家长最常见对小婴儿说话的“儿语”,这也表示你觉得小孩子的语言是拙劣的,几乎从来不会使用对朋友说话的态度和语调来对待他们。如果你能够试着听听自己的声音,会发现自己竟然这么不尊重自己的孩子,或威胁,或利诱,甚至甜言蜜语的骗他合作。如果你能够了解自己错误的语调,并改变自己像对朋友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说话,我们便能轻易打开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尊重孩子的想法

良好的教育方式大都鼓励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支持他们的合理决定,帮助孩子培养果断性的品质。

对孩子而言,尊重他的决定会让他觉得自己受到重视。

对儿童平等的尊重,体现在成人给予儿童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支持儿童合理的决定。这种做法并不仅仅意味着支持儿童的一个决定,同时还传达给儿童这样的信息:你有决定自己人生方向的权利,只要你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合理的。

成人应当给予儿童做决定的机会,以培养儿童的果断处理事情的能力。例如:让儿童决定今天买玩具的种类。是买变形金刚还是买小汽车?星期天活动的内容,是逛公园还是打电子游戏?暑假里学习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成人切忌对儿童的生活做出全方位的强制规定,无论这种规定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会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能力,在长大后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很可能不是冲动鲁莽,就是优柔寡断。

家长并不是无事可做,而应引导儿童尽量迅速做出合理的决定。

果断性品质所要求的就是迅速地做出合理的决定,合理意味着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迅速意味着当机立断的能力。未经深思熟虑就做出决定是鲁莽冲动,而深思熟虑后迟迟不能决断则是优柔寡断,这是与果断性相对立的两种品质。

首先,成人应教会儿童仔细思考,审慎地选择。由于儿童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有限,会不加思索地做出决定,但很可能立即就会后悔。所以,在儿童做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成人都应明确地告知,这是自己作的决定,不能轻易改变,最好在下决心前仔细想一想。

其次,应引导不能迅速决断的儿童尽早作出决定。儿童由于缺乏判断力与决断力,或由于自身天性与兴趣的影响,会有优柔寡断的现象出现。例如,在选择玩具与活动内容时,出现两个都难以割舍的现象,成人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力,选择其中一样,并把原因告诉儿童。例如告诉孩子家里小汽车已有许多辆,还是变形金钢比较新奇,从而促使儿童早下决心。

但若是儿童作了在成人看来不合理的决定时,成人该怎么办呢?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人看来不合理的决定,儿童却自有道理,成人应尽量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接受儿童的决定,这种情况应是居大多数的。

另一种就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均不利的决定,确实应是不合理的决定了,若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可让儿童在尝试的基础上改变这个决定;若事情比较重要,成人应当在说明、劝导的基础上来引导儿童改变这个决定。如儿童在上完体育课后,还想玩一个需消耗体力的游戏,成人可向儿童说明道理,并建议玩一个儿童感兴趣的安静游戏。

在做决定之后,家长要督促儿童坚持自己的决定。

果断性品质还包含着作出决定后把决定贯彻到底的素质,即对毅力方面的要求。若有决断而不采取行动,“只说不练”,仍然不是果断性的完整含义。

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作出了一个决定:从今以后,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看电视。坚持了两天,就放弃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的意志力是比较脆弱的,易受自己情绪与外界情绪的影响,把决定付诸实践的能力较差,因此言行不一的情况常常出现。

所以,成人应把儿童做出的决定变成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口头或书面协议,有明确的奖赏与惩罚条款。若是书面协议,还可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在儿童能够坚持的情况下,过一段时间予以嘉奖。而当儿童不能够坚持执行决定时,则可提醒与警告,并可进一步采取强制性的惩罚。

儿童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性别与年龄不同,气质与性格各异,在意志果断性上的表现也不同,这种差异性便要求成人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对于鲁莽冲动的儿童应多培养其理智性和坚持性,对于优柔寡断的儿童则应着重于培养决断力与行动能力。中国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面对性格特征明显不同的两个弟子,分别做出了“想干就干”与“审慎多问”的指示,这是果断性品质教育方面的良好典范。

年龄的不同也影响着培养果断性品质的方式。毫无疑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成人所提出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在方法上,低龄儿童如幼儿(3-6岁)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与能力的相对低下,要求成人更多采用引导的方法,而对于年龄较大一点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更应注意儿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在内容与范围上,低龄儿童做决定的事务应多是属于生活范围的小事,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则可扩展到家庭、班级与学校事务。

对于性别不同的儿童,按照传统习俗在果断性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女孩,成人通常更多地要求服从与细致,相应地对其决定前的深思熟虑作出较高的要求,而对于男孩,通常成人要求主动与独立,并且对其当机立断的能力更为注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两性都同样都需具备自主性与果断性的品质。

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尊重、平等、民主这几个方面。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尊重的意识。

家长运用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首先表明你对事件的立场,例如:“我不喜欢你穿膝盖磨破洞的牛仔裤到学校去,我觉得这样对老师及上课不尊重,穿那样到学校去不太合宜。”若小孩坚持不同意见,听听他的说法:“可是每个人都是那样穿呀!明天班上集合要献唱时,我就会穿比较正式的衣服。”放开胸襟去聆听,如果自己也觉得认同,就要勇于承认。“好吧!听起来满合理的。”

如果你不认同的话,就得解释原因。“那天我去学校接你,大部分的小孩都穿得很整齐呀,破洞的牛仔裤只适合周末穿。”然后,别让这类的对话沦为唇枪舌战,“我听到你的意见了,如果你喜欢穿破牛仔裤的话,那就穿吧!但是要在合宜的场合穿,我觉得穿去上课,场合不对。下课后,你高兴怎么穿都随便你。”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这比不过问还糟糕,因为被否定会令人觉得不受尊重,还有受伤害的感觉;后者只是令人有点烦而已。当你跟小孩表明立场的时候,就等于告诉他,他有权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及做法。当你聆听他的想法,也等于是在告诉他,你在乎他的观点。

而且,真心诚意的沟通,比进行争辩要重要许多。小孩会察觉出来你愿意倾听的真诚,自然就不会那么好辩,容易生气,特别是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不但表达了对小孩的体谅,同时你自己也在稍作让步。他从坚持不妥协到退让的程度,会随着你愿意去斟酌他的想法而提高。

父母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命令的基础上,“我说什么你就给我做什么”,而是建立在传达你对小孩尊重的基础上,同时,孩子不会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你是在教导他们如何‘敬人之人,人恒敬之’的道理。表明自己的立场

不管任何时候,你表明自己的立场,真诚的倾听孩子的心声,都是在鼓励他独立的思考。

米萝下星期五晚上想跟她的两位朋友外出,预定待到很晚才回家。妈妈认为她太小,不宜在外逗留太久,并且也认为她花太多时间,跟这两位朋友混在一起,这令妈妈很不舒服。虽然他们看起来,还算乖巧,不过妈妈认为,他们在家一定没有受到适度的管教。“我们只是想去比萨屋,然后去中学晃一会儿”米萝坚持己意地说。“抱歉了!”妈妈摇摇头说:“只可以去吃比萨,然后就得回家,现在天色暗得早,学校有时也会有混混出没。老实讲,米萝,我觉得露露和凯特老做些超乎年龄的事。”“哦!你老是把我当小婴儿。”米萝气呼呼地叫着。“我可没把你当小婴儿看。”妈妈平静地说。“我想跟我朋友一起玩嘛!”米萝坚持到底地说。“你可以跟他们一起去吃比萨,可是吃完之后就得回家,我不管你怎么跟他们说的。就说我们太严格,把罪怪到父母头上就好了,就说:你也很讨厌这样,不过我父母就是这样。如果还是不成,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就说我们家有客人,或是你要写作业,或者说我们全家要外出。”“这样很不公平。”米萝一直辩解:“凯特要……”。“我会这样决定是觉得这样对你最好。”妈妈平静地回答:“我了解你想跟朋友在一起的心情,你可以跟他们一道吃饭,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不够公平,那就现在说。或是你就待在家里吃晚饭,你自己选哪一样?”“去吃比萨。”米萝走开时还念念有词。“请在六点半以前回家。”你说“祝你玩得愉快!”

米萝虽然不大高兴,可是妈妈晓得她会明白两件事:第一,妈妈了解她心里的想法;第二,妈妈把她的安全摆在一切之上,她觉得妈妈爱她,虽然受到了限制。

就像米萝的妈妈一样,她不仅传达自己对孩子的信心,认为他有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也表达你希望他这么做的心意。这样等于告诉他,他有权表达自己,值得让别人去聆听他的心声。建立这种互相沟通的模式,代表你们双方都能从中学习,永远敞开胸怀去体会不同的观点,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不过,得设下底线。这样才不会争辩不休,同时也在自我掌控的范围内。你希望小孩明白他的观点当然重要,但你应主导整个情势。关键在于在广纳意见之后,再选择其一作决定。如果你可以把这样的意见表达出来,那就等于告诉他独立思考是值得努力的事。

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如何思考是很重要的。

家长当然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和需要,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孩子任性的无理要求或真正的需要,才能施予不同的辅导。第二节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儿童的模仿力极强的特点,在他们的眼里,成年人比他们能力强、本领大、知识多。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人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而自己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无能为力。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人们常说“儿童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是的,这张白纸上,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图画呢?主要靠大人们的行动来回答了。常常看到,人行道上一个2、3岁的幼儿,手里拿着一块糖纸,东张西望地找果皮箱。而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个成人漫不经心地把一个烟头扔在地上。这时,孩子眼里便会流露出迷惘的目光……。这一下,就把儿童心目中的社会规范全都打乱了:大人都扔在这儿了,我还找什么果皮箱呢?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儿童的模仿力极强的特点,在他们的眼里,成年人比他们能力强、本领大、知识多。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人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而自己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无能为力。因此,模仿成人的行动,以使自己尽快地强大起来,摆脱无能为力的状态。这是儿童的一个普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不加分析地模仿成人的行为(这也是他们尚不健全的思维还难以对成人的行为作出是非判断结果)。然而,对这种情况,大多数成年人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他们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说谎、耍赖、骂人,却丝毫不理会一旁儿童眼中流露出来迷惑、不满、甚至批评的眼神,而一旦日后孩子身上出现了这些不良行为,家长便会勃然大怒,大吼一声:“这是跟谁学的!”

——这不是很滑稽么?

因此,家长在儿童面前,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时给儿童作出一个行为的楷模。另外,全社会也要行动起来,从各个方面(大众媒体、政府行为、官员形象、学校教育)进行严格的约束,以给儿童的成长制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儿童的特点是模仿性、崇拜性强,加之他们幼小的心灵是一片纯净圣洁的天空,更容易崇拜代表他们的心愿及认为值得尊敬的人物,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因此,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孩子,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发挥榜样的作用呢?

父母老师要为孩子处处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师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圣人,他们的言行最易产生示范效应,被孩子模仿学习。因此,父母和老师在工作上要注意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学习上要注意努力进取;在待人接物、思想品德、衣着打扮方面注意为孩子做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孩子。象那种“麻将”一战通霄,“升级”一打半夜,高兴了再和酒肉朋友“吆五喝六”,若为人父母,给孩子以怎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教导孩子辨别是非的原则和观念

父母认为怎样的行为才符合奖赏的条件,在订标准时,无形中也教导了孩子辨别是非的原则和观念。但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锗?正值学习过程中的孩子往往模糊不清,必须依靠父母的指示才能加以判断。

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同意,如果孩子的行为完全遵照他们的理想去做,绝对没问题,他们也得意能拥有个听话的孩子,却很少有父母会去担心可能因此养出个懦弱、没有主见的孩子。

没有主见、事事依赖的个性,往往是从小被要求顺着人家意思去做而塑造出来的。前述中得意的父母一定不乐于见到孩子将来也是让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所以,聪明的父母不应该只是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更应培养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的孩子。

虽然父母已经有一套明确。周详的是非标准,却不必急着一朝一夕就把它们完全灌输给孩子,父母、兄姐的“以身作则”事实上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事情、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参照了,日久之后,孩子自然也能在内心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

专家说:“有时候让孩子自己选择行为的方向,是训练他独立判断能力的好时机,如果家里的人一向就是循规蹈矩的话,孩子的抉择也不会偏失到那里去,父母大可以不必专横地替他决定。”肯定他的行为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奖赏就是用来尊重、支持他的意见,肯定他的行为。

无论是奖赏或惩罚都有同样的程序,首先是孩子的举动已经表现出来了,父母也看到这样的行为了,接着父母就要加以辨识这种行为是应该惩罚?还是奖赏?拿定主意之后再施行,最后要注意的是孩子接受的反应。

父母应该都知道,“奖赏”是强调接受孩子的行为,使他朝着同一方向进行,“惩罚”则是制止孩子的行为。如果奖惩不分的话,孩子对行为的认定和学习势必跟着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了。

比如说,某位太太带孩子到朋友家作客,孩子回家时顺手要拿走人家的玩具,这位妈妈当即的反应竟然是对着别人说:“这孩子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是喜欢!”至于孩子的行为到底是对?是错?孩子根本收不到任何信息,自然他还是我行我素了。

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准许或否决的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如果父母的态度模棱两可,好像是在称赞,又好像是在责骂,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又如何谈得上遵循呢?第三节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前面我们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们填什么样的颜色,他们就是什么颜色。他们极具模仿性。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并且会有意识地去模仿。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不要忘记道歉

道歉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是你与小孩维持良好情感的方法。而且是绝佳的行为示范。若孩子能感受你率直不扭捏的道歉,他可能会发现自己也比较容易做相同的事。

尊重你的孩子,肯定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了解,你不是圣人。

不要不肯说“对不起”的话。

如果你容易发脾气或吼叫,做错判断的时候,就说“对不起”。

这样是有益处的。你的孩子很可能也听过你做相同的指控,让他明白你也会犯相同的错误对他具有启发性。在指出孩子对问题该负的责任之前,先大方明白地承认自己的错。不要这样说:“对不起,我当着你的面摔门,但是你不要一直问我你什么时候可以买副新的溜冰鞋。”应该这么说:“当着你的面摔门是我不对。这样真是很不友善而且粗蛮无礼。问题是当你一直问我事情而我又没有明确的答案时,我就会觉得很烦。溜冰鞋要花很多钱,我并不确定是不是有多余的钱来买。”

最后,记得向四岁的孩童道歉,与向十二岁的孩童道歉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帮助小孩评估现实环境和赢得别人该有的尊重,永远不嫌早。

今天天气非常的严寒,妈妈和儿子小斌准备出门。他花了太久的时间在穿好衣服,妈妈强迫自己耐住性子。小斌非常努力地想达到自立的目标。

他去拿毛皮外套时,妈妈就等在前门。结果,他马上穿着他最喜欢的外套出来,那是一件鲜蓝色适合在气温二十度时穿的外套。

妈妈实在受不了了。“小斌,”妈妈吼着,“现在你给我回去穿上厚的外套。”“可是不在那儿啊!”小斌抽泣着说:“我找过了。”“一定在那里,”妈妈气呼呼地硬是说:“如果你要自己穿衣服,可以。不过你得看看天气有多冷。现在去拿你的毛皮外套!”“不在那里嘛!”小斌吼叫出来。“不是跟你说了吗!”“开什么玩笑!我都是把它挂起来的啊!”妈妈争辩着说。“如果给我找到,我就……。”

果然不在那里。突然妈妈想起来为什么不在那里的原因,它摆在妈妈的车里。因为前一天小斌太热,把它急着脱下来。

妈妈转头看到小斌瞪着妈妈,一副义正严词‘我老早就说过’的模样。

不过,他眼里泛着泪光。“小斌,”妈妈靠向他蹲下。“妈妈错了。我应该相信你才对。你把它留在车里。”“我早就跟你说了呀!”他强调说。眼泪扑漱漱地滑了下来。“是呀!”妈妈肯定他做的判断。“你的确那样说过,是我不信任你。你没说错。你是应该生气我没有听你的。”

小斌猛点头。“来!”妈妈说着,握着他的手。“我们去车库。我们到车里穿外套。好不好?下次我会听小斌的话。小斌很聪明,晓得自己在说什么。”

小斌握着妈妈的手,“对呀!”他说道。

道歉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是你与小孩维持良好情感的方法。而且是绝佳的行为示范。若孩子能感受你率直不扭捏的道歉,他可能会发现自己也比较容易做相同的事。

许多人羞于道歉。他们宁愿游走于愧疚,或者自圆其说辩解自己的无辜。你能承认自己的错等于告诉他对自己的行为诚实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能够接受人都会犯错的事实,并表现出坦承犯错那种泰然自若的感觉。

你对自己的孩子承认自己并不是万能的。你也会失足犯错,这样同时加深他肯定自我价值和对事情的看法!当你能够跟他道歉,就等于帮助他相信自己对周遭事物的分析能力,教导他学会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谈到你们的亲子关系,道歉让你的孩子有机会清楚明白你尊重他的权利,因为孩子通常自认为二等公民,他们除了偶尔反抗也无计可施。

你的道歉清楚的说明你的确尊重他应受公平对待的权益。传达正确的信息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让人左右为难的涉及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问题,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和正义感,是他们能辨别和处理是非问题。

贝多芬曾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在生活中,的确,每个孩子都将面临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涉及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情况,且往往让人左右为难。一旦遇到这种问题,孩子需要怎么处理?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它可以检验你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是非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能检验父母能否帮助孩子认真思考,分辨是非和解决问题。

我看到有的人在考试中打小抄了?

我拾到了钱?

我知道一个朋友做了错事?

……

那么,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使他负责任地思考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念呢?

孩子们有必要了解父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此外,他们还需要知道怎样认真地思考自己应该选择的立场。这都需要时间,而且要经过讨论,即要有与父母和亲密朋友之间坦率诚实交谈的机会。在这类问题面前,孩子应当明确:选择什么?我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需要人家怎样对待我?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可以在晚餐桌旁,也可以在开汽车的时候;它需要很多花费时间,但是这时间是值得花费的。讨论既意味着大量的交谈,又意味着行动。作为父母,你不必是天使,但是孩子们需要看到父母是诚实的和遵纪守法的。

你可以有把握地假定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诱惑和犯罪比你小时候要多得多。他们有这种思想准备吗?假如有一个陌生人要让他们搭车或者给他们一些毒品的时候,你的孩子知道该说什么吗?假如他们认识的某个人企图让他们陷入困境,他们知道该说什么吗?对这些事有疑问是有益处的,对这些情况感到担心和忧虑也是必要的。

但是,仅仅焦虑和烦恼还不够。你需要开诚布公地和孩子在一起展开讨论。表达你的忧心,也让他们和盘托出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练习打发陌生人该说什么和做什么,怎样拒绝朋友的不良企图。可以做一些角色练习,要让孩子假定自己是处在困难的境地。这些解除焦虑和烦恼的行为训练也许可以在危急时刻救孩子的命。

如果孩子感到所有的谈话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毫无用处可言了。当父母大肆吹嘘自己如何违反法律,却还要让孩子去遵纪守法,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困难的。当孩子眼中的父母似乎已经完美得不真实的情况下,要让孩子们信服也很难。难道你就从来没有因为受到诱惑而做错什么事情吗?当你把你受到的诱惑和你是如何处理它的情况讲给孩子们听时,也许会对孩子很有帮助。建立民主的观念

为了充分了解权力之争,得到解决的方法,为人父母者必须重估自己所处的环境,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要完全摒弃陈腐的专横观念,不应该随便对孩子施压权威,他们是相当敏感的。你必须学着以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适应新的需要。

如果你能够改变观念,你便能避免因被小孩抗拒而遭受到的打击。

家长都想寻求权力之争的解决之道,那么该做些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对于你所要做的事坚定立场,而不是坚持命令孩子该做什么事。接着,为人父母者应根据各类情况所需,而不该依自己的好恶做事。了解、鼓励、必然结果的运用、互相尊重、重视纪律、遵循例行工作,及赢得合作,以上都是解决权力之争的方法。如果已经卷入权力之争,你当然不可能使用必然结果来解决问题。但最糟的便是使用处罚的方式,父母通常都使用这种方法来做为他们的武器。要合作,就不要强迫。

总而言之,为人父母者在权力之争所需采取的最重要步骤便是认识在这场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必须保持相当敏感和警觉才不至于迷迷糊糊的卷入其中。此外你还必须经常自我提醒:我不能指派孩子做任何事,我不能强迫他们做或不做任何事,我只能尝试尽量采取各种方法赢得他们的合作,但是不能强迫他们。你必须激励他们,而不该命令他们,不过,可以使用技巧、策略及幽默感来达成意愿。这些方式当然比一味使用强迫方法需要花更大的心血。你所知道的只是原则,但是你可能碰到各种情况。因此最重要的便是你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即使用强迫方法是绝对达不到效果的。你有时也会出错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

要知道不管你读了多少本书,浏览过多少有关教养子女的杂志,或参加过多少场演讲,你都不可能成为完美无瑕的父母。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你有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将会影响你跟孩子相处的方式。你的小孩因此成为你的一个重要考验,因为他们的需要会迫使你喘不过气来。

你一定会做出不尽理想的决定,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或者通常笨拙地处理关键的对峙。重要的是,你得回到原点,设法改正已经做了的事。如果你的处罚都过于严苛,那就放宽一些;如果你夸大孩子犯错的事实,让他了解你重新正确地做判定;如果你误解了小孩子的需要,回过头再回应他的需求。“我不应该骤下断语说你不能去露营。我当时很紧张,但是我发现有些父母会去,不是只有两个要去,你就可以去。我应该更详尽地查证一切。可是你知道?我不是完人,天下没有人是完人。”

孩子比大部分的父母所想的还更有伸缩性,如果他们获得所需的爱,而你所出的纰漏不极端也不常发生,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孩子不需要有完美无瑕的父母才能适应良好,不过他们的确需要能够守护他们的父母。

换言之,要能原谅自己,然后往前迈进。不要一直活在愧疚当中。别把自己打败,也别轻言放弃。

第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想成为称职的父母。首先要原谅自己,如果你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你就不可能积极地省视自己。

第二,如果你一直感到愧疚,你的孩子就会骑到你头上。他们会看穿你的自责,然后想办法为所欲为,竭尽所能地逃避责任。

第三,别把你犯的每个过错都当成滔天大罪。你不想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他们得知道不顺利的时候早晚会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得知道你认定他们一定可以渡过难关。你必须让他们知道,你基本上是支持他们的。

孩子看见你能承认自己的过错,修正过错,承认自己并不完美,然后就不再放在心上。你是在告诉孩子人难免犯错,但是不能因此一走了之。应该努力去弥补错误。人不应该指望事事完美。可是这项事实不是允许人可以耸耸肩地说:“啊!是呀”好像犯错是天经地义的事。

犯错当然不是天经地义的。这只是作为人必须努力去避免的。一个特别恼人的日子,或是一个非常暴躁的孩子,或是令人困惑的状况,或是彼此沟通上的误解都可能造成最没有建设性的敌对,产生令人不满意的解决方法。不过没有关系,每当有机会深呼吸,你总是可以回过头再重新把事情理清。在一个充满善意和爱的家庭中,任何年龄层的人都能从事件当中恢复过来。第二法纠正孩子的错误要选对方法

有些父母自以为他们都是对的,而对子女做事的方法总是看不顺眼,总是不觉得满意。于是成天绷着脸来教训、纠正子女。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子女们不喜欢说教,不愿接受改正,而往往态度倔强,使你无法接近他,无法教导他,他们认为即使错了,也要一错到底,绝不接受纠正。

所以,不注意方法就收不到纠正子女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子女的过错表示同情。然后提出你的看法,并解释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这样既不易使子女产生敌意,也使他们易于接受你的观点而去改正错误。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捶”。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相信你的孩子也很聪明,有时候你无需刻意地去纠正他的错误,甚至于训斥、体罚,你只要给他一点暗示,他或许就会理解你的意图。第一节 行为暗示的表达方式

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身体和身体的细小接触也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心气相通的感觉,而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他们可以从父母的体态举止上得到莫大的启发,这样也就更有利于他们认识世界。一般来说,行为暗示的表达方式分为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体态语言的暗示

所谓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除有意识地用语言行为来教育孩子外,更应该注意用表情、目光、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来影响孩子。恰当地运用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行为,收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内在态度的指示器,面部肌肉松弛,露出愉快的神情,会让人感到亲切,使人乐于亲近;反之,铁板着面孔,则会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家长应以一种慈祥的表情来面对孩子,切不可随意对孩子施以“脸色”。高兴时满面笑容,对孩子百依百顺,一旦不如意就迁怒于孩子的做法,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有损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产生一些不良性情。

目光:柔和、热诚的目光,能够给孩子以激励;埋怨、责怪的目光,往往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保持亲切、和蔼、信任与期待的目光。这种目光能够使正在努力进步的孩子受到鼓舞,促使他继续努力;使遇到困难的孩子看到希望,增加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使有缺点与错误的孩子得到温暖,增强他上进的信心。在与孩子交谈时,家长应注视着孩子,以表示你在专心听孩子讲,让孩子觉得你尊重他。

姿态:这里所说的“姿态”,是指家长的体态、手势、步态等等。在孩子面前,家长应力求以自然、适度、得体的姿态,给孩子以稳重但不呆板、潇洒但不做作、文静但不孤高、幽默但不庸俗的感觉。这不仅有利于树立为人父母的形象,还能对孩子起感化作用。

服饰:穿着打扮能够体现出人的气质和修养。家长在穿戴上的态度对孩子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家长穿着适宜、打扮得体,经常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孩子面前,那么孩子将会受到形象同时又是美的影响与教育。

父母体态语言的暗示,是一种极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指导了孩子正确的生活方式。动作语言的暗示

在体态语言暗示的同时,若能再以动作辅助,更容易使孩子感动,使他们的行动更加积极化。“握握手”就是一种辅以动作的奖励手段。从形态加以分类,它属于态度亲切的暗示方式。另外,一边摸孩子的头,一边夸奖他,往往为他们带来一种受到依赖者关爱的喜悦。

其他像摸摸头,拍拍肩膀,抬高身体之类都是。“摸摸头”的奖励方式,固然可以收到即刻的效果,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予奖励,最好先让孩子明白:“好孩子爸爸妈妈才这样鼓励他哦!”才能容易使孩子接受。“拍肩膀”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和父母相契的真实感:“爸爸或妈妈的手仿佛一条管道,爱和关怀借此流到我身上。”同时,由于孩子肩头承受的重量,也使他们心田深处留下印象,仿佛爸爸或妈妈的手一直停在他们的肩头上。不过,这种方式最好在私下的场合使用,尤其是对于问题儿童。

父母要知道暗示的主要目的是使孩子能够自觉地进步。同时,这种暗示方法的时效非常重要,不要不经意地错过时机。另外,若要加强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心灵的感觉非常重要,而这种心与心的连接点,就是这些亲切的鼓励。

做父母的不要忽视这些细小的动作,它可能会你的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乃至于对生活的信心。语言行为的暗示

身为一个“乖孩子”,意味着他要成为你的善意接受者。只要你善于利用语言行为的暗示,他就会开始照你所期望的去做,因为他完成后会感觉很好,甚至感到很骄傲。

语言行为的暗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暗示方式。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处,作为父母,必须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来表达你“望子成龙”的心愿。以下这些时机,不知道你都把握住了吗?

发言的时候。给孩子发言的机会非常重要。当然,他们的思考过程难免会有错误的时候,“怎么啦,怎么会连这个都不懂?”、“简直就是笨蛋嘛!”、“多用一下大脑好不好!”这类的话,父母不应该随口而出,否则只会使孩子更加别扭和执拗。

父母若是一口就否决孩子的想法,那么,由于否定而产生的挫折感,往往会使孩子再也不肯继续想下去,或是再也不肯发言和回答问题。

所以,碰到这种情形,父母可以用比较婉转的方法,像说:“你的想法,我不太明白,你要不要再想一想,想清楚一点再告诉我好吗?”引导孩子从别的角度去思考,还可以提高他的自信心。

当孩子对“什么是对的”还模糊不清时,还是避免马上使用嘉许和鼓励,父母要先对孩子有所了解。仔细留心孩子的发言内容,才有助于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活动的时候。其实,除了在知识或行为上的良好表现,孩子可以得到奖励之外,父母更可利用孩子在休息、游戏或出神发呆的时候,走到他们旁边,用手拍拍他们,以表达一种关爱的意思。

每个人都有胜任愉快的时候,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即使是运动也一样,大部分的人只熟悉一种或数种运动,而无法全能。

当孩子们对于自己拿手的运动,不但表现好,并且专心投入、全力以赴时,父母应当把握机会,以一种明确清晰的方式给以鼓励性的暗示。同时,若能对孩子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予以正面的肯定,通常这种鼓励性的暗示会使孩子在练习过程中努力不懈。

帮忙家务的时候。在家里孩子经常会帮忙做一些轻松的家事,只要他们卖力、认真,就值得父母赞美。当父母走过正在扫地的孩子身旁,尽管慷慨地说:“这么干净,走起来真舒服。”、“辛苦你啦!”等。

奖励的词句无论多么简短,孩子们都将感受到无比的快乐。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场合的暗示,父母一定要保持某种程度的理性。千万不要话说得抑扬顿挫,过于感情化,只要有诚意,孩子就能感受到,所以,父母不能毫无理由凭空地夸奖孩子。

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奖励所带来的喜悦程度,往往因为层次不同而产生差异。在个人面前到在多数人面前,或奖励的人是亲爱的爸妈或心中敬仰的老师,所获得的喜悦感将随着层面的扩展而加大。

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可以利用在暗示孩子上,多多给予孩子公开、当众的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当众表扬孩子时,父母的情绪不可过于激动,语气也不要唠叨个没完没了的样子,或者反反复复一再重叙;换句话说,就是避免内容贫乏而又有夸张的赞美,别让受夸奖的孩子,非但喜悦感消失,更可能产生厌烦,进而产生反抗和逃避的心理。第二节 杜绝冲突

为人父母,你肯定不会希望自己与子女的关系闹得不愉快,杜绝冲突,这是避免不愉快的最有效的方法。杜绝冲突,这并不意味你要远离孩子。你依然关心、爱护他们。不发生冲突,事实上是为了保持和谐的关系。你常常会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愤怒,或失去理智而动手打他。双方面产生敌意便很容易造成彼此关系的恶劣。如果你熟悉一些避免发生“不愉快”的技巧,你会发现孩子的反应和改变会令人惊讶。“退避”的技巧

父母和子女之间如果发生任何不愉快,一定是双方面的问题。侵犯彼此的权力便是两个人发生冲突的原因。所以如果其中一个人肯退出,另一个人便无法继续维持冲突的场面。如果父母肯退出战场,孩子便找不到抗拒的对象,当然不会发生冲突。

有些孩子可能每天晚上都迟迟不愿去睡觉,这是父母较为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妈妈总会轻轻的说:“该上床了,你的睡觉时间到了。”但孩子总是有拖拉的办法:“等一下,等我画完这一张画。”“我看完这部电视剧。”“我还没洗澡。”

……

妈妈最终还是妥协了,“好吧,快点。”

但是孩子总是有其他办法拖延睡觉时间,洗澡拖拖拉拉,在床上乱蹦乱跳,向妈妈要水喝。其实孩子的直接目的便是争取权力。他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并向妈妈挑起一场战争。他认为自己拥有权力,而妈妈却强迫他服从她的命令。孩子是应该上床睡觉了,但是妈妈却不知道如何引导他。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但首先还是要拒绝冲突。爸爸和妈妈或许可以商议一起解决。

另一个避免因睡觉时间所发生的权力之争的方法便是,什么话也不必说,一到时间自动帮他脱衣服、洗澡。如果他吵个不停,索性不理他,甚至把他锁在他的房间里。

一般人都认为小孩子一定会经过这个阶段,因此你为人父母者应该耐心的等他长大。但事实上,你实在没有必要“忍受”孩子这种用可怜的声音讲话的恶习。

碰到这种困扰时,你应该可以采取一些行动。你可以不理会这种乞怜似的要求。不过,你必须不声不响的退出当时的情况。如果一直留在原处,你一定会因不忍而屈服。

这其实就是暗示的技巧。你已经间接地告诉他,你不会与他发生冲突,更不会与他争夺权力。

当他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空洞的战场中时,他们一定会很快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在家里常常使用这种方法,孩子便会很快感受到他们的行为限制。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行为超越了这个限制,爸妈便会退出冲突战场,于是他们也会很快放弃惹起冲突的意念,而表现出合作态度。既然你的目的是训练孩子表现合作,你就必须藉着最有效的方法来达成目标。

有时候你很难判断自己是否正确的使用这个技巧。如果你仔细观察孩子的动机,你便会发现他就是故意制造冲突来吸引你的注意或想要挑起权力之争。如果你自甘卷入战争中,你便正好中了孩子的陷阱,更无法改变他的错误目标。因此,你对孩子的训练必须针对问题的根本,而不该只是表面的关切。口头上“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是没有用的,你必须采取行动来引导孩子改变态度。如果他发现争执的结果竟然是使自己处于空洞的战场中,他一定会很快改变方向,最后终会发现表现合作态度所获得的莫大好处。因此他便渐渐懂得尊重事实、尊重父母、进而尊重社会秩序。

如果一个家庭已经习惯这种“退避”的技巧,冲突的问题便更容易处理。你甚至并不需要真的采取退避的行动,而只是心里想便能产生效果。小孩子是相当敏感的,他们能感觉出父母的退避。另外,如果孩子的偏差行为表现于公共场合,你就必须面对较艰难的考验,因为你会感到羞辱。然而小孩子却偏偏较常在公共场合表现偏差行为,因为他们掌握了你有所顾忌的心理。但是你还是可以使用退避的方式,使自己变成旁观者之一。总之,如果你重视情况的需要,而不要看重于运用个人权威,你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错误的惩罚与奖赏

严明的奖赏和惩罚是专横社会组织下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权威者享受自订奖赏及惩罚的特权。当时整个社会生活无不笼罩在这种气氛下,小孩子无不时刻盼望自己变成拥有权威的成人。而现在整个社会结构改变了,父母不再是权威,小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力。而且他们也感受到这种改变而不再认为父母拥有较高的权力。

孩子有时候总喜欢做一些大人们无法理解的事,这让大人们觉得很生气。他们把爸爸最心爱的书撕成一片一片的,洒得满屋子都是,妈妈已经为了同样的行为打过她好几次了。妈妈总是很生气的鞭打她:“我已经打过多少次了,你还不听?”但只要一会儿没注意,又会发现屋子里面到处都是纸片。

为什么孩子挨这么多顿打,他还是会继续同样的行为呢?他是不是太小了,所以不懂得妈妈的警告?当然不是。孩子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事。他是故意的,当然他也说不出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找出原因。妈妈告诉他:“不行,你不能这么做。”而他的行为却明显的说:“你看,我能吧!”

如果惩罚真的可以阻止孩子的行为,那么只要一次就够了,为什么一再的挨打,他还是继续做同样的行为,问题出在那里?

我们必须知道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是没有用的,惩罚也绝对不会使他们永远服从。如今的小孩子就是接受再多的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力。然而很多父母总是错误的认为,不断的惩罚一定会产生扼阻的效果,殊不知那只是短暂的。惩罚只会更增强小孩子的反抗力量和更激烈的反应。孩子很小时就已经拥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了。

为人父母者应该培养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态度来取代处罚或绝对服从的权威观念。尽管小孩子不再处于受管理受控制的地位,但是因为他们年纪小、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所以还是需要我们的引导。优秀的引导者必须使用鼓舞、激励的方法,使跟随者的行为被导引至正轨。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如果他们感觉自己的自主权受到尊重,他们便会接受我们的意见。相反的,如果使用鞭打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不但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能保持我们自己的尊严。

父母可以尝试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孩子,使他发自内心愿意和我们达成协调。我们可以制造互敬、互谅的气氛,并培养他和其他人和乐相处的习惯,多安排学习的环境,而不该处处表现出长者的权威,因为权力的运用只会带来反抗力量。

但是万一我们以激励的方式辅导孩子仍不免脾气爆发而处罚或鞭打孩子时,我们应该勇于承认自己情绪恶劣,而不应该自欺欺人的冠以“我为他好才处罚他”的谎言。而且,我们知道小孩子有时也故意惹人生气,打他使他达到他的目的,或证明自己是个坏孩子,或和我们进行权力竞争,如果我们惩罚他,等于遂了他的心愿,掉入他的陷阱中。我们都不是圣贤,当然不能避免情绪不稳定的缺陷,所以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不要因此而产生挫折感,也不须为自己的不当惩罚而产生罪恶感。我们不妨自忏:“对,他不乖所以我打了他,我知道打骂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也没有效果,但是这样使我觉得比较舒服。事情过去了,再打起精神来,继续努力。”响鼓不用重捶“不打不成才”,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而且把“打”作为一种教育孩子和惩罚孩子的手段,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讲,也无任何不妥之处。只是不能滥用。

首先,它只可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它暗示着孩子,如果过于放肆,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如果父母滥用,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孩子被打习惯了,习以为常了,当然对打也就没有了害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害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

如果孩子一旦发出了这种呐喊,父母就应该住手,不要再打了。因为打已经不能使孩子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它已经失去了惩罚的作用,起不了教育孩子的作用了。这时,父母应该自己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想出另外有效的教育方法。

但是,遗憾的是,不少的父母在孩子已经不害怕打后,却执迷不悟。坚持非要给孩子一点颜色。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不信我就打不怕你!”于是越打越厉害,一次一次地加码。他们总以为孩子不怕是因为打轻了。打重了,孩子就一定老实了。最后他们丧失理智,不知轻重,把孩子一棍子打伤或打死了。城乡间屡次发生的父母打死子女案,或者一记失去了理智的耳光把孩子耳朵打聋了。

其次,一旦滥用打罚,它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动不动就打,不讲道理!”“武断、横蛮!”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对抗、对骂对打。

所以,为了避免造成上述的悲剧,同时也是为了“打”能具体发挥它在教育孩子中的惩戒作用,应当慎重使用,尽量少用。同时,在使用“打”这个手段时,还必需辅以说理。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为什么打他。打完全是由于他做了大的错事,而且多次提醒不听、责骂无效,不得已才动了棍子。通过皮肉之痛使孩子认识错误,有所反悔。

孩子有孩子的自尊心,有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因此,要改正错误,必须孩子自己有所反悔,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一味地打,而不进行说理教育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而孩子不读书。不愿读书,打虽为一种惩罚手段,但更需要启发和激发起孩子读书的欲望、要求和兴趣,更需要作耐心和细致的启发教育。如果棍子真的能够万能,那做父母也就太容易了。

但是更多的,我们听到打骂都是粗野的。“我要打断你的腿!我看你还到外面去同男的一起玩、跳舞。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骚货!……”这样打骂一个未成年的女儿,而且用的都是一些侮辱性的语言,严重地伤害了一个少女的自尊心和人格,必然会引起女儿的反抗:“你打,你打,打死了算了啦!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必然要伴随以骂,实际上也是训。因此,为了不激化矛盾,骂和训一定要是说理的,即晓之以理。绝不要意气用事,什么话恶毒,什么话难听就骂什么。而且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反之,应该唤起孩子的自尊,启发孩子反省悔悟。

既然只是为了教训孩子,使他有些害怕,因而也不宜多打。打两三下,作为警告也就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响鼓不用重捶。有的孩子、打骂无效,就不必勉强。如有的孩子不爱读书,孩子实在读书不行,也绝不要把孩子往死胡同里赶。事实上,天地广阔得很,无论做什么,只要用心,都会有所成就的。避免引发权力之争

命令和差遣最容易造成权力之争,家长应充分了解权力之争,避免引发权力之争,家长必须重估自己所处的环境,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要完全摒弃陈腐的专横观念,家长不应该随便对孩子施压权威,尽量以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赢得孩子的合作。

请看下面的例子:“去把狗食盆弄干净!”妈妈严厉的命令孩子。“哇!为什么叫我做?”“我叫你弄干净,现在就去。”“为什么要我做?”“因为我叫你做。”孩子耸耸肩,潇洒的把妈妈的话丢在脑后。过了几个钟头,妈妈发现盆子还是脏兮兮,而且上面爬满了蚂蚁。妈妈把他叫到面前,“几个钟头前,我就叫你把盆子弄干净,你为什么没做?你看,到处都是蚂蚁。你现在马上杷它弄干净。”“好,好。”然而孩子只是安抚妈妈而已,他还是不去洗那个脏盆子。过了一会,妈妈又发现盆子还是脏的。这一次妈妈气极了,开始打孩子,但孩子虽脸色铁青却不哭一声。“如果你现在不马上把它整理干净,今天晚上不准你看电视,而且还要挨打,快去。”“好,我去!”孩子只是作了个弯腰的姿态,但是等妈妈前脚离开,她也跟着后脚溜了,结果她还是丢下盆子不管。到晚上很晚时,妈妈才发现盆子还是脏的,连残渣也没倒掉。

孩子和妈妈显然陷入权力之争。妈妈想要强迫孩子的意愿,孩子也表现出不服输的态度。类似这种权力之争的困扰愈来愈多,为人父母者对这类子女的管教问题愈来愈头痛,纷纷求助于辅导中心及心理学家。为什么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何以今日的年轻一代完全和以前的孩子完全不同呢?该怎么办呢?

其实,命令和差遣是最容易造成权力之争的。

这个问题产生无疑受到整个文化及社会变迁的影响。孩子有时候会憎恶受到权力的压抑,而采取报复的方式来发泄他们内心的憎恶,对你的权力采取抗衡的态度。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便不免有一场权力之争。小孩子不再对权力妥协,所以父母的任何驯服的方法必然无用武之地。而且他们采取对抗的行为既不受社会的制裁,也不会造成危害。只是家庭里似乎变成战场,愤怒和争吵取代了原有的和谐和温馨。

如果你“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或“差遣”他做事,你便等于无形中在挑起权力之争。这里,并不是指父母不可能以正当行为引导孩子,或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力。只是指你必须摒弃陈腐的观念和态度,去寻求较有效的方式来辅导他。

那么,家长如何判断是否已卷入权力之争?

谈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有些时候父母还是需要强迫孩子的意愿,例如生活上碰到具有危险性的事物时。你在坚持立场,你当然也使用了一些压力,或有时也需要运用一些压力来维持秩序。

很多父母常会以“为孩子着想”为藉口而强迫他做事。现在让你来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是否问心无愧?你是否运用特权?你得到收获吗?如果小孩子对你百依百顺,你会有满足感?你是不是很喜欢炫耀自己有个听话的孩子?你是否很喜欢别人赞美你是“好”父母?成功的父母?你是否很想听到别人的喝彩?

判断你是否卷入权力之争的另一个方法是观察双方的行为反应。小孩子是否不理你的训斥仍继续做同样的事?他是否表现出仇恨的态度?你是否会生气?

第三种判断的方式是你说话的语调。这几乎是关键性的因素。你的语调是否过于威严?是否采用命令的口吻?还是坚定的语气?权力之争往往是由说话语气或用字的不当所引起的。第三节 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许你已经建立了为人父母者的尊严,也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本原则就是要让你驾轻就熟的引导孩子,进而学习遵守规则。要注意唠叨并不能使孩子遵守规则。

遵守法则都是孩子应该学习的。没有纪律的地方,自由便不可能存在。所以孩子必须从面对必然结果中学习遵守规则。而作为父母,这时应该做的就是适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暗示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适时刺激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刺激能引起人强烈的吸引力。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很令你头疼时,不如采取一些出乎意料的行为,适当的刺激一下孩子,往往效果非常显著。

家长要当场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同时引起孩子对特定的良好行为的注意力,有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出乎意料且富戏剧性的行动,来改善孩子的行为。但尽量不要责骂孩子,也别强调后果。注意不要和孩子谈判,最好做一些令他吃惊的事。这样,不仅可当场制止核子,同时也让他明白你的话所代表的含义。

假如孩子们在用餐时,还不停的争吵,那你就把餐具端到楼上,到房间用餐!如果你的儿子在家庭聚会时,表现良好,那就写一张感谢卡邮寄给他。如果你的女儿时而撒些小谎,那你也对她撒个谎,让她也体会一下感受。但是,不要滥用这个技巧。要慎选时机,否则,出乎意料就会变成意料之中,完全失去其冲击性。

刺激易于使人集中注意力。家长意想不到的行动会立刻产生深刻印象。孩子会被迫思考你的行为,从而明了你这么做的道理。你不只告诉他现在是该端坐听话的时候了,而且还要示范给他看。

要注意这个技巧用在较大孩子身上会比较有效,因为比起年纪较小的孩子,他们对不寻常的行为模式会更敏感。所以,利用冲击来阻止手足间的争吵,效果会很好。例如,突然离开房间,并说:“再见!玩得愉快!”这时年纪较小的孩子不只会目睹你的行为,而且也会从兄姐吃惊的表情中,得到观摩的机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