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改革评论(第3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7:21:44

点击下载

作者:宋贵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社会改革评论(第3辑)

中国社会改革评论(第3辑)试读:

主题探讨

围绕大目标找准突破口

郑必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冲刺准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聚焦“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非常及时、特别重要。

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要紧紧围绕大目标,干成大事业。这个大事业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一项任务,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任务落实到社会建设方面,就是要通过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达到确保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的。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深入研究和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研究以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引领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出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和新手段,逐步完成由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向现代的治理理念和方式的过渡。在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从而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防止各部门出台政策的碎片化。

以社会治理的概念取代社会管理的概念,本身就是理念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一字之差,体现着对政府职能认识上的转变。社会治理的新理念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治理的过程是政府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多元参与的过程,要充分激发各种社会组织的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当今的社会发展明显出现利益多元化趋势。面对今天社会格局存在着众多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的群体,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明显具有合作、协商的特征。用民主协商的办法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和纠纷,以及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自然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制度性方式方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民主协商,自然要求社会治理的运作方式要开放、公开和透明。

在社会治理中,法制是前提、基础和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要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

总之,我很赞赏这样一种概括的说法,说社会治理要能够达到:政府善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社会法治、全民德治。

就社会建设而言,当前最要紧的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取得实效。具体说来,至少有如下几点:

第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目标,加强社会建设,特别抓紧补齐基础工作的“短板”。

一是抓紧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民生与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今年5月,在浙江,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月,在吉林,他又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近些年来,由于各级重视,民生保障取得了重大进步、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依然很突出。加快补齐民生保障这个“木桶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非常重要而急迫。

二是抓紧补齐基层工作的“短板”。基层工作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当前,城乡基层基本建设总体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城乡服务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不到位、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社工队伍发展不充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健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薄弱等问题仍然很突出。这些基本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抓紧解决好。

第二,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目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特别要抓紧完善顶层设计。

一是抓紧完善体制机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的重点改革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之大举世瞩目,但社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运行机制创新严重不足。当前,我国改革总体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但社会体制改革仍处于起始阶段,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我们必须按照“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否则,社会建设就会举步维艰,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二是抓紧完善政策法规。党中央明确提出,改革既要加强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更要于法有据。当前,社会领域政策滞后、法规短缺,与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健全政策、完善法规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政策体系建设和法治体系建设。

第三,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目标,创新社会治理,特别要抓紧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着力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人口流动大潮带来了城市社会的活跃和乡土社会的式微,同时,人口过快过量向大城市流动,加剧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使“大城市病”突发高发,使农村人口“空壳化”、发展边缘化。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界限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方式,需要我们从长远持续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世纪性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二是着力破解互联网服务管理难题。针对当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如何管好用好互联网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为此,必须按照积极运用、科学发展、依法治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着力创新虚拟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和网上动态监管机制,充分激发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的活力,积极参与网络社会治理和网络文明建设。同时,还必须注重把发挥传统优势与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把依法治理、创新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落实到网上网下,努力走出一条依法创新虚拟社会治理的新路子。这也是一个世界性、世纪性难题,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以上所举,都是大事,不是小事。强调从大处着眼,就是说视野要宽;强调从小处入手,就是说落点要实。总的来说,是抓住主要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稳妥、扎实地工作。至于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就靠大家了。在座各位,都是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排头兵。我希望也相信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能够奋发有为,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十三五”和第一个“一百年”交出一份圆满答卷![作者:郑必坚,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常务副校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本文系作者2015年11月1日在第六届全国部分省市社会建设(北京)年会上的致辞]

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魏礼群

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任务,对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法治社会建设的内涵和重要特征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之一。法治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法治社会呢?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都没有形成一个共识。目前,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广义的法治社会,指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执政党依法执政,公民和社会组织、团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二种是中义的法治社会,认为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两者之间属于“一体之两面”的关系。第三种是狭义的法治社会,更多强调的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社会主体行为的法治化。以上三种看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也很有启发意义,但都需要深入研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任务和要求。我认为,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法治社会”有其特定范畴和基本内涵。所谓“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在全社会得到普遍认同和遵从,国家立法所确立的制度、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全体公民和所有社会主体都能厉行法治的一种社会运行状态,可以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二)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

从根本上讲,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进一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具有六个重要特征,即人民性、普遍性、系统性、全面性、平等性、公正性。

——人民性,就是法治社会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由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执政党的宗旨和宪法的属性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就决定着我国的法治是全体人民的法治。法治建设是为了人民、保护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人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多样渠道广泛参与社会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普遍性,就是法治社会建设要使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准则,整个社会按照法律规范运行。任何组织、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维护权利或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系统性,就是法治社会建设是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立法,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严格执法,确保法律有效实施;通过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通过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和意识。这四者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架构。

——全面性,就是法治社会建设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型地厉行法治,也包括心灵、价值、行为、秩序、制度全面体现法治精神、法治规范和法治要求。法治社会建设意味着法治观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不断深入人心、浸润人心、内化于心,进而实现人的心灵的治理;法治社会建设也意味着法律规范成为人们一切行动的基本准则;法治社会建设还意味着构建完善的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体系,使之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

——平等性,就是法治社会建设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任何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都必须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维护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视。

——公正性,就是法治社会建设以促进公平正义为根本依归。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维护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切实做到良法善治。

总起来看,健全的、成熟的法治社会,将是一个政治清明、民主法制、社会公正、充满活力、平安有序、和谐友善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全社会对法律充满敬畏和信仰,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从,社会生活法治化、规范化,全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运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获得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充满公平正义,形成法治社会人人有责、法治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如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样,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共同积极奋斗、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二、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是站在党治国理政和国家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法治中国“三位一体”建设格局中,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只有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如果不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也难以建成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二)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同步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依靠法治来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发展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要强化法治意识。”因此,只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包括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全面推进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制度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特别是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社会治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频发多发,有的群众往往不愿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成为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突出难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势下,只有更加重视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充分发挥法治对小康社会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才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成效。(四)全面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健全的法制既是人民群众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有力武器,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通过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增强全体人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推动全面形成法治环境和法治制度安排,将会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也会使人民群众享受幸福安康生活,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更好参与民主政治和社会治理。这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社会、平安中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每个人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进而才能如期圆满实现中国梦。

三、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我国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仍任重道远。因此,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特别需要抓好以下主要任务:(一)显著提高全社会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

这是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法律的权威性就是法律效力的至上性和法律权威的最高性。这个要求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建设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使人民信仰法治的实质,是要真正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使法律成为国家、社会最高层次的治理规则。只有崇尚法治、信仰法治,才能真正坚守法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当前,我国社会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状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有些领导干部头脑中的“人治思维”仍较为顽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在一些部门、地方和领域还较为普遍,造成法治被人治所弱化,并对法治造成严重损害;另一方面,不少公民“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信关系不信法”的观念和认识还根深蒂固。因此,只有显著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才能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

为此,需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大力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普及,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二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强化法律监督,及时纠正法律实施中的违法行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力量,真正树立法治信仰。法律必须被全体社会成员所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四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少年这个“重要多数”。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要强化法治教育。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各级干部都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尊法学法的模范,带头崇尚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要强化对干部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方面的考核,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信仰形成的关键在学校。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全国中小学都要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将法治意识、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让法治素养伴随、滋润他们的成长。同时,要把社会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大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二)全面加快社会领域立法进程和提高立法质量

这是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依据。良法乃善治之基。现在,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法治社会的制度体系建设仍处于滞后的状态,主要问题有:社会领域立法数量总体不足、位阶偏低、系统性不够,有些社会领域基本法尚处于空白;一些社会领域立法理念偏颇,存在较强的“管制”色彩,“维权”“赋权”功能不足;有些社会领域立法质量不够高,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坚持立法先行,充分发挥社会立法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特别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加快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立法。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二要加快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加快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制定“社区矫正法”“反家庭暴力法”“社会工作法”等。同时,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切实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要加快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四要加快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立法。推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法制建设,加快制定“国家安全法”“反恐怖活动法”“网络安全法”等,尤其要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五要着力提高社会领域立法质量。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切实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得到人民拥护。(三)切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这是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当代社会呈现出社会层次立体化、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差别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新情况,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善治的必由之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在:重政府包揽、轻多方参与的现象较为普遍;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普遍还较为薄弱,还难以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主体性力量;各类治理主体之间平等合作、民主协商的体制机制仍不够畅通。

为此,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要深入贯彻基层群众自治法律法规,使广大基层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增强法治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要大力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各行业普遍开展依法治理,实现依法治理对部门行业的全面覆盖,促进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社会各行业依法办事、诚信尽责。二是发挥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法治是法律之治、规则之治。依法治理是依据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所进行的社会治理。在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治理规则体系中,法律法规居于主导性、基础性地位;同时,也要引导公民按照宪法法律制定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规范,充分发挥其效力所及的组织和成员个人应有的规范、引领和约束作用。重视引导和支持城乡社区基层组织、行业和社会团体通过规约章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规范成员行为,依法维护成员合法利益。三是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要坚持把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法治精神体现在、落实到各类社会主体的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实现依法治理的社会参与;要探索建立科学完备的法治创建指标体系;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动惩戒机制。四是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发挥各类人民团体的组织特点和优势,依法维护团体成员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创新社会组织培养扶持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构建制度化服务平台,发挥多方面作用;要有效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规范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五是依法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互联网管理,全面推进网络实名登记制度,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网络社会安全。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更加突出党委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各方面参与,更加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突出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使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四)加快建设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服务保障

这是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要素。公共法律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法治社会的必备要素。当前,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律服务提供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法律服务整体水平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还不相适应;法律总量不足、结构不协调,法律服务网络覆盖不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服务意识不强、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保障不足,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严重不足等。

为此,需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立法。尽快制定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规定,并使之统一化、系统化,拓宽法律援助的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加强对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大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救助的力度等。二要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重点针对民生服务领域,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三要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公共法律服务同整个法律服务业一样,应当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加大公共法律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便利化建设,加强质量监管,努力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四要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健全完善政府财政支持保障的常态机制,将法律服务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建立严格的政府财政拨款制度,设立法律服务专项资金;同时,要大力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吸收社会融资,使之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五要发展壮大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充分激活和利用社会法律资源,完善公职律师制度,形成社会律师、公职律师优势互补的格局。要培育和扶持更多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公益性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多层次需求。(五)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这是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进步,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也频发多发,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在依法维权和纠纷化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一些公民和社会群体在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理性化和法治化程度还较低,往往通过“闹”等群体性事件的方式甚至更为极端化的方式主张权益;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回避躲避,要么粗暴压制,以致民众利益诉求不但得不到及时解决,反而给社会稳定埋下不少严重隐患。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应当看到,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由利益问题引发的。从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一般意义上说,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二是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要推动形成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法律渠道、依照法律程序维护权益、化解纠纷的社会氛围,引导和支持人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法治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而是矛盾纠纷出现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社会。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大力开展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及时就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四是充分发挥不同纠纷解决制度的优势,建立完善各种纠纷解决制度有机衔接、相互协调机制。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制度,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要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各种纠纷解决制度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和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完善调诉对接、裁审协调、复议诉讼衔接的机制,确保不同纠纷解决制度既能在各自领域和环节中有效发挥作用,又能够顺畅衔接、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强化纠纷解决效果。

四、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社会的深刻社会变革。实现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特别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要求:(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些规定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也是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相适应,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社会法治体系。十分重要的是,要善于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有许多优秀的法律思想和制度可以传承,民间还有大量的好习惯、好传统等非正式法律,要重视挖掘、择善而用。同时,要放眼世界,认真研究借鉴国外社会法治文明建设有益经验和成果,但决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二)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宪法确定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三)始终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礼法融合”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现代社会治理更需要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建设法治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坚持党的领导,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法治社会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法治和德治才能有机融合,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也才能持续有序推进。同时,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领导法治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实现。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社会,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十三五”时期是确保如期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时期,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思维,崇尚法治信仰,深入开展法治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法治社会建设规律,勇于投入法治社会建设实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魏礼群,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与显著特点

李君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容丰富,相互联系,思想深刻,语言生动,涵盖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等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围绕着治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个领导人有一个领导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完成的时代使命。今天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国家治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宣布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什么国家治理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会成为今天中国的时代使命?

首先,这是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属于规律性认识。根据这样的认识,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就要在改革中突破传统生产关系束缚,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发展市场体系,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从执政党建设着手,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而,就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解决国家制度现代化问题。这就是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

其次,这是改革发展稳定实践提出的时代课题。前面讲到今天把国家治理问题提到议事日程,是因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运动规律所使然。如果说这种逻辑的复原还比较抽象,那么考察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及其提出的课题,就十分现实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思想大解放,生产力大解放,社会财富大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溯源这些变化,原因就在于改革把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出来。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复杂,就在我们把中国搞活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乱象,包括党内腐败从滋生到蔓延,引起人们对国运的担心。这就要求我们治乱,建设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解决伴随改革发展而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推进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时代提出的课题,也是时代提出的难题。搞活,不能搞乱;治乱,不能治死。不仅如此,我们追求的“活而有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治久安。激发活力,要靠改革;治乱,要靠法治,还要靠治党。不论搞活,还是治乱,都必须有利于并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破解这一难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是统一思想,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上来;继而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一手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手抓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改善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接着,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两个被称为“姊妹篇”的纲领性文件,把国家治理包括依法治国问题提到了改革总目标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所以说这是时代课题或时代使命,是因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运动规律所使然。这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最后,这是信息化迅猛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时代课题。在当今世界,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治国理政,已经不能离开这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因此,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中国治国理政问题,都不能脱离今天的时代变动特点,远离时代大潮发展趋势。今天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今天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这里,不做抽象的概括,只做具象的描述。也就是说,只要看一看身边发生的事,就可以对今天的时代潮流发展走势有所感悟、有所体会。

走进地铁,可以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有的看新闻,有的读短信,有的看视频,有的玩游戏,也有的在读网络小说。这种景观,10年前有吗?没有。走进社区,顺丰、宅急送、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送货车,来来去去;有的送信件书籍,有的送吃的穿的,有的送家用电器、护肤品,有的什么都送。这种景观,10年前有吗?没有。与快递公司迅速发展相联系的,是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进入亿万家庭生活,网店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这种景观,10年前有吗?没有。走进家里,家家有电视、电脑,家家在上网,这种情况世纪之交已经出现;现在,电视已经和电脑、手机的互联网联网,人们既可以坐在家里用遥控器在电视上或用鼠标在电脑上自主选择看电影、听养生讲座、购物,又可以用手机看电视、电影,还可以用手机微信视频通话。甚至,既有文字又能显示视频的多媒体图书也可以用手机阅读了。这种景观,10年前有吗?没有。出行坐公交、叫出租车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现在,“滴滴打车”“优步打车”风靡全国,手机一拨,即刻约车。这种景观,10年前有吗?没有。至于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大到像天津港的大爆炸,小到四川凉山小学生写的“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这样悲伤的作文,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海内外。这种情况,10年前有吗?没有。不久前,我去浙江湖州参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讨会,看到10年前习近平去视察过的余村,从破坏生态开山卖石头,转变为保护绿水青山发展旅游经济、果木经济、农家乐,农民收入成倍增长。“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到处在推进“五水共治”。那里正在从保护生态转向发展“绿水青山”型的生态经济。而这样的绿色低碳经济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悄然出现。这种景观,10年前有吗?没有。

再看看世界,过去全球的事由几个大国说了算,先是G7,后来俄罗斯加入成了G8,现在俄罗斯又出来了;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20出现了,中国也由此走进了世界的中心舞台,参与了全球经济治理。这种情况,10年前有吗?没有。每年中国放节日长假,从中国周边的韩国、日本、泰国,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再到欧洲,各个国家大城市的商家都下功夫,千方百计吸引中国游客,做中国人的生意。“中国大妈”名扬四海。这种情况,10年前有吗?有,但没有今天这么引人注目。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2015年8月22日,我去看望来自美国的朋友,他见面就告诉我,昨天美国股市因中国经济因素大跌。回家看《参考消息》,果然有这则报道。“道指跌至年内新低”“欧洲股市继续下挫”“新兴市场货币普跌”,这些标题下的报道都说近期股市下挫和中国经济有关联。尽管世界股市下挫和中国经济有没有关联是可以讨论的,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是事实。这种情况,10年前有吗?有,也没有今天这么引人注目。

仅以这10例,就可以看到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种种变化,概而言之,就是现代化、信息化、低碳化、全球化。这样的变化,不仅深刻,而且广大,已经直接传递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走势,研究当今中国国家治理,不能不看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与时代潮流变动相联系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时代潮流冲击下,过去那种不重视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还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吗?过去那种垂直的僵硬的行政管理体系还能继续下去吗?过去那种说了可以不做、做了无人监督的局面还能够维持下去吗?换言之,这些变化对我们这样的执政党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思考的结果,就是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广大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发挥互联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更自觉地推进依法治国,特别是党要更自觉地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更务实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发展国民经济;更有力地推进反腐倡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更努力地维护世界和平,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共同发展。诸如此类的思考,汇总起来,就是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习近平总书记用先哲的格言,告诫全党: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尽管任务很艰巨,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治国理政,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续写一篇光彩夺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

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就要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的全部实践和全部理论,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历次全会以及其他重要会议的重要文献,也包括中央其他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出版的第一部著作。这部著作,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应该是研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文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的79篇著作,包括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由于这部著作是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即主要是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基本国策,因此全书针对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关注点,围绕“治国理政”这个主题,谈了18个问题:(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全面深化改革;(4)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建设法治中国;(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8)建设生态文明;(9)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0)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11)走和平发展道路;(12)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13)做好周边外交工作;(14)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15)积极参与多边事务;(16)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17)推进反腐倡廉建设;(18)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仔细研究这18个问题,可以注意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包括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奋斗目标、发展动力、工作中心和总布局、国防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有思想内涵和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加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后即2014年10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以及其他重要思想,这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并有内在逻辑的治国理政科学体系。

这一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主线,或者说,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纲;(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目标;(3)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中心任务;(4)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这是工作总布局;(5)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发展的动力;(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保证;(7)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意识形态这一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保证;(8)在深化军队改革中加强国防建设,维护祖国统一,这是国家安全保证;(9)坚持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促进世界和平,这是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10)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和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这是根本的政治保证。

这十个主要思想,前五个讲的是治国理政的纲领和目标任务、动力,后五个讲的是实现目标任务的保证,包括根本的政治保证、法治保证、思想保证、安全保证和国际环境保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概括的仅仅是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不是全部内容。比如习近平关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关于学风、文风等的论述,都非常重要,也非常深刻,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总之,我们要联系十八大以来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进展和成就,联系我们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体会,认真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治国理政科学思想体系。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显著特点

“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这是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讲过的一段话。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背景,又可以体会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本质特点。

联系今天的社会实践和时代大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体会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想,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八个显著特点。

一是以人民为主体。在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同记者见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提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之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概括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中,第一条就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是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主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他在治国理政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原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具体内容和要求的重要思想,包括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包括“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要“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等等。

二是实干兴邦。务实,是习近平的从政特点。无论是他在福建工作时出版的《摆脱贫困》,还是他在浙江工作时写下的《之江新语》,都体现了这一鲜明特点。在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这一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风格和特点。特别是,在他提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追求时,以非常明确的语言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再次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如果说这些论述反映了他的思想,那么十八大以来他的行动则更进一步体现了他实干的治国理政风格。十八大至今不到三年时间,他带领我们脚踏实地地迈出了五大步:第一步,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二步,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决策,并通过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第三步,在两次中央全会后立刻给各部委分解任务,形成落实意见;第四步,制定落实改革每一项任务的实施意见,一项一项抓落实;第五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提出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因此,这几年,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败,习近平总书记都是雷厉风行地抓,踏踏实实地干,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三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相协调。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一是思想先行,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先是从高层做起,一面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一面把各级干部的行为规范到“八项规定”精神上来;接着,把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追求联系起来,提出了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上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热情。二是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大力整顿党的作风和干部队伍。党中央认真地而不是走过场地在县处级以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雷厉风行地而不是姑息迁就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格局和治党思路。三是在处理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各种复杂问题时,高瞻远瞩、驾驭全局,条分缕析、精心谋划,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特别是制定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