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疗法-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23:12:25

点击下载

作者:田纪钧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刃针疗法-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

刃针疗法-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刃针疗法/田纪钧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陈秀华,陈全新总主编)

ISBN 978-7-117-18766-4

Ⅰ.①刃… Ⅱ.①田… Ⅲ.①针灸疗法 Ⅳ.①R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54969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刃针疗法

主  编:田纪钧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766-4策划编辑:梁兆一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刃针微创治疗术(刃针疗法)发明人田纪钧及其弟子们多年以来使用刃针治疗各类疾病的经验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主要介绍刃针疗法的理论体系、技术要点、注意事项;下篇是关于各类疾病治疗的各论,包括骨伤科、内外科、妇科、男科等疾病,共有28个病种。本书内容规范,条理清晰,详尽描述了刃针治疗疾病的方法、特点、适应证,可以作为学习使用刃针技术治疗疾病的参考书,适合各科医师、实习生阅读。作者简介

田纪钧,男,1943年出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前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病区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中医微创类技术编委。北京出版集团健康专家宣讲团专家,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院长,北京东方特色医药培训学校校长,国际华佗中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原北京首都知名中医专家特诊部主任,中华刃针学会会长,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手法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1962年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专家刘道信先生,成为刘氏少林骨伤流派传承人,1968年师从北京中医医院骨科主任成业田先生,并多年受教于鹿焕文和陈正光师兄,从医45年,从教22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教学经验,创立现代手法和刃针微创治疗术,方法独到,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和学生拥戴。近年,田教授致力于研究软组织损害与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并一直运用现代手法治疗术、刃针微创治疗术、“错骨缝”及“筋出槽”矫正治疗术等,综合治疗脊椎和四肢的软组织疾患,是一位在临床上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和建树的骨伤科专家。Table of Contents上篇 总论 第一章刃针疗法概说第二章 刃针疗法的理论体系第三章 刃针疗法的治疗作用第四章 刃针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第五章 刃针的操作第六章 辩证要领下篇 各论 第七章 骨科疾病第八章 内、妇、男、皮肤疾病上篇 总论第一章刃针疗法概说

刃针,是笔者在传统中医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创制的一种新型的“带刃针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于2003年9月24日正式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分别为:ZL02281999.1和ZL02282000.0。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和治疗目的,刃针分为四个类型8种型号。

刃针疗法是以刃针行软组织微创术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刃针疗法源于中医学理念中的古九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框架,结合现代诊疗理念,在针具设计上侧重针的形状,强调产生信息调节、解除过大应力及热效应三种功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由于刃针疗法疗效确切、安全微创、容易掌握等优点,刃针疗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第一节 刃针疗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刃针为针灸器械中带刃针具的延续和发展。针具的发展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砭石、九针、毫针几个阶段,在各个不同阶段,带刃针具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代,带刃针具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1.砭石时期

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出现了以石为针和以石为刀进行治病的砭石疗法。《说文解字》称“砭,以石治病也”。《灵枢》称“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从1955年出土的剑形砭石、1965年 出土的锛形砭石及1966年出土的刀形砭石来看,可以说砭石是最初的带刃针具。

2.九针时期

约从公元前十几世纪起,随着冶炼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金属针,并逐渐发展成青铜制、铁制等多种针具,泛称“九针”。从1978年出土的西汉青铜针(长4.6cm,一端为圆锥形锐锋,另一端为宽0.3cm扁平弧刃),明、清等朝代医书中所绘的镵针、锋针、铍针,以及河南南阳医圣祠内陈列的历代针具中,又可看到不断发展的带刃针具。

3.毫针时期“九针”在演变过程中,镵针被梅花针取代,锋针被三棱针取代,而铍针则被手术刀所取代,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带刃针具的作用逐渐淡化,几乎统一由毫针替代。

4.现代针时期

随着针灸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和提高,带刃针具也得以发展和创新,并从传统九针中分离出来,形成现代针灸器具(皮肤针、芒针、巨针、火针、皮内针、磁圆梅针等)和现代带刃针具(小宽针、小针刀、针灸刀、新九针、带刃针、松针、微针刀、铍针、刃针等)。

据初步统计的资料,师怀堂的新九针(1950年)、高谦的新针砭(1958年)、黄荣发的小宽针(1968年)、任志远的针灸刀(1970年)、朱汉章的小针刀(1976 年)、肖万坤的松针(1994年)、黄枢的微型外科手术带刃针具(1996年)、田纪钧的刃针(2001年)、董福慧的铍针(2002年)等有较大的影响,它们各有所长,对带刃针具的发展均有贡献。第二节 刃针疗法的特点

刃针疗法是用带刃的针所具有的效用去治疗适应的疾患。刃针疗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针具简单

刃针的整体形状与传统的针一样,只是粗细、长短以及端部的刃有所不同,设计、制作、使用上都很简单,有利推广。

2.针型少

目前常用的针型,端部均是扁平刃,只是粗细长短有别,见下表:

最近,又发展出0.9mm刃针、钩拉刃针和平刺刃针等。针型少而一型多用,在临床上使用极为便利。

3.更微创

刃针体直径较现有各种针(刀)具的针体直径都要细,从微创角度出发,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刃针也可以起到较粗针(刀)具的同样程度的产生信息调节、解除过大应力及产生热效应的作用,而被认为是以最细的针起到最大效用的理想微创针具。当然,其他针(刀)具的另外一些效用,如切断纤维,削铲骨赘,凿骨等,刃针不具备,如果临床需要,应选用相应的针(刀)具和疗法。

4.安全有效

①由于针体较细、针刃并非特别锋利,所以损伤神经、静脉、动脉的可能性比较小;②即使万一不慎误伤也不致造成严重后果;③治疗过程中都不免要穿过正常组织,刃针可以将这种副损伤降低到最小;④正由于有安全作为前提,便可以充分进行治疗,而更容易取得理想疗效。

5.疼痛轻针感强

由于针细,又应用套管叩击等进针方法,使进皮时疼痛相对减轻,而进行治疗时的针感又不弱于其他针(刀)具,有的针法操作针感甚至更强烈。

6.可多点治疗

由于针细、刃小和针法微创,每次治疗可选取更多的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7.适应证

除其他针(刀)具疗法主要治疗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疾患外,由于引入了“信息医疗学”内容,而对内科病、神经科病、妇科病、皮肤病等也有治疗作用。比如有内科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肺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溃疡性结肠炎、2型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妇科的原发性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神经科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皮肤科的神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疾病。

8.患者易于接受

临床观察表明,因为刃针针具偏小,进针过皮及行针时的疼痛较小,针刺安全,针刺后皮肤很快愈合,患者对于刃针的“恐惧”大大小于其他针(刀)具。同时刃针疗效迅速确切,刃针疗法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9.贴近现代医学

刃针疗法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医学成果,在理论上有“信息医疗学”、“经络实质的研究”、“脊柱相关疾病”等作为框架,在诊断与治疗上有信息调节、解除过大应力、产生热效应三种效用;三种不同性质疼痛的不同治法;颈椎病等只有合并软组织损害及微小移位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刺激产生外周神经抑制性汇聚;激活LPSC(隐性循经传感线)以及椎周软组织损害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现代理念作为指导。第二章 刃针疗法的理论体系

刃针疗法的理论体系是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结合。刃针疗法来源于针灸,以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针灸学理论为指导,主要包括经络腧穴理论,也涉及病因病机,辨证论证理论。刃针疗法同时吸收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动态平衡失调说、无菌性炎症致痛说、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说、胶原纤维微破坏与关节不正常移位同时发生说、椎周软组织损害及脊椎解剖位置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说、恢复局部理化平衡说、经络系统实质学说、信息医疗学。第一节 刃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学说

刃针疗法来源于针灸,以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针灸学理论为指导。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连接上下,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气血运行通畅、阴阳平衡的整体。

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系指经脉,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经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以加强人体各部分及经脉之间的联系。经气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功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孙络、浮络等组成。

十二经脉:也叫十二正经,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脏腑有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亦有相应的表里相合关系。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肺经与大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心经与小肠经、脾经与胃经、肝经与胆经、肾经与膀胱经互为表里。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次序流注,其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故有“六合”之称。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任、督脉在躯干前后分出的一络和脾在躯干侧部分出的大络,共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为诸阳经交会之脉,故称“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约束诸经。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联系的筋肉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狭义的筋,是肌肉的总称。广义的筋,指包括皮肤、肌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椎间盘、软骨、神经、血管等一切软组织的总称。十二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的外行部分相类。阳经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分为手足三阳;阴经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并进入胸腹腔,但不联络脏腑,不像经脉有脏腑络属关系。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的活动有赖于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脏腑经脉的疾病可以在十二经筋上反映出来,同样,十二经筋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脏腑经络的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刺激十二经筋,可以达到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的作用,从而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的肌肉和力线的关系,同中医学经筋理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腑病证,同时可以通过皮部治疗经络脏腑的疾病。

3.腧穴概述

(1)腧穴定义: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2)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

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经穴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定位,有明确的主治病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经穴总数共361个。

奇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奇穴。奇穴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奇穴也有固定的定位,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

阿是穴: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治疗部位的腧穴。阿是穴以痛为腧,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位置,多在病变附近。阿是穴补充了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特定穴是治疗疾病的常用穴位。主要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五输穴: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五输穴有五行属性,对于阳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对于阴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

原穴: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原穴是脏腑疾病的重要反应点,也是治疗脏腑疾病的重要治疗部位。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加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及脾之大络的络穴大包,称“十五络穴”。络穴主要治疗本经及相应络脉的疾病,常原络配穴治疗。

郄穴:指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常治疗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疼痛。

背俞穴: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背俞穴多用于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常与募穴配合应用。

募穴:指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近。募穴多用于对相关脏腑病证的治疗,常与背俞穴配合应用。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会聚的八个腧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髓会绝骨,筋会阳陵,骨会大杼,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八会穴治疗与脏腑气血等相关的疾病。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八脉交会穴常上下配合应用。

下合穴: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下合穴均在膝关节以下或附近。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合穴,而大肠的下合穴为上巨虚,小肠的下合穴为下巨虚,三焦的下合穴为委阳。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

4.经络及腧穴的功能

(1)沟通内外,联系全身: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功能。通过经络系统,外在的筋骨、孔窍、皮毛等与内在的脏腑相联系,经络与经络之间、脏腑之间同样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联系。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络系统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经络系统能输布营养到周身,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正常状态下,机体的气血调匀,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疾病状态下,经络系统就起到了调节气血的作用。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当外在或内在的致病因素导致阴阳失去平衡,经络系统可通过自身蓄积的阴阳之气,自我调节,使人体重新达到阴阳平衡,恢复健康。通过刺激外在的穴位或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产生特定的信息,调节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以治疗疾病。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皮部为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卡,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皮部的卫外作用。外邪还要通过络脉、经脉,才能够侵袭到脏腑。同样,脏腑有疾病,也可以通过经脉、络脉的通道由内向外祛除疾病。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系统是信息传导网络,能够感受来自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信息,并按其性质、特点和量度等传达至相应组织器官,反映和调节其功能状态。病理情况下,经络可把内在的疾病状态传导于外在的某一局部反映疾病情况。通过刺激腧穴、皮部、经筋等,由经络系统传导感应而调整脏腑气血、阴阳、虚实。第二节 动态平衡失调说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躯干、四肢的活动,在其功能功能范围内是自由的,可以完成其应当完成的动作,称为动态平衡。由于慢性软组织损伤,使躯干、四肢的运动不能在其功能范围内自由地完成其应当完成的动作,则称为动态平衡失调。如果是外在宏观的躯体运动失调,可进一步再称为外动态平衡失调;反之,如果是人体内部层次的各种软组织不能在其特定运动轨迹上自由完成自己的运动,那就是内动态平衡失调。

从临床角度分析,外动态平衡失调虽然反映外部的功能障碍,实质上可以说是内动态平衡失调在身体外部的表现而已,单纯的外动态平衡在临床上少见。软组织内动态平衡失调的最主要病理改变是瘢痕形成和粘连,其发生过程如下所示:

外伤或劳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肿→组织修复→组织本身增生变性→瘢痕形成

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组织液渗出→水肿组织之间互相愈着→粘连

此处的组织之间粘连,是指骨膜、肌肉、筋膜、腱膜、血管、神经之间的相互愈着。

既然内动态平衡失调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瘢痕形成和粘连是内动态平衡失调的主要病理改变,那么刃针治疗的重要施术部位之一就应该是瘢痕和粘连的部位,而如何确定瘢痕和粘连的部位就是诊断的关键。下述几点可作为确定的依据:

1.有外伤或劳损病史。

2.主、被动活动肢体时,凡是能使病变组织被牵拉的动作,均有阻碍感并伴有程度不等的疼痛。此外,抗阻力主动做收缩动作时疼痛加重。

3.某些方向的活动受限。

4.局部有压痛及伴有压痛,部位深度、层次不同的软组织异常改变(即习惯称谓的筋节、索条、钝厚、变硬、紧张、胀硬、阳性反应物、纤维性结节、痛性结节等),施行强刺激手法后能够减轻甚至消失。

四肢部位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除可以引起局部疼痛及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可以继发周围部位疼痛和功能受限,以及沿周围神经路线的感觉异常或功能障碍。若病程长时,还可根据中医“八虚”之说,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影响相应内脏的功能。

脊柱部位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同样可以引起局部、周围及周围神经路线的症状和体征,还可以影响交感神经,造成其所支配的相关脏器的功能紊乱。严重者甚至造成脊柱排列紊乱,进而使脑脊液、脊髓及有关的动脉和静脉等功能失调,出现全身性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总结临床经验,不难看出相当多疾患尽管影像学支持骨性病理改变,但症状的出现却多源于软组织动态失衡。当治疗软组织病变动态失衡后,症状消失,而影像学显示的骨性病理改变依然如故,可以说是软组织动态平衡理论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刃针疗法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疾患等的治疗思路,主要是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新的、侧重软组织损害的治疗理念。第三节 无菌性炎症致痛说

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是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并阐述了原发性发病因素和继发性发病因素的病理过程,给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治提出了一个新概念。

1.病理形态学的变化过程

反复的牵拉力→损伤软组织纤维→部分纤维断裂。反复断裂、修复、断裂这一循环过程中,继续损伤的过程大于修复的过程→出血或渗出机化→组织瘢痕形成→瘢痕积累→炎性细胞侵入→吞噬坏死组织→形成无菌性炎症→纤维化及瘢痕组织刺激局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局部疼痛和肌肉张力持续增强→形成恶性循环。

2.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

病程中期→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释放多肽类及单胺类物质→刺激痛觉神经末梢→疼痛→肌痉挛→痉挛性疼痛及缺血性肌痛→肌痉挛→形成恶性循环。现代研究证实,损失及修复的过程均伴有无菌性炎症反应。

3.无菌性炎症的发病机制

一种是急性损伤治疗不彻底而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称为原发性发病因素;另一种是由原发性发病因素所致的疼痛所引起的早期肌痉挛及晚期肌痉挛,称为继发性发病因素。继发性发病因素中,肌痉挛属早期激发因素,而肌挛缩属晚期继发因素。

4.对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解释

(1)肿胀:局部炎症渗出及增生。

(2)疼痛:组织肿胀,压迫或牵拉感觉神经末梢及多肽等炎症介质刺激。

(3)功能障碍:肿胀、疼痛或组织变性。

(4)沿神经路线放射性麻木:变性组织机械性压迫正常的神经根或神经干。

(5)沿神经路线放射性麻木和疼痛:变性组织机械性压迫有无菌性炎症的神经根或神经干。

(6)局部酸麻胀重感:无菌性炎症病灶处。

(7)局部酸麻胀重合并疼痛:严重的无菌性炎症病灶处或病灶中心部位。

(8)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头、颈、背、肩、腰、骶、臀、腿等处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变,除了主要引起软组织疼痛及功能受限等症状外,还会并发头痛、头昏、眩晕、眼胀痛、视力减退、耳鸣、耳痛、重听、齿龈浮肿、牙痛、舌增粗、舌麻木感,说话不清、吞咽不适、张口受限、声音嘶哑、三叉神经痛,前胸闷痛、心悸、心绞痛、腹胀痛、腹泻、尿频尿急,大小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痛以及性功能减退等五十多种类似内科、心血管科、胸科、骨科、腹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等疾病中的一些相似症状。对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施以有效的治疗,这些相似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为了与各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出现的症状区别,由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者,必须具备以下诊断依据:

1)这些症状只有在较长时间软组织疼痛的后期出现。

2)能够排除症状所属专科的疾病。

3)在规律性压痛点(主要是在软组织,特别是肌肉、肌腱的附着处)上施行强刺激推拿手法,能使原有症状减轻或消失。

此外,由于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的关系密切,所以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也常常有规律性继发相应脊柱节段或四肢关节的微小移位。

5.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治疗原则 去痛致松,以松治痛,也就是通过松解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部位,完全消除它们的机械性压迫和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梢的作用,以达到治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无菌性炎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物理压迫使新鲜的血液、营养物质和氧不能进入病变组织,而随之产生的具有化学刺激的代谢产物积聚在病变软组织中。前者的物理性压迫和后者的化学性刺激引发疼痛和继发软组织痉挛以及两者互为的恶性循环。其实质是局部微循环障碍。传统的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无菌性炎症行之有效,是因为它通过“活血”将新鲜血液、营养物质、氧“带入”,而又通过“化瘀”把积聚的代谢产物“带走”,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障碍,阻断了疼痛与痉挛的恶性循环链,从根本上消除了无菌性炎症病变。

虽然活血化瘀方法能治疗许多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但仍有少数无效和为数不少的疗效不理想病例,按生物力学的理论,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的潜在和主要的因素是组织内压力增高,刃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基于这一理论。第四节 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说

临床上我们常为原因不明的慢性软组织损伤而困惑,既无外伤又无明显的劳损病史,难以追溯其发病原因。这种潜伏性强且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的一种致病原因,就是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也称为静力性肌炎。其病理改变过程如下:

焦虑、恐惧所致的精神紧张或躯体处于某一状态时间过长→肌张力持续增大→产生肌内高压→关节间压力增加,关节周围软组织被牵拉→持续时久无舒张状态→肌内循环障碍→组织的结缔组织增生→关节稳定性减弱→关节发生微小移位→肌肉在异常状态下活动→反馈加剧收缩→肌痉挛→肌张力持续增大→产生肌内高压→形成恶性循环→肌肉在静力状态下持续收缩。

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的肌肉,在静力状态下持续收缩,除了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之一以外,还解释了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不能通过活动自行复位的关节微小移位。维持这种异常状态的动力也是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的肌肉,在静力状态的持续收缩。

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所致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颈部不适、头痛、眩晕、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四肢发麻、腰背酸困等。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要点在于,这种损伤没有明显的压痛点及可以触到的软组织异常改变,但肌紧张明显,当肌肉主动收缩或抗阻力主动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出现疼痛。因为肌肉收缩时,其起止点处受到强大的牵拉力,挤压或牵张感觉神经末梢,出现疼痛。

消除这种残余张力的方法,主要是减压、伸展、按摩、镇静以及主动活动:

1.减压

通过松解紧张的肌肉,来缓解肌张力和释放肌内高压。针刺、刃针均可奏效,治疗点多选在起止点和肌腱与肌腹结合部等应力集中点。

2.伸展

伸展肢体可以使肌肉被动伸长,使结缔组织复原,改变肌梭形态,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消除残余张力。各种被动活动肢体的推拿手法和数分钟时间的持续牵拉,均可达到伸展的目的。

3.按摩

可以刺激肌梭和软组织血管,使之向中枢发出冲动,改变原来的控制频率,血管壁的神经受刺激使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血运。此外,还可以松解结缔组织的结构,使肌肉活动范围增大。

4.镇静

可以通过中枢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消除残余张力和神经紧张。经络按摩、药物、特定穴的刃针刺激以及消除造成精神紧张的原因,均可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

5.主动活动

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中,不需太长时间肌肉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活动一下肢体,肌肉立即松弛下来,则不致发展成慢性软组织损伤,各种术式的操练,可有效松弛紧张的肌肉。第五节 关节微小移位的病理改变

现代矫形外科认为慢性疼痛的病理改变之一,是关节面间或关节内结构发生了轻度的、经常在X线上不能显示的微小移位,称为“关节微小移位”或“半脱位”、“关节紊乱症”等。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目的是恢复关节面间的正常对合。

近年来,关节微小移位,尤其是椎间关节的微小移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运用手法治疗疾病的医生竞相努力探索的新课题。他们认为:许多疾病病例的关节面间存在着微小移位,尽管它们很少能被X线检查出来,但是推拿手法却可以有效地恢复其正常位置,使症状迎刃而解。

研究认为,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稳定关节的因素受到削弱或破坏,以致造成关节微小移位。从生物力学的观点出发,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

1.胶原组织的微破坏

由于关节活动时产生的拉伸载荷和肌肉收缩时在肌腱上产生的拉伸载荷都作用在韧带上,所以韧带是骨骼系统周围的胶原组织中稳定关节的主要因素。如果其受到削弱或被破坏,其稳定移动着的关节以及防止关节过度活动的功能,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造成关节面间不同程度的位移。位移的多少取决于保持胶原组织强度与刚度的胶原纤维的破坏程度。如果韧带的胶原纤维部分断裂,其刚度和强度减少50%左右时,可发生关节的半脱位;当韧带的部分胶原纤维发生只有借助光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细破坏(即所谓的微破坏)时,则会造成关节的微小移位。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上表提示我们,韧带胶原纤维的微破坏极其细微,临床上只显示轻微的疼痛。然而,此时关节的微小移位已经发生。

2.肌肉贮存的能量减少

研究认为,由于疲劳减低了肌肉的张力,从而削弱了其稳定关节的功能,生物力学的变化过程如下:

重复次数少的高载荷或重复次数多的正常载荷→肌肉收缩能力减弱→肌肉内贮存的能量减少,难以对抗加于骨骼上的应力→骨骼的正常应力分布改变→某些部位受到异常高的载荷→关节活动变形→关节发生微小移位→肌肉长期紧张的残余张力,维持关节的微小移位状态。

3.软组织蠕变

当软组织受到持续异常的低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产生变形(即蠕变),在加载后的最初6~8小时,蠕变最为显著;但在以后的数月中,蠕变将以很低的速率进行;如果更长时间持续施加异常的低载荷,则将成为恒定变形,使软组织伸长、松弛。慢性软组织损伤中的部分软组织蠕变,将减弱维持关节稳定的功能,并可继发关节微小移位。

4.关节囊损伤使关节面间吸引力减弱

实验表明,切除吊起尸体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仅保留完整的关节囊,虽然有下肢的重量作用作为外力,但关节面间由于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它们保持接触,不会被外力拉开。而当切破关节囊,空气进入关节腔时,关节面随即分开。可见,关节囊的损伤对关节稳定性的削弱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可知:

1.外伤、劳损等以外伤为诱因,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

2.保持关节稳定的因素被削弱,尤其是胶原组织中韧带的微破坏,是关节微小移位主要的病理改变。

3.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常合并有关节的微小移位,临床上极易忽略。

4.微小移位的关节,继续被迫围绕异常瞬时中心轨迹运动时,将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逐渐适应,并出现临床症状:

(1)韧带和支持结构被异常拉伸,出现关节不稳定和自觉疼痛不适感。

(2)在关节面上造成异常高的压力,出现涩滞不吻合的摩擦声或研磨感。

上述研究表明,软组织损伤造成关节的微小移位,同时也正是软组织损伤维持了关节的微小移位状态。临床观察也显示,慢性软组织损伤合并关节微小移位的病例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单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往往疗效不够理想,复发率也高,这大概是忽略了并发的关节微小移位之故。反之,一些手法矫正关节微小移位有困难或矫正后短时间内又再次移位的病例,却是忽略了软组织损伤阻碍微小移位矫正及易再次引发关节微小移位之故。传统疗法强调的“筋骨并重”、“筋骨兼治”就是对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的概括。

关节微小移位后(尤其是椎体间的关节),不仅造成局部及周围疼痛、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也可影响周围神经、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及有关动脉、静脉和椎管内组织,造成所谓的脊柱相关疾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疾患。刃针疗法的松解痉挛软组织,矫正微小移位和巩固矫正后的解剖位置的理念,就是基于这种认识。第六节 脊椎相关病变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说

脊神经根和自主神经受到的源于椎间关节微小移位的压迫和刺激,通过各种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及经络系统影响到各有关脏器,以致产生各种综合征,称为脊柱相关疾病。造成椎间关节微小移位的原因,除了前面所述的关节微小移位的病理改变以外,主要是脊柱组织的退行性变,首要的是椎间盘的髓核失水,继而使椎间盘体积变小、高度变窄,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即:

1.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松弛。

2.椎体与椎体之间失稳,在特殊体位或轻微外伤时,发生关节微小移位。

3.椎间孔的前后和上下内径立体尺寸变小。

4.刺激或压迫从椎间孔中通过的脊神经或脊神经根,或者脊神经的前后支,以及交感神经纤维。

5.影响有关脏器功能。

6.出现临床症状。

根据解剖学,自主神经分为交感、副交感两大类,可同时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等。交感神经由脊髓节段的侧角细胞发出节前纤维,沿脊神经的前根,经交通支进入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干由交感神经节及节前支组成,位于脊柱两旁,左右对称,有颈节3对、胸节11~12对,腰节4~5对,最后汇合成一个尾节。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进入交感神经干后,可在一个交感节内交换神经元,再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各内脏器官。当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和压迫时,同样可以刺激自主神经,因而与自主神经有关的脏器就可能产生某些症状,但由于刺激的程度不同,自主神经的交通支又比较多,所以节段的症状不一定发生典型症状,也就是说没有恒定的节段症状规律。有时与经穴有明显的关系,可能是影响到经络系统之故。

尽管没有确定的节段症状规律,但从大量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来看,也有如下一些规律:

1.颈椎上段微小移位

以头面、五官和脑血管神经症状为主,如头痛、眩晕、声嘶、失眠等。

2.颈椎下段微小移位

以颈、肩、背、上肢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3.胸椎上段微小移位

以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肋间神经痛为主,如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心烦易躁、胸部堵闷等。

4.胸椎中、下段关节微小移位

以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为主,如胃痛、胃胀、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

5.腰骶段(包括骶髂关节)关节微小移位

以腰腿痛和盆腔脏器的功能紊乱为主,如腹泻、便秘、尿频、尿急、痛经、阳痿等。

脊柱相关疾患的诊断标准为:

1.排除出现与症状相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2.仔细触摸脊柱,检查棘突有否偏歪或前后凹凸以及生理曲度有否改变,如果有则通过以下几点确定:

(1)患椎一侧或棘突上压痛。

(2)患椎一侧或棘突上可触到筋结、条索、钝厚等软组织异常改变。

(3)脊柱正、侧位X线的棘突偏歪、前倾或后倒及双边、双突影改变等,可做参考。

(4)一般的节段症状规律,亦可作检查、定位前的大致部位推测范围。

3.脊椎的功能活动,尤其是旋转,有轻微的障碍或痛限。

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矫正脊椎关节的微小移位、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继而治疗脊柱周围病变的软组织、恢复脊柱周围软组织的力学平衡。对于发病时间短的患者,可先用细刃针松解软组织,后用复位手法矫正关节微小移位;而对发病时间长、单纯手法复位有困难者,则需先用粗刃针松解紧张、痉挛、阻碍复位的病变组织,再用复位手法复位,之后还需用理筋手法或细刃针调理被松解的软组织。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软组织病变处可以用刃针切割松解,而无病变的软组织不应用刃针切割。如果是穴位处,可用细刃针刺激,通过经络起到调理气血作用。那种不论软组织有否改变,一律常规切割松解以利手法复位的做法值得商榷。第七节 局部切割的机制

各种平刃的针具或刀具在软组织损伤病灶处进行闭合的切割,并非都能切断过于紧张的软组织纤维,也不是都能将粘连的软组织分离或把病变软组织的硬结切开。其机制仅在于通过减压,产生信息调节和热能来恢复局部的生物力学、物理及生物化学三方面的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1.减压恢复生物力学平衡

在无菌性炎症致痛说中,我们强调了局部组织内压力增高这一潜在和主要的因素,实际上缺血和代谢产物聚积之所以发生,局部高压是根本的原因,只活血化瘀而不减压的疗效是有限的。只有在减压的前提下,活血化瘀才有了基础,所以说减压是恢复局部微循环的关键。用适当粗细的工具(指既不造成过度的损伤,又能起到减压作用)切割病变软组织,造成数个减压通道,既可以释放过高的内压,又可供毛细血管生成,起到后续的促进修复作用。刃针的设计,主要是从这一点考虑。临床试验表明,直径0.5mm的针具可以达到微创和有效的双重作用,除个别较深的部位外,均不必使用直径过粗的针具。

2.产生热能恢复物理方面的平衡

其机制为:切割时的机械力→通过生物电与压电学原理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扩张小血管→血液向切割创面渗灌→加强病变组织的营养供给→“带走”代谢产物。

刺激局部末梢神经→血液、淋巴循环加快→吸收松解剥离开来的残存瘢痕组织。

3.增加末梢神经的介质恢复生物化学平衡

其机制为:松解手术的机械刺激→分解局部的组织蛋白、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增加末梢神经的介质→活跃局部组织的功能→使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大量阳离子被阴离子置换。第八节 经络系统实质学说

在经络学说中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主干)与络脉(分支)组成内属脏腑、外络筋肉皮肤,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使机体能够进行复杂的生命活动。如果气血不能在经络中正常运行,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当用不同方法作用于经络,尤其是经络上的特定点(穴位)时,就可以舒经通络,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起到内病外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等奇特效果。近年来的经络隐性循经感传、经络低阻抗特性、经络高振动音特性及同位素示踪照相显示等研究,都是属于在经络系统现象基础上的“经络系统现象学”范畴。

对经络系统实质的揭秘,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希望用肉眼目睹具体的经络物质结构,是人们解不开的情结。以现代解剖学、生物学、生化学、生物电子学、生物信息学为基础的研究,大致勾画出了经络实质的概貌:

1.经络是一种存在于组织间质中的,具有低流阻,能够运行组织液、化学物质和物理量的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揭示出经络系统是存在于组织间质当中的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而不是想象中的实体结构。

2.经络这种多孔介质空间结构通道,基本位于皮下组织,主要位于脂肪层与肌肉层的结合部。

3.经络是通过特殊分化的细胞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由各正常细胞的纳米微管或组织器官之间的隔膜间隙相互贯通组成的通道系统——揭示出由于经络只是通道系统,所以解剖学难以找到属于经络的专门物质结构。

4.经络空间结构通道内,有体液、血管、淋巴管、神经、生物电子流、微管等多种信息系统通过——揭示出为什么经络的解剖学难以找到属于经络的专门物质结构。

5.从经络空间结构通道中通过的各种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即形成整个机体的信息网络,这就是经络的实质——揭示出通过经络这一联网的信息网络的信息传递和调控,可以对机体功能代谢起调节作用,这也是通过经络治疗疾病的机制。

6.对传统概念的现代阐述

(1)气:

指信息和能量,是经络信息生理功能的表现。

(2)血:

泛指人体的体液(由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内分泌液等组成),是气(信息和能量)的载体或媒体。

(3)穴位:

是信息的“交换站”,它可以选择性地接受信息,也可以发布生物信息。

(4)阴阳平衡:

在生命信息的统帅下,体液等在经络中正常循行,各个信息系统准确传递信息,使机体代谢处于生理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

(5)局部症状:

某一局部的隔膜间隙出现暂时的阻塞或断裂,其体液等的走向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超过其应变范围,则影响与之相应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出现局部症状。

(6)系列病症:

多个部位的隔膜间隙阻塞或断裂,出现多种病理现象,造成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系列病症。

(7)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通过信息,作用于体液及信息传递系统,调控细胞、细胞群(组织、器官)的生理内环境平衡。

(8)“得气”:

一种较强的信息震荡,可触发液晶体重新排序运动及产生活性物质激素直接参与机体的生理活动,并调节患处的生理条件。

最后,我们试对经络的实质做一个科普式的描述:

在人体皮下脂肪层与肌肉层之间,有一些相对固定且相互贯通的间隙,这些间隙内有由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内分泌液等组成的体液充盈;还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生物电子流、微管等多种信息传递系统通过,这些间隙和从中通过的组织就是经络系统,它是生命信息传递的通道。

从这个概念上讲:①经络是间隙和间隙内通过的所有组织的总称,比如神经只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②经络的实质,是各种信息传递系统联网信息网络,或者说是各种信息传递系统功能的有机组合;③刃针的切割刺激,是在产生一种信息,通过针体的粗细、刺入的深度对间隙产生调节作用,而非切割间隙内通过的组织。

7.对于健康和疾病、经络与神经的概念,“生物电子”的研究认为:

(1)健康:

是“生物电子”始终在绝对不平衡中保持相对平衡,即生物电子运动平衡或动态平衡状态。

(2)经络:

是生物电子运动相对频繁的运行通道。

(3)神经:

仅是经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4)疾病:

是“生物电子”的动态平衡失控状态。当“生物电子”立即暂时性恢复其整体的相对运动平衡,而使症状立即缓解。而药物治疗则可促使“生物电子”较久地保持相对运动平衡,逐渐影响离子和分子改变,直到细胞恢复正常,至症状消失,疾病痊愈。此时,“生物电子”又恢复到运动平衡状态。第九节 信息医疗学

在讨论信息医疗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1.信息学

人类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为了生存每天要吃饭,以维持体力、补充消耗的水分和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这就是对物质的需求;同时,还要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保持身体的热量和补充能量,这就是对能量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件必做的事——用语言互相交谈以及用视、听、嗅、触、味等感觉器官不断地接受外界的信息,经过大脑进行处理并适时地做出反应或发出相应的信息等,这就是信息。

人类生存的条件,除了物质能量外,还有信息。如果没有信息,人脑就不会发达,人类的文明也就不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比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

信息学,就是研究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或者说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的科学。

宇宙中所有事物,包括人都有信息,它反映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掌握和运用了信息学,将使我们从基于物质和能源的认识,提高到以信息为基础的新认识,进入更高的水平。未来的世界是信息的世界。

2.生物信息学

由于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有信息,以至信息无所不在地渗入各个领域之中。其中,研究与生物有关的信息学内容的科学,就称为生物信息学。它研究的重大目标在于理解生物数据和生命的本质,从以描述为主的情况向定量、定性和可预测性方向发展,并应用各种手段及某种综合多种信息的方法,对生物体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对医药的发展,甚至对整个信息学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例如:

(1)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及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如何维持人体的健康和延长人的寿命。

(2)了解病毒如何决定何时复制、何时休眠的机制,可能产生新的控制病毒感染的药物或治疗手段。

(3)了解源自人体自调控过程出现问题而致的疾患,通过相应的药物和其他方法作用于调控路径,以达到治疗目的。

(4)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观点看待人体,讲究阴阳平衡、相生相克、整体调节,这正是从系统和综合的观点看待人体。了解了生物内分子网络特性和调控方法,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中药作用机制的分析,逐渐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3.控制论

控制论,是以系统的观点分析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这种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系统的整体特征的科学。由于它从一个更概括的理论高度去综合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性,并将机器系统的控制机制与动物机体的控制机制加以对比,并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控制规律,所以可以认为,控制论是分析生物的分子间、生物各种组织与器官之间互相作用的工具。例如:脊髓痨的运动失调,是由于脊髓后索受到损害,使其传导各种感觉的功能降低,以致对从关节、肌腱、足底等感受器传来的有关下肢运动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应答迟钝,不得不用两眼和内耳平衡器官代替丧失了的本体感觉,出现特殊的不准确步态(两眼朝下,抬腿过高,迈步过大,上身落在后面)。又如小脑性震颤的运动失调,是由于小脑损害,使其调节肌肉对本体感觉与输入应答的功能降低,以致于不能控制运动的准确,出现无益而剧烈的震颤。

控制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馈是指信息的反馈,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一个信息的接收、存储与加工的过程。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是三大信息感受、传输和调节系统。而经络系统则是三大信息调节系统之间起到互相联系和影响的更加广泛而且开放的信息网络。人类大脑工作时,大脑的神经细胞会从大脑以外的细胞那里通过三大信息调节系统和经络系统搜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做出判断后,再通过上述系统输出指令,让人体的某些部位做出反应,这一反馈过程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利用生物信息的调控机制,而达到防治疾病的医疗学科就是“信息医疗学”。信息医疗学这个提法,目前所见不多,但在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中,不难看出信息的内涵。例如:

(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等说法都体现了“气”的生物信息作用,而“气”无形、可大可小、可来之迅猛也可去之延绵等描述,正体现了信息放大、倍增等效应。

(2)“天人合一”,即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与天、地、环境信息密切相关;“身心合一”,即认为生理与心理密切相关;“五行生克制化”,是认为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之间存在互相的信息联系和制约。

(3)呼吸吐纳和气功强调的“调身”、“调心”、“调息”、“以意领气”、“意念观想”等,都是用意念和精神因素调节或控制神经、免疫、内分泌和经络等信息系统达到健身、治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西医的暗示疗法、作业疗法、音乐疗法等也都属于这个范畴。

(4)针刺疗法的实质,是一种“信号刺激调节”,将物理刺激转换成能量,产生信息,通过经络信息网的传输,激发或唤醒失去信号联系的组织器官,起到信息刺激调控治疗作用。此外,术者的“意念”及其生物信息,也通过针传递给患者,就更加强了信息的干扰和调控作用。

(5)中药的“四气”、“五味”就是利用气味产生的嗅觉信息和味觉信息,分别由鼻腔内的嗅觉细胞和舌表面的味细胞将信息传入大脑,起到“寒、热、温、凉”及“酸、苦、甘、辛、咸”的调控作用。

(6)推拿手法的机械力,在做功的同时转换成能量,对皮肤表层的感受器产生触觉信息,经不同的信息传递系统传至大脑,起到调节治疗作用。这其中,术者的全神贯注、稳准施力的“人和调节”以及自身的生物信息(俗称的“功”),都能增强生物信息的输注和调控作用。第三章 刃针疗法的治疗作用

作为一种针具和疗法,都有其主要的治疗作用。刃针疗法的主要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产生信息调节

信息医疗学认为:人体物质的多与少、能量的大与小以及信息流固有频率等的改变是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当在机体的特定组织间隙(即经络通道)进行一定量和不同形式的刺激,就可以产生“得气”感(即较强的信息震荡),而对机体起整体调节作用,并通过这种调节而治疗疾病。刃针产生刺激的方式和作用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刃针的纵行切割(起兴奋作用),横行切割(起抑制作用)→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不同信息→通过信息传输系统→经络系统联网→将信息传入有关脏腑→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增强人体对疾病信息的自我调整→通过机体的自组织调控→治疗疾病。

2.刃针的十字切割(弱松解)、米字切割(中松解)、连续米十字切割(强松解)→改变异常软组织的物质结构→疏通与周围正常组织的信息通道→使正常信息指令恢复通畅→恢复生物信息的中断或节律紊乱→物质和能量得以输送和利用→使病变软组织开始重构和调整→治疗局部无菌性炎症→消除症状。

3.如果对经络线上或腧穴上的软组织(主要是筋膜和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行切割,则可产生信息,直接调控经络系统的传输功能,起到信息调节的作用。二、解除过大应力

刃针疗法可以有效解除过大的应力,主要是牵拉应力、挤压应力和内应力。

1.牵拉应力

主要是指肌肉或韧带损伤变性、痉挛或挛缩后,过大的牵拉应力作用于所附着处的末端结构,产生疼痛等症状。刃针很少能切断过于紧张的腱纤维,但可以松解腱纤维之间的过分愈着、切开腱膜、分离病变腱纤维对局部血管及神经束的卡压,并通过这些作用解除过大的牵拉应力,消除症状。对大多数肌肉和韧带附着点的疼痛及继发的肌痉挛及功能障碍,均可通过此法消除。

2.挤压应力

主要是指关节周围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变性、痉挛及挛缩,使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间产生挤压应力;或肌肉损伤变性形成纤维性结节挤压邻近的神经、动脉、静脉等组织;或筋膜紧张、痉挛挤压从筋膜穿出的周围神经;以及损伤变性痉挛的韧带挤压从骨—纤维管内通过的神经、动脉、静脉等。刃针均可通过切割起到松解作用。

3.内应力

主要是指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局部的内压力增高改变;筋膜间室里内压力增高改变;以及关节腔—松质骨—骨髓腔的连锁内压力增高改变等。刃针的减压作用可用以下过程表示,针后拔罐可增强作用。

(1)切割慢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释放过高的内压力→增加血液、营养及氧的供给,排除积聚的代谢物质→加强新陈代谢→恢复局部微循环→解除对周围组织的物理压迫、化学刺激→治疗疾病、消除症状。

(2)切割关节囊→释放关节腔内过高的内压力→继而使松质骨减压→再使骨髓腔内减压→治疗疾病、消除症状。

(3)切割筋膜→释放筋膜间室内过高的内压力→治疗疾病、消除症状。三、产生热效应

该效应主要包括:

1.切割的机械力转换成热能的恢复理化平衡作用

刃针切割的机械力→转换成热能→扩张小血管(血液向松解创面渗灌),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加快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加强局部营养供给、排除代谢产物→改善局部微循环,吸收松解的残存组织→恢复物理方面的平衡,恢复生物化学方面的平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