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9:49:59

点击下载

作者:田元祥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试读:

前言

如何远离疾病?如何摘掉亚健康的帽子?如何才能延年益寿?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在不断地寻找和探索着强身健体、长生不老的方法,“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最关注的话题,且认为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人类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强身健体之道。

当代人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压力,但您是否曾想过,几时许曾有一本书能让自己心灵得到安静,让自己身体得到放松,真正认真地开始审视自己的身体——这台有些超负荷的“机器”,这就是《黄帝内经》。它就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它在促膝长谈中让您认识自己;它在循序渐进中让您轻松掌握养生的精髓;它会让您的内心深处得到一种慰藉。来吧,让我们一起体会养生智慧的真谛,感悟生命健康的魅力。《黄帝内经》是一本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中的经典。《黄帝内经》是一本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融会贯通的奇书,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诀。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时季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论述得非常精深、全面。正是这本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成为中华民族抗拒死亡、抵御疾病、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医学奠基性经典。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作为医学理论之准绳,历久而不衰。《黄帝内经》认为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平衡,只有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人体机能才能够维持正常,生命才能得以延长。古老的《黄帝内经》通过阴阳调和,四时顺养生,体质调养理论,指导您完成人类长寿养生的最完美境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为了让您能直接而快捷地领悟《黄帝内经》中所蕴藏的精髓和玄妙,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本书将原文的深奥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捷的图表进行阐释,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奥理论通俗化,复杂问题具体化,精彩解读了藏象、经络运行、气血津液等知识,并从十二时辰养生、体质养生、日常饮食、起居、四时气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阐释了疾病的病因、病机,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和日常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作为一部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中国式”的养生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千百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东方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才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大法,是适合现代大众多级健康管理需求的养生、防病、康复的宝典,一定可以帮助您颐养生命,防病抗衰,益寿延年。上篇黄帝内经中的生命智慧第一章人人可懂的养生真经解密黄帝内经生命观三大奇书之一——《黄帝内经》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现存最早的医经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大奇书之一。《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

医经是根据人身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情状,用以阐发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线,而度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简言之,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所以称为“经”,是因为它很重要。《素问》《灵枢》构筑内经智慧《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各81篇,合计162篇。两书内容各有侧重,又紧密相关,浑然一体。《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迄今一千七百多年。人是具备气、形、质的生命体,难免会有大小不同的疾病发生,故以问答形式予以阐明,这就是《素问》的本义。《灵枢》最早称《针经》,其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汉魏以后,《灵枢》由于长期抄传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代王冰引用《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同出一祖本。但史料记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但现在却无书可证。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至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半的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做了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同时附加音释,镂版刊行。现在看到的就是此传本。黄帝

黄帝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姓姬(或云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河南新郑县西北),称轩辕氏。黄帝生而灵异。《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黄帝与炎帝都被看做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岐伯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那么,岐伯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岐伯是中国远古轩辕黄帝时期的重要人物,是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述颇多,但多失传。仅留残著,被后人整理编辑成《黄帝内经》,流传至今。因而,他被后人称为中华医学的鼻祖。因《黄帝内经》主要采用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的方式,所以常称其为岐黄家言,进而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传统医学的地位

世界上并不仅仅只在中国有传统医学,与中医一样,古老的传统医学还有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四大传统医学。曾经,它们都有过辉煌与灿烂。3500年前,古印度医学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2300多年前,古埃及医学开始衰败;古希腊医学在现代医学萌芽后也被遗弃。唯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不但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在继续为人们的健康作贡献。

中医学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首,真正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它的医疗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它具有一整套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自《黄帝内经》之后,中医学术虽然代有发展、流派纷呈,医学著作汗牛充栋,然而追溯这些学说、流派、著作的根源,无一不是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帮助人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养生之道。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具有独特理论的中医养生的奠基之作。生命真是从心跳开始吗“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生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但这个定义却抹杀了生命和生物现象的差别,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千百年来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破解它。

●“精”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黄帝内经》认为“精”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原动力,父母精气相交产生新的生命活动。在《灵枢·经脉》中还描绘了胚胎生命的发展过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黄帝内经》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前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前,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统率《黄帝内经》认为“神”是先天之精(生殖细胞精)与后天之精(营养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所以,中医治病时,用观察患者的“神”,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人生天地之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体生长壮老的历程

女性到了7岁就开始发育。14岁时,不但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而且乳房、骨盆也开始发生变化,月经按时来潮,已经基本具有生育能力。21岁,乳房变得丰满,骨盆变得很宽阔,身材和生殖器官都完全适宜怀胎。28岁,是女子生育能力的高峰期,身材也发育得最为饱满和壮实,是最适宜怀胎的时期。过了35岁,女人的生育能力便开始下降,脸上开始长皱纹,伴有脱发现象。过了42岁,生育能力便急剧衰退,整个身体开始日渐萎缩。过了49岁,女人的月经便断绝,再也不能生育了。

男性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一般情况下,男性8岁的时候开始换牙,肾功能很好。到了16岁,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性欲旺盛,可以生育了。到了24岁,性欲稍微平和些,身体比以前变得更强壮,更适合生育。32岁是男人最强壮的时候,筋骨粗壮,肌肉发达,血气旺盛,最适合生育。到了40岁,性欲开始衰退,牙齿开始松动,伴有脱发现象。到了48岁,人体上半部肌肉日渐松弛,面色不如以前好看,两鬓开始花白。到了56岁,血气不如以前旺盛,神经也不如以前灵敏,导致四肢都不如以前灵活了。过了64岁,生育功能便衰竭了,由于肾脏不好,牙齿松动和头发脱落的情况日趋严重,人们开始明显感觉到年老所带来的痛苦。人的生命规律

中国医学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化气与成形总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但在正常生命条件下,为保持其动态的平衡,互为前提,互相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新陈代谢。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

人体具有反应性,是指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应的能力,如冷热刺激的反应、疼痛的反应、呕吐反射、排便反应等。任何生命体都要经历从诞生到生长发育的过程。所谓生长,是指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便随之增加。所谓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长生不老的秘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古人与今人

远古时代,人们的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的方法,饮食、起居、劳作皆有规律,保持形神的和谐协调;而现在的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得养生之道,贪杯嗜酒,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只图一时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于是不是遵循了养生之道。影响长寿的因素《黄帝内经》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能否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在于人们是不是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七情、劳逸、饮食失宜是《黄帝内经》提到的影响寿命的三大因素。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便成为致病因素,例如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灾人祸以及社会动荡、经济状况变迁等,均可引发七情而导致疾病。

作为致病因素的劳逸,是指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简称过劳或过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均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会使人发病。但是,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则能成为致病因素而致人发病。如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者,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困倦、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腹胀、眩晕、耳鸣、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而过度安逸则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和全身虚弱。因为运动太少,全身气血运行缓慢,流通不畅,进而可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

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及气血,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饮食失宜又常常成为致病因素。长寿之道

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怎么样才能健康长寿呢?唯一的方法是切实遵循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提到了五种养生的方法:

一是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

二是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

三是食欲有节制;

四是起居作息有规律;

五是劳作不要违背常度。

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从心理、社会等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才能奏效。四种长寿之人《黄帝内经》把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称为养生长寿之人,其中以真人为养生最高水平的代表。要成为圣贤,就是要从超凡下手,通过心性修养与道德修养,以超凡进入圣人境界。那么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四种人到底有什么标准呢?

●真人

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使精神守持于内,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他们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庄子·渔夫篇》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至人

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调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

●圣人

穿着普通,举动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们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以达到百岁左右。

●贤人

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顺应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精,生命之本“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

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精、气、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家往往把它们与自然界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共同比喻为“三宝”,即“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什么是“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本”。它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根据精的来源和功能可以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叫做“元精”,它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藏于肾,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故《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指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水谷精微,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肺的呼吸调节,产生精微物质,藏于五脏,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可见,后天之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总之,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精不断地被消耗,也不断地得到水谷精微的补充。所以,“精”不仅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的“肾精”。“肾精”的作用

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在生殖过程中,男女之精交合,则产生新的生命。故此精对于每个人本身及其种族的繁衍都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珍惜。气,生命的动力“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气论,并使之系统化,建立了中医学的气论,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从人的生理、病理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保健,无不用气予以说明。因此,气的概念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气的内涵《黄帝内经》中气的内涵基本上是指“有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例如:将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容为苍天之气、天气、地气、风气、雷气、谷气、雨气、寒气、春气、夏气、秋气、冬气、芳草之气、石药之气等。

把人体生命运动中,超出肉眼直观范围而又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物质,也称作气或精气。如:心气、肺气、肝气、肾气、五脏六腑之气、胃气、经气,脉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筋膜之气、清气、浊气等。生理物质为精或精气;病理物质则为邪气。

●气是阴阳交感的产物

人既然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须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阴阳交感的产物,禀天地之气而生,依四时之法而成,是物质世界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的结果。所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人和自然万物一样,因此,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胃为水谷之海,脾升胃降,纳运相得,将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气,靠脾之传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气上输于肺,再由肺通过经脉而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的生命机能来源于人的形体,人的形体又依靠摄取自然界的一定物质才能生存。生命活动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人类必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人体一方面依靠生命机能不断地摄取自然物质并使之转变为机体的组成部分,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发挥生命机能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消耗自己,产生废物,通过汗、尿、便等形式排出体外。气一元论思想

荀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气的观点阐明整个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而《黄帝内经》从自然到人体,从生理到病理,贯串着“气一元论”观点。首先,《黄帝内经》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体)都是由气构成的。其次,《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黄帝内经》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且也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再次,《黄帝内经》认为同样的气,其盛衰、逆乱变化也可以导致身体出现疾病,致病的物质被称为“邪气”。最后,《黄帝内经》通过精明、五色、脉象、形体等来了解、把握体内气的运动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这是荀子气一元论思想的理论。

●真气

真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能推动、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黄帝内经》中没有“元气”这一说法,但所言“真气”表明了同样的含义。《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真气在循行过程中,外而肌肤腠理,内而五脏六腑,无处不到。经过人体各脏腑、经络及体表组织,以发挥其生理功能。真气的生理功能作用,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

●宗气

宗气又名大气,是聚于胸中之气,为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宗气对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具有推动作用,故《灵枢·邪客》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贯注入心脉之中,帮助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即“助心行血”。所以气血的运行与宗气盛衰有关。《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所以临床上常常以“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旺盛与衰少。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会引起血行瘀滞,所以《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化生为血,营气与血可分而不可离,故常称“营血”。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在外者属于阳,在内者属于阴,故又称“营阴”。营气注入脉中,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故《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循经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营气是由脾胃中水谷之气所化生,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

●卫气

卫有“卫护”、“保卫”之义。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行于脉内的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又称“卫阳”。其活动力强,流动迅速,故《素问·痹论》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由水谷精微化生,运行于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一般而言,其运行路径,即营气运行于脉内,卫气运行于脉外。神,生命的灵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什么是神

在传统养生理论中,“神”是生命的灵魂。它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了在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狭义的“神”为心神,藏于心;广义的“神”,为脑神,藏于脑。

广义的“神”,既包括心神,还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容。脑神是各神之首,精神、意识、思维、知觉都是在脑神的作用下产生;心神、肝魂、肺魄、肾志、脾意亦在脑神的作用下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关节的活动、皮肤的感觉、眼、耳、鼻、舌的作用同样都离不开脑神。神的功能

中医认为,“神”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内在活力。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逐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养生理念。中医没有解剖学基础,因此,中医对神经的作用与分布只能作出概略性的说明与推测。比如,中医认为“神”可以调节人体形体的动与静,精神的兴奋和抑制,情绪的喜、怒、哀、乐、爱、恶,个性的刚与柔、静与躁,身体的屈与伸等,这都是“神”的调节与控制功能。此外,中医还认为“神”可调节阴阳,而阴阳在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理论中,被看做是生命物质运动对稳定平衡态的偏离。调节阴阳,即调节生命物质运动对平衡态的偏离,这刚好也正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的物质基础

中医认为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总之,“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三者之间具有互相滋生的内在联系:精充气足则神全,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的状态中运行。第二章平衡阴阳的养生经获取健康智慧的金钥匙神秘的阴阳“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宝命全形论》阴平阳秘“阴平阳秘”中的“秘”,指固守、固密。人体阳气有向上、向外发散的趋势,“秘”就是要守得住,不能妄发。“阴平阳秘”中的“平”,指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指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阴平阳秘”,指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阴阳平衡《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一样,也存在着清浊、升降、出入、动静、化气成形等各种对立属性的物质及运动形式,即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从而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也就是取得了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就人体机能的兴奋与抑制来说,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白天阳气充盛,兴奋机能占主导地位,因而工作、学习精力充沛;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机能占主导地位,因而进入睡眠状态。正是由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盛衰更替、相互制约,才使兴奋和抑制取得协调和统一。

●阴阳失调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正邪抗争的过程,正邪抗争就会导致阴阳失调。若一方过于强盛,则另一方被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一般称为“制约太过”,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若一方过于虚弱,则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相对偏亢,一般称为“制约不及”,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相互维护的关系,“阴平阳秘”即告瓦解,生命就会终止。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的互相制约和相互消长,保证了事物经常地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即阴阳调和。只有如此,生物才有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过程。“阴平阳秘”,即是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并非仅是数量上的绝对平衡,只是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已。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制约失控,相对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阴阳出现失调,产生疾病。协调阴阳

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生理性阴阳消长,需要通过养生保健和饮食来协调,使其保持相对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

阴阳调和之人为平人,即健康之人。而一旦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当阳胜过阴的时候,会使血脉流动急迫,甚至令人发狂;当阴胜过阳的时候,会使五脏不和、九窍不畅,进而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由于疾病之因在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和养生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当阴邪之气侵害阳气之时,阴精就化为阳气,补充阳气;当阳邪之气侵害阴精之时,阳气又会起卫固阴精的作用。解密阴阳五行的奥秘“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因此,单一事物就无法定阴阳,总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即随着划分前提和依据的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变化。

●阴阳对立、消长和转化

阴阳两者的性质是对立的,比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等。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阴阳互含互藏

阴阳互含互藏不仅是阴阳依存、互用、消长、转化的内在基础和根据,也是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的内在动力机制。由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因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合,而万物化生。

●阴阳相互依存

对立的阴阳双方彼此依存。《灵枢·五变》云:“夫柔弱者,必有刚强。”柔为阴,刚为阳。柔与刚、弱与强,相反相对,又相互依存。阴阳属性双方,既对立又彼此依赖,最为关键的是要达成一种稳定平衡状态,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生、发展、变化。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五方说”和“五材说”等演化而来。“五方说”源于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地理观,即天圆地方,方就有中心和四个方向,这5个方位分别与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按“天干”顺序排序,得出5个方位的相应镇物,保证各方安宁。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发展为“元素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乃是五种物质元素,是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五材说”的出现,说明了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元素的结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事物的整体联系,这是五行学说很大的发展。

●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吸纳五行说的理论根据即是“天人相应”论,它认为人的形体生命源于自然界,其生存活力也取自自然界的养育。

●五行与四时《黄帝内经》中,对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虽按常规仍称四时,但从一年中气象与物候变化的实际情况,把一年分为五个气候节段,即在春夏与秋冬之间,加一长夏(亦名季夏,即阴历六月),这五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春为风,夏为热,长夏为湿,秋为燥,冬为寒。

●五行与阴阳《黄帝内经》中直指五行之阴阳属性者,唯《素问》运气诸篇之天元纪大论云:“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指五运所主,亦主五时,应生长化收藏,故按五时之阴阳属性,亦即五行之阴阳属性。人体内的“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也就是阴阳二气相媾,形成了生命体。生命体形成之后,阴阳二气存在于其中,相互滋生、相互转化,又相互斗争。人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黄帝内经》不仅将人体看成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还将每一个脏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体现在人体内的每一个层次。《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心、肝、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这五大系统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体,又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协调、抑制,在相对稳态的情况下,各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阴和阳是相和的,二者之间无限可分,可互相转换化、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这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反相成的。阴阳要平衡,防止两者的偏盛和偏衰

由于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偏胜必然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会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

阳偏盛时多见机体的机能亢奋、代谢旺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阴偏盛时多见机体的机能代谢低下,热量不足。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阳虚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阳虚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的缘故。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不能很好地滋养、安抚人体。阴虚一般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从外形和神态看体质

阳性体质:性格比较急,也就是脾气大,容易发火;说话声音洪亮、清脆;气色较好,脸色红润有光泽,舌苔颜色鲜红;体型一般比较清瘦,但是精力旺盛,骨架偏小,实际体重要比看起来重,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身体很“实”。阳性体质的人唾液分泌旺盛,经常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一般坐姿不固定,身体爱摇来摇去,安静不下来。阴性体质的人不喜欢空调房间,即便是夏日也会觉得不适。

阴性体质:面色比较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声音有时候含糊不清楚;一般看起来偏胖,但实际体重要比看上去轻,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虚重”;动作比较缓慢,容易感觉到疲惫等。第三章认识疾病的来龙去脉发挥身体的自愈之道人为什么会得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自然界与发病

在春秋时代,对于四时气候和疾病的关系已有所认识。到了战国时代,特别是《黄帝内经》认识到:人生活在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的产生和变化无不与其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是指自然界而言。《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指出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说:“天食人以五气”。自然界有四季的变迁,风、热、暑、湿、燥、寒之气候更替。人对正常的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故不病。只有在时令气候异常:太过和不及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疾病。六种气候被称为“六淫”。情志与发病

关于情志的异常主要是所谓“五志”即怒、喜、思、忧、恐的过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灵枢·本神论》则认为:“怵惕思虑伤心,忧愁不解伤脾,悲哀动中伤肝,喜乐无极伤肺,盛怒不止伤肾。”可见这种情志变化固定伤害某种脏器的说法是不统一的。体质与发病

体质是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性。在体质分型上《灵枢·寿夭刚柔》说:“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即人们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显示出刚柔、强弱、高低、阴阳等机能与形态上十分显著的个体差异。《黄帝内经》还认识到,体质与病因关系很密切,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不同,例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的体质按五行分为五大类二十五小类,并指出了各种类型的人所易患之病及其发病时间。《灵枢·论勇》说“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等。不同体质的人对于相同的致病因子的耐受性不同。人的易感性和耐受性有如此大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体内脏腑的大小、强弱、厚薄决定的。《灵枢·本脏篇》说:“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邪气侵入人体以后,常随其人体阴阳的盛衰,或蕴而为热,或化而为寒等。《素问·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由此可见,人的体质不同是“其病各异”的主要原因。六气异常生六淫“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素问·五运行大论》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为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对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认知下,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它是用来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是古代用以解释宇宙变化规律的一个哲学概念。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这六种正常的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人依靠自然界的大气、水谷之气而生存,并循着四时气候变化、生长收藏规律而生长发育。当气候变化异常,破坏了正常生理活动发生疾病时叫做“六淫”。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认识到六气的变化特点,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使人生病。什么是六淫

自然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遽(如暴冷、暴热等)都会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由此可见,六淫是超限度的六气,淫,有太过,浸淫之意,泛指反常,这是最基本的。其次,能否确定六淫,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气候的异常变化致人发病固然应该称其为六淫,但是气候变化基本正常,也会有人因适应能力低下而得病。此时,对患病机体来说也只能将正常的六气变化称为六淫了。六淫致病的特点

六淫病邪都是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易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淫可单独侵入人体而致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

六淫致病,侵犯途径多从肌表,或者口鼻而入,或者两者同时受邪。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种病理反映,这五种病理反映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之六淫致病相似,但究其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由内而生,故称为“内生五邪”。风邪,百病之长“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素问·风论》什么是风邪

自然界的风是一种无形的流动的气流,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为病称为外风病。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故风邪引起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风邪的性质与特点

风邪是一切疾病的始因。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征。风邪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风邪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其致病具有类似摇动的症状。有许多症状是属于风邪所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临床上见到的眩晕、抽搐等均可归属此范围。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中说:“风为百病之长”,指风邪致病极为广泛。具体而言就是因为六淫中的寒、湿、暑、燥、火多附于风来侵犯人体致病。临床上常见依附于风的病证有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至唐末时期,对风症的认识有所扩大,包括了外风和内风诸证。

外风邪侵及人体肌表、经络等所致,如伤风、风痹,风疹块等。伤风:恶风、头痛、鼻塞、有汗、发热或不发热,苔薄白。治疗宜解表祛风。风痹: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治疗宜祛风通络。风疹块:肌肤原有湿热或胃肠有湿热,又外感风邪,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湿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形成奇痒无比的风疹块。

内风主要症状为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等,症状变化大,且具动摇的特点,也称“风主”。可因外感发展,由表及里引起,也可因内脏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等。寒邪,易伤阳气“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痹论》什么是寒邪

寒者,冷也。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为冬季的主气,故在气温较低的冬季,人体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常易感受寒邪。寒邪的性质和特点

寒邪与热邪相对,故寒邪属于阴邪。人体的阳气本可以制约阴寒,但阴寒之邪偏盛,则人体的阳气不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被阴寒之邪所伤,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寒性凝滞而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之气血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寒邪侵犯人体往往会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痹症中的寒痹,寒邪偏胜,故关节疼痛剧烈,因而又称为“痛痹”。

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故寒邪侵袭人体可表现为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的特点。

常见的寒症有内寒和外寒。外寒,寒邪由外侵入机体而致病,称为外寒。外寒病根据寒邪侵犯的部位深浅,有伤寒、中寒、寒痹之别。内寒是因为阳气虚弱后各脏腑功能低下、衰退而出现阳虚里寒证。暑邪,盛热阳邪“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什么是暑邪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称为暑病。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与温是同一病邪,发生在夏至之前者称为温病。而暑病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而且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这在六淫中是独有的。暑邪的特点及暑症《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指出了暑邪的性质。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主升主散,加之在炎热的环境中出汗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津脱。

暑多挟湿。暑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热湿气弥漫空中,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因而临床上除有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还可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暑症按病情轻重可分为伤暑和中暑。伤暑一般病情较轻,症见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治疗时宜清暑解表。

中暑则属重症,症见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发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疗时宜用芳香开窍之品,醒后用甘寒清热之品。湿邪,秽浊阴邪“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什么是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乃夏秋之交,此时阳热下降,水汽上腾,氤氲熏蒸,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病。此外,居处潮湿、以水为事、淋雨涉水等均可成为湿邪致病的途径。内湿多见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湿邪的性质和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属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犯人体,留滞脏腑经络,因其为有形之邪,故最易阻滞气机。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沉重、重着的特点。“浊”,即混浊、秽浊之意。指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

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性黏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致病多可见到黏滞不爽、黏滞不清的症状。二是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常见的湿病

●外湿

包括伤湿,湿邪伤表,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困倦乏力,胸闷,苔白滑;湿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难以转侧或肿胀。

●内湿

包括多见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则表现为胸闷、恶心。口淡、口黏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

●外湿与内湿的关系

湿邪所致的外湿病与脾虚生湿引起的内湿病虽然成因不同,但在发病中常相互影响。湿邪入侵会影响脾的运化而导致湿自内生;而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常易于感受湿邪。燥邪,干涩之病“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素问·五运行大论》什么是燥邪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所以,燥,是秋天的主气,大凡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人如果感受燥邪而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这便是外燥病。燥与湿相对,多易伤津。燥邪的性质和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干燥;涩,涩滞。燥邪,其性干燥,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利的症状。

燥邪伤肺,使肺阴受到损伤,宣降失司,甚则会损伤肺络,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的现象。由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燥邪自肺影响到大肠,则可出现大便干燥不畅等症。常见的燥病

燥邪为病,可分为外燥和内燥,由于相兼的寒热邪气不一,外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

●温燥

燥而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症见发热、恶寒、咽痛、苔薄黄而干等。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凉燥

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口干咽燥等。治宜宣肺解表。

●内燥

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症见口渴咽燥、干咳、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舌苔薄而无津、脉细涩、治宜润燥。热邪,火热阳邪“阳胜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什么是热邪

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热一般旺于夏季。热邪为病称为外热病。中医学中与热邪相近的病因名称还有温热、火邪等。其实都是指热邪一类,一般认为,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故常统称为温热之邪,火热之邪。

当然,就广义的热与火而言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来说,热归属于邪气,而火既可指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称为“少火”;又可指火热之邪,称为“壮火”。热邪的性质和特点

●热为阳邪

易伤津耗气。热邪伤人临床上常表现出高热、恶热、面赤、脉洪数等症状。

●热性炎上

火热有燔灼向上的特性,故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其症状多表现在人体上部。

●热邪易生风

即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发肝风内动的病证。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盛时使肝阳亢奋,进而肝风内动。由于肝风因热甚引起,所以又称“热极生风”。

●热邪易动血

火热之邪不仅易引起热极生风,而且还易于影响血液的循行。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的血脉。轻则可扩张血脉,加速血行;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的病证。

●热邪易忧心神

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性躁动,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躁狂不安等症。

●热邪易致疮痈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从而发生疮疡痈肿。外避邪气,内守精神“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素问·刺法论》什么是正气

所谓正气,即指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气不足是发生疾病、肥胖和衰老的基本因素,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正气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脾胃滋养全身的功能;肾中精气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卫气的护卫肌表和驱邪外出的能力;经络系统调节机能平衡的生理功能等,均属于正气的范畴。正气可抗邪《黄帝内经》中有两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正反两个方面述说了人体的正气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体内存有旺盛的正气,邪气就不容易侵犯。

具体来说,只要人体内存有足够的抵御疾病的能力,任何致病因素都不足以损伤我们机体的健康。“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必定是由于正气之虚弱。这两句话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即正气强就不容易得病,正气弱就容易得病。在这里,正气是起决定作用的。

●防御作用

正气对邪气有防御作用,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邪气侵袭人体,机体的正气无论强弱,都会与之相抗。如果正气强盛,抗邪就有力,则病邪难以侵入而不发病。正气抗邪的作用还表现为疾病的不药而自愈。由于邪气的致病作用,造成了机体的阴阳失调,处于病态,如果其失调的程度仍在正气的“自和”能力限度之内,一些疾患是可以无药而自愈的。

●主导作用

正气还有主导作用。同一邪气侵袭了不同的人,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却不发病,说明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例如,《灵枢·百病始生》中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因此,健康的人们是会懂得调养身心、养足正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