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斑斓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20:25: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泽武

出版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习的斑斓世界

学习的斑斓世界试读:

序一

作为中国华德福教育先驱者之一,泽武为介绍这个教育而再次著书,这是极为重要的事。他的这本出版物是对这一新教育的总体概述。

在这本书中,他以一种特别的华德福教育视角引起读者对中国华德福教育实践的关注。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视角,这是指主课或者板块学习的方法。它是施泰纳(Rudolf Steiner)博士在百年前建立华德福学校时发展出来的教学方式。

与通常所有重要的发明一样,板块学习方法事实上并不复杂——从某个年龄段开始,学生们在上学期间,在清晨最开始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学习同样的主题内容,这样的学习一直持续三到四个星期。

为什么一个十分简单的东西在教学中会获得如此成功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时间的时代。通常人们会认为,先进的技术会让我们节省时间,但是事实上,比起以前的生活方式,时间似乎在一点一点减少。就如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抱歉,没时间。”而教育也是如此。在古代的教学中,一个内容往往需要一整天时间,如今我们的学生却要保持每四十分钟一节课这样的节奏。众所周知,这样的节奏不足以让人深入到任何一个主题,这样的时间表只能让孩子或学生不去与他们所学的东西建立密切的联系。当然,有的时候,充满热情的老师出于对这样的情况的不满,会自发尝试去安排连续两个小时的学习,但是毕竟不能对这种不健康的课程进行大的改革。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每天拥有整整两个小时来发挥你的课程的老师会怎么样?

有的人会说,时间太多了,我需要准备很多内容。对,因为你有两个小时可用,你不仅仅要准备内容,你还要有能力“创作”时间。所有人都会明白两个小时里做同样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需要能灵活地掌握时间,就像一位音乐家进行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运动和引起注意力的活动,同时相应的也有放松的时间,放松加上活跃。这样做,它代表着孩子们是有兴趣全面参与学习的,也使孩子们能够消化他们的学习内容,而非单纯地储存。

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这也意味着老师需要对他们要教的课题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兴趣也自然鼓舞孩子们参与其中。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就开始拥有了艺术化的教育,或教育是一门艺术的理念了。

现在请想象一下,这样的事情每星期不止发生一次或两次,而是天天如此!这样一来,教育就会变得深入且有热情。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教得更多,成果也更好!

主课中的间歇也是教学的艺术之一,包括夜晚的沉睡,以及课程板块的转换。想象一下吧,一位老师会说:“亲爱的孩子们,我们明天再继续吧!”一节课在期待的眼神中结束!看起来上课花了不少时间,而我们却要毫不犹豫地说,主课其实是把“偷”到的孩子们的时间都还了回去!因为课程在孩子们心中会继续发挥作用。

泽武在这里试图把这个节奏和时间的艺术表达出来,通过这本书所涉及的主课教学内容展示出丰富课程的全景和不同的可能性。这是一弯教学的彩虹,具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色彩!

主课大有魅力,但也不是包含一切,有些课是不适合主课板块方式教学的,比如运动和体育,它们是身体性的活动。我们的身体在一段时间后会使你觉得你需要另一种活动了。

另外,艺术课程最好还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周一次或者两次为好。外语课、数学课和计算课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安排是合理的,同时在主课内容中也设置数学教学或算数板块即可。

在主课中进行教学设计,甚至产生一个学科或专题,同样有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书作者设计了一门主课,主要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地理。丝绸之路这个无限丰富的主题,不仅仅是为在主课中学习,我们会为孩子和学生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他们会爱上学习从而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主课本则是主课的另一种展现形式。这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同样给我们机会消化教学内容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意味着我们反复使用自己的课本作参考。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课本,而不是把拥有“罐装”知识的课本交给他们。让孩子去创作,去创造!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教育变成一门艺术,这意味着当孩子和学生被这些活动吸引时,是整个人都被吸引,这是现代精准的神经学教导我们的:在做艺术活动时,不仅是大脑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大脑系统都很活跃。这样的活动让人类变得更聪明!

而那些认为这样的教育是奢侈品的人,我们要告诉他:这是教育的必需品!

而这种“新”形式的必备要素是老师。在华德福学校中,老师是一种新的需要更高责任的工作的代名词。因为教学不再简单解释或按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去教。这时你是古时候的老师——大师。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大师!大师会按需要去创造。他们决定教学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的是对教育有绝对热情的人。百分之百的投入,它意味着你热爱课题,也意味着你要对你的孩子或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负责任。走上这样道路的老师,会经历一个显著并奇妙的事实:他感觉自己富有活力,而不是筋疲力尽。

许多中国的华德福老师有着这样美妙的生活诀窍:在工作中充满精力,全神贯注地去投入到他们所热爱的这一美好的教育事业。

让我骄傲的是,泽武——这本书的作者,便是他们其中的一位!Christof Wiechert(克里斯托夫·维歇特)(瑞士歌德大殿教育部协调人)

序二

聆听大树的心跳 和花开的声音

近年来,在我国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中,华德福教育的兴起,构成了一种值得认识的教育现象。目前(2016年)全国各地的华德福学校和幼儿园约有400多所,它们的源头母校,就是本书作者李泽武任校长的成都华德福学校。《学习的斑斓世界——华德福学校的主课课程》这本书所展示的,是该校领头者以及老师们的课程和教学实践,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教育奇葩五彩斑斓的新鲜面貌。

虽然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已有长达百年的历史,影响遍及世界各地,但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对这一始于德国的新教育还比较陌生。德意志民族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教育家,如被誉为“现代学前教育鼻祖”的福禄贝尔,奠定现代大学制度的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洪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被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赫尔巴特,等等。他们在18世纪、19世纪构建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校制度,主要基于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模仿大工业生产,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集体化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中心,形成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在大规模普及教育、培养大批具有相应素质的劳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今天被诟病为“教育工厂”的异化现象:功利主义、技术主义成为主导价值,学校沦为贩卖专门知识、实用技能的场所,从而迷失培养完人、全人的教育目标。过度专门化、技术化的分科教学,则割裂了客观世界、儿童和教育的整体性。

1919年,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施泰纳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和华德福教育,是当时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在国家化、科学化的主流教育之外,开辟了新的生长方向。华德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按照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重视真善美结合和身心灵统一的全人教育,从而唤醒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引导人的自我发现,给自己生命以意义和方向。它将儿童的生长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一个七年,在儿童出生到大约七岁换乳牙之前,对儿童的教育以滋养生命力为主,“善”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第二个七年,从七岁到青春期(一年级至八年级),儿童的成长主要在于感觉的发展。他们通过感觉来表达和体验心灵中细腻的感受,是实行“美”的教育的关键时期,而过于理性化的教育往往是徒劳的。第三个阶段,从青春期到二十一岁,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抽象思维、个人的判断力和独立思想,渴望探索自然的真理。此时的教育以实行“真”的教育为主。从而使人的身、心、灵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施泰纳写下这样的诗句:怀着崇敬接纳孩子,带着爱去教育他们,护送他们踏上自由的旅程,宣明了这样的主旨。

因此,华德福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内涵、课程和教学、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与公办学校完全不同。依据儿童发展的内在秩序,华德福教育重视艺术教育,从体验和感受入手,通过各种手、心、脑整体参与的活动进行学习,崇尚自然的和比较“原始”的教育,如手工、木工、表演、舞蹈、美术、园艺等,重视观察和审美感受,例如拥抱大树,聆听树的心跳。华德福教育明确反对儿童过早使用手机、玩电脑、看电视,努力避免让技术剥夺孩子的童年。而且,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没有主流学校的教科书,也不进行考试,使儿童免于分数、排名的压迫和恐惧!这在今天的中国,的确不同凡响。课程设置的重要特色之一是主题板块教学,即用3~4周时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的密集教学。从一至八年级,总共大约有80个板块,涵盖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舞蹈、园艺等。实行老师包班教学。显然,华德福学校的学习要轻松、有趣和快乐得多。它吸引了越来越多摒弃应试教育的高学历家长,他们争相将孩子送来学习,甚至自己举办华德福学校和幼儿园,以满足这一教育需求。家长与学校成为联系紧密的文化共同体,协同支持、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家长、孩子和学校共同成长。这是华德福学校的另一个奇观。

可见,无论是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华德福教育对于公办学校正在开展的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价值。中国华德福教育的生长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历程,从中国和世界华德福教育的成效来看,它优于主流教育的品质是确凿无疑的。华德福的教学模式经百年磨砺已非常成熟规范,一招一式均有出处,与那些需要从头探索的教育创新相比,更易于学习和推广。但是,这或许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在如何应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如何保持创新和变革的敏感方面,面临内在的挑战。不管怎样,在本土环境中逐渐实现华德福教育的中国化,这一探索已经起步。可以设想,假以时日,经过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中国华德福教育之花将会盛开,呈现更为绚丽烂漫的面貌。杨东平 (二十一世纪研究院)

序三

在以追求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当代教育背景下,在浮躁与急功近利成为“时尚”的今天,华德福教育像一朵静静绽放的幽兰,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践行着自然与古典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贴近儿童内在发展轨迹的方式近乎顽强地守护、缓慢地诱导并一点一滴持续地成全着儿童的天性,在现代教育喧嚣的世界中安静地散发出独特而沁人心灵的芬芳。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精神整体性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华德福教育认为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教育是基于对人的天性及本质全面观察和认识基础上,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动。华德福教育遵循人类发展的天性和规律,通过独特的方法和渠道,在深入的体验和审视自我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对每个学生的生命本质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以学生的意志、感觉和思考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帮助学生各方面平衡和谐地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独立思维的人。

泽武兄是国内华德福教育的先驱者和主要开创者之一,在华德福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十几年,颇有心得。他将古希腊精神、德国古典传统的脉络,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将理论和教学实证相印证,努力践行华德福教育的精神,弥补现代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之不足;既突出了“强调人、成为人”的华德福课程内涵,又清晰展现了“中西融通”的中国华德福课程的落地与探究,乃至转化。如植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测量、历史、戏剧、游学等,多学科交织,以一个学科知识为切入点,与本地文化精神相联系,带动与其相关的周边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将知识系统、全面地吸收。

众所周知,华德福教育没有统编教材,只有可以依托的大纲。大纲的主线是孩童的意识发展,从时间上来说是从远古浩渺到现在,到未来;空间上说是从眼前出发,到广袤宇宙。而《学习的斑斓世界——华德福学校的主课课程》是泽武兄多年教育实践和经验所得,并以教学板块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华德福大纲式的教学成果结晶,以期让大家对华德福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特点有一个全面了解,这在国际华德福教育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开创性和总结性著作,不管对华德福教育体系内的教师和家长来说,还是对现代教育体系内的教师和家长都具有指导和启发作用。

泽武兄秉承“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之精神,将他十几年的宝贵的教学经验无私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衷心祝福泽武兄和他的同行们富于爱心的探究与持续而辛勤的努力,能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让华德福这株幽兰“扬扬其香”,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为今日中国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序四

人智学为基础 愿课程计划成为每一位 华德福教师的艺术创作

这些年来,华德福教育在华人世界开枝散叶,获得许多回响,在台湾、香港、中国大陆,都受到大群大群的家长、教师及孩子们的欢迎。在台湾,连公立学校也陆续热情地推广或转型成华德福学校。到底领受了这么多人钟爱的华德福教育在做些什么?教些什么呢?其课程内容的特色是什么?如果有个人或团体,或学校也想施行华德福教育应该如何着手呢?有什么人可以帮忙解说?有什么数据可以参考呢?其实,在西方世界,有近百年历史的华德福教育有许多可供参考的资料,然而,大部分资料仍停留在西方的语文世界里,等待翻译。而在华语世界里,可以解说的人很少,可以拿到手的数据很少!其最大原因是,懂得华德福教育的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仍多回旋于教学现场,忙着预备,忙着创造,忙着将理念转化成实践的课程,忙着滋养儿童,忙着与家长沟通。而真的,谁能为华德福教育开讲说明呢?

泽武校长是个有心人,在大家仍多忙于开拓空间、建置华德福教育之际,他奋勇地以经验者的身份,将自己的所学、所实践,及所悟逐一汇整,今不吝惜地与大家分享,其精神实在令人惊讶与赞叹!

在台湾的教学现场,身为华德福的先锋之一,二十多年来,教学工作、行政事务、实践与检讨;加上许多从不同角度观看与感受华德福教育的人,教师、家长、儿童、社会各阶层的反应、意见与种种相关细节,我总是怀着敬畏的心面对……如今泽武校长领头出课程书,我的心中有很大的触动!泽武校长实在有作为!有大勇气及冒险的精神!做这件事,应该是在既有的庞大工作上再加艰难的一桩挑战,但他似乎是甘之如饴地扛上肩头!

华德福教育是一个在欧洲的历史、文化与宗教环境脉动中孕育出来的对于未来人类应该如何透过教育、经由启发,以至个别的儿童能够全人地开展自己内、外在的本质精髓与能力特质的教育。而华人自己,也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的绵延发展;在教育上,更是早有自己独创的见解、表达与施行,华夏文明在世界史上也是个大巨人!如今,遇见了华德福,我们自然以我们的成长背景洞见华德福;而实践华德福时,许多教师自然坚信怀抱“本土化”进行教育改革才是正确的方向;因此,这本书,如何能既融合又离析地搓揉出华语世界的华德福教育课程,应当是一项被要求很高、期待很高的艺术任务。

今年(2016年)暑假,黄皮书The Educational Tasks and Content of the Steiner Waldorf Curriculum(《施泰纳华德福课程的教育任务和内容》)的编者马丁·洛森来台中与台湾的华德福教师进行课程研习。在他回答台湾教师的问题中,有两个概念我认为非常值得所有教师及阅读本书的读者作为参考。一是,如何使用他的大纲课程书;一是,在课程“本土化”时教师应该注意什么。他大约是这样回答的:在开始一所新学校,当对于华德福课程还不够清晰、还没有完整的课程发展图像时,这本书是很好的立基点。但是,使用三年后,你一定要问自己:我真的要完全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吗?而对于课程“本土化”的议题,他说,从鲁道夫·施泰纳的人智学角度,人类发展不分国家、种族、血统,是宇宙性的;换句话说,华德福教育重视的是宇宙观,而非世界观或地域观。因此,谈论课程“本土化”时,最重要的,必须确认两件事:一是儿童喜欢,一是契合儿童适龄发展的本质。而想要认知与意识儿童本质,归根究底,必须深度地认识人智学;当真正地理解了人智学之后,每一位教师就都有可能揭开华德福教育的奥妙之处。林玉珠(台湾磊川华德福实验教育机构 校长)

自序

五彩斑斓的学习世界 ——华德福的主课 课程简介“华德福不考试,没有教材,听说实行的是一至八年级一直带班的主班制度。那华德福学校一天到晚究竟在做什么?”“上这个学学啥啊?听说什么都不学,只知道玩!”“华德福理念很好,但是毕竟是西方来的,在中国行不行喔?”“真的能够愿学乐学吗?”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的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从1919年开始已经接近百年,在华语世界也有二十来年的历史,它是全世界非宗教、非主流教育中最大的一支,她在不同文化中扎下根,散叶开花,这足已证明她的理念、实践,得到全世界不同文化的认可。但它对中国人来说还算是新鲜的教育,以上问题从我们国内的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成都华德福学校开办起,就被人反复问及。海内外众多华德福朋友在国内进行了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现在是尝试给出一个答卷的时候了。

我敢说这是全球华德福世界第一本这样的书。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给华德福教师作一点参考,也能给其他教育同行一些启发——如果能够的话。学校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课程。教育理念是那颗北极星,而课程是一艘船,承载着朝向那颗星星的教与学的实践。对教育教学书籍来说,没有比能较完整呈现真实课程内容更有说服力的了。华德福教育虽有国际大纲,也有不同国家的大纲,还有不同科目的教学指导和年龄特定阶段的说明,以及个案探究,但如何把基本理念和课程大纲,结合到具体的实践中,以及一些教学中的基础思路和要素在具体教学,特别是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是极富挑战的。理论容易空洞,单独的教学案例又不足以给出整体的脉络和整体的方法。这本《学习的斑斓世界——华德福学校的主课课程》就尝试把华德福课程的丰富多彩、学理的条络清晰、实践的无限创造等特点通过自己以及中国华德福老师相关同事们创造性的、扎实的工作案例展现出来。

在全球,华德福教学总体按西方学制设定:一至八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此阶段为华德福的小学阶段(Grade School);九至十二年级为高中阶段(High School)。华德福教育一开始从理念到方法就有很多创新,其中主题板块教学,就是一个例子。它的重要性,亲爱的克里斯托夫老师(Christof Wiechert)在书序中谈到不少。它用3~4周时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密集教学。它的好处是努力调动各种相关教学内容和科目,让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然后再让其沉睡,搁置,甚至遗忘,后再唤醒学习,像一棵树一样螺旋生长,一如教育本身。举个例子,植物学习,有植物观察、知识传授、诗歌篇章学习、艺术体验、实践活动等相关内容。如此立体地学习,孩子们自然学得丰满、深入。到下一个板块,也许在下一个学期,经过一段时间内化,遗忘,相关知识、体验会被再次唤醒。

一至八年级阶段,总共大约有80个板块。本书分为上下两册,除简介、总论外,一至八年级,在每个年级中,我尽量选取4到5个代表性主题教学板块或板块中重要的内容、活动,展示给大家。每个内容约5 000字。如果从朋友们较熟悉的学科角度来说,这些板块涵盖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舞蹈、园艺等。除此之外,我也试图选取了华德福独有的一些科目作介绍:湿水彩、形线画、优律司美等。上册主要是本书简介、总论,以及三至七年级内容板块共计18个,分别是创世故事、

测量板块

建筑板块

农耕板块

本地地理历史

人与动物

分数板块

书写历史与书法教学

历史教学与古代文明

奥林匹克

植物学习

秦汉与罗马

岩石与矿物

商业数学

、乱世与盛世、营养与健康、丝绸之路游学、戏剧教学;下册主要是一、二、七、八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及一些相关有特色的专科课程介绍。

本书每个板块大致结构是这样:华德福教育认为孩子的每个阶段发展都有绝对不同的意义和相互联系。在孩子的身、心、精神发展的基础上,每个板块最开始大致都会谈到孩童的基本发展,并把它作为课程的前提;之后会谈到相关学科的学科精神,以及学习内容对孩子哪方面发展影响最重要,即是对他(她)生命力的构建,还是情感的塑造,抑或是自我的培养,还是身体本身的健康关联。之后的内容便是实际的例子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面大多数内容,我都在教室里实践过,有成功的事实,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没有直接参与教学的内容,也绝对是我亲爱的同事们所体证过的。我开始是希望我来主编这本书,因为内容太过丰富,大家都实在太忙,太累,我等不及了,于是就不揣冒昧地写开了。若将华德福的主课教师这个职业坚持做下来,我的说法是“不是专家,也是半个专家”!20多年的教学相长,给予我信心学习和研究,也给了我许多灵感与启发;而课程的丰富性,给我带来通泰感;反思与深入,使我认识更深刻,思想更饱满,写作更有力。我对这本书的写作也有自己的要求:希望写出来的理论是有自己心得的,尽量平实一些,主题板块都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课程综合广度,以及实践创新维度,更重要的是体现对孩子发展关爱的热度,力求尽量有面、有点、立体、全方位;同时也希望本书在实践操作层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指导。在观点上,我更希望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深度,也希望内容感性、“性感”一些,使读者读起来有趣味,毕竟学习不仅仅是“苦作舟”,华德福教育更不是把人搞得面目皆苦。想法毕竟只是想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囿于本人的识见,博大深邃的华德福教育我只略窥一二,惶论堂奥。这是真心话。不管怎样,我愿努力,总得有人先行一步,也希望本书“下册”更上一层楼。“学海无涯”,教无定方。这只是我本人以及众多在中国实践华德福教育的朋友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华德福教育第一条“黄金律”就是学习与教学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所以这里的想法和例子完全不是定论,更不能在教学中“依葫芦画瓢”就万事大吉。壮族刘三姐唱“山歌本是心中出”,言朴意长。华德福教育要求的是您的想象力、创造力、真理感。内在没有一种自由,这些都无从谈起。无论怎样,在内容中您会看到孩子所展示的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智慧与性灵。当然还有老师、孩子在进行黑板画、蜡块画、水彩画创作时所呈现的作品的美,叹为观止的美!

本人19岁从教,在公立学校教学12年,到英国学习两年,后参与创办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现在华德福教学14年,既是老师,也是管理者,更是一名父亲。我深感个人认识与体证之局限,教学事业之永恒。写作《重新学习做老师》(原书名《我在英格兰学师范》)、《为未来而教》两书时,我多是从对文化和教学的感受入手,当然,也有感动和感激。而在本书中,我愿意带入更多思考的因素,以期回溯、更新,或有所超越。

感谢张慧敏编辑的主意、热心和执着,感谢提供材料和图片的朋友、孩子们,书中尽量给出来源,但抱歉不能一一注明出处!感谢克里斯托夫先生、东平先生、铁芳教授及玉珠校长的玉成!感谢石蓓蕾老师提供的资料和意见,Michaël Thēvenet制作图表,赵冬老师等朋友的拍摄,女儿李麦的翻译。感谢书写阶段中大理桃溪谷及世内桃源、澳洲凯恩斯华德福Arlene老师一家的热忱接待。当然更应感谢的是施泰纳伟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开展的丰富实践!感谢教学过程与孩子们共同努力带来的自我认知、成长与创造,感谢有机缘以文为桥,与您相遇,与你思想相激荡!

孩童发展与华德福课程概论——写在十八节主课板块前

华德福教育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基本构成和发展的?

由此而来的课程关键之处在什么地方?

实施课程的基本保障是什么?

以下主要依据施泰纳孩童发展理论与《施泰纳华德福课程的教育任务和内容》国际大纲来回答上面这些问题。具体分为这样一些小节:

一、孩子的身体发展、意识与心灵发展

二、水平课程、垂直课程与交互课程

三、主题板块教学与节律

四、体验与图景

五、时间与空间

六、性别与气质

七、教育的艺术化

八、教学实施中的各关键点

1. 老师的权威性

2. 关于教科书

3. 孩童研究

4. 教学评估

5. 教师成长

一、孩子的身体发展、意识与心灵发展

每个人都有从出生到死亡的人世间生命的历程。这个历程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带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密码,从遥远静寂的地方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从最初的记忆,甚至从记忆之前父母所描述到的,或是梦中出现的点点滴滴看,生命是多么真切,多么自然又赋有诗意!就如同随处可见的小小植株,生长在那里,言说,不言说,确然地存在着。其实把生命之开展喻为植株之生长,是中外许多文人骚客所推崇比赋的,正如歌德写道:“生命之树长青”;也如中国民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就说种子从一颗小种子,长成成熟的植株,需要两方面的东西:一是植株本身的属性;二是植株需要的一些成长的基本元素:水、空气、阳光、土壤、养分。人的成长也一样,需要与生俱来的遗传的特质,也需要后天的养成和教育。人毕竟与植物不同,尽管都具有生命之生气;也与动物不同,因为我们会自我认知与思考。这意味着人不能被当作猪养,不能被当作园艺栽培,不能被当作机器制造,也不可能努力发展兽的、机械的东西——正如我们称为的“兽行”或庄子古老的寓言里的因使机械而产生的“机巧之心”。与生俱来人之为人的东西与后天习得教养而成的东西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前者命定他变成人,后者必须以人为目的进行教育。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一个著名的想法:人自身和外部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时钟,很幸运也很不幸的是,这两个时钟因为某种原因(也许上帝拨了一下)一致地转动。他给我的启发是,外部世界和人自己的内在世界是可以对应和相互激发的。在教育上,与生俱来与后天教育是应该对应和相互激发的,而如果我们承认前面所说的人的成长的两个因素,那么我们必须区分哪些东西是人的天性所在,哪些东西是后天可以去激发的。而华德福教育为此用力甚多。

教育其实并不复杂,回想我们自己的人生过程,那些高峰、低谷,以及那些转捩点,从年龄阶段来看,教育惯穿于我们大家熟知的婴幼儿期、童年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直至死亡。而每一个时期我们都有身、心、精神的变化。我们这人世间走一遭的过程,首先是这个“皮囊”——物质身体,它承载着我们这颗心,以及我们的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到身体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首先分为身体的遗传发展与身体的塑形发展。遗传发展,比如身高、体重、速度、力量之类的“硬”指标,与先天因素关系颇大,与教育关系较小。普通人再怎么锻炼,身高也高不过姚明,跑步速度也超不过刘翔。而协调、平衡、灵活性等“软”方面却与教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这些是塑形的力量所赋予的,比如节奏、韵律、平衡、协调等,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作用到人的物质身体之上。想象一下,孩子如植株,即使在睡眠中生命之力也为其塑形,就像在捏面团,或用力又细致地雕刻人的外形。

根据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施泰纳的说法,物质身体的阶段发展,也表现为大脑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新陈代谢四肢系统的发展。0~7岁生命力作用强烈,四肢迅猛成长。才出生的婴孩,年轻的父母们(我也干过同样的事情)总是对照医生给定的所谓身高和体重标准表观察孩子——哇,又重了!又长了!之后孩子开始爬行,克服大地的吸引力,然后开始直立行走。“娃娃岁半,翻坛打罐。”到3岁之后孩子可以完全自主地活动。7 岁左右换牙时,生命力把儿童体内最坚硬的东西——牙齿——推出,表明生命力推动下的儿童身体建构到一个阶段,可以拿出其中一部分力量来做有形的读写计算,因为生命力的特点之一就是复写、复印,而学习需要生命力做许多工作。9岁左右,感官功能完全成熟,中枢神经系统90%以上成熟。

9~14岁的时候,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发展迅速。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带来的是感受和情感的变化,一直到青春期。12岁左右,孩子骨骼的发展,引导神经系统的强化,抽象思考能力得以加强。而14岁左右到21岁左右,是青春期,性成熟使男孩女孩角色分化,也使他们的身体发展到另一个高峰期,从而释放出情绪情感的力量,所谓“星芒体”的力量。此时,新陈代谢系统成熟,而神经系统承载的思考活动也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华德福教育中,除了上面谈到的身体发展线索外,另一条孩童发展的线索,就是“精神意识”的发展,这也是十分重要的。意识发展是另一条路径。

身体发展与意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必须谈关系。意识层面必谈三个关系,即与自然宇宙、他人、自己的关系。而意识行为本身需要分离开主体认识者。在人与外物的关系中,施泰纳认为有两种力量作用于宇宙和人心:近融感和离斥感。要意识到一个东西就必须脱离开,即与之保持距离,这是一个离斥、推开的过程。苏东坡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在讲这样的一种认识关系。但同时也要有近融感,“象喜亦喜,象忧亦忧”。

3岁前,孩子完全地顺应包括妈妈在内的万物。才出生的孩子,对外界完全信任。如果他(她)有足够强的离斥感,那么他就无法活下来。“这只乳房是妈妈的,我吃。”“那只是牛的,我不吃!”选择是意识带来的结果,但显然,这是糟糕的结果!爬行期的孩子会玩自己的便便,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与环境是一体的。3岁左右的孩子伴随着直立行走——作为人的独立,也开始比较完整地说话,并说“我”。

说“我”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是历史性的大事件!因为很多人,甚至一些民族,在意识发展中,真正能说“我”的时候不多,如果对比中西文化,以前我们说东方文化说“我”的时候不多,而多数是说“我们”。现在这个说“我”的过程在加速。这个个体和群体意识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必须为我们的教育及教育过程所考量。

虽然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说“我”,但其实这时的“我”即是世界。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9岁前的孩子时,提出“万物有灵论”。9岁前的孩子把图景的想象作为事实。所以在幼儿时期,甚至9岁前,我从没怀疑过老祖母、老母亲讲的《西游记》故事,那个阶段的孩子们喜欢听童话、神话、仙话。

9岁之前,孩子的“我”的意识并不强烈。到了三年级左右,孩童意识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捩点,被称作“9岁的危机”。它表现为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具体行为上有一个例子,以前9岁左右的孩子用在双人课桌上划出所谓“三八线”来表明男女生的区别。事实上,像这样的区分是重要的,是意识到个体存在,并以类的方式呈现——男与女。实际上这里孩子在强调的是我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此时的孩子,也愿意结成小团体。小团体既有对类的区别,也有对类的认同,孩子从中获得安全感、区别感。

11岁左右的孩子准备进入青春期,被称作“童年的夕照”,即意识的内在发展和身体的外在发展达到一种和谐,希腊式的表现为肉体与精神之间的美,周礼的表现为“各归其位”“致中和”“和而不同”的美。同时这种和谐也表现为人伦形式和内容的某种和谐。青春期的意识状态通过情绪、情感的某种意义上的诞生而使理性认知的意识特点更明确。孩子通过情感使认知进一步觉醒。到16岁左右,孩子进入高中,表现出比较清晰的成人意识,神经系统发展加速,神经系统作为认知、智性的工作基础,为大量抽象思考和逻辑思维做好了准备。

图1 身体与意识发展关系图

注:该图源自《迈向健康的教育》,米凯拉·格洛克勒,2013,有简化。

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看看一到八年级孩子的发展。

我校一个同学,六年级毕业时有这样一首诗,他本真地用它表达了小学各个年龄段自己的真实感受。

致——我们即将失去的童年

1 代表着童话。

2 代表着一个个数字,

和一个个动听的词语。

3 代表着真正的学习到来。

4 代表着一个真实的历史来到你的身旁。

5 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质修养。

6 代表着对无限的挑战。

一些人,会在这一切面前放弃。

一些人,会在这一切面前走小道。

但,也有一些人永不放弃,

寻找这一切的真理。

那时,我们无忧无虑,

天天快乐地奔跑。

可是……

时光慢慢地流逝,

我,长大了,

很多现实在你眼前出现,

你一不小心就会迷失了自己。

好好珍惜你那天真的童年。

这首诗来自李旺芝同学,是原版正装,我没有改变任何一个字,一个符号。这里的数字代表的是不同的年级,我忠实记录下的原因是,很好地从孩子的角度真切地表达了他对学习世界的看法。通过他在不同年级关注的学习内容,反映出他内在的发展和觉醒。这首诗也给我以启发。我看过国外老师对孩子发展的描述,很精彩,但相对复杂。下面我们试图向这个孩子学习,用最俭省的词语,对孩子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做一个概括。原谅我的大胆所为!因为这只是一个维度。

一年级——懵懂 模仿

二年级——分化 对比

三年级——分离 实践

四年级——独立 工作

五年级——平衡 关联

六年级——对立 规则

七年级——探索 体验

八年级——深化 意义

九年级——是什么

十年级——怎么做

十一年级——为什么

十二年级——这是谁

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占据主导,意志力活跃着,无意识地模仿与跟随,是一个习惯养成的绝好契机。

二年级孩子身体迅速成长,两极性内在分化,人性和动物性的对比。

三年级孩子与周遭世界开始分离,个人意识开始所谓的入驻或苏醒,开始与大地上的实际工作联系。

四年级孩子内在气质分化,更有独立性。“工作”对于他们是极具魔力的词。

五年级孩子的发展达到一种平衡,学科为之而关联,也意味着童年的夕照来临,青春期的暴风骤雨将至。

六年级孩子随着青春期的逐渐到来,新的对立出现,但又试图相呼应。规则是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七年级孩子思考力加强,对外在世界进行探索与体验,也对内在世界进行探索与体验。

八年级孩子各方面快速发展,更加深入,寻求事物背后的意义。

九年级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黑白对立阶段,探问事物是什么。

十年级孩子关注事情是如何做的。

十一年级孩子关注事情背后的原因。

十二年级孩子关注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前面我提到一些东西,如关于人的基本构成,是施泰纳首创性的提法。物质身(体)、生命身(体)、情感身(体)、自我身(体)(“身”“体”,德语里leib与corp有严格区分,分别指充足的本体状态还是层级性的鞘膜),分别对应的是矿物、植物、动物、人四界。

除物质身体的发展与意识发展的两条线索,心的发展介于它们中间。心的发展的内容在华德福教育中是有明确指向的,即意志、情感、思考,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谓的意商(意志力,WQ)、情商(EQ)、智商(IQ),以及之间的关系。按施泰纳的说法,这三者是四肢的、胸的、头脑的。“华德福教育只知道玩,什么都不学”这种说法是由于人们不了解华德福教育。而本质上,华德福教育是反对过早、过分强调认知和智性主义的教育,但绝对不是反对知识,只重视体验和体证。圣经《传道书》谓“万物皆有时”。华德福教育认为认知大发展是后一步的事情,感受、体验、意愿和活动参与在孩童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看作认知——情感——意志之关系,也说明情感、意志的重要性。

思考是区分性的,主要是区别、分析。它是以神经系统为依托,以概念、判断、逻辑关系为其主要特征。

情感的参与十分重要。在很多种感知参与的情况中,情感都是在先的,不是判断在先。情感带动感受,一方面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也确定指向性,为认知打下基础。

施泰纳非常重视意志,他把本能、冲动、欲望、动机、愿望、决心、决定通通包含在意志中。他认为智性时代的人需要大量的意志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比认知教育更迫切。他同时认为,“意志是被束缚的情感,情感是被实现了的意志”。而意志对认知的作用,对这个他所谓的自我意识心灵时代(Consciousness Soul Epoch)人们所表现出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迷局的打破,这需要强大的意志作为基础,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可以说明。

1. 轻易下判断获取结论的方式用认知、智性主义的方法是无法打破的,只有靠做、实践、意愿的强力才能完成。

2. 自我主义其实是脆弱的,而真正推动认知和培养强大的认知能力需要意志,这是为什么有成就的人大都意志强大的原因。我说的是没有胃参与的思考,是未足强大的,如果生理学上的胃能代表一种强大的意志力的话。

3. 意志的来源是宇宙静寂深处,是道,是一滴水和一片汪洋的问题。

总的来说,幼儿阶段,意愿与意志为主要推动力。这个阶段孩子以想象力和意志力感知世界,老师是“教母”,孩子的学习需要模仿和重复。小学阶段,孩子以感受与情感力为主要作用力,去向周遭世界学习,老师是“艺术家”,孩子的学习需要权威和典范。高中阶段,思考与思维力为主导,老师是“专门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与专业研究素养,而良知是最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需要想象力去激活他们的生命力从而去创造;需要意志力结合现实的需求去实践他们的理想图景;需要思考力去穿透表象,同时也带来真实的力量。

二、水平课程、垂直课程与交互课程

华德福课程基于以上的一些想法,整体上由三个方面构成:水平课程、垂直课程、交互课程,也就是年级课程、学科课程,以及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课程区域的相关联内容。

我常把下图比作一张大网,孩子在华德福学校教育中——事实上在所有学校教育中,总是在这张网上的某一点上。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称水平课程的,也是年级课程,比如:华德福一年级课程大多实施的内容有语文、数学、形线画、外语(华德福学校一般两门),手工、烹饪、游戏、自然散步、蜂蜡塑形等;五年级有语文、历史、数学、地理、运动等。表内数字为每周大略的上课小时数。

图2 水平课程与垂直课程及小时数

注:依据成都华德福学校课表制作,2015。

图3 一到八年级的数学内容

而垂直课程,就是学科课程,比如图2的各学科,以及图3中数学的学习,以数学为例,从主要内容来讲:一年级数的品质,四则运算的介绍;二年级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三年级名数的学习,整数学习的深化;四年级分数的学习;五年级小数的学习;六年级百分数及商业数学的学习;七年级正负数,代数的介绍;八年级函数的学习;九年级数列与概率的学习,十年级三角学的学习;十一年级解析球面几何的学习;十二年级初步微积分的学习等。

而我们谈到“交互课程”的时候,是指不同年龄阶段跨学科的交互关系,比如一二年级儿歌、童谣与高年级甚至高中数学课的关系。“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七年级代数写方程式,设蛤蟆是y,嘴为a,眼睛为b,腿为c,即a=y b=2y c=4y。又比如七年级生理学的呼吸知识与庄子散文与高中化学之间的关系:呼吸的哲学境界、呼吸的化学变化、呼吸与人,等等。交互课程显示学科间的关联性。

三、主题板块教学与节律

施泰纳把自己对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称为“灵魂经济”(Seelen Economics德语),简单说来就是如何让孩子高效地学习。这个高效,是指用最经济俭省的方式,根据孩子各阶段发展的天性,让孩子学习到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东西。如何把以上课程特征通过一种方式传达出来呢?毕竟教学不是条块区划,更不是网状形态不分头绪。华德福教学之一是通过主题板块教学和集中阶段性授课来实施。主题教学,比如四年级以动物为主题,而某一类型动物用某种动物为代表进行学习,比如牛。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各学科内在联系得以呈现,孩子可以整体地学习;另一方面,各学科的共同参与让孩子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如对牛的特性:缓慢、土相性格、坚持、忍耐、有力量等有更好的把握。后面各板块多有鲜活的例子呈现,大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特点。

图4 主课板块举例

上面这个图显示出集中火力攻打一个主题的特点,在教学时间上华德福能够提供这种可能。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动物学习也许是两个板块,每个4周的时间,这4周就都讲动物,按动物特征进行归类,如对有强大新陈代谢功能的种群(如食草类)进行归类;有的按有强大呼吸循环,靠自己的身体武器来捕食的种群(如食肉类)进行分类;或者按拥有高度神经系统的动物(如鹰类)进行分类。每个种群举例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动物。而华德福教学的这种集中阶段性授课方式,德语叫“Epoch”,意即一个周期,比如一个月亮周期(4周左右),所以德语叫“阶段授课”;英文叫“Main Lesson Block”,即“主课板块”,意思是一样的,集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讲解一个主题,然后换其他主题,学习之后让它沉睡,然后下学期再次唤醒。沉睡与清醒交替进行。

这里引出了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节律(节奏和韵律),正如开篇我们提到的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一样,教育过程也是一个生命过程。它有像生命过程一样的彼长此消、张弛伸缩、起承转合。在《易经·说卦传》中称之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这种阴阳、刚柔的节律作为安排课程和教学过程的重要支撑会被充分考虑到。

为什么华德福学校两个小时左右的主课不会让孩子感到疲倦?为什么动手的课会被尽量安排在上午的后半段,最好是下午?为什么4周的人文主题学习完了会安排科学类主题?这些都跟节律有关。[①]

图5 教学的时间节奏

这是一个华德福学校可能的一天作息时间,课程的安排是被精心设置的:有两个小时的长课,有30分钟,甚至10分钟的短课,也有40分钟通行的小课,还有1个小时的课。它完全是根据孩子的状况和课程的容量来设计的。知识学习类结合包括歌唱、诗歌、相关游戏、心算等内容需要热身(被称作“晨圈”)来调节身体、心灵、精神的状况,然后便按照复习、新内容介绍、当堂练习巩固、主课本写作、结束等从容不迫地进行教学;而艺术类课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结束;语言类课程孩子相对能坚持的时间较短。当然,这也取决于年龄阶段,年龄越大时间越长。

作为地球一天自转的节律来说,早上更多是头脑的、思考的,比如数学类;之后是感受的,比如语言类;下午适于动手活动,比如木工类。这样张弛交互的内容和安排孩子不会感到疲倦。

如果我们考虑行星一周的节律(日本日历中仍旧有这样的汉字表示这种行星的影响仍在),周一和周五会松散一些,课程安排上低年级有的甚至周一或周五有散步课,周二、三、四学习点相对密集。

一个月的节奏在我们谈到板块的问题上有所体现:月与月之间的板块需要轮动,人文类的板块间搭科学类的板块,这样比较好。

关于一年的节奏,我有两点想说。一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向外,秋冬向内。感受类的学习,如植物的学习、游学可多考虑在春夏进行;思考类的学习,如数学板块、徒手几何可多考虑在秋冬进行。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还得依据本校、老师的实际情况而定。

另一个是节庆。一些季节性的节庆,为整个学年的学习提供一个调节的机会,就像学习生活中的高峰点。一个节庆活动,也是孩子们进行社区学习和体验的宝贵机会。

华德福学校有个“可怕”的提法:遗忘。老师们总是打趣说:“您孩子忘了!太好了!”一半是打趣,另一半是说,遗忘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西方谚语说“只工作,不玩耍,聪明杰克也变傻”。从某种角度来说,4周左右的板块教学本身就是鼓励孩子遗忘!因为遗忘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再能吃,也不可能一直不停地吃一样,否则无法消化。我初中的时候,有位同学告诉我,他学习起来不睡觉,可以整夜学习。我很吃惊,我认为我是凡人,根本无法做到整夜学习,我也不愿意做到!

学习过程是一个有节律的连续过程,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比如我前面提到的蛤蟆歌,它与一年级的基本加减乘除学习联系,也和三年级的称重学习联系,还和七年级的方程学习相联系。学习的过程常常是先播种子,再沉睡,再唤醒,又增添一些内容——直接或者间接与之相联系的。

四、体验与图景

华德福教育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体验式。我们总说华德福教育“黄金律”之一就是从体验入手。我常说“能让孩子听的一定让他们听到;能让看的一定让他们看到;能参与的努力让孩子参与。”体验可以让孩子与外在的陌生的东西迅速建立链接产生近融感。体验同时带来的是丰富性和“多”。

体验还有极强的参与度,也有极强的生成性,即体验本身是一个建构过程。对于孩子,学习不是封闭的、既定的、现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探究的事情。因此,过程远比结论重要。

如何让孩子乐学愿学?除了前面谈到的顺应孩子发展的天性节律外,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也被认为是华德福教育的黄金律之一。“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著名的命题,施泰纳认为人存在的本质是图景的,所以他提出人因图景存在故而存在(参《人的智识》)。我认为他把图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原生而来的原像;另一类则是由血液的流动带来的。前一类可以更多支撑孩子思考,后一类可以更多帮助孩子想象,都极富图景性。

小学阶段——6~12岁,我们在课程中提倡大量使用形象的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术语,这是因为形象化的语言较能在孩子心中建立图景。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请孩子们排队,如果我们说“请大家排好”,孩子很难知道什么叫“排好”,如果我们说“请大家排得像门口那排树一样直”,孩子就很好理解,也很好行动。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里谈到孩子发展的四个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抽象运演阶段、逻辑运演阶段,除了解释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行动、活动、意志行为带来的张力而外,也揭示了孩子发展阶段前期要求具体、具象的特征。

为什么华德福学校对故事的运用非常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故事能带来丰富的图景,而这丰富的图景又转化为把孩子的注意力导向个人体验的力量,大家可以在后面的具体教学案例中看到大量鲜活的例子。

五、时间与空间“往古来今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文子》)时间和空间构成我们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着眼点。华德福教育认为在孩童早期,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是混沌在一起的,就如同那个有名的盘古故事。到三年级9岁左右,时间与空间开始在教育中分别作用。三年级之前孩子们学的是童话、寓言、传说故事等,是时间空间合为一体的。三年级时,孩子们会去学习

创世故事

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涉及空间上的概念时,孩子们会学习建房、农耕。到了四年级,由于有了神话传说与本地地理的学习,孩子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分化意识更加明确、清晰了。五年级时,孩子们真正学习历史的概念,对时间发展有明确的意识,直至高中年级,而空间上是以孩子为中心,逐步向外。以下两个图,试图表明时间与空间的学习展开内容。

图6 时间线索

这个时间线索,转化为课程,内容可以如下表所述:

一年级,童话;

二年级,寓言、圣人故事;

三年级,创世故事;

四年级,神话;

五年级,历史文明古国;

六年级,帝国模型;

七年级,中世纪文艺复兴;

八年级,工业革命、现代;

历史从洪荒之处走来,到今天的此时此刻。

另一个学习内容是以空间的、地理的为线索的。

孩子的体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扩展开去的:

图7 空间扩展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可以表现为:

四年级本地地理;

五年级本国地理;

六年级本国周边地理;

七年级亚洲地理;

八年级洲际地理。

六、性别与气质“孩子是不同的。”我想这样的说法大家会不以为然,因为其实并没有说明什么东西。我们想知道的关键在于孩子是如何的不同。孩童发展从全体性到个体有一个东西容易被忽略,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类的特征。这个类的特征区分方法不少,这里主要谈两类:男与女;气质类型。《黄帝内经》有“女七男八”的说法,是指男孩女孩的发展的不同。9岁孩子的自我意识被唤醒,也表现在开始有男孩和女孩的意识。施泰纳常常谈到青春期教育的相同与区分,在他所作的我见到的超过20个孩童发展的演讲集中,比如在“教育的灵魂经济学”“青春期教育”“童年王国”等许多系列演讲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及青春期教育。而我见到的最有趣、最有卓识的是“教育的灵魂经济学”演讲集里谈14岁以后的青少年教育。施泰纳谈到青春期的年轻人被赶出灵性的生命世界,只能通过物质身体与生命身体去感知的外部世界;以及生理上获得了生育能力,灵性上获得去体验整个人类的能力。这些说法都令人耳目一新。他比较女人的爱的想象力与男人的爱所掺杂的欲望,以及女人为“超自然的礼物”,男人为“体验人性的谜”。或是女人的“普罗米修斯式”和男人的“厄庇墨透斯式”的历史教法——可以说女人多多少少就是“普罗米修斯式”,即富有“先见之明”;而男人多多少少就是“厄庇墨透斯式”,即“后知后觉”,都着实有趣。

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据说也是欧洲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校,当然在教学中也不能回避男女不同的特质和教育方法。总结起来,华德福课程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教育:1. 主题课程,比如七年级的“营养与健康”,十年级的“胚胎学”;2. 平衡的课程,如我所谓的“女孩爬墙上树,男孩穿针引线”,再比如建房与手工,金工与缝纫;3. 课程与教学中的平衡,比如想象力与记忆力,主观与客观。具体观点和内容会去具体板块谈。“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是施泰纳借助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说法,对人的类进行区分。多血质,也被称作“风相性格”,带动它的是情感身,具有发散性,特征是比较跳跃,兴趣点多,如悟空;与之相对的是黏液质,也被称为“水相性格”,主导它的是生命身,特点是缓慢,执着,如沙僧;胆汁质被称为“火相性格”,直接联系到孩子的自我身,表现为强烈,短促,典型的是八戒;而抑郁质也被称为“土相性格”,被物质身主导,沉重,不容易情绪化,如唐僧。气质被运用到教学的多方面,在座位安排上,尽量让相同气质的孩子坐在一起;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故事里要有不同气质的人物或情节展现。对个体孩子而言,简单说,弱的给他强,强的去减弱,快的适当慢,慢的使其快。

七、教育的艺术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