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陈忠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19:14:40

点击下载

作者:陈忠康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陈忠康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陈忠康试读: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编委会

主编|连辑

副主编|吕品田 谭平 田黎明 牛克诚 杨斌

委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龙力游 朱乐耕 刘万鸣 江宏伟 杨涛 杨飞云 杨华山 吴为山 何家英 陈孟昕 林若熹 赵建成 骆芃芃 徐累 桑火尧 崔进 管峻

编辑部

编辑部主任|陈曦

编辑部副主任|戴健

编辑|戴健 陈越 曹贞华 杜蕾 马岩 刘晓光 朱蕾 高瑜

总序

今日之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精湛技艺,更凝聚着艺术家充沛深挚的精神力量和睿智持久的理论反思。这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符合这一要义之硕果,是我院近年来艺术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高水准集中展现,是一件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事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唯一一所国家级艺术研究机构,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底蕴,多年来立足于以科研推动学术研究,形成了崇尚史、论、评相结合的学风,展开了许多具有全、通、精、新的学术探究,一批批学者孜孜以求,铸就了一系列奠基之作、典范之作。我院学者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立足时代、关切实践,在引领、促进艺术创作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彰显出理论的巨大力量,塑造出我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传统。

中国艺术研究院又是国内艺术创作的重要机构之一,注重艺术学科理性思考与创造能力的融合,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最大化来服务社会。近十余年来,我院相继成立了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一系列专业创作机构,集聚了以田黎明、杨飞云、何家英、赵建成、谭平、朱乐耕、管峻、骆芃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艺精湛、成就斐然的优秀艺术家,形成了门类齐全、老中青梯队完整、在编和聘用兼有的创作人才队伍。这些机构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雄厚的艺术学科平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广泛而高层次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博采众长,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根植于心的人文情怀,实现艺术创作“艺精于理、术化于道”的宗旨,厚植文化自信之根。

近年来,我院在努力建设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五位一体”战略格局进程中,艺术创作和研究更上层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艺术家们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有质量、有引领作用的创作实践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艺术精品和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艺术展览,建立了以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艺术指导和评价体系。同时,我院着力引进艺术创作人才,加强艺术创作力量,既是发扬这一传统,也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力图通过学风熏陶、情感联系、机制激励,将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融合起来,促进研究与创作的共同繁荣。

我们坚持正确导向与尊重艺术规律相结合,鼓励艺术家抒写家国情怀、突出艺术个性,倡导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艺术立意与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浓厚的民族情怀、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标准的创作要求凝练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面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我们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当作艺术创作的中心工作,广泛动员、精心筹划、保障到位、锐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建立了常态化的创作机制。艺术家们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打开了视野,丰富了内心,提升了境界,找到了融合艺术感受与理论反思的契合点。我们也通过很多主题活动、艺术展览来推动或者反映艺术家在这个愿景引领下的付出和成果。

苏轼曾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也是在这样的艺术创作观念下应运而生的。丛书所收录涵盖了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手工艺等在内的各艺术创作门类优秀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品,扼要收录了艺术家的创作体会和理论思考。收录的艺术家不仅有从事专业创作的,还有从事研究、教学、编辑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也包括少量我院聘任的艺术家。艺术家们各擅其长,艺术表现形式各异,但整套丛书却能够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在时代感召下对艺术的追求和思考,可谓蔚为大观。

今后,艺术家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的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用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深切体验时代和社会的真善美,以艺术的方式融化在作品中,以艺术家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创作出更多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的精品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连辑

2017年3月20日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行书委员会委员

1968年生于浙江永嘉。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曾工作于温州博物馆、温州师范学院。200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获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行书委员会委员。

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江南文化节“翁同龢奖”,连续两次获浙江省书法大展最高奖—“沙孟海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鲁迅文艺奖”优秀成果奖,2010年被《书法》杂志评为“十大青年书法家”,2013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荣获“兰亭七子”荣誉称号)、“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及第一、二、三届流行书风展。担任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评审委员。

出版有《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陈忠康卷》《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陈忠康书法卷》《全国中青年50名家临摹实录》(光盘)《经典的复制与传播—以〈兰亭序〉版本为中心的考察》等。

艺术自述

书法随笔

关于“书法”,日本人把它叫“书道”,这是在唱高调,是把书法拔高了,变成了一种道,有点煽情。中国人觉得书法是小道,不值得唱高调,就叫“书”“书艺”或“书法”。我更喜欢平实的叫法,就是“写字”(在温州土话里也叫“写字眼”)。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强调书法的艺术性或视觉性,更侧重于从美术化的角度看。但我仍觉得以写字作为出发点比较能反映我对书法的认识。从美术化的角度看书法,虽然也很有意义,但会把依托于文字书写的书法行为简单化了,而写字本身相比于所谓艺术性创作要来得更复杂,玩法及品鉴的内容也更丰富。美术化的认识大量借用了西化的艺术概念,这种认识实际上把书法从高级平台拉到了一个普通的平台,取消了其独特性。而学习书法的起点,我认为应首先从文字本身开始认识它的美,而不是从普通的图形角度(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每个个体就已是千变万化且富有生命力的图形),对文字美的体验需要一个过程。古人学书法的进程是自然发生的,从小孩蒙学开始描红,到一步步把字写好,再到一种艺术性的书写,对文字富有生命力的点画与结构有着深刻的敏感力,这种心理的积累过程对书法家极为重要。如果抛开对写字层面的细微规则的把握,一开始便进入美术化的训练,便会失却很多中国书法原有的味道。“写字”这两字就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写”,必须是书写,而不是画、涂、抹;二是“字”,必须是汉字,而不是纯粹的图形。在我看来,点画、偏旁、结体、字法、字象、书体等传统书法的核心概念很重要,这不是一般的点、线、面等概念所能包含的。

我对书法的学习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中时喜欢上书法,一直到高中,后来也拜过张索老师为师,但六年时间基本靠自学,对学习书法有一股子强烈的爱好。先学柳体、颜体,后来欧体,然后行、草书。当时敢写,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功夫。虽然眼界与品位都不高,但个人的基础审美观就是从此时培养起来的,知道一个字怎样写得好看,对点画、结构较敏感。另外,凭借兴趣出发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给自己一生受用无穷,这样可以把属于自己的真实体会充分激发出来,也很重要。

第二阶段是1987年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入浙江美院书法专业。浙江美院教学较传统,学习经典,循序渐进,注重全面的知识结构。进去先学楷书,魏碑、唐楷都要写,再写篆书,以后再写行书、草书。开始写碑花了很大的功夫,讲究造形、变形。后来我转到帖学,以“二王”为中心,专写宋以前的六七家。通过这几年的学习,自己的写字习惯得到了改造。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基础观念的塑造,对书法的认识进入到文化层次,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对中、西方的很多艺术观念也接受了不少。四年专业学习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深刻影响着将来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1年大学毕业到温州博物馆工作,2000年调入温州师范学院,到2005年来北京之前,时间跨度差不多15年。这阶段一方面沿着大学所学的方法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则受温州地方文化的影响。温州书法实力颇强,历史上有方介堪、马公愚这些20世纪的大家,老师一辈如林剑丹、张如元等先生,都有很好的学识与艺术造诣,颇能传承老辈文人的做派与艺术观念。温州人写字讲文气,非常正统,书风温文尔雅。我也生长在这一地域,因此这一风气也适合自身。通过这十几年时间慢慢地修正,逐渐成熟,在审美上有了自己的追求,扬弃了一些以前学习的内容。书法路子总的来说是继续在帖学方面深入下去,以“二王”体系为中心,上下贯通。我愿意把晋唐以至明清书法都看成一个系统,学东西不太固定,兴趣游移。主要的观念是追求博大和共性的东西,从美学及技法上先把握书法概念里较核心的内容。至于个性化的追求,比较谨慎,因为觉得很多时候所谓追求个性是会使人误入歧途的。

第四阶段,2005年考入中央美院读博,师从邱振中先生,毕业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工作至今。一方面仍在成熟,坚持以前的发展路线。毕竟久居北京,见过世面,很多该否定或肯定的东西也比以前认识得更清楚。同时,观念会更偏于某些自己认同的东西,这个过程也是在塑造自我,也许要与他人拉开一些距离。40岁以后,渐渐体悟古人说的“四十不惑”的意思,有些事情会豁然开朗,不再执着或纠结于某些观念的纷争,自己认准了就去干。

到现在,我感到面临的主要是两个问题:至今为止,我是一直铺开来学习古人的,学习的面也较广,感觉有些乱,所以需要调整、融通。虽然不急于出个人风格,但也要慢慢来。古人说“我用我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是我下一步的追求。这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为,需长期积累与提高。人做到什么程度,字也会写到什么境地的,所谓“字如其人”吧;其次,现在自己的书法有一定的市场,商业化对个人肯定有一定的影响,有正面作用,也有反面作用,毕竟花大量时间去应酬市场,会牺牲很多东西。这个问题还得再进一步思考,一下子也说不清。

对整个社会的创作情况,我目前关注得不多,只对一部分较优秀的作者有所了解。总体来说,感觉现在媒体与展览的影响很大,传播太快,学习者容易跟风。当然这也是正常现象。整体来说,当代书坛的创作方向应该还是比较多元的,每一条路子都有其内在的理路,深入挖掘以达到极致,都能结出一个好的果实。

书法界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摸索,我想学古应该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你可以学正脉,也可以学旁支,但都需要一种独特的眼光才能深入。古代书法传统里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们现在并不是都研究得透彻。当代书法参与者人数可以说是历史之最的,如果每个个体都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去研究古人的话,局面一定会很辉煌。

至于今后的趋势,我有一个体会,一个时代的书法风气除了受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