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11:28:20

点击下载

作者:飞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作者:飞白排版:skip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ISBN:9787301207871本书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年,以鉴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和艺术欣赏趣味、提升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发表名家赏析名著的经典之作为特色。

杂志闻名于全国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无数读者说,我们是看着《名作欣赏》长大的,许多业已功成名就的学者更是说,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这些文章如一泓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也为许多作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创刊三十余年来,《名作欣赏》获得过无数荣誉,是全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大型期刊,曾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府最高奖——国家期刊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姚奠中,我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文学家,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项——兰亭奖第三届终身成就奖。引领风尚 传承精粹张仁健

1980年金秋十月,改革开放,大地重光。一份厚重的大型文学杂志,在其封面的居中,以遒劲的老宋方笔“名作欣赏”四字组成方正阳文大印赫然标示刊名,引人注目地拂浴着新时代的曙光,在娘子关内的三晋黄土高原上破土而出。

我,作为《名作欣赏》的创意动议者,后来,又由社办丛刊的责编转为正规期刊的主编、社长,对于承办的这个期刊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而且一枝独秀,引领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鉴赏、艺术审美热潮的勃兴,确实有点始料未及。

如今回顾,实话实说:《名作欣赏》的呱呱坠地,似乎并未感受到十月怀胎的艰辛与一朝分娩的阵痛。

2010年,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同窗、终身挚友彭庆生教授为拙著《舞文杂辑》挥毫作序,开笔伊始即纵情回顾30年前《名作欣赏》创刊时的旧事。他说:“我翻开了《名作欣赏》最初的三期,那作者队伍中,有一批闻名遐迩的作家、学者和艺术家。如萧军、施蛰存、李健吾、程千帆、王瑶、沈祖棻(遗作)、陈瘦竹、蒋和森、黄秋耘、吴奔星、吴小如、钱谷融、马茂元、刘逸生、周煦良、谢冕、陈逸飞、蔡若虹、柳鸣九、张英伦、吴熊和、丁景唐等。还有一些当时刚刚出道,后来成为名家的新秀,如袁良骏、张永鑫、吴功正、周溶泉、徐应佩、李如鸾、胡德培、金志仁、刘文忠、毛时安等。余亦何幸,得附骥尾。一份刚刚问世而又远在娘子关内的期刊,竟能聚集起如此众多的文化精英,用一句时髦话说,可谓是豪华的‘黄金组合’。”正因为当时的老、中、青几代文化精英情有独钟的深切眷顾,《名作欣赏》有如天赋不凡的宁馨儿,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名作欣赏》创办三十余年,始终能结集一大批名家提供精湛之作,个中缘由何在?

1981年11月5日,《名作欣赏》诞生一周年后,刊物的三位编辑人员在山西省人民出版社两位领导的率领下来到北京新侨饭店,约请首都文艺界的六十多位领导同志(包括三位部级领导)、学界名流和中青年专家举行座谈,请与会者慧眼辨良莠,妙手洒雨露,促使这株新苗能以更茁壮的姿容、更旺盛的生命力成长于文苑刊林之中。与会者以满腔的真情挚意、高屋建瓴的审视卓见酬答了《名作欣赏》办刊人员的热切期望。从领导与专家的思辨性的睿智发言中,我们办刊人清晰地认识到这本刊物一经问世便以高格调的名作、高质量的析文、高雅的风貌引起轰动,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点:

其一,抓准先机,应时势所需,率先以文学名作这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来面目示于国人,率先恢复了文艺名作不可玷污、不可抹杀的瑰宝价值与历史地位。

其二,认准文艺的内在客观规律,顺应品评文艺作品的审美法则,率先摈弃“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文艺批评的极左教条,旗帜鲜明地高标全人类早已认同的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美学原理。

这就使在“文革”风暴中手捧“红宝书”、目染“样板戏”的一代知识青年耳目一新,惊喜不已地领略到人类数千年来凝聚美学理想,在并不完美的现实土壤上精心构筑起的真、善、美和谐交融的精神家园,从而如饥似渴地从这本刊物中吮吸着精神的乳液。

这就使一大批学养丰赡、早就长于此道而长期无用武之地的老专家与新秀们倍感振奋。他们不约而同地倾心支持这本刊物,将他们压在箱底或蕴于心田的精粹之作倾囊相授。于是,造就了《名作欣赏》面世以来,连续而不断档的名家新秀荟萃的“豪华黄金组合”的作者阵容。

天(时势提供的良机)、人(给力的作者、买账的读者)合一的巨大客观力量创造了《名作欣赏》一枝独秀,独领艺术审美鉴赏一代风骚的奇迹。《名作欣赏》亦属全国较早的社办期刊之一。创刊时隶属于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后隶属于北岳文艺出版社。书刊相兼的体制理应体现出书刊互补的优势。也就是说,在《名作欣赏》最为鼎盛的前十五年间其精华读本就应问世,把刊物多年积累下的精粹作品资源分类组合,结集出书。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办刊人员较少,仅可应付刊物的编校,无暇无力他顾,仅在1985年出版刊物的分类选本后,便畏难却步,鸣金收兵,未克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迄至2001年初,我在山西省宣传工作会议上作创新案例的重点发言时,作了如下一段表态:“办刊二十多年来,《名作欣赏》已在海内树立了品牌形象,已经积累了一笔相当丰厚的文学鉴赏方面的弥足珍贵的资源。参照精品图书多次重版覆盖的出版发行模式,利用社办期刊书刊相兼相辅的有利条件,发挥刊物的品牌优势,我们现已初步规划,打算从今年开始,陆续推出一批分类结集的‘《名作欣赏》精粹丛书’。”之后不久,我这个已延聘三四年的主编,便完全退居林下了。于是《名作欣赏》变刊为书、书刊互补的美梦又延搁十余年之久。

谁曾想到2010年创刊30周年的庆典之后,才由当今山西出版集团领导鼎力支持,期刊社领导精心谋划,十多位办刊人员齐心打造,历时两年多精细繁冗的工作,此套精华读本方能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夏出版面世。北京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接纳了我这个不才学子,成为我的母校,并于上世纪80年代,以包容兼爱的胸怀深情眷顾《名作欣赏》,助刊物健劲成长。而今,又机缘巧合地成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最佳出版方。北京大学与《名作欣赏》数十年的深厚情缘,既在往昔助我办刊,又在今朝遂我出书宿愿,怎不令我感奋良深!

从三十余年刊物资源的厚重而不免芜杂的积淀中,取精提纯、适度镕裁、合理加工,转化为一套分类结集、有序合成、规模甚大的系列丛书,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一件相当繁复的系统工程。别的不说,单就编选体例而言,此套“《名作欣赏》精华读本”,首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划分。然后,又将中国古代文学部分,按中国文学史惯用的朝代分期法,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并大体按名作的系年排序,最后,还得按大致21万字篇幅增删入选之作结为一册书稿发排。如此这般,以历史时期为经、以文学名作为纬,以大体均衡的篇幅为容纳之限。从实际出发,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则不循此体例而另起炉灶,不按文学史分期,只按文学的主要体裁分类,各自结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三册,两大部分共六册。如此,需将三十余年三百余期、近两万篇文章单篇提出,按出书体例重新分类编排,然后,按质、量等诸多均衡因素综合审察,经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而最后的编校工作,也是不容轻忽的细活,只有缜密的编辑加工与精审的校对,方能不将错讹由刊入书。

现在看来,这套“《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选编体例是立足于刊物三十余年的实际,经过反复论证,从多种预案中审慎选定的一种较为切实可行,不拘泥于一格,完善大于缺失的方案。尽管编选方与出版方通力合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身心劳作,但是,办刊三十多年、出刊三百余期的名家名篇荟萃的名刊,编选为300万字容量的十二分册的精华本,纵使编选者慧眼如炬,也难免眼睁睁地面对“挂少漏多”的遗珠之憾。特别是,岁月无情,时不待人,原先钟情此刊、为刊物源源赐作的不少文坛耆宿、艺苑名流,有的业已作古,有的也已届挂笔的耄耋之年,他们在满载岁月沧桑的《名作欣赏》上留存的大作,当是足资传世或收藏的珍贵笔墨,首选入集,理所当然。深切寄望此套读本日后倘有修订重版之可能,不妨适度扩容,将更多候选的佳作,尽快送上时代列车,迅速传承于世。

也许,这并非是我得陇望蜀、一厢情愿的妄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先进文化全面深入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已经到来。时代的曙光再次昭示当今《名作欣赏》的办刊同仁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继续在办好刊物、提升品牌、引领风尚的同时,将刊物源源产出的精品佳作持续转化为图书产品,让刊、书互促互补,互利双赢,难道不是既可望又可即的吗?(张仁健,《名作欣赏》创刊人之一,退休前长期担任《名作欣赏》杂志社社长、主编)品读名作 余香在口赵学文

2010年秋天,《名作欣赏》度过了它的30周年生日。

在座谈会上,前几任主编都说,30年来,《名作欣赏》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构建起了文学欣赏的理论框架,许多文章都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能编辑出版《名作欣赏》名人名篇的精选本,从杂志到书,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要求,又能对《名作欣赏》有个回顾总结。作为现任主编,我很赞成他们的看法,于是,从当年年底开始着手组织力量进行“《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我出生在60年代,曾是《名作欣赏》多年的忠实读者。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品读,再到众多学界名家的赏析品位,《名作欣赏》如一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照亮了我们的读书行程,所受教益自然是融汇于血液里,渗透在学养中。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任教语文,《名作欣赏》又成为我语文讲坛上撷英咀芳的丰富源泉。许多年后,我担任了《名作欣赏》的主编,面对这样一份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刊物,我的这种惶恐几近僧人见到佛祖吧。

办刊几年来,作为刊物主编,我常常被读者对《名作欣赏》的厚爱所感动。2010年《名作欣赏》举办30周年社庆,当我们寻找拥有30年全套《名作欣赏》杂志的读者的启事刊出后,一时间电话、来函充盈编辑部。30年,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岁月漫漫,然而数百读者孜孜订阅,精心呵护,细心收藏,这份执着令我们办刊人心生温暖,倍感骄傲。社庆时,我们邀请了西安的杨德盛先生参加,杨先生至今仍一字不落地阅读每期《名作欣赏》,对历年来的好文章、好作者,如数家珍,令人感佩。在《名作欣赏》编刊,与学界同仁交流,许多人都说自己是读着《名作欣赏》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中老年学者,几乎无人不知《名作欣赏》。2012年,杂志社组织了一次“‘80后’作家小说派对”活动,黑龙江儿童文学作家黑鹤推却了很多事,千里迢迢赶往太原,只为了却一桩心愿,见见《名作欣赏》的编辑。她的母亲是《名作欣赏》的一位忠实读者,她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名作欣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结实的黑鹤举起原浆汾酒一饮而尽,那种在《名作欣赏》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编辑“《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过程,对于我们,也是重新认识过去,从过去印迹的追寻中重识《名作欣赏》独特价值的过程。虽然今天已然是出版过剩、阅读过剩的时代,书店里各种读物应有尽有,轻击键盘便可任意找到各种经典作品,但惟有作品品读的独有见解是随时的、个别的。30年的《名作欣赏》留给我们许多名字熠熠生辉的学界大家以名作推介和普及为己任的学人精神,更留下了他们舍弃八股学术文风的隽永的品读文字和言常人所未言的精辟见解。这些独特的品质,对《名作欣赏》的老读者来说,仍余香在口;对《名作欣赏》的新读者来说,无疑是欣赏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门之径。“《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令我们不能不遗憾的是,这个选本远远不能容纳《名作欣赏》曾经刊出的众多好文章。那些伟大的古今中外作家和闻名遐迩的当代作家、学者,因其思想艺术的贡献而会被我们铭记。我们也感谢把半生精力倾注在《名作欣赏》杂志的首任主编张仁健先生。第二任主编解正德先生、第三任主编原琳先生继往开来,成绩为人称道。胡晓青先生老骥伏枥,在丛书编辑过程中超负荷工作,个中滋味是不亲历其事者难以想象的。我的挚友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博士对该选题的热情和他身上的北大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令我敬佩。出版精品图书需要的是慢功夫,在历时两年之后,编辑人、出版人付出了很多努力,该丛书终于付梓,辛苦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后的释然,对所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宽慰。

谨为序。(赵学文,《名作欣赏》杂志社现任社长、总编)《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出版说明

一、《名作欣赏》自1980年创刊以来,至2012年已逾三十余年。1980年至2002年为双月刊,2003年至2004年为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06年至今为旬刊。创刊以来,承蒙各位作者厚爱,源源不断地赐稿,既满足了广大读者阅读期望,《名作欣赏》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在此,杂志全体工作人员向全体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二、至2012年,《名作欣赏》已创刊三百余期。三十多年来,《名作欣赏》曾经发表过许多著名学者、文化界名人的优秀的欣赏文章。这些文章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丰富了广大读者的阅读范围,构建了广大读者的欣赏体系,扩大了广大读者的阅读视野,甚至推动了欣赏学的建立。三十多年过去,许多当年的老作者已经远去,许多当年的壮年作者正在老去,许多当年的年轻作者已经学有所成,知名于学术界、文化界,还有许多当年更年轻的莘莘学子则成为当代学术界、文化界的新秀。创刊30周年之际,《名作欣赏》编辑部从所发表过的文章中编选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优秀欣赏文章,结集出版,取名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奉献给广大读者,也以此怀念逝去的老朋友,并祝福仍在辛勤耕耘于文化田野上的朋友。

三、考虑到现代社会的阅读需求,也依据《名作欣赏》发表文章的内容类型,“《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分为十二种,分别为:《先秦文学名作欣赏》、《两汉文学名作欣赏》、《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宋元文学名作欣赏》、《明清文学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名作欣赏》、《外国小说名作欣赏》、《外国散文戏剧名作欣赏》、《外国诗歌名作欣赏》。参考了中国文学史的脉络体系,也参考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中以文学体裁划分文学作品的方法,这样既可方便读者阅读,也使图书脉络线索明晰。

四、“《名作欣赏》精华读本”所选收文章,主要标准是:被欣赏文章为公认的名篇;欣赏文章的作者为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欣赏文章为言之成理的新观点、在某一学术领域上的新贡献或在文学欣赏理论上的新创建;文章发表之后得到广泛好评的。所谓:名篇,名人,名文。这样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参考和吸收。当然,这些标准并不需要绝对符合,只是选文时的重要参考。

五、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求,选收文章时还更多地选入了欣赏与被欣赏结合紧密的文章,对于纯理论性的研究文章,则忍痛割爱,选得较少。也尽量多选篇幅较短的好文章。希望在字数有限的容量中,能够涉及更多的名作,涵括更多的作者,展示更多的文章风貌,以便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信息。

六、每种图书目录的编排,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基本上按照文学现象发生发展历史时期的先后排序;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则大致按文章发表先后排序,如有同一作家或同一作品的欣赏文章,则将这些欣赏文章排在一起,以便阅读。如《先秦文学名作欣赏》的排序,依次为有关《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历史著作的欣赏文章。

七、本卷为《外国诗歌名作欣赏》,选收欣赏文章28篇,涉及英、法、俄(苏)、德、美、意、波兰、印度、阿根廷、埃及、伊朗、葡萄牙、瑞典等国众多诗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编委会盘旋曲折寄深情兼谈十四行诗的艺术特点◎方平作者简介

方平(1921—2008),上海人。原名陆吉平。建国后,历任上海文化工作社、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部主任和学术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同时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推荐词

一首好的十四行诗一般往往要求能描绘出一个思想感情的转变过程(或者发展过程),这多少和我国旧体诗的七绝、五绝相类似。绝句讲究构思和布局,要求在四行诗句中写出起、承、转、合,这样诗歌就有一个深度,就有回味,耐人咀嚼。十四行诗体更是讲究构思和布局,要写出层次、写出深度、写出饱满的立体感来;开头的起句和最后的结句,不应处于同一思想感情的平面上。从起句到结句,已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

十四行诗的故乡在意大利。它原是配合曲调的一种意大利民歌体,后来才演变为文人笔下的抒情诗。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1304—1374)采用这一诗歌体裁,写下了著名的歌颂爱情的诗集。到16世纪,英国一些诗人把“十四行”这一诗体从南欧移植过来,在英国诗坛上风行一时,而以莎士比亚的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十四行诗集》(1609)成就最高。以后英国历代的重要诗人像弥尔顿、雪莱、济慈等都写过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的格律很严谨,变化较多;但是写好一首十四行诗,并不是按照格律,凑满行数、凑齐韵脚就算数了。在艺术手法上它有自己的要求,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才构成了十四行诗歌艺术的主要特点。

一首好的十四行诗一般往往要求能描绘出一个思想感情的转变过程(或者发展过程),这多少和我国旧体诗的七绝、五绝相类似。绝句讲究构思和布局,要求在四行诗句中写出起、承、转、合,这样诗歌就有一个深度,就有回味,耐人咀嚼。十四行诗体更是讲究构思和布局,要写出层次、写出深度、写出饱满的立体感来;开头的起句和最后的结句,不应处于同一思想感情的平面上。从起句到结句,已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我想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中举出一首,第29首诗,来做个例子。这是很有名的一首诗,在构思和布局上很有代表性,很能说明十四行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间的相互关系。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体的结构,很像西洋音乐中“奏鸣曲”的三段体,每段四行,留下最后两行构成一组双行骈韵句作为结尾。现在看看第29首诗的具体内容吧。

开头四行情绪很低沉,既悲叹自己身世飘零,又怨恨自己生不逢辰。这第一段是“起”:

当我受尽命运和人们的白眼,

暗暗地哀悼自己的身世飘零,

徒用呼吁去干扰聋聩的昊天,

顾盼着身影,诅咒自己的生辰,

接着,他暗中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而自惭形秽,觉得处处不如人家,更增添了空虚惶惑的心情。这第二节是写他的自卑感,是“承”:

愿我和另一个一样富于希望,

面貌相似,又和他一样广交游,

希求这人的渊博,那人的内行,

最赏心的乐事觉得最不对头;

他正在自怨自艾,心情沉重,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儿,忽然想起了“你”的可贵的友谊,于是精神顿时振作起来,这第三段是“转”:

可是,当我正要这样看轻自己,

忽然想起了你,于是我的精神,

便像云雀破晓从阴霾的大地,

振翮上升,高唱着圣歌在天门:

这样就引出最后两句结尾,这时诗人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诗句的音调十分高昂明亮,和开头的抑郁消沉、自怨自艾的阴暗心情,恰好成为一个对照:

一想起你的爱使我那么富有,(1)

和帝王换位我也不屑于屈就。

这样,在总共十四行诗句中,完成了一个思想感情的转变过程。诗人写自己从消沉到振作,从忧郁到舒畅,从自卑到自豪,正是反衬出爱情(或友谊)的精神力量,虽然并无一句赞词,却正是对爱情(或友谊)的最好的歌颂。整首诗的布局,起承转合,轮廓分明、线条清晰;最后一结,概括诗意、点明主题,又十分醒目,形成了全诗的警句。一首诗最怕写得平淡空泛,而这首诗波澜迭起,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一个情绪上的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十四行诗,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以及思想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十分协调,可以看作西方古典诗歌艺术的一种典范。

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情诗集,在英国文学史上历来被认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相互媲美。伊丽莎白·巴莱特(1806—1861)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她本是一个残废的病人,她的青春在生与死的边界上黯然消逝。当诗人白朗宁闯进她的生命中来时,只见她可怜瘦小的病模样,蜷伏在她的沙发上,贵客来都不能欠身让座。可是疾病和愁苦并没叫白朗宁望而却步。他深深地爱着她的诗歌,也始终如一地爱着她本人。在他的热情鼓舞下,她对于人生逐渐有了信心,产生了希望,她的健康状况同时在飞快地好转着。她终于不再拒绝她情人的求婚,敢于拿爱情来报答爱情。她获得了新生的幸福,于是写下十四行情诗集,倾吐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感激和爱情。44首十四行组诗,构成一个整体,记录了一段不平凡的爱情。

跟“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相比较,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在结构上犹如单乐章的协奏曲。段落的划分并不明显,就连诗句也常常“跨行”(换行时不能切断),有一种连绵不绝之势;但是诗的内在感情并不凝滞,仍然可以让人感知在流转、在起伏、在跳荡。不妨拿第32首“当金黄的太阳升起来”一诗为例:

当金黄的太阳升起来,第一次照上

你爱的盟约,我就预期着明月

来解除那情结、系得太早太急。

我只怕爱得容易,就容易失望,

引起悔心。再回顾我自己,我哪像

让你爱慕的人!——却像一具哑涩

破损的弦琴,配不上你那么清澈

美妙的歌声!而这琴,匆忙里给用上

一发出沙沙的音,就给恼恨地

扔下。我这么说,并不曾亏待

自己,可是我冤了你。在乐圣的

手里,一张破琴也可以流出完美

和谐的韵律;而凭一张弓,真诚的(2)

灵魂,可以在勒索,也同时在溺爱。

本来,女诗人一再拒绝她情人的求爱,总觉得她的情人太好了,她配不上。现在她总算答应了,却还是信不过这不相称的爱情会是天长地久的。她只觉得这份礼物对她是太厚、太重了,她受不起。这是个梦,太美的梦啊。正像昙花一现之后就是凋落,这一场春梦,经不起无情的现实生活一碰,是注定要破灭的。在金黄的阳光下,爱情立下盟约;银白的月亮照见,这基础脆弱的盟约便会给解除了(全诗的第一个主题:疑虑)。

她惴惴不安,因为她是一只破琴,只能发出哑喑的声音。谁会拿这样一只破琴去应和爱情的美妙的歌声呢。一听到发出沙沙的声响,破琴就会给厌恶地扔下了(第一主题的发展:绝望)。

可是谁能想到,一只破琴落在乐圣的手里,竟忘记了它只会发出沙沙的破声。听,和谐动听的旋律从琴孔里流出来了(惊讶,这是全诗的第二个主题)!

满天疑虑,现在全都消散了,她已不是原来的她,而是一个得到点化的新人了。爱情在祝福她的同时,也在改造她,所谓点铁成金——正像一位小提琴圣手用一张弓在爱抚琴弦的时候,同时又在勒索,硬是叫破琴唱出了它从来不知道的动人的歌声(第二主题的深化:信仰)。

从爱的疑虑到爱的信仰,从动摇到坚定,从幽怨到欣悦,女诗人在内心经历的这一段不平凡的过程,通过十四行诗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了。

以上两个例子都说明,一首十四行诗要求有深度、有布局,有思想感情上的盘旋曲折和起承转合,要求在相对小的体积内包含较大的诗的内容。这样,诗创作就必须苦心经营,写得精练含蓄、情绪饱满,避免写得太松、太薄、太直,一览无余。我们的前辈诗人曾作过努力,想把十四行诗这朵花移植到我国的新诗的园地中来,冯至同志的十四行诗集,当时得到很高的评价。在今天百花齐放的诗坛上,十四行诗体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是否能发挥它的生命活力,我说不上来,不过我认为,十四行诗的艺术手法,的确有它可取之处,对于我们的诗歌创作,应该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注释】

(1) 引自梁宗岱译《十四行诗集》,载《莎士比亚全集》第11卷。

(2) 引自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方平译。(发表于《名作欣赏》1982年第2期:两首优美的抒情十四行诗——兼谈十四行诗的艺术特点)歌颂美、艺术和神性的诗歌读米开朗基罗抒情诗十首◎杨德友作者介绍

杨德友,1938年生,北京市人。1956年肄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波兰语专业;196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任山西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985年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有译著《论基督徒》、《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俾斯麦回忆录》(第一卷)、《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等出版。推荐词

他的诗歌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美的热爱、艺术、老年和上帝,但这几个方面又常常是互相交错、互为补充的。他对美的热爱主要体现在他对男人和女人的人体美的赞颂,这不仅见于他的雕刻和绘画,而且更详细地体现在他对具有天赋人体美的友人的态度上。对他来说,人类之美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女性的美丽,还是男性健美和英俊,美是一种恩惠,是坎坷生活中的光明。

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他勤奋无比,在雕刻、绘画和建筑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他很长寿,漫长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欢乐。近五百年来,他的艺术杰作和诗歌令各国、各时代的人民倾倒。遗憾的是,我国读者还没有很多机会欣赏他的诗。这里选译的十首诗和评析,也只能让读者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一概略了解,所谓管窥蠡测吧。

米开朗基罗一生共写诗和诗歌片断343篇。体裁多为十四行诗和抒情长诗。在他生前,他的诗已经广为流传,受人喜爱。在少年时期,他曾在美迪奇家族的“柏拉图学院”听到诗人和学者谈诗、诵诗,培养了对诗歌的兴趣。后来他研读过但丁的作品和古希腊、罗马诗人和学者的作品,并注意到了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意识到了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他一生都注重诗,写诗,而且有感即发,随时写作。

他需要诗。他感到诗是交流媒介,有助于表述思想感情,同时写诗也是为抒发精神的追求和痛苦。在他的晚年,情况尤其如此。

他的诗歌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美的热爱、艺术、老年和上帝,但这几个方面又常常是互相交错、互为补充的。他对美的热爱主要体现在他对男人和女人的人体美的赞颂,这不仅见于他的雕刻和绘画,而且更详细地体现在他对具有天赋人体美的友人的态度上。对他来说,人类之美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女性的美丽,还是男性健美和英俊,美是一种恩惠,是坎坷生活中的光明。因此,他对美的颂扬和情爱常常汇合为一,但绝无世俗的情欲之嫌。人体美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所以他很少注意其他的美,如风景美。他的诗还表现了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如关于雕刻《大卫》、《夜》,关于绘画《创世纪》的诗。关于老年和上帝的诗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大部分诗是在1530年(55岁)以后写的。许多诗都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思索。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时他更多地想到拯救、上帝和耶稣基督是自然的。肉体的死亡他不惧怕,他所担心的是灵魂是否能够得到拯救。

米开朗基罗诗歌的主导思想是柏拉图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新柏拉图主义。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一种神性理性的不完美的模仿,是上天的原型或理式的影子般的抄录,因此,诗人模仿的是这种类象,作品是模仿的模仿,和真理隔着三层。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认为,正因为诗所“抄录”的不是自然,而是神性的原型,所以诗是最值得尊敬的模仿形式。这派哲学家之一菲奇诺首先使用“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一词语说明精神态度。这一爱情观念被发展成为这样一种理论:形体美是灵魂内在优雅和精神美的外在表现,而这种精神的映射则是上帝本身光辉灿烂之美的一种延伸。因而,一般地说,进行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人对其情人或爱人外形美的倾心和崇拜的条件是这种美反映出美的所有者的灵魂和最终的神性。世间人的美即上帝的影像,即神性。这样恋爱的人脱离尘世间的肉体欲望,追求对至福真观(在天国得以觐见天主)的观照。这样一种态度贯穿了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抒情诗和情诗。米开朗基罗在青年时代饱受这种传统的教育,其影响广泛见于他的诗歌。这一点的确是理解他的诗歌乃至艺术杰作的一把钥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歌深受但丁和彼特拉克的影响,而米开朗基罗的同时代人阿里奥斯托又把诗歌语言推向一个高峰。人文主义艺术家崇尚古代文化,脱离人生及其冲突,在诗歌中寻求愉快。米开朗基罗却不如此,他在诗歌风格和精神方面和但丁有共同之处。他的诗雄浑有力,有重量,比喻突冗,出人意表,有大理石般的沉稳感,或纪念碑式的庄严。他自己的心灵就是笔下诗作的主体,所以很少旁征博引、讲究典故。例如,他常用铁锤和顽石的形象,十分新颖。他的灵魂进入诗歌,酷似古希腊文学的核心——命运和基督教的信仰。他虽然说自己“不是诗人”,自己的诗“不在行、猛烈而粗糙”,但是文学史家们公认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虽曾广为流行,但正式出版是在1623年,而且遭到篡改和歪曲,到1863和1897年才出审订本,恢复了本来面目。他的诗在他的祖国意大利长盛不衰,在世界各国也广有读者,各国名诗人都十分喜爱,亲自译介,如英国的华兹华斯、美国的朗费罗、奥地利的里尔克等。

在我国,米开朗基罗的诗译文只见于个别诗选和关于他艺术作品的论述之中,而且译文似乎对原诗诗歌形式未予充分考虑;把十四行诗译成现代自由诗体,似有不妥之虞。本文作者在译他的十四行诗时没有遵从他采用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韵脚,即abba abba cde cde,而尽可能遵从中国古诗韵律,或一韵到底,同时尽可能让每行字数一致;抒情短诗的翻译,也力求一韵到底。这样做是力求保持诗歌的形式,以利于读者接受。形式对诗来说依然是重要的。

大卫把投石器紧握

拉弓人是我。

米开朗基罗。(1)

参天巨柱被损破。

米开朗基罗大约在1502年写了这首诗;写在为雕像《大卫》画的一张草图(现存巴黎罗浮宫)上。他于1501到1504年创作《大卫》。大卫是古代以色列建立王国后的第二个国王,古代以色列民族最杰出的英雄,原为牧儿,曾用投石器杀死了侵略祖国的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亚。大卫也是诗人,他的挚友约拿单战死之后,他曾作《弓之歌》抒发友情,以示悼念。弓和箭是彼特拉克派诗人们喜爱的形象。米开朗基罗是爱国者,歌颂大卫是为表达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他十分热爱大卫,“拉弓人是我”,要用弓来保卫祖国,进行战斗;显然也借“弓”来间接表示视大卫为挚友。“参天巨柱被损破”,必定是指祖国河山破碎,乾坤期待重整,很可能又指雕刻《大卫》(5.5米高)所用的6米高巨石:据瓦萨里的《米开朗基罗传》载,巨石曾被一个名叫西蒙尼的雕刻家破损,而米开朗基罗在设计和雕刻《大卫》时巧妙地避开了破损部分,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作品。因此,可以认为这一句表明了他创作这一巨大雕像的决心和匠心。米开朗基罗可能在气馁时刻觉得每种艺术都有局限性,而需要另一种艺术抒发胸怀,这首最早的诗是这一见解的证明。致比斯托亚的乔万尼

我患有甲状腺肿大,疼痛难当,

就像伦巴底的成群老鼠一样

我几乎把大量的脏水都喝光

肚子连着下巴,绵延一路膨胀。

络腮胡子朝天,项背挂在双肩,

高挺起鸡胸脯,这是我的尊颜。

你看,从画笔上滴下颜料点点,

我的脸像地板,涂得色彩斑斓。

我的左右髋骨都已挤进腹部,

一坐下来就正好和驼背相反;

既然不能平视,走路就瞎胡窜。

脸面胸腹皮肤紧绷,几出破绽,

后背上下的绉皮又缩成一团;

挺胸弯背。像亚述拱顶的半圆。

挺肚弯背,浑身污垢,

连我的思想也都脱离了脑壳:

一支绳子枪扭弯,射击好不了。

守住我濒死的绘画,

乔万尼,和我日益衰落的名誉:

这地方很坏,何况我不是画家。

从1508到1512年,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凡蒂冈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创作《创世纪》,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全部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瓦萨里在关于他的传记中说:“他工作时极为辛苦,脸必须向上,所以损害了眼睛。在那以后的几个月中间,他必须把信放在头上方,昂首阅读;看画也是这样。”他在1510年写了这首十四行诗,又增补了六行,诗稿右下侧还作一草图,画出自己脸面朝天作画的姿势。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幽默、夸张的口吻描写自己,用了许多似乎粗俗丑陋的字眼,如:甲状腺肿大、老鼠、鸡胸脯、驼背,等等,但是在这类描写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目睹他的极度劳累,而且,这种苦工还要延续两年。在附加的六行的前三行中,他从躯体的损伤谈到精神的紊乱,是前者造成了后者:“连我的思想也脱离了脑壳”,弯枪杆子无法使用。这未必是事实,因为大艺术家是绝不草率表现即使是极小的细节的,他当然要高度集中地思考。这样写是从反面衬托当时的含辛茹苦。在最后三行中,诗人说他的绘画要死去,名誉要衰落,因为艺术作品是模仿的模仿,而久存的是理式,这大概是他的柏拉图艺术观的反映。但是艺术家无不希望荣名久存,所以自然希求保护。“这地方很坏”,指他不情愿作画,工作条件恶劣,受阻颇多;这不是他应该来的地方,因为他不是画家。在此期间,他曾写过一个收条:“我,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今收到西斯廷教堂作画部分付款五百杜加特。”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当壮年(33—37岁),所以这首诗的总体调子是乐观的。

这块那块每块顽石都在期待

我粗重锤子把人的面容引来,

但另有一位师匠指导我创作,

控制我的每个动作、每个节拍。

星外天外那高在天堂的铁锤

每一敲击都使他人和他自己

更加伟大光辉。而首创锤具者

也把生命赠给一切,永不止息。

既然那效力最佳最奇的敲击

从九天落下径直降临作坊里,

我就无需打锤,我锤子已飞离。

在这里我束手无策,笨拙无技,

无以再继。只等那神性的高师

赐我教诲,在尘世我孤独无依。利奥纳多

她(“锤子”)在尘世的孤寂中用自己的美德赞誉美德,没有人为她提供灵感。但是,在天上,她必定有许多同伴,因为只有热爱美德者才能在那里久居。因此,我希望她从天上完善我的锤子。

在天上,她肯定遇到了为她提供灵感者,因为在尘世作坊里全部美德都已受到赞美,她无从得助。

这首诗大约写于1528年。诗中既有柏拉图主义因素,也有基督徒的情感。这是米开朗基罗的真实的声音。“人的面容”,美,蕴藏在每一块大理石之中,诗人之所以能够用锤子将它挖掘出来,是因为“另有一位师匠指导我创作”,这可能是他的已故的友人。但是,“首创锤具”、“把生命赠给一切”者,从“九天”之上把“效力最佳最奇”的技巧送到作坊里,这就是造物主上帝,如果这“神性的高师”不“赐我教诲”,我就“束手无策”。我的锤子必须飞向上帝,汲取他的神力,才能完成工作。柏拉图主义认为,人创造的美只是“理式”的模仿,“理式”就存在每块大理石中,所以诗人才能将其揭示;但“神性的高师,是赐给生命的上帝,美亦他的创造,或者说,美就是上帝本身。这是基督教思想。

诗后面的利奥纳多可能是指米开朗基罗哥哥的儿子,即当时刚刚九岁的侄子。该诗约在他哥哥逝世的1528年写成,用以向侄子追述他父亲的美德,因此,死亡的意念第一次出现在米开朗基罗的诗中。在后记中,诗人说明“只有热爱美德者才能”在天上久居,希望有德者从天上帮助他。既然地上美德已被悉数赞美,那么,赞美神性美德——或“理式”时就只能求助于上帝。

在这首诗里,“锤”的形象是新颖的。米开朗基罗毕生以极大的耐心和顽石周旋,因而这个形象对他十分亲切,屡现诗中。

啊,黑夜,甜蜜的时光,虽然暗黑,

你终于给劳作的人带来歇息。

谁赞颂你,谁就有识洞察明晰;

谁能向你顶礼,内心都不空虚。

阴影和微风把团团忧思输来,

你会把这缕缕思绪切割破碎;

你从最深坑穴轻易唤起智慧,

在这里,攻击无损睿智的光辉。

我多么渴望黑夜。啊,死亡的护卫,

消解灵魂和情感的痛苦疲惫

在舒适中终于制止人的忧虑,

你治愈肌肤,恢复疲弱的呼吸,

拭去泪水,驱散腰酸背痛劳累,

艰苦奋斗的绝望也悄然消匿。

米开朗基罗在1535—1541年间写过几首描写黑夜的诗,以这一首和下一首最为著名。1535年以前,米开朗基罗完成了《暮》、《晨》、《夜》、《昼》、《布鲁图斯》等著名雕像,1536—1541年,则正在创作西斯廷教堂前壁200平方米的巨画《最后的审判》,当时早已年逾花甲。辛勤的艺术家已经时常抱怨周身疲惫、精力不足,夸张地说每工作一天就得休息数日,每当工作完毕腰酸背痛,来不及脱衣,甚至连鞋也不脱就倒在床上休息。诗人喜爱夜,在第三、四行诗中说,谁“歌颂”夜,向夜“顶礼”就有洞察力,就不“空虚”。夜不仅消除人躯体的疲劳,更有意义的是夜可以让人忘记烦恼,让“睿智”发出“光辉”,因此,夜具有医疗的作用。本诗最后一行“艰苦奋斗的绝望也悄然消匿”,的确表明艺术家决心努力工作下去,排除一切干扰,消除偶然来临的“绝望”情绪。而深夜也正在助以一臂之力。艺术家活到老、工作到老的意志的确令人肃然起敬。米开朗基罗注重躯体与灵魂的二元性,认为精神的医疗与恢复是和躯体与感官的休息与放松同等重要的。

中外诗人描写夜的诗可谓多矣,然而,越是受欢迎的题材越不易写好。米开朗基罗熟悉这个题材,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正因为太阳不用光明的双臂

拥抱这阴冷而又潮湿的大地,

人们才把它另一面叫做“黑夜”,

而对第二种太阳则毫不熟悉。

但是黑夜脆弱,一把闪耀火炬

能夺走它的生命并揭去外衣;

黑夜多愚笨,一声枪击的轨迹

也会让它流血不止,悸动不已。

如果黑夜肯定是某一种产物,

那无疑是太阳和大地的女儿,

太阳给它生命,大地让它留驻。

凡赞扬它品质的人都有错误:

它漆黑一团、不知所措又孤独:

向它宣战,只需萤火虫光一束。

这一首和上一首齐名,也是献给黑夜的;黑夜被比喻为太阳和地球的女儿。黑夜来临,无所不包,但是,“一把闪耀火炬”、“一声枪击的轨迹”、“萤火虫光一束”都可以“向它宣战”,令其“悸动不已”,这几种细小的形象却是指人和人的行动的;人是光明,人必定胜利。在这里,米开朗基罗似乎一反前诗对夜的礼赞,说“凡赞扬它品质的人都有错误”,但是可以认为这两首诗内在的态度是一致的:夜虽然能给人的躯体和灵魂带来安歇和抚慰,但它本身是脆弱的。夜虽然美好,却解决不了人生的问题,人要得到真正的喜悦,要追求美、创造美,必须在白昼、在阳光照耀的时候努力工作,才能达到目的。研究米开朗基罗诗作的学者弗莱认为,这首诗是他最成功的诗作之一:诗中的形象常常从宏观(太阳、大地)向微观(“枪击的轨迹”、“萤火虫光”)跳跃,光明与黑暗反复对比,这都使每一行诗意境十分清新,也十分有力。米·波纳罗蒂的酬答

既然到处是危害、耻辱和悲哀,

就不如隐身大理石块中沉睡!

闭目不视,充耳不闻何等幸福,

不必唤醒我,说话勿粗声大气。附:乔万尼·斯特罗齐称颂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的雕像《夜》

一位天使用大理石雕刻了《夜》,

你看她正在浓睡,酣畅而甜美,

她虽然浓睡,却显出勃勃生气,

不信请唤醒她,她会和你答对。

这首四行诗是极为著名的,米开朗基罗写作此诗是为了回答友人斯特罗齐写的颂扬雕刻杰作《夜》的一首诗(见米诗之后附诗)。两首诗都写于1545年。斯特罗齐的诗仅仅是当时称赞这一强劲有力、感人至深雕像的几百篇颂词中的一篇,米开朗基罗有时也欣然接受这类颂词,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首诗出自好友之手,他就不能一笑置之,而作出这首酬答诗,虽然诗所反映的心情主要涉及十多年前的往事。米开朗基罗在1521到1531年设计、筹备、创作了《夜》,置于佛罗伦萨的圣罗伦佐教堂。在这一期间,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和教皇之间发生过战争,米开朗基罗曾为保卫共和国充任防御工程总监,构筑防御工事,佛罗伦萨被叛卖、又遭瘟疫和饥荒,教皇的死和新教皇的上任、他们在艺术方面的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在此之前不久达·芬奇(1452—1519)和拉斐尔(1433—1520)的相继逝世等等,都令米开朗基罗在精神上受到困扰,备感痛苦。四行诗第一行反映的就是这种种因素造成的心境。其实,米开朗基罗一生都多遭坎坷:艺术上不能随心所欲、受制于艺术保护人,又遭嫉贤妒能者的飞短流长和同行的闲言碎语,自己家中父兄不断加给的经济压力等等,直到他行将就木之时。尽管诗中流露出悲观的逃避主义情绪端倪,但他一生都是讲求行动、积极进取的,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伟大的艺术创举。诗中的情调也只是“一时情绪”吧。

你的灵魂降临尘世苦度岁月,

从天上来,还要归返升上天去,

就像一位光明天使,优雅美丽,

纯净人的思想,赠给世界荣誉。

你的赐赠令我感情炽烈、殷切

不仅因为你的面容英俊秀美:

爱情需要美德和它一起长在

而不需转瞬即逝的悲欢情怀。

新颖和大胆的事物与此相同,

大自然的整体都为它们尽忠

天上的全部源泉也为之欢庆。

通过尘世的美,我也能够看清

认识我的上帝;凡是高超反映

上帝的事物,我都热爱崇敬。

这是米开朗基罗生前自选拟出版的105首诗的最后一首;诗是献给他的学生和挚友托马索·卡瓦利耶里的。米开朗基罗在1532年57岁时认识了他,他当时22岁。师生之间真挚的友谊——崇高的忘年交——一直延续到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友人都一直看护着他。米开朗基罗喜欢他,珍视他的爱谊,为他写了许多诗。他之所以钟爱这位青年,是因为这位青年极欲拜他为师学习艺术,还因为他受过良好教育、态度认真、尊敬师长,而且相貌出众,有古希腊运动员的那种健美体质。在艺术方面,他虽然成就平平,却是一个尊师的学子和模范的父亲。米开朗基罗对他的美质的歌颂表现了他们友情的圣洁。

众所周知,诗人深受柏拉图式爱情的影响,认为尘世的人、托马索的美是上帝之美的体现,以后还要“归返”到上帝那里去。其次,米开朗基罗还把尘世比做监狱,所以早晚要脱离,所以人是在“尘世苦度岁月”。诗的前两行开门见山,道出这一主题。接着赞美挚友像“光明天使”,令人精神爽快,令世界生辉。然后笔锋蓦地一转,说“爱情需要美德和它一起长在”,而不需注重世俗的“情怀”。后六行诗先说“新颖的大胆的”艺术得到“大自然”即理式映像的协助,这样“天上的全部源泉”即上帝也“为之欢庆”。在最后三行中,诗人说挚友的美帮助他看到了上帝的绝对的美;既然挚友的美可像明镜一样反映出上帝的美,我自然要“热爱崇敬”。因此,这首诗充分地表现出了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情爱观。这与其说是歌颂友人,不如说是借友人形象歌颂“理式”或上帝。

米开朗基罗从青年时代起就不喜欢为他人制作肖像,无论是以绘画还是以雕刻为媒介。同样,在诗歌中,除了偶尔一般地提及人的眼睛之外,他从来不具体描绘眼睛的颜色、皮肤的色泽、脸型、体态等等,更遑论华丽多情的比喻。这是米开朗基罗抒情诗与众不同之处。

最伟大艺术家的每一个意象

都蕴藏在粗糙大理石核心中,

只有为优美意象服务的双手

才能把这伟大的意象来索求。

你富神性却空虚,亲爱的夫人,

我所躲避的恶和所期待的善

都潜隐在你一身;我痛苦不堪:

我的艺术和期待的效果相反。

我万般悲痛,却不能谴责爱情,

不能谴责你的美和我的天命,

因为在同一时刻,在你心灵中

你怀有恻隐,又想到死亡,何况

我低微的心智虽然烈焰正旺

却只能诱引你的绝望和死亡。

这是米开朗基罗写给维多利亚·科隆娜的一首诗。诗人在1536年和她结识;到1538年,友谊发展成为互相的爱慕和敬重,当时米开朗基罗63岁,科隆娜46岁——她在1546年逝世。科隆娜青年时期参观过西斯廷教堂,对《创世纪》绘画和画家十分敬佩。她有高度文化素养,是颇有名望的诗人,但一生境遇不佳,晚年多想到死后的拯救。在她生前和死后,米开朗基罗都写过不少诗献给她,这一首是最著名的。这首诗最集中地表现了米开朗基罗的“意象”理论,但其根源是柏拉图主义。诗的前四行比他的其他诗更清晰地讲述了基本原理。这四行诗比关于《夜》的四行诗还要著名。米开朗基罗的好友、当时名学者瓦尔基于1546年在佛罗伦萨学院专门讲演评论此诗。此诗又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法国流传的他的唯一的一首诗。意大利学者,包括伽利略在内,都备加推崇。美国诗人朗费罗亲自将其译成英语。

这首诗写于1538—1544年间,米开朗基罗已进入老年。但是,即使在更早的诗中,他也间或提及死亡,认为生命越长,获得拯救的机会越小,似乎短促的生命反而可提供更大的安全感。他对死亡的态度出自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早在1530年(他55岁)之后,他已认为自己进入老年,这表现在他的诗中。但有趣的是,仅差两个星期他就活到了89周岁,从当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看,这是极长的寿命了。另外,他还认为现时的善与恶的未来发展不可预测,而且善恶同行,相辅相成:

善不持续之处,恶亦不能持续,

司空见惯例证是善蜕变为恶。

可见,在他的观念中,善恶为一体,密不可分;二者结合起来则为一整体。他说在科隆娜身上“潜隐”着他“躲避的恶”和“期待的善”,显然是一番好意了。他只能从“富神性却空虚”(因为她的美是尘世的,不是美的“理式”,故“空虚”)的友人那里“诱引死亡和绝望”,这里的“绝望”和第八行呼应:艺术和艺术源泉上帝是有距离的。至于“死亡”,除上述有关叙述外,还因为科隆娜晚年病魔缠身,亦多谈到死亡。

这是米开朗基罗写给他十分敬爱的美丽女友的情诗,很有代表性。这种情诗对一般中国读者来说恐怕是显得匪夷所思,然而,从米开朗基罗的人情观、艺术观来看,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吧。

正像中空的模具一件

等待熔化的黄金或白银。

然后被击破,从而展现

完美的作品;我也只能凭借

内心爱情的火焰把空虚填满

并满足对夫人你永恒之美的需求:

这是风烛残年的情感和心愿。

你的温柔和爱恋

注入我心田,通过这狭窄的空间,

为了把你完美的形象复现

我苦斗不已,却至死不如愿。

这是米开朗基罗献给科隆娜的一首抒情短诗,在形式上和十四行诗有所不同。在这首诗里,米开朗基罗又一次形象地展现了他艺术哲学的基本信条:艺术形象是先验地存在的。在这里,他的观念从雕刻和绘画扩大适用于金匠和银匠:正如采石场的大理石块等待着雕刻家释放其内部潜藏的形体那样,模具也期望着“熔化的黄金和白银”。在这首诗里出现了“火”的形象,金银匠的艺术固然舍火莫属,但诗人自己也被友人之美激发的火热感情支撑着、消耗着,尽管他晚年写给友人和情人的诗在语调上或许不如中青年时代那样奔放。

在诗中,诗人表明他“只能凭借内心爱情的火焰”把“空虚”(“中空的模具”的比喻,或内心的憧憬)填满,虽然“风烛残年”,来日无多,但这一夙愿依然强烈。诗人自己不久于人世,“空间”是“狭窄”的,但依然“苦斗不已”,把她的“完美的形象复现”,虽然“至死不如愿”,因为她的美是神性的。诗人并没有真的为她造像,而是通过这些诗句颂扬她的美和抒发自己的感情。

米开朗基罗的诗,就整体而言,对于理解他的全部艺术创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他的艺术哲学信念若无诗作作为旁征,恐怕久已泯灭。

我短促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

历经大海汹涌波涛,驾一小舟,

在人类共有港口和沿岸,人人

要总结自己的作为,无论劣优。

啊,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的艺术

愚蠢、生硬,远离它真正的源头;

我曾把艺术当做偶像和君主,

但艺术只带来悔恨,无法补救。

光明的爱情向往,是何等愉快,

我面临两种死亡,前景又何在?

第一种我确信,但惧怕第二种。

绘画和雕刻再不能抚慰、镇定

我的灵魂,它转向神性的爱,爱

在十字架上流血又拥抱我们。

1554年9月19日,米开朗基罗把这首诗寄赠给他的传记作者瓦萨里。这时诗人已近80周岁。寄诗时还写了短信(见评介文章)表明他不服老,依然以诗抒发情怀。他已经辛勤创作了65年(从他15岁进入美迪奇家住宅算起),几十年之中,他忍受过种种痛苦,也享受到了创作和友情的欢乐。如今“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他要在死去以前做出总结,才发现他崇拜的艺术“远离它真正的源头”,即上帝,或者“理式”。死已临近,肉体的死不足为惧,但灵魂是否要死去或可得救则令他不安。这是一位虔诚天主教徒必然考虑的大事。既然“绘画和雕刻再不能抚慰、镇定我的灵魂”,那么,为求得拯救,则要想到上帝和上帝的爱,这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这首诗反映了米开朗基罗老年时期的矛盾心情,他热爱生活和艺术,却又为灵魂的永生忧虑。诗的情绪和四年以前瓦萨里赠给他《艺术家列传》时他为答谢而作的那首诗不一样的(译文见《世界美术》1980年第3期51—52页)。【注释】

(1) 本文中赏析的诗均为本文作者译。(发表于《名作欣赏》1990年第6期:歌颂美、艺术和神性的诗歌——读米开朗基罗抒情诗十首)狂飙突进的号角关于《普罗米修斯》及其他颂歌◎杨武能作者介绍

杨武能,1938年生,重庆人。1962年秋南京大学德语专业毕业分配到四川外语学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主攻歌德研究。1983年调四川外语学院任副教授、副院长。1990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任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有著作《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格林童话全集》等三十余种出版。推荐词《普罗米修斯》、《伽尼墨德斯》和《致驭者克洛诺斯》等三首抒情诗都产生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掀起高潮的1774年,是歌德一生诗歌创作中的精华之一。它们所产生的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使年轻的歌德成了当时德国人心目中的第一抒情诗人。

离开了心爱的姑娘弗莉德里克,歌德心情沉重地回到了故乡法兰克福。作为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系的毕业生,他于当年八月底便获准开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这遂了他父亲的心愿,却很不合诗人的本意。不久,他便把事务所丢给父亲经管,自己却常去城郊作长距离的漫游。在自由自在然而却充满艰辛的漫游途中,歌德一方面平息缓和了内心的焦躁、紧张和不安,另一方面还用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鲜明深刻的感受,写成了一系列以漫游为题材的诗篇。

差不多在写漫游者之歌的同时,在1771年年底,歌德还完成了在斯特拉斯堡已开始酝酿的历史悲剧《葛慈·封·伯利欣根》,在剧中塑造了一个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性自由的斗士,一个强壮剽悍、英勇善战的所谓“力的天才”(Kraftgenie)。这些诗歌的创作,标志着他的思想与创作已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在狂飙突进精神高扬的那些年代,年轻的歌德可谓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他创作的题材突破了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而构思一系列以历史上和传说中的伟人或英雄如穆罕默德、恺撒大帝为主人公的剧本。可惜的是只有《葛慈·封·伯利欣根》得以完成,其余都只留下了提纲、初稿或残篇。颂歌《普罗米修斯》(1774)便是同名悲剧残篇中的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