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修身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12:22:42

点击下载

作者:张笑恒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修身课

北大修身课试读:

前言

北京大学,一所屹立百年的历史名校,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沧桑风云。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可以说,北大的思想是最前沿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辜汤生要发扬中国人的精神,让四海侧目;章太炎要格致国学,让传统文化再度兴盛;鲁迅要怒斥方遒,让麻木的民族魂苏醒过来。这些人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目标,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既是北大的精神,也是那个时代文人们救国图存的道德指向。

百年来,北大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学者和教授,如蔡元培、李大钊、鲁迅、季羡林、张岱年、冯志、朱光潜、刘半农、钱玄同等,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各个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形成了北大独有的魅力和精神。

而到了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价值观念的转变,学生群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专业素质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弱;社会责任意识淡化,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竞争意识较强,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不够,等等。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北大提出了一个“文明修身”的口号。

修身是什么?修身之道在于陶”身心,涵养德行,修持身性。《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要以此为根本。

修身教会了我们自制,让我们拥有了把持自身的定力,不被欲望所掌控,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让我们能够看清那繁华背后的陷阱,不至于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修身教会了我们忍耐,让我们有了韬光养晦的耐心、忍辱负重的决心和不计较一时成败的大度,让我们明白了,能耐就是能够忍耐。

修身教会了我们专注,让我们知道了人生只能有一个大目标,如果努力的方向分岔了,目标摇摆不定,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它告诉我们,人生有时也要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修身教会了我们坚持,让我们懂得了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只要坚持就没有失败,最多只是没有成功而已。要知道,再长的路,只要坚持,就能一步一步地走完。

修身教会了我们乐观,让我们明白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好事,要想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就不要老往坏处想,只要心中有希望,手中就会有力量,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

修身教会了我们包容,让我们知道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给别人留余地,最后自己也会失去立足之地。所以我们不妨多一些包容,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而计较,把心放宽些就好了。

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够真正成才,由此可见修身的重要性。

从蔡元培先生起,北大就一直提倡修身治学,蔡元培先生反复倡导忠孝、信义、恭俭、谦逊、自制、忍耐等品德,并将这些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这个传统也一直延传至今,造就了北大“立业先修身”的优良传统。

在本书的策划与创作过程中,编者得到了李少聪、李尚芳子、李成坤、胡俊、丁修山、刘曼、刘冲、徐芳、王恩聪、聂振岗、刘悦、赵会会、金东东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本书是很难面世的。

第一课 自控,能控制住自己就能控制住一切

1.克制欲望,才能成为强者

那些不和别人比较,专注于自己世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这一乐趣是持久而宁静的,不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一乐趣必须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现实世界对于物质的拥有。和物质的满足相比,心灵的富足是真正快乐的源泉。——俞敏洪

有人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没有车的时代,人们希望能有一种代步工具,之后出现了马车、汽车、火车、飞机。在没有水的地方,人们渴望有水,之后人们开始贮存雨水、挖井、开河引水。为了满足视觉上的追求,人们制造了各种美的东西。为了满足口感上的追求,人们烹调了各种美食。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生活的追求也同样如此,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积极向上的追求和期望会催人奋进,让世界变得美好;不切实际、贪婪无度的欲望是万恶之源,会让人们变得疯狂、邪恶。

我们常常感叹自己活得很累,实际上多数情况是因追求过多而导致的“心累”。就像明代文人朱载堉的那首《十不足》一样:“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与大厦,床前又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授公还欲为帝,为帝则求长生。有的人就是因为欲望太盛,最后弄得一无所有。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次,子佩邀请楚庄王前去赴宴,楚庄王听后爽快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席准备就绪等待良久,可就是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前去拜会楚庄王,并向他询问为何没有赴宴的原因。楚庄王对他说:“我听闻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看便可见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假如我真到了那里,就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行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去赴宴了。”由于楚庄王时刻懂得克制并约束自己,并且与欲望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其登基后不久便创造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盛世局面,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人不能没有欲望,如果没有了欲望,则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生活将会变成一幅苍白的画卷。但是人也不能贪欲过盛,欲望就像水一样,没有了会干旱,但是太多了就会泛滥成灾。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

追求财富,占有金钱,本无可厚非。那么富有到什么程度才算富有,占有多少金钱才算多?仔细想想,人们真正的需要非常少,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可是人的心理却非常有趣,每当有好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看到金山银山就试图归入囊中。一个人如果不知满足,什么都想得到,那么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最终是“南柯一梦”。从前有一个乞丐,他整天在街上流浪,睡的是破庙,吃的是乞讨来的剩饭,他常常想,哪天自己要是能捡到一锭银子就好了,那自己就去城里最大的饭馆去吃一顿。有一天,城里大财主家的狗不见了,财主非常着急,便张贴告示:谁要是能把自己的爱犬送回来,就赏银一锭。碰巧这条狗被乞丐给找到了,他非常高兴,第二天便抱上小狗准备去领酬金。没有想到,赶到财主家的时候,赏银已经翻了一倍了。乞丐心想:“要是等到明天,赏银是不是会更高呢?”于是乞丐又把狗抱了回去。第三天、第四天,赏银变得越来越高,到了第七天的时候,赏银已经变成一万两黄金了,乞丐大喜,连忙要去领赏,可没有想到,那条狗已经饿死了,乞丐没有领到赏钱,只能接着做乞丐了。

欲望是一种可怕的能量,我们如果能够合理地支配它,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相反,如果我们被它所支配了,那么后果就严重了。

2.名利背后,时有荆棘

现代人活得越来越复杂了,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周国平

玫瑰无疑是很美的,不仅艳丽妖娆,还雍容华贵,但是在这份华美的背后,却有着尖锐的刺,一不留神,就会扎人满手鲜血。这就好比是名利,虽然闪耀着光芒,梦幻迷人,但是在它的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陷阱。一旦我们痴缠于名利,那么必然会落入陷阱而无法自拔。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时,曾路过江苏镇江的金山寺,从寺里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一派恢弘的气势。乾隆兴致大发,随口向一个老和尚问道:“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曾知道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船只呢?”老和尚漫不经心地回答:“我仅仅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的确如此,人生在世,不论贫穷富贵还是穷达逆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名利”打交道,绝大多数人都难以渡过名利关,毕竟世间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诱惑,诸多口口声声称“视名利为粪土”的人一旦遇到实际情况便不能自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求名求利都是无可厚非的,它是人生的一种动力,能够促使我们为之付出努力,并取得成就。但是如果我们的一生被名利所束缚,那么必然会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所以,我们必须克制自己追求名利的欲望,保持知足常乐的心境。张良是一个懂得克制自己名利心的人。张良是刘邦最重要的谋臣。刘邦依靠他的计谋攻城略地,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刘邦对张良以师礼待之。然而功成之后,张良却主动请辞,离开了斗争激烈的权力中心。开国之后,刘邦给他的封赏是“齐地任选三万户”,深知刘邦个性的张良固辞不受,而是向刘邦讨要了一个“留侯”的封号(“留”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的一座小城)算是处于半退隐的状态。张良假托神道,不再参与政事,因而得以善终。而功劳比他更大的韩信,却因为居功自傲,不知进退,放不下名利之心,最终连同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一起被刘邦铲除了。

人活于世,就要把持住自己的本心。真正的君子,他们的心志不会被名利所束缚,即便眼前有千般名利、万般诱惑,他们依然能控制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控力,任由冲动和激情支配,那么他有可能丧失道德,最终成为追逐欲望的奴隶。

3.天上掉下的不是馅饼,是陷阱

当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他的人生和事业将最终失败。——俞敏洪

有一幅漫画:一个馅饼从天而降,有一人欣喜若狂,连忙跑过去,腾起身子去接,他没有发现,在馅饼落下的地方,正好是个又大又深的坑。《战国策·周书》上有云:“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意思是说,要想打败他,就要先帮助他;要想夺取他,就要先给予他。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你以为是你的幸运,却不曾想过,这也许正是别人“欲取先予”对你设下的陷阱。天宝年间,李适之与李林甫同为宰相。因为争权夺利,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不好。有一次,李林甫无意间向李适之透露说:“据说华山下面有金矿,开采后可以使国家富强,估计圣上还不知道。”山下面发现了金矿,这本是件大大的好事,开采出来可以利国利民,刚好此时唐玄宗沉迷于酒色,穷奢极欲,弄得国库日见空虚。而李适之本身刚刚当上宰相,根基不稳,也没有得到皇帝的信任。他暗想自己要是赶在李林甫之前,把这件事告诉皇帝,一定会使得龙颜大悦,进而讨得皇帝的欢心,于是他就向唐玄宗奏报此事。唐玄宗一见奏章,果然很高兴,于是就问李林甫知不知道这件事,李林甫丝毫不觉得惊讶,他对唐玄宗说:“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之所以没有提起,是因为华山金矿不能开采。”唐玄宗忙问何故,李林甫说:“陛下生于乙酉年,地支酉位居西方,五行属金。华山为西岳,又富金矿,正合陛下本命龙气,所以即便有再多的黄金,也万万开采不得。”李林甫的一番话,使唐玄宗深感他对自己一片忠心,反过来认为李适之不会为自己着想,因此对李林甫愈发亲近,对李适之则渐渐疏远了。

俗话说:“利令智昏。”人因为贪婪常常会犯傻,什么蠢事都会干出来。李林甫正是利用了李适之急于向皇帝献媚的渴望而设计了陷阱,最终让他失去了唐玄宗的信任。

对于“馅饼”的贪念和欲望,往往是使人疯狂和丧失理智的催化剂。有时候,欲望会让一个原本忠厚老实的人变成了一个凶狠的暴徒,最终铸下难以挽回的大错。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老鼠意外掉进一个盛满大米的缸中,它欣喜若狂,一通猛吃之后倒头便睡,自觉得了大便宜。老鼠每天就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却没有发现米缸里的米正在慢慢地减少,直到有一天,米缸里的米终于吃完了,它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经出不去了。最后只能饿死在缸底。

我们有的时候也像是这只米缸里的老鼠,会面对种种的诱惑和考验,一不留神便在欲望中渐渐迷失自我。一个人如果有了贪念,特别是面对巨大利益的时候,则往往会丧失正常的判断力,即便那件事情看上去有多么不合常理、多么离谱,他也察觉不到,还自以为捡了大便宜,实际上已经触及霉运,一只脚踏进火坑还不自知。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大多数的彩票头奖得主,在中奖后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又会重新变得穷困潦倒。”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名为德尔的男子,他原本有美满的家庭和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中了彩票大奖,于是就开始买车买房,并辞了工作,做起了生意,结果却连连失败,把彩票的奖金都赔了进去。最后,失落的他又将希望寄托在了彩票上,于是继续不停地买彩票。为了提高中奖概率,不断增加筹码,赌注越下越大。钱不够,就以做生意的名义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借来的钱都被他买了彩票。最后他债台高筑,以诈骗罪被捕入狱。”

没有经过艰苦付出就得到的好处,后面往往跟着灾祸。“馅饼”很诱人,但却未必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可能还会带来灾祸,对于那些贪欲很重的人,其实灾祸一直在他的门前徘徊。要躲避灾祸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自己的贪念、克制自己的欲望。

4.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季羡林

老子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快乐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类似的话:“不满足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从前有一位以打柴为生的樵夫,他非常辛苦,每天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辛勤地劳作,日子虽然过得不富足,但也没有什么大的烦恼。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攒够一笔钱,然后盖一间大房子。于是,他老婆就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夫妻早日能够住上大房子。没想到苍天有眼,好运很快就降临了。这一天,樵夫上山砍柴,无意间在一个树洞里面发现了一尊金罗汉。樵夫将这尊金罗汉带回了家,于是他一夜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不到几年的时间,他盖起了大宅子,还将宅子周围的地都买了下来,家里买了奴仆,两个儿子也都和有钱人家的小姐成了亲。按理说樵夫告别贫穷尽享荣华富贵应该非常满足了,然而事实上他只是高兴了一阵子,很快就犯起愁来,茶饭不香,坐卧不安。老婆看在眼里,不禁上前劝道:“现在吃穿不缺,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发愁呢?就是贼来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受穷的命!”没想到樵夫白了她一眼,不耐烦地说道:“你这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人家懂什么!怕人偷只不过是小事,问题是十八个金罗汉我们才找到一个,剩下的十七个还不知道藏在哪里呢?”说完,又不停地叹气。从此后,樵夫整日愁眉不展,落得疾病缠身,最终一命呜呼。

自古以来,“得陇望蜀”就是人之常态,得了饱暖思绫罗,得了钱财又思权欲,许多人的贪欲就像个无底洞,永远都不知满足。

快乐、幸福都是建立在知足的基础上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明朝金溪人胡九韶,家境非常贫苦,他一边教儿子读书一边耕种,勉强维持温饱。他每天下午都要焚香祭天,感谢上天又给他享受了一天清福。他的妻子笑他说:“一日三餐全是菜粥,这叫什么清福呀?”胡九韶却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之世,没有兵祸战乱,一家大小又勉强吃得饱、穿得暖。家中还没有人病在床上,也没有人被关在监狱里,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

有位禅师曾说过:“无所欲求时,人的心才会真的开始平静。总以为人生有很多事太过于重要,走过去,回首再看,不过尔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懂得这种禅学真谛的人却不多,大多数人都终日被世俗的名利所缠绕,被欲望的包袱所压迫。正如《菜根谭》中说的:“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

人应该知道知足,做事的时候能够顺其自然,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这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在知足的乐观和平静中认真洞察取得的成功,总结经验,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5.人生得意也淡然,别陶醉于庸人的羡慕

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马寅初

马寅初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得意淡然,失意坦然。”这是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箴言,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含义极其深远。只有学会“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才能真正做到心态平衡,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种种考验,这才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得意的人生很精彩,鲜花掌声不请自来,可谓风光无限。就像是甘醇的美酒,亦香亦甜,但我们若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那就会让我们醉得分辨不清东西南北,使人生的航船迷失方向。

得意忘形很多时候会造成一个转折,使人和事由盛转衰甚至一蹶不振,所以,我们在得意之时千万不可骄狂,一定要低调一点,谦虚一点,谨慎一点,时常保持一颗淡然的平常心。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野兔被老鹰捉住了,野兔奋力挣扎,但始终不能从老鹰的利爪中挣脱。这时,一只云雀飞了过来,得意忘形地对野兔嘲笑道:“你平时不是跑得挺快吗?这次怎么不跑了?你看,还是我们有翅膀的好吧?”接着便大谈自己翅膀的好处,说到忘情处,还跳起舞来,可就在这时,另一只老鹰突然从高空飞下来捉住了它。野兔在断气之时对云雀说:“你方才还在为自己的平安而得意忘形,现在你也该哀叹和我有着同样不幸的命运了。”

老子曾说过:“澹兮其若海。”意思是说,志得意满时应平淡如海,不可骄傲侮慢,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保持像大海一样波澜不惊的心态。

唐代诗人孟郊在四十六岁时高中进士,于是便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可谓是道尽了肆意狂放之气,但是这个狂傲的诗人,终究还是没有摆脱穷困潦倒,最终死于病中。

我们不要太看中自己一时的胜利,躺在成绩上面睡觉而不思进取。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在主持春晚的时候,犯了一个对于主持人来说很可笑的错误。他竟然搞错了年份,把猴年说成了羊年。这对于向来小心谨慎的他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而那一年恰恰是他从事主持行业以来获奖最多的一年,诸多的荣誉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于是在年关之际,老天就跟他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自从那天起,他就一直把“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这句话放在心头,时时鞭策自己。

人生无常,从得意到失意并非十万八千里,仅仅是一副牌的正反面,随时都可能会反转。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要善于持盈保泰,越是得意时,越要谨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人生得意时淡然、失意时超然,人生的福运自会长久。

6.失意不失态,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未经失意,不懂人生。——周国平

得意与失意都是人之常情,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得意之时忘乎所以而骄傲气盛,丧失了应有的谨慎和稳重,结果往往会以失败告终。也有很多人因暂时的失意而一蹶不振,丧失了勇气和斗志,最后也是一事无成。但有一些人,他们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失态,而是正确看待成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的胜利一般都属于这些人。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在短短二十年间,这位商界传奇人物使通用电气的市场资本增长三十多倍,达到了4500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十提升到第一。被大家誉为“世界第一CEO”。杰克从小就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曲棍球,读高中的时候,他曾经是校冰球队的一员。在一次高中生联赛中,他们开始连赢了三场,随后却连输了六场比赛,而且其中五场都是一球之差,所以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杰克极度渴望进球。最后一场比赛的上半场,杰克这一方连进两个球,但是下半场对方却将比分扳平了,将比赛拖入了加时赛。加时赛开始没多久,对方又进了一球,他们最终以3∶2输掉了比赛。恼羞成怒的杰克将球棍狠狠地甩向了对方的场地,然后气冲冲地回到了更衣室。就在这时,更衣室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了,杰克的母亲大步走了进来,冲着他大喊道:“你真是个懦夫,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那么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真的输不起,那么最好不要来参加比赛!”母亲的这番话,杰克一直都牢记在心,因为这让他懂得了在前进中接受失败的必要。自此之后,每次失败之后,他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经得起大风浪。能够从不幸中站起来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就像是一位伟人说的:“难道有永远的失败吗?不!我宁可一千次跌倒,一千零一次爬起来,也不向失败低一次头。”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不会永远与失败相伴。

射击名将王义夫曾说过:“我们都是在成败的反复交替中成长起来的。我输得起,就赢得起。”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因为滕海滨在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中的失误,最终导致了中国男子体操队卫冕团体冠军失败,他为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压抑之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一个人的失误导致了我们整个团体的失败,使我们团体四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我感觉很对不起他们。”背负着这样的压力,他迎来了六天后的鞍马比赛。鞍马这一项目向来是所有竞技体操项目中争夺最为激烈。在滕海滨出场的时候,教练黄玉斌在他开始比赛之前走到了鞍马前,伸手拍掉前一名选手留下的镁粉,轻轻地对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好似有一股魔力,随后,滕海滨上马、做动作、落地,他成功地完成了整套动作并稳稳地落在地上,一切都是如此完美,裁判给出了9.837的高分,力压三届世锦赛冠军罗马尼亚老将乌兹卡。比赛过后,有记者追问滕海滨,黄玉斌教练对他说了什么,滕海滨回答:“只有三个字‘放开打’。”

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生中的竞争也一样,输赢是常事,我们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因为只有输得起才赢得起。只有经得起失败的摔打,才能历练出获得成功的本领;只有经历失败的教训,才能看到自身的弱点,认清自己的劣势,不断提高自己。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说过:“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是思索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面对失败,如果我们低下头来,那么看到的只会是险恶与绝望,渐渐丧失斗志;如果我们能抬起头来,那么看到的将是一片辽阔的天空。失意是生活乐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有了它,生活的乐曲才会抑扬顿挫,才会动听。

7.能拯救你的,只有自控

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李大钊三味书屋是绍兴一处著名的景点,它始建于清末,是当时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少年时候就曾在这里求学。在书房的东北角,有一张硬木书桌,上面刻着一个“早”字。这便是早年鲁迅用过的桌子。鲁迅小的时候,家境优越,也比较贪玩,读书也不怎么用心。有一次,他因为睡觉睡过了头,急急忙忙赶到学堂,先生已经开始上课。先生见他迟到,非常不满,说道:“你都这么大了,还睡懒觉,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非常惭愧,什么话都没说,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第二天,他早早地就到了学堂,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在书桌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立誓不再迟到。后来他祖父因为科举案入狱,父亲也体弱多病,渐渐家道中落,家里的很多事情都落到了年幼的鲁迅身上。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要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还要再到药店给父亲抓药,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可即便是这样,他也再没有迟到过。

自控力这种东西其实人人都有,只是有的人比较强,有的人比较弱而已。它是深植于人内心的一种神奇的力量,自控力强的人,往往意志比较坚强;自控力弱的人,则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所吞噬。在西方有这样一个故事:中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小国的国王被他的弟弟推翻了统治,弟弟不想杀死他,于是就把他关进了牢房里,并吩咐人把牢房的门改得较以前窄一些。国王很胖,以至于出不了牢门。弟弟许诺,只要他能够减肥,并自己走出牢门,就恢复他的自由。然而,他无法抵挡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但没有减肥,反而更胖了。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走出那间牢房。“制怒”就是克服情绪急躁,防止大脑发昏。只有懂得“制怒”,人才能保持清醒的状态,冷静地思考,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林则徐四岁读书习字,七岁就能写出好文章,十三岁中举人,二十七岁高中进士,在家乡素有“神童”、“才子”的美誉。但是他的脾气非常暴躁,于是他的父亲就亲笔写下了“制怒”二字,制成横幅悬挂在林则徐的书房中。有一次,林则徐正在处理公务,看到不满之处无法克制,盛怒之下把一只茶杯摔得粉碎。当他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座右铭“制怒”二字时,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因此立即谢绝了仆人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表示悔过。

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自控力,则往往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化。高兴的时候什么都好说,胡乱表态,不讲原则,没有好坏之分;不高兴的时候则乱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所有人都成了他的出气筒。自控力强的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喜怒无常,不会受情绪的侵扰,处理问题时能够从容大度、气定神闲。

第二课 忍耐,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1.能耐,就是能够忍耐

凡是能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得住的人。——翟鸿燊《说文》中是这样解释“忍”这个字的:“忍,能也。”而《广雅》中则这样解释:“忍,耐也。”于是我们明白了,原来“能”也是“忍”,“耐”也是“忍”,所谓能耐,也就是能够忍耐的意思。“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忍耐。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孔子之忍肌,颜子之忍贪,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忍耐是成功之道,是成功者必备的心态。在当今社会上,学会忍才能够谋生,我们只有耐得苦、耐得累、耐得打、耐得骂、耐得被人翻来覆去的折腾,才能立身于强者之林。《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当时蜀军驻扎在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于是便闭守不出,采取拖延战术。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若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投降;你的羞耻之心若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手下的将领看了之后都非常生气,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身死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

俗话说:“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北宋诗人苏轼在《留侯论》中曾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意思是说,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气节,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有人认为和颜悦色、忍让无争、宽恕容忍是一种懦夫行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还有人认为凡事忍耐、承认过错、接受责罚便是懦夫,事实上,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把握时,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

忍耐是走向成功的秘诀。没有失败时的忍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没有不幸时的忍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就像蝴蝶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经历了破茧成蝶时的痛苦;蝉鸣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有着长眠地底时的沉寂;天鹅之所以如此高雅,是因为它忍受过丑陋童年时的屈辱。生活就是这样复杂的矛盾体。平原是对高山的最好注解,不幸是对幸福的最好诠释,成功也源自于我们对挫折的忍耐。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代的圣贤们,都有超过常人的修养,更有着忍耐一般人所不能忍的本事。大禹治水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忍耐;李时珍著书《本草纲目》有遍尝百草的忍耐;东汉政治家孙敬有“悬梁刺股”的忍耐;越王勾践因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才有了十年后一举灭吴的成功。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因为有了十九年流亡的忍耐,才有了重登王座、称霸三晋的成功。古往今来,所有成功者无不把忍耐放在首位。

不单单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忍耐,在学习中、爱情中、婚姻中、家庭中,我们都要学会忍耐。“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耐得住冷嘲热讽,熬得住风霜雨雪,经得住坎坷磨难,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这也是“能耐”的真正要义。

2.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同是读书人,读同类的书,只讲数量,十八岁的不会比八十岁的读得多。所以刚上大学不必为不如老教授读书多而着急。你应当问的是:“自己究竟超过了那位八十岁的老人在十八岁时的情况没有?”若是超过了或大致相等,那就可放心;若是还不如,那就该着急了。——金克木《孟子·公孙丑上》有一则故事: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了,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他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结果苗都枯萎了。这个故事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拔苗助长”虽然只是一则寓言,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也不乏这样的人,做事急躁,没有耐心,恨不得早上种的树晚上就能乘凉。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性急喝不了热锅粥”。凡事操之过急,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走向成功。有一个小孩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把它带回了家,要看看蛹是怎样化为蝴蝶的。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幼虫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但是它的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看着于心不忍,想要帮帮它,于是便拿起剪刀把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痛苦地死去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多少也可以体会到一点“拔苗助长”的意味。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会让爱变成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

日本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曾说过:“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磨炼和挫折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急于求成的人想要跨过这个阶段,但结果往往会倒在半路上。

如果一个人缺乏耐心而急于求成,那么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成语“铁杵磨针”、“水滴石穿”、“跬步千里”等都说明了耐心对成功的重要。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画坛的一代大师,在年轻的时候还学过一段时间的篆刻。当时,皋山有一位篆刻大师,于是齐白石就去那儿向他请教篆刻的法门:“我总刻不好,有什么方法呢?”篆刻大师笑着说:“这很简单,你挑一担石头回家去,随刻随磨,你要刻满三四个点心盒,都成了石浆,那就刻得好了。”齐白石知道对方说的是句玩笑话,但也是至理名言,于是就按照篆刻大师的意思做了。当他挑的一担石头通通都被“化石为泥”时,他的篆刻技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成功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坚持和积累。就像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是要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只有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

3.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耐烦。——沈从文

2010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造访北大,北大哲学系二年级学生李丹琳现场写下一幅“仰望星空”的书法作品赠送给总理。出乎她的意料,总理也当即挥毫,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字,送给北大师生。后来,这幅字画被北大校史馆珍藏。

诸葛亮曾说过:“志当存高远。”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思维和行动,没有高远的目标,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清朝名臣陈宏谋在《训俗遗规》中有言:“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意思是说,人没有志向,就像是船没有舵,马没有缰绳,放纵飘荡,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去,一个人要是不立志,那天下就没有什么事能够做得成。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多重要。陈胜,楚国阳城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乡)人,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给富人家种地。当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伙伴们讥笑他说:“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胜对秦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愤愤不平,反抗命运的决心犹如一团烈火在他心中燃烧。不久,他便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豪言壮语。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戍守渔阳,陈胜和其他九百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寺坡镇)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按照秦朝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一律处斩。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他与吴广带着九百余人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反秦的序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却成为了后人推翻秦朝的前奏。

志向就像一枚指南针,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志向就像海中的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人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如果志向不确立,那么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而且,人都有点惰性,你求上,有可能居中;你求中,则有可能居下;而你若求下,则必定不入流。所以我们在起步的时候,立志必须高远,要学雄鹰展翅飞,不效燕雀安于栖。只有这样,你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逐渐走向辉煌。

当然,事业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确立高远的志向这是第一步。不是所有的“有志者”都能够“事竟成”的。因为“有志”和“事成”之间还有某些条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无这些条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难成”的。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而且必须付诸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

强者都是从无数次的艰难险阻中磨炼出来的,舒舒服服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偷懒取巧更不会有什么作为,成就荣誉从来和懒汉懦夫无缘,要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我们就必须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炼自己。

态度决定高度,敬业才能成业。我们在胸怀远大志向的时候,也要立足自身,脚踏实地。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我们做不到脚踏实地,这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没学会走路就想跑一样,那么结果自然只能是跌倒。我们要想走得远就必须从起点开始由近及远,要想登得高必须从底层一步步往上攀登。东汉太傅陈蕃,字仲举,汝南郡平舆人。他的祖父曾任河东太守。不过到了陈蕃一辈,家道中落,不再威显乡里。在陈蕃十五岁的时候,他曾经独处一个小院中读书习文。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薛勤看到院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又脏又乱,于是就教育他说:“你这孩子,接待客人的时候怎么也不把院子打扫一下呢?”陈蕃回答:“大丈夫身处世间,应当以清扫天下的污垢为己任,怎么能把目光放在这么一间小小的院子里呢?”这个回答让薛勤暗自吃惊,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不一般。感悟之余,就劝道:“你连身边的一间小院都打扫不干净,又有什么能力去清扫天下呢?”

所以说,只有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事业。

4.泰然地对待逆言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那么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周国平

逆言也许并非都是忠言,许多人通常都无法坦然面对它。对于任何的教训、指责、批评,我们都难免会因为感到伤自尊而处于自我防卫状态,进而竭力为自己辩解。毕竟在现实中闻过则喜者还是很少的,喜表扬、恶批评,是我们普遍存在的心理。

我们在生活中,无论怎么做,做得多好,都难免会听到一些逆言。在面对它的时候,有的人暴跳如雷、反唇相讥;有的人放低姿态、虚心接受;还有的人坦然面对、坚持自我。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这么多钱吧。”第一个人听了这话,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画作,没有为之所动,最终他的画以比原价还要高的价格卖了出去,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第二个人听了这话,只是轻轻一笑,便将自己的画给撕了,从此改行学习雕刻,最终成为雕刻大师。而第三个人,他因为别人的话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钱,便降低了要求,于是,他一生都只是个三流的画家。

逆言的力量很神奇,有的时候它是动力,激发我们向上的欲望;有的时候,它是转折,指引我们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成功的巅峰;而有的时候它又像是毒药,一不小心就会毁了我们的一生。但其实最关键的是我们面对它时的心态。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从来都不犯错的,所以在面对逆言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自省一下,对方说的是不是正确,不要因为一听到别人的指责就怒火攻心,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死不认错。谭鑫培是中国京剧史上著名的“伶界大王”。当年,已经小有名气的谭鑫培为了寻找突破,拜在“大老板”程长庚门下学艺。但是程长庚却对他很不满意,时常讽刺挖苦他。有一天谭鑫培刚表演完,程长庚就不屑地说:“你的声音太过柔弱萎靡,这可是亡国之音啊!”程长庚这番话算不上好听,甚至还有点侮辱的意味,但是谭鑫培却向他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我要特别地谢谢您,谢谢您的不吝指教!您的话可谓‘药石之言’,我一定会把它当做治病良药,好好提高我的技艺!”从此,谭鑫培每天散戏后总是“头不免冠,足不去靴,身着戏衣,对镜自练,以观疵谬而正之”,最终,他因勤勉和谦恭受到了程长庚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他独创新声,形成了“谭派”声腔。

面对程长庚的辛辣批评,谭鑫培没有被激怒,也没有气馁,更不曾耿耿于怀或自暴自弃,而是当做“治病良药”,谦虚受教,奋发图强,终成大器。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那就活得太累了,如果我们每次都因为别人的一些话而动怒,那么不是正好中了那些说坏话的人的下怀吗?

5.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身

成熟的人并不意味着没有人蔑视,而是他们能够将别人的蔑视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从而变蔑视为肯定。——黄侃

有人说:“我们都是智慧的巨人,情绪的矮子。”这个“矮子”常常会在心里告诉我们:“这口气,我绝对咽不下去!我非得去讨个公道不可!”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就出现了许多像“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之类的谚语。

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被人重视、受人尊重、受人欢迎,但有时难免被人嘲弄、受人侮辱。这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意气而和别人生气,正所谓“生气不如争气”,人不是要“争一时”,而是要“争千秋”!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一直生气,聪明的人则想的是如何去争气。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们何苦拿着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生气,还不如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来工作和学习,让自己的实力增强。有一位男演员曾经因为个子只有162cm,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很多人都劝他放弃这个行业,包括他的经纪人也让他另择出路,可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有一次,他参与某部电影的男二号选拔,精心做了准备,可是在洽谈的时候,电影的出资方看了看他后竟然说:“就你这么矮的个子还想成名?小伙子,你得穿双增高鞋再来试镜。”在大家的嘲笑中,他被拒之门外。当时他特别生气,并且为自己感到委屈。可是沉默一阵后,他只是握紧了拳头,并暗暗发誓道:“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电影中的男一号,你们等着瞧吧!”然后他昂首挺胸地离开了。后来,类似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但这位男演员始终没有放弃,他不停地告诉自己:“生气不如争气,自己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给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看看!”于是,从龙套小角色开始,他接了一部又一部的戏。最终因为他在一部喜剧片中的出色表现,一位著名导演发现了其表演方面的才华,并将他捧红了。后来,他成为了多部电影的男一号,并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

别人越看不起你,你越要努力活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看。怒发冲冠有什么用呢,你还是你,你的境况没有任何改变,别人照样还是瞧不起你,生气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哲学家康德曾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从前有一个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但是每当生气的时候,他仍要这样做。于是别人就问他:“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跑,这是为什么呢?”这人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就绕着自己的房子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了。”别人又问:“那你成了富翁后,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跑呢?”这人回答:“我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又何必和别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

这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人啊!生气无法解决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如意,反而会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更多的伤痕,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先从“争气”开始,也许就可以看见不一样的天空。

6.不计较一池一地的得失

争一时不如争一世,只有肚里能撑船的人才能做宰相。——张建君

兵法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古时候的将军们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大局观,从来都不会把眼光瞄准在一池一地之上。一池一地看似很大,但在国家面前,却不值得一提。如果总是计较一池一地的得失,那么可能会输掉整场战役。

我们在生活中也少不了得与失的交换。不要总把个人的得失看得那么重要,如果只专注于眼前,那么必定会失去长远。不争一时长短,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全心投入长远利益,那么眼前失掉的,以后都会得到加倍的补偿。有人曾说过:“在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家比沃尔玛售价更低的连锁超市了。”的确,对零售行业来说,沃尔玛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无疑是相对来说比较低廉的,这也导致了他们卖出的每一件商品,利润都要比别家低许多。但是它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连锁超市。这是何故呢?沃尔玛连锁超市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这样解释道:“如果用单价80美分买进东西,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其销量竟然是以1.2美元出售的三倍!如果单从一件商品上看,我们少赚了一半的钱,但卖出了三倍的商品,总利润实际上大多了。”正是凭着这样的理念,沃尔玛成为了全球零售行业的巨头。

常言道:“争一世,不争一时。”真正的智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往往把眼光投向更远处,看到自己此时的损失能够为未来带来的好处。人生就像一盘棋,真正的高手懂得纵观整盘,胸怀大局,不计较一步棋的得失。不懂取舍很可能一步走错,百步艰难,稍有不慎,定会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著名音乐家谭盾初到美国的时候生活非常拮据,为了生存他经常到一家酒吧的门口拉小提琴,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琴手。由于那里是闹市区,人流量比较大,所以每天的收入还不错。凭着出色的技艺,谭盾很快就在那一带小有名气。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晚上都能赚到不少钱,这大大地改善了谭盾的生活状况,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他完全可以衣食无忧。这种状况会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满足,但谭盾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终他放弃了继续在街头献艺,用积攒起来的钱去大学深造。十年后,当他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街区时,他发现当年和他一起卖艺的琴手依旧还在那里,而自己已经是一位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了。

成功者既要有权衡利弊的策略和智慧,也要有把握全局的气度和眼光。权衡利弊才能取舍有度,把握全局才能不计较一时得失。取舍的智慧也正是来自于此,在应该进攻之处积极进取,在不应该强攻之处果断舍弃。

第三课 专注,绳锯木可断,水滴石能穿

1.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目标

心无旁骛,专注必有所成。——季羡林《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弈秋是全国知名的棋手。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而另一个虽然也听他的话,但看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心里却想要拿起弓箭去射它。因此,他的成绩不如另一个人。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专注”的缘故,一个人没有专注的目标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把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一只猴子在森林中见到人类掉落的手表,猴子被这个新鲜的东西吸引住了,他非常开心地把玩着,没过多久,它就熟悉了手表的功用。于是这只猴子成了猴群中的明星,别的猴子都来向它询问时间,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它来规划,渐渐地,它在猴群中树立了威信,成为了猴王。这只猴子觉得自己当上猴王都是因为这只手表带来的好运,要是能多找到几只,不就能带来更大的好运吗?所以,它开始寻找手表,还真让它找到了一只。可是麻烦来了,两只手表的时间竟然不一样。猴子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它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只手表。当别的猴子来问时间时,它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因此变得混乱,它的威信渐渐降低,终于有一天,猴子们造起反来,它被赶下了猴王的宝座。

这个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只或更多的手表,却无法确定几点。更多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人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其内在的含义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设置两个目标,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混乱。

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活得很累,很容易产生失败感和种种不快。这是因为目标太多会使思维混乱,今天定一个目标,明天定一个目标,注定人没有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把精力分散到好几个目标上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状态下通常会一事无成。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汇聚万千精力于一点,达成之后,再设定另一个目标。

有很多看起来很聪明的人,他们忙忙碌碌,能够同时做很多事情。他们给人感觉非常能干。可是往往到最后,这些人并不能真正做成什么事。反而,那些看起来很一般,也没什么特别出众的才能的人,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因为他们能集中全部精力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有一位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的妇女。因为她的小女儿在美国留学,所以就想申请去美国工作。她向领事馆提出申请时,领事馆的官员看了她的申请表后大皱眉头,就询问她有什么技能特长。妇女说她会剪纸,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轻巧地剪了起来,几分钟后,就剪出了一组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图案。在场的无论是领事馆的官员,还是来办签证的民众都赞叹不已。很快,她申请赴美的事就办妥了,领事馆办得竟然是艺术家签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就算是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但只要有一项特长、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拥有其他人不能获得的东西。

一个人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比频频换行业更容易做出成绩。所以,当一个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如果不是确信自己已经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或者自己的个性与职业要求出现明显偏差,那么一般不要轻易转行。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围着他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他。

2.抗干扰能力,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主一无适便是敬。——梁启超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人能真正静下来、属于自己、不受外界干扰的时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我们,金钱、名誉、美食、美景,等等,面对这些诱惑,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心无旁骛、目不斜视,一心只朝前方走呢?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特洛伊战争之后,归心似箭的英雄奥德修斯率领船队经过墨西拿海峡回家。当时在爱琴海的一座小岛上,住着海妖塞壬姐妹,她们都是半人半鸟形的怪物,专门用迷人的歌声诱惑航海者,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她们的腹中餐。当船快要航行到海妖生活的岛屿附近时,奥德修斯就吩咐部下和水手们,用蜡把耳朵堵住,并下令他们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叮嘱说无论自己如何恳求也不能松开绑绳。就这样,船员们因为无法听到歌声而没有受到诱惑,而奥德修斯则因为全身被捆绑而无法行动,最后,他们都平安地通过了这片令人生畏的海域。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悟出一些道理。我们在求知成才的航道上,可能会经历种种诱惑,若不想让自己的人生之舟在中途沉没,则要想办法捂住“耳朵”,杜绝外部的干扰。

每个人都要有一双慧眼,面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面对各种诱惑,要有较强的定力,不能为其所动,既然选定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地超前走;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静心,让自己沉淀下来,远离浮躁和喧嚣。

纵观历史长河,成功者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做事专心。明代诗人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学业不精,道德修养不好,那么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不如别人那么专心致志地学习罢了。黛比·弗尔慈是世界上最大的现烤软饼干店的创办人,她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普通农家。结婚后,因为生活日益拮据,所以她下定决心开一家现烤软饼干店。可是当黛比将这个伟大的计划告诉自己的母亲时,没想到母亲不同意,说:“我实在无法想象你能够每天站在热得要命的烤箱旁边去卖现烤软饼干,而且还不知道能否赚得到钱。”而黛比的婆婆听到后,更是劝阻黛比说:“这绝对行不通。你也没有做过什么生意,一旦把家中的这些积蓄花光,你们怎么生活下去呢?”当她兴冲冲地跑去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这个想法时,没想到朋友同样劝阻她说:“亲爱的,我实在无法想象你是否能够成功。”家人、朋友的劝阻和干扰似乎没有让黛比打消当初的决心。面对大家投来的怀疑眼光,黛比没有选择放弃。1977年8月,她毅然决然地开了第一家现烤软饼干店。开张当天,黛比的现烤软饼干店真的没有迎来一个顾客。可是,在极度沮丧的情况下,黛比依然选择自己的坚持,并且想到了采用免费试吃的方法来吸引顾客。渐渐地,黛比的回头客越来越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她的现烤软饼干店越开越多,从美国开到世界各地,已先后在全世界1400多个城市开了连锁店,年营业额超过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烤软饼干店。

梁启超曾作过一个名为《敬业与乐业》的演讲,其中他说道:“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说,做一件事时,精神集中,心无杂念,这便是敬业。

3.专注长项,人生需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我一生有两个最大的幸运:一是找到我的太太,二是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太太与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太只有一个,而工作每时每刻都充满了诱惑。很多人都会专注于一个妻子,但很多人都会喜欢上多份不同的工作。而在百度上市之前,百度只做一件事,就是中文搜索。——李彦宏

古人云:“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是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能明辨事理,洞察一切;不专心致志工作,就不可能有显赫卓著的成就。有专才有恒,有恒才有成。一个天才,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那么最终他会流于凡俗;相反,一个资质平凡的人,只要下定决心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那么就能取得让人羡慕的成就。1987年,19岁的李彦宏只身离开山西阳泉,进入北大求学,他就读的是信息管理专业,四年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大毕业,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完成学业的李彦宏放弃了就读博士的机会,去华尔街从事实时金融信息检索的工作,这份工作让李彦宏获得很高的收入,才26岁就可以租得起一套公寓,并买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般人可能就此满足了,安安稳稳地在华尔街这个满地是美元的地方过着悠闲的生活。但是在华尔街干了三年之后,李彦宏选择了辞职。李彦宏去了Infoseek公司,这是美国一家非常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在Infoseek李彦宏受到重用,成为当时硅谷最年轻的产品经理,并获得Infoseek公司的股票,在30岁那年成了百万富翁。1999年,李彦宏怀揣着120万美元风险投资和一个中文搜索梦想回到了中国。那时国内正在演绎着互联网泡沫来临前的狂欢,门户网站、网络游戏、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公司等各种互联网形式在中国百花齐放,众多互联网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快速赚钱。曾有人给李彦宏投资让百度做无线增值业务,但李彦宏拒绝了。也有人劝他做网络游戏,李彦宏也拒绝了。他说:“搜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应该专注于互联网搜索领域,我看好它未来的增长。”当时李彦宏的决定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明智,然而几年过后,当中国互联网用户猛然增加到3亿,百度成功超越了谷歌成为中文搜索第一品牌的时候,曾经在无线增值业务上叱咤风云、日进斗金的“大佬”却无声无息了。李彦宏对互联网搜索的专注和坚持,让百度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从华尔街到Infoseek,再到自主创业,李彦宏一直都是赢家,原因在于他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搜索行业。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李彦宏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他知道自己所专注的,自己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地方就是在搜索领域。

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更容易在某一领域超越竞争对手,取得成功。从前有一个财主的儿子,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后来财主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一千两银子。他拿这笔钱开了一家酒楼,起初的生意还不错,但后来,因为同一条街上又开了几家酒楼,生意就清淡了下来。眼看生意越来越差,他不想办法怎么把它经营下去,而是打起了开布庄的主意。原来前街有两家布庄生意很红火,于是他就以八百两的价格,把酒楼盘了出去,又用这得来的八百两开了一家布庄,由于首街的那两家布庄是老字号了,起初他的生意很不好做,没过多久,他就失去了耐心,又将布庄以六百两的价格卖了出去,开起了马车行……从那之后,他又换了好几个行业营生,最终把一千两银子赔了个精光。

许多人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广撒网,多捞鱼!总有种这里不行那里行的感觉。的确,从表面上看,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里,存有率大。但如果精力过于分散,那么最终可能会两头都顾不上,导致一无所有。

4.成大事需先专注小事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在法国的卢浮宫收藏了莫奈的一幅画中,画中描绘的是修道院里三个圣洁高贵的天使。天使们非常忙碌,但他们并不是忙于普度众生、拯救世人,而是做着普通人常做的事情: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另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还有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由此可见,即使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诚然,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就要有远大的志向,但若是你连一个小小的士兵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将军呢?即使是生活中最普通、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

有的人可能不屑于做具体的事,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结果是眼高手低,即使机会来了也抓不住、做不好,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一件简单的小事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唯有那些心中装着责任的人能够发现、能够做好。”由此可见,“先把小事做好、做到位”的确是“干大事”的重要前提。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大学毕业之后,去了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面试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他还是推开了面试官办公室的门。进入了办公室之后,他发现门口有一张废纸,他随手捡起来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然后在面试官前面坐下,他刚坐下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自我介绍,就听见面试官说:“你好,福特先生,恭喜你被录用了。”福特很惊讶,问道:“可是你们还没有开始问我问题,而且我觉得前面的几位都比我优秀,为什么会是我?”面试官笑了笑说:“的确,福特先生,前面的几位学历都比你高,条件也比你好,但是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到大事。所以,我才录用你。”说着,面试官指了指门旁边的垃圾桶,说道:“其实那才是真正的考题。”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珠汇聚而成的,广阔的沙漠是由一粒粒沙子聚集而成的。有的人只想着干轰轰烈烈的大事而不愿干平平凡凡的小事,结果只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5.努力的方向不要分叉

只要不轻易改变方向、不退缩,我们就离成功越来越近。——李彦宏一个人拿着铲子挖井,他向下挖了一段距离后,没有找到水,于是就换了个地方再挖。结果一连挖了四五个深浅不一的坑,都没有挖到水,最后渴死了。而事实上,在他挖第一口井的时候,只要再往下挖一点,就有水了,但是他却放弃了。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轻易改变努力的方向,因为浅尝辄止者是不会成功的。就如一位作家所说的:“到处挖那是翻地,一直挖下去才是井。”

有些人从来没有好好设计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很不明确,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想做那个,干什么都不能专一、持久,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在人生之路上,我们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确定自己的目标后,必须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为止。非洲豹在猎捕羚羊的时候,它们只会盯着一个目标。它们在出击之前就会确认自己的目标,然后穷追不舍。在追逐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其他的羚羊离它们更近,但是它们对那些羚羊却视而不见。许多人不理解,非洲豹为什么不放弃远处那只羚羊而去追其他离得更近的羚羊呢?那样岂不是更容易得手吗?其实这正是非洲豹的高明之处。众所周知,羚羊特别善于奔跑,速度也并不比非洲豹慢多少,而且耐力还胜于它。如果非洲豹在追赶的途中改变目标,一会儿追这只,一会儿追那只,到头来哪只也追不上,反倒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因此聪明的非洲豹一直紧紧盯住先前那只被追累了的羚羊,使之最终成为自己口中的美食。

我们追逐目标的过程,其实就像非洲豹猎捕羚羊一样。既然选择了一个目标,就必须一直专注于这个目标。

估计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苹果”竟然会改变整个世界的娱乐方式。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在成功之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乔布斯的人生同“苹果”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还曾有过因为意见分歧而被董事会踢出公司的经历。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是“苹果”未来唯一的出路。于是,他告别奋斗十年的企业,带上自己坚守的观点上路,最终他成就了“苹果”,更成就了他自己。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就要“居敬持志”。居敬,就是主一,要求读书的时候精神集中;持志,就是要树立目标,并坚持下去。滴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断木,持之以恒,长期积累,量变的最后,就会产生质变。

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画出的虾栩栩如生;黄胄专注于画驴,画出的驴活灵活现;徐悲鸿专注于画马,画出的马呼之欲出;李苦禅专注于画鹰,画出的鹰形神兼备。而现实中许多人却恰恰相反,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学学这个又学学那个,最后,哪一个都只是学了些皮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有太多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就会分叉,那么精力自然也就分散了。就像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说的那样:“人之于学,不专则不能,虽百工其业至微,犹不可相兼而善,况君子之道也。”学而不专一就不能精通,即使是手工技艺这样的小事,也很难熟练地兼做几项。所以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紧追一只“羚羊”,只专注一个目标。

6.信念不移,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行进,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不可能”三个字曾经吓退过一批又一批庸人。但在强者的眼里,它只是一个玩笑。任何事,你认为“不可能”,它才不可能;你认为“可能”,它也许就真的可能。相信会成功,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所拥有的一项基本素质。信心可以激发一个人成功的原动力,那些不相信自己有这种能力的人,只能做到他们所相信的程度。

许多人在失败之后,总是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原来就不认为它会行得通”或“我在开始前就预感会失败”,以及“对于这件事情的失败,我并不觉得太惊奇”。失败者大都采取暂且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在开始做事之前,根本就没有抱着必胜的信念,这就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

林肯曾说过:“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对不会超过他的信念。”19世纪中叶,罗布林父子筹划建造有史以来最长的一座桥——布鲁克林大桥。这座大桥连接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区,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们疯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1869年,布鲁克林大桥开工,但不久之后,约翰·罗布林患破伤风,顽固的他拒绝医生治疗,结果不幸离开了人世。于是建造大桥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儿子,也是他的助手华盛顿·罗布林身上。华盛顿·罗布林从造桥一开始便坚持亲临现场,但是,桥桩的水下施工使得华盛顿换上严重的“潜水员病”。两个桥桩都建完的时候,华盛顿的病情已相当严重,全身瘫痪,无法亲自到达工地现场。此时,大家都认为这座大桥终究逃不过半途而废的命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华盛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华盛顿也许是建筑史上最奇特的人,他每天在自家的窗台上用望远镜观看大桥的施工,然后口述各项指令,由他的妻子记录后,转交给施工人员。他的妻子为此不得不自学高等数学等各种工程技术,担任了护士和总工程师助理的双重角色。1883年,这座大桥终于建成通车了。大桥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全世界都在为它惊叹,以至于让人无法相信建造它的工程师其实是一位全身瘫痪的残疾人。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我们鼓起前进的勇气;即使遇到险境,也能帮助你树立生活的信心;即使遭遇不幸,也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有时信念是一副脊梁,可以支撑人的灵魂;有时信念又化作一盏明灯,照耀着期盼的心灵;有时信念还像一个路标,指引人前行的方向。纵观历史长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抱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忍受身体惨遭重创的痛苦,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史家之绝唱”。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就曾经是太史令,主持史书的编写工作,监管国家典籍,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很深,很小就产生了写史的冲动。父亲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蒙受这奇耻大辱,司马迁几次想了结自己的生命,但想到父亲的嘱托,想到自己写史的心愿,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警言,于是便强忍悲愤,耗费十三年,终于写出了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

罗曼·罗兰曾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信念是我们工作与生活的精神支柱,没有了信念,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

第四课 坚持,奇迹往往在于你多坚持一会儿

1.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还想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沈从文

1948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到牛津大学举办的主题为“成功的秘诀”的讲坛上发言。演讲那天,会场上人山人海,世界上各主要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争先恐后抢占最佳位置。

在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丘吉尔信步走上演讲台,他清了清嗓子,然后用他那浑厚的嗓音说道:“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说完他头也不回走下讲台,整个会场足足沉默了有一分钟后,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果我们放弃了,那么就等于抹杀了成功的机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成功了,也有很多人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成功者比失败者更聪明,也不是因为成功者比失败者更努力,而是因为,在困难面前,成功者坚持下来了,而失败者没有。

有人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可也许后天就会变得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却死在了明天晚上。”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没有坚持到最后,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放弃今天。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是一个永远都不轻言放弃的人,他不但自己坚持不放弃,而且用这种精神影响着阿里巴巴的全体成员。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2002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许多做B2 B贸易的网站相继倒闭,最后只剩下阿里巴巴。很多人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运气,马云运气好,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遇上贵人,有孙正义的投资,有吴炯、蔡崇信等人的协助。每当有人和马云谈到运气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时,马云表示:“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坚持不住了,我可以再多熬一两秒钟。”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马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在他看来,世界上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最容易的,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坚持,而最快乐的也是坚持。成功不在于你做成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事实上,如果没有马云及其团队的坚持,以及他们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时不认输、坚持住的勇气,阿里巴巴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不管跌倒多少次,只要爬起来,继续前行,你就会取得成功。若放弃,那便将永远失去成功的机会。曾有人问爱迪生:“你已失败了一万次,对此你有何看法?”爱迪生回答:“我并没有失败一万次,只是发现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时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时要有迎接挑战的气概。成功属于永远不放弃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一位篮球教练受聘执教一支实力很弱的队伍,在他接管这支球队的时候,他们已经连输了十场比赛了,排名在联赛中垫底。每个球员都为此垂头丧气,就连平常的训练也提不起精神。这一天,教练走进训练馆,看着情绪低落的球员们,他突然说道:“联赛还没有结束,你们就要放弃吗?”听了这话,球员们都低着头,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什么,但是沉默的表情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态度——他们放弃了。教练深深吐了口气问:“小伙子们,假如今天打球的是迈克尔·乔丹,如果是他连输了十场,你们说他会放弃吗?”球员们都说:“他决不放弃!”教练又问:“假如今天是拳王阿里被打得鼻青脸肿,但在钟声还没有响起、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他会不会选择放弃?”球员们回答:“不会!”教练继续追问:“假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他失败了十次,他会放弃吗?”球员们都说:“他当然不会放弃。”这时有一个球员站起来说:“爱迪生可是失败了一万次才成功的。”听了这话,教练笑了,他对那个球员说:“你说得非常好,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失败了一万次,最后还是成功了,你们才失败了十次,就打算放弃胜利的希望吗?”

一位神经学专家曾说过:“精神的堕落比绝症更可怕,毒瘤可通过做手术切除,而恶劣的情绪却不能。”

没有一条成功的旅途是平坦的,在青春年华奋斗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缺少经验、人脉、资本。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不仅经常受到外界的压力,还会遭受自身的挑战,而自身最大的挑战便是“放弃”。《荀子》有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在人生的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是不要放弃,摔倒了再爬起来,同时思考为什么会摔倒、怎么爬起来,以后如何避免摔倒,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

2.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心做

世上无难事,就看你能不能让难事变得简单。就像是搞研究,每一个复杂的课题,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理论构成的。——王选

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儿曾说过:“我只会做两件事,一件是简单的事,一件是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如果我们能以专注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把简单的事做好,那么我们追求的人生或事业目标也许就离我们不远了。爱因斯坦曾经担任过荷兰莱顿大学的特邀教授,有一次上课,他拿着一个盒子走上讲台,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整套的骨牌,他将骨牌从盒子里一枚枚拿出来,并在桌子上摞了起来。当他将骨牌摞到二十几枚时,骨牌哗啦一声就倒了,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接着重新摞。当骨牌倒了四五次之后,平静的课堂开始骚动,同学们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爱因斯坦也不解释,依然慢条斯理地重复着“摞了倒、倒了再摞”的过程。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些学生纷纷离去,还有一些则帮助爱因斯坦一起摞。又过了半个小时,骨牌还是没有完全摞好,但是教室里除了爱因斯坦之外,只剩下了一个学生。又过了一个小时,那个学生终于将50枚骨牌全摞了起来。这时,爱因斯坦高兴地说:“祝贺你成功了,有什么感想吗?”那个学生思索了一下,说:“我感觉每摞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原来,在摞骨牌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有的骨牌略带磁性,能吸在一起,于是他就把带磁性骨牌全摞在下面。接着,他又发现了骨牌轻重不一,他又把重的摞在下面,就这样反反复复,终于将骨牌全部摞了起来。爱因斯坦说:“成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做,所以成功的秘诀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那个摞骨牌的学生名叫惠勒,后来他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爱因斯坦事业上的伙伴。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有时候也并非全都是机械重复,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找到缺陷,并加以修正,那么我们将会快速进步。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曾经为了培养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完善人格和美德,每天都记载、检查、反省自己的过失与不足。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复练习、刻苦修炼,他终于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并将一些美德变成了自己的习惯。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速成”、“效率”的时代,大多数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重复,可殊不知也许只有这“重复”、“坚持”才是成功的最佳路线。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成功并不难,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成功就迟早会到来。拿破仑有一回打了败仗之后,率领残兵败将撤退到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很荒凉,只有几间没有人居住的破旧房屋。房子里面布满了灰尘,墙角还结着蜘蛛网。坐在房间里回想着失败的痛苦,拿破仑万分沮丧,忍不住就拿起了墙角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撒气。他拿着宝剑暴躁地斩断那些蜘蛛网,但是随即他惊奇地看到一只蜘蛛出现了,那只蜘蛛爬到了断掉的蜘蛛网前面,重新编织自己的家园。等它再次织好之后,拿破仑又把蜘蛛网斩断了,蜘蛛接着编织。就这样,一个破坏,一个编织,拿破仑像是跟蜘蛛斗上了气,只要蜘蛛网一织成,他就斩断它,而蜘蛛却从不气馁,继续从蜘蛛网的断头处编织起来。拿破仑被这只蜘蛛的精神感动了,他知道自己输了,因为自己不久就会离开,那时蜘蛛网就可以织成了。他从这只蜘蛛联想到了自己,他觉得这只蜘蛛是上帝赐给他的,让他明白一时的失败算不了什么,于是他重振军威,招集队伍重返战场。最终统一了国家。

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像那只蜘蛛一样,虽然总要经历磨难,但是困难不会永远都追随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那么成功就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所谓成功就是总比失败多一次。”只要“织网”比“破坏”多一次,那就是成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