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都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5:42:11

点击下载

作者:雨田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向都市

走向都市试读:

生活就是一本“书”——写在前面的话

生活就是一本“书”吗?我们能把生活当成一本“书”来进行“研读”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你瞧,许多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伙伴,为什么有的平庸一辈子,有的却一辈子都卓越风光?有的就这么顺,有的却那么“坎”?甚至有的是幸运儿,而有的就是一个“倒霉蛋”?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有无建树,或者说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如何,除了天赋、机遇、背景等因素外,主要还与关注生活这本“书”的迟早、“研读”的精深程度有关。

对生活这本“书”的“研读”包括对前段生活的回顾、审视和命题的罗列、筛选、归纳、评判,然后结论出生活的道理,最后依据这些道理并结合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对后段生活进行阶段性调整。

由于我反应迟钝和漫不经心的处世态度,所以在我的大半辈子生涯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研读”生活,直到1999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才静下心来回顾了一些往事,并对自己的大半辈子生活进行了“研读”,还琢磨出了一些道理。而这时候,我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逝去,机会不会再来,只能空有一番叹息。

有时候我想,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第二次人生,那么他的第二人生肯定会智慧n倍(n大于或等于2,下同),优秀n倍,成功n倍。如果一个人能够多活二十年,那么这多活的二十年肯定是他收获和奉献的黄金时期。但这些都是痴人说梦。

不是说父母总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期望和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吗?我想,要是把自己琢磨出来的一些生活的道理或有意义的人生阅历记述下来,不也是启迪后辈的一项善举吗?于是便产生了写《走向都市》的欲望和冲动。

事实上,走向都市的历程最终还是孩子们完成的,我们只是经历了它的全过程。有人说,子女不也是你们培养出来的吗?而且你们的一双子女就是你们创造的两件艺术品!我认为这话说得太过。首先,子女们的成长也好,成功也好,都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他们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亲友以及子女和我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个人的功劳。其次,把子女比喻为艺术品,显然夸大了我们家长的作用,而抹杀了子女们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作用。

还有一点应该提及的,并不是说到了大都市就意味着我们有多么成功。大都市里人山人海,生活品质千差万别,成功人士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现在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生活品质提高很快,乡角落也不乏成功人士。而且,我对自己也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即平庸而不弱智,笨拙而不低能。终其一生,大的成功没有,小的成功略有一二。本书所记叙的都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对于“逃离土地,跳出农门”和“用心培育好子女”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只是印证了一个问题:成功并不是聪明人的专利。平庸的人甚至比较笨拙的人,只要锁定目标,不懈努力,也可以取得某些方面的成功。

生活是没有止境的,“研读”生活也是没有止境的。望各位有心人士在对生活的不断“研读”中获益多多。

一、大榕树底下的遐思

初夏六月,在广州江湾桥至海印桥之间的珠江北岸的百十米范围内。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场地、有形同网络的人行走道、有赏心悦目的苗木花卉。特别是那排树冠硕大、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它们严实地遮住了夏日的暑气,阵阵江风徐来,真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海印桥周边是这块休闲场地最热闹的地方。

海印桥的桥面自江边徐徐而下,给地面留下了三千多平方米遮阳避雨的活动空间。这块活动空间被越秀区白云街道办事处开辟为几个舞池、舞台和操练场,并谓之曰“海印文体广场”。各种雕塑和雕刻点缀其间,给游人和文体爱好者们平添了几分惬意与联想。

珠江在海印桥东侧呈“h”形岔开分流,辽阔的水域给文体广场带来了恒久的清新与凉爽。

海印桥西侧是林则徐纪念园。从纪念园大门进去,正中伫立着这位民族英雄的巨幅石雕像。雕像器宇轩昂、正气凛然,既显示了他“海纳百川”的胸襟,也显示了他“壁立千仞”的秉性;既蕴含了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又蕴含了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睿智。

纪念园的临江处摆放着一辆四轮枢机磨盘炮车和两尊炮台,三门大炮日夜警惕地俯视着江面。这不仅显示了“中国人不可侮”的民族尊严,也显示了钦差大臣林则徐与全体军民上下一心,严阵以待,敢于歼灭一切来犯之敌的大无畏精神。

纪念园与文体广场及整个休闲场地浑然一体,并配置了各种成人和儿童的健身器材、隔离式篮球场和休闲长廊等设施,这样既便于广大群众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又便于人们随时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的教育和熏陶。

黄昏时分,华灯初上。前往大沙头码头参加珠江夜游的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进行夕练的人们也陆续来到这块休闲场地,他们之中有跑步的、打拳的、舞剑的、打球的、练健身器材的、唱卡拉OK的,各种歌咏队、舞蹈队也活跃其间,热闹非凡。

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这时候,我坐在一棵大榕树下的石凳子上,望着这如潮的人流和眼花缭乱的灯光,望着两座桥面上来往穿梭的车流和江面上那些色彩斑斓的过往游船,望着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心里涌起了无限的思绪、情愫和感慨……

我,一个出生在穷乡僻壤、憨厚木讷的穷小子,一个在求学、从军和求职路上屡屡受挫、吃尽苦头的失意青年,一个在人生旅途上历尽艰辛、饱受磨难的落寞汉子,是怎样在自己的夕阳人生汇入到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呢?

二、“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于1948年1月出生在湖北省公安县东成垸的张家湖村。

东成垸系横跨江陵、公安、松滋三县的三善垸的巴耳小垸,地处三善垸东南方向的狭长地带,面积约五个多平方公里。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芦苇荡,相传“二气周瑜在芦花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后来经过历史变迁,这里逐渐淤积成了一大块洲滩,吸引着众多的难民到这里开荒落户。我的祖父母就是在1926年逃荒到这里开荒落户的,按他们的话说叫“住场洲”。

在洲滩上开荒斩草、落户谋生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什么这块处女地对众多的难民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

据说当时这些难民是一无所有的,来这里开荒落户就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窝棚。而且这里每年至少有一季稳当的收成(春收)。后来,这些难民们为了保卫秋收、保卫家园,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构筑堤坝,抗御洪水,并逐年加高培厚,直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才构筑成了标准的支民防堤,并把与三善垸接壤的从南堤拐到马堤拐的河堤挖平。这样,东成垸才正式投入到“母亲”的怀抱,与三善垸融为一体了。

乍看起来,东成垸就像三善垸的一条“尾巴”,张家湖村就是最末端的一截“尾巴尖子”。它的左边是松东河,右边是虎渡河,两河之间从中河口到黑狗垱还有一条小河贯通。这样,张家湖村就形成了三面环水,只有西北面与“尾巴躯干”紧紧连在一起的格局。

既是“尾巴尖子”,所以地域更为狭长,面积也只有一点四平方公里。而且它还具有四周高、中间低、四周向中间自然倾斜的地貌特点。这中间低的地方就是张家湖,面积约零点四平方公里。湖的周边沟渠纵横,湖尾还有一条剅沟,一直通到黑狗垱的老剅口。

近三千村民就在这块既肥沃,又灾害频发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张家湖村是美丽的。

首先,张家湖人根据张家湖村的地貌特点,从四周到中间依次建设为居民点、旱田、水旱分家沟、高水田、低水田、湖或剅沟。这样梯级而下,不仅合理,而且美观,此为布局美。

其次,田野交替呈绿。即使是寒冷的冬天,除了部分低水田、沟渠和湖泊外,大部分土地都被绿色覆盖。苕子、小麦、豌豆、油菜等越冬作物都在凛冽的寒风中展现着自己的风姿。春天是各种农作物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日子,金黄的油菜花、紫色的豌豆花、灰白的麦花和粉红的苕子花在田野上分别呈现出来,煞是好看。夏天是水稻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蓬勃生长的日子,它们顶着炎炎烈日,不屈不挠地分蘖、拔节、分枝、着叶,淋漓尽致地显示着自己的强劲。到了秋天,黄灿灿的稻谷盖满田间,雪白的棉花挂满枝头……此为作物美。

第三,张家湖周边沟渠纵横,物种繁多。密集的菱角藤、青翠的蒿草、嫩绿的荷叶和娇艳的荷花,把湖面装扮得分外妖娆。湖中心水波荡漾,游鱼跳跃,水鸟嬉戏……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此为湖色美。

第四,张家湖村三面被河流环绕。枯水季节,河水清澈平静,就像三条绿色的带子。每到汛期,长江水位迅速上涨,浑浊的江水分别从松滋口和太平口涌入松东河和虎渡河。河水浩浩荡荡,一泻数百里汇入到八百里洞庭。特别是在荆江分洪工程黄山头节制闸启用后,抬高了虎渡河水位,河水从黑狗垱争相涌入小河流向中河口进入松东河。由于此河段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汹涌澎湃,十分湍急。那些溯江而上的货船上撑篙的船工和在岸边艰难行进的纤夫,给两岸留下了几多动听的船歌和号子,也留下了几多惊险的故事。此为江河美。

有此四美,足以让张家湖人引为自豪。

张家湖村是富饶的。

该村物产丰富,地无空闲。不仅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沟渠、湖泊、河流、洲滩等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和林木资源。水域的菱角、蒿苞、莲、藕到处可见,鱼、虾、黄鳝、泥鳅等触手可得。特别是香醇的野生龟、鳖和鲜美的肥鲴、江黄鲴鱼,品尝之后着实让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张家湖人是勤劳、善良、纯朴和坚强的。

说张家湖村富饶,并不等于说张家湖人富裕。长期以来,外洪内涝等自然灾害一直困扰着张家湖人。在那“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体制下,在那“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年代里,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且完全不具备一级提排渍水的条件下,张家湖人只能一次次地忍受着无效劳动和低效劳动的折磨:终年劳累,却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几分天灾,也有几分人祸”的三年困难时期,他们把收获的粮食车载船装地送到国家粮库,自己却饿着肚子,勒紧裤带到处去找吃的。那时候,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树上的摘光,地上的采光,地底下的挖光。虽然也有不少人得了浮肿病,也有人在挖藕回来的时候倒在了湖里的淤泥里,但都得到了周围乡亲的及时救助,除极少数人因回天乏术告别人世外,绝大多数村民还是幸存下来了。

刚刚过了两三年好一点的日子,历史又把他们卷入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但是,经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磨难的张家湖人,深深感受到了乡情的珍贵和折腾的痛苦,虽然村里也曾出现过一些小小的动乱和波折,但是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一种朴实的稳定。村民们穷归穷、苦归苦,但肚子基本上还是填饱了的。

直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张家湖村才在农村改革潮流的推动下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等于进行了第二次“土改”,农民才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紧接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张家湖村又兴建了盼望已久的电力排灌站,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患的困扰,并把张家湖地区的绝大部分水域改成了农田或鱼塘。这样,张家湖人才扬眉吐气地讲起了“春天的故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逐渐富裕起来了。(张家湖电力排灌站外貌)

张家湖电排站装机容量465千瓦/时(155千瓦/时x3),担负着张家湖村和蒲田村两个多平方公里的排涝和灌溉任务。

三、祖母是我们家的主心骨

从我记事时开始,我们家就已经有八口人了:祖父母、父母亲、哥哥、两个妹妹和我。

在我们家,最有威望的是祖母。祖父忠厚老实,对祖母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母亲温和贤淑,对祖母恭敬有加也在情理之中。就是我那正当壮年,且有些放任不羁的父亲,在祖母面前也是服服帖帖,唯命是从。

毫无疑问,祖母是我们家的主心骨。

祖母的威望是在苦难中积淀起来的。

祖母雷周氏,人称周大婆,生于1902年5月。

据说祖母十二岁时就死了父亲,她母亲养不活两个孩子(祖母还有个妹妹),只好把祖母送给别人家去当童养媳。被送去的这户人家是松滋西斋附近山里的一家富户。

送人当童养媳本来是迫不得已的事,照说应该得到人们的同情才符合情理。可过去的富人一般都是看不起穷人的。这家富户也是这样,他们压根儿就不把祖母当人看待,要她干最苦最累的活,让她吃残汤剩饭,稍不如意,还会遭到毒打。

有一次,祖母到岩河里挑水,她稚嫩的肩头磨破了皮,渗出了血,但还得咬紧牙关往上爬。就在这时候,她踩空了一块石头,摔了一跤,两只水桶顺坡而下,其中一只因碰到一块大石头破了。回家后,祖母就遭到了她“公婆”的一顿毒打。祖母疼得受不了,连忙钻进一张渔网里。狠心的“公婆”仍不肯罢休,拿起木棍朝渔网里的祖母又是一顿猛打。渔网被打破了,祖母更是被打得皮开肉绽。

这次被打之后,祖母决心逃跑。前两次逃跑都被抓回去打了个半死。后来,祖母表示“顺从”,不逃了。过了一段时间,“公公”、“婆婆”对她放松了警惕。祖母在打猪草和砍柴的时候选准了逃跑路线,也想好了投靠亲戚的地址。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祖母到厨房“偷”了几块苞谷饼子,淌过岩河,逃到松滋与公安交界的纸厂河,在那里投靠了一位亲戚。后经人介绍嫁给了大她十六岁、忠厚老实的祖父。

据祖母说,她嫁给祖父的理由只有两条:一是老实人靠得住;二是年纪大些会心疼人。

1926年,她们家乡发大水被淹,祖母抱着才几个月大的父亲,跟着祖父一路逃荒,几经辗转来到了公安县的东成垸,开始了他们开荒斩草住场洲的生涯。

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对祖母来说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是苦难孕育了她的爱心,也铸就了她的仇恶心理;是苦难促成了她的精明强干,也练就了她的坚强意志。

祖母的威望是在爱心中生发出来的。

在我的心目中,祖母是一位慈祥的人,但慈祥中也带有几分威严。她爱每一位家庭成员,特别是爱我们这些孙子。但不论哪一位家庭成员,只要犯了错,她也绝不姑息迁就。用她的话说就是“该吃的不少,该打的不饶”。其实,祖母的打也是有分寸的,她绝不会把你打得怎样,只是想让你长长记性而已。我想,这也正是祖母的真爱和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爱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记得1959年下半年我读六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在上学的路上,我对一位要好的同学说:“这个野菜粥太难吃了,还不耐饿,我们到湖里踩些藕回来吃吧。”那位同学十分赞同,于是我们就跑到湖里踩藕去了。晚上我背着十几斤藕回家,喜滋滋地告诉祖母我们可以改善生活了。没想到当时祖母把脸一沉:“谁叫你踩藕去的啊?想改善生活书都不读了吗?你这个不成器的家伙!”说着就在我的屁股蛋上狠狠地打了两巴掌,还罚我跪在堂屋中间思过、订保证。然后把我背回来的藕全部提到猪圈喂猪去了。

从此,我再也不敢在上学的时候做别的事情了。

小时候,我们很喜欢听祖母讲“狼外婆”和“野人外公”的故事。开始讲的时候我们吓得直往祖母怀里钻,后来胆子才渐渐大起来了。只要和祖母在一起,我们家就欢声笑语不断,就会有一种安全的感觉。同时,祖母的故事也使我们多了一些战胜邪恶的勇气和智慧。

祖母对乡亲们也充满了友情和爱心。她常对我们说:“和别人一起相处的时候不要怕吃亏,如果都怕吃亏的话,还怎么能在一起相处呢?力气去了有来的,东西去了也可以挣回来。”虽然我们家穷,但祖母还经常接济一些比我们更困难的人。三年困难时期,有两家湖南人逃荒来我们这里落户,祖母经常给他们送一些炊具、食物和生产工具,他们也乐于给我们帮忙,我们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祖母还常给一些得了浮肿病的老乡和过往行人施舍一些瓜果和菜粥……总之,她既真诚待人,又乐善好施,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尊重。

祖母的威望是在不断地思过改错的过程中升华起来的。

祖母没有文化,但她很善于思考和处理问题。我们家在当地算是家大口阔的了,一般情况下,我家在队里基本上收支平衡,好的年景也进不了几个钱,差的年景还会超支。但祖母还是把这个家操持得井井有条。祖母饲养的鸡、鸭、鹅、猪、牛、羊在我们那一带属一流的好;自留地里的瓜、果、蔬菜也被她侍弄得既美观、又丰硕。大人早晚有空就到河边拉纤,小孩有空就去野外打猪草或采集药材,这些都是祖母倡导、我们也乐于去做的挣钱贴补家用的好路子。每到年底,祖母总要请一两位裁缝做一两天衣裳。先做孩子的,再做大人的,最后剩下的些许布料才做祖母自己的。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祖母的精心操持下,把我们农家的俭朴之风发挥到了极致。

祖母认为她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文化,所以她特别支持我们上学读书学文化。解放初期,中河口小学刚刚开办还没有高小,祖母就送哥哥到南平去读高小和初中。我休学三年后想去复学读书,父亲坚决反对,这时候祖母对父亲说:“孩子想读书是好事,你硬是拦着不让他去读,他会怨你一辈子的。”正是祖母的这几句话起了作用,我才有了重返校园的机会。可以说,正是祖母的这几句话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此是后话。

祖母没有文化,但她追求完美,从不满足现状。以她当童养媳出逃的事为例,虽然她连续失败了两次,但仍然充满信心。后来经过更加周密的谋划,最终还是逃出了樊笼。在东成垸住场洲时,她又一次次与当地土匪斗智斗勇,巧妙周旋。虽然我父亲被迫当了汉流老幺,但毕竟还是保全了父亲和姑姑没有受到伤害而顺利长大成人。

在三年困难时期,即使每人每天只有二两粮食,但祖母还是想办法把各种野菜、树叶、野蒿苞、莲、藕和秕谷、糠、麦麸、棉籽等一切能吃的东西调配均匀、适当,尽一切可能不让断顿,从而保证了全家人没得浮肿病,比较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祖母不仅是一位劳动能手,而且还是一位厨艺高手。她做的一手好饭菜是我们最爱吃的,凡是吃过祖母烹饪的菜肴的客人也都赞不绝口。

三年困难时期刚过,祖母已是六十花甲的人了,她想从当家的位置上退下来,然后把母亲扶上去,可是母亲是那种只会做事而不会当家的人,手里拿着钱却不知道用在哪里,没出两个月时间,家里就纰漏不断误事不少,母亲只好把当家的权力又奉还给祖母了。

人们常说:“当家三年狗也嫌。”但我们的祖母当了数十年的家不仅没有人嫌,而且有的只是诚服、尊敬和爱戴。

在我大一些的时候,经常看到祖母沉思的样子,有一次就忍不住问祖母在想什么,祖母回答说想她自己的一些过错。我当时就不明白了,心想祖母是多么完美的一个人啊,她还会有什么过错呢?后来我再大一些之后,懂得的道理更多一些了,这个问题也才渐渐想明白了:祖母的完美,正是在她不断思过改错的过程中升华起来的啊!

可惜我不是一名记者,更没有记者的才思和语言能力。如是的话,我一定会对祖母进行一次专访的。那样的话,对于没有文化底蕴却表现得如此出色的祖母,我们一定会清楚地知道她许多糟糕的初始和精彩的过程的。

遗憾的是,祖母施于我们的恩惠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她老人家于1992年9月离我们而去,享年九十一岁。

然而,祖母却留给了我们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也留下了我们对她老人家永久的思念。

四、乡土教育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特别是在小孩与成年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的种种议论:“某某家的孩子真有教养”、“某某孩子真没有家教”等。显然,这是对孩子们所受家庭教育及其表现的评论。

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家长们的说教。而且,这种说教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遵循本乡本土所公认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施行的,并且还要受到家族和乡亲们的评判、褒贬和认同,它具有家庭教育与当地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特点,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为“乡土教育”。

乡土教育具有朴实、通俗和明了等特点。为了方便记忆,人们常常用名言警句或者顺口溜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说教。例如:

教育孩子尊重人,讲礼貌,见到熟人特别是长辈一定要打招呼、问好,而且还要有称谓。为了鼓励孩子,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叫人不要紧,只要舌头打个滚”。

教育孩子光明正大做人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身正不怕影子歪”;“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名誉’背到老”;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等。

教育孩子勤劳俭朴的:“一懒生百病”; “辛苦讨来快活吃”; “吃不穷,用不穷,划算不好一世穷”;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事,大脑会思考”等。

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和气生财”; “家和万事兴”;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吃不得亏,拢不得堆”; “要想伙计长,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等。

教育孩子励志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人穷志不短”等。

教育孩子克服娇生惯养习气的:“娇儿不孝,娇狗上灶”; “严师出好徒”; “严是爱,松是害”等。

教育孩子重仁义、讲诚信的:“钱财如粪土,仁义重千斤”; “诚信是金”; “诚信为本”;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

教育孩子胸怀开阔的:“将军额头跑骏马,宰相肚里撑大船”等。

……

我们乡下把乡土教育的内容称为社会知识,主要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问题。它与学校教育异曲同工,只是前者侧重于“传道”,后者侧重于“授业”而已。

乡土教育成本最低,但实用价值很大,而且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

实践证明,缺失乡土教育的孩子一般都显得无知无识(指社会知识),许多时候不明事理,不通情理。他们很难与人相处,很难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令人反感、厌恶。而受过良好乡土教育的孩子不仅心灵美、品质好,而且谦和贤达,知情在理,很会与人相处,很能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褒奖。

但凡教育,都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良好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乡土教育也不例外。如果监护人施教不当,或者是孩子不受教,都会失去其应有的功效。

我们家的乡土教育主要是由祖母施行的。虽然父母也对我们实施教育,但由于母亲的说教比较呆板、枯燥,很难提起我们的兴趣;父亲的说教既简单又粗暴,我们都比较反感。只有祖母的说教既形象生动,又旁征博引,至今仍为我们所称道。

一个人的童年既有感知事物的灵性,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用得着毛主席的一句话:“他们的思想阵地,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去占领。”不是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吗?所以不论从哪一个方面看,乡土教育都十分重要。

所幸的是,祖母对我们的教育抓得既早又好。这不仅填补了我们童年时代的思想空白,使我们从小养成了较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使我们从小掌握了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和依据。这些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和以后融入社会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五、良师

当我第一次背起书包走进学校的时候,最先认识的老师是罗贻柏老师。罗老师是我们一个队里的人,当时他是我哥哥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后来哥哥初小毕业到南平读高小去了,我也开始读三年级了,这时候罗老师就成了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罗老师身材魁梧,国字脸,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戴一副近视眼镜,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身体结实。当时还不到三十岁,全身充满着活力。

罗老师只在解放前读过三年私塾,后来是如何当上老师的,人们有许多议论:有人说他是在牛背上看书看出来的老师,也有人说他是在煤油灯底下熬出来的老师,还有人说是在给他父亲念祭文时哭出来的老师。

后来我才知道,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而且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罗老师好学,有才气。

因为穷,罗老师在解放前只读了三年私塾,十岁就回家放牛。他很喜欢看书,渐渐养成了在牛背上看书的习惯。所以有人说他是在牛背上看书看出来的老师。

罗老师还喜欢在夜晚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冬天很冷,他就在脚底下放一个装有谷壳或棉壳的火钵子看书。夏天很热,蚊虫又多,他就用一只小木桶装半桶水,把脚泡在水里看书,这样既能带来一些凉意,又能免去蚊虫的骚扰。所以有人说他是在煤油灯底下熬出来的老师。

说他是在给父亲念祭文时哭出来的老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父亲去世之后,他写了一篇祭文,出殡前他声情并茂地念祭文,很感动人。特别是念到伤心处的时候竟情不自禁地大放悲声,连周围的人都跟着哭起来了。这时候有一位在区里管教育的干事从这里经过,也不免驻足聆听起来,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解放初期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教育尤其需要优先发展,于是这位干事就推荐他去读了几个月师训班,回来就当上了我们学校的老师。

罗老师有一位既力量又能干的妻子,她除了在队里出工干活之外,家务活基本上由她包揽下来,这就给罗老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罗老师本来就爱学习,自从当了老师之后,那更是如鱼得水,每天工作之余,除了打打球调节一下生活之外,那就是一头扎进书堆里博览群书。

当时的中河口小学又增加了老师且开办了高小,我们是第一届高小生。罗老师一直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与教数学的范老师是最好的搭档,每次学区统考我们班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1960年小升初,我们班三十二人参考,被毛家港中学录取了二十八名,其余的四名也被玉湖农业中学录取了。

可以说,我们班是中河口小学开办以来最牛的一个毕业班,也是当时我们学区最牛的一个毕业班。

遗憾的是,1957年,中央出了彭帅这个“大右派”,后来地方上就陆续出了许多“小右派”,罗老师就是我们学区的“小右派”之一。据说他的罪状是反映要学生剥棉梗皮、织纤维布是不务正业,穷折腾;带学生去米积台河里淘铁砂是瞎胡闹;修土高炉炼钢铁是劳民伤财,大浪费等等。

当时我们年纪小,对彭帅是如何被划为“大右派”是不得而知的,但对罗老师被划为“小右派”显然是不服气的。一是罗老师反映的是实际情况,即使言词过激一些也是提意见嘛,怎么就扯到反党了呢?二是你们领导提倡大鸣大放,鼓励人家提意见的嘛,怎么提了意见就把人家划为右派呢?这不是出尔反尔吗?这样做也太不地道了吧?

不服归不服,你只能闷在心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呀,就是让你说你也不敢说呀。一是人微言轻起不了作用;二是再把你打成个“娃娃右派”你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吗?

罗老师被划为右派后,接着就是开除公职和对他进行无休止的批斗、架“土飞机”、强制劳动等。记得大队民兵干部总是对他颐指气使,指责他这样不是,那没干好。而罗老师则有一幅上好的脾气,他不卑不亢,默默地承受着、忍耐着……

忍耐是一种精神,忍耐是一种品质,忍耐还是一种抗争的方式。在没有任何话语权,也没有任何诉求希望的特殊时期,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忍耐。

忍耐需要坚定的信念。任何人都不是神,共产党也不是神的组织。不是神就会有犯错的时候,不是神的组织就有可能经历一些错误的过程。而罗老师坚信,共产党肯定会有明白的时候,而一旦明白之后就会纠正错误、回归正确。

忍耐需要博大的胸怀。共和国第二大元帅说倒就倒了,你一个小学老师算老几?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忍耐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折磨、肉体的蹂躏、一股脑儿的凌辱和无休止的纠缠,可是这些都没把罗老师整垮。大家都说罗老师是块铁,是块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坚!那么,他的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来自哪里呢?我想应该来自他对美好的向往,来自他乐观的态度和平和的心境,当然也来自他强健体魄的支撑!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复出,罗老师终于重见天日。

在以后的校园生活中,我还遇到了好几位好老师,但唯有罗老师的好学精神和自学能力,忍耐精神和坚强意志最让我刻骨铭心。

真是良师难觅,难觅的良师啊!

六、抉择

1962年,因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毛家港中学被撤销了。我们又通过编级测验考入到东港中学(公安四中)读初三。

以前在毛家港中学读书时,因为离玉湖近,到了周末我们还可以利用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到湖里挖藕或抠藕肠子,足可以解决一两个星期的伙食费和零花钱,一般不存在饿肚子的问题。可到东港中学之后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当时东港中学的伙食很差,根本填不饱肚子,很多同学常常饿得前肚皮贴着后脊梁。在课余时间校园里总会走进一两个卖小吃的,他们一声声“热的、热的”地叫唤,好像在故意挑逗我们饥肠辘辘的肚子似的,但由于囊中羞涩,除了吞几口清涎水之外,也别无他法。

当时张家湖村只有我和陈君在东港中学读书。陈君的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好,在毛家港中学近两百名同年级学生中,每次统考他基本上都是总分第一。但在“土改”时他父亲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被镇压,尽管当时切实贯彻了“重在政治表现”的政策,但陈君仍然心有余悸,对前途基本上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到东港中学之后肚子饿得受不了,于是他找我商量干脆休学回家种地去,这样至少可免去饿肚皮之苦。我当时想自己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较好,但和陈君比较显然要差一些。而且我的父亲也有当过汉流老幺的历史问题,所以我对前途也比较茫然。陈君的撺掇似乎很合我的胃口,于是两人就这样休学回家了。

这次休学一休就是三年。三年里,我几乎学会了所有农活:耕田使牛、抛粮撒籽、栽秧割谷、除草治虫、扯棉梗等无一不会。但同时也尝够了农民的所有艰辛:早工连着日工再连着晚工,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常常累得筋疲力尽。特别是许多活都是干的无效劳动和低效劳动。比如排涝,一平方公里的渍水通过人踏水车排到零点四平方公里的湖里,迫使湖水迅速上涨。湖水的上涨又严重威胁渍堤,使渍堤经常出现浸漫甚至破口,渗漏则更为普遍。通过人工排水后,白天看起来田里的水是降了一些,但第二天早上一看又是白茫茫一片:不仅所有的低水田全部被淹,甚至还危害到部分高水田。这种无效劳动不仅是排水无效,而且从整田、育秧、除草、治虫、施肥等也都全部泡汤了,这样全年的农业收入也被降低了。所以农民是终年劳累,却收效甚微,也就是这个道理。后来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概括得更为精辟: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作为回乡知青,我根本无法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甘心屈于这种状况,于是,我开始了反思和梦想。我想起了三年困难时期吃糠咽菜的日子是怎么渡过来的;甚至还想到了范仲淹把一碗稀饭冻住后一分为三,每餐只能享用一份也要坚持学习的情景。我梦见自己又开始忍受饥饿进行学习了,也梦见自己考上大学开始全新的生活了……

这时我才体会到了大脑思维功能的美妙。不思不想,整天只能浑浑噩噩。几经思想,一个愿望和目标就渐渐清晰并强烈起来:逃离土地,跳出“农门”。唯一的办法就是重返校园读书去!

这种思想苗头刚一露头,就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为了套牢儿子,父亲几番周折,撮合着把他一位朋友的女儿小C许配给我并迅速订婚。

凭心而论,小C除了没什么文化之外,从长相到人品,从精通农活到操持家务,可以说是无可挑剔,配我只有多的。但当时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虽然不可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一定要跳出“农”门,走向城镇!

这时候,父亲的棍棒发挥了威力,逢年过节拖着条扁担赶得我飞跑,非要我去小C家拜年辞节不可,当时我只能违心应付,别无他法。

记得1967年的端午节去小C家,当天晚上她父母领着她弟妹们去听书了,把我和小C留在家里看屋。作为“娇客”,我只能任其摆布。

一般来说,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女独处一室不想那事,那是瞎话。但是,既然我“铁”心已定,就完全能够把握住自己。当时我心里明镜似的:干了那事就远离了目标,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小C是个既温柔又腼腆的女孩,我不接近她,她也不主动接近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