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之路:用心解读风光摄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8:25:53

点击下载

作者:朱静姝 Jingshu Zhu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追光之路:用心解读风光摄影

追光之路:用心解读风光摄影试读:

前言

感谢摄影带我见证了大自然的神奇光色,让我在寻找和等待的过程中发现与众不同的美景,学会在平凡中探索不寻常,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

感谢摄影带我远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给予我一份心灵的慰藉,寻得一方净土,让梦想开花。

曾以为这一生都会与数据分析和财经报表打交道,过着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机缘巧合之下我拿起相机,从此便踏上了追光之路,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和灵感,让我欣喜地发现了未曾相识的另一个自己。

我喜欢黎明时分伴随繁星渐没,等待旭日东升,晨曦中那魔幻的光影召唤着我;也痴迷于旷野荒原上看着璀璨的银河高悬在浩瀚苍穹,于天地间寻得灵魂上心如止水的宁静。摄影的意义不是器材的发烧,也不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回归自我精神家园的理想方式,以执着的意念去享受创作的过程才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历。

摄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产物,包含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前期的拍摄技术对大多数摄影师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勤奋好学的爱好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显著提高拍摄技术;然而艺术层次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捷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艺术造诣的台阶是无止境的,也是我一生都要不断学习进修的课题。

本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两章是理念篇,分享了一路走来我个人对摄影的感悟和心路历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迪。后面4章是技术篇,着重于各种常用的前期和后期技巧,每个专题都结合了我多年的经验通过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移居澳大利亚十六载,他乡已是故乡,未曾料想还有机会用中文写作。 如果读者能够从日渐生疏的文笔中得到些许灵感,我足以欣慰。第1章追光之路

我热爱大自然,惊叹于它的壮美景观和绚烂色彩,然而每次旅行拍摄的照片都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记录旅途的风光和心情,2010年我买了第一部单反相机,没想到它从此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年来,摄影于我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爱好,而是值得倾注心思与激情去努力追求的一件事。摄影令我朝九晚五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为我打开一扇窗,用另一种方式去欣赏世界、享受生活。

我看过夜空中流淌的星河,也看过雪野中舞动的潋滟极光,还有那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纵使留不住光阴,摄影却可以让影像定格在那些动人的瞬间,当我们老去的一天,可以看着照片里的山河,重温激情岁月。1.1 大自然的魅力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对风光摄影这个题材情有独钟,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总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烦恼,但是风光摄影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将我从琐碎的生活中抽离,穿越到没有人间烟火的净地。在创作中,让我暂时忘记眼前的苟且,看到诗和远方。

背起相机,俨然是一场逃离。在晨曦星辉里,看风起云涌,看光影交织,将瞬间凝固成永恒。

风光摄影为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注入了活力。我所居住的城市悉尼,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东海岸,迷人的海岸线延绵不断,从北到南多达上百个海滩,是扫海爱好者的天堂,也成为了我的练习基地,所以在我的早期习作中,海景摄影占有相当的比例。自从爱上摄影,周末的清晨我总会来到海边,满怀欣喜地等待旭日东升,金色光芒普照大地,也笼罩着我、温暖着我。此时,尘世中的喧嚣皆与我无关,天地大美唯我独享。拍摄结束后,在咖啡馆中沉浸在醇香的咖啡气息中望着大海,时而波澜壮阔,时而温柔婉约,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海以其磅礴壮美震撼人心,看着奔涌的海浪将一切琐碎卷走,思绪无比宁静,我喜欢用这种方式去迎接新的一天。摄影赋予的养分令我生出能量来抵御现实中的种种烦恼和压力。

摄影使我培养出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回被遗忘的美好。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晨光中,斜阳里,细雨下,迷雾中……一草一木皆有它的美和独特韵味。放慢匆忙的脚步,如果你能看到身边这些细微之处的动人瞬间,用心领悟,定会心境开阔,时时感叹生活的美好。

这几年我学到了很多全新的知识,如果不是摄影,可能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有趣的事情。风光摄影是看天吃饭,看云识天气、了解星座月相、学习天文地理知识及户外生存常识都是必备技能。相信看过日出的人很多,但是由于月出时间每天不同,看过月出的人少之又少。还记得拍摄银河时第一次在浩瀚的星空下看到“海上生明月”,随着天际的微光越来越强,一轮明月跳出海面,黑暗中金色的月光洒满大地,星月同辉的震撼和感动是寒冬中最难忘的记忆。▲《星月同辉》ISO3200,F4,24秒

其实,在摄影初期我也曾尝试过肖像、人文纪实和运动等题材,却始终未能找到明确的方向。人像摄影中模特的外形和表现力都会直接影响摄影师的创造力,有些因素是不能改变的,会导致在创作过程中碰撞不出灵感的火花,最终表现在作品质量上不尽如人意。人文纪实题材更具社会意义,但是作为一项爱好,更希望它纯粹一些,可以带我远离现实生活,这种题材的性质与个人对爱好的期许相冲突。对于运动题材,虽然镜头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很是精妙,但是拍摄器材对体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运动场边的摄影师极少见到女性的身影。我曾经体验过“大炮”的重量,刚刚拿在手中的时候还可以操控,可是不久已经明显感觉到手臂的颤抖。这些类别各有各的精彩和乐趣,但总有些不适合我或是我不喜欢的部分。然而自从踏上风光摄影之路,大自然的魅力彻底征服了我,点燃了我心底的激情。▲《传承》摄于2011年西藏珠峰大本营之行,是我早期拍摄的人文纪实照片。ISO200,F1.8,1/2000秒

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并能够享受苦与乐并存的过程,愿意为此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时,那么请相信我,也相信自己,你一定能成功。当然前提是热爱的程度能够让你产生足够的激情、决心和毅力去为此拼搏,而不是只喜欢事物表象的浮华。一生中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无比幸运的,也是非常幸福的,那么就努力地去追寻吧。1.2 苦中作乐

有时候我们爱上远方,仅仅是因为从未抵达。有时候我们从未抵达,仅仅是因为畏惧距离。远方除了远,究竟还有什么意义?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在放弃了寻找的心里。

摄影路上甘苦自知,一位大师说过,风光摄影是艰辛的,再优秀的摄影师,如果不起早贪黑地追光逐影,也将一事无成。上山下海,挨饿受冻,扛得起器材,耐得住寂寞,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挑战,更何况女性还会遇到诸如体能及安全等更多的问题。但是,摄影让我看到很多人一生都不曾看到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动,也给我从未经历过的体验。

这些年拍摄经历中的有些时刻终生难忘,曾经在拍摄时被海浪冲出十多米,体会到人类渺小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大海抗争;也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遭遇失控滑车,那几秒钟经历了生命中最漫长的恐惧和无助;还曾在漆黑的荒原旷野中与同伴失散,相机伴我度过漫漫长夜……越是接近大自然,越是心存敬畏。

如何解决风光摄影中女性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我把它分为两类。一是我们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常拍海景的摄影师都知道,想拍出有冲击力的照片,必然要站在水中或极其接近水边,冬天也不例外。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湿身很难拍出理想的构图,区别只是湿到哪里,只是湿鞋还是湿到裤子或是连上衣都湿。当女性处在生理期时,确实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穿高帮雨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依据我的经验,海浪每次都会灌进去。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目前我还没有很好的办法,但只要是今后还有机会拍摄的场景我会选择放弃,择日再拍,健康比摄影更重要。▲工作照

二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困难都属于这一类。还是同样的例子,遇到身体不给力的时候,例如腰酸肚痛、体力不支,这就是考验意志力的时候了,无论是拍摄还是户外徒步登山,只要有毅力去克服,这就不是困扰你的问题,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大不了。

女性还有一个要面对的困难就是体力的挑战,生理因素决定了女性的体力相比男性有明显差别。尤其体现在需要露营的地区,户外装备加上摄影器材,再精简也要20千克左右,这已接近我体重的一半。背着高过头顶的背囊,走起路明显感觉头重脚轻,特别是陡峭的下山路,总有重心不稳的感觉。为了解决体能问题,我常年坚持健身,也请了教练专门指导核心肌群训练,大量的无氧运动确实增强了我的负重能力,爆发力和耐力也都有所提升。▲《水之舞》 ISO200,F11,1秒

风光摄影是孤独的,不是每次拍摄都能有人陪伴在身边,一个人的练习和创作是每个风光摄影爱好者必经的过程。但是孤独与寂寞不同,我认为孤独是一种状态,而寂寞是一种心理感受,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寂寞。有时我会很享受孤独,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以最平和的心态,实现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和交融,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为了练习海景摄影的各种技术,曾经每周都有一两个清晨去海边拍完日出再去上班,虽然辛苦,但进步是最快的。在这个阶段经过反复练习,真正掌握了海景摄影的核心技术。独自拍摄的好处就是,当身边没有大师和高手的时候,你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取景、决定角度和机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很有效地提高现场判断力。

套用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描述风光摄影的苦中作乐:“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够看起来毫不费力。”1.3 天道酬勤

俗话说:“天道酬勤。”勤奋和吃苦耐劳是作为风光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披星戴月和风餐露宿是风光摄影的必修课。每次离开悉尼,外拍时间是这样安排的:通常四点左右起床(视拍摄点的距离决定),四点半出门,大约五点半到达拍摄地点,七点半结束拍摄,吃早餐,如果不需要当天赶往另一个拍摄地点,可以小憩片刻,否则回住处收拾行李赶往下一站。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赶路、现场勘查、寻找拍摄点和吃饭等。一般下午三四点赶往日落拍摄地点,六点左右开始拍摄,约八点结束拍摄,回到住处。如果是星空季,还要接着拍银河,回到旅馆经常是深夜十一点左右了。在夏季,日出早日落晚就更为辛苦。

这样的作息时间表就意味着你必须改变平时的生活节奏,放弃舒适的生活。凌晨四点钟起床是没有时间梳妆打扮的,为了多睡十几分钟,甚至不洗脸就出门也不稀奇。吃饭一般就近解决或在途中买个快餐,有时为节省时间赶路,午饭啃几块饼干是常有的事。如果深夜结束拍摄,餐馆大都已经关门了,晚餐很多时候就是方便面。但也许在朋友和家人的眼中,风光摄影就是潇洒地游山玩水。每次被问到,你去过某某地,那里有什么好吃的餐馆推荐下,我都会哑口无言。与其把时间花在寻找未打烊餐馆的路上,我宁愿吃碗方便面,省下时间多睡一会儿。

曾有朋友问我:“你总去拍日出是觉得浪漫吗?”我啼笑皆非,不知该如何作答。风光摄影师其实一点儿也不风光,人们只看到了镜头前的美景,镜头后的狼狈和不堪是不为人知的,风光摄影的收获往往和身体承受的痛苦成正比。严肃的风光摄影绝非从旅游大巴上下来到观景台去拍几张照片而已,这是到此一游照,并非摄影。1.4 坚持自我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是很主观的表达,利用构图形式、光线的质感和色彩的情感特征来表现自我意识。然而表现形式是没有固定模式和数据的,前期拍摄时的环境和光线都不一样,后期处理也没有统一的参数作为标准,如何处理全凭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直觉。

我个人在图片网站上传照片时极少会配以文字说明,在我看来既然是摄影就用照片来表达情绪和讲述故事,不需要用文字强行将读者带入画面,这样想象力会被束缚。没有文字说明,读者看到照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己所理解的画面含义。

我的照片中的色调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也经常被问到调色的问题。 女性对色彩有天生的敏感度,每个人对色彩的理解和喜好都不尽相同。有人喜欢明快的色彩,也有人喜欢素雅的情调,就算是同一张照片,经过后期处理后,两个人也不会调出完全一样的色调。我的作品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发挥,这样才能找到自由的感觉,处理起来游刃有余。▲《日落西山》ISO125,F11,60秒

初学摄影时,觉得照片得到众人的喜爱就是被肯定的方式。那一阶段的照片多数是暖色调,颜色鲜艳醒目,放在网站上确实很吸引眼球。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摄影的领悟,逐渐感觉到自己正在发生转变,不再用夺目的色彩去吸引人,而是注重整体的氛围和情绪。观众的口味是众口难调的,一张照片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唯有遵从内心的意愿,创作属于自己的影像风格。

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经过长期磨炼,坚持最初的方向,把一个题材拍精、拍好,拍出自己的特点,再寻求突破。有时一张满意的作品需要动脑筋加运气,几次拍摄才能有一张佳作。

常常看到有人纠结风光摄影的真实性,对于同一景象,可以拍摄出千种风情,那么到底哪一种才算归真?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无可归一。所谓现实,不过是表面上看来日进千里,实际上迫使人们日趋同一的都市;所谓现实不过是那些钢筋与玻璃的禁锢,以及人情世故里的繁复。

对我个人而言,摄影不是单纯地记录,需要记录生活点滴的时候,手机中日渐强大的摄影功能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既然摄影是艺术形式的一种,那么照片应该具有艺术美感而又不失真实,能够让观者的心中产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暂时忘记压力和烦恼。犹记得多年前买了第一支三脚架,当晚就急不可待地跑到海边。第一次拍出30秒慢门的照片,大海温和平静,远方橘色的灯火闪烁在深邃的蓝调夜空中,如此温馨宁静,正是我心中想象了无数次的画面,看得我如痴如醉。虽然现在看来,那张照片的技术和构图相当稚嫩,可当时那种兴奋无比的感觉却深深地刻在记忆中。

相机带我探索世界的美妙,令我在风光摄影的道路上乐此不疲地追寻。第2章理念篇2.1 女性的视角

在当下的全民摄影时代,风光摄影的同质性很强,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众多雷同的照片中脱颖而出,令人过目不忘?最重要的就是作品具有辨识度,拥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呈现独特的艺术氛围。摄影不是客观地记录,而是主观地表达。自然界的景观亘古不变,但是摄影者可以通过崭新的视角,利用不同的光影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影像。

摄影不是在景点按下快门的简单机械动作,它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用心灵去解读,并倾注了主观感情,然后用技术来实现艺术的表达。某届北京高校摄影系毕业生的影展中,其中一组作品是把某著名景点的几十张照片合成起来,结果很多都是雷同的,这组作品名为《都是大师》。在一些知名拍摄地点常会看到里外三排长枪短炮的壮观场景,喧嚣的现场消磨着我的热情,灵感全无。

见识了这种场面后,唯有避开大片圣地才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摄影师的心里应该住着安静的灵魂,它能让作者用心去感受天地之大美,不受打扰地思考和创作,纯净的自然与万物生灵才是创作的源泉,优秀的作品需要想象力和灵感来支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出色的风光摄影师历尽艰辛,克服困难和恐惧,去到常人无法到达的地方去拍摄,可以说机遇与风险同在。▲某摄影圣地

摄影的视角不仅仅是眼前所看到的景物,而是如何来表现这个场景,可以说风光创作就是发现视角并用摄影语言来表达的过程,文化底蕴和审美层次会对创作视角产生影响。但视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共同成长,使得作品更有深度。优秀的摄影师即使在同样的场景,也会遵循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这种个性化的表达,和每个人的艺术修养及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当代摄影界,越来越多的女性摄影师以勇气和自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她们感性细腻,注重细节,并有丰富的想象力,用眼睛、心灵和相机共同捕捉特殊的瞬间,对于摄影语言的运用更为直接大胆,作品常会带有独特的女性视角。于我,视角是眼睛和心灵与自然和世界交流的方式,摄影是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大气与细腻并存,柔美中彰显力度,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风格。大气磅礴还是柔美细腻

拍摄冰沙滩是在2016年冰岛自驾行摄中的重头戏。冰沙滩位于杰古沙龙冰湖地区(Jokulsarlon),是瓦特纳冰川边缘和大海交汇形成的天然泻湖,也是冰岛最大的冰河湖。冰川从边缘剥离下来漂入海中,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大量形状各异的浮冰漂浮于湖面,冰块在各种光线下反射出不同的蓝色,创造出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仙境。

现场比我想象中更为奇幻,数不尽的搁浅冰块散落在冰湖入海口的沙滩上,在黑色火山灰的衬托下,冰块宛如钻石般晶莹剔透。我没有急于拍摄,而是在沙滩上寻找造型独特的冰块,寻寻觅觅中一块心形冰块映入眼帘,仿佛看到了海洋之心遗落在沙滩。 低角度近距离架好相机,在海浪冲过来的瞬间我按下快门,心形冰块被丝丝海浪“拥”入怀中,天色也极为配合,恰恰是日落之后,天际出现维纳斯带,粉蓝的色调中,心形冰块更具浪漫情怀,而海浪的动感又使柔美的画面不失力度。很多朋友说这张照片的选景和色彩体现出了女性摄影师特有的细腻情感。▲《海洋之心》ISO200,F11,0.4秒

相比细腻柔美的画面,更多的时候我希望能体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冰水晶》(P16)是冰岛行摄中我最喜爱的一张照片。在冰沙滩的三次拍摄中,彩霞满天和乌云密布的天气我都遇到了。第二天的日出拍摄我希望能突破前一晚的视角,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寒冰世界的震撼力。而那一天早上的光色也非常奇特,我遇到了整个行程中最为壮观的火烧云,天空美得心醉,然而画面虽美却好像缺了气势。▲《冰与火》ISO400,F11,0.3秒

在返回停车场的路上,我忽然发现一块超大的巨型冰块立在沙滩上,此时红云已经退去,冰块在厚重的云层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调。这个区域的沙滩碎石粒很多,把流动的海浪分割成了无数条涓涓细流。由于冰块体积巨大,我决定在稍远的位置拍摄,这样主体不会显得太突兀,同时也给海浪的拉丝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在构图上放弃了经典的九宫格,为了保证稳定的视觉效果,将冰块置于中心位置,利用海浪作为引导线将视线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同时刻意降低2/3挡曝光补偿令照片呈现暗调。 眼看一个大浪拍打到冰块的瞬间我按下了快门,既有了前景海浪的丝丝入扣,也定格了浪花飞溅的决定性瞬间。相机背后的影像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和力量。这张照片为我赢得了很多奖项,并被选中参加加拿大建国150周年摄影大展。《冰水晶》ISO50,F18,0.8秒

如果问我到底是追求大气磅礴还是细腻柔美,真的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要看拍摄时的场景和我在当时的直观感受。总之,我希望能够用女性的视角令作品大气不失细腻、 柔美不失力度。极简留白

说到构图,第一要点就是“简洁”。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这是摄影的经典法则。要突出被摄主体,画面就必须要简洁。摄影作品中一切元素都应当从属于主题思想的表达,要果断地去除和主题无关的多余元素,让观众的视线集中到照片中的主体。这体现了“简洁就是美”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一张构图凌乱的照片绝对无法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只有把场景简单化,观者才能领会我们要阐述的内容。美国著名摄影家维利·奎克说:“画家是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表现画面抱有怀疑,就应尽可能地把它舍弃。”

长焦镜头比较容易进行取舍,这是由于它视角范围小,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也小。而我们在进行大风光创作时,用到的主要是广角和超广角镜头,超大的视角范围非常考验摄影师的构图功力。按下快门前必须清楚自己的拍摄意图及主体,如果需要将主体以外的元素安排进画面,那么它一定与主体有某种关系,并且能够很好地为拍摄意图服务,或有利于气氛的营造,或有利于画面的平衡。

何谓“舍得”?有舍才有得,这个词与摄影中的减法概念不谋而合。通过做减法达到少即是多的目的,并且意境更为深远,产生想象力的延续。简约的画面宁静平和,在这种意境中,即使视觉元素很少,也能给人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不用光影塞满你的眼睛,低调地述说,给观者更自由的想象空间。就像绘画,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梦境》拍摄于冰岛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瀑布宽60米、高25米,悬挂在悬崖边上,气势恢宏,沿着右边的台阶可以登上瀑布顶端俯瞰全景。冰岛众多瀑布中它是我最钟情的一个,非常符合个人对瀑布的审美要求,形态简单而有气势。我不远万里来到北欧,对极光非常期待,毕竟在我居住的地方看不到这种神奇的现象。在斯科加瀑布拍摄到了此行最满意的一张极光照片,黑暗的夜色中,绿色精灵漫天飞舞,瀑布咆哮而下,那一刻我很恍惚,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时空来到幻境。《梦境》 ISO3200,F4,6秒

在我的风光摄影照片中,这张照片是少见的无前景构图。取景时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突出极光下的瀑布,不希望有其他干扰元素;二是希望营造出暗夜的神秘空灵,构图不宜太满。所以我选用了最简洁的构图形式,画面中只有主体瀑布和大环境,这样牢牢地抓住观者的目光。采用竖构图拍摄,给天空留下更大的空间,极光简单有力的线条,与下方瀑布的形态相得益彰,成就了我想要的极简构图。

简洁并不是简单,而是要体现出简约的意境。说到意境,摄影和绘画有相通之处。西洋画崇尚写实,中国画注重写意。这里就要引入“留白”这个概念,这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美学特征。留白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了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艺术性与审美性恰到好处的结合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尚意境界。艺术大师很多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留白不是空白,相反那些空出的想象空间是充满力量的。通过简洁的画面,使主体更加突出。虽然主体只占较小的面积,但洁净的空间反而使主体被强调和突出。这种画面形式避免了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将观者的目光引向主体,而留下的空间能给你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越简洁的画面就会越隐藏更多的信息,看似残余笔墨处,千言尽在无声中。ISO100,F8,1/640秒

在冰岛的旷野中,让同伴帮我拍下了走向雪原深处的背影。这张照片打破了传统的构图规则,大面积的天空占据画面将近3/4的面积,红色披风是专门带去的道具,人物比例虽小,但是色彩明亮,风中摇摆的披风在洁净的背景上非常跳跃夺目,大面积留白令人产生了走向雪原深处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少即是多的道理。灵感与直觉

直觉最早是由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直觉。他的美学观点是从“直觉即表现” 这样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的,从表现中探求艺术的本质。摄影师往往以感性直觉为基础,这种直觉看似草率,其实是具有艺术深刻性的。个性偏好、视野宽度、生活经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摄影师的思维和拍摄。

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拍摄经验是直觉的根基,只有当技术烂熟于心,它才能转化为直觉的一部分。当看到震撼的场景,遇到神奇的光线以后,再思考参数组合、对焦方式、拍摄模式,大脑就会被技术问题所困,是碰撞不出灵感的火花的。有时我的构图方式全凭直觉,但这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而是基于娴熟的技术并服务于创作目的的。

喜爱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用心和情感去拍照的人还是极少的。我在拍摄时会倾听发自内心的声音,凭着直觉挖掘出一闪而过的灵感。也会随心而动,抛开理论的框架,用照片来展示个性和态度。

位于悉尼北部的North Curl Curl岩石泳池已经被众多摄影爱好者拍过,这里是日出机位,初升太阳的金色光芒洒在碧蓝的海面上,照片色调清新明快,我也曾在这里拍过日出。夏日的一个晚上我突发奇想,如果泳池沉浸在夜晚的暗调中又会如何呢?我很想尝试不同的拍摄环境。于是吃完饭马上赶到海边,这时太阳早已西沉,周围无光无色,完全不同于清晨日出的绚烂色彩,但这正是我所构思的暗夜氛围。这里的拍摄通常采用1秒之内的快门速度,将海浪拉丝,表现出动感。为了配合夜色宁静平和的气氛,我改用30秒的快门速度将海浪雾化。同时采用低机位拍摄,泳池的形状看起来像一艘矗立在海边的巨轮的船头。后期处理时,加强了栏杆和岩石的暗红色调,使之在夜色中更为突出,故照片取名《暗夜》。《暗夜》ISO500,F11,30秒

上面两张照片诠释出了“人类视角”与“上帝视角”,同样拍摄于以魔幻大片《指环王》外景地而闻名的格兰诺奇。小镇位于新西兰南岛,依山傍水,湖边的小码头是摄影师喜欢造访的拍摄点,我也未能免俗到此一拍。偏偏老天不赏脸,光色平淡无奇,心里已经做好今天不能出片的打算。往回走时忽然注意到靠近岸边的湖水不同于远处的碧蓝,隐约闪动着暗红色,这渐变的色彩令我灵光乍现,直觉告诉我应该“飞一下”,于是有了这张不一样视角的航拍作品。

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灵感,在拍摄过程中我总是迫切希望找到新的灵感。周末有时间我时常会到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和 Australia Museum(澳大利亚博物馆)去走走,这些展馆在当地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感受各种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风格的熏陶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开拓跨界美学视野,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动灵感注入自己的作品。发现兴趣点

摄影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的景物都拍下,导致画面杂乱无章。之后再回放拍摄的照片,就会觉得远没有在现场看到的美景令人震撼,这正是因为拍摄时纳入了太多的景物。一张内容过多的照片,会令人感到不知所云,什么都有,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有表达清楚,欠缺明确的主题。所以我们在拍摄时不要急于按下快门,首先问问自己: 拍摄这张照片要表现的主体是什么? 这样,在拍摄时我们就会留意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和干扰画面的元素,突出主体。主体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形色兼备,通俗地讲,它应该是好看、有趣、能吸引人的景物。

油菜花是非常受欢迎的拍摄题材,大片金黄色的花海,色彩明亮耀眼,花儿在春风中摇曳,如此田园风光,令人沉醉。我喜欢在每年的9月去乡间拍摄油菜花,感受南半球春天的到来。然而,在这几年的拍摄中,发现油菜花是好看不好拍的题材之一,澳洲的油菜花田不同于国内的云南罗平和江西婺源等地,没有粉墙黛瓦的村落做点缀,也没有波浪式梯田的层次,通常所见就是大面积的金黄色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在画面中植入兴趣点尤为重要。拍摄中我发现一株油菜花突兀地挺立在花丛中,好像一个巨人矗立在小人国,利用它与众不同的形态作为兴趣点,同时让花茎遮住一部分太阳,用小光圈拍出太阳四射的光芒,使画面多了趣味性和看点。ISO100,F16,1/200秒

除了拍摄风光,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也会拍一些花卉。蒲公英是我喜爱的题材,颜色单纯,形态简单,带有梦幻的美感。《花之语》是以拟人手法来增加趣味性的,利用花儿一大一小的形态,好像大人弯下腰对着孩子轻语。后期我去掉了背景的杂色,转为黑白,无色彩的干扰,主体更突出,主题更明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