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全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2:35:15

点击下载

作者:陈立红解译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宋八大家散文全鉴

唐宋八大家散文全鉴试读:

前言

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宋时期八位卓有成就的著名文学家的合称。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欧阳修曾一度引领宋代的古文潮流,而苏氏父子三人亦堪称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八大家倡导、实践、推动了唐宋时期的古文文化走向,共同掀起了古文革新浪潮。给予六朝以来惯用的散文所追求的声律、辞藻、排偶的骈文形式以极大冲击,力求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风。可以说,唐宋八大家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集萃了唐宋八大家的著名散文作品,选读各位名家散文中的赠序、传记、山水游记等诸多美文,让我们从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感悟其精华:韩愈之文的构思精巧,气盛言宜;柳宗元之文的思想深邃,仕途百态;欧阳修之文的忧国忧民,从容不迫;“三苏”之文的纵古策论,行云流水以及曲折豪放;王安石之文的笔锋如剑,针砭时弊;曾巩之文的淳朴清丽,余味绵长。

正所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番衷言,怎能不让我们彻悟“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从师学习,而从师的原则是必然要遵循,不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不必注重形式,有道理的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人不可一日无师”,但我们又不可能天天与老师为伴,所以,一本好书在手,如获良师益友。

本书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于文辞精美处为此千古奇文拍案叫绝;于谨严婉转中揣摩文理,彻悟人生百味。

让我们一起跟随古人的足迹,于岁月流金中回顾散文渊源,感佩一代代文学巨匠缔造出的中华文化之深邃吧!解译者2016年7月

韩愈篇

作者小传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儒家“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推举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

韩愈一生仕途坎坷,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等职,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也曾几度被贬。57岁时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原道

【原文】①②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③④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⑤⑥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注释】

①宜:合宜,适宜。

②之焉:向前走去。之:往。

③定名:指具有固定意义的名词。

④虚位:没有实际所指的意义。

⑤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

⑥孑孑:琐屑细小的样子。【译文】

博爱叫作“仁”,合宜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的道路前进就是“道”,使自身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抵达完美的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之分。

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观念狭小。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视为仁,把谨小慎微视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观念里的道当作道,而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观念里的德当作德,不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和义说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而已。【原文】①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②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③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④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注释】

①周道:周朝的治国之道。儒家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道理。没:通“殁”,这里指没落消失。黄老于汉:西汉初期以黄老之学治国。黄老:指黄帝和老子。

②杨:杨朱。墨:墨子,名翟(dí)。战国时杨、墨两派学说都很流行,又互相对立。

③污:污蔑,诋毁。

④为民者四:士、农、工、商,古称四民。后增加僧、道两家,合称六民。【译文】

自从周的治国之道衰落,孔子去世,秦始皇焚烧诗书,黄帝和老子学说就盛行在汉代了,佛教便在晋、魏、梁、隋之间盛行。那时谈论道德仁义的人,不纳入杨朱学派,就纳入墨翟学派;不纳入道家,就纳入佛家。纳入了那一家,必然会远离这一家。尊崇所归属的学派,就贬低所反对的学派;依附归入的学派,就诋毁其他学派。唉!后人很想了解仁义道德学说,但不知到底该听从谁的呢?道家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学生。”佛家说:“孔子是我们老师的学生。”研究孔学的人,听惯了他们的话,乐于接受他们荒诞的言论而轻视自己,竟然说“我们的老师也曾向他们学习”这类言辞。不仅放在口头上说,而且还把它写在他们的书上。唉!后世的人即使想知道关于仁义道德的学说,又该向谁去请教呢?简直太过分了!人们真的是好奇怪啊!不去探求事情的发端起源,不去考察事情的结果,只想听那些奇怪荒诞的言论。

古时候民众只分士、农、工、商四类,今天的民众又增加了僧、道以后成为六类。古代负责教化民众的学说只有一家,今天却是道儒佛三家。务农的一家,要供应六家的粮食;务工的一家,要供应六家所用的器具;经商的一家,依靠他服务的有六家。又怎么能使人民不因穷困而去偷盗呢?【原文】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①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②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③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④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⑤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注释】

①中土:指中原地区。

②宫室:这里指房屋。

③宣:宣泄。湮(yān)郁:郁闷。

④符:古代用作凭证的东西,双方各执一半,用时相合以为证。玺:印章。斗斛:古时是指两种用来称量的容器。

⑤剖:剖开,打破。【译文】

古时候,人类面临的灾害很多。圣人的出现,教给人类生存要遵循相生相养的道理,做他们的君王或老师。教会他们驱走那些蛇虫禽兽,而后带领人们安居在中原。天冷了,就教他们做衣裳抵御寒冷;饿了,就教他们种粮食消除饥饿。由于长期栖居在树木上容易掉下来,而住在洞穴里潮湿又很容易生病,于是就教会他们建造房屋。又教导他们做工匠制作生活器具;让他们学会经营商业,互相调剂货物有无;发明医药,用来拯救那些因病夭折而离开人世的人;制定葬埋祭祀的制度,以延长对故去亲人的哀思来记忆那份感情;制定礼节,以规范长幼尊卑秩序;发明乐曲,用以宣泄人们心中的郁闷;制定政治法令,是用来督促那些懒散懈怠的人;制定刑罚,是用来铲除那些强暴之徒。因为存在相互欺诈,于是又制作符节、印玺、斗斛、秤尺等作为凭信之物。因为出现争夺抢劫的事,于是就得建筑城池、有身穿盔甲手执兵器的人来守卫家国。总之,灾害来了就要想办法防备,不等祸患发生就要及早预防。如今道家却说:“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停止。只要砸烂斗斛、折断秤尺,人民就不会有争夺了。”唉!这都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话罢了。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没有羽毛鳞甲以适应严寒酷暑,也没有强硬的爪牙来夺取食物。【原文】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①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②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③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注释】

①其:指佛家。

②清净:指远离恶行与烦恼。寂灭:梵语“涅盘”的意思,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③黜(chù):贬斥、斥责的意思。【译文】

所以说,君王就是发布命令的;作为臣子,就是把君王的命令执行到百姓身上;身为百姓,就是去生产粮食、丝麻,制作器具,流通商品换取钱币,来供养在他们之上的人。君王不发布命令,就失去了作为君王的权力;臣子不把君王的命令实施到百姓身上,就失去了作为臣子的职责;百姓如果不去种植粮食、生产丝麻、制作器具、流通商品来供应在上统治的人,就应该受到惩罚。如今佛家却说,一定要摒弃你们的君臣关系,消除父子关系,违背万物相生相养之道,以追求那些所谓清净超脱的境界的人。唉!他们也幸而出生在三代之后,没有被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所斥责。他们也不幸没能出生在三代以前,没能受到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教悔。【原文】①②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③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④“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⑤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⑥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⑦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⑧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注释】

①殊:不同。

②葛:多年生藤本植物,纤维可织葛布。这里指葛布衣服。

③曷:表示疑问的代词。这里可译为怎么、为什么。

④传曰:儒家称经典为经,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这里指《礼记》。

⑤天常:天性的意思。

⑥夷:中国古代汉族对其他民族的通称。

⑦戎狄:古代西北方的少数民族。膺:攻伐。荆舒:古代指东南方的少数民族。

⑧胥(xū):沦落。【译文】

五帝和三王,虽然他们的名号有所不同,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是一样的。就像夏天要穿葛布衣,冬天要穿皮衣,渴了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这些事情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同样是人类的智慧本能所致。如今道家却说:“为什么不实行远古的无为而治呢?”这就好像责问在冬天穿皮衣的人们:“为什么你们不穿简便的葛衣呢?”或者责问饿了要吃饭的人们:“为什么不只简简单单喝水去解决饥饿呢?”《礼记》说:“在古代,如果想要发挥他的光辉道德于天下的人,首先要处理好他的国家事务;要想管理好他的国家,首先要使他的家庭和谐齐整;要想使他的家庭和睦的人,就要先进行自身的修养;要想进行自身修养,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首先拿出诚意来。”可见古代所谓正心而拿出诚意的人,都将能有所作为。如今也有一些所谓修心养性的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灭绝天性,做儿子的不把他的父亲当作父亲,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王当作君王,做百姓的不做他们该做的事。孔子的著作《春秋》,对于采用外族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称作夷狄;对于使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可以说他们是中原人。《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的没有君主。”《诗经》说:“夷狄应当攻击,荆舒应当惩罚。”如今,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推崇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也沦为夷狄了?【原文】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①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②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③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④⑤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⑥庶乎其可也。”【注释】

①郊:古帝王祭祀天地。冬至祭天于国都南郊,夏至祭地于国都北郊。这里专指祭天。人鬼:指祖宗,与上文“天神”相对而言。飨:通“享”,这里指神鬼享用祭品。

②荀:荀况,即荀子。扬:扬雄。

③由周公而上:指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

④庐:这里作动词。其居:指佛寺、道观。

⑤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独:老而无子。

⑥庶乎:差不多,大概。【译文】

我所说的先王的政教,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博爱即可称为仁,很好地去履行它的行为即可称为义。沿着这样的仁义之路走下去就是道。自身拥有足够的仁义而不依赖外界供给的叫作德。传播仁义道德的书有《诗经》《尚书》《易经》和《春秋》。约束仁义道德的方法是礼仪、音乐、刑法、政令。他的子民分为士、农、工、商,他们遵循的伦理次序是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他们所穿的衣服是麻布和丝绸,他们的住所是房屋,他们吃的食物是粮食、瓜果、蔬菜、鱼肉。这样规范仁义道德就很容易明白,而把它们作为教育也很容易推行。所以,用它们来约束自己,就能和顺吉祥;用它们来对待别人,就能做到博爱公正;用它们来修养内心,就能宁静而平和;用它们来治理家国天下,就没有不适当的地方。所以,人活着就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死了就只是结束了自然常态而已。祭天则天神降临,祭祖则祖先的灵魂能来享用祭品。有人会问:“你这个道,是什么道呀?”我说:“这里我所说的道,不是之前所说的道家和佛家的道。”这个道,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把它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没能把它继续传承下去。后来荀子和扬雄,从中选取了一些但选得不精,论述过一些但并不全面。从周公以上,继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所以儒道能够推行;从周公以下,继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所以他们自己的学说能够源远流长。

然而像那样怎么可能使儒道得到推行呢?我认为:“不阻止佛老之道,儒道就得不到流传;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得到推行。必须把和尚、道士还俗为民,烧掉佛经道书,把佛寺、道观变成平民的房屋。发扬先王之道以教导人民,使那些老而无子、丧偶独居、残疾以及长年患病的人得到照料,这样做大概就可以了!”

原毁

【原文】①②③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④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⑤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注释】

①君子:指有道德或有地位的人。

②责:要求。重:严格。周:周密,全面。

③轻:指宽容。约:简约,简要。

④予:同“余”,我。

⑤就:完成,完善。【译文】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要求别人既宽容又简约。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于自身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这样的人很乐于做好事。听说古代有个叫舜的人,他的为人,是恪守仁义的人。探求舜之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责问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于是,早晚都应该思考,改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完善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原文】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唯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①②。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注释】

①善:好事。

②修:学,做。【译文】

听说古代有位叫周公的人,他的为人,算是多才多艺的人了。君子们探求周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会自责说:“他,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于是早晚都来反省,改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完善那些接近周公的优点。舜,是一位大圣人,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于是这些人就说:“我不如舜,我比不上周公,这是我的缺点啊。”这不就是在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吗?他们转而对别人说:“那样的人啊,能有这样的优点,就称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够擅长这一点,就能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具备其中一点,就不再苛求他具有第二点;只看他现在的表现,不追究他的过去。总是小心翼翼地唯恐他们得不到做了好事情应得到的赞扬。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才能也是容易学会的。他们对别人就说:“能有这些优点,这就足够了。”又说:“能够擅长这些,这也足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的表现吗!【原文】①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已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②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注释】

①详:周详,全面。廉:少。

②举:列举。【译文】

如今的君子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要求别人严谨而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而宽松。他们对别人严谨而全面,所以别人很难把事情做好;对自己要求宽泛而简约,所以他们自身所能获得的东西就很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些优点,这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能有这些本事,这也就足够了。”对外用来蒙骗别人,于自己是在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滞不前,这不也是要求自身太少的表现吗?

他们对别人,却说:“那人虽然能做到这些,但他不值得称道;那个人虽然把事情做得很好,但这本身并没有可称道的价值。”列举人家某一方面的缺陷指责,不去考虑人家更多的长处;只追究别人过去的不足,而不看他们现在的成就,整日里惶惶不安地唯恐人家有好的名望。岂不也是指责别人而在周全自己吗!那就是不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自身,却用圣人的标准去期望别人,我可看不出来他这是在尊重自己啊。【原文】①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儒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②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③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注释】

①原:通“源”,根源。

②畏:畏惧。这里指害怕他的人。

③事修:事业成功,有所成就。谤:诽谤。【译文】

虽是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思想根源的,那就是怠惰和妒忌。怠惰的人就是不能提高自我修养,而妒忌,就是害怕别人修养的提高。我曾经做过这个试验,对众人说:“某某是个贤良的人,某某是个有才能的人。”那些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伙伴好友;不是这样的话,就是跟他疏远,与他没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人;否则,就是畏惧他的人。倘若不是这种情况,强硬的人一定会生气地说出反对的话,懦弱的人也必定会显露出满脸怒色了。我又曾在众人面前说:“某某人不是贤良的人,某某是没有能力的人。”那些不理睬我的人,必定是他的好友;不是这样的话,就是跟他疏远,没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人;否则,就是畏惧他的人。倘若不是这种情况,强硬的人定会高兴地说出赞同的话,懦弱的人也必定会喜形于色。因此,当有所成就时,诽谤也就随着产生了,随着德望提高,恶言恶语也就接踵而来了。【原文】①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②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注释】

①光:光大,昭著。

②有作于上:在高位上有所作为。存:记住。几:几乎,差不多。理:治理。【译文】

唉!读书人活在这个世上,希望名誉昭著,仁义道德能够畅行,简直太难了!

身居高位上将要有所作为的人,听取我所说的话并且牢记心中,那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

师说

【原文】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

②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③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注释】

①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和政治等原理。受:通“授”,传授。

②闻:听见,引申为懂得。道:此为动词,学习、从师之意。

③庸知其:哪管它。庸:岂,哪里。【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呢?有了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得不到解决了。比我先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固然会比我早些,我应该跟从他而去学习;比我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并跟他学习。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原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①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②③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⑤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⑥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⑦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注释】

①出人:意为超过常人。

②下:低,低于。耻:以……为耻辱。

③是故:因此。益:更加。

④耻师焉:耻于从师的样子。

⑤句读(dòu):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

⑥谀(yú):奉承,谄媚。

⑦不齿:不屑与之同列。齿:原指年龄,引申为排列。【译文】

唉!从师学道的风气没人传扬已经太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也就困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常人很远,尚且还虚心从师请教呢;现在的一些人,他们的才智远远低于圣人,却以向老师请教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笨的人就更加愚笨。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那都是出于这个道理吧?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对自己而言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以及教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些能传授大道理,可以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读书却不能断句,疑难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问题不向老师请教,小问题学会了,大问题却遗漏了,我没能看出他们是明智的。巫、医、乐师以及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有人称呼别人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缘由,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居然称作老师。称地位低微的人为师,就觉得是很大的耻辱,称呼官职高的人为老师,那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好风尚不得恢复,这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是所谓君子们不屑与之为伍的。然而现在士大夫们的才智反而不如他们,这可真是很奇怪啊!【原文】①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②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③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⑤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注释】

①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的国君。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师:乐师。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②术业:学术和技艺。

③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④不拘于时:指不受世俗束缚。

⑤嘉:赞许。贻(yí):赠送。【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德行都比不上孔子。孔子却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所以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长,不过如此而已。

李家的少年名蟠,今年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全都研读过了,他不受那种耻于从师的世俗束缚,向我请教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谦逊的从师之道,因此写这篇《师说》赠给他。

龙说

【原文】①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②③④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注释】

①玄间:青天。

②薄:通“迫”,逼近,临近。

③伏:掩蔽。景:同“影”。

④水:降雨。汩:水流淌的样子。【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然而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碧海蓝天之间尽情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简直是出神入化,雨水降落在大地,汩汩流淌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神奇灵异得很呢!

对云来说,龙的能力可以使它富有灵异。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才使它那么神奇的。但是龙没有云的陪衬,就不能那样神奇地显示出它的灵异了。失去它所凭借的云,确实是不行啊!

多么奇特的现象啊!龙能飞舞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吐纳而成的云啊。《周易》说:“云跟随着龙游动。”那么既然是叫作龙,就应该有云跟随陪伴着它啊!

马说

【原文】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②③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zhī):同“只”,只是。辱:屈辱,埋没。

③骈:两马并驾,这里指一起。槽枥:原指养兽的食器,这里指养马的处所。【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被发现的千里马。千里马是世代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虽然世上有很多名贵的好马,却只能屈居马夫的手下被埋没,最后跟普通的马一样老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原文】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

④⑤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注释】

①食:同“饲”,饲养,喂养。

②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③策:马鞭,此处用作动词,驾驭。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④执策:拿着马鞭。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⑤其:语气助词,前一句的其加强反问语气,后一句的其加强肯定语气。【译文】

能日行千里的马,大约一顿能吃下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依据千里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由于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特长和矫健的骨力就不能表露出来,如此想跟普通的马能力相当都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却不能掌握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让它吃饱而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到它的嘶鸣却不懂得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骑在马背上对它说:“普天之下竟然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答李翊书

【原文】①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②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③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注释】

①白:启,说。足下:对人的尊称。

②下:指为人态度谦逊。

③归:归属。有日:指日可待,为期不远的意思。其:指道德。【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启。李生足下:

你的来信中文辞立意很高,而你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虚和恭敬啊。能像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儒家的仁义道德的回归也就指日可待了,更何况那些外在表述道德的文章呢?不过我只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望见孔子家的门墙而没能进入他的家门的人,怎能足以辨别是或者非呢?虽然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原文】①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②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③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④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⑤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⑥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注释】

①立言:著书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②蕲(qí):同“祈”,祈求。取于人:才华被人取而用之。

③俟(sì):等待。实:结果。膏:油。

④遂:完成。指果实成熟,饱满。晔:明亮。

⑤俨乎:矜持、庄重的样子。

⑥陈言:陈腐的观点和言辞。务:务必,力求。【译文】

你所说的要著书立说的想法,是正确的;你所写的和你所期望的,非常相似并已经很接近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超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人的境界呢?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经胜过别人并且可以被人所取用了!如果期望达到古代立言人的境界,那么就不要希望它能快速成功,不要被权势和功名利禄所诱惑,应该像培养树木的根而耐心地等待它结果,要像给灯添加油脂等待它放出光芒那样。根系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顺利成熟,油脂充足灯光才会明亮。具备仁义道德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蔼可亲。

不过还是有为难之处。我所写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达到“立言”那个境界;虽然,这样学习古代立言著说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始的时候,不是夏、商、周三代和东、西两汉的书就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志向就不敢铭记心中,安静的时候像忘掉了什么,出行时好像遗失了什么,矜持的样子像在思索,茫茫然像是有所迷失。当想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力求要把那些陈腐的观点和言辞去掉,忽然觉得竟是那么艰难啊!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在意别人的非议和讥笑。像这样也有好多年,我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这以后逐渐识别了古书中关于仁道的真与假,以及那些虽然正确但还达不到完美境界的地方,才清清楚楚地黑白分明了,务必去除那些不正确和不完善的部分,这才慢慢地有所收获了。【原文】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①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②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③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注释】

①说:意见,指时人的观点。

②浩乎、沛然:都是水势浩大、汹涌的样子。比喻文笔奔放。

③察:考虑,推敲。肆:肆意,放手去写。

④气:指文章的思想内容。【译文】

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来了。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他们讥笑它我就高兴,别人称赞它我就会感到担忧,因为文章里存在很多时人的观点和看法。像这样又有多年,然后才真是像水势浩荡一样文思奔涌了。我又担心文章杂而不纯正,于是就像拦阻泉水一样迎上去截住思路,平心静气地审视推敲它,直到词义都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能不继续加深自己的修养。告诫自己要在仁义的道路上行进,在《诗经》《尚书》经典的源泉中游弋,不迷失道路方向,不阻断源流,我准备终生都要这样做了。

文章的思想内涵,就像水;言辞,就像漂浮在水上的物体;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漂浮起来。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言辞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思想内涵充沛,那么长长短短的词句和抑扬顿挫的音律就会体现得恰到好处了。【原文】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①②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③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④,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注释】

①处心:考虑问题。道:方法。

②垂诸文:把自己的“道”写成文章。

③希:同“稀”,稀少。遗:遗弃,冷落。

④亟:屡次,每每。其人:有志于学古人立言的人。【译文】

虽然像这样做,难道就敢说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吗?即使接近成功了,但被人取用时,能有多少可取之处呢?尽管如此,等待被人采用的见解,难道就像器具一样吗?用或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思考问题本着仁义原则,自己行事有一定规范,被任用就把自己的才学都传给别人,不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弟子,把自己的“道”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所效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的人少了。有志学习古道的人,一定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实在是为有志于古道的人高兴,也为他们悲伤。我屡次称赞那些有志学习古道的人,以此来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随意赞美那些可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可以贬斥的人。向我问道的人有很多了,念及你的言辞主旨不在于功名利禄,姑且对你说说这些观点。韩愈诚告。

讳辩

【原文】①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②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③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④⑤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⑥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注释】

①李贺(791—817年):字长吉,唐诗人,因避父讳,不能应试。

②皇甫湜(shí):唐代文学家,曾跟从韩愈学古文。

③不偏讳:名有两字,只讳一字。偏:一半。一说“偏”即“遍”,全部、普遍的意思。

④“谓若……”两句:孔子的母亲名“徵(zhēng)在”,孔子在说“徵”时不连用“在”,在说“在”时不连用“徵”。意即只要不连用,就用不着避讳。如唐代律文中有“二名不偏讳”的条文,则此两句为律文的释文。这条释文袭用《礼记·檀弓下》正文及《礼记·曲礼上》郑玄的注解。

⑤嫌名:与人名中发音相近的字。

⑥蓲(qiū):古汉字,同“丘”。【译文】

我写了一封信给李贺,勉励他去考进士。李贺去应试进士很引人注目,同李贺争名的人出来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考试才对,勉励他去赶考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辨析,随声附和,众口一声。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辨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会因此获罪。”我回答说:“是的。”《律》文说:“凡双名不专讳一个字。”解读者说:“孔子的母亲名‘徵(征)在’孔子在说‘徵’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徵’。”《律》文又说:“不讳声音相近的字。”解读者说:“譬如‘禹’之与‘雨’,‘丘’之与‘蓲’之类就是。”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父亲名叫晋肃,儿子便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原文】①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

②③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者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④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注释】

①法制:礼法制度。

②章:奏章。诏:诏书。

③浒、势、秉、机:此四字分别与唐代帝名同音。唐高祖名虎,唐太宗名世民,李渊之父名昞,唐玄宗名隆基。

④稽:检核。国家之典:指历代皇帝名讳所忌以及一些诏令不避讳的事例。【译文】

试问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众生的人,不是周公、孔子吗?而周公作诗吟赋不避讳,孔子不避讳母亲名字中的单独任何一个字,《春秋》中对人名字发音相近不进行避讳的事例也没加以讥讽,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时有一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一个人叫杜度,像这样的名字让他们的儿子怎样去避讳呢?难道为了要避讳与父名发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了吗?还是就无须避讳那些近音字了呢?汉代讳汉武帝的名“彻”,遇到“彻”字就改为“通”字,但没听说避讳车辙的“辙”字为别的什么字;讳吕后名字中的“雉”,遇到“雉”字就改称“野鸡”,但没有听说又讳治天下的“治”字为别的什么字。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传诏书,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以为这样说出来是触犯避讳的。士大夫的言论和行事,究竟应该遵照什么礼法制度呢?如今,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但不知,李贺参加进士应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原文】①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②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注释】

①讥:讥笑,非议。

②务行:致力于实行。【译文】

大凡孝敬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就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能达到境界的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致力于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行为做事,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曾参、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无法超越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参,而去向宦官、宫女看齐,那岂不是宦官、宫女对亲人的孝顺,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要好了吗?

进学解

【原文】①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②③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④⑤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

⑥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⑦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注释】

①国子先生:对国子博士的称呼,本文指韩愈自己。唐代设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古代的大学,这里指国子监。

②嬉:嬉戏,玩乐。随:因循盲从。

③治具:指法律政令。毕:全部。张:建立,施行。

④登崇:提拔。畯(jùn)良:畯,通“俊”,指贤能优良之士。

⑤名一艺者:有一技之长的人。庸:通“用”,任用。

⑥爬罗剔抉:指搜罗选拔人才。爬:梳理。刮垢磨光:指训练、造就人才。

⑦患:忧虑,担心。无:通“毋”,不要。有司:主管部门的官吏。【译文】

清晨,国子先生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内,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而荒废是由于嬉戏玩乐;德行的成就是由于会独立思考,德行败坏是由于因循盲从。如今圣君与贤臣相遇,法制健全,得以全部施行,除掉凶恶奸邪之人,提拔贤能优秀人才。具备微量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搜罗选拔人才,精心培养,去除思想污垢,把他们打磨得光彩照人。大概也有侥幸而被录用的,谁说人才多了就没有出头之日呢?只需忧虑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的官吏不英明;只需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的官吏不公正。”【原文】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①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②兀以穷年。先生之于业,可谓勤矣。牴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③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④

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⑤⑥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注释】

①纂言者:纂,编集。指理论性的著作。钩玄:钩取深奥微妙的义理。

②膏油:指灯烛。晷(guǐ):日影,指白昼。兀兀:勤勉不懈的样子。穷年:一年到头。

③牴(dǐ)排:排斥。攘:排除。异端:儒家称儒家以外的学说、学派为异端。这里指佛教和道家。苴(jū):鞋底中垫的草,此为动词,填补的意思。罅(xià):裂缝。皇:大。幽:深。幽眇:深微隐奥。

④醲(nóng)郁:酒味浓厚,指内容醇厚的著作。咀:含在嘴里细细玩味。英、华:都指花,指典籍中的精华。

⑤姚姒(sì):相传虞舜姓姚,夏禹姓姒。

⑥佶屈:曲折。聱(áo)牙:拗口。【译文】

话没有说完,有人就在队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们侍奉先生,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学纪事之文必然会提取它的纲要,理论性的著作,汲取其中深奥微妙的义理。不知满足地广泛学习,力求有所收获,无论大小学问都不舍弃。点上灯烛夜以继日,一年到头勤勉不懈地学习。先生对于学业方面可以说是够勤奋了。抵制、批驳异端邪说,排斥佛教与道家,弥补儒学的缺漏,发扬光大精深隐奥的义理。探寻茫茫然失传的儒家道统,独自四处搜求、钻研并传承。指导异端学说就像疏堵纵横奔流的各条川流,引导它们东注大海;挽救儒家学说就像挽回将要倾倒泛滥的狂涛怒澜。

先生您对于儒家,可以说是有功劳了。沉浸在意味醇厚的书香里,细细咀嚼典籍中的精华,写就的文章,书卷堆满了家屋。向上效法虞、夏时代的典章,无限深远博大;周代的诰书和殷代的《盘庚》,读起来艰涩拗口;《春秋》的语言精练准确,《左传》的文辞铺张夸饰;《易经》变化奇妙而有法则,《诗经》思想端正而且辞采华美;往下一直到《庄子》《离骚》,太史公的记录;扬雄、司马相如的著作,同样巧妙但风格各异。【原文】①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②③④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⑤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注释】

①闳(hóng)中:指文章的内容博大。肆其外:指文章的气势雄伟奔放。

②见信、见助:被信任、被帮助。“见”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③跋前疐后:跋(bá):踩。疐(zhì):绊,绊倒。语出《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意思说,狼向前走就踩着颔下的悬肉(胡),后退就绊倒在尾巴上。形容进退都有困难。辄:常常。

④遂窜:贬谪,流放。南夷:地名,今广东阳山。

⑤冗(rǒng):闲散。见:通“现”,表现,显露。【译文】

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是内容宏大而外表气势奔放。您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学习,敢于践行真理。长大后通达道理,举止行为无不合宜得体。先生的做人处世,可以说是很完美了。可是在朝廷方面不能被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往往是进退两难,一点举动便会惹祸受罚。刚当上御史就被贬谪到南方边远地区。做了三年博士,职务闲散表现不出治理的业绩。似乎命中注定与敌仇打交道,随时可能遭受挫败。冬天里就算是暖和的天气,您的儿女们依旧为缺衣少穿而哭着喊冷;即使是丰收年而您的夫人却仍为食粮不足而啼说饥饿。您的头发掉光了,牙齿逐渐脱落了,恐怕一直到死也得不到什么益处吧?不知道想想这些,反而来教导别人做什么?”【原文】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①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②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③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宏,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④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注释】

①杗(máng):屋梁。桷(jué):屋椽。欂栌(bó lú):斗栱,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侏(zhū)儒:梁上短柱。椳(wēi):门枢臼。闑(niè):门中央所竖的短木,在两扇门相交处。扂(diàn):门闩之类。楔(xiè):门两旁长木柱。

②本句所列,都是药名。丹砂即朱砂。赤箭即天麻。牛溲即牛尿。俱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俱收并蓄: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③纡(yū)馀:委婉从容的样子。妍:美。卓荦(luò):突出,超群出众。校(jiào):比较。

④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伦、类:都指一般人。【译文】

国子先生说:“唉,你到前面来!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门臼、门橛、门闩、门柱的,都是在量材使用,各适其宜而建成房屋,这是工匠的技巧啊。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龙芝,牛尿、马屁菌,坏鼓的皮等,全面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是良医的高明之处啊。提拔选用人才,公正贤明。灵巧的人和看似笨拙的人都要引进,委婉从容的人能体现出他们的美好,超群出众的人可以表现突出,衡量各人的长处和短处,按照他们的才能分配适当的职务,这是宰相的用人之道啊!从前孟轲爱好辩论,孔子之道才得以阐明,他周游列国,车辙遍布天下,最后在不受重用中老去。荀况恪守正道,弘扬博大精深的理论,却被谗言所害不得不逃到了楚国,最后难逃被罢官而老死在兰陵。这两位大儒士,说出的话都能成为经典,举手投足都堪为他人所效法,远远超越常人,德行功业足以进入圣人的境界,但是他们在世上的遭遇又是什么呢?【原文】①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②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糜廪粟。子不知耕,③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⑤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注释】

①繇(yóu):通“由”,顺随,听从。

②糜(mí):浪费,消耗。廪(lǐn):粮仓。

③踵:脚后跟,这里指跟随。促促:拘谨局促的样子。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陈编:古旧的书籍。

④庳(bēi):通“卑”,低微。前人:指职位在自己前列的人。

⑤杙(yì):小木桩。楹(yíng):柱子。訾(zǐ):毁谤非议,诋毁。昌阳:菖蒲的别名。引年:延年。豨苓(xī líng):又名猪苓,利尿药。这里比喻自己小材不宜大用,不应计较待遇的多少、高低,更不该埋怨主管官员的任使有什么问题。【译文】

现在我学习虽然勤奋却不能完全顺随道统,言论虽然很多却不切合要旨,文章虽然写得奇妙却无益于实用,行为虽然有修养却并不出众。况且还每月浪费国家的俸禄,每年消耗粮仓里的粮食;儿子不会种地,妻子不懂织布;乘着车马出行,后面跟着仆人,安安稳稳地坐着吃饭。时常拘谨局促地按常规行事,在古书中偷看窃取一些陈言旧礼。然而圣明的君主并不加以责罚,也没有被宰相大臣所贬斥,这不是很幸运吗?有所举动就遭到毁谤,名誉自然也跟着受到影响。被放置在闲散的职位上,也是应当应分和适宜的。至于你所谈到的财物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