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22:02: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嵘

出版社:社科人文分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

图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试读:

推荐序

打我开始做免费和付费的PPT在线教育课程起,很多人都找过我谈投资的事情,特别是在第一年,当我靠小伙伴的帮衬挣到第一个一百万的时候,来找我的人就更多了。他们告诉我,有钱就可以招人,加速发展,马上做大。而那时的我很惶恐地回复:“我不能要钱啊,我要钱干嘛用呢?钱再多也不能让我马上做出好课程啊!再说了,有钱也不代表能招到合适的老师来合作开发教程,这是不靠钱,靠缘分啊!”

说到投资,我就恢复成了一个农民的心态。我觉得教育这个事情,不要把眼光盯在投资回报上。教育最大的投资回报应该是让学员有所收获,提升能力,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金钱。当然,如果能顺便收获一大笔金钱,我肯定也会笑纳的。

扯这么一大段闲篇儿,其实是想引入本文的作者——王嵘。她可以说是我目前做在线教育的一大骄傲。王嵘是我微信“PPT100”三分钟课程第一批忠实的学员。她是学经济学专业的,做市场营销的工作,PPT是业余爱好。一开始做出来的作品也不过比菜鸟略好,但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一点点学习我们的微教程,不断通过微博交作业,并坚持做作品来积累技巧和寻找设计灵感,成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2014年,王嵘投稿《浪潮之巅》读书笔记PPT给我,我非常惊叹,在微博推荐转发她的作品,又通过出版社朋友送书给她,鼓励她做出更多的读书笔记PPT,于是她又做出了更多的优秀作品。

就这样机缘巧合,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朋友就和王嵘熟悉并成为朋友。让王嵘没有想到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恭编辑会邀请她尝试写一本经济学的趣味读物,全书内容必须得用图解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挑战很大,但也很有趣。幸运的是王嵘答应了。

经过努力,王嵘奉献出了这本《图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作为王嵘信任的秋叶大叔,我有幸第一时间看到这本书的内容和排版,真是很赞!

作为一个经济学知识的业余爱好者,我家书柜有一格全是经济学图书。我常常劝大学生朋友读一点经济学。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不了解一点经济学怎么行?但很多大学生朋友也常常抱怨经济学难懂,他们一看到经济学里面的数学符号就傻了——经济学不是文科吗?

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经济学不是文科啊!不过即便是经济学家写的随笔,如果你没有一点经济学素养,读起来还是会因为遭遇各种专业概念而索然寡味,本来是一门有趣的显学却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畏途。结果就是到了自己需要买房、炒股、理财时,不能从经济学中学到一点经验,只好去相信网上那些忽悠大师的内幕消息。

王嵘的工作价值就在这里。她不是经济学大师,所以反而是她能理解小白学经济学的难度和痛点在哪里;她不是经济学科班教授,所以她不需要板着脸去讲经济学。

为什么不用浅显易懂的案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去讲经济学?为什么经济学的图书排版就不能够用PPT的思维,突出重点、强化线索,让大家读起来更容易形成整体式思考?

我们往往习惯传统的表达方式,却忘记了,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

当我听本书编辑鼓励王嵘写书时,特别举了我当年写《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的故事,那时我在PPT领域也没有什么名气,我只是觉得过去的PPT图书都是用Word思维讲PPT,而没有发挥PPT的图形化思维去讲PPT。反正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这么开写了,没有想到书很受欢迎,让我的人生轨迹拐了一个弯,变成了一个PPT达人,进而成为一名致力用视觉化、交互式方式做在线教育的老师。

作为老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学员成为优秀的人。我很开心看到王嵘是我的小伙伴里受我的影响,第三个写出PPT风格图书的人。但她也开创了一个第一,就是她用PPT的视觉化风格写专业图书。

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我也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小伙伴像王嵘一样,用视觉化思维去通俗化解读专业的知识,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些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传播的价值。

想起《三体》里的一句话:“这是一次降维攻击。”是的,视觉化阅读,对于那些晦涩的专业知识,就应该让图解力来得更猛烈一点!

最后愿王嵘图书为你们所喜爱。秋叶2014年12月4日23点00分

自序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经济学都是晦涩难懂的,于是往往对它敬而远之。而阅读经济学类的书籍,人们更多的是希望掌握知识,而不是学习思路。其实作为一门历史并不长的学科,经济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工具,而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学习经济学,就是为了更深刻透彻地去认识我们身边发生的种种现象。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远比单一地学习经济学知识要重要得多。

不止于课堂,不止于书籍,不止于名人说。其实随着经济学思路的养成,我们会发现生活大课堂里的经济学更加饱满而生动。那些曾经静卧在纸上的铅字活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一副前所未有的景象,小到每天吃早饭的选择,大到对于工作、爱情、生活的思考,无一不和经济学相关。但我发现,不论在哪儿都能展开经济学探讨的不是经济学专业人士就是对经济学有求知欲望的学生们,而更多在每天和生活中的跟经济学打交道的人们却对于经济学望而却步。

针对这一现象,我希望能做一本可视化的专业类书籍来打造“轻阅读”的概念。通过系统地整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用生动而富有逻辑的图表、表格、统计图和图形符号等来诠释和解读经济学,从而使更多的人能了解经济学,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的知识来优化自己的生活。

打造“轻阅读”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数万经济学理论知识点中一一梳理、整合,挑选出和生活最相关的十个知识,并反复斟酌推敲,选择大家最关心的、也最实用的案例,最终将所有的知识点和案例浓缩成160多幅可视化图片,才能够安心地,把这本书交到广大读者手中。“轻阅读”较以往的传统书籍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轻理论、重实践

本书不轻易对任何知识点下定义,告诉大家“就是这样”或者“一定如此”,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读者自己思考,让读者自行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清晰而完整的思路。

二、轻文字、重图解

本书尽量做到一页一图,让读者通过可视化的图片来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图形表现、色彩运用、逻辑分布上反复推敲斟酌,力图让读者通过图解的方式轻松掌握分析方法。将文字中可能会对阅读和理解造成障碍的地方通过图解的方式帮助理解和阅读,提前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三、轻定义、重思维

本书不提倡把原有知识套用在现有的生活现象中,而是尝试营造一种新的思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希望通过这种思路的养成,有越来越多发现苹果落地后能总结出牛顿定理的人出现。

希望“轻阅读”理念的打造能够帮助读者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经济学思维“模式,有创造力地进行阅读,与书本中的知识进行互动甚至是博弈,而不仅仅是单向地对知识进行接收。

最后本书的顺利出版,要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可视化图解力的导师秋叶对于创作本书的启蒙和支持,感谢清华大学林展博士给予的专业指导,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恭竟平编辑一直以来的鼓励,帮助我完成本书的创作。最后要感谢支持“轻阅读”理念的众多读者,希望“轻阅读”理念的提出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书籍、融入书籍、爱上书籍,与之为友,共同进步!Chapter 1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生活中的经济学

一提到经济学,很多人都会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远离咱们凡人的生活。如果把经济学理解为“与经济有关的学术”,那的确如此了,如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经济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经济学逐步完善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逻辑,要求学者不仅对学术本身要有较深的造诣,更把数学、历史、地理、人文等各科信息作为研究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就这样的理解,懂经济学真的很难,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经济学书籍也不会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读物。经济学(与经济有关的学术)

但如果我再问问各位读者,是否会上街购物?是否偶尔做些理财规划?是否参加过一些提升自我的培训课程?睡前是否刷新一两条微博微信?如果回答是YES,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迈入经济学的门槛,甚至在某一经济学的领域上你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专家!这里,我们把经济学理解为“与经济有关的学问”。经济学(与经济有关的学问)

让我们来说个故事。

Kate是个标准85后姑娘,工作稳定,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着一份还算不错的收入。独立自主,单身未嫁,下班和周末时间充裕,于是她想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学习充电,提升下英语水平。在咨询了一圈英语培训机构后,她选择了价格适中、离家不远的一家外教英语培训机构。周中一周3次,每次2小时,周末上强化班,一周1次,每次4小时。每周她都过得很充实,但下了班就赶去上课,来回奔波让她感到有些疲惫,朋友的邀约往往也都要因此无法前往。这让她觉得生活枯燥极了,但她有个还不错的男性朋友,每天睡前都会给她说个小笑话,并且鼓励她如果坚持完成学业,就奖励她一次海岛游。渐渐的,她调整好心态,又觉得干劲满满了,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半年后她完成了学业,在一次公干的外交活动中由于出色的英语表现,她得到了领导的重视,被调到核心部门任职,并且涨了工资。当然那位男性朋友履行了他的承诺, Kate顺利出游海岛,当然,这次是双人游。

原理一:人们面临均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例:Kate下班和周末时间充裕,学习还是娱乐?这是我们日常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时间、资金、精力等局限往往让我们要面临取舍的问题。有些选择我们很快就能做出,比如中午吃米饭还是吃面条,因为不管选哪个,结果都是能填饱肚子,差别只在于做出选择后满足感略有差异罢了。但是有些选择我们可能就要花上几天甚至几个月时间来思考了。比如高中文理分科、大学志愿、就业考研甚至今后的婚恋问题,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今后的整个人生。就像一笔经济账,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总会选择获得最大产出的那个。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例:Kate下了班就赶去上课,来回奔波让她感到有些疲惫,朋友的邀约往往也都要因此无法前往。如果你问Kate:“嘿,你每天学习英语的成本是多少呀?”她很可能回答:“哦,我的学费是8000元一个学期。”可这是她真正的成本吗?每天的学习让她没有办法和朋友们聚会,放弃了娱乐,从而也放弃结识更广的朋友,以及朋友所带来的相关资源。因为学习而放弃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如果因为奔波于上课与工作间,身体疲惫而导致需要额外在补品上进行花费,那么上学习班的成本就更高了。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例:有个还不错的男性朋友每天睡前都会给Kate说个小笑话,每个笑话都能增加Kate对朋友的好感度,第一次讲笑话的时候Kate很感动,好感度大增,给到30分,第二次讲笑话Kate也觉得不错,再增加20分。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讲笑话已经没有什么新鲜劲了,加的好感度分数也越来越低。但如果在第四天这个男生就放弃讲笑话了,那么他也就得不到最后成为Kate男朋友关键的2分了。经济学上我们把这种“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称之为边际,而每多讲一次笑话分值都会下降,直至分值变得微乎其微,我们称之为边际效益递减。理性人会考虑最后一个或者说新增的一个带来的变化。而之前发生的, 不管是男生说了一个还是两个笑话,结果都是一样的:他并未成为Kate的男朋友。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那个只有2分好感度分值的笑话。如果在说最后一个笑话前他就停止了,那么以前所说的所有笑话也都失去了作用。好感度累积70分,到达男友标准线

大家觉得Kate的“经济学”行为如何?其实此时此刻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在参与着经济活动。为什么大家花时间来读这本书而不是去看个电影或者打个电话?和看书相比,如果把时间用在了其他事情上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就是在遵循经济学原理进行,但大多数人并未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学,所以很难把日常的生活和经济学结合起来。一旦我们抽丝剥茧来细细品味我们的生活,会发现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在无形中顺应某些既定的规律进行。而掌握这些规律也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所生活的社会。有一个经济学家的大脑

在高中政治中我们学习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句话。

简单一句话道出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观察—理论—进一步观察。就像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好奇心驱使深入研究,从而建立万有引力理论一样。“苹果掉下来”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就如同无时不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每天早上买的包子从1.5元涨到了2元,为什么买的人却不见少?今年涨了工资,可为什么仍旧买不起房子?地铁早上每天有人免费派发报纸,他们会干亏本的买卖吗?为什么有些商店的售货员热情洋溢有些却爱理不理?这些种种生活中的现象,如果留心观察,又会构建出哪些理论呢?如何验证这些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平时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验证其正确性,但苦恼的是经济学研究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反复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你很难因为研究包子涨价的问题,去开个包子铺或者反复和包子铺老板商量,包子今天卖1.2 元,明天卖1.8元,后天再降价0.2元来观察消费者的反应。而让所有老板都把员工工资都涨到年薪百万,来观察房价是否也会水涨船高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是否就此放弃了呢?答案是:NO!嘿,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让我们从经济学研究的武器库中拿出两件常规武器零件:历史和假设。

历史是有依据的、可查证的,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健全的今天,我们如果需要找一份“已发生”的资源往往非常简单。企业会有公示的财报,政府每年召开大大小小的经济会议也会留下许多可供参考的数据,更有若干调研机构发布的各种调研报告。比如我们需要研究一家包子铺在包子卖0.5元时的销量,就可以向包子铺老板进行调研,收集历史数据,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不管是100个还是1000个,都是已发生的事实。但如果你再问老板,要是包子卖1元,可以有多少销量呢?这时候他往往就很难笃定地告诉你答案了,即使给了一个答案,可能我们也会怀疑答案的精准性。

人们对未来的事物无法未卜先知,但我们可以利用另一件武器:假设,可以把很多未知的、我们不确定的因素用假设确认下来,在假设的条件下结合历史数据,再利用我们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我们往往可以得出无限接近事实的答案。

我给这两件武器零件起了两个外号,历史的外号是“脚踏实地”,而假设的外号是“天马行空”。我们有了“天马行空”以后可以创造无数我们希望的而现实却达不到的条件,能为我们的设想提供多种可能性,也能对未来的、还未发生的事情做出预估,从而利用经济学原理为当下的决策做出指导。而有了“脚踏实地”,我们所有的想法不再是不切实际和虚无缥缈的,而是有根有据,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过去的数据从而摸索出一些特有的规律,也可以利用过去的实际经验提高我们判断的准确性。

武器零件齐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组装起来看看能出现什么样的超级武器,让我们能够打开经济学的大门,迈入奇妙而精彩的经济学世界。

有一个词我们肯定听过—— 模型。简单点的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汽车模型、飞机模型。汽车或飞机模型从外在构造上基本满足了孩子们了解汽车或飞机大致形状、外观的需求,有些模型甚至还有简单的动力装置,可供操控,一方面增加了娱乐性,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实体汽车或飞机的基本构造。复杂点的有咱们去中医店看到的“假人模型”,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人体经络和穴位,供中医学徒们学习。不管是哪一种模型,它和实物都有一定差别,基本不会有人混淆。差别最大的在于功能的不健全,这种不健全是建立在人们主观意图上的,比如,对于孩子们来说做一个汽车或飞机模型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即可,而对于中医们来说,假人模型上表示出经络穴位即可,不需要把人体毛孔毛发、微细血管都做出来。

经济学家们也会做模型,只不过材料不是用塑料和胶水,而是利用我们刚刚找到的武器零件—— 假设、历史,通过经济学牌胶水——图形、方程式,构建起来的经济学模型。比如说刚刚提到的“包子铺”。

有人要说了,这个“包子铺”经济学模型挺简单的嘛,都是咱平时常接触的嘛,拆解开来无非是“买包子付个钱,雇个工人付个钱”的事儿。确实是这样的,把平时看到的经济关系用图表搭建起来,就是个简单的经济学模型。

建好模型,接下来回到咱买早点的时候,包子涨价了,平时卖1.5元,现在卖2元了。为什么价格涨了,买的人却不见少呢?从刚刚的经济模型中可以看到,虽然包子涨价了,但是家庭通过提高麦子售价,也增加了收入,刚好抵消包子涨价带来的影响。可麦子为什么涨价了呢?查查今年的天气,原来是天气干旱,麦子减产,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家庭就把麦子的价格做了相应调整。到了这里,包子涨价的公案就真相大白了。

可我们貌似遗忘了一件武器零件:历史。其实并没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是:观察——理论——进一步观察。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我们都做到了,剩下的进一步观察就需要用到历史了。是否每一次包子涨价都是麦子涨价引起的?是否每一次包子涨价,购买的人数都不会减少?这些都可以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取得,从而利用刚刚构建的经济模型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对于刚刚的经济模型,其实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循环流向图。这也是经济学中的常用基础模型。实线部分为“物品和劳务市场的流动”,虚线部分为“货币的流动”。

家庭是买者,包子铺是卖者:物品与劳务市场

家庭是卖者,包子铺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

当分析10家包子铺和10个家庭或者更复杂的经济现象时,这个简单的“循环流向图”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对于复杂经济现象进行拆解,按照“循环流向图”的思路进行分析会更便利也更简单。

趁热打铁,我们再来认识和学习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经济学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很经济学的一个名字,专业而大气,我们不妨再来拆解一下。

连起来看,模型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创造社会财富所能发生的各种概率的边界。还是拿吃的说事儿吧。周末Kate买了一些面粉和馅料准备招待一会来家里做客的小伙伴,离朋友们到达的时间还有2个小时,在现有条件下,Kate需要做一个决定,是做饺子呢,还是做馅饼呢,或者都做。如果全部做饺子,2个小时能做200个,如果全部做馅饼能做150个。

根据饺子和馅饼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表示的几个点,我们列出以下6种可能性: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浪费可耻,所以把买来招待朋友的面粉和馅料全部用完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最有效率的做法,A、B、E、F从经济上考虑都是很好的选择,其中A、B的搭配组合,选择多样性可以满足朋友们的不同口味,是最优的选择。而无效率的C点使得我们还剩余很多的原材料,原因可能是Kate烹饪技能不熟练,也可能是恰好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切伤了手,导致效率下降。如果消除了让她效率下降的原因,就能很好地利用原材料。而我们的结果标示点可能会在边界的任一点上。至于D点,在现有条件下那是不可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如果要达到D点, Kate就必须再出门采购一些原材料回来,或者降低包子和馅饼的制作标准,以满足数量上的需求。

Kate后来按照A点的搭配组合顺利地招待了她的小伙伴们,小伙伴们纷纷夸赞她的手艺好,相约下个月再来一起聚餐。Kate为了更好地招待小伙伴们去超市里采购了一台自动电饼铛,可以快速地制作馅饼,并且每块馅饼也节约了相应的原材料。于是我们再来画一张饺子和馅饼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

由于制作馅饼的效率提高,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了扩张,在制作的饺子个数不变的情况下,Kate可以制作更多的馅饼。整个边界的外移也使得Kate整体做的饺子和馅饼从G点移动到了H点。朋友们可以享用到更多的馅饼。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是如何构建出这两个基础的经济模型的。

生活中可以运用到该经济模型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小时候妈妈总让我们好好学习,而我们却喜欢把时间花在游戏上,究竟如何分配时间比较好呢?再比如现在下班后我们可以选择去学习充电也可以选择去和朋友K歌喝酒,怎样利用时间才能让效率最大化呢?不妨试着画个图吧。大森林和小树木

好莱坞国际大片里经常运用到这样一个镜头,外太空繁星浩渺,突然镜头拉近到一颗水蓝的星球上,再拉近发现原来是我们的地球,于是镜头一再拉近,到一片绿色的海洋,再到一片广袤的森林,镜头渐渐清晰,聚焦到一棵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大树上,最后定格在一片绿色的叶子上,一只可爱的小虫子正在酣睡。

下面我们就用几个简单的图示来拆解这个经典镜头。

整个镜头其实就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宏观:指大范围的或涉及整体的

微观:个体的或单独的

经济学研究领域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学商科的同学进入大学几乎人手都会领到一本《宏观经济学》和一本《微观经济学》,而我们也常常听到国家对某些经济问题进行宏观调控。从经济学上来说,宏观和微观究竟有什么分别呢?

严格意义上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总量分析来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而微观经济学主要通过个量分析来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如果把宏观经济学比作大森林,那么微观经济学就是大森林里的小树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研究大森林的颜色、地貌、树种等信息,都和组成大森林的千千万万小树木息息相关。试想,如果每个小树木都是红色的,那么大森林从航拍角度看来也不会是一片绿色了。同样,研究一棵小树木的生长,树叶的形状也脱离不了大森林的影响。试想,同样一棵品质的树木,在森林中和在沙漠中长成的样子肯定是截然不同的。这都缘于整体大环境对它的影响。学者还是顾问

每个家长都经历过孩子求知欲最强的一个时期,他们学会说话,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他们常常问家长两个问题:为什么?怎么办?家长们在耐心回答的同时可能从未想过,其实自己在解答过程中担任了两个角色。

如果回答孩子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常用“因为”的句式告之,这时候我们俨然在孩子眼里成为了某个问题的专家,表述了关于某个问题的见解。如果回答孩子关于“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常用“应该”作为开头,往往这样开头的句式是可以诱导孩子们做出某些行为反馈的,也是带有一定命令性的。

后来妈妈通过问小花不喜欢和孩子玩的原因,证实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的确是因为孩子一直扯她辫子所以小花不喜欢和他玩。但是否以后不扯小花辫子了小花就能喜欢和孩子玩,这个一时间还很难得到证实。

在经济学中,学者们往往也扮演了这两种角色。我们称之为:实证表述型和规范表述型。

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回答为什么),作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像一个学者。

规范表述是建议性的(回答怎么办),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像一个顾问。

比如关于包子涨价的问题,学者型经济学家会说包子涨价是因为原材料涨价了;而顾问型经济学家会说我们应该控制原材料成本抑制包子涨价。

实证表述往往可以通过验证证据来判定是否正确,但规范表述往往很难根据事实来判定是否正确。(如同也许孩子不扯小花辫子了,小花依旧不喜欢和孩子玩)。当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有影响的,就如同根据实证表述的观点,我们也许会以此为依据而进行规范表述。(因为……所以我们应该……)这时候身份就进行了转化,从一名学者转化成为了顾问。自我催眠:我是一个经济学家

了解了一些经济学常用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方法,接下来就要开启经济学大门,为经济学脱去西装,穿上便服,让它走入我们的生活中了。以往我们进入某一学科的学习时,往往被告知“就是这样”,完全迷信书中的理论,但深入后却发现,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书籍中观点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那究竟该信谁的呢?我想说最好的方法的是信自己。当然这里并不是指盲目相信自我,而是通过“观察—— 理论—— 进一步观察”反复行进,得出自己的理论。所有学科理论并不专属于某一专家,如果想真正学习经济学,比起熟记某一理论是哪位专家提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研习和实践来学习、推导出这一理论,甚至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别人从未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论。

经济学的魅力在于随着历史的行进和社会的变迁,外在经济条件和主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还记得我们研究经济学会用到“假设”,过去有些假设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事实”,而今天我们要提出更多的假设,从而进行论证。作为非经济学专业人员,我们从自己身边的案例出发,就如同Kate招待一次朋友这样一件小事,同样可以进行经济学分析。我们要让经济学成为我们无形的手脚,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尽管每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当我们表达一个观点时,引入的论据也不尽相同,但不妨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拿出来和身边的朋友进行探讨交流。学习是一件快乐而让人充实的事情,经济学本身就像散布在我们周边的魔法元素,只要留心收集归纳整理,也许有一天就能拼凑出一把通往未来的魔法钥匙!Chapter 2毕业的两难选择

机会成本

学习

Jeremy来自一个经济水平一般的小城镇,由于学习努力,高考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城市里的一所一本大学。在大学里, Jeremy发奋学习,在大四下半学年的时候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实习工作。工作了几个月后,眼看就要毕业了,可Jeremy却为毕业后该如何选择就业方向犯了难。在实习期间他听很多公司的前辈抱怨生活的艰辛,“工资不高花费不少,每个月领到的工资几乎都贡献给了房租和交通,所剩无几的钱再和朋友们聚几次也就彻底月光了”。一句话道出了大多数外地员工的心声。虽说如此,但老家的朋友们却十分羡慕他能够在大城市上班工作,觉得在大城市当个小白领,工资高发展好也倍儿有面子。家里的长辈们也经常以他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后来,公司领导和他深聊了一次,希望他毕业后能继续留在公司工作。而就在这时,小镇里儿时的伙伴也打电话跟他说现在家里西红柿销售火热,希望他能回去和自己一起种植西红柿,共同开展新事业。Jeremy在经过一番权衡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收拾包袱回家种地。回家种植西红柿,放弃了留沪的工作机会。

究竟是什么让Jeremy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机会成本

现在人们常常将“做事要考虑成本”挂在嘴边,我们请客吃饭选择饭店要考虑成本,为了提升自我报班学习要考虑成本,甚至娶媳妇结婚也要考虑成本。大家都觉得已经对成本了解得很透彻了,“成本不就是花了多少钱嘛”,这是很多人对成本的定义。至于做一件事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那也简单,“收入减去成本大于0就是赚了,小于0就是亏了”。可是咱们是作为拥有经济学家大脑的人,对于成本的考虑就不能这么简单了。

我们来看看Jeremy的例子, Jeremy如果留在大城市上班,年收入为12万,房租、交通、餐饮等开销是10万,那么他1年赚2万;如果他回家种地,年收入为6万,住自己的房子,地就在家门口,吃自家种的蔬菜,买买肥料种子什么的花费2万,那么他1年赚4万。如果这么看来,那么不管他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都是赚钱的。可在经济学家看来,如果他选择留下就亏了。为什么呢?我们来给Jeremy算一算经济账。

这是我们的一般算法,用每年的收入减去成本,就能知道到底是哪个比较合算了。对于Jeremy来说上班还是回家种地无非是选择赚多还是赚少的问题,而且大城市的生活条件和水平更好, Jeremy很可能在综合考虑后就留在大城市了。但是故事里的Jeremy却在一番权衡后,回到了家乡种植西红柿。回家种菜就意味着放弃了在城市上班的机会,也意味着放弃了12万年薪的工作,在经济学看来, Jeremy放弃的这些也应该计做成本,也就是我们说的机会成本。如果算上机会成本,我们再来算一算Jeremy上班和种地的区别在哪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上班的成本里面我们加上了因为上班而放弃的种地获利4万元,总计14万,年收入12万的话,一年就要亏损2万元;而种地的成本里面我们加上了因为种地而放弃的上班获利2万元,总计4万元,年收入6万元的话,一年还可以盈利2万元。这经济账一算,大家就明白为什么Jeremy毅然决然地回家种地了。

都说要把鸡蛋放到不同篮子里,这样才能规避风险,而我们考虑机会成本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资源进行分配呢?如果换一种问法,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我们在考虑Jeremy是走是留的时候,如果问为什么他不可以一半在城市上班,一半在家里种地呢?答案很明显,因为Jeremy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论他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也可以称这种有限的资源的特性为稀缺性,也就是说如果这些稀缺性资源被配置到某种用途上了,那么自然而然就要放弃被配置到其他用途上的可能性。这种稀缺性也是我们利用机会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如果Jeremy有分身术,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可以被复制来利用,那么他就无法用机会成本这样一个概念去分析他是否需要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种地了。

除了稀缺性,我们要利用机会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还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呢?来看看Jeremy的困惑: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大城市上班,或者把它们都放在回家种地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既然选择存在,那么也意味着Jeremy所拥有的资源—— 时间和精力的用途不止一种。他可以做自由选择,要么把资源都配置在大城市上班,要么都配置在家里种地。如果资源的用途单一,那么就不存在选择的可能性,也不存在放弃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机会成本也就无从说起了。所以使用机会成本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我们计算Jeremy上班和种地的收入和成本时,计算的都是年收入,也就是说Jeremy在大城市上班年收入12万,年花费10万这一说法,是建立在这一年Jeremy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上班这件事情上。如果他这一年里生病在家休养了2个月,收入可能相应要减少,因为看病吃药的花费可能要相应增加。又或者他这一年里经常请假去旅游,那么上班的收入还得减去因为请假所扣的工资,花费里就要加上因为旅游所支出的费用了。这些情况我们都称之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时候,就很难分析清楚到底是哪一种选择更划算。因此如果我们要利用机会成本进行分析,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一个利用机会成本需要满足的条件比较简单: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也就是说Jeremy可以自由地选择把时间精力放在哪一边,而不会遭受到任何其他的阻力。这种选择性是自由的,可以根据Jeremy的想法不同而变更。也许Jeremy第一年回家种地后觉得,这种单一生活不适合他,还是喜欢城市里的喧嚣和时尚,第二年就毅然回到了城里上班。那么他的时间精力就由第一年配置到种地流动到了第二年配置到上班上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们

这里要再说说Jeremy回家后的故事:

Jeremy回家开办了西红柿种植场,并雇用了一个远方亲戚当帮手,每个月支付500元薪资,一年下来需要花费6000元,两人一起把Jeremy自家的地整修了一番后,就开始采购种子和肥料了,一年下来总计花费了14000元。年底Jeremy算了算,今年总共收获了60000个西红柿,到市场上卖1元1个,可以收到6万元。我们通过考察Jeremy的西红柿种植场中经营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有不少的发现。

前面我们分析过Jeremy为何回家种地而不留在大城市上班,原因是他回家种地更加划算。Jeremy开办西红柿种植场不是为了让全镇人,都能吃上西红柿,也不是因为他酷爱西红柿这个事业,而是有个非常简单也好理解的缘由:要赚钱。赚钱盖房、赚钱买车、赚钱娶老婆养孩子、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开办西红柿种植场的目标就是让利润最大化,赚更多的钱。可是种植场的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Jeremy的种植场一年下来生产的西红柿产量乘以西红柿的售价,就是他的总收益,统共6万元整。那么成本是工人工资6000元加上种子肥料的采购费用14000元那么简单吗?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对于成本的核算显然不会再如以前那样简单了。简单相加就能得到的这2万元的成本之所以很容易就能算出,是因为作为种植场的投入,经济学家眼中的成本

这些费用都是通过货币形式支出的,是账面上能够一眼看到的钱。我们把这种以货币形式支出的成本,称为显性成本。而我们前面提到的如果Jeremy不回家种地,而是留在大城市上班,就能够净赚2万元/年,这2万元并不需要Jeremy以货币的形式进行支付,我们翻看Jeremy西红柿种植场的账簿时也不会看到这2万元的存在,这一部分被Jeremy放弃的收入也是种植场成本的一部分。我们称这种不以货币形式支出的成本为隐性成本。

年底Jeremy种植场的会计师来和Jeremy对账,和我们一起学习了经济学的Jeremy发现他和会计师的算法完全不同。他的会计师只关心记录种植场流入和流出的货币,只衡量显性成本的部分,对于隐形成本则完全忽略。而Jeremy更关心的是他回家种植西红柿这一决策是否正确,今年西红柿的定价和西红柿的产量是否能够支持他当初的择业的决策。经济学家眼中的成本

在会计师看来, Jeremy开办西红柿种植场的成本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Jeremy仍旧可以继续以今年的模式经营,这样明年仍旧可以赚同样多的钱。而在Jeremy看来,如果他继续留在本地开办种植场,那么他的成本就高达14万之多,这可亏大了,也许他明天就会收拾包袱重回城市了。难道是会计师算错了,其实也不是,会计师的职责就是计算货币的流入和流出,所以如果让会计师来计算成本,他计算的会是直接的成本,也就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且是已经发生的成本。既然经济学家和会计师对于成本的算法不同,前面我们学习过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在总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总成本不同,那么经济学家和会计师对于利润的算法是否也不同了呢?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所以从一般情况来看,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让我们来看看 Jeremy的实习公司给他涨薪的诱惑后他与他的会计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西红柿种植场的。从会计上来看没有任何变化,但从机会成本考虑,如果Jeremy的隐性成本要增加10万元,整个成本加起来就是12万元,在收益6万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大于收益,经济利润=总收益(6万元)—— 显性成本(2万元)—— 隐性成本(10万元)=--- 6万元,那么种植西红柿就要亏损6万元了。

按照经济学的算法,如果Jeremy继续开办西红柿种植场,那么不仅是成本上升了,同时企业还产生了巨额亏损。尽管他的会计师一再强调企业运营非常健康,每年有利可图,但是Jeremy肯定会放弃,转而回到大城市上班。

那究竟什么时候用会计算法,什么时候用经济学算法呢?其实判定的标准并不难,当需要计算货币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会计算法;而作为自然人思考取舍的时候我们不妨就多用用经济学的算法。比如究竟是努力学习还是玩乐游戏?究竟是读大学还是外出打工?究竟是嫁个有钱多金的王老五还是找个踏实顾家的经济适用男?这些都可以用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算法来衡量。

在生活中我们运用到机会成本来思考的机会非常多,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我们来看看发生在Jeremy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也对照自己的生活来看看,也许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机会成本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运用到了机会成本的知识。早餐出去吃还是在家吃

Jeremy每天早起都有些纠结,究竟是出去吃还是在家吃早饭呢?如果出去吃早饭那么意味着可以多睡半小时,早饭可以边走边吃,但缺点是不够营养和健康;如果在家吃则要早起半小时做早饭,但优点是自己做的既经济实惠又绿色健康。这里我们不用货币来衡量究竟哪个比较好,而用Jeremy的偏好来衡量。从1-10分,分数代表某件事对于Jeremy而言的在意程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