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2:27:33

点击下载

作者:王亮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试读:

前言

货币电子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子货币逐渐替代传统货币的现象和趋势。与之相伴随的货币电子化支付是“互联网+传统支付”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近年来,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货币电子化支付形式更加多样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第三方移动支付等都属于此类支付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货币大量替代传统的现金货币,银行系统的电子支付清算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现金支付结算,人们的支付方式正经历现金支付到电子支付的转变,人类社会正处于从纸币向电子货币过渡的关键时期。

电子货币的产生被认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与传统的货币形式相比,电子货币具有成本低、独立性强、移动方便快捷、易分割和安全性高等优势,这种以崭新技术支撑的货币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便利,同时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不但可以丰富货币理论,为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而且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对中央银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揭示了电子货币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最后得出了本书的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书包括8个部分:

第1章导论,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另外,本章对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全球货币电子化的发展现状。

第2章为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是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了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同观点,接着对国内外关于货币电子化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本书研究的问题。

第3章是对货币电子化、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章在回顾了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对货币电子化如何影响货币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深入地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货币电子化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动机的影响;二是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的目标变量及函数中的各个决定变量的影响;三是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第4章是对货币电子化、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章首先对货币供给理论进行了回顾,接着介绍了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我国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趋势,最后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电子货币如何影响货币供给,其中重点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第5章是对货币电子化、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章在回顾了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上,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货币电子化产生的通货膨胀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第6章是对货币电子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章首先回顾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其中重点实证分析了货币电子化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

第7章是对货币电子化、居民消费行为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章从微观角度研究了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消费行为理论进行了回顾,接着通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在面临宏观经济冲击时,货币电子化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8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总结了本书得出的主要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调整的政策建议。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货币电子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子货币逐渐替代传统货币的现象和趋势。20世纪末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货币形式的转化速度明显加快,各种各样的电子货币应运而生。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形式先后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货币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货币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全球性发展趋势。货币电子化背景下,人们的支付方式正经历从现金支付到电子支付的转变,人类社会正处于从纸币向电子货币过渡的关键时期。电子货币使实体货币和观念货币发生了分离,真实货币逐渐向虚拟货币演变,一旦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通货,成为未来经济中新的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就完成了从真实货币向虚拟货币的过渡。这种未来的完全虚拟的电子货币的币材是无形的,其发行和流通也将虚拟化,不需要任何载体。此时,货币将成为一个抽象的计价单位,其性质和职能均会发生改变,不会再是我们常说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与传统的货币形式相比,电子货币具有成本低、独立性强、移动方便快捷、易分割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因而被广泛接受并将最终取代纸币。这种以崭新技术支撑的货币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便利,同时也对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电子货币作为一种非标准货币,它的发行带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这打破了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局面,使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货币电子化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在金融调控和监管方面无疑将面临许多新的风险。

关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是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电子化给传统货币理论带来的冲击必然会影响到建立在传统货币理论之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因此,研究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系统性地揭示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其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理论上看,我国货币电子化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极快,通过研究可以及时丰富货币金融理论,并为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从实践上看,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与经验依据,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国中央银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2货币电子化概述

货币电子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子货币逐渐替代传统货币的现象和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货币对传统的现金货币产生大量替代,银行系统的电子支付清算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现金支付结算。1.2.1 电子货币的定义

一般来说,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又称为网络货币(Network Money)、数字货币(Digital Money)、电子通货(Electronic Currency)等,它利用银行的电子存款系统和电子清算系统来记录和转移资金,完成价值储存和支付清算功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支付工具。目前电子货币基本上是发行者自行设计、开发的产品。已经基本成型的种类主要包括赛博硬币(Cybercoin)、数字现金(Digicash)、网络现金(Netcash)、网络支票(Netcheque)和比特币(Bitcoin)等系统。

电子货币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迄今为止,电子货币仍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但从已有的定义来看,其基本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欧盟支付系统工作小组1994年5月向欧洲货币当局提交的《预付价值卡》报告认为:电子货币是一种新型支付工具,被称为多用途卡或者“电子钱包”,它包含着真实购买力的塑料卡片,为了获得该卡片,消费者必须预先支付其价值。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8月发布的《电子货币》报告正式使用了“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这一概念,并对1994年欧盟支付系统工作小组报告中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该报告把电子货币定义为:以电子方式存储在技术设备中的货币价值,是一种预付价值的无记名支付工具(Bearer Instrument),被广泛用于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以外的其他人的支付,在交易中并不一定涉及银行账户。日本学者岩崎和雄、左腾元则在《明日货币》(1999)一书中将电子货币定义为“数字化的货币”,付款、取款、通货的使用、融资存款等与通货有关的信息,全部经过数字化的便叫做电子货币。姜建清在其《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深层次影响研究》(2000)一书中将电子货币定义为:电子货币是将现金价值通过二进制代码(0,1)的排列组合预存在集成电路晶片内的一种货币,是适应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电子化货币。这两种定义都较为宽泛。而姚立新(2000)对电子货币描述为:电子货币也称数字货币,是以电子信息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这种定义更加具体化了。在理论界,目前比较权威的是巴塞尔委员会在1998年给电子货币下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互联网)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由此可见,目前电子货币仍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研究机构和学者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对电子货币进行界定的,有的从货币的职能和属性进行界定,有的则从使用方式及形式上进行界定。然而,不论哪一种定义都有其合理性,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根据上述分析,本书认为,电子货币的定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巴塞尔委员会对电子货币的定义为狭义的电子货币,而本书采用广义的电子货币定义: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各种卡片或者数据存储设备为介质,借助各种终端设备,在进行支付和清偿债务时,使预先存放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数据以电子信息流的形式在债权债务人之间进行转移的,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货币。1.2.2 电子货币的分类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很多电子支付工具都可以划归为电子货币,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工具,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按照载体不同,电子货币可以分为“卡基(Card-Based)型”电子货币和“数基(Soft-Based)型”电子货币。顾名思义,“卡基型”电子货币的载体是各种物理卡片,主要包括电话卡、智能卡、礼金卡等。“卡基型”电子货币是目前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其发行机构主要有银行、信用卡公司、电信公司、大型商户和各类俱乐部等。消费者在使用这种电子货币时,必须携带特定的卡介质,电子货币的金额需要预先储存在卡中。“数基型”电子货币完全基于数字的特殊编排,依赖软件的识别与传递,不需要特殊的物理介质。只要能连接上网络,电子货币持有者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特定的数字指令完成支付。

按照替代对象不同,电子货币可以分为现金替代型电子货币和存款替代型电子货币。现金替代型电子货币是指电子货币取代传统货币时,替代现金并使流通中的现金相应减少的那部分电子货币;存款替代型电子货币是指电子货币对传统的存款进行替代时,使存款转化为电子货币的那部分电子货币。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货币对现金和存款的替代不仅使货币的形态发生改变,而且还会改变货币的属性、职能和作用。

按照定义范围不同,电子货币有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第二种形式是储值卡,主要包括已广泛使用于城市交通的一卡通,各种类型的水、电、电话的缴费卡以及预先交费的手机卡等。第三种形式,也是电子货币最狭义的概念,就是流通于各个网站的网络货币。1.2.3 电子货币的特征

目前电子货币的存在是以传统货币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的“价值性”依赖于现行货币并与之保持着等额的兑换关系。与传统货币相比,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征:(1)从发行主体看,传统货币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发行的成本与收益由中央银行来承担。而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既有中央银行,也有一般的金融机构,甚至是成立特别发行公司的非金融机构,如信用卡公司和IT企业。从电子货币的发行量来看,商业银行占了绝大部分。(2)从风险和使用范围看,传统货币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法币,由货币当局设计、管理和更换,被强制接受和广泛使用。而当前的电子货币大部分是由不同的机构自行开发设计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机构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并不一致。其使用范围受到设备条件、相关协议等方面的限制。(3)从流通领域看,传统货币一般都只在本国(或本地区)内使用。而电子货币的流通打破了地域限制,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很容易获得不同国家的发行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发行过程不依赖任何物理设备,在流通管理时不需要支付大量的保管和清点费用,流通成本很低。(4)从防伪技术看,传统货币的防伪主要依赖于物理设置,通过在现钞上加入纤维线和金属线、水印和凹凸纹等防伪。而电子货币由于其使用方式与现金不同,主要依靠互联网进行转账支付,因此电子货币的防伪主要采取加密算法或者认证系统来实现。1.2.4 全球货币电子化发展现状

国际清算银行在《2004年电子货币和网络及移动支付发展调查》中对全球货币电子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结结果分别列在附录A和附录B中,附录A列示了全球主要国家电子货币的系统设计特征;附录B列示了全球主要国家电子货币的使用相关数据。

附录A从国家、系统名称、系统类型、加载程序、额度限制、终端使用者可转让性、是否适用于网络支付、多币种、多功能支付特征等9个方面列示了全球主要国家电子货币的系统设计特征。从3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24个国家仅发行基于卡的电子货币;有2个国家仅发行基于网络和软件的电子货币;另外9个国家和地区既发行基于卡的电子货币,又发行基于网络和软件的电子货币。充值方式主要包括ATM、柜台、手机、网络、银行账户转账、服务公司、信用卡等。绝大多数电子货币产品都有一定的使用额度限制。从终端使用者可转让性来看,除了挪威、俄罗斯、新加坡等的个别产品外,其余国家的电子货币都是不可转让的。而从是否适用于网络支付、多币种、多功能支付特征来看,部分国家具有这些特征,而部分国家不具有。

附录B列示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电子货币的使用相关数据。发行机构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从发行数量来看,大部分电子货币的发行方只有一方,但也有发行方不止一家的,如荷兰的Chipknip卡,所有的零售方都是电子货币发行方。从电子货币余额、交易量来看,大多数电子货币的余额都较少,这使得电子货币的交易量也较少。

表1.1统计了2010年世界各国和地区电子货币在非现金支付结算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货币发展情况差异很大,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电子货币的发展程度很高,中国香港2010年通过电子货币进行交易的数量占非现金交易数量的86.1%,而在新加坡,这一比例为85.5%。从其他国家来看,电子货币交易量占非现金交易量的比例较低,平均为2.74%。表1.1 2010年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子货币在非现金结算中所占比例资料来源: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 Committee o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s, May 2012, P59.

从各国比较来看,CPSS成员的货币电子化程度各不相同。2014年,墨西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银行卡支付金额与GDP比重仍低于10%;瑞士、荷兰、俄罗斯、巴西和比利时该比重在10%~19%之间;新加坡、印度、法国、瑞典和土耳其该比重在20%~29%之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该比重在30%~39%之间;韩国、中国银行卡支付金额与GDP的比重最高,分别达到了42.46%和66.59%。

关于货币电子化程度的度量,尚无确定统一的标准。但现实中除了如肯尼亚的移动银行服务(M-PESA)少数外,大多数国家的货币电子化创新都是依附于银行卡电子业务的发展,因此不少研究用银行卡支付金额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周光友,2009)或者银行卡支付金额占GDP的比重(印文、裴平,2015)来反映一国的货币电子化发展水平。CPSS发布的历年《支付与结算系统统计数据》,就以后一种计算方法数据作为衡量货币电子化程度的指标。表1.2列示出了2006、2008、2010、2012、2014年CPSS各成员的银行卡支付金额与GDP的比重数据。

从时间跨度来看,CPSS成员的货币电子化发展增速差异较大。早期,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韩国这几个发达国家的银行卡支付金额占GDP的比重较高;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电子化发展迅猛。CPSS成员里,除了土耳其、印度、中国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银行卡支付金额与GDP的比重增速明显较快以外,其他国家以年均大约5%的稳定速度增长。其中,土耳其、印度银行卡支付金额与GDP的比重分别从2006年的13.23%和8.05%增长到2014年的26.27%和20.53%,增加了一倍多。中国、俄罗斯的货币电子化程度发展最为迅速,俄罗斯从2006年的1.48%增长到2014年的16.88%,增加了10.4倍;中国从2006年的8.92%增长到2014年的66.59%,增加了6.5倍,成为目前银行卡支付金额占GDP的比重最高的国家。表1.2 CPSS成员货币电子化程度(%)数据来源:CPSS发布的历年《支付与结算系统统计数据》。

虽然世界各国货币电子化程度和模式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都是以高效、便捷为最终目标,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卡基型”电子货币的多种功能整合。随着货币电子化支付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除了银行发行借记卡、信用卡等银行卡以外,其他交通、水电、餐饮消费等各种功能的储值卡发卡机构越来越多,消费者手上的电子卡也越来越多,能够整合多种功能的电子卡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欢迎。未来的“卡基型”电子货币不仅有更丰富的支付功能,而且能够涵盖更多社会功能。这种电子卡既可以兼做借记卡、信用卡,又可以作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储以及各种消费支付功能的重要工具,如韩国的K-Cash和Mybi可以做身份证使用,泰国的SCB Smart Card可以作为员工卡使用。

二是“数基型”电子货币的发展迅猛。“数基型”电子货币在互联网上通过银行账号、信用卡号或购买预付卡进行充值,只需要有账号及密码或手机等终端就可以进行交易。“数基型”电子货币的业务领域越来越广,除了能实现传统的消费支付功能、资金在终端用户之间进行转移以外,一些互联网公司根据个人活动数据为自有客户提供所辖业务的信贷支持(如阿里的“花呗”、京东的“白条”),以及专业互联网信贷公司向范围更广的客户群体发放低息贷款(如美国的AvantCredit),从而通过信用创新大大降低了消费信贷门槛。

三是电子支付向远程支付领域发展。早期货币电子化支付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易场合,如POS机刷卡消费、乘坐公交车等。近几年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货币电子化的远程支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远程支付通过互联网终端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进行支付,来实现网络购物、移动购物、远程医疗、远程点播服务等。1.美国货币电子化发展现状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成熟的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和丰富多样的支付工具种类,是最早使用电子货币和进行电子货币研究的国家之一,在“卡基型”“数基型”电子货币和移动支付领域都有诸多实践,成果丰富。(1)“卡基型”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1952年,美国加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信用卡。此后,各个银行都加入了发卡行列,信用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美国的VISA和万事达信用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组织,其有如下的发展特点:第一,交易量巨大,VISA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电子支付系统,处理速度超过每秒2万笔交易。第二,VISA卡由VISA国际组织的会员发行,并不由VISA国际组织本身直接参与。VISA的会员以银行机构为主,既节约了发行成本,也利于集中资源在电子货币统一管理和技术研发等领域。第三,VISA追求持续的技术进步,不断解决运营中的安全和效率问题,提高电子货币的服务质量。2010年4月,VISA收购了一家拥有全球最大实时欺诈监测系统的公司——Cyber Source,为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卡基型”电子货币产品最初形态是大型零售商发行的“礼金卡”(Gift Card),其封闭型系统(Closed-loop)的特性满足了零售商的定制需求,同时使得交易成本小于信用卡和借记卡。“礼金卡”是“卡基型”电子货币产品最早成功的应用领域,到2003年占预付卡交易金额的50%以上。随后,“卡基型”产品又在工资支付、政府福利转移等多个细分市场获得了深入应用。虽然“卡基型”电子货币产品最初的目标是要取代现金支付,但目前美国“卡基型”电子货币产品的演化路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特定应用领域替代现有的成本过高的支付解决方案;一个是提供创新的支付解决方案,并提供给传统支付业务没有覆盖的人群。到2010年,封闭型系统的“卡基型”产品占据使用频率的主要地位(占45%),各种福利转移支付的“卡基型”产品占33%,一般意义上的通用型“卡基型”电子货币产品占到22%,但是通用型产品的增长速度最快。(2)“数基型”电子货币发展现状“数基型”电子货币产品在网络支付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美国在线支付金额的增长来源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2000年以来,以PayPal为代表的电子货币模式不断涌现,“数基型”电子货币在和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IDC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37%的美国消费者使用某些移动支付方式,包括移动商务和消费方的付款,其中,PayPal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最高,在自称使用移动支付的调查者中,58%的人使用了PayPal。PayPal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取代了缓慢的支票结算,加快了支付结算速度;二是便利了没有信用卡等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支付双方进行交易;三是为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提供了网络通道;四是提高了网络支付安全性能。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相对较低的固定成本特点,使得非金融机构不断涌入美国“数基型”电子货币市场,在推动电子货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非常典型的网络产业结构:市场参与者很多,只有很少几家机构如PayPal、Google Checkout、Bill MeLater突破了用户网络临界容量,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其余大部分机构规模很小,并且在长期竞争中很难独立生存。(3)移动支付

当前移动支付产品发展较好的地区包括东亚地区(日、韩为代表)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肯尼亚为代表)。美国移动支付产品的发展相对滞后。全美拥有银行账户的居民当中,开通移动银行服务的比例仅10%左右;美国手机普及率高达90%左右,但移动支付用户仅为3%。

从需求方面看,短期之内支付用户还无法体会到移动支付在使用效率、安全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随着既有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支付电子化的持续提高,用户可以选择的支付方式愈加丰富:当前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携带银行卡进行支付,而以前银行卡没有覆盖的低端市场和新兴市场,现在也被电子货币产品占领。而移动支付技术当前最大的优势——支付处理速度,也不是能够吸引用户的“杀手级”应用。同时,用户如果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有可能需要更新自己的移动通信设备,而商家受理移动支付业务也可能会增加处理成本。这种显性成本再加上隐性的学习成本和网络效应成本,抑制了美国的移动支付需求。

从供给方面看,首先在技术层面,虽然美国移动运营商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前4位占有90%的市场份额),但是移动通信设备生产非常分散,不同设备类型的技术兼容性改造是一个难题;另外,移动支付中出现的安全认证技术、无线通讯安全问题、跨平台数据安全问题也形成了一定阻碍。从供给主体来看,移动支付服务链条中的利益相关方数目众多,如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结算网络、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者等。供给主体之间形成合理的支付标准和商业运行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多方博弈过程,势必非常艰难。2.日本货币电子化发展现状

日本电子货币业务的大规模兴起始于21世纪初,通过智能卡或手机中的内置芯片,客户可以实现在超市、便利店、零售店和城市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等的电子支付。电子货币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新型电子货币服务提供商的进入以及通用受理终端数量的增长都大大促进了日本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日本主要的六家电子货币发行商是Edy、Suica、ICOCA、PASMO、Nanaco、WAON,表1.3列出了日本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值得说明的是,2007年六家大零售商和其他公司发起新的电子货币服务,使得发行和使用电子货币交易金额数量、受理终端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发展,因此当年被称为日本的“电子货币普及元年”。表1.3 日本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资料来源:孙雯.日本电子货币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信用卡,2009(9):62.

Suica、Pasmo是日本铁路和日本私营铁路的乘车卡,这种电子货币可以在便利店等很多地方使用。充值方式可以通过地铁口的充值机器,也可以绑定相关公司发行的有Suica功能的信用卡自动充值。Edy是日本电商巨头乐天发行的电子货币,可以通过有Edy功能的信用卡充值,充值可以在乐天设定的充值机或带有NFC功能的个人电脑和NFC终端进行,使用Edy消费可以积累信用卡积分。在信用卡方面,日本的信用卡和我国不同,不单银行可以发信用卡,航空公司、铁路公司、百货商店、加油站、便利店、电商都可以发行自己的信用卡,发行的信用卡还可以附上各种各样的功能,如带有乘车卡功能(Suica、Pasmo),带有高速路自动缴费的ETC功能,带有国内海外旅游保险等。

日本的电子货币形式种类繁多,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智能卡的发展较快,即“卡基型”的电子货币大多呈现多用途性质;二是电子货币在交通服务业领域发展迅速;三是电子货币的使用领域不断扩张。3.我国货币电子化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货币涵盖了银行卡(借记卡、信用卡)、储值卡(广泛用于城市交通的一卡通、水电费的缴费卡、公交卡等)和网络货币(腾讯的Q币等)等形式。我国电子货币发展并不成熟,各种电子支付手段主要是依托于银行账户进行货币转移,当前电子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银行卡。我国的货币电子化主要是指公众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用银行系统的电子支付清算来代替现金支付结算的过程。银行卡是指经批准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为我国当前电子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数量相对较少,使用范围也相对比较狭窄。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卡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发展非常迅速。银行卡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运行机制发生了转变,促进了个人金融业的发展。我国银行卡的起步从代理国外信用卡业务开始,经历了从准贷记卡起步,借记卡大力发展为过渡,并最终迎来信用卡发展条件日趋成熟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银行卡最早出现在1979年12月,当时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信用卡业务协议并代理其信用卡业务,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办理银行卡业务。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这是我国第一张具有自主品牌的银行卡。此后,各个银行开始发行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在1987年发行了“红棉卡”,1989年发行了“牡丹卡”;1990年,中国建设银行发行“龙卡”;1991年,中国农业银行发行“金穗卡”;1992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发展卡”;1993年中国交通银行发行“太平洋卡”;国家邮政储汇局、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也陆续加入发卡行列中。1994年,为了实现POS、ATM机和网络资源共享,改善银行卡使用环境,我国开启了金卡工程,逐步实现了18个试点城市银行卡跨行通用,推动了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1997到2003年间,我国银行卡逐步实现了联网通用。2002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此后随着我国银行卡的种类和功能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现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金融支付工具。

1997年,我国银行卡发卡量为0.72亿张,随后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截至2015年末,我国银行卡发卡量累计超过54.42亿张,同比增长10.25%(如图1.1所示)。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50.10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32亿张。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3.99张,较上年末增长9.62%。图1.1 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变化趋势

与银行卡相伴随的受理市场环境也不断完善。如图1.2所示,2000年我国联网POS机和ATM机分别为28.8万台和3.3万台,截至2015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1670.00万户,联网POS机具2282.10万台,ATM 86.67万台。图1.2 我国POS机和ATM机数量变化趋势

银行卡交易额持续增长,其中消费业务增长显著。如图1.3所示,2000年我国银行卡交易额为1.30万亿元,银行卡消费额为0.11万亿元,随后呈缓慢增长趋势。2005年以后,这种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之后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我国银行卡交易额为669.82万亿元,银行卡消费额为55万亿元。图1.3 我国银行卡交易额与消费额变化趋势

银行卡渗透率反映了银行卡被用来消费的使用程度。如图1.4所示,银行卡渗透率越来越高,其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28.60%上升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48.35%,表明以银行卡为主要形式的电子货币对公众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图1.4 我国银行卡渗透率变化趋势1.3货币政策有效性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广义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央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而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我们通常所讲的货币政策多指狭义的货币政策,图1.5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框架,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包括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图1.5 货币政策框架图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指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我国自1998年取消信贷规模指标之后,货币供给量一直是央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其一般有四个方面: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项政策工具被誉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经济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这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强调的是货币政策的实践方面,事实上它已经假定货币政策在理论上能够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从理论上而言,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否有能力引起总需求和总收入水平的变动。更广泛地讲,货币政策有效性存在程度上的区别,它取决于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所造成影响的大小。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能否对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从理论上而言的影响能力和强度问题。

从根本上说,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政策能否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第二,货币当局是否有能力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制度因素等。在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电子货币均对以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1.4研究思路和方法1.4.1 研究思路

首先,本书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和评价,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其次,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了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最后得出了本书的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调整的政策建议。1.4.2 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问题首先需要回答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应该是什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具体影响情况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和模型来研究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并在研究之后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此为规范分析的范畴;其次,还需要对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所用模型的系数进行估计,此为实证分析的范畴。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的研究过程主要按照计量经济学建模的逻辑,首先理论分析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接着利用我国的具体数据来构建计量模型量化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从表面上看,本书较多地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但事实上定量分析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并不是目标和终点。本书的目的更多在于通过大量的定量分析,使结论更具说服力,从而使决策者对我国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3.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方法也是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不同的客观事物加以比较,我们能够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本书也较多地运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在比较电子货币和传统货币不同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子货币的分类、特征以及货币电子化在全球的发展现状,为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将引入货币电子化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消费行为理论与传统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货币电子化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再次,本书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分析国外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使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时避免了片面性;最后,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的货币理论模型并得出新的模型,对新模型和传统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赋予新的货币政策涵义,使其在货币电子化背景下更符合实际。1.5结构安排

本书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系统性地揭示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本书的结构安排如图1.6所示:图1.6 技术路线图1.6主要创新

与国内外大多数对货币电子化的研究不同,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上,而且主要对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而言,本书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方面,本书在已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将电子货币纳入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实际数据,对货币电子化影响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

另一方面,本书从微观角度构建了一个模型,分析了在面临宏观经济冲击时,货币电子化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强调货币电子化支付的这一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货币电子化背景下心理账户效应导致的冲动消费、电子消费信贷和非正规消费信贷、金融资产之间的快速转换等风险规模途径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这是对货币电子化和居民消费行为关系的深一步挖掘。第2章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西方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存在很多争论,并因此形成了货币政策无效论和有效论两种不同见解。目前,大部分宏观经济学流派在理论上都认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般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要而持续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货币政策并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的长期效果仅体现在物价水平的变动上。货币电子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子货币逐渐替代传统货币的现象和趋势。电子货币是一种新型信用货币,由于它的出现时间很短,尤其是在我国,从第一张银行卡的发行到现在虽然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近十年来银行卡交易额才出现大规模的增长趋势,因此,对理论界来说电子货币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货币电子化的相关研究文献也比较缺乏。在不多的研究成果中,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货币电子化背景下电子货币的风险和监管上,对货币电子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2.1货币政策无效论2.1.1 古典学派的观点

让·巴·萨伊是古典经济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供给自行创造需求”定理指出,经济不需要进行干预就可以自行地达到供需均衡。古典学派的这一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首先,货币的唯一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则人们的货币支出也会增加,而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商品数量不会改变,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仅会使物价水平同比例上涨。其次,古典学派认为,劳动需求是劳动边际产出的函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如果存在失业,则劳动者之间的自由竞争会使货币工资下降,最终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的自由升降可以调节商品的供求,实现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利率的自由升降可以调节资本的供求,实现资本市场的自动均衡。也就是说,古典学派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化,产出和就业不改变,因此货币政策是无效的。2.1.2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在工资价格完全可伸缩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政策无效论。他们认为,经济主体可以获得一切可能的信息对未来进行合乎理性的预测,预测的误差是随机的,平均值为零。因此,在理性预期下,政府任何反周期的政策都会被抵消,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扩大需求,在理性预期下,生产者们会很快从有关渠道掌握到需求增加是因为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信息并形成扩张预期,及时提高价格而不是产量;其他经济主体同时也会采取应对措施,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消费者提前购买,商业银行提高利率等等。这样扩张性货币政策最终只导致了价格和利率等名义变量的上升,而没有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因此货币政策是无效的。2.2货币政策有效论2.2.1 瑞典学派的观点

瑞典学派的先驱者维克塞尔否认了“萨伊定律”,他认为一般价格水平应该由全部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水平的变化与一个社会商品总量的需求和供给不一致有关。针对货币利率,维克塞尔提出了“自然利率”的概念,他认为自然利率是一种均衡利率,此时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二是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平衡,即投资等于储蓄;三是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稳定不变。当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不相等时,以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为例,此时投资会增加,总需求也会增加,整个经济处于扩张和膨胀阶段,若此时有未经使用的资源存在,则产量、就业和价格都将增加。自然利率由客观的生产过程和实物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而货币利率则由银行自主决定,因此唯一可行的政策措施就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利率来使之与自然利率一致,从而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在维克塞尔的理论中,不难看出他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2.2.2 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地刺激意愿投资进而使有效需求增长。投资数量取决于利息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之间的对比关系,而资本的边际效率取决于资本的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利息率产生作用而影响产出和就业的。这种影响的数量或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资本的边际效率、工资和价格的可变程度等。在正常条件下,一方面,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预期比较稳定;另一方面,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还没达到绝对的水平,货币需求具有有限的利率弹性,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以使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加,进而增加产出和促进就业,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在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依靠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来增加产出和促进就业的货币政策可能是无效的。因为此时,投资者对未来有悲观预期,由预期决定资本的边际效率降到了极低的水平,利率却不能无限降低,而是存在一个极限水平。因为当利息率降低到某一水平时,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款,而不愿意持有利息率太低的债券,在这一场合,货币当局就会失去对利息率的控制权。如果利率不能降到资本的边际效率以下,投资者就不愿意追加投资,进而增加产出和促进就业,此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2.2.3 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继传统凯恩斯主义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新古典综合派,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都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接受和使用这一分析框架。新古典综合派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发展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从货币需求来看,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由于收入在短期是相当稳定的,因此短期内利率成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由于利率经常变动,货币流通速度也变得不稳定,货币供给量和名义产出之间不再有古典货币数量论所描述的那种稳定关系,货币政策具有了不确定性。从货币供给来看,由于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性,中央银行只对基础货币有完全的控制力,而对货币总量只有部分的控制能力,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非常注重对利率的调节,利率依然是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和就业的主要渠道。

萨缪尔森和索罗在1960年把“菲利普斯曲线”移植到美国并加以改进。名义工资变动率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函数,名义工资必然滞后于货币供给量和当前价格水平的调整,价格不直接对需求变动做出反应,而根据标准生产条件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加以确定。在这种“工资—价格”调整机制下,名义工资和价格具有黏性,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立即引起总需求和产出的同向变动,却不引起名义工资和价格的同幅度变化,结果是实际货币余额和产出同方向变动,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被认为是有效的。2.2.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目前仍在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它实际上是多个分支、多种学术观点拼合在一起的,是有关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捍卫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松散联合。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现实的经济环境非常复杂,人们难以在短期中形成对价格的理性预期,从而在短期的调整过程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不是垂直的。因此,只要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供给对价格就是有弹性的,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会出现非充分就业的情况,而通过调整总需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时的产出。在新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市场不能够自动出清,实际产量和就业量会经常波动,并且具有非瓦尔拉斯均衡的性质,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会引起非自然失业,造成实际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因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2.3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电子货币产生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对货币电子化的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多,研究文献主要来自国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犯罪分子滥用问题、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问题、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中央银行是否会消亡问题等等。2.3.1 国外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

国外最早对货币电子化的研究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支付与清算委员会(BIS),其1996年关于电子货币的第一份报告《电子货币的安全性》(Security of Electronic Money)就对电子货币的特点和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剖析,并对当时不完善的风险衡量机制表示担忧。BIS在同年10月发布了第二份关于电子货币的报告《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含义》(Implication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认为,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将会改变普通居民的支付习惯,进而影响货币流通体系、货币政策、央行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BIS于2001年11月发表了题为《电子货币发展的调查》(Survey of Electronic Money Development)的报告,该报告在之前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82个国家电子货币的发展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电子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央银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BIS之后又在2004年4月出版了题为《电子货币和互联网及移动支付发展的调查》(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ic Money and Internet and Mobile Payments)的报告,报告在对电子货币定义、发展状况讨论的基础上,对电子货币的网上支付以及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除此之外,欧洲中央银行(1998)通过对欧元区的电子货币发展进行调查,提出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预示在以后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需要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2000年,欧盟委员会颁布《关于电子货币机构业务开办、经营和审慎监管的2000/46/EC指令》,明确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为信用机构,包括银行和电子货币机构,并对电子货币机构的资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初始资本不得低于100万欧元,自有资金要始终大于或等于其未偿付电子货币余额的2%。随着货币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将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限制为银行和电子货币机构,对电子货币的创新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为此,2009年,欧盟委员会对2000年颁布的指令进行修改,颁布《关于电子货币机构业务开办、经营和审慎监管的2009/110/EC指令》,降低了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门槛,将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增加了获得电子货币发行资质的邮政转账机构、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在其不作为货币管理当局或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时)、成员国地方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时),且初始资本降低到35万欧元。国际清算银行(1997)还曾对中央银行发行电子货币进行了研究,认为如果中央银行发行电子货币则可以保证铸币税收入,如果只允许银行机构发行,且按照100%储备金规定,那么与中央银行发行类似,但这都将阻碍支付技术的革新。2.3.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伯申腾和赫布因克(Boeschoten and Hebbink,1996)估计了货币电子化对通货需求的影响,并对主要国家铸币税收入减少的数额进行了推算,他们认为电子货币的存在会降低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

所罗门(Solomon,1997)在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23时认为无论是M、M还是M,电子货币的发行数量都应该直接计入到货币总量里面,这样就带来了货币乘数的显著增加。

贝雷特森(Berentsen,1998)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入手,讨论了货币电子化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他提出了货币电子化对现金的替代会引起货币总供给的变化。贝雷特森考虑了货币电子化对现金的替代而没有考虑对存款的替代。

辛格(Supriya Singh,1999)认为货币电子化会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并对如何运用电子货币和提高电子货币的使用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弗里德曼(Friedman,1999)认为货币电子化导致的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需求的下降必然会使中央银行控制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