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4:27:09

点击下载

作者:周连科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辽宁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2

辽宁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2试读:

引言

自燕将秦开却胡,燕国在辽地设辽东、辽西、右北平郡以后,中原的郡县管理体制和先进的文化植入东北南部的辽宁地区,中原文化与东北的土著文化开始了漫长的融合过程。

秦汉是统一的大帝国,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政令的推行,其政治一统性在考古出土文物中也有表现。边疆地区的郡县城市建筑效仿中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东西南北高度的一致性,砖室墓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等,都是政治一统的物质表现。与此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和区域性依然存在。这里所说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同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并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在继承当地东周文化的同时,又学习、借鉴了其他外来文化因素,使自己的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政治的一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的区域性,虽然我们不可能像新石器至商周考古那样,把秦汉考古划分出区系类型,但文化的区域性差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身为汉代人的司马迁和班固就已经看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在《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尤其是到了汉代,汉族大量移民到辽宁地区,汉族与东北土著居民错居杂住,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种尚学之风一直维系到唐“安史之乱”以前。在先进的汉文化影响下,东北的土著民族纷纷崛起,先后建立了多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这些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与中原政权或和平相处,或战事连连,人们没有所谓的正统、中心之国、汉民族唯我独尊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结。正是在这种和平共处或频繁的战争交往过程中,实现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因此,汉唐时期空前的盛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魏晋以后,广泛的“胡化”现象,正是当时融合有欧亚大陆草原文化的北方民族文化进入南方农耕汉文化区域的表现。在中原文化对边疆文化实施强大影响的同时,边疆文化也对中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文化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单向的传播很少。从边疆文化对中原文化发展的促进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原文化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保证了它的旺盛活力,从而保证了它的先进性。正如苏秉琦先生所言:“‘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止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和气魄。”而正是这种气质和气魄,使中华民族文明得以增添新鲜血液,连绵不断,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也正是这种气质和气魄,使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并为隋唐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达到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又一鼎盛时期。唐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很多城市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地。营州就是当时东北地区的多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历年来,古营州地下出土的丰富多彩的文物,成为反映多民族在此活动的实物见证,揭示出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促进作用。

唐代的空前开放,源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整个国家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外来精神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为我所用,使华夏文明日益成熟丰满,光彩照人;对外来物质文化的优秀成果欣然接受后,又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并加以改造,使之更为先进;对外来人口妥善安置,并与汉人和谐相处,使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古代社会从春秋战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武拓边、光武中兴乃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生产力高度发展,各民族文化空前活跃,充分交融,汉唐之风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四编华夏北疆——燕秦汉时期的辽宁

当中国社会进入到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中原大地动荡不已,各路诸侯,风起云涌,竞争雄长,争夺天下,燕国是雄踞中原北域的战国七雄之一。战国中后期,随着燕昭王的中兴,燕国国力迅速增强,开始了对东北地区的扩张,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燕国的秦开却胡、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和东攻朝鲜等活动,使东北南部正式纳入到中原文化的大格局之下,华夏中原郡县建置的曙光开始辐射东北大地。此后的秦汉王朝也十分注重对东北地区的经营。

在中原地区,原本势力弱小的燕国,经历了燕昭王20余年的励精图治,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但在燕昭王即位之初,北邻的东胡兵力强盛,经常攻掠燕国,燕国为了求得北部边境的安宁,不得不屈从东胡的要求,曾经把燕国的名将秦开送到东胡做人质,与东胡建立了互质关系。秦开被扣押在东胡期间,得到了东胡人的信任,对东胡内部虚实了如指掌。燕昭王改革之后,燕国的国力有所增强,此时秦开也回到了燕国,燕昭王就派他带兵攻打东胡,东胡大败,向北退走一千多里。

燕国为了加强对新拓疆土的统治,一方面修筑从造阳(今河北省北部独石口至滦河源一带)至辽东的北部长城,加强军事防御,另一方面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郡,强化对这些地区的行政管辖。时间大约就在燕昭王十二年(前300)至二十八年(前284)之间,这是东北地区第一次被中原封建王朝纳入郡县制的有效管辖之下,也是东北地区纳入中原政权管辖后第一次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

根据考古发现来看,燕国对古代辽东、辽西郡的统治是据点式的。在考古发现上的表现为:发现燕国的遗物很少且集中,而当地土著文化遗存则大量存在。

到了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在辽宁地区的郡县设置更为明确。考古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城址,尤其是辽西、辽东大量成批汉墓的发现,表明辽宁大部分地区已切实地纳入到中原政权的有效管辖范围之内。尽管如此,汉文化遗存也未能把当地土著居民文化遗存完全排挤走,相反,在某些偏远地区,当地土著居民文化还呈现着发展扩大的势头,进而在中原先进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下,纷纷崛起,效仿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地方政权。比如:辽东地区的夫余、高句丽文化遗存,辽西地区的三郡乌桓、慕容鲜卑文化遗存。正是因为这些土著居民的进步与发展,为日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轮番登上北中国的政治舞台,促进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做了必备的铺垫。▲辽宁地区发现汉代城址分布图▲辽宁地区发现汉墓分布图第一章中原政权设郡置县

燕国右北平,特别是辽西、辽东两郡的设立,是我国古代史上东北地方行政建置的重大发展。两郡设立以前,无论从考古发现或文献记载的材料去考察,都可以把辽东、辽西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追溯到非常古远的年代。辽河作为我国六大水系之一,医巫闾山作为我国五大“镇山”之一,均见于先秦文献记载。可见,在先秦的地理概念中,东北地区即已包括在统一的中国地理范围之中。所以,自燕国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立郡县以后的两千多年间,虽几经历史的曲折,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却不断得到巩固,而东北地方行政建置也不断有所发展。

随着辽东等五郡的设立,在辽东等地区第一次出现了一批以郡、县等地方行政中心发展起来的城镇。比如内蒙古宁城县黑城村古城址就是右北平郡郡治平刚城,还有一些是当时五郡下辖的县治所在地,比如喀左黄道营子城址就是西汉右北平郡白狼县故城、凌源县安杖子城址就是右北平郡石城县治址、丹东叆河尖古城址就是西汉辽东郡的安平县治所、普兰店花儿山张店城址就是西汉辽东郡沓氏县城等,它们有的始建于战国,有的始建于西汉,这些城址多选择在交通要冲或河流交汇处,作为东北南部第一批行政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统治中心,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很快又发展成为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这些城镇设置的时代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郡下置县当有一个过程,应该是逐步完成的,某些县有后期增设的可能。襄平城就是东北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郡首府级城镇。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的管理、开发尽管不到80年,但在这些地区的开发史上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具有开创性的作用,秦汉以后对东北地区的开发都是在燕国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说辽东、辽西等郡是我国东北地方古代行政建置最早的地区。从此,一批初具规模的郡县城邑标注在祖国东北大地的版图之上,它们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开始活跃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舞台上,越来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燕辟辽东等郡,使古代辽宁这片蛮荒的区域开天辟地第一次有了行政归属,制度文化概念从此走进了古代辽宁人的生活之中,处在原始社会的辽河文明,直接沐浴在封建社会的阳光照耀之下。▲汉代辽宁郡县分布图第一节秦开却胡

秦开却胡是指战国晚期燕国大将秦开北却东胡,开设五郡的史实。实际上包括了燕国北却东胡、东灭貊国、取朝鲜西部地三个大的历史事件。

战国晚期,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奠定今天中国的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燕国北却东胡、东灭貊国、取朝鲜西部地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文献资料简略地记载了这三件事。

秦开却胡:“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史记·匈奴列传》)。

燕国灭貊:“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燕灭之。”(《山海经·海内西经》)

取朝鲜西部地:“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止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略》)▲战国时期东胡、貊、朝鲜分布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秦开是战国时燕国名将,也就是后来随荆轲一起刺秦王的秦舞阳的爷爷。燕国与东胡相邻,东胡是鲜卑和乌桓的祖先,《后汉书》说它因居匈奴之东而得“东胡”之名,是“与匈奴并盛”的强大游牧部族。东胡经常南下骚扰燕国,抢夺财物,来无影去无踪。为了边境安宁,秦开不得不给东胡当人质而“为质于胡”。事物总是辩证的,秦开为质于胡虽是耻辱的事,但也为他日后的却胡成功打下了基础,相当于公开“潜伏”于敌人内部,因此他对东胡的风俗,特别是战术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秦开逃回燕国后,率大军与东胡作战,退敌千余里,解除了燕国的北境边患。

史料虽然没有指出秦开却胡的具体年代,但是今人多认为秦开破东胡是燕昭王时的事情,这可以大致从史籍中推考出。燕昭王为全力谋齐,乃以燕国贵胄(包括秦开)入质东胡以求稳定后方。秦开就是在东胡的一次掠夺中被强势的东胡人作为人质带进东胡的。也许是北方游牧民族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东胡人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果腹,更没有中原精细的衣饰可以遮风御寒,他们有的只是蓝天上一望无际的白云和草地上奔走无常的牛羊。当北方气候变得十分寒冷时,为了生存,他们被迫南下。依仗着自己强壮的体魄,骚扰中原,横行乡里,烧杀抢掠,燕地边境的居民只能背井离乡,丢下身后曾经的故乡。秦开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走进东胡的。一次贩马途中,蓄谋已久的秦开脱离了东胡,恰巧燕国的队伍巡防经过,便跟随回国。回国后,秦开被任命为大将,开始了他训练兵士的生涯。此时燕国国君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随着昭王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已经逐渐强盛,眼看东北边境人民遭难,他下定决心彻底铲除边患。对于带兵打仗的人选,他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将率军驱胡的重任交给在东胡做过人质、熟悉东胡情况并且非常有作战经验、久经沙场、百战百胜的秦开。燕昭王乃以秦开统率大军北击东胡。公元前283年,秦开率军迎战东胡,燕军自西向东,由妫水流域(今北京延庆境内)向密云地区的渔水(今白河)、鲍丘水(今潮河)流域推进,一路斩关夺隘,马踏平川,东胡军虽奋力抵抗,却无法阻挡燕军凌厉的攻势,只得一路退却,燕军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在连连胜利之下,燕军士气更加旺盛,一鼓作气向东北追歼东胡。东胡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得向北退却逃遁,一直退却到千余里外的今西辽河上游。秦开大获全胜,燕国北境大展,号称拓地“千余里”。▲秦开却胡浮雕

紧接着,燕军又将兵锋指向东北的貊国,并迅速将其灭掉。灭貊以后,又乘胜东击辽水以东的朝鲜,夺取了辽河以东、清川江以西的广大地区,东界已经越过了今鸭绿江以南,“直至满番汗为界”,也就是将燕国的东部边境拓展到了今天朝鲜半岛的清川江畔,秦开之功,堪与乐毅媲美。

此时的秦开站在燕北边地,谋划安定策略。效法赵国,动员军民大修障塞,于是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燕国北长城现在依旧存在于今天的河北、内蒙古、辽宁境内。其中辽宁境内保存较好的一段在建平县北部,只是如今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残存破败,却也依稀可辨燕为巩固新拓边境,修筑燕北长城的史实。后来,燕又在广袤的新领土上陆续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燕在国土幅员上一跃超过韩、赵、魏、齐四国,仅次于秦、楚,在列国中位居第三。而这正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东北地区开设郡县和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开卷之篇。它的筚路蓝缕开创之功,无疑应与“秦开”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现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燕昭王时代的“郾(燕)王职戈”和“燕王喜剑”,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历史文物。

1967年,北票县东官营子出土了燕王职戈,此戈的造型系战国时期燕国的中原式戈,并有波磔的长胡,戈上铸有铭文:燕王职作御司马。值得注意的是,该戈的脊部特征与东北亚系铜剑的风格一致,中间是凸起的棱脊,两侧有下凹的血槽。表明该戈集中原式戈的外部造型和东北亚系铜剑的脊部特征于一体,显然是燕国文化与貊人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就是燕亳(貊)邦的遗存。而北票县东官营子恰在汉水(大凌河)以北,正是文献中记载的貊国活动区域。▲燕王职戈及其铭文▲燕王喜剑及其铭文

北镇市出土的燕王喜剑,是典型的东北亚系青铜短剑,剑上铸有“燕王喜自作□□”。据林沄先生考证,东北系铜剑的主要使用者就包括貊人,此剑出土于医巫闾山东侧的北镇市,据学者考证,这里位于汉水(大凌河)以东地区,正是貊人活动的中心区域,故此剑应视为貊人的遗存。在貊人的铜剑上铸有“燕王喜”字样的铭文,一方面说明战国晚期居住在这里的貊人已完全接受燕国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燕文化与貊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正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燕亳(貊)邦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燕王喜是燕国的最后一代国王,燕王喜剑的发现,也为《汉书·高祖纪上》:“四年,……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作了最好的诠释。第二节修筑长城

燕筑长城。据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燕长城走向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秦开却胡是燕昭王兴燕图强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的成功使燕国东北部边境向北推进了一千多里,大大开拓了燕国的疆域,燕国随即开始修筑北长城。北长城西端起自造阳(造阳在上谷,汉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来县),向东到达襄平(襄平为汉辽东郡治,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长城的遗址至今犹存,位于今河北宣化、怀来以北的张北和赤峰间,东西走向,西入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和县,与赵长城相接,东北经丰宁、围场至辽宁西部,经赤峰以南进入今北票。

辽宁境内的燕北长城,在阜新以西分为两条线,学术界分别叫“赤(赤峰)北长城”与“赤南长城”,也称为燕“外长城”与燕“内长城”。现存的燕长城以石墙为主,并与土墙、山险、河险相结合,具有“因塞制险”的特点和军事防御的特征。其遗迹在今建平、北票、开原、铁岭一线均有发现。如建平境内的热水乡、烧锅营子乡,铁岭县阿吉镇陈平村烽火台、镇西堡镇大台山烽火台等。

其中,建平县烧锅营子境内的战国燕长城遗址,是现存燕长城最好的一段,它修筑在高山峻岭与山坡低谷中,砌石夯土,就地取材,蜿蜒起伏,墙宽2.5米左右,残墙高0.3—0.4米不等,城堡及亭障遗址清晰可见。据专家考证,这条燕长城修筑在燕昭王后期,距今已经有2300余年的历史。2001年6月,该段燕长城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平蛤蟆沟脑段燕长城

辽东故塞。据《史记·朝鲜列传》记载:“(朝鲜)王满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根据这段文献记载,我们可知燕国在强盛的时候,曾占领过真番、朝鲜,并曾在那里修筑过障塞,秦也在那里设置过上下障。汉初,因为朝鲜属辽东外徼远而难守,重修了燕国拓五郡时的辽东故塞。因此说汉初辽东长城与燕长城的走向应基本一致,秦长城分上下障。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北为上,南为下。那么,下障应与燕及汉初长城走向一致,上障则应在燕与汉初长城之外。

文献中只是说燕国在秦开却胡以后修筑了辽东长城,但具体走向不清楚。关于燕长城辽东段的走向,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综合几种观点,我们即可大体划定燕长城辽东段的走向:从阜新市的彰武县出境后,进入沈阳市所属的新民北部地区,然后东行经铁岭市的镇西堡、龙首山,折而南下过新台子镇邱台子、懿路复又进入沈阳境内。在沈阳市大体沿今沈(阳)—铁(岭)高速公路一线,即新城子区和东陵区东部的矮丘一带南北通过,然后抵浑河北岸,在东陵区高坎镇附近跨越浑河,经东陵区上伯官进入抚顺市顺城区李石寨镇,再经刘尔屯、四方台、抚顺县大南乡东台,越东陵区深井子镇鄂家沟进入抚顺县拉古乡,然后南行过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寨乡的和顺、关台沟一带复又进入抚顺县海浪乡,接着进入本溪市,经张其寨乡下翻身村、黄木厂诸地,沿太子河支流威宁营河南下,过高台子,至威宁营遗址,再沿太子河东进,所经之地,多有台名,如牛心台、台沟、法台、松树台等,至本溪水洞、通江峪后,又经上堡、赛梨寨、刘家哨、赵甸,由马城子(明一堵墙堡)附近跨过北太子河,转而沿南太子河下行,经南甸、九龙口,至碱厂。其后继续沿南太子河下行,过兰河峪(明设兰河峪墩)、新城子(明孤山新堡)、孤山(明孤山堡)、过城门村,入凤城境,经叆阳、灌水、双山子、红石砬子、大西岔乡,直抵鸭绿江边的秋(酋)果壁。跨越鸭绿江后,与朝鲜西北部发现的大宁江长城相连。▲燕秦汉辽东故塞走向示意图▲朝鲜大宁江长城走向示意图

朝鲜境内的具体走向是:由北向南依次为东仓郡的新安里、凤龙里、鹤松里、鹤峰里、鹤城里,至泰川郡的阳地里(旧龙田里)、丰林里、德化里、鹤塘里、龙兴里,经宁边郡的古城里、馆下里,博川郡的元南里、中南里。

燕秦汉辽东长城沿线的考古发现。燕长城辽东段的走向,也就是秦汉辽东长城的走向。在我们划定的这条燕秦汉辽东长城沿线,除了上引资料中提到的石墙和墩台外,考古工作者还调查发现了大量的燕秦汉遗存。下面择要介绍如下:

1973年铁岭地区法库县(现属沈阳市)叶茂台镇石桩子村马鞍山遗址出土了许多绳纹灰瓦和灰陶器片,采集有泥质灰陶竹节状豆柄,经文物工作者确认是一处战国、汉代遗址。

在铁岭与沈阳接壤的铁岭市新▲吕不韦矛台子镇邱台村发现一处大型战国、汉代城址,在邱台以东5公里的懿路水库附近明代墩台旁,近年也出土有战国货币。此类墩台下,一般都见有战国、汉代遗存。在邱台附近地区,陆续有战国或汉代遗物出土。

沈阳地区近年发现了许多处战国、汉代遗存。如沈阳故宫和沈河区公安分局战国汉代城址,东陵区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中发现的战国至汉代遗存,北陵水源地遗址,大东区新光机械厂仓库战国墓,东陵区五三乡营城村出土的燕国布币,在东陵区高坎镇沿浑河北岸一带发现了几处汉代烽火台,当地村民过去在平整土地时曾在有些汉代烽火台遗址上发现过刀币,说明这些烽火台上限可早到战国时期。而与这些烽火台一水之隔的沈阳市东陵区上伯官屯汉魏城址中也发现有秦篆“廿六年”字样的陶量残片。在沈阳、抚顺、本溪三市交界的沈阳苏家屯区白清寨乡的和顺村曾出土过战国刀币。

抚顺市高湾农场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晓仁镜相毗邻,在高杨村东山头汉代烽火台附近,村民过去修水渠时曾发现过战国刀币。在高杨村东山头烽火台东北的抚顺市油毡厂附近也曾出土过窖藏刀币。由此向南过浑河后,在抚顺市望花区三宝屯、北后屯一带,1981年文物普查时,也发现了燕刀币出土的线索。1993年,抚顺市顺城区李石寨镇河东村村民在浑河边筛沙子时发现了4件战国青铜器,其中一件铜矛的正面刻有“三年相邦吕不韦造,上郡守……”等十九字。可能是秦军入辽东灭燕或后来戍守此地的军士所遗。在抚顺市西部与沈阳市东陵区和苏家屯区交界的顺城区刘尔屯、四方台一带,常有两汉和魏晋墓葬群发现。1981年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在抚顺县大南乡东台村采集到泥质灰陶素面和绳纹陶片,由此向东南约6公里,在抚顺县原刘山乡(现为拉古乡)刘山堡村的西台山峰火台,发现了泥质绳纹灰陶片、灰陶盆、豆座、夹滑石大瓮、红陶釜、泥质红陶粗绳纹和夹砂红陶粗绳纹陶片。在东台山和西台山交界处的山岗上(地属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鄂家沟村)也发现了一座烽火台,在拉古乡柳条村南的南天门山上也发现了泥质灰陶和红陶的绳纹陶片、灰陶釜等。由此向南,依次在拉古乡的赵家堡子东南500米山上,拉古村东北1500米山上,东徐家东北500米山上,大甸子村西500米山上,房身村西不远的山上,松岗村小学后山、陡山沟和浅沟村之间的平岗上,以及那家街和张家街村边山上都发现了古代墩台。其中在拉古村烽火台和松岗村遗址都发现了泥质灰陶和红陶的绳纹陶片以及盆、罐和铁农具残段等。另外,在抚顺县海浪乡上海浪村、下海浪村和房身村也发现了一些汉代烽火台和遗址,其中在下海浪村南的南台地烽火台发现了泥质灰陶绳纹陶片,在房身村遗址发现了燕国刀币和泥质灰陶绳纹陶片和泥质红陶的盆、釜、豆等陶片以及铁农具残段。在海浪乡的南沟(巴沟)村和松树嘴子村也发现了许多窖藏燕国刀币。其中盛装南沟村刀币的陶罐,泥质灰陶,侈口卷沿方唇,圆肩鼓腹,器身饰弦纹和细绳纹,是典型的战国燕国陶器。▲威宁营遗址出土乳钉纹半瓦当铜剑陶罐▲小市镇上堡村出土文物

本溪地区近年来也有许多战国秦汉遗存发现,见于报道的有:1974年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四道河子乡大甸子村发现石盖石棺墓1座,出土有青铜短剑、铜镞、铁削、项饰等,并出土有200多枚刀币。1978年在碱厂镇九龙口村,采集有铁钁、绳纹陶片。1978年在富楼乡刘家哨村发现石棺墓1座,出土有青铜短剑、铜镜等遗物,并出土泥质灰陶片。1981年在溪湖区张其寨农场上翻身村出土刀币、布币各300多枚,一化(刀)钱3.25公斤。1983年在小市镇张家堡子村发现墓葬1座,出土有夹砂灰陶罐、陶壶,泥质灰陶豆柄,刀币多枚。1984年在南甸镇滴塔村发现墓葬,出土有铁质的钁、锸、镰、铲、环首刀、甲片等遗物。1985年在沙尖子镇秋皮沟村大夹板沟沟口发现墓葬1座,出土有铜铃、铜镞、铜镜形饰等。1987年在溪湖区火连寨乡王沟玉岭山坡上出土青铜剑1件,剑身直刃,凸脊,菱形格,空心茎,具有中原地区战国至汉初铜剑风格。1988年在溪湖区大堡村怪石洞出土了战国汉初的铁钁、铁削和铁戈。明山区高台子镇威宁营遗址出土了许多战国至汉代的绳纹陶片、可辨器型有盆、罐、壶、豆等,还有乳钉纹半瓦当。明山区牛心台镇大浓湖村出土窖藏布币200多枚。平山区东风乡朴家湾子村出土有泥质灰陶豆、罐等遗物。1988年在南芬区下马塘镇程家村发现刀币窖藏,出土刀币400多枚。1988年在富楼乡赵甸村发现墓葬1座,出土有夹粗砂叠唇罐、泥质灰陶绳纹罐等。1990年在平山区桥头镇尚家堡子采集有鱼骨盆陶片。1990年在桓仁镇凤鸣村采集有刀币和一化(刀)钱。1992年在向阳乡回龙村发现墓葬,出土刀币200多枚、一化(刀)钱1500多枚。1993年在南芬区火车站附近,发现土坑墓1座,出土有青铜短剑1件、铁镢5件、刀币46枚。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张家堡洞和谢家崴子水洞皆有战国、汉代遗物叠压在青铜时代墓葬之上的现象。在谢家崴子和通江峪一带太子河沿岸发现过战国到汉代的文化遗存。1994年在山城子乡朴堡村发现石棺墓1座,出土有青铜短剑、蟠螭纹铜镜、夹粗砂叠唇罐、泥质灰陶壶口沿、器底等。1994年在四道河子乡大甸子村抽水洞遗址出土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夹砂褐陶绳纹加弦纹陶片和泥质灰陶绳纹加弦纹陶片,以及刀币、布币、一化(刀)钱和秦半两,还有铁铤铜族、铁钁、铁掐刀、铁削等,1958年在该乡还曾出土过一件战国末期秦国的铜戈。在该乡三道河子村出土过刀币和一化(刀)钱。1997年在张其寨农场黄木厂村出土布币50多枚。1998年在小市镇上堡村发现石棺墓4座,出土有青铜短剑、夹粗砂叠唇罐、泥质灰陶绳纹陶罐、陶壶、铁凿等遗物。1999年在本溪县连山关镇六道沟村发掘时,发现房址1座,出土较多绳纹板瓦、筒瓦,泥质灰陶盆、甑、罐等残陶器,以及铁钁、铁锸等。▲大甸子石棺墓出土项饰▲桓仁四道河子遗址出土铜戈

丹东地区也发现了较多的战国晚期至汉代的文物出土地点。比较有影响的有:1974年在宽甸县双山子公社黎明大队甸房后山坡的山洞里发现了战国晚期的铁农具9件,明刀钱200多枚。1975年,在宽甸县太平哨公社小挂房大队出土了秦李斯戈和一化(刀)钱。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内发现的“安平乐未央”瓦当以及刻有“安平”字款的陶片使西汉辽东郡下辖的安平县址得到确认。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太平哨公社、红石砬子公社、下露河公社,凤城满族自治县的凤山公社、东沟县的新力公社、长安公社、合隆公社都发现过明刀钱。

在鸭绿江的左岸,朝鲜平安北道宁边郡的细竹里遗址的第三期文化中曾发现许多战国遗存,朝鲜考古界称其为“莲花堡——细竹里遗址”。细竹里遗址曾出土战国燕刀币2500多枚,还共存有绳蓆纹陶器、铁斧、镰、小刀、凿等。

细竹里遗址地处清川江畔,清川江学术界多认为即文献上所记的“浿水”。而这条浿水最初是古朝鲜与燕国辽东郡的分界线,也正是西汉辽东郡与乐浪郡的分界线。在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乐浪郡之前,这条浿水还是中国东北系铜剑遗存与朝鲜细形铜剑遗存的分界线。

在朝鲜半岛北部鸭绿江中游和清川江以北地区发现了许多出土明刀钱的地点,如平安北道宁边郡南薪面都馆洞出土约15斤、平安北道宁边郡梧里面细竹里出土2500余枚、平安北道昌城郡东仓面梨川洞出土50枚、平安北道渭原郡崇正面龙渊洞出土约400枚、平安北道江界郡前川面仲岩洞出土约250枚、平安北道江界郡前川面吉祥里出土2700枚、平安北道慈城郡西海里出土2000余枚、平安北道江界郡化京面吉多洞出土约4000枚、平安南道宁越郡温和面温阳里出土数百枚,在平安北道铁山郡登串、平安北道铁山郡椴岛也有出土。

上述明刀钱的出土地点有的在燕秦汉长城之内,有的在燕秦汉长城之外,都应该是燕国设五郡以后迁徙到辽东地区的中原人或与中原人有密切接触的土著居民所遗留。

在宁边郡古城里发现的古城作为与长城连接的一座大镇城,时代应该与古长城相同,是一座较大的镇城,发现了各种瓦片,所以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座古城。在博川郡坛山里曾出土燕国兽面纹半瓦当。

上述遗物出土地点与墩台、石墙是我们划定燕秦汉辽东长城的行经路线的主要依据,这条长城线以北以西至医巫闾山是辽东郡的范围,以南是古朝鲜和汉武帝所设的乐浪郡的范围,以东是汉武帝所设的玄菟郡的范围。第三节设置郡县

燕昭王时,燕将秦开越医巫闾山,渡辽水,破东胡,灭貊国,击朝鲜,北掠其地,置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以拒胡。其中的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与今天的辽宁有关。对于辽东辽西史地的研究与考订,从来都为我国学者所重视。

一、右北平郡

战国时燕国设置。秦代郡治在无终县(今天津蓟县)。西汉移治平刚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甸子镇黑城村黑城古城),隶属于幽州刺史部。王莽时改称北顺。东汉时移治土垠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东南)。西晋改右北平郡为北平郡。秦时右北平郡治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封卢绾为燕王,领秦故广阳郡及五边郡。高祖十二年(前195)以皇子刘建为燕王。七国之乱后,景帝裁燕国边郡,右北平遂为汉郡。东汉时,由于乌桓、鲜卑的侵扰,右北平郡辖地大为缩减,仅存西汉时郡域的西南一隅。北界大致为今长城一线偏北。领四县:土垠县、无终县、徐无县、俊靡县。汉末,乌桓势力渐大,控制了幽州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上谷等边郡,号为三郡乌丸。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自称汗鲁王,被袁绍封为单于。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发兵征讨三郡乌桓,讨平后徙乌桓诸部入居中原。西晋时改右北平郡为北平郡,一直沿用至隋代。《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2),右北平郡领十六县:平刚县、无终县、石城县、廷陵县、俊靡县、薋县(都尉治所)、徐无县、字县、土垠县、白狼县、夕阳县、昌城县、骊成县、广成县、聚阳县、平明县。有66689户,320780人。其郡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唐山市、承德市大部,秦皇岛市北部,天津市北部一隅,辽宁省朝阳市西部以及内蒙古赤峰市中南部。据学者考证,其中的石城县、白狼县、广成县等在今天的辽宁省境内。▲右北平郡辖境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安杖子城址: 1979年,为配合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辽宁省文化厅在朝阳举办了全省文博干部文物普查培训班,安杖子城址就是普查期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城址位于凌源县城西南4公里,大凌河南岸九头山下平坦的台地上,城郭轮廓清晰,仅局部城垣略有破坏。古城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临河,地势开阔。大凌河经城址北面由西向东流,此地是古代南北交通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城为一座不甚规整的南北向长方形城址。南北长150—328米,东西宽200—230米。古城的东北角筑有一近梯形小城。小城南北长128米,东西宽80—116米。小城的西墙与大城的东墙南段在一条南北直线上,但二者中间有一段缺口(约8米长),此处大城东墙是否向东拐,由于地面受到破坏,已不可知。大城的城墙有的地段高出地面一米余,城垣的上部现宽6米,底部宽9米,墙基深入地下0.5米。每层夯土厚约10厘米。由于古城附近砖厂取土,北城墙局部稍有破坏,西墙局部被洪水冲刷形成了断崖。从断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距地表1.5—2米的深度,瓮棺葬排列密集。东城墙与南城墙墙基保存尚完好。在北墙外的断崖下,发现有夯土和石子路面的断层。城内的建筑基址,由于近年来平整土地,面目全非,已无法了解。古城址地表遗物非常丰富,城边地头瓦砾成堆,其中大量是战国和西汉时期的板瓦、筒瓦残片和粗绳纹的灰陶盆、陶罐口沿及残豆盘、豆柄等。其次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遗物,有经打磨的素面夹砂红陶片,粗大的鼎、鬲足、短粗豆柄和半月形双孔石刀等。另外,还发现数片红山文化的细泥红陶钵口沿残片和2件凹尾石镞。从地表采集的遗物观察,古城址没有晚于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这次发掘获得战国钱币总计250枚,有布币、刀币、圜钱等。燕国铸造的圜钱有“一化”、“明化”和“明四”,安杖子遗址只发现前两种。从发现的布币看,燕国与齐、赵两国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安杖子城址平面图1.丘贝布(中T1③:25)2.安阳布(F3:24)3.晋阳布(F3:26)4.平阳布(H4:153)5、7.襄平布(H4:144、156)6.益昌布(H4:157)8.阴平布(H4:165)9.明化钱(中T3③:164)10.一化钱(中T3③:166)11.明刀钱(中T1③:11)▲安杖子城址出土战国货币拓片1.Ⅰ式(F3:58)2.Ⅳ式(H4:35)3.Ⅲ式(西T4③:70)4.Ⅳ式(H4:32)5.Ⅳ式(H4:34)6.Ⅴ式(H4:36)7.Ⅳ式(H4:12)8.Ⅱ式(中T2③:2)9.Ⅵ式(H4:43)▲安杖子城址出土战国半瓦当拓片

安杖子古城址出土的饕餮纹和山字纹半瓦当与燕下都出土的同类瓦当图案纹饰非常相似,很显然是受燕下都半瓦当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饕餮纹这时在中原已逐渐被云纹所替代,而在燕国还广为流行。齐国故都临淄最盛行植物云纹和树木双兽纹半瓦当,树木枝叶茂密,双兽往往用绳子拴在小树上。安杖子出土的这类瓦当,图案简练,双兽不用绳拴。在构图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各有所长,既有共同因素,又有各自特点。

云纹瓦当起源于中原,后来对各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安杖子出土的云纹兽面纹瓦当和云纹植物瓦当,在中原文化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具有明显地方特色。

安杖子古城址出土的西汉板、筒瓦碎片成堆,完整者数量较少,而长方形砖数量更少,仅发现十几块。F2出土的西汉时期板、筒瓦与F3出土的战国时期瓦类有着明显的区别。汉瓦颜色灰白,火候高,正面多饰弦纹和绳纹,背面多饰菱形纹、方格纹、圆点纹、麦粒纹和布纹。汉代板瓦比战国板瓦窄,一般宽度为34—37厘米。汉代筒瓦,瓦舌长多为4厘米,背面普遍饰布纹,正面有的饰竖行绳纹,也有的饰斜绳纹,两端抹平,切痕由里向外,然后掰开。总的看是纹粗沟深,少数为素面。出土的新型圆瓦当有云纹、双叶纹、单叶纹、方格纹和文字瓦当等。通过对凌源市安杖子古城址的发掘使我们获得一批战国(燕)至西汉时期的珍贵文物,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对北方西汉时期城市的布局、房屋建筑结构、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冶铸技术的发展均有所了解。

安杖子古城址,早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就已形成了村落。到战国时因右北平郡的设置而逐步发展兴盛起来。西汉时期,由于征伐匈奴,凌源安杖子一带便成为军事交通重镇。安杖子古城址靠近大凌河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扼守燕山的门户。在1975年未发现内蒙古宁城县黑城古城址西汉外罗城和王莽钱范作坊遗址以前,历史学界认为安杖子古城址即右北平郡治平刚。平刚地理位置问世后,王绵厚先生经研究认为安杖子古城址为右北平郡的字县,但至今尚无考古材料证实。这次考古发掘,从古城出土的多件陶器口沿和器底常刻有“石城”两字的陶文印记以及十几方封泥中,唯独不见石城县,发掘者认为安杖子古城址应为右北平郡的石城县。通过对古城址内房址、灰坑、石子路等遗迹的揭露,丰富了我们对北方战国至西汉时期,城市房屋建筑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西汉城市都设有内外两重城郭,平面布局呈“回”字形,也有的把小城设在大城的某一角。城内有固定的官署、庙堂、宅舍、作坊区,各区之间有石子路相通。从所暴露出的遗迹分析,安杖子古城的布局是符合这一传统建筑规律的。安杖子小城设在东北角,大城中间偏北应是官署区,西北为作坊区,集市和住宅区应在城址北部。1、3.Ⅵ式(中T7②:21、H4:71)2.Ⅰ式(采集)4.Ⅴ式(F2:5)5.Ⅳ式(中T9②:17)6.Ⅲ式(采集)7.Ⅱ式(东T2②:4)▲安杖子城址出土西汉瓦当拓片1.右北太守(H4:2)2.右美宫左(H3:1)3.广成之丞(H4:7)4.廷陵丞印(H4:4)5.薋丞之印(H4:5)6.当城丞印(H4:10)7.昌城丞印(H4:6)8.夕阳丞印(H4:3)9.白狼之丞(H4:8)10.泉州丞印(H4:11)11.无终□□(H4:9)▲安杖子城址出土西汉封泥拓片

从F3和F2两座房址的结构观察可以看出,战国—西汉时期北方的房舍建筑还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如半米高的墙壁仍埋在地下,尚未完全摆脱半地穴式的古老传统建筑形式。房柱有的立在屋地上,有的柱角下端仍埋在地下30厘米深。除房顶铺瓦外,墙壁还是夯筑土墙,这个时期砖墙在北方还是较为少见的。

从城址出土的齿轮、钻头、锯条和各种铁铸生产工具分析,当时北方的生产技术与中原发展水平大体相一致。出土的铁铸齿轮是最好的证明。齿轮是原始机械的主要部件,是机器运转和动力传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时来说,齿轮可谓是先进技术的体现。其形状、大小与河北省武安午汲古城址、下潘汪遗址出土的齿轮形体均相一致。这并非是偶然现象,应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反映。▲白庚都陶量

城址中出土了多件铸镞铤的陶范以及坩埚、鼓风炉箅残块等遗物。这些制造兵器的器具和冶铸设备的发现,证明西汉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冶铸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各种铁制工具,如锄、锛、锯、斧和先进兵器戟、剑、镞以及甲片等,形制均与中原同类器物相仿。出土的大量铁镞铤范,说明该城址内还设有常年制造兵器的作坊。19方封泥的出土,对研究西汉时期的北方疆域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同时为安杖子古城址属县的确立及深入研究右北平郡各县的地理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

白狼县:曹操北征三郡乌丸时经白檀,历平刚,登白狼山,东指柳城二百里。则考订白狼山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因为它涉及白狼县的具体位置。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四)记载:“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县东南,迳广成县北流,西北屈迳广成县故城南,王莽之平虏也。俗谓之广都城。又西北。石城川水注之,水出西南石城山,东流迳石城县故城南,《汉书·地理志》曰:右北平有石城县。北屈迳白鹿山西,即白狼山也。”这段记述表明:石城川水由西向东流经石城县故城南,再经白狼山西汇入白狼水,这段白狼水是由南向北流。这就需要考订石城川水是哪条水,并涉及石城县故城地望何在。目前学术界多将渗津河比定为石城川水,并将渗津河右岸的大阳山或窟窿山比定为白狼山。那么,石城县故城就应该在渗津河北岸,在今天的凌源市或喀左县境内。

辽宁省文物工作者在喀左县平房乡黄道营子村发现有汉代古城址,城址位于大凌河西岸700米处,东西长210米,南北宽89米。1961年调查时尚有部分城墙存在,残高约1米,宽5米,夯土筑成,南有城门,城外有护城壕。城址出土有战国至汉代的陶片、瓦片,如菱形纹瓦、绳纹筒瓦、灰陶豆等,并采集有千秋万岁瓦当,日光镜、环首铁刀、五铢钱等文物。附近的三台村有密集的汉墓群。多数研究者考订其为汉代的白狼县城址。《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郡白狼县条下有颜师古注:“有白狼山,故以名县”。在喀左县二布尺出土了“白庚都王符鍴”陶量,有学者考证“白庚”即后来汉代的白狼县。二布尺距黄道营子村不远,因此,将西汉白狼县治址定在喀左黄道营子汉城址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白狼山全景▲辽西郡辖境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二、辽西郡

战国时燕置。西汉时领县十四:且虑、海阳、新安平、柳城、令支、肥如、宾从、交黎、阳乐、孤苏、徒河、文成、临渝、絫。秦汉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脉以东、大凌河下游及医巫闾山以西地区。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

辽西郡郡治且虑县:《汉书·地理志》记载:辽西郡领十四县,首县为且虑,柳城为西部都尉治,交黎为东部都尉治。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且虑”下自注:“有高庙,莽曰鉏虑”。西汉设有“高庙”者,应是郡、国治所。且虑又是辽西郡首县,当是辽西郡的郡治所在。文献中对辽西郡且虑县记载很少。《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条记载:“闾山县,本汉且虑县地”。辽代兴中府为今朝阳市,闾山县为何地?尚不明确。清代学者对《汉书·地理志》研究卓有成效,但对且虑地望也说法不一,《汉书补注》谓:“辽山城在营州故城西,即汉且虑地”。吕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谓:“且虑,今朝阳县”。《释地略》谓:“辽西郡且虑,义州”。《满洲历史地理》定“且虑今朝阳府”。《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定且虑县“在今朝阳市迤西”。有的学者认为今大庙土城子有汉城址……堪定为汉代辽西郡之且虑县。《东北历史地理》载:“推断召都巴古城为前汉辽西郡且虑县之所在”。《满洲历史地理》的朝阳府说,没有举出充分的证据,令人难以信从。《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的朝阳市迤西或义县西北土城子说,也难以成立。因为1981年在义县搞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调查了土城子村,并未见到古城址。《东北历史地理》的召都巴古城说和大庙土城子说也有问题。因为,《东北历史地理》已经认定朝阳南的袁台子遗址为“汉代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在的柳城”,郡治且虑县怎么能在西部都尉治柳城的西北呢?

那么,且虑县何在?辽宁省文物考古工作者1982年在锦西县搞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调查了邰集屯镇小荒地古城址,该城址1960年被公布为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三处城址,一处是小荒地山城址和方城址,山城址北、东墙沿山脊用土筑成,现仅能看出墙基部分,存长800余米,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属凌河文化性质的山城。方城址位于山城的东南,方城址的北墙利用了山城南墙的西段,方城址的边长210米,是一座战国城址。另一处是小荒地村南1公里许的英房古城址。该城址早年破坏严重,据残存夯墙推测,北墙长320米,东墙长230米,是一座西汉城址。还有一处是山城东约2公里的浑酒沟城址,有俗称“小城子”的古城,东西约百米,南北60余米,地表有零星汉瓦,是一座汉城址。1—4.千秋万岁瓦当5、6.云纹瓦当▲邰集屯城址出土汉代瓦当拓片▲邰集屯遗址出土陶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