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彩虹:张传玉和他的农电事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7:29:50

点击下载

作者:许家强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彩虹:张传玉和他的农电事业

健康彩虹:张传玉和他的农电事业试读:

序一

日照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苏传林

在我们国家电力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展现电力员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真诚服务的报告文学《健康彩虹》即将出版了。

莒县的电力发展史是我们国家电力事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今天努力建设坚强统一智能电网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饱含着几代电力职工的辛勤努力和汗水。张传玉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传玉是日照市人大代表,2007年入选“日照市十大诚实守信模范”、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农电优秀管理人才。2008年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榜”名单。2009年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电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能源之一,人们对它的依赖不单单体现在生活和生产上,人们对电赋予的还有很多精神上的寄托,作为电力人身上背负的也不单单是人们的用电需求,还有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责任。作为一名电力职工、供电所长,张传玉同志牢记“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供电企业理念,认真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他履职尽责,敬业勤勉,精益管理,充分展示了优质高效、真诚负责的供电服务风采,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坚持把“奉献爱心、营造和谐”当成一种自觉的追求和责任,他关爱员工,处处为员工着想,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扶贫济困,救助弱势群体,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周围的群众,在群众中树立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当代电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力铁军精神。《健康彩虹》一书的出版,是电力系统企业文化的一种沉淀,是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一种真实体现,是对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的具体实践。同为电业人,我为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特高压电网建设开创了世界电网建设之最,诸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希望广大电力员工要以张传玉同志为榜样,勤于学习,精于进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关注、了解电力事业,共同支持电力事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序二

莒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兆亮

带着工具走四方,外表“粗放”的电力职工也有着“兰质蕙心”,一本凝聚电力人真挚情感的《健康彩虹》,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在电力系统工作十余年,使我对电力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我被书中张传玉同志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所打动。张传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供电所长和日照市人大代表,长期扎根基层、敬业奉献,成为莒县农电战线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牢记供电企业服务宗旨,真心实意为国家、为群众办实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电力支撑;作为一名基层供电所长,他履职尽责,敬业勤勉,创造了中楼供电所96.7公里10千伏线路连续五年一、二类障碍均为零条次的安全管理奇迹;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敦亲睦邻,扶贫济困,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群众,爱心广被,惠泽乡里,深受当地父老乡亲的爱戴。

书中张传玉同志的事迹我是了解的,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广大基层供电员工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是共产党员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满腔热情,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清晰地折射出莒县电力艰苦创业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建国初期,莒县电力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手摇发电机,开始谱写莒县电力璀璨华章。莒县电业从最初的几十人,用肩扛人抬、马拉人拽,到现在的五百余人全机械化作业,从管理粗放化到现在的精益化、标准化,通过一代代电业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莒县电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把光明、文明撒遍了莒县的山山水水,送进了千家万户。迈入新世纪,他们用智能电网建设,描绘出莒县电网的宏伟蓝图。电力铺就致富路,架起金桥奔小康。稳定可靠的电网,成为莒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新亮点。在以张传玉同志为代表的电力职工身上,凝聚着沉甸甸的工作业绩,洋溢着夺目的时代风采,集中体现了莒县电力员工团结一心、健康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健康彩虹》一书的出版,既是莒县电力文化的一种沉淀,也是弘扬电力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还能够使更多的电力客户,通过这本书,了解莒县电力,关注莒县电力,进一步支持莒县发展,这也是我乐意为此书作序的目的所在。

最后,希望莒县供电公司继续秉承“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安全优质供用电,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掀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以优良的作风、优质的服务,为全县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去山区采访

作为莒县人,对莒县的用电历史,对电带给我们的便利,有着太深的记忆,太深的感情。打开电脑,开始打字之前,靠在椅背上,静静梳理思路,眼前灯光明亮,窗外一片安谧。

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听说并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句话让我从小就充满了期待。

童年的夜晚,多在煤油灯下读书,母亲在我旁边做针线活儿,不时提醒我不要让煤油灯烧着眉毛头发。母亲是她那个年代同龄人中难得的知识女性(读完了相当于现在初中程度的高小),我在煤油灯下所读之书,就有母亲少女时代喜爱的《青春之歌》、《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母亲在煤油灯下飞针走线,为我缝补白天挂破的衣裳,细细密密地缝补,钉上掉下的衣扣。见我睡了,就轻轻噗的一声吹熄煤油灯,放心地走开。

煤油灯的油烟充斥满屋,我就在这呛人的煤油气息中沉入梦中。梦中,我走进了城里,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意境里流连忘返,那璀璨的群灯仿佛构成一条奇妙的彩虹路,让我在流光溢彩中一次次笑醒。

第二天早上起来,擤出的鼻涕都是黑黑的煤油灯烟油。

那时候,很多城里人家已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据说,晚上要是在城里的电灯下看书,早晨起来擤鼻涕就不再是黑的了,因为电灯不冒黑烟,电灯的灯火苗被玻璃球球包起来了,冒不出烟来,可亮啦,比最高级的汽灯都亮多啦,亮得人们不敢冲它瞪眼。

尽管心里强烈渴盼早晨的第一把鼻涕不再是黑的,可是在我懵懂少年七彩梦想意识的深处,唯独对这个“电灯电话”的概念认识模糊,感觉它们似乎离乡下很遥远。

也没觉着煤油灯有什么不好,至今它柔和的光芒仍照耀温馨着我的记忆。只是在拥有了电灯以后,才真切体味到夜晚的光明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电,这种看不见却能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东西竟是如此神奇美妙。而一旦拥有,便不能离开。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莒县农村,伴着电的进村入户,人们首先不用等到天一黑透,便忙着摸索火柴找煤油灯。从地里回家,放下肩上的镢头锄头,走进屋里,伸手一拉开关,吧嗒一声就满屋通亮了。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在自己家屋里一点不用担心走来走去带出风来,像闪灭煤油灯的火苗一样闪灭了电灯。屋里亮堂,人的心里就亮堂舒服。随着各种电器的纷至沓来、登堂入室,人们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用得舒服,就有了一种妙不可言的优越感。

事实上,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电的依赖就越强烈,我们的生活越是趋向现代化就越是离不开电,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消遣等方方面面也就越是不能没有电。

没有了谁,地球照样转着,但现在如果没有了电,我们所有的一切、所做着的一切,可能就差不多玩不转了。

比如我这会儿正写着什么吧,如果停电,就得用笔,然而离开电脑拿起笔来的时候,某种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仿佛也就跟着停住了似的。我手里捏着笔,往往愣怔老半天掉不过阴阳来,似乎缺少了什么重大支撑,一时总也找不着启动点。

依赖电,就从心里爱电、敬仰电,就从心里依赖电业人、敬仰电业人。

于是就有了为电业发展立传的想法。

但谁的身上闪耀着莒县电业质朴奋进的光彩?

很巧,到市供电公司采访时,他们送给我一些材料,其中有一份,他们特别提醒我,好好看一看,因为,那在全国的新闻教学以及电力行业中,都是一个鲜活的危机管理案例。

现在,这份案例材料就在我的书桌上:《国家电网日照莒县供电公司“五月限电事件”》。这份案例,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亦同时被纳入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最佳实践库”,并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推广。

——“2008年5月12日晚9时50分,国家电网日照莒县供电公司收到上级调度指令,于次日开始对其供电服务区域执行负荷限额。莒县供电公司立即启动有序用电应急方案,并展开与社会各方的沟通工作。山东省由于电力资源丰沛,十多年来省内遭遇限电实属罕见。5月13日开始的长时间限电,对于莒县来说,更是近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本案例中称本次事件为‘五月限电事件’。”

危机发生后,莒县供电公司在李卫胜经理的领导下,迅速制定并落实多项应对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展开积极的危机传播管理工作,有效化解了此次危机。“五月限电”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影响,不仅仅因为此案例填补了我国县级供电企业危机管理的空白,更基于此案例彰显了一种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争创危机管理之先河的锐意进取精神。

作为这次危机管理工作的组织与策划者,莒县供电公司经理李卫胜,无疑是优秀的,从他的身上,我看见了一名现代企业管理者胸怀全局的战略目光和运筹帷幄的决策能力,看到了他身上体现出的处乱不惊的儒将风范。

或许,这种精神,也就是健康彩虹的核心内涵、核心精神。

由这份案例开始,我对莒县供电公司及其经理李卫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就该由他来代表莒县电力厚重的历史与现实?缘于这一想法,2009年盛夏,记者走进了莒县供电公司,找到李卫胜,谈了想法。非常荣幸,李经理有同样的想法,他认为:以一个人的历程,来承担莒县电业史的书写,将是最真实的历史,因为莒县电业人的奉献,在每时每刻,在点点滴滴,在每一个人。在莒县供电系统,每一个人,都是电业历史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承担着电业形象。

虽然认同记者的想法,谈起具体事迹来时,李卫胜对自己的个人荣誉,却只字不提,他扳着手指如数家珍般告诉记者的,是如下一些内容:

莒县供电公司连续二十四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在全国县级供电企业率先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并荣获“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一流管理县供电企业”、“山东省农电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电力农网建设改造先进单位”、“山东电力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先进县供电公司”、“全省优秀政工企业”、“山东省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日照市AAA级信用企业”、“山东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创建无违章县供电企业先进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全县经济工作特别贡献奖”、“机关工作创新奖”、“十大工业企业(集团)”、“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

看得出,李卫胜经理很为他所服务的公司骄傲。说起他的前几任领导,他充满尊重,他说正是有了历任领导的努力奋斗,才有莒县供电公司今天的基础。随后,他说起了公司的员工们,听他那么熟悉地说着一个个职工的名字,介绍他们的事迹,我看到,在他的叙述过程中,语气充满自豪,殷切之情溢于言表。每提到一个职工的名字,李卫胜经理的眼光总是一亮,继而就能说出他在哪一个部门工作,及家庭情况如何。这一个微小的细节,让我充分体会到,为什么莒县电力事业会有这样的发展——因为在这个行业,有这样与职工心心相印的领导;因为在这个行业,有干部职工间的团结、理解。“任何荣誉的获得,无不凝聚着一个集体所有成员的勤奋与汗水,我们的业绩,是莒县供电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荣誉是大家的,我不过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在确定写作对象时,李卫胜如是说,“值得大书特书的,应该是我们的员工,没有几代员工的无私奉献,就没有莒县供电公司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员工都是非常优秀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莒电公司的骄傲,都足以代表我们公司的形象,正是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员工,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成绩与荣誉,作为其中的一员,能够亲身参与这一事业,是我的荣幸。”

斟酌再三,李卫胜经理还是说:“就写一个供电所长吧,在这个供电所长的身上,浓缩了莒县电业人的精神,同时,这位所长的工作史,也折射着莒县电业的发展史。”

写一个供电所长?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一愣,觉着一个供电所长无非就是一电工头,日常里,可以悠然倒背双手有滋有味地闲庭信步,管管村里那些农电工、扯扯电线、查查电表、收收电费啥的,怕是没多大写头吧?

李卫胜说:“我就不在这里多介绍这位所长了,你自己去采访,自己去体会!那里是我们莒县比较典型的山区库区,只有你自己去采访体会了,你才会理解,什么是莒县电业精神!”

李卫胜经理告诉我,这位供电所长,叫张传玉,一个在基层农电默默奉献了二十余载的老供电职工,这位所长的工作岗位是莒县中楼供电所。  第二章走上彩虹路

在豪杰辈出的刘勰故里,在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马亓山脚下,在碧波荡漾的浔河之畔,一个播洒星光的人在豪情满怀地行走着,他用孺子牛一样的精神编织着青春的梦想,书写着难以割舍的电力情怀。

他,就是日照莒县供电公司下辖最边远、最艰苦的莒县供电公司中楼供电所所长张传玉。

一个夏日的上午,天气炎热,但这正犹如电力人火热的情怀温暖着我的心,经过一番思考与准备,我来到了莒县中楼供电所,见到了神采奕奕的张传玉。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当我说明来意并请他谈谈工作的时候,他笑笑说:“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我干的也都是我分内的工作,很平常。”

张传玉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父母都是建国前的老党员,现已先后去世。他在清贫的岁月里长大,从记事起,就吃过黄豆面拌槐花、花生皮等难以下咽的糠糠菜菜。小学到初中,他学的课文多为毛主席语录和诗词(就是现在他也依然能把“老三篇”背得滚瓜烂熟)。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推磨。那时候,地瓜秧、榆树皮煎饼是主食,烙煎饼前,地瓜秧、榆树皮都得上磨推,推成“煎饼糊子”。张传玉兄弟姐妹九个,全家共有十一张嘴吃饭,烙一次煎饼几天就吃光了,不得不三天两头磨“煎饼糊子”。尽管张传玉一推磨就头晕眼花,但从小就懂得体贴大人而力所能及多帮父母干家务活的他,甘愿抱着磨棍,跟在大人后面一圈又一圈地头昏脑涨累得腰酸腿痛地转。

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张传玉所在的中楼生产大队引进第一台粉碎机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将“机器房”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用人动手那么大的铁砣子自己就能转?不用人去推自己就能磨碎东西?听惯了人要靠双手来改造世界的村民们,谁不想看看这个稀罕玩意?那时的粉碎机是用柴油机带动的,柴油机得烧柴油,柴油得去公社领,有时候皮带转着转着就停下了——没油了,一旁看热闹的张传玉心里开始嘀咕了:这机器,什么时候不用烧油就能转该多好啊!

1970年,一件事在十四岁的张传玉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撼。那一年冬天,他到县城去走亲戚,年龄差不多大小的亲戚家孩子,领他去看大队里新上的粉碎机,在亲戚家,在粉碎机房,张传玉第一次看到,祖祖辈辈靠油灯照明的莒县农村人,终于开始跟被油烟熏得两鼻孔乌黑的日子彻底告别了——城郊的部分大队通电了!虽然那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村庄,虽然那村庄离张传玉的老家还有几十里的路途,但他还是为那明亮的电灯和轰鸣的机器着迷,他看到,生产大队的粉碎机,再也不用怕没油了,有了电机,谁还用那冒黑烟熏死人的柴油机?

在亲戚的家里,张传玉偷偷将电灯开关拉开又拉灭,灯泡忽明忽暗,少年人的心里感到好玩又好奇,电,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东西啊?被一根细细的线传来,就可以带来无限的光明和无穷的动力。少年人的心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1972年,十六岁的张传玉告别家人踏入军营,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一待就是十五年,先是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服役,1979年被调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光学技术兵,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转为志愿兵。可以说,张传玉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部队,而部队,也回赠给了张传玉宝贵的礼物——经过十五载军营生活的锤炼,军人独有的做事雷厉风行、敢拼敢打的风格,深深地烙在了张传玉身上,正是这种军人独有的作风,为张传玉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北军营,离家的少年正茁壮地成长,他的家乡,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们把目光放得稍微长远一点,来打量一下莒县用电的历史。

1950年,在莒县南关礼堂,莒县有了第一台手摇发电机。

1953年冬,县新华铁业社开始使用柴油机发电,用于生产,标志着莒县工业用电从此开始。

1970年12月,第一条6千伏农电线路电厂——前云线建成投运,城阳、刘官庄共十四个村通了电,此为全县农村用电之始。

1977年8月,界湖—莒县电厂35千伏线路建成,临沂电网和莒县电厂联网,打破了莒县电网独立的局面。

1999年8月,日照电业局在莒县建成投运了220千伏莒州变电站,将电源由临沂电网转变为日照电网,实现了供电区域和行政区域的统一。

1984年莒县实现了社社通电,1992年6月实现了村村通电,1995年6月实现了户户通电。自1998年12月以来,国家拨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农网建设改造,莒县供电公司先后完成了总投资1.835亿元的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和7000万元的城网建设改造工程,使全县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明显提高,供电量得到迅速增长。

就在莒县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1987年,踏出军营的张传玉被分配到当时的莒县电业局。“小时候天天想,什么时候家里的石磨不用推就能转该多好啊。”沉浸在回忆中的张传玉说。那时候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梦想有一天会成为现实,自己会干上与自己梦想密切相关的一种职业。“当时,听到分配消息,心里特别激动,因为自己从小就对电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张传玉说。在张传玉朴素的思想里,能够与电扯上关系,就是与千家万户的光明连在一起,那是多么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呀。

有必要在这里插入介绍一下莒县电力系统简单的沿革情况:

最早的电业管理机构是1970年1月成立的“农电机械管理所”,当时只有十二人,行政上归县工业局领导,年供电量1.7万千瓦时。

1972年2月,改称“莒县农电所”。1973年11月,更名为“莒县供电所”。

1976年3月,“莒县供电所”更名为“莒县供电局”。这是莒县电业第一次以“局”的名义出现(全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以后又分别于1984年7月和1986年1月改为“莒县电业公司”和“莒县电业局”,行政上受县经济委员会领导。1998年4月,与省集团公司签订代管协议,公司受省集团公司代管。2002年9月,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业局原行政管理职能上交经贸委,莒县电业局改称为“莒县供电公司”。

1987年转业分配时,怀着激动又忐忑不安的心,张传玉到局里报到,拿到被分配到陵阳变电站的通知后,他兴奋得几天睡不好觉。终于到了上班的日子了,他让妻子找出最好的衣服穿上,一遍遍扯着衣角,生怕不平整。最后妻子烦了,他也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才兴冲冲地去变电站报到。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上班第一天,他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在部队,张传玉是一名出色的光学技术兵,曾荣立过个人三等功,而到了新的电工岗位,他却傻眼了,对这个新岗位,对于电,自己一窍不通,什么断路器、绝缘子,以前闻所未闻。就在上班的当天,简单的欢迎仪式搞完了,张传玉想着要一个一个去“拜码头”,熟悉熟悉,也有利于以后的工作。突然就得到消息,线路出了点问题,张传玉看站里的老同志手脚麻利地带好工具,匆匆出门,也急急忙忙跟出去,刚到的新人,怎么着也得给人留个能干肯干的好印象吧。

仰头看着那些老电工娴熟老练的操作,张传玉手忙脚乱,却不知道要把这手脚往哪儿放。做电力工作,是一门技术活呀,不是他一身力气和满腔热情就能够做好的。

那天下午,张传玉谢绝了同事们为他接风的好意,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那天晚上,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下定决心:决不能仅仅是羡慕别人的技术,而是自己要尽快熟悉掌握操作技术。

第二天一起床,妻子惊讶地发现,张传玉把昨天的新衣服扔到一边,找了件更合身的旧衣服穿上。“你这是要干吗?到新单位不穿得喜庆点?”妻子追着问。“我要去当学徒工呢,什么时候出徒了,再穿新衣服。”张传玉非常认真地说,把个一头雾水的妻子晾在身后,匆匆走了。

就从这一天开始,张传玉踏踏实实静下心来,从一点一滴,一个线头一个开关入手,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活。“小伙子不错,肯学、肯干、也肯吃苦。”采访中,一位退了休的当年的老电工回忆。

这位也姓张的老电工工作的时候,张传玉寸步不离地守着他,为他准备所有的工具,当然,也同时记下,在维修检查什么样的工作时,需要准备什么样的工具;在动手维修或检查时,工具的使用方式是什么样的。他记得那样细,以至于某次在看到他的记录时,老张以为他在部队是“写字的”,很为他转业后没能干个秘书而遗憾。老张休息的时候,张传玉端茶送水手脚不停,把他在“看”的时候所不明白的问题,一一提出来,请老张解答,然后,再把老张的解答一一记下。而到了夜里,张传玉就要写工作笔记,梳理当天所学的知识。一次次点灯熬油地熬下来,妻子都有些纳闷了:你这是要当作家呢,还是要考个大学呀,当兵的出身,你还拿着自己当知识分子了?张传玉笑笑,也不争辩,只管记自己的,揣摩自己的。几个月下来,居然攒了厚厚的一大摞笔记,操作技能也日益长进。

张传玉常说:“我没有文凭,但我不能没有知识!”为掌握基础技能,张传玉自学了许多与电力相关的专业书籍。为能当一名知识渊博、技能高超的合格电力工人,张传玉又开始自学与电力相关的诸多大学专业书籍。他只有初中功底,要读懂弄通大学课程,其艰辛令人难以想象。有时为了理解一个公式,他经常求教于他身边的大学生。身边的大学生也时常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在他的虚心好学精神的熏陶下,逐渐地这些大学生们也跟着张传玉一起注重起学习来。工友们说:“这么多年,老张没有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剧,他把时间视为知识,几乎把晚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说到学习,老张的妻子跟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每年春节假期,大家本应与亲友共叙亲情友情,聚在一起看看电视、打打麻将、侃侃大山。而老张过年就两个地方,一个就是成天坐在家里闷头看书,再一个就是在单位值班看书。来看望他的亲友们不解地问:“别人过年回家放松,我看你过年比平日还忙!”每当此时,张传玉总是哑然一笑。

在老职工的带领下,在大学生同事的帮助下,张传玉学到了不少基本知识,但他很不满足,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像吮吸甘露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电工技术。就在刚参加工作时,他乘车到外地办事,看见路边的电杆,不知道那些杆塔上架的是什么东西,电线也不知是怎么架上去的,带着这些疑问,他来到十公里外的县供电局刨根问底,弄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时候县局里的专家们都说,就凭着这股子劲头,将来肯定有前途。

当一本本专业书籍看完,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后,老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从此,勤学好问、勤于实践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电工技术知识一点点地渗透到了他的大脑和心间,他逐渐感受到了知识带来的乐趣,捕捉到了电的魅力。

就是现在,张传玉也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经常买专业书籍,买不到就借。几乎每天深夜,在忙完工作之后,他总要在供电所里挑灯苦学一阵子,常常凌晨一两点钟还没有回家睡觉。时间久了,妻子还以为他在外面瞎逛,就经常半夜三更出外找他,每次都看见他是在所里潜心苦学,才把一颗担忧的心放下来。学习成了张传玉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无论工作再忙再苦,都要抽时间看书学习,时常字斟句酌细细琢磨,越读越有兴致。在张传玉家中,有一本《农村电工必读》,几乎每一页都留下了痕迹,经年累月下来,只见泛黄的书页上画满了圈圈、点点和红蓝线条,可见这本书的主人不知道读过了多少遍。如今,这本已经泛黄的书张传玉还舍不得丢掉,仍放在床头,一有空就翻翻。

有一次,辖区内一个村的10千伏配变出现了故障,三相电流显示不平衡,抢修人员半天都找不出问题所在。张传玉回家后立即翻看书籍,才明白是接地出现了问题,到现场一看,原来是已经氧化的铝线与锈蚀的钢筋绞在一起,造成中性点位移,他按书上的方法处理后,故障才得以消除。从此,他把学习和工作看做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带着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去学,用学到的知识去指导工作。张传玉心里明白,电力故障处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每次都要等到自己慢慢翻书才能解决问题,将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于是,张传玉就把书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条,反复看、重点记、认真钻,直到真正理解,完全记住。《电力法与安全用电全书》、《抄表核算收费员》、《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等十几本专业书籍已经被他啃读得滚瓜烂熟。

作为一名买书、读书、爱书的学习迷,张传玉从事电力工作以来,光买书就花了近万元,积攒了三大箱子几百册书。张传玉把这些书当做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流动到哪里,书就跟着搬到哪里。工友们打趣地说:“老张对他那些书,比对老婆还亲!”

关于张传玉爱学习的劲头,这里还有个“两顾茅庐”的故事。

1987年腊月的一天,终于盼到休息日的张传玉,骑上自己的“大金鹿”,向着与回家相反的方向奔去。三九寒冬,这是去哪呢?取经。当时,招贤变电站有个业务能手老孟,在同行中间颇有名气,张传玉一直仰慕不已,他这是利用休息时间专程前去拜访求教。

陵阳距招贤,足足有三十公里,又逢三九严寒,小北风飕飕地迎面打着,张传玉几乎是把身子趴到车把上用力蹬,难度可想而知。但再大的困难,相比起求知的热情与渴望,都算不了什么。两个多小时后,在数九严寒里蹬出一身大汗的张传玉终于来到了招贤变电站的大门口,孰料当头挨了一闷棍,“老孟今天休息,回家了。”值班人员的回答让张传玉心里一沉。大老远跑来一趟,不能就这样空空而归,值班人员不认识他,他就一点点地做自我介绍,终于把人家说信了,他也问出了老孟的家。一不做二不休,张传玉打听着道,辗转来到十里外老孟的家,老天爷又跟张传玉开了个玩笑——老孟家大门紧锁,原来,快过年了,老孟一家走亲戚去了。连午饭也没吃的张传玉在老孟家门口苦苦等到黄昏,仍旧没等到老孟的影子。眼看太阳即将落山,只有打道回府了,张传玉跨上“大金鹿”,无奈地离去。“走着走着天就黑了,没有路灯,不敢骑快了,所以格外费时间。”等到饥寒交迫四肢无力的张传玉回到陵阳变电站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

第一次取经空手而归,可张传玉并不灰心,一个休息日,他又骑上“大金鹿”出发了。这次,他提前打电话,与老孟约好,心里踏实了,车骑得也不累,在招贤变电站,张传玉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当他从怀里掏出带着体温的记有满满几页问题的笔记本时,老孟在心底说了一句:“这个小伙子,以后定然有出息。”

两年后,张传玉也成了同行中颇有名气的技术能手。

追寻张传玉成长的轨迹,不断更新知识,追赶时代,勇立潮头,是他的显著特征。在几十年工作生活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他从未放松过对电力新知识的追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知识海洋中孜孜以求,完成了由实干型、技能型向知识型工人的跨越。

张传玉学习执著令人钦佩,他认准的路,不论有多艰难,都坚定不移地朝前走,不言苦,不回头,只有始点,没有终点。  第三章他有两个家

因为工作的需要,张传玉除在陵阳供电站工作之外,还调到店子供电站工作过,不管在哪里,对张传玉来说,都没有区别,那就是:好好干,把技术学精再学精。那个时候,对还不是供电站负责人的张传玉来说,学精技术,是他的最大追求,所以,张传玉一心一意磨砺自己的技术,并且把他所能掌握的所有用电知识,尽可能地传授给村里的农电工甚至用电户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电工和村民们见到他,都一口一个张师傅叫着,有点什么与用电有关的事,也愿找张师傅说道说道。

张传玉不光在莒县供电公司无人不晓,在他所在的供电片区也是家喻户晓的人,人们亲切地叫他“老张”。多年以来他一直自愿地为用户上门解决用电困难,只要用户告诉一声“老张,我家的灯不亮了”,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立即赶去处理,不管白天黑夜。在他还是普通员工的时候,有好几次用户专程赶到单位对他表示感谢和赞扬,弄得所领导一头雾水。如今已是供电所长的他仍将这一“习惯”保持着,实现了他“做一名合格农村电工,为家乡父老踏踏实实办事”的诺言。他这种脚踏实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奋负责,同大家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勤奋敬业、和善平实的风范,激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使他成为同事尊崇的榜样、群众公认的贴心人。

把所有工作过的地方都当成家的张传玉,自然不会想到要回老家中楼镇工作的事,在他心里,在哪里工作都一样,都是从事架设线路、传输光明的事,都是他的骄傲。但因为工作需要,1990年,张传玉还是被调到当时的中楼供电站。

当时的中楼供电站还算是比较年轻的站,供电线路最早始于1977年7月架设,长度11.1公里,导线LJ-35型,杆塔130基,仅供寨里、中楼乡镇部分用电。线路初架时,张传玉还在大西北当兵,他记得那年他回家探亲,看到街面上有人在忙忙碌碌地埋杆架线,很好奇,问过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又很期待,但直到他探亲假结束,离开家乡的时候,才听到准确消息:电杆虽然架过来了,但并没给村里通电。当时,张传玉是怀着深深的遗憾回部队的。但莒县飞速发展的电力事业,并没让他把这遗憾维持多久,当两年后再次回家探亲时,他就可以站在明亮的电灯光下与他的亲戚朋友团聚了。那是在1979年,他的老家成为中楼的第一个用电村,电机3台,27千瓦,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并由此逐步普及为家庭用电。1984年,中楼终于有了自己的供电站,但这个最初的供电站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场所,而是设在镇政府大院。一年后的1985年,终于迁至镇驻地以西现在的日东公路北侧。1999年5月,在老变电站院内新建两层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512平方米,2000年10月18日,供电站搬到该地办公至今,由原来的供电站改名为供电所,变电站改为无人值守。张传玉回中楼的时候,正是供电所频繁搬迁的时候,也是供电事业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忙,这一个字,成为形容张传玉那段时期生活的最准确写照。

再忙,也算到了家门口,再忙,也不能像在别的乡镇那样,要几个星期才见一面吧?“当时想,这下可好了,毕竟是回到家门口了,再也不用过牛郎织女的日子了。”张传玉的妻子庄乾松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外表朴实略带粗犷的张传玉,同天下所有的儿子、丈夫、父亲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牵挂着自己的老父亲、妻子、孩子。只是,当大家的利益与小家的温暖发生冲突的时候,张传玉毅然选择了前者。

当时,张传玉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提起孩子,张传玉至今仍是一肚子的愧疚:这两个孩子,自己从来没为他们洗过一次尿布,更别提看护与照顾了。孩子出生时,张传玉远在部队,等到转业回地方,工作单位又离家较远,那时的交通又极为不便,一个月回不了几趟家,牛郎织女的日子谁愿意过?为了心爱的工作,张传玉好像成了个家庭观念淡薄的人。

年轻时的庄乾松,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闺女,提亲的几乎踏破了门槛,可这个俊闺女眼光高着呢,一个也没看上,直到见到了张传玉。“小伙子挺魁梧,黑糊糊的,话头不多,一脸的憨厚相,叫人感觉心里踏实,”庄乾松回忆,“最主要的是,我一直想找个当兵的。”那个年代,好多姑娘都有这种军人情结,只是她们很少想到:做一名军嫂,要比一般女性付出更多。张传玉当然也很高兴,但在他眼里,没那么多说道,“缘分吧,缘分到了就成夫妻。”每当说起这段往事,张传玉最多的是憨厚地笑。

温柔贤惠的妻子理解他的心,但也有无奈,本想调到离家近的供电站,两人的牛郎织女生活可以结束了,没想到,张传玉却变得更忙了,“我们这个家不是他的家,供电站才是他真正的家。”妻子庄乾松不无诙谐地对别人说。名义上回到家门口上班的张传玉,与妻儿没厮守几天,竟然卷起铺盖卷搬到了供电站。这是怎么回事?守在家门口居然不在家里住?很快,便有人有了很常规的猜测。“那段时间,我最怕遇见熟人。”庄乾松说,“好多人以为我跟他感情不和闹分居,有几个好心人竟然跑到我单位给我们说合,弄得我哭笑不得,你说这事怎么解释?”

老实人张传玉竟然另有新欢了?

是的。

只是那新欢不是千娇百媚的女子,而是矗立在田野村镇中的一棵棵线杆和上面的导线。

在张传玉的眼里,那一棵棵线杆和上面的导线分明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因为正是有了它们,人们的生活才变得光明灿烂,富有温情。

那些日子里,每天早上,张传玉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在所里的院子里转上几圈,并不时抬头看看从变电所向远方延伸的导线,那四通八达的输电线路是供电系统的动脉啊!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难怪张传玉要“另结新欢”。

1981年,张传玉和庄乾松要结婚了,正在家乡置办嫁妆的庄乾松收到了张传玉的信,信中,准新郎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定在结婚前赶回来。孰料,眼看婚期迫在眉睫,却迟迟不见准新郎的消息了——原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服役的张传玉,正在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既然是秘密任务,决不能对外吐露半个字,连家人也不例外,于是,准新郎张传玉跟未婚妻玩起了失踪。

第二天就是吉日了,张传玉仍是音讯全无,发到部队的三封电报如石沉大海。担心、焦虑、不安。一夜间,待嫁新娘庄乾松嘴上起了几个大水泡。

按照当地的风俗,查好的日子绝对不能更改。于是,中楼镇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婚礼:只见新娘不见新郎的婚礼。庄乾松的心情,可想而知。

几天后,当风尘仆仆的张传玉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老父亲先是一愣,继而绽开了笑容,接着,老爷子竟然随手抄起一根棍子朝儿子抡了过去,“打死你这个混账东西!你知不知道俺们惦记死你了,你对得起小庄吗?”

儿子身后的两个军官赶紧上前相劝,老爷子才得知:原来,这段时间部队有任务,张传玉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并且还荣立了三等功!两位战友,是特地来送喜报的。老爷子毕竟心疼儿子,刚才不过爱之深情之切的虚张声势而已,他把儿子拉到面前,朝新房里指了指。

捧着喜报,再望望丈夫愧疚的眼神,庄乾松百感交集,几天的委屈与担忧化作了两行热泪。“其实,我在为自己的选择而高兴,我喜欢这样肯干事创业的男子汉。”庄乾松笑着回忆道。

军人的妻子,总是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与操劳。在两地相隔的日子里,庄乾松承受了太多的重担与压力,尤其是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女儿大,早早就送托儿所了,儿子六个月的时候,单位正好缺人手,她不得不抱着他去上班。

天天想啊,盼啊,庄乾松最大的心愿就是丈夫能回到身边,一家人团团圆圆。孰料,转业回到家乡的张传玉,先是在其他乡镇工作,现在终于有机会回老家工作了,他居然又把供电站当成了家。

现在说起这事来,张传玉夫妻间是开玩笑打趣,但在当时,张传玉可是费尽了口舌向妻子解释的。“以所为家的,不只是我张传玉一个人呀。”采访中,张传玉说起莒县供电事业中的服务意识和精神文明建设,他认为,正是从上而下对这两点的重视和坚持,让他的行为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有点不合常规,但在供电公司内部,却是一种常态。

在一个服务性企业,会有这样的常态?记者很惊奇,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从县供电公司的档案室中,找到一份份荣誉记录,这记录虽然枯燥,但它能最直观地说明张传玉精神动力的来源。在采访李卫胜的过程中,李卫胜曾提到过其中的部分成绩,他当时说,所有的成绩,都凝结着全体电力职工的汗水。

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最直接地感受到,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来自于所有的像张传玉一样以单位为家的供电职工的忘我工作,但这同时,这些职工们的忘我,也正是来自于他们家中妻儿老小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家庭。同样的道理,这道横越古莒大地的彩虹背后,是一个个默默付出的电力人的家庭。李卫胜作上面总结的时候,我听得出,他声音里的激动。  第四章农网改造的风雨足迹

张传玉在工作中是一个不折不扣事事争先的人,凡是和他工作过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工作起来有股“牛劲”的“铁人”。莒县供电公司的李卫胜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评价他:“张传玉同志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十分过硬,是我们公司的一面旗帜,更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楷模。从张传玉身上可以看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注重实践,工作尽心尽责,一定会有成才成功的机会!”

张传玉已经习惯了他的角色,也很享受这种与村民们水乳交融的感觉。每每拿起电工笔电工钳之类的工具走出供电所大门,走在去工作地点的路上,他都有一种神圣感。每每有村民与他打招呼:“张师傅,有空到家里坐坐呀。”他就觉得跟被上级领导表扬了似的,因为,他知道,那是用电户们对他的认可。这样的认可,可是千金难换呀。

但作为一块发光的金子,就算再朴素,终究也会得到自己的位置。

1999年1月6日,日照市第一期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启动工作会议就在莒县电业局召开了,县政府副县长胡兆旭及县人大、县政协、县计委、经委、土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成立了莒县农网建设改造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莒县农网建设改造工程。这缘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刚性需求,从而对电力部门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当然也是日照农电一次飞跃式的发展。

当自上而下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启动后,张传玉又积极投身到当地电网建设热潮中。面对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和背负的责任。工程实施的几年间,他始终胸怀“忠诚”二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日没夜地扑在工程上,光鞋子就穿烂了十几双,演绎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而得到了“牛劲铁人”的雅号,这些故事,我们在后面还会给大家讲述。

在这里,我们可以占用一点简短的篇幅,看一看莒县在那些年的用电增长情况:

上世纪70年代,莒县发电容量小,供电负荷紧张,不能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的需要。至1979年,年用电量也才只有3397.7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仅仅38.08千瓦时。

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经济开放搞活,企业开始逐步走上市场,乡村工业蓬勃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用电量增长较快,电力供应日益紧张,缺口不断增大。

1987年,莒县用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达到了10687.8万千瓦时。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正式设区带县,辖东港区、莒县和五莲县。当时由于电网结构原因,莒县仍由临沂电网供电。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发表后,国家改革开放力度加大,莒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量23730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219.54千瓦时。

1996年,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同时随着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增加,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空前的缓解。全社会用电量35184.7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325.77千瓦时。

1997年2月,220千伏照莒线全线架通,实现了日照市供电区与行政区相统一。同时,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电力供应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开拓电力市场,成为供电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一个地方的工业企业是个什么情况,只要看用电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莒县连续不断的用电增长,充分说明了在那些年中,这个县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要更快地发展,在用电上就不能有制约,而要保证充沛的电力供应,改造电网当然是第一选择。

在文件上惠及民生的好事,真要落实起来,却是千头万绪,对具体承担电网建设改造任务的供电所来说,压力更是实实在在的。

恰在此时,时任中楼供电站站长的孟宪恩因病在家治疗。社会上,则有不少人对农电网建设改造工程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持观望等待态度。时间不等人,工作积成堆,怎么办?必须得有个人站出来。

这时,县供电公司的领导果断拍板:让那个当过兵的张传玉接手。听到这个任命,张传玉有喜悦,因为这是对他的信任,但更多的是压力,新官上任,就面临如此重要的工作,他纵然对电力业务滚瓜烂熟,但全面主持一个区域的业务工作,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来不及考虑,更来不及畏惧,张传玉没有时间犹豫,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主持供电所的全面工作,并敏锐地将农电改造这一硬骨头当成一个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紧锣密鼓地筹划,率先行动,全力投入实施工程建设。

之所以搞农网改造,是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电力服务。而电力供应,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当电力供应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的时候,必定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电力供应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这是所有供电人的共识。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莒州大地的农村新兴产业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就拿当时的中楼镇来说吧,1978年,中楼橡胶产业发祥地之一的马亓河东村村民魏绪廷(被誉为该镇“橡胶之父”)、崔廷吉、陈吉林三人去广饶县大王镇的一个砖厂打工,有幸结识当地橡胶加工个体户,并学习掌握了橡胶配方加工技术,回家试制成功。

1980年,崔廷吉一只炉子加工橡胶,一年挣了一万元。在一斤猪肉六毛钱的年代,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引起了当地的一场“大地震”,于是,当地橡胶加工由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成燎原之势。

1982年,马亓河东村已有34人支起12只炉子生产橡胶件,年获利8.3万元,《大众日报》以《小小橡胶厂,产品下南洋》为题对其作了专题报道。发展橡胶产业自此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促进了个体、联办、村办、乡办橡胶加工业百花齐放五彩纷呈。中楼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橡胶之乡”。

1999年,中楼镇的橡胶加工专业户已发展到近千个,产品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时候,一般加工厂家大多自行安装了50—100千伏安不等的变压器,个别规模大的厂家就安装两部,并且私拉乱扯现象严重,部分线路布局不合理,这不仅造成了安全隐患,更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楼镇的农网改造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展开的。

张传玉是个细心人,在工作展开之前,他其实已经认真作了调研,对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心中有数,处事不慌,但张传玉还是无法对所有的事都提前掌握,改造第一天,与他老家紧挨着的一个村就给张传玉来了个下马威,让他差点下不来台。

这个村是农网改造的第一站,这个村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穷村,穷之外,还有个“钉子村”的叫法,为什么被称作“钉子村”呢?采访过程中,这个村的一个村民看我们是在电力职工引导下找过去的,就信口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这个村,有一计划生育超生户,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交不起计划生育超生费,但电费应该还是交得起的。可是由于外债太多,也就虱子多了不痒痒,破罐子破摔,成年累月拖欠电费,逼得电工不得不上门催要。结果登门一看,只见他们家垃圾堆得就像个废品收购站,连插脚的地儿都没有。男的躲在屋里不露头,女的露面,上身也只穿了一件破背心,白晃晃的到处露肉。面对电工倒也不吵不闹,而是高度热情地往屋里请,嘴里一个劲地亲切提示:“家里乱,跳蚤多,你挽挽裤腿吧,千万别让跳蚤虱子沾到你身上啊!”那电工于是只得仓皇撤退。“钉子村”的状况,可见一斑。

张传玉带领所里职工对该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看到,整个村子的线网布局极为混乱,每家每户上方几乎都缠了个“蜘蛛网”。乱,且高度危险。

对此,张传玉不无担忧,把这个状况及时向公司进行了汇报。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协商,本着线路布局安全合理的宗旨,必须对妨碍线路走向的障碍进行清除,许多村民房前屋后的树要被砍掉。先是村支书在广播喇叭里做了动员,继而张传玉他们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村民们就两个字:不行!

最初,张传玉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方针,苦口婆心地做通了一户村民的工作,终于答应将屋后的三棵树砍掉。孰料,当供电人员的电锯响起来的时候,那家男主人突然反悔了,并且狮子大开口索要高额赔偿。“我们免费架线进行改造,是为了你们好呀。”有电工讲道。

对方哪里听得进去?双方僵持不下。这时候,男主人突然脱掉鞋子,眨眼工夫,蹭蹭蹭几下爬上了树杈。“杀树?你杀吧,树倒我也倒!”

树下的张传玉他们一筹莫展。“吓唬吓唬这小子。”有人小声嘀咕,遂开动电锯,“吱”,声音刺耳,树上的男人有点慌了。“停下!”张传玉厉声喝道,“掉下来伤着怎么办?把工具收起来,收工!”

临走,张传玉仰头对树上喊道:“兄弟,这树我们不杀了,你下来吧,下树的时候小心一点,地上有碎玻璃碴子。”“那次,张所长让我们窝囊透了。”中楼供电所的农电工崔兆好回忆道,“后来才慢慢理解。”“改造啥呀?这不天天好好的吗?一拉绳,灯就亮。”当时确实大部分村民对改造工程很不理解。

农村电网改造是场攻坚战,要想赢得这场攻坚战,必须先进行“攻心战”。只有让村民从思想上对农村电网改造有彻底的了解,才能从内心接受,只有内心接受了,改造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张传玉苦思冥想,终于有了答案。

于是,一场主题为针对农村电网的现状分析与总结、线路安全隐患造成事故的案例教训、进行改造的必要原因与改造后村民的受益的宣讲活动,拉开了序幕。“其实,老百姓都是很讲理的,就是有时候想不通,一旦想通了,就会大力支持我们。”张传玉说。

宣讲活动直接进入住户家庭,张传玉就当着村民的面将“蜘蛛网”剥开,将可能的危险直接演示给他们看。没有什么比最直观的场面更打动人心的了,一面看着露出的线头冒出火花,一面听着张传玉讲给他们听的就发生在当地不远处的种种事故后果,村民们的心动了。慢慢地,开始有人主动找到供电职工,要求他们到自己家里去。农网改造,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春风化雨般迅速启动,中午吃饭的时候,有的村民还热情邀请张传玉他们到家吃饭,就连那个上树的村民,见了张传玉他们也红着脸点头笑笑。“看那家伙上树的麻利劲儿,是个干电工的料呢。”回忆到这儿,崔兆好笑着打趣道。

张传玉他们有时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吃住怎么解决?“村里给我们联系住处,吃饭问题我们自己解决。”张传玉说。原来,他们是有严明的纪律的:工作期间,不允许在外吃喝。“我们是出来干事的,不是混吃混喝的。”说这话的时候,张传玉一脸严肃。

每次供电所外出施工,都是搬一次家,燃气灶具,锅碗瓢盆,铺盖卷儿,换洗衣服,洗刷用具一应俱全地随行。

有时候在野外施工作业,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就支土灶,架大锅,开饭时一人端个饭盆,有的蹲着,有的席地而坐,那场景,想一想就叫人心里酸酸的。“为什么不回驻地舒舒服服地吃呢?”记者问道。“来来回回,得浪费多少时间呀?在野外吃,吃饱了就继续开工,节省时间。长时间不‘野餐’,我们还想得慌呢。”农电工张守龙是个幽默的小伙子,提到“野餐”的经历,神采飞扬。

这样的所谓“野餐”,真是以苦为乐啊!

工期紧的时候,他们都是早上四点准时到达工地。“就坐在野地里等天亮,一旦能作业,立马开工,等天亮了再晃悠来,耽误老鼻子事了,下午干到天黑看不见为止。所以呀,我们看的日出、日落最多。”讲起这些常人根本体会不到的辛苦事,农电工辛赖江也颇有以苦为乐的意思。

常年在外风餐露宿,中楼供电所的几位员工,几乎没一个胃好的,这一点,伙房的李永亮师傅最清楚。在中楼供电所,有一块菜园,李永亮负责打理菜园以及大伙的伙食,都说众口难调,可是李师傅的手艺却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肯定。“自家种的菜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平时注意尽量做些清淡的比较养胃的饭菜,他们的胃都不是很好。”李师傅是个细心人。

上面我们曾经提到张传玉因为工作的忘我与努力,从而得到了“牛劲铁人”的雅号。说到这个雅号,不能不提到一个故事:

在一次农网工程检查中,由于外来施工队伍的疏忽,造成张传玉所在供电所标段内有一百多基杆塔尚未编号,当检查人员指出这个问题时,出差刚回来的张传玉随即自告奋勇地向检查人员表态:“明天我一定将电杆号编完,绝不拖延工程进度”。检查人员一听此话不约而同地摇起了头,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一百多基杆塔分布在起伏不平的多处山区,长达几十公里的山路崎岖难行,一天时间怎么可能编完呢?第三天上午,当检查人员带着疑问赶到现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所有的杆塔上魔术般地出现了工工整整的编号。一打听才知道,是张传玉在表态的当天晚上就拿着手电筒连夜行动,于次日下午五时左右就将所有的电杆号编完了。检查人员为此大发感慨,禁不住举起大拇指称赞道:“这简直就是铁人,一个牛劲十足的铁人。”这句话至今仍在全县电力系统的员工中传颂着。

一次次风里来雨里去,一次次迎来日出送走日落,张传玉与所里所有农电工们,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无尽的汗水,将农网改造扎实又快速地向前推进着。工作中,他们没想到要争什么名次,但在2000年10月,他们还是成为了全县第一个全面完成第一期农网改造建设的供电所。县委县政府随后在此召开各乡镇一二把手和各供电所所长全部参加的现场会议,号召大家向中楼供电所这根标杆看齐,把全县农网改造建设工程扎实推向新的高潮。

农网改造完成的当年,莒县用电量进一步增长,全县全社会用电量49777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453.37千瓦时。

至2004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63161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573.58千瓦时。

就在2001年3月26日,日照市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验收委员会对莒县第一期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

张传玉笑了,这是他在供电所所长的位置上,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他在心里默默为自己打了个分:还算合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