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2:28:36

点击下载

作者:苟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作者:苟琳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552011906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演变“中华民族”并不是单指哪一个民族,而是自古以来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许多民族,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后而形成的整体。

古代中国人,对除自己之外的世界了解十分有限,认为自身居住在大地的中央,四方全是“蛮夷”之地。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故称自己所居住的国(原意是城),为中国。“华夏”的本义是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代,住在黄河两岸的原住民,自称“诸夏”或“华夏”,或称单一的“华”或“夏”。“华”又称“中华”。

古代先民逐水草而居。追本溯源,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先后有三个较大的氏族部落,他们相互间既有冲突,也有交流融合。以“炎帝”为首的大的氏族部落是从西方即陕西一带自西向东而来,到河南、山东。传说“炎帝”姓姜,史称“神农氏”。以“黄帝”为首的大部落,从西北即陕西北部过黄河,到山西并沿着太行山前往黄河之滨的各地,来到河北、涿鹿地区。“黄帝”姓姬,相传为有熊国的国君少典的次子,其部落以熊为图腾,又号有熊氏。因居于轩辕之丘,故又号轩辕氏。以蚩尤为首的夷人氏族部落,后人称为“九黎族”,原居住在山东及东边地区,他们自东向西而来。“蚩尤”氏族部落在由东向西前进的过程中,首先碰到了自西向东而来的炎帝大部落,双方经过多年的交战,以炎帝部落的失败告终。这样,炎帝部落便退到河北一带,和在那里的黄帝氏族部落相联合。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和蚩尤作战,并打败了蚩尤。在这种情况下,蚩尤部落的一部分人便向南方退去,到了南方的荆、楚一带。从此,“九黎人”和南方当地的苗族人、蛮族人逐渐融合,共同在那里生活下来。也有一部分“九黎人”成为黄帝部落的俘虏,被称为“黎民”。

为了争夺水源和居住地,黄帝、炎帝两大部落间又争斗了许多年。为获得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作了充分的准备。传说在河北地区先后就有三次大的战争,最终结果是炎帝失败。而两大部落在黄帝领导下慢慢融合了起来。他们共同开发黄河流域,形成了更强大的部族——华夏族,把首都设在熊(今河南新郑),创造了中华民族古老辉煌的文化。自此,中华民族自称“黄帝后裔”或“炎黄子孙”。相传古代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都是黄帝族的后裔。我们常说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便是从黄帝时代算起。

由于我国大河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口总是自西向东而来,再逐步地由北向南发展。

中国有可靠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至今共4200年。即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周朝八百年,此后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累代相传,以至于今天。

古代,为了给当时的君主树立一个治国理政的榜样,学者们在传说的基础上,树立了三皇五帝的理想形象,即传说中夏代以前中国的帝王。他们每一位都是“内圣外王”,堪称君主的楷模。后来,从战国到西汉的儒学家们,逐步确立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一个中国最早的封建古史学体系。二、中国的朝代更替

从古至今,中国各朝代的更替纪元大体如下。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在中国古代的西部,以羌人为主。自陕西来到了河南、山西一带。从第一代君主禹到末代君主桀,先后有17位君主,共历时约四五百年。京都先后为阳城等地。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在古代中国的东方,即今天我国山东及河南东部一带。第一代君主为汤,其间经历31位君主,传到最后一位君主纣而亡。先后历时约五六百年。京都先后定于殷(今河南安阳)等地。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

以羌人为主。从山东到了甘肃,又到今之陕西,后来统一了六国(韩、魏、楚、燕、赵、齐),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地方。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从周武王到周幽王,其间经过12位君主历时约275年。定都西安,以河南洛阳为陪都。

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从周平王开始到最后一位君主周赧王,以河南洛阳为都。其间共有25代君主,历时514年。

西周、东周合起来,共历时约八百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秦王政公元前221年称始皇帝,史家以秦王纪年。以陕西咸阳为都。12年以后(公元前209年)传至二世皇帝(胡亥)。秦朝只延续了十几年。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从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到汉献帝刘协(公元220年),历经27位君主,历时426年。以陕西西安为都。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从汉高帝刘邦到更始帝刘玄,经15位皇帝(包括吕后和王莽)共计231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从汉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历经12位君主,共延续195年三国(公元220年—280年)

是由汉地一分为三:魏、蜀、吴。而这时的西域则变成了许多独立的小国。

魏(公元220年—265年),先后以河北临漳、河南洛阳为都。从魏文帝曹丕到魏元帝曹奂,共经五位皇帝,历时45年。

蜀汉(公元221年—263年),以四川成都为都。从昭烈帝刘备到其子刘禅,共经42年。

吴(公元222年—280年),先后以南京和武昌为都。从孙权到孙皓,共历经四代君主,历时58年。晋(公元265年—420年)

晋统一了三国。历时155年。

西晋(公元265年—317年),以河南洛阳为都。从晋武帝司马炎到晋愍帝司马邺,共经四代皇帝,历时52年。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以南京为都。从晋元帝司马睿到晋恭帝司马德文,经11代皇帝,历时103年。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南朝—宋(公元420年—479年),从武帝刘裕到顺帝刘准,经八代君主,历时59年。

南朝—齐(公元479年—502年),从高帝萧道成到和帝萧宝融,经七代君主,历时23年。

南朝—梁(公元502年—557年),从梁武帝萧衍到梁敬帝萧方智,经四代君主,历时55年。

南朝—陈(公元557年—589年),从陈武帝陈霸先到陈后主陈叔宝,经五代君主,历时32年。

北朝—北魏(公元386年—534年),北魏建国于公元386年,初称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公元439年统一北方。从道武帝拓跋珪到孝武帝拓跋修,经14代君主,历时148年。

北朝—东魏(公元534年—550年),即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在位16年。

北朝—北齐(公元550年—577年),从文宣帝高洋到幼主高恒,经六代君主,历时27年。

北朝—西魏(公元535年—556年),从文帝元宝炬到恭帝元宝廓,经三代君主,历时21年。

北朝—北周(公元557年—581年),从孝闵帝宇文觉到静帝宇文阐,经五代君主,历时24年。隋朝(公元581年—618年)

隋朝建国于公元581年,公元589年灭陈后完成统一。原定都于陕西西安,后隋炀帝迁都河南洛阳。经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和隋恭帝杨侑三代君主,历时37年。唐朝(公元618年—907年)

唐朝原定都陕西西安,以河南洛阳为陪都。武则天称帝后迁都洛阳,改国号为周,历时15年。到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继位,又恢复李唐王朝。直到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宗李柷,先后共有23代皇帝,历时289年。五代(公元907年—960年)

五代诸国均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都。

五代—后梁(公元907年—923年),经太祖朱温到末帝朱瑱,共两代君主,历时16年。

五代—后唐(公元923年—936年),从庄宗李存勖到末帝李从珂,经四代君主,历时13年。

五代—后晋(公元936年—947年),只有高祖石敬瑭和出帝石重贵两代君主,历时11年。

五代—后汉(公元947年—950年),经高祖刘暠、隐帝刘承祐,仅延续了三年时间。

五代—后周(公元951年—960年),从太祖郭威到恭帝柴宗训,历时九年。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

宋代共延续了319年。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以河南汴梁(今开封)为都。从宋太祖赵匡胤起,共经九代君主,到宋钦宗赵桓止,共历时167年。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以浙江杭州为都。从高宗赵构到帝昺赵昺止,共经九代君主,历时152年。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为契丹,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公元938年改国号为辽,公元983年复称契丹,公元1066年又改称辽。从太祖耶律阿保机到天祚帝耶律延禧,共经九代君主,历时218年。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

金先后以会宁(今哈尔滨)、大兴(今北京)为都,最终以汴梁为都(今河南开封)。从金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到哀宗完颜守绪,共经九代君主,历时119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

元朝以北京为都。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年称帝。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灭南宋。

从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到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经17代君主,历时162年。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明朝先后以南京、北京为都。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到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共经17代皇帝,历时276年。清朝(公元1616年—1911年)

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公元1636年改为清。公元1644年入关后,以北京为都。

清王朝自公元1616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称帝时起,到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止,经十二代君主,共历时295年。三、中国历史常识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的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它是后人创造的一个古史系统,传说的版本也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传说”的层面上。相传中国最早的帝王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盘古氏以后便是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以能吃到熟食,从利用自然火走向人工取火。相传远古人民茹毛饮血,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伏羲氏:在古代也被称为太昊氏。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始画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他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相传他还制嫁娶之礼,创制历法,发明农业,设立官员。伏羲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因而,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神农氏:亦称炎帝。相传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可以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号,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他的一系列功绩,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黄帝:五帝之首,其他四帝均为黄帝后裔。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与炎帝并称为华夏始祖。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术,制音律,创医学;在此期间创造了文字。他与炎帝结盟,逐渐形成了华夏族,从而使我们得以“炎黄子孙”自称。

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孙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他性格深沉,广有谋略,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故又被称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被立为帝。

帝喾:古代部落首领。相传为黄帝的曾孙,尧的父亲。居亳(今河南偃师县),号高辛氏。商代卜辞中,以帝喾为高祖。他划分四时节令,使农耕文明走向新时代。相传帝喾有四妻四子,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是周氏的祖先;次妃简狄生契,是商族的祖先;次妃庆都生尧;次妃常仪生挚。

尧帝:生活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护爱戴。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的先河。他在位70年,认为儿子朱丹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贤良之材继位。后来,他要求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

舜帝:相传舜家境贫困,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培养,才放心地将王位禅让给他。舜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如重修历法、举行祭祀大典体验民情和考察诸侯政绩。还规定每五年巡察一次,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舜还推行了“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即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象,以警世人。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舜的律法改革使坏人受到惩罚,天下人心悦诚服。

舜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权力,自立为夏王。结束了尧、舜以来的禅让制度。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

中华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曾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原始时期。其间,先民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和创造。在距今一万到七八千年时,先民们进入了新石器时期。这时,以母系社会为特征,已经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陶器;已饲养猪、狗等家畜。农业生产主要由妇女承担,而男人们则从事渔猎活动。中国内地已经发现的这个时期的遗址有7000处以上,已发掘的也在400处以上。主要如下。

仰韶文化:1921年发现于黄河流域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距今四五千年。这类遗址遍布黄河中上游,如西安的半坡遗址、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河南安阳的大司空村遗址等。使用的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其聚落形态很典型。有人推测,仰韶文化可能是华夏黄帝族所创立的文化。因为能生产精美的彩陶,亦称彩陶文化。图1-1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龙山文化:亦称黑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晚期的一种文化,是父系社会氏族文化的代表。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故而得名。该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中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器皿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以农业为主,并有较发达的畜牧业。其黑陶薄而有光泽。龙山文化距今约2800年—2300年,已经显现出早期文明的特征。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国家的初始形态——邦国。

河姆渡文化: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其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和狩猎用的骨镞等。黑陶纹饰多为绳纹和刻画动物的花纹。有大量的稻谷遗迹和猪、狗、水牛等家畜遗骨。有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这表明,与仰韶文化同时期,在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原始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有六千多年。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制器具多而精致。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炎黄子孙

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古代生活在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的领袖,后来两部落结为联盟,推举黄帝为首领,并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繁衍生息,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后来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也被称为炎黄子孙。青铜器

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国上古先民也经过了从石器时期、铜器时期再到铁器时期的漫长历程。用自然铜制作的小件用具和饰物,称为红铜器。由于它质地柔软而熔点高,因此不适宜用于制作工具。后来人们发现,在红铜中掺入适量的锡或铅,其性状便大为改观。如在铜中加入少部分锡,则其熔点显著降低而硬度大为增加,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铸造性)、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这种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故被称为青铜。由于青铜的上述优点,使它成为当时制作兵器、礼器、炊具、生产工具等的理想材料,青铜器也就成了我国铜器时期的主流。青铜器的发明和制造,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图1-2 [西周]毛公鼎

青铜器的出现可追溯到夏代,我们通常所说的“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历时约15个世纪。古代中国赋予了青铜器以重大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内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此后的战国时期“铜铁并用”。后来的汉、魏、唐、宋,乃至明清时期,仍有青铜器在使用,如青铜镜,但已不是主流。

我国古代青铜器的显著特点是:采用铜锡合金,块范法,具有规律性的器类及组合等。在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冶炼及铸造完全由官府控制,其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青铜礼器上所反映出来的连铸、合铸、嵌错、镂空、针刻、失蜡等高超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商代青铜器文化的代表作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不仅品种繁多,花纹装饰也更丰富和成熟。此时的青铜器大都胎厚体重,显示出庄严、敦厚的风格。商代尊神重鬼,形成了商代青铜器肃杀、庄严、神秘的风格。商代晚期青铜器的明显特点是开始有铭文,而青铜器中的礼、乐器更成为体现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物质载体。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微,青铜器的制作出现了多元化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工艺进一步完善,出现了许多精品。“国之大事,在礼在戎”,因而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主体是礼器和兵器。礼器则是沟通神、人的工具,又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而兵器是国家强制力量的物质保证。青铜器以物质形态反映了夏、商、周时代的礼乐文化。其上的铭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其上的纹饰,主要是虚拟的动物纹——饕餮及由之衍变出来的其他纹饰,如弦纹、夔纹、涡纹、云雷纹、蝉纹、瓦纹、花瓣纹等,大多显得神秘、诡谲,可能与其维护王权、标明等级身份的文化功能有关。

我国历代出土的殷周青铜器总数在14000件左右,按其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类。

饪食器:如鼎、鬲、簋、盨、盙、豆等。其中最大的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为青铜礼器的代表。

酒器和水器:如爵、觚、觯、卣、尊、盘、壶、鉴、缶等。

兵器:如戈、矛、钺、刀、戟、镞、剑、盾、胄等。

生产工具:如耒、耜、铲、斧、钻、凿、锥、锯、锉等。

乐器:如钟、铙、钲、鼓等。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共65件,总重量高达五千多公斤,实为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观。图1-3 [商]后母戊大方鼎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

文字是人类进入信史时代的根本标志。中国文字从半坡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刻画文字萌芽,经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汉字的诞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汉字的起源有各种说法,如仓颉造字说、八卦说、结绳说、图画说、刻符说等。仓颉造字是古代流行的关于汉字创造者的一种传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文字,实际上是经很多人系统化的整理、规范而逐步形成体系的。现代学者认为,仓颉是位史官,很有可能是汉字早期的整理者。

古代有“结绳记事”的历史记载,《老子》中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结绳不仅是一种帮助记忆的方式,同时也有特定的符码规则。结绳的大小、数量、密度、组合方式等,都有特定的意义,它可被看作一种准文字形态,但其变化毕竟有限。图画(如远古岩画)对汉字的诞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将图画线条简化、模式化,并与语言形成对应关系,它就变成了文字。先于图画的刻符,即刻画在竹、木、器物上的符号,也是中国汉字形成的源头。

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完全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迄今为止,已出土的甲骨总数约13万片,其上的单字约4000个。甲骨文象形程度极高,已能完整地记录语言。其基本构件只有一百多个,选字规范也比较宽松,一字多形的频率比较高。除甲骨文外,还有金文、陶文等。金文象形程度更高,线条肥厚圆润,似乎更接近原始文字。可以这样认为,金文是“正体字”,而甲骨文则是“俗体字”。甲骨文的使用到西周时期迅速萎缩,而金文的使用则蔚为大观。

在已出土的殷周青铜器上,索引单字共4972个(也有人说近6000个)。前期金文与甲骨文相比,肖似性减弱,不再追求逼真,其结构稳定性比甲骨文高。笔画数目有时也不稳定,形声字大量增加。

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除秦国文化比较闭塞,文字上延续了周室金文的风格外,其他各国文字分化相当严重。俗体字比例日益扩大,它被称作“六国古文”。除金文外,还有陶文、玉石文、玺印文、货币文、简帛文及封泥文等。还有极为重要的“籀文”。它出自周宣王时的史官史籀所撰字书《史籀篇》。其书“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

战国时期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秦系文字,它是商周文字延续与变异的结果。秦国的正体字演变为小篆,是从大篆(包括钟鼎文、石鼓文、籀文在内的一切古篆的总称)中演化而来,小篆与大篆的主要区别是:小篆有固定的偏旁符号,有固定的部首位置和确定的笔画数量。小篆使汉字形体进一步稳定,笔画线条均匀,笔势圆转柔婉,字形轮廓高度方块化,象形特征进一步减弱,比起大篆更容易读写。秦国丞相李斯是小篆的创始人,也是最著名的篆书家之一。而当时的俗体字则发展成为隶书。小篆早于隶书,相形之下,秦隶改变的幅度更大,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其字形扁平,笔画平直,结构平稳,书写方便,为民间所乐用。由于方便、通俗,实际上秦代除一些庄重的诏书外,官方公文和民间大多使用隶书。文字的统一对中华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隶书由俗体地位已经逐渐上升至官方正体地位。为与以前的字体相区别,秦代的隶书被称为“秦隶”或“古隶”,汉代的隶书被称为“汉隶”,也称“今隶”“今文”或“八分”等。汉隶在字形上将圆转笔画方折化,完全用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并对不少偏旁部首进行了整理规范,文字史上称为隶变或隶定。隶书使汉字更便于书写,字形结构也更加简单、统一和稳定,使汉字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隶书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章草和楷书。章草是楷书的草率速写形式,笔画勾连不断,园转如环。楷书又叫真书或正书,它在西汉末年就已出现,到东汉时已初具规模,至南北朝时期楷书已取代隶书成为官方正体。楷书分为两大体系,一是魏碑体,以北魏《龙门十二品》等碑刻为代表,还残留着部分隶书笔法。另一体系是唐楷(唐碑),以欧阳询、虞世南、李邕、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六家为代表,它完全剔出了隶书的笔法,外形也由扁平改为方正,被视为楷书的正体。

楷书直到今天还在使用。1955年以后,国家对汉字进行了改革简化。《汉语大字典》共收汉字五万六千个左右,通用汉字有五千到八千个。竹简、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竹简

在纸、墨发明应用之前,古人为了著述和记事,用漆将文字写在削成狭长形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为札或牍,统称为“简”,均用毛笔书写,后人称之为简书。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甘肃的敦煌、武威、居延(今内蒙古境内)均出土了大量的从战国至魏晋时代的简书,以汉简居多。汉简中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有67.5公分),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莫56公分),民间写书信记事的长一尺(约23公分)。图1-4 [西汉]居延汉简图1-5 [先秦]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是至今所知最早的汉字体系。于1898年开始发现,最初大批出土于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先后出土16万件,上面约有单个汉字4000多个。近年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也发现少量两周时期的甲骨文。但总体以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为最多。

甲骨文表意特色鲜明,字体也还未定型,往往一字写法多样,笔画瘦硬方直,线条遒劲富于立体感。文字主要是用尖利的工具雕刻上去的,又称契文(古时称刻为契)。其内容涉及国家的征战、狩猎、畜牧、农事、疾病、灾害、祭祀,占卜的卜辞和应验记录等方面,甚至包括帝王之梦、农作物的丰歉、雨水有无等。甲骨文是研究古汉语词之本义和汉字构造、演变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殷商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的物质基础。金文

金文主要指殷商及两周时期,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中以钟、鼎最为常见,所以又称钟鼎文或古文。战国以前,称铜为金,故称金文。青铜器多为当时诸侯王宗庙所用的礼器。历年出土的青铜器在万件以上,出土年代上起殷商后期,下至春秋战国。其上的金文内容多关于祭祀、征战、赏赐、册命、契约等。殷代铜器上的文字很少,而西周金文文辞较长。西周前期的金文继承甲骨文,保持着浓厚的象形意味,中后期逐步趋向线条化,笔画多圆转匀称,字形也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略为定型。现在搜集到的金文单字共约四千余个。图1-6 [西周]散氏盘铭文金石之学

金者指商周青铜器,石者指秦汉以来的记功碑、墓志、佛教的摩崖石刻。金石的文字及造型装饰是研究古文字及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周鼎商彝,所刻文字是古文字学及古史学的重要研究资料。宋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专门的“金石之学”。到清代乾、嘉两朝,考证学者辈出,金石之学得到长足发展。石鼓文

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发现十只鼓形石,上面刻有古代文字,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刻石文字。它所属时代大约是春秋初年至战国初年。后来,便把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称为“石鼓文”。

十只鼓形石上,各刻着一首四言诗,记述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况,所以又称“猎碣”(意为刻游猎诗的碑石)。石上字体为当时秦国通用的“大篆”,因出土后历史久远,原石鼓上的文字多已模糊不清,其中一石文字全部无存,但从中可以略见金文向小篆转化的过程。图1-7 [先秦]石鼓文四术六艺

四术是指:诗、书、礼、乐;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经及其特点

六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再加上《乐经》。《易经》记述的是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变化;《尚书》以记事为主,记载古代的法典政制;《礼记》记述人伦的礼制和行为的准则;《诗经》则以抒情为主,吟咏风俗人情和政事的得失;《乐经》乃陶冶性情,使人和平相处;《春秋》教人明辩是非,知所爱憎;《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我国史书的体例和分类

从体例方面看,史书可分为以下类型,有时一部史书兼具几种体例。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它叙述内容广泛,历史发展脉络清晰。简单地说,“通史”就是贯通的历史,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最早文明到现在的历史。

断代史:是指以朝代为期限的历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于断代史。其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等。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序来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它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将记言与记事进一步结合。最典型的纪传体史书就是《史记》。

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体例。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准确地反映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如《春秋》《左传》等。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例。其特点是每一历史事件都能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等。

从史书的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正史:如《史记》《汉书》等,主要以帝王传记为纲领,一般由宫廷史官记录。正史不一定正确,但比较详备,是研究史学的主要材料。自《汉书》以后,所有正史都是断代史。

别史:如《周书》等,一般由私人撰写,用以著录“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之书。

杂史:不以中央政权为纲领的史书,体裁也和正史不相类似。如《国语》《战国策》等。是记载一事始末、一时见闻或一家私记的。一般由私人撰写,可作为正史的补充。

政书:纪述制度文物之沿革的史书。如《通典》《文献通考》等。

野史:一般为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多记里巷风俗、遗闻逸事、街谈巷议。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经传承。《左传》以史实疏证本经,故为记载之书。以事为主,故叙述详尽,而文字优美,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名著。《公羊传》和《穀梁传》,就经文用问答体发扬《春秋》大义。所以,此两传为训诂之书。它以释经为本,仅注意《春秋》的义例,说明孔子的褒贬意义,对事实则略而不谈。《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公羊传》为公羊高所著,《穀梁传》为穀梁赤所著。

左丘明作了《左传》后,复作《国语》。后人因而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汉董仲舒治公羊之学,著成《春秋繁露》17卷,后人遂称其为《公羊外传》。农历

农历,又称阴历。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称为夏历。

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到355天。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阳历或称公历)相差约11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则384天。另一方面,又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即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时太阳垂直照射赤道)为起点,运行一周后又回到春分点。二十四节气的设置是为了有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简称干支。天干共10个字,其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共12个字,其排列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排列起来。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为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这样就可以用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日、纪时了。

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圆圈运化的规律。天干地支的22个符号错综有序,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充满圆融性和规律性。“九州”

中国古代的“九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相传大禹在治水成功并掌握了部族的领导权后,统领众多氏族首领,击败了三苗,确立了自己的最高王权。将首都定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并在淮水中游的浮山(今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内)举行大会,将中国分为九个州。

冀州: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青州:山东半岛;

徐州:江淮平原;

豫州:中原地区;

雍州:关中与陇西;

梁州:秦岭以南与四川盆地;

扬州:长江下游;

荆州:长江中游。

每一州都由一位氏族首领进行管理。合纵连横

经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迅速壮大。而在山东诸侯国中,魏国已经衰落,最东端的齐国与秦国相当。由于领土相接,各大国间的冲突不断加剧。齐、秦两国都在争取盟友,以便孤立敌国。在此形势下,韩、魏、赵诸国内出现了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之争,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活动。

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从地域上讲,以韩、赵、魏为中心,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相连为横。随着局势的演变,体现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为合纵,而连横则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之意。当时产生了许多在诸侯国之间活动游说的人士,或取合纵或宣扬连横,称之为“纵横家”。其中最有名的是主张合纵的苏秦和主张连横的张仪。他二人以纵横之术,游走于六国之间,名利双收而致言贵,引得天下之士竞相效仿,纵横游说之士日多。中国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选拔官吏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东汉末年,曹操最早提出“唯才是举”,之后曹丕又实行九品中正制,在全国选拔人才。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开始开科取士。到唐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朝初年,科举制度趋于完善。除进士科外,增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道举等科。武则天时采取殿试并增设武举。皇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繁多。诸科之中,尤以进士科最为重要,这样可使一些门第不高的人能应试入选做官。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规定用八股文的格式,解释须以朱熹《四书集注》等书的注疏为根据。禁锢思想,以此为甚。清末以后,现代教育流行,始废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通过考试选拔任用了大批有才干的知识分子,具有深远的意义。书院

书院是我国自北宋到清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唐代,书院为藏书与修书之所。庐山白鹿洞国庠(庠序,为古代乡学的名称)是我国第一个带有教育性质的书院。书院的兴起是在宋初,著名的有四大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岳麓书院。图1-8 岳麓书院

南宋以后,书院日益发达和完善,最著名的书院有: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等书院。元代对书院采取利用的方针,使之官学化。明代书院一度颓废,迟至成化年间书院才发展起来。

清初,为巩固满族统治,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到1733年(雍正十一年)才下令由政府拨款,在各省城设置书院。实际上这时的书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乾隆、嘉庆之后,才有部分书院以讲授经史为主,并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科,使书院有了新的面貌。

很多书院都是由当时著名学者主持,学生入学不受籍贯限制,并可自由择师。书院的教学采取自学、共同研习和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而以自学为主。书院不但传授知识,更重在陶冶人的品德,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讲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书和四史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本各自为帙。《大学》《中庸》二书本在《礼记》中,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抽出,朱熹又将它和《论语》《孟子》合起来,称为“四书”。

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经、史、子、集经“经”是常的意思,一切具有或可以成为人们生活法则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经”。经学是研究我国古代经传的义理、诠释训诂,系统地考证章句文物等的学问。史

记述和研究中国历史的学问和典籍。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刘知几也指出其“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叙沿革,明罪恶,旌怪异。”可见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鉴往知来,集中前人无数的经验,藉以改善人类的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

古代对史书并没有统一的称谓,最早称为坟、典、书。如“三坟”为三皇之史,“五典”为五帝之史,“书”则指《尚书》《春秋》等。其后也称做“志”“纪”或“略”。子

凡学者有一贯明确的思想体系,独到的见解和自成一家的著作,皆可称为“子书”。清代纪昀说:“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集“集”的原义,是把单篇的作品汇集而编成书、册等。在中国典籍分类中的集部,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传统文学的体裁主要是:诗、词、赋、曲、小说、唱词和散文等。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对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主要是指明清两代修筑的长城。其长度均超过了5000公里,故有“万里长城”之称。

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开始在相邻的边境修筑互防长城,以确保本国边境的安宁。进入战国以后,由于局势动荡,各国间战争不断,互防长城的修筑规模便越来越大。如齐国北部的“巨防”、楚国北部的“方城”,魏国的“河右长城”,以及赵、燕两国在其南部边境修建的长城等。位于北方的燕、赵、秦诸国,为防止北部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骑兵的侵扰,均依山势地形,修筑了沿边要塞长城,以资防御。图1-9 万里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主要的外来威胁已转为北方匈奴的骚扰和岭南少数民族的骚乱。为解除匈奴的威胁,秦始皇除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征伐河套、在北方设置34个郡县加强管理外,还开始修筑举世闻名的秦长城,下令将以前诸侯国之间失去使用价值并妨碍交通的旧长城拆除,将原燕、赵、秦三国在北方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扩大完善。建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到辽宁碣石的万里长城。工程规模十分巨大,修建时间持续十余年。除动用数十万士兵外,还征调了数倍于军士的戍卒服役,另有大量苦役犯。除从事粮饷物资运输和后勤支援者,总的参加修筑长城的人数不下数百万。由此可见,长城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历史丰碑。

秦代长城大多凭依山岭、河川等险要地形修建。构造因地而异。山上用石垒,平地用土夯。在特别险要的地方,城堡均用石块建筑而成,用林木设置障塞(屏障)。沿长城内外,在视野开阔的山巅上,用石块垒成传递军情用的烽火台,也称“烽燧”。

汉代为防止匈奴、羌人等入侵,继续修建新的长城,直至河西地区酒泉郡。汉武帝时,随着军事行动的进展,又将长城延伸至新疆境内。

朱元璋推翻元朝蒙古族统治建立大明王朝后,蒙古贵族退回漠北草原,其后裔不断南下骚扰,企图卷土重来。而在北方又有女真族兴起,同样威胁明朝边境的安全。在这种形势下,为巩固北部边防,明代统治者特别重视修筑长城和加强长城防务。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东西绵延12700多里。明王朝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设总兵官,驻扎重兵把守,称为“九边”或“九镇”。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加上近边地太原、固原二镇,合称“九边”。

明长城除辽东部分外,山海关至嘉峪关一段至今仍大部分保存完好。它横跨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市自治区。其建筑规模、防御工程技术,均超过以前历史上所筑之长城。

明长城主要由城堡、城墙、城台和烟墩四部分组成。城堡按照等级又分为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城墙平均高7.8米,一般外高内低,平均宽度墙基为6.5米,墙顶5.8米。城墙大多用砖石砌筑,非常坚固。城墙上每隔半里左右,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城台,供士兵巡逻放哨,守望射击时使用。烟墩又叫墩台、烽火台、狼烟台等。多建于长城内外高山顶上或平地转折处,遇有敌情,夜间点干柴,放出火光作为信号,称为“烽”。白天则燃烟作为信号,称为“燧”。明长城与历代长城相比,不再是单独的城墙和孤立的城堡,而是由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功用的建筑设施互相配合而成的一套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沿长城主要的关隘有: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张家口、杀虎口、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雁门关、得胜关等。

修建长城虽然劳民伤财,但长城在保护中原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安定人民生活方面,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四大发明”及其应用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对推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四大发明”的说法,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汉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提出,后来得到我国及其他国家许多学者的承认。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磁针与地球磁场的南北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而制成的指向仪器。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的吸引力,后来又发现磁石的指向性。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验,终于发明了可供实用的指南针。许多古代典籍如《吕氏春秋》,对磁石的性能有所记载:“慈招铁,或引之也。”这里的“慈”就是“磁”的意思。指南针根据不同时期形体和构造的不同,被称为司南、指南鱼、指南针、指南车等。图1-10 司南

战国时,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形状像一只勺子,底部为圆形,可以在光滑的“地盘”上自由转动。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整个勺子的重心恰好落在勺底的正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古人称它为司南。《韩非子》里说:“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但司南磁性较弱,整块的天然磁石也不易获得,灵敏度也受底盘和勺底光洁度及平整度的制约,携带也不方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航海业的发展,对指南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研究试验之后,宋人在人工磁化方法和磁针的使用两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指南针进一步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此时磁针和方位盘已联成一体,被称为罗经盘或罗盘。方位盘仍然是二十四向,盘式也由方形改为圆形。磁针可以自由转动,灵敏度更高,适用于航海事业。从此,指南针在军事、生产和日常生活诸多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火药,当时又叫“黑火药”,顾名思义就是可“着火的药”。其主要成分为硝石、硫磺和木炭。硝石、硫磺等在中国古代都是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易被点燃并猛烈燃烧,故称之为“火药”。硫磺是天然存在的,古人很早就开采它,逐渐认识到硫不仅能和铜、铁等金属化合,还能和水银化合生成红色的硫化汞。这些特性受到从事炼丹的方士们的重视,他们试图用水银炼制所谓的“金液”“还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硝的引入是制取火药的关键因素,它的性质很活泼,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烧制陶器时就认识了木炭,把它当作燃料。商周时期在冶金中更是广泛使用木炭。它比木材强度高、灰分少。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火药,是炼丹家们的功劳。

火药发明后,首先被用在军事上。制成火药箭、火球等火攻武器,北宋时已制成“霹雳炮”“震天雷”等进攻性火器。唐代火药含硫、硝石的比例是1∶1,宋代为1∶2甚至1∶3,并不断完善。到了明代,已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和水雷。火药也推广应用到工程建设和采矿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火药技术经由印度人、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纸被发明以前,中国古代记事的载体主要是龟甲、兽骨、金石、简牍、缣帛等。但龟甲稀少,金石笨重,简牍存放不易,缣帛价格昂贵,而且它们的书写效率也很低,容量十分有限。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人们终于发现用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废旧麻料为原材料可制成植物纤维纸。《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人将蔡伦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近代考古发现,实际上早在公元前118年,中国就已开始应用纸张,比蔡伦造纸要早两百多年。

纸的发明、发展和传播,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蔡伦是总体继承和完善造纸术的重要人物。他开创了用树皮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的新阶段,并改善工艺,监制了大批质地良好的纸张,而且在全国予以推广。自此,纸张逐步取代了简牍和缣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公元105年(元兴元年)后,造纸术从河南向经济发达的四川、山东等地区传播。到唐宋时造纸业发展到全盛时期。纸的质量不断提高,造纸原料也扩大到藤、桑皮、竹子和稻麦草。到明代,用竹子造纸的技术已臻完善。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系统地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工艺和流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

从公元7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外传。首先是经过朝鲜传入日本。8世纪中叶传入西亚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生产了大量的纸张输入欧洲,造纸术随后也传入欧洲。它对世界文化传播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印刷术的发明,同样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依靠手抄本的书籍来传播文化。秦汉以后,雕刻工艺日臻完善,传统的印章和石刻技术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启示。后来,石碑上拓片方法的出现,为雕版印刷术指明了方向。隋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也即刻版印刷。其工艺大致如下:将书稿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类型的刻刀将木板上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1—2毫米的阳文,再用热水冲洗干净雕版。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再小心将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过,纸上便可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最后将纸张从印板上揭起,晾干即可。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大大提高成书效率。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最初印刷的大多是农书、历本、医书、字帖等,后来印刷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佛像等宗教图画。雕版印刷到宋代达到鼎盛,现存宋刻本书籍多达700余种,工艺十分精美。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张从信在成都雕印全部《大藏经》,历时12年,总计1076部,5048卷,雕版就有13万块之多。之后,又出现了铜版印刷和套色印刷。

雕版印刷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刻版的制作程序十分费工费时,印成一部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雕版的存放不仅占用相当大的地方,还易变形,被虫咬、腐蚀,并且如果出现错字很难修改。有些书虽然印刷数量不多,同样也需要全部刻版。

宋代的毕昇,经过长期实践在世界上首创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041—1048年(庆历元年至庆历八年),毕昇用胶泥刻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准备一块铁板,并在铁板上涂以由松香、蜡和纸灰等组成的混合物,然后在铁板四周围上铁框。在框中排满需要的字印,排满一版后用火烘烤,混合物熔化后将字印固定为一体,再趁热用平板将活字压平整即可印刷。印完后,活字可折下来重复使用,生僻字可临时刻制。印一版,排一版,效率大为提高。常用的“之”“也”等字每字都刻有20个以上。活字按韵分类存放,捡字也十分方便。

元代的农学家王祯又在泥活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三万多个,于1298年试印由他自己编写的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多部,效率大为提高。他还发明了转盘式排字盘,大大减轻了排字工的劳动强度。到明清两代,木活字印刷更加流行。发展到后来,13世纪时开始用金属做活字,先用锡,后来广泛用铜、铅做活字。

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的变革。我国印刷术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印刷术的发展。公元8世纪,我国印刷术最先传到日本,12世纪经波斯传到埃及。14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其时,欧洲才出现用木雕版印制的图像。“二十四史”的名称、卷数、成书朝代和编撰者

中国史书很多,其中首推“二十四史”,它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先后为十九家所写,纪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下迄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约4000万字。是所谓“正史”,即国家承认的最具权威性的史书。都用纪传体的体例写成。《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等人,历时19年完成的著作。其目的是让君主“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该书序言指出其宗旨:“明乎得失之道,存王道之正,垂以戒于后世者也。”该书用编年体写成,脉络和主线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全书共294卷,三百余万字。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按年记载了包括16个朝代的历史。《永乐大典》

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先后两次编纂大型典籍汇编。1409年(永乐六年)成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历代编纂类书,采录典籍多偏重儒家经典和史传文集,而《永乐大典》则几乎包罗古今。除经、史、子、集的百家之书外,还将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尤其是元代以前的佚文秘典,均收于一书之中。对于名物器什、山川地形等,都用白描手法绘有图形,形态逼真,精致细密。全书按韵来分类编排,查找十分方便。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保存了明初及其以前我国各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尤其是很多科技成果的宝贵资料。《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总约3.7亿字,收集了上自先秦下达明初的古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之多。宋、元以前的许多佚文秘典,藉此得以保存流传。其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经、史、子、集释注,道经、戏剧、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可贵的是,所辑录的书籍一字不易,使保存的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永乐大典》成书后长期深藏宫中,连一般的翰林学士也难见其真面目。后因政治动荡、管理不善等原因,到清光绪1875年已剩下不到5000册,而到1894年时仅剩下800册。帝国主义两次侵华战争,大肆焚烧掠夺文物,《永乐大典》也难以幸免,几乎丧失殆尽。后经归还、捐赠及多方搜求,再加上复制本,中华书局共得七百三十余卷,为原书的百分之三。其后,中华书局又相继觅得六十多卷影印,增至797卷。《四库全书》

清代统治者入关后,比较重视搜集和编纂古代典籍。乾隆年间,清朝进入发展的鼎盛阶段,国家富足,社会安定,为大规模的书籍编纂提供了有利条件。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下令由纪昀(纪晓岚)等人经10年编纂而成《四库全书》。全书共10085部,有180359卷。收录古书3503种,79337卷,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的图书,并按经、史、子、集分为四部,故名四库。其中:

经部十类: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经部计2010部,共29319卷。

史部十五类: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史部计2114部,共37913卷。

子部十四类:儒、兵、法、农、医、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类书、类书、小说、释、道。子部计2960部,共58887卷。

集部五类: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集部计3501部,共54240卷。《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内府藏书,清廷官修书,从各地征集来的图书13000多种,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它把儒家著作放在正统中心位置,轻视科学技术著作,不收戏曲著作和章回小说。《四库全书》保留了不少古代典籍,但对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著作则多实行禁毁或窜改,几年时间内查缴禁书竟达3000多种,15万多部。还根据乾隆皇帝的指示,对许多古籍中的“违碍”章节、段落和字句进行了削删。为编纂《四库全书》,清王朝集中了大批全国最有名望的专家学者,盛极一时,仅正式任命的纂修官先后就共有360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纪昀、戴震等人。此外,还征用了大量的抄写人员和勤杂人员,工程十分浩大。全书共缮写七部,现尚存四部,分藏北京、甘肃、浙江和台湾四地。《四库全书》卷帙浩繁,内容包罗万象。起到了整理、保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