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德育新论(第五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9:35:1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春成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青年德育新论(第五辑)

高校青年德育新论(第五辑)试读:

以水为师育新才——论水利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养

李春成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中国的水利事业起步早、规模大、效益高,因而水利工程早就闻名于世,然而水利教育事业显得相对滞后。本文回顾了古代水利建设的伟大工程,结合高等水利教育事业的兴起,谈论水利类高等院校大学精神的内涵,揭示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文字载体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同时,透析水利的行业精神,反观其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概括高等水利院校大学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水利 高职院校 大学精神 培养一、回顾古代的优秀水利工程建设历程

水是生命之源,一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类同洪涝旱灾害做斗争而不断前进的历史。说起水利事业源远流长,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水和人类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系。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期,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人类往往遭受旱涝等灾难。除传说中的鲧九年治水和大禹治水之外,在我国水利事业上还有很多伟大的水利工程,用来造福人民。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修建的郑国渠,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到秦朝时,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两汉时,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隋唐时期,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时期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五代十国时期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之外,也开挖了运河。春秋时期吴国开挖江南河,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春秋时期吴国的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秦朝开挖的灵渠是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605年隋朝开挖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公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北京),东南到余杭(杭州),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元朝时期,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二、高等水利教育的兴起

水利工程始终维系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迎来水利事业的春天,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是人民仍然不能摆脱水患的纠缠,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力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水电成了解决电力问题的突破口,因而国家加大力度发展水利事业。水利工程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部、水利部大力发展水利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提升办学层次,高等水利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我国水利教育事业与水利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水利工作者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科学求真的工作态度铸就了水利人的精神内涵。同时也为高等水利院校提供了无比宝贵的精神食粮,为在校师生展现了水利人的精神风采,为高等水利院校的发展运作及教学提供借鉴。

高等水利院校的兴起,为祖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契机。高等水利院校与时俱进、强本固元,发掘学校深厚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为祖国未来的水利事业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社会的需求成为高等水利院校的培养目标,为此,全国几十所高等水利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精神,并以广大师生的亲身实践构筑起来,使年轻的水利高等院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比强大的文化张力。三、水利行业精神(一)无私奉献,勇于攻坚

水利行业的献身精神,就是忠诚水利事业,把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献给水利事业的奉献精神;就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全局精神;就是甘为治水兴国、点燃生命之光、燃尽生命之火的蜡烛精神。2000多年前修建的举世瞩目的都江堰工程,是李冰在施工条件非常简陋、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不畏惧、不放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阻碍而建设起来的,体现了李冰攻坚破难的进取精神。现代水利改革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无私奉献、攻坚破难的进取精神,集中突破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问题,推动当代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的建设所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水利行业从业人员要知难而进,勇于攻坚,才能取得水利事业的再度辉煌。这种精神是做好水利事业的根本。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密的情况下,水利工程事业在与大自然坚持不懈斗争中快步发展,其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水利行业从业人员具有吃苦耐劳,不抱怨、甘愿奉献的精神。同时,自然环境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遭受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这更要求水利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共克时艰,推进水利事业快速、健康、稳步发展。(二)道法自然,科学求实

水利行业道法自然的精神,就是要依照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依据河流生态的基本规律,根据科学求证的精神来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效益双丰收。李冰设计修建的都江堰采用了无坝引水的独特思路,充分利用了河道的自然走向和地形,完美地体现了河道动力学原理,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的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式引水枢纽,也是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唯一的奇观。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必须要充分学习李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及道法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就是要讲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敢于追求真理、批评谬误、直面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精神;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讲求实效的精神。水利工程由构想设计到考察论证,再到动工修建以及工后保护工作,摆在工作者面前的都是新问题,这就要求水利工作者要依据实际情况展开研究,提出适合解决该工程的合理议案。(三)肩负重任,责任为先

水利行业从业者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的高度负责。负责精神,就是视水利工作为己任,一丝不苟,敢挑重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就是不敷衍塞责、不弄虚作假,不得过且过,主动迎接挑战的精神;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敢于排难夺险的攻关精神。三国时期的刘馥刚到扬州赴任时,由于战乱,扬州一片萧条,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荒凉残破。刘馥亲率百姓重修芍陂工程,还主持治理了茹陂和吴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其后,其子刘靖、其孙刘弘继续为水利事业做出贡献,带来了扬州城的再次繁荣,被称为水利世家。这种肩负重任、责任为先的精神体现了兼济为民的思想,是水利造福人民的基本保证,也是水利工作者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本要求。

国家提出要加大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这将会为我国水利工作者发扬行业精神和完成光荣使命提供良好机遇。水利工程建设是工程浩大的系统工程,事关国泰民安的民生工程,需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责任意识,使祖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再谱华章。建设者们诚实守信,遵规守纪,严格执行国家的水利政策法规,坚持工程建设标准和程序,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改善民生,促进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这种精神是水利行业从业人员的本有精神,也是最为重要的职业操守。四、高等水利院校精神文化内涵阐释(一)校训语言表现形式多样,核心集中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以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关于大学的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高等水利院校也秉承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抓住水利文化的根本,形成高等水利院校的独特的大学精神。以下是部分高等水利院校校训: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守诚 求新 创业 修能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禹脉传承 厚德励志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修身 明志 励学 求真

山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上善若水 海纳百川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上善若水 学竞江河

山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上善若水 敦学笃行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上善若水 求真致远

福建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精求技能 崇尚文明

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厚德 笃学 慎思 泓技

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博学 求实(二)传承共同文化底蕴

通过以上部分高等水利院校的校训,探究其文化底蕴,发现它们拥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就是深深植根于博大恢宏的民族文化之中。《大学》中阐释“在明明德”时言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写道:“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阐明《论语·学而》时言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三)起于垒台,突出特色

通过分析以上院校的校训,我们不难看出,潜存的大学精神文化积淀中包含儒、释、道三家文化之精髓,分别从修身立德、为人行事、职业操守、伦理道德、修业进取等方面加以规约,使大学精神由隐性的内在文化积淀析出为语言表现的层次上来,逐渐明确化。但是在普遍的大学精神的基础之上,由于秉承了水利行业精神,高等水利院校的大学精神又呈现其独特性。

1.强化专业,重视实践能力

高等水利院校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水利实践人才,要求毕业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因而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实干精神。实践能力的高低成为技术人才的评判核心标准,因而高等水利院校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强化德育、智育的同时,强化实践操作技能以增强毕业生入岗后能尽快地担当任务。大学精神中除突出实干精神之外,还包含一种苦干精神。水利工程都是室外作业,严寒酷暑都不能躲避,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培养实践能力很重要的因素。如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禹脉传承,厚德励志”,传承大禹治水精神,变堵为疏,历尽艰辛;福建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精求技能”,强调技能训练,突出实训特色;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中强调“泓技”,泓就是发扬光大、大力提倡之意,即要强化技能,推崇实践操作能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中“修能”就是此意。彰显高等水利院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不仅要“笃学”“守诚”“励志”,而且要突出实践能力,这种观念意识作为一种恒定要素融进大学精神的文化之中,构筑起水利高等院校的独特精神。

2.崇尚科学,强调求实精神

水利事业的发展是生态与人类社会综合开发的一项事业,因而水利工程的兴建要依据科学和兴建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证,反复考证,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形成科学求真的工作精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告诉水利工作者不能有一丝的疏忽,精益求精乃是水利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这种精神的特殊元素陶冶学生不仅要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积累直接经验,在新旧经验中求证,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衡量,否则会背离崇尚科学求实的精神。例如,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虽然给尼罗河流域在能源、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带来好处,但从长远看,大坝工程造成沿河流域可耕地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出现盐碱化,尼罗河水质恶化,河床受侵以及入海口海岸线内退等。然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来依然发挥其灌溉、抵御洪涝等功能,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足见崇尚科学、求真求是精神对于祖国未来的水利工作者的影响。这种在学习与实践中的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也是高等水利院校的核心要素。

3.责任重大,注重职业道德

水利工程是责任工程、民心工程,水利工作者要有责任意识。不管是测绘设计人员、工程主管还是一线员工都应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于国家、责任于人民。高等水利院校为祖国培育的人才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老一辈的水利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诠释了水利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为高等水利院校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充实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热爱水利事业,忠于本职工作,应该是水利工作者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奉献精神是水利职业道德突出的特点。水利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与生产生活乃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水利职工,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水利战线的多数单位职工居住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福利待遇不高,并且水利单位施工时间紧、任务重,需要顽强拼搏。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水利职工要有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以至在关键的时刻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维护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水利教育事业的兴起,源自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矿物资源能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水利水电事业等清洁能源优先开发,促使高等水利教育的勃兴。高等水利院校为祖国的水利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把大学里的精神涵养融入工作中,因而对于新兴的高等水利院校来说,借鉴水利行业精神,对透射高等水利院校的大学精神内涵和培养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可谓是一条捷径。参考文献:[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梁启超,蔡元培.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4.[3]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巡礼[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民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现实维度

陈彦名四川大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要求研究者把视角切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紧扣民生这一主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找准民生这一基本线索,就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现实维度,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民生 整体性 现实维度

整体性研究方法是我们科学认识和精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一个常态研究,就需要我们用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怀民生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历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找到民生主题这一现实的切入点,以民生的维度进行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深刻认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才能进一步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一、民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是具体和现实的,在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都交织着民生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我国民生的“现实境况”和发展实际去理解我国的民生发展战略和制订新的发展任务。党和国家根据实事求是原则,挖掘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同时,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党和国家积极回应民生建设热点话题,中国共产党对民生态度的转变、民生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形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建设的中国化进程,切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民生的思想走向当代的历史演进。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过程中,系统地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主题,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实践主题。所以民生主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重要现实问题。(一)民生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也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早期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贫困农民的现实生活遭遇的同情,以及认识到解开无产阶级

贫困经济之谜的重要性。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中评述了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在这篇文章和随后发表的《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文章中,马克思公开捍卫在政治、社会上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随后,马克思开始研究工人的生产生活,阐述了对象化劳动的意义。“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揭示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初步涉及了解决民生的途径,那就是改变劳动的社会性质,使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最后,“马克思从关心工人的生产生活出发,研究政治经济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民生的吃、穿、住出发,揭示了人的生存生活的本质。”

一直以来,民生问题都是社会的焦点、难点问题,民生问题是否得到妥善处理,事关百姓的利益和发展,事关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以及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从革命的现实基础和实际需要出发去关注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看作革命与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条件。当前,改善民生的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加大对民生的现实关切力度,加大民生投入和民生服务建设,实现从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到当代中国的民生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加强民生问题的常态性研究,务实解决民生新办法;结合中国的实际,走关怀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路,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贯穿“民本”思想,不断发掘民生发展的内在力量,不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民生理论的深化研究也不断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体系。

关注民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呼声“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关注无产阶级的生活与利益,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都是从总体上去把握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民生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这条内在主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是一以贯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严整逻辑体系,不是支离破碎和零散式的结构。列宁在谈到马克思学说的性质时,认为它“完备而严密”,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抓住民生这一重要提纲,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体现的民生归宿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总称,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这些理论成果都属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正如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经验”。由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形成的历史背景复杂和时间跨度长,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就需要把握不同的历史背景,找到贯穿其中的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共有的本质线索,即具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高度一致性这一特征。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但从理论逻辑与历史实践上看,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民生建设的这根主线。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厘清民生主题这一线索,着力重视整体性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民生归宿。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行灵活运用来解决中国的实际民生问题。毛泽东具体分析了社会各阶层利益,关心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工作目标和宗旨。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实现了我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完全新的时代———人民民主时代”。只有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了,才能真正地去谈解决民生问题。“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都阐述了极为丰富的民生思想。

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民生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成功带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首先意识到民生问题事关社会整体发展大局,并不是一个能孤立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需要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相联系。坚持生产力标准大讨论的正确方向,制定惠及民生的正确路线,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的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生产力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好物质准备,用四项基本原则为民生建设保驾护航,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来检验民生建设实效。这全面开启了民生建设事业的全局,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凸显了党以人为本的服务价值取向。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总结我国民生建设的经验,深化对我国民生建设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体系。党的十七大不仅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而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民生思想条件下,创造性地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五大突出民生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体系。“以人为本”的核心民生思想的提出,是从现实的个人利益出发来思考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即把民生的落脚点放在现实中的人民,有利于党摆正为人民服务的心态,也给党为人民谋福利提供了现实的起点。只有解决了人民的实际民生问题,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二、民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重要维度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的思想本来就是进行整体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民生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理论衔接点。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的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改善民生的思想当作一个发展的整体来认识和研究,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抓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民生思想这一共同点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就把握了他们之间关于民生理论这一精髓联系,有助于探索民生发展的新路径,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无疑不是一种新的高效的研究维度和方法。所以,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过程中,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维度。(一)民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理论维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丰富的民生思想,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加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要找准民生这一基本路径。我们先从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的建设理论方面来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点。

首先,关于民生理论一脉相承的整体性发展特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灵活运用,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这些伟大事业中都交织着民生这一现实问题,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对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和阐述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在:①从民生建设的主题和目标上看,那就是“它们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都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工作目标,也只有抓住民生这一基本主题,才能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不至于自乱阵脚。②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来看,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条件下,把握我国现阶段国情,借鉴我国民生建设的经验,预测未来民生建设的发展趋势,科学地制定党的民生建设方针和策略。结合民生建设实践中人民的满意程度,通过政策的调试,不断地进行民生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民生思想发展脉络。从我国民生理论体系的整体上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关于民生理论的整体性,二是关于民生发展的整体性。不管是“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理论,还是“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的民生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都明确指出关于民生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步骤、基本原则、主要途径、根本方法等,都在关于民生建设问题上构成理论的整体性。同时,他们注意到民生的建设要有层次性,把改善民生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提出阶段性的民生建设任务,注重民生具体建设策略的灵活性,杜绝方法的凝固化,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整体性。

其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理论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改造者。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党和国家把关注视角和研究点转向现代社会民生问题,积极回应民生建设热点话题,是党和国家深层次学习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思想的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形成过程的始终。在实践中挖掘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价值,从整体上把马克思民生理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统一起来。

再次,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途径。党和国家把经济看成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口,形成大力发展经济为核心的民生建设思想,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在民生领域的建设中,只有具备经济上的自信,才能有发展的自信。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简单地依靠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也不是单纯地将经济问题市场配置化,而是强调要防止民生产品在市场经济配置上的失灵,要发挥政府在民生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地实现民生疑难问题的解决,统筹社会经济与社会民生的协调发展。

最后,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整体成果的作用转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下和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民生发展战略推动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成果顺利实现两个转场:一是民生理论成果向关于民生建设的教育教学研究转场,二是民生理论成果向民生建设的实践转场。加强关于改善民生的教学工作的研究,就找到了发展教育利民生的这块合适土壤。把教育当作必要的手段来促进民生事业,具体表现在党和国家极为重视教育的公平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区域的教育资源,逐年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教育的发展又为民生的建设工程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一支专门的、高效的、务实的民生建设队伍,积极开展以“民生”为导向的各项惠民、利民建设工作,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的理论研究成果自觉地转到实际的民生建设工作中来。(二)民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实践维度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五位一体”的整体维度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按照学科分类体系的学习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的独立学科,分离的学科教学容易使人们分析和思考问题只能简单地从一个孤立的角度,切割民生这一现实问题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前提下,全面把握民生发展的现实问题,认识到在民生内容方面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且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民生领域。在传统的政治民生、经济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内容基础上,更是把生态民生纳入新的民生发展议题中来。

党和国家积极转变执政理念,把公开的民生承诺当成是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来推进。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经济的发展问题是民生的根本问题,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民生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更加注重发展民生经济。党在实践中认识到虽然发展经济的终极归宿是解决民生问题,但又不仅仅拘泥于经济层面去开展民生工作,还把民生的建设工作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联系起来,认为文化事业不仅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还极为重视居民的居住环境的美化与舒适需求,还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当代复杂的国际形势,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具体的政策制定方面做到兼顾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调整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使我们党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善于厘清各种关系,理顺发展思路,从整体上布局民生建设工作。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幸福”价值取向维度

中国民生问题是在延续中国多元的历史文化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方式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党在促进民生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民生建设新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存在,民生问题也就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门中显现出来。党的几代领导人积极回应民生这一历史和现实主题,在对民生的建设方面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但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从整体上看,他们对民生建设的阐述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检验标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度”。

幸福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的所具有的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相统一的心理状态,更是一种全体社会成员对民生发展程度的一种价值认同。改善民生问题,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使人民的生活更具有保障,活得更有尊严,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同时,“发展民生,幸福是检验善治政府行政能力的根本标准。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有利于公平正义原则的实现,而且,无疑会提高社会群体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程度,进而推动政府现有行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更好地为民生幸福服务,这也是善治政府行政能力的根本标志”。

3.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维度“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把科学发展观应用到民生的改善工作中,既能检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也能在民生的改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

科学性和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实践维度。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在民生建设中的科学指导意义。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党在推进民生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把民生工作的推进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看成是群众性的建设事业,做到谋民生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察民生问题听民众意见的工作方法,把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最终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党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民生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基于我国的国情考虑,党在民生的建设工作中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改善民生的工作是党在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的实践。

反思国耻,科学爱国

王立平四川攀枝花学院

摘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既要弘扬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联合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宣扬正义对邪恶的审判,更要站在历史的长河和理性的高度,反思那段我们被侵略和凌辱的历史,寻找国耻的根源,获取新时代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把爱国主义这面旗帜科学地高举和传承。

关键词:反思 国耻 科学爱国一、标题的厘定

自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来,抗战纪念活动日趋多样丰富,全国开展了阅兵、集会、影视、访谈、读书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在这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都在欢庆和高歌,纪念并缅怀先烈和英雄为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平所做的奋斗和牺牲,同时也再次声讨法西斯和侵略者们惨绝人寰的杀戮和累累罪行。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了解那段历史当然必不可缺,然而,反复进行过于感性的史实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触动不了他们灵魂深处的痛彻感悟和理性反思。为了避免高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在中低阶段徘徊,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被外敌侵略和战争蹂躏,以致同胞被屠、国土沦丧,对中华文明史来说是奇耻大辱。因此,反思国耻,科学爱国,才是高等教育在每年纪念活动中的重要任务。“反思”一词英语为“turn over to think”,是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反思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按照杜威的反思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反思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从教学主体和客体关系来看,它把“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二者有机地构架起来,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合理性而使其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教学理论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埃拜模型”,他把反思在教学中分为三个进程:反思性计划、反思性教学、反思性评价。反思性教学的内容体系为:考虑可能的备选策略↔思考计划怎样实施↔将计划付诸行动↔教师观察课堂情况↔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做出判断。整个反思性教学过程是一个正反可以交替进行的过程。后来的学者爱德华兹-布朗托、考尔希德和拉博斯凯等人继续完善该模型体系的各要素,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本文中所用的“反思”是指这种探究方法,而不再深入涉及“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体系。“国耻”, 《汉语大辞典》解释为“因外在的侵略及国内的软弱或腐败而使国家蒙受的耻辱”。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是近现代日本却是中华民族的宿敌。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让中国清朝北洋水师不仅全军覆灭,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31年后,日本再挑事端,以“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开始,进而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及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把战火燃遍全中国。两次侵华战争,日本赤裸裸地对中华民族实施欺辱。“东亚病夫”这个侮辱性的词汇在1896年10月17日英国《时务报》首次出现:“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在中日战争中,日本长期用这个词汇来侮辱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乃国之耻辱。本文所指的“国耻”特指中国最近两次被日本侵略、割据、屠杀和蹂躏的耻辱。“科学爱国”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是指作为爱国者应当全面把握爱国的基本要求和完整内涵,做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者。近年来在网络媒体上流行一个概念:“理性爱国”。“理性爱国”是在抵制日货、反日游行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一个非科学概念,特指反日游行活动中,一些不法分子以“爱国”的名义,进行打、砸、抢、烧等活动侵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在此背景下,“理性爱国”论被人们创造出来。“理性爱国”论者主张摒弃浮躁的暴行,通过合理、合法的方法表达各自的爱国情感和态度。笔者认为“爱国”本身就包含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态度、思想信念,爱国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如果把个人对国家的“感性因素”从爱国中剥离出去,强调片面的理性,则使用“理性爱国”这个定义就不够完整和科学。因此,本文使用了“科学爱国”这个术语来全面理解和阐述爱国的完整内涵。本文所提的“科学爱国”是指个人对国家的归属依附感、认同和尊严感,还包括对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家指导思想、国家领导力量、国家制度、国家道路等的认可和拥护。二、“反思国耻”教学的几个步骤(一)把“国耻”作为爱国教育“反思”的出发点

正面教育对于奠定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认同感、自豪感、尊严感和荣誉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正面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一枝独秀,特别是在历史和政治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中低阶段,往往都是从正面立意,颂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荣光以及圣贤伟人们的光辉事迹。对于不少历史故事人们几乎能达到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程度,虽然也有近现代的一些国难历史教育,但是教育的效果和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这种正面教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成效举世瞩目。“反思教育”和“国耻教育”长期缺失是我国教育和宣传领域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教育宣传的效果。“反思”和“国耻”教育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经历的两个阶段有关:一是在改革开放前世界“两极格局”对峙的冷战压力。为了战胜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围堵,调动人民建设和反围堵的积极性,在宣传和思想教育上都只能进行激进式的思想武装和宣传,其典型特点就是过度地夸大自身,自我陶醉的同时藐视敌人。二是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我们打开国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又面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和“崇洋媚外”的困境。害怕一讲“国耻”“反思”,就给人带来崇洋媚外、丧失国民尊严、“开历史倒车”的感觉。同时,“反思”是一种需要立场、知识、智慧、技巧才能很好把握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把“反思”演变成不着边际的批判、贬低、谩骂和否定,只会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比如2014年《辽宁日报》的通讯《老师,请你不要这样讲中国》,该通讯描写部分教师对当前中国一些现实问题的非理性批判让学生看不到光明,丧失教育的正能量和正面立场。这篇报道在全国舆论界和教育界激起了轩然大波。笔者认为,“反思”不等于“批判”和“辩论”, “反思”过程中虽然必然存在这两个因素,但是“反思”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事物发展结束之后,经过平复期,在基本能够排除个人情感和社会过多干扰的环境下对过去历史及其事件的一种理性再认识。它既是科学认识现实问题的新方法,也给我们科学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提供新视野和新途径。(二)用“反思”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反思”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理解是一种逆向思维,是对事物发展逻辑的一种回溯和追源,它是人类追寻真理的有趣和有效的途径。牛顿在树下睡觉被苹果砸中,由此开始反思“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结果发现了一个千百年来人们熟视无睹现象后面的科学原理——重力和万有引力定理。在科技和工程领域,逆向技术和逆向工程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在MOOCs(慕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发现教学问题,巩固教学成效,广泛地进行了带有复习、回顾和反思特点的“翻转(反转)型课堂”教学,从而巩固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反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反思”相对于老师来讲,是教师启发学生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师生通过逆向追溯结果产生的各个环节,发掘相关因素,把单向而枯燥的千篇一律的说理和灌输教育变成发散式思维的探寻。在教学中,通过对造成历史事件和结果的诸多要素进行一一分析、思考和排查,追究其逻辑演变过程,使得教学过程环环紧扣,耳目一新,悬念叠生。这个过程中充满探索和疑虑,有分析、归纳、综合、排除、推理等思维手段的择机运用,它使得学生已经枯竭和怠惰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得死气沉沉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它也使得教师能够切实发挥在探寻知识旅途中领路人的作用,让教师感受到教学实现的成就感。可以说,在以理论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反思式教学是改变当前死气沉沉的“大课堂”的最有效的互动教学形式。(三)以“弘毅”和“奋斗”作为反思教学的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给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谈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提前为反思设定最终的方向和归宿,那么反思就脱离了“反思性教学”所独有的“健康的怀疑”这个宗旨;反思就会脱离正确的目标和轨迹,思维发散出去,结论收不回来;反思就可能成为否定历史和一切成绩的谩骂和批判;反思就失去了正面教育价值,让人们感受不到正能量。因此,在爱国主义特别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教学中,一定要遵循这样的主线:知耻→反思→弘毅→奋斗,把教学的最终归宿放在使学生明礼立志和积极投身于改革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来。三、“反思国耻”与“科学爱国”之间的基本实现途径(一)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耻,反思“大国衰落”之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以往的历史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时都能够把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和鲜活,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如“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这些日本侵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绝不是孤立的,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步步紧逼和无端挑衅,是日本磨刀霍霍、强国练兵多年后对中国进行军事入侵的冲锋号。事件的发生,不过是侵略者为自己无端入侵中国向日本民众交代的“合理”的借口。反思一下,一个只有七千多万人口、资源匮乏的岛国,竟然能让一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泱泱大国几乎沦陷。再反思这场历时十多年,表面上看来实力悬殊的中日战役,感悟大国之殇被日本军国主义蹂躏之痛、之衰、之哀。通过反思寻源,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到1931年,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国家经济凋敝,国民财富流失,民不聊生。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几十年,苏联、日本和西方国家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中国在经济、军事、政治、民生等领域还亦步亦趋,徘徊不前。甲午战争终止了洋务梦想;八国联军烧毁了帝王寝宫,盗窃了国之瑰宝;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昙花一现;军阀混战,国民党专治独裁等。这些现象后面会导出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是立国强民之魂。反思这个时期任何思想和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都具有系统性、开创性、革命性和工具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救亡图存的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之基础,兴国之魂。(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领导的中流砥柱。反思历史上任何改良图强组织和能人,都具有革命性、先进性、无私性。(3)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和区域自治是立国之基。反思维新运动和拿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能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实现国家振兴与民族富强。(4)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策。反思洋务运动、国民党的腐败和反战无力,看今天中国国强民富。

通过以上反思和对比,让学生把爱国落实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来。(二)从中国军队抗日的节节退守,反思科技和民族精神在战争中的作用,进行“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教育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操办的北洋水师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日本虽有挑衅但忌讳自己实力不济。然而,随着日本海上舰队实力的增强,日本狼子野心开始暴露,并变得有恃无恐,迫不及待地主动发动战争。清朝海陆军动用了80余万人对抗日军10多万人,但陈旧的体制、混乱的管理、落后的编制、废弛已久的训练,导致部队战斗力低下,外加政府的腐败无力,战争节节败退,最后屈辱地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一战,日本获得两亿三千多万两白银,一亿多日元的战利品,实力大增,让日本尝到了侵略的甜头,刺激了其侵略欲望。这种欲望再次于1931年开始在中国明目张胆地实施,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政府投降而结束。在有据可查的1937年至1945年这8年抗日战争中,根据社科院的统计数据:中国军队每伤亡28.5人,击毙日军1人;中国军队和人民,每付出87人伤亡代价,击毙日军1人。战争意味着牺牲,然而中日战争中的牺牲是完全不平等的。中国人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是没有主宰战争进程的能力,注定抵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很多时候成为悲壮的宣誓。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反思中国的爱国精神与日本军人“为天皇和民族效忠”的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在侵略战争中,民族主义往往是用来进行侵略和抵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处在国家政权不稳固、地方割据和内战中,民族的协同性差,国家认同感薄弱。而当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两国民族主义思想接近同一水平时,武器装备和技术开始在战争中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和特长。反思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即使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海洋,我方仍然没有取胜的优势,为此,毛泽东还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这个现象可以让我们反思这样一个命题:战争中科技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吗?青年大学生,谈爱国,就必须要有报国之志,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有所作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我们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上开展“你为什么愿意购买和使用日货”专题调研,让学生调研后写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交流,结果使学生的爱国认识深刻了,爱国感情深化了,更加重视专业学习,也自觉消除了以打砸日货展示爱国情怀的“愤青”行为。(三)以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和“强行通过安保法案”,反思备战与反战,进行强国和军事教育

关注现实,反思历史,时刻警醒。历史发展的脉络往往会展示出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取得执政权并企图复辟军国主义思想:“购买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强行通过安保法案”,强化军事装备,修改教科书,拒不承认侵略事实等迹象都表明,中华民族的“宽容”与“和谐”“共赢”等博大胸襟如果没法感化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豺狼虎豹”,军事护国是使之屈服的唯一方法。要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需要我们大学生时刻准备成为国家军事队伍的中坚和后盾力量。在战场之外、军营之外不忘时刻反思历史,强化国防科技,主动掌握国际格局和外交变化,创新现有的军事装备和科技水平。唯有如此,和平方能永驻,屈辱才不会再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反思国耻”与“科学爱国”之间相互印证,互为前提。反思历史的屈辱不是为了抹黑中华民族,更不是为了伤害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而是在时代长河中去寻找那些有着一腔炙热的爱国情感的历史名人,缅怀那些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卫国英烈的英勇献身。反思历史的过程,实际也是中华民族寻找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实践过程。爱国,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国家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更是现实的和具体的。现阶段的科学爱国,不仅在感情上要表现为爱祖国的历史、文化、人民、河山,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爱戴,对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改革开放等国家制度和政策的拥护和执行。在当国际局势日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